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教育哲学思想发展概况 下共41页文档
西方教育思想发展简介
![西方教育思想发展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5f2091fb770bf78a65295400.png)
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哲学、伦理学、心理 学等科学的发展,教育思想也异常活跃。夸美纽 斯、洛克、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赫尔 巴特、斯宾塞等人,继续宣扬人文主义,重视知 识的作用,从而形成了近代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 教育流派,也就是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流派的论 争。虽然两大流派或从个人或从社会的角度来确 立教育的不同地位、作用及其实施,但都是促进 近代西方教育思想流派发展的重要分支,至今在 世界各国的教育理论界,仍占有一定地位。
1900年,杜威在《学校与社会》一书中,首次提出" 1900年,杜威在《学校与社会》一书中,首次提出" 传统教育" 传统教育"概念之后,西方教育思想进入传统与现代 教育的争论期,从而导致了教育思想流派的繁荣兴 旺。 五六十年代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重大转折时期, 也是西方教育发展的重大转折时期。人力资本理论, 功能主义教育理论纷纷出台,教育投资热遍及西方 以及第三世界国家。然而70年代的经济发展状况表 以及第三世界国家。然而70年代的经济发展状况表 明,教育投资并没有带来经济繁荣,希望变成了失 望,失望又化成了对现实教育制度的全面考察,化 成了对西方教育历史的反思。 由此,各种教育思想颇为活跃,派别众多,它们粉 墨登场后,无论在教育思想或教育实践领域,都产 生了大小不同的影响,有时甚至成为某个时期占主 导地位的势力。
第二章 教育思想的演进-西方古代教育
![第二章 教育思想的演进-西方古代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0d1de1a7284ac850ad0242e4.png)
久,该学园有着悠久的历史,历时长达九百余年,对后世的影响
很大。柏拉图终身未婚,在一次宴会中与世长辞,享年80岁。
2、哲学与政治思想
柏拉图在哲学观上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他否认客观世界的真实 性,而把精神理念看作世界的本质。他把世界分为可知世界和可见 世界。可知世界即理念世界、精神世界,是认识的对象,是真理, 是真实的、永恒的;可见世界即现象世界,是可知世界的摹本,是 自然界和一切人造的可感知的事物,是虚幻的、不可靠的。 柏拉图认为人是由神创造的,人由肉体和精神所构成。人的灵魂是
(三)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1、生平 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古希 腊著名的哲学家.除了在哲学领域有卓越贡献外,在政治学、经 济学、心理学、伦理学、逻辑学、生物学、美学、物理学等许多 领域都具有独到的创见。 亚里土多德17岁时师从柏拉图,在柏拉图学园生活学习20年 之久。公元前335年在郊区的一所名叫吕克昂(Lyceum)的体育馆 创办一所学园。由于他所取得的杰出成就,使得该学园成为古希
分: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理智灵魂。灵魂的高级部分是理智灵魂,
他把人受教育时期划分成三个阶段:初生到7岁为幼儿教育阶
段、7至14岁为青春发动期的教育,14至21岁为成人教育阶段。 亚里士多德在教育领域,首次提出教育要与人的自然发展相适
应,开创了教育按不同年龄阶段实施的先例,最早从理论上论证了
和谐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首次将心理学的理论应用于教育。他 重视美育(音乐教育),关心幼儿教育,强调德育,尤其是文雅教育 的提出。但是,在女子教育方面他则表现得过于消极。
大的启发性。局限性是对问题的探讨很难深化,而且也很浪费时间。
(二)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1、生平
西方教育思想历史脉络总结
![西方教育思想历史脉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1f93ffb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86.png)
西方教育思想历史脉络总结西方教育思想历史脉络总结西方教育思想源远流长,经历了漫长而丰富多样的发展历程。
本文将从古希腊开始,简要概述西方教育思想的历史脉络,并讨论其中一些重要的思想家和他们的贡献。
古希腊是西方教育思想的起点,其重要的思想家包括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苏格拉底强调对真理的追求和自我思考的重要性,他的教育方法被称为“启发式教学法”,即通过对话和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使他们自己发现答案。
柏拉图进一步发展了苏格拉底的思想,提出了对智慧和德性的追求,他的教育方法被称为“哲学教育法”,即通过对话和辩论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
亚里士多德则更加关注实际知识的获取和应用,他的教育方法强调经验和实践的重要性。
罗马帝国时期,教育思想受到了古希腊文明的影响。
西塞罗是当时重要的教育思想家,他提出了以培养公民和发展人的优秀品质为目标的教育理念。
