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注意要点

合集下载

框支-剪力墙结构

框支-剪力墙结构

框支-剪力墙结构最新最全的模板范本:框支-剪力墙结构一:引言本旨在介绍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要点,以及相关技术指导,旨在提供详细和全面的信息,以便工程师和相关从业人员能够正确理解和应用框支-剪力墙结构。

二:框支-剪力墙结构的概述1. 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定义和特点框支-剪力墙结构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造工程的结构形式,它通过设置钢筋混凝土或者预制混凝土剪力墙作为主体承载结构,与框架结构相结合,在承载和抗震性能方面具有良好的优势。

2. 框支-剪力墙结构的构成要素框支-剪力墙结构由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组成,其中框架结构负责承担垂直荷载,剪力墙负责承担水平荷载,两者相互协调工作,共同保证建造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设计要点1. 结构的布置和几何形态设计在设计框支-剪力墙结构时,应根据建造属性、功能需求、地震要求等因素确定结构的布置和几何形态,充分考虑建造整体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2. 剪力墙的布置和尺寸设计剪力墙的布置和尺寸设计是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的重要环节,在确定剪力墙位置和数量时应考虑荷载传递路径、结构布局、构造条件和施工等因素,并根据规范要求进行合理的尺寸设计。

3. 框架结构的设计框架结构的设计应满足建造的承载要求和抗震要求,确定框架的布置和尺寸,合理配置剪力墙和框架的位置,并通过分析和计算确定结构的稳定性和耐震性。

四:框支-剪力墙结构的施工要点1. 施工准备工作施工前应充分了解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准备好所需材料和设备,并按照像关施工规范进行合理布置和准备工作。

2. 剪力墙的施工剪力墙的施工包括混凝土浇筑、钢筋布置和模板安装等步骤,应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保证墙体的质量和稳定性。

3. 框架结构的施工框架结构的施工包括钢柱、梁等构件的连接和安装,应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和工艺,在保证结构安全性的同时提高施工效率。

五:附件清单:1. 设计图纸- 建造平面布置图- 结构剖面图- 剪力墙布置图- 框架结构布置图2. 施工工艺与方法- 剪力墙浇筑工艺- 框架结构安装工艺3. 施工材料清单- 钢筋- 混凝土- 模板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 建造法:指国家对建造工程进行管理和监督的法规和规范。

框支剪力墙结构规范的一些摘抄要点

框支剪力墙结构规范的一些摘抄要点

框⽀剪⼒墙结构规范的⼀些摘抄要点抗规6 多层和⾼层钢筋混凝⼟房屋6.1 ⼀般规定6.1.1 本章适⽤的现浇钢筋混凝⼟房屋的结构类型和最⼤⾼度应符合表6.1.1的要求。

平⾯和竖向均不规则的结构,适⽤的最⼤⾼度宜适当降低。

依据表6.1.1 现浇钢筋混凝⼟房屋适⽤的最⼤⾼度(m)。

部分框⽀抗震墙100m(注1:部分框⽀抗震墙结构指⾸层或底部两层为框⽀层的结构,不包括仅个别框⽀墙的情况)6.1.3钢筋混凝⼟房屋抗震等级的确定,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 设置少量抗震墙的框架结构,在规定的⽔平⼒作⽤下,底层框架部分所承担的地震倾覆⼒矩⼤于结构总地震倾覆⼒矩的50%时,其框架的抗震等级应按框架结构确定,抗震墙的抗震等级可与其框架的抗震等级相同。

注:底层指计算嵌固端所在的层。

2 裙房与主楼相连,除应按裙房本⾝确定抗震等级外,相关范围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主楼结构在裙房顶板对应的相邻上下各⼀层应适当加强抗震构造措施。

裙房与主楼分离时,应按裙房本⾝确定抗震等级。

4 当甲⼄类建筑按规定提⾼⼀度确定其抗震等级⽽房屋的⾼度超过本规范表6.1.2相应规定的上界时,应采取⽐⼀级更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

注:本章“⼀、⼆、三、四级”即“抗震等级为⼀、⼆、三、四级”的简称。

表6.1.2抗震等级设防烈度7度时部分框⽀抗震墙结构在25~80m间,框架层框架⼆级,抗震墙⼀般部位三级、加强部位⼆级。

6.1.9 抗震墙结构和部分框⽀抗震墙结构中的抗震墙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抗震墙的两端(不包括洞⼝两侧)宜设置端柱或与另⼀⽅向的抗震墙相连;框⽀部分落地墙的两端(不包括洞⼝两侧)应设置端柱或与另⼀⽅向的抗震墙相连。

2 较长的抗震墙宜设置跨⾼⽐⼤于6的连梁形成洞⼝,将⼀道抗震墙分成长度较均匀的若⼲墙段,各墙段的⾼宽⽐不宜⼩于3。

3 墙肢的长度沿结构全⾼不宜有突变;抗震墙有较⼤洞⼝时,以及⼀、⼆级抗震墙的底部加强部位,洞⼝宜上下对齐。

4 矩形平⾯的部分框⽀抗震墙结构,其框⽀层的楼层侧向刚度不应⼩于相邻⾮框⽀层楼层侧向刚度的50%;框⽀层落地抗震墙间距不宜⼤于24m,框⽀层的平⾯布置宜对称,且宜设抗震筒体;底层框架部分承担的地震倾覆⼒矩,不应⼤于结构总地震倾覆⼒矩的50%。

