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洪灾害分析评价及处理措施
山洪灾害评估与风险分析
山洪灾害评估与风险分析一、引言山洪灾害是指在山区山洪、泥石流和滑坡等自然灾害过程中,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减少山洪灾害带来的损失,评估和分析山洪灾害的风险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山洪灾害的评估方法和风险分析的相关内容。
二、山洪灾害评估1. 山洪灾害评估的背景和目的山洪灾害评估的背景是了解和评估山洪灾害的潜在风险,以制定适当的预警和防灾措施。
评估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山洪灾害可能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2. 评估指标和方法在山洪灾害评估中,通常使用的指标包括降水量、洪水位、河道闸门等级等。
评估方法可以采用统计分析、模型模拟和现场观测等多种手段,综合考虑不同因素对山洪灾害的影响。
3. 数据收集和分析山洪灾害评估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包括历史降水数据、河流水位数据、土地利用数据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评估山洪灾害的潜在风险,并预测可能发生的灾害规模和影响范围。
三、山洪灾害风险分析1. 风险分析的基本概念山洪灾害风险是指在山洪事件发生时,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风险分析的目标是确定可能发生的风险程度,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和应对措施。
2. 风险分析的方法风险分析可以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方法。
定性分析主要是基于专家经验和判断,通过对可能影响的因素进行评估和排序,确定灾害的潜在风险等级。
定量分析则是通过数学模型和统计数据,对山洪灾害的发生概率和可能损失进行精确计算。
3. 风险分析的应用风险分析的结果可以为山洪灾害的预警和防灾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可以确定重点监测区域、制定预警系统、规划避险路线等。
四、结论山洪灾害评估与风险分析是减少山洪灾害损失的重要手段。
通过评估和分析山洪灾害的潜在风险,可以为相关机构和社会公众提供科学依据,制定有效的预警和防灾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山洪灾害带来的影响和损失。
因此,加强山洪灾害评估与风险分析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山洪灾害评估和风险分析的重要性和方法。
剖析山洪灾害规划原则及对策
剖析山洪灾害规划原则及对策山洪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极大危害。
为了避免和减轻山洪灾害的影响,制定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山洪灾害规划原则及对策,为山洪灾害的应对提供有力支持。
一、剖析山洪灾害规划原则1.依据地形和气候等因素,做好区域山洪灾害的调查和评估。
山洪灾害的发生受到地形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对区域山洪灾害的调查和评估,可以更好地防范和减轻山洪灾害的可能影响。
2.采取综合性方案,采取多种手段防范山洪灾害。
为了更好地预防山洪灾害,需要采取多种手段,如修建防洪隔离墙、灌溉水利工程等。
同时,还要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洪措施,如加强山洪监测和预警等。
3.对山洪灾害的治理要持续发力,不断完善防洪体系。
山洪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因此需要持续发力,采取更好的治理措施。
相应的,也需要不断完善防洪体系,保障更好的应对水灾的能力。
二、剖析山洪灾害对策1.提高人们的灾害意识,持续加强山洪灾害的预防。
为了更好地预防山洪灾害,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提高人们的灾害意识,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如提高建筑物的抗灾能力等。
2.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完善山洪灾害的防治体系。
为了更好地治理山洪灾害,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并及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
此外,还需要加强预警体系和科学研究,不断探讨和拓展应对山洪灾害的新方法和新技术。
同时,还需要完善山洪灾害的防治体系,保障更好的防洪作用。
3.加强国际间合作,促进山洪灾害治理的共同进步。
山洪灾害是全球性问题,因此需要加强国际协作,在治理山洪灾害方面取得共同进步。
此外,还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为山洪灾害的治理提供更好的技术和人才保障。
三、结语山洪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极大危害。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减轻山洪灾害的影响,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山洪灾害规划原则及对策,保障更好的防洪效果。
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加强国际协作和科技创新,为山洪灾害的治理和防范提供更好的支持。
宁夏盐池县山洪灾害分析评价与建议
2 0 年 一遇 的 3 个, 分 别是北 园子村 、 上滩 村 、 井沟 村 ; 2 0 年 要受沟 道洪水 影响的危 险区 8 个, 主 要受特殊 况影 响的
一
遇至 1 0 0 年一 遇的 5 个, 分 别是 曹泥 洼村 、 德胜墩 村 、 东 危险 区 3 个, 受 其 他情 况影 响 的危 险 区 1 个。 受影 响 人 口 2 1 8 9 人, 占1 3 个评价对 象总害 的深入分析评估等方面提 出建议 , 以期 为宁夏其他县( 区) 的 山洪灾害评价 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 山洪灾害; 分析评价 ; 预警 ; 盐 池 县
