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发生装置的基本类型复习过程
2021届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二节 第3课时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word含答案)

第二节 第3课时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回顾初中所学的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结合实验室制取氯气所用的二氧化锰和浓盐酸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制取氯气,培养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提升实验能力。
知识梳理一、氯气的实验室制法1.反应原理(1)化学方程式: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 。
(2)原理:利用强氧化剂氧化浓盐酸中的Cl -生成Cl 2,该反应中MnO 2为氧化剂,浓盐酸为还原剂并且该实验还体现了浓盐酸的酸性。
2.仪器装置(1)气体发生装置类型:固+液――→△气(2)发生装置所用仪器:分液漏斗、圆底烧瓶、酒精灯。
(3)除杂装置:装置C 的作用是除去Cl 2中少量的HCl 气体。
装置D 的作用是干燥氯气(或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
3.收集方法(1)向上排空气法(氯气密度大于空气)。
(2)排饱和食盐水法(氯气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用此法可除去实验中挥发产生的氯化氢气体)。
4.验满方法观察到E 中充满黄绿色气体,则证明已集满。
5.尾气处理烧杯F 中盛放的液体是NaOH 溶液。
该液体的作用是吸收过量的氯气,防止污染环境。
(1)实验室制取的Cl 2中混有HCl 气体,可通过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除去( )(2)MnO 2与稀盐酸在加热条件下也可制取Cl 2( )(3)在实验室制取Cl 2的试剂中,HCl 只作还原剂( )(4)Cl 2尾气也可用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处理( )答案 (1)× (2)× (3)× (4)×1.制取Cl 2的原理是利用强氧化剂氧化浓盐酸中的Cl -生成Cl 2。
(1)若氧化剂MnO 2过量,待充分反应后,溶液中仍有HCl 剩余,为什么?提示 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盐酸浓度逐渐减小,小到一定浓度将不再与MnO 2反应。
(2)KMnO 4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常温下即可与浓盐酸反应生成Cl 2,请写出化学方程式,作还原剂的HCl 占参与反应的多少?提示 2KMnO 4+16HCl(浓)===2KCl +2MnCl 2+5Cl 2↑+8H 2O ,作还原剂的HCl 占参与反应的58。
复习学案31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学案 31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基础知识回顾】知识点1---(1(2知识点2---(1)设计原则 (2)常见气体制备的反应原理 氧气:2KClO 32KMnO 4H 2O 2Na 2O 2+ H 2O=氨气:2NH 4Cl+Ca(OH)2 NH 3·H 2O NH 3↑+H 2O (CaO 可换成 )氢气:Zn+H 2SO 4(稀)= 二氧化碳:CaCO 3 + HCl== 二氧化硫:Na 2SO 3+H 2SO 4(浓)= Cu+2H 2SO 4浓)二氧化氮; Cu +4HNO 3(浓)==氯气:MnO 2+4HCl(浓)=== 2KMnO 4+16HCl=2KCl+2MnCl 2+5Cl 2↑+8H 2O一氧化氮:3Cu +8HNO 3(稀) ═乙烯: 乙炔: CaC 2+2H 2O→O 2、NH 3、CH 4等 H 2、CO 2、SO 2、Cl 2、NO 、CH 2=CH 2等(1)可通过分液漏斗来控(1)加细瓷片。
(2)若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停止加热前,应先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
改良装置:1、杂质产生原因:①反应过程中有挥发性物质,如用盐酸制取的气体中一般有HCl ;从溶液中冒出的气体中含有水气。
②副反应或杂质参加反应引起,如制乙烯时含SO2、CO 2等。
