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板总线类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O总线类型
总线是计算机系统中各个部件之间传输各种信息的公共通路。

微机总线按用途可分为四类信号线:
①数据/地址分时复用线:分别决定传输数据的宽度和直接寻址的范围。

②控制、中断和时序信号线:决定总线功能的强弱及适应性的好坏。

③电源线、地线:决定电源的种类和地线的分布与用法。

④备用线:厂家或用户用作性能扩充或特殊要求的信号线。

微机总线按功能和规范可分为三类信号线:
①片总线:又称元件级总线,位于芯片内部,把各种不同元件连接在一起构成不同功能插件的所有信号线或连接线,如CPU 内部寄存器与ALU之间的通路。

②内部总线:又称系统总线、板级总线,位于设备内部各插件板之间的连接通路,用来连接CPU、内存和I/O接口电路的信号线。

局部总线:各插件板(包括主板)通常也是一个完整的子系统,板上含有CPU、RAM、ROM、I/O接口芯片等功能电路,这些部件(芯片)之间的信息传送通路称为局部总线,如CPU与外设之间的PCI连接总线。

③外部总线:又称通信总线、设备级总线,位于机箱或板卡
外部,是用来连接计算机系统的两个主要部件的通路,如主板与键盘、显示器、硬盘等设备之间的通路。

不论哪一类总线又分为三种总线:
①数据总线:用来传输数据信号的三态控制(总线逻辑电路
的输出电平的三种状态,逻辑0、逻辑1、高阻)双向总线。

CPU 内部数据总线的宽度(位数)决定了CPU处理数据的能力;CPU 外部数据总线(系统总线)的宽度决定了CPU与外界传输数据的能力。

②地址总线:只由CPU发出存储器单元地址或I/O端口地址
时所使用的三态控制单向总线,其宽度(位数)决定了CPU访问存储器或外设的能力。

③控制总线:为协调微机各部件同步动作而传输各种命令信
号的三态控制单/双向总线,没有位数。

按主板总线(扩展槽)的发展历史和连接结构,可分为以下6种类型。

⑴ PC总线:用于以8088为CPU的IBM PC/XT机,又称XT总线;总线工作频率4.77MHz;总线宽度8位;数据传输速率2.38MBPS;扩展槽有62个引脚(线);把CPU视为总线的唯一主控设备来传输数据。

⑵ ISA(工业标准体系结构总线):用于以80286为CPU的IBM PC/AT机,又称AT总线;总线宽度16位,兼容8或16位插卡;总线频率8MHz;数据传输率8MBPS;扩展槽为(62+36)线;打破了总
线与CPU的同步关系而可单独使用;加强了中断处理和DMA(直接存储器存取)传输能力。

⑶ MCA(微通道结构总线):用于IBM PS/2机,非开放性、与ISA不兼容的总线;总线宽度32位;总线频率10MHz;数据传输率40MBPS;扩展槽140线;采用总线主控技术,总线传输控制主要由总线控制芯片管理;可支持16个总线主控制器,各设备传输数据时由总线控制器按优先次序安排;加强了芯片组在主板上的地位。

⑷ EISA(扩展型工业标准体系结构总线):为对抗IBM对MCA 总线的垄断并要求在功能、电气、物理上保持与XT、AT总线兼容而制定的总线标准;32位数据通道;33MBPS最大传输率;扩展槽采用(62+36)×2线结构,内部是两层触点结构;支持多处理器。

ISA、MCA和EISA是三种总线标准或称标准总线。

为解决CPU与高速外设间传输速度慢的“瓶颈”问题,出现了以下2种局部总线标准。

⑸ VESA(视频电子标准协会局部总线):简称VL总线或VL_BUS 或VLB,是在CPU总线与ISA总线之间插入的一级总线;总线宽度32位;总线时钟与CPU主频有关,最大不超过40MHz;支持突发传输模式,可确保总线不断地满载数据,最高传输率132MBPS;直接驱动的外设只有两个;用于486主板上。

