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词汇的发展及第二语言词汇的习得
第二语言习得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第二语言习得基本概念1.习得与学习:语言习得是一种下意识的过程,类似于儿童习得母语的方式;学习是有意识地学习语言知识,能够明确地意识到所学的规则。
区别:A.目的性:习得是一种潜意识的行为,目的性不明确;学习则是主体为了掌握一种新的交际工具所进行的目的性非常明确的活动,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
B.环境:习得一般是在使用该目的语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学习主要在课堂环境下进行,可能有目的语环境,也可能没有。
C.注意点:习得时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语言的功能和意义上;学习的主要注意点在语言形式上,有意识的系统的掌握语音、词汇、语法,却经常忽视了语言的意义。
D.学习途径:习得的方法主要靠自然语言环境中的语言交际活动,没有教材和大纲;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模仿和练习来掌握语言规则。
E.时间:习得需要大量的时间,习得效果一般很好;学习花费时间一般很少,但学习效果通常不佳。
F.有无意识:习得是潜意识的自然的获得;学习是有意识的规则的掌握。
2、外语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外语习得是指学习者在非目的语国家学习目的语。
第二语言习得是指学习者在目的语国家学习目的语。
学习者所学的目的语在目的语国家是公认的交际工具,也是学习者用来交际的工具。
3、语言习得机制:它脱离人类的其他功能而独立存在,与智力无关。
语言习得机制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以待定的参数形式出现的、人类语言所普遍具有的语言原则,又称为“普遍语法”。
第二部分是评价语言信息的能力,也就是对所接触到的实际语言的核心部分进行语言参数的定值。
4、中介语:1969年由美国语言学家塞林克提出的,是指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母语也有别于目的语、随着学习的进展不断向目的语过渡的动态语言系统。
中介语理论有利于探索学习者语言系统的本质,发现第二语言习得的发展阶段,揭示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及第一语言的影响。
5、普遍语法:语言习得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部分以待定的参形式出现的、人类语言所普遍具有的语言原则。
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名词解释
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名词解释语言学习是人类认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关键期则是指在特定时间内进行语言学习能力的极大提升的时期。
本文将解释与语言学习关键期相关的一些重要名词,并探讨他们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
1. 关键期(Critical Period)关键期是指特定时间段内,主要是儿童时期的一段时间,对于特定能力的学习和发展有着显著影响的时期。
在语言学习领域中,研究者发现,在人类生命的早期阶段,语言学习能力远超过成年人。
在大多数情况下,关键期在儿童的2岁至13岁之间,特别是6岁以下的儿童。
2. 第二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SLA)第二语言习得是指个体在掌握母语之后所学习的第二种语言。
在关键期内学习第二语言,尤其是儿童期学习第二语言,往往比成年人学习更容易。
儿童在关键期内的语言学习可以实现几乎与母语水平相当的能力,并且能够更好地掌握发音、语法和词汇等各个方面。
3. 大脑可塑性(Neuroplasticity)大脑可塑性是指大脑在功能和结构上可随经验和环境变化而调整和重塑的能力。
人类大脑在儿童期呈现出更高的可塑性,这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吸收和理解新的语言信息。
关键期内的大脑可塑性使儿童能够更容易地分辨和模仿新语言中的音素,并且快速掌握新词汇和语法规则。
4. 学习容量(Learning Capacity)学习容量是指个体在给定时间内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儿童在关键期内的学习容量往往比成年人更高。
这意味着他们能够更迅速地掌握新的词汇、语法和语言结构,建立牢固的语言基础。
相比之下,成年人的学习容量较低,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努力来达到相同的语言水平。
5. 瓶颈期(Sensitive Period)瓶颈期是关键期内子阶段内的一个时间段,指在该时期内特定语言能力的习得更为困难。
根据不同的研究,儿童语言学习过程中存在一些瓶颈期,如母语的单词拓展和语法规则等。
瓶颈期的存在表明,虽然整个关键期内儿童容易学习第二语言,但并不是所有语言技能在整个关键期内都能同样轻松地掌握。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1、“母语”通常是指学习者家庭或者所属种族、社团使用的语言,因而也称作“本族语”。
一般情况下,母语通常是儿童出生以后最先接触、习得的语言。
因此,母语通常也被称作“第一语言”。
2、"第一语言"是我们从小学会的语言,简称"一语",也叫"母语"(mother tongue)。
“第二语言”在掌握第一语言之后,人们还可以继续学习并在不同程度上掌握的语言,简称“二语。
3、第二语言习得:自然的第二语言习得,学习者在目的语国家学习目的语。
也称之为:第二语言习得。
有指导的第二语言习得:学习者在非目的语国家(作为外语)来学习目的语。
也称之为:外语习得。
4、语言能力与语言表达:Chomsky (1965)认为,语言能力是由交际双方内在语法规则的心理表征构成的。
语言能力是一种反映交际双方语言知识的心理语法。
是一种“潜在的”而不是一种“明晰的”语言知识。
母语使用者对句子的合语法性的直觉判断依据的就是这种语言能力。
语言表达是关于语言运用的知识。
母语者在具体的语言表达中,由于各种非语言因素,不可能生成上面的句子。
母语者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所生成的语言仅仅是整个话语的一部分,而且这些实际生成的话语有些可能是不合语法的。
也就是说,这些实际运用的话语并不一定能够反映那种理想的语言能力。
5、corder和selinker文章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起点:Corder第一次从理论上阐述了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偏误对语言教学、习得过程研究以及第二语言学习者的重要意义。
Corder的观点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人们对待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偏误的看法和态度。
Selinker关于“中介语”理论假设的提出,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对象,即“学习者的语言系统”。
这在当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6、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跨学科:1. 语言学与心理学的交叉构成了心理语言学;2. L2习得与语言学的交叉反映了L2习得研究的语言学视角;3. L2习得与心理学的交叉反映了L2习得的认知视角;4. L2习得与心理语言学的交叉反映了上述四个学科(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心理学、SLA)共同的研究领域。
