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古董文物与艺术品资料
重温中国古代文化的珍贵物品与艺术品

重温中国古代文化的珍贵物品与艺术品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拥有丰富多样的珍贵物品与艺术品。
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是我们重温历史、了解传统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为您介绍几种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代文化珍品与艺术品。
首先,我们来谈谈青铜器。
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瑰宝,也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
青铜器制作精美,形态各异,包括鼎、觚、爵、斝等多种器型。
这些器物通常被用于祭祀、宴会和礼仪场合。
青铜器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既有铸造,又有浮雕、铭文等技法。
它们不仅展示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还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其次,我们不得不提到中国古代的丝绸。
丝绸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纺织品之一。
丝绸的制作工艺独特,经历了蚕茧的采集、丝线的抽绕、染色和织造等复杂过程。
丝绸的质地柔软光滑,色彩鲜艳,纹理细腻。
中国古代的丝绸不仅在服饰上得到广泛应用,还被用于制作屏风、帷幕、绣品等艺术品,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化珍品是中国古代的瓷器。
中国瓷器以其精美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装饰风格而闻名于世。
中国古代的瓷器种类繁多,包括青瓷、白瓷、彩瓷等。
其中,青瓷是中国瓷器的代表之一,以其青翠欲滴的釉色和纤细的器型而备受瞩目。
瓷器的制作需要经历多道工序,包括泥料的准备、成型、烧制和装饰等。
瓷器不仅是实用的器皿,更是一种艺术品,通过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装饰,展示了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卓越成就。
除了以上提到的珍贵物品,中国古代还有许多其他的艺术品值得一提。
例如,中国的书法和绘画艺术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中国书法是以毛笔和墨汁为工具,通过运笔的力度、速度和笔画的变化来表现文字的美感。
中国绘画则以水墨为主要媒介,通过线条、墨色和构图来表达画家的意境和情感。
这些艺术形式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艺术才华,也传承了中国文化的精髓。
总之,中国古代文化的珍贵物品与艺术品是我们了解和重温古代文化的重要途径。
中国文物简介

中国文物介绍中国文物介绍如下:1、万里长城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起源于首都镐京的典故“烽火戏诸侯”。
2、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
它以长卷形式创作,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的繁荣景象。
3、越王勾践剑越王勾践剑是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因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而千年不锈。
越王勾践剑制工精美,显示出铸剑师的卓越技艺。
4、传国玉玺传国玉玺是秦始皇为正统皇帝颁发的官方玉玺,也是历代帝王以它为凭证和象征的象征。
它代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象征,也是权力和地位的标志。
5、金缕玉衣金缕玉衣是中国汉代时期皇帝和高级贵族的丧葬殓服,外观与人体形状相同,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
金缕玉衣的价值超过400亿,是世界上最贵重的文物之一。
6、曾侯乙编钟曾侯乙编钟是中国战国早期的文物,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
它的音域跨越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
7、马踏飞燕马踏飞燕是东汉时期的青铜器,是青铜艺术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旅游的标志。
8、镶金兽首玛瑙杯镶金兽首玛瑙杯是唐代唯一一件俏色玉雕,也是唐代玉器做工最精湛的一件。
它的造型精美,选材精良,巧妙利用玉料的俏色纹理雕琢而成。
