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古董文物与艺术品资料

合集下载

重温中国古代文化的珍贵物品与艺术品

重温中国古代文化的珍贵物品与艺术品

重温中国古代文化的珍贵物品与艺术品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拥有丰富多样的珍贵物品与艺术品。

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是我们重温历史、了解传统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为您介绍几种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代文化珍品与艺术品。

首先,我们来谈谈青铜器。

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瑰宝,也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

青铜器制作精美,形态各异,包括鼎、觚、爵、斝等多种器型。

这些器物通常被用于祭祀、宴会和礼仪场合。

青铜器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既有铸造,又有浮雕、铭文等技法。

它们不仅展示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还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其次,我们不得不提到中国古代的丝绸。

丝绸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纺织品之一。

丝绸的制作工艺独特,经历了蚕茧的采集、丝线的抽绕、染色和织造等复杂过程。

丝绸的质地柔软光滑,色彩鲜艳,纹理细腻。

中国古代的丝绸不仅在服饰上得到广泛应用,还被用于制作屏风、帷幕、绣品等艺术品,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化珍品是中国古代的瓷器。

中国瓷器以其精美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装饰风格而闻名于世。

中国古代的瓷器种类繁多,包括青瓷、白瓷、彩瓷等。

其中,青瓷是中国瓷器的代表之一,以其青翠欲滴的釉色和纤细的器型而备受瞩目。

瓷器的制作需要经历多道工序,包括泥料的准备、成型、烧制和装饰等。

瓷器不仅是实用的器皿,更是一种艺术品,通过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装饰,展示了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卓越成就。

除了以上提到的珍贵物品,中国古代还有许多其他的艺术品值得一提。

例如,中国的书法和绘画艺术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中国书法是以毛笔和墨汁为工具,通过运笔的力度、速度和笔画的变化来表现文字的美感。

中国绘画则以水墨为主要媒介,通过线条、墨色和构图来表达画家的意境和情感。

这些艺术形式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艺术才华,也传承了中国文化的精髓。

总之,中国古代文化的珍贵物品与艺术品是我们了解和重温古代文化的重要途径。

中国文物简介

中国文物简介

中国文物介绍中国文物介绍如下:1、万里长城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起源于首都镐京的典故“烽火戏诸侯”。

2、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

它以长卷形式创作,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的繁荣景象。

3、越王勾践剑越王勾践剑是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因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而千年不锈。

越王勾践剑制工精美,显示出铸剑师的卓越技艺。

4、传国玉玺传国玉玺是秦始皇为正统皇帝颁发的官方玉玺,也是历代帝王以它为凭证和象征的象征。

它代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象征,也是权力和地位的标志。

5、金缕玉衣金缕玉衣是中国汉代时期皇帝和高级贵族的丧葬殓服,外观与人体形状相同,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

金缕玉衣的价值超过400亿,是世界上最贵重的文物之一。

6、曾侯乙编钟曾侯乙编钟是中国战国早期的文物,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

它的音域跨越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

7、马踏飞燕马踏飞燕是东汉时期的青铜器,是青铜艺术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旅游的标志。

8、镶金兽首玛瑙杯镶金兽首玛瑙杯是唐代唯一一件俏色玉雕,也是唐代玉器做工最精湛的一件。

它的造型精美,选材精良,巧妙利用玉料的俏色纹理雕琢而成。

9、四羊方尊四羊方尊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鬼斧神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

10、后母戊鼎后母戊鼎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鼎身雷纹为地,四周浮雕刻出盘龙及饕餮纹样,反映了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

11、汝窑青瓷无纹水仙盆汝窑青瓷无纹水仙盆是北宋徽宗朝的官窑,以温润的天青釉色被誉为青瓷之冠。

它的侈口、深壁、平底凸出窄边棱,四云头形足,周壁胎薄,底足略厚。

12、司母戊大方鼎司母戊大方鼎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镇国之宝,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

全面剖析艺术品文物和古董古玩的区别

全面剖析艺术品文物和古董古玩的区别

古董(古玩)与文物之间的区别
举例说明:
1. 历史上某名人的墨迹(大概不是什么书法家)、或者他戴过的一个 旧斗笠等等,其赏玩或艺术或工艺价值极低,这些遗物都属于文物 类。
2. 历史上曾经大量流行、出产过的工艺品,或陶瓷、或珠宝、或器具, 其个体并不能够代表整个历史或具有特殊历史价值,也并非证明某 历史名人的经历生活,也不能代表历史中的艺术、工艺、科技的典 型成就。这些遗物都属于古玩类。
在明代和清初,人们把珍贵的古物称为“骨董”, 所谓“骨”, 取肉腐而骨存之意,意思是保存过去之精华。到清乾隆年间 (18世纪) 渐变为古玩。
从它们的名称不难看出,所谓古玩(古董),首先看重的是它的 玩赏性,突出一个“玩”字。作为古董(古玩)其价值还在于一个 “古”字,也就是具有一定的时间磨砺和收藏价值。至于“董”字, 其实就是“懂”,收藏者、玩赏者需要一定的辨识鉴赏能力,或者见 于玩中获得、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才更有趣味。
艺术品
定义:艺术品的概念包涵美术品。艺术的范围很广,包含美 术、音乐、戏剧、舞蹈等等。从广义上看,艺术品就是指 一切艺术活动所产生的作品;从特定的意义上看,艺术品 一般就是指美术品。
由于许多文物具有较高的艺术鉴赏价值,所以收藏爱 好者又将其泛称为收藏艺术品。
文物
定义:文物是指历史遗留下来的,对研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 有价值的东西,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建筑、碑刻及 各种艺术品等。
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规定,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下、水域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属 体或个人所有的文物以及依法取得的其他文物,其所有权受法 律保护。
从时间上看,文物有古代、现代,也有当代的。它涵盖各 个历史时期。
古董,古玩

国家博物馆的文物介绍

国家博物馆的文物介绍

国家博物馆的文物介绍
国家博物馆是中国最重要的博物馆之一,馆内收藏了大量珍贵的文物,涵盖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以下为简单介绍:
1. 商代青铜器:国家博物馆展览了大量商代青铜器,这些器物被认为是古代中国文明的代表之一,象征着中华文明的长足发展。

2. 唐代宫廷文物: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繁荣的时期之一,国家博物馆展出了大量唐代宫廷文物,如唐三彩等,这些文物反映了唐代时期独特的文化和艺术风格。

3. 明清玉器:明清时期的玉器是中国玉文化的巅峰之作,国家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精美的明清玉器,例如玉佩、玉瓶、玉鼎等,展现了明清时期的工艺技术和文化内涵。

4. 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之一,国家博物馆拥有数量众多、精美绝伦的甲骨文,其中不乏商代时期的金文、玉文和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龟甲文字。

5. 丝绸之路文物: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重要贸易通道,国家博物馆收藏了许多丝绸之路的文物,如西域珍宝等,这些文物反映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以上仅为部分文物介绍,国家博物馆还有许多其他珍贵的文物和展品,吸引着国内外数以百万的观众前来参观和学习。

64件文物简要介绍

64件文物简要介绍

1、彩绘鹳鱼石斧图缸,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类型,1978年出土于省临汝县阎村。

质彩绘,器高47厘米、口径32.7厘米。

缸绘有鹳鸟衔鱼,旁边竖立一件石斧的画面,作者用白色在夹砂红的缸外壁绘出鹳、鱼、石斧,以粗重结实的黑线勾出鹳的眼睛、鱼身和石斧的结构,画面效果粗犷有力,绘画具有中华民族远古时代的造型特征,是一件罕见的绘画珍品。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2、鹰鼎,属新石器时代,1957年出土于省华县太平庄。

通高只有36厘米,但看上去显得威武而雄壮。

鹰的前胸为鼎腹,饱满粗壮,器口开在鹰的背部。

鹰的双目圆睁,周身光洁未加纹饰,喙部呈有力的勾状。

鹰鼎整体结构简洁,体积感很强,鹰的双足和尾部为鼎足稳定地撑柱于地,后收的双翅围过鼎的中后部,形成一种前扑的动势,配上鹰头部的大眼、利喙,使这只鹰显得威风凛凛,桀骜雄猛的气势。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3、后母戊铜鼎,属商后期(约公元前十四世纪——公元前十一世纪),1939年省市武官村出土。

亦称“后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

司母戊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外,其余各处皆有饰纹。

在细密的云雷纹之上,各部分主纹饰各具形态。

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围以饕餮作为主要纹饰,四面交接处,则饰以扉棱,扉棱之上为牛首,下为饕餮。

鼎耳外廓有两只猛虎,虎口相对,中含人头。

耳侧以鱼纹为饰。

四只鼎足的纹饰也匠心独具,在三道弦纹之上各施以兽面。

鼎腹壁铸有铭文“后母戊”。

据考证,后母戊鼎应是商代后期王室青铜祭器,其造型、纹饰、工艺均达到极高水平,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

一说为商王文丁为其母而作;另一说为商王且庚、且甲为其母而作。

此鼎型制雄伟,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大、最重的古代青铜器,有“青铜之冠”之称。

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4、利簋,属西周早期,1976年出土于临潼,是已发现的时代最早的西周青铜器。

为武王时期有司(官名)利所作的祭器,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

国家博物馆藏品中英对照

国家博物馆藏品中英对照

国家博物馆藏品中英对照国家博物馆是中国最重要的博物馆之一,收藏了丰富多样的文物和艺术品。

这些珍贵的藏品反映了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下面是一些国家博物馆的知名藏品及其中英对照:1.《司母戊鼎》– Simuwuding这是中国青铜器中最重要的收藏品之一。

它是由西周(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的国家礼仪制度“典礼”中描述的九鼎之一。

鼎上刻有一系列图像和文字,展示了古代中国政治、宗教和社会制度。

2.《迎春纳福图》– Welcoming Spring这幅清朝时期(17世纪)的宫廷绘画代表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高峰。

