高考专题:解析几何常规题型及方法

合集下载

高考复习中解析几何题型分析及解法梳理

高考复习中解析几何题型分析及解法梳理

一、解析几何题型分析:
1. 直线问题:主要考察直线的性质及其特征,如平行、垂直、中心弦定理等。

2. 圆形问题:主要考察圆形的性质及其特征,如圆心角定理、外切内接定理等。

3. 正多面体问题:主要考察正多面体的性质及其特征,如三角形内心定理、四面体最大最小化原理等。

4. 三角形问题:主要考察三角形的性质及其特征,如勾股定理、海伦-泰勒斯定理等。

5. 几何评价法问题: 主要是透过几何图型来评价各部分之间的大小或者数量上的差异,例如由于不同图彩之间存在一些明显差异,所以能够根据这些差异来作出正确判断或者作出正确估测。

二、解法收拾:
1. 第一步应该是将所有信息数字化,即将所有信息由文字表述方式数字化;
2. 第二步应该是根据所数字化后的信息来选用适合的几何方法;
3. 第三步应该是根据前两部中所使用方法来进行相应的代数或者几何运算;
4. 最后一步应该是核对并汇总前三部中所得到的信息,然后作出最合适书写样子上呈上。

解析几何常规题型及解题的技巧方法

解析几何常规题型及解题的技巧方法

解析几何常规题型及解题的技巧方法(1)中点弦问题1.给定双曲线xy2221-=。

过A(2,1)的直线与双曲线交于两点P1及P2,求线段P1P2的中点P的轨迹方程。

(2)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问题2.设椭圆C:x2a2+y2b2=1(a>b>0)的离心率为22,过原点O斜率为1的直线与椭圆C相交于M,N两点,椭圆右焦点F到直线l的距离为 2. (1)求椭圆C的方程;(2)设P是椭圆上异于M,N外的一点,当直线PM,PN的斜率存在且不为零时,记直线PM的斜率为k1,直线PN 的斜率为k2,试探究k1·k2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定值;若不是,说明理由.(3)圆锥曲线的有关最值(范围)问题3.设双曲线x 2-y 23=1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P 是直线x =4上的动点,若∠F 1PF 2=θ,则θ的最大值为________.4.已知椭圆x 2a 2+y 2b 2=1(a >b >0)的两个焦点为F 1,F 2,椭圆上一点M ⎝ ⎛⎭⎪⎫263,33满足MF 1→·MF 2→=0. (1)求椭圆的方程; (2)若直线L :y =kx +2与椭圆恒有不同交点A 、B ,且OA →·OB →>1(O 为坐标原点),求k 的取值范围.5.直线m :y=kx+1和双曲线x 2-y 2=1的左支交于A 、B 两点,直线l 过点P (-2,0)和线段AB 的中点,则直线l 在y 轴上的截距b 的取值范围为(4)求曲线的方程问题6.已知双曲线的两个焦点为F 1(-10,0),F 2(10,0),M 是此双曲线上的一点,且MF 1→·MF 2→=0,|MF 1→|·|MF 2→|=2,则该双曲线的方程是( )7.设椭圆的中心是坐标原点,长轴x 在轴上,离心率23=e ,已知点)23,0(P 到这个椭圆上的最远距离是7,求这个椭圆的方程.8.已知两点M (-1,0),N (1,0)且点P 使NP NM PN PM MN MP ⋅⋅⋅,,成公差小于零的等差数列,(1)点P 的轨迹是什么曲线?(2)若点P 坐标为),(00y x ,θ为PN PM 与的夹角,求tan θ.(5) 存在两点关于直线对称问题在曲线上两点关于某直线对称问题,可以按如下方式分三步解决:求两点所在的直线,求这两直线的交点,使这交点在圆锥曲线形内。

高考专题:解析几何常规题型与方法

高考专题:解析几何常规题型与方法

高考专题:解析几何常规题型及方法一、高考风向分析:高考解析几何试题一般共有3--4题(1--2个选择题, 0--1个填空题, 1个解答题), 共计20多分, 考查的知识点约为20个左右,其命题一般紧扣课本, 突出重点, 全面考查。

选择题和填空题考查直线, 圆, 圆锥曲线中的基础知识,大多概念性较强,小巧灵活,思维多于计算;而解答题重点考查圆锥曲线中的重要知识点及其综合运用,重在考察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轨迹方程,以向量为载体,立意新颖,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代数、三角、几何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本章节处理方法建议:纵观历年全国各省市文、理高考试卷,普遍有一个规律:占解几分值接近一半的填空、选择题难度不大,中等及偏上的学生能将对应分数收入囊中;而占解几分值一 半偏上的解答题得分很不理想,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解析几何是代数与 几何的完美结合,解析几何的问题可以涉及函数、方程、不等式、三角、几何、数列、向 量等知识,形成了轨迹、最值、对称、范围、参系数等多种问题,因而成为高中数学综合 能力要求最高的内容之一(2)解析几何的计算量相对偏大(3)在大家的“拿可拿之分” 的理念下,大题的前三道成了兵家必争之地,而排放位置比较尴尬的第21题或22题(有 时20题)就成了很多人遗忘的角落,加之时间的限制,此题留白的现象比较普遍。

鉴于解几的特点,建议在复习中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高考中解几内容弹性很 大。

有容易题,有中难题。

因此在复习中基调为狠抓基础。

不能因为高考中的解几解答题 较难,就拼命地去搞难题,套新题,这样往往得不偿失;端正心态:不指望将所有的题攻 下,将时间用在巩固基础、对付“跳一跳便可够得到”的常规题上,这样复习,高考时就 能保证首先将选择、填空题拿下,然后对于大题的第一个小问争取得分,第二小题能拿几 分算几分。

三、高考核心考点1、准确理解基本概念(如直线的倾斜角、斜率、距离、截距等)2、熟练掌握基本公式(如两点间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斜率公式、定比分点的坐标公式、到角公式、夹角公式等)3、熟练掌握求直线方程的方法(如根据条件灵活选用各种形式、讨论斜率存在和不存在的各种情况、截距是否为0等等)4、在解决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问题中,要善于运用圆的几何性质以减少运算5、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及简单应用6、熟悉圆锥曲线中基本量的计算7、掌握与圆锥曲线有关的轨迹方程的求解方法(如:定义法、直接法、相关点法、参数法、交轨法、几何法、待定系数法等)8、掌握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常见判定方法,能应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解决一些常见问题四、常规题型及解题的技巧方法A:常规题型方面(1)中点弦问题具有斜率的弦中点问题,常用设而不求法(点差法):设曲线上两点为(,)x y 11,(,)x y 22,代入方程,然后两方程相减,再应用中点关系及斜率公式,消去四个参数。