西塞罗强调修养和德行的重要性,在他看来,一个合格的公民应具备合乎道德和道义的行为。
中世纪是基督教盛行的时期,教育思想主要受到宗教的影响。
教会控制了教育体系,修道士们负责教育工作。
圣奥古斯丁是当时重要的教育思想家,他认为人的灵魂可以通过上帝的恩赐得到救赎。
他提出了教育要以培养信仰和宗教虔诚为目标,在这一时期,宗教教育成为主导。
文艺复兴时期,教育思想经历了一次重大转变。
人文主义运动兴起,重新发掘了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化遗产。
伟大的人文主义者培根强调实践和经验的重要性,他认为知识应该服务于实际生活和社会生产。
教育要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多样性,注重培养人的批判思维和天赋。
启蒙时代是西方教育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开始反思传统教育体系并提出改革的建议。
卢梭强调儿童的天性和个体差异,他主张教育应该以个体为中心,尊重儿童的自主性和兴趣。
康德则提出了教育应该培养人的理性和智力的观点,他强调人的自由和个体能力的发展。
19世纪是现代教育思想的起点,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和韦伯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代表。
专题二
![专题二](https://img.taocdn.com/s3/m/08704bd9b9f3f90f76c61b78.png)
解放后教育哲学的发展
• 教育哲学课程取消与开设的演变 --20世纪80年代前,以学习前苏联的教学计划和制度为
主,取消大学开设的教育哲学课程
--20世纪80年代后,重新开设教育哲学课程 • 教育哲学专著获得大的发展
--陈友松《当代西方教育哲学》 --崔相录《二十世纪西方教育哲学》 --陆有铨《西方教育哲学》《躁动的百年》
改造主义教育哲学思想流派
• 发展历程
-改造主义的思想基础是实用主义,1920 年杜威的《哲学的改造》一书中提出改 造主义的名称 -20世纪30年代初,“拓荒思想家”代言 人通过出版论著宣传改造主义思想 -20世纪50年代改造主义教育走向独立发 展--布拉梅尔德
• 基本原则
•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实现一个确实经过周密 考虑的社会改革方案 • 教育工作必须毫不迟延的进行这项工作 • 新的社会秩序必须是“真正民主”的 • 教师必须用民主的方法进行说服教育,使学生 相信改造主义观点的正确性和迫切性 • 教育的目的和方法必须按照行为科学的研究成 果重新制定 • 儿童,学校和教育本身主要是由社会的和文化 的力量决定
第二时期:发展阶段 (二十世纪初至今)
• 教育哲学的学科地位得到确立 —1912年,【A】(教育家)麦克文纳尔《教育哲学教 程纲要》一书第一次明确提出探讨教育哲学学科性 质的必要性,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哲学的真正开端。 • 哲学流派的繁荣和发展引起教育哲学的第二次发展 -实用主义教育哲学为主流(杜威) -“主义式”教育哲学盛行 (教育哲学七大流派:实用主义,进步主义,永恒主 义,要素主义,改造主义,存在主义,分析哲学)
基本原则(主要观点)
• • • • 学习必然包括刻苦和专心 教育过程中主动权在于教师而不在于学生 教育的核心是吸收规定教材 学校应该保留传统的心智训练的方法
廿世纪前西方教育哲学的发展
![廿世纪前西方教育哲学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e613ae4579563c1ec5da71f2.png)
廿世紀前西方教育哲學的發展授課教師:方永泉2008.4教育哲學家所問的問題,有的遠從古希臘的Socrates即已開始,有的則是我們這個時代與文化的產物¡K¡K⏹早在專業的教育哲學家出現之前,哲學家與教育家就爭辯著類似今日教育哲學家所討論的問題:教育的目的應該是什麼?那些人應該接受教育?教育的內容應該根據天生的興趣及能力而有所不同嗎?政府又該在教育中扮演什麼角色?⏹在每一個時代中,這些問題都引發了許多的回應,人們必須對過去這些舊的想法持續進行批判,而隨著時代及條件的改變,並且基於使教育要更好的理念,我們對於新的觀念也必須有所回應。
蘇格拉底(Socrates,c.469-399 B.C.)⏹一位難應付的老師。
⏹一位遊手好閒的好辯者。
⏹一個有曠達胸襟的哲學家⏹也是歷史上第一位為哲學殉道的哲學家。
⏹Know yourself!蘇格拉底式的方法與問題⏹知識或學習即回憶─先天觀念說⏹Socratic Method─產婆術(maieutics),詰問法、辯證法、對話法。
⏹Socratic Question:How we lead a good life?⏹知識與道德的關係─德即知,知德一致蘇格拉底vs. 孔子⏹蘇被稱為西方的孔子,孔子則被視為東方的蘇格拉底⏹生平雖有些許不同處,如蘇幽默,孔嚴肅;孔曾任官,蘇則未曾為官。
⏹但兩者同為偉大的教師;均述而不作;在追求知識的態度上都虛懷若谷。
⏹對知識及道德的看法的比較。
⏹教育方法的比較。
Socrates的啟示─他的目的不是在¡§教導¡¨人們該怎樣,而是在¡§提供¡¨人們學習的方法思考問題¡K⏹蘇格拉底教學法可以應用在現代的教學上嗎?⏹蘇格拉底教學法是合適的嗎?他尊重他的學生嗎?有時有無強迫學生接受他的意見?在學生面前無清地詰問學生,這樣正確嗎?⏹有無其他方法來運用蘇格拉底詰問法,以符合你自己的道德標準?⏹作為一個像蘇格拉底的老師,自己必須先準備些什麼?柏拉圖(Plato)c. 429-347 B.C.⏹哲學史上罕見的天才。
现代西方教育哲学
![现代西方教育哲学](https://img.taocdn.com/s3/m/391b7300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70.png)