浅谈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及其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浅谈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及其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启示作者:马倩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19年第03期第二语言习得,是指儿童或成人习得母语后再学习另一种语言的过程。
外语学习一般是由第二语言习得而来。
第二语言习得通常是在母语环境中学习非母语。
小学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起点,英语教师应重视有关第二语言习得(以下简称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
为此,笔者梳理了二语习得领域关于语言输入、输出和互动的重要理论,并通过分析和总结,探讨语言输入和输出对二语习得的影响,进而对小学英语教学提出一些建议。
一、相关理论与第二语言习得1.输入假说及互动假设克拉申(Krashen)认为,人们习得语言的唯一方式是通过接受和理解输入信息,从目前的i水平提高至“i+1”水平,以此遵循自然习得的顺序。
朗格(Long)认为,说话人是通过修饰交际模式,如解释、重复、减速或与第二语言说话人合作来保证思想交流。
因此,可以提出这样的假设:交际调整提高理解,理解导致习得。
2.最近发展区理论二语习得的社会文化理论认为,没有孤立的语言输入,也没有孤立的语言输出,在社会互动中它们之间是互相影响、互相依赖的关系,语言的输入和输出都因受到互动过程的调节而改变。
维果茨基(Vygotsky)认为,儿童的认知有两个发展水平,即实际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
最近发展区(ZPD)就是指能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和在成人的指导或与能力更强的同龄人合作达到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
在二语习得领域,最近发展区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合作式学习是如何促进语言学习的。
二、教学实践与第二语言习得1.语言输入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克拉申主张,学习者应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下大量阅读和倾听各种语言输入材料,这是促进语言习得发展的有效途径。
向学习者提供更有效的输入方法,其中之一是基于内容(content-based)的教学。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笔者通过多种渠道,不断发掘可以让学生接触的学习内容,并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来激发和调动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语言习得活动中。
二语习得理论
第一阶段:沉默期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的理论,儿童在习得母语时,总是经历一个为期大约一年的“听”的过程(沉默期),然后才开口说出第一个词。
这一规律同样适合于第二语言习得。
第二语沉默期的长短因人而异,有的只要一天,有的则要半年或更久。
Krashen认为“沉默期”是使习得者建立语言能力的一个非常必要的时期。
在沉默期这段时间里,儿童通过“听”来提高语言能力,也就是说,通过接受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来发展语言能力。
第二阶段:英语语法干扰期刚从沉默期走出来的孩子,刚刚学会开始应用第二语言,但是错误非常多,不习惯第二语言的规则。
语法干扰期是掌握语言的必经阶段。
孩子尝试着把语言按照一定规则组织起来,创造出大量的表达方式(其中有很多错误)。
这是儿童掌握语法规则,建立语感的必然方式。
第三阶段:学术英语提高期孩子可以讲英语了,家长就认为完成了英语学习任务,其实这只是证明日常口语学习部分达到了一个水平,但是掌握的不全面。
许多中国孩子进入美国课堂学习时发现课本看不懂,学科词汇听不懂。
原因在于他们并没有掌握学术英语知识。
而这方面知识对于孩子的学科应用水平和日后的工作交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好学术语言可以为孩子搭建另一片广阔天地,可以让中国孩子更深入的理解异国文化,可以训练孩子的多元学科思维,也可以使孩子更快融入国际交流,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小国际人!作为家长要暗示孩子继续探索学习,鼓励他们多了解学科知识,让他们对学术英语感兴趣。
第四阶段:学习曲线上升期达到英语学习一个阶段后孩子的提高水平趋于缓慢,多数家长这时看不到孩子有明显进步就会施加很大压力给他们,担心孩子英语水平下降。
专家提醒家长不要焦虑学习中出现的曲线期,这是每个学习者遵循的自然规律,只要坚持不懈,按照既定的目标发展会突破平缓期,继续提高英文水平。
教育技巧第一阶段:沉默期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研究发现:儿童在习得母语时,要经历为期大约一年的“听”的过程(沉默期),然后才开口说出第一个词。
人类语言习得过程探究和比较
人类语言习得过程探究和比较人类是地球上唯一能够通过语言进行交流和沟通的物种。
语言是人类文明的基石,它的习得过程对于理解人类认知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究人类语言习得的过程,并比较不同阶段的语言习得。
人类语言习得的过程可以分为听力习得、语音习得、词汇习得、语法习得和意义习得等几个阶段。
听力习得是语言习得的第一步,婴儿在出生后就开始通过听觉感知外界的声音,并逐渐习得区分语言音素。
这个阶段的习得主要依靠大脑中的听觉处理中心和与基因相关的生理机制。
在听力习得阶段之后是语音习得。
在这个阶段,婴儿开始尝试模仿和产生语言声音。
这一过程依赖于听觉回路与口腔肌肉的配合,通过感知和模仿来逐渐掌握母语的语音系统。
这一阶段的习得过程通常持续到儿童3至4岁。
随着语音习得的完成,儿童进入词汇习得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学习和掌握各种词汇,从简单的单词到复杂的词组和句子。
儿童通过不断的听和模仿,逐渐扩充他们的词汇量。
研究发现,在母语的词汇习得中,词汇的频率和重要性起到关键作用。
儿童更容易掌握频繁出现的词汇,并且词汇习得的速度会逐渐加快。
语法习得是语言习得的下一个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学习和运用语言的结构规则,构建句子和表达复杂的意思。
语法习得的过程涉及到句法规则、动词时态、名词性和形容词性的掌握等方面。
语法习得是一个逐步和渐进的过程,儿童从最简单的句式开始,逐渐进阶到更复杂的句式和语言表达。
最后一个阶段是意义习得。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学习和理解语言的意义,掌握语言的认知和交际功能。
意义习得的过程涉及到词语、短语和句子的含义、语言表达的情感色彩以及文化背景对语言理解的影响等方面。
意义习得的过程是长期而复杂的,儿童通过与家庭成员、同龄人和学校教育的互动,逐渐理解和应用语言。
不同阶段的语言习得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例如,在词汇习得的阶段,在词汇量的积累上,母语是远远优于第二语言的,这是因为儿童是通过全身心的沉浸式环境学习和使用母语的。
