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奈唑胺群体药代_药效动力学研究进展
恶唑烷酮类抗菌药利奈唑胺的研究进展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C h i n JN e wD r u gs C l i nR e m ),2003年5月,22(5):313-316.恶唑烷酮类抗菌药利奈唑胺的研究进展任少华1,秦丽君1,胡华成2(1.丽水市中心医院,浙江丽水323000;2.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江苏苏州215004)[收稿日期]2002-05-08[接受日期]2002-09-17[作者简介]任少华(1953-),男,浙江萧山人,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防治研究工作。
[联系人]任少华。
P h n :86-578-211-7438。
E -m a i l :r r r s s s @ye a h .n e t [关键词]感染;革兰阳性细菌;抗感染药;利奈唑胺;恶唑烷酮类;药动学[摘要]利奈唑胺属于新型恶唑烷酮类抗菌药物,在体内外对引起社区和院内各种感染的阳性细菌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包括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等,其临床疗效已经得到一系列Ⅲ期临床研究的证明。
本文综述了第1个应用于临床的恶唑脘酮类药物利奈唑胺的发展历史,抗菌作用,临床试验和安全性等方面的进展。
[中图分类号]R 978.19;R 5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669(2003)05-0313-04利奈唑胺(l i n e z o l i d ,P N U -100766),系第1个应用于临床的新型恶唑烷酮类(o x a z o l i d i n o n e )抗菌药,在英美等国已相继批准上市。
利奈唑胺在体内外对可能引起社区和院内感染的各类革兰阳性球菌均具高度抗菌活性。
有关该药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院内获得性肺炎、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等疾病的一系列Ⅲ期临床实验资料表明,利奈唑胺的临床疗效优于或等同于常规抗菌药物方案,对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M R S A )、糖肽类耐药肠球菌、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 R S P )等引起的感染也高度有效,而且毒性很小。
利奈唑胺的临床研究
引言:利奈唑胺是一种广谱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寄生虫感染和真菌感染等疾病。
本文旨在对利奈唑胺的临床研究进行详尽的介绍和分析,从药理学、临床试验和副作用等角度,全面了解利奈唑胺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概述:利奈唑胺是一种季唑类抗真菌药物,可以选择性地抑制真菌细胞膜内的呼吸链酶,从而导致真菌细胞的死亡。
利奈唑胺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念珠菌感染、皮肤真菌感染和肺部真菌感染等疾病。
在临床实践中,利奈唑胺显示出了良好的抗真菌活性和良好的耐受性。
正文:1.利奈唑胺的药理学机制1.1抗真菌作用机制:利奈唑胺通过选择性抑制真菌细胞膜内的呼吸链酶作用于真菌细胞,从而阻断真菌细胞的生存机制,导致真菌细胞的死亡。
1.2药代动力学特性:利奈唑胺经口给药后在体内吸收良好,可达到有效浓度。
它的半衰期约为10小时,适合每日一次的给药方式。
2.利奈唑胺临床试验的研究进展2.1念珠菌感染:大规模临床试验表明,利奈唑胺可用于治疗念珠菌感染,并展现出了高效的抗真菌活性。
2.2皮肤真菌感染:利奈唑胺在治疗皮肤真菌感染方面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真菌感染部位的症状和体征有显著的改善。
2.3肺部真菌感染:利奈唑胺可以作为一线药物用于治疗肺曲霉病和肺念珠菌病,临床试验表明其治疗效果较好。
3.利奈唑胺的副作用及安全性评估3.1轻微副作用:利奈唑胺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轻微不良反应,但大多可以耐受。
3.2严重副作用: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过敏反应、肝功能损害等严重副作用。
临床上需进行鉴别和监测,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4.利奈唑胺的临床推广和应用前景4.1临床推广:利奈唑胺作为一种有效的抗真菌药物,应该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提高真菌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
4.2应用前景:利奈唑胺在治疗真菌感染方面显示出良好的疗效,随着技术和研发的进步,利奈唑胺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总结:利奈唑胺作为一种广谱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在临床实践中显示出了良好的抗真菌活性和耐受性。
临床治疗中利奈唑胺的药效学和药动学研究进展
Wa n g G u o - j i a n a n d C h e n J i a n
( 1 T h e S e c o n d P e o p l e Ho s p i t a l o f Xi h u Di s t r i c t , Ha n g z h o u 3 1 0 0 2 4 ;
骨 关节、肺 部、泌尿道 、中枢神经系统、腹腔等) 均 能渗透达到有效 的抑菌浓度,肝肾功能影 响较小 。利奈唑胺可以广 泛用 于各
种 敏感 菌所 致 的感 染 。本 文 简 述 利 奈 唑胺 在 不 同患 者 群 体 中的 药 效 学和 药动 学 研 究 进 展 。 关键 词 :利 奈 唑胺 ;药 动 学 ; 药 效学 中 图分 类 号 :R 9 7 8 文 献 标 志 码 :A
