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性与社会化_西美尔宗教社会学理论述评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西美尔的宗教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宗教性与社会化之 间具有非常明显的相似性。就像宗教性是宗教的基础那样, 社会化也被认为是社会形成的根源。这实际上体现了西美尔 宗教社会学理论的一大特色,即“社会如何可能”的问题与 “宗教如何可能”的问题是联系在一起的。从西美尔对“宗 教如何可能”的解答,可以看出他对“社会如何可能”的理 解。简言之,西美尔的宗教观是其社会观的推演。社会习 俗、国家法律乃至伦理道德,是社会各种因素的不同组合, 所有这一切都建立在完全相同的行为准则基础之上,而且在 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民族之中,它们以不同的形式出现Leabharlann Baidu在 那些允许集体去鼓励个人行动的社会形式中,宗教是非常合 适的形式。社会环境具有宗教性的特点,一直经常是它们发 展的特殊舞台。在一个既定时期,社会生活的某个方面,不 论在过去还是将来,都是由人群之间关系的不同形式所代表 的,这样的社会生活将会接受宗教的形式。 〔3〕 也就是说, 西美尔从人际关系的相互作用中找到构成社会的基本要素, 而宗教关系无疑是社会构成的要素之一。
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影响,展现西美尔宗教思想之独特风貌。
关键词:宗教性;社会化;西美尔;宗教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 B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547 (2010) 08-0094-03
齐奥尔格·西美尔 (Georg Simme)l 是与涂尔干、韦伯 和马克思齐名的古典社会学大师,“生命哲学”的先驱, 被誉为“第一位现代性思想家”。西美尔学术多方,在历史 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美学等研究领域均颇有建树,其 思想深刻影响几代学人,舍勒、曼海姆、卢卡奇、布洛赫 以及布伯等人均“以自称其学生为荣”。西美尔在西方学术 界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三
095
2010 第 8 期 理 论 界
【哲学百家】
·总第442期·
宗教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信徒也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 宗教处于现实的社会关系之中,一切关于宗教的言说都不能 脱离社会。社会本质在宗教活动范围内形成相应内容的重要 方面在于社会化概念。
社会化 (sociability) 是西美尔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指人 们不断增长的社会性和凝聚为社团的内在需求与潜在能力。 “社会化”在西美尔的宗教社会学理论中更多被表述为“社 交倾向”,即人们倾向于融入社会并组成团体的自然需要。 “从这种倾向中派生出了最基本的文化产品,即社会本身以 及它的一套制度,它们被创造出来满足个人和各种社会问题 的需要。” 〔3〕 就社会化与社交倾向的关系来看,社交倾向 是社会化的重要方面,人的社会化可以说主要表现为社交倾 向,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将两者相等同。
然而,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国内学术界对于西美尔的 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取得的成果也难以与其应有的学 术影响相称。本文以现有的西美尔宗教研究论文的汉译文 本为依据,探讨西美尔宗教社会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后世 影响,力求准确展现西美尔宗教思想之独特风貌。