结构设计相关知识: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结构设计相关知识: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结构设计相关知识: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1)框支墙与落地墙的比例。

在地震区,一般要限制框支墙的总榀数不超过全部横墙榀数的50%,也就是说,框支墙占墙体的比例宜控制在1/2以内。

(2)增加落地剪力墙的厚度(但不宜超过原墙厚的2倍),提高落地前力墙与框架柱的强度等级,减少洞口尺寸,控制落地剪力墙的间距不宜大于建筑物宽度的2.5倍;把落地剪力墙组合布置成筒状或工字形等来增加结构底部的总抗侧刚度。

(3)避免在框支楼盖顶处发生刚度急剧突变,为了保证刚度的变化能顺利地传递和转变。

必须对框支楼盖层的设计作特殊的要求,如板厚不宜小于180mm,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且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并应采用双向上下配筋、配筋率不宜低于0.25%;楼板的外侧边可利用纵向框架梁或底层外纵墙加强。

楼板开洞位置距外侧边应尽量远一些,在框支墙部位楼板则不宜开洞。

(4)根据建筑使用功能,也可将底层框架扩展为2—3层。

刚度随层高逐渐变化,使刚度逐渐减弱而避免突变。

(5)在框架的上面一层设置设备层,作为刚度的过渡层(即转换层),使结构转换层上下刚度较为接近。

(6)框支梁、柱截面的确定。

框架梁柱是底部大空间部分的重要支承,它主要承受垂直荷载及地震倾覆力矩、其断面尺寸要通过内力分析,从结构强度、稳定和变形等方面确定。

框架梁高度一般可取(1/6—1/8)梁跨,框架柱截面应符合轴压比N/fcbh,N为地震力及竖向荷载作用组合的计算轴力,fc为柱混凝土轴心受压设计强度其他在结构上还有若干措施,如在剪力墙肢端增设暗柱,以及规定一些小配筋率及搭接长度等,其结构加强措施视具体情况酌情处理和采用。

框支剪力墙在竖向布置时为防止刚度突变应采取各种措施,使其大空间底层的层刚度变化率r接近于1,不宜大于2;不宜在地震区单独使用框支剪力墙结构,即需要时可采取框支剪力墙与落地剪力墙协同工作结构体系。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分析与抗震策略研究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分析与抗震策略研究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分析与抗震策略研究作者:王川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6期【摘要】论文首先对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做了一个简单的概述,继而分析了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设计要点。

在对部分框支剪力墙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减少转换,做好统筹规划。

同时,在设计的时候要注重维持大空间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在设计计算部分尽量做到要准确全面。

最后,论文建议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应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案,并给出了对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抗震设计的要求及策略。

【关键词】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抗震策略Abstract: paper first part of the frame supported shear wall structure made a brief overview, and then analyzes some of the shear wall structure supported frame design points. In the right part of the frame supported shear wall design, it should reduce the conversion, make overall planning. Meanwhile, in the design of the time to pay attention to maintain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a large space, as far as possible in the design calculations to be accurate and comprehensive section. Finally, the paper recommends seismic design of high-rise buildings should be 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design, and gives the right part of the frame supported shear wall structure seismic design requirements and strategies.Key words: section frame supported shear wall; structural design; seismic Policy中图分类号:TU398+.2 文章标识码:A0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及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率越来越高,城市有限的空间及土地资源已经很难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为了争取更大的建筑空间,高层建筑越来越多。

建筑结构设计中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

建筑结构设计中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

建筑结构设计中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摘要:作为常见的建筑形式,剪力墙结构因自身良好的抗风性能和抗震性能在建筑工程当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为了充分发挥出剪力墙结构的优点,必须高度重视结构设计问题。

设计人员首先应该针对剪力墙结构进行充分分析,结合工程需求提出优化措施,考虑到影响剪力墙结构的要素众多,必须综合考量,结合工程实践完成设计方案调整,发挥剪力墙结构的应有之用,文章将以此作为切入点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剪力墙结构设计;应用分析0引言通过与传统墙体结构的比较,剪力墙结构在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方面表现优良,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也营造了更加安全的居住环境。

剪力墙结构设计包含的内容多样,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工程实践分析结构设计当中的常见问题,结合工程经验,通过优化设计保证剪力墙结构性能的发挥。

设计人员是影响建设效果的关键所在,为此设计之前就应该针对其应用流程进行全面掌握,同时明确重点难点问题,以优化措施发挥最大的潜力墙结构优势。

1. 剪力墙的使用原则1.1 剪力墙结构设计原则要保证建筑墙体的安全性,必须在剪力墙结构以及结构形式的基础之上进行分析,找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刚接形式的结构设计能够满足楼面横截面积小的情况,具有减少墙肢平面外弯矩的效果,能够提高整体的承重能力。

