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龙剑:中国经济下行 制造业即临末日 流通品牌将成创业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经济下行制造业即临末日流通品牌将成创业趋势

作者陈龙剑

摘要:笔者认为,企业信贷资本并不是很严重的问题。严重的是企业的这种信贷模式已经成了全国企业的信贷主要资金募集方式。这就是说,此次浙江省企业遇到的问题可能波及或全国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这也还不是笔者认为最严重的问题。

关键词:制造型企业产业升级创业者流通业

企业悲催的转型

最近,笔者较为关注浙江企业的信贷危机问题,经济类媒体也从企业经营的多个角度予以报道,从企业信贷资金到劳工返乡潮提前到来,从企业负责人讲述到政府相关部门的积极表态,从媒体的评论到专家人士的剖解,可见中国民营企业越来越受到关注。但笔者认为,企业信贷资本并不是很严重的问题。严重的是企业的这种信贷模式已经成了全国企业的信贷主要资金募集方式。这就是说,此次浙江省企业遇到的问题可能波及或全国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这也还不是笔者认

为最严重的问题。最严重的问题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市场上如何增强自身的赢利能力以及企业所面临悲催的产业升级。

劳动密集型企业一般来说,都应该是制造型企业,制造型企业该如何升级?这将直接关系到中国所有的实体经济企业的生死存亡。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实体的制造,只是炒楼、炒股的虚拟经济,泡沫崩溃的时候就是这个国家经济末日到来的时候。

2008成了企业转型的分水岭,这一年在经历金融危机之后的企业就面临了太多的困难,在经历源材料、仓储运输、人员工资等成本上涨之后,一部分企业死掉;存活下来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上,又面临外贸出口订单减少,订单利润下降的困境,虽有部分企业纷纷转型内销,但这些企业做惯了出口赚外汇,内销除了疯狂的开设店铺以低价格且基本无利润的价格消耗大量的库存之外,仅仅维持着企业的生产机器不停下而已。企业每个月的销售额仅仅或甚至不够银行的贷款。企业再也没有廉价劳动力的优势之后,还有什么招术?我们的企业该如何突围?

在2008金融危机暴发后,中央国务院及国家相关部门就审时度势,包括金融机构出台了一系列的救企救市措施,尤其是针对当前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并一直强调“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总体战略方针,这是完全睿智的决策。但现在看来,有几家劳动密集型企业重视这项政策的?有几家企业下大力气进行产业升级的?可谓寥寥无几。因此,长三角、珠三角的模式即将走向尽头,而浙江企业所遭遇的当前困境也不是偶然的,这是不断深化市

场经济体制的必然结果。

中国企业值得救吗?

有这样一个冷笑话:中国人比较会赚钱。言外之意,中国人为了赚钱什么都可以做,只要可以赚钱,没有什么不能做。所以,中国的腐败现象、盗窃、抢劫、卖淫嫖娼、制假造假等横行于社会,甚至为了钱,人性的道德、人格都可以统统抛弃。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教授郎咸平曾经在一期经济类节目中大概是这样描述中国的企业,在中国要想踏踏实实的做企业,死的最快,因为中国的制造型企业所面临的环境比较恶劣(有兴趣的读者可参看郎咸平相关学说资料),中国没有滋养百年企业的沃土。大部分的企业家都在想如何赚钱,赚完钱移民国外,几乎没有企业家想到我们中华民族怎么样怎么样,我们国家怎么样,我们的子孙后代怎么样,企业家们只想有钱把自己的子孙移民就好了,哪管那么多!!笔者也很实际的告诉大家,我们确实生活在一个没有责任心的国度,否则不会出现那么多的食品安全事故、造假制假案例、贪污腐败收贿受贿现象。有时笔者也扪心自问自己,大环境毕竟在这里,没办法——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你想踏实的做事?你先死,我想大部分有热血的人士都是持笔者一样的态度。

我们言归正传。从开放改革之初到2008年,中国劳动密集型企业(这里特指制造型企业)最核心的优势就是廉价的劳动力。低人力成本的优势使中国的外贸出口保持贸易顺差,中国也成了全球的制造业大国。国家经济在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的同时,我们牺牲了赖以生存的环境。庆幸的是,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入,政府及时提出了产业结构

调整,由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升级,从高能耗高污染转向低能耗低污染升级,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级升级,推进环境友好型城市化建设。可惜的是,未能重视此次转型升级的企业家们即将壮志未酬身将死。

企业如何救?

救,必然是自救,依靠政府救市救企是不现实的。笔者认为,目前的企业必须做好产业升级的战略规划并立即付诸实施,否则就是面临淘汰。这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也是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必然。

一、重新树立民族责任心,摆正心态,做好二次创业准备。这对现在不差钱、或许还身兼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等政治衔责任的企业家们或许是比较困难的。习惯了官商共同“进步和支持”,习惯了无责任真空式的经营和思维,再让企业家回归到创业之路,真是生不如死。但是企业家们一定要识时务,现代企业经营不再是改革之初的投机买卖型和低价制造型,而是资本战略型企业,如果这个心态和思维还停留在僵化阶段,企业升级真是奢望了。或许,更多的企业家们会选择另外一条不归路——跑路。

二、收缩产业线,回归企业本质,延伸产业链。在我国经济成份比重中,民营企业占据了85%以上的份额,税收占全国税收的60%以上。但现代的民营企业大多虚而不实,基本上什么赚钱做什么,不管是做家电的、做服装的,还是做汽车的,房地产赚钱就弄块地搞开发,光伏产业、太阳能、风能看到国家出台利好的政策,也可以上马搞,还有的企业家干脆炒楼炒股,毕竟这样赚钱快嘛!笔者奉劝企业家们,

对风马牛不相及的业务要一刀砍,一辈子做好一件事你就不错了。就像胡雪岩,一辈子只做粮食生意,最后利国利民,自己也可富可敌国。

三、提升企业文化内涵,加大创业技术,提升品牌价值。从企业的内部文化开始,将视野提高到国际化严格打造企业的团队凝聚力,提高技术生产水平和自主研发能力,与国际化对接。

四、在战略上要走出红海走向蓝海,打价值战不打价格战,优化资本,打通流通商贸业,制造业进一步提高门槛。以服装为例,目前的终端市场竟然还有几十元一件的服装,且不说企业的制造价值,运输费、人工费、甚至电费都出不来,其商品的质量也让人堪忧,根据质检部门的抽查结果,此类商品大部分甲醛超标。所以,笔者认为,商品品质的精细化提升必将重新提高商品市场价格,在我国经济下行、人民币升值、成本上涨的背景下,企业经历此轮洗牌后,制造业门槛将进一步提高,低端的小型企业或家庭式作坊必然遭到市场淘汰。流通业成为制造型企业在市场的一个重要且最大的难点。这些难点难题还是企业必须要面对的。

五、保护知识产权,提升品牌的同时,配合国家相关部门强化市场监管和非法侵权、假冒的打击。笔者认为,企业升级最重要的一个层面就是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企业,品牌价值的提升则是企业在市场上能否胜利的关键。企业品牌塑造过程是极其漫长的,企业必须静心修炼,企业品牌不再是一个口号,一幅广告或者是一次赞助,一次炒作,而是踏踏实实的做出来的品质和口碑。修内功讲诚信也使企业更加理性应对市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