进步主义进步主义教育的宗旨在于反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沿袭欧洲形式主义占统治地位的传统学校教育,以便使美国的教育适应日益工业化、都市化和大量移民的需要。
进步教育要使学校教育实际些,使教育更能够处理普通人日常所关心的事情。
北美殖民地早期是一种以宗教为中心的社会,清教徒认为人的本性是邪恶的,所以出于儿童自然欲望的任何活动,如呵呵大笑、跳舞、游戏等,都应该加以控制。
教师教学所遵循的原则是“布置作业-记忆-背诵”。
南北战争后,美国逐渐完成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以宗教为中心的伦理训练逐渐转为以学科为中心的理智训练。
虽然教师也要求学生掌握某些政治、历史以及有道德意义的教材,但他却无法对学生实际的道德品质作出判断。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根据教学大纲、教科书的要求给学生布置作业,要求他们反复练习、记忆,并在考试时背诵出来,而学生注意的也只是印在书本上的字词,而不去理解与人生意义有关的问题。
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罗马教育。
古罗马人注重实际,注重教育的实践性,认为教育要与人现实的生活相联系。
自然主义直接影响了进步教育。
卢梭在《爱弥儿》中开宗明义:“上帝创造的一切都是善的,而人滥于作为,便变为丑恶的。
”既然人生来就是善的,顺其自然的发展就可成为善良的人。
如果按照成人的标准来塑造儿童,教育便不会成功,所以教育要顺应儿童的天性,儿童不应受戒于成人,而只应受到自然的惩罚。
16:32 2005-6-13传统教育中,教材以及正当行为的标准是从过去继承而来的,学生的态度必须是温良、忍受和柔顺的。
1896年杜威着手开办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学校注重社会性和学生的活动,强调儿童的兴趣和冲动乃是儿童天赋的资源、未投入的资本,儿童积极成长正是依靠这些资源和资本的运用;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
进步教育尊重儿童的个性、鼓励儿童自由的和自然的发展和儿童的创造,以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作为教育活动的依据。
这种思潮表现出极端的个人主义和儿童中心的倾向,是把个人和各种制度从压制人的生活形式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的那种广泛努力的一个部分。
西方的教育学思想
![西方的教育学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e03d2dc42cc58bd63186bd50.png)
自然主义的教育观: ⑶自然主义的教育观: 主张效法自然, 主张效法自然,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 的自然特点、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 的自然特点、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 提倡对学生进行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提倡对学生进行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影响: ⑷影响: 成为后来强调教育中注重人的发展的思 想根源。 想根源。
(二)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捷克教 育家夸美纽斯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该 年出版的《大教学论》 育家夸美纽斯 年出版的 书被认为是教育学作为规范学科的开始.(在教 书被认为是教育学作为规范学科的开始 ( 育学史上, 育学史上,一般把该书看成是近代第一本教育 学著作。) 学著作。)
探寻教育理论依据。 ⑵探寻教育理论依据。从理论上概括了欧 洲文艺复兴以来的教育经验,研究了新兴资产 洲文艺复兴以来的教育经验, 阶级在教育上提出的新问题, 阶级在教育上提出的新问题,建立比较完整的 教育理论体系。 教育理论体系。 主要贡献有: 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 主要贡献有:①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 划分了儿童的年龄分期, ②划分了儿童的年龄分期,确立了各年龄的教 学内容; 论述了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学内容;③论述了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主要观点: 主要观点:
对世界的认识 本质—— 本质
本质—灵魂 本质 灵魂
对人的认识
政治领域
理性(基础、智慧) 哲学王 理性(基础、智慧)—哲学王 意志(勇敢) 军人 意志(勇敢)—军人 情感(情感) 劳动者 情感(情感)—劳动者
“理念世界” 理念世界” 理念世界 影子—— 影子 “现实世界” 现实世界” 现实世界
5、文艺复兴时期及继后一段时期的教育思想: 文艺复兴时期及继后一段时期的教育思想: 积极方面:人文化(人性、个性、神性、 积极方面:人文化(人性、个性、神性、 学生的兴趣)、世俗化、新学科教学内容的 学生的兴趣)、世俗化、 )、世俗化 增加; 增加; 消极方面:过于理想化,古典主义倾向, 消极方面:过于理想化,古典主义倾向, 脱离实际,形成新的形式主义。 脱离实际,形成新的形式主义。
外国教育史思想发展
![外国教育史思想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e0d7a086168884868662d6cb.png)
