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低渗透油藏高效开发配套技术
低渗透油藏有效开发的技术研究
![低渗透油藏有效开发的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999ab382af90242a895e5a8.png)
低渗透油藏有效开发的技术研究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石油能源的需求日趋增加,中高渗透油藏资源的匮乏远远不足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其采收率也呈现下降趋势,这促使了低渗透油藏开发储量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低渗透油藏资源分布具有类型多、分布广、油气多等特点,如何开发好低渗透油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故有效开发低渗透油藏的技术研究迫在眉睫。
本文就胜利油田低渗透油藏及其开发技术做简要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理论研究在我国各大含油气盆地中,低渗透油藏分布广泛,约占全国石油总资源量的30%。
胜利油田已探明低渗透储量约占总地质储量的14%。
随着常规石油资源量的减少,低渗透油藏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所以如何提高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水平,开发好和运用好低渗透油藏,对我国的石油工业以及胜利油田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胜利油田低渗透油藏地质的特点1.物性较差,有着很强的敏感性。
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的碎屑颗粒很难分选,砂砾混杂,圆球度差,含有大量的胶结物。
粘土和基质含量高,成岩作用强,油层孔喉细小,容易受到各种损害。
2.埋藏较深,以中深层为主。
与国内其他低渗透油藏相比,胜利油田的低渗透油藏埋藏深度相对较深,约有53.4%的油藏储量深度大于3000m。
3.储量丰度低,个数多、砂体面积小。
4.油层原始含水饱和度高。
低渗透储层原始含水饱和度一般为40%左右,比高渗透层原始含水饱和度高20%以上,共渗区少21%左右。
5.储层非均质性严重。
层内非均质性受沉积韵律的变化和成岩作用的影响而表现出明显的不同。
6.孔喉细小,比表面积大,孔隙度和渗透率低。
低渗透油田储层平均孔隙度约为18.55%。
低渗透油田一半以上的储量存在于渗透率小于(1~10)的油藏中。
二、目前开发技术应用状况1.储层特征研究技术1.1利用露头和岩芯观测、常规和成像测井、地质建模和地应力测定等技术,研究储层裂缝特征和预测储层裂缝分布;1.2利用恒速压汞技术、核磁共振新技术研究可动流体饱和度和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的关系;1.3对储层的岩性、沉积、物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利用测井资料和地震预测进行多参数逐级联合反映,来预测储层分布状况和含油气程度。
低渗透油藏开发中的高效采油技术研究
![低渗透油藏开发中的高效采油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5c0384b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3c.png)
低渗透油藏开发中的高效采油技术研究第一章:引言低渗透油藏是指具有较低渗透性的油藏,其渗透率通常小于1mD。
由于低渗透油藏的固有特性,传统的采油技术往往难以有效开发这些油藏中的油气资源。
因此,研究和应用高效采油技术对于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本章将介绍低渗透油藏开发的背景和意义,并对高效采油技术的研究进行概述。
第二章:低渗透油藏的特征低渗透油藏与常规油藏相比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
本章将从渗透率、孔隙度、渗透能力及水油饱和度等方面介绍低渗透油藏的特征,并分析这些特征对采油效果的影响。
第三章:常规采油技术的局限性传统的采油技术在低渗透油藏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本章将讨论低渗透油藏开发中常规采油技术的局限性,如水驱、气驱、压裂等方法在低渗透油藏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高效采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了克服低渗透油藏开发中的困难,研究人员不断探索和开发新的高效采油技术。
本章将介绍一些新兴的高效采油技术,如电泵驱动技术、化学驱技术、水平井技术以及 CO2 抽提技术等,并评估这些技术在低渗透油藏开发中的应用效果。
第五章:高效采油技术的优化与改进虽然一些高效采油技术已经被应用于低渗透油藏的开发中,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章将讨论如何优化和改进这些技术,使其更适用于低渗透油藏开发。
同时,本章还将探讨一些新的研究方向,以进一步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油效率和增加采收率。
第六章:案例分析为了验证高效采油技术在低渗透油藏中的应用效果,本章将选取一些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这些案例,将对比不同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并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低渗透油藏开发提供参考。
第七章:结论与展望本章将对全文进行总结,回顾高效采油技术在低渗透油藏开发中的应用效果,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同时,本章将对低渗透油藏开发的前景进行评估,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低渗透油藏开发中的采油效率和采收率。
综上所述,低渗透油藏开发中的高效采油技术研究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课题。
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研究
![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ccdf413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5c.png)
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研究低渗透油田是指储层渗透率较低(通常小于0.1 mD)的油田,储量大,但开发难度较大,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石油勘探开发的难题之一。
