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社会学论文-浅析眷村社区的独特时代性
大陆读者理解“眷村的故事”的可能性——以《告别的年代:再见!左营眷村!》为例
本期特稿是速战速决,从认识到热恋进而结婚,一年半载而已。
反正也不打算眼里常含泪水,干脆也别坚持爱得深沉了。
……何况活着总是疲于奔命,纵使没什么野心,无意飞黄腾达,每天还是要起早贪黑讨生活,哪有心思琢磨什么山无陵天地合的大手笔。
那都是有闲阶级干的,伤筋动骨上天入地,劳心劳力破坏免疫力。
(《两次别离》)玩世不恭的语调一路急奔而下,写尽了80后的尴尬困境,感情空窗的剩女、疏离的人际关系与假作热情的社交形态,谢点点的惫懒完全反映了这一代对理想、爱情与婚姻的无望,一切仿佛只能靠着耍嘴皮子得过且过。
于是牛丽莎的丑、牛丽莎的自嘲自损、牛丽莎豁达里隐含悲怆的语调,至收束竟有了轻微的恐怖感。
而林翩翩伶牙俐齿间,更难掩偶现的伤感。
《不是我说你》《你让我难过》两个故事里的林翩翩都是干净利落,令男人省心的角色,她有合理要求、非分要求都不提的清高,安静爱人、不爱干净走开的自尊要强,然而所有的超脱大气都是演的,《不是我说你》里的无所求与豁达,竟是以委屈和迎合为底色;《你让我难过》里两段无出路的感情、在婚姻国度间的彷徨与凄凉,以及油嘴滑舌背后的恐慌,更暴露了对感情高度的不安与不信任感。
而初恋情人的阴影、层叠重复的关系,更是马小淘作品里屡次出现的情意结,《春夕》里江小诺怀疑钟泽另有一气质极似自己的神秘初恋女友“春夕”,与《你让我难过》里“小三”林翩翩发现自己与钟泽之妻的神似,难道不是文本的互涉与反讽?马小淘无论写中年男子的成熟与疲劳,或年轻女子脆弱的凶猛,都剖析得透彻而世故,行文间充满了洞察情感后的冷然与悲哀,凡此对于人性内层的剖析,是其着力处也正是其迷人之处。
然而叙事者又是善于自我解套的,《春夕》里的“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两次别离》里“这一切必须为她正常的人生让路,必须囫囵吞枣地过去。
对于擦肩而过的人和事,是不是真相其实没关系”的豁达,以及《不是我说你》里“完美是个圈套,相安无事就好,别要求太高,别委屈就好”的自我宽慰,虽然略带些苍涼无奈,却亦直指不折不扣的自适与自处之道。
“费孝通对乡村社区的研究有哪些特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费孝通主张一切社会知识来源于生活经验,知识的有效性不能脱离具体的经验基础,固有的中国传统知识和外来的西方现代知识不仅无法对西方冲击下的中国作出有效的解释,而且会误导中国的发展方向。
在他看来,认识中国必须抛开书本,“从实求知”。
“从实求知”要求研究者“一切要从已发生的事实为基础,观察和描述‘已然’。
用可以观察到的事实为材料,进行比较和分析,探索在事物发展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出设想,然后通过思考,引发出‘或然’。
最后以实践去检验其正确与否,经过历史的对证,得出‘果然’或‘不然’的结论”。
在从实求知的过程中,研究者应“进得去、出得来”。
所谓“进得去”,意指研究者在获得对方充分信任的前提下深入其生活世界,进而忠实、客观地观察和记录可能获得的信息。
所谓“出得来”,即指研究者对获得的真实信息应有自己的抽象概括或理论升华。
在“进得去”与“出得来”的辩证统一中形成“知”。
费孝通强调,从“实”求到的“知”必须回返到“实”之中,改善研究对象的生活处境和实际状态。
在这个意义上,“从实求知”既是一个“实——知——实”循环往复的“科学环”,亦是增进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社会平等的动态过程。
西方社会学人类学的训练告诉费孝通,具有明确地理边界且自成系统的乡村社区是“从实求知”的理想入口。
乡村社区研究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展开。
静态的乡村社区研究分为两种:一种是在理想类型意义上对中国乡村社区进行分析,以《乡土中国》为代表;一种是对现实存在的具体乡村社区进行民族志书写,以《江村经济》为代表。
《乡土中国》从人与地的关系着眼,分析了中国文明的发生逻辑和固有特色。
该书指出,中国文明是农耕文明,是“静的文明”。
农耕要求人与地紧密相依,而由此决定中国人必然生活在血缘与地缘高度重叠的村落之中。
在以血缘为基础、地缘为边界的村落中,人际关系的差等有序和相互熟悉、生活心态的安土重迁和知足常乐与儒家文化具有高度的同构性。
然而,这种维系中国人数千年生存的同构性因西方的冲击而面临瓦解的风险。
思乡与寻根的悲欢离合
思乡与寻根的悲欢离合作者:易晓艳来源:《新闻爱好者》2009年第19期摘要:当下对于眷村文化的关注已经从文学、史学、社会学、政治学领域迅速蔓延至影视文化传播领域,本文结合纪录片《伟忠妈妈的眷村》、连续剧《光阴的故事》、电影《竹篱笆外的春天》等眷村题材影视作品,重点剖析其乡愁与寻根的双重主题,省思第一代外省人的漂泊意识和思,情怀,探究眷村文化建构台湾当代年轻人文化寻根理想的可能性。
关键词:眷村思乡寻根影视作品眷村与眷村文化眷村是台湾独有的一种居住方式。
狭义上专指“军眷住宅”。
1949年前后,大批国民党军人及其眷属随军迁至台湾。
鉴于当时动荡的政治局势和衰落的经济环境,国民政府在台湾全省到处搭建聚落式的临时避难住所,以安置海陆空军人及其家眷。
广义的眷村亦包含其他机关兴建或违建的外省族群居住地,战乱中逃亡至台湾的还有一大批非军属移民。
在慈善机关或其他机构的帮助下兴建临时住所或自己违建房舍。
眷村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其本身具有多重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含义。
它是一种建筑形态,眷村多低矮狭窄,外围着竹篱笆,因而“竹篱笆”成了它的别称。
它还是一种居住方式。
半个世纪以来,眷村与原住居民村落一起构成、丰富并改变了台湾社会。
它更是一种生活形态。
由于围着竹篱笆并不与外界有过多的联系,半封闭的生活形态催生了独特的“外省”族群文化。
与“祖国统一”、“团结互助”、“思乡”、“寻根”等概念息息相关,眷村文化是融合的文化、漂泊的文化、思乡盼归的文化、凝聚的文化和爱国的文化。
眷村题材影视作品的现状与时代处境多重艺术样式观照下的眷村题材影视作品,已有30年历程。
眷村题材日渐成为台湾影视艺术事业的核心命题,也起到了强大的大众传播效应,在台湾本民众、大陆人民乃至海外华侨中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眷村和眷村品格、眷村文化作为一种回忆、一种体验,凝聚起了一种呼唤、一种挽留。