画中描绘了四位下人和两位仆人在春节期间拿着迎春花、鞭炮和礼物来迎接新年的场景。

3.《白玉观音像》– White Jade Guanyin这是一尊中国宋代(960年– 1279年)的观音菩萨雕像,由白玉制成。

观音菩萨在佛教中被视为慈悲与智慧的化身,这尊雕像展示了佛教雕塑艺术的精湛技艺。

4.《郑和下西洋图》– Zheng He's Voyages这是一幅明朝时期(14世纪– 17世纪)的宫廷绘画,记录了郑和的航海经历。

郑和是一位中国航海家和探险家,他率领中国远航船队到达亚洲、非洲和中东,带来了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印度等地的珍贵商品。

5.《秦始皇陵兵马俑》– Terra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 of Qin Shi Huang这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

它是中国第一位统一帝国——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陵的陪葬品。

发现的兵马俑包括士兵、军官和战车等,数量庞大且高度精细。

6.《古琴》– Guqin这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传统乐器之一。

古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弹拨乐器之一,有超过3000年的历史。

它是中国文人墨客的象征,也是独立演奏、伴奏诗词的理想乐器。

7.《黄山人物图》– Figures in a Landscape in the Yellow Mountains这是清朝(18世纪)画家宋瑞阳的作品,展示了中国著名的黄山景区的美丽风景和人物。

阳泉博物馆11个展品介绍

阳泉博物馆11个展品介绍

阳泉博物馆11个展品介绍1. 龙门石窟壁画:这是一组古代佛教壁画,是中国石窟艺术的代表之一。

壁画中描绘了佛教故事和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2. 北魏石刻佛像:这是一尊北魏时期的石刻佛像,高约2米。

佛像造型庄重肃穆,栩栩如生,展现了北魏时期的雕刻艺术水平。

3. 玉器:展览馆中展示了一系列精美的玉器,包括玉璧、玉佩、玉环等。

这些玉器色泽鲜艳,纹饰精细,展示了古代中国玉器工艺的精湛技艺。

4. 瓷器:阳泉博物馆还展示了一系列精美的瓷器,包括青花瓷、汝窑瓷等。

这些瓷器制作精细,釉色鲜艳,展示了中国传统瓷器工艺的独特魅力。

5. 古代书画:展览馆中收藏了大量的古代书画作品,包括名家的墨迹、山水画、花鸟画等。

这些作品构图精致,用笔独特,展示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博大精深。

6. 铜器:博物馆还展示了一系列古代铜器,包括青铜器、铜镜、铜剑等。

这些铜器工艺精湛,纹饰瑰丽,展示了古代中国铸造工艺的独特魅力。

7. 陶器:阳泉博物馆中还展示了一系列精美的陶器,包括彩陶、灰陶、黑陶等。

这些陶器造型各异,色彩丰富,展示了中国古代陶器工艺的独特魅力。

8. 石器:博物馆展示了一系列古代石器,包括石斧、石锛、石钺等。

这些石器制作精细,展现了古代人类的智慧和生活方式。

9. 银器:阳泉博物馆还展示了一系列古代银器,包括银镯、银钗、银盒等。

这些银器制作精细,纹饰瑰丽,展示了中国古代银器工艺的独特魅力。

10. 浮雕艺术品:博物馆中还展示了一系列精美的浮雕艺术品,包括木质浮雕、石质浮雕等。

这些浮雕作品精致细腻,雕刻技艺精湛,展示了中国传统雕刻艺术的独特魅力。

11. 民俗文化展品:阳泉博物馆还展示了一系列与民俗文化相关的展品,如传统服饰、传统工艺品、传统乐器等。

这些展品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中国70件珍贵古文物

中国70件珍贵古文物

中国70件珍贵古文物红尘烟雨情 2020-01-12 13:47:03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古文物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如同耀眼的星座,光耀了悠悠五千年。

让世界为之赞叹,让国人为之骄傲!下面为大家介绍的70件中国极其珍贵的古文物,每一件都是独具特色的艺术瑰宝,价值连城。

1、红山文化玉龙红山文化玉龙玉器一直是中华民族向往的宝物,玉器的使用历史非常久远,最远可追溯到史前时期。

而这件红山玉器就是史前文明“红山文化遗址”的典型代表文物,可以说在距今5000多前有这么一件如此精美的龙形文物确实非常逆天。

2、镬鼎镬鼎这是是一件超大型的古代青铜器文物,可以说是一件国宝,是春秋时期最为大型的青铜鼎。

藏于山西博物院的这件国宝不仅大型,还非常精美。

上面的纹饰可以说我国考古以来出土的青铜器文物中最为精美的一件。

出土自太原南郊金胜村的晋国赵卿墓。

3、战国水晶杯战国水晶杯战国水晶杯为战国晚期水晶器皿,于1990年出土于杭州市半山镇石塘村,现藏于杭州博物馆。

战国水晶杯高15.4cm、口径7.8cm、底径5.4cm,整器略带淡琥珀色,局部可见絮状包裹体;器身为敞口,平唇,斜直壁,圆底,圈足外撇;光素无纹,造型简洁。

它是迄今为止中国出土的早期水晶制品中器形最大的一件,2002年1月18日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4、春秋莲鹤方壶春秋莲鹤方壶1923年出土自李家楼郑公大墓,共出土两件,分别藏于河南与北京。

这件文物被海内外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

器物外表刻满了蜿蜒的蟠螭纹,四角各饰一条经翼寻缘的虺龙,器座为两张口吐舌的巨虬,支托着沉重的器。

5、商代嵌绿松石象牙杯商代嵌绿松石象牙杯整个象牙杯,通体饰满饕餮纹以及兽面纹。

这与商代象牙器皿纹饰多模仿青铜器纹饰的时代特点相符。

杯身图案结构清晰,统一中又有变化。

上下两边口为素地宽边。

中间则由绿松石的条带分为四段,每段分别刻有饕餮纹和夔纹等纹饰,绿松石镶嵌于饕餮和夔的眼、眉、鼻等位置。

古董方面的知识点总结

古董方面的知识点总结

古董方面的知识点总结一、古董的分类1. 艺术品:包括绘画、雕塑、陶瓷、玉器、瓷器等。

2. 工艺品:包括家具、铜器、银器、邮票、纸币等。

3. 文物:包括古代器物、古代书画、古印章、古器械等。

二、古董收藏的价值1. 历史价值:古董所反映的是古代的社会生活、文化、艺术以及科技水平,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

2. 艺术价值:古董中蕴含着古代艺术家们的智慧和才华,每一件古董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3. 经济价值:在一些稀有的古董品中,由于其稀有程度和历史价值,其价格较高,也成为了一种投资品。

三、古董收藏的技巧1. 学会辨别真伪:古董市场上的赝品层出不穷,因此学会辨别真伪是收藏古董的基本技能,需要仔细的学习和多加练习。

2. 寻找资料:了解古董的历史、文化和市场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书籍、网络、博物馆等途径寻找相关资料。

3. 寻找可靠的渠道:收藏古董需要通过可靠的渠道进行购买,可以选择有良好信誉的古董商店或拍卖行。

4. 打破破绽:古董收藏需要悉心保管,以免磨损、变形、变色等影响其价值。

同时,有时候打破破绽也可以增加其价值。

四、古董市场的动向1. 受收藏热潮影响,古董市场一直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人投身其中。

2. 部分稀有古董品市场价值飙升,从而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进入古董市场。

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艺术的重视,一些较为冷门的古董品也开始走热。

五、著名的古董品1. 明清瓷器:是中国古瓷器中的精品,代表了中国古代艺术的巅峰。

2. 清代家具:所雕镂的工艺精美,木材选用上上乘的黄花梨、紫檀木等名贵的硬木。

3. 古代画像石:中国古代画像石以特殊的审美角度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特点。

4. 古代邮票、纸币:如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收藏价值。

5. 古董铜器:宋、元、明、清时期的铜器制作精美,器型多样。

六、古董收藏的风险1. 需要及时跟踪市场动态,以免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

2. 存在赝品和市场泡沫,需要仔细鉴别真伪,注意市场风险。

博物馆的文物介绍合集

博物馆的文物介绍合集

博物馆的文物介绍合集一、青铜器1. 大型青铜鼎:这是一件春秋时期的青铜器,鼎的形状庄重大气,饰有动物纹和几何纹,展示了古代青铜器工艺的高超技艺和艺术美感。

2. 青铜剑:这把青铜剑是战国时期的典型作品,剑身细长,剑柄上雕刻着各种精美的纹饰,展现了古代青铜器的精湛工艺和创作技巧。

二、陶瓷1. 宋代青瓷盘:这是一件宋代青瓷盘,盘身呈浅碗状,釉色淡雅,胎体坚硬,展示了宋代青瓷的独特韵味和高超制作工艺。

2. 元代青花瓷碗:这是一件元代青花瓷碗,碗口略微外撇,碗身绘有精美的青花纹饰,展现了元代青花瓷的独特风格和精细绘画技巧。

三、字画1. 《清明上河图》:这幅北宋张择端的名作展示了北方城市繁荣景象和人民生活场景,画面细腻丰富,是中国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

2. 《百鸟朝凤图》:这幅明代徐悲鸿的作品以百鸟朝凤为题材,画面生动活泼,展示了徐悲鸿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动物形态的深入研究。