⑹ PCI(外围部件互联局部总线):不依附于某个具体处理器,可应用于任何主板上;是CPU与外设(如显卡)之间插入的一级总线,
由一个PCI桥接电路实现对这一层的管理并实现上、下层间的接口以协调数据传送;总线宽度32位或64位;总线工作频率33.3MHz(1.0版)或66.7MHz(2.0或2.1版),与CPU及时钟频率无关;支持突发传输模式,最大传输率32×33.3÷8(数据位宽×总线频率÷8b/B)=133MBPS或64×66.7÷8=528MBPS;168线扩展槽;支持总线主控和同步操作;采用多路复用技术;支持PnP功能,能自动识别、配置并驱动外设;最多可同时支持10台外设。

继PCI之后开发的外围接口总线和总线接口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

⑺ AGP(图形加速/高级图形接口):为解决视频带宽紧张而采用的图形加速端口,它不是一种总线,而是3D显卡与主板外部总线的专用接口;采用点对点连接控制芯片和显卡,在主存与显卡之间提供一条直接通道,使3D图形数据越过PCI总线直接送入显示子系统;数据宽度32位;工作频率66.7MHz(AGP 1×)乃至133MHz;数据传输率266MBPS乃至1GBPS以上;主要在586或Pentium Ⅱ以上主板采用;具有DIME(系统内存直接操作执行模式)技术;分为AGP 1.0、
2.0、
3.0等版本的插槽规格:
①AGP 1×:1.0版,时钟频率66.7MHz;无DIME工作方式;
最大数据传输率66.7×1×32÷8(时钟频率×倍数×数据带宽÷8b/B)=266MBPS。

②AGP 2×:1.0版,正/负沿触发工作方式;传输频宽
66.7×2×32÷8=532MBPS。

③AGP 4×:2.0版,工作电压1.5V,最高传输频宽理论值为
66.7×4×32÷8=1.06GBPS。

▲AGP 2×和4×可以向下兼容。

④AGP Pro:2.0版,针对图形工作站,为解决AGP插槽供电
不足和显卡散热问题而设计,插槽稍长以额外供电给显卡;可驱动高功耗的专业显卡,50版可支持25~50W显卡,110版支持50~110W显卡;AGP Pro显卡插槽兼容AGP 4×显卡,但在插槽最前端需插入一小块塑料片,并用贴纸封住,以防插错而烧毁显卡;
高档主板采用。

⑤AGP 8×:3.0版,工作电压0.8V,32b并行总线;时钟频
率533MHz;总线带宽约2.1GBPS;不支持AGP 1×、2×显卡。

⑻ 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标准):Intel 和其他一些公司共同倡导的一种以PC机系统为中心的非同步传输总线接口标准,可解决外设太多所带来的有限接口的紧张问题。

USB接口是一种4芯(中间稍短的2根为电源和地线,两侧稍长的2根为数据线)D型串行通信设备接口,主要用作计算机与外设之间的连接;一般不需外接电源(+5V,耗电量2.5W设备);
可用来连网(特殊的USB网线)。

USB接口具有真正的即插即用Hot PnP(热插拔)技术,在带电状态下可安全地连接或断开设备。

USB接口有两个版本:1.1版具有1.5MBPS(12Mbps)数据传输率;2.0版的数据传输率达60MBPS(480Mbps)。

USB接口有3种类型:Type A,一般用于PC机;Type B,一
般用于USB设备;Mini-USB,一般用于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测量仪器及移动硬盘等。

ATX主板上的I/O接口区一般直接集成了2个USB接口。

有些主板上还提供多个USB接口插针,可扩展连线接到机箱前面板上,称为FRONT USB(前置或前端USB)。

USB在连接时至少须有一台微机,每个USB接口通过USB Hub
(USB扩展器)理论上可实现127个外设互连。

所有外设也可串接在USB总线上,构成菊花链接方式,各设备间连接线缆最长可达5米。

采用USB接口,可把键盘、鼠标、显卡、显示器、网卡、MODEM、声卡、音箱、游戏操纵杆、打印机、扫描仪、磁带机、闪存盘、外置硬盘或光驱、数码相机、摄像头、MP3随身听等外设按统一的I/O接口标准连接起来,微机集成的许多接口都可免除,只剩下1或2个统一的USB接口即可,使设备连接变得更简单。

大部分南桥芯片都整合了USB控制器。

USB总线要求有USB 驱动程序来配合各种USB设备,而USB驱动程序的基础部分一般存放在主板BIOS中。

USB外设各具一个ID识别码以便唯一标识该设备,并支持PnP功能。

⑼ IEEE 1394(高速串行总线接口标准):又称FireWire或
i.Link,俗称“火线”。

Apple公司开发的一种高速、实时、无延迟的串行总线标准。

美国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于1995年正式制定了1394标准。

IEEE 1394标准定义了两种总线模式:Backplane模式支持
12.5、25、50Mbps传输速率;Cable模式支持100、200、400Mbps
传输速率。