一 在宗教社会学研究的古典时期,西美尔可谓独树一帜。 他并不像韦伯那样热衷于对世界诸宗教的系统考察,也没 有进行类似涂尔干所从事的人类学文献研究,更未追随马 克思、弗洛伊德展开针对宗教的激烈批判。他基于基督教 的传统,力图从哲学、艺术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谈论宗 教,直探生命的内容与过程,着重阐发“宗教性”,并以社 会及宗教的整合性作为起始与终点,强调人在其自身的信 仰,即一份清醒的宗教意识或宗教直观。在西美尔的理论 中,处处流漫着承继德国哲学传统的思辨气息,尤其是对 于“宗教性”的论述更展现出西美尔思想所蕴涵的深刻的 生命关怀与时代精神。 西美尔生活的时代,正是西方宗教学获得独立学科身 份后的快速发展时期,当时欧洲的许多学者热衷于各式各 样的宗教研究,然而,表面的繁荣难以掩饰这个新兴科学 潜在的致命弱点,即研究对象— ——宗教的起源和本质始终 被“重重迷雾”环绕,尽管已有大量研究成果问世,但还 没有哪个人能够准确而又扼要地说清楚“宗教”究竟是什
么。西美尔不无忧虑地指出,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宗教“既 没有与纯粹形而上学思辨彻底划清界限,也没有同鬼怪迷信 完全对立起来,甚至连最纯粹、最明确的宗教现象也从未拒 绝过检查它们身上所杂揉着的形而上学和鬼怪迷信因素”。 〔1〕 面对纷繁复杂的宗教现象,很多学者仅凭有限的材料和 单一的方法,不顾特定条件将个别动机的意义夸张成宗教本 质的普遍规律。在西美尔看来,这些存在明显缺陷的宗教理 论“无法拨开迷雾,澄清宗教的起源和本质”;而真正有助 于我们认识宗教真实面目的方法在于立足哲学层面,从“此 岸的各种关系和旨趣中寻找到某些宗教契机”,即通过考察 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社会关系,揭示出能够成为“独 立的成熟宗教”的开端。而这种开端或萌芽就是“宗教性”。
在西美尔的整个宗教思想体系中,宗教性居于无可置疑 的核心地位,是理解宗教起源与本质的关键所在。值得关注 的是,西美尔体悟宗教性的直接动力来自对已有宗教论述的 深刻反思与理论升华。“关于宗教‘起源’,有着种种说法, 认为它不是源自怕和爱,就是源自需要和自负的自我意识, 或是源自虔诚、依附感以及其它诸如此类的东西。可是,所 有这些说法恰恰都把最关键的一点给忽略了:即这些经验情 感为什么突然就跨进了宗教境界?回答可想而知,事实上也 很贴切,无非是:这些经验情感在量上增加到一定程度,便 发生了质的改变,于是,宗教意识便出现了。仔细看一看, 就会发现宗教虔诚在其所有这些有关宗教起源的推论中,都 已被悄悄地预设为前提。这样的话,我们不如一开始就承 认,它是一种不容进一步划分的原始品质。” 〔1〕 作为根植 于人的生命之中的“内在先验性基本形式”,宗教性不但展 现出人类精神世界的别样风貌,更揭示出宗教的本真面目, 时至今日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
二 在西美尔看来,宗教就是宗教性的特殊内在所创造或仿 造的一切。但他同时强调,宗教情绪和宗教动机不仅仅体现 在通常人们所认为的宗教当中,而且广泛存在于世俗社会的 人际关系和交往之中。简言之,“人与人之间各种各样的关 系中都包含着一种宗教因素”。这意味着,世俗关系中呈现 出的令我们必须用“宗教”来加以称呼的这种“共同基调” 就是“宗教性”。在此,西美尔似乎对于宗教的超验属性并 没有给予过多的关注,反而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对经验世界中 超越情感和宗教情怀的发掘和阐释。“一切宗教性都包含着 无私的奉献与执着的追求、屈从与反抗、感官的直接性与精 神的抽象性等的某种独特混合;这样便形成了一定的情感张 力,一种特别真诚和稳固的内在关系,一种面向更高秩序的 主体立场—— —主体同时也把秩序当做是自身内的东西。” 〔2〕 这无疑对后来保罗·蒂利希的“终极关切”理论产生了重大 影响。 既然西美尔认为宗教性在人际关系的互动中形成,那么 就意味着宗教关系的实质是社会关系的特殊表现形式,或者 说宗教本身即为社会关系的超越形式。这体现了西美尔与涂 尔干在宗教思想上具有某种相似性,尽管绝非完全一致。涂 尔干通过对神圣与世俗的论说,不断强调宗教的特征就是社 会事实。而西美尔主张,当个人与某种社会集体的关系“具 有融升华、献身、神圣、忠诚于一体的特征”时,就会呈现 出一定程度的宗教性。“由此,一方面产生出一种理想内 容,即诸神,他们是诸如此类的关系的捍卫者,是这些精神 观念的始作俑者,就其本质而言,他们堪称是迄今为止一直
宗教与宗教性 (religiosity),是令无数宗教学者痴迷并 引发热烈且富有成效的争论的两个概念。西美尔认为宗教性 是社会中的人通过互相接触,在纯粹精神层面上逐渐积淀而 成的某种“基调”。宗教性逐步提升,直至发展成为独立的 客观存在—— —宗教。宗教性作为宗教的孕育者,是一种“社 会精神结构”、人类体验的内在形式,属于灵性领域范畴, 并不具有外在客观的建制形式,因此在逻辑顺序上先于宗 教;宗教作为宗教性的派生物,必须依靠宗教性在经验世界 的转换,以组织、运动等非观念形态展现出来。简言之,宗 教性是宗教的开端和前提,宗教是宗教性的成熟和完成。