传统的油田开发技术在低渗透油田中往往效果不佳,研究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对于提高油田开发水平、丰富石油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一、低渗透油田的特点1.储层渗透率低,水驱能力差2.成本高,投资回收周期长3.目前技术手段难以实现有效开发二、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研究现状1.常规采油技术:包括常规油井开发、水驱开采、压裂等2.非常规采油技术:CO2驱替、聚合物驱替等3.先进采油技术:水平井、多级压裂、水力压裂等三、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研究方向1. 储层改造技术研究储层改造技术是指通过采用化学驱油、物理方法改造储层,提高储层的渗透率和油水驱能力。
目前,聚合物驱替技术、CO2驱替技术等储层改造技术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聚合物驱替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成本高、渗透率难以提高等问题,储层改造技术的研究方向主要在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2. 井网优化配置技术研究井网优化配置技术是指通过对油田井网结构进行优化调整,提高采收率的技术手段。
针对低渗透油田的特点,井网优化配置技术研究主要集中于井网布置密度、井网结构等方面的优化调整,以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3. 先进开采技术研究先进开采技术主要包括水平井开采技术、多级压裂技术、水力压裂技术等。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低渗透油田的采收率,但需要占用较多的资金和人力,如何降低开采成本、提高技术效率也是当前研究的重点之一。
四、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研究面临的挑战1. 技术难题: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研究面临着一系列的技术挑战,例如储层改造技术的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井网优化配置技术的井网结构优化方面的难题等。
2. 资金投入:开发低渗透油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目前市场上尚未形成一套完善的投资回报机制,这也是制约低渗透油田开发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于高效开发低渗透油藏问题探讨
![关于高效开发低渗透油藏问题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6f0fc5f4195f312b3169a530.png)
关于高效开发低渗透油藏问题探讨摘要:低渗透油藏一般具有储层渗透率低、丰度低、单井产能低的特点。
大庆油田低渗透油田主要包括朝阳沟、头台、榆树林、双城、肇源、宋芳屯、永乐、齐家等油田。
低渗透油田如何高效开发?这是大庆油田持续稳产必须面对的问题。
本文针对低渗透油藏开发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低渗透油藏高效开发的技术措施,最后对低渗透油田开发前景予以展望。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开发;工艺技术中图分类号:TE343文献标识码:A前言在低渗透油藏开发方面,我国石油地质科技人员经过长期的探索与研究,形成了地层裂缝描述、全过程油层保护、高孔密射孔、整体压裂改造、小井距密井网等一系列技术。
但在裂缝描述、渗流机理研究、开发技术政策界限研究、配套工艺技术研究等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低渗透油藏高效开发的需要,低渗透油藏储量动用程度、水驱采收率还比较低。
因此,进一步探索动用低渗透油藏,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依然任重而道远。
1低渗透油藏开发存在的问题1.1弹性能量小,利用天然能量方式开采其压力和产量下降快低渗透油田由于储层连通性差、渗流阻力大,一般边、底水都不活跃,弹性能量很小。
除少数异常高压油田外,弹性阶段采收率只有1%~2%。
在消耗天然能量方式开采条件下,地层压力大幅度下降,油田产量急剧递减,生产和管理都非常被动。
1.2 油层孔喉细小、比表面积大、渗透率低低渗透油层以小―微孔隙和细―微细喉道为主,平均孔隙直径为26μm~43μm,喉道半径中值0.1μm~2.0μm,比表面积2m2/g~20m2/g。
储层孔喉细小和比表面积大,不仅直接形成了渗透率低的结果,而且是低渗透油层一系列开采特征的根本原因。
1.3产油能力和吸水能力低,油井见注水效果缓慢低渗透油层一般都要经过压裂改造后才能正式投入生产,但生产能力也都很低,采油指数一般只有1t/(MPaod)~2t/(MPaod),相当于中、高渗透油层的几十分之一。
低渗透油层注水井不仅吸水能力低,而且启动压力高,注水井附近地层压力上升很快,甚至井口压力和泵压达到平衡而停止吸水。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技术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070db05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26.png)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技术目 录- 1 -第一章 低渗透油藏概况 ................................................................- 1 -1.1 低渗透油藏地质特征 ..........................................................- 1 -1.2 低渗透油藏注水现状 ..........................................................- 2 -1.3 低渗透油藏增注工艺进展 ......................................................- 4 -第二章 低渗透油藏增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4 -2.1 酸化增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6 -2.2 活性降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7 -2.3 径向钻井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2.4 袖套射孔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7 -- 9 -第三章 结论 ..........................................................................