外国教育史1、外国古代教育●古代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特点:世界文化的摇篮;教育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等级性;教育内容丰富;教育机构繁杂;教育方法简单;知识是统治阶级的专利;文明及文●古希腊教育:2、外国近代教育文艺复兴与**改革时期的教育1,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人本主义;古典主义;世俗性;贵族性;**性2,意大利人文主义:弗里吉奥,维多利诺(快乐之家)和格里诺3,北欧人文主义:伊拉斯谟(主*人文主义基督教化,基督教人文主义化;代表作是《愚人颂》,《基督教君主的教育》和《论童蒙的自由教育》)维夫斯(《知识论》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彻底的教育书籍;主*将基督教与人文主义结合起来,认为一切教育接应引导到虔敬,应在学生心中确立圣经的威信)莫尔(英国,乌托邦)●天主教教育1,罗马教廷主持的反**改革运动2,耶稣会是反**改革运动的先锋和中坚,其首创者是西班牙人罗耀拉3,耶稣会创办的学校统称为“学院”,分初级部和高级部,其中初级部5-6年,相当于中学和大学预科,学习内容以古典语言、文法、古典文学等人文学科为主。
高级部即哲学部和神学部,学习内容包括逻辑学,形而上学,伦理学等,其中神学部学习圣经和经院哲学4-5年;4,耶稣会的学校的组织管理一切以1559年的《耶稣会章程》和1799年的《教学大全》这两个纲领性文件为标准和尺度。
3、外国现代教育1,欧洲新教育运动和美国的进步教育运动新教育运动1,新教育运动的先驱:英国:雷迪【阿博茨霍尔姆乡村寄宿学校】—新教育运动的开端;法国,德莫林【罗歇斯学校】;德国,利茨,乡村教育之家,乡村之家运动2,实验教育学:梅伊曼和拉伊(《实验教育学》)●凯兴斯泰纳:1,公民教育理论,政治理想是建立一个文化法治的国家,认为国家有着双重任务:维护国家内在与外在的安全及其公民的身心健康;向伦理化社会发展,逐步实现人道国家的理想。
公民教育的中心内容是通过个人的完善来实现为国家服务的目的。
●劳作学校理论【公民教育理论的具体化】---被称为“国家主义的劳作教育论”或“公民教育的劳作学校论”,规定劳作学校的三项任务是:基本任务是职业陶冶的预备,第二项任务是职业陶冶的伦理化(把职业陶冶和性格陶冶结合起来),第三项任务是团体的伦理化(要求在学生个人伦理化的基础上,把学生组成工作团体);3,蒙台梭利:创办儿童之家;主*对3-6岁的儿童提供一个“有准备的环境”,即一个符合儿童需要的真实环境,是一个供给儿童身心发展所需之活动、联系的环境,是一个充满自由、爱、营养、快乐与便利的环境。
第4章 17-19世纪的西方教育思想
![第4章 17-19世纪的西方教育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15ffa00c964bcf84b9d57bc3.png)
有步骤地把知识、品德传授给儿童。
2.教学的原则
基本原则——“教育性教学” 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道德,而教育的基本手
段是教学。
教学不仅能传递系统知识,更是实现道德教育
目的的主要途径。
任何教学过程必须具有教育作用。
3.课程理论
根据人的多方面兴趣设置多方面的课程。 兴趣分为两大类:
“这本《大教学论》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 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 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 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 进步;并使基督教的社会因此可以减少黑暗、 烦恼、倾轧,增加光明、整饬、和平与宁静。” ——《大教学论》扉页
(二)教育原则
基本原则——教育适应自然
青春期的教育(15-20岁),道德教育和宗教教育
以“爱”为中心,自爱—他爱—博爱
(四)自然教育的方法——消极教育
消极教育,即成人不干预、不压制和强迫,
让儿童遵循自然率性发展。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 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教师的两项任务:
1.观察自由活动中的儿童,了解其倾向和特点; 2.创设学习环境,防范来自外界的不良影响。 “最初几年的教育应当纯粹是消极的。它不在 于教学生以道德和真理,而在于防止他的心沾染 罪恶,防止他的思想产生谬见。”
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思想旗帜。
基本思想
高度重视教育,批判传统教育
“在所有一切有益人类的事业中,首要的一件, 即教育人的事业,却被人忽视了。” ——《爱弥儿》序言
提出“自然教育”思想
(一)自然教育的基本含义
核心——归于自然。即教育必须顺应人的自然本
性,促进儿童的自由发展。
西方教育体制的演变和教育哲学思想
![西方教育体制的演变和教育哲学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4603473c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11.png)
西方教育体制的演变和教育哲学思想教育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类自我实现、成长和发展的关键。
自古以来,教育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历程而不断变革进化。
尤其是在西方社会,教育的发展曲线更为曲折,具有深刻的历史和哲学背景。
本文将探讨西方教育体制的演变和教育哲学思想。
一、教育体制的演变1. 古希腊和罗马时期古希腊和罗马时期的教育以家庭教育为主,父亲是孩子最重要的教育者。