四、玉器1. 和田玉佩:这是一件和田玉雕刻的佩饰,玉质温润细腻,雕工精湛,展现了和田玉的独特魅力和精美工艺。

2. 玉璧:这是一件古代贵族的玉璧,璧身呈圆形,玉质晶莹剔透,是中国古代玉器中的珍品之一。

五、绘画1. 《千里江山图》:这是明代唐寅的作品,描绘了中国南方山水的壮丽景色,画面气势恢宏,是中国山水画的经典之作。

2. 《百花图》:这是清代石涛的作品,以百花为题材,画面色彩鲜艳,展示了石涛精湛的花鸟画技法和对自然界的观察力。

六、雕塑1. 《思想者》:这是法国雕塑家罗丹的作品,塑造了一个深思熟虑的人物形象,寓意着人类思考智慧的重要性,是西方雕塑艺术的代表之作。

2. 《东方红》:这是中国雕塑家齐白石的作品,雕塑了一个挺拔的红军战士形象,展示了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精神风貌,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雕塑艺术代表之一。

七、书法1. 《兰亭序》:这是东晋王羲之的作品,以行书书写了一篇饱含情感的序文,书法流畅优美,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2. 《黄庭坚诗》:这是北宋黄庭坚的作品,以草书书写了一首咏史之诗,书法刚劲有力,展示了黄庭坚独特的书法风格和个人气质。

中国十大国宝级文物中国十件国宝级文物图片(排名)

中国十大国宝级文物中国十件国宝级文物图片(排名)

中国⼗⼤国宝级⽂物中国⼗件国宝级⽂物图⽚(排名)中国⼗⼤国宝级⽂物中国⼗件国宝级⽂物图⽚中国⼗⼤最贵国宝级⽂物的⼤名将落户谁家呢?中国⾃古地⼤物博,资源丰富,宝藏颇多。

古代传承下来的国宝级⽂物也是⾮常之多,国外对中国的宝藏可谓是垂涎三尺啊,因此流失国外的国宝也是不少的。

那么,下⾯的内容就是介绍中国⼗⼤最贵国宝级⽂物,看完你可否动⼼呢?中国⼗⼤最贵国宝级⽂物第1宝: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古⽉轩题诗花⽯锦鸡图双⽿瓶器⾼16.5厘⽶,⾹港苏富⽐2005秋拍成交价:⼈民币122,408,800元古⽉轩始于清代康熙年间,是⽤珐琅彩在玻璃胎上施以彩绘,经⾼温烧制⽽成。

此器系为乾隆皇帝特别烧制的赏玩器,由宫中造办处御画匠亲绘。

该双⽿瓶曾于1975年5⽉12⽇于伦敦佳⼠得拍卖,以16000英镑(合22万⼈民币)成交,30年后的今天其价格涨了500多倍。

中国⼗⼤最贵国宝级⽂物第2宝:翡翠原⽯110×55×60厘⽶/重约500公⽄,中鸿信2005春拍成交价:⼈民币88,000,000元此翡翠原⽯体积庞⼤,重约500公⽄。

原⽯通体绿⾊,有三条⽯筋分布其间,整体呈现磅礴⽓势,在原⽯细腻的表⾯上,亿万年⾃然形成的⽚⽚浓绿⾊的凸起部分,及⼀道道⽯筋,犹如⼀幅层峦叠翠、溪涧奔流的⼭⽔画,⼜如⼀⾸沧海桑⽥、韵律优美的⽥园诗。

翡翠是由以硬⽟为主的⽆数细⼩纤维状矿物微晶纵横交织⽽形成的致密块状集合体。

对于⾃然界翡翠的形成,主要有四种主要观点:第⼀种观点认为是岩浆在⾼压条件下侵⼊到超基性岩中的残余花岗岩浆的脱硅产物。

第⼆种观点认为是在区域变质作⽤时原⽣钠长⽯分解为硬⽟⽽形成;或者认为是在板块碰撞产⽣的压扭性应⼒和低温作⽤下,钠长⽯先形成变质程度较低的蓝闪⽯⽚岩,进⼀步变质成硬⽟⽽成。

第三种观点认为是在花岗岩脉和淡⾊辉长岩类岩脉在12~14kPa压⼒下,在钠的化学势⾼的热⽔溶液作⽤下发⽣交代⽽成。

第四种观点根据硬⽟岩中含⽔~甲烷~硬⽟三相包裹体的发现认为翡翠是由近硬⽟硅酸盐熔体结晶⽽成,认为这种熔体源于300~400km处地幔中⼴泛存在的含碱辉⽯层。

历史文物及简介

历史文物及简介

历史文物及简介一、司母戊鼎1. 基本信息•司母戊鼎是商后期(约前十四世纪至前十一世纪)铸品,于1939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

•司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

2. 文物意义•从工艺角度看,它反映了当时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

鼎身四周铸有精巧的盘龙纹和饕餮纹,这些纹饰精美绝伦,显示出商代工匠在青铜器装饰艺术上的卓越成就。

•在文化意义上,鼎在古代中国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司母戊鼎作为祭祀用的礼器,体现了当时对祖先和神灵的敬重,也反映了商代高度发达的祭祀文化。

二、清明上河图1. 基本信息•清明上河图为北宋风俗画,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

该作品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

•画卷描绘了北宋时期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2. 文物意义•在艺术价值方面,它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张择端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

人物、牲畜、交通工具、建筑等各有特色,线条遒劲,笔法灵动。

•从历史价值来看,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我们可以从画中看到当时的商业街、虹桥上的繁华景象,了解到北宋时期的商业、交通、建筑等多方面的情况。

三、兵马俑1. 基本信息•兵马俑,即秦始皇陵兵马俑,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 1.5千米处的兵马俑坑内。

它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中国世界遗产。

•兵马俑坑内有大量与真人真马大小相似的陶俑、陶马,这些兵马俑按照军阵的形式排列。

2. 文物意义•从考古学意义上讲,兵马俑的发现为研究秦朝军事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例如,兵马俑的兵种多样,有步兵、骑兵、车兵等,它们的装备、队列等反映了秦朝军事编制的情况。

•在艺术价值方面,兵马俑的制作工艺十分精湛。

每个陶俑都有独特的面部表情、发型、服饰等,栩栩如生,体现了秦朝工匠极高的雕塑艺术水平。

中国古代的历史艺术品有哪些

中国古代的历史艺术品有哪些

中国古代的历史艺术品有哪些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创造出了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历史艺术品。

这些艺术品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是我们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国古代历史艺术品的代表作品。

一、青铜器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技术水平。

青铜器的制作工艺精湛,形态丰富多样,常见的器物包括鼎、壶、盘等。

其中最著名的是商代的司母戊鼎,它是中国最早的铸造青铜器,不仅造型独特,还刻有精美的铭文和装饰图案。

二、玉器玉器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被视为珍贵的贵重物品。

它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

古代玉器的种类繁多,包括玉璧、玉佩、玉琮等。

其中最著名的是汉代的“和田玉璧”,它被誉为中国最美的璧,玉质晶莹剔透,工艺精湛。

三、字画字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们表达情感和抒发心声的艺术方式。

字画以书法和绘画为主要形式,具有非凡的审美价值。

其中最有名的是唐代王羲之的《兰亭序》,这是一幅以行草书写的字画作品,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四、陶瓷器中国陶瓷器以其丰富的种类和精湛的制作工艺而闻名于世。

陶瓷器的历史悠久,沉淀了丰富的陶瓷文化。

宋代的青瓷和元代的景德镇瓷器是中国陶瓷的代表作品。

青瓷以其淡雅的色调和独特的釉面效果而著称,景德镇瓷器则以其精美的造型和精湛的绘画技巧而受到了世界的赞誉。

五、雕塑中国古代的雕塑作品丰富多样,形态独具特色。

雕塑可以用来表达人物形象和神话传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其中最有名的是秦始皇兵马俑,这是中国古代兵马制度的缩影,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数量最大的古代陶俑。

六、纺织品中国的古代纺织品以丝绸和刺绣闻名于世。

丝绸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出口商品,代表着中国的经济与文化。

刺绣则是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瑰宝,具有非常高的技术水平和艺术价值。

总结:中国古代的历史艺术品丰富多样,不仅包括青铜器、玉器、字画、陶瓷器、雕塑和纺织品等,还有其他各类艺术作品。

近三年藏品征集清单

近三年藏品征集清单

近三年藏品征集清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近年来,藏品征集活动在各地逐渐兴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藏品爱好者和收藏家参与。

由于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和对传统手工艺的珍视,许多人都积极参与到了藏品征集的活动中。

本文将着重介绍近三年来的藏品征集清单,希望能为广大藏品爱好者提供参考和帮助。

第一类:古籍书画1.唐代诗词集:《全唐诗》《唐诗三百首》等2.宋代文学作品:《宋词三百首》《红楼梦》等3.明清书画:颜真卿、米芾、文征明等名家作品4.民国时期书画:潘天寿、齐白石、徐悲鸿等作品第二类:古代钱币1.秦、汉、唐、宋等时期的古代钱币2.明清时期的古代钱币3.民国时期的古代钱币4.近现代的各种珍稀钱币第三类:传统工艺品1.瓷器:宋、元、明、清等时期的精美瓷器2.玉器:古代玉石雕刻作品3.漆器:中国传统漆器艺术品4.扇子:各个历史时期的精美扇子第四类:邮票和纪念币1.中国古代邮票2.近现代邮票3.中国纪念币4.各时期的珍稀纪念币1.当代艺术家作品2.传统绘画作品3.雕塑作品4.摄影作品第六类:文房四宝1.墨、笔、纸、砚等传统文房用具2.古代文房四宝3.近现代文房用品以上是近三年来藏品征集活动中常见的清单内容。

藏品征集活动不仅为广大藏品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也有助于文化传承和保护。

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加入到藏品征集的行列中,共同守护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瑰宝。

第二篇示例:近年来,藏品征集活动在各地逐渐成为文化爱好者和收藏家们的热门选择。

随着人们对文化传统的重视和文物保护意识的提高,不少机构和商家纷纷举办各种藏品征集活动,让更多珍贵的文物得以被发现和保护。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近三年内各地举办的藏品征集清单,一起来看看有哪些珍贵的文物被发现和收藏吧。

