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导学案和练习题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导学案+习题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导学案+习题

《古代印度》导学案班级:姓名:组名:一、【学习目标】1.了解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2.了解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的深远影响3.初步了解早期佛教的基本内容二、【重难点】重点:种姓制度、佛教及早期传播难点:正确认识种姓制度三、【自学指导】(带着问题认真阅读P10-13,用笔划出关键词)1、概括古达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发展历程2、了解种姓制度的出现、内容以及特点3、了解佛教的起源、创始人、教义、传播四、【合作探究】(对学、群学,解决以下问题)材料:种姓制度它要求各种姓的人在种姓内通婚。

如果不得已而与其他种姓的人通婚,只许高级种姓男子娶低级种姓女子,称这为顺婚;而反对高级种姓女子嫁低级种姓的男子,称此为逆婚。

从上述材料分析种姓制度的目的是什么?五、【当堂训练】1、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

例如“摩亨佐达罗城市遗址”位于()A.印度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尼罗河流域 D.地中海沿岸2、据报道,某国东部一名属贱民阶层的15岁少年,因自家山羊误入高一等级种姓农民的稻田而被烧死。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文中某国是()A.希腊 B.埃及 C.印度 D .巴比伦3、阿育王在印度家喻户晓,他在位时,孔雀王朝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国。

按照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属于哪一等级?()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4、小林同学在网上查阅历史资料时,编写了以下资料,其中错误的一项是()A.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B.古代印度的民主政治繁荣C.种姓制度出现在两河流域D.《汉谟拉比法典》用楔形文字刻在花岗岩石5、2017年6月16日,印度以所谓的“保护不丹”为由非法进入西藏洞朗地区而导致中印两国一度在洞朗地区紧张对峙。

中印同属亚洲文明古国,下列与印度文明有关的是()①佛教②种姓制度③阿拉伯数字④《汉谟拉比法典》A.①②③ B. ①③ C. ②③④ D. ①②6、当你听到人们谈论“因果报应”“众生平等”等内容的时候,你可以判断他们谈论的最可能是()A.伊斯兰教 B.佛教 C.犹太教 D.印度教7、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印度学者认为:“在印度社会中,一个人可以放弃一切,但放弃不了种姓信念。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第3课 古代印度-章节测试习题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第3课   古代印度-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请把下列历史事物与文明古国连线搭配。

A.金字塔 a.古代中国B.种姓制度 b.古代印度C.《汉谟拉比法典》 c.古代埃及D.分封制 d.古巴比伦王国【答案】A—c;B-b;C-d;D-a。

【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亚非文明——四大文明古国的标志。

【解答】依据所学可知,古代埃及被称为金字塔的国度,古代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在雅利安人统治时期确立了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分封制是古代中国西周时期确立完善的。

2.【答题】文明成果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辨别下列文明成就表述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古代阿拉伯人创造的十个记数符号,传到欧洲后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判断: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2)古代印度的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属于婆罗门等级。

判断: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答案】(1)错误;把阿拉伯改为印度。

(2)错误;把婆罗门改为刹帝利。

【分析】(1)本题考查古代印度的文明成就——十个数位计数法。

(2)本题考查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解答】(1)结合所学可知,阿拉伯数字是现今国际通用数字。

最初由古印度人发明,后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之后再经欧洲人将其现代化。

正因阿拉伯人的传播,成为该种数字最终被国际通用的关键节点,所以人们称其为“阿拉伯数字”,所以题干说法不正确,应该把阿拉伯改为印度。

(2)结合所学可知,种姓制度第一等级是婆罗门,充当祭司,有权侍奉神灵,解释宗教法典,充当国王顾问。

第二等级是刹帝利,由国王和贵族组成的武士阶层,把持着国家的军事、行政大权。

第三等级是吠舍,由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和商人组成。

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是被征服的当地居民。

所以题干说法不正确,应该把婆罗门改为刹帝利。

3.【答题】列举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四个等级名称。

【答案】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分析】本题考查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古代印度 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古代印度 导学案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3课古代印度1教学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印度的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兴起教学难点:如何看待佛教的教义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印度这一名称起源于印度河,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历史》中最早把印度河以东的广大地区称为印度,后来西方人沿用了这一名称。

在我国的《史记》中把印度称为“身毒”,《汉书》中把它称为“天竺”,《大唐西域记》中才把它成为印度。

现在印度共和国的印地语的国名为“婆罗多”,起源于古代婆罗多族。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3课:古代印度。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1.教师提问:古代印度河上游两岸土地肥沃。

造成这里土地肥沃的原因和我们前面讲过的哪个国家相似?提示:非常准确,就是埃及。

2.教师讲述: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侵入印度。

他们自称雅利安人,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

印度河北部建立起许多小国。

到公元前三世纪,恒河下游的摩揭陀国经济发展较快,力量强大,国王阿育王统一了除南端以外的印度。

但是,这种统一是不巩固的。

不久,印度又陷入分裂的状态。

同学们还记得中国历史元朝史中,元朝统治者的民族分化政策吗?元朝为了巩固它的统治,把全国各族分为四等。

而印度的雅利安人。

在征服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同的等级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目标导学二:森严的种姓制度1.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古代印度有几个等级,他们的名称是什么,各等级有哪些社会阶层,各等级的职责或义务如何?提示:印度的等级制度,也叫种姓制度。