富有的人家会聘请私人教师对孩子进行一对一教育。
公共教育机构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文化的盛行,最早的公共学校是由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所建立的。
这些学校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出具有政治与哲学素养的知识分子,而不是为了每个人提供基本教育。
2. 中世纪在中世纪时期,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传播宗教信仰和精神道德。
由于欧洲当时是基督教会的核心地带,教育体制几乎完全为教会所掌控。
由于教会的广泛影响,教育的内容受限于神学和读写能力的教育。
3. 文艺复兴时期随着文艺复兴时期的到来,学习成为了一种时尚,个人和家庭在教育的决策中扮演了更为重要的角色。
这个时期对传统的神学教育进行了颠覆,出现了自然科学和人文主义的教育模式。
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注重个人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的发展,标志着一种新的知识和价值观的兴起。
4. 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时期的到来加速了教育体制的转型。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迅速发展,教育不再仅仅关注精英阶层,而是希望为更多人提供必须的知识和技能。
此时期,公立教育机构成为教育主流形式,而不再是家庭或教会的传统教育方式。
5. 当代时期在当代时期,教育体制的变革仍在不断进行。
信息社会和全球化的趋势下,教育必须适应大众化、技术化和国际化的需要。
同时,现代人对教育的要求更加多元化,如培养创造性思维、解决人际冲突、跨文化沟通技能等。
二、教育哲学思想1. 人类主义教育人类主义教育是一种希望能够培养出独立和自由思想的适应社会的教育。
人类主义教育的思想是人文主义的延伸,旨在维护人类普遍的价值观和人的尊严。
西方思想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西方思想教育的起源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3427c749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1e.png)
西方思想教育的起源与发展人类社会从文明起源开始,思想就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灵魂。
但是,思想是可以被传承、发展和改变的,这需要思想教育来实现。
西方思想教育作为人类历史上重要的一部分,其起源和发展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哲学、宗教、教育等方面来探究西方思想教育的起源和发展。
一、哲学的起源哲学作为西方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学派、亚里士多德学派、伊壁鸠鲁学派、欧多克斯学派等。
在这些学派中,哲学家们倡导人的自由、人的理性、人的道德等等重要的思想观念,这些思想观念不但深刻影响了当时的西方社会,而且到现在仍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例如柏拉图学派的创始人柏拉图,他认为人们应该通过理性去寻求真理,信仰高于审美,艺术家的作品应该追求真理的美。
此外,他提出了著名的“理念论”,认为所有的事物都有本质和表象两个方面,真正的本质只能通过理性去认识。
柏拉图的思想在后来的西方思想教育发展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宗教的发展宗教在西方思想教育的发展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古代罗马时期,基督教的传入为整个西方文明的发展和改变带来了重要的契机。
基督教的宗教教育对西方文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通过传播信仰、教授道德,提高个人与社会的道德意识、修养和自律能力,推动了整个西方文明的发展。
在中世纪,天主教占据着制高点,教会成为唯一的学术机构。
教会不但对于宗教思想进行普及,而且对知识的传播和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产生了许多重要的文化遗产,例如哥特式建筑、圣经、尼斯教义等等。
其带动了整个中古时代的哲学、科学、教育等方面的发展,推动了整个西方社会的变化。
三、教育的演变教育是思想教育的重要方面之一,西方教育的演变也体现了思想教育的变迁。
在古代,教育主要由家庭和私人的老师来承担,城邦式的政治制度也为教育的兴盛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到了中世纪,教会成为唯一的学术机构,教育也开始普及。
教会开创了许多著名的教育机构,例如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等。
西方教育史思想内容总结
![西方教育史思想内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d99f391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f7.png)
西方教育史思想内容总结西方教育史思想内容总结:西方教育史思想是指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开始,经过中世纪的基督教教育,再到现代教育形式的形成与发展的一系列教育思想观念和实践。