让我们回顾一下2019年的藏品征集活动。

在这一年,各地的博物馆、文物保护机构和文化艺术协会纷纷举办了各类藏品征集活动,吸引了大量文化爱好者和收藏家的参与。

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的“故宫文物捐赠征集活动”备受瞩目。

历史博物馆文物介绍

历史博物馆文物介绍

历史博物馆文物介绍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介绍:1. 秦始皇兵马俑:这些被发现于1974年的秦始皇兵马俑曾是世界上最大的陶器雕塑之一,每尊俑模仿当时周朝军队士兵的休息姿势,非常具有代表性。

它们是出土于墓葬中的非常难能可贵的精美宝物,代表着中华民族统一中国的重大成果。

2. 殷墟商代木乃伊:殷墟商代木乃伊历史悠久,是在1979年出土的一件文物。

这尊木乃伊经历了四千多年,但依然保存完好,因此被认为是中国木乃伊保存最为完好的件品,以及最著名的。

它的胸前的蓝色装饰上都展现出了精美的战船和武士雕像。

3. 兰州龙门石窟:这些位于兰州中坝的石窟被认为是中国著名的艺术宝库。

这里拥有上千件精致的石刻,其中有宋代以来由藏传佛教净土门派以及各地的佛教信仰都有所体现,雕刻精细、色彩丰富,堪称中华佛教艺术的一大奇葩。

4. 丝绸之路山丹丹石刻: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西部的丹丹石刻,是从唐代至哈密瓦赫尔汗朝时期的伊斯兰教,开始到13世纪早期的基督教,历经了千年的宗教文明阶段,栩栩如生地展示出若干物事。

它们色搭,前后变化繁多,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5. 湖北仙霞城残垣遗迹:湖北仙霞城残垣遗迹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货都仙霞城的遗迹,分别横跨称谓仙山、霞山二山,被视为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交易站之一。

遗迹中的古建筑有城墙、楼阁、古庙宇、塔楼、君墓等等,展现出湖北官府在征收文明行业税银时,改筑都城、建府、修缮城墙、培育贸易等等历史足迹。

6. 广西桂林芦笛岩:又称“芦笛岩国家级文物保护区”,是广西木乃伊、石刻等文物聚集区,是芦笛岩漠化半山腰区完整的历史考古遗址,虽然只有50余平米大小,却是一座集元素于一体的有趣之旅。

里面有一只人面石狮,坐的十分直杆,它的目光丰富,更显得它是一个真正的守护神。

传世之宝中国历史上的十大重要文物

传世之宝中国历史上的十大重要文物

传世之宝中国历史上的十大重要文物中国历史上有许多重要的文物,它们见证了千百年来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变迁。

这些文物中有些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有些则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

在本文中,我将为您介绍中国历史上的十大重要文物,它们被誉为传世之宝。

一、玉林玉璧玉璧是中国最早的一种玉器,始于仰韶文化时期,绵延至战国时代。

玉璧在古代被赋予了神圣的象征意义,被视为吉祥之物。

玉林玉璧是其中的代表作,它是一块白色玉石雕琢而成的璧,保存完好,石质纯净,雕工精湛,堪称玉器艺术的巅峰之作。

二、敦煌壁画敦煌壁画是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瑰宝,通常指敦煌莫高窟内的壁画。

这些壁画以其丰富的题材,精美的绘画技巧,深入人心。

敦煌壁画以其高度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而享有盛誉,被誉为东方文艺大宝库。

三、出土文献中国历史上的出土文献对于研究古代历史、文化和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楚简》、《汉简》等,这些简牍记录了古代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情况,是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资料。

四、郑和下西洋船舶模型郑和下西洋船舶模型是一种艺术精品,也是宝贵的历史遗存。

它们是按照郑和下西洋时期的船只原样制作而成,结构精确,制作精美,是了解明代航海技术和中国古代船舶工艺的窗口。

五、秦始皇兵马俑秦始皇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具规模和艺术价值的考古发现之一。

兵马俑是秦代皇帝秦始皇陵墓中的守卫者,数量众多,造型逼真,是中国古代陪葬文化的杰作。

六、故宫故宫作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代表,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之一。

故宫有丰富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保留了许多宝贵的文物和文化遗产,如乾清宫、太和殿、紫禁城等,它们见证了中国古代皇室的荣辱兴衰。

七、黄帝陵黄帝陵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帝王陵墓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黄帝陵以其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而闻名于世,是研究中国早期历史和古代文化的重要遗址。

八、长城长城是中国古代的防御工事,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长城不仅是中国古代军事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象征之一。

国家博物馆藏品中英对照

国家博物馆藏品中英对照

国家博物馆藏品中英对照国家博物馆藏品中英对照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展示和研究机构。

国家博物馆的藏品丰富多样,涵盖了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时期和各个领域。

以下是一些国家博物馆藏品的中英对照:1.兽面觥- Animal-faced Wine Vessel兽面觥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酒器,通常由青铜制成。

觥身纹饰繁复,常以兽面或动物形象作为装饰。

觥的形状像长颈鹿的身体,象征着祥瑞和美好的寓意。

2.双龙纹玉璧- Twin Dragon Jade Bi双龙纹玉璧是中国古代玉器中的一种重要形式。

它通常呈平面圆形,有一对龙纹纹饰。

双龙纹玉璧象征着权力和地位,是古代玉雕工艺的杰作之一。

3.千手观音石刻- Thousand-Hand Guanyin Stone Carving千手观音石刻是一种佛教艺术品,描绘了观音菩萨的形象。

这个石刻创作于唐代,以雕刻精美的千手观音为特点,展示了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高度发展。

4.陶俑- Terracotta Figurines陶俑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它们是真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的陶土雕塑,被埋藏在古代帝王陵墓中。

此类陶俑被发现于陕西西安的秦始皇陵,展示了古代陶艺工艺的精湛技巧。

5.凤凰纹白玉瓶- Phoenix-patterned White Jade Vase凤凰纹白玉瓶是一种中国传统的装饰艺术品。

它采用精美的白玉制成,纹饰以凤凰为主题。

凤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着吉祥和幸福。

6.玉琮- Jade Cong玉琮是中国古代玉器中的一种特殊形式。

它由四方体的中空柱体组成,两端装饰有神秘的浮雕纹饰。

玉琮被认为具有神秘的宗教和符咒意义,是古代玉器中的珍品之一。

7.明代宝剑- Ming Dynasty Sword明代宝剑是中国古代刀剑的代表之一。

它的剑身通常由精钢制成,镶嵌有宝石或珍贵材料的装饰。

明代宝剑被视为武器和艺术品的结合,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冶金和工艺技术。

故宫博物院十大藏品介绍

故宫博物院十大藏品介绍

故宫博物院十大藏品介绍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珍贵的文物。

其中,有许多被誉为故宫十大藏品的珍品,每一件都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下面将介绍其中的十件藏品。

1.《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是北宋时期画家张择端所绘,是中国绘画史上的巅峰之作。

这幅长卷描绘了北方城市汴京的繁华景象,生动地展示了当时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场景。

画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山河建筑细致入微,是中国古代绘画的杰作之一。

2.《瓷器鱼纹盘》这是一件明代成化年间的瓷器,盘身有鱼纹装饰,色彩鲜艳,纹饰精美。

该瓷器是明代景德镇官窑出产的珍品之一,展示了当时中国制瓷工艺的高超水平。

3.《百子图》《百子图》是清代画家郎世宁所绘,描绘了一百个各具特色的儿童形象。

这幅画以儿童为主题,寓意着家庭的和睦和国家的繁荣。

画中的儿童形象栩栩如生,栩栩如生,展现了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精湛技艺。

4.《乾隆御制八宝花卉纹玉瓶》这是一件乾隆时期的玉瓶,器型优美,工艺精湛。

瓶身饰有花卉纹饰,象征着繁荣和吉祥。

这件玉瓶体现了清代玉器制作的高超技艺,是乾隆皇帝御用的珍品。

5.《红绫地暗花云龙纹大袍》这是一件清代乾隆年间的华贵大袍,采用红绫地暗花云龙纹织成,袍身华丽壮观。

此袍是乾隆皇帝的御赐,是清代宫廷服饰的代表之一。

6.《百寿图》这是一幅明代绘画作品,描绘了百岁老人的幸福生活场景。

画中老人们神采奕奕,寓意长寿和幸福。

这幅画展示了中国古代人们对长寿的向往和追求。

7.《鎏金铜鹿》这是一件唐代的铜器,高约1.35米,鹿身鎏金,华丽夺目。

铜鹿是唐代皇家园林中的装饰品,寓意着吉祥和丰收。

这件铜鹿体现了唐代工艺品的精湛制作技艺。

8.《紫禁城》《紫禁城》是一部记录故宫历史的图书,由故宫博物院编纂出版。

这本图书详细介绍了紫禁城的建筑风格、历史背景和珍贵文物,是了解故宫历史的重要参考书籍。

9.《龙袍》这是一件清代乾隆年间的龙袍,采用黄色绸缎制成,袍身饰有五爪金龙纹饰。

中国历代文物汇总[最新]

中国历代文物汇总[最新]

