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合唱排练中的声音训练1(1)
关于新时期中学合唱队的训练方法

关于新时期中学合唱队的训练方法合唱队是中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唱队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
针对新时期中学合唱队的训练方法,以下是一些建议。
一、声乐训练1.基础声乐训练:合唱队的成员需要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和发声技巧。
通过唱法练习,如放松颈部和肩部肌肉,掌握腹式呼吸等,以培养学生的深呼吸和稳定声音的能力。
2.声部分组练习:合唱队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音域和音色分成高音、中音、男低音和女高音等不同声部,进行声部分组练习。
每个声部分组可以练习自己的独奏曲目,并且在合唱时配合其他声部,培养合唱技巧和相互配合的能力。
二、音乐理论和技巧训练1.音程练习:合唱队成员可以通过音程唱练习,如升降音阶,五度音程等,来提高音准和音感。
2.和声训练:合唱队成员可以学习和声的基本知识,如和弦的构成和和音的分析,通过对和弦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和声听力和和声技巧。
3.节奏练习:合唱队成员需要通过节奏练习,如打拍子,看谱子,并结合身体动作,提高节奏感和准确性。
三、团队合作训练1.合唱曲目的分声部排练:合唱队的成员可以根据曲目的要求,进行分声部排练。
每个声部可以独立练习,然后再合并成整体合唱。
通过反复的专业演练,提高整体声音的和谐统一性。
2.合唱队互相配合:合唱队成员需要通过配合训练,如掌握指挥家的指挥动作和信号,学会共同进退和呼吸,实现声音的一致性和协调一致性。
3.合唱队与伴奏的配合:合唱队与钢琴或其他乐器的伴奏需要密切合作。
通过与伴奏配合的练习,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和合作意识。
四、舞台表演训练1.舞台表演技巧:合唱队成员需要学习一些舞台表演技巧,如正确的姿势和站姿,眼神交流等,以增强舞台表现力和演唱效果。
2.表演排练:合唱队成员需要进行舞台排练,包括入场和退场的练习,排列队形和站位的训练,以及演唱时的动作和表情配合的练习。
五、演出和评估1.定期演出:合唱队可以定期举办校内外演出,如校园音乐会、校庆晚会等,提高演唱技巧、表演能力和舞台经验。
中学生合唱教学中歌唱方法的训练刍议

中学生合唱教学中歌唱方法的训练刍议
歌唱方法的训练是中学生合唱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节。
对于中学生合唱来说,歌唱技巧和方法对于合唱表现的质量、准确度、美感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一、声音的发声方法
合唱普遍采用自然(不要过分扭曲)的声音发声方法,需要充分利用腹肌和呼吸道的协调。
中学生初期音域较小,应根据其生理和身体条件要求等训练,学会正确呼吸,运用腹式呼吸,才能使声音充分自然发挥。
二、声音的调整方法
中学生合唱涉及到多声部合唱,每个声部都需要做好调整,保持音色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针对中学生合唱中多声部的特点,需要进行以下训练:
1. 开嗓练习。
开嗓练习是对喉咙发声能力的训练,可以让中学生掌握清晰而饱满的发声能力,有利于声音的清晰和准确。
2. 唱调练习。
唱调练习可以有效地锻炼中学生的音调感觉,修炼感性唱法,让合唱更加和谐和美妙。
3. 同声练习。
通过同声练习,可以加强中学生合唱中每个声部之间的联系和协作,让合唱变得准确无误,和谐连贯。
三、声音的加工方法
声音的加工方法是中学生合唱表现技巧的重要一环,可以增强合唱表现效果,并增加合唱的感染力和感染力。
针对中学生合唱需要进行以下训练:
1. 音量的变化。
音量的变化可以让合唱显得更加生动,增加听众的注意力,使合唱更加有感染力。
2. 节拍的变化。
对节拍的变化可以使合唱更加活泼有趣、富有变化性。
3. 音色和谐。
在合唱中,声部之间的和谐可以减少杂音,表现优美,让听众感觉到合唱的饱满和深度。
合唱团怎样练声(精选5篇)

合唱团怎样练声(精选5篇)合唱团怎样练声篇1一、欣赏合唱作品,培养合唱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
只有学生对合唱艺术有了兴趣,他们才能自觉、认真地唱好每一个音符,充分领会歌曲所要表达的内容,从而注意各声部的和谐,努力体现合唱作品的艺术魅力。
在合唱训练中,我们经常欣赏一些短小、优美的中外优秀合唱作品,让他们细心聆听各声部的旋律,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水平,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让他们从音乐本身的旋律中感受合唱艺术的美,以此来培养学生对合唱的兴趣。
二、抓好音准和节奏训练,打好合唱基础合唱是集体性的声音艺术,统一的节奏、准确的音高是唱合唱的基础。
合唱音准分为两种:一种是曲调的音准——横的音准,即合唱分部的音准;一种是和声的音准——纵的音准,即合唱的总的音准。
但无论曲调音准还是和声的音准,都是歌曲的基础。
训练时,首先要求学生唱准上下行的音阶,其次进行听辨和模唱练习,先听辨单音,然后到和声音程,最后到听辨和模唱简单的旋律。
这样由听到唱,从简单到复杂,培养学生音乐的感受能力。
在此基础上,进行两声部合唱的训练,让学生在和声效果中,得到音准概念,从而掌握音准。
同时要求学生演唱时做到能监听另一声部的音高及和声效果,通过训练使学生的音准能力得到提高。
另外,在学曲时还要注意加强学生节奏感的培养。
只有这样,在音准和节奏上,才能做到高低两声部的和谐统一。
合唱团怎样练声篇2科学发声训练,打实合唱基础现在许多合唱队都用美声唱法训练合唱。
其实哪种唱法都要求共性,重视声音训练是合唱发展的基础。
著名指挥家秋里先生指出:气深、高位、直声三结合是合唱共性的关键。
1.呼吸是歌唱的基础。
呼吸时用腹式呼吸。
气息深而能保持住、且有特点是训练要达到的目标。
为此可举一些常见的例子来引导学生,如闻花的感觉,把腹腔想像成一个充气的气球,深吸满气之后,腹肌、腰肌及两肋来共同作用于“气球”,就像两只手轻轻地按压住气球,根据歌曲的强弱力度和情绪来施以适当的力,使气息有控制地呼出。
中学合唱教学中学生歌唱技巧和技能的训练方法探究