解析几何题型及解题方法总结

解析几何题型及解题方法总结

解析几何题型及解题方法总结
题型:1、求曲线方程(类型确定、类型未定);2、直线与圆锥曲线的
交点题目(含切线题目);3、与曲线有关的最(极)值题目;4、与曲线有关
的几何证实(对称性或求对称曲线、平行、垂直);5、探求曲线方程中几
何量及参数间的数目特征。

解题方法:
1、紧密结合代数知识解题:“求到两定点的距离之比等于常数的点
的轨迹”问题的求解过程中,取平面直角坐标系,使两定点的连线为x轴,且连线段的中点为原点,并设两定点的距离为2b,则两定点分别为M(b,0)N(-b,0),N(x,y)是轨迹上任意一点,常数为n,最终得到轨迹
方程(n2-1)(x2+y2)+2b(n2+1))x+b2(n2-1)=0。

2、充分利用几何图形性质简化解题过程:在对曲线轨迹方程求解的
过程中,通过几何条件,可以对轨迹的曲线类型进行判断,然后通过待定
系数法来求解。

3、用函数(变量)的观点来解决问题:对于解析几何问题而言,由
于线或点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图形中其他量的改变,这样类型的题目,往
往可以使用函数的观点来求解。

例如,在次全国高中数学竞赛题中,已知
抛物线y2=6x上的2个动点A(x1,y1)和B(x2,y2),其中x1≠x2且
1+2=4。

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x轴交于点C,求AABC面积的最大值。

数学解析几何的常见题型解析

数学解析几何的常见题型解析

数学解析几何的常见题型解析解析几何是数学中的分支学科,通过运用代数和几何的知识,以方程和不等式为工具,研究几何对象的性质和关系。

解析几何的题型主要包括直线方程、曲线方程、平面方程和空间曲面方程等。

本文将对解析几何的常见题型进行解析。

一、直线方程的解析1. 一般式方程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为Ax + By + C = 0,其中A、B、C是常数,且A和B不同时为0。

2. 斜截式方程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为y = kx + b,其中k是直线的斜率,b是直线与y轴的截距。

3. 点斜式方程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为(y - y₁) = k(x - x₁),其中(x₁,y₁)是直线上的一点,k是直线的斜率。

二、曲线方程的解析1. 圆的方程圆的标准方程为(x - a)² + (y - b)² = r²,其中(a,b)是圆心的坐标,r是圆的半径。

2. 椭圆的方程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a)² + (y/b)² = 1,其中a和b分别是椭圆在x轴和y轴上的半轴长度。

3. 双曲线的方程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x²/a²) - (y²/b²) = 1,其中a和b分别是双曲线在x轴和y轴上的半轴长度。

三、平面方程的解析1. 一般式方程平面的一般式方程为Ax + By + Cz + D = 0,其中A、B、C和D是常数,且A、B和C不同时为0。

2. 法向量和点的关系式平面的法向量为(A,B,C),平面上一点为(x₁,y₁,z₁),则平面方程为A(x - x₁) + B(y - y₁) + C(z - z₁) = 0。

四、空间曲面方程的解析1. 球的方程球的标准方程为(x - a)² + (y - b)² + (z - c)² = r²,其中(a,b,c)是球心的坐标,r是球的半径。

2. 圆锥曲线的方程圆锥曲线的方程根据不同类型的圆锥曲线而不同,比如椭圆锥的方程为(x²/a²) + (y²/b²) - (z²/c²) = 0,双曲锥的方程为(x²/a²) + (y²/b²) - (z²/c²)= 1等。

高考解析几何的题型及思路

高考解析几何的题型及思路

高考解析几何的题型及思路解析几何是必考的,常作为压轴题,特点是计算量大。

不过解几题其实很有规律性,解题思路并不难掌握,就是要用代数方法(方程、函数、不等式的思想和方法)研究几何问题,而数形结合思想(主要是利用定义或平面几何知识分析问题)是减少解几综合题计算量的主要手段。

常见的类型题有:(1)、求曲线(动点)的方程:若曲线类型已知,用待定系数法列方程组求解即可。

若给出了单个动点满足的条件,可先判断其是否符合某种曲线的定义,符合即可用待定系数求解,否则用直接法求解。

若条件有两个动点,一般用代入法求解;若条件有三个以上的动点,一般用参数法求解。

(2)求参数或曲线的特征量(如a、b、c、p、离心率、斜率、倾角、面积等)的值。

这类题要用到方程思想求解,即想办法把题目的条件(等量关系)转化为所求变量的方程(组)解之。

(3)求参数或几何量(如角、面积、斜率)的取值范围的问题。

主要是利不等式法或函数法求解。

其中判别式是列不等式的一个重要途径。

通常用韦达定理或题目给出的其它条件来列出变量间的等量关系,再把等量关系代入判别式消元化简解出相关参数的范围。

或利用韦达定理或其它等量关系建立变量间的关系式,把所求变量表示为其它变量的函数,利用求函数值域的方法确定变量的取值范围。

这个函数的定义域通常由判别式或其它条件确定。

(4)直(曲)线过定点问题:关键是求出直(曲)线的方程,当然这个方程必定含有一个参数。

求出方程后观察什么定点的坐标满足。

若观察不出,只要令参数取两个特殊值,然后把得到的两条具体的直(曲)线求交点即得所求定点。

(5)证明定值:证某个式子为定值,即是要求出这个式子的值是什么。

把条件转化为相关的方程(组),消去其中的参数即得。

(6)探索性(存在性)问题:通常转化为对方程根的存在性的讨论。

▲注意向量与解析几何的密切联系.由于向量具有几何形式和代数形式的“双重身份”,使向量与解析几何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大量的解析几何问题都是以向量作为背景编拟的;▲判别式和韦达定理是解决以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为背景的综合问题的必用工具。

高考专题:解析几何常规题型及方法

高考专题:解析几何常规题型及方法

高考专题:解析几何常规题型及方法一、高考风向分析:高考解析几何试题一般共有3--4题(1--2个选择题, 0--1个填空题, 1个解答题), 共计20多分, 考察的知识点约为20个左右,其命题一般紧扣课本, 突出重点, 全面考察。