中图法分类号 : T V8 7 7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3 - 9 2 6 4( 2 0 1 7) 0 4 - 9 1 - 0 3
个环节 “ 。 依据 宁夏 暴雨洪 水 图集 及 重新修 订的 宁 特性 , 有一 些情 况和方 法是 不适用 的 。 本 文针 对盐池县 的 算 5 分 析评价 内容和特殊情 况进行 了一些 摸索与研究 , 为宁夏 夏不 同历时暴 雨参数等值线 图 , 对各个防灾对象所在 的小 其 他县 ( 区) 的 山洪灾 害评价 和 国家下一 步工 作部署提 供 流域采用 同频 内包雨型进行设计暴 雨计算 ; 采用瞬时单位 参考和 建议 。
收 稿 日期 : 2 0 1 6 - 0 8 — 0 1
第 一 作 者信 息 : 段 丽婷 , 女, 工程师, E - m a l l : 1 1 3 2 7 7 2 7 8 4 @ q q c o n r 。
中国防汛抗旱 9 1
山洪灾 害 防治 l F l a s h F l o o d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Ma n a g e m e n t
彭阳县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方法与山洪灾害防治
农业灾害研究 2023,13(8)彭阳县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方法与山洪灾害防治黄金岳,高小平,杨晓辉*宁夏彭阳县水务局,宁夏彭阳 756500摘要 介绍了彭阳县山洪灾害调查分析评价方法,重点是暴雨洪水计算,评价沿河沟村落山洪灾害现状的防御能力,绘制危险区分布图,为彭阳县级、乡(镇)级以及村级的山洪灾害预警、预案编制、人员转移、临时安置、群测群防、指挥与决策等工作提供科学、全面、详细的技术与信息支撑,为加快防灾设施和生态防御的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阐述了彭阳县山洪灾害防治的现状,提出了积极应对山洪灾害的方法与措施,旨在减少山洪灾害发生造成的损失。
关键词 彭阳县;山洪灾害;山洪沟;评价;预警;防治中图分类号:TV8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3)08–0323-031 彭阳县水文与山洪灾害的特点彭阳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边缘,六盘山东麓,介于东经106°32′E106°58′E,35°4l′N ~36°17′N之间,西连宁夏原州区,东、南、北分别环临甘肃的镇原、平凉、环县等市县,南北长61.5 km,东西宽50.3 km,辖区总面积2 528.65 km2。
彭阳县地处西北内陆,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区,为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受西北干燥气流控制,形成了春暖迟、夏热短、秋凉早、冬寒长、干旱少雨、蒸发强烈、无霜期短的特点。
光热资源充足,气温由北向南递增,多年平均温度7.5 ℃,最低温度-25 ℃,最高温度36 ℃,平均无霜期148 d,年平均日照时数2 518 h,多年平均风速在2.3 m/s 左右,季风为西北风。
据彭阳县气象站多年观测资料表明,全县水面蒸发量较大,年蒸发量一般为1 000 mm,为年降水量的2.2倍,日平均蒸发量为2.7 mm,全年以春、夏两季的蒸发量最为强烈,占全年的67.9%。
彭阳县多年平均降水量450 mm,年降水总量11.38亿m3,多年平均径流深35.3 mm,多年平均径流量8 920万m3 (宁夏水文水资源勘测局资料)。
安全防洪评价报告范文
安全防洪评价报告范文
根据洪灾防治需求,对某地区进行了安全防洪评价,评估其洪水风险和洪水防御能力,以便制定适当的洪水防控措施。
评价结果如下:
一、洪水风险评估:
1.1 气象数据分析:根据历史气象数据,分析该地区在洪水季节的降雨量和频率。
发现该地区降雨量较大、频率较高,易受洪水风险影响。
1.2 地势分析:该地区地势平缓,水流不易迅速排出,增加了洪水聚集和滞留的可能性,加大了洪水风险。
二、洪水防御能力评估:
2.1 河流水位监测:该地区配备有河流水位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河流水位,提供早期预警和预测信息。
2.2 堤防完好程度:对现有堤防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堤防均保持较好完好状态,能够有效承受洪水侵袭。
2.3 排水系统状况:评估了该地区的排水系统,包括雨水排水管道、泵站等。
发现排水系统完善,能够快速将洪水排出。
三、改进建议:
3.1 增加洪水预警系统的覆盖范围,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2 加强对堤防的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持续的防洪功能。
3.3 加强对排水系统的维护和疏通,确保其畅通有效,有助于快速排除洪水。
综上所述,该地区洪水风险较高,但其现有的洪水防御能力相对较好。
通过进一步完善洪水预警系统、堤防维护和排水系统疏通,可以进一步提高该地区的洪水防御能力,减少洪灾风险。
山洪灾害应急处置方案
山洪灾害应急处置方案山洪灾害应急处置方案(精选14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扎实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方案,方案是计划中内容最为复杂的一种。
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山洪灾害应急处置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山洪灾害应急处置方案篇1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避免和减轻山洪灾害给人民群众造成的危害和损失。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结合我乡山洪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形成特点,主要诱发因素及危险程度,特制定如下预案。
一、基本情况我乡山洪地质灾害点多面广,以崩塌、滑坡、危岩为主,其中较为严重的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有4处。
二、20xx年趋势预测(一)降水预测在汛期(3—10月),集中降雨和持续强降雨是导致山洪地质灾害发生的直接诱发因素。
主汛期(4-6月)全乡的降雨量略多于去年,5月下旬到6月上旬为降雨相对集中期,局部特强降雨引起的局面洪涝和衍生山洪地质灾害发生的机率高。