中学合唱教学中学生歌唱技巧和技能的训练方法探究随着音乐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合唱在中学教育中也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课程内容。
中学合唱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还可以促进学生情感的交流和情商的培养。
而在合唱中,歌唱技巧和技能的训练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有效地训练中学生的歌唱技巧和技能呢?本文将从歌唱技巧和技能的基本要素、训练方法和实践中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究。
一、歌唱技巧和技能的基本要素1. 声音的发声原理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通过空气的振动和共鸣而发出。
在中学生歌唱训练中,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声带振动原理及其发声技巧,把声音发到正确的共鸣点,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和支撑方法。
2. 声音的音准和音色音准是指音高的准确度,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
在合唱中,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唱出指定的音高,保持音准的稳定性。
要求学生能够唱出不同的音色,灵活地运用音色变化来表达音乐的情感。
3. 声音的连贯性和吐字清晰度声音的连贯性是指音符之间的连接和过渡,要求学生能够做到音符之间的顺畅平稳,不出现断音或杂音。
吐字清晰度是指歌词的发音清晰准确,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发出歌词中的每一个音节,确保歌词的表达清晰。
1. 声音训练声音训练是歌唱技巧和技能训练的基础,包括声音的准确发声、音色的调整、共鸣点的掌握等。
在声音训练中,可以通过“发声练习”、“音准训练”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唱歌技巧和技能。
2. 呼吸训练呼吸是歌唱的基本功,而正确的呼吸方法对于声音的发声和支撑至关重要。
在呼吸训练中,可以通过“腹式呼吸”、“持续呼吸”等方法来锻炼学生的呼吸技能,增强他们的气息控制和声音的支撑力。
3. 连贯性和吐字清晰度训练声音的连贯性和吐字清晰度是歌唱的重要技巧,而在练习中往往容易被忽略。
在训练中,可以通过“连音练习”、“字正音准”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演唱技能,使他们的歌唱表达更加流畅和清晰。
4. 集体合唱训练在集体合唱训练中,学生可以通过模仿他人、与他人配合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歌唱技巧和技能。
合唱排练中的声音训练

合唱排练中的声音训练声音是合唱艺术表现的载体,统一、谐和、均衡的声音是合唱作品得以良好再现的前提。
声音训练对于一个合唱团来说非常重要,是合唱排练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科学有效的声音训练不仅可以打开歌唱的各个器官,更重要的是能使合唱队员掌握科学、正确的合唱发声方法和演唱技巧,提高排练效率。
一、声音训练的重要性合唱从根本上说是声音的艺术,声音是合唱美的首要因素。
统一、灵活的声音对表现合唱音乐的和谐美、和声美以及声部的协调美、准确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与情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练声犹如运动员训练或比赛前的热身活动,良好、科学的练声可以使歌唱者充分调动歌唱所需的各个器官,使声音变得有强度、统一和灵活。
对于一个没有经过合唱声音训练的合唱团,指挥是很难借助其完成音乐和艺术上的目标及要求,因此,我们应重视声音训练,在了解合唱队员声音特点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声音训练。
二、声音训练内容和方法合唱与独唱在发声方法上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之处。
它们歌唱的基本原理上是一样的,如对气息、共鸣、位置的要求等,但是对于声音的要求却有根本的不同。
独唱展示声音的个性美,每一个演唱者都可以尽情展示自己的声音特色,而合唱追求的是声音的共性美,所有合唱队员的音色要相互融合、统一,避免由于个人突出的、个性的声音而破坏整体的协调。
合唱排练中指挥可通过声音训练使合唱队员掌握科学、正确的合唱发声方法和技巧,进行有序的合唱技巧训练,从而为演唱好风格多样的合唱作品打下基础。
指挥应根据自己团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科学的练声计划,将合唱发声的方法和技巧融于其中,让合唱队员有序地进行练习。
1.长音直声训练长音直声训练是合唱多种技巧训练的基础,要求队员能在一个音高上用平稳的声音保持数拍或无限延长。
合唱队员在演唱长音时,要始终保持音准准确、声音统一、气息稳定。
(如谱例一)谱例1演唱者在演唱长音的时候,首先应该用轻声、高位、尽量平直的声音来练习,减少颤音(vibrato),从而使合唱声音更加融合。
探讨中学合唱排练音准训练

探讨中学合唱排练音准训练中学生的合唱训练有其特殊性,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合唱团的许多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的,但教师必须要有前瞻性、战略性的眼光,把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提前想好,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长期不懈的基础训练,防患于未然,把一些问题扼杀在摇篮中,为日后演唱大量的合唱作品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下面我将声音训练和音准训练进行总结。
1 声音训练我们每次合唱排练作品之前都要先进行声音训练。
发声练习之前我们可以先打打牙关,放松放松。
具体的方法是打哈欠,咬苹果等。
目的在于找到正确歌唱的状态。
要求:牙关打开,并同时吸气。
每次练习50次。
我们要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歌唱状态,我采用的是孟大鹏指挥的“三提两放”,即:眉毛、笑肌、嘴巴向上提起;下巴、喉头放松。
教师应时刻提醒学生带着这种状态进行演唱。
声音训练采用小乐曲和声乐练声曲结合的方式进行。
大部分的合唱团会只采用声乐练声曲来进行系统声音训练,但由于中学生合唱团学生年龄较小,一味的要求他们练习“咪妈咪”肯定会枯燥乏味,我们可以用一些短小、旋律优美的民歌、名曲进行有目的的训练,既可以解决具体不同的问题,又可以不断引起学生的兴趣。
这样的小曲可以定期更换,但教师在选曲上一定要有针对性,要有具体解决的问题。
乐曲1、2是两首训练目的和要求不同的曲子,乐曲1通过重音的练习,使学生体会腹部肌肉的弹跳,可以选一些二拍子、快速的乐曲。
乐曲2练习乐句的流畅性和旋律感,可以选一些四拍子、中速,流畅的乐曲。
1.1 乐曲1(谱例略)练习步骤:(1)念谱:气沉丹田,用下滑音念加重音的唱名:“do、sisi、lala”等(2)按音高唱唱名:注意:只有四个音有重音,其余音唱成跳音,注意颗粒感。
(3)进行三声部轮唱:每两拍,下一个声部进入。
注意层次感是通过重音体现出来的。
结尾可做渐慢。
1.2 乐曲2(谱例略)练习步骤:(1)配合动作:上半身可随之摆动。
(2)唱的要走到曲子之前,但又不会被观众发觉才可以,即让旋律流动起来。
关于合唱中声音练习的技巧