选择题和填空题考察直线, 圆, 圆锥曲线中的根底知识,大多概念性较强,小巧灵活,思维多于计算;而解答题重点考察圆锥曲线中的重要知识点及其综合运用,重在考察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轨迹方程,以向量为载体,立意新颖,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代数、三角、几何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本章节处理方法建议:纵观历年全国各省市文、理高考试卷,普遍有一个规律:占解几分值接近一半的填空、选择题难度不大,中等及偏上的学生能将对应分数收入囊中;而占解几分值一 半偏上的解答题得分很不理想,其原因主要表达在以下几个方面:〔1〕解析几何是代数与几何的完美结合,解析几何的问题可以涉及函数、方程、不等式、三角、几何、数列、向 量等知识,形成了轨迹、最值、对称、围、参系数等多种问题,因而成为高中数学综合 能力要求最高的容之一〔2〕解析几何的计算量相对偏大〔3〕在大家的"拿可拿之分〞 的理念下,大题的前三道成了兵家必争之地,而排放位置比拟为难的第21题或22题〔有 时20题〕就成了很多人遗忘的角落,加之时间的限制,此题留白的现象比拟普遍。

鉴于解几的特点,建议在复习中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高考中解几容弹性很 大。

有容易题,有中难题。

因此在复习中基调为狠抓根底。

不能因为高考中的解几解答题 较难,就拼命地去搞难题,套新题,这样往往得不偿失;端正心态:不指望将所有的题攻 下,将时间用在稳固根底、对付"跳一跳便可够得到〞的常规题上,这样复习,高考时就 能保证首先将选择、填空题拿下,然后对于大题的第一个小问争取得分,第二小题能拿几 分算几分。

三、高考核心考点1、准确理解根本概念〔如直线的倾斜角、斜率、距离、截距等〕2、熟练掌握根本公式〔如两点间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斜率公式、定比分点的坐标公式、到角公式、夹角公式等〕3、熟练掌握求直线方程的方法〔如根据条件灵活选用各种形式、讨论斜率存在和不存在的各种情况、截距是否为0等等〕4、在解决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问题中,要善于运用圆的几何性质以减少运算5、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及简单应用6、熟悉圆锥曲线中根本量的计算7、掌握与圆锥曲线有关的轨迹方程的求解方法〔如:定义法、直接法、相关点法、参数法、交轨法、几何法、待定系数法等〕8、掌握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常见判定方法,能应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解决一些常见问题四、常规题型及解题的技巧方法A:常规题型方面〔1〕中点弦问题具有斜率的弦中点问题,常用设而不求法〔点差法〕:设曲线上两点为(,)x y 11,(,)x y 22,代入方程,然后两方程相减,再应用中点关系及斜率公式,消去四个参数。

高考解析几何常见题型

高考解析几何常见题型

1、最值问题::设1F 、2F 分别是椭圆1422=+y x 的左、右焦点. (Ⅰ)若P 是该椭圆上的一个动点,求1PF ·2PF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Ⅱ)设过定点)2,0(M 的直线l 与椭圆交于不同的两点A 、B ,且∠AOB 为锐角(其中O 为坐标原点),求直线l 的斜率k 的取值范围.:已知椭圆22132x y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F ,2F .过1F 的直线交椭圆于B D ,两点,过2F 的直线交椭圆于A C ,两点,且AC BD ⊥,垂足为P .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的最小值.:已知椭圆C :2222by a x +=1(a >b >0)的离心率为36,短轴一个端点到右焦点的距离为3. (Ⅰ)求椭圆C 的方程;(Ⅱ)设直线l 与椭圆C 交于A 、B 两点,坐标原点O 到直线l 的距离为23,求△AOB 面积的最大值. 设F 是抛物线G :x 2=4y 的焦点.(Ⅰ)过点P (0,-4)作抛物线G 的切线,求切线方程:(Ⅱ)设A 、B 为势物线G 上异于原点的两点,且满足0·=FB FA ,延长AF 、BF 分别交抛物线G 于点C ,D ,求四边形ABCD 面积的最小值.2、存在性问题:已知向量()OA = ,O 是坐标原点,动点M 满足:6OM OA OM OA ++-= ①求点M 的轨迹C 的方程②是否存在直线()P 0,2l 过点与轨迹C 交于A ,B 两点,且以AB 为直径的圆过原点?若存在,求出直线l 的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 1(−3,0)、A 2(3,0)、P (x ,y )、M (92-x ,0),若实数λ使向量P A 1、λ、P A 2满足λ2·()2=A 1·A 2(Ⅰ)求P 点的轨迹方程,并判断P 点的轨迹是怎样的曲线;(Ⅱ)当λ=33时,过点A 1且斜率为1的直线与(Ⅰ)中的曲线相交的另一点为B ,能否在直线x =−9上找一点C ,使△A 1BC 为正三角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圆心在第二象限、半径为的圆C 与直线y x =相切于坐标原点O .椭圆22219x y a +=与圆C 的一个交点到椭圆两焦点的距离之和为10. (1)求圆C 的方程;(2)试探究圆C 上是否存在异于原点的点Q ,使Q 到椭圆右焦点F 的距离等于线段OF 的长.若存在,请求出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经过点(0且斜率为k 的直线l 与椭圆2212x y +=有两个不同的交点P 和Q . (I )求k 的取值范围;(II )设椭圆与x 轴正半轴、y 轴正半轴的交点分别为A B ,,是否存在常数k ,使得向量OP OQ + 与AB 共线?如果存在,求k 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取值范围问题:已知中心在原点的双曲线C 的右焦点为(2,0),右顶点为)0,3((Ⅰ)求双曲线C 的方程; (Ⅱ)若直线2:+=kx y l 与双曲线C 恒有两个不同的交点A 和B ,且2>⋅OB OA (其中O 为原点). 求k 的取值范围.如图,已知某椭圆的焦点是F 1(-4,0)、F 2(4,0),过点F 2并垂直于x 轴的直线与椭圆的一个交点为B ,且|F 1B |+|F 2B |=10,椭圆上不同的两点A (x 1,y 1),C (x 2,y 2)满足条件:|F 2A |、|F 2B |、|F 2C |成等差数列.(1)求该椭圆的方程;(2)求弦AC 中点的横坐标;(3)设弦AC 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为y =kx +m ,求m 的取值范围.4、定值问题:已知直线l 过椭圆E:2222x y +=的右焦点F ,且与E 相交于,P Q 两点.① 设1()2OR OP OQ =+ (O 为原点),求点R 的轨迹方程;②若直线l 的倾斜角为060,证明11||||PF QF +为定值. 已知动点M 到两个定点12(3,0),(3,0)F F -的距离之和为10,A 、B 是动点M 轨迹C 上的任意两点. (1)求动点M 的轨迹C 的方程;(2)若原点O 满足条件AO OB λ= ,点P 是C 上不与A 、B 重合的一点,如果PA 、PB 的斜率都存在,问PA PBk k ⋅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其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解析几何题型及解题方法