9、四羊方尊四羊方尊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鬼斧神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
10、后母戊鼎后母戊鼎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鼎身雷纹为地,四周浮雕刻出盘龙及饕餮纹样,反映了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
11、汝窑青瓷无纹水仙盆汝窑青瓷无纹水仙盆是北宋徽宗朝的官窑,以温润的天青釉色被誉为青瓷之冠。
它的侈口、深壁、平底凸出窄边棱,四云头形足,周壁胎薄,底足略厚。
12、司母戊大方鼎司母戊大方鼎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镇国之宝,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
全面剖析艺术品文物和古董古玩的区别

古董(古玩)与文物之间的区别
举例说明:
1. 历史上某名人的墨迹(大概不是什么书法家)、或者他戴过的一个 旧斗笠等等,其赏玩或艺术或工艺价值极低,这些遗物都属于文物 类。
2. 历史上曾经大量流行、出产过的工艺品,或陶瓷、或珠宝、或器具, 其个体并不能够代表整个历史或具有特殊历史价值,也并非证明某 历史名人的经历生活,也不能代表历史中的艺术、工艺、科技的典 型成就。这些遗物都属于古玩类。
在明代和清初,人们把珍贵的古物称为“骨董”, 所谓“骨”, 取肉腐而骨存之意,意思是保存过去之精华。到清乾隆年间 (18世纪) 渐变为古玩。
从它们的名称不难看出,所谓古玩(古董),首先看重的是它的 玩赏性,突出一个“玩”字。作为古董(古玩)其价值还在于一个 “古”字,也就是具有一定的时间磨砺和收藏价值。至于“董”字, 其实就是“懂”,收藏者、玩赏者需要一定的辨识鉴赏能力,或者见 于玩中获得、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才更有趣味。
艺术品
定义:艺术品的概念包涵美术品。艺术的范围很广,包含美 术、音乐、戏剧、舞蹈等等。从广义上看,艺术品就是指 一切艺术活动所产生的作品;从特定的意义上看,艺术品 一般就是指美术品。
由于许多文物具有较高的艺术鉴赏价值,所以收藏爱 好者又将其泛称为收藏艺术品。
文物
定义:文物是指历史遗留下来的,对研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 有价值的东西,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建筑、碑刻及 各种艺术品等。
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规定,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下、水域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属 体或个人所有的文物以及依法取得的其他文物,其所有权受法 律保护。
从时间上看,文物有古代、现代,也有当代的。它涵盖各 个历史时期。
古董,古玩
国家博物馆的文物介绍

国家博物馆的文物介绍
国家博物馆是中国最重要的博物馆之一,馆内收藏了大量珍贵的文物,涵盖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以下为简单介绍:
1. 商代青铜器:国家博物馆展览了大量商代青铜器,这些器物被认为是古代中国文明的代表之一,象征着中华文明的长足发展。
2. 唐代宫廷文物: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繁荣的时期之一,国家博物馆展出了大量唐代宫廷文物,如唐三彩等,这些文物反映了唐代时期独特的文化和艺术风格。
3. 明清玉器:明清时期的玉器是中国玉文化的巅峰之作,国家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精美的明清玉器,例如玉佩、玉瓶、玉鼎等,展现了明清时期的工艺技术和文化内涵。
4. 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之一,国家博物馆拥有数量众多、精美绝伦的甲骨文,其中不乏商代时期的金文、玉文和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龟甲文字。
5. 丝绸之路文物: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重要贸易通道,国家博物馆收藏了许多丝绸之路的文物,如西域珍宝等,这些文物反映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以上仅为部分文物介绍,国家博物馆还有许多其他珍贵的文物和展品,吸引着国内外数以百万的观众前来参观和学习。
64件文物简要介绍

1、彩绘鹳鱼石斧图缸,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类型,1978年出土于省临汝县阎村。
质彩绘,器高47厘米、口径32.7厘米。
缸绘有鹳鸟衔鱼,旁边竖立一件石斧的画面,作者用白色在夹砂红的缸外壁绘出鹳、鱼、石斧,以粗重结实的黑线勾出鹳的眼睛、鱼身和石斧的结构,画面效果粗犷有力,绘画具有中华民族远古时代的造型特征,是一件罕见的绘画珍品。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2、鹰鼎,属新石器时代,1957年出土于省华县太平庄。
通高只有36厘米,但看上去显得威武而雄壮。
鹰的前胸为鼎腹,饱满粗壮,器口开在鹰的背部。