关于合唱中声音练习的技巧合唱是一种充满艺术魅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音乐形式,而声音练习是合唱团成员在日常训练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合唱中,中声音部扮演着连接男高音和女高音以及男低音和女低音之间的重要角色,因此中声音部的声音练习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合唱中声音练习的技巧,希望对广大合唱爱好者和合唱团成员有所帮助。
技巧一:正确的呼吸方法合唱中声音练习的第一步是要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中声音部的成员需要学会深呼吸,并通过腹部呼吸来提高气息的容量,这样才能保持稳定的声音,发出更加饱满的声音。
平时可以进行一些呼吸练习,比如仰卧在地面上,用手放在腹部,感受腹部的起伏,逐渐让自己习惯用腹部呼吸。
技巧二:保持正确的姿势在声音练习中,正确的姿势也非常重要。
合唱中声音练习时,需要保持挺胸、收腹,双肩自然放松下垂,双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膝盖微微弯曲,这样才能够使呼吸更顺畅,声音更加自然。
技巧三:音准练习音准是合唱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环,中声音部成员需要通过大量的音准练习来提高自己的音准水平。
在日常练习中,可以利用纯音频资源进行练习,同时也可以通过与其他声部的成员一同进行合唱来不断提高自己的音准。
技巧四:发声练习在声音练习中,发声练习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中声音部的成员需要通过练习发声来提高自己的音色和音质,可以通过模仿声乐老师的声音来进行发声练习,同时也可以进行一些口腔舌头的运动来增强发声的能力。
技巧五:掌握好唱腔合唱中的声音练习还需要掌握好唱腔,中声音部的成员需要在练习中注意唱腔的力度和节奏感,同时也需要学会在唱腔中加入适当的情感表达,让歌曲更加生动。
技巧六:灵活运用共鸣共鸣是指声音在发声的过程中在声腔中的反射、共鸣和变化,是声音音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声音练习中,中声音部的成员需要学会灵活运用共鸣,通过调整口腔和咽喉的形态来让声音更加丰富。
技巧七:注意与其他声部的配合在声音练习中,中声音部的成员还需要注意与其他声部的配合。
浅谈中学合唱训练的有效策略

浅谈中学合唱训练的有效策略中学合唱训练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环节。
有效的训练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声音、掌握技巧并提高整体表现水平。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浅谈中学合唱训练的有效策略。
注重基础训练。
良好的声音基础是学生合唱训练的基本要求。
通过对学生发声、呼吸和发音等方面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唱歌姿势和发声方式。
在发声训练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气息控制和嗓音弹性。
气息控制是合唱训练的基础,可以通过各种练习如持久呼吸、声演唱等来加强。
嗓音弹性是指学生嗓音的灵活性和可塑性,可以通过练习音阶、走三度音程等方式培养。
发音训练也是重要的一环,学生应掌握国际音标,并通过共同练习来统一发音。
基础训练是中学合唱训练的基石,只有打好基础,才能有更高水平的表演。
加强团队合作。
合唱是一个集体性的表演形式,要求学生在集体中发挥个人优势并与他人协作。
为了加强团队合作,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建立良好的团队氛围,倡导学生间互相尊重、互助合作。
可以通过组织一些团队活动来增强学生间的沟通和交流。
注重分工协作。
合唱团中每个人的角色都是不可或缺的,需要学生明确各自的分工,并根据自己的特长合理安排任务。
经常进行集体排练,通过团体合唱来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倾听他人、服从指挥的能力,通过指挥的引领,让学生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注重艺术表达。
合唱是一种艺术形式,学生在表演中要注重艺术的表达。
为了培养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注重情感的表达。
学生要理解歌曲的意境和情感,并通过声音和动作来表达。
教师可以通过分析歌曲的意义和情感内涵,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表达。
培养音乐感知力。
学生要学会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这对于他们在表演中真情流露有着重要的帮助。
注重舞台表现力。
学生在表演中要注重形象、动作和表情的表达,要有自信和魅力。
教师可以通过训练学生的舞台表演技巧,如站姿、手势、眼神等,来提高他们的舞台表现力。
中学生合唱训练方法

中学生合唱训练方法中学生合唱训练方法导语:合唱教学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表达能力,审美能力以及鉴赏能力,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下面是中学生合唱的训练方法分享,欢迎参考。
一、合唱队的声音训练进入初一年级的学生正值变声期,嗓音会变的沙哑,不集中等不良影响。
我在训练中强调学生用轻声唱法,防止声音的直、硬、敞、散、白、露,喊唱,因为这会损伤嗓子以致终生不能歌唱。
同时,在整个合唱过程中,我也反对在整个合唱中全部用虚假声的唱法,这样表现不了青少年的朝气活泼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也不适合我们民族的听觉习惯。
在整个合唱过程中要以积极的稍轻音量(中等音量中较弱的声音)为合唱的基本力度,从而有利于迅速找到声音的基本方向:悠长的有气柱感的声音,有气息支点的.高位置声音,有微微竖含感,因而易于在集体音响中靠拢和谐的声音。
当需要增强或偶尔的特强声音时,除用气息的相应变强来形成之外,也可适当用其前的弱声给后面的强声以对比或衬托来形成。
当需要再次减弱声音时,除相应减少气息外,更要注意让声音更集中、更有力或更有紧张感与控制保持声音的穿透力。
二、合唱队的练声训练练声训练不仅使学生更好的把握音准,节奏,声音的位置,同时也是为更好的演唱歌曲做准备,更重要的一点还使学生与指挥的配合和对指挥的反映能力有了一定的掌握。
例1:“ma me mi ma mu”同音不同母音的训练方法,让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嘴里始终含着半口水的感觉,在音量上先轻后强,先用柔声,在指挥的引导下再逐步加强。
让学生的声音尽量往后靠,紧贴咽壁往头腔共鸣上走,保持高位置的头声,努力做到真假声结合,使歌声响亮而明朗。
例2:1=C—F 2/412 3 |34 5 |56 54| 32 1||mi yo mi yo mi yo mi yo17 1|12 3|34 32|17 1 ||这条练习曲主要是训练合唱队的开口音与闭口音的练习,对于闭口音mi要开唱,不能咬的太紧,有种虚掉,朦胧的感觉,但要有气息的支持。
合唱排练技巧——发声练习