解析几何题型及解题方法

解析几何题型及解题方法
解析几何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空间中点、线、面等几何对象在坐标系中的表示和性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解析几何题型及其解题方法:
1. 求轨迹方程:给定一些条件,求动点的轨迹方程。

解题方法包括直接法、参数法、代入法等。

2. 判断位置关系:判断两条直线、两个圆、两条圆锥曲线等是否相交、相切、相离。

解题方法包括联立方程组消元法、判别式法、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法等。

3. 求弦长、面积、体积等:给定一个几何对象,求其长度、面积、体积等。

解题方法包括公式法、参数法、极坐标法等。

4. 求最值:给定一个几何对象,求其长度的最大值、最小值等。

解题方法包括导数法、不等式法、极坐标法等。

5. 证明不等式:通过几何图形证明不等式。

解题方法包括构造法、极坐标法、数形结合法等。

6. 探索性问题:通过观察、猜想、证明等方式探索几何对象的性质。

解题方法包括归纳法、反证法、构造法等。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解析几何题型及其解题方法,掌握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解析几何问题。

同时,需要注意题目中的条件和限制,以及图形的位置和形状,以便更准确地解决问题。

解析几何的常见题型解题方法

解析几何的常见题型解题方法

解析几何的常见题型解题方法几何学是数学的一个分支,研究与形状、大小、位置等相关的问题。

在解析几何中,常见的题型包括直线方程、平面方程、距离公式、中点公式、向量运算等。

本文将从这些常见题型出发,介绍解析几何的解题方法。

1. 直线方程直线方程是解析几何中常见的题型之一。

一条直线可以用斜率截距法、两点法或点斜式等多种方式表示。

例如,已知直线过点A(2,3)且斜率为2,求直线的方程。

解法如下:首先,利用点斜式可以得到直线的方程为y-3=2(x-2)。

进一步化简,得到直线方程为y=2x-1。

2. 平面方程平面方程是解析几何中另一个常见的题型。

平面可以用点法、法向量法或截距法表示。

例如,已知平面过点A(2,3,4)、B(1,2,3)和C(3,4,5),求平面的方程。

解法如下:首先,利用两个向量来确定平面的法向量。

设AB和AC两向量,则平面的法向量可以通过叉积运算得到。

即AB×AC=(-1,1,1)。

进一步,利用点法可得平面的方程为-1(x-2)+1(y-3)+1(z-4)=0。

化简可得-x+y+z-5=0,即平面的方程为x-y-z+5=0。

3. 距离公式在解析几何中,我们常需要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

两点间的距离可以通过距离公式来计算。

例如,已知点A(2,3)和点B(4,5),求AB两点间的距离。

解法如下:根据距离公式,AB的距离可以表示为√[(x2-x1)²+(y2-y1)²]。

带入坐标可得√[(4-2)²+(5-3)²],化简后得√8。

因此,点A(2,3)和点B(4,5)之间的距离为√8。

4. 中点公式中点公式是解析几何中常见的一个定理,用来求线段的中点坐标。

例如,已知线段AB的两个端点A(2,3)和B(4,5),求线段AB的中点坐标。

解法如下:根据中点公式,线段AB的中点坐标可以表示为[(x1+x2)/2,(y1+y2)/2]。

带入坐标可得[(2+4)/2, (3+5)/2],化简后得(3,4)。

2024高考数学解析几何知识点总结与题型分析

2024高考数学解析几何知识点总结与题型分析

2024高考数学解析几何知识点总结与题型分析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离2024年的高考越来越近。

数学作为高考的一门重要科目,解析几何是其中的一个重点内容。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解析几何,并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本文将对2024高考数学解析几何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与题型分析。

1. 直线与平面1.1 直线的方程直线的一般方程为Ax + By + C = 0,其中A、B、C为常数。

根据直线的特点,我们可以将其方程转化为其他形式,如点斜式、两点式、截距式等,以便于解题。

1.2 平面的方程平面的一般方程为Ax + By + Cz + D = 0,其中A、B、C、D为常数。

类似于直线的情况,根据平面的性质,我们可以将其方程转化为点法式、截距式等形式。

2. 空间几何体2.1 球球是解析几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其方程为(x-a)^2 + (y-b)^2 + (z-c)^2 = r^2,其中(a, b, c)为球心坐标,r为半径长度。

2.2 圆锥曲线圆锥曲线包括圆、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

通过对几何体的方程进行适当的变化,可以得到不同类型的圆锥曲线方程。

掌握其特点和方程形式,对于解析几何的学习非常重要。

3. 空间几何关系3.1 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包括相交、平行、重合等情况。

根据两条直线的方程,我们可以通过求解方程组或直线的斜率等方式,判断它们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

3.2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包括相交、平行、重合等情况。

根据直线的方程和平面的方程,我们可以通过代入求解或者检验点的方法,判断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

4. 解析几何的常见题型4.1 直线与平面的交点求解给定直线和平面的方程,我们需要求解它们的交点。

通过将直线方程代入平面方程中,可以得到关于未知变量的方程组,进而求解出交点的具体坐标。

4.2 距离计算在解析几何中,我们常常需要计算点、直线或平面之间的距离。

对于给定的两点,我们可以利用距离公式进行计算;对于直线和平面,我们可以利用点到直线/平面的距离公式进行计算。

高考数学解析几何题 如何运用几何知识解题

高考数学解析几何题 如何运用几何知识解题

高考数学解析几何题如何运用几何知识解题解析几何是高考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道考察学生运用几何知识解题能力的重要题型。

本文将以高考数学解析几何题为例,介绍如何运用几何知识解题。

一、直线与平面的交点解析几何中,直线与平面的交点是较为常见的题型。

当需要求解直线与平面的交点时,我们可以先列出直线和平面的方程,然后联立求解。

例如,已知直线L:2x+3y-4=0与平面α:x+y+z-6=0相交,求交点的坐标。

解:首先,我们可以化简直线和平面的方程为参数方程:直线L:x=2-3t, y=t, z=t平面α:x+y+z=6然后,将直线的参数方程代入平面的方程,得到:(2-3t) + t + t = 64t = 4t = 1将t=1代回直线的参数方程,得到交点的坐标为:x = 2-3(1) = -1z = 1所以,交点的坐标为(-1, 1, 1)。

二、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除了求解交点外,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也是解析几何中常见的题型。

当需要判断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时,我们可以比较直线与平面的方程的系数。

例如,已知直线L:2x-y+1=0与平面α:x-y+z+2=0的位置关系是相交,求直线L在平面α上的投影长度。

解:首先,我们可以化简直线和平面的方程为参数方程:直线L:x=1+t, y=2t+1, z=0平面α:x=y-2z-2然后,将直线的参数方程代入平面的方程,得到:(1+t) = (2t+1)-2(0)-21+t = 2t-1t = 2将t=2代回直线的参数方程,得到直线L在平面α上的交点坐标为:x = 1+2 = 3y = 2(2)+1 = 5所以,直线L在平面α上的交点坐标为(3, 5, 0)。