中国历代文物汇总A001 阿城双鱼水草圈带铜镜(金代)002 阿底村遗址单耳绳纹陶鬲(新石器) 003 阿哈特拉遗址鹿纹彩陶罐(商代)004 阿拉沟承狮铜方盘(战国)005 安国镇遗址双马鞍口陶罐(商代)006 安阳袋足铜斝(商代)007 安阳兽面纹铜胄(商代)008 奥里米古城双鹿玉牌饰(金代)009 阿斯塔那116号墓彩绘三足陶釜(北朝) 010 阿斯塔那186号墓单耳彩绘陶罐(北朝)B001 巴蜀文化柳叶形铜剑(春秋)002 巴蜀文化铜戈(春秋)003 巴蜀文化铜器004 白菜玉花插(清代)005 白草坡半环铜钺(西周)006 白草坡潶伯提梁铜壶(西周)007 白浮村2号墓蚂蚱形玉觿(西周)008 百花潭铜嵌社会生活图案铜壶(战国) 009 百家村43号墓彩绘陶壶(战国)010 白家庄矮锥足铜鼎(商代)011 白家庄3号墓矮锥足铜鬲(商代)012 白家庄龟纹折肩铜罍(商代)013 白家庄圜底空足铜斝(商代)014 白金宝文化陶器015 白羊村文化陶器016 白音汉蜷卧状玉兽(辽代)017 巴林右旗黄玉枭(新石器)018 半坡遗址人面鱼纹彩陶盆(新石器) 019 半坡遗址石矛(新石器)020 斑竹湾浮雕三彩棺(五代)021 鲍家寨分裆铜鬲(商代)022 包山漆绘龙凤纹铜镜(战国)023 包山线刻云水纹铜盛(战国)024 巴蜀文化陶器025 坝头山铜鸠杖(春秋)026 巴图营子辽三彩印花长盘(辽代)027 北方地区春秋战国铜器028 北方地区旧石器时代石器029 北方地区秦至东汉铜器030 北方地区商代铜器031 北方地区夏代铜器032 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陶器033 北方地区西周铜器034 北京故宫太和殿日晷(清代)035 北京猿人遗址石器036 卑南文化陶器037 卑南文化玉器038 卑南遗址双人连体玉玦(新石器) 039 北山顶虎钮铜錞于(春秋)040 北首岭遗址船形陶壶(新石器)041 北私府铜半斗量(战国)042 北宋至清仿古铜器043 北宋至清铜镜044 北宋至清铜器045 北宋南宋澄泥砚(北宋)046 北宋南宋三彩及低温釉陶器047 北宋南宋陶魂瓶(北宋)048 北宋南宋陶器049 北辛文化石器050 北辛文化陶器051 北窑遗址陶鼎范(西周)052 北阴阳营文化石器053 北庄遗址海鸥形陶鬶(新石器)054 笔架山蟠龙盖铜罍(西周)055 兵避太岁铜戈(战国)056 冰涯村遗址人首彩陶瓶(新石器) 057 碧玉仿古豆(清代)058 伯矩铜鬲(西周)059 伯作乙公铜簋(西周)060 伯公父铜瓒(西周)061 渤海国陶器062 亳县董园村1号墓卧猪形玉握(东汉) 063 亳县凤凰台1号墓玉刚卯(东汉)C001 “沧浪亭图”玉挂屏(清代)002 草场坡鎏金铁心铜龙(唐代)003 曹家垣带铃铜铎(商代)004 岑溪五铢钱纹铜鼓(东汉)005 蟾蜍澄泥砚(明代)006 长滨地点石器007 长丰杨公乡2号墓附鸟饰回首玉龙(战国) 008 长丰杨公乡2号墓透雕鸟纹玉璜(战国) 009 长丰杨公乡2号墓云纹龙首玉璜(战国) 010 长丰杨公乡2号墓云纹龙首玉觿(战国) 011 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石器012 长江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陶器013 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陶器014 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陶器015 长乐宫乳钉纹铜壶(西汉)016 常山下层文化陶器017 长台关漆绘夔凤纹铜镜(战国)018 长台关铜错透空勾连云纹铜樽(战国) 019 长台关铜文具(战国)020 长台关1号墓透雕双龙玉璜(战国)021 长信宫鎏金宫女铜灯(西汉)022 长子唐代石灯(唐代)023 长安花楼子遗址石戟(新石器)024 长安配件厂鸟纹玉璜(西周)025 抄道沟鹿首弧背铜刀(商代)026 察吾乎沟口文化陶器027 察吾乎沟口遗址骆驼纹带流彩陶罐(西周) 028 察吾乎沟口遗址植物纹彩陶罐(西周) 029 城背溪文化陶器030 称钩驿新莽铜丈(新莽)031 城固铜器032 澄湖遗址鳖形陶壶(新石器)033 澄湖遗址纽索纹彩绘陶壶(新石器)034 澄湖遗址鱼篓形贯耳陶壶(新石器)035 程桥2号墓玉剑首格(春秋)036 陈国公主墓风字形玉砚(辽代)037 陈国公主墓动物形玉佩(辽代)038 陈国公主墓交颈鸳鸯形玉佩(辽代)039 成王铜方鼎(西周)040 陈家坊双耳铜瓿(商代)041 臣谏铜簋(西周)042 楚文化陶敦(春秋)043 楚文化陶簠(春秋)044 楚文化陶鬲(春秋)045 楚文化陶器046 川湘地区商代铜器047 船形山豕形铜尊(商代)048 楚公逆铜钟(西周)049 出戟玉方觚(明代)050 春秋战国陶器051 春秋战国铜器052 春秋战国釉陶器053 春秋战国玉璧054 春秋战国玉琮055 春秋战国玉带钩056 春秋战国玉环057 春秋战国玉璜058 春秋战国玉剑饰059 春秋战国玉玦060 春秋战国玉龙(春秋)061 春秋战国玉器062 春秋战国玉人(春秋)063 春秋战国玉觿(春秋)064 春秋战国葬玉(春秋)065 锄狮脑虎耳扁足铜鼎(商代)066 楚文化铜敦067 楚文化铜缶068 磁峰镇遗址鸳鸯牡丹纹陶碗模(北宋) 069 磁山文化石器070 磁山文化陶器071 磁山遗址椭圆形附加堆纹陶盂(新石器) 072 蹴鞠画像铜镜(南宋)073 错金嵌宝石玉碗(清代)D001 大葆台西汉墓翘袖折腰状玉舞人(西汉) 002 大堡子山秦公铜鼎(西周)003 大波那屋形铜棺(战国)004 大甸子遗址彩绘塔式陶罐(夏代)005 大甸子遗址卷云纹彩绘四耳陶罍(夏代) 006 大甸子遗址卷云纹彩绘陶鬲(夏代) 007 大地湾遗址彩陶三足钵(新石器)008 大地湾遗址人首彩陶瓶(新石器)009 大洞地点石器010 大东坡紫砂提梁壶(清代)011 大墩子遗址鸡形陶壶(新石器)012 大墩子——礼州文化陶器013 大坟遗址人首葫芦形陶瓶(新石器) 014 大亥铜簋(商代)015 大禾人面铜方鼎(商代)016 大河村遗址白衣彩陶盆(新石器)017 大华中庄人头形铜饰件(西周)018 戴家沟夔纹铜禁(西周)019 戴家湾鸟纹提梁铜壶(西周)020 岱子坪遗址管状流陶鬶(新石器) 021 大梅沙遗存铜器022 大梅沙遗存铜镇023 郸城西汉石坐榻(西汉)024 旦麻村遗址彩陶壶(新石器)025 单坨子遗址彩陶罐(商代)026 倒墩子透雕劫掠图案铜带头(西汉) 027 大石墓文化陶器028 大司空村枭形提梁铜壶(商代) 029 大司空村亚铜斝(商代)030 大同北魏石雕方砚(北魏)031 大汶口梯形玉铲(新石器)032 大汶口文化白陶器033 大汶口文化石锤(新石器)034 大汶口文化石纺轮(新石器)035 大汶口文化石器036 大汶口文化石钺(新石器)037 大汶口文化陶背水壶(新石器) 038 大汶口文化陶鼎(新石器)039 大汶口文化陶觚(新石器)040 大汶口文化陶鬶(新石器)041 大汶口文化陶器042 大汶口文化玉器043 大汶口遗址白陶鬶(新石器)044 大汶口遗址白陶盉(新石器)045 大汶口遗址八角星纹陶豆(新石器) 046 大溪文化白陶器047 大溪文化圭形石凿(新石器)048 大溪文化巨型石斧(新石器)049 大溪文化石锄(新石器)050 大溪文化陶器051 大溪文化陶响球(新石器)052 大溪文化玉器053 大溪遗址篦纹陶响球(新石器) 054 大溪遗址波浪纹筒形陶瓶(新石器) 055 大溪人面形玉佩(新石器)056 大洋洲勾连雷纹铜铙(商代)057 大洋洲觚形铜瓒(商代)058 大洋洲虎耳铜方鼎(商代)059 大洋洲假腹铜豆(商代)060 大洋洲鬲形铜鼎(商代)061 大洋洲牛首纹铜镈(商代)062 大洋洲商墓蹲坐状玉羽人(商代) 063 大洋洲商墓铜器064 大洋洲商墓玉器(商代)065 大洋洲双层底铜方鼎(商代)066 大洋洲双面铜神像(商代)067 大洋洲双尾铜卧虎(商代)068 大洋洲四羊铜罍(商代)069 大洋洲四足鹿耳铜甗(商代)070 大洋洲提梁铜方壶(商代)071 大御庚铜尊(商代)072 大云寺鎏金铜函(唐代)073 “大禹治水图”玉山子(清代)074 大张遗址陶瓮棺(新石器)075 大朱村遗址陶号角(新石器)076 登封观星台石圭尺(元代)077 邓家湾遗址陶管形器(新石器)078 滇文化陶器079 地巴坪遗址菱纹腹耳彩陶瓮(新石器) 080 丁村地点群石器081 定陵珩琚瑀冲牙玉组佩(明代)082 定陵花耳玉杯(明代)083 定陵金托玉爵(明代)084 定陵山形纹玉圭(明代)085 定州40号墓衔尾龙形玉环(西汉) 086 定州43号墓人物纹玉座屏(东汉) 087 东北地区商代铜器088 东北地区西周铜器089 东贯城阙形铜饰件(战国)090 东官营子燕王职铜戈(战国)091 东谷坨地点石器092 东海峪遗址蛋壳陶高柄杯(新石器) 093 东汉绿釉朱雀陶灯(东汉)094 东湖塘紫砂四系扁壶(明代)095 东柳泉猪钮虎虺纹铜镜(春秋)096 东南地区春秋战国铜器097 东南地区西周及春秋早期铜器098 东桥折肩铜尊(商代)099 东下冯遗址石范(夏代)100 窦店东汉墓绿釉陶尊(东汉)101 斗鸡台墓地石权(西周)102 斗鸡台西汉墓酱釉陶罐(西汉)103 豆马村金错铜犀尊(西汉)104 窦绾墓凤鸟铜灯(西汉)105 