后汛期(7-9月)降雨量与去年基本相当。
(二)山洪地质灾害发展预测由于长期干旱,导致地表开裂严重,一旦降雨,必将增加雨水的渗透量,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发生的可能性就变大。
全年各时段均有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地质灾害以群发突发的小型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防治形势非常严峻。
(三)山洪地质灾害分布的主要区段村10、11组;高龙8、9、10、12组;清水4、5组;红旗3、11、12组;以上4个村组的部分地带为防范重点。
(四)重点防范期今年,我乡山洪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期为4-7月的主汛期。
8-10月的后汛期,受暴雨等影响,发生山洪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也很大,尤其要加强连续集中降雨时期及此后数天内重点区段、重要灾害点的防范,必要时应采取临时紧急避让措施,避免人员伤亡。
三、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措施(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
各村(居)委会应成立以村委会主任为组长的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协调辖区内的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山洪灾害分析评价技术要求
山洪灾害分析评价技术要求山洪灾害是一种自然灾害,它的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为了预防和减轻山洪灾害的影响,我们需要进行山洪灾害的分析和评价。
下面将从两个方面介绍山洪灾害分析评价的技术要求。
一、山洪灾害分析技术要求1.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将空间地理数据与属性数据进行整合、管理、分析和展示的技术。
在山洪灾害分析中,可以利用GIS技术获取和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绘制山洪的分布、演变和影响范围等信息,为山洪灾害的预测和预警提供支持。
2.气象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山洪灾害的发生与气象因素密切相关,因此需要对气象数据进行分析。
利用气象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对降雨量、降雨时长、降雨强度等因素进行统计和分析,推测山洪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
3.地质地貌分析技术的应用地质地貌是山洪灾害发生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需要对地质地貌进行分析。
利用地质地貌分析技术,可以对地形、土壤类型、下垫面等因素进行评估和分析,从而确定山洪灾害的潜在危险区域。
1.山洪灾害风险评估技术的应用山洪灾害评价需要对风险进行评估。
利用山洪灾害风险评估技术,可以综合考虑山洪灾害发生可能性和潜在影响,对不同区域进行风险等级划分和评价,为山洪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社会经济影响评价技术的应用山洪灾害会对社会和经济造成重大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社会经济影响评价。
利用社会经济影响评价技术,可以对山洪灾害对居民生活、农田生产、交通等方面的影响进行评估,为灾后重建和补偿提供参考。
3.工程措施效果评估技术的应用为了减轻山洪灾害的影响,常常采取一些工程措施,如建设堤坝、排洪沟等。
利用工程措施效果评估技术,可以对这些工程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估,为工程设计和改进提供参考。
以上是山洪灾害分析评价技术的要求。
通过应用这些技术,可以对山洪灾害进行科学准确的分析和评价,为山洪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同时,还需要不断研发和改进这些技术,提高山洪灾害分析评价的精度和可靠性,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轻山洪灾害的影响。
山洪灾害风险评估及防治技术研究
山洪灾害风险评估及防治技术研究随着气候变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山洪灾害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重要自然灾害之一。
尤其是在一些山区和沿海地区,山洪灾害对人们的现实生活和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山洪灾害的风险评估是预防、减少和应对山洪灾害的基础。
这项工作需要对预测、评估和防治技术的不断研究和改进。
一、山洪灾害预测技术山洪预测是指通过对雨量、水位、流量等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以及结合地形、水文信息、气象预报等因素,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山洪情况。
现有的山洪预测技术主要包括定量降水预测、径流模型预测和气象预报结合径流模型预测等。
定量降水预测主要是通过人工或自动化方式获取降水数据,然后在计算机中进行分析、处理和模拟,得出降雨量和雨型。
而径流模型预测是通过对径流的产生和转移进行模拟,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洪水情况。
最常用的模型有HEC-HMS和SWMM。
而气象预报结合径流模型预测则是将气象预报和径流模型相结合,给出更加精确的预测结果。
二、山洪灾害评估技术山洪灾害评估技术是针对已经发生的山洪事件进行评估,目的是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程度和影响,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评估主要分为物理评估和经济评估两个方面。
物理评估是指将事件发生的现场进行勘查,对洪水深度、水流速度、流量等参数进行测量和记录,分析影响洪灾发生的主要因素,确定灾害的程度。
经济评估则是研究洪灾对经济的影响,包括生产力损失、资源浪费、物资损失、人员伤亡等。