从早期电影《童年往事》、《竹篱笆外的春天》、《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中隐约出现的眷村情结开始,台湾影视人便在再现眷村生活,塑造眷村品格方面进行了不小的努力。
眷村的故事观后感
眷村的故事观后感《眷村的故事》是一部极具触动人心的纪录片,通过真实的故事和细腻的叙事,展现了中国眷村的独特文化和丰富历史。
观看这部纪录片让我深深感受到眷村居民的坚韧精神和无私奉献,同时也让我思考起现代社会对待老人和农村发展的问题。
眷村,是中国解放战争时期为解放军家属所建的集体居住区。
这些眷村承载着中国军人和家属的记忆,是他们曾经的家园。
纪录片中,通过对一些老人的采访,我们了解到他们在眷村中的困苦生活和对家庭的无私付出。
他们面对的是物质匮乏、艰苦生活和与亲人的分离,但他们始终坚守着对国家和家庭的责任,默默地为了家庭的幸福而努力。
他们的故事让我感动和敬佩,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眷村文化也是纪录片中的一大亮点。
通过展示眷村里的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和社区生活,我们可以感受到这种特殊的社区精神。
眷村居民彼此相互扶持,互相关心,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亲情和友情。
他们的生活虽然简朴,但他们却能够从中找到快乐和幸福。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普遍追求物质享受和个人利益,而眷村的生活方式提醒着我们关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和互助精神。
另一方面,纪录片也揭示了眷村的困境和发展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眷村逐渐衰落,许多老人被迫离开原居地。
他们面临的是小区设施老化、缺乏医疗保障和交通不便等种种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仅是眷村所面临的,也是中国农村发展的普遍难题。
纪录片给我们展示了眷村的困境,让我们思考如何改善农村发展,让农民老人能够享受到更好的生活条件和社会保障。
总的来说,纪录片《眷村的故事》通过真实的故事和丰富的叙事,向观众展现了眷村的独特文化和丰富历史。
它让我更加了解了这一特殊的社区群体,也让我思考起现代社会对待老人和农村发展的问题。
这部纪录片不仅仅是对眷村故事的记录,更是对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呼唤。
文化创意助推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以台湾“眷村”为例
村!置建设文化创意助推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以台湾“眷村”为例■周文静_、台湾“眷村”概况“眷村”是台湾地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独有的时代产 物,是国民党政府在】949年撤退于台湾时,随军部队及其 眷属在台湾集中居住而形成的聚落,依字面上的解释就是“让 眷属居住的村落”。
台中光复新村(新村)始建于1956年, 是二战后台湾的第一个新市镇,昔曰为台湾省政府教育厅、卫生处及印刷厂员工等12个省属机关的眷属宿舍区,属于 较早的眷村。
1957年至1990年,“眷村”曾是台湾最重要 的政治中心之一,1%〇年至1970年是极盛时期,占地面积 达19.04公顷,住户约400户,居民破千人,每到农历新年,村里的人就会集结一起过年团拜,这是“眷村”特有的文化。
但随着台湾省政府“冻结”(即台湾省政府功能业务与组织 调整,后简称“冻省”),“眷村”人口开始外流,冻省隔年 又遇到“九二一大地震”侵袭,“眷村”有50多户房屋倒塌。
政治因素加上自然灾害让昔日风光的“省府”宿舍逐渐走向黯淡,甚至一度要遭遇全部拆除、腾空标售的命运。
后来 经住户自救会、民间公益社团(N G O)和地方人士的努力,最终得以保存下来。
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眷村”利用“文 创”让社区焕发新的活力,不仅使居民回流,甚至还吸引了 许多年轻人进驻创业,使其成为了台中知名的怀旧景点。
其 发展历程如表所示。
二、“眷村”文化资源(一)眷村文化“眷村”有一半外省人、一半台湾本地人,这是眷村文 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去台湾省府教育厅、卫生处设置在台 中市雾峰区,台湾省议会也位于雾峰区,这让昔日农田遍野 的“阿罩雾”(雾峰旧称)转眼成为了台湾重要的政治中心 之一。
位于台中新眷村光复新村,就是当时与中兴新村齐名 的“省府”眷舍。
因其历史悠久、保留完整,“眷村”拥有“眷村”发展历程表时间(年)主要历程1956“眷村”建立,成为战后第一个新市镇1999九二一大地震“眷村”居民开始外迁2005“眷村”波切割成28块土地进行标俜2009当地文史工作者通过《文化资产保护法》向地方政府申请保留光复新村2012“眷村”登记成为台中“第一文化景观”2014台中市政府执行“摘星创业计划”后“眷村”开始活化利用72村镇國I让人怀念的“眷村美食”,已搬迁出去的眷村子弟会时常回 来寻找熟悉的“古早味”,眷村老宅也成为了众多影视剧的 取景拍摄基地。
论我国台湾地区当代“眷村二代”书写与身份认同
文艺 生活 L I T ER A TUR E L I F E
文 学 品 析
论 我 国 台湾 地 区 当代 “ 眷村二代’ ’ 书 写 与 身 份 认 同
丁 悦 储 东巍
( 江 苏师 范大学, 江苏 徐 州 2 2 1 1 1 6 )
摘 要: 我 国台湾地 区当代眷村 小说 中显露 出“ 眷村二代 ” 作 家身份认 同的焦虑与 困惑, 通过过客心 态、 认 同反叛 、 归属
同反叛 、 归 属 迷 惘 和情 怀 悲悯 四个 阶段 的 书 写 , 凸 显 出 殷 切 的家
园想象 、 族 群的集体 记忆 和边 缘性认 同危机 。
一
过往认 同的反叛姿态 , 本土 意识不断增生 , 徘徊在“ 中国意识 ” 和 “ 台湾意识 ” 之 间, 挣扎 在认 同的边缘 。尤其是 “ 解严” 后, 我 国台 湾地 区政治结构逐渐 民主化 , 社会运动风起 云涌 , “ 独尊中国” 的
对话 ; 出得家 门, 在巷弄学校里和邻居孩子 们讲各地 言……” 。⑥