浅谈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及其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基础教育参考·2019/03第二语言习得,是指儿童或成人习得母语后再学习另一种语言的过程。
外语学习一般是由第二语言习得而来。
第二语言习得通常是在母语环境中学习非母语。
小学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起点,英语教师应重视有关第二语言习得(以下简称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
为此,笔者梳理了二语习得领域关于语言输入、输出和互动的重要理论,并通过分析和总结,探讨语言输入和输出对二语习得的影响,进而对小学英语教学提出一些建议。
一、相关理论与第二语言习得1.输入假说及互动假设克拉申(Krashen )认为,人们习得语言的唯一方式是通过接受和理解输入信息,从目前的i 水平提高至“i+1”水平,以此遵循自然习得的顺序。
朗格(Long )认为,说话人是通过修饰交际模式,如解释、重复、减速或与第二语言说话人合作来保证思想交流。
因此,可以提出这样的假设:交际调整提高理解,理解导致习得。
2.最近发展区理论二语习得的社会文化理论认为,没有孤立的语言输入,也没有孤立的语言输出,在社会互动中它们之间是互相影响、互相依赖的关系,语言的输入和输出都因受到互动过程的调节而改变。
维果茨基(Vygotsky )认为,儿童的认知有两个发展水平,即实际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
最近发展区(ZPD )就是指能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和在成人的指导或与能力更强的同龄人合作达到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
在二语习得领域,最近发展区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合作式学习是如何促进语言学习的。
二、教学实践与第二语言习得1.语言输入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克拉申主张,学习者应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下大量阅读和倾听各种语言输入材料,这是促进语言习得发展的有效途径。
向学习者提供更有效的输入方法,其中之一是基于内容(content-based )的教学。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笔者通过多种渠道,不断发掘可以让学生接触的学习内容,并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来激发和调动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语言习得活动中。
二语词汇习得概念及认知心理学角度词汇习得分析之文献概述
二语词汇习得概念及认知心理学角度词汇习得分析之文献概述二语词汇习得是第二语言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它旨在探讨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词汇时所遇到的种种挑战和障碍,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习得和运用这些词汇。
本文将对二语词汇习得的概念进行概述,并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对词汇习得进行深入分析。
二语词汇习得概念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词汇习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词汇是语言交际的基础。
从一语言到二语言的转变,学习者需要不断积累并掌握新的词汇,以便能够流利地表达自己,并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
二语词汇习得的概念涉及到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词汇时所经历的认知和心理过程。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学者们逐渐形成了关于二语词汇习得的概念。
史蒂文斯(1976)首次提出了“二语词汇习得”的概念,并指出它是指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接触、学习和使用,逐渐掌握并运用新的词汇。
此后,许多学者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讨论,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理论和观点,如应用语言学理论、认知语言学理论、词汇习得阶段理论等。
二语词汇习得的概念也包括了学习者在词汇习得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障碍。
学习者可能会遇到音、形、义、用等不同方面的难题,同时也会受到自身认知能力和心理因素的影响。
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旨在探讨学习者在词汇习得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寻求相应的解决方法和策略。
认知心理学角度词汇习得分析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词汇习得是学习者在习得、储存、记忆和运用词汇时所经历的认知过程。
认知心理学强调了学习者在词汇习得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认知活动,如感知、记忆、注意、思维等,这些活动对词汇习得过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感知是词汇习得的第一步。
学习者需要通过听觉或视觉等感知方式来接触和理解新的词汇,从而形成初步的词汇印象。
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的感知能力和语言输入的质量都对词汇习得产生了重要影响。
教师和教学材料的选择与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记忆是词汇习得的关键环节。
二语习得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母语习得理论(Theories of Acquisition of the Maternal Language)关于儿童对母语,主要是口语中的听和说的能力之获得的理论,主要有:行为主义理论,“先天伦”和认知理论等。
行为主义理论(behaviourist theory)的基础是“强化”论或刺激--反应论,代表人物有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和心理学家斯金纳等人。
这种理论认为:语言是一种人类行为,要观察语言行为就必须找出话语和产生它的环境之间的规律,找出话语和对它做出反应的话语之间的规律性,以便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母语习得理论。
斯金纳在他的代表作《语言行为》一书中认为语言不是一种思维现象,而是一种行为。
儿童母语习得要经过模仿--强化--成形三个阶段。
儿童首先模仿自己周围的语言,对环境或成人的话语做出反应。
如果反应是正确的,即说出的句子符合语法规律,成人就会给予赞扬或以其他方式进行鼓励,以便强化儿童的语言,增加儿童说话的正确性。
为了得到更多的赞扬和鼓励,儿童会重复说过的话,逐步养成习惯,并把它巩固下来。
这样,儿童言语行为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直到其习惯与成年人的说话方式相吻合。
行为主义理论并不能全面正确地反映出儿童母语习得的过程和心理特点。
行为主义者所理解的语言无非是声音的刺激和反应,而且把语言和思维(思想)等同起来。