合唱排练技巧——发声练习合唱是多个声部合奏的一种形式,需要各声部之间相互配合,协调默契,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在合唱排练中,发声练习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合唱团成员改善嗓音质量,提高音准和表现力。
以下是一些发声练习的技巧,可以帮助合唱团成员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1.呼吸练习呼吸是声音的基础,良好的呼吸技巧可以帮助合唱成员产生更加稳定和持久的声音。
呼吸练习可以包括吸气和吐气的练习,例如深呼吸、肚脐呼吸等。
合唱团成员可以通过这些练习来增加肺活量,提高支撑力,并且通过适当的呼吸方式来控制音色和音量。
2.声音放松声音放松练习有利于减轻喉咙、颈部和肩膀等部位的紧张感。
这些练习可以包括轻声发声、张嘴张合、舌头伸展等。
通过这些练习,合唱团成员可以放松声带,达到更舒适、更自然的声音。
3.基础音程练习基础音程练习是提高音准的重要手段。
合唱团成员可以通过唱出一些简单的音程,如音阶、三度、六度等,来熟悉和巩固各个音区的音准。
在练习过程中,可以使用钢琴或其他乐器的伴奏来帮助掌握准确的音高。
4.音色调整音色是合唱团成员的个人特色之一,通过调整音色的色彩和质感,可以增加合唱团的表现力。
合唱团成员可以尝试不同的共鸣位置、发声触发点以及嘴唇和舌头的位置来调整音色。
同时,用憋气、喷气、牵拉等方法来改变音的清晰度和明亮度。
5.音域拓展合唱团中不同声部的音域范围是不同的,但每个声部的成员都可以通过练习来拓展自己的音域。
音域练习可以包括逐渐扩大音阶的范围,尝试唱高音或低音,以及通过发声练习来增强音域的灵活性。
6.音调和声部练习合唱是多个声部合奏的形式,每个声部的成员需要能够准确地唱出自己的音调和声部。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合唱团成员可以进行声部练习,比如以单音发声、以示范音进行模仿练习等。
此外,多声部合唱的练习也是很重要的,可以通过唱各种和声、分散和声等方式,让合唱团成员熟悉和掌握各个声部之间的和谐和协调。
7.声乐技巧练习除了以上基础练习之外,合唱团成员还可以进行一些声乐技巧的练习,如各种连音、颤音、半音、装饰音等。
探讨中学合唱排练音准训练

探讨中学合唱排练音准训练音乐是一门艺术,而音乐教育则是我们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一环。
在中学合唱中,音准训练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但是,很多老师和学生都可能没有意识到音准训练的巨大意义。
本文将探讨中学合唱排练音准训练的方法和重要性。
第一,为什么中学合唱音准训练很重要?首先,正确的音高和准确的节奏是中学合唱的最基本和最关键的因素。
缺乏这些基础元素,合唱表演就会显得稚嫩、不成熟。
此外,如果中学生在合唱排练中没有得到很好的有效指导,他们就很难在自己的音乐生涯中获得进一步的素质提升。
其次,音准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听力和音乐感受能力。
合唱排练中有很多良好的组织音乐素材的机会。
这些机会能够让学生首先听出并表现出音乐的节奏和音高。
不仅如此,泛音和共鸣的提高也越来越成为了音乐艺术表现中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只有在无处立足的依据音准训练的驱动下,学生才能获得这些本质特征的沉淀体验。
第二,中学合唱音准训练有哪些方法?其实,音准训练的方法有很多种。
可以组成固定的小组,互相练习和检查。
也可以运用其他资源,例如下载音乐文件。
以下我将尝试列举几个重要的方法:1. 给学生建立清晰的节奏意识。
在合唱排练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选择打击节拍的方式,例如敲打板子或配合使用口哨或其他类似物品。
通过教学只有恰当听奏和打击节拍来让学生建立对节奏的感知。
2. 加强静态练习。
学生可以通过观看指导视频来进行个人静态练习。
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掌握更虚拟和未知的内容。
当他们开始合唱时,这些掌握在城堡内的技巧就能够很好的发挥。
3. 制定合适的唱法和强调。
只有正确的唱法和强调,才能让合唱达到更好的效果。
通过对唱句的反复练习,可以让学生形成优秀的唱法,并不断培养这种能力。
4. 可视化音符和声部。
在网络封闭与信息公开相互往返的当今信息时代,科技和音乐是可以结合的。
在排练中,可以使用计算机来可视化音符和声部。
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获得更直观和深刻的认识。
第三,中学合唱音准训练的注意事项是什么?最重要的是,中学合唱音准训练需要的是高度的思维和专注。
合唱排练中各声部的训练方法探究

合唱排练中各声部的训练方法探究一、声音训练(一)呼吸训练呼吸训练除了艺术要求之外,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以下三点:(1)吸气量;(2)控制机能;(3)气和声要协调好。
就吸气量来说,并不是说你呼吸越多越好。
只要您将其保持在歌曲的结尾,它就会在自然呼吸的状态下加深和扩大。
不过,不能使自然呼吸和歌唱呼吸起冲突。
在吸气方面唱歌和说话还是很相似的,主要就吐气是有所区别,在歌唱时吐气要比说话缓慢很多,同时,我们应该控制吐气的量和速度。
确保“慢,匀、稳”,并确保形成一条直线,注意匀速持续,这就像吹点燃的蜡烛,必须防止火焰左右晃动。
在集体合唱训练过程中,如果教师想区分学生是否达到吐气标准,他们可以在吐气时使用(丝)练习。
(二)发声训练在训练合唱团发声训练的过程中,不管是坐着还是站着合唱一定要保持身体直立,肩膀保持放松,同时调整好自身的状态,并且要保证呼吸的方式准确。
练声时,我们应注意每句歌词的速度,强度和音调,以调节我们的呼吸,尤其是吐气的确切方式,吐气就是发声的过程。
速度和力度有变化,吸气吐气也要随着改变,刚开始运用哼唱来代替就可以,哼唱比较容易,也能保证符合呼吸的需求。
起声分为硬起声、软起声、缓起声。
其中硬起声也叫“激起”,而软起声和缓起声叫“舒起”。
所以,在合唱训练过程中一定要以硬起声的练习为根基,由此可见,在训练合唱团各声部时培养正确的硬起声是非常重要的。
(三)共鸣训练从声带发出的基音,就是通过共鸣腔体的共振得到扩大和美化就是共鸣。
共鸣训练是以头音、混合音、胸音三种高、中、低声为基础的。
共鸣腔体主要有可调节和不可调节两种,要想实现更好地共鸣,不仅要训练呼吸和起声的能力,还要训练适应不同音区,以便轻松调节共鸣腔体的能力。
练习共鸣的最佳方法是用哼唱,通常称为“哼鸣”。
例如在“哼鸣”时,在打哈欠和闭合的状态下,双唇微微闭合,使口腔内越空越好,让鼻腔和咽腔打开,把气息的通道留得越宽越好,然后让气息顺利经过这些通道,并沿着嘴的咽壁和鼻腔壁进入头农协会的蝶窦处,蝶窦处的感觉就是我们额头的眉心处。
合唱过程中的声音训练方法