对 于“ 眷村二代” 而言 , 这种迥然相异的“ 所在之地 ” 与“ 所望 之地”的冲突不 可避 免地造成 了他们 内心的分裂情结 和 “ 异乡 人” 的心灵结构 。可以说 , 这一 阶段 , 他们感受 到父母 的飘零 之 感, 情感归属潜移 默化地指 向海 峡对岸 , 至于脚下这 片土地 , 则 是与 自身历史源流无涉的暂时地点 。
诉 求等 , 如朱天 文《 小 毕的故事 》 , 朱天心《 想我眷村 的兄弟 》 , 袁 琼琼 《 今生缘》 , 苦苓《 外省故乡》 , 张大春《 鸡 翎图》 , 苏伟贞《 有缘 千里》 、 《 离开 同方》 , 萧飒《 如梦令》 等。
浅析台湾文学史中的眷村书写
浅析台湾文学史中的眷村书写石 琦摘要:20世纪的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目前台湾文学史的书写依然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其中一处表现在文学史的体例安排上。
学者往往侧重于台湾文学中的乡土文学、现代文学和通俗文学等思潮,花费大量的笔墨进行书写。
而对眷村文学却寥寥数笔,甚至忽略不计。
眷村文学往往被单一的视为眷村小说,而且作品创作发展的历程也没有进行梳理。
时至今日,眷村经历改建几乎完全消失,但眷村和眷村文化作为台湾社会历史变迁的重要见证,其社会历史意蕴和文化审美意义日渐受到重视。
眷村文学已成为当代台湾文学中不容忽视的文学流派。
关键词:文学史;台湾文学;眷村;眷村文学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916(2021)06-0151-03自古以来,台湾一直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台湾文学由于特殊的历史际遇而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文学。
它脱胎于祖国母体文学,台湾新文学作家张我军说过:“台湾文学乃是中国文学的一支流。
本流发生了什么影响、变迁,则支流也自然而然地随之影响、变迁,这是必然的道理。
”[1]另一方面由于本身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它又呈现出了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风貌。
“20世纪台湾文学和大陆文学存在着较大的兼容和互补性。
作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文学在诸多方面为丰富和发展中国文学提供了宝贵的艺术经验。
”[2]勃兰兑斯指出,文学史,就其最深刻的意义来说,是一种心理学,研究人的灵魂,因此也是灵魂的历史。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文学由先前备受冷遇的边缘地带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研究视野。
“然而我们也清楚地看到,目前台港澳文学的入史也存在着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
从具体的形态来看,目前的台港澳文学在诸多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著作中往往只是占据了一个附录的地位。
这与台港澳地区文学的成就和特色显然是不相称的。
”[2]无论是整体性的大中华文学史的书写还是局部性的台湾文学史的专论,他们往往侧重于台湾文学中的现代文学、乡土文学、女性文学等思潮,花费大量的笔墨进行书写。
眷村浓缩着历史
眷村浓缩着历史作者:暂无来源:《检察风云》 2019年第4期在低矮的棚屋后面,雄伟的台北101高楼矗立于蓝天之下。
这就是台湾的昨日与今天,这就是台湾的旧貌与新颜,这就是台湾的历史与现在。
眷村,对于大陆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名字。
我原先对眷村也一无所知。
很偶然,在上海有一次看台湾电视节目,其中有一部关于眷村的专题纪录片,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
后来,又从报纸上读到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节目主持人胡一虎的回忆文章,标题就是《在眷村长大的孩子》。
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另一节目主持人吴小莉,也是“在眷村长大的孩子”。
就连宋楚瑜、邓丽君、归亚蕾,也是在眷村度过童年时光。
所谓“眷村”,就是家眷之村。
1949年,蒋介石带着150万党政军干部及其家眷从大陆败退台湾。
其中,60万是军人。
这么多人一下子涌到台湾,衣食住行都成了问题,其中特别是住,要安顿150万人住下来,很不容易。
其中的60万军人住入军营,而军营的建设是由政府出资解决的。
但是,那么多家眷怎么办?倘若不安排好家眷的住宿,势必影响军心。
于是,国民党当局只得拨款成批搭建简陋的临时房,安顿这几十万家眷暂时住下来。
当时,蒋介石雄心勃勃要“三年反攻大陆”,一旦“反攻大陆”成功,就可以回到老家去,所以只作临时性的安排。
谁知年复一年,“反攻大陆”成了泡影,临时性的简陋棚屋成了永久性住宅。
这种成片成批的简陋棚屋,便是“眷村”。
当时规模最大的眷村不在台北,而是在高雄左营,那里新建了22个眷村,形成了一大片“眷区”。
眷村的居民在1955年又增加了一批。
那是1955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国民党军队所占的浙江沿海的一江山岛之后,大陈岛失去外围屏障,台湾“国防部”被迫实施“大陈撤退”计划。
2月7日,由美军第七舰队132艘、台湾27艘舰船组成混合船队(包括6艘航空母舰)抵达大陈海域,从大陈、竹屿、披山、渔山诸岛撤走国民党正规部队10000人、游击队4000人、居民17000余人。
当中国人民解放军登上大陈岛的时候,全岛只发现一位病重的老人。
眷村形象的媒介表达
眷村形象的媒介表达————————————————————————————————作者:————————————————————————————————日期:眷村形象的媒介表达-新闻学眷村形象的媒介表达贾惠淇【摘要】由于不同媒介的自身属性、表达特点和内容侧重不同,眷村形象在不同媒介上的表达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
本文即通过眷村形象在实体展览、文娱产业、人际传播等媒介表达方式上的不同,挖掘其内在的表达理念,并结合符号学与传播学的相关理论,进一步探究它所带来的表达结果及其蕴含的内在机制。
