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气象资料在雷击事故分析中的综合应用

合集下载

雷击事故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研究

雷击事故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研究

雷击事故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研究摘要:雷击事故是一种突发性的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高层建筑的增多,雷击事故的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不断上升,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和影响。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大气环境、地面设施和雷电终端等因素引起的雷击事故,并提出了防雷技术的应用、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以及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等预防措施,进而为雷击事故的有效预防提供一定的参考,促进防雷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雷击;原因;预防措施1前言雷击事故是在雷电天气条件下发生的一种特殊的自然灾害事件。

当雷电天气来临时,若建筑物没有合适的防雷系统或者防雷系统设计不合理,就会容易发生雷击事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的兴建也日益增多,高层建筑防雷系统的设计和优化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因此,对雷击事故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雷击事故的原因分析2.1大气环境因素雷电事故的发生与大气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大气环境因素包括空气中的湿度、温度、静电场、电荷密度等。

当大气环境的电荷密度变化较大时,如出现强雷暴天气,就容易引发雷击事故。

此外,高空的风向和风速也可能影响雷电的行进方向和速度,从而造成意外的雷击事故。

2.2地面设施因素雷击事故的发生与地面设施因素密切相关。

建筑物、桥梁、输电线路等高耸物体成为雷电的“靶子”,它们吸引并导向了雷电的放电路径。

因此,地面设施的防雷措施对于减少雷击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地面设施因素的具体阐述:(1)地质条件:地质条件对于防雷工程具有重要的影响。

例如,在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地面的导电性较弱,接地电阻较高,会影响接地系统的效果。

因此,在设计防雷接地系统时,需要考虑地质条件因素。

(2)地面导体的种类:在防雷工程中,地面导体的种类包括接地体、接地网、接地极等。

这些导体的种类、材料、尺寸等因素都会影响地面导体的导电性能,进而影响雷击事故的发生。

武当山索道一次雷击事故的气象条件分析

武当山索道一次雷击事故的气象条件分析
低 涡 的 共 同作 用 同 时 大 气 不 稳 定 层 结 导 致 大 气 能 量 的 不 断 积 累是 引起 此 次 雷暴 天 气 的 直 接 原 因 . 达 上 雷
主体 回 波的移 动位 置 与 雷暴发 生的 时 间基 本 吻合 . 同时 武 当山特殊 的地 形作 用也 在 此 次雷暴 天 气 中有 着重

于对 流 的发生 和发 展 , 使雷 暴 的发生 。 促
运动。 3日 0 8时 5 0 P 、0 h a 8 0 P 三 层变 高 图 东 移 .高空 层结 稳定 的大气 不断 进入 到层 结不 稳 定 0 h a 7 0 P 、5 h a ( 略) 有 最 高 达一 d z 的 副 变 高 , 明 高 、 、 图 上 5 gm 表 中 低 的环境 中 , 进一 步激 发 当地 大气层 结 的不 稳定 , 利 有
基 金 项 目: 湖北 省 气 象 局 科 技发 展 基 金 项 目(O 9 O ) 2O Q 3 。
作 者 简 介 : 远波 ( 9 2 ) 男 , 徐 1 7 一 , 湖北 十 堰 人 , 级 工 程 师 , 从 事 天气 气 候 预 报 研 究 。 高 现
E ma l s x b1 7 @y h oe m.a — i:y y 9 2 a o .o c
同. 电活 动 的 特 征也 有 很 大 的差 别 。随着 经 济 的 总 是与 大 的天气 环 流背 景形 势分 不开 的 通过 对 高 雷
8时 发 展 和 电 子 技 术 的普 及 。雷 电 灾 害 的受 灾 面 几 乎 空 各 层 天 气 形 势 分 析 发 现 . 在 8月 2 日 0
出现 了 一次 强 雷雨 天 气 . 当 山客 运索 道 发 生 了一 且其前 方 位置 已经 到达 十堰 地 区 , 底 南伸 明显 . 武 槽 表 起 较 为严 重 的雷 击 事故 . 造成 索道 突 然停 运 . 少游 明高 空低槽 在 东移 的过 程 中 明显 加 强 .大气 中的不 不 客 悬 在 半 空 . 于索 道 公 司救 援 及 时 . 好 没 有 发 稳 定 能 量 能 够迅 速 集 聚 同 时在 中低 层 7 0 P 由 幸 o h a和 生 死 伤 悲剧 .但索 道 的多处 开 关 和 保 险被 击 坏 , 直 80 P 5 h a图上 ( 图略 ) 低 涡 明显 东移 , 围 明显 扩 大 , , 范 接 经济 损 失 达十 几万 元 本 文通 过 对本 次 雷击 事 故 其前 部也 已抵 达十 堰上 空 .有利 于 大气 的辐 合 上升

卓资县气象局一次雷击分析及综合防护方案

卓资县气象局一次雷击分析及综合防护方案
损坏。
随 着 我 国社 会 经济 的发 展 和 现 代 化 发 展 水 平
的提 高 , 别 是 信 息 技术 的快 速 发展 . 电灾 害 的 特 雷
危 害程 度和 造成 的 的经济损 失越 来越 大 。雷 电灾 害
防御 问题 已涉及 到 各行 各业 , 强雷 电机 理 的研 究 加
以及 雷 电灾 害 的综 合性 防 护 , 于保 护 国家财 产 和 对
2 信 息 系统 的雷 电防护 措 施
版 ) 建 筑物 防 雷设 计 规 范》 G 0 5 — 5 《 压配 《 ,B5 04 9 低 电设 计 规 范 》 G 1 1 8 9 《 止 静 电事 故 通 用 导 , B 25 — 0 防 则 》 Q 3 — 0 4等规 范有 针 对这 些 防雷 隐患 做 了 和 X 020
设 备分别 造 成 了不 同程 度 的损 失 , 单位 外 围距 测 场
3 m处 电 网下 方 电表箱 被雷 击全部 烧毁 。对 整个 观 0
( ) 息 系统 越 来 越 广 泛 的应 用 于各 行 各 业 , 1信 使 其 遭受 雷灾 的概 率变 大 :
测 场 接 地 网进 行 详 细 的测 试 。发 现 了 一 些 防 雷 隐 患 。 办公 区 的接 地 装 置 存 在 隐 患 , 面观 测 场 的 其 地 接地 装 置 以及 信息 线屏 蔽 等 都存 在 隐 患 , 了保护 为
下。
Hale Waihona Puke … 补充 做 人 工 接 地 系 统 , 办公 楼做 环 形 接 地 线