种姓在印度的梵文中称“瓦尔那”,意为“肤色,品质”;第一等级婆罗门,即僧侣。

第二等级刹帝利,包括国王武士和官吏,掌握军政大权。

前者是人民的精神生活的统治者,后者是国家的世俗统治者。

第三等级是吠舍包括农牧民、手工业者,要向国家纳税,供养前两个等级。

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以奴隶为主。

随着主产和分工的发展,在种姓之外又出现了大批的不可接触者,即最受歧视和压迫的贱民,各个等级间职业世袭,互不通婚,界限森严甚至不能共食、共住。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导学案(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导学案(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导学案(含答案)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3课古代印度学习目标①了解古代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概况。

②知道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内容、特点及影响。

③掌握佛教的创立、教义及传播。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1.文明出现: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____________流域。

早期文明遗址有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等,年代大约为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

2.国家建立(1)出现:公元前1500年左右,__________人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

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2)统一:____________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首都________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右图是印度种姓制度示意图,该制度是什么人建立的?这种制度把人分成几个等级?各自的职责是什么?有何特点?1.建立: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2.内容要为3.特点: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____________,个等级之间贵贱分明。

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________。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1.创立: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________________,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2.发展:早期佛教反对________________的特权,提出“____________”,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同时,佛教宣扬“____________”,得到________和一些富人的支持。

信仰佛教的民众日益增多,佛教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3.传播(1)向北: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________,再传入中国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

(2)向南: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探究点一印度种姓制度的实质史料一他(指造物主)为了世界的繁荣,用自己的口、双手、双腿和双脚相应地制造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第3课 古代印度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教学设计(部编版)

第3课 古代印度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教学设计(部编版)

第3课古代印度【课标要求】初步了解原始社会时期人类活动,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了解亚洲古代文明及其传播。

【教学目标】时空观念:通过《古代印度示意图》,知道古代印度的地理概念,初步了解印度河流域的文明历程。

历史解释:通过学习佛教教义,了解佛教发展的原因和佛教的实质,认识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史料实证:通过阅读并分析史料,了解种姓制度的建立、特点及影响。

家国情怀:认识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认识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唯物史观:理解种姓制度的实质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

【教学重点】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佛教的创立与传播。

【教学难点】种姓制度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故事导入:古老的印度有这样一个故事:在古印度的一个城镇里,一个理发师的儿子,悄悄地爱上了一位刹帝利的姑娘,两人情投意合。

有一天,这个小伙子告诉他的父母,说他打算和这个姑娘成亲。

小伙子满以为父母会为此事而感到高兴,但想不到父母坚决反对。

他父亲劝告他说:“我的孩子,这件事根本办不到,因为这不符合我国的制度。

你是理发师的儿子,属低级种姓(首陀罗),而她的种姓是刹帝利,你们两个根本不相配,因而她是不能与你成亲的。

你死了这条心吧,我会给你找一个首陀罗的姑娘为妻。

”听了父亲的一番话,理发师的儿子怔住了。

他茶不思、饭不想,整日思恋着那个姑娘。

最后,理发师的儿子在绝望中忧郁而死。

为什么这两个年轻人不能结婚?从这个故事中你还能得出什么信息?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吧!二、探究新知(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0页正文第一段和第11页《古代印度示意图》,找出古印度文明所在位置和流域。

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那里的自然条件(气候、河流),说明印度河与古代印度文明的关系。

提示:地处南亚次大陆。

印度河定期泛滥,土壤肥沃,为农业生产提供便利,古印度文明最早在这里诞生。

(教师讲解古印度文明地理位置时,与现在的印度进行对比)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0-11页“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内容,制作古代印度历史线索表,以便对古代印度的产生、发展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练习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练习
河、恒河流域.
(2)人类早期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的原因是人类生活离不开水,水能灌溉,有利于农作物生长,适 合人类生存.
【答案】
(1)金字塔,尼罗河.汉莫拉比法典,古巴比伦.古印度,印度河、恒河.
(2人类生活离不开水,水能灌溉,有利于农作物生长,适合人类生存.
14.【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古代埃及文明。材料一中的“古代埃及 ”诞生于尼罗河流域。在非洲
东北部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水退后留下肥沃的黑土,便于农业种植,约从公元前3500年年开始, 河流两岸陆续出现了几十个奴隶制小国大约,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奴隶制国 家建立,故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 “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金字塔是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 明的代表作,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的骄傲。古代埃及人最早使用的 文字是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象形文字,它用图形表示事务,通常被刻在庙墙、宗教纪念物和 纸草上。
(1)材料中的 “婆罗门”,“刹帝利”, “吠舍”,“首陀罗 ”分别是指哪些人?
2)述材料中地位最高和最低的分别是哪一阶层?
3)上述材料反映了古代南亚哪一国家的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制度的实质。
《古代印度》答案
1.C 2.D 3.D 4.C 5.B 6.C 7.B 8.A 9.C 10.A 11.B 12.A
《古代印度》
、选择题
1.首陀罗的职责只有
1■一个,那就是顺从地服务于其他三个种姓。
"材料反映的是(