布龙菲尔德的公式S(实际刺激)—r(言语反应)……s(言语刺激)R(实际反应)就表明了这一点。
行为主义语言观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反映了母语习得阶段的阶段性成果,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
它解释了一些母语习得的现象,特别是“语言时习惯”这一观点是不容易被否定的。
语言学习的“天性论”(innateness theory)用典型的理性主义的方法来解释儿童语言习得的问题。
代表人物是乔姆斯基和马克奈尔(D. McNeil)。
这种理论认为:儿童生下来就有一种适于学习语言的、人类独有的能力,即儿童天赋的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简称UG)知识。
二十年来中国儿童词汇习得述评
2012.05对儿童母语习得的研究一直是心理学家、心理语言学家、语言学家们非常感兴趣的领域,国内外对此的研究也层出不穷。
研究者以观察、测试等手段,大量纪录和分析儿童语言特征,对儿童语言的发生和发展、心理机制、表现特点和相关因素均作了较详细的研究和解释。
刘珣先生认为:我国儿童汉语习得的研究,最早可上溯到五四时期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对其儿子语言发展进行的研究,以及后来赵元任先生于1951年发表的对其孙女学话过程的观察研究。
中间经过了相当长的中断期。
80年代开始在老专家学者和中青年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儿童语言研究又有了较大的进展。
本文主要对近二十年来我国儿童的词汇习得研究进行总体叙述和评论。
“习得”通常是指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通过旨在沟通意义的言语交际活动,不知不觉(潜意识)地获得一种语言。
第一语言习得的典型例子是儿童习得第一语言,一般情况下是母语。
关于儿童第一语言的习得过程,刘珣认为大体上有五个阶段:喃语阶段(半岁至一岁)、独词句阶段(一岁左右)、双词句阶段(一岁半以后)、电报句阶段(两岁至两岁半)以及成人句阶段(两岁半到五岁)。
儿童在独词句阶段学习用单个词表达意思,如“妈妈”;到双词句阶段时出现了由两个词组成的句子,如“要糖”;到了电报句阶段,儿童出现了多词句,如“妈妈袜袜”;直至成人句阶段结束,儿童第一语言口语的习得过程已完成,基本语法体系已掌握。
周国光曾指出:从儿童语言结构能力的发展角度来看,可以把儿童语言发展的阶段分为词语法阶段(一岁到一岁半)、词组语法阶段(两岁起)和句语法阶段(三岁进入)三个阶段。
在词语法阶段,儿童构成语言的句法单位是单词;在词组语法阶段,儿童构成语言的句法单位是词组;在句法阶段,儿童构成语言的单位又增加了分句。
通过两人对儿童第一语言习得阶段的不同划分,我们可以看到,周的词语法阶段包括了单词句、双词句和电报句,而刘则把这三个阶段独立划分。
而且两人对何时进入什么阶段的时间划分也有差异。
第二语言习得复习整理
一、名词解释1、母语:“母语”通常是指学习者家庭或者所属种族、社团使用的语言,因而也称作“本族语”。
一般情况下,母语通常是幼儿出生后最先接触、习得的语言。
也被称作“第一语言”。
2、目标语:“目标语”,也称“目的语”,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
这种语言可能是他的第二语言、第三语言甚或第四语言。
它强调的是学习者正在学习的任何一种语言,与学习者的语言习得环境无关。
美国学生无论在美国学习汉语,还是在中国学习汉语,其目的语都是汉语。
如果他们同时在学习法语,那么法语也是他们的目的语。
对第二语言学习者而言,母语对其目的语的习得具有重要的影响。
3、第二语言:相对于第一语言而言,指在母语之后再学习另一种语言。
第二语言习得可能发生在自然环境,也可能在正规的课堂环境中。
在课堂环境下学习的第二语言被称为外语。
Ellis (1994)“第二语言”是相对于学习者习得的第一语言之外的任何一种其他语言而言的。
因此,“第二语言”自然包含第三、第四或更多的其他语言。
4、对比分析:对比分析是把两种语言进行对比,从而确定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对比分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预测母语对第二语言学习可能会造成的影响,即第二语言学习者受母语干扰可能会出现的错误,从而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措施。
5、第二语言习得:人们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或者课堂环境中潜意识地或者有意识地获得母语之外的另一种语言。
6、中介语:“中介语”(interlanguage)这一概念是由语言学家塞林克()于1969年提出来的。
中介语是指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其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逐渐过渡的动态的语言系统。
7、偏误:偏误是对正确语言的偏离,也就是离开了轨道。
这种错误是系统的,有规律的,它反映说话者的语言能力。
8、偏误分析:系统分析学习者偏误,研究来源,揭示学习者中介语体系。
对学生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所犯的偏误进行分析,从而发现第二语言学习者产生偏误的规律,包括偏误的类型,偏误产生的原因,某种偏误产生的阶段性,等等。
语言习得的名词解释
语言习得的名词解释语言习得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与他人交流及接触语言环境,自然而然地掌握其母语或第二语言的过程。
与语言学习相对应,语言习得强调的是个体在真实语境中的生活经验,通过模仿、交流和实践来获得语言能力,而非通过教学和系统学习。
【引言】语言是人类最为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它不仅能帮助我们传递信息,还能展现我们的思想、情感和文化。
然而,对于母语者和非母语者而言,掌握一门语言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这就引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语言习得。
本文将对语言习得进行解释和探讨。
【解释】语言习得是指个体在无意识的情况下通过实际使用和接触语言环境来自然而然地获得和掌握语言的能力。
一般来说,语言习得发生在儿童早期,他们通过与家人、朋友和社会成员的交流来学会母语。
这是一个无意识且自然的过程,儿童不需要受到正式的教学和训练。
【习得与学习的区别】与语言习得相对的是语言学习。
语言学习是指通过意识和有目的的学习来掌握一门新语言的过程。
这种方式常常出现在成人学习第二语言的情景中。
通过学习语法规则、词汇记忆和语言规则等方法,个体可以逐渐掌握一门新的语言。
与习得不同的是,学习并不依赖于实际语言环境和交流,而是通过教学和学习材料获取。
【习得的特点】语言习得有着其独特的特点。
首先,语言习得是一个自发的过程。
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参与社会活动,无意识地习得语言。
其次,语言习得是一种感知和认知的过程。
儿童通过理解、分析和模仿其他人的语言表达来逐渐掌握母语。
再次,语言习得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从简单的词汇使用和基本句型逐渐发展到使用复杂的语法结构和丰富的词汇。
【习得的环境与影响因素】语言习得的环境对个体的语言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儿童需要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这意味着他们需要与说话流利、正确的成人和同龄人进行有效的交流。
其次,文化背景和社会互动也对语言习得有着深远的影响。
家庭和社会的文化背景会影响到儿童对语言运用的理解和使用。
儿童词汇的发展及第二语言词汇的习得
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1993.