在这一历程中,西方教育思想经历了诸多变革和发展,对整个西方文化和教育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希腊时期,教育被视为人的基本素质的开发和培养,被赋予了“美德”的重要使命。
柏拉图提出了“国家的核心要保证守护者阶层受到高质量、全面的教育”的思想,他重视诗歌、音乐、体育等身心修养的培养,主张培养优秀的统治者和守护者。
亚里士多德则强调具体知识的传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提出适应个体差异的教育原则。
中世纪的基督教教育,以教廷的宗教教育为主导,强调对信仰的传授和道德的教育。
教会成为唯一的权威,教育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注重培养人的虔诚与忍耐力。
修道院学校兴盛起来,成为中世纪教育的重要机构,负责对教士和僧侣进行系统的学术和宗教教育。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兴起,以人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开始得到重视。
人文主义强调个人的全面发展,重视人的自由和个性,提倡以人的本性为基础的自由发展和真理的追寻。
二者相结合,形成了以贵族教育和职业教育为主的教育体系。
同时,文艺复兴对学术研究的推动,促进了大学的发展,使教育成为独立学科,并开始注重实践。
17世纪启蒙运动时期,教育改革开始兴起。
启蒙思想家们认为教育应以理性为主导,注重发展人的理性和批判思维能力。
教育应该使人具备自主的能力,追求真理和幸福。
教育改革的成果主要体现在法国和德国,法国的孟德斯鸠主张通过教育来改造社会,德国的康德主张以道德和公民担当为教育的目标。
19世纪,工业革命的兴起引发了对教育的新思考。
工业革命的到来导致了工人阶级的兴起,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与日俱增。
教育的目标从贵族阶级的培养转向了广大劳动阶级和中产阶级的综合发展。
公立学校系统逐渐建立起来,普及义务教育成为全民教育理念的基石。
20世纪,发展到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
西方哲学和思想的演变和历史
![西方哲学和思想的演变和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ff09ca47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a7.png)
西方哲学和思想的演变和历史西方哲学和思想是人类思维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现代哲学等多个历史时期和流派,每个时期和流派都有其独特的思考方式和思想体系。
本文将从古希腊哲学开始,探讨西方哲学和思想的演变和历史。
古希腊哲学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起点,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鼻祖。
古希腊哲学出现在公元前六世纪晚期,最早是由一些哲学家如泰勒斯、安纳克西曼德、赫拉克利特等提出了自然哲学,探究自然世界的本质。
后来,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则将哲学从自然哲学转向了道德和政治哲学,并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69年,他的哲学思想以道德哲学为主,认为思想是一切的根源,只有正确的思想才能带来正确的行动。
他的对话法(苏格拉底式的对话)是古希腊哲学的重要贡献,有利于在交流中探究真相。
柏拉图是古希腊哲学中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哲学思想包括理论哲学、政治哲学和宗教哲学等。
他认为,物质世界是不稳定的,真正的现实是超越这个物质世界的理念(形而上学),并把理念归于上帝。
他的《理想国》和对“义”的思考对后世影响深远。
亚里士多德则是古希腊哲学中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覆盖了自然哲学、形而上学、伦理学等多个领域。
他提出了逻辑学,并构建了对自然世界的分类体系。
他的伦理学思想强调了人应该追求中庸和节制的生活方式,对后世的道德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世纪哲学中世纪哲学是围绕基督教信仰的哲学体系,它的产生和发展可以追溯到公元5世纪的圣奥古斯丁。
中世纪哲学区别于古希腊哲学,强调了上帝的存在和上帝对世界的主宰,以此为基础谋求人类生存之道。
中世纪哲学的一个重要事件是哥德尔定理的产生。
哥德尔定理是逻辑学的一个基本定理,它表明任何系统中都有无法证明的真命题。
这个定理对于哲学界和数学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促使人们反思知识的限制和有效性。
现代哲学现代哲学是指从16世纪开始到现在的哲学思潮和哲学家,它是西方哲学历史上的重要阶段之一,也是自由思考和科学、技术等领域发展的重要基础。
西方的教育学思想
![西方的教育学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e03d2dc42cc58bd63186bd50.png)