关键词符号学眷村形象媒介表达眷村,是指国民党政府两次迁台中,为安置眷户,承接日本人的和自行兴建的眷舍,以及在已形成的眷村附近修建的、其他来台人员自行兴建的眷舍的统称。
虽然70 年代以来大部分眷村都已完成了拆除或改建,但无数眷村人或相关保护者仍然以各种方式去铭记、研究这段历史,“眷村热”思潮在社会上方兴未艾,在文字、影像、建筑等媒介上表现出不同的眷村形象与内涵。
一、眷村形象的媒介表达方式1、实体展览博物馆是对眷村最全面、最直接的展示方式。
在台湾,眷村博物馆一般以实物陈列为主,集中在对历史的还原和眷村居民生活状态的展现。
比如台北市四四南村新竹市眷村博物馆、高雄眷村文化馆等。
大都通过实物陈列、娱乐休闲、文化产品这三个形式进行运转:(1)实物陈列陈列展览是眷村博物馆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属于传统博物馆的职能范畴。
通过对实体建筑、生活用品、村落史志、特色饮食与风俗等内容的分列展示,力图打造一个类眷村的“模拟环境”。
然而根据调研资料,非眷村居民中有多达63.79%的人没有听说过和参加过眷村的展览活动。
其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内容的严肃性和历史性,与非眷村人士的日常生活相关程度较低;二是展览地点的限制,博物馆多在原眷村地区建立,虽然便于就近取材,但也造成消费市场的窄化;三是展出模式以灌输式和说明式为主,眷村形象非常平面单薄,缺少双向反馈,很难激发非眷村人士的兴趣。
“常人治村”:郊区社会的村治形态
“常人治村”:郊区社会的村治形态作者:叶敏娄芹芹来源:《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20年第06期[摘要]中國农村有着差异化的村治主体谱系,比较典型的村治主体包括富人、能人、乡贤和混混等,差异化村治主体的出现和发展不仅与村庄特点有关,也与村庄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和政府政策有着密切联系。
从郊区社会的理论视角分析浙北乡村中存在的与浙南“富人治村”相差异的“常人治村”经验。
“常人治村”的村治形态特点是村干部属于收入中等且能力有限的社会中间阶层,村干部群体半职业化,存在较为普遍的兼业现象。
“常人治村”可以理解为郊区社会和国家力量对村级组织的一种塑造,这种村治模式配合了由政府主导的经济大开发格局,实现了城市政府试图达到的发展和稳定目标。
[关键词]常人;村干部;“常人治村”;郊区社会;乡村治理中图分类号:D4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0X(2020)06-0076-10一、问题的提出浙江省私营企业发达,普遍存在“富人治村”的现象。
有学者界定浙江式“富人治村”的特定内涵为村民“因富、因义、因贤而获得社会权威进而取得村治权威”[1],特指在农村经济发展和村民自治不断完善的背景下,一批先富起来的村民凭借其在经济发展、乡村治理和公共服务中的引领性作用,获得村民认可的社会性权威,他们采取自荐或村民举荐等方式,在村民选举中获胜,成为村治体系中的主导力量。
浙江也是我国“富人治村”现象兴起早、推广快的省份之一。
“据浙江省民政厅统计,2008年全省2/3以上的村由企业家、工商户、养殖户等先富起来的人担任村委会主任或村党支部书记,其中不乏资产过千万元乃至上亿元者,被称作‘老板村官’”[2]。
2000年后,浙江农村就已经完成了由企业家代替老式村干部的村干部替代,“富人治村”不可逆[3]。
有学者指出,当前浙江农村主职村干部基本上都是富人,一般农民很难当得上主职村干部[4]。
如贺雪峰[5]、朱战辉[6]、冷波[7]、袁明宝[8]等调研的浙东地区,袁松[9]等调研的浙中地区,郭剑鸣[1]等调研的浙南地区都普遍存在“富人治村”现象。
理解社区和居住地的社会学研究
理解社区和居住地的社会学研究社区和居住地,是每个人生命中重要的存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基石。
社区是指一个特定区域内居住的人们,他们分享共同的空间、资源、文化和社交关系。
而居住地则指个人或家庭所处的住房或宿舍,是我们生活中的安身之所。
因为社区和居住地的重要性和人们对其的关注,一直以来,社会学家一直在对社区和居住地进行研究。
本文就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深入了解社区和居住地的研究现状。
第一:社区的研究社区是生活在一起的人们的集合体,它是由一组相互作用的个人组成,个人彼此之间有相互作用与合作的关系。
社区内的人们通常在一定区域内工作、学习、交往、娱乐等等,因此社区通常被视为一个相对封闭的世界。
他们在这个小区域角落里,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各种文化、知识和文化背景,因此,社区对于城市中人们的整体意识形态、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对于社区研究,正如许多研究,存在定量和定性方法之分。
从定量研究方法角度讲,社区研究主要采用统计分析方法,来分析社区人口及其移动、住房分布、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现状和趋势。
而从定性研究方法的角度看,社区研究则强调对人们生活环境、邻里关系、社区文化、权力、决策等方面的深度访谈、观察和描述等方法,以获取细致、深入的信息。
第二:居住地的研究居住地是每个人自己的住所,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居住地并不仅是一个为了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同时也是一个为了互相交流和分享生活经验的地方。
居住地实际上是使自己与周围世界相互作用的基础,因此,我们的居住地也是我们自己个体特性的反映。
对于居住地研究,一个重要的焦点是设计、布局的规划和建筑模式的选择。
研究人员需要了解城市、社区和特定的住房群体的需求和特征,这些需求和特征往往相互作用,决定了住宅建筑的特征和布局,如偏好的物理环境、规模、社会组成和文化因素等,因此重视建筑的设计和布局对于住宅的发展和社区的成长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第三:社区和居住地的相互关系社区和居住地是彼此相互关联的。
社区变迁与地域身份认同——以一个油田社区为例【最新社会学类论文】
解统统告诉人们,看见他们带着一种理解了的表情离去,真的很是欣慰!
