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国家安全罪练习题及答案
危害国家安全罪练习题及答案
![危害国家安全罪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085217a6c30c2259019e29.png)
危害国家安全罪一、单项选择题1.危害国家安全罪与其他犯罪区别的关键是(C)。
A.犯罪主体不同B.犯罪的主观方面不同C.犯罪客体不同D.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2.危害国家安全罪的主观方面(B)。
A.只能是直接故意B.只能是故意C.既有故意也有过失D.只能是过失3.背叛国家罪的主体只能是(B)。
A.外国人B.中国公民C.国家工作人员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4.背叛国家罪与投敌叛变罪区别的关键是(D)。
A.犯罪主体不同B.犯罪的主观方面不同C.犯罪客体不同D.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5.资敌罪与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的关键区别在于(A)。
A.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B.犯罪主体不同C.犯罪的主观方面不同D.犯罪客体不同6.我国公民甲得知乙正在为境外某公司收集我国的经济情报,遂向乙提供了一先进的微型摄象机,供乙刺探我国情报使用。
后两人均被抓获。
甲的行为构成(B)。
A.间谍罪B.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C.资敌罪D.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本题之所以选B,原因在于乙是在为境外非间谍机构收集我国情报,其行为不构成间谍罪,而属于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甲在明知的情况下为其提供帮助理当构成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的共犯。
资敌罪限于战时向敌人提供武器装备、军用物资,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限于对几种特定危害国家安全罪的资助,故都不能选。
)7.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行为构成(C)。
A.资敌罪B.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C.间谍罪D.投敌叛变罪8.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所有危害国家安全罪都可以(B)。
A.判处死刑B.并处没收财产C.并处罚金D.并处驱逐出境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危害国家安全罪中属于特殊主体的犯罪是(BCD)。
A.间谍罪B.叛逃罪C.投敌叛变罪D.背叛国家罪2.下列危害国家安全罪中不能叛处死刑的罪是(AB)。
A.叛逃罪B.煽动分裂国家罪C.投敌叛变罪D.资敌罪3.间谍罪的行为包括(ABCD)。
2018年司法考试二卷《刑法》习题答案:危害国家安全罪
![2018年司法考试二卷《刑法》习题答案:危害国家安全罪](https://img.taocdn.com/s3/m/62bea08476a20029bd642d90.png)
2018年司法考试二卷《刑法》习题答案:危害国家安全罪为考生们整理了2018年司法考试二卷《刑法》习题答案,希望能帮到大家,想了解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会第一时间更新哦。
2018年司法考试二卷《刑法》习题答案:危害国家安全罪【内容提要】一、危害国家安全罪的概念和特征危害国家安全罪,是指故意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独立、国家领土完整和安全、国家的团结和统一,以及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行为。
该类犯罪是我国刑法中性质最严重、危害性最大的一类犯罪,因此被排在十大类犯罪之首。
危害国家安全罪具有以下共同特征:1.本类犯罪侵犯的同类客体是国家安全,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独立、领土完整和安全、国家的团结统一,以及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这是本类犯罪与其他各类犯罪区别的关键所在。
2.本类犯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背叛国家、分裂国家、投敌叛变、叛逃、间谍等各种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所有犯罪的表现形式都是作为,且大多数都属于行为犯。
3.本类犯罪的主体多数是一般主体,只有少数犯罪属于特殊主体,如叛逃罪只能由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构成;背叛国家罪和投敌叛变罪只能由中国公民构成等。
4.本类犯罪的主观方面均为故意,其中大多数为故意,只有少数犯罪可以由间接故意构成。
二、危害国家安全罪中应重点掌握的罪名我国刑法规定的危害国家安全罪共计12个具体罪名,其中需要重点掌握的罪名如下:1.背叛国家罪背叛国家罪,是指勾结外国,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行为。
其主要特征是:(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
(2)客观方面表现为勾结外国,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行为。
(3)犯罪主体只能是中国公民。
(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认定背叛国家罪,要注意划清其与分裂国家罪的界限。
2.投敌叛变罪投敌叛变罪,是指投奔敌人营垒,或者被捕、被俘后投降敌人,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高铭暄《刑法学》(第6版)配套题库-危害国家安全罪【圣才出品】
![高铭暄《刑法学》(第6版)配套题库-危害国家安全罪【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9cefd7e4be1e650e53ea9997.png)
第二十一章危害国家安全罪一、简答题1.1997年刑法为什么将“反革命罪”修改为“危害国家安全罪”?答:1979年刑法关于反革命罪的规定,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保卫社会主义制度起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情况的发展,反革命罪的罪名适用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有些反革命罪中的“以反革命为目的”在实践中有时很难确定。
对于有的犯罪行为,适用危害国家安全罪比适用反革命罪更为合适。
1997年刑法之所以将反革命罪修改为危害国家安全罪,是考虑到我们国家已经从革命时期进入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宪法确定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作用,从国家体制和保卫国家整体利益考虑,从法律角度来看,对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犯罪行为,规定适用危害国家安全罪比适用反革命罪更为合适。
本类犯罪在近代刑法中曾经被大多数国家作为重罪规定在首要位置。
随着国家职权主义观念的弱化和公民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念的提升,多数国家已经把它放在比较次要的位置。
2.如何理解分裂国家罪与背叛国家罪的区别?答:分裂国家罪与背叛国家罪的区别包括:(1)二者分别属于内乱型犯罪和外患型犯罪。
二者均可能发生领土被分裂的结果,且分裂国家者也往往寻求一些外国的支持,甚至依附于外国。
(2)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为:①犯罪主体不同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可以是中国公民,也可以是外国人、无国籍人,并且,本罪只能由多数人构成,属于必要共犯,而后者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中国公民,并且可以由单个人构成。
②犯罪故意的内容不同本罪的行为人具有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故意;而后者的行为人具有勾结外国,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直接故意。
③犯罪客观方面不同本罪不以勾结外国或者与境外的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作为犯罪成立的必备条件,而后者则以勾结外国或者与境外的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作为犯罪成立的要件。
④犯罪客体不同本罪的客体是国家的统一,而后者的客体是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
经典刑法分则客观试题及答案
![经典刑法分则客观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80c45aad02de80d4d840d1.png)
经典刑法分则客观试题及答案一、危害国家安全罪1、下列有关叛逃罪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多选)A、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B、叛逃行为必须发生在履行公务期间C、客观方面表现为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D、如果行为人叛逃境外而又加入境外的敌方营垒的,可以考虑按处理牵连犯的原则以投敌叛变罪定罪处罚ABCD二、危害公共安全罪1、甲开办一生产烟花爆竹的工厂,因为生产场地狭小,违反危险品管理规定中成品不能堆放于生产车间的规定,将成品堆放于生产车间。