最新的IEEE 1394b标准能达到800Mbps、1Gbps、1.6Gbps 传输速率。

IEEE 1394接口是横跨PC机及家电产品平台的一种通用界面,可直接连接电视机、数码相机、摄影机、录像机、音响、高速外
置式硬盘、光驱、扫描仪、打印机等,适用于几乎所有电气设备(可脱离PC机而独立存在)。

IEEE 1394接口不需要Hub控制器,可实现对等传输,最大连线4.5米,大于4.5米可采用中继设备支持。

IEEE 1394接口分为有供电功能的6针A型和无供电功能的4针B型两种,A型接口可通过转接线兼容B型,但B型转换成A 型后则没有供电能力。

6针A型接口在Apple电脑和周边设备上使用很广,而在电子产品及PC机上大多采用简化的4针B型接口,需要配备单独的电源适配器。

IEEE 1394接口不需微机来控制所有设备,也不需要Hub,可用网桥连接多个IEEE 1394网络,达到无限制连接。

若采取混合连接方式,最多可连接63台设备;若设备间采用树形或菊花链拓扑结构,最多可互连1023个总线;若以一线串珠(Staight Line)方式连接,最多可连接16台设备。

没有IEEE 1394接口的主板也可通过插接IEEE 1394扩展卡的方式获得此功能。

它既可直接当做网卡联机,也可通过Hub扩展出更多的接口,并可级连。

IEEE 1394既可作为外部总线,又可作为内部总线使用,由于已有了PCI这样历史悠久的总线存在,且PCI正向64位过渡,各厂商不愿意做总线上的调整改动,所以IEEE 1394通常作为外部总线连接外设使用。

对于内部设备,IEEE 1394可为耗电量小于60W的接入设备
直接供电(8~40V可变电压,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达1.5A左右)。

对于绝大多数外接设备,一般还需要再使用专门的外部电源供电。

IEEE 1394的主要特征:速度快、支持好、连接多、热插拨、不需驱动;应用少、需要占用大量资源、需要高速度CPU。

USB与IEEE 1394的主要相同点:都是一种通用外接设备的串行总线接口;都可以快速传输大量数据;都能连接多个不同设备;都支持热插拨;都可以不用外部电源。

USB与IEEE1394的不同点:传输速率;结构;智能化程度;应用范围和程度。

⑽ PCI-X局部总线:由康柏、惠普和IBM三家服务器厂商于90年代末共同发起,后来提交给PCI-SIG组织修订,最终在2000年正式发布PCI-X 1.0版标准。

PCI-SIG(PCI Special Interest Group,PCI特别兴趣组)于1992年成立,是管理PCI规范的行业组织,拥有900多个企业成员,核心成员包括IBM、Intel、AMD、惠普、微软、Phoenix、ServerWorks 和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TI)等八家企业。

PCI-X是PCI总线的一种扩展架构,PCI-X的频率不像PCI那样固定,可随设备的变化而变化,可支持66、100、133MHz频率,未来将可能提供更高的频率支持。

在技术上,PCI-X并没有脱离PC体系,仍使用64位并行总线和共享架构,但将工作频率提升到133MHz,由此获得高达1.06GBPS的总带宽。

如果4组设备并行工作,每组设备可用带宽为266MBPS (1.06GBPS÷4);如果只有2组设备并行,每组设备则可分得533MBPS;在连接1组设备的情况下,该设备可独自使用全部的1.06GBPS带宽。

相对于64位PCI总线,在PCI-X的帮助下,服务器内部总线资源紧张的难题得到一定缓解。

PCI-X的另一个重要优点在于,它可以完全兼容以前的64位PCI
扩展设备,平滑过渡方式让PCI-X在服务器/工作站领域大获成功,并很快取代64位PCI成为新的标准,主要用于千兆/万兆网卡、磁盘阵列卡、SCSI卡等需要高数据带宽的扩展设备。