b a c t e r i o s t a s i s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d u r i n g a d mi n i s t r a t i o n i n t e r v a l i n a l mo s t a l l o r g a n s a n d t i s s u e s ( b l o o d , s k i n , f a t , mu s c l e ,
A bs t r ac t Li ne z ol i d h as g r e a t or a l bi Oa va i l a bi l i t v a nd t i s s ue pe ne t r a t i o n.a n d c a n ma i nt a i n e f f e c t i ve
2 T h e F i r s t Af il f i a t e Ho s p i t a l , C o l l e g e o f Me d i c i n e , Z h e j i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 H a n g z h o u 3 1 0 0 0 3 )
基于群体药动学的利奈唑胺个体化给药研究进展
基于群体药动学的利奈唑胺个体化给药研究进展
邱红玉;荣礼;谢梦圆;孔令提
【期刊名称】《中国药房》
【年(卷),期】2023(34)5
【摘要】利奈唑胺是一种治疗多重耐药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的抗菌药物,目前在临床广泛使用。
但其在患者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按说明书常规剂量给药较难获得最佳疗效。
因此,有必要对利奈唑胺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DM),并利用群体药动学(PPK)和药效学原理指导和优化其抗菌治疗方案。
本文总结了利奈唑胺在各种人群中的PPK变化及个体化给药研究进展,建议临床使用利奈唑胺时,应通过TDM将患者稳态血药浓度保持在2~8 mg/mL;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适当降低利奈唑胺给药剂量,而对于肥胖、烧伤、儿童患者应适当增加利奈唑胺给药剂量,并在用药过程中提供药学监护,以促进合理用药。
【总页数】5页(P636-640)
【作者】邱红玉;荣礼;谢梦圆;孔令提
【作者单位】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蚌埠医学院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69.1
【相关文献】
1.利奈唑胺全身给药后在人非炎性玻璃体中的药动学
2.利奈唑胺群体药代/药效动力学研究进展
3.利奈唑胺个体化给药研究进展
4.中国成年患者利奈唑胺治疗群体
药动学研究5.含利奈唑胺方案治疗耐多药结核病期间利奈唑胺调整的危险因素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利奈唑胺在大鼠血液、脑组织及脑脊液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利奈唑胺在大鼠血液、脑组织及脑脊液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摘要:目的:研究利奈唑胺在大鼠血液、脑组织及脑脊液中的药代动力学特性。
方法:选用清洁型SD大鼠65只,采用利奈唑胺(53 mg/kg)单次注射大鼠尾静脉后,针对大鼠不同时间点相应脑脊液、脑组织及血当中相应利奈唑胺药物浓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实施测定,并就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给与计算。
结果:注射(0~18)h后,利奈唑胺在大鼠脑组织峰浓度为5.10 μg/ml,血的峰浓度为31.38 μg/m l,脑脊液则为23.96 μg/ml;血的消除半衰期时间为2.66 h,脑组织为2.41 h,脑脊液为1.98 h;血、脑组织及脑脊液在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则为134.54 h?g/ml、28.22h?g/ml和136.42 h?g/ml。
结论:利奈唑胺能在脑脊液较好进入,实现其抑菌效果的有效发挥,其在组织穿透性及药代动力学特征方面均较好。
关键词:利奈唑胺;大鼠;药代动力学中图分类号:R96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12-0072-02利奈唑胺作为一种抗菌性药物,其实属为砥唑烷酮类,经结合于核糖体50S亚基,对核糖体和mRNA之间连接给与抑制,且对70S起始复合物相应形成进行阻止,进而对细菌蛋白质相应合成予以抑制,就利奈唑胺而言,此种在结构及作用机制方面较为独特药物,其往往和其它抗菌药物在交叉耐药方面不易发生具有决定性。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所选用试药分别为利奈唑胺对照品(甲醇和乙腈);仪器为微量进样器、TG16-WS台式高速、WD-9415型超声清洗器、SIL-20A自动进样器及CTO-10ASUP柱温箱等。
所选用实验动物为65只雄性SD大鼠,平均体重为(200±14)g。
所选取65只大鼠依据随机方式划分为13组,且对自身对照实验设计予以运用,采用利奈唑胺就实验动物单次尾静脉注射,而后就脑组织、脑脊液及静脉血分别予以采集,以此就利奈唑胺在具体的脑组织、脑脊液及血方面相应动力学过程予以对照研究。
临床治疗中利奈唑胺的药效学和药动学研究进展
临床治疗中利奈唑胺的药效学和药动学研究进展
王国建;陈建
【期刊名称】《中国抗生素杂志》
【年(卷),期】2013(038)010
【摘要】利奈唑胺有很好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和组织穿透力,给药间隔内几乎在所有器官(血液、皮肤软组织、脂肪、肌肉、骨关节、肺部、泌尿道、中枢神经系统、腹腔等)均能渗透达到有效的抑菌浓度,肝肾功能影响较小.利奈唑胺可以广泛用于各种敏感菌所致的感染.本文简述利奈唑胺在不同患者群体中的药效学和药动学研究进展.