工人在操作时不慎打出火花,引燃火药,继而引爆堆放的成品,引起巨大爆炸,致使在车间工作的十几人死亡。
甲的行为构成下列何罪?(单选)A、过失爆炸罪B、重大责任事故罪C、危险物品肇事罪D、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 C【解析】认定“责任事故型”犯罪,关键看违反的“规章种类”,若违反“危险品管理规定”发生事故,则属于危险物品肇事罪。
2、在一个有雾的早晨,司机李某驾驶汽车进城拉货,因超速行驶刹车不及时,在一弯道处将一行人撞死。
李某为了逃避责任,丢下被撞死行人的尸体,驾车逃跑,不久,他发现后面有车追来,以为是交警追来了,为了甩掉后面追来的车,李某就以更快的速度驾车逃跑,结果又将一骑车人撞死。
李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单选)A、李某构成交通肇事罪B、李某构成故意杀人罪C、李某构成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D、李某构成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解析】李某第一次撞死人构成交通肇事罪,其在逃逸过程中第二次撞死人,其主观心态认定为过失较为合适,属于交通肇事性质。
需要注意的是,这不属于“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形,“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指因逃逸使肇事的被害人没有得到救助而死亡。
3、甲驾车超速行驶,撞上正在公路上行走的乙丙,撞死乙,同时将丙卷入汽车底盘,甲意识到汽车底盘下可能有人,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驾车飞奔,将被害人拖行800米,致其死亡。
正确说法是(不定项选)A、交通肇事罪B、故意杀人罪C、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D、数罪并罚 ABD4、关于以下危害公共安全罪,说法是错误的(多选)A、甲使用暴力劫持航空器罪并危及飞行安全,构成劫持航空器罪与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数罪并罚B、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非法出借枪支,必须造成严重后果才认为是犯罪C、甲为了泄愤报复乙,于深夜卸除了乙的汽车轮胎,扔到河里,甲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D、甲同意乙烧毁自己建在鱼塘旁边的仓库,乙果真放了一把火将仓库烧毁,经查仓库中仅有少量养鱼饲料,没有其他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乙仍然构成放火罪。
危害国家安全危害公共安全练习题
![危害国家安全危害公共安全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5d0def0960590c69fc3764f.png)
练习题1向他人提供国家重要机密的行为,因提供的对象不同可以构成哪些罪? ( )A.泄露国家机密罪B.特务罪C.间谍罪D.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练习题2某国间谍戴某,结识了我某国家机关机要员黄某。
戴某谎称来华投资建厂需了解政策动向,让黄某借工作之便为其搞到密级为“机密”的《内参报告》四份。
戴某拿到文件后送给黄某一部手机,并为其子前往某国留学提供了六万元资金。
对黄某的行为如何定罪处罚?A.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数罪并罚B.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与受贿罪,数罪并罚C.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受贿罪,数罪并罚D.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受贿罪,从一重罪处断练习题3关于故意的认识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成立故意犯罪,不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自己行为的违法性B.成立贩**秽物品牟利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物品的淫秽性C.成立嫖宿**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的是**D.成立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对方是境外的机构、组织或者个人,没有认识到而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不成立任何犯罪练习题4甲系某公司经理,乙是其司机。
某日,乙开车送甲去洽谈商务,途中因违章超速行驶当场将行人丙撞死,并致行人丁重伤。
乙欲送丁去医院救治,被甲阻止。
甲催乙送其前去洽谈商务,并称否则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于是,乙打电话给120急救站后离开肇事现场。
但因时间延误,丁不治身亡。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不构成犯罪,乙构成交通肇事罪B.甲、乙均构成交通肇事罪C.乙构成交通肇事罪和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甲是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的共犯D.甲、乙均构成故意杀人罪练习题5根据刑法规定与相关司法解释,下列哪一选项符合交通肇事罪中的“因逃逸致人死亡”?A.交通肇事后因害怕被现场群众殴打,逃往公安机关自首,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B.交通肇事致使被害人当场死亡,但肇事者误以为被害人没有死亡,为逃避法律责任而逃逸C.交通肇事致人重伤后误以为被害人已经死亡,为逃避法律责任而逃逸,导致被害人得不到及时救助而死亡D.交通肇事后,将被害人转移至隐蔽处,导致其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练习题6某日,甲醉酒驾车将行人乙撞死,急忙将尸体运到X地掩埋。
第21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
![第21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https://img.taocdn.com/s3/m/dc0b8334376baf1ffc4fadd6.png)
9、向他人提供国家秘密的行为,因提供的对 象不同可以构成哪些罪? ( )
A.间谍罪
B.泄露国家秘密罪
C.叛逃罪
D.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 密情报罪
10、背叛国家罪是指勾结外国,危害中华人 民共和国下列内容的行为( )。
A.主权
B.领土完整
C.国家安全
D.公共安全
主体——自然人 主观方面——故意
二、分类
危害政权、分裂国家犯罪 叛变、叛逃犯罪 间谍、资敌犯罪
三、处罚
最严厉 死刑 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重点罪名
一、背叛国家罪
简称:叛国罪 首位——最严重、最危险
特征
客体——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 客观方面——勾结外国、境外 主体——中国公民 主观方面——故意,且具有特定目的
A.死刑
B.无期徒刑
C.没收财产 D.剥夺政治权利
6、背叛国家罪是指勾结外国,危害中华人民共和 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行为。这里的外国是 指什么( )
A.某国政府
B.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
C.外国政府或者其他敌对势力 D.台独分子
7、下列各罪中,对犯罪主体没有特殊要求的是哪 种?( )
A.背叛国家罪 B.资敌罪
第二十一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
第一节
一、概念及特征
概念 特征
客体——国家安全
主权 领土、领土完整 人民民主专政政权 社会主义制度
概述
客观方面——实施了旨在危害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阴谋颠覆政府、分裂国家、推翻社会主义制度 参加间谍组织或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 务的 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 策动、勾引、收买国家工作人员叛变的 进行危害国家安全的其他破坏活动
国家安全知识答题(试题及答案)
![国家安全知识答题(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bd0033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4d.png)