窦绾墓金错朱雀双联铜豆(西汉) 106 杜铜虎符(战国)107 杜岭大铜方鼎(商代)108 蹲坐式玉狗(清代)109 “渎山大玉海”玉雕(元代)E001 鄂城柿蒂佛像对凤纹铜镜(六朝) 002 鄂君启金错铜节(战国)003 耳铜鬲(商代)004 二里冈遗址饕餮纹陶罍(商代) 005 二里头假腹镂孔铜爵(夏代) 006 二里头平底铜斝(夏代)007 二里头七孔梯形玉刀(夏代) 008 二里头曲内铜戈(夏代)009 二里头贴石兽面纹铜饰牌(夏代) 010 二里头文化石镰(夏代)011 二里头文化陶器012 二里头文化铜鼎013 二里头文化铜戈014 二里头文化铜斝015 二里头文化铜爵016 二里头文化铜铃017 二里头文化铜器018 二里头文化铜饰牌019 二里头遗址扉棱纹陶鼎(夏代) 020 二里头遗址黄陶盉(夏代)021 二里头遗址灰陶长流鬶(夏代) 022 二里头云雷纹平首玉圭(夏代) 023 二里头连弧刃玉钺(夏代)024 二里头兽面纹柄形玉器(夏代) 025 二十二足辟雍陶砚(唐代)F001 法海寺宋三彩舍利塔(北宋) 002 法海寺宋三彩舍利匣(北宋) 003 法库辽黑褐釉盖壶(辽代)004 法门寺鎏金铜塔(唐代)005 仿古兽面纹玉兕觥(清代)006 房山长沟峪孔雀形玉饰(金代) 007 房山长沟峪镂雕竹枝玉饰(金代) 008 房山长沟峪双鹤衔草玉饰(金代) 009 房山长沟峪折枝花玉饰(金代) 010 房山长沟峪折枝花玉锁(金代) 011 鲂鱼山高足铜罍(商代)012 反山12号墓大玉琮(新石器)013 反山墓地展翼玉鸟(新石器)014 反山12号墓神人兽面纹玉钺(新石器) 015 反山14号墓三叉形玉冠饰(新石器)016 反山14号墓兽面纹玉带钩(新石器)017 反山15号墓透雕冠形玉器(新石器)018 反山20号墓神人兽面纹玉锥形器(新石器) 019 范文虎墓贯耳白玉盖瓶(元代)020 范文虎墓虎纽玉押(元代)021 飞仙山岳菱花铜镜(唐代)022 凤凰嘴兽首铜匜鼎(春秋)023 冯素弗墓铜虎子(十六国)024 冯素弗墓流云纹玉剑首(十六国)025 冯素弗墓弦纹玉盏(十六国)026 分水岭花叶蟠螭纹铜镜(战国)027 分水岭金错连螭纹铜盖豆(战国)028 分水岭貘负立人铜盘(战国)029 分水岭四螭铜鼎(战国)030 佛郎机铜铳(明代)031 扶风夔纹石磬(西周)032 扶风齐家村19号墓玉对鸟(西周)033 妇好扁足铜鼎(商代)034 妇好带盖铜瓿(商代)035 妇好大铜方斝(商代)036 妇好大型铜爵(商代)037 妇好封口铜盉(商代)038 妇好分体铜甗(商代)039 妇好虎枭铜卣(商代)040 妇好龙纹大圈足铜盘(商代)041 妇好镂空兽面纹铜觚(商代)042 妇好平底铜爵(商代)043 妇好三联铜甗(商代)044 妇好神面纹大铜钺(商代)045 妇好双联铜方彝(商代)046 妇好铜方罍(商代)047 妇好铜枭卣(商代)048 妇好墓槽纹玉圭(商代)049 妇好墓齿边玉玦(商代)050 妇好墓附透雕饰玉环(商代)051 妇好墓角形玉觿(商代)052 妇好墓柳叶形玉矛(商代)053 妇好墓龙纹铃首铜弓形器(商代)054 妇好墓龙形玉璜(商代)055 妇好墓嵌贴绿松石曲内铜戈(商代)056 妇好墓三牙璇玑形玉饰(商代)058 妇好墓兽纹玉斧(商代)059 妇好墓四瓣花纹铜觯(商代) 060 妇好墓饕餮纹梯形玉刀(商代) 061 妇好墓团身龙形玉玦(商代) 062 妇好墓亚弜铜鼎(商代)063 妇好墓叶脉纹铜镜(商代)064 妇好墓玉对尾双鹦鹉(商代)065 妇好墓玉蟠龙(商代)066 妇好墓玉器067 妇好墓窄体玉璜(商代)068 妇好墓壁虎形玉刻刀(商代) 069 妇好墓侧身回首玉凤(商代) 070 妇好墓侧身玉人(商代)071 妇好墓长方体卷云纹玉虎(商代) 072 妇好墓大琮(商代)073 妇好墓高冠玉鹦鹉(商代)074 妇好墓跪姿玉人(商代)075 妇好墓回首玉卧牛(商代)076 妇好墓虺形玉玦(商代)077 妇好墓卷尾玉龙(商代)078 妇好墓卷云纹玉象(商代)079 妇好墓刻字玉戈(商代)080 妇好墓夔形首玉笄(商代)081 妇好墓雷纹玉簋(商代)082 妇好墓莲瓣纹柄形玉器(商代) 083 妇好墓龙纹大玉刀(商代)084 妇好墓裸体玉人(商代)085 妇好墓鸟形玉刻刀(商代)086 妇好墓屈颈玉鹤(商代)087 妇好墓兽面纹玉匕(商代)088 妇好墓兽形玉韘(商代)089 妇好墓铜内玉援戈(商代)090 妇好墓突棱玉箍形饰(商代) 091 妇好墓凸缘玉璧(商代)092 妇好墓小玉刀(商代)093 妇好墓圆雕玉鹦鹉(商代)094 妇好墓圆雕玉坐熊(商代)095 妇好墓玉奔兔(商代)096 妇好墓玉鸱枭(商代)097 妇好墓玉臼杵(商代)098 妇好墓玉矛形器(商代)099 妇好墓玉圈足盘(商代)100 妇好墓玉调色盘(商代)102 妇好墓鱼形玉刻刀(商代)103 妇好墓组琮(商代)104 富河文化陶器105 富林地点石器106 福泉山74号墓珠锥玉串饰(新石器) 107 福泉山遗址变形鸟纹长流陶杯(新石器) 108 福泉山遗址蟠螭纹带盖陶鼎(新石器) 109 阜新福兴地兽面纹丫形玉器(新石器) 110 凫鱼玉壶(清代)G001 尕马台七角星纹铜镜(夏代)002 甘泉银错牛形铜釭灯(东汉)003 甘泉东汉墓“宜子孙”玉璧(东汉) 004 高昌陶器005 高句丽陶器006 高家堡夔纹方座铜簋(西周)007 高楼庄提耳铜釜(商代)008 高台山文化陶器009 高台山文化铜器010 告田铜卣(商代)011 高王寺腰沿铜甗(战国)012 圪垱头锥足铜鼎(夏代)013 鸽子洞地点石器014 共铜罐(商代)015 公王岭地点石器016 广陵王墓飞熊玉水滴(东汉)017 光素玉盘(清代)018 广州东郊东汉墓陶船模型(东汉)019 管流铜角(商代)020 观台窑遗址摩竭陶脊饰(金代)021 馆驿单柱铜爵(商代)022 馆驿兽面纹平底铜斝(商代)023 观音洞地点石器024 顾从义摹刻石鼓文砚(明代)025 桂平牛拉橇立饰铜鼓(东汉)026 贵溪遗址印纹牺首陶鼎(春秋)027 鄬子倗铜簋(春秋)028 郭家村东汉墓狩猎纹绿釉陶壶(东汉) 029 郭家山龟纽玉印(东晋)030 郭家山双螭纹心形玉佩(东晋)031 郭家庄凤鸟纹提梁铜壶(商代)032 郭家庄四龙四象铜方尊(商代)033 固围村1号墓大玉璜(战国)034 固围村2号墓长尾玉鹦鹉(战国)H001 海淀元三彩镂雕龙凤炉(元代)002 海水莲花仙人法华罐(明代)003 海安青墩遗址石器004 汉文化铜鼓005 长台关1号墓蜷身玉龙(战国)006 贺家村龙首四联铜杯(西周)007 贺家村鸟柱铜斝(商代)008 贺家村牛形铜尊(西周)009 何家村八瓣花形玉杯(唐代)010 何家村镶金玉镯(唐代)011 何家山铜马(东汉)012 何家湾带盖越式铜鼎(春秋)013 河姆渡文化陶釜(新石器)014 河姆渡文化陶器015 河姆渡遗址树叶纹腰沿陶釜(新石器) 016 河姆渡遗址猪纹陶方钵(新石器) 017 河姆渡遗址玉玦(新石器)018 衡阳对蛇纹提梁铜壶(春秋)019 衡阳牛形铜匜(商代)020 河平元年三足铜鋞(西汉)021 和尚岭填漆云纹铜鼎(春秋)022 核桃庄遗址彩陶壶(新石器)023 核桃庄遗址彩陶盆(新石器)024 河鱼硃砂澄泥砚(明代)025 红光奇字铜戈(战国)026 红庙坡彩绘车马人物铜镜(西汉) 027 红山文化石器028 红山文化陶器029 红山文化玉器030 红土山西汉墓角形玉剑首(西汉) 031 红宜村累蛙四出钱纹铜鼓(三国) 032 后冈二期文化陶器033 后冈遗址石拍子(新石器)034 后冈遗址石镞(新石器)035 侯古堆红铜错龙纹铜浴缶(春秋) 036 后湖熟文化铜簋037 后湖熟文化铜剑038 后湖熟文化铜矛039 后湖熟文化铜器040 后兰家沟蛙形铜勺(商代)041 后李文化陶器042 侯马晋国石圭(春秋)043 侯母铜戎壶(春秋)044 后洼遗址石器045 后英房遗址透雕琉璃器台(元代) 046 花尔楼系铃铜俎(商代)047 花瓣口单耳三彩瓶(唐代)048 划城岗遗址朱绘石钺(新石器)049 淮阳1号东汉墓石灯(东汉)050 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陶器051 华南及邻近地区新石器时代石器052 华南双肩亚腰形石铲(新石器) 053 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石器054 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陶器055 黄河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陶器056 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陶器057 黄家寨鸟形铜杖首(西周)058 黄君孟墓对蝉玉管(春秋)059 黄君孟墓蟠虺纹玉璧(春秋)060 黄君孟墓玉器(春秋)061 黄君孟墓变体兽纹柱状玉玦(春秋) 062 黄君孟墓躬身玉虎(春秋)063 黄君孟墓夔龙纹玉玦(春秋)064 黄君孟墓夔龙玉觿(春秋)065 黄君孟墓鸟纹玉璜(春秋)066 黄君孟墓人首玉饰(春秋)067 黄君孟墓圆雕玉人首(春秋)068 黄楝树遗址黑陶高柄杯(新石器) 069 黄土崙文化陶器070 黄武元年武昌官铜釜(三国)071 黄子铜壶(春秋)072 华容三羊三鸟铜尊(商代)073 花厅遗址镂孔陶器074 花厅遗址猪形陶罐(新石器)075 