主要的评估方法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评估。
三、山洪灾害防治技术山洪灾害防治技术是指通过改变生态、生产、建设等方面的措施,减少山洪灾害的发生和对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常用的防治技术包括构筑物防治和非构筑物防治。
构筑物防治是指在河床、侵蚀河岸等处设置堤坝、拦沙坝等建筑物,通过限制水流速度和水流量来减少洪灾造成的破坏。
非构筑物防治则是针对山洪灾害的发生原因,采取不同措施,如调整植被配置、水土保持、人工降雨等去减少洪水泛滥。
山洪灾害工程措施防治方案
山洪灾害工程措施防治方案一、山洪灾害的特点山洪灾害主要来源于山地地形复杂,河道陡峭以及大雨或融雪等因素,具有以下特点:1. 突发性:山洪灾害难以预测,往往在短时间内就能形成严重的洪水灾害。
2. 破坏性:山洪灾害具有较强的破坏力,能够冲毁房屋、损坏道路桥梁、破坏农田和水利设施等。
3. 不可预测性:山洪灾害往往伴随着大雨、融雪等气候因素,难以准确预测,预警工作难度较大。
二、山洪灾害的工程措施防治方案为了有效防治山洪灾害,需要综合考虑地形特点、气候因素、人口分布等因素,制定系统的工程措施防治方案。
主要包括:治理山洪泥石流、规划建设防洪工程、改善山区生态环境等。
1. 治理山洪泥石流(1)植被恢复和植树造林:增加山区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降低山洪泥石流发生的风险。
(2)河道整治:加强对山区河道的清淤疏浚,增加河道的排水能力,减少山洪灾害的可能性。
(3)堰塞湖治理:建设堰塞湖防治工程,对堰塞湖进行疏浚,确保堰塞湖处于安全状态。
(4)工程护坡:采用工程手段对山坡进行护坡,防止坡面塌方,减少泥石流发生的危险。
2. 规划建设防洪工程(1)筑堤加固:对山区河流进行堤防加固,提高其防洪标准,减少洪水对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危害。
(2)建设泄洪渠道:山区河流氾滥时,需要有合适的泄洪渠道进行引导,防止洪水泛滥。
(3)建设拦污栅和沉砂池:在山区发展主要河流上,需设置拦污栅和沉砂池,防止泥沙被冲入河道,降低河水的泥沙含量。
(4)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对山区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治理,包括滑坡、崩塌、塌方等,保证山区地质灾害的安全。
3. 改善山区生态环境(1)生态用地规划:合理规划山区生态用地,将高风险区域作为生态用地,避免开发和建设。
(2)推行农田水利综合治理:加强山区农田水利建设,优化排水系统,降低山洪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3)开展山地防护林建设:加强山地防护林的建设,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泥石流发生的可能性。
(4)开展抗旱、保水、减灾生态工程:推动山区生态工程发展,增强山区生态系统的抗灾能力,减少山洪灾害的发生。
马边县山洪灾害分析评价及防控研究
马边县山洪灾害分析评价及防控研究1 基本概况1.1 地理位置马边彝族自治县位于四川南部,东经103°14′40″~103°49′41″,北纬28°25′30″~29°04′14″。
该县北距乐山市130km,距成都市240km,南至西昌市270km,东南与屏山相邻,南与雷波接壤,西临美姑县,西北、北接峨边,东北沐川县共界。
马边县地理位置图1.2 水文气象特征马边彝族自治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均气温大于16.9℃,全年日照平均为968.9小时,最高7月25.3℃,最冷1月7.4℃,极端最高气温37.5℃,最低-4℃。
全年无霜期平均320天。
马边彝族自治县多年年平均最小降雨量667.4mm,最大降雨量1290.5mm,平均降雨量989.37mm。
月平均降雨量最小6.1mm,最大486.1mm,降雨时间分布不均匀,首先表现在各月平均降雨量上,其中每年4-10月降雨量占全年的90.3%,5-9月降雨量占全年的77.8%,因此通常情况下5-9月为马边县的雨季。
2 流域评价分析2.1 评价区域永红乡集镇范围主要位于高卓营河上的金河流域内,本次选择永红乡所在金河为典型流域进行分析,其流域基础信息如下。
小流域位置图涉及计算流域特征情况表2.2 暴雨历时暴雨历时分析根据流域大小和产汇流特性,确定小流域设计暴雨所需要考虑的最长暴雨历时及其典型历时。
各计算流域设计暴雨成果见下表。
各流域典型时段设计暴雨成果表2.3 暴雨时程分布根据设计暴雨参数计算、设计暴雨量计算以及设计暴雨时程分配计算的成果,针对计算单元(小流域),暴雨时程分配情况见下表。
小流域汇流时间设计暴雨时程分配表2.4 洪水及水位成果利用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手册,对设计洪水计算过程中所需的基本资料、计算方法及其主要环节、采用的各种参数和计算成果,进行了合理性分析。
防灾乡镇的设计洪水成果如下表:推理公式法设计洪水成果永红乡上、下游选择2018年最高水位洪痕;防灾对象的河道比降为18.0‰。
山洪灾害分析评价方法指南
山洪灾害分析评价工作基于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基础数据、工作底图及山洪 灾害调查成果。
山洪灾害分析评价工作针对沿河村落、集镇和城镇等具体防灾对象开展, 按工作准备、暴雨洪水计算、分析评价、成果整理4个阶段进行,各阶段具体 工作内容如下。
2.1
分析评价工作准备主要包括分析评价名录编制、资料评估与方法选择、设 计暴雨洪水试算、流域汇流时间分析4项。具体如下:
第3章“设计暴雨计算”,介绍山洪灾害分析评价中设计暴雨计算的有关内 容,包括暴雨历时确定、频率确定、设计雨型确定、计算方法与计算步骤等, 并给出了示例。
第4章“设计洪水分析”,介绍在设计暴雨计算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的设计洪 水分析的相关内容,包括净雨分析、洪水频率确定、计算方法、水位流量关系 分析、成果合理性分析等环节的内容和注意事项,并给出了示例。
对于成果的具体要求,表现为相应的10张表格、3种图件和报告。
(一)附表
包括山洪灾害防治区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内防灾对 象的防洪现状评价、危险区划分以及预警指标4方面成果,具体包括:
(1)附表1分析评价名录;
(2)附表2小流域设计暴雨雨量成果表;
(3)附表3小流域汇流时间设计暴雨时程分配表;
在体例方面指南与要求大体一致是对要求内容的进一步明确细化和补充完善重点是针对山洪灾害分析评价工作的小流域设计暴雨洪水分析计算以及对防灾对象现状防洪能力评价危险区等级划分和预警指标确定危险区图绘制等方面的理论方法技术流程进行明确和细化并辅以具体案例进行分析说明
山洪灾害分析评价方法指南