横向和纵向结构分化设计当中,需要从整体角度进行考量。

剪力墙在高层建筑当中的作用尤为突出,作为一个竖向构件,在建筑中充当着抵抗策略的角色,同时也承受着竖向负重以及横切面的负重,如果采用剪力墙组成受力墙面结构,剪力墙墙体就能够承担所有负重,对整个建筑工程影响很大。

为了发挥出剪力墙设计的最优作用,首先应该合理认识剪力墙的作用,布置方式采用沿中心轴方向双向布置,如果建筑抗震要求高,可以采用双向剪力墙设计方法;墙体的形状同样也会对剪力墙的使用设计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设计过程中应保持受力均匀,保持受力对称,保证剪力墙中心和墙的结构中心相近,使剪力墙的效果最大化。

剪力墙结构设计注意要点

剪力墙结构设计注意要点

剪力墙结构设计注意要点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整体规定?◆?A级高度乙类、丙类高层建筑的剪力墙结构最大适用高度:?全部落地剪力墙——非抗震、6度、7度、8度、9度抗震时,分别为150、140、120、100、60m?部分框支剪力墙——非抗震、6度、7度、8度抗震时,分别为130、120、100、80m,9度抗震时不宜采用?A级高度甲类高层建筑的剪力墙结构最大适用高度:?6度、7度、8度抗震时,将本地区设防烈度提高一级后,按乙类、丙类建筑采用?9度抗震时,应专门研究?(说明: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至主要屋面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面的电梯机房、水箱、构架等高度)?◆?B级高度乙类、丙类高层建筑的剪力墙结构最大适用高度:?全部落地剪力墙——非抗震、6度、7度、8度抗震时,分别为180、170、150、130m?部分框支剪力墙——非抗震、6度、7度、8度抗震时,分别为150、140、120、100m?B级高度甲类高层建筑的剪力墙结构最大适用高度:?6度、7度抗震时,按本地区设防烈度提高一级后,按乙类、丙类建筑采用?8度抗震时,应专门研究?◆?结构的最大高宽比:?A级高度——非抗震、6度、7度、8度、9度抗震时,分别为6、6、6、5、4?B级高度——非抗震、6度、7度、8度抗震时,分别为8、7、7、6?◆?质量与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应计算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其他情况,应计算单向水平地震作用的扭转影响?◆?考虑非承重墙的刚度影响,结构自振周期折减系数取值0.9~1.0?◆?平面规则检查,需满足:?扭转:?A级高度——?B级高度、混合结构高层、复杂高层——?楼板:?有效楼板宽?≥?该层楼板典型宽度的50%?开洞面积?≤?该层楼面面积的30%?无较大的楼层错层?凹凸:?平面凹进的一侧尺寸?≤?相应投影方向总尺寸的30%?◆?竖向规则检查,需满足:?侧向刚度:?除顶层外,局部收进的水平向尺寸?≤?相邻下一层的25%?楼层承载力:A级高度——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宜)≥?相邻上一层的80%?薄弱层抗侧力结构的受剪承载力(应)≥?相邻上一层的65%?B级高度——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应)≥?相邻上一层的75%?(说明:楼层层间抗侧力结构受剪承载力指在所考虑的水平地震作用方向,该层全部柱及剪力墙的受剪承载力之和)?竖向连续:竖向抗侧力构件(柱、抗震墙、抗震支撑)的内力不得由水平转换构件(梁等)向下传递?◆?水平位移验算:?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最大层间位移角?≤?罕遇地震作用下的薄弱层层间弹塑性位移角?≤?1/120?◆?舒适度要求:?高度超过150m的高层建筑,按10年一遇的风荷载取值计算的顺风向与横风向结构顶点的最大加速度限值为:住宅、公寓?0.15?m/s2,办公、旅馆?0.25?m/s2?◆?伸缩缝?1.?最大间距:现浇?45m,装配?65m?2.?可适当放宽最大间距的条件:?①?顶层、底层、山墙和纵墙端开间等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部位提高配筋率?②?顶层加强保温隔热措施,外墙设置外保温层?③?每隔30~40m留出后浇带,带宽800~1000mm,钢筋采用搭接接头,后浇带砼两个月之后浇灌?④?顶部楼层改用刚度较小的结构形式,或顶部设局部温度缝,将结构划分为长度较短的区段?⑤?采用收缩较小的水泥,减少水泥用量,砼中加入适宜的外加剂?⑥?提高每层楼板的构造配筋率,或采用部分预应力混凝土?◆?防震缝?1.?最小宽度:按框架结构的50%取用,但不宜小于70mm。

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新规范6、7度)

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新规范6、7度)

抗震设防烈度6、7度地区A级高度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一、整体规定◆A级高度乙类、丙类高层建筑的剪力墙结构最大适用高度:◇全部落地剪力墙——6度、7度抗震时,分别为140、120m◇部分框支剪力墙——6度、7度抗震时,分别为120、100m◇A级高度甲类高层建筑的剪力墙结构最大适用高度:6度、7度抗震时,将本地区设防烈度提高一级后,应符合上述要求(说明: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至主要屋面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面的电梯机房、水箱、构架等高度)◆结构的最大高宽比;◇6和7度抗震时,分别为6、5◆质量与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应计算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其他情况,应计算单向水平地震作用的扭转影响◆考虑非承重墙的刚度影响,结构自振周期折减系数取值0.9~1.0◆平面规则检查,需满足:◇形状:平面长度不宜过长(图1),L/B宜符合表3.4.3的要求;平面突出部分的长度l、l/b宜符合表1的要求;建筑平面不宜采不宜过大、宽度b不宜过小(图1),l/Bmax用角部重叠或细腰形平面布置。