第四章 下步技术攻关方向 ..............................................................- 10 -- 11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技术研究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1b2e11e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1d.png)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技术研究第一章:引言低渗透油藏是油气勘探生产中的重要类型,指的是渗透率较低、采收率较难、开发难度大的油气储层。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油田勘探区域逐渐向低渗透油藏转移,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技术研究备受重视。
本文将从低渗透油藏的特征、开发难点及现有技术等方面着手,探讨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技术研究。
第二章:低渗透油藏的特征低渗透油藏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渗透率低:一般指渗透率小于0.1mD,且更多的低渗透油藏渗透率甚至只有0.01mD以下;2.孔隙度低:低渗透油藏孔隙度一般在5%以下,甚至更低;3.孔径小:低渗透油藏孔隙中的孔径小且不规则,纵向和横向渗透性差异大;4.非均质性强:低渗透油藏地质构造复杂、非均质性强,给开发带来了较大难度。
第三章:低渗透油藏开发难点低渗透油藏由于渗透率低、孔隙度低、非均质性强等特征,给开发带来了一系列难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低采收率:低渗透油藏常由于油气渗流受阻而出现采收率低的问题,由于渗透率低、孔隙度低的限制,开采困难度大;2.产量下降快:低渗透油藏产量下降快,油层压力下降后油井的产油量迅速减少,且经常面临产量不足的问题;3.经济可行性难以保证:低渗透油藏由于开发较为困难,可以提高采油索价,但是开发成本较大,难以保证经济可行性;第四章: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现状目前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增产技术:采用注水、水驱、气驱等增产技术,通过提高油藏压力、增大有效渗透率,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2.多孔相储层注聚技术:通过油田天然水等途径,在多孔相储层形成胶体颗粒的定向注入,增加油水接触面,同时通过伸展和联通,形成高油饱和度的微小连通通道;3.压裂技术:通过在油井中压入高压水力压裂液,使压裂液进入储层中破裂部位,破坏岩石结构,从而增加油气渗流通道;4.水平井技术:通过在低渗透油藏垂直方向上打磨弯曲的井筒,实现在储层单位面积内切割出更多的井段,增加井筒周长,提高有效蓄能、生产能力,达到增产目的。
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技术研究
![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8149ab7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0d.png)
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技术研究低渗透油藏是油气勘探开发中常见的一种储层类型,其特点是储层孔隙度低,孔隙度小于10%,渗透率低,渗透率小于0.1mD。
由于储层渗透率低,导致油气开采更加困难。
如何高效地开采低渗透油藏成为了石油工业技术研究的重点之一。
其中,水驱开发技术是一种较为常用的开采方式。
本文将围绕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技术研究进行探讨。
一、水驱开发技术的基本原理水驱开发技术是一种以水为驱动力,将储层油水混合物推动至井口,以达到提高采收率和维持油气生产的目的。
在低渗透油藏中,水驱开发技术的实施需要保证注入水的压力高于储层流体压力,从而推动油水混合物流动。
此外,要保证注入水的质量是优良的,水页面稳,不污染储层。
二、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技术的难点1、水与油的分离难度大低渗透油藏中储层孔隙度小、孔径细,水与油相接触面积大,水与油协同性强,而且相互之间的粘度很小,难以分离。
同时,低渗透油藏中注入的驱水压力要合理调整,不能过大或过小,否则将影响油的驱出。
2、水驱开发的采油率底使用水驱进行开发,由于只是将油水混合物向井口推动,因此油藏中的原油存在无法被开采利用的情况,这意味着水驱开发技术不可能实现100%油的采集。
3、井网密度不够低渗透油藏井距较大,井网密度不够,导致水的注入压力难以成为全井组的平衡,高压注水的区域仅能注入少量水,而低压注水的区域仍存油藏。
三、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技术的技术改进1、适量加入化学类驱动剂在水驱开发中,适量加入化学类驱动剂能够很好地实现水与油的分离,在水驱开发中起到更好的驱油效果。
2、提高井网密度在低渗透油藏的开发中,提高井网密度,增加井口数量,能够更好地实现驱油过程中的良好油水分离和油的驱除。
3、采用地面人工手段辅助提高水的注入压力使用人工方法进行补液,即保证水的注入压力和增加钻井深度,能够很好地帮助水驱开发实现更高的采油率。
四、结语低渗透油藏是油气勘探开发中常见的难题,采用水驱开发技术能够很好地提高其开采效率。
浅析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
![浅析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133a9cf50e2524de5187e47.png)
浅析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摘要:当石油开发力度不断加大,低渗透油藏逐渐在油田开发中占据了越来越重的比例。
但低渗透油藏由于储层本身的特性,对油田开发效果以及储量利用程度均有着严重的制约作用。
如何有效开发利用低渗透油藏,提高低渗透油藏的采收率,成为石油开发工作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通过理论研究及实际开发经验表明,对于具有特殊表征的低渗透油藏,在开发过程中借助一些增产稳产的工艺技术,可以增加油井产量,提高油田采收率。
本文针对低渗透性油藏的特点,简要分析探讨开发技术。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采收率增产渗透率是油田开发中极为重要的参数,渗透率值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油井产量及油藏最终采收率。