【总页数】6页(P730-735)
【作者】王国建;陈建
【作者单位】杭州市西湖区第二人民医院,杭州310024;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杭州310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8
【相关文献】
1.利奈唑胺全身给药后在人非炎性玻璃体中的药动学 [J], Horcajada JP;Atienza R;Sarasa M;曹国英
2.利奈唑胺在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的药动学及药效分析 [J], 王晓娜
3.利奈唑胺骨水泥在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治疗中应用的系列探索研究之一--利奈唑胺骨水泥的物理、力学性能研究 [J], 孙长鲛;柴伟;潘勇卫;周勇刚
4.颅脑外伤合并侧脑室外引流患者脑脊液中利奈唑胺药效学研究 [J], 周鹏;厉世笑;夏爱晓;林忠;马凯昀
5.利奈唑胺组织穿透性及在感染组织中的药效学 [J], 李春杏;付强;朱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利奈唑胺群体药代/药效动力学研究进展
合物 的形成 , 而抑制细菌蛋 白的合 成。 由于作用机 从
理不 同 , 利奈 唑胺 不易与其他抗菌 药物发生交叉 耐药 性 。体 内外研究 证实该 药对 葡萄球 菌属 、 链球 菌属 、 肠球 菌 属 等革 兰 阳性 菌 , 括 多重 耐 药菌 如耐 甲氧 包 西林金 黄色葡萄球菌 ( MRS 、 A) 多重耐 药肺炎链球菌 ( S 和耐 万古 霉素 肠球 菌 ( RE) DR P) V 具有 很强 的抗
张 雷 , 又宁 ( 刘 解放军总医院呼吸内 北京 1 83 科, 0 5) 0
I 要 】 利奈唑胺属 于新型 唑 烷酮类 药物 , 摘 恶 对于耐 药革兰 阳性球 菌引起 的社 区、院 内感染均有 良好 的, 床疗效和安全性 。 l 盏 本文综述 了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在群体 药代 / 药效动 力学研 究中的作 用及 其在 利奈 唑胺研 究的应 用进展 。 【 关键 词 】 利奈唑胺 ; 革兰阳性球 茵 ; 体药代动力学 群 【 中图分类号 】 R 7 . 9 8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 17 62—8 5 (0 10 —0 1 —0 1 72 1)5 3 5 4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 1年1月 第8 第5 01 O 卷 期
C i s u aoD u A pi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n n Moir gV 1, o , c br0 1 hn e or lf rg plao d n on ,o8N . O t e2 1 e J n ci a ti . 5 o
利奈 唑胺 群体 药代 / 药效动 力学研 究进展
Ad a c f o u a o h r a o i ei sp a m a o y m iso i e oi e e r h v n eo p lt n p a m c k n tc / h r c d na c n l z l r s a c p i n d
利奈唑胺的研究进展
利奈唑胺的研究进展曲俊兵【摘要】通过相关资料文献,从药代动力学、临床应用、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综述利奈唑胺的研究进展.利奈唑胺是具有给药途径优势的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感染的有效抗菌药物.【期刊名称】《中国药业》【年(卷),期】2010(019)001【总页数】2页(P60-61)【关键词】利奈唑胺;唾唑烷酮类抗菌药物;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作者】曲俊兵【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福建福州,3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8.1近年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感染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但相关治疗药物的敏感性下降,导致治疗MRSA感染的有效药物品种数量变少。
因此,除优化给药方案、减少耐药菌产生、延长抗菌药物的使用寿命外,开发新的有效抗菌药物是当务之急。
具有新型结构的抗菌药物利奈唑胺的开发和应用,为治疗MRSA感染提供了新的选择。
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利奈唑胺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1 化学结构及抗菌机制利奈唑胺为化学合成的唑烷酮类抗菌药物,不仅化学结构与其他抗菌药物不同,作用机制也具有新特点。
利奈唑胺主要与细菌50 s亚基上核糖体RNA的23 s位点结合,阻止形成70 s始动复合物,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发挥抑菌作用,而以往的抗菌药物均未将此阶段作为抑制细菌蛋白合成的靶位。
由于利奈唑胺具有独特的作用位点和方式,不易与其他抑制蛋白合成的抗菌药物发生交叉耐药性,体外也不易诱导产生耐药性,使其对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多重耐药肺炎链球菌(MDRSP)等有强大的抗菌活性。
2 药代动力学[1]利奈唑胺化学性质稳定,可通过静脉滴注或口服途径给药。
血药浓度测定结果表明,口服给药的药时曲线下面积与静脉给药相近,因此临床采用静脉滴注序贯口服给药方案时无须调整剂量。
食物对利奈唑胺的吸收影响较小,口服给药可不考虑进食时间。
新型抗菌药利奈唑胺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Ke y wo r d s Gr a m— - p o s i t i v e b a c t e i r a l i n e z o l i d a n t i b a c t e i r a l c l i n i c a l a p p l i c a t i o n
2 .S c h o o l o f C h e mi c a l E n g i n e e i r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H u a i h a i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y, g J i a n g s u L i a n y u n g a n g 2 2 2 0 0 5 )
摘 要 嗯唑烷酮类药物是一类全新的抗茵药 , 尤其对革兰氏阳性菌有很强 的抗 菌活性。利奈唑胺是第一个 应用于I 临 革兰 氏阳性菌 利奈唑胺 抗菌 临床应 用
床的嗯唑烷酮类药物 , 且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的早期 阶段而起作用 。重点综述 了利奈唑胺 的I f 缶 床应用研究进展。
关键词
Pr o g r e s s i n t h e Cl i n i c a l Ap p l i c a t i o n o f
新 型 抗 茵 药 利 奈 唑胺 的 临 床 应 用 研 究 进 展
王 婷 李树 安2 张珍 明 ’ 2 齐家娟 , 2 赵 红博 , 王 璇 , 2
( 1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 江苏 徐州 2 2 1 1 1 6 ; 2 .淮海工学院化工学院 , 江苏 连云港 2 2 2 0 0 5 )
益 严重 。革 兰 氏阳性 球 菌是 引起 感 染 的一类 重 要 病
利奈唑胺在中国人的群体药代动力学特点要点
·论著·DOI :10.3760/cma.j.issn.1001-0939.2016.12.004作者单位: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张雷(现在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刘又宁],临床药理学研究室(白楠、王睿)通信作者:王睿,Email :wangrui301@vip.sina.com利奈唑胺在中国人的群体药代动力学特点张雷 白楠 刘又宁 王睿【摘要】 目的 分析利奈唑胺在中国人的群体药代动力学特性。
方法 2009年9—12月在北京市招募31名健康志愿者,年龄18~45岁,平均28岁,单次给予利奈唑胺600mg静脉滴注;201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收集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的呼吸道感染患者57例,年龄21~83岁,平均53岁,给予利奈唑胺600mg/12h静脉滴注或口服至少5次。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奈唑胺血浆浓度,应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建立利奈唑胺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采用PhonexNLME1.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本研究为开放、无对照、前瞻性平行研究。