(图2)图1 建筑平面示意图2 角部重叠和细腰形平面示意◇扭转:1、在考虑偶然偏心影响的规定水平地震力作用下,楼层竖向构件最大的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5倍;《高规》第10章所指的复杂高层建筑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4倍。

注:当楼层的最大层间位移角不大于0.4/1000时,该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与该楼层平均值的比值可适当放松,但不应大于1.6。

2、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t 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1之比,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9,《高规》第10章所指的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85。

◇楼板:1、当楼板平面比较狭长、有较大的凹入或开洞而使楼板有较大削弱时,应在设计中考虑楼板削弱产生的不利影响;2、有效楼板宽度不宜小于该层楼面宽度的50%;楼板开洞总面积不宜超过楼面面积的30%;3、在扣除凹入或开洞后,楼板在任一方向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5m,且开洞后每一边的楼板净宽度不应小于2m。

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措施

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措施

剪 力 墙 间距 的扩 大 , 不 仅 能 够起 到减 少 混凝 土 用 量 的 目的 , 而 且 可 以起 到减少剪力墙上部刚度的要求 , 因此可 以选择扩大剪力墙间距 , 来提高框支 剪 力墙 的抗震 性 。
3 . 2 2留设 结构 洞
可 以在框支剪力墙体上留设结构洞 , 并用轻质墙体填充洞体 , 不仅可以
4 转换 层设 计
现代建筑结构除了在水平 、 垂直方 向上设置剪力墙 , 在斜方 向墙体上也 延性系数为3 — 4 a P 可。 据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墙体剪应力的大小对非弹性阶段 这 种 剪 力墙 的上 下轴 线 无 法 实 现对 其 , 因 此 只能 在 剪 力墙 墙 体 的延 性 及 耗 能性 能 影 响较 大 , 剪 应 力 与延 性 及 耗 能 性呈 反 比 , 剪 应 力 越 开 始 设 置剪 力 墙 , 结构内设置转换层, 将剪力墙内力通过转换层传给框支结构。 高时, 延性及耗能性越低 , 反之 , 剪应力越低时 , 延性及耗能性越高。 为防止墙体脆性剪切对锚固构造产生破坏, 要充分发挥钢结构在弯 曲结 状态下的抗弯能力 , 避免 由此造成的墙体局部变形 。墙的塑性铰区高度取决 于可墙根部范围, 塑性铰区高度值通常取墙肢宽及 1 / 8 墙高度间的较大数值。 如果框支剪力墙在结构上存在上 、 下刚度突变 , 构件不连续 , 传力复杂等 现象, 在地震作用下框支剪力墙容易发生塑性变形 , 引发严重后果, 待建筑方 案确定后 , 为提高建筑 的抗震性能, 本着减轻 自重并节约成本的原则 , 在建筑 框 支 剪力 墙 结构 设 计 时应 充分 考虑 以下 问题 :
建 筑结 构
框 支剪力墙 结构设计 中应 注意 的措施
肖代见
重 庆 特 钢 设 计 院 有 限 公 司

高层住宅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

高层住宅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

1 . 3 7 2 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5 9 . 1 8
0 . 0 9( 0 . 0 7 + 0 . 0 1 )
0 . 9 1
地震作 用 最大 的 方 向= 1 1 . 2 3 2 ( 度)
周期 H S T 3 / T I = 0 . 7 7
风荷 载下 最大 层 间位 移角 1 / 1 2 5 6 ( X ̄) , 1 / 1 0 5 I ( YI  ̄) , 转换 时转 换层 与 上一 层 的侧 向刚 度 比
图二 标 准层 结构 平面 布置 图
( 采用 的楼 层 刚度算 法 : 剪 切 刚度 算法 )
x 方 向下部 刚度= 0 . 3 9 1 7 E + 0 8
X 方 向刚 度 比= O . 5 1 6 0
3 转换 层模 型计 算 中应注 意 的问题
( 1 ) 部 分框 支 剪 力墙 应设 置 落 地贯 通 剪 力墙 , 且 落 地 剪力 墙 应从 横 布置 , 其 数量 与 全部 剪 力墙数 量 之 比不小 于 5 0 %。
( 9 ) 框 支剪 力 墙 结构 体 系 对结 构 本 身 来说 是 很 不利 的 , 故 竖 向结 构 布 置
时, 主要是控制转换层上 、 下刚度突变 。 《 高规》 附录E . 0 . 1 , 当转换层设置在1 、 2 层可近似采用转换层与其相邻上层结构的等效剪切刚度比等效剪切刚度 比 ^ y 。 。 ≤G . A h J G  ̄ A2 h 。 表示 , 抗震 设计 时 。 不应 小 于0 . 5 。 为 了加 大 底部 大 空间楼 层 的抗侧刚度 , 对底部的落地芯筒及少量的落地剪力墙均予以加厚 , 落地芯 筒 墙体加 厚至3 5 O m m( 上部 为2 5 0 m m ) , 结构落地剪力墙加厚至8 o 0 m m, 且与