合唱过程中的声音训练方法合唱过程中的声音训练方法在合唱中的歌声应该怎么训练?欢迎阅读参考下面的文章,希望能帮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歌唱的姿势要唱好歌曲,没有一个良好的姿势是不行的。
声乐界有句老话:“姿势是呼吸的源泉,呼吸是发声的源泉。
”它形象地说明了姿势对于歌唱的重要性:歌要想唱得好,就一定要有正确的歌唱姿势。
一般来说,正确的歌唱对姿势有细化的要求。
一是身体直立,保持自然放松。
这里的放松绝不是完全松垮,而应该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
二是眼睛平视前方,胸部自然挺起,两肩两臂自然下垂,小腹收缩,全身保持一种积极运动的状态。
三是两脚一前一后稍分开,前脚着力,身体的重心要平稳,重心在前脚。
第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歌者要与观众进行心灵交流,在演唱中眼睛切记应当张大一些。
最后,嘴巴是歌唱的喇叭,应当张得开,放得松,切忌咬紧牙关。
二、歌唱的呼吸一般来说,我比较主张口鼻同时进行的胸腹式呼吸法,也就是玫瑰呼吸法,即想象有一支香气浓郁的玫瑰放在面前,轻轻地闻一闻玫瑰的香气,并且嘴巴微微张开。
这样的话,气息就自然而然地吸到了腰部,为歌曲的演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演唱者在唱歌呼气时,仍要保持吸气状态。
因为唱歌必须控制好气息,歌声才能有张有弛,所以气息不能很快地用完。
让气息徐徐吐出,注意节省用气和均匀地吐气,这就是气息的控制。
演唱者整个肢体语言的表情应该既放松又紧张,紧张的部位就是横膈膜。
我们要把气息拉住,不能让它提上来,这就牵涉到一个气息支点的问题。
横膈膜就是我们的支点。
三、歌唱的发声训练发声训练先要从闭口进行哼鸣的.训练开始。
在这基础上,再逐渐打开口腔作有声练习。
首先,在作开口练习时,口腔要由小口型(例如O、U)开始练习,再慢慢地过渡到大口型(例如MA、LA、UA)练习,使口腔由小到大有一个逐渐张开的过程。
接着,“连音练习”具有舒缓、流畅和柔和的特点,“断音练习”则要求弹跳性和保持连续性,对声音呼吸的控制要求显然大于连音练习。
浅谈合唱中的声音训练

投稿邮箱 h h z s z z s @s i n a _ c o r l l
浅 谈合唱 中的声音 训练
一 万珊珊
【 摘 要】 : 合唱是一种集体歌唱的形式 。对声音 的要求有着 与其他 歌唱形式不同的特点 ,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合 唱 成 员进行声 音训练 时.要具有针对性 。只有这样 。才能够让合唱取得更好地效果 。 【 关键词】: 合唱 ;气息 ;声音训练
( 一 )气息训练的基本方法
气 息训 练主 要有 两 种 ,一种 是深 的 、
有 腰 腹 部 支撑 的气 息 训 练 , 另一 种 是 深 的 、 通 畅 的气 息训 练 。 前者 要求 双 手 放 在 腰 间 , 使 呼 与 吸 形 成 对 抗 ,整 个 腰 腹 部 要 向外 扩 张 并 保 持 支 撑 ,先 将 气 息 尽 可 能 的放 出 ,然 后 张 大 嘴 和 鼻 子 同 时深 吸 气 ,保 持 片 刻 之 后 ,
鸣 腔 体 中 获 得 充 分 的 共 振 , 从 而 发 出 具 有 强 烈共 鸣 的 声 音 ,这 种声 音具 有 其产 生 的 丰 满
部与小腹的对抗 ,脚要抓着 “ 地” , 头要顶着 “ 天” , 但外表要给人一种 自然的放松感 。 二.气息训练
气 息 训 练 时 声 音 训 练 的 基 础 , 在 合 唱
一
强音 ,这 个时候共 鸣腔 体的功能作用 能不能 充分 发挥 ,与吸气 时喉咙打 开的程度 有着 密 切的关系。在 同一音 高中,声音 的强弱取 决
于 呼 出气 流 给 予 声 带 的压 力 大 小 ( 或称对抗 的程 度 ) 。 一 般 来 说 ,气 息 的压 力 大 , 声 音
合唱声音的训练

合唱中声音的训练合唱兴趣小组的成员来自高二年级,高中学生的音乐修养还比较差,声音的艺术性训练起来比较有难度,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多与学生交流,制定与学生的审美能力相符合的歌曲。
我们打算在这个学期能基本统一学生的声音,提高他们的音色及乐感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设计理念:训练是为了提高,提高是为了表现;训练要有手段。
合唱的基础在于提高声部的齐唱能力,声部的基础在于提高个人的基本功,为了巩固中声区。
解决用声音上的响而不噪,轻而不虚,高而不挤,低而不压,做到合唱声音上的和谐,平衡统一,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集体训练。
然后在逐步过渡到音准、节奏,扩大音域,咬字、吐字,幅度变化等方面的训练。
1、基本功训练:教给学生科学的发声方法,训练学生声音的正确位置及高位置,让学生区分出大本嗓和艺术嗓的区别。
2、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通过学习艺术歌曲,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使其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能够辨别什么样的音乐是好的,什么音乐是不好的,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情感使其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3、声部和谐训练:由于学生们对于声音的自控制力还比较差,所以分声部训练的难度比较大,所以要求老师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来训练。
4、扩大知识范围、开阔眼界:定期让学生欣赏中外合唱的名曲,以及名师的讲解,开阔学生的眼界。
活动过程:1、声音的训练(1)、呼吸。
(2)、声音位置。
(3)、直声训练。
2、音准训练音准是音乐表现的基础,好的音准来源于基础训练。
多声部合唱的音准训练较为复杂。
3、寻找共鸣位置扩大音域的具体措施。
(1)、胸音训练。
(2)、头音训练。
4、合唱表现的四种手段。
(1)、连唱(2)、跳唱(3)、强而有弹性(4)、不连不跳5、节奏训练:音乐是在时间中展示的艺术,节奏是它的组成部分和主导因素,没有节奏也就没有音乐。
6、吐字和咬字训练:以字带声,以情带字,声情并茂。
字正腔圆是我国民族传统的唱法。
它讲究字清意深情自真。
活动效果反馈通过以上的合唱训练,学生的音色、音准、声音的控制以及演唱的姿势、技巧都有明显的进步和提高,在园区合唱比赛中都得到优异的成绩!。
浅谈合唱声音训练