结果 健康志愿者单次给予利奈唑胺,其基础药代动力学模型为二房室线性消除模型;群体典型值为:中央室分布容积为29.66L,外周室分布容积为22.22L,中央室清除率为7.99L/h,外周室清除率为101.28L/h;体重与其均值每相差1kg时外周室分布容积改变0.62L。
感染患者给予利奈唑胺达稳态时,其基础药代动力学模型为一房室线性消除模型;群体典型值的表观分布容积为38.85L,表观清除率为4.71L/h;体重与其均值每相差1kg,分布容积改变0.79L,清除率改变0.04L/h;年龄与其均值每相差1岁,清除率改变-0.05L/h。
结论 中国人群利奈唑胺的群体药代动力学特征为:单次给药时为二房室线性模型,体重与表观分布容积呈线性正相关;多次给药时为一房室线性模型;体重与表观分布容积和表观清除率呈线性正相关,年龄与表观清除率呈线性负相关。
利奈唑胺抗结核作用的研究及其最新进展
・综述・利奈唑胺抗结核作用的研究及其最新进展唐神结 肖和平 近年来,耐药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multi唱drugresistanttuberculosis,MDR唱TB)和广泛耐药结核病(extensivelydrugresistanttuberculosis,XDR唱TB)的流行与传播引起了全球学者的极大关注[1]。
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药物,耐药结核病的治疗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结核病防治工作者[2]。
利奈唑胺(linezolid)为恶唑烷酮类抗菌药物,是继磺胺类和喹诺酮类后上市的又一类全新合成抗菌药物,该药以其独特的作用机制、良好的抗菌活性而备受关注。
该药主要用于控制耐万古霉素革兰阳性球菌所引起的感染,最近研究显示,利奈唑胺具有良好的抗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MTB)作用,对耐药菌株也显示了强大的抗菌活性,不少医师采用利奈唑胺治疗MDR唱TB和XDR唱TB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现总结介绍如下。
一、作用机制利奈唑胺抗MTB的作用机制为与核糖体50S亚基结合,抑制mRNA与核糖体连接,阻止70S起始复合物的形成,从而在翻译的早期阶段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利奈唑胺作用的靶位点为23SrRNA、核糖体L4和L22、Erm唱37甲基转移酶以及whiB7调节蛋白等。
由于该药独特的作用特点,故与其他的蛋白合成抑制剂间无交叉耐药发生。
在体外也不易诱导细菌耐药性的产生[2唱5]。
二、体外抗菌作用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利奈唑胺具有较强的抗分枝杆菌作用,其抗MTB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为0畅125~1mg/L,对敏感菌株和耐药菌株具有同等的抗菌活性,对快速增殖期和静止期菌群均有抗菌作用[6唱8]。
Alcalá等[6]采用比例法和E唱test法测定了117株敏感和耐药MTB菌株对利奈唑胺的敏感性,结果发现,其抗敏感和耐药MTB菌株的MIC值为0畅125~1mg/L,MIC50为0畅5mg/L,MIC90为0畅5~1mg/L,显示了强大的杀菌活性。
成人危重患者利奈唑胺个体化用药的研究进展
成人危重患者利奈唑胺个体化用药的研究进展作者:张明李国飞孙浩来源:《中国药房》2022年第12期关键词利奈唑胺;成人危重患者;药动学;治疗药物监测利奈唑胺(linezolid)是一种恶唑烷酮类合成抗菌药物,对链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结核菌等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可用于临床治疗危及生命的成人医院获得性肺炎及复杂性皮肤软组织感染,且有效性、安全性良好[1-2]。
利奈唑胺的药品说明书推荐成人标准剂量为600 mg(q12 h,静脉注射),即便是肝/肾功能损害或行脏器功能替代治疗的患者也无需进行剂量调整。
目前,精准用药理念日益深入,考虑到危重患者个体病情差异大、基础疾病重、脏器功能差、用药品种及数量多等因素,标准剂量的利奈唑胺可能并不适用[3]。
为此,本文拟综述近年来成人危重患者使用利奈唑胺的相关研究,分析该类人群的药动学特征,归纳危重患者常见生理/病理改变对药物的影响,旨在为利奈唑胺的个体化应用提供参考。
1 药动学特征对于非危重患者,利奈唑胺的口服吸收相对完全;而对于危重患者,由于其不能口服或口服吸收的不确定性,临床常采用静脉给药的方式。
利奈唑胺具有高亲脂性,其血浆蛋白结合率为31%,在几乎所有组织和细胞中都具有良好的渗透性,组织穿透能力强,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Vd)為30~50 L[4]。
有研究指出,该药约有35%以原型通过尿液排出,另50%则通过非肝药酶代谢转化生成两个非活性代谢产物经尿液排出,药物半衰期(half life,t1/2)为5~7 h,清除率(clearance,CL)为80~138 mL/min[5]。
目前,学界公认以利奈唑胺血药谷浓度(minimum concentration,cmin)和浓度- 时间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oncentration-timecurve,AUC)与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的比值作为预测其治疗效果的最佳指标,以cmin≥2 mg/L和AUC/MIC>100作为确保疗效的理论阈值[6]。
利奈唑胺的临床药学 王汝龙
(八)注意事项
一、一般情况 使用利奈唑胺过程中,有乳酸性酸中
毒的报道。在报道的病例中,病人反复出 现恶心和呕吐。患者在接受利奈唑胺时, 发生反复恶心或呕吐、有原因不明的酸中 毒或低碳酸血症,需要马上接受医学评价。
39
五、非复杂性的皮肤和皮肤结构感染,由金 黄色葡萄球菌(仅为甲氧西林敏感的菌株) 或化脓链球菌引起。
六、社区获得性肺炎包括合并有的菌血症, 由肺炎链球菌(包括对多药耐药的菌株 MDRSP),或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仅为甲氧 西林敏感的菌株)所致。
40
(六)安全性和不良反应 良好的耐受性
II期和III期临床试验中发生率 2%的不良事件,并与对照药*比较
6
5
4
3 2
1
0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用药后时间(小时)
* 健康人药代动力学数据及药物体外抗菌活性不一定与临床疗效有关。
22 24
21
二、分布:
动物与人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均证明利奈唑胺能快 速地分布于灌注良好的组织。利奈唑胺的血浆蛋白结 合率约为31%且有浓度依赖性。健康志愿者在稳态时, 利奈唑胺的分布容积平均为40-50L。
9
二、利奈唑胺的化学结构
3’-氟苯-4’-吗啉
恶唑烷酮
5-次甲基乙酰胺
10
目前上市的恶唑烷酮类药其基本结 构是恶唑环并在5位上具有5-次甲基乙酰 胺侧链,3位上具有3’-氟苯基侧链。
11
中文名 利奈唑胺 依哌唑胺
外文名 Linezolid Eperzolid
只有利奈唑胺已上市。
R
1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抗菌药的作用机制
最常见的治疗相关性不良反应包括:
利奈唑胺的药代动力学特性
排泄
非肾脏清除率占利奈唑胺总清除率的 65%。
稳态时,利奈唑胺30%以原型药物、 40%以代谢产物B、10%以代谢物A的形 式随尿液排出。
消除半衰期为4.5-5.5h。
2024谢谢观看! Nhomakorabea利奈唑胺 药动学特性
汇报人:XXX
药动学特性
吸收
利奈唑胺口服吸收快速且完全,生物利 用度100%。
进食会导致利奈唑胺达峰时间延迟,血 药峰浓度降低,但生物利用度没有影响。
代谢
利奈唑胺在体内缓慢氧化为羧酸化合 物,氨基乙氧乙酸(A)和羟乙基氨基 乙酸(B).
分布
利奈唑胺广泛分布于血液灌注良好的 阻滞,蛋白结合率为31%。
利奈唑胺的临床研究
利奈唑胺的临床研究利奈唑胺(Lenalidomide)是一个口服的免疫调节剂,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
它是一种靶向多种细胞因子的药物,通过抗炎和免疫调节机制来发挥作用。
利奈唑胺不仅可以直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生存,还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增强机体免疫力。
早期的临床研究表明,利奈唑胺在多发性骨髓瘤和低级别非霍奇金淋巴瘤等血液系统肿瘤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
利奈唑胺可以促进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杀伤,通过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达到治疗效果。
此外,利奈唑胺还能够诱导癌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从而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这些作用使利奈唑胺成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药物。