高层建筑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布置方法

高层建筑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布置方法

高层建筑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布置方法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是现代建筑技术的重要标志,其结构类型和布置方法在建筑的强度、稳定性、经济性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框支剪力墙结构是当前建筑结构设计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其优良的受力性能和适应性能使之成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佼佼者。

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布置方法是建立在框架结构的基础上,其核心是墙体结构的布置。

具体而言,高层建筑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墙体一般分为外墙、内墙和隔墙三种类型。

外墙是建筑的外立面,需要考虑视觉效果和采光等因素,在布置上在尽可能的减少墙体厚度的前提下,要保持一定的强度和刚度。

内墙一般是室内隔断墙,需要兼顾隔声、隔热等因素,其厚度一般较小。

隔墙是用于分隔不同功能区域的,其布置一般和内墙相似。

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墙体布置需要考虑许多因素。

首先,它需要根据建筑的不同功能和重要性来进行合理的布置,以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其次,需要根据墙的位置和面积确定墙的材料选用,以及需要的承载能力和刚度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考虑墙面的装修和防火隔离等问题。

在框支剪力墙结构中,墙体的布置和连接也是至关重要的。

如何增强墙体连接和支撑,防止结构破坏和坍塌,是整个结构设计和施工阶段的重中之重。

因此,在墙体布置时,需要考虑墙与桥架的连接方式和墙体的角部设计,以确保墙体能够承担好力学的作用,同时还能够满足建筑的外观效果和美观性。

除了墙体的布置和连接问题,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另一个关键问题是框架结构的选用。

框架结构需要根据建筑的使用性质、高度、输电线路等因素综合考虑。

在框架结构的选用和布置上,需要注意三个方面:首先,需要追求更为严谨的计算和设计方法,以确保框架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其次,需要考虑框架结构的材料和质量,选用合适的质量和规格的建材。

最后,需要注重建筑的外观效果和采光效果,使框架结构与墙体结构相协调。

总体来说,高层建筑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布置方法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

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注重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精确、合理地计算和设计,以使成品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得到充分的保证。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汇总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汇总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汇总在建筑结构领域,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是一种较为常见且具有独特特点的结构形式。

它融合了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优点,为建筑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顾名思义,是在建筑的下部采用框架结构,上部采用剪力墙结构。

这种结构形式的出现,主要是为了满足建筑底部大空间的使用需求,如商场、餐厅、会议室等,而上部则可以通过剪力墙结构来提供较好的抗侧力性能,保证建筑的整体稳定性。

从受力特点来看,下部的框架部分主要承受竖向荷载,同时也承担一定的水平荷载。

而上部的剪力墙则主要承担水平荷载,如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剪力墙如同坚固的屏障,有效地抵抗侧向变形,保护建筑的安全。

在设计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时,有许多关键的要点需要考虑。

首先是转换层的设置。

转换层是上下不同结构形式的过渡区域,其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结构的整体性能。

转换层的高度、刚度、构件的布置等都需要经过精心计算和分析,以确保结构在竖向和水平方向的传力顺畅。

其次是剪力墙的布置。

剪力墙的数量、位置和长度等都需要根据建筑的功能和受力要求进行合理规划。

一般来说,剪力墙应均匀分布,避免出现局部薄弱区域。

同时,为了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剪力墙的边缘构件也需要按照规范进行加强设计。

再者,框架部分的梁柱节点设计也至关重要。

节点是框架结构中力的传递关键部位,其强度和延性必须得到保证。

通过合理的配筋和构造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节点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在施工过程中,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例如,转换层的施工难度较大,需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和工艺。

由于转换层的构件尺寸较大,钢筋密集,混凝土浇筑和振捣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

另外,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也是设计和施工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在地震多发地区,必须采取有效的抗震措施,如增加剪力墙的数量、提高结构的延性等,以确保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

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分析

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分析
而受 到 严重 破坏 , 所 以设计 过程 中尽 量使 这 两个 中心重 合 。
1转换 层在 高层 建筑 工程 中的应 用分析
( 3 ) 转换 层构 件 布置 。 转 换层 既是 上层 结构 的 基础 , 义是下 后 结构 的封 顶 , 由于多功能以及综合用途的要求, 从建筑的使用功能而言 , 通常将小开 连续 的进 问 没计 在 中 l 二 层, 而大 开 间设 置在高 层建 筑 的下 层部 分 。但 从结 构 的合 理 布 起 到承 上启 下 的作用 。转 换层 的存 在使 得 上下 传 力构 件无 法 直接 、 罱 来看 , 两者恰 好 相反 , 为 了满 足建筑 功 能的要 求 , 就必 须采 用 与常 规 相反 的 行 传 递 ,所 以在 转换 层 上部 的 竖 向抗 侧 力构 件 应 直接 落 在转 换 层 的主 结 构 从而 使水 平转 换结 构传 力 直接 , 避 免 出现 多级 复杂 转换 。 梁 式 转换结 构 在 布 置形 式 。 在 下层 布置 强 度较 弱 的框架 柱 , 上 层布 置 刚度较 大 的剪 力墙 , 而 上 上 , 并且 具 有 成熟 的模 型仿 真 , 但 是 由于框 支 主梁 下 层这 种结 构 的转 变必 须要 设 置转换 构件 衔 接两 种不 同机构 , 并传 递 之 间的 这 方 面就 表现 出 良好 的 性能 , 因此 在设 计 时 必须 进 行应 力 分 析实 验 , 并 按应 力校 内力 , 这 一层 就是 转换 层 。本 文将 重点 介绍 由于 上 下层 具有 不 用 的结 构从 而 受到 的作 用力 十 分复 杂 , 通 过转 换 层进 行转 换 的剪 力墙 结构 和框 架一 剪力 墙 结构 。在 此 类 型 中 , 转 换 核结 果配 备加 强筋 构造 。 层将 上部 剪 力墙转 换 为下 部建 筑 的框架 , 为建 筑 的底 部创 造 出一 个较 大 的 内