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组
《指南》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山洪灾害分析评价的总体技术要求,包括《指 南》的编写目的、评价内容以及对成果的总体要求。
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实施效果评价山洪灾害是一种由于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地质灾害引起的水灾。
山洪灾害通常具有发生突然性、规模大、破坏力强等特点,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减少山洪灾害带来的损失,各地政府制定并实施了山洪灾害防治规划。
本文将对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首先,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的实施效果在减轻山洪灾害损失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加强对山洪灾害的监测预警,提前通知人们可能发生的山洪灾害,使人们能够有序疏散,减少人员伤亡。
同时,规划中还强调加强河道的治理,增加河道的容积,减少洪水爆发时造成的冲击力,从而减少了房屋和设施的损坏程度。
另外,规划中还提出了加强对地质灾害点的治理,修建固定的破碎机械设施,对可能造成山洪灾害的山坡进行拆除,减少山洪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山洪灾害发生的概率和损失都有了明显的下降。
其次,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的实施效果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
规划中强调保护山水林田湖生态系统,通过修建山塘、林地防护带等措施,加强对水土保持的管理,防止土壤流失和水资源浪费,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
同时,规划中还提出了加强对山区农田的整治,合理规划农田的利用,减少土地的剥离和农田的水土流失,从而保护了农田的绿化和生态功能。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山洪灾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得到了一定的遏制。
此外,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的实施效果在提升居民安全意识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规划中提出了加强对居民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应对山洪灾害的能力,增强居民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居民了解到山洪灾害带来的危害,知道如何避免山洪灾害和应对山洪灾害的方法,提高了居民在山洪灾害面前的自救能力和逃生能力。
同时,规划中还提出了建立居民自我组织的机制,加强居民之间的交流合作,形成居民共同抵御山洪灾害的合力。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居民的安全意识和对山洪灾害的应对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综上所述,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的实施效果在减轻山洪灾害损失、保护生态环境和提升居民安全意识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工作方案
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工作方案(试行)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组二〇一四年三月目录一、目标与任务 (1)二、项目建设内容与组织实施 (2)三、工作流程 (6)四、成果管理和使用 (8)五、组织与分工 (8)六、进度安排 (10)七、保障措施 (11)一、目标与任务(一)目标通过开展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深入调查分析山洪灾害防治区暴雨特性、小流域特征、社会经济和历史山洪灾害情况,分析小流域洪水规律,评价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内沿河村落、集镇、城镇的现状防洪能力,划分不同等级危险区,科学确定预警指标和阈值,为及时准确发布预警信息、安全转移人员提供基础支撑。
(二)任务在2058个县的山洪灾害防治区,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山洪灾害基本情况、小流域基本特征、水文、社会经济等情况的调查,综合分析沿河村落、集镇和城镇的现状防洪能力,以村为单元划分危险区,科学确定预警指标和阈值,为及时准确预警和灾害防御提供基础支撑。
1、山洪灾害调查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位,以沿河村落、集镇、城镇或小流域为单元,围绕科学深入开展山洪灾害防治工作的具体需求,完成如下几方面的山洪灾害调查任务。
(1)水文、气象资料收集(2)社会经济统计资料收集(3)小流域下垫面和暴雨洪水特征调查(4)危险区调查(5)涉水工程调查(6)河道断面测量和居民户宅基高程测量1(7)历史山洪灾害调查(8)历史洪水调查(9)需工程治理山洪沟调查(10)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成果统计(11)水利普查资料利用调查评价涉及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和行政区划数据采用2012年底的数据。
2、山洪灾害分析评价在山洪灾害调查成果基础上,深入分析山洪灾害防治区暴雨特性、小流域特征和社会经济情况,研究历史山洪灾害情况,分析小流域洪水规律,以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内沿河村落、集镇、城镇为对象,采用各地设计暴雨洪水计算方法和水文模型等分析方法,完成如下几方面的山洪灾害分析评价任务。
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方案
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方案1. 引言山洪灾害是指在山地地区由于暴雨等自然因素引发的水流暴涨、泥石流等灾害性现象。