三、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除了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外,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也是解析几何中常见的题型。

当需要判断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时,我们可以比较两条直线的方程的系数。

例如,已知直线L1:2x+y-1=0与直线L2:x+2y-3=0的位置关系是相交,求交点坐标。

(完整版)解析几何七种常规题型及方法

(完整版)解析几何七种常规题型及方法

解析几何七种常规题型及方法常规题型及解题的技巧方法 A :常规题型方面 一、一般弦长计算问题:例1、已知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 +=>>,直线1:1x yl a b-=被椭圆C 截得的弦长为3e =,过椭圆C 2l 被椭圆C 截的弦长AB, ⑴求椭圆的方程;⑵弦AB 的长度。

思路分析:把直线2l 的方程代入椭圆方程,利用韦达定理和弦长公式求解.解析:⑴由1l 被椭圆C 截得的弦长为,得228a b +=,………①又e =,即2223c a =,所以223a b =………………………….②联立①②得226,2a b ==,所以所求的椭圆的方程为22162x y +=.⑵∴椭圆的右焦点()2,0F ,∴2l 的方程为:)2y x -, 代入椭圆C 的方程,化简得,251860x x -+= 由韦达定理知,1212186,55x x x x +==从而12x x -==由弦长公式,得12AB x =-==,即弦AB 的长度为5点评:本题抓住1l 的特点简便地得出方程①,再根据e 得方程②,从而求得待定系数22,a b ,得出椭圆的方程,解决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弦长问题时,常用韦达定理与弦长公式.二、中点弦长问题:具有斜率的弦中点问题,常用设而不求法(点差法):设曲线上两点为(,)x y 11,(,)x y 22,代入方程,然后两方程相减,再应用中点关系及斜率公式,消去四个参数.典型例题 给定双曲线x y 2221-=。

过A (2,1)的直线与双曲线交于两点P 1 及P 2,求线段P 1P 2的中点P 的轨迹方程。

分析:设P x y 111(,),P x y 222(,)代入方程得x y 121221-=,x y 222221-=。

两式相减得()()()()x x x x y y y y 12121212120+--+-=.又设中点P(x,y ),将x x x 122+=,y y y 122+=代入,当x x 12≠时得 22201212x yy y x x ---=·。

解析几何问题的题型与解题方法

解析几何问题的题型与解题方法
(A) (B) (C) (D)2
1.2 部分小题体现一定的水平要求水平,注意到对学生解题方法的考查
例3若过定点 且斜率为 的直线与圆 在第一象限内的部分有交点,则 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2.解答题
解析几何的解答题主要考查求轨迹方程以及圆锥曲线的性质.以中等难度题为主,通常设置两问,在问题的设置上有一定的梯度,第一问相对比较简单.
1.选择、填空题
1.1 绝大部分选择、填空题以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为主,难度以容易题和中档题为主
(1)对直线、圆的基本概念及性质的考查
例1 以点(1,2)为圆心,与直线4x+3y-35=0相切的圆的方程是_________.
(2)对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的考查
例2已知点 、 ,动点P满足 . 当点P的纵坐标是 时,点P到坐标原点的距离是
例4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离心率为 ,一个焦点是F(-m,0)(m是大于0的常数).
(Ⅰ)求椭圆的方程;
(Ⅱ)设Q是椭圆上的一点,且过点F、Q的直线 与y轴交于点M. 若 ,求直线l的斜率.
本题第一问求椭圆的方程,是比较容易的,对绝大部分同学来说,是应该得分的;而第二问,需要实行分类讨论,则有一定的难度,得分率不高.
3.理解“曲线的方程”、“方程的曲线”的意义,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掌握求曲线的方程的方法.
4.掌握圆的标准方程: (r>0),明确方程中各字母的几何意义,能根据圆心坐标、半径熟练地写出圆的标准方程,能从圆的标准方程中熟练地求出圆心坐标和半径,掌握圆的一般方程: ,知道该方程表示圆的充要条件并准确地实行一般方程和标准方程的互化,能根据条件,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圆的方程,理解圆的参数方程 (θ为参数),明确各字母的意义,掌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

高考中解析几何问题的题型与方法

高考中解析几何问题的题型与方法

解析几何问题的题型与方法例1、椭圆22221(,0)x y a b a b+=>的两个焦点F 1、F 2,点P 在椭圆C 上,且P F 1⊥F 1F 2,,| P F 1|=34,,| P F 2|=314.(I )求椭圆C 的方程;(II )若直线L 过圆x 2+y 2+4x-2y=0的圆心M 交椭圆于A 、B 两点,且A 、B 关于点M 对称,求直线L的方程。