A.古埃及奴隶制度
B.汉谟拉比法典
C.古印度种姓制度
D.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2•古印度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下列与古印度有关的是(

2019-2020学年度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练习题四十九

2019-2020学年度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练习题四十九

2019-2020学年度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练习题四十九第1题【单选题】古印度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下列与古印度无关的是( )A、种姓制度B、《汉漠拉比法典》C、阿拉伯数字D、佛教【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有关世界古代文明的内容对应正确的有( )①古埃及文明——金字塔②古巴比伦文明——种姓制度③古印度文明——《汉谟拉比法典》④古希腊文明——雅典民主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示意图能够反映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是( )A、B、C、D、【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宣扬“众生平等”,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才能进入极乐世界”。

这一教义属于( )A、基督教B、佛教C、伊斯兰教D、道教【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某班级要进行一场关于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历史话剧表演,他们采用的台词应该是( )A、“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B、“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

”C、“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D、“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大河流域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

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A、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B、印度河、恒河流域—古埃及—金字塔C、尼罗河流域—古印度—甲骨文D、黄河、长江流域—古代中国—种姓制度【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是四位同学扮演“印度等级制度”课本剧的对话。

甲同学:我是祭司贵族,掌握神权。

乙同学:我虽不是处于独尊地位,但我掌握国家行政和军事大权。

丙同学:我主要从事农业、牧业和商业,没有政治权利,必须纳税形式供养第一,二等级。

丁同学:我是被征服者,因贫困破产失去土地,从事低贱的职业。

据此判断,哪位扮演者属于吠舍等级?( )A、甲同学B、乙同学C、丙同学D、丁同学【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图雕像在中国出现,与下列哪一历史现象密切相关( )A、基督教诞生B、罗马帝国衰亡C、佛教东传D、罗马帝国分裂【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能被统治者普遍接受并予支持,广为传播,是因为它们的教义有一个共同点。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3课 古代印度课时训练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3课 古代印度课时训练

第3课古代印度一、选择题1.大河流域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人类璀璨的文明。

在尼罗河流域孕育的古代人类文明是()A. 古印度文明B. 古巴比伦文明C. 古埃及文明D. 古希腊文明2.迄今所知人类最古老的文字出现于距今大约5000年以前的尼罗河流域,它像一幅幅优美的图画,人们把它刻在石碑、庙墙和石头等地方。

它是()A. 甲骨文B. 楔形文字C. 象形文字D. 字母文字3.太阳历、金字塔这两大文明成果均诞生于()A. B. C. D.4.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对这句话的最准确的理解是()A. 古埃及人把尼罗河治理得很好B. 尼罗河流域是古埃及的疆域C. 有了古埃及,就有了尼罗河D. 尼罗河哺育了古代埃及文明5.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

与下图相关的是()A. 古埃及B. 古印度C. 古巴比伦D. 古中国6.有学者认为,金字塔的建造涉及到力学、天文学、地理学、艺术、宗教、数学、社会管理学、建筑学等众多学科知识。

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A. 古埃及文明的发达程度B. 古埃及文明延续至今C. 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利D. 古埃及农业技术发达7.绘制年代尺是培养历史学科“时空观念”的重要途径。

对下列年代尺中画圈处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 尼罗河下游出现若干个小国家B. 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C. 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D. 埃及被波斯帝国所灭8.货币被称为一个国家的“名片”。

它不仅具有经济价值,它那精美的图案所体现的文化内涵,集流通、观赏、收藏、研究等价值于一身。

下图这张精美的纸币应是()A. 美元B. 英镑C. 欧元D. 埃及镑9.埃及民歌:看,这位伟大的君主……他信守诺言多么按时,馈赠礼物又多么大方!他向每一个人馈赠礼物,毫不偏袒。

他的礼物,比金银更贵重。

民歌中的“君主”指的是()A. 法老B. 尼罗河C. 刹帝利D. 释迦牟尼10.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下列成就属于古埃及文明的是()A. 帕特农神庙B. 金字塔C. 楔形文字D. 种姓制度11.有学者指出:“埃及人是在岩石上砍凿出他们的艺术的。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上第3课《古代印度》预习笔记+知识点+习题(包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上第3课《古代印度》预习笔记+知识点+习题(包含答案)

第3课《古代印度》预习笔记一、古代印度文明1.地理位置: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

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恒河流域也是其重要的发祥地。

2.出现时间:最早的和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遗址年代大约在公元前前23—前18世纪。

3.国家出现:公元前1500年左右,侵入印度,定居于恒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从事农业生产,陆续出现了一些小国家。