这类灾害往往给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威胁和损失,因此对山洪灾害进行调查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旨在提出一种科学、全面的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方案,以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2. 调查目标本调查评价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全面了解山洪灾害的形成原因、影响范围、潜在风险和防灾能力,以便为相关部门和社会提供准确的灾害风险评估信息和防灾减灾建议。
3. 调查内容为达到调查目标,本方案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查:3.1 灾害历史数据分析通过收集、整理历年来的山洪灾害数据,对不同时间段和地域的灾害频率、强度和影响范围进行分析,以了解灾情变化趋势和可能的影响因素。
3.2 降雨特征分析基于气象数据和降雨信息,对山洪灾害发生时的降雨特征进行分析,包括降雨量、降雨强度、持续时间等,以揭示山洪灾害形成的主要气象因素。
3.3 地形地貌调查采用航空航天遥感、地面测量等技术手段,对研究区域的地质地貌特征进行详细调查,包括地势、坡度、河流分布、土地利用等,以了解地形地貌与山洪灾害之间的关系。
3.4 潜在危险点评估在已有数据基础上,通过现场调查和实地勘察,对潜在的山洪灾害危险点进行评估,包括土石流的形成地点、泥沙堆积区域、水系通道等,以及对周边居民、交通设施和重要建筑物的潜在威胁程度。
4. 调查方法和步骤为了实现调查目标,我们拟采用以下方法和步骤:4.1 数据收集从相关部门、科研机构、气象台站等获取历年的山洪灾害数据、降雨记录和气象资料,建立相应的数据库。
4.2 现场调查组织相关专家和工作人员,深入到研究区域,进行现场调查和勘察,收集地形地貌、植被类型、水系状况等实地数据。
4.3 数据分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统计分析软件等工具,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综合,以揭示山洪灾害的规律和特征。
4.4 风险评估基于分析结果,对研究区域的山洪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包括潜在灾害点的等级划分、潜在威胁对象的损失评估等。
山洪灾害分析评价及处理措施
山洪灾害分析评价及处理措施山洪灾害,在山区或是丘陵地区因为频繁的降雨造成洪水,水库、大坝、河湖决堤等引发的洪水灾害。
山洪灾害分析主要是对容易发生山洪灾害的区域开展相关的工作,主要工作包括防治洪涝灾害的现有状况、相关的预警体系、重点的危险区域的等级进行图纸绘制等。
同时还应对各重点区域的抗洪抗灾能力、人口分布情况、预警能力等重点信息进行记录,并通过网络手段建立起相应的灾害应急平台。
本文对山洪灾害进行了分析评价,并提出了相关的处理措施,希望可以给我国的山洪灾害防治工作贡献微薄的力量。
标签:山洪灾害;分析评价;处理措施1、背景概述发生山洪灾害的地点在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山弯子地区,发生的时间在2017年8月14日14时至15时,灾害是由于短时暴雨所造成的,导致半壁山北部上横沟子川发生重大山洪灾害,给当地的居民、粮田等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失。
我局在2017年9月受灾害当地水务部门的委托对山洪灾害进行了相关的调查工作。
2、实测暴雨情况2017年8月14日14时到15时围场县山弯子乡发生了短时强降水,当地气象部门检测从14日14时30分到15时30分降水结束,实测降水量为每10min 达到17.0米,每小时的降水量达到29.4米,降水形式整体上时间段强度大,给当地造成山洪灾害。
3、调查区域简述山弯子乡半壁山村上横沟子川是这次山洪调查的重点区域,该地区发生山洪的是阴河的支流山湾子河的小支流。
这个区域属于温带大陆性蒙古高原季风气候,冬季相对干燥寒冷,夏季比较凉爽无酷热感,春秋两季多以风沙天气为主。
年降水量偏少,多年平均的降水量为400.0毫米。
4、山洪灾害分析评价方法首先,在对山洪灾害进行相关分析时,应结合实际的调查结果做好分析前的的准备工作,明确所要进行分析的对象,并将所要分析的对象的相关信息进行详细的记录。
将分析所得结果中的资料进行提取,主要包括分析工作的底图、所在分支流域的属性、断面的控制情况、当地的水文气象情况的资料,并且还应将受灾现场的危险区域进行划分、灾害来临时群众的转移路线以及临时的安置场所等相关的资料也进行提取,为分析评价工作做好准备工作;其次,在暴雨来临时,在对暴雨洪水量进行计算时可假设其频率是相同的,再参照规定的频率根据当地小支流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暴雨洪水的计算方式,还应对经过防灾对象的小支流的雨量进行计算和分析,对防洪断面的洪水流量进行计算和分析,得到洪水的总流量、洪峰的流量、洪水上涨的时间、洪峰的最高水位等,在确定河谷形态时可以使用目测法和概化法,合理的运用这些方法对水位的流量关系曲线的种类和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最后,在得到暴雨计算的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评价,相关的评价工作主要包括划分危险区域的危险等级、评价防洪工作的整体状态、分析预警能力及在区域图上标出危险区域的位置等。
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工作方案
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工作方案(试行)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组二〇一四年三月目录一、目标与任务 (1)二、项目建设内容与组织实施 (2)三、工作流程 (6)四、成果管理和使用 (8)五、组织与分工 (8)六、进度安排 (10)七、保障措施 (11)一、目标与任务(一)目标通过开展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深入调查分析山洪灾害防治区暴雨特性、小流域特征、社会经济和历史山洪灾害情况,分析小流域洪水规律,评价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内沿河村落、集镇、城镇的现状防洪能力,划分不同等级危险区,科学确定预警指标和阈值,为及时准确发布预警信息、安全转移人员提供基础支撑。