组, 引下线 6根 , 地 电阻< O  ̄ 接 lf 。
(1 2办公设 备 以及 观测 设备 进行 等 电位 连接 。
f) 顶 钢 构彩 光 瓦应 当安 装 接 闪器 , 须 与 人 3房 必 工接 地装 嚣进行 电气连接 , 到直击 雷 防护 的效果 。 达

气象条件对雷电活动的影响与分析

气象条件对雷电活动的影响与分析

气象条件对雷电活动的影响与分析摘要:气象条件对雷电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不稳定的大气层、湿度、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温度变化以及地形等因素的相互作用都可以影响雷电的形成和强度。

了解和研究这些气象条件对雷电的作用,有助于掌握雷电现象规律,采取适当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从而减少人身财产损失。

关键词:气象条件;雷电活动;相关性;1气象条件对雷电活动的影响气象条件对雷电活动有着显著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与气象条件相关的因素,对雷电活动产生影响的例子。

大气层中的不稳定性:雷电活动通常在具有不稳定大气条件的地区发生。

不稳定的大气条件包括大气层中的温度递减和湿度变化,这有助于形成冷暖气团的对流运动,增加了雷电发生的可能性。

水汽含量:水汽是雷暴产生的重要要素之一。

高水汽含量的区域通常意味着更多的水分可供凝结和释放热量,促进强烈的对流活动,从而增加了雷电的发生性。

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雷电活动通常需要强烈的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

上升气流有助于将水汽带上升至高空,形成冰晶并创造电荷分离条件。

下沉气流则有助于形成电荷分离的区域和电荷聚集的条件。

气温和湿度的变化:气温和湿度的剧烈变化也可能导致雷电活动。

这种变化可导致大气层中的不稳定性增加,创造出足够的能量供应来产生雷暴。

地形条件:地形特征也会影响雷电活动的形成和分布。

山脉和山谷通常能够导致气流的上升或下沉,从而对雷暴活动产生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些气象条件对雷电活动有一定的影响,但雷电的具体形成仍涉及多种复杂的因素和物理过程。

雷电发生的机制依然是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科学家们正在努力深入了解不同气象条件相关的雷电现象。

2气象条件对雷电活动影响的解决策略2.1实施预警系统利用现代气象观测设备(如雷达、闪电定位系统、卫星观测等)对雷电活动进行监测。

这些设备可提供实时的天气数据,帮助分析和预测雷电的发展趋势。

使用先进的雷电探测技术,例如电磁传感器、电场传感器和电磁波传感器等,预测雷电的发生及检测雷电发生的强度。

基于ADTD系统的自动气象站雷击调查及分析

基于ADTD系统的自动气象站雷击调查及分析

基于ADTD系统的自动气象站雷击调查及分析高雅隽;段和平;夏雪;金勇根;金星【摘要】结合乐平市国家气象观测站雷击事故现场和周边气象的调查,通过闪电定位资料、雷暴日特征和时空特征进行综合雷电分布规律分析,从基础接地、屏蔽与布线、电涌保护器(SPD)保护、负载等多个角度剖析了主导雷击事故的潜在因素,提出了雷电防护综合整改措施,以实现整个自动气象站及观测机房内部的雷电防御.【期刊名称】《现代建筑电气》【年(卷),期】2017(008)009【总页数】6页(P15-20)【关键词】自动气象站;雷击;闪电定位;时空特征;整改措施【作者】高雅隽;段和平;夏雪;金勇根;金星【作者单位】江西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江西南昌330046;江西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江西南昌330046;江西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江西南昌330046;江西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江西南昌330046;江西省蓝天雷电防护有限公司,江西南昌 33004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856近年来,基于观测环境的特殊条件,自动气象站正逐渐在城乡布设,由于周边地处空旷,系统的供配电线路与信号线路多为架空引入,测风杆塔极易遭受直击雷。

随着气象工作的全面现代化、自动化,微电子设备大量进入地面气象观测站。

高灵敏度的弱电设备在绝缘性、过电压耐受性等方面性能较弱,使雷电电磁脉冲入侵迅速,甚至造成业务系统信息中断,严重影响气象信息的连续性和气象服务的正常运行。

因此,完善自动气象站的雷电防护措施十分必要且极具普适性[1-3]。

本文通过近期的实际雷击事故现场调查,分析了雷击事故原因,阐述了气象观测站防雷安全的基本措施及综合方案。

1.1 雷击事故现场调查情况乐平市国家气象观测站观测系统设备自建成以来遭受过多次雷击,2016年6月19日再次遭受雷击,电脑主机后端串口R232、光调制解调器、不间断电源(UPS)、观测场数据采集器HY3000、能见度仪主板DNQ2等仪器设备受损,具体雷击过程如下:位于顶层的机房分配电柜雷击后空开C32跳闸,即刻启用UPS为2台电脑主机和光调制解调器、路由器、视频监控等设备供电,约10 min后观测机房再遭受雷击,直接导致UPS损坏,整个值班室瞬间断电,雷击持续时长超过1 h[4-5]。