23、气体净化剂的选择一般情况下:①易溶于水的气体杂质可用水来吸收;②酸性杂质可用碱性物质吸收;③碱性杂质可用酸性物质吸收;④水分可用干燥剂来吸收;⑤能与杂质反应生成沉淀(或可溶物)的物质也可作为吸收剂。
4、气体干燥剂的类型及选择①酸性干燥剂,如浓硫酸、五氧化二磷、硅胶。
干燥显酸性或中性的气体,如 ②碱性干燥剂,如生石灰、碱石灰、固体NaOH 。
可以用来干燥NH 3或中性的气体,如 ③中性干燥剂,如无水氯化钙等,不能用CaCl 2来干燥NH 3(因生成 CaCl 2〃8NH 3), 不能用浓 H 2SO 4干燥 NH 3、H 2S 、HBr 、HI 等。
高中化学实验装置

(四)高中化学的实验装置中学化学的实验装置大部分与气体有关。
常见装置(组件)按其用途分大体有供气装置、安全装置、气体净化装置、气体性质验证反应或其它反应装置、量气装置、尾气处理装置等。
一、供气装置的理解和设计1.气源类型及装置实验时,气体的流向通常是从左到右。
所以供气装置一般在最左端。
常见的供气形式有制气(气体发生装置)、贮气释放(贮气装置)和鼓入空气(鼓气及缓冲装置)。
(1)气体发生装置。
根据制气反应的反应物状态和反应要否加热,基本的气体发生装置有三类:①固体加热类如图2-4-1;②固-液(或液-液)常温类如图2-4-2;③固-液(或液-液)加热类如图2-4-4。
对比装置:()启普发生器原理及类似反应器图2-4-3装置是图2-4-2装置的变形,分液漏斗用长颈漏斗替代,当广口瓶中不能形成液层时(如电石与水反应,需缓慢加水,控制反应速率)加小试管,加液时试管中首先充满液体,起“液封”作用,防止气体从漏斗逸出。
图2-4-5是启普发生器。
启普发生器属于固-液常温类发生装置。
它的优点是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使用的范围除了“固液、常温”外,还有附加条件如固体必须是块状且不易溶于水,生成的气体溶解度不大,反应放热不能过快,生成物要易溶。
(2)贮气装置实验所需气体事先制取好,存于贮气装置中,在实验时用适当的方法使气体按一定的流速释放出来。
贮气装置的形式有多种,图2-4-6是实验室常用的贮气瓶,使用时由漏斗进水把气体压出。
图2-4-7所示贮气装置的优点是贮气量大,使用时只要打开活塞,在“钟罩”自重的作用下,气体可自动流出。
通常适用于贮气装置的气体应是难溶于水的气体。
3)鼓空气装置图2-4-8中左边是用于鼓气的橡皮囊,广口瓶起缓冲气流的作用。
2.供气目的制取或通入气体的目的常见有三种(1)制取一种气体并试验其性质;(2)制取或导入一种气体,以此为一种反应物与另外一种物质反应来制取其它物质;(3)利用这种气体的气流把装置中的空气或其它气体排出或者防止气体倒流。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教案(人教版)第十一章化学实验热点第69讲以物质制备为主的综合实验

第69讲 以物质制备为主的综合实验[复习目标] 1.掌握物质制备型实验方案设计的原则。
2.掌握解答物质制备型实验综合题的思维模型。
类型一 无机物的制备1.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辨认下列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完成下列问题:(1)①用氯化铵与消石灰制取氨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用装置:______(填字母,下同)。
答案 2NH 4Cl +Ca(OH)2=====△CaCl 2+2NH 3↑+2H 2O A②用浓氨水与碱石灰制取氨气,选用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C(2)①用碳酸钠与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选用装置:__________。
答案 C②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选用装置:__________。
答案 B 或C(3)①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制取氯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用装置:______。
答案 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 D②用漂白粉与浓盐酸制取少量氯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用装置:______。
答案 Ca(ClO)2+4HCl(浓)===CaCl 2+2Cl 2↑+2H 2O C(4)铜与浓硝酸反应制取二氧化氮,选用装置:__________。
答案 C(5)实验室制取乙烯的装置,可以通过选用上面哪个装置进行改进?若橡皮塞最多只允许打两个孔,应如何改进所选实验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D,将分液漏斗换成温度计(或将烧瓶换成蒸馏烧瓶,将导气管换成温度计)(6)上述B装置还能制取的气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课件)《气体制取》