4.鼎盛时期:王朝(公元前324年—前187年)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

首都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5.古印度文化:传说印度最早发现和使用的金属是,因而印度有“黄金之国”的美称。

世界上广泛使用的“”实际上起源于印度。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1.建立: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

2.四个等级:最高等级是,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在这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

3.特点: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1.时间:;2.创始人:,后来被称为“”。

3.教义:提出“”(最早佛教反对种姓制度),宣扬“忍耐顺从”。

一度成为印度的国教。

4.传播:公元前3世纪后,开始向外传播。

公元前1世纪,经中亚传到新疆,再传入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

往南经锡兰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第3课《古代印度》知识点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

约公元前23世纪至前18世纪,出现哈拉巴文明和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

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印度北部出现许多小国。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达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印度基本实现了统一。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古代印度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古代印度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第3课古代印度一、学习目标(我需要知道、了解、背诵的内容)1、我要了解古代印度文明的兴起、强盛和衰落的过程。

2、我要理解印度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对古代印度文明的影响。

3、我要记住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及四个等级,了解种姓制度的影响。

4、我要背诵佛教的创立时间、创始人,了解佛教的发展与传播过程。

二、提前预习1、自主阅读,圈点勾画,清除障碍2、梳理知识点(利用思维导图,梳理本课内容知识点)第3课古代印度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1、地理位置: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______________。

2、发源地: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_______。

印度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今巴基斯坦境内,入阿拉伯海,水量丰沛。

3、奴隶制发明:出现:在那里发现的_____________等早期文明遗址,年代大约为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

外族入侵: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侵入印度。

他们自称雅利安人,陆续在________和_________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强盛:________(公元前324年—前187年)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

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出现了许多工商业中心城市,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衰落:印度多次受到外来民族的侵扰。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1、产生: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__________”。

2、内容:在这一制度中,最高等级是_______,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_______,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______,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________,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在这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他们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

3、特点: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3课《古代印度》导学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3课《古代印度》导学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3课《古代印度》导学案古代印度导学案第一节: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和环境1. 指导学生观察地图,找出印度在世界地图上的位置,并与中国进行比较。

2. 分析印度的地理环境,包括气候、地形和地理特点等。

第二节:了解古代印度的历史发展1. 引导学生了解古代印度的历史起源,包括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发展和阿育王朝的兴起等。

2. 分析古代印度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特点,包括种姓制度和印度教的发展等。

第三节:探索佛教在古代印度的兴起1. 引导学生了解佛教的起源和发展,并分析佛教在古代印度的影响力。

2. 分析佛教与印度教之间的关系,并讨论为什么佛教在印度衰落而在东亚兴起。

第四节:了解古代印度与中国的交流1. 引导学生分析古代印度与中国的交流,包括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等。

2. 分析中印两国的交流对双方的影响,让学生理解古代印度与中国之间的紧密联系。

第五节:应用知识解决问题1. 设计一道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如:为什么佛教在中国的影响比在印度更大?2.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提供思考和讨论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六节:总结复习1. 综合讲解和学生讨论,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并进行复习。

第七节:课堂小结1.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归纳出重要的知识点。

2. 强调学生在学习历史时,要注重对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分析,才能更好地理解历史。

本节课导学案设计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学习古代印度的过程中,能够对印度的地理位置、历史发展、社会制度和文化特点等有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课堂讲解、学生观察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并应用到解决问题中。

第一节: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和环境1. 观察地图,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

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东濒孟加拉湾,西南濒阿拉伯海,东北和中国相接壤,北部和巴基斯坦为邻。

