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_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

2、品味文中的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

3、体会作者蕴含在文字中的丰富情感,感悟作者乐观旷达的处世态度和人格魅力。

二、教学重点
品析文中意境的精妙,体悟作者蕴含在文字中的丰富情感。

三、教学难点
“闲人”中蕴含的丰富意蕴。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上课前,问大家一个问题,你喜欢看夜景吗?指名学生回答原因。

师:夜景之所以美丽,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月亮”的存在。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都在月光下留下自己的千思万绪和无限感慨。

谁能说说有关“月”的古诗词?生回答
师:老师也有一首非常喜欢的和月有关词——(出示《水调歌头》)这是其中的几句(齐读)相信大家并不陌生,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呀?
师:没错。

他就是北宋文学家苏轼。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月光穿越时空的隧道,和这位大文豪作一次心灵的交流吧。

(二)诵读韵律
1.请大家看到《记承天寺夜游》一课,自由地朗读课文,说说你读出了一件什么事?用简练的一句话回答。

2.课前同学们都做了预习,那我们来检测一下大家对字词的掌握情况。

请看屏幕,试着结合注释和文本,解释红色字体以及划线句子的意思。

同桌之间互相提问、互相解答。

教师考察“户”、“欣然”、“盖”以及重点句子
(点拨: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联系所学,前后贯通,尤其是文言文的学习,这样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3.本文的作者苏轼曾有一句名言——“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里的旧书指的是经典作品。

而这篇文章被历代文人称颂,可谓散文的经典。

那我们就用作者的主张去品读其文章吧。

首先,我们先来听读一遍课文,注意听出节奏和停顿。

(播放录音)
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注意读出节奏韵律。

指名学生读,师点评。

4.无句读朗读
去掉标点,进行无句读朗读。

自己练读,指名读,师点评,生齐读。

(三)赏读美景
过渡语:大家已经读出了节奏美,只是文章的美,不只体现在韵律上,还直接体现在对景物的描绘上。

1.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划出描写景色的句子,并进行赏析,在旁边作出批注。

(在这里老师给大家一个小提示:赏析语言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抓关键字的方法、或者看看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你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月光的清澈吗?指导朗读
在这样的月光下,你感受到一种怎样的意境?把你感受到的读出来。

指名读。

如果你置身于这样如真似幻的美景中,你会有怎样的感觉?指名读
2.老师也觉得这句很美,但是不够直接明了,于是我改了改——出示(我补上了“月色”,还换了换顺序)
你觉得该改的如何?为什么?指导学生读出作者的惊喜。

原句里没有一个“月”字却字字都见月的皎洁,可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谁还有自信读出这句的美?指名读。

生齐读
(四)品读感情
1.“一切景语皆情语”,情由景抒,景中含情,二者往往不可分割。

那么苏轼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赏月,你是从哪些词句中读出来的?
(你能尝试着把这种心情读出来吗?)边读边思考。

然后小组成员交流
小组成员汇报,师指导朗读。

2.本文有一句是作者直接抒发情感的——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多媒体展示)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呢?世间缺少的是这美景吗?而是缺少的——(生“闲人”)什么是“闲人”?(板书“闲”)——生:清闲的人。

这里清闲是指有大量空暇无所事事吗?好,我们先看一段资料。

(ppt出示)
从这段资料里我们可以看出,苏轼被贬谪黄州后的日子清闲吗?可以说过得很清苦,是吧?那这里的闲,是指什么呢?(启发:苏轼以闲人自居,说明他不像那些庸庸碌碌或者忙于为功名利禄奔波的世俗之人一样,他有闲情,更有雅致!有雅趣的人,才会玩味出这一夜的清辉)(板书“雅”)
那苏轼愿意做这样的闲人吗?
出示资料。

一个有如此宏图抱负、渴望建功立业的人,真的甘心做一个闲人吗?这里面还有什么情感?生回答。

郁郁不得志、悲凉、不甘心、自嘲……(板书“悲”)
尽管抱负未得施展,尽管被贬至这荒凉地,尽管不甘心、不如意,却还可以有赏月的雅致、有自嘲的精神,还可以写出这样美的散文,从这里你能感受到一个怎样的苏轼?生回答。

乐观、旷达……(板书“乐”)
读出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师生合读
谁试着把你感受到的作者的复杂的心境读出来?指名读。