(二)任务在2058个县的山洪灾害防治区,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山洪灾害基本情况、小流域基本特征、水文、社会经济等情况的调查,综合分析沿河村落、集镇和城镇的现状防洪能力,以村为单元划分危险区,科学确定预警指标和阈值,为及时准确预警和灾害防御提供基础支撑。
1、山洪灾害调查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位,以沿河村落、集镇、城镇或小流域为单元,围绕科学深入开展山洪灾害防治工作的具体需求,完成如下几方面的山洪灾害调查任务。
(1)水文、气象资料收集(2)社会经济统计资料收集(3)小流域下垫面和暴雨洪水特征调查(4)危险区调查(5)涉水工程调查(6)河道断面测量和居民户宅基高程测量1(7)历史山洪灾害调查(8)历史洪水调查(9)需工程治理山洪沟调查(10)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成果统计(11)水利普查资料利用调查评价涉及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和行政区划数据采用2012年底的数据。
2、山洪灾害分析评价在山洪灾害调查成果基础上,深入分析山洪灾害防治区暴雨特性、小流域特征和社会经济情况,研究历史山洪灾害情况,分析小流域洪水规律,以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内沿河村落、集镇、城镇为对象,采用各地设计暴雨洪水计算方法和水文模型等分析方法,完成如下几方面的山洪灾害分析评价任务。
山洪灾害技术评价标准
山洪灾害技术评价标准山洪灾害技术评价标准一、地理信息数据收集与处理1.1 收集地形图、地貌图、水系图、交通图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1.2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清洗、格式转换等,确保数据格式兼容并满足评价要求。
二、气象数据收集与分析2.1 收集降雨量、风速、气温等气象数据。
2.2 对气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降雨量分布、降雨强度等,为山洪灾害危险性评估提供依据。
三、水文数据收集与分析3.1 收集河流、湖泊的水位、流量等水文数据。
3.2 分析水文数据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预测可能的山洪灾害。
四、地形地貌调查与测量4.1 对流域内的地形地貌进行实地调查和测量,获取准确的地形地貌数据。
4.2 分析地形地貌特点,评估其对山洪灾害的影响。
五、山洪灾害危险性评估5.1 根据地理信息、气象、水文和地形地貌数据,分析山洪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5.2 评估山洪灾害的危险程度,确定重点防范区域和治理措施。
六、山洪灾害防治工程技术方案设计6.1 根据山洪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防治工程技术方案。
6.2 对防治工程技术方案进行经济、技术等方面的综合分析,确保方案可行性和实施效果。
七、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建设与运行7.1 建立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7.2 对预警系统进行定期维护和升级,确保预警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八、山洪灾害应急预案制定与实施8.1 制定山洪灾害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流程和责任部门。
8.2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8.3 在发生山洪灾害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抢险救灾工作。
九、山洪灾害风险管理及规划9.1 制定山洪灾害风险管理策略,包括风险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测等方面。
9.2 制定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明确防治目标、任务和措施,持续推进防治工作。
十、山洪灾害灾后评估与总结10.1 对山洪灾害进行灾后评估,分析灾害损失和防治措施的有效性。
10.2 总结山洪灾害防治工作经验和教训,完善防治工作机制和技术手段。
山洪灾害防治措施与成效
山洪灾害防治措施与成效摘要:山洪灾害主要是指山丘区域出现山洪、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等严重妨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侵害人们生命健康的灾害。
山洪灾害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和水量集中的特征,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破坏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
本文就山洪灾害的特点进行了概括,并提出了山洪灾害的防治措施,分析了山洪灾害防治的实际成效,旨在为后续的防汛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山洪灾害;防治措施;成效1、山洪灾害的特点山洪灾害的发生与发生区域某一时段的降水量、地形地质和相应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表现空间、时间分布的不同也会影响山洪灾害的危害程度。
整体而言,山洪灾害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①突发性较强,难以预测。
由于我国山丘地区具有坡高谷深的特点,当遭遇暴雨天气时,山区洪水暴涨暴落,对山区地质形成较大的冲击力,且缓冲较小。
在这种情况下,从降雨至山洪形成通常历时较短,给山洪灾害的监测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②分布范围广阔且发生频繁,破坏力强。
我国山区分布面积大,地形地貌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且极易发生溪河洪水灾害,因此,我国的山洪灾害通常呈现出分布范围广、发生频繁的特点。
此外,山洪灾害爆发时通常会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破坏,严重损害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建设。
③季节性较强,区域性明显。