通过比较中国和印度的地理位置,学生可以了解两国之间的距离和地理联系。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3课古代尤练习题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3课古代尤练习题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3课古代印度练习题一、选择题1.考古学家在某地发现了约公元前23世纪至前18世纪的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遗址,这里最有可能是()A.黄河流域B.尼罗河流域C.两河流域D.印度河流域2.在当今印度的一些农村,还有一些妇女每天要从事一种重体力劳动,在不使用任何现代化机器设备的前提下,要将一筐一筐的大石头砸成小石子,但是她们每天获得的收入仅仅是80卢比(约人民币7.2元).而她们从事这项工作仅仅是因为她们出身很卑微,这是源于印度社会遗留的()A.四等人制B.采邑制度C.种姓制度D.农奴制度3.“首陀罗的职责只有一个,那就是顺从地服务于其他三个种姓.”材料反映的是( )A.古代埃及奴隶制度B.古代印度种姓制度C.《汉谟拉比法典》D.西欧封建等级制度4.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大河流域产生的.与“种姓制度、创立佛教”相关的古代文明发祥地是( )A. 两河流域B. 尼罗河流域C. 黄河流域D. 印度河流域5.“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叫“瓦尔那”,就是颜色或品质的意思,因此,种姓制度又叫瓦尔那制度.种姓制度规定( )A.不同等级可互换工作B.各等级地位世代相袭C.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D.不同等级间可以通婚6.有一部印度电影中出现了下列几个镜头,其中正确地反映种姓制度的史实是()A.婆罗门在主持祭祀活动B.国王命令祭司贵族率兵出征C.吠舍在政府部门处理行政事务D.首陀罗在自家的农田里劳动7.古印度有着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某班级以话剧的形式再现古印度历史,涉及到“种姓制度”时,哪一句台词是不正确的()A.“我是一个拥有万贯家财的大商人,却屈居第三等级.”B.“我爱慕一个上一等级的姑娘,但我们却不能步入婚礼殿堂.”C.“本国王把持军政大权,整个国家唯我独尊!”D.“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8.有一则笑话说,一个婆罗门贵族因为没有带水罐,又不愿降低身份去使用随从吠舍和首陀罗们的水罐,最后竟然活活渴死了.上述故事最有可能发生在( ) A.古印度B.古埃及C.古巴比伦D.中国9.《摩奴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如果是吠舍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200帕那.如果是首陀罗辱骂了婆罗门,那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此规定说明古印度四个种姓()A. 职业世袭不改变B. 宗教生活界限分明C. 宗教权利不平等D. 法律地位不平等10.亚洲是人类最早的定居地之一,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数千年发展历程中,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下列文明成果属于亚洲人民创造的有( )①金字塔②佛教③帕特农神庙④长城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②11.在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2世纪的时间段里,出现了时至今日依然闪烁非凡光芒的人.非凡的事集中在那个时代发生,同时又独立地在中国、印度、巴勒斯坦等地出现.对“时至今日依然闪烁非凡光芒的人”理解准确的是( )A.李白、伯里克利、穆罕默德B.秦始皇、尼赫鲁、汉谟拉比C.孔子、乔达摩·悉达多、耶稣D.孟子、穆罕默德、伏尔泰12.最初出现在西亚、北非、南亚和东亚的古代文明,被欧洲人悉数划归为“东方文明”范畴,四大文明古国诞生于此.下列有关四大文明古国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四大文明古国的文明是同时出现的B.四大文明古国都发源于海洋,属于海洋文明C.四大文明古国都处于大河流域,属于农业文明D.四大文明古国都位于亚洲13.宗教的形成和传播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古印度诞生的宗教是( ) A.佛教B.印度教C.伊斯兰教D.基督教14.下图所示漫画把人分为不同等级,这一现象出现在( )A.古代埃及B.古代印度C.古巴比伦D.古代希腊15.“具有独特的职业”“世袭的原则”“对食物、水、接触和礼仪的纯洁有进一步的种种限制”“不同的道德准用以规定各种义务和责任”.与这四个特征相符的是( )A.古印度的种姓制度B.中世纪欧洲等级制C.古代日本的部民制D.沙皇俄国的农奴制二、非选择题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印度文明成就】材料一古代印度婆罗门的经典《吠陀》中说,造物神用嘴造出了婆罗门,用手造出了刹帝利,用腿造出了吠舍,用脚造出了首陀罗……(1)材料一反映了古代印度的什么制度?古代印度创立了世界三大宗教中的什么宗教?【中印友好往来】材料二唐朝时,中印交往频繁.中国僧人玄奘不惧艰险,长途跋涉,西行印度,谱写了中印关系史上辉煌的篇章.(2)玄奘所写的什么著作成为研究古代印度和中亚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典籍?结合历史背景,分析唐代出现玄奘西行印度壮举的历史条件.材料三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应邀访问了印度和缅甸,并分别同两国总理发表声明,共同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我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完整体现,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3)请写出材料三中所说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首陀罗或贱民以任何一部分肢体去打高种姓的人,那么他必须被截去那部分肢体;如果议论婆罗门,则用沸油灌进他的嘴巴和耳朵里.首陀罗不应有任何财产,他的主人可以拿走他的一切.——《摩奴法典》(1)材料一反映了古代印度的什么制度?(2)《摩奴法典》主要维护的是哪些特权阶层的利益?(3)结合所学,试评价这一制度.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序言:要让正义之光照耀大地,消灭一切罪与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正文:第15至20条:奴隶属于奴隶主,逃亡奴隶必须交还原主,藏匿者死罪.第203条、第205条:贵族打了贵族,罚银处置;奴隶打了奴隶主,割去耳朵.第247条:如果弄瞎了奴隶的眼睛,就与弄瞎牛的眼睛同罪.结束:(如果后人篡改法律)他的城市将毁灭,人民将离散,王国将更改,他的名字将永远被人遗忘.材料三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三次投入火中.杀一个刹帝利,(应立誓守戒)六年,并交出1000头母牛和1头公牛.杀一个吠舍,(应同样立誓守戒)三年,并交出100头母牛和1头公牛.杀一个首陀罗,(应同样立誓守戒)一年,并交出10头母牛和1头公牛.请回答:(1)材料一代表的是哪一流域的哪一文明宝贵遗产?(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国家的哪一部法典?根据材料二判断颁布这部法典的目的是什么?(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国家的什么制度?依据材料,由高到低排列出上述制度的四个阶层.(4)三则材料所反映的文明是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答案1-5DCBDB 6-10ACADB 11-15CCABA16、(1)制度:种姓制度.宗教:佛教.(2)著作:《大唐西域记》.历史条件:唐朝的经济空前繁荣,国力强盛;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唐朝对外交通发达;唐朝人具有强烈的探索和进取精神等. (3)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17、(1)种姓制度.(2)婆罗门和刹帝利.(3)种姓制度是婆罗门与刹帝利这两个等级维护自身统治的有效工具,它固化了社会的不平等状态,严重束缚了印度社会的发展.18、(1)尼罗河流域;古代埃及文明.(2)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3)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4)大河流域.。