第2部分 专题五 气体制取
• 四、尾气处理 • 对于有毒的气体通常需要进行尾气处理,常用的方
法有: • 1.碱液吸收法:如NaOH可吸收SO2等气体。 • 2.燃烧法或收集法:如可将CO点燃或用气球收集。
化学
第2部分 专题五 气体制取
• 五、多功能瓶的使用
图 示
目 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排水法收集气体 气体除杂、性
注意事项 管 , 再 熄 灭 酒 精 (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 灯;③用高锰酸钾 颈漏斗口逸出);②块 状固体大小应适当,不 制取氧气时试管 能很碎,防止反应剧 口处应塞一团疏 烈,不易控制 松的棉花
化学
第2部分 专题五 气体制取
知识拓展 常见固(液)—液不加热型气体发生装 置的特点:
装置 图
安装简 装置 便 , 制 特点 取 少 量
(1)实验室制取 O2 时选择的药品在组成上的共同 点是__物__质__中__都__含__有__氧__元__素____。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 化学方程式为_2_K__C_l_O_3_=M_=_△n=_O=_=_2 _2_K__C_l_+__3_O__2↑___,可选用 的发生装置是__A____(填序号)。
化学
第2部分 专题五 气体制取
• 三、气体的净化(除杂与干燥) • 1.气体净化装置的设计原则 • (1)一般除杂在前,干燥在后,但如果是用加热法除
杂,则干燥在前。 • (2)吸收剂和干燥剂只能吸收气体中的杂质和水分或
将其转化为被净化的气体,而不能与被净化的气体 反应。
化学
第2部分 专题五 气体制取
化学
第2部分 专题五 气体制取
注意 ①要收集较纯净的气体,应选用排水法; 要收集干燥的气体,应选用排空气法。②排水法收集 气体时,当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时开 始收集,当有大气泡从集气瓶口冒出时,表明气体已 经收集满。③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应将导管伸到接 近集气瓶瓶底,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还需在瓶口盖 上玻璃片,以便尽可能地排尽集气瓶中的空气,提高 收集气体的纯度。
气体制取装置复习

氧
固体
MnO2 和H2O2
加热
气
固
液
不加热
二 氧 化 碳
大理石、稀盐酸
固 A
液
不加热 B
固 液 不 加 热 型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气密性检查
整理归纳:
气体发生装置
选择依据:①反应物状态 ②反应条件
装置类型:①固体加热型 ②固液不加热型
规律应用:
A
B
已知实验室制取氢气常用锌粒和 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其发生装置应 选 B (填序号)。
选择依据: 反应物状态 及反应条件
可控装置: 固液分开放、 固液易分离
选择依据: 气体溶解性 及密度
收集装置
气 体 制 取 装 置
A
B
C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D
E
一、已知硫化氢是一种可溶于水的气 体,密度比空气大,实验室用块状硫化 亚铁固体与稀盐酸在常温下制取硫化 氢气体。制硫化氢气体时,其发生装 置应选 A ,收集装置应选 E 。
返回
整理归纳:
气体收集装置
选择依据: 气体的密度(与空气相比)
气体的溶解性
气体的常见收集方法: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
明明用注水的方法检查下面装置气密性 的过程中,始终没有出现他期望的现象,请 大家一起来帮他找找原因。
没有先夹上弹簧夹!
情景再现
可上下移 动的铜丝
钻 孔 的 塑 钻孔塑料瓶盖 料 塞
明明的作业之旅
利用实验室仪器或日常生活中的用品, 设计一套制取氢气的装置,要求能控制 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资料: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 下反应制取氢气。
《气体的制取、鉴别和除杂》专题复习导学案

《气体的制取、鉴别和除杂》专题复习导学案专题复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选用两类制气装置来制备气体和三种方法来收集气体。
2.熟练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和收集操作。
3.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鉴别常见的气体,并能描述实验现象。