“以旧换新”的活动只持续了四五天,之后是商场各式各样的促销活动,工作方法大同小异,都是在一直跟人说话都是待在那顶帐篷里,再热的天有顶帐篷,心里也会感到一丝凉意的,这样一直工作了十几天直到商场活动告一段落。虽然时间不是很长,但是在此期间我还是学到了许多东西,明白了许多道理,对人生也有了新的领悟。
就只是拆它的那一点稀有金属,而不管你是什么样的家电这部分的含量都是差不多的。说句实在话,旧家电值不多少钱,关键是国家补贴的那13%。不同价位的电视优惠不同,你看那传单上,是不是越贵的优惠的越多?”我看了一下,的确是。
培训临近结束,那人说道“大家都明白了吧?不懂的抓紧问……一次机会,两次机会,好,没机会啦!”我们只是笑,听他讲的那么细,谁还会不懂呢?看见我们都懂了,他接着说“好。看来大家动明白了,那现在我给你们分派一下任务和地点,咱们还有几个分店,总店这边就留两个人。一会呢,你们每人拿一摞这个传单,到时有人向你们咨询时发给他一张,再一个,不咨询的碰上了也发一张。发了他不就咨询了嘛。你们工作的地方呢,条件还是很好的,到时候在超市门口外边搭一个帐篷,你们就在那个帐篷里,有人就会过来问你们了。”之后,他给我们分了工作地点,我很幸运的留在总店。
事项以再次提醒自己。终于到我了,我虽然挺紧张,但还是能够向面试官展示了我的热情和专业特长。通过自己的努力,第一轮面试顺利通过。
接着,是培训。现在回想过来,我觉得好在还是自己的决心够坚定以及自己有着
认真的态度,才坚持了为期三个周末的培训。虽然培训不会很累,但我觉得还是够考验人的意志力的,因为这样的培训就好像平时上课那样子,还是要那么早醒,上课还经常“拖堂”,而且要利用周末的时间,不少通过了第一轮面试的人,最终因为诸如时间冲突或学习任务重(当时已接近期末考试了)的原因而放弃了。但是,我还是自觉地抵制了这样一种气氛。我抱着坚定的决心以及持着积极认真的态度,挺过了这个培训。在培训当中,我学到了美语的基本发音及领会了当一名助教所应具备的一些素质。终于,在复试中,我比较出色地通过了。当然,自己很是喜悦,因为自己的付出得到了收获。
社会学视角下的中国乡村社会变迁研究_耿瑛
东方论坛2010年第4期乡村社会是中国社会的基础,乡村社会的变迁决定着中国社会的整体发展。
进入1980年代,更多的本土学者将注意力集中于中国社会自身的发展研究,中国学术界对乡村社会变迁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
近十年来,对中国乡村社会变迁的研究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研究者们因学术取向和关注问题等的不同,形成各自不同的研究视角。
从研究视角看,这些研究成果基本上可以归为社会结构视角、社会关系视角、社会流动视角和社会文化视角。
一、从“国家-社会”分析框架出发的社会结构视角“国家-社会”分析框架源自于西方政治社会,一直受到国内学术界的青睐,学者们热衷于利用“国家-社会”二元框架对中国乡村社会政治变迁进行研究,但是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意识到这一框架存在一定局限性,他们对这一框架做出修正,以更契合对中国现实的分析。
针对“国家—社会”始终以国家为主线,强调国家权力和制度对乡村社会或建构或消解的作用,而忽视乡村社会在此适应过程中对国家的反作用力和影响力,李友梅在“国家-社会”基础上构建了“制度-生活”的分析框架。
“制度—生活”的分析框架并不背离“国家—社会”的价值取向,但是相对于“国家—社会”忽略国家层面上的各种管理制度同人们日常生活之间的相互建构过程,该框架更强调社会变迁中,制度与生活之间既相互渗透、相互建构又相互矛盾的动态关系。
[1]万振凡等在对江西近代乡村变迁的研究中,提出“弹性结构”分析模型,认为传统乡村的社会变迁过程实质上就是革命、改良和弹性结构的互动过程。
“弹性结构”可以视为是对“国家—社会”一种本土化完善,在国家与社会的两分法中提出了社会系统对国家的反作用力,这种分析模式有助于理解中国乡村社会变迁的轨迹和发展方向。
在这里,乡村社会的各个系统紧密联系,且相互支持。
某个系统的改变会引起其它系统的连锁反映,“其它系统会群起而维护被改造的系统,从而对乡村社会变革形成一股巨大的阻力,以维持原有结构的平衡和消减乡村改造的绩效,使传统乡村社会改造的难度大大增加,造成乡村社会变迁中结构重构和治理的困境”。
台湾眷村:离乱的印记
台湾眷村:离乱的印记
杨照
【期刊名称】《国家人文历史》
【年(卷),期】2011(000)022
【摘要】台湾的眷村是离乱历史的产物,长久保留了离乱的印记。
创造眷村的特殊环境,有一大一小两个关键背景。
大的,是1949年国民政府逃离中国大陆,退居台湾。
小的,是两年前发生在台湾的"二二八事件"。
【总页数】2页(P21-22)
【作者】杨照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95.8
【相关文献】
1.殊途同归:怀旧与台湾经验——试论台湾眷村文艺风潮 [J], 陈美霞
2.文化创意助推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以台湾"眷村"为例 [J], 周文静
3.乡村改造中的保护与活化——以台湾地区眷村为例 [J], 李思超
4.浅析台湾文学史中的眷村书写 [J], 石琦
5.乡村改造中的保护与活化
——以台湾地区眷村为例 [J], 李思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国典型社区调研报告论文
美国典型社区调研报告论文社区调研报告引言社区是人们相互居住、共同生活的地方,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福祉至关重要。
针对美国的典型社区,本论文将进行调研报告,探讨社区的特点、居民的生活质量以及社区发展的挑战和机遇。
一、社区特点1. 民族多样性:美国社区通常具有丰富的民族多样性,居民来自不同的种族和文化背景。
这种多样性不仅体现在居民的肤色和语言上,还体现在社区文化、娱乐活动和宗教习俗上。
2. 设施齐全:典型的美国社区通常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公园、学校、医院、商店等。
这些设施的完善度对社区的生活质量和居民的便利程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 社区意识强:美国社区通常注重居民之间的互助和合作。
很多社区设有居民委员会或居民团体,用于组织社区活动、解决社区问题以及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二、居民生活质量1. 教育水平高:美国社区通常注重教育,居民普遍受到良好的教育。