解法一:(Ⅰ)因为点P 在椭圆C 上,所以6221=+=PF PF a ,a=3. 在Rt △PF 1F 2中,,52212221=-=PF PF F F 故椭圆的半焦距c =5,从而b 2=a 2-c 2=4,所以椭圆C 的方程为4922y x +=1. (Ⅱ)设A ,B 的坐标分别为(x 1,y 1)、(x 2,y 2). 由圆的方程为(x +2)2+(y -1)2=5,所以圆心M 的坐标为(-2,1). 从而可设直线l 的方程为 y =k (x +2)+1, 代入椭圆C 的方程得 (4+9k 2)x 2+(36k 2+18k )x +36k 2+36k -27=0.因为A ,B 关于点M 对称. 所以.29491822221-=++-=+kk k x x 解得98=k , 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1)2(98++=x y 即8x -9y +25=0. (经检验,符合题意) 解法二:(Ⅰ)同解法一.(Ⅱ)已知圆的方程为(x +2)2+(y -1)2=5,所以圆心M 的坐标为(-2,1). 设A ,B 的坐标分别为(x 1,y 1),(x 2,y 2).由题意x 1≠x 2且,1492121=+yx① ,1492222=+yx②由①-②得.04))((9))((21212121=+-++-y y y y x x x x③因为A 、B 关于点M 对称,所以x 1+ x 2=-4, y 1+ y 2=2,代入③得2121x x y y --=98,即直线l 的斜率为98, 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y -1=98(x+2),即8x -9y +25=0.(经检验,所求直线方程符合题意.) 例2、 直线1:+=kx y l 与双曲线12:22=-y x C 的右支交于不同的两点A 、B .(I )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II )是否存在实数k ,使得以线段AB 为直径的圆恰好过双曲线的右焦点F ?若存在,求出k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I )由方程组⎩⎨⎧=-+=12122y x kx y 消去y 得022)2(22=++-kx x k . 设),,(),,(2211y x B y x A 由题意,直线l 与双曲线C的右支交于不同两点,⎪⎪⎪⎩⎪⎪⎪⎨⎧>-=>--=+>--=∆≠-∴0220220)2(8)2(02221221222k x x k k x x k k k ).2,2(--∈⇒k(II )假设存在实数k ,使得以线段AB 为直径的圆恰好过)0,(c F ,则FB FA ⊥,0=⋅∴,))((2121=+--∴y y c x c x ,即)1)(1())((2121=+++--kx kx c x c x ,整理得01))(()1(221212=+++-++c x x c k x x k .将26=c 及22221--=+k k x x ,22221-=k x x 代入并化简可得066252=-+k k .解得566--=k 或566+-=k (舍去). 故存在566--=k 满足题意. 例 3 设经过点),0(m Q 且倾斜角为4π的直线l 与椭圆4422=+y x 交于不同的两点A 、B ,O 为坐标原点.(I )若QB AQ 23-=,求m 的值;(II )当AOB ∆的面积最大时,求m 的值.解:(I )直线l 的方程为m x y +=,由⎩⎨⎧=++=4422y x m x y 得0)1(48522=-++m mx x .由题意,0)1(80)8(22>--=∆m m ,∴55<<-m .设),,(),,(2211y x B y x A 则有5821mx x -=+①,5)1(4221-=m x x ②.由23-=可得,2123x x -=-③.由①②③联解可得291455±=m ,且满足0>∆.故m 的值为291455±. (II )结合图形可知AOB ∆的面积21221124)(121x x x x m x x m S AOB -+⋅⋅=-⋅⋅=∆ 5)1(16)58(2122---⋅⋅=m m m )5(5222m m -= 24552m m +-=.易知当252=m 时,AOB S ∆取得最大值, 此时m 的值为210±. (注:求AOB S ∆的表达式时,题解中用的是图形的割补思想,若用点O 到直线AB 的距离2m d =及弦长122x x AB -=来处理,可得到同样的结果.)例4 已知椭圆1222=+y x .(I)求斜率为2的平行弦中点的轨迹方程;(II)过)1,2(N 的直线l 与椭圆相交,求被l 截得的弦的中点轨迹方程;(III)求过点)21,21(P 且被P 点平分的弦所在直线的方程.解:设弦的两端点为),(),,(2211y x B y x A ,中点为),(00y x M ,则有210212,2y y y x x x =+=+.由122121=+y x ,122222=+y x 两式作差得:1))((2))((12121212=+-++-y y y y x x x x ,00121212122)(2y x y y x x x x y y -=++-=--∴.即002y xk AB -=.①I )设弦中点为),(y x M ,由①式,yx22-=,∴04=+y x .故所求的轨迹方程为04=+y x (在已知椭圆的内部). (II )不妨设l 交椭圆于A 、B ,弦中点为),(y x M .由①式,yxk k AB l 2-==,又∵12--==x y k k MN l ,122--=-∴x y y x .整理得,04222=--+y x y x 此即所求的轨迹方程. (III )由①式,弦所在的直线的斜率21200-=-=y x k ,故其方程为)21(2121--=-x y ,即0342=-+y x .例5、设双曲线C :线222x -y =1(a>0)与直l:x+y =1a相交于两个不同的点A 、B .(I )求双曲线C 的离心率e 的取值范围: (II )设直线l 与y 轴的交点为P ,且.125=求a 的值. 解:(I )由C 与t 相交于两个不同的点,故知方程组⎪⎩⎪⎨⎧=+=-.1,1222y x y ax 有两个不同的实数解.消去y 并整理得 (1-a 2)x 2+2a 2x -2a 2=0. ① .120.0)1(84.012242≠<<⎪⎩⎪⎨⎧>-+≠-a a a a a a 且解得所以双曲线的离心率01,).2e a a e e e ==<<≠∴>≠+∞ 即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例6、已知双曲线12222=-by a x 的离心率332=e ,过),0(),0,(b B a A -的直线到原点的距离是.23(1)求双曲线的方程; (2)已知直线)0(5≠+=k kx y 交双曲线于不同的点C ,D 且C ,D 都在以B 为圆心的圆上,求k 的值. 解:∵(1),332=a c 原点到直线AB :1=-b y a x 的距离.3,1.2322==∴==+=a b c abb a ab d .故所求双曲线方程为 .1322=-y x(2)把33522=-+=y x kx y 代入中消去y ,整理得 07830)31(22=---kx x k . 设CD y x D y x C ),,(),,(2211的中点是),(00y x E ,则.11,315531152002002210k x y k k kx y k k x x x BE -=+=-=+=⋅-=+= ,000=++∴k ky x即7,0,03153115222=∴≠=+-+-k k k kk k k 又故所求k=±7. 例7、O 是平面上一定点,A 、B 、C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 满足||||AC AB ++=λ,[)∞∈+,0λ,则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A )外心 (B )内心 (C )重心 (D )垂心分析:因为||||AB AC AB AC AB AC 、分别是与、同向的单位向量,由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则知||||AB ACAB AC +是与∠ABC 的角平分线(射线)同向的一个向量,又()AB ACOP OA AP AB ACλ-==+,知P 点的轨迹是∠ABC 的角平分线,从而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内心。

高考专题_解析几何常规题型和方法

高考专题_解析几何常规题型和方法

高考专题:解析几何常规题型及方法一、高考风向分析:高考解析几何试题一般共有3--4题(1--2个选择题, 0--1个填空题, 1个解答题), 共计20多分, 考查的知识点约为20个左右,其命题一般紧扣课本, 突出重点, 全面考查。

选择题和填空题考查直线, 圆, 圆锥曲线中的基础知识,大多概念性较强,小巧灵活,思维多于计算;而解答题重点考查圆锥曲线中的重要知识点及其综合运用,重在考察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轨迹方程,以向量为载体,立意新颖,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代数、三角、几何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本章节处理方法建议:纵观历年全国各省市文、理高考试卷,普遍有一个规律:占解几分值接近一半的填空、选择题难度不大,中等及偏上的学生能将对应分数收入囊中;而占解几分值一 半偏上的解答题得分很不理想,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解析几何是代数与 几何的完美结合,解析几何的问题可以涉及函数、方程、不等式、三角、几何、数列、向 量等知识,形成了轨迹、最值、对称、范围、参系数等多种问题,因而成为高中数学综合 能力要求最高的内容之一(2)解析几何的计算量相对偏大(3)在大家的“拿可拿之分” 的理念下,大题的前三道成了兵家必争之地,而排放位置比较尴尬的第21题或22题(有 时20题)就成了很多人遗忘的角落,加之时间的限制,此题留白的现象比较普遍。