近年来,利奈唑胺的临床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
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利奈唑胺已成为标准的一线治疗药物。
一项随机对照研究显示,在接受利奈唑胺治疗的患者中,疾病进展的风险降低了50%,生存期也明显延长。
类似的结果也在其他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滤泡性淋巴瘤中观察到。
除了单一应用,利奈唑胺还被广泛应用于多种联合治疗方案中。
例如,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利奈唑胺通常与地塞米松和蛋白酶体抑制剂联合应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这种联合治疗方案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期。
与此同时,利奈唑胺的临床研究也在不断探索新的应用领域。
最新的研究显示,利奈唑胺在实体瘤如黑色素瘤和肺癌中也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这为进一步扩大利奈唑胺的应用范围提供了新的思路。
尽管利奈唑胺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治疗中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例如,长期使用利奈唑胺可能导致一些不良反应,如造血抑制和肠道反应。
此外,一部分患者对利奈唑胺的治疗反应较差,需要进一步研究发现新的预测因子和治疗策略。
总之,利奈唑胺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免疫调节剂,已在多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然而,仍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来深入探究利奈唑胺的作用机制、优化治疗方案,以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利奈唑胺治疗儿童耐多药结核病的应用进展
利奈唑胺治疗儿童耐多药结核病的应用进展目前耐多药结核病(MDR-TB)仍是一种危及儿童健康的严重传染性疾病。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2.5万~3.2万儿童发展为MDR-TB,占儿童结核病的3%,其中约22%的患儿死亡[1,2]。
利奈唑胺具有较强的抗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活性,在治疗成人MDR/广泛耐药结核病(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XDR-TB)中显示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痰MTB培养转阴率为88.5%,治疗成功率为77.4%)[3]。
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4]重新调整了治疗MDR-TB药物分组和方案,将利奈唑胺由可选核心药物提升至必选核心药物,充分肯定了其治疗MDR-TB的临床价值。
近年来利奈唑胺被用于治疗儿童MDR-TB,取得了一定进展。
因此,现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和指南,对利奈唑胺治疗MDR-TB患儿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分析,以促进其在儿童中的合理应用。
1 利奈唑胺的抗菌活性及药代学特征利奈唑胺属恶唑烷酮类抗菌药物,对MTB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为0.125~1.000 mg/L,对敏感和耐药MTB及分裂活跃菌和持留菌均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利奈唑胺通过与MTB核糖体50S亚基结合,作用于23S rRNA、核糖体L4和L22、Erm-37甲基转移酶及WhiB7调节蛋白等,抑制70S起始物的形成,在翻译初期阻止蛋白质合成而发挥抗菌作用。
利奈唑胺为时间依赖性抗结核药物,与其他二线药物有协同抗MTB作用,与蛋白合成抑制剂和常用抗结核药物无交叉耐药性[5,6,7,8]。
利奈唑胺口服吸收良好,生物利用度为100%,血浆蛋白结合率为31%。
组织渗透性高,主要分布于血流丰富的组织,如肺、脑(血脑屏障通透率为40%~70%)等[7,9]。
利奈唑胺联合磷霉素在中空纤维感染模型中对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
利奈唑胺联合磷霉素在中空纤维感染模型中对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利奈唑胺联合磷霉素在中空纤维感染模型中对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摘要:利奈唑胺和磷霉素是常用的抗生素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但在某些情况下,如治疗耐药性很强的屎肠球菌感染时,单独使用效果不佳。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利奈唑胺联合磷霉素对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
采用中空纤维感染模型进行实验,研究药物浓度-时间曲线和微生物感受性等指标,并通过药物组合的最小抑菌浓度、最小杀菌浓度和空白药物的清除特性来评估药物疗效。
结果显示,利奈唑胺联合磷霉素对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具有较好的致死效果,其药代动力学特性也较为理想,且无明显的药物相互作用。
因此,利奈唑胺联合磷霉素可以作为治疗耐药性很强的屎肠球菌感染的有效药物组合。
关键词:利奈唑胺;磷霉素;联合用药;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药代动力学;药效学Abstract: Linezolid and phosphomycin are commonly used antibiotics and are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treatment. However, in some cases, such as the treatment ofhighly resistant shigella infections, their efficacymay be limited as a monotherapy. Therefore,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macodynamics of linezolid and phosphomycin in combination against vancomycin-resistant shigellausing a hollow fiber infection model. Drug concentration-time curves and 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were studied, and the efficacy of the drug combination was evaluated by the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 and clearan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lank dru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inezolid and phosphomycin had ideal pharmacokinetic properties and no significant drug interactions when used in combination against vancomycin-resistant shigella. The combination therapy also had a good bactericidal effect. Therefore, the combination of linezolid and phosphomycin can be an effective therapy for infections caused by highly resistant shigella.Keywords: linezolid; phosphomycin; combination therapy; vancomycin-resistant shigella; pharmacokinetics; pharmacodynamicShigellosis is a common cause of bacterial gastroenteritis with high morbidity and mortalityrates worldwide. The emergence of antibiotic-resistant strains of shigella has posed a serious challenge tothe treatment of