油藏研究中根据其渗透率大小可划分为高渗透、中渗透及低渗透油藏三类。
其中低渗油藏的开采难度最大,在实际开发过程中,若采用的开发技术不当,低渗透油藏很难有较好的开发效果。
目前,石油资源正日益减少,生活中对石油的需求旺盛,对于低渗透油藏的开发也日渐引起重视。
为了提高储量利用程度,开展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技术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低渗透油藏研究理论出发,探讨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技术。
一、低渗透油藏的分类及特征1.低渗透油藏概念目前,对于低渗透油田的划分仍然缺乏国际公认的标准,不同国家往往根据自身石油资源情况以及技术条件对低渗透油藏进行自主划分界定。
我国国家标准定为平均渗透率低于0.05μm2为低渗透油藏。
低渗透油藏可进一步细分为一般低渗透油藏、特低渗透油藏、超低渗透油藏,细分标准如下:1.1一般低渗透油藏:平均渗透率为0.01-0.05μm2;1.2特低渗透油藏:平均渗透率为0.001-0.01μm2;1.3超低渗透油藏:平均渗透率为0.0001-0.001μm2。
2.储层特征从储层特征上分析,低渗油藏具有物性校对较差,储层内非均质性严重、油层束缚水饱和度相对较高等特点。
2.1物性相对较差:砂岩粒度的分布较为广泛,砂砾混杂严重,圆球度较差,且含有大量胶结物,颗粒不易分选;2.2储层的层内、层间及平面的非均质性较为严重,有的发育天然裂缝。
油田低渗透砂岩开发技术分析
![油田低渗透砂岩开发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36730f8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8e.png)
油田低渗透砂岩开发技术分析
油田低渗透砂岩开发技术是指在油藏孔隙度低、渗透率小于0.1mD的条件下,有效地
开采和生产油气资源的技术措施和方法。
由于在油田低渗透砂岩中,油气的运移速度较慢,导致传统的开发技术难以实现高效生产。
研究和应用适合低渗透砂岩开发的技术是非常重
要的。
1. 水驱技术:在低渗透砂岩油藏中,由于石油黏度较大、孔隙度和渗透率较低,常
采用水驱技术,通过注入水来驱替油藏中的油资源。
还可以采用多点注水和多层注水等技术,以加大驱替效果,提高采收率。
2. 改造增渗技术:低渗透砂岩油田中,常采用改造增渗技术来提高油藏的渗透率和
孔隙度,以使油气更加容易流动。
常用的改造增渗技术包括酸化、水泥浆堵漏和增压等。
3. 气体驱替技术:在低渗透砂岩油田中,气体驱替技术被广泛应用。
通过注入气体(如天然气或二氧化碳)来驱替油藏中的油气。
气体的溶解度较低,能够降低油藏中的压力,从而提高采收率。
4. 水平井技术:在低渗透砂岩油藏中,水平井技术可以有效增加井底面积,提高有
效寻找面积,增加采收率。
通过水平井的布置,可以减小开发井与低渗透储层之间的距离,提高油气采集率。
5. 压裂技术:压裂技术是一种通过注入高压液体或气体来对低渗透砂岩进行裂缝处
理的方法。
通过创建人工裂缝,增加渗透率,改善油藏的产能。
油田低渗透砂岩开发技术是针对低渗透砂岩油田特点而研究和应用的技术措施和方法。
通过水驱、改造增渗、气体驱和压裂等技术,可以提高油田低渗透砂岩油藏的采收率和开
发效果。
低渗透油藏利用技术研究
![低渗透油藏利用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9d0b616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5d.png)
低渗透油藏利用技术研究随着常规油田的逐渐开采和生产,油田的经济性开始下降,产量逐渐减少。
而在这种情况下,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和利用技术显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和利用技术,为油田开发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一、概述低渗透油藏是指孔隙度小、渗透率低的油藏,其剩余油饱和度高,采收率低。
与常规油藏相比,低渗透油藏的动用量较大,同时采收现场操作与管理复杂,开发难度较大。
因此,研究低渗透油藏的利用技术对于提高油田产量、降低开采成本、节约能源资源极其重要。
二、技术方法1.水平井技术水平井技术是指通过在油层内钻出贯穿油层的水平井,使压裂或注水剂更深度注入到油层,提高采收率。
这种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增加井距、减少单口的井流量、提高采收率、增强油田的经济性,应用范围广泛。
但同时这种技术也有难度,例如,需要掌握良好的沉积地质学知识、具备大口径专业钻探部门等。
2.多级水平井技术多级水平井技术利用多段互相垂直的水平井,而非一段井,深度注入压裂剂或注水剂,加强油藏的开采,提高采收率。
这种技术相对于单段水平井技术具有提高采收率、延长油藏寿命的优点。
但同时,相比单段水平井技术来说,多级水平井技术需要更多的能源和时间来用于挖掘、处理井、扩建等活动。
3.油藏成像技术油藏成像技术是将如地震波、电磁波、核磁共振等模式应用于视觉化方法,对油田内部进行高清成像;将成像技术与解释技术、推断、分类、评价等手段综合运用,对纵向升降向、断面轴向及斜向不规则砂层进行拟合分析。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油藏的发掘能力、提高油田产量、对储层特征进行分析。
但同时,油藏成像技术对于实现价格合理,效果显著的各项技术、专家及设备的依赖度较高,在运用中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技术力量,难度相对较大。
三、结论综合而言,开发低渗透油藏的技术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不同技术之间的差异在于技术突破、能源消耗、开发成本等方面的不同。
对于采油山区、稀缺资源较多的地区,发掘利用低渗透油藏的技术显得更为重要,需要各个领域共同研究和发展,不断推进技术创新,优化技术结构,创新发展模式,使低渗透油藏成为更加科学、节能、经济、有效的资源。
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研究
![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060101f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b1.png)
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研究低渗透油田是指地层渗透率较低的油田,其中包括砂岩、页岩等不同类型的储层。
由于低渗透油田的渗透率较低,油井开采难度较大,需要采用适当的开发技术来提高油井的生产能力和采收率。
首先是地质勘探和储量评价。
通过地质勘探,了解储层的性质和油气分布情况,确定油井的开采方式和石油资源的潜在价值。
储量评价则是通过采集地质样品和地球物理勘探数据,对储层进行定量分析,评估储量和可采储量,为后续的开发工作提供依据。
其次是油井开发和生产技术。
在低渗透油田开发过程中,常采用增产措施,如水平井、多点压裂、高能注入等,以提高油井的产能和增加采收率。
采用先进的资料驱替、CO2驱替和聚合物驱替等技术,增强原油的驱替效果,提高采收率。
再次是油藏管理和优化。