防雷检测风力发电中遇到的雷击事故原因分析与应对措施探讨

防雷检测风力发电中遇到的雷击事故原因分析与应对措施探讨

作。 我们应该在不 同的保护区的交界处通过防雷及 电涌保护器把有源线路进 行等电位连接。 在两个区的交界处可以使用防雷保护器把经过电流等耦合方
式侵 入到 系统 内部 的雷 电流泄放 出来 ,这些 雷 电流具有 很 大的能 量 。 ( 2) 机 舱等 电位连 接
要想避免雷电效应的发生, 就要对机舱内的金属设备以及外来的导体等
随着人 们环 保意识 的增 强 , 人们对 可再 生能 源利用 的认 识也在 逐渐 的提 高。 风力 发 电技术 得到 了快速 的发展 。 但是 由于 风力 发电机 组 的防雷技 术并 不成熟 , 雷 击事 故经 常发生 , 造 成 了不 同程 度 的损失 。一 台风力发 电机 组 的 价值 巨大 ,因此 风力发 电机 组的 安全 运行 问题应 该引起 我们 的重 视 。 1 造 成■ 击事 故的原 因 2 0 1 0年 包头 达茂 旗龙源 包 头能源 风力 发 电公 司 的风力 发 电机组 遭到 雷 击, 通过 调查 分析之 后得 知是 由于雷 电流 的泄放 通道 不畅 通导致 雷 电流击在
2 1外部 防雷 ( 1 )叶片防雷 叶片 防雷就 是要 避免 雷电直 接击 中叶 片而造 成 叶片的损 伤 。 雷 电造成 的
构成的,比如发电机、轴承等。如果发电机组遇到雷击会是使整个机组的电位
升高 ,雷 电流也 会通过轴承等 向大地释放电荷 。此时塔 筒上就会产生上 千伏 甚 至上万伏 的高压 ,再加之整个机 组中某 些部分 的阻抗 与其他地方不一致 就有可 高 电位击 穿现 象 ,从而使 设备损坏。从预防雷 击的角 度来看 ,风力 发电机组一定要 设置—个共用 的接地 体 ,比如避雷针等 。并且对
【 关键词] 风力发 电
中图分 类号 :U 6 7 4 . 7 4

自动气象观测站雷击事故原因分析

自动气象观测站雷击事故原因分析

自动气象观测站雷击事故原因分析摘要:自动气象观测站(图1)遭受雷击事故,根据雷击现场勘察报告,依据防雷规范,对遭受雷击事故原因进行综合分析。

查清原因对症采取整改措施。

整改后,经过雷雨季节考验,自动气象站工作正常,整改措施效果良好。

分析结果对所有自动气象站的雷电防护整改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自动气象站;遭受雷击;原因分析;整改措施;效果良好前言宜宾某自动气象站(图1)2011-2012年间,2年连续遭受雷击,造成设备损坏,自动站瘫痪,导致数据缺失,严重影响了自动站的正常工作和作用的发挥。

根据现场勘察报告,雷击损坏的设备有:2012年7月21日该站遭受雷击,造成数据采集器主板损坏和值班室内电脑与采集器的接口损坏。

2012年9月11日,该站又遭受雷击,造成值班室电脑数据接口、主板损坏。

雷击造成设备损坏,导致自动气象观测站瘫痪。

经过次整改,措施有力,直至现今没有再发生雷击事故。

宜宾多数自动气象观测站面临搬迁,为最大限度减小类似雷击事故再次发生,提供宝贵经验。

宜宾市地处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该区域山高谷深,沟壑纵横,气候多变,气象灾害频繁,具有多发性和突发性的特点。

据历史气象资料记载,该区域年平均雷暴日数在40.2天,雷暴极值达57天,按照国家防雷规范划分的标准,该区域属于多雷区。

据不完全统计,仅2011-2012年2年全市发生雷电灾害事故200余起,造成5人死亡,经济损失上千万元。

图1 自动气象观测站外景1.自动气象观测站遭受雷击事故原因分析1.1 防直击雷避雷针保护范围审核(1)自动气象观测站防直击雷措施自动气象观测站观测场是16X16m的,被保护物比较零散,避雷针高度18米,避雷针安装在16m正方形的一条边的中央位置,自动气象观测站接地电阻经测试为1Ω,接地良好。

(2)避雷针保护范围的核对根据参考质料[1]建筑物的防雷分类3.之3.0.3条,应按自动气象观测站应按第二类设计。

自动气象观测站应按第二类设计,滚球半径为45m,被保护物高度比观测人员身高稍高些2 m为宜,根据图1避雷针位子估算被保护的最远距离为Re=√162+ 82 =32(m),用避雷针保护范围计算软件计算结果如图2 所示。

闪电监测定位资料在湖北省雷灾调查与鉴定中的应用

闪电监测定位资料在湖北省雷灾调查与鉴定中的应用
统 的探测 参量 与指 标见 表 2 。
位 系统 的定 位 误 差 进 行 了初 步 统 计 分 析 , 以便 为依
阶段 。 因此 , 进一 步 探 讨 闪 电监测 定位 资料 在 雷灾 调
查 与鉴 定 中应 用 的思路 及方 法仍 然 十分必 要 。 为 了保 障雷 击事 故 调 查 鉴 定 的 科 学 性 、 范 性 、 规 准确 性 , 了规 范 调 查 程 序 和 项 目 、 化 调查 鉴 定 主 除 强 体 资格 条 件 、 完善 综 合 分 析 鉴 别 法 、 成 规 范化 的 雷 形 击 灾 害事 故 调 查 鉴 定 工作 方 法 之 外 l, 可 以有 效 发 还 1
位 网还 处 在建 设 与 完 善 中 , 资 料应 用 才 刚 刚起 步 , 其 特 别 是 对 闪 电监 测 定位 资料 在 湖北 省 境 内雷 灾 调 查 与 鉴 定 方 面 的应 用 研 究 较 少 。 冈此 , 文 在介 绍 湖 北 本
省 闪 电监 测 定 位 系 统 特 点 的基 础 上 ,通 过 2个 具 体
布 在湖北 省 不 同地 方( 1。 图 1
存 在 一定规 律 。罗树 如 等l 用 雷 电定 位 资料 , 合其 3 l 西 2 0 0 3年 几起 重 大 雷
击事 故 , 提炼 总结 出 1 鉴定程 序 。尽 管如 此 , 们 并 套 人 对 闪 电 监测 定 位 资料 应 用 的认 识 和 实 践 还 处 于 探 索
电管 理 职 能 提 供 技术 支 持 。
2湖 北 省 闪 电监 测 定 位 系统 简 介
到迅 速 发展 。据 中 国气象 局 监测 网络 司 的调查 . 目前 国 内至少 有几 百个 V F L ( 低 频/ 频1 电定 位 系 L / F甚 低 闪 统测 站 , 气 象 、 在 电力 、 电信 、 民航 等部 门及部 队使用 , 气象 部 门建 设 的测站 已达 到近 4 0个 , 且还 在 不 断 0 而