【哲学百家】
·总第442期·
宗教性与社会化
— ——西美尔宗教社会学理论述评
□张 强
(南京大学 哲学系·宗教学系,江苏 南京 210093)
摘要:西美尔的宗教社会学思想与其生命哲学及现代性文化理论密切相关,以“宗教性”和“社会化”为
基本线索加以展开,着重讨论现代社会中宗教的地位和作用,复杂而深刻。本文力图准确评述西美尔宗教社会
在此,西美尔的论述重点实现了由宗教性与宗教向宗教 与社会的转变。成熟的宗教旨趣必然要表现出一定的社会形 式,这些社会形式则成了内在宗教关系的主体。也就是说, 世俗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形式经过不断的脱俗凝聚,升华为神 圣的宗教观念世界;个体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情感内容, 转移到了个体与某种超验观念之间的关系当中,转化为复杂 的宗教情绪。“超验观念构成了一个新的范畴,它使源于人 际关系的各种形式或内容发挥得淋漓尽致。” 〔1〕 宗教与社 会的关系不过如此。
宗教是人们出于某种一致性而实现的聚合,个体信仰对 于维系群体团结无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人们通常把 信仰看作宗教的本质和核心。宗教经常会与理性论证相悖, 而且充满矛盾和困惑,但却能够让人矢志不渝,成为维系人 类社会最可靠的纽带之一,乃全仗信仰之功。毫不夸张地 说,没有信仰,宗教不复存在,社会也将瓦解。“可是,信 仰最初是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而出现的,因为这里所 说的是并不低于或逊于理论真理一筹的实践信仰。” 〔2〕 信 仰是社会化过程中的人相互之间关系的产物,“人际关系中 的信仰,作为一种社会必然性,堪称人所固有的特殊功能”。 〔2〕 具体来说,就是人类在交往实践中将心理形式的信仰视 为重要支柱,从而在内心深处生发出一种独特的“信仰需 求”。西美尔强调,信仰作为个体之间的一种纯粹精神关系 的形式,是在丝毫未受宗教影响的情况下产生的,只不过后 来在宗教领域变得更为纯粹和抽象;宗教信仰作为最纯粹的 信仰,摆脱了社会因素的约束,意味着个体对超验存在的体 悟认同和情感皈依。宗教信仰是由社会信仰关系升华而成 的,一旦获得独立,又会“反哺”其赖以生成的母体,对社 会信仰形式产生规导作用。
[收稿日期] 2010-01-17 [作者简介] 张强 (1979-),男,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博士生,南京政治学院理论一系讲师。
理 论 界 2010 第 8 期
094
·总第442期·
【哲学百家】
也是人之为人的基本特征。尽管可能在某种情况下被遮蔽, 或受到种种世俗形式的侵扰,但终归会“从某种外在存在中 获取到仅仅只是其自身的具体形式的形态”而成为最纯粹意 义上的宗教。实际上,宗教性在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中,注 定要在拥有某种建制的外在宗教形式中找到其社会出路。这 表现在现代宗教组织通常会用信仰的高度一致来维系信众的 团结,“共同的信仰成为这些机构的基础:个体乐于去感觉 宗教,或者说,个体乐于具有宗教性”。 〔3〕
宗教性创造出宗教,“不是成为一种越来越完善的宗 教,而是不断完善,最终成了宗教,也就是说,它越来越纯 粹,最终只能成为宗教……这就是说,的确存在具有宗教倾 向的灵魂活动或客观结构,但他们还不完全就是宗教,换言 之,它们是处于混合状态的宗教,其中的宗教虔诚还没有完 全具备其对象化形式。但是,如果它们已经完全变成了宗 教,那么,它们也就是成熟的宗教”。 〔2〕 宗教性作为人内 在的特殊气质,既是人与神圣存在相遇的前提,一定程度上