PCI-X 1.0基于PCI基础改良的性质,使之不可能彻底解决带宽不足的问题。

2002年7月,PCI-SIG推出PCI-X 2.0规范,它包含较低速的PCI-X 266及高速的PCI-X 533两套标准,分别针对不同的应用。

PCI-X 2.0并没有对总线架构做什么大改动,只是将工作频率分别提升到266MHz和533MHz,以此获得更高的传输效能。

PCI-X 266标准可提供2.1GBPS共享带宽,PCI-X 533标准则达4.2GBPS,两者最多都可支持8组设备,扩展能力相当强大;若系统只安装4组设备,则PCI-X 533标准允许每个设备获得超过1GBPS的总线带宽,完全可满足多路千兆以太网、光纤通道、SAS RAID系统的需求。

PCI-X 2.0也保持良好的兼容性,其接口与PCI-X 1.0完全相同,可无缝兼容以前所有的PCI-X 1.0设备和PCI扩展设备,在服务器市场占据主流地位。

PCI-SIG组织在2002年11月开发的PCI-X 3.0标准,即PCI-X 1066,工作在1066MHz的高频上,共享带宽达8.4GBPS,每个设备至少可拥有1.06GBPS带宽。

但这项计划后来没有了下文,原因很可能是遭遇到来自PCI Express阵营的冲击。

⑾ PCI Express总线及其接口标准:简称PCIe或PCI-E,又称“串行PCI”总线。

2001年春,Intel提出了3GIO(Third Generation I/O Architecture,第三代I/O体系)总线的概念,以串行、高频率的运作方式来获得高性能,并提交给PCI-SIG组织。

以Intel、AMD、IBM、DELL、nVIDIA等20多家公司起草的3GIO,于2002年4月正式更名为PCI Express,并以标准的形式推出,该新标准将全面取代现行的PCI和AGP(首先取代AGP 8×),最终实现总线标准的统一。

首先,PCI-E总线在工作原理上与并行体系的PCI没有任何相似之处,它采用串行连接方式,也被称为“串行PCI”。

由于串行传输不存在信号干扰,总线频率的提升不受阻碍,因此PCI-E能顺利达到2.5GHz的超高工作频率。

其次,PCI-E采用全双工模式,最基本的PCI-E拥有4根传输线路,2线用于数据发送,2线用于数据接收,即发送和接收可同时双向进行,相比之下PCI和PCI-X总线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只能作单向数
据传输,效率只有PCI-E的一半;PCI-E使用8b/10b编码的内嵌时钟技术,时钟信息被直接写入数据流中,比PCI能更有效地节省传输通道,提高传输效率。

2.5GHz,PCI-E ×1模式可提
供的单向带宽达250MBPS,全
双工运作的总带宽可达
500MBPS,使用两个通道捆绑
的×2模式则可提供1GBPS有
效数据带宽,×4、×8和×16模式的有效数据传输速率分别为2、4
和8GBPS,这与共享式133MBPS的PCI总线形成鲜明对比,何况这还
只是每个PCI-E可独自占用的带宽。

第三,PCI-E未沿用传统的共享式结构,而采用点对点(简称P2P)
工作模式,允许连接的每个PCI-E设备都有自己的专用独立通道来传
输数据,并依靠高频率来获得高性能,每个设备无需向整条总线申请
带宽,避免了多个设备争抢带宽的性能瓶颈问题发生。

如,将取代
AGP 8×的PCI-E ×16图形接口包括两条专用通道,一条可由显卡单
独到北桥,另一条则可由北桥单独到显卡,每条单独通道均拥有8GBPS
数据带宽。

2004年6月,Intel推出了完全基于PCI-E设计的i915/925X系
列芯片组,而nVIDIA和ATI两家显卡厂商也都推出了采用PCI-E ×
16接口的显卡。

如下页图所示,VIA PT890芯片组主板上集成有一个
PCI-E ×16插槽、一个PCI-E ×4插槽、一个AGP 8×插槽和两个
PCI插槽。

不久,nVIDIA、VIA、SiS、ATI等芯片组厂商也纷纷推出
新一代PCI-E芯片组,移动平台也进入PCI-E时代。

PCI-E接口根据总线位宽不同,规格从1条通道连接(×1)到×2、×4、×8、×12、×16和32条通道连接(×32),有非常强的伸缩性,以满足不同系统设备对数据传输带宽的不同需求。