闪电定位数据在雷电灾害调查中的应用

闪电定位数据在雷电灾害调查中的应用

闪电定位数据在雷电灾害调查中的应用陈星宇;马端良【摘要】该文利用闪电定位数据,按照《雷电灾害调查技术规范》( Q X /T 103 - 2009)要求,通过实例,从落雷点与事故点的水平距离、雷电流电磁辐射的影响距离、落雷和事故发生的时间等3个主要方面来开展雷电灾害调查工作,分析判断灾害成因.【期刊名称】《中低纬山地气象》【年(卷),期】2018(042)001【总页数】3页(P70-72)【关键词】闪电定位;雷电;雷电灾害【作者】陈星宇;马端良【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气象局,山东烟台264006;山东省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气象局,山东烟台264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27.321 引言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影响人类活动的严重灾害之一[1]。

做好雷电灾害的调查分析能为雷电的防御方法提供科学证据,指导科学防御雷电实践论证。

此外,雷电灾害调查还涉及保险公司与参保单位的理赔事宜。

全面科学的雷电灾害调查既是防灾减灾的基础工作,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应用闪电定位数据可以确定雷电发生的时间、位置、强度、极性等。

结合雷电灾害调查中剩磁法的使用,可以帮助判断灾害是否由雷电造成的。

剩磁法是判断是否有直接雷击比较实用的方法,但在实际中由于雷击点的位置不容易确定,剩磁在一段时间过后会消失的原因,剩磁法的实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所以两者结合才能发挥最佳效果。

《雷电灾害调查技术规范》(QX/T103-2009)中对雷电灾害调查的内容进行了说明,包含对气象因素、环境因素、历史因素、防雷装置及设备因素、雷电灾害事故现场因素的调查[2],但未对如何应用闪电数据进行雷灾判断做详尽的描述。

国内和国际上利用闪电定位进行雷电灾害调查的案例不多,尤其在确定雷击点与灾害地的距离和确定哪次雷击是灾害的主因上的研究更少。

2 资料与方法本文闪电定位数据来源于山东省气象局,山东省气象部门自2006年下半年建设了13部闪电定位仪,探测范围覆盖山东全省和周边省份2/3区域。

信息技术在气象防雷减灾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气象防雷减灾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气象防雷减灾中的应用摘要:雷电自然现象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但通过有效的技术控制可以预防和减少其危害。

减少雷电灾害对我国城乡经济安全具有十分必要的作用。

通过气象防雷技术的研发、创新和应用,可以有效降低雷电对当代经济发展的危害,最大限度地保护我国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保护全社会的利益。

本文就信息技术在气象防雷减灾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重点阐述了信息技术在提高气象观测站防雷专业技术水平、提升气象科普创新性、加强科普人才建设方面的应用,为气象观测站的防雷保障及气象科普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从雷电气象的危害分析入手,对信息技术在气象防雷减灾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气象;防雷;减灾引言气象工作与人们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具有密切关系。

《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意见》中提出了新时代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发挥气象监测预报先导与预报发布枢纽等“六个作用”,明确实施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七大行动”,推进我国气象防灾减灾综合实力进一步提高。

为此,现阶段气象防雷科普宣传工作应如何进一步落实,充分发挥气象部门的职能作用,从而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这是值得有关工作人员思考的问题。

1雷电气象的危害分析雷电天气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气象灾害,多发于雨季,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影响很大。

雷电气象的危害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雷电直接影响建筑物或基础设施,通过热效应力和电力对建筑物造成一定的破坏;另一方面是雷电的二次效应,主要涉及到雷电能量,即雷电电流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会造成电器的损坏,甚至会引发火灾。

其具体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雷电本身携带的高压电流往往高达数万伏。

这些电流通过电线、网络、树木等传输介质进入电器,导致电器不能正常工作,并出现短路情况,这些电流具有非常大的热效应,当它们撞击金属物质时,会放出大量的热量,从而引起爆炸和火灾,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有很大影响。

(2)雷电除了产生高强度的电流和热效应外,还会产生机械效应和静电感应。

一起雷击伤亡事故的分析

一起雷击伤亡事故的分析

气 象资料 . 综合分 析 了 2 1 0 0年 6月 2日发 生在 湟 中县 大磨石 沟村 雷 电 灾害事故 的天 气过程 以及 造成 雷 灾事 故 的成 因。得 出此次 雷击 事故是 雷 电流经崖 壁 泄放 入 地 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于 旁侧 闪络 作 用 , 导致 人 员伤 亡。 关键 词 : 雷击 事故 ; 电监 测 ; 闪 调查 分析
王晋 民。 王俊 鹏. 青海 东部 浅 山旱地 土 壤水 乡 、 秀乡 三地 土 壤水 分含 量 最 高 年份 出现 在 2 0 『] 之重, 塔 08 4 赵
年 , 低年 份过 马 营 、 多 乡 出现在 2 0 最 森 0 7年 , 塔 秀 分 状 况 及 其作 物 利 用 研 究 .干 旱地 区农 业 研 究 , 而
的提 高
3 结 语
水 量动态 变 化规 律[ 干旱 地 区农 业研 究 , 0 ,64: 2 8 () 0 2
2 —2 . 3 7
f 3 1张 国胜 , 维新 , 立 新 , . 海 省旱 地 土壤 水 分 徐 董 等 青
J 干旱 1 1 9 ,62: — 0 3 ① 土壤水分年际变化明显 , 春季过马 营、 森多 动态 变化 规律研 究 [. 区研 究,9 91() 5 4 .
含水 量逐 渐增 大 . 最深 处 为含水 量 最 大值 : 而秋 季 土 土 壤 水 分 及 利 用 效 率 的 影 响 [ .水 土 保 持 学 报 , J ]
壤 含水量 则 呈现 出两 头低 。 中间高 的变化 特点 。
2 0 ,95:0 - . 0 51() 9 1 2 1 1
参考 文献
为躲避 雷雨 ,
1 郭连 云, 存, 生祥 , 近 5 钟 丁 等. 0年局 地气 候 变化 及 土壤 冻结 前 为轻 旱 : 秀 乡 3月 上旬一 塔 5月 中旬 表现 『1 为轻旱 . 下 旬 和秋 季 冻结 前 土壤 水 分适 宜 . 冬 其 对共 和 盆地 贵南 草地退 化 的影 响.中 国农 业气 象. 5月 秋