更多的教育机会和资源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并促进了社区的知识传播和创新。
2. 医疗保障完善:美国社区通常拥有高质量的医疗资源,居民有权享受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险。
医疗保障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3. 公共安全保障:美国社区通常注重公共安全,警察和消防部门在社区内提供24小时的安全保障。
这种安全保障措施使居民在社区内感受到安宁和安全。
三、社区发展的挑战和机遇1. 社会经济差距:虽然美国社区有较高的生活质量,但也存在着社会经济差距较大的问题。
一些弱势社区面临着贫困、失业和社会不平等等问题,需要通过政府和社区合作来解决。
2. 环境保护问题:美国社区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环境保护问题。
例如,资源消耗、污染排放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对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社区居民的意识和行动,以及政府的支持和监督。
3. 科技创新发展:美国社区面临着科技创新的机遇。
通过引入新技术和创新思维,社区可以实现更高效的资源利用、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促进经济发展。
以民俗主义视角来寻找台湾高雄“眷村”建筑中消失的文化
以民俗主义视角来寻找台湾高雄“眷村”建筑中消失的文化以民俗主义视角来寻找台湾高雄“眷村”建筑中消失的文化关于以民俗主义视角来寻找台湾高雄“眷村”建筑中消失的文化,希望你喜欢。
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在各种场域出现了将传统民俗资源要素进行发展和变革的现象,作为传统民俗资源,眷村在当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它存在于当世的文化印迹在消失,但它的文化韵味、文化实质还存在于老一辈、或者说在现在人的心中也是有很深的影响。
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文化软实力成为发展之重中之重。
在文化之下,我们意识到传统的民俗文化资源在渐渐消失,因此,面对如此严峻的局势,我们可以从即将消失的文化资源中捕捉到对当今社会有利的文化因素,并传播于我们的社会。
本篇论文以民俗主义的视角来寻找眷村建筑中消失的文化,并且探析此文化对于我们现如今社会来说,又有怎样的传播意义和价值。
本论文从眷村的由来、眷村的房屋建筑、特色建筑背后的文化意涵、眷村文化以及眷村建筑与文化等几方面来分析探讨。
眷村的由来。
描述眷村建筑群与眷村文化之前,我必须简要介绍眷村的起源。
眷村,台湾独有。
它是因国共内战国民党失败后,在台湾为安排国民军队及其家眷而形成的村落。
它早已成为台湾社会特有的社群。
在台湾,“欲知台湾事,便不可不识眷村”。
本篇论文仅以高雄左营新村为例。
左营是一个军港,面积十分辽阔,在其行政区域内的四十四个里中,眷村部份就占了二十个。
因此,当然也就形成高雄市建筑风格上的另一种特殊文化景观,位于左营海青工商的周围,环绕着无数朴实风情卓越的眷村。
眷村的房舍建筑。
初期,国民政府秉承着“一年准备,二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的口号,让军队在台湾休养生息。
而台湾南部地区,成为眷村的发源地。
这时候的眷村建筑共有一下两种类型。
第一种是日遗房舍。
众所周知,日治时代中,日本在台湾地区留下了不少的日式建筑群。
所以国民党军队来台之后,立即就接收了日本人遗留下来的房屋。
这些房屋前后均有宽阔的庭院和空心砖砌成的墙垣。
主题探究-老社区新希望(精)
有獎徵答
1. 目前的眷村越來越繁榮還是沒落? 答案:沒落 2.請問我的研究步驟A層面是做什麼? 答案:收集眷村資料 3. 台灣哪個縣市的眷村數最多? 答案:台北市
謝謝大家
/cyberfair2001/C0112800150/history/history_2.htm
眷村的現況
改建後的眷村,看起來漂亮舒適,但也失 去了原有的風貌,和公寓大樓沒什麼兩樣。 未改建的眷村逐漸破敗與凋零
資料來源:.tw/cgi-bin/SM_theme?page=3e817f0e
甚麼是眷村
民國38年,國民政府遷移來臺,大量從大陸
跟隨而來的軍民聚集居住的社區。
眷村是一個相當特殊的一個社群,在台灣是一個 多元的社會,眷村人民的生活方式已形成了多元 文化,成為台灣歷史及台灣文化的一部份。 台灣眷村的這種現象叫做「被迫型政治性人口移 轉」
資料來源:.tw/taiwanlit/issue3/3-2.htm
眷村的成立背景
眷村是(民國38年)成立的 眷村來自大江南北的大陸人隨著國民黨而 來台居住 當時為了避免228事件後遺症,而特別劃分區 域讓這些人居住
資料來源:.tw/cgibin/SM_theme?page=3e62d46e
眷村的特色
「眷村」被標籤化、同質化後,形成較為畫一的眷村性格 眷村人的生命歷程與國家命運休戚與共,而孳生一種較為 強烈的愛國情懷 語言、生活背景與習慣的不同,為了自我保護自然而然的 產生出一種較為團結的眷村性格。 。 早期眷村子弟不易融入台灣社會,職業選擇受限,或者保 家衛國的號召而多數從軍
构建农村社区村级治理良性运行机制(精)
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构建农村社区村级治理良性运行机制姓名:顾亚林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社会学指导教师:侯星芳20050101苏州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苏州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
研究生签名:屋廷垒捧日期:垒l圣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苏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论文合作部、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情报中心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