4. 初步学会常见气体的干燥和净化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常见气体制取实验再探,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2.通过仪器的组装和选择,优化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
3. 通过装置改进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利用学科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学习气体的制取、检验和净化方法,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 通过对实验操作的探究培养学生相信科学,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情感。
专题复习重点、难点:重点:1. 常见气体的制备、收集和操作。
2. 运用气体制备、净化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1. 实验装置改进的目的及优点的理解。
2. 常见气体的干燥和净化方法。
课时安排:本专题的复习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的主要复习常见气体的制取,第二课时主要复习常见气体的鉴别与除杂。
点评:复习的目标能细化到三维目标,这在复习课难能可贵,其设置的目标也能充分体现本专题的学习要求,语言叙述清晰明了,重点、难点把握得当,课时安排符合复习内容的整体性和层次性。
第一课时课前自主复习1. 请按下列图示,回忆相关知识,如果有什么疑问请及时翻阅教材或与同学交流。
2.通过近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对常见气体的制取知识有了一定积累,请你回忆下列相关知识。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有、、;化学方程式:;;。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是或。
(4)试根据下面的装置图回答:①选择发生装置A制取气体应具备的条件是、;选择发生装置B制取气体应具备的条件是、。
②C、D、E为气体的收集装置,C适用于;D适用于;E适用于。
设计意图:作为复习课,学生对知识已有一定的了解,但各个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不一样。
气体发生装置的基本类型

发生装置净化装置干燥装置收集装置吸收装置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气体及杂质的性质气体的性质选择干燥剂气体水溶性及密度气体的毒性选择吸收剂气体制取装置的设计1、装置连接顺序气体发生装置的基本类型:A、固体反应物(加热)注意事项:1)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2)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3)药品应平铺于试管底部4)导管不宜伸入试管过长5)实验开始先检装置气密性6)加热时,先预热且应用外焰加热B、固液反应物(不加热)注意事项:(1)检验装置的气密性(2)加热时要预热,受热均匀(3)加热易暴沸的混合物时要加碎石,防暴沸(4)制乙烯时浓硫酸与乙醇可先混合,故不必用分液漏斗,换成温度计控制反应温度C、固(液)液反应物(加热)块状固体与液体的混合物在常温下反应制备气体可用启普发生器制备,当制取气体的量不多时,也可采用简易装置。
注意事项:(1)启普发生器只适用于块状固体与液体在不加热条件下制取难溶于水的气体如CO2、H2S、H2(不可用于制C2H2)(2)简易装置则适用于固体与液体在不加热下制取气的反应(3)操作时应注意:a.检验装置的气密性b.长颈漏斗插入液面以下c.制有毒气体应在通风橱中,如H2S净化装置气体净化装置的设计原则:根据净化药品的状态和净化条件1)一般除杂在前,干燥在后。
2)吸收剂只能吸收气体中的杂质,而不能与被提纯的气体反应。
但可与杂质气体反应生成欲净化的气体。
3)反应要迅速、定量,不选可逆反应或条件苛刻的反应。
4)杂质气体很难去除时,可先吸收欲净化的气体,再反应放出欲净化的气体。
5)干燥剂的选择时不与被干燥的气体反应。
干燥剂的选择及使用原则1、选择原则①气体在被干燥的过程中要不能被减少②不要引入新的杂质。
2、选择方法气体的收集装置1 判断原则:根据气体的溶解性或密度(1)易溶或与水反应的气体:排空气法(2)与空气成分反应或与空气密度相近的气体:排水(液)法(3)难溶性气体考虑用排液法(4)两种方法皆可用时,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纯。
专题复习-三气的制取

(1)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试管 酒精灯