代表作——《爱弥儿》,又称《爱弥 ⑴代表作 《爱弥儿》 又称《 论教育》 1762年发表的教育哲理小说 年发表的教育哲理小说。 儿——论教育》,1762年发表的教育哲理小说。 论教育 强调自然性。 ⑵强调自然性。自然性与现代文明是对立 的,他理解的自然,是指人与生俱来的自由、 自然, 自然 是指人与生俱来的自由、 平等、纯朴和良知。认为人性本善, 平等、纯朴和良知。认为人性本善,但被现存 的环境和教育破坏了,只有造就新的、 的环境和教育破坏了,只有造就新的、适合人 性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教育, 性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教育,人才能在更高 阶段回归自然。 阶段回归自然。认为人为地、根据社会要求强 加给儿童的教育是坏的教育,让儿童顺其自然 的发展才是好的教育。甚至提出“越是远社会 “ 影响的教育才越是好的教育。 影响的教育才越是好的教育。”
2、柏拉图的教育学思想:
公元前427——前347年) 柏拉图(Plato, 公元前 前 年 的教育思想和他的哲学思想、 的教育思想和他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密 切相连。 切相连。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其代表作
《理想国》(西方历史上第一步教育理论 理想国》 著作) 著作)中。 柏拉图是对哲学的本体论研究做出重 要贡献的古代哲学家。 要贡献的古代哲学家。
(二)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捷克教 育家夸美纽斯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该 年出版的《大教学论》 育家夸美纽斯 年出版的 书被认为是教育学作为规范学科的开始.(在教 书被认为是教育学作为规范学科的开始 ( 育学史上, 育学史上,一般把该书看成是近代第一本教育 学著作。) 学著作。)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观点在其著述《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观点在其著述《政治 中大量反映。归纳为: 学》中大量反映。归纳为: ⑴教育的最高目的:继承柏拉图的理性说, 教育的最高目的:继承柏拉图的理性说, 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追求理性、追求美德。 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追求理性、追求美德。 ⑵教育的公共性:“教育事业应该是公共 教育的公共性: 而不是私人的。 的,而不是私人的。”认为教育应该是国家 每一个公民都属于城邦, 的,每一个公民都属于城邦,全城邦应有一 个共同的目的,所有的人(不包括奴隶) 个共同的目的,所有的人(不包括奴隶)都 应受同样的教育
西方思想发展历程总结
![西方思想发展历程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8eaf386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36.png)
西方思想发展历程总结西方思想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们开始探索宇宙和人类存在的本质。
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方思想逐渐演变并影响着社会、政治和文化的方方面面。
本文将总结西方思想发展的主要历程,并对其影响进行分析。
古希腊思想是西方思想发展的起点。
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们提出了许多基本的思想概念,如柏拉图的理念论和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
通过哲学的方式,他们试图解释世界的本质和人类的存在意义。
这些思想不仅为之后的思想家们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也对文化和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世纪是基督教的黄金时期,基督教思想成为西方世界主导的思想流派。
权威的声音主导了西方文化和政治的发展。
神学家圣奥古斯丁提出了原罪论和上帝至善论,奠定了中世纪基督教思想的基础。
同时,托马斯·阿奎那在中世纪后期提出了神学哲学,试图将基督教信仰与亚里士多德的理性主义结合起来。
这些思想无疑对中世纪文化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艺复兴是西方思想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它标志着人文主义的兴起,将人类的价值和尊严置于中心地位。
人文主义者强调人的能力和创造力,对古典文化的研究也成为他们的核心。
人文主义对文化、艺术和教育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推动了科学、文学和艺术的繁荣。
启蒙时代是西方思想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怀疑传统的权威和观念,倡导推崇理性和自由。
启蒙思想家如伏尔泰、卢梭和洛克提倡人民主权、宗教自由和合理的法律制度。
他们的思想影响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并成为美国独立宣言和宪法的理论基础。
启蒙思想的核心原则奠定了现代民主、宪政和人权的基础。
19世纪是西方思想史上的浪漫主义时期。
浪漫主义强调个体的情感和内心体验,拒绝理性主义和工业化带来的压迫。
浪漫主义推动了艺术、文学和音乐的发展,将情感、想象力和个人表达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浪漫主义的核心是个人的自我实现和追求真实的内心体验。
20世纪是另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西方思想在这一时期经历了许多变革。
绪论 西方哲学概论 一、西方哲学从古代到近代的简要发展过程