我们把对作者情感的理解都融入进去,一起来朗读全文!
齐读(配乐)、指名读。

(五)拓展延伸,进一步感受苏轼的精神境界
苏轼的一生是坎坷的,然而他却用尽一生去追求、领悟另一种生活美:从京城贬到杭州,他说:“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被贬到黄州,他感到:“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被贬到惠州,他仍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直至贬到海南岛后,他仍泰然处之:“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从这段话里你感受到一个怎样的苏轼?生回答(乐观、豁达)
没错!正是他这种乐观、豁达的精神,才能使他在黄州原本落魄痛苦的岁月里,成就那么多被世人传颂的千古佳作,也成就他这段独放异彩的人生之旅。

(六)教师总结
在今后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也会遭遇逆境,会身处低谷,那时不妨读一读苏轼,让
我们的心灵更加澄澈清明,让我们的人生更加豁达从容!最后,把这两句话送给大家,希望同学们常怀乐观之心、笑对人生坎坷!
希望大家记住在不如意的环境中仍自得其乐的苏轼,记住那份超越孤寂、落魄的旷达情怀,记住我们的《记承天寺夜游》。

剩下的时间,大家试着把这篇文章记在心里好不好?
自由背诵。

学情分析
本班大部分学生学习习惯良好,语文功底较扎实。

在学习本文前,学生们已经完成了新课标中所要求的必背古诗文一半以上篇章的背诵,为文言文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在学习本文之前,经过检测,本班学生绝大多数都能熟练掌握之前所学的文言字词。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积累文言字词、疏通文意”的部分,都让学生在课前做了充分预习,课上就通过同桌合作的方式一带而过。

学生除了本单元刚学过的《三峡》、《答谢中书书》两篇文言文,还没有正式接触过描摹自然山水、寄情自然景物的古文,对如何发掘、体会景物描写背后作者的情感还较为陌生。

不过之前学过情景交融的现代散文,两者有共通之处,那就是通过对用词、绘景的语句、议论、抒情语句的筛选、辨析,从而发掘作者在其中寄予的情感、表现的心境。

所以要通过反复的阅读来使学生先感受作者描绘月光时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此外,需要通过补充课外与本文相关的史实资料、苏轼被贬至黄州的背景资料,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本文的作者、了解本文的创作背景,从而更好地发掘《记承天寺夜游》一文短短文字背后蕴含的作者复杂而微妙的情感和心境。

这样基本上就可以完成本文重要的两个教学目标:赏读美景和品读情感。

效果分析
本节课教学效果分析如下:
1.课堂一开始以谈话导入,让学生感受到“月夜”的美妙,创设了符合本文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充满诗意的教学情境中开始本文的阅读。

2.在问题设计上尽量把主动权交给学生,问题多为开放性的,没有对错的约束,这就保证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3. 引导学生根据提示自主赏析描写景物的句子,把感受意境的主动权都交给学生,激发了学生的自主研读能力以及学习的主动性。

4. “品味作者情感”的环节,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让小组成员在交流讨论中拓宽自己的思路,感受作者复杂的心境。

5.拓展延伸环节,通过出示作者的背景资料而让学生对苏轼的境遇有所了解,从而对本文中蕴含的作者的精神作出判断、评价,引导学生感悟苏轼乐观、旷达的精神,从而获得对人生有益的启示。

《记承天寺夜游》教材分析
《记承天寺夜游》隶属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这一单元是本册书中第二个文言诗文单元,包括五篇文言文和四首古诗。

本单元的诗文都具有情景交融的特点,不同之处在于各自描绘的景、时、表达的情感、表达情感的方法、语言风格。

将这样的诗文归置在一个单元里,旨在让学生通过阅读描绘自然山水的优秀诗文,“激发灵性,陶治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每一篇都堪称经典,可教之处甚多,但实际教学中总要有所取舍。

本单元说明中写道:“学习本单元描绘自然山水的优秀诗文,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

在反复诵读中,进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并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

”这段话基本确定了本单元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一是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的帮助下,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文章的内容大意;一是通过反复诵读,能说出在文章叙事、绘景中作者所蕴含的情感。

《记承天寺夜游》篇幅短小,“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微妙复杂的心境,语言朴素而又含有深长的意味”。