闽侯县气象局业务活动机房综合防雷整改案例剖析

闽侯县气象局业务活动机房综合防雷整改案例剖析

闽侯县气象局业务活动机房综合防雷整改案例剖析1.雷暴天气实况及设备损坏情况1.1雷暴天气实况2012年4月30日至5月1日,受低涡切变东移影响,闽侯县大部分乡镇出现大雨到暴雨天气。

1日下午受强回波影响,甘蔗镇(测站所在地)出现短时强降水、强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本站极大风速达33.3米/秒,日雨量达48.1毫米。

1.2设备损坏情况此次雷击事故造成我局业务用房内大部分计算机的损坏,包括测报专用计算机、ups、监控设备及el型电接风仪显示器等不同程度的损坏。

共更换电脑显卡3块、网卡3块、电源板2块,更换ups 电池8块。

显示器烧毁1台,网络通讯故障1条,报废计算机1台。

2.雷击事故原因调查分析2.1环境分析我局气象观测场位于樟山公园山顶,北纬26.9度,东经119.9度,海拔高度57.8米。

由于我局正在进行气象预警中心建设,过渡阶段业务机房为临时搭建的活动板房,位于观测场南侧约50米处的一块空旷用地上,为其所在区域内的最高点。

针对这次雷击,我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雷击现场勘查分析,发现此次雷击事故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1、闽侯县年平均雷暴日为45.9天,年最多雷暴日为72天(1959年和1983年),年最少雷暴日为23天(2003年)。

每年的所有月份都有雷暴发生,主要集中在3~9月,全县均属雷电高风险区,此为本次雷击事故的客观条件。

2、活动房位于气象观测场南侧的一块空旷用地上,处于下湿地,且经过连续降水的雨水冲刷,造成土壤电阻率低,极易导电。

3、观测场西面是一座高50多米的广播电视塔,非常容易引雷。

4、活动房的电源线、网络线等都是架空进入,未做屏蔽措施,且在配电柜的电源进线处未安装防浪涌保护器,所以遭受雷击电磁脉冲的概率比较大。

2.2 原因分析该活动板房的结构为轻型简易钢结构,其钢柱、钢屋架、钢檩条等组成了一米或一米多见方的金属网,板房高度在三米左右,所有金属体也全部接地,形成一个良好的接地网。

这种接地网也就为活动板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避雷措施。

刍议气象观测站防雷技术的应用

刍议气象观测站防雷技术的应用
故。
2 防止 雷 击 的主 要 措 施
21 直接 雷 击的 防护措 施 .
对 于 直 接 雷 击 而 言 , 以通 过 设 置 避 雷 针 来 规 避 雷 击 造 成 可
巨大。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 在过去受到雷击的设备中, 多于 7 % 0
的 设 备 是 电源 线 路 , 由此 我 们 也 能 够 分 析 出 , 电源 线 路 的 防 雷 保 护至 关 重 要 。
科技探 索与应 用
刍议气 象观测站 防雷技术 的应用
谢 俊 , 永 烈 覃
( 广西宜州市气象局)
摘 要: 在现代生活中, 每天关注天气 预报已经成了老百姓 的主要 生活内容之一 , 人们 出行 、 工作 、 劳作都要 了解 目的地 的天气状况, 老 百姓有 时只是想要仅仅了解天气情况 。天气预报的发布来源 于气 象观测 站, 象观测 站是接 收气象 原始数据的终 点站 , 气 同时也是发布 天气预报 的始发站。由此 可知气象观测站的重要性 已经不言而喻了, 目前 自动气象观测站是我 国气象观测站 的主要项 目和 部分。气象 部门的防雷技术是保证人们准确接收天气预报的前提 , 因此做好气象观测站的防雷工作意义重大 。 关键词 : 气象观测站 ; 防雷; 技术
视 里 常 看 到 的 被 雷 劈 中 的 人 或 者 桥 梁 、 筑 等 , 是 这种 被 称 建 就 为 直 接 雷击 的雷 击 方 式 。雷 击 电磁脉 冲 是 由云 地 放 电和 云 间放
222 电源线路 的防 雷措 施 ..
如果说机 房就像人 的大脑一样 , 么电源线 路就像人身上 那 的血管一样遍布身体的每个角落, 运输着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 元 素。电源线路将各种信息通过电源 线传至机房 , 再通过机房