虎抱人形铜壶(商代)076 “会昌九老图”玉山子(清代) 077 辉发城辽三彩印花瓶(辽代)078 鹘攫鹅玉饰(金代)079 虎鹿鹰鹊双面玉雕(金代)080 火烧沟四羊铜杖首(夏代)081 火烧沟铜斧(夏代)082 火烧沟铜矛(夏代)083 火烧沟铜饰牌(夏代)084 火烧沟遗址人形双足彩陶罐(夏代)085 火烧沟遗址人形小陶瓶(夏代)086 湖熟文化陶器087 胡头沟三角形首玉龟(新石器)088 胡头沟连环形玉饰(新石器)089 虎足垂耳铜方盘(春秋)J001 雧母乙铜觯(商代)002 嘉铜鼎(春秋)003 贾各庄鸟首流铜匜(战国)004 江宁三羊铜瓿(商代)005 蒋王庙三枝铜灯(东晋)006 姜寨遗址人面纹彩陶葫芦瓶(新石器) 007 姜寨遗址石砚(新石器)008 姜寨遗址小口尖底瓶(新石器)009 建平猪龙形玉饰(新石器)010 建武廿一年鎏金承旋铜樽(东汉) 011 简阳元墓石砚(元代)012 甲子表残玉板(商代)013 解放营子飞天玉佩(辽代)014 吉利区唐墓三彩莲花灯(唐代)015 堇铜鼎(西周)016 晋文化陶鼎(春秋)017 晋文化陶豆(春秋)018 晋文化陶壶(春秋)019 晋文化陶鬲(春秋)020 晋文化陶器021 金蟾澄泥砚(清代)022 金村铲形兽面纹玉带钩(战国)023 金村金银错斗兽纹铜镜(战国)024 金村金错虺龙纹铜镜(战国)025 金村金链双舞人龙形玉佩(战国) 026 金村卷龙形玉觿(战国)027 金村透雕卷龙玉套环(战国)028 金村战国墓玉器029 金村螭凤勾连纹玉樽(战国)030 金村附顶饰双龙首玉璜(战国)031 金村附透雕饰条形玉(战国)032 金村勾连纹玉耳杯(战国)033 金村透雕卷云纹玉梳(战国)034 金村玉伏虎(战国)035 金错蟠龙铜镇(南朝)036 金村透雕双龙双凤玉饰(战国)037 晋侯苏铜钟(西周)038 旌介村骡铜簋(商代)039 景龙观铜钟(唐代)040 静志寺鎏金铜函(隋代)041 晋侯对铜盨(西周)042 晋侯苏墓大玉戈(西周)043 晋侯苏墓兔形铜尊(西周) 044 晋侯苏墓玉人(西周)045 晋侯苏墓四璜连环玉佩(西周) 046 金泉遗址彩陶壶(新石器) 047 金雀山西汉墓漆盒石砚(西汉) 048 金三彩花瓣口刻花瓶(金代) 049 金胜村鸟形铜盉(春秋)050 金胜村大铜鼎(春秋)051 金胜村高柄铜方壶(春秋) 052 金胜村虎鹰管銎铜戈(春秋) 053 金胜村虎头铜灶(春秋)054 金胜村双耳带盖铜鬲(春秋) 055 金胜村四耳铜鉴(春秋)056 金胜村提梁铜匜(春秋)057 金胜村铜镈(春秋)058 金湾镇打马球画像铜镜(盛唐) 059 晋文化铜豆060 晋文化铜戈061 晋文化铜盉062 晋文化铜壶063 晋文化铜镜064 晋文化铜鬲065 晋文化铜矛(春秋)066 晋文化铜盘(春秋)067 晋文化铜甗068 晋文化铜匜069 晋县石药碾(唐代)070 晋中韦父铜盉(西周)071 九店77号墓陶簠(春秋)072 九联墩巴蜀符号铜印(战国) 073 九联墩邵氏铜鼎(战国)074 九联墩棕索提梁铜壶(战国) 075 旧市遗存铜鼎076 旧市遗存铜器077 旧石器时代石器078 菊瓣玉盘(清代)079 觉生寺永乐大钟(明代)K001 康侯铜爵(西周)002 康生铜豆(西周)003 卡若文化陶器004 卡若遗址双连陶罐(新石器)005 卡若遗址玉锛(新石器)006 卡约文化陶器007 卡约文化铜器008 克铜镈(西周)009 客省庄角抵图案铜带鐍(西汉) 010 客省庄文化石刀(新石器)011 客省庄文化陶器012 客省庄文化玉器013 刻诗大玉碗(清代)014 孔雀牡丹纹法华罐(明代)015 傀儡戏画像铜镜(南宋)L001 烂坝山圜顶铜钟(战国)002 老官台文化陶器003 老河深鎏金神兽铜带鐍(西汉) 004 老姆台衔环铜铺首(战国)005 雷台鎏金银错云水纹铜酒樽(东汉) 006 雷台铜车马(东汉)007 雷台铜马式(东汉)008 冷水冲二骑四蛙铜鼓(东汉)009 盠铜方彝(西周)010 盠铜方尊(西周)011 莲瓣兽面纹玉簋(清代)012 两城镇兽面纹玉锛(新石器)013 良渚文化三角形石犁(新石器) 014 良渚文化石器015 良渚文化石钺(新石器)016 良渚文化石耘田器(新石器)017 良渚文化陶鼎(新石器)018 良渚文化陶器019 良渚文化有柄石刀(新石器)020 良渚文化玉器021 莲花白鹭纹法华罐(明代)022 莲花纹玉三足炉(清代)023 辽绿釉刻花凤首瓶(辽代)024 辽绿釉皮囊扁壶(辽代)025 辽河流域及邻近地区新石器时代石器026 李家楼莲鹤铜方壶(春秋)027 李家山17号墓立牛高颈铜壶(西汉) 028 李家山双牛铜枕(战国)029 李家山踏歌铜扣饰(西汉)030 李家山铜葫芦笙(战国)031 李家嘴大圈足铜盘(商代)032 李家嘴大铜鼎(商代)033 李家嘴镂空雷纹铜觚(商代)034 李家嘴无耳铜簋(商代)035 李家嘴小耳铜簋(商代)036 李家嘴细直颈提梁铜壶(商代)037 李静训墓伏卧状玉兔(隋代)038 李静训墓金釦玉盏(隋代)039 李静训墓双股玉钗(隋代)040 令狐君嗣子铜壶(战国)041 凌家滩遗址刻纹玉片(新石器)042 凌家滩遗址玉人(新石器)043 凌阳河遗址刻符大口陶缸(新石器) 044 林家弧背青铜刀(新石器)045 临朐朱封透雕首玉笄(新石器)046 临洮彩陶单耳鬲(商代)047 临淄龙耳方座铜簋(春秋)048 刘畅墓缠体双螭心形玉佩(东汉) 049 刘弘墓神兽纹玉樽(西晋)050 刘家文化陶器051 鎏金中国大宁规矩纹铜镜(西汉) 052 刘荣山简化兽面纹铜铙(商代)053 刘荣山兽面纹铜铙(商代)054 刘胜墓长体螭纹玉璏(西汉)055 刘胜墓带扃熊足铜鼎(西汉)056 刘胜墓金错博山铜熏炉(西汉)057 刘胜墓金缕玉衣(西汉)058 刘胜墓九窍玉塞(西汉)059 刘胜墓鎏金豹形铜镇(西汉)060 刘胜墓鎏金铜甗(西汉)061 刘胜墓鎏金镶玉铜枕(西汉)062 刘胜墓鎏金银云龙纹铜壶(西汉) 063 刘胜墓双螭卷云纹玉璧(西汉)064 刘胜墓羊尊铜灯(西汉)065 刘胜墓玉器066 刘胜墓螭纽玉印(西汉)067 刘胜墓凤首玉笄(西汉)068 刘胜墓抚案玉人(西汉)069 刘胜墓浮雕双螭玉剑首(西汉)070 刘胜墓卷云凤纹心形玉佩(西汉) 071 刘胜墓五螭相戏纹玉珌(西汉)072 刘台子圆弧刃玉钺(西周)073 柳湾遗址彩陶靴(商初)074 柳湾遗址人头器口彩陶壶(新石器) 075 柳湾遗址人形浮雕彩陶瓮(新石器) 076 刘戊墓玉器077 刘戊墓勾连纹玉卮(西汉)078 刘戊墓龙凤纹玉戈(西汉)079 刘戊墓龙纹玉剑首(西汉)080 刘戊墓玉卧豹(西汉)081 刘焉墓变体卷云纹玉枕(东汉)082 刘焉墓蝉形玉琀(东汉)083 六足鸟兽纹铜匜(商代)084 李峪牛形铜尊(春秋)085 李峪四龙鋬铜盖豆(战国)086 李贞墓组玉佩(唐代)087 龙门神会墓黑漆陶钵088 龙门口夔龙纹铜俎(西周)089 龙纽玉押(元代)090 龙泉东汉墓绿釉陶虎子(东汉)091 龙山文化半月形石刀(新石器)092 龙山文化蛋壳陶高柄杯(新石器) 093 龙山文化石器094 龙山文化陶鼎(新石器)095 龙山文化陶鬶(新石器)096 龙山文化陶器097 龙山文化小石锛(新石器)098 龙山文化玉器099 龙首柄铜鐎斗(南北朝)100 龙头村高颈铜罍(商代)101 龙头村四足铜鬲(商代)102 龙头村小鋬铜簋(商代)103 罗泊湾1号墓飞鸟纹三足铜盘(西汉) 104 罗泊湾1号墓漆绘铜盘(西汉)105 罗泊湾十枝铜灯(西汉)106 镂雕螭凤牡丹纹玉花熏(清代)107 镂雕山水人物玉香囊(清代)108 镂雕玉杆鬃毫笔(清代)109 楼旗村蟠龙铜盘(西周)110 洛阳机车厂鎏金羽人铜器筒(东汉) 111 鲁归父铜敦(春秋)112 卤簿铜钟(北宋)113 潞城潞河村7号墓云纹玉棒(战国)114 鲁故城春秋战国墓玉器115 鲁故城30号墓夔龙马蹄形玉项链(西周) 116 炉钧釉方钟壶(清代)117 洛南遗址人首陶壶(新石器)118 罗泊湾1号墓大铜鼓(西汉)119 罗泊湾1号墓漆绘铜鋞(西汉)120 罗泊湾1号墓盘足玉杯(西汉)121 裸人铜方鼎(西周)122 洛阳春秋石磬(春秋)123 洛阳西汉墓陶仓(西汉)124 洛阳透雕龙凤玉璧(战国)125 洛阳小屯村1号墓伏兽玉人(战国)126 洛阳正始八年墓筒形玉杯(三国)127 吕仁墓附插孔玉辟邪(东汉)128 鲁司徒中齐铜盘(春秋)129 卢维祯墓紫砂鼎足盖圆壶(明代)M001 马厂沟匽侯铜盂(西周)002 马家浜文化白陶器003 马家浜文化陶釜(新石器)004 马家浜文化陶器005 马家窑文化骨梗石刃刀(新石器)006 马家窑文化石器007 马家窑文化双孔石刀(新石器)008 马家窑文化陶器009 毛伯班铜簋(西周)010 毛公阴铜鼎(西周)011 茂陵四神纹玉铺首(西汉)012 猫猫洞地点石器013 毛庆沟虎形铜带头(战国)014 毛庆沟假双环首直刃铜短剑(战国)015 毛庆沟双鹰首铜短剑(春秋)016 毛庆沟遗存鹤嘴铜斧(春秋)017 毛庆沟遗存铜器018 毛庆沟遗存直刃环首铜短剑(春秋)019 茂汶双大耳黑陶罐(秦代)020 马桥文化铜器021 马桥文化陶器022 马桥遗址石器023 马绍庭夫妻合葬墓端歙石砚(北宋)024 马永圈足铜盉(商代)025 马庄遗存铜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董文物与艺术品
时下,一些电视媒体流行做文物、古董和艺术品的鉴定节目,专家在给观众解答三者价值和特性的时候,有些概念却混淆不清。