2018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教案及同步练习题

2018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教案及同步练习题

第3课古代印度第3课古代印度一、选择题1.“种姓”的国度指的是A.古埃及B.古巴比伦C.古印度D.古希腊【答案】C2.古代人类创造了先进的文明成就,下类对世界各国的文明成就叙述正确的是A.古代埃及劳动人民建造了金字塔,作为古代埃及国王法老的宫殿B.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该法典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C.古印度种姓制度、西周的分封制两种制度都出现于奴隶社会时期,两者均等级森严,界限严格D.经梭伦改革后,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答案】C3.印度的男女青年纵使青梅竹马,相互爱慕,但如果双方等级不同,最终也不成眷属,造成这种悲剧的根源是历史上印度实行A.《汉谟拉比法典》B.种姓制度C.人权未普及D.佛教的规定【答案】B4.有一则笑话说,一个婆罗门贵族因为没有带水罐,又不愿降低身份去使用随从吠舍和首陀罗们的水罐,最后竟然活活渴死了。

上述故事最有可能发生在A.古印度B.古埃及C.古巴比伦D.中国【答案】A5.古代印度有一套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不同等级在地位、权利以及义务等方面有着严格的规定。

这种制度被称为A.种姓制度 B.世袭制 C.分封制 D.中央集权制【答案】A6. 公元前6世纪,印度种姓制度引起人们的强烈不满.社会矛盾尖锐。

在这种情况下,释迦族王子释迦牟尼苦行修道,7年后,终于悟道成佛,创立了A.道教B.佛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答案】B7.宗教的形成和传播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古印度诞生的宗教是A.佛教 B.印度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答案】A8.下图所示的制度来自A.古埃及B.古巴比伦C.古印度D.古希腊【答案】C9.下图中标注出的四个文明古国,在地理位置方面的相同点是A.位于大河流域 B.位于亚洲大陆C.四面邻近海洋 D.处于内陆盆地【答案】A二、非选择题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彻底消除和根绝欲望后,生老病死,悲伤、哀痛、苦难、不幸和绝望就一扫而光。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第3课古代印度(导学案)班级_________小组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学习目标】1.能说出古代印度的早期文明。

记住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等级名称。

2.会归纳佛教产生的时间、创始人教义等。

学习重点:古代印度的等级制度。

学习难点:佛教的教义【自主学习】●知识梳理(将学习内容在书中画线和标记)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1.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_______河流域,发现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早期文明遗址,年代大约为公元前___________________世纪。

2.公元前_________年左右,来自中亚的__________人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建立了许多小国。

3._______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除半岛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1.第一等级是_________,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________,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_________,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________,主国由被征服居民构成。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1.创立:时间____________世纪;创始人____________;教义:提出“_________”宣扬“________”。

2.传播:__________世纪佛教传入中国,又传到朝鲜、日本等国。

●合作探究(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携手解决下面问题吧!)1、种姓制度出现在哪个古国?包括哪四个等级?有哪些严格的规定?2.四大文明古国为什么都产生于大河流域?【达标检测】(我达标我快乐)一、选择题1.来自中亚侵入古代印度征服当地居民的是()A.希腊人B.苏美尔人C.波斯人D.雅利安人2.在印度的四个等级中,哪几个等级是受压迫的()①婆罗门②吠舍③刹帝利④首陀罗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②③3.阿育王在印度家喻户晓,他在位时,孔雀王朝成为印度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按照古印度“种姓制度”,阿育王应该属于()A.第一等级B.第二等级C.第五等级D.第四等级4《西游记》中唐僧取经的经书与哪个宗教有关()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道教5.佛教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它博大精深,作为中学生你知道它出自何时,由何人创始()A.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B.公元前1世纪,耶稣C.公元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D.公元1世纪,耶稣6.在印度的种姓制度中被征服者属于()A.婆罗门B.刹帝利C.首陀罗D.吠舍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杀害婆门者应损毁自己,并三次投入火中;杀一个刹帝利誓守戒六年,并交出1000头母牛和一头公牛;杀一个吠舍,誓守戒三年,并交出100头母牛和一头公牛;杀一个首陀罗,誓守戒一年,并交出10头母牛和一头公牛。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导学案

第3课古代印度【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古代印度的自然环境,初步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文明的培育和制约作用。

雅利安人对印度的入侵。

了解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了解佛教的产生及传播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体会印度河和恒河在古代印度文明中的重要作用,认识自然环境与人类文明的相互关系。