低渗透油田开发过程中,必须合理管理油藏,以确保其可持续开发。
通过采取合适的注水和采油规律,优化开发方案,提高油井的采收率和生产效率。
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对油田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价,及时调整开发方案,以获得最佳的开发效果。
最后是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
低渗透油田开发过程中,必须重视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以避免对自然环境和人员安全造成不良影响。
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加强对油田开采过程中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生产过程安全可控。
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研究涉及地质勘探和储量评价、油井开发和生产技术、油藏管理和优化以及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等方面。
通过研究和应用适当的技术和方法,可以有效提高低渗透油田的开发和生产能力,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浅析高压低渗油藏高效开发技术研究
![浅析高压低渗油藏高效开发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37241f82af90242a995e557.png)
浅析高压低渗油藏高效开发技术研究本文结合某地油藏开发形势,对低渗透、薄层储层的油藏特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就如何完善注采井网、注水系统等相关措施实现油藏高效开发进行了讨论。
最后就某地实际情况,为如何保证油藏开发所做工作进行了总结。
标签:低渗透;油藏;高效开发1 低渗透油藏高效开发思路及开采现状关于做好低渗透油藏开发的思路,应主要达成以下共识,首先是做好油藏开发的基础即加强储层和渗流机理的研究工作。
其次,对于在实践中成熟的高效开采技术应进行积极推广。
第三,持续做好未动用储量的评价工作。
第四,做好关于CO2与天然驱先导实验工作。
依据当前低渗透油藏开采现状,在其开采过程中依旧存在以下问题,阻碍着低渗透油藏的高效开发,首先是已探明低渗透油藏質量偏低,实现高效开采难度较大。
其次当前注采井网技术不适宜低渗透油藏开发。
第三、低渗透油藏井况问题突出,造成注采井网恶化。
第四,水驱动用程度低,注采剖面调整难度大。
第五是注水系统配套能力弱,影响注水开发效果。
第六,现有油藏开采技术不能适应低渗透油藏开发,无法实现高效开采。
第七,现有开采技术不够完善,企业技术制定技术指标脱离实际,影响油田行业的整体发展。
2 低渗透油藏高效开发对策2.1 完善注采井网在对低渗透油藏开采初期,技术人员就如何完善注采井网进行研究,为杜绝因井距过大、油井供液差、注水单向突进、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快,局部井区井网控制程度低等问题也进行了相应井网部署。
具体实际工作中,除应根据各油藏板块实际特点进行实际生产外,还应对井网部署进行相应调整,以实现高效开采的目的。
2.2 利用老井侧钻技术,提高采收率剩余油是提高水驱采收率的物质基础,而加强剩余油分布及挖潜研究是提高油田水驱采收率的技术基础,利用老井侧钻、钻加密井是剩余油挖潜的基本措施,对因套管变形,停抽的井实施侧钻,探低部位含油饱和度,对于下一步在高部位钻水平井提高最终采收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2.3 完善注水系统,结合降压增注措施满足地质需求完善注水系统的主要措施,可采用高低压水井分注,组合压力相近的高压井共一台泵注水,满足注水压力相对较高注水井的地质配注需求。
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措施
![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dfa8d6b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ba.png)
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措施摘要:现代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社会对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特别是石油资源的需求量更是逐渐加大。
低渗透油藏是一种基质渗透率较低且蕴含丰富石油资源的物质,并且这种低渗透油藏的分布范围较广。
如果能够优化对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就可以开采出大量的石油,从而缓解我国石油资源紧缺的危机。
本文主要就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进行研究。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措施1低渗透油藏的简要分析通常情况下,低渗透油藏有三种:①普通的低渗透油田。
这种油田产生出的油流标准能够满足工业的标准需求,但由于其没有较高的产量,因此必须要应用一定的压裂措施,促使其产能的提升。
②特低渗透油田。
这种油田之中有着很高的油层束缚水饱和度,因此油流通常是不能达到工业标准要求的,只有开展大型的压裂措施才能够实现开发要求。
③超低渗透油田。
这种油层是极为致密的,且有着极高的束缚水饱和度,若缺乏自然产能,那么是没有什么开发价值存在的。
但是此类油藏也有着很多的优势,比如油质较好、埋藏较浅且油层比较厚等,因此要将其作为后备能源进行开发。
但是在低渗透油田开采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产量下降、油井含水量不断增高,以及设备老化与效率下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油田企业的开采效益。
低渗透油田对于我国的石油开发工作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地位,并且低渗透油藏有着储量较大、类型非常多且分布较广等优势,甚至占据了当前已探明石油储量之中的2/3以上,因此有着极大的开发潜力,因此就必须要对于油田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进行探究。
2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2.1油藏表征技术油藏表征技术也就是通过在低渗透油藏的表面对其存在的裂缝状态进行分析,对地层的相关资料进行整合来进行相关技术的应用。
而油藏表征是一种动态化的技术应用方式,不断地通过多种措施来使得出油藏的信息从而更好地进行开采。
可以通过三维和四维等方式更加综合地实现表征信息的汇总,油藏表征技术一般是通过定量定性的方式不断地对地层中的低渗透情况进行汇总,对分布状态进行分析,利用表征预测油藏的方式来制定相关的开发计划。