[3]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5月,p:271.
[4]陈琴,庞丽娟.幼儿双语教育问题探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6年第5期.
[5]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李燕芳,解会欣,董奇.汉语儿童在阅读语境中学习英语词汇的效果及影响因素[J],应用心理学,2008,(3).
[7]彭祖智等:《3-6岁儿童言语发展的初步分析》,中国心理学会1984年学术年会资料.
[8] 孙燕青,多媒体动画片语境条件下的儿童英语词汇学习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1.
[9] 孙燕青,董奇.在多媒体语境条件下词类对儿童英语词汇学习效果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4).
[10]田秋香.不同加工层次对小学生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D].重庆大学,2005.
[11]引自史慧中:《3-6岁儿童语言发展与教育》,见朱智贤主编《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国卓越出版公司,1990年版,P:103.
[12]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p:205.。
第二语言习得的名词解释
第二语言习得的名词解释在全球化的今天,掌握第二语言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技能。
然而,要真正掌握一门第二语言并不容易,这涉及到一个人习得第二语言的过程,即第二语言习得。
本文将对第二语言习得进行解释,探讨其重要性以及影响因素。
第二语言习得,指的是一个人在其已掌握母语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使用而获得并掌握的第二种语言。
与第一语言习得的过程相似,第二语言习得也是一个漫长而渐进的过程,通常涉及到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的发展。
对于成年人而言,第二语言习得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相比于儿童,成年人的学习能力和语言灵敏度已经相对降低。
而且,成年人可能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模式,导致学习第二语言时遇到一些困难。
因此,成年人在第二语言习得上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努力。
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因素众多。
首先,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动机对于第二语言习得的进展至关重要。
积极主动、有明确目标,并且愿意付出努力,往往能更快地掌握一门第二语言。
其次,学习环境也对于第二语言习得至关重要。
身处在一个使用目标语言的环境中,能够提供更多实践和沉浸式的语言输入的机会,有助于加速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
除了个人因素和学习环境,第二语言习得还与语言本身的特点有关。
不同的语言之间存在许多差异,包括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
这些差异可能会对学习者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对于以汉字为主体的语言,如中文,学习者可能需要额外花费精力记忆大量的汉字,而对于以拉丁字母为主的语言,如英语,音标的掌握则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另外,第二语言习得还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
每种语言都反映了一种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因此,学习者还需要了解和适应目标语言所属文化的一些特点。
这包括语言之间的礼貌用语、社交习俗以及人际交往方式等方面。
只有通过了解并融入文化,才能真正地掌握第二语言。
虽然第二语言习得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它也有许多好处。
首先,掌握第二语言可以为个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许多跨国公司需要员工掌握多种语言,能与不同国家的人进行交流。
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和机制
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和机制语言习得是每个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涉及到许多复杂的过程和机制。
从早期的听觉和语音感知,到词汇和语法的掌握,儿童经历了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最终能够流利地运用语言来表达思想和进行交流。
本文将探讨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和机制,并分析其关键要素。
一、儿童语言习得的阶段1. 前期听觉和语音感知阶段在出生后的头几个月,婴儿会开始对周围的声音产生兴趣,并通过听觉感知和模仿来学习语言。
他们能够辨别语音的差异,并逐渐学会还原并模仿一些基本的音节。
2. 词汇和词义习得阶段在宝宝12个月左右,他们开始学习并使用第一个词汇。
在这个阶段,婴儿通过与父母和其他照顾者的日常互动,逐渐学会将词汇与事物联系起来,并理解词汇的基本意义。
3. 语法和句子结构学习阶段大约在2-3岁时,儿童开始学习语言的语法规则和句子结构。
他们能够逐渐理解和使用简单的句子,并开始表达更复杂的意思。
这个阶段是语言习得中的关键时期,儿童会迅速掌握各种语法规则。
4. 语言运用和沟通阶段在前几个阶段建立的语言基础上,儿童逐渐学会运用语言来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
他们能够使用适当的词汇和语法来表达自己的意愿、感情和需求。
二、儿童语言习得的机制1. 意义赋予机制儿童在语言习得过程中,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来理解词汇和句子的意义。
他们会观察和模仿父母和其他成年人的语言行为,并逐渐明白语言的目的和功能。
2. 建构主义机制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儿童在习得语言时是通过积极参与和探索来构建自己的语言系统。
他们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语言输入,更是通过自己的动作和体验来获得语言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误差校正机制当儿童在语言使用中出现错误时,父母和其他成年人会进行纠正和指导。
这种错误校正机制帮助儿童意识到语言使用中的不准确之处,促进他们逐渐掌握正确的语言形式和规则。
4. 社会文化影响儿童的语言习得过程受到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他们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接收到不同的语言输入,并根据不同的社会角色和交流场景进行语言使用的调整和适应。
浅谈儿童第一语言习得与成人第二语言习得
浅谈儿童第一语言习得与成人第二语言习得浅谈儿童第一语言习得与成人第二语言习得语言是人类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工具,不同年龄段的人在语言习得上存在着差异。
儿童在自然环境中习得母语,而成人学习第二语言则需要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
本文将从儿童第一语言习得和成人第二语言习得的角度探讨这两者之间的差异。
首先,儿童在习得第一语言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儿童从出生开始就面临着沉浸在语言环境中,对语言的感知能力更为敏锐。