鉴于解几的特点,建议在复习中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高考中解几内容弹性很 大。

有容易题,有中难题。

因此在复习中基调为狠抓基础。

不能因为高考中的解几解答题 较难,就拼命地去搞难题,套新题,这样往往得不偿失;端正心态:不指望将所有的题攻 下,将时间用在巩固基础、对付“跳一跳便可够得到”的常规题上,这样复习,高考时就 能保证首先将选择、填空题拿下,然后对于大题的第一个小问争取得分,第二小题能拿几 分算几分。

三、高考核心考点1、准确理解基本概念(如直线的倾斜角、斜率、距离、截距等)2、熟练掌握基本公式(如两点间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斜率公式、定比分点的坐标公式、到角公式、夹角公式等)3、熟练掌握求直线方程的方法(如根据条件灵活选用各种形式、讨论斜率存在和不存在的各种情况、截距是否为0等等)4、在解决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问题中,要善于运用圆的几何性质以减少运算5、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及简单应用6、熟悉圆锥曲线中基本量的计算7、掌握与圆锥曲线有关的轨迹方程的求解方法(如:定义法、直接法、相关点法、参数法、交轨法、几何法、待定系数法等)8、掌握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常见判定方法,能应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解决一些常见问题四、常规题型及解题的技巧方法A:常规题型方面(1)中点弦问题具有斜率的弦中点问题,常用设而不求法(点差法):设曲线上两点为(,)x y 11,(,)x y 22,代入方程,然后两方程相减,再应用中点关系及斜率公式,消去四个参数。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解题方法.docx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解题方法.docx

高考专题:解析几何常规题型及方法A:常规题型方面( 1)中点弦问题具有斜率的弦中点问题,常用设而不求法(点差法):设曲线上两点为(x1 , y1 ) , ( x2 , y2 ) ,代入方程,然后两方程相减,再应用中点关系及斜率公式,消去四个参数。

典型例题给定双曲线 x2y 2 1 。

过A(2,1)的直线与双曲线交于两点P1及 P2,求线段 P1 P2的中点P2的轨迹方程。

分析:设 P1 (x1 , y1 ) , P2 ( x2, y2 ) 代入方程得 x12y121, x22y22 1 。

22两式相减得( x1x2 )( x1 x2 )1( y1y2 )( y1 y2 ) 0 。

2又设中点 P( x,y ),将x1x22x , y1 y2 2 y 代入,当 x1x2时得2x 2 y y1y20 。

·x1x22又 k y1y2y1,x1x2x2代入得 2 x 2y 2 4 x y0 。

当弦 P1 P2斜率不存在时,其中点P( 2, 0)的坐标也满足上述方程。

因此所求轨迹方程是 2 x2y24x y 0说明:本题要注意思维的严密性,必须单独考虑斜率不存在时的情况。

( 2)焦点三角形问题椭圆或双曲线上一点P,与两个焦点F1、 F2构成的三角形问题,常用正、余弦定理搭桥。

典型例题设 P(x,y) 为椭圆x2a 2y 2b21 上任一点,F1 ( c,0) , F2( c,0)为焦点,PF1 F2,PF2 F1。

(1)求证离心率esin(sin sin);(2)求|PF1|3PF2 |3的最值。

分析:( 1)设| PF1| r1, |PF2r1r22cr2,由正弦定理得sin sin(。

sin)得r1 r22c,sin sin(sin)c sin()esin sina( 2)( a ex) 3(a ex)32a 36ae 2 x 2。

当x 0 时,最小值是 2a 3;当x a 时,最大值是 2a 3 6e2 a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专题:解析几何常规题型及方法一、高考风向分析:高考解析几何试题一般共有3--4题(1--2个选择题, 0--1个填空题, 1个解答题), 共计20多分, 考查的知识点约为20个左右,其命题一般紧扣课本, 突出重点, 全面考查。

选择题和填空题考查直线, 圆, 圆锥曲线中的基础知识,大多概念性较强,小巧灵活,思维多于计算;而解答题重点考查圆锥曲线中的重要知识点及其综合运用,重在考察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轨迹方程,以向量为载体,立意新颖,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代数、三角、几何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本章节处理方法建议:纵观历年全国各省市文、理高考试卷,普遍有一个规律:占解几分值接近一半的填空、选择题难度不大,中等及偏上的学生能将对应分数收入囊中;而占解几分值一半偏上的解答题得分很不理想,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解析几何是代数与几何的完美结合,解析几何的问题可以涉及函数、方程、不等式、三角、几何、数列、向量等知识,形成了轨迹、最值、对称、范围、参系数等多种问题,因而成为高中数学综合能力要求最高的内容之一(2)解析几何的计算量相对偏大(3)在大家的“拿可拿之分”的理念下,大题的前三道成了兵家必争之地,而排放位置比较尴尬的第21题或22题(有时20题)就成了很多人遗忘的角落,加之时间的限制,此题留白的现象比较普遍。

鉴于解几的特点,建议在复习中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高考中解几内容弹性很大。

有容易题,有中难题。

因此在复习中基调为狠抓基础。

不能因为高考中的解几解答题较难,就拼命地去搞难题,套新题,这样往往得不偿失;端正心态:不指望将所有的题攻下,将时间用在巩固基础、对付“跳一跳便可够得到”的常规题上,这样复习,高考时就能保证首先将选择、填空题拿下,然后对于大题的第一个小问争取得分,第二小题能拿几分算几分。

三、高考核心考点1、准确理解基本概念(如直线的倾斜角、斜率、距离、截距等)2、熟练掌握基本公式(如两点间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斜率公式、定比分点的坐标公式、到角公式、夹角公式等)3、熟练掌握求直线方程的方法(如根据条件灵活选用各种形式、讨论斜率存在和不存在的各种情况、截距是否为0等等)4、在解决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问题中,要善于运用圆的几何性质以减少运算5、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及简单应用6、熟悉圆锥曲线中基本量的计算7、掌握与圆锥曲线有关的轨迹方程的求解方法(如:定义法、直接法、相关点法、参数法、交轨法、几何法、待定系数法等)8、掌握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常见判定方法,能应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解决一些常见问题四、常规题型及解题的技巧方法A:常规题型方面(1)中点弦问题具有斜率的弦中点问题,常用设而不求法(点差法):设曲线上两点为(,)x y 11,(,)x y 22,代入方程,然后两方程相减,再应用中点关系及斜率公式,消去四个参数。