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包括刊登)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论文的公布(包括刊登)授权苏州大学学位办办理。
研究生签名:压耍垒茎蠢日期:绝!』王塑些兰!!燮垦塑堡笙堡垦堡墨堡垫型!奎墨至构建农村社区村级治理良性运行机制——对大口乡村民自治实践的个案研究中文提要村民自治这种农村社区治理模式自发地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伴随着当时人民公社管理体制的解体,由政府推动而普及于我国广大农村社区,目前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和农村社区治理模式。
本文是对江苏省盐城市大口乡农村社区村民自治实践所做的个案研究。
大口20余年的村治实践在维护该乡农民民主权利、发展农村社区民主和维护农村良好秩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社会功能;但也存在村民会议召开少,村民代表会议形同虚设,党支部对社区事务一元化管理,村民委员会的权力受到侵蚀,村委会与党支部之间关系紧张等乡村治理中具有的普遍性问题。
这就提出了怎样进一步构建村级治理良性运行机制这一重大课题,当前学术界针对村治实践中所存在的上述共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与对策。
眷村作家对自我认同的焦虑与出走情结的书写--以朱天文、朱天心为例
眷村作家对自我认同的焦虑与出走情结的书写--以朱天文、朱
天心为例
席艳红
【期刊名称】《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4(000)003
【摘要】眷村是台湾历史上的特殊产物,这是特殊背景下所形成的相对封闭的小社会。
一直以来,眷村人就被烙上了“外省第一代”、“外省第二代”的身份。
在这样的身份认同下,眷村长大的作家朱天文、朱天心两姐妹有着同样的认同焦虑与困惑,她们所创作的作品显露的是对两个家乡的思索痕迹,在许多作品中有着浓厚的出走情结。
本文运用两人在作品中不同的表现形式来分析“外省人”身份给眷村人带来的自我认同的焦虑、尴尬与迷惘,以及因为这种迷思与焦虑而产生的出走情结。
姐妹两人分别通过身份的迷失、同性恋叙述、“死亡准备”这三方面分别来书写、表现和逃离焦虑,而究其出走的原因,则是向往外界、渴望融入和最终回归。
归根结底,是眷村这样的身份所致。
【总页数】4页(P109-112)
【作者】席艳红
【作者单位】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思政基础教育部,四川成都 61113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都市文学镜像中的都市异化与主体重建——以朱天文、朱天心作品中的台北书写为例 [J], 陆沁诗
2.论朱天文笔下的眷村书写 [J], 韩松
3.朱天文小说的眷村情结 [J], 韩毅
4.记忆空间:台湾外省第二代作家的原乡言说与身份追寻——以苏伟贞、朱天文、朱天心、张大春、骆以军为考察中心 [J], 王丹丹
5.台湾眷村作家朱天文、朱天心小说主题探究 [J], 席艳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省人眷村新家庭的悲欢离合
——浅析眷村社区的独特时代性
关键字:眷村社区眷村文化独特时代性祖国认同外省人与本省人
全文摘要:
于上世纪40年代开始,光复后的台湾在国民党政权整编安置庞大的外省籍族群过程中,发展出公有住宅社区的制度性计划——“眷村”,而成为台湾特殊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具有强烈外省人的族群意象、政治忠诚、不同地域生活文化揉杂的特殊聚居区域。
影片《小毕的故事》,就是在这样大背景的眷村小环境中铺陈开来的。
本文的研究目的,希望能通过结合社会学理论中的“社区”与“文化”概念,剖析那一时期眷村中的众多家庭,外省人和本省媳妇因其自身的世俗认同和文化差异而产生行为并且交互作用,产生了众多悲欢离合。
在这个独特的时间背景下梳理出“眷村社区”的时代性与独特性,为当前的眷村文化研究与保存行动作出参考帮助。
影片《小毕的故事》即依据台湾作家朱天文所撰写的小说《小毕的故事》为基础,再进行改编的电影作品。
故事剧情描述一位眷村青少年的成长故事,眷村坏孩子毕楚嘉不断沉沦,最终在忤逆外省继父,造成台籍母亲内疚开煤气自杀后,走上从军之途,复制大多数眷村小孩的出路,“成为中华民国堂堂正正的军官。
”从年少轻狂的懵懂无知,到成年的成熟稳重,传达早期台湾眷村生活的真切与感怀。
台北县淡水镇的淡淡温情,以及日据时期的传统建筑风格,细致描绘了早期台湾眷村生活及回忆。
影片一直通过一位邻家女孩朱晓帆的回忆描述淡淡地展开,一个处于边缘语言位置(闽南语,以致国语一直讲不太好)及父权传统下的毕妈妈,带着对过去不齿的岁月与现今的台籍身份,嫁给了一个年长许多的湖南籍丈夫毕伯伯,使得她既孤立又专注实践“娴静少言”妇德和家务工作。
这样的家庭在当时的台湾眷村,应该还有典型性吧。
而毕妈妈“父权传统的贞静少言训诲、非主流的闽语能力、带着拖油瓶进入婚姻的不合法位置”又让这个新组建的家庭变得特殊,甚至从一开始就埋下了危机,而使得十年后悲剧的酿成。
从一个小小的眷村新家庭放大来看,结合整个影片大多数眷村生活细节,我们似乎对于那个时代下的“眷村社区与眷村文化”的独特性渐渐地勾勒出了一个鲜明的社区特性与时代特性——那个充满时代性、独立性、祖国认同感与温馨情义的小小眷村。
从社会学的角度解读社区:通常是指以一个地理区域为基础的社会群体。
即把社区视为生活在同一地理区域内,具有共同意识和共同利益的社会群体。
它至少包括以下3个特征:1、它有具体的地理区域界限;2、有一定的人口;3、居民之间有共同的意识和利益,并有着较密切的社会交往。
可见,长期伫立于台湾的眷村,有着其鲜明的社区特性。
以下就由笔者从几个方面浅析一下:
一、眷村社区的时代性
从资料查阅来看,眷村并不是真正的自然村落,而是败退台湾后的国民党当局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给军人家属安排的居住地,是典型的时代产物。