PCI-E ×1和×16是主流规格,芯片组厂商分别在南桥、北桥芯片中添加了对PCI-E ×1、PCI-E ×16的支持。

较短的PCI-E卡可插入较长的PCI-E 插槽中使用,且接口能够支持热拔插,支持电源管理,支持数据同步传输,并为优先传输数据进行带宽优化。

PCI-E卡支持的电压分别有+3.3V、3.3Vaux及+12V三种。

⑿ I2C(Intel Integrated Circuit bus)管理总线:由飞利浦公司于80年代为音频和视频设备开发的串行总线,主要用于服务器管理中。

它有两条串行总线,用来连接微控制器及其外围设备;包括一个两端接口,通过一个带缓冲区的接口,数据可被I2C发送或接收;利用I2C硬件总线技术可对服务器的所有部件进行集中管理,可随时监控风扇、内存、硬盘、网络、系统温度等多个参数,增加了系统安全性,方便了管理,其主要优点是简单和有效。

⒀ HyperTransport(超传输)总线:
AMD在1999年提出的一种为主板上的集成电路互连而设计的总
线技术,它可以在内存控制器、磁盘控制器及PCI总线控制器之间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带宽,可以在同一个总线中模拟出两个独立数据链进行点对点数据双向传输,理论上最大传输速率可以视为翻倍,采用类似DDR的工作方式,在400MHz工作频率下相当于800MHz的传输频率,具有4、8、16及32位频宽(数据位宽)的高速序列连接功能。

在400MHz下,双向4bit模式的总线带宽为0.8GBPS(工作频率400MHz×双向2×DDR的2倍×频宽4bit÷8bit/Byte),双向8bit模式的总线带宽为1.6GBPS。

在800MHz下,双向8bit模式的总线带宽为3.2GBPS,双向16bit模式的总线带宽为6.4GBPS,双向32bit模式的总线带宽为
12.8GBPS。

当数据位宽不是32bit时,可以分批传输数据来达到与32bit相同的效果,如16bit数据可以分两批传输,8bit数据可分四批传输,这种数据分包传输的方法,给HyperTransport在应用上更大的弹性空间。

2004年2月,HyperTransport技术联盟(Hyper Transport Technology Consortium)正式发布了HyperTransport 2.0规格,由于采用了Dual-data技术,使数据传输频率提升到了 1.0、1.2和
1.4GHz,数据传输带宽由每通道 1.6GBPS提升到了
2.0、2.4和
2.8GBPS,最大带宽由原来的12.8GBPS提升到了22.4GBPS,32位总线的带宽达到8GBPS。

AMD将它用于Opteron及高端型号的Athlon 64 FX、Athlon 64处理器中,该平台的所有芯片组产品都迅速提供支持。

带宽提升主要是为满足PCI-E总线的需求,显卡的PCI-E ×16总线提供高达8GBPS的带宽,而之前的HyperTransport总线只能提供6.4GBPS带宽,两者无法匹配,将HyperTransport提升到2.0标准非常有必要。

当HyperTransport应用于内存控制器时,类似于传统的前端总线(Front Side Bus,FSB),对于将HyperTransport技术用于内存控制器的CPU,其HyperTransport频率相当于前端总线的频率。

HyperTransport技术是一种创新的技术,提供集成电路可升级、近阶高速、高效能及点对点连接的功能。

它具有4、8、16及32位频宽的高速序列连接功能,并提供12.8GBPS的频宽,可支持多种GHz +64位处理器及新兴的I/O技术。

HyperTransport是一种协议,而并不仅是一种实体接口,它可以适应新的应用程序而升级。

在HyperTransport协议中,数据被切割成数据区块或封包,每个数据区块最长可达64位。

HyperTransport技术有助于减少系统中汇排的数目,并可提供内嵌应用程序高效能的连接。

有了HyperTransport技术,PC(相互沟通的网络及通讯装置)中的芯片可以增加比现有技术快40倍的速度。

HyperTransport是特别为小于0.13微米的芯片规格而设计的。

HyperTransport的目的并不是要取代其它的I/O技术,而是要提供一种符合内存及I/O组件资料传输需求的高标准芯片对芯片的内部连接,它可以容易地连接低速传统I/O装置及高速新媒界I/O通道。

AMD、Apple、Broadcom公司、Cisco系统、nVIDIA、SGI、Sun Microsystem及Transmeta已组成一个团体,联合开发HyperTransport技术。