典型例题 给定双曲线x y 2221-=。

过A(2,1)的直线与双曲线交于两点P 1 及P 2,求线段P 1P 2的中点P 的轨迹方程。

分析:设P x y 111(,),P x y 222(,)代入方程得x y 121221-=,x y 222221-=。

两式相减得()()()()x x x x y y y y 12121212120+--+-=。

又设中点P (x,y ),将x xx 122+=,y y y122+=代入,当x x 12≠时得 22201212x y yy xx ---=·。

又k yy x x y x =--=--121212, 代入得24022x y x y --+=。

当弦P P 12斜率不存在时,其中点P (2,0)的坐标也满足上述方程。

因此所求轨迹方程是24022x y x y --+=说明:本题要注意思维的严密性,必须单独考虑斜率不存在时的情况。

变式练习:给定双曲线2x 2 - y 2 = 2 ,过点B(1,1)能否作直线L,使L 与所给双曲线交于两点Q 1、Q 2 两点,且点B 是线段Q 1Q 2的中点如果直线L 存在,求出它的方程;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2)焦点三角形问题椭圆或双曲线上一点P ,与两个焦点F 1、F 2构成的三角形问题,常用正、余弦定理搭桥。

典型例题 设P(x,y)为椭圆x a y b 22221+=上任一点,F c 10(,)-,F c 20(,)为焦点,∠=PF F 12α,∠=PF F 21β。

(1)求证离心率βαβαsin sin )sin(++=e ; (2)求|||PF PF 1323+的最值。

分析:(1)设||PF r 11=,|PF r 22=,由正弦定理得r r c 122sin sin sin()αβαβ==+。

得 r r c 122++=+sin sin sin()αβαβ, βαβαsin sin )sin(++==a c e (2)()()a ex a ex a ae x ++-=+3332226。

当x =0时,最小值是23a ;当a x ±=时,最大值是26323a e a +。

变式练习: 设F 1、F 2分别是双曲线12222=-b y a x (a>0,b>0)的左、右两个焦点,P 是双曲线上的一点,若∠P=θ,求证:S △=b 2cot 2θ(3)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问题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基本方法是解方程组,进而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后利用判别式,应特别注意数形结合的办法典型例题抛物线方程,直线与轴的交点在抛物线准线的右边。

y p x p x y t x 210=+>+=()()(1)求证:直线与抛物线总有两个不同交点(2)设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为A 、B ,且OA ⊥OB ,求p 关于t 的函数f(t)的表达式。

(1)证明:抛物线的准线为114:x p =--由直线x+y=t 与x 轴的交点(t ,0)在准线右边,得 t p t p >--++>14440,而由消去得x y t y p x y +==+⎧⎨⎩21()x t p x t p 2220-++-=()()Θ∆=+--()()2422t p t p =++>p t p ()440故直线与抛物线总有两个交点。

(2)解:设点A(x 1,y 1),点B(x 2,y 2) ∴+=+=-x x t p x x t p 121222,ΘOA OB k k OA OB ⊥∴⨯=-,1则x x y y 12120+=又y y t x t x 1212=--()()∴+=-+=x x y y t t p 1212220() ∴==+p f t t t ()22 又,得函数的定义域是p t p f t >++>0440() ()()-⋃+∞200,, 变式练习:直线y=ax+1与双曲线3x2-y2=1交于两点A、B两点(1)若A、B都位于双曲线的左支上,求a的取值范围(2)当a为何值时,以AB为直径的圆经过坐标原点(4)圆锥曲线的有关最值(范围)问题圆锥曲线中的有关最值(范围)问题,常用代数法和几何法解决。

<1>若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具有明显的几何意义,一般可用图形性质来解决。

<2>若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体现明确的函数关系式,则可建立目标函数(通常利用二次函数,三角函数,均值不等式)求最值。

典型例题已知抛物线y2=2px(p>0),过M(a,0)且斜率为1的直线L与抛物线交于不同的两点A、B,|AB|≤2p(1)求a的取值范围;(2)若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交x轴于点N,求△NAB面积的最大值。

分析:这是一道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的问题,对于(1),可以设法得到关于a 的不等式,通过解不等式求出a 的范围,即:“求范围,找不等式”。

或者将a 表示为另一个变量的函数,利用求函数的值域求出a 的范围;对于(2)首先要把△NAB 的面积表示为一个变量的函数,然后再求它的最大值,即:“最值问题,函数思想”。

解:(1)直线L 的方程为:y=x-a,将y=x-a 代入抛物线方程y 2=2px,得:设直线L 与抛物线两交点的坐标分别为A (x 1,y 1),B(x 2,y 2),则⎪⎩⎪⎨⎧=+=+>-+221212)(204)(4a x x p a x x a p a ,又y 1=x 1-a,y 2=x 2-a,,2)2(80,0)2(8,2||0)2(8]4)[(2)()(||21221221221p a p p a p p p AB a p p x x x x y y x x AB ≤+<∴>+≤<+=-+=-+-=∴Θ解得:.42p a p -≤<-(2)设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与点Q ,令其坐标为(x 3,y 3),则由中点坐标公式得:p a x x x +=+=2213, .2)()(221213p a x a x y y y =-+-=+=所以|QM|2=(a+p-a)2+(p-0)2=2p 2.又△MNQ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QM|=|QN|=P 2,所以S △NAB =22222||22||||21p p p AB p QN AB =⋅≤⋅=⋅,即△NAB 面积的最大值为P 22。

变式练习: 双曲线12222=-b y a x (a>0,b>0)的两条准线间的距离为3,右焦点到直线x+y-1=0的距离为22 (1)求双曲线的方程(2)设直线y=kx+m(k 0≠且m 0≠)与双曲线交于两个不同的点C 、D ,若A(0,-1)且AC =AD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5)求曲线的方程问题1.曲线的形状已知--------这类问题一般可用待定系数法解决。

典型例题已知直线L 过原点,抛物线C 的顶点在原点,焦点在x 轴正半轴上。

若点A (-1,0)和点B (0,8)关于L 的对称点都在C 上,求直线L 和抛物线C 的方程。

分析:曲线的形状已知,可以用待定系数法。

设出它们的方程,L :y=kx(k ≠0),C:y 2=2px(p>0)设A 、B 关于L 的对称点分别为A /、B /,则利用对称性可求得它们的坐标分别为: A /(12,11222+-+-k kk k ),B (1)1(8,116222+-+k k k k )。

因为A 、B 均在抛物线上,代入,消去p ,得:k 2-k-1=0.解得:k=251+,p=552. 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y=251+x,抛物线C 的方程为y 2=554x. 变式练习: 在面积为1的△PMN中,tanM=21,tanN=-2,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出以M 、N 为焦点且过点P 的椭圆方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