石油工程中的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分析
![石油工程中的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5a72248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70.png)
石油工程中的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分析近年来,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石油工程技术也在快速进步,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逐渐受到行业内的关注。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在石油开采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低渗透油藏的概念低渗透油藏是指孔隙度低、储层渗透率小于或等于0.1mD的油藏。
该类型的油藏的勘探难度大,储量较小,开发成本较高,但其也拥有一些优点,比如储量稳定、开采稳定、油藏物性好等。
因此,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尤为重要。
二、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分析1.增透压驱油技术增透压驱油技术是现代低渗透油藏开发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该技术是通过改变地下水的含盐量,使地下水中盐分浓度大于油藏水中盐浓度,从而形成外排水环境,促进油藏水的外溢,降低油藏渗透率,增加采收率。
增透压驱油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有助于提高采收率,还可降低采油成本。
2.聚合物驱油技术聚合物驱油技术是一种能够调控油藏物理性质的高分子混合驱。
其通过加入聚合物调节水油相对渗透率,提高原油采出率,从而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该技术应用广泛,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
3.热采技术热采技术是低渗透油藏开发的重要方法之一。
渗透率低的油脂固结在储层孔隙中,难以开采。
热采技术可以通过人造热源将油脂加热,使其粘度降低,流动性增强,从而有利于提高采收率。
该技术应用广泛,并通过实践证明取得了成功。
4.增加有效堵水剂量油藏中可能存在多个阶段的开采,随着开采时间的延长,砂岩颗粒和化学物质的堵塞作用会减弱,孔隙度和渗透率逐渐增大,较低的渗透压势也可能使得油剂的强制排流失效,改变油藏压力分布。
因此,在低渗透油藏开采中,增加堵水剂量是提高采收率的一个重要手段。
三、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的应用范围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
当新油田勘探遇到储层渗透率较低的情况时,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是实现该油田勘探与开发的重要保障。
同时,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也可以应用于老油田、特殊油藏(如稀油油藏等)等领域。
低渗透油藏挖潜增产技术与应用
![低渗透油藏挖潜增产技术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88d27be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cc.png)
低渗透油藏挖潜增产技术与应用
低渗透油藏是指油藏的渗透率低于10毫达西,是开发难度较大的油藏之一。
由于低渗透油藏的油井产量低,开采难度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手段来挖潜增产。
本文将介绍
低渗透油藏挖潜增产的技术方法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低渗透油藏挖潜增产的技术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油藏有效渗透率、加强
油井阻力控制、改善采油系统效果和提高采油效率。
提高油藏有效渗透率是低渗透油藏挖潜增产的重要手段之一。
该方法包括油藏酸化、
压裂增渗、注水增渗等。
油藏酸化是通过在油井中注入酸液,溶解沉积在油藏孔隙中的胶
体和油垢,从而提高孔隙中的渗透率。
压裂增渗是通过在油井中注入高压液体,使该层地
层破裂,从而增加油井与油藏的连通性,提高油井的产油能力。
注水增渗是通过在油藏中
注入一定压力的水,增加地层压力,提高渗透率。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油藏的有效渗
透率,提高油井的产量。
提高采油效率是低渗透油藏挖潜增产的最终目标。
采油效率的提高需要综合考虑油藏
特点、开采条件和经济效益等因素。
在挖潜增产过程中,应根据油藏特点和开采条件选择
合适的技术方法,并加强油藏管理和技术研发,不断改进挖潜增产的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低渗透油藏挖潜增产技术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通过对低渗透油藏
的有效渗透率的提高,油井的产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加强油井阻力控制,可以减小油井的
阻力,提高油井的产量。
改善采油系统效果,可以提高采油系统的效率,增加油井的产量。
提高采油效率,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潜增产低渗透油藏。
低渗透油田采油工艺及关键技术
![低渗透油田采油工艺及关键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70c323d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08.png)
低渗透油田采油工艺及关键技术低渗透油田指的是储层渗透率较低的油田,通常渗透率在0.1—3毫达西之间。
由于储层渗透率低,油田开发难度大,采油工艺和关键技术对于低渗透油田的有效开发具有关键意义。
本文就低渗透油田采油工艺及关键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一、低渗透油田的特点低渗透油田和常规油田相比,有下面的特点:1. 调整开发模式:在低渗透油田开发中,需要通过合理的井网布置和提高油藏有效开采半径的方式来调整开发模式,尽可能提高油田的采收率。
2. 采油压力低:低渗透油田的储层渗透率低,导致储层对井底压力的响应较弱,采油压力低,因此需要运用增压采油技术。
3. 油水离析困难:由于低渗透油田的渗透率低、渗流能力差,油藏的物理性质导致油水离析困难。
4. 有效厚度小:低渗透油田的有效厚度通常较薄,因此对于井网布置和井筒压采范围的设计有着特殊要求。