住宅工程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分析——以启东某住宅建筑为例

住宅工程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分析——以启东某住宅建筑为例
建 筑结 构
住 宅工程框支剪 力墙结构设计要点分析 以启 东某住 宅建筑 为例
摘要 : 本 文 主要 从项 目工程 的 结构 计 算模 型 , 程 序计 算 控制 以及构 件 截 面尺 寸 选 取 与 配筋 三 个 方面 论 述该 工程 的框 支剪 力墙
结构 设计 要 点。
关键词: 框 支剪 力墙 ; 结 构设 计
酒店 , 西至 华 石 路 , 北 至灵 峰 路 , 距 启 东 市 中心 约 3 公里 , 用地 面 积 : 9 3 4 5 2 M2 。 当 时开 发商 要求 地 下3 层 做大 开 间商 铺 ,因而 上 部 剪力 墙 需要 在 结 构 的 四层 部位 进行 转 换 , 结 构形 式 需要 做成 框 肢剪 力墙 结 构 。
1结 构计 拜和 分 析
2 . 最大水平位移/ 本层平均水平位移及最大层间位移/ 平均层间位移。
( 1 ) 本工 程不 大 于 1 . 4 。
( 2 ) 大于1 . 2 时判定 为 结构 扭转 不 规则 。 ( 3 ) 应 在刚性 楼 板假 定 下 , 考虑 偶然 偏 心影 响 的地震 作 用下 进行 计算 。多 塔 应分别 计 算 。 ( 4 ) 根 据超 限高 层 建筑 抗 震 专 项审 查 要 点 , 层 间位 移 角 不 大 于位 移 角 限 值的1 , 3 时, 位 移 比的控 制 可略 有放 宽 , 但 不 超过 1 0 %。
值应正确计算并符合相关规定 , S A T WE 计算时提供了三种层刚度 比的计算 方法, 分别是“ 剪 切 刚度 ; 剪 弯 刚度 ; 地 震 剪 力和 地 震层 间位 移 比” , 这三 种 方 法 如何 选 取可 以分 为 以下 几 种情 况 : 当 底部 大 空 间 为 1 层时 , 采用“ 等效 剪 切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与分析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与分析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与分析发布时间:2022-02-16T07:48:31.172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1年12期作者:江维[导读] 因建筑平面及功能要求,首层为商业,为了不影响商业和地下室车道,部分剪力墙无法落地(不落地墙的截面面积大于总截面面积的10%),在首层商业顶设有转换层,采用带转换层的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

(广州市白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00)摘要:因建筑功能需要下部大空间,上部部分竖向构件不能直接连续贯通落地,而通过水平转换结构与下部部分竖向构件连接构成的高层建筑为带转换层高层建筑结构。

本文主要从工程结构概念布置、结构计算分析、结构设计思路等方面论述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

关键词:不规则、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结构设计思路1工程概况某高层商住楼位于广州市南沙区,为首层商业,上部住宅的高层建筑,地下两层,地上24层,房屋高度73.8m。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50年重现期基本风压值为0.65KN/m2,地面粗糙度为B类。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10g,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Ⅲ类,特征周期0.45s。

2结构布置与计算分析(1)结构选型因建筑平面及功能要求,首层为商业,为了不影响商业和地下室车道,部分剪力墙无法落地(不落地墙的截面面积大于总截面面积的10%),在首层商业顶设有转换层,采用带转换层的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

本工程转换层采用了传力直接明确、传力途径清楚的梁式转换方式,尽量避免多级复杂转换,同时强化下部、弱化上部,为保证下部大空间整体结构有适宜的刚度、强度、延性和抗震能力,尽量强化转换层下部主体结构刚度,弱化转换层上部主体结构刚度,使转换层上下部主体结构的刚度及变形特征尽量接近,结构转换层结构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

图1:二层结构平面布置图本工程存在扭转不规则、竖向构件不连续2项不规则,不属于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抗震等级:非底部加强部位的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三级、底部加强部位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二级,框支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在现代建筑设计中,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是一种较为常见且复杂的结构形式。

它融合了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特点,能够在满足建筑功能需求的同时,提供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通常应用于底部需要较大空间,如商业用途,而上部为住宅或办公等小空间布局的建筑。