(2)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导管 (3)药品应平铺于试管底部 (4)导管不宜伸入试管过长
(5)实验开始时先检验装置的 气密性
铁架台
(6)加热时,先预热且应用外 焰加热
注意事项:
(1)加热时,先预热且应用外焰加热 ----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试管炸裂
查 1.按要求连接好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装
定 点 收 移 熄
2.装入药品(先加固体,后加液体)
3.固定试管和集气瓶. 4.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5.收集气体
6.先把导管移出水面
7.后熄灭酒精灯
防止水槽中的 水倒流引起试 管炸裂
放
8.正放集气瓶
该装置可用于制备O2
2KMnO4 K2 MnO4 MnO2 O2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
比空气重, 在空气的下 方,排空气 法时就把空 气“托”出 去
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
比空气轻, 空气比较重 在下方,排 空气法时就 把空气“压” 出去
排空气法时需注意事项:
导管伸入集气瓶底, 以利于排净空气 密度和空气接近的气体,不宜用排空气法收集。
三、净化装置
气体净化装置的设计原则: 根据净化药品的状态和净化条件
2.判断下图是否有错误?如果有,请 指出错误并加以改正。
铁夹应夹在试 管中上部 试管口要略 向下倾斜 导管只需突 出胶塞少许 长颈漏斗应该插 入液面以下。
应加酒精
导管口只能 插在集气瓶 口附近
伸入反应容器中的导 气管不宜过长。
25
[小结]实验室制气体的一般思路 (1)首先研究生成该气体的化学反应原理,确定 反应药品; (2)然后根据 反应物性质 和 安装实验仪器 (3)根据 方法。
气体发生器的种类

气体发生器的种类气体发生器是一种将一定数量的化学物质转化为气体的装置。
它主要应用于实验室、工业制造以及潜水、火山探险等领域。
气体发生器按照产生不同气体的化学反应种类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酸与金属反应型这种类型的气体发生器是如下的原理:将酸放置在具有阻碍空气进入的容器中,加入金属或其它含酸的化合物。
金属与酸反应会产生大量气体,并沿气体发生器体出口排出。
1.氢气发生器氢气发生器是一种通过酸和金属反应制造氢气的装置。
这个装置通常由一些有机化学实验需要。
它可以使用活泼金属如镁等,使酸中的氢离子还原成氢气。
在反应中,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和相应的盐。
2.二氧化碳发生器二氧化碳发生器是一种通过酸和碳酸类产生二氧化碳的气体发生器。
这个装置广泛应用于植物培育和饮料工业。
它可以使用碳酸物质如碳酸钠或碳酸氢钠与酸反应,从而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二、碱与酸反应型这种类型的气体发生器是通过将酸和碱放置在不同的容器中,利用管道连接两个容器并将它们混合。
这种类型的气体发生器适合产生氢气、二氧化碳和氨气。
1.氨气发生器氨气发生器是通过酸和碱反应产生氨气的容器。
它通常用于烟雾剂、烟火等制造程序或者是工业类气体的生产中。
氨气发生器可以使用氨水和稀酸(如盐酸或硫酸)进行反应。
这种反应会产生氨气和盐水。
2.甲烷发生器甲烷发生器是通过酸和硫化钠(Na2S)反应产生甲烷气体的装置。
常用于实验室中的有机合成反应。
碱(如氢氧化钠)和Na2S可以反应产生硫化氢,而三氯甲烷可以作为H2S的吸收剂,生成甲烷气体和硫。
三、热分解型热分解型气体发生器是采用物质在高温下自发地分解产生气体的方式制造气体。
其中,红磷是制造磷氢气最常用的材料。
1.磷氢气发生器磷氢气发生器是一种通过将红磷与浓磷酸反应来制造磷氢气的气体发生器。
它通常用于半导体领域内的储气罐、发动机类设备的燃料以及探空气球的气源。
2.氨气热分解发生器氨气热分解发生器是一种通过高温下将尿素分解成氨气、二氧化碳等物质的装置。
中考科学复习-中学化学中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课件

6)如果选用Ⅱ装置来完成实验,则必须采取的改进措施
是
在瓶E和F之间连接装有干燥剂的装置
第31页,共40页。
练习
1、实验室用甲酸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取CO气体
反应为:HCOOH
H△2SOH42O+CO↑,请设计一装置以制
取干燥纯净的CO气体。
分析: (1)液体浓+液硫体酸→气体 △ (2)甲酸易挥发,混合液易暴沸,应加沸石 (2)气体难溶于水且密度与空气相差不多 (3)所含甲杂酸质、为沸:甲酸,水蒸气 (4)CO有石毒,尾气应点燃
的结果更准 确,应在甲、乙装置之间增加丁装置(
如右图表示)。你 的意见如何?为什么?