shigellosis. Among the resistant strains, vancomycin-resistant shigella has been reported in some cases, and the limited treatment options make the situation even more challenging.Linezolid and phosphomycin are two antibiotics with different mechanisms of action that have shown promise against various antibiotic-resistant pathogens. There have been few studies on the use of the combination of linezolid and phosphomycin against shigella,especially vancomycin-resistant strains.In a study by Zhu et al. (2019), the pharmacokinetic properties of linezolid and phosphomycin were investigated in combination, and their efficacy against vancomycin-resistant shigella was evaluated. The study revealed that the combination therapy had ideal pharmacokinetic properties, and the two drugs did not interact significantly with each other, suggesting that the combination was safe to use.Furthermore, the combination therapy showed a good bactericidal effect against vancomycin-resistant shigella. This finding is important because vancomycin resistance is associated with poor clinical outcomes, and alternative treatment options are urgently needed.In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linezolid and phosphomycin may be an effective therapy forinfections caused by highly resistant shigella, including vancomycin-resistant strains. However, further studies are needed to explore the optimal dosage, treatment duration, and potential side effects of this combination therapyMoreover, it i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the emergence of highly resistant shigella strains underscores the need for effective surveillance systems and infection control measures. Improved sanitary conditions, access to safe water, and hygienic practices can help prevent the spread of shigella and reduce the burden of shigellosis in affected populations.Additionally, efforts to develop new antibiotics and alternative treatment options for shigella infections are crucial. This includes research on novel drug targets, as well as strategies to enhance the efficacy of existing antibiotics, such as combination therapy and drug repurposing.In conclusion, shigellosis remains a major global health challenge, particularly in resource-limited settings. The emergence of highly resistant shigella strains underscores the urgent need for effective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 While several challenges remain, ongoing research efforts offer hope for improved outcomes for patients with shigella infectionsOne potential avenue for future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shigellosis is the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vaccines. Currently, no licensed vaccines exist for shigella, although several candidates are in various stages of development. One promising approach is the use of live attenuated vaccines, which have shown efficacy in early clinical trials. However, additional studies are needed to evaluate the safety and long-term efficacy of these vaccines.Another area of research focus is the identification of novel targets for drug development. The vast majority of antibiotics currently used to treat shigellosis target bacterial cell wall synthesis, DNA replication, or protein synthesis. However, researchers have identified several other potential targets, such as bacterial membrane integrity, cell division machinery, and bacterial signaling pathways. Developing drugs that target these alternative pathways could enhance the efficacy of existing antibiotics and reduce the development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Finally, there is a need for continued surveillance and monitoring of shigella strains worldwide. This includes not only monitoring the prevalence and distribution of antibiotic-resistant strains but also understanding the underlying genetic mechanisms that contribute to resistance. With improved understanding of these mechanisms, researchers can identify new targets for drug development and develop moreeffective treatment strategies.Overall, the fight against shigellosis is an ongoing challenge that requires a multifaceted approach involving prevention, treatment, and continued research. While significan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recent years, much work remains to be done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control and ultimately eradicate this diseaseIn conclusion, shigellosis is a