引导学生阅读有关印度的种姓制度和佛教教义的相关材料,培养学生辩证看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分析印度种姓制度,培养学生辩证地看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尝试通过网络、书籍、报刊等途经收集历史资料,用历史的眼光认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通过对印度的初步了解,使学生认识印度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印度的种姓制度是印度奴隶社会的特点。

是奴隶主阶级对奴隶和其他劳动人民进行统治的社会制度。

佛教的教义因为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某种需要,受到统治者特别是刹帝利的保护。

【教学重点】了解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教学难点】了解佛教的产生及传播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教法特点】1.比较法。

2.图表法。

3.材料分析法。

一、导入新课公元五世纪时,印度笈多王朝的鸠摩罗笈多王为了佛法的传承在那烂陀创建了一所佛教大学,那烂陀寺的规模宏大,建筑壮丽,藏书丰富,成为当时世界佛教学术思想的一大中心,中国唐代高僧玄奘法师西行取经,就曾在那烂陀寺讲习修学15年,这里也是中印文明交往的见证。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新课,去了解古印度文明和佛教的创立和传播。

二、课堂活动(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1.自然环境【教师引导】大河流域产生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除了中国、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以外,还有就是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古代印度,请同学们在地图中寻找古代印度的位置,思考古代印度地理位置上的特点。

学生观察地图后回答:古印度位于今天南亚次大陆,印度河与恒河给那里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使那里成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2.历史概况【提出要求】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归纳古印度国家的产生和演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3课古代印度学习目标①了解古代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概况。

②知道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内容、特点及影响。

③掌握佛教的创立、教义及传播。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1.文明出现: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____________流域。

早期文明遗址有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等,年代大约为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

2.国家建立(1)出现:公元前1500年左右,__________人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

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2)统一:____________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首都________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右图是印度种姓制度示意图,该制度是什么人建立的?这种制度把人分成几个等级?各自的职责是什么?有何特点?1.建立: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2.内容要为3.特点: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____________,个等级之间贵贱分明。

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________。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1.创立: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________________,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2.发展:早期佛教反对________________的特权,提出“____________”,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同时,佛教宣扬“____________”,得到________和一些富人的支持。

信仰佛教的民众日益增多,佛教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3.传播(1)向北: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________,再传入中国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

(2)向南: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探究点一印度种姓制度的实质史料一他(指造物主)为了世界的繁荣,用自己的口、双手、双腿和双脚相应地制造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国王)应极力使吠舍与首陀罗执行自己的义务,因为他们逃避自己的义务时,则使这个世界动摇。

刹帝利无婆罗门不能幸福,婆罗门无刹帝利不能昌盛。

——《摩奴法典》史料二种姓制度规定: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三次投入火中。

……杀一个刹帝利(应立)誓守戒六年,并交出1000头母牛和1头公牛。

(杀)一个吠舍,(应同样立誓守戒)三年,并交出100头母牛和1头公牛。

(杀)一个首陀罗,(应同样立誓守戒)一年,并交出10头公牛和1头母牛。

史料说明了种姓制度下印度各等级之间地位如何?制定这些条文的目的是什么?判断下列观点的正误。

1.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 ) 2.古埃及文明延续至今,文明进程历经曲折但未间断。

( )3.古埃及的甲骨文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 )4.古埃及国王将自己的陵墓取名为“金字塔”,象征着无限的权力。

( )5.金字塔的大小,反映了法老权力的变化。

( )参考答案一1.印度河2.雅利安孔雀王朝华氏城二 2.祭祀军事行政商业不可接触者3.世代相袭通婚三 1.乔达摩·悉达多2.第一等级婆罗门众生平等忍耐顺从国王3.新疆【要点探究】探究点一各等级之间地位不平等,界限森严。

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特别是婆罗门的政治地位。

判断题1.× 2.× 3.√ 4.√ 5.×第3课古代印度一、单选题1. 社会制度影响人们的生活。

根据古印度种姓制度,下列选项符合当时农民身份的是( )A. 担任祭司B. 与国王或官吏的女儿成婚C. 掌握军权D. 纳税供养第一、第二等级12. 一部印度电影里有这样的一句台词: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小偷的儿子永远是小偷。

这种阶级歧视是源自于()A. 禅让制度B. 种姓制度C. 分封制度D. 科举制度3. 下列对印度的种姓制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 是为了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地位而采用的一种制度B. 是古印度在向奴隶社会过渡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制度C. 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的影响D. 各个等级中虽有高低贵贱之别,但可以互通婚姻,差别不大4. 如果你生活在古代印度,下列情况最有可能见到的是()A. 伯利克里与将军们探讨军事问题B. 刹帝利与首陀罗因通婚受惩罚C. 孝德天皇与大臣讨论改革问题D. 屋大维实行元首制独揽大权6. “不依国主,佛事难成”说明了佛教的传播依赖于()A. 统治者的支持B. 法律体系完备C. 民主政治发展D. 满足了人民的精神需要7. 古代印度的国王属于下列哪一等级()A. 婆罗门B. 刹帝利C. 吠舍D. 首陀罗8. 古印度社会中的农民、商人属于下列哪个等级()A. 婆罗门B. 刹帝利C. 吠舍D. 首陀罗9. 小说及电视剧《西游记》中描述的“如来佛”这一角色,其原型来自于历史人物()A. 乔达摩﹒悉达多B. 耶稣C. 真主安拉D. 宙斯神10. 某校历史兴趣学习小组,把“南亚印度河流域奴隶制文明”确定为小组研究的课题。