国家安全知识答题(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个机构负责组织、领导全国国家安全工作?A. 国家安全部B. 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C. 国务院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答案:B2. 下列哪个法律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法律?A.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D.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答案:A3. 下列哪个机构负责全国范围内的国家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作?A. 国家安全部B. 中央宣传部C. 教育部D.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答案:B4. 下列哪个行为属于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A. 泄露国家机密B. 非法集会C. 非法拘禁D. 非法买卖枪支弹药答案:A5. 下列哪个机构负责组织和协调国家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A. 国家安全部B. 应急管理部C. 公安部D.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答案:B6. 下列哪个法律明确规定了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和职责?A.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D.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答案:A7. 下列哪个机构负责组织和实施国家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A. 国家安全部B. 教育部C.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D. 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答案:A8. 下列哪个行为属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行为?A. 非法买卖国家证件B. 非法经营C. 泄露国家机密D. 非法拘禁答案:C9. 下列哪个法律是维护国家安全、防范和打击恐怖主义的基本法律?A.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D.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答案:B10. 下列哪个机构负责组织和协调国家安全事件的调查处理工作?A. 国家安全部B.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C. 公安部D. 国务院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机构负责维护国家安全?A. 国家安全部B. 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C. 国防部D. 公安部E. 中央宣传部答案:ABCDE2. 下列哪些行为属于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A. 泄露国家机密B. 非法集会C. 非法拘禁D. 非法买卖枪支弹药E. 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答案:ACDE3. 下列哪些机构负责组织和实施国家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A. 国家安全部B. 教育部C.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D. 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E.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答案:ABCDE4. 下列哪些法律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法律?A.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D.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E.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答案:ABCDE5. 下列哪些机构负责组织和协调国家安全事件的调查处理工作?A. 国家安全部B.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C. 公安部D. 国务院E. 最高人民法院答案:ABCD三、判断题1. 国家安全工作的目标是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民幸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危害国家安全罪练习题
![危害国家安全罪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6ac5d90bb52acfc789ebc90b.png)
危害国家安全罪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某国家机关的机要人员林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其所知悉、掌握的大量国家机密、绝密提供给境外组织,对该行为如何认定?( )A.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B.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C.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与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D.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与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答案:B2.以下犯罪行为的主体哪一种不限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A.玩忽职守罪B.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C.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D.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答案:D3.下列犯罪中,只有特殊主体才能构成的是哪一罪名?( )A.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罪B.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C.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D.战时拒绝、逃避征召、军事训练罪答案:D4.某甲为我国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其因公出国考察期间,无故擅离岗位,滞留国外不归。
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某甲构成间谍罪B.某甲构成投敌叛变罪C.某甲构成叛逃罪D.某甲构成叛逃罪和投敌叛变罪答案:C5.关于背叛国家罪,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罪主体是一般主体B.该罪法定最高刑为死刑C.该罪的主观方面为故意D.犯该罪的,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6.蔡某系检察院清洁工,一次在打扫卫生时偷出了一封印有"绝密级"的举报信。
蔡某打开举报信阅读,发现该信内容是一受贿分子甲受贿的主要线索。
蔡某与甲联系,称如果甲给他50万元现金,他就销毁该信。
甲给了蔡某50万元。
蔡某获得钱以后怕把事情闹大,就把信放回了原处。
蔡某的行为构成:( )A.敲诈勒索罪B.诈骗罪C.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D.盗窃罪答案:AC解题思路:蔡某盗窃绝密级信件构成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蔡某获得国家秘密以后,对甲进行敲诈,构成敲诈勒索罪蔡某的两个行为均触犯了《刑法》相关规定,应数罪并罚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叛逃罪是身份犯B.间谍罪是身份犯C.颠覆国家政权罪是身份犯D.资敌罪不是身份犯答案:BC解题思路:叛逃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及掌握了国家秘密的其他国家工作人员其他几个罪名都是一般主体8.关于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该罪主体为一般主体B.该罪主体为特殊主体C.该罪资助的对象为境内组织或个人D.该罪资助的方式仅限于资金资助答案:BCD解题思路:《刑法修正案(八)》将我国《刑法》第107条修改为:"境内外机构、组织或者个人资助实施本章,第一百零二条、第一百零三条、第一百零四条、第一百零五条规定之罪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该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修改后资助的1对象不限于境内的组织或个人,且资助的方式包括提供资金、场所及其他物资等9.下列有关叛逃罪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A.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B.叛逃行为必须发生在履行公务期间C.客观方面表现为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D.如果行为人叛逃境外而又加入境外的敌方营垒的,可以考虑按处理牵连犯的原则以投敌叛变罪定罪处罚答案:ABCD10.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所资助的具体犯罪是以下几种:( )A.背叛国家罪B.投敌叛变罪C.颠覆国家政权罪、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D.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答案:ACD三、不定项选择题:11.甲某是我国某通讯社的高级编辑,应香港某报社记者之请,设法为其搞一份有关对台政策的机密文件。
2020年法律硕士习题及答案14
![2020年法律硕士习题及答案14](https://img.taocdn.com/s3/m/01d21d34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66.png)