比如专家在谈到文物时,给一些文物定价并且在定价过程中,专家经常说这样一句话“市场价是多少多少”。

这就是说,文物在市场上是可以随便买卖的。

很明显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专家这样说,容易给电视观众一个错误的认知,观众会认为,在我国文物是可以私自、随便买卖的。

我国《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文物不可以私自买卖的。

对于一些刚刚涉足艺术品收藏行业的爱好者来说,在如何正确理解文物与古董(古玩)、艺术品方面还存在着一些混淆的模糊的认识,其实,这三者方面是有着严格的区别的。

就艺术品收藏爱好者来说,首先要正确理解文物与古董(古玩)、艺术品的辩证关系,才能够在古董、文物艺术品与收藏品之间摆正位置。

一、文物的概念
“文物”两字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是礼乐、典章制度的统称。

《左传桓公二年》记载“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

”这是文物最早的记载。

到了唐代,对文物的解释又有
了新的内涵,与今天文物的涵义比较接近。

文物从时间上看,有古代的,现代的,也有当代的,它涵盖各个历史时期。

现在人们多把古代遗留的东西称为文物,但对于究竟什么是文物,尚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对文物比较有权威的统筹概括是《辞海》。

《辞海》对文物的解释是:“遗存在社会上或埋藏在地下的历史文化遗物,一般包括:(1)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重要人物有关的、具有纪念意义和历史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等:(2)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群、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3)各时代有价值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4)革命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古旧图书资料;(5)反映各时代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辑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称文物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如建筑、碑刻、工具、武器、生活器皿和各种艺术品。

”1982年11月19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5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条,对保护文物的范围作了明确规定。

现在,我们对“文物”总的概括就是指历史遗留下来的,对研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有价值的东西,它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建筑、碑刻及各种艺术品等。

我国的《文物保护法》也给文物分了等级和层次,主要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
文物。

珍贵文物又可分为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

这就给文物有了比较客观的认识和价值定位。

二、古董的范畴
清朝以前,人们把珍贵的古物称为“骨董”。

所谓“骨”,取肉腐而骨存之意,意思是保存过去之精华,后来渐变为古董、古玩。

实际上“古董”、“骨董”和“古玩”是一个意思,只不过由于时代的变迁,人们叫法不同而已。

我们通常所说的古董、古玩,应该是特指民间收藏的、不在国家禁止买卖之列的那部分文物。

公民合法所有的文物,法律允许其相互交换或者依法转让和流通。

从文物和古董或古玩的比较来看,文物在时间的涵盖上要大于古董或古玩,因为文物可以是古代,也可以是现代或当代,只要是优秀的文化产物都可以被列入文物范畴。

而古董和古玩则不然,现代和当代的东西不能称为古董和古玩。

三、关于艺术品
艺术品,一般是指造型艺术的作品,在定位什么是艺术
品的概念中,人们的认知是比较抽象的。

一般的艺术品可视为两个成分:一是作品上的线、形、色、光、音、调的配合,通常称为“形式的成分”或“直接的成分”;另一个就是人们谈论比较多也相对客观的就是做一件作品的题材。

艺术品的题材,在通常被称为“表现的成分”和“联想的成分”。

艺术品用途的范围很广,罕见的艺术品多用来收藏、装饰等等。

现代艺术实践使得“艺术品”的概念范围越来越大,冲击着种种传统艺术品概念的界定。

对于现代艺术品的价值,美国著名的分析美学家布洛克曾经从美学的角度和立场中剖析,从艺术品与人的意图、艺术品的非功利性、艺术品与艺术习俗、开放的艺术品概念等四个方面,重新界定"艺术品"的概念,来为现代艺术品寻求美学的辩解。

布洛克的观点被艺术界认为是对艺术品的诠释,也是对艺术品最全面的定位。

四、古董、文物与艺术品的区分
由于许多文物和古董具有较高的艺术鉴赏价值,所以收藏爱好者又将其泛称为收藏艺术品。

一件古代艺术品,对文物
部门来说就是文物,因为它有文化保护价值;对投资者来说就是古董,因为它有增值价值;对收藏家来说就是古玩艺术品,因为它有艺术鉴赏价值。

国家出于保护文物的考虑,对于非国宝级的古董,鼓励“藏宝于民”,并且允许民间依法流通,这为民间收藏事业的发展和古玩艺术品市场的兴起铺平了道路。

由此,我们可以明确以下几点:第一,文物一般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三个方面的价值。

具体到每一件文物,不一定都具有三个方面的价值,但至少要具有其中一方面的价值,否则就不能称其为文物。

第二,文物应是重要的、有代表性的实物。

不具备这一点,也不宜作为文物保护。

第三,国家保护的文物具有广泛性,应是反映历代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实物。

各个方面的文物之间具有广泛和密切的联系。

只有全面保护各个方面的文物,才能使文物的价值不受损害。

至此,我们可以对什么是文物作出回答。

文物是人类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

也可以说,它是历史上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遗存,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是重要的文化遗产。

艺术品拥有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而文物具有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以外还有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

换句话说,文物是古代的艺术品,艺术品是未来的文物!
总的说来,艺术在于工艺;文物在于文化底蕴;而古董就是年代历史的久远。

(作者单位:湖南省文物局)
责任编辑:晓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