鹰的双目圆睁,周身光洁未加纹饰,喙部呈有力的勾状。
鹰鼎整体结构简洁,体积感很强,鹰的双足和尾部为鼎足稳定地撑柱于地,后收的双翅围过鼎的中后部,形成一种前扑的动势,配上鹰头部的大眼、利喙,使这只鹰显得威风凛凛,桀骜雄猛的气势。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3、后母戊铜鼎,属商后期(约公元前十四世纪——公元前十一世纪),1939年省市武官村出土。
亦称“后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
司母戊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外,其余各处皆有饰纹。
在细密的云雷纹之上,各部分主纹饰各具形态。
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围以饕餮作为主要纹饰,四面交接处,则饰以扉棱,扉棱之上为牛首,下为饕餮。
鼎耳外廓有两只猛虎,虎口相对,中含人头。
耳侧以鱼纹为饰。
四只鼎足的纹饰也匠心独具,在三道弦纹之上各施以兽面。
鼎腹壁铸有铭文“后母戊”。
据考证,后母戊鼎应是商代后期王室青铜祭器,其造型、纹饰、工艺均达到极高水平,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
一说为商王文丁为其母而作;另一说为商王且庚、且甲为其母而作。
此鼎型制雄伟,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大、最重的古代青铜器,有“青铜之冠”之称。
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4、利簋,属西周早期,1976年出土于临潼,是已发现的时代最早的西周青铜器。
为武王时期有司(官名)利所作的祭器,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
国家博物馆藏品中英对照

国家博物馆藏品中英对照国家博物馆是中国最重要的博物馆之一,收藏了丰富多样的文物和艺术品。
这些珍贵的藏品反映了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下面是一些国家博物馆的知名藏品及其中英对照:1.《司母戊鼎》– Simuwuding这是中国青铜器中最重要的收藏品之一。
它是由西周(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的国家礼仪制度“典礼”中描述的九鼎之一。
鼎上刻有一系列图像和文字,展示了古代中国政治、宗教和社会制度。
2.《迎春纳福图》– Welcoming Spring这幅清朝时期(17世纪)的宫廷绘画代表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高峰。
画中描绘了四位下人和两位仆人在春节期间拿着迎春花、鞭炮和礼物来迎接新年的场景。
3.《白玉观音像》– White Jade Guanyin这是一尊中国宋代(960年– 1279年)的观音菩萨雕像,由白玉制成。
观音菩萨在佛教中被视为慈悲与智慧的化身,这尊雕像展示了佛教雕塑艺术的精湛技艺。
4.《郑和下西洋图》– Zheng He's Voyages这是一幅明朝时期(14世纪– 17世纪)的宫廷绘画,记录了郑和的航海经历。
郑和是一位中国航海家和探险家,他率领中国远航船队到达亚洲、非洲和中东,带来了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印度等地的珍贵商品。
5.《秦始皇陵兵马俑》– Terra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 of Qin Shi Huang这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
它是中国第一位统一帝国——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陵的陪葬品。
发现的兵马俑包括士兵、军官和战车等,数量庞大且高度精细。
6.《古琴》– Guqin这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传统乐器之一。
古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弹拨乐器之一,有超过3000年的历史。
它是中国文人墨客的象征,也是独立演奏、伴奏诗词的理想乐器。
7.《黄山人物图》– Figures in a Landscape in the Yellow Mountains这是清朝(18世纪)画家宋瑞阳的作品,展示了中国著名的黄山景区的美丽风景和人物。
阳泉博物馆11个展品介绍

阳泉博物馆11个展品介绍1. 龙门石窟壁画:这是一组古代佛教壁画,是中国石窟艺术的代表之一。
壁画中描绘了佛教故事和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2. 北魏石刻佛像:这是一尊北魏时期的石刻佛像,高约2米。
佛像造型庄重肃穆,栩栩如生,展现了北魏时期的雕刻艺术水平。
3. 玉器:展览馆中展示了一系列精美的玉器,包括玉璧、玉佩、玉环等。
这些玉器色泽鲜艳,纹饰精细,展示了古代中国玉器工艺的精湛技艺。
4. 瓷器:阳泉博物馆还展示了一系列精美的瓷器,包括青花瓷、汝窑瓷等。
这些瓷器制作精细,釉色鲜艳,展示了中国传统瓷器工艺的独特魅力。
5. 古代书画:展览馆中收藏了大量的古代书画作品,包括名家的墨迹、山水画、花鸟画等。
这些作品构图精致,用笔独特,展示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博大精深。