【基础练习】一、单项选择题明知出版物中载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内容,而予以出版、印刷、复制、发行、传播的,应当如何处理?()A.构成非法经营罪B.构成煽动分裂国家罪C.构成背叛国家罪D.构成分裂国家罪二、多项选择题1.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下列哪些行为不构成间谍罪?()A.为境外机构窃取、刺探国家秘密的B.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C.为境外组织非法提供情报的D.为武装叛乱分子提供武器弹药的2.关于危害国家安全罪的表述下列有哪些是正确的?()A.多数犯罪由一般主体构成B.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C.主观方面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D.行为方式既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3.下列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罪的刑罚裁量,正确的有()。
A.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B.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C.可以判处死刑D.可能从重处罚【真题提示】单项选择题(2014年真题)下列行为中,应以间谍罪(既遂)定罪处罚的是()。
A.甲非法获取国家秘密后,出售给外国间谍组织B.乙在境外参加外国间谍组织,回国后没来得及从事收集情报工作即被抓获C.丙为境外的公司刺探国内公司的相关商业秘密,尚未送出该秘密即被抓获D.丁将通过职务行为获得的国家秘密上传到互联网上,该秘密被外国间谍组织获取【提高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张某通过互联网非法侵入某军事机关网站并将获得的国家秘密发送给境外机构,张某的行为构成什么罪?()A.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B.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C.间谍罪D.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2.中国公民甲在境外被一外国间谍组织收买,接受该间谍组织指派,回国搜集某沿海军事基地情报。
甲的行为构成()。
A.间谍罪B.为境外窃取、刺探国家秘密罪C.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D.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关于间谍罪的认定,说法正确的有()。
A.对被胁迫或因受欺骗被拉进间谍组织,但并未实行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的,不能认定为间谍罪B.对在间谍组织中从事一般勤杂事务并不知晓该组织性质的不能认定为间谍罪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叛逃后参加间谍组织的或者接受间谍任务的,以间谍罪和叛逃罪数罪并罚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仅有叛逃行为而并未实行间谍行为的,或者仅实行间谍行为而不具有叛逃性质的,只成立一罪,即叛逃罪或者间谍罪三、法条分析题《刑法》第110条规定:“有下列间谍行为之一,危害国家安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一)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的;(二)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
国安法学习题
![国安法学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116ceea04a1b0717ed5dd0a.png)
国家安全法学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只有1个选项为正确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部作为国务院重要组成部门,于(C )正式挂牌成立。
A、1949 年10 月1 日B、1978 年12 月18 曰C、1983年7月1日D、1993年2月22曰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于(C )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
A、1983年7月1曰B、1994年6月4曰C、1993年2月22日D、2012年7月1曰3、《重庆市实施国家安全法规定》于(C)起施行。
A、2012年4月10日B、2012年5月1曰C、2012年7月1曰D、2012年10月1曰4、根据立法法的规定,《重庆市实施国家安全法规定》属于(C )。
A、国家根本法B、法律C、行政规章D、地方性法规5、《重庆市实施国家安全法规定》是经(B)通过的。
A、市人民政府全体会议B、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C、市人代会D、市人大常委会6、主管全市(特指重庆市)国家安全工作的机关是(A)。
A、市国家安全局B、市公安局C、市人民政府D、市委国家安全领导小组7、单位和个人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或者线索,(D)向国家安全机关或者公安机关报告。
A、可以B、可以及时C、应当D、应当及时8、举办大型国际会议、大型涉外活动时,主办或者承办单位(A)向国家安全机关通报。
A、应当事前B、应当事中C、应当事后D、可以事前或事后9、新建、改建、扩建出入境口岸,其涉及国家安全事项许可申请由(A)受理。
A、国家安全机关B、公安机关C、规划主管部门D、建筑部门10、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人员在依法执行紧急任务的情况下,经出示(C),可以优先购买车票或者先乘坐后补票。
A、身份证B、人民警察证C、人民警察证或侦察证D、侦察证11、《重庆市实施国家安全法规定》第二十条规定,国家安全机关应自收到申请之日起(B)内对建设项目进行审査,并作出决定。
A、10日B、10个工作日C、7日D、7个工作曰12、国家安全机关的任务是(C)。
危害国家安全罪练习题
![危害国家安全罪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3fe4d90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6e.png)
第二章危害国家安全罪一、单项选择题1、某甲是我国某国家机关的高级公务员,多次利用其工作便利,与境外某机构相勾结,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
某甲的行为构成哪种犯罪?()A、分裂国家罪 B 、间谍罪C、为境外窃取、刺探情报罪D、背叛国家罪2、某甲原系某外国情报部门特工,利用某所掌握的信息,潜入我国内地策动我武装部队人员进行武装暴乱,危害我国国家安全。
某甲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A、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B、煽动分裂国家罪C、武装暴乱罪D、武装叛乱罪3、某公司职员甲某多次向境外特务机构发电子邮件,出谋献策预谋推翻人民政府,建立反动政权。
甲某的行为构成哪种犯罪?()A、分裂国家罪B、颠履国家政权罪C、间谍罪D、背叛国家罪4、某外国机构长期资助我国一网络媒体,利用其网络资源,以造谣、诽谤等方式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
该外国机构构成何种犯罪?()A、颠覆国家政权罪(犯罪预备)B、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C、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D、背叛国家罪5、甲系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其到某国履行公务期间叛逃,严重危害了我国国家安全,某甲的行为构成何罪?()A、叛逃罪B、投敌叛变罪C、间谍罪D、背叛国家罪6、战争期间,我国某企业为敌人提供武器装备、军用物资。
该企业构成何种犯罪?()A、颠覆国家政权罪B、资敌罪C、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D、背叛国家罪7、某甲经常以造谣、诽谤等方式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
某甲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A、煽动分裂国家罪B、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C、颠覆国家政权罪D、分裂国家罪8、甲原系一国有企业干部,后来利用到国外出差的机会投敌叛变,加入该国间谍组织,后来在受该组织派遣回国执行间谍任务时被我国安全机关抓获。