一起雷击事故分析及农村防雷措施

一起雷击事故分析及农村防雷措施

府和 有 关部 门及 广 大农 民群 众 , 尤其对 于 偏远 山村 , 要进 一 步扩 大 气 象 灾 害预 警 和 范 围 , 善 预 警体 系 , 高政 府 、 完 提 民 众和 信 息 闭 塞 乡村 对 灾 害预 警 信 息 的 重视 , 政 府 及相 关 为 部 门做 好 防 雷减 灾 工 作 、 人民 群 众 增 强 防雷 意 识 并 采取 避
其他 金属 结构 都 没有 接地 。
2 雷 击 原 因 分 析
基 本上 无防 雷设 施 , 室外 雷击 事件 频 繁发 生 。 象部 门 除 了 气
加 大农 村 防 雷 知识 宣传 外 , 应根 据 农 村 的实 际 情 况 安 装农 村 防雷 基 本 设 施 , 范 天 线 布局 , 房 前 屋后 、 规 对 田间 地 头 的 大 树安 装 防雷 设施 , 在有 关部 门配合 下修 建躲 雨 避热 、 憩 休 的有防 雷设 施 的凉 亭 , 护野 外 避雨 人 员 的安全 。 保 并且 每 年 组 织技 术人 员对 避雷 设施进 行 安全技 检 , 除安 全隐 患 。 排
农 村经 济 学
现 代农 业 科技
21 0 0年第 1 4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起 雷 击事 故分 析 及农 村 防雷措 施
张 虎 ‘ 刘礼峰 龚 文静 z
( 南 省 鲁 山 县气 象 局 , 南 鲁 L 4 7 0 宝 丰 县气 象 局 ) 河 河 ¨ 6 3 0;
摘 要 通过 对 鲁 山县鸡 冢 乡一 村 民被 雷 击事件 的 调 查与 分析 , 对农 村 雷 电灾 害提 出 了防御措 施 , 针 以为进 一 步 加 强农村 雷电 灾 害预 报预 警服务 , 高村 民 防雷 意识和 防 雷常识 提供 参考 。 提

运用综合防雷技术做好气象台站防雷工作

运用综合防雷技术做好气象台站防雷工作

这方面 的人才 ,不能够更加及时有效地应对气象传 输方 面的故 致 火灾 ,电流又通 过电话线传 人计算机 ,导致 l O几台计算机 障, 是气象工作 的薄弱环节 ,有待加强和提高气象传输的保 障 同时损毁 ,同时 2楼楼道测报值班室 内的 电接风指示器 ,记 录
能力 。 2 . 2输电线路易因雷击发 生跳 闸
讯网络设施 在气象台站得到普遍应用 ,有效提高 了预警预报的 导体 中的大量电荷依然 附在导体上产生静 电效应 ,导致输电线 准确性和及时 l 生,使得 气象 台站 能更加及 时地提供天气实况和 路发生燃 烧的现象 ;磁感应 :雷 电会导致输 电通道 的四周充满 更加精细化地做好 天气 预报 工作 ,能够更加有效地为政府和公 强大 电磁场 ,磁场 中感应 出电流 ,产生很高 的热量引起燃烧 。
生。
3 . 2分析雷电的几种破坏形式
2 . 1 分析气象 台站传输设备现状
直击雷 :雷 电直接作用于物体上 ,直击雷会产 生很 大的电
气象 台站传输设备和线路保证气象数据的有效 传送 ,因此 能 ,直接造成被击物体的损坏 ;感应 过电压 :是最 常见 的雷 电
做好这些通讯设施的雷电防护非常重要。随着越来越多先进 的 破坏形式 ,雷击瞬间电磁场产生强大电压造成仪器损坏 ;雷 电
中 图分 类 号 :P 4 2 7 . 3 2
文 献标 识 码 :A
1雷 电危 害概 述
其额定 电压 ,从而改变线路的绝缘 结构 ,击穿或者烧断输 电线
据调查显示 ,每年都会发生成千上万起雷击灾害事故 ,并 路 ,导致停电。
且是在全世界 的大范 围地 区发生 。由于雷电的突然性 、快速性 3 . 1 研究雷电对输 电通道影响的特点

雷电风险评估如何进行雷电风险评估减少因雷击引起的安全事故

雷电风险评估如何进行雷电风险评估减少因雷击引起的安全事故

雷电风险评估如何进行雷电风险评估减少因雷击引起的安全事故在各种气象灾害中,雷电灾害的破坏性是非常大的。

因此,对雷电风险评估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分析,对于减少安全事故和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进行雷电风险评估以及如何减少因雷击引起的安全事故。

一、雷电风险评估的过程雷电风险评估是一项根据现有气象数据及其它相关数据来评估特定区域内发生雷电灾害的可能性和风险程度的科学方法。

根据雷电风险评估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防范和应对措施,提高人们应对雷电灾害的能力。

雷电风险评估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气象数据收集:收集特定区域内的气象数据,如雷电频率、闪电密度、雷电电荷量、高度、强度等。

2. 环境风险评估:分析区域内的环境因素,如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建筑物结构等是否会影响雷电灾害的发生和破坏程度。

3. 风险评估计算:根据收集的数据和分析结果进行计算,评估特定区域内发生雷电灾害的可能性和风险程度。

4. 风险识别和分析:分析可能会因雷击引起的危害和损失,识别存在的风险因素和薄弱环节。

5. 风险评估报告:总结以上分析结果,制定出预防、应对和恢复措施,形成雷电风险评估报告。

二、减少因雷击引起的安全事故1. 雷电监测预警:对于雷电灾害的发生和进一步加剧,制定及时的预案和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

雷电监测预警系统可以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对可疑区域进行预警,准确预测雷电灾害的时间和范围。

2. 泄雷装置:在某些场合下,可以设置专门的泄雷装置来减少雷击引起的损害。

例如,在高层建筑物、通讯塔、电力水利设施和空港等场合,都可以设置防雷设备、避雷针等设备来吸收静电,减轻雷击带来的损失。

3. 防护措施:包括建筑物的防雷制度、地下设施、电子设备等接地电位方面的防护措施,都是防止雷击导致的电磁干扰和火灾等安全事故的有效手段。

4. 雷电保险:对于某些重要物业,可以考虑购买雷电保险,降低雷电引起的损失和风险。

这些物业包括地下建筑、公共通信电视轨道交通设施、大型高层建筑物等。

景德镇市“2020.6.2”雷击成因与分析

景德镇市“2020.6.2”雷击成因与分析

link appraisement苏 茜 雷玄肆 陈鲍发景德镇市气象局苏茜;单位:江西省景德镇市气象局;职位:气象服务人员。

基金项目:景德镇市科技计划项目(2017NYSF002)图1 2020年6月2日20时南昌tlogp图午赣东北空气处不稳定状态之中,而由于西南气流强盛,850~600 hPa西南气流达12~17 m/s,加上地面辐合线的抬升作用,赣东北对流发展,最终导致景德镇多地强雷电、大风、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