正是以上这些,点出了《记承天寺夜游》异于本单元其他文章之处。

所以本文在本单元应当承担的教学目标的关键词基本可以确定为:语言特色、情感或心境。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为写月光的高度传神之笔。

短短三句,没有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

这几句写月光,也是写作者的心境。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二人者耳。

”是全文升华情感的点睛之笔。

本文以独到的手法表达了作者以“闲人”自居所蕴含的复杂情感。

因而领悟“闲”的深刻含义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

“闲”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些安慰:一是以“闲人”自居,有一种拥有雅趣的自得,那些庸俗之人何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二是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当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悲凉。

但作者并未因此而委靡,而是以乐观豁达的态度面对挫折,在美好的大自然中寄托
“闲情”。

而也只有在这样的心境之中,看到的月景才能那样迷人。

作者将这种超脱的情感融人记叙、描写之中,看似只有景,却处处用情,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阅读此文,眼前犹如展开一幅笔墨淡雅的画卷。

虽无雄阔的气势,却给人以清新、恬适的感受。

评测练习
1.《记承天寺夜游》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__,字_________,号____________。

北宋_______家,_______家。

和父亲_______、弟弟_______同列于“唐宋八大家”,合称“_________”。

2.下面对加横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 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C.怀民亦未寝(睡觉) 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3.选出句子阅读停顿正确的一项()
A.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C.但少闲如吾/两人者耳。

D.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翻译句子。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填空:
(1)文中描写月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一个____________的美妙境界。

(2)文中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简答:文章结尾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写在作者贬职期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一致。

B.文中“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等句都与“闲”字相关。

C.苏轼此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

D.本文写景较为简洁,用素描的笔法,写月色,写景物,给人清静雅致的感觉。

8.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哪里都有月夜、竹柏,只是缺少我们两个这样的赏月的“闲人”罢了。

B.表现了作者为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而产生了异常欣喜的心情。

C.表现了作者在政治上受排挤,心情苦闷,只好去大自然中寻找快乐和解脱。

D.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课后反思
根据对教材、对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我的教学思路——那就是以“读”贯穿:初读韵律、再读美景、最后品读情感。

本课的教学思路整体上比较清晰,教学环节衔接也比较自然。

在教学过程中,我个人觉得有以下几方面值得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保持和发扬:
1.文言文要以诵读为基础。

因为文言文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应多让学生去感知。

感知的最好办法就是诵读。

所以在本课的教学当中我采取了多种方式的诵读方式,让学生在不断的诵读过程中去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

2.新课标中要求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的主体是学生。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文章文意的疏通这一块我采取了学生自主疏通,老师点拨的教学方式。

在品味意境的环节,问题设置的开发性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3.一节课的课堂时间是有限,一节课的关注点是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的。

教师要舍得舍弃。

按照传统的教法,《记承天寺夜游》的教学点可以有很多:理解重点词句;欣赏文中的写月色的句子,体会作者的心境;结合作者在黄州的经历,探究“闲人”的内蕴……但在40钟时间内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那么就只能选择其中最有价值的一点来教学,来挖掘。

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就选取了“闲人”作为突破口,层层深入,让学生体会作者的复杂而微妙的心境。

虽然本课的教学在整体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还有几个地方自己觉得没把握好,觉得有些遗憾:
1.在引导学生领悟“闲人”的意蕴时,有些操之过急,不知不觉中就会抢学生的表达时间,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

2. 临场发挥能力欠佳,使得学生的精彩展现得不够,对学生的当场激励和评价都有待改善。

课标分析
《记承天寺夜游》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一个文言诗文单元里的一篇短文。

根据新课标中提到的“学习文言文,要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了解课文所蕴涵的思想
观点和感情;要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要求,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通过合作的方式自主疏通文意,在此基础上反复朗读,在读中体悟作者的思想情感”。

新课标中还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一方面我通过出示作者的背景资料而让学生对苏轼的境遇有所了解,从而对本文中蕴含的作者的精神作出判断、评价;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品味文中经典的描写月光的句子,感受作者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本课的教学,基本点就是“以读代讲,读中感悟”。

比如在赏析“庭下月色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时,把感受意境的主动权都交给学生,老师只作出朗读的点拨,并不作过多的分析。

这一点也符合了新课标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过度发挥。


最后,引导学生感悟苏轼乐观、旷达的精神,从而对人生产生有益的启示,这一点也符合新课标“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