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科学与技术系及学科简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动化科学与技术系及学科简介

1.系(中心)介绍

自动化科学与技术系(简称自动化系)现有教职工6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40余名,博士生导师1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中国科学院兼职院士1人,长江特聘教授1人,长江讲座教授1人,新世纪人才2人。全系下设四个研究所及一个本科教学实验中心,分别是:自动控制研究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综合自动化研究所、系统工程研究所和自动化本科教学实验中心。

自动化系具有很强的教学科研实力,培养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的自动化领域各层次专业人才。本科专业设置为自动化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按4个二级学科设置,即: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系统工程。自动化专业为省级名牌专业,是我国最先批准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授予博士学位和建有博士后流动站的单位之一,所属控制科学与工程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其中系统工程和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学科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博士生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培养。

自动化系主要从事传感与工业控制、智能仪器仪表、自动化工厂与制造业信息化、导航制导与控制、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多源信息融合与智能信息处理、多智能体与机器人控制、系统优化与调度、基于网络的控制与信息安全,以及复杂系统理论与仿真等方向的研究。近年来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重点基础研究计划、“863”高技术计划等重大科研项目,同时承担大中型企业产学研项目、国防预研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每年科研经费名列全校前茅,获得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奖励。同时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等多项先进科研团队称号,多人获得各种荣誉称号。

2.本科专业及其培养目标

自动化专业是一个基础知识面宽、应用领域广阔的综合性专业,涉及信息产业、现代国防、智能交通、工业自动化等众多自动化应用高技术领域。培养知识面非常广泛,不仅对数学、物理、电子技术、计算机、信息采集和信息处理等基础知识有很高的要求,而且要求学生具备系统分析与设计、机器智能、计算机视觉、计算机网络测控、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系统仿真、系统优化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从事自动化测控系统、综合自动化、模式识别与智能机器人、导航与飞行器控制、工业系统控制与优化等方面的系统设计与开发能力,具有从事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的能力。

自动化专业十分重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注重学生创新能力与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坚持用自动化学科领域研究的最新成就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造性的高技术人才,具备很强的社会竞争能力,学生很受公司、企事业单位、政府和科研院所欢迎。

自动化专业隶属自动化科学与技术系,该系有数千万元的现代化先进实验仪器设备、5000多平方米的国内一流科研环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基地向本科生开放,“信息新蕾”计划鼓励优秀的本科生提前加入高水平科研团队从事科学研究,通过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项目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以本学科学生为主的机器人队多次获全国CCTV机器人比赛和亚太地区机器人大赛冠军。

自动化专业以培养四年制本科学生为主,少量学生实行本硕连读六年贯通培养。

3.硕士专业及其研究方向、主干课程

自动化科学与技术系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设有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四个二级学科,拟在近期增加导航、制导与控制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按二级学科进行培养。力求培养在先进控制系统与技术、自动控制理论、工业控制、导航制导与控制、人工智能、模式识别、计算机应用、信息与信号处理、系统工程、网络安全、系统设计与仿真、检测技术等方面,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设计、技术开发的能力、与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能把握研究方向的最新科技发展动态,高水平综合素质的控制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研究方向按二级学科分列如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081101)

多传感信息融合理论与应用、非线性控制系统的频率分析与综合理论、智能决策支持理论与应用、控制理论及应用、复杂系统的故障检测与诊断、随机控制与自

适应控制、过程工业的综合自动化(检测、控制与管理)、多智能体理论与技术、

先进机器人控制与智能机器、飞行器制导与控制。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081102)

智能检测与智能信息处理、虚拟仪器与软测量技术、嵌入式系统与智能仪器仪表、无接触图像测量与模式识别、现场总线技术及应用、基于Internet远程测控技术、基于DSP、FPGA、ASIC的EDA及SOC技术、智能控制理论及其应用、智能交通系统、虚拟现实与可视化仿真、过程控制与应用、飞行器控制与仿

真、机器人控制与数控技术、图像信息融合。

∙系统工程(081103)

复杂系统智能控制的理论与方法、现代控制理论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并行与分布计算、系统仿真与虚拟现实、机器人控制、网络安全理论与技术、电力系统及

制造系统调度理论与方法、先进制造中的关键系统集成理论与技术等。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081104)

模式识别与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与智能信息处理、网络媒体计算与可视化、视频图像编码与多媒体技术、数字视频处理及其专用SOC设计、嵌入式图像处理专用软件系统与集成、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

主干课程为:数理统计、随机过程、线性系统理论、系统辨识、随机系统的滤波与控制、数字信号处理、最优控制、现代测控技术与系统、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系统优化与调度。

4.博士专业及其研究方向、主干课程

自动科学与技术系博士研究生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培养,力求培养博士生成为在自动控制理论、工业控制、人工智能、模式识别、计算机应用、信息与信号处理、系统工程、网络安全、系统设计与仿真、检测技术等方面,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很强的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组织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能力,与从事专业教学的能力,并能把握本学科的研究方向与最新科技发展动态,能在控制科学与工程领域发挥学术带头人作用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研究方向为:模式识别与计算机视觉、神经计算理论与智能信息处理、基于感知的图像编码技术、网络媒体计算与可视化、信息融合理论与方法、非线性控制系统的频率分析与综合理论、智能决策支持理论与应用、复杂系统智能控制的理论与方法、现代控制理论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过程控制理论及工程应用、逆系统建模软测量技术、先进制造中的关键系统集成理论与技术、并行与分布计算、系统仿真与虚拟现实、机器人控制、计算机集成制造、网络安全理论与技术、电力系统及制造系统调度理论与方法、大时间滞后系统的智能控制、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理论与技术、控制理论及应用、不确定性复杂系统的建模与控制、飞行器制导与控制、智能仪表与生产过程检测、现场总线技术与应用、离散事件动态系统控制与调度方法、混合系统控制优化方法、复杂系统的控制理论、方法及其应用、制造信息化工程。

主干课程为:泛函分析及应用、应用数学规划、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复杂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机器视觉与机器学习、系统优化与调度、非线性系统理论、新型传感与信息融合、多智能体理论及应用、人机交互与人机系统。

5.教授及其研究方向

∙郑南宁:中国工程院院士,模式识别与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与智能信息处理、计算视频与图像/图形处理技术、智能系统与智能信息处理

∙李济生:中国科学院院士,轨道计算、线性动力系统滤波及建模

∙管晓宏:长江特聘教授、博导,网络化系统、电力系统及制造系统优化调度、电力市场;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