由于可以和PCI系统兼容,HyperTransport 技术已获得强大的业界支持。

HyperTransport技术允许网络设备的制造商仅需些微甚至不需更改软件或架构,便可立即扩展埠的数目及频宽。

在系统总线家族中,HyperTransport只是AMD自家提出的企业标准,设计目的是用于高速芯片间的内部连接,随着AMD 64平台的成功,HyperTransport总线的影响力也随之扩大,并成为连接AMD 64处理器、北桥芯片和南桥芯片的系统中枢,在这样的架构中,PCI-E 总线反而不再承担中坚角色,只承担设备扩展的单一职能,HyperTransport理所当然成为AMD 64平台的系统总线。

HyperTransport尽管是2004年才开始得到广泛应用,但其历史却极为悠久。

早在1999年,AMD就着手进行设计,当时它被称为“LDT (Lightning Data Transport)”,意思是传输数据像闪电一样快速。

2000年5月,LDT 1.0版发布,并被更名为HyperTransport。

AMD开发HyperTransport的主要意图是为当时还处于设计阶段的K8处理器服务,如两枚K8处理器构建SMP系统、K8与芯片组、芯片组的南桥与北桥等芯片之间连接都需要高速总线,HyperTransport正是针对这些特定的场合而设计;它也可作为路由器芯片与交换机芯片、高性能服务器内部的互联总线,具有相当高的灵活性和可扩充性。

在基本工作原理上,HyperTransport与PCI-E如出一辙,都是
通过串行传输、高频率运作获得超高性能。

不过正确说法应颠倒过来,因HyperTransport技术早于PCI-E,PCI-E其实是参照HyperTransport而设计的。

基本的HyperTransport总线是两条点对点的全双工数据传输线路,一条输入、一条输出,其物理频率只有400MHz,AMD引入了DDR双向触发技术,其数据传输频率相当于800MHz;如果同时使用8对这样的串行传输线路(也就是8bit),HyperTransport的双向数据传输率可达1.6GBPS;而如果采用32位设计,HyperTransport则能提供6.4GBPS的超高带宽。

除速度快之外,HyperTransport还有一个独有的优势,它可以在串行传输模式下模拟并行数据的传输效果。

当时的PC机都采用32位X86架构,系统内部数据都是以32位作为一个基本单位进行传输或处理;改用串行总线后,接收方在接收数据时就得等32位数据全部到齐后才可进行转换和封包,这就给系统带来了不必要的负担。

HyperTransport总线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采用一种特殊的分批方式,可以将32位数据预先分批组装,若采用8位总线,则32位数据会被分成4个批次发送,然后自动合为一体,这样在系统看来,数据都是以32位为单位传送的,它能直接调用,而不必像传统串行总线一样需要由系统干涉数据组装工作。

第一个采用HyperTransport总线的产品是nVIDIA在2001年推出的nForce芯片组,nVIDIA选择的是8位总线,南北桥带宽达800MBPS,而当时同类芯片组的南北桥带宽只有266MBPS,虽然nForce 没获成功,但高性能HyperTransport总线给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

2002年,nForce2推出,HyperTransport真正进入实用阶段。

HyperTransport的真正辉煌还是在AMD的Opteron和Athlon 64推出以后,这两款处理器都采用32位、800MHz规格的HyperTransport 总线与芯片组连接,总线带宽高达6.4GBPS。

由于Opteron和Athlon 64都直接整合了内存控制器,HyperTransport总线只需承担“显卡与CPU”及“南桥I/O设备与CPU”之间的数据传输任务,6.4GBPS 带宽绰绰有余。

此外,AMD为K8平台设计的AMD8000芯片组也采用HyperTransport技术,HyperTransport贯穿CPU、北桥和南桥,成为整套架构的中枢神经。

VIA和SiS都拥有自己的南北桥总线技术,暂时未采用HyperTransport,nVIDIA的nForce3芯片组因采用单芯片设计,HyperTransport总线也与它无缘。

从PC总线到ISA、PCI总线,再由PCI进入PCI Express和HyperTransport体系,计算机在这三次大转折中完成了三次飞跃式的提升。

与这个过程相对应,计算机的处理速度、实现的功能和软件平台都在进行同样的进化,没有总线技术的进步作为基础,计算机的快速发展就无从谈起。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