浅谈合唱声音训练合唱是一种集体声乐艺术,是用个别成员声音的组合及集体的音响声音发出的总和来表达艺术的形象塑造。
古人讲“丝不如竹,竹不如肉”。
由此可见,人的声音所表达的感染力是如此的强烈和丰富。
合唱者要想通过自己的声音完美地表达音乐作品的内容和含义,给听众一种美的艺术享受,就必须熟悉、了解和掌握产生美好声音的规律,从而使自己在合唱集体里能有效地运用自己的嗓音,并协调和控制声音达到统一和谐的共性,在音量、音色、音准上能把握自如,将声音的美在瞬间传达给听众。
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需要多方面的音乐综合训练。
一、歌唱的状态歌唱的状态是打开声音通道的第一步。
在生活中我们的面部表情和面部肌肉往往处于一种自然状态,而在歌唱中,我们要求是有准备的、积极的、内紧外松的歌唱状态。
头腔、胸腔、口腔、鼻腔都呈一种向外膨胀的兴奋和积极的状态。
声音仿佛从头顶眉心处流淌出来,上唇和脸颊的笑肌都要积极地向上提起,把打哈欠的瞬间状态保持下来,这就是美声唱法所讲的“面罩”。
另外歌唱的兴奋状态直接影响着声音的共鸣位置、音色的明暗与质量。
所以在排练过程中每个合唱队员如果都能达到积极、兴奋的歌唱状态,这将使合唱队声音的整体发挥和演唱质量提高很多。
二、歌唱时的站立姿势歌唱时正确的站立姿势说起来很简单,然而实际上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站立,在歌唱站立时,必须要做到一种“对抗”,包括身体上下、前后、左右的对抗,即胸与背的对抗,臂部与小腹的对抗,脊椎的直立,腰胸的直立,声音与气息的对抗等。
这些都是要在一种积极兴奋、内紧外松的自然状态下去完成。
脚要抓着“地”,头要顶着“天”,而内部是肌肉的对抗,外表则给人一种自然的放松。
美好的声音和较好的呼吸都来自于一种积极兴奋状态和正确的站立姿势,因为有了对抗才能找到支点和重心。
三、气息的掌握与运用正确的呼吸是歌唱的命脉,呼吸与起音、触音、音量、音色、音质有直接的关系。
虽然每个人的歌唱器官有大小不同的差异,但正确的歌唱方法能解决共同存在的弊病和调整声音的不统一。
中学生合唱队的声音训练

中学生合唱队的声音训练合唱艺术是声乐艺术中一个高级的表现形式,一个合唱队若要达到较高的艺术水平,必须在声乐训练上,下很大的功夫。
只有声音达到了和谐统一才能演唱出优美动人的作品。
一、声乐训练的意义1、合唱就是声音的统一和谐优秀的独唱演员集合在一起,并不能成为一流的合唱团,这是由于独唱演员在音色、音域、发声等方面个性比较突出,很难达到合唱中“合”的要求。
对于未受过正规训练的中学生来说,要使集体的声音和谐统一、融为一体,就必须经过定期的严格训练,使每个合唱团的成员都能用科学的、统一的发声方法来演唱。
“美声”的声乐理论与训练方法是可以完全应用于合唱教学的。
美声唱法讲究发音有气息、有力的支持;声带应闭合良好;各共鸣腔自然、充分地张开以求音量的饱满与音色的丰满;用声音的高位置求得声音的明亮与穿透力等等。
如果掌握的好,便可以在音色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在力度上、音区上做出大幅度的、自如的变化。
经过数百年的实践,美声的理论已形成了完备的体系并被声乐艺术家、教育家广泛的接受。
实践证明,中学生合唱队必须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才能演唱出一种既统一又富有表现力的美妙声音。
2、用以扩展音域未经训练的声音音域较窄,这就会使演唱的曲目受到很大的限制,在有限的音域中,也存在着低声区苍白无力,高声区用力“喊唱”的症结。
虽然有些队员使用假声来唱高音,但其真声、假声差异很大,听起来音色不统一。
这些问题只有通过系统的声乐训练才能解决。
简单而言,就是在中、低声区演唱时应带有“假声”演唱的那种融合感与高位置,而高声区的演唱又尽可能接近中、低声区的结实、饱满与明亮,使整个音域统一在一种演唱方法里,获得较为理想的“真假声结合”的效果。
这样的训练结果常使音域向上、下两个方向扩展四度至六度,从而提高了合唱团的演唱能力并扩大了可选择的曲目范围。
3、用以加强气息的能力和作用发声(无论是讲话还是唱歌)的原动力就是气息。
因为一个乐句常常比讲一句话长的多,在音高上又有严格的要求,所以歌唱比讲话需要更多、更长的气息支持。
中学生合唱队音准的训练方法分析