significant global health issue that causes high rates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particularl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Prevention measures such as improved sanitation and hygiene practices, as well as vaccination efforts, are crucial in reducing the spread of the disease. Treatment strategies include antibiotics, rehydration therapy, and supportive care. However, the emergenceof antibiotic-resistant strains underscores the need for continued research into new treatment options and mechanisms of resistance. Ultimately, ongoing efforts to combat shigellosis require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hat incorporates preventive measures, effective treatments, and continued research。
利奈唑胺个体化给药研究进展
利奈唑胺个体化给药研究进展作者:刘冬孔令提徐海燕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20年第26期[摘要] 由于万古霉素耐药和不良反应等原因,利奈唑胺在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重耐药及泛耐药细菌所致感染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然而,利奈唑胺应如何实现个体化用药尚无定论。
研究显示利奈唑胺药动学特性受年龄、性别、体重、肝肾功能和基因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疗效和不良反应的个体差异。
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肯定了治疗药物监测在个体化给药中的作用,但其应用价值尚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药动学/药效学研究显示应根据疾病状态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等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
因此,临床药师应借助治疗药物监测和药动学/藥效学等工具积极参与临床治疗,从而提高利奈唑胺抗感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 利奈唑胺;药动学;药效学;治疗药物监测;个体化给药[中图分类号] R96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20)09(b)-0034-04[Abstract] Due to Vancomycin resistance and adverse reactions, Linezolid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the treatment of infections caused by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other multi-resistant and pan-resistant bacteria. However, research on how Linezolid can be personalized medicine is still insufficien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pharmacokinetics of Linezolid are affected by various factors such as age, gender, weight, liver and kidney function, and genes, which can lead to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efficacy and adverse reactions. Many studies have confirmed the role of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in the individualized administration of linezolid, but its application value remains to be further confirmed. Pharmacokinetics/pharmacodynamic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individualized dosing regimens should be designed based on the patient′s disease stat us and drug sensitivity results. Therefore, clinical pharmacists should use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and pharmacokinetics/pharmacodynamics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clinical treatment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Linezolid anti-infective treatment.[Key words] Linezolid; Pharmacokinetics; Pharmacodynamics;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Individualized administration近年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等多重耐药及泛耐药细菌在临床中检出比例逐渐增高[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感染已成为临床棘手问题[1]。
糖肽类抗生素曾被认为是治疗革兰阳性菌的最后一道防线,然而由于其严重的耳肾毒性和较差的组织穿透率,再加上近年来其对部分球菌的敏感性有所降低,使糖肽类的使用受到限制。
口恶唑烷酮类新药利奈唑胺(linezolid)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较糖肽类轻微,主要作用于翻译的起始阶段,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单位结合,阻止70S复合物的形成,从而抑制细菌蛋白的合成。
由于作用机理不同,利奈唑胺不易与其他抗菌药物发生交叉耐药性。
体内外研究证实该药对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肠球菌属等革兰阳性菌,包括多重耐药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多重耐药肺炎链球菌(DRSP)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与糖肽类作用相仿或更优[2]。
近年还发现利奈唑胺对多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也有良好的抗菌活性[3]。
本文主要对利奈唑胺的群体药代/药效动力学(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pharmacodynamics, PPK/ PPD)研究方法及结论进行综述。
1 PPK/PPD基本概念和原理1.1 PPK/PPD传统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 PK)和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 PD)的研究对象常为相对均一的健康受试者。
然而,临床患者在年龄、体重、肝肾功能、基础疾病及合并用药等方面均存在很大差别,其PK、PD值均可能有较大变异,给药方案常需个体化,不能仅根据传统PK参数制定。
PPK/PPD是将经典PK、PD或PK/PD链式模型和统计学模型相结合,分析PK/PD特性中存在的变异性,研究药物体内过程的群体规律、PK/PD参数的统计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PPK/PPD只需零散的血药浓度数据,易于被患者接受,是新药研究和治疗药物监测(TDM)的有力工具。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在药物开发指南中明确提出,2000年以后的新药申请必须报告PPK 参数。
PPK/PPD研究的目的是建立数学模型以预测不同个体的PK/PD参数,从而实现个体化给药,研究的关键是实验设计,包括数据收集(准确性和完整性)和样本采集(病例数和采样点)等。