二、低渗透油田采油工艺1. 增压采油技术:为了克服低渗透油田采油压力低的问题,需要通过增压采油技术来提高采油压力,包括地面增压、人工增压等技术手段。
2. 冲击采油技术:冲击采油技术是低渗透油田开发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通过外界因素的干扰,改变原有的油水分布,使原来没有开发价值的油层重新获得采收价值。
3. 水平井技术:由于低渗透油田储层渗透率低、有效厚度小,采用水平井技术有利于提高油田的开发效率和采收率。
4. 地面设备改进与创新:地面设备改进与创新是低渗透油田开发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包括提高采油设备的自动化水平、改进地面管网系统、提高采油压力等。
5. 采收技术研究:在低渗透油田的开发中,采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非常重要,包括重力驱动技术、化学驱技术、热采技术等。
1. 低渗透油田油藏工程评价技术:包括针对低渗透油田的地质勘探、油藏储量评价、储层渗透率评价等技术手段。
2. 低渗透油田井网优化设计技术:通过井网优化设计技术,合理布置油井和注水井,提高油藏的开采效率。
3. 低渗透油田采油动态过程研究技术:对低渗透油田采收过程中的各种动态参数进行研究,包括地下油水流动规律、油藏采收规律等。
低渗透性油藏油田开发及该技术的发展
![低渗透性油藏油田开发及该技术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174fb067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fc.png)
低渗透性油藏油田开发及该技术的发展低渗透性油藏是指储层渗透率较低的油藏,其特点是油水两相的迁移速度较慢,开发难度较大。
然而,随着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低渗透性油藏的开发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重点讨论低渗透性油藏油田开发以及该技术的发展趋势。
对于低渗透性油藏的开发,一种常用的技术是水平井技术。
水平井是一种通过特殊钻井工艺在注水或采油井中钻出一段接近水平的井筒,以增加井筒和储层的接触面积,提高油气产量。
水平井技术在低渗透性油藏的开发中具有突出的优势。
它能够在较少的地质资源下获得更高的产能,延长油田的生产时间,最大限度地提高油气采收率,并减少环境影响。
近年来,随着水平井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一些应用于低渗透性油藏的新兴技术,如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
该技术是通过将水平井划分为多个段,分别进行射孔和压裂操作,以最大限度地增加储层的有效压裂面积和产能。
与传统的水平井技术相比,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能够更好地克服低渗透性油藏开发中的难题,并提高开采效果。
另外,随着油田开发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一些新型工程技术也逐渐应用于低渗透性油藏的开发中,如地震预测技术和电子井壁阻挠剂技术。
地震预测技术可以通过检测地下岩石体的声波传播和反射特征,提供准确的储层参数和边界信息,为低渗透性油藏的定位和开发提供重要参考。
电子井壁阻挠剂技术是一种在水平井中注入的化学物质,可以改变储层孔隙结构和渗透性,增加油水接触面积,提高油气采收率。
此外,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油藏模拟技术也在低渗透性油藏的开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油藏模拟技术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储层的地质特征和物理性质,以预测油藏的产能和开采方案,并为开发设计提供决策依据。
油藏模拟技术能够帮助工程师更好地了解低渗透性油藏的开发潜力,优化井网布置,减少开发成本,并最大限度地提高油气采收率。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低渗透性油藏的油田开发技术将继续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对于低渗透性油藏的开发,我们应该加强对新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提高油气采收率,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试论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技术
![试论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76452cbb7360b4c2f3f6463.png)
试论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技术通过对低渗透油藏开发现状及开发过程中存在主要问题的分析,提出有效提升低渗透油藏采出率的开发技术,而新技术的研究应用将助力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提速。
标签:低渗透油藏渗流理论问题开发技术引言:我国低渗透油藏资源丰富,具有渗透率低、孔隙度小、毛细管作用明显、丰度低、产能低等主要特点,虽然开发潜力巨大,但其开发过程普遍存在油藏表征准确度差、渗流理论不清、油层敏感性强、储层有效应力差、基质残余油开采难度大等问题。
目前应用较为成熟的开发技术包括注水增压技术、压裂技术及注气技术等,在传统开发技术的基础上,注入现代的先进科学技术以研发出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新技术。
一、低渗透油藏开发现状及问题分析目前国际尚未形成统一的低渗透油藏划分标准,根据石油资源状况与技术经济条件制定划分的界限,并按照渗透率的高低划分为一般低渗透油田、特低渗透油田、超低渗透油田等三类低渗透油藏。
我国探明低渗透油层的石油地质储量丰富,在总的石油储量中占比较大并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图1)。
虽然低渗透油藏地质储量占比较大,但是其动用程度却较低,与中高渗透油田相比仍有较大的距离,平均采收率仅略高于20%,造成低渗透油藏采收率低的三個主要基础问题如下:一是现有分类评价方法对低渗透率有才储量的分类评价不准确,因为渗透率相近的不同的油田区在开发效果上具有较大差异,不准确的分类评价难以发挥对低渗透储量的指导性开发;二是低渗透油藏渗流基础理论较为复杂,现有渗流基础理论不能准确描述低渗透油藏渗流的弯曲段,从而影响了油层开发的数值模拟过程与开发指标计算的精确度;三是低渗透油藏的井网规划不合理使得油层采收率达不到设计方案的产量,主要因为井网部署未充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应力上的敏感性等而音效了开采效果。