中学生合唱队音准的训练方法分析1. 引言1.1 中学生合唱队音准的训练方法分析中学生合唱队音准的训练方法一直是合唱团训练中的重点和难点。
音准是指唱歌时音高的准确度和稳定性,是合唱演出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中学生合唱团的成员年龄较小,声音发育不稳定,音准训练更显重要。
在训练过程中,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声部练习是中学生合唱队音准训练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声部练习,合唱团成员可以更好地掌握各自的音域特点,增强音高感知能力,提高唱法和发声技巧。
定期举行声部练习可以帮助合唱团成员更好地适应各自的声部,提高整体音准。
音准校正软件的使用也是中学生合唱队音准训练中的重要方法。
通过音准校正软件的录音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合唱团成员在音高上的问题,并给予指导和改进意见。
音准校正软件能够帮助合唱团成员更加直观地了解自己的音高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音准训练。
指挥家的指导是中学生合唱队音准训练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指挥家担负着统一整体音准的责任,通过指挥和指导,帮助合唱团成员掌握正确的唱法和发声技巧,提高整体音准水平。
中学生合唱队音准训练方法的多样性和综合性对于提高合唱团的音准水平至关重要。
通过声部练习、定音器训练、音准校正软件的使用、指挥家指导和集体排练等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提高中学生合唱队的音准水平,达到更加优秀的演出效果。
2. 正文2.1 声部练习声部练习在中学生合唱队音准训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声部练习,合唱队成员可以巩固自己的声音技巧,提高音准和音色的稳定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声部练习方法:1. 温习音阶:音阶是声部练习的基础,合唱队成员可以通过反复唱出各种音阶来训练自己的音高感和音程感。
这有助于强化他们的音准意识,提高准确性。
2. 声部分离:在声部练习中,分离各个声部是很重要的。
合唱队成员可以通过分离练唱来确保每个声部都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音部,从而更好地协调合唱。
3. 对位练习:对位练习是声部练习中的经典方法,通过对位练习可以培养合唱队成员的听觉感知能力和协调能力。
浅谈初中合唱声音训练中的几点误区与解决方法