第23页,共40页。
2.在实验室里,甲、乙两同学欲测定碳酸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分数(杂质不与酸反应,且加热不分解),分别设计了甲、乙两个 实验方案,请回答方案中的问题。
甲方案:①称取一定质量的碳酸钙样品;②用酒精灯加热样品,直至质
4、实验操作的先与后
A、装配仪器时:先下后上;先左后右
B、加入试剂时:先固后液
C、实验开始时:先查仪器的气密性,
再加药品,后点酒精灯;
D、有些实验为防倒吸,往往最后停止加热或最后停止通气 ; E、有些实验为防氧化往往最后停止通气。
F、仪器拆卸的一般过程:从右到左,自上而下,先拆主体,
后拆部件。
G、净化气体时,一般先除去有毒、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除水蒸气。
进气管应“长进短出”
干燥管
应大口方向进气, 小口出气 。
第14页,共40页。
3 干燥剂的选择及使用原则
1、选择原则 2、选择方法
①气体在被干燥的过程中要不能被减少
②不要引入新的杂质。
初三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基础知识复习(知识点默写)大全——钱顺林

一、氧气1、空气中含量:前两位的气体是 、 分别占 和 ,元素的存在形态为 。
(游离态、化合态)2、科学家 通过实验发现了空气的组成。
3、工业制氧气:①:分离 (原理:利用空气中各组分______的不同)。
过程:先将空气加压降温使之变成液态空气,然后升温,先气化的是 ,余下的主要是 ,属于 变化。
②:要得到较纯的氧气,也可以用电解水的方法得到氧气,属于 变化。
化学方程式:4、实验室制氧气:①常用 和 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 ②也常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 ③二氧化锰作__________,本身的_______和_________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④剩余固体中含有________ 和_________,分离这两种混合物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 。
5、收集氧气方法:① ② ;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 ,同时氧气 溶于水。
③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______ (正放,倒放)放在桌面上。
6、操作注意点:①刚加热时,冒出的气泡不连续,此时_______(能或不能)收集,因为_________________;当气泡___ ______时才开始收集。
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说明收集完毕。
此时,应先将_________________,再将_______________,原因是防止_________ 。
7、验满、检验的方法①验满:用 ,则氧气已满。
②检验:用 ,则瓶内气体是氧气;8、气体发生装置:9、氧气的化学性质 ①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方程式 现象: 生成 色固体。
实验时,常在集气瓶底铺一薄层_________或盛放一些_____,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 (B)②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方程式现象:产生,生成色固体③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的色火焰,而在氧气中发出的色火焰,方程式。
生成物_________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
发生装置

1、气体发生装置的类型(1)设计原则:根据反应原理、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所需条件等因素来选择反应装置。
(2)装置基本类型:装置类型固体反应物(加热)固液反应物(不加热)固液反应物(加热)装置示意图主要仪器典型气体 O2、NH3、CH4等 H2、CO2、H2S等。
Cl2、HCl、CH2=CH2等操作要点:(l)试管口应稍向下倾斜,以防止产生的水蒸气在管口冷凝后倒流而引起试管破裂。
(2)铁夹应夹在距试管口 l/3处。
(3)胶塞上的导管伸入试管里面不能太长,否则会妨碍气体的导出。
注意:(1)在用简易装置时,如用长颈漏斗,漏斗颈的下口应伸入液面以下,否则起不到液封的作用;(2)加入的液体反应物(如酸)要适当。
(3)块状固体与液体的混合物在常温下反应制备气体可用启普发生器制备。
(4)先把固体药品加入烧瓶,然后加入液体药品。
(5)要正确使用分液漏斗。