6. 铜器:博物馆还展示了一系列古代铜器,包括青铜器、铜镜、铜剑等。
这些铜器工艺精湛,纹饰瑰丽,展示了古代中国铸造工艺的独特魅力。
7. 陶器:阳泉博物馆中还展示了一系列精美的陶器,包括彩陶、灰陶、黑陶等。
这些陶器造型各异,色彩丰富,展示了中国古代陶器工艺的独特魅力。
8. 石器:博物馆展示了一系列古代石器,包括石斧、石锛、石钺等。
这些石器制作精细,展现了古代人类的智慧和生活方式。
9. 银器:阳泉博物馆还展示了一系列古代银器,包括银镯、银钗、银盒等。
这些银器制作精细,纹饰瑰丽,展示了中国古代银器工艺的独特魅力。
10. 浮雕艺术品:博物馆中还展示了一系列精美的浮雕艺术品,包括木质浮雕、石质浮雕等。
这些浮雕作品精致细腻,雕刻技艺精湛,展示了中国传统雕刻艺术的独特魅力。
11. 民俗文化展品:阳泉博物馆还展示了一系列与民俗文化相关的展品,如传统服饰、传统工艺品、传统乐器等。
这些展品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中国70件珍贵古文物

中国70件珍贵古文物红尘烟雨情 2020-01-12 13:47:03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古文物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如同耀眼的星座,光耀了悠悠五千年。
让世界为之赞叹,让国人为之骄傲!下面为大家介绍的70件中国极其珍贵的古文物,每一件都是独具特色的艺术瑰宝,价值连城。
1、红山文化玉龙红山文化玉龙玉器一直是中华民族向往的宝物,玉器的使用历史非常久远,最远可追溯到史前时期。
而这件红山玉器就是史前文明“红山文化遗址”的典型代表文物,可以说在距今5000多前有这么一件如此精美的龙形文物确实非常逆天。
2、镬鼎镬鼎这是是一件超大型的古代青铜器文物,可以说是一件国宝,是春秋时期最为大型的青铜鼎。
藏于山西博物院的这件国宝不仅大型,还非常精美。
上面的纹饰可以说我国考古以来出土的青铜器文物中最为精美的一件。
出土自太原南郊金胜村的晋国赵卿墓。
3、战国水晶杯战国水晶杯战国水晶杯为战国晚期水晶器皿,于1990年出土于杭州市半山镇石塘村,现藏于杭州博物馆。
战国水晶杯高15.4cm、口径7.8cm、底径5.4cm,整器略带淡琥珀色,局部可见絮状包裹体;器身为敞口,平唇,斜直壁,圆底,圈足外撇;光素无纹,造型简洁。
它是迄今为止中国出土的早期水晶制品中器形最大的一件,2002年1月18日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4、春秋莲鹤方壶春秋莲鹤方壶1923年出土自李家楼郑公大墓,共出土两件,分别藏于河南与北京。
这件文物被海内外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
器物外表刻满了蜿蜒的蟠螭纹,四角各饰一条经翼寻缘的虺龙,器座为两张口吐舌的巨虬,支托着沉重的器。
5、商代嵌绿松石象牙杯商代嵌绿松石象牙杯整个象牙杯,通体饰满饕餮纹以及兽面纹。
这与商代象牙器皿纹饰多模仿青铜器纹饰的时代特点相符。
杯身图案结构清晰,统一中又有变化。
上下两边口为素地宽边。
中间则由绿松石的条带分为四段,每段分别刻有饕餮纹和夔纹等纹饰,绿松石镶嵌于饕餮和夔的眼、眉、鼻等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董文物与艺术品
时下,一些电视媒体流行做文物、古董和艺术品的鉴定节目,专家在给观众解答三者价值和特性的时候,有些概念却混淆不清。
比如专家在谈到文物时,给一些文物定价并且在定价过程中,专家经常说这样一句话“市场价是多少多少”。
这就是说,文物在市场上是可以随便买卖的。
很明显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专家这样说,容易给电视观众一个错误的认知,观众会认为,在我国文物是可以私自、随便买卖的。
我国《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文物不可以私自买卖的。
对于一些刚刚涉足艺术品收藏行业的爱好者来说,在如何正确理解文物与古董(古玩)、艺术品方面还存在着一些混淆的模糊的认识,其实,这三者方面是有着严格的区别的。
就艺术品收藏爱好者来说,首先要正确理解文物与古董(古玩)、艺术品的辩证关系,才能够在古董、文物艺术品与收藏品之间摆正位置。
一、文物的概念
“文物”两字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是礼乐、典章制度的统称。
《左传桓公二年》记载“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
”这是文物最早的记载。
到了唐代,对文物的解释又有
了新的内涵,与今天文物的涵义比较接近。
文物从时间上看,有古代的,现代的,也有当代的,它涵盖各个历史时期。
现在人们多把古代遗留的东西称为文物,但对于究竟什么是文物,尚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对文物比较有权威的统筹概括是《辞海》。