雷达回波从6月2日17时的雷达回波情况(图2)看到,回波主要呈东西带状分布,带上强回波强度普遍达50~55dBz,略呈“弓形”分布,形成一明显的东西向飑线,在飑线西部“弓”状附近回波最强,达55~60dBz,位于乐平市西面。

飑线上50dBz及以上强回波附近伴有明显的强雷电天气。

17:40飑线向东北方向移动,55~60dBz的强回波中心影响乐平西北部,18:00进入景德镇市区并影响浮梁县城,在此过程中飑线的“弓形”分布明显,乐平市区、景德镇市区、浮梁县城位于“弓”状头部附近,出现剧烈的强雷电天气,同时伴有雷暴大风与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

由于气象观测站海拔查及“景德镇市致灾强雷电的预测技术研究”等课题研究,这几个时段均属于大范围闪电密集区,极易造成雷击灾害。

2017年6月10日20时前后,景德镇市德宇龙山生态园内根雕馆遭遇近年来影响最大的一次雷击事故,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雷击事故严重性大,雷击现场火光冲天;二是损失重,雷击起火导致直接损失300万元;三是领导重视程度高,景德镇市分管副市长连夜亲自赶赴市气象局了解强雷电情况。

与当天19:30分的10min闪电资料(图4)比较,两次雷击过程都具有密集闪电区,且密集闪电区影响的范围较大等特点,只是此次景德镇大范围的雷击事故强密集闪电区分布略分散。

从以上闪电定位资料监测分析可见,由于当天傍晚前后雷电密度、强度、影响范围、持续时间均达到较强水平,历年较为罕见,与近年来最强雷击过程相比,密集闪电区的密集程度、覆盖面积相当,导致乐平大部、景德镇市区、浮梁县南部出现明显雷击灾害。

气象观测站防雷技术的应用研讨

气象观测站防雷技术的应用研讨

气象观测站防雷技术的应用研讨1. 引言1.1 研究背景气象观测站是监测和记录气象要素的设施,具有重要的气象数据采集功能。

但由于其通常建设在较高的地点,处于雷电活动频繁的区域,存在较高的雷击风险。

雷击不仅会对气象观测设备造成损坏,还可能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甚至对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产生危害。

如何有效地防范和抵御雷击,保障气象观测站设施的正常运行,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气象观测站防雷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通过引入先进的防雷设备和技术手段,如避雷针、避雷网、避雷带等,有效地提高了气象观测站的雷击防护能力。

结合现代化的监测手段和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雷电活动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雷击对设施和数据的影响。

研究气象观测站防雷技术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不仅可以提高气象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可以保障人员和设施的安全。

通过深入探讨气象观测站防雷技术的现状、发展趋势、关键技术等问题,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气象观测站防雷技术在现代气象观测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通过对现有防雷技术的分析和总结,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旨在为提高气象观测站抗雷能力、保障气象资料采集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研究防雷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应用案例,深入理解其在实践中的作用和价值,为气象观测站的现代化建设和气象预警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提高气象观测站的雷电防护水平,有效保障气象观测设备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推动气象领域的科技创新和发展。

【200字】1.3 意义气象观测站防雷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气象观测站是我国气象监测和预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各类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预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气象观测站所处环境复杂多变,雷电等自然现象常常会对其设备和人员造成危害。

加强气象观测站的防雷技术研究和应用,能有效提高其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保障气象监测和预警的准确性。

邵武气象探测台常遭雷击分析与探讨

邵武气象探测台常遭雷击分析与探讨
71 0 C雷达 ; 地面 为长 春气 象仪 器厂 的 自动 站观 测
台 四周 高 压线 环 绕 , 成探 测 台 周 围有 较 大 的 电 造
磁场 , 雷概率 增大 。 落
2. 探 测 台 及 供 电 变压 器 地 网 2
仪器 , 采集 器位 于值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班 室 内。2 0 其 0 6年 i 高 空 月 探 测 改用 L波 段 高 空探 测 雷达 ,0 4年 l 20 0月地 面 气象 自动 站 建立 , 采 集器 位 于 观测 场 内。 从 其 20 0 5年 开始 探测 台的仪 器设 备经 常遭 受 雷击 ( 见
表 1 。在 2 0 ) 0 7年 6月 2 6日遭 强 雷暴 袭击 , 造成 探 测 台气 象 站 二级 专用 变压 器 击 坏 , 高空 雷 达 、
探 测 台 防直 击 雷及 感 应 雷 为共 用 地 网 , 照 按 规 范要 求 接 地 电 阻 ≤40 ,探 测 台 地 网 为 19 . 2 1 99
摘 要: 通过对邵武气象探测台雷击情况介绍和对探测 台常遭 雷击各种 因素进行分 析, 探讨从等电位、 合理布线、 合理接地、 泄流、 屏蔽和安装必要 的浪涌保护器等方面综合 考 虑 防雷措施 , 以避 免 或减 少 气象探 测 台遭 雷击 。
关 键词 : 测 台 ; 探 雷击 ; 析 与探 讨 分
2 1 第 2期 0 0年 21 0 0年 6月
福 建 气 象 F j nMee r lg ui to oo y a
2 0 0l Jn ue
N0 2 . 2 0 01
邵 武 气 象探 测 台常遭 雷 击 分析 与探 讨
徐跃 勤 ’虞 飞 肖秀 琴 , ,
5002福 (. 建 省 南 平 市气 象 局 , 平 3 3 0 ;. 建 省邵 武 市 气 象 局 ) 1福 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气象资料在雷击事故分析中的综合应用摘要:近年来,我国雷击事故频繁发生,在联合国公布的十大自然灾害中,雷电灾害也位列其中,同时,在我国的十大自然灾害中,雷电灾害也榜上有名。