浅谈初中合唱声音训练中的几点误区与解决方法初中合唱声音训练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一些误区,这些误区会影响学生的合唱效果和音乐素养的培养。
本文将从声音训练的目的、方法和态度等方面,探讨一些常见的误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声音训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合唱技能和音乐素养。
有些老师过于重视技巧训练,忽视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在训练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让他们在合唱中能够感受到音乐的美和情感,并能够用声音来表达出来。
可以通过听音乐、分析音乐、感受音乐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音乐的内涵,并将其应用到合唱训练中。
声音训练的方法也是影响合唱效果的一个关键因素。
有些老师在训练中只注重让学生按照教材上的曲子去练习,而忽视了对声音发声原理和技巧的讲解和训练。
这样容易导致学生只是机械地模仿,没有形成自己的声音特点和风格。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在训练中结合声音发声原理和技巧的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声音的形成和发声的基本原则。
可以通过练习呼吸、发声、共鸣等基本技巧,引导学生正确地发声和唱歌,使他们的声音更加丰满、饱满和优美。
声音训练的态度也是影响合唱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有些老师对学生的声音要求过于严格,对学生的错误和不足批评过于苛刻,给学生造成了压力和挫折感。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在训练中注重鼓励和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潜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可以通过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给他们自信和信心,让他们在合唱中敢于表达自己的声音,培养他们的艺术创造力和表现力。
要改变初中合唱声音训练中存在的误区,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用声音来表达音乐的美和情感;其次要注重讲解声音发声原理和技巧,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声音的形成和发声的基本原则;最后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培养他们的艺术创造力和表现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学生合唱的声音训练前言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女孩声音变高,男孩喉结增大、声音变粗,他们的音色富有“个性”,同时他们又缺乏声音优美的标准的概念。
未经训练的学生不会采用头腔共鸣、高位轻声的唱法,高音喊唱的现象十分普遍,而这种唱法是不科学的,所以对中学生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声音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一、呼吸训练歌唱的原动力是气息,正确的气息不但是歌唱技巧的基础,而且也是实现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要想获得有艺术感染力和有生命力的声音,就应该将呼吸训练放在首要位置,并且贯穿在整个歌唱活动中。
1、吸气:正确的吸气是要让孩子感觉到吸气象闻花。
吸气时,口腔稍打开,硬、软腭提起,并与提眉动作配合,口、鼻同时吸气。
生活中有“打呵欠”的现象,细心体会“打呵欠”的过程,就会感觉到最起始阶段的吸气过程,这种吸气是非常符合歌唱要求的。
2、呼气:在自然呼吸时,呼气动作也是自然的、放松的。
而歌唱时的呼气(即歌唱),却是有控制的,必须保持吸气的感觉和状态,才能使声音有气息的支持。
还要依据歌曲感情的需要,通畅地把气排出,这时歌唱者的腰围仍有扩张感。
3、训练时要注意的问题:在训练时吸气切忌抬肩,此时要求大家双手叉腰,体会腰部的膨胀感,以及缓吐时的收腹感觉;吐气要求做到“匀、慢、稳”,要形成平直的吐气线条。
4、呼吸训练的练习例1:用“S”练吐气,分匀吐、急吐、停顿等。
这个练习可以让孩子找到保持气息的感觉。
而且,有一个人气不稳,就会出现“咝咝”声不稳或弱或强,这样就便于纠正。
例2:(创意)让同学们拿张小纸片,放在嘴边轻轻吹,当纸片倾斜不动时,说明气息比较稳。
如果纸片晃动幅度较大,说明学生气息不稳。
例3:短乐句的气息训练:1=C 2\41 2 3 4 | 5 4 3 2 | 1 - ||M(哼鸣)例4:长乐句的气息训练:1=C 4\41 2 3 4 | 5 4 3 2 | 1 - - - ||M(哼鸣)二、发声训练合唱发声训练的主要任务是要求通过集体的训练运用科学的方法使各声部内部在发声状态上保持一致,并不断发挥发声器官的功能,逐步提高演唱技巧,从而达到提高合唱团整体的技术与艺术水准,以便更好的表现作品。
1、正确的歌唱姿势:身体自然直立,保持自然放松,这里的放松绝对不是松垮,瘫痪,它应呈现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也就是精神饱满的状态。
小腹收缩,两臂自然垂落,全身有一种积极运动的状态,.两脚一前一后稍分开,前脚着力,身体的站姿平稳,重量落在双脚,站直站稳才可以将歌曲表现生动活力,不能“松“不能“垮“.2、正确的器官状态:人发音器官包括:胸腔、肺、器官、声门和喉、咽腔、鼻腔、鼻窦、口腔等等……而正确的的唱歌状态是将胸腔为支撑点,发挥自己的腔体喉部等娴熟配合发声,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但是正确的器官状态就是不能松弛不能紧,找准位置发声。
3、正确的起声:发生开始的一刹那叫“起声”,起声的好坏,对发生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歌唱中起声分为“硬起声(也称激起)、软起声(也称舒起)两种,同时,起声还有高、低、强、弱、明、暗之分,在合唱训练中应以硬起声为基础,所以训练合唱团掌握正确的硬起声至关重要。
(1)硬起声:正确的硬起声是在气息支持下声带的闭合与共鸣的运用等诸多因素的相互配合下完成的,硬起声的声音要求坚实、集中、富有弹性,要掌握好气与声的正确比例。
首先采用无乐音哼鸣的方式找到基音,用跳音或顿音的方法进行练习。
例5: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 1 - - - || M M M M M M M M M - - -经过不断打练习会获得纯净清晰的基音,在此基础上再做速度力度及音高上的变化。
10 10 10 10 ||(慢速)10 10 10 10 || (中速)10 10 10 10 || (快速)以上练习千万不能操之过急,但要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硬起声技能。
(2)软起声软起声的基础仍然是激起,要在保持激起的气息紧张度下进行发声,发声前声带不是紧紧闭合的,而是在发声开始的同时才闭合的,发生的一刹那声音比较柔和。
可以用以下练声曲进行练习:1=D 4\45 4 3 2 | 1 - - - ||M——————————Ma___________________Mo___________________Mu___________________Me___________________Mi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以上练习时要注意发音时不可以有重音或加强音,还要注意保持声音的高位置。
三、共鸣训练发声离不开呼吸,同样,发生之后更离不开对共鸣器官的运用。
人声共鸣器官共分为两类,一种是可调节的共鸣器官,如喉腔、咽腔、口腔等,另一种是不能调节的共鸣器官,如不可调节,如鼻腔、蝶窦、额窦。
共鸣训练的目的是要使三个声区统一起来,并根据不同的音区能够自如地调节共鸣腔体。
1、胸腔共鸣训练:正确的胸腔共鸣要求是,胸廓适度扩张,声道通常,以保持胸腔与其上的其他共鸣腔体上下贯通,并且在深呼吸状态下进行发声。
例:1=C 4\45 4 3 2 | 1 - - - || (五度范围)U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C 4\45 6 5 4 5 4 3 2 | 1 - - - ||U-------O------- a----------上述练习需要保持高位置,逐步按半音下行的顺序往胸声区发展。
2、口腔与混合声区的训练:在歌唱中我们将口、咽、喉作为一个整体来运用的,所以统称为中部共鸣器官,此声区在生理结构与机能方面最为复杂,所以在训练中我们总是从中声区开始。
先要求大家打哈欠的感觉,寻找咽壁处于紧绷状态,使其形成反音板的作用,幷要求歌唱时尽量打开牙关,尽可能放低舍位,注意硬口盖的反射作用和软口盖的调节共鸣作用。
3、头腔与头声区的训练:头腔共鸣对延伸音域、美化音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首先找到正确的鼻腔共鸣,在训练的开始阶段,应从中音区或中高音区开始。
例:1=C 4\41- - - | 1 - - - | 1 0 0 0 || (前鼻音)a-------------an-------e-------------en--------o-------------on--------i-------------in---------u-------------un---------v--------------vn--------练习1:跟着钢琴,演唱歌曲1-4小结,学习找位置发声1 - - - | 1 - - - | 1 0 0 0 || (后鼻音)a--------------ang-----e---------------eng----o---------------ong-----i---------------ing-----u---------------ung------v---------------vng------(2)找打鼻腔共鸣后,就要确立声音的方向感,随时强调向鼻腔上端运动,好像头上顶着一本书;保持打哈欠顶状态歌唱。
在发声过程中强调声音焦点集中在眉心处。
例:1=F 3\212 17 34 32 56 54 | 5 - - - - - ||i----- e----- o----- ang---------------a------ o------ u----- ong----------------i------ u------ 0----- eng----------------上述练习可用上行半音模进,练至各声部合适的调;开始练习时速度不能过快,力度变化不宜过强。
总之,在中学仍存在不科学的喊唱现象,对这些现象要关注和重视,尤其对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我来说更是一个值得研究和学习的重要课题。
我会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在实践中努力钻研,并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音乐教师。
结束在为期一个多月的学习中,在同学和老师的悉心帮助下我的论文也即将画上完美的句点,本论文主要以“浅谈中学生合唱的声音训练”为主展开论述和剖析的,在论述过程中将“合唱”中的中学生合唱训练方面展开论述,根据自身的浅有的经验和老师的帮助,以及书籍上查阅的资料内容,将论文写成现在概有的模样。
合唱训练中中学生的合唱训练是有一定技巧和一些固定的教学方式,对于变声期孩子的声音来说合唱又是有一定难度的,然后本篇论文就是将其解释而且通俗易懂的方式教育学生。
感谢老师耐心的教导,一遍又一遍的将我的论文不足方面提出并且和我一起改正(选题、方案论证、到具体设计附表内容),也让我对合唱艺术刮目相看,没想到看似简单的音乐艺术却有很多的知识层面,而老师将大部分的层面都教授给了我,相信我和老师的努力会得到的论文答辩老师的肯定,但是同时我也希望老师能给予点评将论文中的不足挑拣出给予正确的批评。
参考文献[1] 房斯钊:《合唱指挥的基础与实践》,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7月第一版[2] 周沛然:《合唱与指挥》修订版,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8月[3] 钟维国:《小学合唱实践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年8月谢辞时光总是悄悄在生命中流过,青春在激情与活力中进行着,转眼间大学四年生活以悄然而过,在这四年中学会了多少懵懂时期不理解的事情,了解多少学习上的不足,尤其在校期间的各个老师的帮助和认真的教学下我了解到,人无完人。
毕业即将来临,论文也将是毕业前最后的一个重要的学习任务,现在论文的完成得益于音乐学院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内容,以及拓展课外知识,使我受益匪浅,更是亲爱的陈宏老师教我从选题确定,论文资料的收集、论文框架的确定、开题报告准备以及论文初稿一直到定稿中老师斟酌倾注的大量心血,在这对老师由衷的表示感谢。
同时,我还要特别感谢在大学四年学习期间给我诸多教诲和帮助的各位老师,感谢书记,吴丽霞老师,赵兰老师,还有很多帮助过我的老师,谢谢你们给予我的指导和帮助,感谢班长,感谢同学,感谢同宿舍的好姐妹,在上学期间在学习上积极帮助,在生活上体贴关照,让我更好的融入集体。
最重要的是感谢父母,生我养我供我读书,教会我很多东西,让我有机会来到音乐学院的这个集体接受优秀的教育,感受很好的生活环境,拓展了我生活的目标,谢谢,感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