请问对某甲的行为应如何处断?()A、以投敌叛变罪论处B、以间谍罪论处C、以投敌叛变罪与间谍罪论处D、构成牵连犯,从一重处断9、某甲明知某乙是潜入我国进行武装暴乱分子,仍然为其提供吃住,还专门为其收购了20来件军服、子弹1000发,则某甲的行为已经构成:()A、武装暴乱罪B、投敌叛变罪C、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D、窝藏罪10、下列哪种行为不构成间谍罪?()A、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B、参加间谍组织C、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任务D、为境外组织、人员非法提供国家秘密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犯罪中()可以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刑罚种类危害国家安全罪模拟试卷1_真题-无答案(386)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刑罚种类危害国家安全罪模拟试卷1_真题-无答案(386)](https://img.taocdn.com/s3/m/ed5a560e4693daef5ff73de8.png)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刑罚种类、危害国家安全罪)模拟试卷1(总分64,考试时间90分钟)1. 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我国刑法中的主刑的种类?( )A. 死缓B. 有期徒刑C. 管制D. 无期徒刑2. 关于剥夺政治权利期限的说法,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 犯罪人单独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或者主刑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而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为1年以上5年以下B. 犯罪人被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与管制的期限相等C. 犯罪人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D. 犯罪人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无期徒刑的,在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时候,应当把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改为与主刑期相同3. 关于管制的说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管制是我国的主刑之一B. 管制的刑期,从判决生效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C. 管制的期限为6个月以上2年以下,最长不可能超过2年D. 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管制期满,由人民法院向本人和其所在单位宣布解除管制4. 根据我国刑法的实际规定,下列哪一种刑罚不能单独适用?( )A. 剥夺政治权利B. 罚金C. 没收财产D. 驱逐出境5. 张某犯了A罪,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A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下列哪一选项的判决符合我国刑法规定?( )A. 甲法官考虑到张某的犯罪情节和其身无分文的情况,判处张某有期徒刑6个月,没有判处罚金B. 乙法官考虑到张某的犯罪情节和其身无分文的情况。
判处张某拘役5个月,没有判处罚金C. 丙法官以张某的犯罪情节较轻为由,判处张某管制6个月,没有判处罚金D. 丁法官以张某的犯罪情节较轻为由,单独判处张某罚金1000元,没有判处主刑6. 关于剥夺政治权利的执行,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 被判处拘役的罪犯,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从拘役执行完毕之日起,执行剥夺政治权利附加刑B.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一般要剥夺政治权利,其刑期与主刑相等,同时执行C. 被判处管制的罪犯,被剥夺政治权利的,附加刑与主刑刑期一样,同时执行D.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从有期徒刑执行完毕或假释之日起,执行剥夺政治权利附加刑7.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叛逃后,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任务的,应按下列哪一选项处理?( )A. 只定叛逃罪B. 只定间谍罪C. 叛逃罪和间谍罪数罪并罚D. 叛逃罪和间谍罪择一重罪处罚8. 某公司的工作人员张某,见单位档案室里的几包材料上没有标明密级,但根据工作经验其知道这些材料事关国家安全和军队建设,仍提供给境外的某组织。
2第十八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 3
![2第十八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 3](https://img.taocdn.com/s3/m/624ebb240066f5335a8121a4.png)
第一章危害国家安全罪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1.资敌罪,是指战时向敌人提供,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2.背叛国家罪在客观方面的两个重要特征是和。
3.叛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和,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4.组织、策划、实施、的,构成颠覆国家政权罪。
5.以、或者其他方法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构成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
二、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1.武装叛乱、暴乱罪属于()A.结果犯B.行为犯C.危险犯D.举动犯2.触犯下列犯罪中的()可以判处死刑A.煽动分裂国家罪B.资敌罪C.颠覆国家政权罪D.叛逃罪3.危害国家安全罪与其他犯罪区别的关键是()。
A.犯罪主体不同 B.犯罪的主观方面不同C.犯罪客体不同 D.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4.危害国家安全罪的主观方面()。
A.只能是直接故意 B.只能是故意C.既有故意也有过失 D.只能是过失5.背叛国家罪的主体只能是()。
A.外国人 B.中国公民C.国家工作人员 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6. 下列危害国家安全罪中不能判处死刑的罪是()。
A.间谍罪 B.煽动分裂国家罪C.投敌叛变罪 D.资敌罪7.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行为构成()。
A.资敌罪 B.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C.间谍罪 D.投敌叛变罪8.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所有危害国家安全罪都可以()。
A.判处死刑 B.并处剥夺政治权利C.并处罚金 D.并处驱逐出境9.我国公民甲得知乙正在为境外某公司收集我国的经济情报,遂向乙提供了一先进的微型摄象机,供乙刺探我国情报使用。
后两人均被抓获。
甲的行为构成()。
A.间谍罪 B.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C.资敌罪 D.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10. 某甲原是某市医院的医生,后来由于受到物质利益的诱惑,受聘于敌对国情报机构,成为该机构的专职医生。
对于某甲的行为应如何处理()。
司法卷二:危害国家安全罪试卷
![司法卷二:危害国家安全罪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232c7f77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9a.png)
司法卷二:危害国家安全罪试卷1、多选对下列行为的定性正确的是:()A.公安机关办案人员甲打电话告知犯罪嫌疑人张三将对其执行逮捕的机密,张三听后随即潜逃,甲构成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乙接受(江南博哥)国外情报机构收买,为其提供所掌握的国家秘密,乙构成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C.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丙未经许可,私自出售本单位保密的专有技术配方,并且给该公司造成重大损失,丙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丁为筹措儿子的留学费用,将掌握的国家秘密出售给境外媒体,丁构成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正确答案:A, B, C, D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妨害国家安全罪中具体个罪的具体适用。
A选项为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B、D属于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从题目中可以看出,A项中侵犯的客体为国家的保密制度,而B、D选项侵犯的客体为国家安全;B、D选项的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特指向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C选项为侵犯商业秘密罪。
2、多选关于危害国家安全罪的处罚,理解不正确的是:()A.对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罪的行为人都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罚B.对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罪的行为人都应当并处没收财产的刑罚C.对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罪的行为人都可以判处死刑的刑罚D.对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罪的行为人不可以判处缓刑正确答案:B, C, D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危害国家安全罪的刑罚适用。
