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
为了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200 4年12月25日,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这是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第一个专业能力标准,它的颁布与实施是我国教师教育领域一件里程碑性的大事,将对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一、《标准》的研制
为了适应基础教育深化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从成立之日起就曾向教育部师范司提出建议——应尽快制定我国的标准。在充分调研与论证的基础上,教育部于2003年4月正式启动“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研制”项目,并将该项目列入教育部的重大研究课题,并委托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组织实施。
《标准》的研制前后经历了体系框架及内容设计、广泛征求意见、初稿研讨与修订、标准实验与完善四个阶段,历时近两年,共有40余名专家、学者,近20个单位和机构参与了该项目的研究与开发。
为了提高科学性与适用性,专家们深入研究和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相关标准(特别是教育技术标准)以及国内的相关研究成果。其中,国外的相关标准有《美国教师教育技术标准》(NETS,T)、《美国学生教育技术标准》(NETS·S)、《美国学校管理人员教育技术标准》(NETS·A),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的《教育传播和教学技术项目认证标准》(简称ECIT认证标准),还有《英国教师ICT培训标准》、《英国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和《英国中小学校长职业标准》等。国内的相关研究成果则涉及《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调查与分析b、《中小学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绩效标准研究》,《教育技术类专业人员的能力素质社会需求分析与专业课程框架设计》,以及《教育技术人员能力素质的社会需求专题调查》等。
2004年6月,初稿基本形成后,研制组随即在全国7个实验区,共100余所中小学内通过座谈、问卷调研等方式广泛征询意见,并在其中选择了部分学校进行《标准》使用的实验。通过广泛的意见征询和使用实验,研制组获得了大量的反馈信息,从而形成对《标准》初稿进行修改的指导思想:
(1)《标准》的体系结构与基本内容既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又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国情;
(2)在突出教育技术要求的前提下,既要重视信息技术,又不忽视传统的媒体和技术;
(3)为了使《标准》能在全国范围普遍适用,对《标准》的表述宜粗不宜细;
(4)对于适合三类不同人员(教学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既要有共性,又要有明显区别,以体现不同的工作特点与需求;
(5)对《标准》的所有条目要尽可能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绩效指标;
(6)对《标准》的所有条目的表述既要具体并有可操作性,又不要出现某种软件的名称或某家公司的产品。
在上述思想指引下,《标准》研制组经过多次讨论、修改,几易其稿,终于在2004年11月完成《标准》的正式文本。
在《标准》研制过程中,除了在体系结构与基本内容方面认真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以外,对发达国家制定标准过程的有益经验也注意兼收并蓄。例如美国在制定标准过程中取得的下述经验就很值得我们借鉴:
(1)坚持一个《标准》——全国不分地区都采用同一个教育技术标准。
(2)开发两类实施案例——围绕每一个学科设计的单科实施案例和涉及若干个学科、面向研究性学习的综合实施案例。
(3)注意三方面的结合——教育技术专家与学科教学专家相结合,教育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实施案例的开发相结合,教育技术标准的要求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相结合。
(4)狠抓四个环节——研究标准、开发案例、进行试点、评估检验。四个环节环环相扣,前一环节为后一环节奠定基础、做好铺垫,后一环节是前一环节的巩固、深化与拓展,四者缺一不可。
二、《标准》的体系结构与基本内容
通过分析国外众多标准制订的经验,我们发现美国的教育技术标准有较好的理论基础,较严密的逻辑关系和较完整的体系结构;英国的标准(包括《英国的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和《中小学校长职业标准》)从总体上看,系统性、条理性不太强,但有些条目的内容颇有新意而且要求具体,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在研制我国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体系结构与基本内容的过程中,我们着重借鉴了美国和英国的有关经验。
例如《美国学生教育技术标准》的体系结构可用“6(4)10”概括。“6”表示有6个能力素质维度:基本操作与概念;社会道德与人文要求;将技术作为提高学习效率的工具;将技术作为协作交流的工具;将技术作为研究探索的工具;将技术作为解决问题与决策的工具。“(4)”表示有4个不同的学习阶段:学前—小学2年级;小学3—5年级;初中6—8年级;高中9—12年级。“10”表示有10个概要绩效指标。这10个指标按不同的年级段由低到高、由浅人深地围绕6个能力维度给出了具体的行为指导。
又如《美国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的体系结构可用“6(4)23N”表示。“6”表示有6个能力素质维度:基本操作与概念;规划、设计学习环境并体验;教学、学习与课程;运用技术促进评价;运用技术促进绩效和专业实践;社会、道德、法律与人文要求。“(4)”表示有4个不同的工作阶段:一般性准备阶段;专业性准备阶段;教学实习阶段;职后执教一年的阶段。“23”表示有23个一级指标。“N”表示有N个概要绩效指标。N个概要绩效指标按不同的工作阶段由低到高、由浅人深地围绕6个能力维度给出了具体的行为指导,不同阶段的绩效指标个数不相同(一般性准备阶段17个,专业性准备阶段24个,教学实习阶段15个,职后执教一年21个)。
我们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对中小学的实际调研情况,借鉴美、英的经验,最终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414N”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体系结构。
“4”表示4个能力素质维度。“14”表示有14个一级指标。“N”表示有N个概要绩效指标(对于教学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这三类子标准,N依次为41、46、44)。
4个能力素质维度是:
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与态度,包括信息需求意识、信息应用与创新意识、对信息的敏感性与洞察力,对信息的兴趣与态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