1949年,大约120万来自大陆的国民党军人、军眷、流亡学生及企业家、公务员等,背井离乡随国民党政权迁往台湾,其中60万是军人。
他们随即进驻台湾各大军事要地。
这些逃难的人既没有钱又没地方住。
为了免除军人的后顾之忧,台当局动用从大陆带来的黄金对他们进行了有计划的安置,无法安置在营房或随军移动的眷属,就暂住在学校、寺庙、农舍或牛棚里,有的还自行搭建了简陋的临时住所。
这就是眷村,也是台湾最早的社区。
据统计,当时全台湾共有眷村763个,眷户96082家。
这些背井离乡,从大陆五湖四海迁往台湾的外省籍人群,就这样被人为的组织在一起,有的便与当地的台籍居民结合成新的家庭,当他们有了固定的住宅区域,开始了较为封闭的新生活,眷村社区就在那个时代下的台湾各地迅速形成了,而《小毕的故事》中的淡水镇只是整个台湾眷村文化中的小缩影吧。
而许许多多外省人与本省人因为生活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悲欢离合,也成为了那个时代常见的音符……
二、眷村社区的独立性
从《小毕的故事》中所住的眷村,我们能发现它本身的独立性,有完整的社区地理区域,有独立的学校、医院以及各种民用服务设施,更重要的是,里面居住的几乎都是外省籍居民(可以从小毕的弟弟刚出生时,因为爷爷啼哭,而用传统民间贴红纸的方法让路人朗读,而路人朗读时的方言可谓五湖四海的大杂烩,十分有趣)。
相对独立的眷村生活,使得眷村保留了很多原汁原味的大陆传统中华文化,结婚时的长长鞭炮、毕伯伯的书法和邻居的讨春联,以及大陆民间治疗婴儿夜间啼哭的偏方等等,都从细节上展示着眷村社区的独立性。
实际上,从1956年开始。
台湾各地陆续兴建的大量眷村,称为早期眷村。
当时由宋美龄发动“民间捐款”,以“捐赠”方式分配安置军眷居住。
当时的住宅以平房为主。
在接下来的10年中,平房式军眷住宅一共兴建了10期,共计38100栋,分布在台湾全省各地军事要塞中。
眷村中的住房有着一定的等级,分为将校官的房舍与普通士兵房舍,两者在环境上有明显差别。
眷村内设有学校,村外围有部队,整个眷村俨如军事要塞,严格管理着台湾本省人与外省人的来往。
原以为“随时要反攻大陆了”而成立的临时眷村,却久久伫立于台湾之间,成了近代台湾重要的历史地景。
800多座眷村,收拢了远离家乡的“阿山仔(外省人)”。
围起眷村的竹篱笆之内,是整个“丢掉的中国”的缩影,南腔北调,相濡以沬;在竹篱笆之外,却是另一个台湾。
文化评论家南方朔曾经分析,台湾社会称他人的父母“某爸爸”、“某妈妈”的说法,就是外省人迁台后,原有宗族体系断裂,必须和一群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住在一个聚落时,自然发展出的新称谓,这也就可以算作是眷村文化对外辐射的一个延伸吧。
三、眷村社区深入人心的“祖国认同”感
眷村社区的政治态度应是显而易见的。
在台湾,“眷村”代表着一种特殊的政治含义,等同于反“台独”。
当年迁往那里的人,都是从大陆过去的国民党军人及家眷,他们服从于
国民党,是国民党最忠实的拥护者。
在迁居的早期,每逢重要节日,几乎家家户户的门前都要悬挂“青天白日旗”。
自从民进党上台以来,时有抛出“台独”言论,几乎每次都会遭到眷村人的强烈抗议和反对,他们有着至死不渝的“祖国认同感”。
在他们心中,台湾和大陆都是中国的土地。
而回到影片,小说作者用小毕自身去完成那个时代从军官学校的想象到与国家民族联系。
其实这也是很眷村内、外省女性的想法,因而让“报效救国的乌托邦式理想”成为了众多书写眷村的常用题材。
正如《小毕的故事》中邻家女孩朱晓帆在影片最后所说:“‘小毕!’多少多少年来这时我第一次叫他。
多少多少年来,他的瘦如今是俊拔、黑是健朗。
那压压的眉毛与睫毛底下,眼睛像风吹过的早稻田,时而露出稻子下水的青光,一闪,又暗了下去。
他就是小毕,中华民国空军军官中尉毕楚嘉。
”从中我们能看到真实眷村社区中的小孩最有出息的出路,“成为中华民国堂堂正正的军官”,排除政治因素而从民族使命感本来来说,这份浓郁爱国的情怀,在眷村中应是随处可见的。
四、眷村社区的情与义
正因为眷村社区在封闭的状态下产生的“居民之间有共同的意识和利益”,强烈的族群意识便造就了眷村人之间独特的情与义,这一点在大陆很多地方也有类似的族群与社区存在,比如在南方分布广泛的“客家人”等等。
《小毕的故事》里成长中的“坏孩子”毕楚嘉与小学便是好友的范统同学,就有着他们之间的深厚情义,无论是小时候一起干恶作剧,中学时一起追女生,还是与流氓斗殴,范统被流氓捅破肚皮,小毕从家中偷钱为他输血医治而导致家庭悲剧的发生,以及最后成为空军军官后的同学聚会时与范统的好友重逢,都能深深地表达出眷村孩子间的那份情同手足的情感。
在早期的台湾眷村,经常会发生眷村人一同赶走来自村外的小偷和流氓,或是眷村人帮助受欺负的眷村人,与村外人大打出手,这样的情况多发生在学生之间。
可以说,眷村的孩子大多都是在打架中度过童年的。
不过,这种情况现在很少发生了。
眷村人以一种难民的心态到了台湾,当时本省人和外省人的比例接近于8.5∶2.5。
在陌生环境的包围下,眷村人选择了自我偏爱,这种强烈的“外省人意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与本省人的融合。
当时很多眷村只有一部对外联络的军用电话,全村与外界互通信息全靠它。
另一方面,眷村内部又是不同地域文化的汇集处,这里的人们大多适应性很强。
据说当时眷村没有谁家是关着门的,都是前窗挨后院,一家出了事,大伙都会去帮忙。
小朋友之间就更是如此,大家每天一起上下学,如果和本省同学打架,大伙都一起上,“团结、有情有义”也是封闭眷村社区的鲜明特色之一。
眷村是个很奇特的社区,因为眷村的存在,丰富了台湾的文化,同时也使得台湾和大陆虽一海相隔,却血肉相连。
现在,台湾的很多眷村已经消逝在历史的痕迹中,眷村人的后代
也逐渐融合到台湾现代社会中,许许多多属于那个时代的温情与眷村成长的回忆,也许在那些年长一些的眷村人与眷村后代来说,是难以磨灭的,而那些外省人与本省人家庭的悲欢离合,时不时地还在上演……正如影片中的朱晓帆所说:
“在当时,我不懂得为什么生活里的琐琐碎碎,不管是愉快的、忧愁的,在很久很久以后想起来,却都是珍惜的,而且愈演愈精,愈久愈真。
”
从海上吹来的热风带着潮湿的水汽游窜在眷村里,淡水河口的老榕树,纳凉的老人摇着蒲扇,树荫下孩时的你我在嬉玩中忘记了时光。
可以有《童年往事》里夏日的鸣蝉,也可以有着《恋恋风尘》里依稀沉寂的远山,想念,消散。
那海水一次次地冲刷着海滩,故事里的小毕在眷村的年少岁月里肆意成长,留下了模糊的一串串脚印,彷佛为那个独特台湾社会下的独特社区与文化,留下了一串串让人回味的省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