作为纯粹的关系形式而存在,并与现实生活内容水乳交融的 一切的集中体现。另一方面,所有这些观念或幻想观念可以 说只有在神职人员身上才能得到分工落实和具体实现,这就 好像法律体现在法官身上或认识旨趣体现在学者身上一样。” 〔1〕 由宗教性的关系发展出具有超验内容的神圣观念体系, 进而分化出拥有特殊身份的专业阶层料理宗教事务,形成稳 定的宗教团体,“成熟”的宗教得以自立和实现。基于宗教 性社会关系,完成于宗教的这一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宗教性 的形式不断溶入社会关系之中的过程。宗教性寓于其中的个 体常常自觉归属于某个确定的宗教团体,以期获得精神上的 升华和拯救。宗教性个体与宗教团体之间构成了既有差别、 又有认同的象征性与实在性共存的特殊关系。这种关系归根 结底反映了宗教性社会关系的内部张力。一方面,社会关系 本身就带有某种宗教的性质,且并不是由建制化的宗教所给 予的;另一方面,任何成熟宗教形式的体现,几乎都离不开 社会关系的有效表达,也就是说,宗教性占有的内容都是些 社会形态。西美尔的这一观点为彼得·伯格、托马斯·鲁克曼 等学者所继承、发展,形成在20世纪宗教研究领域颇具影响 力的关于“无形宗教”的宗教社会学论题;同时,也开启了 着眼于“私人宗教”与“公共宗教”之关联的宗教研究课 题。
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影响,展现西美尔宗教思想之独特风貌。
关键词:宗教性;社会化;西美尔;宗教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 B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547 (2010) 08-0094-03
齐奥尔格·西美尔 (Georg Simme)l 是与涂尔干、韦伯 和马克思齐名的古典社会学大师,“生命哲学”的先驱, 被誉为“第一位现代性思想家”。西美尔学术多方,在历史 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美学等研究领域均颇有建树,其 思想深刻影响几代学人,舍勒、曼海姆、卢卡奇、布洛赫 以及布伯等人均“以自称其学生为荣”。西美尔在西方学术 界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三
095
2010 第 8 期 理 论 界
【哲学百家】
·总第442期·
宗教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信徒也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 宗教处于现实的社会关系之中,一切关于宗教的言说都不能 脱离社会。社会本质在宗教活动范围内形成相应内容的重要 方面在于社会化概念。
社会化 (sociability) 是西美尔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指人 们不断增长的社会性和凝聚为社团的内在需求与潜在能力。 “社会化”在西美尔的宗教社会学理论中更多被表述为“社 交倾向”,即人们倾向于融入社会并组成团体的自然需要。 “从这种倾向中派生出了最基本的文化产品,即社会本身以 及它的一套制度,它们被创造出来满足个人和各种社会问题 的需要。” 〔3〕 就社会化与社交倾向的关系来看,社交倾向 是社会化的重要方面,人的社会化可以说主要表现为社交倾 向,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将两者相等同。
然而,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国内学术界对于西美尔的 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取得的成果也难以与其应有的学 术影响相称。本文以现有的西美尔宗教研究论文的汉译文 本为依据,探讨西美尔宗教社会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后世 影响,力求准确展现西美尔宗教思想之独特风貌。
一 在宗教社会学研究的古典时期,西美尔可谓独树一帜。 他并不像韦伯那样热衷于对世界诸宗教的系统考察,也没 有进行类似涂尔干所从事的人类学文献研究,更未追随马 克思、弗洛伊德展开针对宗教的激烈批判。他基于基督教 的传统,力图从哲学、艺术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谈论宗 教,直探生命的内容与过程,着重阐发“宗教性”,并以社 会及宗教的整合性作为起始与终点,强调人在其自身的信 仰,即一份清醒的宗教意识或宗教直观。在西美尔的理论 中,处处流漫着承继德国哲学传统的思辨气息,尤其是对 于“宗教性”的论述更展现出西美尔思想所蕴涵的深刻的 生命关怀与时代精神。 西美尔生活的时代,正是西方宗教学获得独立学科身 份后的快速发展时期,当时欧洲的许多学者热衷于各式各 样的宗教研究,然而,表面的繁荣难以掩饰这个新兴科学 潜在的致命弱点,即研究对象— ——宗教的起源和本质始终 被“重重迷雾”环绕,尽管已有大量研究成果问世,但还 没有哪个人能够准确而又扼要地说清楚“宗教”究竟是什