根据《刑法》第56条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罪的行为人都应当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刑罚,所以选项A正确。
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罪的行为人也不是都可以判处死刑,《刑法》第113条第1款规定:"本章上述危害国家安全罪行中,除第一百零三条第二款、第一百零五条、第一百零七条、第一百零九条外,对国家和人民危害特别严重、情节特别恶劣的,可以判处死刑。
"所以选项C不正确。
同条第2款规定:"犯本章之罪的,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政法干警招录考试专业综合Ⅰ《刑法学》(硕士类)(章节题库 第十三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圣才出品】
![政法干警招录考试专业综合Ⅰ《刑法学》(硕士类)(章节题库 第十三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4cf8701bf121dd36a22d8284.png)
第十三章危害国家安全罪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甲通过电子邮件,将因工作便利获悉的国家经济秘密发送给某境外机构。
甲的行为构成()。
A.间谍罪B.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C.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D.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答案】D【解析】A项,间谍罪是指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者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行为;B项,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是指以窃取、刺探、收买方法,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的行为;C项,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故意使国家秘密被不应知悉者知悉,或者故意使国家秘密超出了限定的接触范围等情节严重的行为;D项,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是指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情报的行为。
甲的行为属于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
2.某国女间谍结识我国某官员甲后,谎称自己是留学生,需要一些资料写毕业论文。
甲为博取其芳心,便将自己掌握的国家秘密文件复印给她。
甲的行为构成()。
A.间谍罪B.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C.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D.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答案】B【解析】A项,间谍罪是指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行为;B项,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是指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情报的行为。
甲的行为属于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CD两项,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故意或者过失使国家秘密被不应知悉者知悉,或故意使国家秘密超出了限定的接触范围等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中国公民甲在境外被一外国间谍组织收买,接受该间谍组织指派,回国搜集某沿海军事基地情报。
甲的行为构成()。
A.间谍罪B.为境外窃取、刺探国家秘密罪C.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D.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答案】A【解析】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条的规定,对于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以及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以间谍罪论处。
第二十一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
![第二十一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https://img.taocdn.com/s3/m/5338fd1f79563c1ec5da719d.png)
第二十一章危害国家安全罪一、单项选择题1.李某任职于我国境内某研究所,利用工作的便利,获知许多国家秘密。
李某通过互联网将这些国家秘密非法发送给境外某机构,对李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 )A.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B.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C.间谍罪D.资敌罪2.甲某明知乙某是潜入我国进行武装暴乱的犯罪分子,仍然为其提供吃住。
还专门为其收购了20来件军服,子弹1000发,则甲某的行为已经构成何罪?( )A.武装叛乱、暴乱罪的共犯B.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C.背叛国家罪D.资敌罪3.甲某进行颠覆国家政权的煽动性宣传,结果无人响应。
甲某在被捕后称是犯罪未遂,但法院认为是既遂,这种犯罪属于:( )A.结果犯 B.危险犯C.行为犯 D.目的犯4.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甲借到M国探亲的机会滞留不归。
一年后甲受雇于M国的一个专门收集有关中国军事情报的间谍组织,随后受该组织的指派潜回中国,找到其在某军区参谋部工作的战友乙,以1万美元的价格从乙手中购买了3份军事机密材料。
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处理?( )A.以叛逃罪论处B.以叛逃罪和间谍罪论处C.以间谍罪论处D.以非法获取军事秘密罪论处5.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是指境内外机构、组织或者个人资助实施特定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行为。
对于该罪中的“特定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行为”理解错误的是:( ) A.包括背叛国家罪,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武装叛乱、暴乱罪,颠覆国家政权罪,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等B.要求所资助的行为必须已实施C.不要求所资助的特定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行为必须已实施D.特定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行为可能是由境外人员实施的6.《刑法》第103条规定:“组织、策划、实施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对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对其他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那么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只要组织、策划、实施了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即构成既遂B.对“其他参加的”犯罪分子应认定为从犯,应根据刑法总则的规定给予从宽处罚C.对“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其他参加的”分别给予不同的刑罚规定,体现了罪刑相适应的原则D.对“其他参加的”可以只给予剥夺政治权利的处罚,不再科处主刑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犯罪的法定刑包含死刑的有哪些?( )A.背叛国家罪B.颠覆国家政权罪C.叛逃罪D.间谍罪2.关于资敌罪的表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本罪主体要求一般是中国公民B.外国人可以构成本罪的共犯C.本罪客观方面包括非战时提供武器及军用物资等D.本罪只有在战时才能构成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哪些?( )A.对任何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犯罪分子,都可以并处没收财产B.对任何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犯罪分子,都应当并处没收财产C.对任何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犯罪分子,都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D.对任何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犯罪分子,都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4.下列哪些行为可以构成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 A.