他们能够准确地模仿和发音,快速地掌握语言的基本规则。
与此同时,儿童的语言习得过程是自然而然的,他们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和使用来不断提高语言能力。
儿童的大脑对于语言习得具有天然的适应性,能够较快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相比之下,成人学习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相对困难一些。
因为成人从小已经掌握了母语,学习第二语言需要他们打破原有的语言思维模式,接受新的语言规则和结构。
成人在学习语言时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如学习时间的限制、学习动机的差异等。
尽管成人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较强,但他们相对于儿童而言,总体上更难获得语言的纯正发音和自然表达。
其次,儿童和成人在语言使用方面也存在差异。
儿童第一语言习得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他们的目的是为了与自己周围的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因此,他们更注重语言的实用性和交际功能,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习得并应用语言。
儿童在语言习得过程中会逐渐掌握词汇、句法和语用等各个层面的知识。
相比之下,成人学习第二语言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交际范围和应对特定的语言环境。
成人在学习第二语言时,需要研究语法规则、词汇知识等基础内容,以及文化差异、语言习惯等实践性知识。
成人在学习第二语言时会更倾向于在学习上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归纳,通过反思和训练来提高语言水平。
此外,儿童和成人在语言习得的时间上也存在差异。
儿童在自然环境中习得母语,整个习得过程几乎是无意识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逐渐掌握和应用语言。
相比之下,成人学习第二语言需要通过有意识的学习和不断的练习。
二语习得词汇习得的研究
二语习得词汇习得的研究
1.词汇习得路径:研究者关注非母语者词汇习得的路径和顺序。
他们通过观察学习者在不同语言阶段中的词汇使用和掌握情况,分析习得过程中的模式和规律。
2.习得词汇特征:研究者研究非母语者在习得词汇时所面临的挑战和难点。
例如,有些词汇可能与学习者的母语相似,易于掌握,而有些词汇则完全不同,较难习得。
3.词汇习得策略:研究者研究非母语者在习得词汇时所使用的策略。
例如,重复学习、使用词汇卡片、通过上下文推测词义等。
通过了解学习者使用的策略,可以帮助教育者设计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4.词汇习得测量:研究者使用各种测试和测量工具,如词汇量测试、词义测试、词法结构测试等,评估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中的词汇习得情况。
这可以提供对学习者词汇水平的客观评估,并用于研究中的数据分析。
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问卷调查、语料库研究、观察等。
研究者可能使用群体研究方法,通过收集大量的数据来进行统计分析;也可能使用个案研究方法,深入研究一些具体学习者的词汇习得过程。
总的来说,二语习得词汇习得的研究旨在增进对非母语者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如何习得和使用词汇的理解,以促进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和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
语言学中的语言习得
语言学中的语言习得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它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和思维的表达方式。
人类对语言的习得是一个复杂而神奇的过程,引发了许多语言学家的兴趣和研究。
在语言学中,语言习得是一个广泛的领域,涵盖了从婴儿学语到成人学习第二语言的各个方面。
语言习得可以分为母语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
母语习得是指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母语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听、说、读、写等各种方式进行的,而不需要特定的教学。
母语习得的关键是儿童的语言环境和经验,他们通过模仿和交流来逐渐掌握语言的规则和结构。
这个过程是自发的,无意识的,儿童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形成了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第二语言习得是指学习者在学习一门非母语的过程中掌握语言的能力。
与母语习得相比,第二语言习得更为复杂和困难。
学习者需要通过课堂教学、语言环境、自主学习等多种途径来提高语言能力。
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学习者会面临语音、语法、词汇、语用等多个方面的挑战。
他们需要逐步理解和掌握语言的规则和用法,并能够在实际交流中流利地运用。
在语言习得中,有一些重要的理论和模型被提出来解释语言习得的过程。
其中最著名的是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理论和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语言习得是一种习得行为的结果,学习者通过反复的语言输入和输出来形成语言的习惯和规则。
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理论则强调语言习得是一种内在的心理过程,学习者通过对语言结构的理解和推理来掌握语言的规则和用法。
除了理论和模型,语言习得还与许多其他因素密切相关。
其中最重要的是个体差异和环境因素。
个体差异指的是不同学习者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差异,包括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学习策略等方面。
环境因素则包括语言环境、学习环境、教学方法等。
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学习者的语言习得,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在语言习得中,还存在一些常见的问题和误区。
其中之一是焦虑和恐惧。
许多学习者在学习语言时会感到焦虑和恐惧,担心自己的发音、语法或词汇使用是否正确。
儿童词汇的发展及第二语言词汇的习得知识交流
儿童词汇的发展及第二语言词汇的习得儿童词汇的发展及第二语言词汇的习得易江菊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建筑材料。
儿童词汇的丰富程度,反映了儿童言语发展的水平,也直接影响着儿童言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与此同时,言语在儿童心理发展中具有概括作用和调节作用,因此儿童词汇的发展状况,也是其智力发展的标志之一。
随着与成人交往的不断加深,以及实践活动的日益复杂化,幼儿的词汇逐步发展。
这主要表现在词汇数量的增长、词类范围的扩大、词汇内容的丰富与深化以及积极词汇的增加等发面。
一、儿童词汇数量的增长儿童的词汇量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长。
幼儿期是人一生中词汇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其中,3~4岁幼儿词汇量的年增长率尤为最高。
关于词汇量发展的研究,由于国内外研究者所用的指标、研究取样以及地域、时代背景的差异,所得的结果不尽相同。