《辞海》对文物的解释是:“遗存在社会上或埋藏在地下的历史文化遗物,一般包括:(1)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重要人物有关的、具有纪念意义和历史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等:(2)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群、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3)各时代有价值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4)革命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古旧图书资料;(5)反映各时代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辑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称文物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如建筑、碑刻、工具、武器、生活器皿和各种艺术品。
”1982年11月19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5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条,对保护文物的范围作了明确规定。
现在,我们对“文物”总的概括就是指历史遗留下来的,对研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有价值的东西,它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建筑、碑刻及各种艺术品等。
我国的《文物保护法》也给文物分了等级和层次,主要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
文物。
珍贵文物又可分为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
这就给文物有了比较客观的认识和价值定位。
二、古董的范畴
清朝以前,人们把珍贵的古物称为“骨董”。
所谓“骨”,取肉腐而骨存之意,意思是保存过去之精华,后来渐变为古董、古玩。
实际上“古董”、“骨董”和“古玩”是一个意思,只不过由于时代的变迁,人们叫法不同而已。
我们通常所说的古董、古玩,应该是特指民间收藏的、不在国家禁止买卖之列的那部分文物。
公民合法所有的文物,法律允许其相互交换或者依法转让和流通。
从文物和古董或古玩的比较来看,文物在时间的涵盖上要大于古董或古玩,因为文物可以是古代,也可以是现代或当代,只要是优秀的文化产物都可以被列入文物范畴。
而古董和古玩则不然,现代和当代的东西不能称为古董和古玩。
三、关于艺术品
艺术品,一般是指造型艺术的作品,在定位什么是艺术
品的概念中,人们的认知是比较抽象的。
一般的艺术品可视为两个成分:一是作品上的线、形、色、光、音、调的配合,通常称为“形式的成分”或“直接的成分”;另一个就是人们谈论比较多也相对客观的就是做一件作品的题材。
艺术品的题材,在通常被称为“表现的成分”和“联想的成分”。
艺术品用途的范围很广,罕见的艺术品多用来收藏、装饰等等。
现代艺术实践使得“艺术品”的概念范围越来越大,冲击着种种传统艺术品概念的界定。
对于现代艺术品的价值,美国著名的分析美学家布洛克曾经从美学的角度和立场中剖析,从艺术品与人的意图、艺术品的非功利性、艺术品与艺术习俗、开放的艺术品概念等四个方面,重新界定"艺术品"的概念,来为现代艺术品寻求美学的辩解。
布洛克的观点被艺术界认为是对艺术品的诠释,也是对艺术品最全面的定位。
四、古董、文物与艺术品的区分
由于许多文物和古董具有较高的艺术鉴赏价值,所以收藏爱好者又将其泛称为收藏艺术品。
一件古代艺术品,对文物
部门来说就是文物,因为它有文化保护价值;对投资者来说就是古董,因为它有增值价值;对收藏家来说就是古玩艺术品,因为它有艺术鉴赏价值。
国家出于保护文物的考虑,对于非国宝级的古董,鼓励“藏宝于民”,并且允许民间依法流通,这为民间收藏事业的发展和古玩艺术品市场的兴起铺平了道路。
由此,我们可以明确以下几点:第一,文物一般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三个方面的价值。
具体到每一件文物,不一定都具有三个方面的价值,但至少要具有其中一方面的价值,否则就不能称其为文物。
第二,文物应是重要的、有代表性的实物。
不具备这一点,也不宜作为文物保护。
第三,国家保护的文物具有广泛性,应是反映历代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实物。
各个方面的文物之间具有广泛和密切的联系。
只有全面保护各个方面的文物,才能使文物的价值不受损害。
至此,我们可以对什么是文物作出回答。
文物是人类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
也可以说,它是历史上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遗存,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是重要的文化遗产。
艺术品拥有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而文物具有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以外还有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
换句话说,文物是古代的艺术品,艺术品是未来的文物!
总的说来,艺术在于工艺;文物在于文化底蕴;而古董就是年代历史的久远。
(作者单位:湖南省文物局)
责任编辑: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