二、低渗透油藏开发各项技术的优势及应用效果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技术应用发展较为成熟的包括注水、注气、表征、保护、压裂等技术,这些技术在油田开发利用过程中的有效应用是提高低渗透油藏单井高产并将其开发利用成本的重要方法,下面着重对应用优势明显、应用效果较好的注水、注气技术及近年得到突破创新发展的油气藏表征技术和低渗透油藏保护技术展开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低渗透油藏高效开发配套技术
摘要:低渗透油藏开发初期大部分油井都实施了压裂投产,取得了较好的生产效果,然而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由于人工裂缝闭合,加上前期注入水质不合格,地层堵塞伤害严重,注水井欠注,注水效率低,地层能量下降大,导致油井产量低,注采矛盾突出,开发效果不理想。
针对以上问题,开展高压注水、酸化解堵增注、水力压裂、小泵深抽和井网加密等配套技术的研究和集成应用,为油藏开发提供了强力的技术支撑,实现低渗透油藏的高效开发。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梯度;井网加密;高效开发
中图分类号:tu834.8+34
前言
纯梁采油厂所管油田处东营凹陷边缘,构造复杂、油藏类型多、储层岩型复杂,渗透率差异大,尤其是纯化、梁家楼主力老油田,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地下矛盾日益激化,原油自然递减幅度加大,产量曾一度呈现大幅度下滑趋势。
其中:梁家楼油田1971年投入开发,自1991年开始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
近年来,针对梁家楼油田不同区块存在的问题及开发中暴露出的不同矛盾,突出科技在原油稳产与上产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依靠科技寻找储量,深挖老油田上产潜力。
新区按照“新老结合、深浅兼顾、抓整拾零”的工作思路,充分运用三维地震精细解释、约束反演、储层综合分析评价等技术成果,保持储采平衡,为实现稳产和上产奠定了物质基础。
老区借助油藏精细描述技术,精细油藏研究,不断加深地下油水变
换规律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的认识。
运用“三分”、调堵等技术,加强攻欠增注和精细注采调整工作化解油水矛盾,自然递减率保持了较低水平。
同时针对开发中存在的高、低、稠、小、蜡、砂等难题,加强相应技术工艺的攻关研究和引进消化吸收工作,推广应用系列科技工艺技术,实现梁家楼油田特高含水期的良性开发。
1 合理布置井网
(1)古裂缝分布规律研究。
通过岩心分析法、镜下统计法、各种测井方法、地震方法、动态分析法,对裂缝进行识别;通过地质类比法、物理模拟、构造应力场模拟、有限变形法、岩层曲率法对裂缝进行预测;从而找出裂缝的分布规律。
(2)地应力研究。
通过井壁崩落法、声速法、水力压裂法、井斜统计法、声发射法进行单井地应力计算、地应力模拟、现今地应力分布规律。
(3)研究压裂造缝延展方向。
压裂裂缝的一部分是追踪天然裂缝形成,一部分是岩石产生新生裂缝形成,走向与现今应力场最大主应力方向平行,最好能形成水平裂缝,已提高泻油面积,增加油井产+能。
(4)数值模拟优化井网部署。
建立数学模型,优化井网部署,提高低渗透油藏开发的经济效益。
2 合理注水时机
研究表明,低渗透性油藏除实施必要的整体压裂措施外,及时注水补充能量也很关键。
因为随着低渗透油层的开发,人工裂缝和天然微裂缝将随地层压力的下降而闭合,而这种裂缝的闭合可能是永久性的,油井产量下降后难以复产。
油田对低渗透油藏,一般都先
钻注水井,先排液,或者不排液同步投产、投注,把地层压力下降造成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使油井生产能力可以保持在原始水平的80%左右。
当边水不活跃,天然能量补给不足,每采出1%地质储量,地层压力下降4.75mpa。
因此整体开发过程中,基本上保证了注水井与采油井同步进行。
3 高压注水技术
(1)注水压力的确定。
油藏储层物性差,渗透率低,孔隙小、喉道细。
受毛管力、贾敏效应等因素影响,液流阻力大,其渗流规律不符达西定律,只有注入压力大于孔道中启动压力梯度时,液体才会在储层中流动。
因此,低渗透油藏注水压力高,常压注水不能满足油藏开发要求。
由⑴式确定注水井最大井口注入压力,通过泵站、管网技术升级改造,系统全面升压,实现断块整体高压注水。
为降低单井能耗,提高注水系统效率,根据油藏不同区域储层物性的差异,确定相应级别的注水压力:油层厚度大,渗透性较高,系统最高注水压力设置为28mpa;油层物性次之,系统注水压力定为35mpa;西区渗透性最差,泵站注水压力提高到40mpa。
(2)高压注水管柱。
为避免高压注水导致套损现象发生,设计应用了锚定补偿式注水管柱,管柱由上而下依次为:油管+补偿器+水力锚+y341封隔器;该管柱不仅具有保护油层以上套管,实现无套压注水的功能,还具有不动管柱反洗井,改善管柱受力条件,有效提高管柱使用寿命等优点。
通过整体高压注水及其配套管柱的开发应用,有效提高了单井注水能力,使得90%的注水井日注量达到了配注要求,地层
能量得到补充,夯实油藏稳产基础。
4 选择压裂工艺
目前压裂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广泛应用于油藏的开发的各个方面:稠油,防砂,清
除污染。
压裂在低渗开发中非常重要,能使油井压裂后,其流动模式发生改变,形成地层
深部以线性流流入裂缝,在裂缝内线性流入井筒,形成双线性流动模式,大大降低了径向流
的压降。
在开发低渗油藏时,要充分运用复合压裂技术,在油水井进行高能气体压裂,使其
在近井地带形成不受地应力控制的径向网状多裂缝体系,随后对其普通的水力压裂,在已形
成的微裂缝引导下,一次加砂压裂形成多个支撑裂缝。
这项技术可大大减小流体在井筒周围
的附加阻力,使地层的油气渗流状况大为改观,从而增加产量。
采取压裂改造措施,能明显提高油井产量。
低渗透油藏自然产能较低,一般达不到工业油流标准,必须进行压裂改造才能进行有效的工业开发。
因而,压裂开发技术是低渗透油田开发的关键技术措施。
目前张琪等提出的“整体压裂”优化设计技术是世界近期水力压裂工艺的一个重要发展,它已不再是一般单井增产增注方法,而是油田总体开发方案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是低渗透藏的开
发,整体压裂方案显得非常重要。
如果区块在投产或投注之前不
压裂,注水井由于渗透率低使得能量传播慢,造成局部地层压力过高而注不进水,而生产井由于得不到能量补充,造成井点周围地层压力过低而产不出油。
因此开发井在投产或投注之前必须压裂。
5 推广小泵深抽工艺
渗透油藏由于启动压力梯度的存在,液流阻力大,渗流速度慢,油藏能量难以释放。
要充分发挥油井潜力,提高单井产量,根据油井流入动态ipr曲线,必须放大生产压差。
为此,对供液能力较弱,尤其是注采对应不明显以及位于构造边部、物性差、液面深的井,加深泵挂。
视储层供液能力以及井下技术状况,利用高强度玻璃钢杆、钢质连续杆,将d38mm、d44mm等小排量泵下至1800~2600m,地面采用12型皮带式抽油机,采用长冲程慢冲次生产。
依据功图液面资料,适时调整优化生产参数,协调好供排关系,提高机采系统效率。
对井斜引起的管杆偏磨严重井,实施陀螺仪测井,确定偏磨井段,再综合应用防磨杆、抗磨副、滚轮扶正器以及旋转井口,有效解决管杆偏磨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阳.低渗透砂岩油藏储集层建模研究[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