为境外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B.行为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没有标明密级事项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而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的C.通过互联网将国家秘密或者情报非法发送境外机构、组织和个人D.将国家秘密通过互联网予以发布,情节严重的5.关于背叛国家罪的规定,下列表述哪些是错误的?( )A.某外国公民在我国境内时,勾结所在国政府,危害我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可以构成背叛国家罪B.只有与外国政府、政党以及敌对势力机构勾结的,才可以构成背叛国家罪C.本罪属于行为犯,不以危害结果的实际发生为既遂要件D.行为人在实施本罪的过程中又实施了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罪的,应按照数罪并罚的原则处理6.投敌叛变罪与叛逃罪的区别在于:( )A.叛逃罪可以是一种单纯的叛逃行为,不要求投奔敌人营垒,不要求实施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投敌叛变罪是一种投奔敌人营垒并进行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行为B. 叛逃罪要求在履行公务期间实施;投敌叛变罪没有这种要求C.叛逃罪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掌握国家秘密的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而投敌叛变罪的主体可以是任何具备犯罪主体一般要件的中国公民D.以上说法都正确第二十一章危害国家安全罪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B【考点】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间谍罪;资敌罪【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规定,通过互联网将国家秘密或者情报非法发送给境外的机构、组织、个人的,依照《刑法》第11l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将国家秘密通过互联网予以发布,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398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二十一章危害国家安全罪
![第二十一章危害国家安全罪](https://img.taocdn.com/s3/m/76cf4002650e52ea551898a9.png)
[02年司法考试] 11.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甲借 到M国探亲的机会滞留不归。一年后甲受雇于 N国的一个专门收集有关中国军事情报的间谍 组织,随后受该组织的指派潜回中国,找到其 在某军区参谋部工作的战友乙,以1万美元的 价格从乙手中购买了3份军事机密材料。对甲 的行为应如何处理? A.以叛逃罪论处 B.以叛逃罪和间谍罪论处 C.以间谍罪论112条的资敌罪,构成上有两个关键点: ①时间上 ,是“战时”。何谓“战时” ? 可以参照 《刑法》第451条的规定。 ②行为方式特定,即供给敌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 资敌行为实为一种帮助行为,但不存在成立共 同犯罪的余地,这种立法模式同第 107 条的“资助 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相似。
[例] 裴忠豪,男,1978年9月14日生, 台湾台北县人。裴于2003年参加台湾间谍情 报组织,化名“颜慨”,月薪4万5千元新台 币,多次潜入浙江省宁波、舟山、杭州等地搜 集军事情报,并发展了舟山市无业人员金仕永 进行情报搜集活动。2004年7月5日,裴、金 两人因涉嫌间谍罪被宁波市国家安全局逮捕。 2004年10月28日,裴忠豪被宁波市中 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0年,剥夺政 治权利2年。金仕永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剥 夺政治权利1年。
[例] 李庆生,间谍化名“江耀”,男,1957年生于 安徽安庆市,曾任安庆电视台记者、总编室及广告部副主任等 职。1994年移居台湾,后返回安庆市常住;张新民,间谍 化名“方振平”,男,1970年11月出生于台湾,居住于 台中市。1994年6月李庆生去台湾定居,其后台湾间谍机 关频繁与其接触,以金钱、美色为诱饵不断对其策反。199 7年11月李庆生在台湾参加间谍组织,接受了台湾间谍机关 搜集大陆情报的任务和间谍活动专业训练,领取了活动经费, 配备了间谍活动工具,规定了化名,约定了暗语及通联方法。 此后近6年来,李庆生在安徽利用其合法身份,广泛搜集大陆 有关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情报,并以出境探亲或利用台湾 间谍机关交通人员入境交接的方式,向台湾间谍机关报送,还 多次赴台接受台湾间谍机关的训练指导。 张新民等人接受台湾 间谍机关指派担任李庆生的专勤交通,自1999年以来先后 轮流在香港、上海、合肥、安庆、广州、厦门等地与李庆生交 接情报、传递指令、输送间谍活动经费和间谍活动工具近20 次。2003年9月张新民入境活动时被国家安全机关抓获。 安庆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间谍罪分别判处李庆生、张新 民有期徒刑11年、10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2年。
大学生国家安全知识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大学生国家安全知识试题库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0949ae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6b.png)
大学生国家安全知识试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A、每半年B、每三年C、每二年D、每年正确答案:D2、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再犯上述任一类罪的,都以累犯论处。
A、任何时候B、十年内C、七年内D、五年内正确答案:A3、高温煎炒会产生可能令人致癌的丙烯酰胺,儿童丙烯酰胺摄入量高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A、进食量大B、所吃食品中海鲜类占比例高C、所吃食品中油炸马铃薯类占比例高D、所吃食品中肉类占比例高正确答案:C4、据统计,火灾中死亡的人大多数属于()A、被火烧死B、高温烫死C、烟雾窒息D、跳楼死亡正确答案:C5、当遇到火灾时,通常情况下,应向()逃生。
A、未受火势威胁的安全出口方向B、人多的方向C、着火相反的方向D、就地趴下来正确答案:A6、在中国境内市场销售的进口食品,必须使用下列哪种标识:()。
A、英文B、中文C、拼音标识D、其他文字正确答案:B7、国家安全危机事件发生后,履行国家安全危机管控职责的有关机关,应当按照规定准确、及时报告,并依法将有关国家安全危机事件发生、发展、管控处置及善后情况()。
A、通过媒体公布B、及时向上级报告C、统一向社会发布D、向国家安全机关报告正确答案:C8、《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属于()。
A、规范性文件B、法律C、法规D、部门规章正确答案:B9、大学生外出活动时,乘黑车()A、安全同样有保障B、出了车祸保险公司不予赔偿C、出了车祸保险公司给予赔偿D、价格便宜,没有什么害处正确答案:B10、()是面临各种情境时促使人们采取某种行动的驱动力,是一股非常强大而重要的心理力量。
A、情商B、情绪C、愤怒D、抑郁11、属于易燃气体的是()A、乙炔B、二氧化碳C、氧气D、氮气正确答案:A12、一些信教群众私设聚会活动点、在公共场所散发宗教宣传品等,属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害国家安全罪
一、单项选择题
1.危害国家安全罪与其他犯罪区别的关键是(C)。
A.犯罪主体不同B.犯罪的主观方面不同
C.犯罪客体不同D.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
2.危害国家安全罪的主观方面(B)。
A.只能是直接故意B.只能是故意
C.既有故意也有过失D.只能是过失
3.背叛国家罪的主体只能是(B)。
A.外国人B.中国公民
C.国家工作人员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背叛国家罪与投敌叛变罪区别的关键是(D)。
A.犯罪主体不同B.犯罪的主观方面不同
C.犯罪客体不同D.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
5.资敌罪与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的关键区别在于(A)。
A.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B.犯罪主体不同
C.犯罪的主观方面不同D.犯罪客体不同
6.我国公民甲得知乙正在为境外某公司收集我国的经济情报,遂向乙提供了一先进的微型摄象机,供乙刺探我国情报使用。
后两人均被抓获。
甲的行为构成(B)。
A.间谍罪B.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C.资敌罪D.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
(本题之所以选B,原因在于乙是在为境外非间谍机构收集我国情报,其行为不构成间谍罪,而属于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甲在明知的情况下为其提供帮助理当构成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的共犯。
资敌罪限于战时向敌人提供武器装备、军用物资,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限于对几种特定危害国家安全罪的资助,故都不能选。