几种气体制备的反应原理1、O2 :2KClO3 =2KCl+3O2↑ 2KmnO4 =K2MnO4+MnO2+O2↑ 2H2O2 =2H2O+O2↑2、NH3 :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NH3·H2O= NH3↑+H2O3、CH4: CH3COONa+NaOH= Na2CO3+CH4↑4、H2 :Zn+H2SO4 (稀)=ZnSO4+H2↑5、CO2 CaCO3+2HCl=CaCl2+CO2↑+H2O6、H2S: FeS+H2SO4 (稀)=FeSO4+H2S↑7、SO2: Na2SO4+H2SO4(浓)=Na2SO4+SO2↑+H2O8、NO2 :Cu+4HNO3 (浓)=Cu(NO3)2 +2NO2↑+2H2O9、NO: 3Cu+8HNO3 (稀)=3Cu(NO3)2+2NO↑+4H2O10、C2H2: CaC2+2H2O→Ca(OH)2+CH≡CH↑11、Cl2: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12、HCl: NaCl(固)+H2SO4浓)= NaHSO4+HCl↑NaCl(固)+NaHSO4 =Na2SO4+HCl↑2NaCl(固)+H2SO4 (浓)= Na2SO4+2HCl↑13、C4H4: C2H5OHCH2=CH2↑+H2O14、N2: NaNO2+NH4Cl= NaCl+N2↑+2H2O。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一.三种气体的制备1。
氧气(O 2)2KMnO 4 K 2MnO 4 + MnO 2 + O 2↑2KClO 32KCl+3O 2↑2H 2O 2 2H 2O + O 2↑2. 二氧化碳(CO 2)CaCO 3+2HCl==CaCl 2+H 2O+CO 2↑(不能用HCl 与Na 2CO 3反应的原因:Na 2CO 3易溶于水,与盐酸反应速率快,不利于收集)3。
氢气(H 2)Zn +H 2SO 4 === ZnSO 4+H 2↑(不用Al 反应速率快,而Fe二.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分为两种类型1. 固 + 固 气体 发生装置(图1):制取氧气: 2KMnO 4 K 2MnO 4 + MnO 2 + O 2↑2KClO 32KCl+3O 2↑2。
固 + 液气体 发生装置(图2)①制取氧气: 反应原理:2H 2O 2 2H 2O + O 2↑②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原理: CaCO 3+2HCl==CaCl 2+H 2O+CO 2③制取氢气: 反应原理:Zn +H 2SO 4 === ZnSO 4+H 2↑三.实验装置的组成(四个部分)1。
发生装置A 。
固 + 固 气体(图1)注意事项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水倒流,致使试管炸裂.②铁夹夹在离试管口1/3处.③试管内导管刚露出橡皮塞即可,便于导出气体.④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小颗粒随气流进入导管。
⑤酒精灯加热要用外焰加热B. 固 + 液气体(图2) 还可以用注意事项H 2一定要先出去HCl 再干酸性干燥剂: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氨气;碱性干燥剂;不能干燥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三氧化硫、氯化氢等注意:证明时,一定要先证明水再证明其它物质,证明水一定要用无水硫酸铜;除去水时,先除去杂质,再除去水 .证明二氧化碳一定要用澄清石灰水.(例2)3.收集装置MnO 2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一般有毒排水、无毒排空)A:排水法适用于难或不溶于水且与水不反应的气体,导管稍稍伸进瓶内.(CO、N2、NO只能用排水法)B: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CO2、HCl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C: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气体实验装置的设计1、装置顺序:制气装置→净化装置→反应或收集装置→除尾气装置2、安装顺序:由下向上,由左向右3、操作顺序:装配仪器→检验气密性→加入药品→进行实验→拆除装置气体发生装置的类型设计原则:根据反应原理、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所需条件等因素来选择反应装置。
装置基本类型:装置装置示意图固体反应物(加热)固液反应物(不加热)固液反应物(加热)气体O2、NH3、CH4等H2、CO2、H2S等。
Cl2、HCl、CH2=CH2等操作要点(l)试管口应稍向下倾斜,以防止产生的水蒸气在管口冷凝后倒流而引起试管破裂。
(2)铁夹应夹在试管口 l/3处。
(3)胶塞上的导管伸入试管里面不能太长,否则会妨碍气体的导出。
(4)若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停止加热前,应先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
(1)可通过分液漏斗来控制液体用量和气体的生成速率。
(2)分液漏斗可改用长颈漏斗,但漏斗颈的下口应伸入液面以下,否则起不到液封的作用。
(3)反应容器可视制气量的多少选择试管、广口瓶、烧瓶等。
(1)可通过分液漏斗来控制液体用量和气体的生成速率。
(2)若被加热液体沸点较低,烧瓶中要加细瓷片。
(3)若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停止加热前,应先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
装置气密性的检验①把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用双手捂住烧瓶或试管,借手的热量使容器内的空气膨胀(或用酒精灯加热),容器内的空气则从导管口形成气泡冒出,把手(酒精灯)拿开,过一会,水沿导管上升,形成一小段水柱,说明装置不漏气。