本文对济南市的一次雷击事故进行探讨,运用气象资料进行事故分析,并且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气象资料;雷击事故;分析;建议
一、事故描述
本文对济南市遥墙镇中一个名叫新码头村的雷击事件进行分析,08年6月的一个中午,在稻田里劳作的一名农民被雷击死亡,而另外一名当时经过稻田的农民则被雷击击昏。

在事故发生之后,山东省雷电防护技术中心的相关专家组就马上前往事故现场进行
事故原因调查,经过调查,对这次事故进行详细分析。

二、气候背景分析
事发地点位于济南市区的东北方向,与济南市的直线距离大约为二十二千米。

事发地点为一片大面积的水稻田,较为空旷,从现场调查可以看出,事发地点并没有设置避雷针等防雷设施,距离稻田七十米左右还有一高压传输线路。

并且,事故发生的时候,鲁中以及鲁西北等地区都出现降水天气,局部地区还出现强降水以及雷雨天气。

(一)查看气象图示
在事故发生当天,查看山东省当地的500hpa的高空图,发现有一弱脊存在于河套以东的地方,而山东省正是被弱脊前的西北气流
控制。

再查看当地850hoa低层高空图,当时位于苏皖交界处,存在于一高压,而鲁中以及鲁西北地区,正是处于高压的西北侧,这两个地区当时气候受西南暖湿气流的控制。

由于当时的气候影响,济南的天气呈现出“上冷下暖”的状态,这种状态时属于非常不稳定层结状态,当时处于这种天气状态下的新码头村,就会极易发生对流性天气,类似于雷电天气等。

(二)云图演变
查看气候图像,在事故发生前两个小时,山西和河北境内出现高空槽云系,但是,这一气象当时并没有对山东省的气候造成影响。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高空槽云系逐渐转移向东北方向,当抵达济南上空时,小对流云团已经发展成为较强的对流云团,与高空槽云系结合,逐渐变强,一直向东北方向移动。

(三)雷电回波特征
根据事故当天的雷达组合反射率来看,在济南上空,有一个弓状回波呈现逐渐减弱状态,但是,此弓状回波对遥墙镇产生影响的时候,最大的回波强度可以达到45bbz,而最高回波可以产生超过9千米的顶高,在相互作用下,就会对济南上空的对流区域产生恶劣天气影响,出现闪电。

在山东省境内一共设置了十三个ld-ⅱ型闪电定位系统,在对事故发生当天进行闪电定位查询,发现当时事故地点附近发生了云地负闪击,还发生了六次,并且云地负闪击发生的位置都是距离事发地点半径240米的区域内。

三、事故结论
(一)在水田、河流等电阻率较小并且还比较空旷的地方,人们很容易就会受到雷电闪击,再加上农村地区缺乏高大建筑物,防雷设施较少,在空旷的地面中行走的时候,相对来说,人就成为了周围的高点,容易受到直击雷的电击,从而造成伤亡。

所以,雷雨天气的时候,人们一定要处于有避雷设施的室内,并且要把门窗关好。

(二)村民要加强对雷电危害的警惕性,政府以及村委要在农村加大力度宣传防雷知识,使村民的防雷意识以及在耳濡目染中能够得到提高,同时还要在农村地区安装避雷设施,从多方面预防雷击事故。

(三)在雷击事故的鉴定以及调查中,常规的气象资料以及闪电定位系统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气象工作者应该主动加强对闪电监测的研究,尽可能向社会提供更多的预防雷电信息,加强雷电预防。

四、加强防雷工作的建议
(一)加大宣传防雷知识
政府以及各级部门要充分利用各大媒体以及互联网进行防雷知识宣传,还要对广大居民加大宣传雷电科普知识以及防雷减灾知识,使广大居民能够充分了解雷电知识,并且各地区还应该定期举行防雷以及避雷的应急措施讲座,教会居民正确的避雷、防雷方法,从而避免因为雷电而导致损失。

(二)加强居民防雷意识
为了提高居民的避雷、防雷意识,政府以及相关部门一定要互相配合,进行防雷以及避雷知识的宣传,让居民充分认识防雷以及避雷工作的重要性,提高防范意识。

同时,政府还要出台相关的防雷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等相关的文件,对防雷工作进行全面的约束性,形成由上至下都依法进行防雷工作的局面,从而全面覆盖防雷工作,使防雷工作普及全民。

(三)规范防雷安全装置
各级气象部门以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相关的部门应当重视防雷安全工作,把防雷安全工作归类为安全生产评估方面的内容,对其进行安全检测。

同时,一定要定期检查各地区的防雷装置,在日常的维护中,一定要加以注意,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发挥防雷装置的作用。

另外,各部门还要对各建筑物开展防雷装置检查,对于那些没有在建筑物中安装防雷装置的,相关部门要勒令其在规定时间内装好,对于那些防雷安装装置不合格的建筑物,相关部门要监督其改装,从根本上做好防雷安全工作,避免事故发生。

(四)家电的使用
在雷雨天气进行时,居民在家使用电器的时候,一定要加倍注意,有些功率大的家用电器(如电冰箱、洗衣机、粉碎机以及搅拌机等)在雷雨天气中尽量避免使用,还要将这些家电的插头拔出来,避免触电;并且,在平时如果不使用这些家电的时候,也尽量将这些家电的插头拔出来,环保用电,这样养成良好习惯,在雷雨天气
中,将雷电灾害降到最低。

五、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济南市遥墙镇新码头村的一次雷击事故进行调查,运用相关的气象资料以及气象监督检测系统对此次事故进行分析,得出了相关的结论,并且通过对雷击事故分析,给出一些防雷、避雷建议,希望能够提高居民对雷电灾害的重视,提高防范意识,避免雷电灾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冯桂力,郄秀书,袁铁,周筠珺. 一次冷涡天气系统中雹暴
过程的地闪特征分析[j].气象学报, 2006, 64(2): 211-220.
[2] 李家启,李良福,覃彬全,等.雷电灾害典型案例分析[m]. 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460-462.
[3] 连志鸾,高连山,李国翠,赵瑞金,赵彦厂.蒙古东部冷涡造成河北中南部雹暴过程的地闪特征分析[j].高原气象,2009(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