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论知识专题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辩证唯物论知识专题

【考点扫描】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物质

自然界、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是客观的

人们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

(2)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

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反作用

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3)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了解国情,立足国情

(4)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从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提示—核心概念与基本理论:物质、意识、客观、主观、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实事求是、规律、规律的客观性、主观能动性。

【知识网络】

前 认识 提 利用 结合

【考点简析】

1、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

①从定义上看,物资是指不依赖于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它的唯一特性辩证唯

物论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一切从实际出发

能正确反映物质 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意识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

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规律客观性 人的主观能动性 按规律办事 实事求是 发挥主观能动性

是客观实在性。②从属性上看,它的根本属性是运动,除此之外,它还具有可知性、永恒性和无限性等。③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上看,物质不依赖于意识,可以离开意识而独立存在,但是意识离不开物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事物的发展。④从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上看,物质是对物质具体形态的抽象和概括,它与物质具体形态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2、理解自然界、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是客观的,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懂得人们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

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在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所以说,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要求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为基本前提,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从社会的产生来看,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来看,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客观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从社会的运行来看,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因而,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要求人们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社会的客观性为基本前提,遵守社会发展的规律。

总结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3、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1)区分意识的产生和本质。

产生: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意识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本质: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任何意识都根源于物质,其内容归根到底来自于客观事物。其本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却是客观的,进一步说明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物质决定意识。(2)理解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到主、客因素的制约。从主观因素来讲,主要有:立场不同,即利益立足点不同;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不同,思维方法不同;知识构成不同。

我们要端正立场,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来观察事物,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为指导,不断充实我们的科学知识,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才能够在正确认识世界的道路上不断前进。(3)理解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反作用。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这就是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

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地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4)懂得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它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全面实现,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今天,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更加重大的现实意义。

4、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1)了解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或说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即任何哲学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真正承认物质是本原,物质

决定意识,那就要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物质与意识谁决定谁,哪个是本原,是物质的基本问题的最重要的方面。意识能否反映物质,即物质是否可知,是关系的另外一个方面。

(2)理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根本对立的;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二者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要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切实放在中国国情之上;客观地看待周围有人和事,办事情应有认真精神;正确地估量和对待自己。

(3)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和意义。

含义:即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并以之决定我们的主观思想和行动。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主观符合客观。

判断: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出发点。这个命题是错误的,应该是从实际出发。

意义:它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它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它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4)懂得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在人们的活动中表现为客观实际和主观认识的关系。而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说到底都是在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既然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那么,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时就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怎样做到:①客观实际是全面的(许多事实的总和),又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应全面把握实际,把握变化发展的实际,不断地使我们的思想适应变化发展了的实际。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必须反对主观主义(验经验主义、教条主义或本本主义)。

(5)懂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了解国情,立足国情。

①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国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我们当前最大的实际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②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国情,是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础。

5、规律的客观性

⑴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⑵规律是客观的,指的是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是客观的,还指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客观的,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蔑视规律,违背规律,不仅办不好事情,而且必然失败。规律是客观的,不等于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就无能为力。

(3)按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①“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这就是说: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做到按规律办事。

②要坚持实事求是因为其一、实事求是不仅是我们党的科学态度,工作方法和优良传统,而且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精髓,出发点和根本点。其二是在实事求是路线的指引下,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③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其一是要坚持实事求是就要解放思想。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其二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要按规律办事就要坚持解放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