一般而言,山洪灾害的发生与暴雨天气的出现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统一性,我国的暴雨天气通常为每年的5~9月,而每年的6~8月期间则是我国的主汛期。
在此阶段内,我国的山洪灾害爆发频率较高。
同时,我国的江南丘陵地区、秦巴山区、东南沿海地区以及西南地区突发山洪灾害的概率较高。
2、山洪灾害的防治措施2.1 加强洪灾地区人民的防灾意识由于山洪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是无法提前预知的,更是无法估量的,因此,为了避免在山洪灾害侵袭时发生更为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山洪灾害多发地区的人民必须具备一定的防灾预警知识。
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山洪灾害时避免因过于惊慌而缺乏清醒的自救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湖 北省 暴 雨 参 数 等 值 线 图》 获得 参 数 计 算 的 值 进 行 比较 设 计
暴 雨 成 果 的 合理 性
3 设 计洪水计算
目前 所 采 用 的 小 流域 山 洪 灾 害 分析 评 价 设 计 洪水 计 算 方
法通 常 为 瞬 时 单 位 线 法 、 推 理公式 法、 经验 公 式 法 、 模 型 分 析 法。 综合 各 种 方 法 的优 缺 点 , 根 据 本 次 山 洪 灾害 分 析评 价 需推 求设 计 洪 峰 流 量 、 设 计 洪水 过 程 线 、 不 同 前期 土壤 含 水 量情 况 下 的预 警 雨 量 等要 求 . 以及 收 集 到 了通 山县 降 雨 径 流 相 关 图 、
洪能 力 弱 . 每 到 南 方 季 风 同 北 方 冷 空 气 交锋 的 “ 梅 雨” 季节. 一
遇 时段 集 中和 强度 大 的暴 雨过 程 , 使 洪 水 泛 滥成 灾 , 冲 毁 和 淹 没道路、 桥 梁、 房屋 和 田地 , 破 坏 性 很 大。自 1 4 7 0年 起 , 至建 国 后 2 0 0 5年 , 全 县共发 生水 灾 7 6年 次 , 其 中明 、 清两代 3 2年 次, 民 国 时期 9年 次 , 建 国后 3 7年 次 。 富 水 水 库 建 成后 , 每 年 汛期 , 长 江 水位 上 托 , 富 水 水库 控 流 蓄 洪 , 境 内库 区周 边 乡村 ,
通 山 县 位 居 幕 阜 山脉 中段 , 境 内地 形 复 杂 , 气候特异 , 河
港 虽多, 但 属 山 溪性 , 河道流程短 , 弯 曲 系数 大 , 落差陡急 , 过
水位、 库容、 泄 流 曲线 进 行 调 洪 演 算 , 并 与 区 间 洪 水进 行 组合 ,
从 而 得 出控 制 断 面 处 的 设 计 洪水 过 程 若 水 库 如 无 水 位 、 库 容、 泄流曲线 . 或 受 多个 水 库 影 响 时 , 水库调蓄计 算可采用 简
【 关键词 】 山洪灾害 ; 分析评价 ; 指标确定
【 中图分类号 】 T V 8 7 7
【 文献标识码 】 A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文章编号 】 2 0 9 5 — 2 0 6 6 ( 2 0 1 7 ) 0 7 — 0 0 5 4 — 0 2
1 概 况
1 . 1 基 本地理 情况
通 山县 位 于 鄂 东 南 , 四 周环 高 山 ,地 势 自西 南 向 东北 倾 斜, 地 面 高程 起 伏 悬殊 。境 内低 山 间丘 陵 、 岭谷 相列 . 地 形 复 杂 。平 畈 多在 河 港 两岸 , 山丘平地参半 . 高地 易旱 , 低 处 易涝 。 多年 平 均 降 雨量 为 1 6 3 2 . 8 m m.是 湖 北 省 的 暴 雨 中 心之 一 . 境 内干旱 、 洪涝, 低 温 和连 阴 雨等 自然 灾 害频 繁 发 生 。 境 内 河 流 水 系发 育 , 有 大 型 水 库 1座 , 中型 水 库 3座 , 小 ( 一) 型水 库 1 4座 , 小( 二) 型 水库 6 1座 ; 流长 5 k m 以 上 的 有 7 1条 ,其 中 6 7条 呈 叶脉 “ 向 心 ” 状 注 入 富 水 , 长 江 一级 支 流— — 富水 贯 穿全 境 。 富 水在 境 内有 五 大 支 流 : 厦铺河 、 横石 河、 燕厦河、 黄沙河和通山河。 流 域 面积 在 2 0 0 k n i 以上 的 河 流
实测 流量 资 料 少等 情 况 , 产 流 计 算 采 用降 雨 径 流 相 关 图 法 , ; r - 流计 算采 用 瞬 时 单 位 线 法 。 对 于 计 算 单 元 是 否 考 虑 水 库 滞 洪 削峰 的 影 响 , 通过试算 ,
本次分析评 价认 为水库 集雨 面积在计 算单元 总集 雨面积 的 5 % 以 内时 , 其 对 下 游 洪峰 流 量 的影 响 可 忽略 不 计 。 因此 , 若 河等 2 6条 ; 1 0 ~ l O O k m 之 间 的 河 流 有 梅 田河 、石 马 河 、 大 港 2 某 一计 算 单 元 上 游 有 蓄 水 工 程 ,且 其 集 雨 面 积 占该 计 算 单 元 河、 潘 山河 等 3 7条 , l O k m 以 下 的 溪流 数 百 条 。 总 流 域 面积 的 2 5 %以上 时 , 需 考 虑 水 库滞 洪 削峰 的影 响 , 根 据 1 . 2 历 史山洪 灾害
来 我 国开 展 了大 量 山洪 灾 害 防 治 建 设 工作 , 山洪 灾 害 的 分 析 评 价 切 实 为我 国 山洪 灾 害 防 治 工 作 提供 信 息 支撑 , 但 在 分 析 评 价 的具 体 工 作 中 , 由 于 基 础 资 料 的缺 乏 、 分 析 计 算 方法 与 技 术 的 差 异 、 技术人员专业背景差异等原 因, 离 山洪 灾 害 的减 灾 目标 还 有一 定 的距 离 , 本 文通 过 湖北 省 通 山县 山洪 灾 害 分 析 评 价 的 报告 编 制 实例 , 提 供 一 些 山洪 分 析 评价 中 的 处理 措 施 , 以供借鉴。
低碳技术
L o W C A R B 0 N Wo R L D 2 0 1 7 / 3
山洪灾 害分 析 评价 及 处 理 措施
张毕元 ( 湖北省咸宁市 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湖北咸宁4 3 7 1 0 0 )
【 摘 要】 山丘区大小水库众多 , 地质地形 复杂, 人 类活动影响程度高 , 暴涨暴落的洪水灾害影 响着 国民经济 、 资 源环境 的协调发展 , 为此, 近年
有厦铺河 、 横 石河 、 燕厦 河 、 通 山河 ; 1 0 0 — 2 0 0 k m 之 间 的 河 流 有黄沙河 、 茶 园溪 、 西隅溪、 小溪、 港 沟、 下 粱溪、 大源河、 小源
通 山县 境 内雨量 站 点较 多 .选 取 流 域 附近 的 实测 资料 序 列进行排频计算. 分 别 求得 不 同频 率 下 的 各 历 时 暴 雨 . 与查 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