(见表1-1)1表1-1 儿童词汇数量比较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儿童词汇量发展有三大趋势:1、3~6岁儿童的词汇量是以逐年大幅度增长的趋势发展着的;2、3~6岁儿童的词汇量的增长率呈逐步递减趋势;3、3~4岁和4~5岁是词汇量飞跃发展的时期。
2二、儿童词类范围的扩大词汇量是从数量方面来说明儿童词汇发展的水平,而词类范围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儿童词汇的质量。
按照词的抽象概括程度,词有实虚之分,按其词义又可分10类。
儿童对虚词的理解程度,更能反映其词汇发展的水平,也能说明其智力发展相对达到较高的水平。
有关幼儿词类的研究(朱曼殊等,1979;彭祖智,1984;史慧中,1990)表明,儿童掌握各类词的顺序为:儿童最先掌握的是实词,其中最先和大量掌握的是名词,其次是动词,再次是形容词;虚词如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等,儿童掌握较晚,它们在儿童词汇中的比例也较小。
(见表2-1)3表2-1 3~6岁儿童各种词类变化比例2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p:205.三、儿童词汇内容的丰富与深化国内外有关研究(艾利康宁,1958;朱曼殊等,1986;史慧中,1989)表明,幼儿词汇的内容涉及非常广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词汇的发展及第二语言词汇的习得易江菊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建筑材料。
儿童词汇的丰富程度,反映了儿童言语发展的水平,也直接影响着儿童言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与此同时,言语在儿童心理发展中具有概括作用和调节作用,因此儿童词汇的发展状况,也是其智力发展的标志之一。
随着与成人交往的不断加深,以及实践活动的日益复杂化,幼儿的词汇逐步发展。
这主要表现在词汇数量的增长、词类范围的扩大、词汇内容的丰富与深化以及积极词汇的增加等发面。
一、儿童词汇数量的增长儿童的词汇量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长。
幼儿期是人一生中词汇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其中,3~4岁幼儿词汇量的年增长率尤为最高。
关于词汇量发展的研究,由于国内外研究者所用的指标、研究取样以及地域、时代背景的差异,所得的结果不尽相同。
(见表1-1)1表1-1 儿童词汇数量比较1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5月,p:271.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儿童词汇量发展有三大趋势:1、3~6岁儿童的词汇量是以逐年大幅度增长的趋势发展着的;2、3~6岁儿童的词汇量的增长率呈逐步递减趋势;3、3~4岁和4~5岁是词汇量飞跃发展的时期。
2二、儿童词类范围的扩大词汇量是从数量方面来说明儿童词汇发展的水平,而词类范围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儿童词汇的质量。
按照词的抽象概括程度,词有实虚之分,按其词义又可分10类。
儿童对虚词的理解程度,更能反映其词汇发展的水平,也能说明其智力发展相对达到较高的水平。
有关幼儿词类的研究(朱曼殊等,1979;彭祖智,1984;史慧中,1990)表明,儿童掌握各类词的顺序为:儿童最先掌握的是实词,其中最先和大量掌握的是名词,其次是动词,再次是形容词;虚词如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等,儿童掌握较晚,它们在儿童词汇中的比例也较小。
(见表2-1)3表2-1 3~6岁儿童各种词类变化比例2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p:205.3彭祖智等:《3-6岁儿童言语发展的初步分析》,中国心理学会1984年学术年会资料.三、儿童词汇内容的丰富与深化国内外有关研究(艾利康宁,1958;朱曼殊等,1986;史慧中,1989)表明,幼儿词汇的内容涉及非常广泛。
以名词为例:在幼儿期,儿童掌握的具体名词量都远远高于抽象名词,但是抽象名词的年增长率却高于具体名词。
(见表3-1)4研究发现,幼儿掌握和使用得最多的是与他们日常生活内容密切相关的词,常用名词包括人物称呼、身体、生活用品、交通工具、自然常识、社交、个性、时间、空间概念等。
随着认知经验的丰富及认知水平的提高,幼儿逐渐掌握更多的名字,同时也理解了一些较难理解、记忆的名词。
表3-1 学前儿童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比率情况表4引自史慧中:《3-6岁儿童语言发展与教育》,见朱智贤主编《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国卓越出版公司,1990年版,P:103.同时,幼儿词汇的概括性和抽象性也在增加,对每一个词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也不断丰富和深刻。
随着对词义理解的逐步加深,幼儿不仅能够掌握词的一种意义而且能够掌握词的多重意义,不仅能掌握词的表面意义,而且能掌握词的转义。
但总体说来,幼儿对词的理解还不能达到确切的概念水平。
这一方面充分反映了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幼儿的年龄特点,另一方面也表明,词的抽象性和概括性的增加使幼儿有了进行初步抽象思维的可能性。
四、儿童积极词汇的增加积极词汇是指儿童既能理解又能正确使用的词汇;消极词汇是指儿童或者不能理解,或者有些理解却不能正确使用的词汇。
儿童能说出的词汇,不代表他们能够正确理解或使用。
幼儿对词义的理解常有或者失之过宽,或者失之过窄的现象。
过宽的如把“破烂”说成“坏”,“短”说成“小”,“粗”说成“胖”;过窄的如“珍贵”只是指“熊猫”,“辛苦”只是指“妈妈”、“阿姨”等5。
另外,幼儿也存在“造词现象”。
如一个4岁的孩子说“他在讲话,讲地下的话”(指低着头讲话);又如幼儿能够区分大红和分红,但不掌握粉红这个词,变说成“小红”等。
6这些错误的出现,部分在于幼儿未能真正理解词汇的意义;部分在于不会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说词汇。
儿童的词义的理解受到思维发展水平的制约,因此过于抽象或者远离幼儿生活的词,幼儿使用起来还是存在困难。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逐步增强,因此掌握的积极词汇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长。
研究表明,儿童能够积极应用的时间词汇与儿童在该年龄段所知道的时间词的总和之百分比是:2岁占%;岁占%;3岁占%;岁占%;4岁占%;5岁占;6岁占%。
75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5月,p:279.6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5月,p:279.7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p:212.五、儿童词汇习得的心理认知机制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词汇习得理论的研究主要涉及词汇的定义、词汇控制、词汇记忆、词汇学习策略及词汇量的测试和评估等方面。
国内外词汇习得理论的研究把学习者理想的词汇习得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意义与形式对应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记忆词的发音、形式以及母语等值词的含义;其次是语义化阶段:学习者在对所学单词的语义加深理解的同时,辨析该词与其他单词的语义关系;最后是建立语义网络阶段:学习者通过建立网络的方法重新调整或改变词汇的储存方式。
事实上,词汇习得的过程与人类获得程序性知识的认知规律是一致的。
认知心理学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指关于事物和事实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指如何进行各类认知活动的知识。
