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问题解决式教学设计的类型和步骤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政治问题解决式教学设计的类型和步骤

摘要高中政治问题解决式教学设计可以有效结合传统课程和新课程,培养学生核心能力,是教学目标和教学动力的核心因素,高中政治问题解决式教学设计大致包括知识传授型、规律探究型、情感渲染型三种类型,与新课程改革的目标相统一。高中政治问题解决式教学设计的步骤包括情境激活、方案构建、百家争鸣和方案优化四步骤。

关键词高中政治;问题解决式;教学设计

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是问号”,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设计的实质就是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而教学过程实质上的核心是问题解决的过程,问题的设计和有效解决关系到课程的成败和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高中政治课堂上,长期存在着为传授知识而讲授,为解题而解题,为应用而应用的误区,忽视学生思考能力。因此,高中政治教学设计应该基于问题的有效解决的设计,从而进一步体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一、高中政治问题解决式教学设计的特征

教学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它涉及到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反思的等多项设计,高中政治通过问题解决式教学设计和实践可以促进学生科学思维模式的培养与强化,可以有效的推进学生的成长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1.教师设疑和学生质疑的统一

高中政治问题解决式教学设计不是单纯的设计教师的提问,还包

括了学生的有可能的提问点,两者的结合点就是教师设疑后引起学生对知识的质疑,通过把握两方面的统一并形成一个流程,让学生知道问题解决具有一定的程式,并信服这个程式可以提高问题解决的效果。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把教师设疑和学生质疑的有效统一,将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和科学思维模式的形成。

2.问题设置与问题解决的统一

问题设置与问题解决的统一,实际上就是按照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确定学生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把握问题的难度,层层设置问题,层层分解问题以推动问题的解决。太难或者太易的问题都不太可能促使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更不太可能引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3.问题解决策略和教学效果的统一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特色,学生也都有各自的学习特色,这些差异性就需要教师注重问题解决的策略,因为这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学效果跟教师在教学策略直接相关,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素质,首先要不断加深学科知识基础和专业能力。其次,明确历史课程上“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观念,改变“一言堂”的做法,深入思考问题设置的策略,推动问题解决的质量和教学过程的质量。

二、高中政治问题解决式教学设计的类型

问题解决式教学设计可以有效的带动教学课程的顺利推进,高中政治问题解决式教学设计的类型,取决于课程目标的要求和教师的

教学方式,按照问题解决的角度,学生问题解决学习方式分为三种:知识理解型、规律探究型、情感渲染型,三种类型没有好坏之分,并且能够在一节课时中共存。

1.知识理解型

只是理解型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将课标知识引导给学生,使学生有兴趣地、理解的接受,与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技能的目标一致。在问题式知识理解型的教学设计中,一般可以使用两种方法:点睛法和运用法。

点睛法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政治问题的关键字,把问题说得更透彻,更仔细,更深刻。如在学习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时,通过几个简单的关键字,比如经营战略、技术、管理、信誉和企业形象就让学生很快的记住了如何怎样才能经营成功。运用法是指按照教材的情境,从知识运用用角度把政治事件和政治理论放到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有利于学生唯物史观的培养。

2.规律探究型

规律探究型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自主解决问题,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把握住问题主线,在不断思考中发现规律。在规律探究性设计中经常使用的方法为联系法和比较法。通过联系法,把知识起因和结果通过问题设置予以贯穿,并形成一条主线,围绕着主线不断的解决问题,概括出趋势和特点。

3.情感渲染型

情感渲染型是指将学生带入一定的历史情境,在情境中通过问题

激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情感的流露,情感渲染型问题是政治课堂的优势,政治课堂也应该肩负爱国主义等情感价值观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尤其体现在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教育上,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社会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如能巧妙的设置一些激发学生情感的问题,将会深化问题,使学生形成共鸣。

三、高中政治问题解决式教学设计步骤

1.创设情境,激活兴趣

高中政治问题的解决不是突兀的或者鼓励的,是纵横横联系的,这就需要课程的主导者——教师在课程的导入和问题解决前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主的参与问题的解决,调动学生的思维。如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这节课时以同学们之间互送生日礼物这个情景导入。接着教师提问,同学们这种做法对不对,怎么看待这种行为。

2.鼓励尊重,形成方案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发言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探讨并控制好发言者使之点到为止。这一步骤中,师生应当那个处于平等的对话关系,并做一位聆听者,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引导推动,思维碰撞

教师在引导问题解决过程中推动学生思维碰撞,应属于学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和自我证明阶段,教师有效的推动学生的自主与合作且不公布参考答案,只有如此,在学生思维过程中产生的火花才

是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的璀璨。

4.答案优化,学生择评

这一步骤实质上就是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自主选择最佳答案的阶段,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广泛的发言,教师可以有效引导学生科学的将思维碰撞的结果梳理归类并修正,引发学生对问题解决的自主参与。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条件的尊重学生之间的互评,然后再展示参考答案供学生思考,以改良自己的思维习惯,品味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收获和成长,进一步体现在课程中教学相长达到教学策略和教学效果的相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