这种结构形式的关键在于框支层的设计,框支层起着将上部剪力墙的内力传递到下部框架结构的重要作用。

在进行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空间布局。

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合理确定剪力墙的布置位置和数量。

剪力墙应尽量布置在建筑物的周边、楼梯间、电梯间等部位,以增强结构的抗侧力能力。

同时,要注意避免剪力墙的布置过于集中或不均匀,以免造成结构的扭转效应。

结构的抗震设计是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的重点之一。

根据建筑所在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确定结构的抗震等级,并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

在框支层,由于结构刚度的突变,容易形成薄弱环节,因此需要加强框支梁、框支柱的设计,提高其承载能力和延性。

框支梁的截面尺寸和配筋应经过详细的计算和分析,确保其能够有效地传递上部剪力墙的内力。

框支柱的轴压比要严格控制,箍筋应加密配置,以增强其抗震性能。

在计算分析方面,通常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进行建模计算。

在建模过程中,要准确模拟剪力墙、框架梁、框架柱等构件的力学性能和连接关系。

同时,要考虑多种荷载组合,包括恒载、活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等。

通过计算分析,可以得到结构的内力、位移等结果,从而评估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对于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变形控制也是设计中的关键问题。

由于框支层的存在,结构在竖向会产生刚度突变,容易导致变形不均匀。

为了控制变形,需要合理调整剪力墙的厚度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增加结构的整体刚度。

同时,要对结构的顶点位移和层间位移角进行严格控制,使其满足规范要求。

在材料选择上,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根据结构的受力情况和抗震要求确定。

结构施工图审查要点 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篇

结构施工图审查要点 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篇

结构施工图审查要点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篇一、剪力墙结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11.7.10对于一、二级抗震等级的连梁,当跨高比不大于2.5时,除普通箍筋外宜另配置斜向交叉钢筋,其截面限制条件及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可按下列规定计算:1当洞口连梁截面宽度不小于250mm时,可采用交叉斜筋配筋(图略),其截面限制条件及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2当连梁截面宽度不小于400mm时,可采用集中对角斜筋配筋(图略)或对角暗撑配筋(图略),其截面限制条件及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D受剪截面应符合式(1L7.10-1)的要求。

2)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要求:(11.7.10-4)11.7.11剪力墙及筒体洞口连梁的纵向钢筋、斜筋及箍筋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1连梁沿上、下边缘单侧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15%,且配筋不宜少于2Φ12;交叉斜筋配筋连梁单向对角斜筋不宜少于2Φ12,单组折线筋的截面面积可取为单向对角斜筋截面面积的一半,且直径不宜小于12mm;集中对角斜筋配筋连梁和对角暗撑连梁中每组对角斜筋应至少由4根直径不小于14mm的钢筋组成。

2交叉斜筋配筋连梁的对角斜筋在梁端部位应设置不少于3根拉筋,拉筋的间距不应大于连梁宽度和200mm的较小值,直径不应小于6mm;集中对角斜筋配筋连梁应在梁截面内沿水平方向及竖直方向设置双向拉筋,拉筋应勾住外侧纵向钢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直径不应小于8mm;对角暗撑配筋连梁中暗撑箍筋的外缘沿梁截面宽度方向不宜小于梁宽的一半,另一方向不宜小于梁宽的1/5;对角暗撑约束箍筋的间距不宜大于暗撑钢筋直径的6倍,当计算间距小于100mm时可取100mm,箍筋肢距不应大于350mm o 除集中对角斜筋配筋连梁以外,其余连梁的水平钢筋及箍筋形成的钢筋网之间应采用拉筋拉结,拉筋直径不宜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400mm o3沿连梁全长箍筋的构造宜按本规范第11.3.6条和第11.3.8条框架梁梁端加密区箍筋的构造要求采用;对角暗撑配筋连梁沿连梁全长箍筋的间距可按本规范表11.3.6-2中规定值的两倍取用。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

引言概述: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框支剪力墙作为一种重要的结构形式,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和工业厂房等领域。

本文将对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进行详细的阐述。

本文将介绍框支剪力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原理。

将介绍框支剪力墙结构的材料选择和设计要点。

然后,将详细解析框支剪力墙的结构分析方法和计算原理。

接着,将介绍框支剪力墙的节点设计和构造要求。

将总结本文的主要观点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正文内容:一、框支剪力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原理1.1框支剪力墙的定义和分类1.2框支剪力墙的作用原理1.3框支剪力墙与其他结构形式的比较二、框支剪力墙结构的材料选择和设计要点2.1混凝土材料的选择和性能要求2.2钢筋的选用和布置要求2.3剪力墙的布置和尺寸设计要点三、框支剪力墙的结构分析方法和计算原理3.1静力弹性分析方法3.2框支剪力墙的屈曲分析3.3框支剪力墙的地震响应分析四、框支剪力墙的节点设计和构造要求4.1节点的功能和分类4.2节点设计的基本原则4.3框支剪力墙节点的构造要求五、总结本文通过对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的详细阐述,介绍了框支剪力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原理,以及框支剪力墙结构的材料选择和设计要点。