下列资源中,能为学习小组研究课题提供所需信息的是()A. 种姓制度B. 《汉谟拉比法典》C. 金字塔D. 《荷马史诗》11. 如果你生活在古代印度,下列情况中,最有可能碰到的是()A. 那里的人们最早开始种植粟B. 商人的女儿与官吏禁止通婚,等级制度森严C. 很多手工业者从事青铜铸造业D. 柏拉图在和学生们探讨哲学问题12. 印度电影《阿育王》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阿育王在印度家喻户晓,他在位时,孔雀帝国国力鼎盛。

按照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属于哪一等级()A. 婆罗门B. 刹帝利C. 吠舍D. 首陀罗13. 宣扬“众生平等”,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才能进入极乐世界”。

这一教义属于()A. 基督教B. 佛教C. 伊斯兰教D. 道教14. 在古代印度,商人的女儿不能嫁给官吏的儿子,这是因为()A. 商人的财产多于官吏B. 官吏的财产多于商人C. 商人和官吏的喜好不同D. 等级制度的严格限制15. (2017•深圳)社会制度影响人们的生活。

根据古印度种姓制度,下列选项符合当时农民身份的是A. 担任祭司B. 与国王或官吏的女儿成婚C. 掌握军权D. 纳税供养第一、第二等级二、材料分析题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但不反对奴隶制度。

宣扬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苦的根源在于人有各种欲望,因此只有消灭欲望,忍耐顺从,刻苦修行,才能到达极乐世界。

材料二:古印度社会经济的发展、阶级关系的变化,导致思想领域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这就是代表不同阶级或阶层的新思潮和新宗教的出现……当时的新思潮、新教派,在佛教文献中被称为“外道异学”。

据说当时有“大大师”“六十二见”或“九十六种外道”。

——《世界上古中古史》(1)材料一是哪一宗教的教义?请写出它产生的地区及创立者。

(2)材料一的宗教宣扬“众生平等”是针对哪一制度?(3)材料二中古印度出现的“代表不同阶级或阶层的新思潮和新宗教”类似于我国古代哪一局面?(4)根据材料链接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古代印度佛教的传播情况。

17. 阅读材料:材料一: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因此只有消灭欲望,忍耐顺从,才能达到极乐世界。

材料二:救世主不久要下凡,拯救人类进入幸福的“千年之国”,因人有罪,信仰上帝并虔诚悔罪的人才能进入天国,否则要下地狱。

材料三:宇宙间惟一的神是“真主”安拉……大家都应信仰“真主”,而不要信仰本部落的神。

请回答:(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属于什么宗教的观点?其中哪种宗教对我国影响最大?(2)其中对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起促进作用的是哪一宗教?(3)你认为应该怎样正确地对待宗教和宗教活动?18. 制度的含义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它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

四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义务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第一等级婆罗门……;第二等级刹帝利……;第三等级吠舍……;第四等级首陀罗……,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360百科材料二:雅典的民主宣扬全体公民共享政治权利和义务。

但实际上,重要官职被贵族掌握……。

也就是说,只有占雅典人口1/6的居民能享受到这种“民主”。

掌握实权的只是工商业贵族上层。

而且雅典民主是建立在奴隶制度之上的。

奴隶大都来自战俘,还有海盗掠买来的。

雅典的手工业生产中普遍使用奴隶。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15页材料三:见下图“西欧封建等级示意图”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它”指的是古代印度的哪种制度?据材料一概括该制度的实质。

(2)材料二中的“全体公民”指的是哪些公民?这些公民可以参加雅典的哪一机构来享受“民主”?据材料二,指出雅典的民主是建立在哪一制度之上的?(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归纳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

并指出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和当时的哪场改革密切相关?(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的回答,请问三则材料中涉及到的制度都是维护哪一阶层的利益?答案一、单选题1. D2. B3.D4. B6. A7. B8. C9. A 10. A11. B 12. B 13. B 14. D 15. D二、材料分析题16. (1)佛教。

古代印度;乔达摩·悉达多。

(2)种姓制度。

(3)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4)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

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内地。

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

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17. (1)材料一:佛教;材料二:基督教;材料三:伊斯兰教。

佛教。

(2)伊斯兰教(3)不干涉他人的宗教信仰自由,正常的宗教活动受国家法律的保护,宗教活动必须在宗教场所开展。

18. (1)种姓制度;森严的奴隶制等级制度。

(2)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公民大会;奴隶制度。

(3)我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查理. 马特改革。

(4)统治阶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