![绪论 西方哲学概论 一、西方哲学从古代到近代的简要发展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748f3e8ed4d8d15abe234e99.png)
形而上学是研究超经验的东西的学问
在亚里士多德哲学中,专指研究“作为存在
的存在”的本体论问题的学科,又称“第一哲
学”,以区别于“第二哲学”别称。
形而上学的核心问题是现象与本质的对立
形而上学的核心问题是现象与本质的对立。 现象与本质的关系:月印万川。
生活,主张回到一种神人杂居的生活环境中去,这
一种神人杂居的生活环境实际上就是文艺复兴时期
艺术家们所要表现的世俗生活世界。
人文主义者对人性的赞美
“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我无所不有”,这句 古老的箴言成为人文主义者的共同口号。
英国人文主义者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主人 公之口对人的热情赞美,更是脍炙人口的名言: “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作品!理想是多么高贵, 力量是多么无穷,仪表和举止是多么端正,多么出 色。论行动,多么像天使,论了解,多么像天神! 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张志伟主编《西方哲
亚里士多德说,“全部本原所共有意义就是, 存在、生成和认识由之开始之点,它们既可以内在 于事物,又可以外在于事物。”(《古希腊哲学》,第
499页)
水、原子、理念等都是本原。
2.中世纪哲学 从公元5世纪到15世纪为中世纪哲学。
西方哲学的发展从古希腊哲学过渡到中世纪哲 学,这期间起决定作用的历史事件是基督教(1世纪 发源于巴勒斯坦地区,4世纪成为罗马国教)的产生。
世纪到15世纪为中世纪哲学;⑶公元15、16世纪为
文艺复兴时期哲学;⑷从17世纪到19世纪40年代为
近代哲学;⑸从19世纪40年代以后为现代哲学。
学习西方哲学的计划与目的
第一,我们的计划是:以学习现代西方哲学
为主,同时了解西方哲学史的基本知识;
第二,我们学习西方哲学的目的在于,锻炼 我们的理论思维能力。
西方哲学史发展分析ppt课件
![西方哲学史发展分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2ad678677232f60dccca199.png)
-
2019
对宗教神学的影响
12
古希腊罗马哲学对宗教神学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它是基 督教的理论来源,新柏拉图主义对超验实在的推崇和斯多亚 学派都逻各斯观念的解释等都为基督教做了观念上的铺垫。 基督教还用希腊哲学的观念和方法来建构系统化的神学体系, 解释上帝的存在及其本质核心信念等。其次,基督教通过希 腊罗马哲学来增强自己的合理性。
晚期中世纪哲学
14~15世纪中,是中世纪哲学的末期。由于罗马教会的衰微、自然科 学的发展,亚里士多德哲学中重经验事实的本来面目逐步被认识,人们厌 弃教会曲解了亚里士多德,于是正统的经院哲学日趋没落,哲学日益脱离 神学。
-
2019
中世纪基督教哲学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关于主观精神世 界的哲学,具体表现为心灵哲学和宗教哲学。
1
哲学史发展分析
-
2019
目录
2
——————————古罗马古罗马时期哲学发展 ——————————中世纪时期哲学发展 ——————————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发展 ——————————德国古典哲学时期哲学发展 ——————————现代时期哲学发展 ——————————小结
-
2019
古希腊时期
-
21
2019
宗教哲学化—经院哲学
22
中世纪的宗教哲学,就不得不提一种中世纪特有的哲 学:经院哲学。
经院哲学是与宗教神学相结合的唯心主义哲学,属于欧 洲中世纪特有的哲学形态,是天主教教会用来训练神职人 员,在其所设经院中教授的理论。
当代西方教育哲学发展情况简介
![当代西方教育哲学发展情况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03e1f449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bd.png)
当代西方教育哲学发展情况简介
王佩雄
【期刊名称】《外国教育研究》
【年(卷),期】1984()1
【摘要】[当代西方教育哲学的发展近况如何?这是我们需要了解的。
美国全国教育研究会1981年编辑的年鉴《哲学与教育》比较广泛地介绍了当代西方教育哲学的发展情况。
本文主要是根据该年鉴各章的编者按语进行编译整理的,文中小标题也取自原书。
]
【总页数】4页(P57-60)
【关键词】西方教育哲学;发展情况;教育研究;教育思想;实用主义;伦理学;教育家;杜威;课程改革;民主主义
【作者】王佩雄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0
【相关文献】
1.西方哲学研究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西方哲学研究百年反思之二[J], 刘放桐
2.理解西方哲学的一把钥匙——《西方哲学与西方哲学史》简介 [J], 秋石
3.西方教育哲学的原初分野及当代启示——论古希腊教育哲学中价值教育与修辞教
育的分离 [J], 黄义玲; 梁中和
4.师大新书架——《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非哲学化趋势研究》简介 [J],
5.《当代西方哲学综述——评析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西方哲学的相互关系》简介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