么。西美尔不无忧虑地指出,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宗教“既 没有与纯粹形而上学思辨彻底划清界限,也没有同鬼怪迷信 完全对立起来,甚至连最纯粹、最明确的宗教现象也从未拒 绝过检查它们身上所杂揉着的形而上学和鬼怪迷信因素”。 〔1〕 面对纷繁复杂的宗教现象,很多学者仅凭有限的材料和 单一的方法,不顾特定条件将个别动机的意义夸张成宗教本 质的普遍规律。在西美尔看来,这些存在明显缺陷的宗教理 论“无法拨开迷雾,澄清宗教的起源和本质”;而真正有助 于我们认识宗教真实面目的方法在于立足哲学层面,从“此 岸的各种关系和旨趣中寻找到某些宗教契机”,即通过考察 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社会关系,揭示出能够成为“独 立的成熟宗教”的开端。而这种开端或萌芽就是“宗教性”。
在西美尔的整个宗教思想体系中,宗教性居于无可置疑 的核心地位,是理解宗教起源与本质的关键所在。值得关注 的是,西美尔体悟宗教性的直接动力来自对已有宗教论述的 深刻反思与理论升华。“关于宗教‘起源’,有着种种说法, 认为它不是源自怕和爱,就是源自需要和自负的自我意识, 或是源自虔诚、依附感以及其它诸如此类的东西。可是,所 有这些说法恰恰都把最关键的一点给忽略了:即这些经验情 感为什么突然就跨进了宗教境界?回答可想而知,事实上也 很贴切,无非是:这些经验情感在量上增加到一定程度,便 发生了质的改变,于是,宗教意识便出现了。仔细看一看, 就会发现宗教虔诚在其所有这些有关宗教起源的推论中,都 已被悄悄地预设为前提。这样的话,我们不如一开始就承 认,它是一种不容进一步划分的原始品质。” 〔1〕 作为根植 于人的生命之中的“内在先验性基本形式”,宗教性不但展 现出人类精神世界的别样风貌,更揭示出宗教的本真面目, 时至今日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
二 在西美尔看来,宗教就是宗教性的特殊内在所创造或仿 造的一切。但他同时强调,宗教情绪和宗教动机不仅仅体现 在通常人们所认为的宗教当中,而且广泛存在于世俗社会的 人际关系和交往之中。简言之,“人与人之间各种各样的关 系中都包含着一种宗教因素”。这意味着,世俗关系中呈现 出的令我们必须用“宗教”来加以称呼的这种“共同基调” 就是“宗教性”。在此,西美尔似乎对于宗教的超验属性并 没有给予过多的关注,反而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对经验世界中 超越情感和宗教情怀的发掘和阐释。“一切宗教性都包含着 无私的奉献与执着的追求、屈从与反抗、感官的直接性与精 神的抽象性等的某种独特混合;这样便形成了一定的情感张 力,一种特别真诚和稳固的内在关系,一种面向更高秩序的 主体立场—— —主体同时也把秩序当做是自身内的东西。” 〔2〕 这无疑对后来保罗·蒂利希的“终极关切”理论产生了重大 影响。 既然西美尔认为宗教性在人际关系的互动中形成,那么 就意味着宗教关系的实质是社会关系的特殊表现形式,或者 说宗教本身即为社会关系的超越形式。这体现了西美尔与涂 尔干在宗教思想上具有某种相似性,尽管绝非完全一致。涂 尔干通过对神圣与世俗的论说,不断强调宗教的特征就是社 会事实。而西美尔主张,当个人与某种社会集体的关系“具 有融升华、献身、神圣、忠诚于一体的特征”时,就会呈现 出一定程度的宗教性。“由此,一方面产生出一种理想内 容,即诸神,他们是诸如此类的关系的捍卫者,是这些精神 观念的始作俑者,就其本质而言,他们堪称是迄今为止一直
宗教与宗教性 (religiosity),是令无数宗教学者痴迷并 引发热烈且富有成效的争论的两个概念。西美尔认为宗教性 是社会中的人通过互相接触,在纯粹精神层面上逐渐积淀而 成的某种“基调”。宗教性逐步提升,直至发展成为独立的 客观存在—— —宗教。宗教性作为宗教的孕育者,是一种“社 会精神结构”、人类体验的内在形式,属于灵性领域范畴, 并不具有外在客观的建制形式,因此在逻辑顺序上先于宗 教;宗教作为宗教性的派生物,必须依靠宗教性在经验世界 的转换,以组织、运动等非观念形态展现出来。简言之,宗 教性是宗教的开端和前提,宗教是宗教性的成熟和完成。
【哲学百家】
·总第442期·
宗教性与社会化
— ——西美尔宗教社会学理论述评
□张 强
(南京大学 哲学系·宗教学系,江苏 南京 210093)
摘要:西美尔的宗教社会学思想与其生命哲学及现代性文化理论密切相关,以“宗教性”和“社会化”为
基本线索加以展开,着重讨论现代社会中宗教的地位和作用,复杂而深刻。本文力图准确评述西美尔宗教社会