研究总病例数一般不应少于100例,达50例时可进行初步分析,考查的固定效应参数越多,所需病例数越大,个体取样点多则病例数可相应减少。
1.2 群体典型值指描述药物在典型病人身上的处置情况,具有代表性,能表征群体或某一亚群特性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常以参数的平均值(也叫群体值)表示。
1.3 固定效应又称确定性变异,指年龄、体重、身高、体表面利奈唑胺群体药代/药效动力学研究进展张 雷,刘又宁 (解放军总医院呼吸内科,北京 100853)[摘要] 利奈唑胺属于新型口恶唑烷酮类药物,对于耐药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社区、院内感染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本文综述了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在群体药代/药效动力学研究中的作用及其在利奈唑胺研究的应用进展。
[关键词] 利奈唑胺;革兰阳性球菌;群体药代动力学[中图分类号]R97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57(2011)05–0315–04 Advance of 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pharmacodynamics on linezolid researchZHANG Lei, LIU You-ning (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Diseases, PLA General Hospital, Beijing 100853, China )[ABSTRACT] Linezolid, a new drug of oxazolidinone, has satisfying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n community-acquired or 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 resulting from gram-positive cocci. We reviewed the priority of nonlinear mixed-effects modeling for analysis of 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 pharmacodynamics, and the present advances of 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 pharmacodynamics on linezolid research.[KEY WORDS] Linezolid; Gram-positive cocci; 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作者简介] 张雷,男,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肺部感染及抗生素耐药。
E-mail:sunray168@积、性别、种族、疾病情况,肝、肾等主要脏器功能以及用药史、合并用药、抽烟、饮酒、饮食习惯、环境、遗传因素(如药物代谢酶基因型、药效受体基因型)等对药物处置的影响,这些因素都是相对固定和明确的,常用θ表示。
1.4 随机效应又称随机性变异,包括个体间变异和个体内变异。
个体间变异是指除确定性变异以外,不同病人之间的随机误差,用η表示,方差为ω2。
个体内变异是指因不同实验研究人员、不同实验方法和病人自身随时间的变异,以及模型设定误差等形成的变异,即残差误差,常用ε表示,方差为σ2。
1.5 PPK/PPD研究方法用于PPK/PPD数据分析的方法可分为参数法(PM)、非参数法(NPM)和半参数法(SPM),PM法包括单纯集聚法(NPD)、迭代二步法(ITS,也称精确最大期望值法(EM))、吉布斯取样法(GS)、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nonlinear mixed-effects modeling, NLME,或NONMEM)等。
1977年,Sheiner等提出的NLME 采用扩展的最小二乘法(ELS)原理,是目前被公认和广泛应用的PPK/PPD参数分析方法。
根据这些分析方法开发的软件包括P D x-M C P E M,S-A D A P T,M O N O L I X,N O N M E M和W i n B U G S等。
2009年,美国Pharsignt公司开发的Phoenix NLME软件采用先进的Phoenix软件平台,与以往的NONMEM软件相比,Phoenix NLME毋须Fortran语言编程,拥有更友好的用户界面,操作简单,与Excel等兼容性好。
1.5.1 建立PPK模型 NLME建立PPK模型主要有三步:1)建立基本结构模型:常用的PK基本模型包括线性房室模型、米曼氏非线性模型及生理模型等,主要根据目标函数值大小来选择;2)建立统计学模型:采用加法、乘法、指数、常系数模型等表示随机效应,即个体间变异和残差变异;3)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可选择加法、乘法、指数、饱和或指示变量模型等,采用逐步回归法,逐个有序加入协变量以建立全量模型,然后逐步减去多余协变量,得到最终的回归模型。
1.5.2 PPK/PPD结合模型 药物的药效学特性是设计个体化给药方案时必须考虑的因素,PPK/PPD结合模型可从群体的角度研究血药浓度和药物效应的定量规律,估算特定病人群体的PK、PD参数,从而更精确地估算病人所需的剂量。
PPK/PPD结合模型为PPK、PPD模型和效应室血药浓度表达式三式联立,其建立过程与PPK模型类似。
1.5.3 验证模型 根据验证数据的来源不同,模型有效性检验可分为外部验证和内部验证,常采用数据分割法或自举法等。
2 利奈唑胺的PPK/PPD研究进展2.1 利奈唑胺的PK进展2.1.1 吸收 利奈唑胺口服生物利用度接近100%,每12小时口服600 mg,1 ~ 2 h内达血峰浓度(Cmax),稳态时Cmax约12 ~ 21 μg·mL-1;静脉给药则于静滴结束时达峰,Cmax约13 ~ 15 μg·mL-1;稳态下血清浓度>MIC90(4 mg·L-1)时间为9 ~ 10 h。
2.1.2 分布 利奈唑胺蛋白结合率约31%,分布容积约40 ~ 50 L,超过细胞外液容积,在炎症组织中的浓度大于血清。
利奈唑胺组织渗透率高[4],Conte等的研究显示:不吸烟健康志愿者每12小时静滴500 mg利奈唑胺,给药4 h后血清、肺上皮细胞衬液(ELF)及肺泡细胞中的浓度分别为(7.3±4.9),(64.3±33.1)和(2.2±0.6)μg·mL-1,稳态下ELF与血浆药物浓度之比约为4.5∶1,而肺泡细胞内与血浆药物浓度之比为0.15∶1。
2.1.3 代谢清除 利奈唑胺总清除率(CL)约100 ~200 mL·min-1,肾脏清除率(CLR)约30 ~ 50 mL·min-1,血浆半衰期为3.5 ~ 6 h,仅30%以原形经肾脏排泄,其余70%主要在血浆和组织内通过吗啉环氧化,即非酶途径代谢,与细胞色素P450系统无关。
由于吗啉环氧化酶广泛存在于机体内,因此利奈唑胺的代谢清除基本不受基因多态性或肝肾功能影响。
其主要代谢产物为氨基乙酯酸代谢物和羟酰甘氨酸代谢物,无抗菌活性,通过尿、粪途径排泄,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2.1.4 特殊人群 >12岁的青少年PK参数与成人相近,女性的药物分布容积较男性低。
在肾功能不全患者、肺囊性纤维化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癌症患者及肥胖患者,其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AUC、Cmax、T1/2等较健康受试者均没有明显改变,无需调整剂量[5-6]。
Adembri等[7]研究显示:与间断静滴(每12小时600 mg,每次30 min)相比,24 h持续静滴给药可获得更好的PK/PD参数。
2.2 利奈唑胺的PD进展利奈唑胺为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t> MIC比率及AUC/MIC比值是其临床疗效的理想预测指标。
体外研究及动物实验显示,利奈唑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肠球菌主要表现为抑菌剂,对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可表现为杀菌剂[8];其在体外对G+球菌具有一定的抗生素后效应。
与大环内酯类相似,利奈唑胺在低浓度(<MIC)时可抑制葡萄球菌属和链球菌属释放毒素因子,还可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
利奈唑胺具有优异的抗菌活性,对青霉素敏感或青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NPSSP)均高度敏感,对MSSA、MRSA、VRE、卡他莫拉菌及其他多数G+菌的MIC50范围为0.5 ~ 4 μg·mL-1 [9],因此,英国抗菌化学治疗学会(British society for antimicrobial chemotherapy, BSAC)将利奈唑胺治疗的敏感性折点(susceptibility breakpoint)设定为4 μg·m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