同时,对框支剪力墙的结构分析方法和计算原理进行了论述,包括静力弹性分析、屈曲分析和地震响应分析。

还对框支剪力墙的节点设计和构造要求进行了详细说明。

总结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总结:框支剪力墙作为一种重要的结构形式,其设计涉及到框支剪力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原理、材料选择和设计要点、结构分析方法和计算原理、节点设计和构造要求等方面。

通过本文的详细阐述,读者可以对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有更深入的理解。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框支剪力墙在不同工程背景下的应用和优化设计方法,以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结构设计知识】最全(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N条归纳

【结构设计知识】最全(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N条归纳

我们只分享有价值的知识点,本文由李雪梅老师精心收编,大家能够下载学习!此行文字能够删除。

【精选结构设计知识】最全(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重点N条概括剪力墙结构设计中碰到的纠结问题8条概括(解答版)问题一:对于短肢剪力墙抗震等级需要提升一级采纳的疑问问题描绘:《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中第3条提到抗震设计时,短肢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应比本规程表规定的剪力墙的抗震等级提升一级采纳,可是我翻遍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中没有提到对于短肢剪力墙需要提升抗震等级的条文?是不是新规范撤消了这条规定?同事也说送审的短肢剪力墙计算数据中没有提升抗震等级,送审答复也没要求改。

解答:条则说明短肢剪力墙的抗震等级不再提升,但在第2款中降低了轴压比限值这个跟老版的高规不一样。

问题二:设计上剪力墙连梁能否与有梁板的梁表示在一同解答:连梁的定义连梁:是指在剪力墙结构和框剪结构中,连结墙肢与墙肢、墙肢与框架柱的梁。

连梁拥有一般跨度较小(往常跨高比小于5)、截面大,且与连梁相连的墙体刚度又很大等特色。

一般在风荷载和地震荷载的作用下,连梁的内力常常很大。

连梁、次梁、框架梁的划分:往常状况框架梁是框架结构中柱与柱之间的梁;次梁就是指两头搭在框架梁上的梁;连梁是剪力墙结构中墙与墙之间的梁,框架梁是以曲折变形为主的构件;连梁是以剪切变形为主的构件。

框架梁是由柱子支撑梁来承重的构件,上部荷载直接由梁承重,再由梁将荷载传达到柱子上;连梁是将荷载由连梁传达至墙体。

从外形上来说,一般框架梁的跨高比大于5;而连梁的跨高比小于5。

问题三:剪力墙钢筋能否要求抗震,可否联合有关规范说一下?解答:剪力墙结构是有抗震等级区其余,可是,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从GB50011-2001到更新了的GB50011-2010上,素来没有条则规定剪力墙的钢筋一定知足代E字的钢筋指标(对于屈屈比、屈强比、最大拉力下伸长率)。

框支剪力墙与框架剪力墙结构.

框支剪力墙与框架剪力墙结构.

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设计要点框支剪力墙结构是指:当有的高层建筑为了满足多功能、综合用途的需要,在竖向,顶部楼层作为住宅、旅馆;中部楼层作为办公用房;下部楼层作为商店;餐馆、文化娱乐设施。

不同用途的楼层,需要大小不同的开间,从而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

上部楼层采用剪力墙结构以满足住宅和旅馆的要求;中部办公楼用房则需要中、小室内空间同时存在,则宜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来满足其要求;底部作为商店等用房则需要有尽量大的空间,则宜加大柱网,尽量减少墙体。

上述要求与结构的合理布置正好相反,以高层建筑的受力规律,下部楼层受力很大,上部楼层的受力相对要小得多,正常的结构布置应当是下部刚度要大,墙体应多,柱网应密,到上部逐渐减少墙、柱、扩大轴线间距.二者正好矛盾。

为了解决上述矛盾,就出现了底层大空间的框支剪力墙结构。

框支剪力墙结构由于底部与上部结构的刚度产生突变。

故在所发生的地震中,其破坏都较严重,抗震性能较差,故在设计中要特别加以注意,设计中要考虑两个关键问题:(1)保证大空间有充分的刚度,防止竖向的刚度过于悬殊:(2)加强转换层的刚度与承载力,保证转换层可以将上层剪力可靠地传递到落地墙上去。

一、主要构件1. 楼盖构件:板和梁。

2. 转换层以上的抗震墙及落地抗震墙。

3. 作为不落地抗震墙的转换构件.一般为框架梁、柱形成框支抗震墙4. 转换层楼板,即转换层楼盖。

二、结构布置的基本要求1.在高层建筑结构的底部,当上部楼层有部分竖向构件(抗震墙、框架柱)不能直接连续贯通落地时,应设置结构转换层,在结构转换层布置转换层结构构件。

转换结构的构件可采用梁、桁架、空腹桁架、箱形结构、斜撑等;非抗震设计和6度抗震设计时可采用厚板,7、8度抗震设计的地下室的转换构件可采用厚板。

2.底部部分框支剪力墙高层建筑结构在地面以上的框支层的层数,8度时不宜超过3层,7度时不宜超过5层,6度时其层数可适当增加;底部带转换层的框架一核心筒结构和外筒为密柱框架的筒中筒结构,其转换层位置可适当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