程序性知识的获得通常分为三个阶段:新信息输入与建构阶段;通过规则变式练习阶段,实现概念和规则从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过渡;高级阶段,规则达到自动化并完全支配人的行为。
8达到了自动化的阶段的表现即具备内在的词汇能力,不仅知道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而且能用之正确地指称世界。
六、儿童第二语言词汇的习得(一)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成就最大、影响最广的要算克拉申。
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主要由以下五个假设组成:(1)习得——学得差异假设(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在克拉申看来,人类是通过“习得”和“学得”两种途径来获得第二语言的。
“习得”类似于儿童母语能力发展的过程,是一种无意识地、自然而然地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学得”即通过教师讲解语言现象和语法规则,并辅之以有意识的练习、记忆等活动,达到对所学语言的了解和对其语法概念的“掌握”。
克拉申强调“习得”是首要的,但也并不排斥“学得”的作用。
(2)监检假设(The Monitor Hypothesis):监检假设与“习得——学得差异”假设密8 Anderson , Psychologyand Its Application, 2nd Edition[M].New York:Freeman,1985:198-199.切相关,它体现出“习得”与“学得”的内在关系:即话语由“习得”系统产生,经“学得”系统监检后产生。
也就是说,语言“习得”能引导我们讲第二语言,并直接关系到我们说话的流利程度;而语言“学得”只起监检或“编辑”的作用,以使之符合语法规定或语言习惯。
语言“学得”监检功能的充分发挥作用有赖于三个条件:语言使用者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才能有效地选择和运用语法规则;语言使用者的注意力必须集中在所用语言的形式上,也就是说,语言使用者必须考虑语言的正确性;语言使用者必须已经具有所学语言的语法概念及语言规则的知识。
(3)输入假设(The Input Hypothesis):输入假设是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核心部分。
克拉申认为,只有当学习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ve input),即略高于他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而他又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意义或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时,才能产生语言“习得”。
同时,理想的输入应具备可理解性(comprehensibility);既有趣又有关(interesting and relevant);非语法程序安排(not grammatically sequenced);足够的输入量(enough input)等条件。
(4)情感过滤假设(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这一假设认为,有了大量理想的输入环境并不能保证学习者可以顺利习得第二语言了,语言输入必须通过学习者的情感过滤才有可能变成语言“吸入”(intake)。
克拉申在总结他第二语言教学经验时指出,学习者的学习动力、性格以及情感状态都会影响其习得语言的速度和质量。
(5)自然顺序假设(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这一假设认为,人们对语言结构知识的习得实际上是按一定顺序进行的,其次序是可以预测的。
语言习得理论的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儿童或成人,无论学母语或学第二语言,都按一定的自然顺序来习得语言结构;也就是说,有些语言结构先习得,另一些语言结构后习得。
例如:在儿童和成人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时,先掌握进行时,后才能掌握过去时;掌握名词复数之后才能掌握名词所有格等。
(二)如何构建有效的第二语言词汇学习环境有学者认为,幼儿期儿童大脑、语言和思维等的发展使双语教育成为可能,但这种可能性能否真正转变为现实,还要取决于是否具备相应的外部条件,即自然的语言环境和适宜的教育。
9语言环境是由儿童所处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往往具有不可控性,因而成人探索有效的双语教育环境尤为重要。
国内关于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英语领域,已有的研究涉及三种提高英语词汇学习的有效学习环境:一是多媒体语境学习:孙燕青10、董奇11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儿童通过多媒体动画片语境进行英语词汇学习具有可行性。
二是听故事语境学习:田秋香通过研究发现,中国儿童能够通过听英语故事附带习得英语生词,且深层加工条件下的学习效果显著大于那种仅呈现目标词的拼写,或目标词的意义和拼写均不呈现的加工条件下的学习效果。
12三是文本阅读语境:李燕芳等人经过研究发现:五年级汉语儿童能够在英文文本阅读中习得生词的含义,学习的可能性达到30%;但其个体差异较大,语境线索强度和被试的词汇水平均可影响儿童在此语境中的英语生词学习效果。
13参考文献:[1]Anderson, Psychologyand Its Application,2nd Edition[M].New York:Freeman,1985:198-199.[2]Lewis lexical Approach:The State of ELT and a Way Forward[M].England: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1993.[3]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5月,p:271.[4]陈琴,庞丽娟.幼儿双语教育问题探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6年第5期.[5]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6]李燕芳,解会欣,董奇.汉语儿童在阅读语境中学习英语词汇的效果及影响因素[J],应用心理学,2008,(3).9陈琴,庞丽娟.幼儿双语教育问题探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6年第5期.10孙燕青,多媒体动画片语境条件下的儿童英语词汇学习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1.11孙燕青,董奇.在多媒体语境条件下词类对儿童英语词汇学习效果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4).12田秋香.不同加工层次对小学生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D].重庆大学,2005.13李燕芳,解会欣,董奇.汉语儿童在阅读语境中学习英语词汇的效果及影响因素[J],应用心理学,2008,(3).[7]彭祖智等:《3-6岁儿童言语发展的初步分析》,中国心理学会1984年学术年会资料.[8] 孙燕青,多媒体动画片语境条件下的儿童英语词汇学习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1.[9] 孙燕青,董奇.在多媒体语境条件下词类对儿童英语词汇学习效果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4).[10]田秋香.不同加工层次对小学生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D].重庆大学,2005.[11]引自史慧中:《3-6岁儿童语言发展与教育》,见朱智贤主编《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国卓越出版公司,1990年版,P:103.[12]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p: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