在此,西美尔的论述重点实现了由宗教性与宗教向宗教 与社会的转变。成熟的宗教旨趣必然要表现出一定的社会形 式,这些社会形式则成了内在宗教关系的主体。也就是说, 世俗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形式经过不断的脱俗凝聚,升华为神 圣的宗教观念世界;个体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情感内容, 转移到了个体与某种超验观念之间的关系当中,转化为复杂 的宗教情绪。“超验观念构成了一个新的范畴,它使源于人 际关系的各种形式或内容发挥得淋漓尽致。” 〔1〕 宗教与社 会的关系不过如此。
宗教是人们出于某种一致性而实现的聚合,个体信仰对 于维系群体团结无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人们通常把 信仰看作宗教的本质和核心。宗教经常会与理性论证相悖, 而且充满矛盾和困惑,但却能够让人矢志不渝,成为维系人 类社会最可靠的纽带之一,乃全仗信仰之功。毫不夸张地 说,没有信仰,宗教不复存在,社会也将瓦解。“可是,信 仰最初是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而出现的,因为这里所 说的是并不低于或逊于理论真理一筹的实践信仰。” 〔2〕 信 仰是社会化过程中的人相互之间关系的产物,“人际关系中 的信仰,作为一种社会必然性,堪称人所固有的特殊功能”。 〔2〕 具体来说,就是人类在交往实践中将心理形式的信仰视 为重要支柱,从而在内心深处生发出一种独特的“信仰需 求”。西美尔强调,信仰作为个体之间的一种纯粹精神关系 的形式,是在丝毫未受宗教影响的情况下产生的,只不过后 来在宗教领域变得更为纯粹和抽象;宗教信仰作为最纯粹的 信仰,摆脱了社会因素的约束,意味着个体对超验存在的体 悟认同和情感皈依。宗教信仰是由社会信仰关系升华而成 的,一旦获得独立,又会“反哺”其赖以生成的母体,对社 会信仰形式产生规导作用。
[收稿日期] 2010-01-17 [作者简介] 张强 (1979-),男,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博士生,南京政治学院理论一系讲师。
理 论 界 2010 第 8 期
094
·总第442期·
【哲学百家】
也是人之为人的基本特征。尽管可能在某种情况下被遮蔽, 或受到种种世俗形式的侵扰,但终归会“从某种外在存在中 获取到仅仅只是其自身的具体形式的形态”而成为最纯粹意 义上的宗教。实际上,宗教性在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中,注 定要在拥有某种建制的外在宗教形式中找到其社会出路。这 表现在现代宗教组织通常会用信仰的高度一致来维系信众的 团结,“共同的信仰成为这些机构的基础:个体乐于去感觉 宗教,或者说,个体乐于具有宗教性”。 〔3〕
宗教性创造出宗教,“不是成为一种越来越完善的宗 教,而是不断完善,最终成了宗教,也就是说,它越来越纯 粹,最终只能成为宗教……这就是说,的确存在具有宗教倾 向的灵魂活动或客观结构,但他们还不完全就是宗教,换言 之,它们是处于混合状态的宗教,其中的宗教虔诚还没有完 全具备其对象化形式。但是,如果它们已经完全变成了宗 教,那么,它们也就是成熟的宗教”。 〔2〕 宗教性作为人内 在的特殊气质,既是人与神圣存在相遇的前提,一定程度上
作为纯粹的关系形式而存在,并与现实生活内容水乳交融的 一切的集中体现。另一方面,所有这些观念或幻想观念可以 说只有在神职人员身上才能得到分工落实和具体实现,这就 好像法律体现在法官身上或认识旨趣体现在学者身上一样。” 〔1〕 由宗教性的关系发展出具有超验内容的神圣观念体系, 进而分化出拥有特殊身份的专业阶层料理宗教事务,形成稳 定的宗教团体,“成熟”的宗教得以自立和实现。基于宗教 性社会关系,完成于宗教的这一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宗教性 的形式不断溶入社会关系之中的过程。宗教性寓于其中的个 体常常自觉归属于某个确定的宗教团体,以期获得精神上的 升华和拯救。宗教性个体与宗教团体之间构成了既有差别、 又有认同的象征性与实在性共存的特殊关系。这种关系归根 结底反映了宗教性社会关系的内部张力。一方面,社会关系 本身就带有某种宗教的性质,且并不是由建制化的宗教所给 予的;另一方面,任何成熟宗教形式的体现,几乎都离不开 社会关系的有效表达,也就是说,宗教性占有的内容都是些 社会形态。西美尔的这一观点为彼得·伯格、托马斯·鲁克曼 等学者所继承、发展,形成在20世纪宗教研究领域颇具影响 力的关于“无形宗教”的宗教社会学论题;同时,也开启了 着眼于“私人宗教”与“公共宗教”之关联的宗教研究课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