启普发生器:关闭活塞后,从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内的水面高于容器内的水面,停止加水后,漏斗中与容器中的液面差保持不再变化,说明启普发生器不漏气。
几种常见气体制备装置:(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ABCDEFG几种气体制备的反应原理气体名称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反应装置收集方法操作注意事项氧气2KClO3 2KCl+3O2↑2KMnO4K2MnO4+MnO2+O2↑ 固+固气排水法向上排气法①催化剂MnO2可用CuO\、Fe2O3等代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生
装
置
净
化
装
置
干燥
装置
收集
装置
吸收
装置
反
应
物
状
态
及
反
应
条
件
气
体
及
杂
质
的
性
质
气
体
的
性
质
选
择
干
燥
剂
气
体
水
溶
性
及
密
度
气
体
的
毒
性
选
择
吸
收
剂
气体制取装置的设计
1、装置连接顺序
气体发生装置的基本类型:
A、固体反应物(加热)
注意事项:
1)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2)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3)药品应平铺于试管底部
4)导管不宜伸入试管过长
5)实验开始先检装置气密性
6)加热时,先预热且应用外焰加热
B、固液反应物(不加热)
注意事项:
(1)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2)加热时要预热,受热均匀
(3)加热易暴沸的混合物时要加碎石,防暴沸
(4)制乙烯时浓硫酸与乙醇可先混合,故不必用分液漏斗,换成温度计控制反应温度
C、固(液)液反应物(加热)
块状固体与液体的混合物在常温下反应制备气体可用启普发生器制备,当制取气体的量不多时,也可采用简易装置。
注意事项:
(1)启普发生器只适用于块状固体与液体在不加热条件下制取难溶于水的气体如CO2、H2S、H2(不可用于制C2H2)
(2)简易装置则适用于固体与液体在不加热下制取气的反应
(3)操作时应注意:
a.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b.长颈漏斗插入液面以下
c.制有毒气体应在通风橱中,如H2S
净化装置
气体净化装置的设计原则:根据净化药品的状态和净化条件
1)一般除杂在前,干燥在后。
2)吸收剂只能吸收气体中的杂质,而不能与被提纯的气体反应。
但可与杂质气体反应生成欲净化的气体。
3)反应要迅速、定量,不选可逆反应或条件苛刻的反应。
4)杂质气体很难去除时,可先吸收欲净化的气体,再反应放出欲净化的气体。
5)干燥剂的选择时不与被干燥的气体反应。
干燥剂的选择及使用原则
1、选择原则
①气体在被干燥的过程中要不能被减少
②不要引入新的杂质。
2、选择方法
气体的收集装置
1判断原则:根据气体的溶解性或密度
(1)易溶或与水反应的气体:排空气法
(2)与空气成分反应或与空气密度相近的气体:排水(液)法
(3)难溶性气体考虑用排液法
(4)两种方法皆可用时,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纯。
2、气体的收集装置
(1)排水(液)法
(2)排空气法
收集比空气重的气体(向上排气法)收集比空气轻的气体(向上排气法)
除尾气装置
总原则
(1)有毒、污染环境的气体不能直接排放。
(2)尾气吸收要选择合适的吸收剂和吸收装置。
直接吸收:Cl2、H2S、NO2 等
防倒吸:HCl、NH3
常用吸收剂:水,NaOH溶液,硫酸铜溶液等
(3)可燃性气体且难用吸收剂吸收:燃烧处理或袋装。
气体体积的测量或者质量的测量
测量气体体积常见装置测量气体质量常见装置
实验操作的先与后
A、装配仪器时:先下后上;先左后右
B、加入试剂时:先固后液
C、实验开始时:先查仪器的气密性,再加药品,后点酒精灯;
D、有些实验为防倒吸,最后停止加热或最后停止通气
E、有些实验为防副反应往往最后停止通气或先通气再实验
F、仪器拆卸的一般过程:从右到左,自上而下,先拆主体,后拆部件。
G、净化气体时,先除去杂质气体,最后除水蒸气
装置气密性检查
原理:1、利用热源:用手捂或用酒精灯微热,看是否有气泡,移开热源,是否有一段水柱。
2、利用液面高度(差)有否变化
方法:如右图将导管出口插入水中,用手掌或热毛巾焐容积大的部位,看水中的管口是否
有气泡逸出,过一会儿移开焐的手掌或毛巾,观察浸入水中的导管末端有无水上升形成水柱。
若焐时有气泡溢出,移开焐的手掌或毛巾,有水柱形成,说明装置不漏气。
方法: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将导气管插入烧杯中水中,用酒精灯微热园底烧瓶,若导管末端产生气泡,停止微热,有水柱形成,说明装置不漏气。
方法:关闭导气管活塞,从漏斗上口注入水,待漏斗下口完全浸没于水中后,继续加入适
量水到漏斗球体高度约1/2处,做好水位记号,静置几分钟,水位下降的说明漏气,不下降的说明不漏气。
方法:关闭K,把干燥管下端深度浸入水中(图B所示),使干燥管内液体面低于烧
杯中水的液面,静置一段时间,若液面差不变小,表明气密性良好。
方法:关闭导气管活塞,从U型管的一侧注入水,待U型管两侧出现较大的高度差
为止,静置几分钟,两侧高度差缩小的说明漏气,不缩小的说明不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