)
7.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行为构成(C)。
A.资敌罪B.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
C.间谍罪D.投敌叛变罪
8.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所有危害国家安全罪都可以(B)。
A.判处死刑B.并处没收财产
C.并处罚金D.并处驱逐出境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危害国家安全罪中属于特殊主体的犯罪是(BCD)。
A.间谍罪B.叛逃罪
C.投敌叛变罪D.背叛国家罪
2.下列危害国家安全罪中不能叛处死刑的罪是(AB)。
A.叛逃罪B.煽动分裂国家罪
C.投敌叛变罪D.资敌罪
3.间谍罪的行为包括(ABCD)。
A.参加间谍组织B.接受间谍组织的任务
C.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D.接受间谍组织代理人的任务
4.资敌罪的行为表现为(AB)。
A.为敌人提供武器、弹药B.为敌人提供军粮
C.为敌人提供情报D.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
5.资助下列(BCD)的构成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
A.间谍罪B.背叛国家罪
C.分裂国家罪D.颠覆国家政权罪
6.背叛国家罪与分裂国家罪的主要区别表现在(ABD)。
A.犯罪主体不同B.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
C.犯罪客体不同D.犯罪的主观方面不同
7.下列危害国家安全罪中可以判处死刑的罪有(ABCD)。
A.背叛国家罪B.颠覆国家政权罪
C.武装叛乱、暴乱罪D.间谍罪
8.间谍罪与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的主要区别有(ABCD)。
A.犯罪客体不同B.犯罪的主观方面不同
C.犯罪主体不同D.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
三、填空题
1.背叛国家罪在客观方面的两个重要特征是勾结外国和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
2.叛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和在境外叛逃,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3.组织、策划、实施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构成颠覆国家政权罪。
4.根据刑法规定,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犯叛逃罪的,从重处罚。
5.以造谣、诽谤或者其他方法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构成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
四、名词解释
1.危害国家安全罪,是指故意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行为。
2.背叛国家罪,是指勾结外国,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行为。
3.投敌叛变罪,是指中国公民投奔敌方营垒,或者被捕、被俘后投降敌人,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4.叛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5.间谍罪,是指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者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行为。
6.资敌罪,是指战时向敌人提供武器装备、军用物资,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五、简答题
1.简要说明叛逃罪与投敌叛变罪的区别。
答:叛逃罪与投敌叛变罪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犯罪主体不同。
叛逃罪的主体限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投敌叛变罪的主体则可以是任何符合犯罪主体条件的我国公民。
第二,客观方面不同。
叛逃罪表现为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投敌叛变罪则表现为投奔敌方营垒,或者在被捕、被俘后投降敌人,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如果行为人叛逃境外又投奔境外敌方
营垒的,应当按照处理牵连犯的原则,定投敌叛变罪,而不实行数罪并罚。
2.简述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与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的主要区别。
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与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第一,犯罪客体不同。
前者侵犯的是国家安全;后者侵犯的是国家保密制度。
第二,犯罪主体不同。
前者属于一般主体;后者一般情况下只能由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构成,只在个别情况下可以由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构成。
第三,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
前者的行为方式包括窃取、刺探、收买和非法提供,对象包括所有密级的国家秘密、情报;后者的行为方式仅限于泄露,且对象只包括绝密、机密两个密级的国家秘密。
第四,犯罪主观方面不同。
前者具有为境外的组织、机构或个人窃取、刺探、收买和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的故意;后者则是故意向不该知悉国家秘密的境内人员泄露国家秘密。
行为人在确实不知也不可能知道对方身份的情况下,将国家秘密泄露给境外组织、机构或个人的,只能定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3.简述资敌罪与资助危害国安全犯罪活动罪的区别。
答:资敌罪与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资助的内容不同。
前者的资助仅限于提供武器装备和其他军用物资;后者可以是各种各样的资助。
(2)资助的对象不同。
前者是对敌人即敌对势力进行资助;后者则仅限于对他人实施背叛国家罪、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武装叛乱、暴乱罪、颠覆国家政权罪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六种特定的危害国家安全罪进行资助。
(3)发生的时间不同。
前者只能发生在战时;后者则可以发生在任何时候。
六、论述题
1.试论危害国家安全罪的概念及其特征。
答:危害国家安全罪,是指故意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行为。
其主要特征是:
(1)本类犯罪侵犯的同类客体是国家安全。
(2)本类犯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背叛国家、分裂国家、叛逃、间谍等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3)本类犯罪的主体仅限于自然人,并且多为一般主体。
只有少数犯罪是特殊主体,如叛逃罪只能由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构成,背叛国家罪只能由中国人构成。
(4)本类犯罪的主观方面均为故意,而且多数为直接故意,只有少数犯罪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都可构成。
2.试述我国刑法对危害国家安全罪从严的规定。
答:危害国家安全罪是性质最严重、危害性最大的一类犯罪,我国刑法总则和分则都贯穿着对该类犯罪从严的精神,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刑法第56条规定,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一律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2)刑法第66条规定,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都以累犯论处,从重处罚。
(3)根据刑法第113条的规定,在12个具体的危害国家安全罪中,可以判处死刑的罪名有7个,所占比例很大。
(4)根据刑法第13条第2款的规定,犯任何一种危害国家安全罪的,都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七、案例分析题
甲系某国家机关的机要员。
为达出国目的,甲千方百计与境外人员拉关系。
在朋友的引见下甲认识了境外某报刊的记者乙。
乙表示可以帮助甲出国,但作为交换条件,甲得给他提供一些“内部消息”。
于是,甲将自己保管的一份国家机密文件复印了一份给乙。
事发后甲被逮捕。
问:甲的行为如何定性?为什么?
答:本案甲构成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因为甲的行为完全符合本罪的构成要件。
具体理由如下:
首先,甲将属于国家机密的文件复印给境外记者,危及了国家安全,符合本罪的客体要件。
其次,甲将自己保管的国家机密文件的复印件提供给境外记者,违反了《国家保密法的有关规定,属于非法提供,且提供的对象也是境外报社的记者,符合本罪的客观要件。
再次,甲担任某国家机关的机要员,说明其已成年且精神正常,符号犯罪主体的条件。
最后,甲明知乙为境外记者,但为出国仍将国家机密文件提供给乙,显然具有为境外人员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犯罪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