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职业危害及防控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 • 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如安排的作业
与 劳动者生理状况不相适应等; • 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 • 长时间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10
(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1、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 2、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有毒工段与无毒
21
职业健康检查结论与处理意见
1、上岗前: • 结论:职业禁忌(列明禁忌的原因,注明职业
禁忌证)。 • 处理意见:目前不得从事××作业。
22
2、在岗期间: • 结论职业禁忌(列明禁忌的原因,注明职业禁
忌证)。 • 处理意见:(1)调离原工作岗位,妥善安置;(2)
疑似职业病的,申请职业病诊断(注明诊断机 构和时限等);(3)有职业健康损害和影响的, 进一步复查或医学观察、治疗(注明复查、观 察、治疗的医疗卫生机构、项目和时间)。
19
• 目的:
1、检索和发现职业危害易感人群; 2、及时发现健康损害,评价健康变化与职业病
危害因素的关系; 3、及时发现、诊断职业病;以利及时治疗或安
置职业病人; 4、为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病危害治理效果评
价和行政执法提供依据和证据。
20
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和周期的确定
• 用人单位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应委 托有相应资质的体检机构,并按体检机构要求 提供劳动者相关信息清单(包括劳动者姓名、 性别、年龄、工龄、工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 素名称及体检类别等),并与体检机构签订职 业健康检查服务合同书或协议书。
2、物理因素 • 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 • 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 • 噪声、振动; • 非电离辐射:如可见、紫外、红外、激光 • 电离辐射:如X射线、γ射线等。
3、生物因素:如炭疽、布菌、医务工作者可能 接触到的生物传染性病源物等。
9
(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 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 等;
14
第二步:职业病危害的评价(职 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一.检测结果与评价: • 每个测试点(工作地点、岗位)职业病危害
因素浓度(或强度)未超过标准的为合格, 超过标准的为不合格。 • 对确因生产工艺或设备技术水平限制所致的 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测试点,应对其所采取 的职业卫生防护补救措施(职业卫生管理措 施或个人防护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15
《职业病分类目录》
一、尘肺
13种
二、职业性放射疾病
11种
三、职业中毒
56种
四、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5种
五、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3种
六、职业性皮肤病
8种七、职业性眼病3种八、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3种
九、职业性肿瘤
8种
十、其他职业病
5种
5
职业病的特点
• 1、起因: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 触职业危害因素引起的疾病。
煤矿职业危害及防控
我国职业病危害形势
1、职业病患者总量大: 722730例 2、职业危害范围广:30多个行业1600万家、2亿
人 3、职业病危害流动性大,危害转移严重:境外--境
内;城市--农村;经济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 大中型企业--中小型企业转移 4、造成的经济损失大:
2
5、带来的社会影响: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②职业健康检查(根据检 测与评价结果确定体检 人群)。
第三步:通过采取成功 措施与行动,建立常规 监控机制,持续改进。
确定“可能存在 危害的区域”
确定“关键点危害区域”
控制“各岗位的 职业病危害风险”,
12
第一步:职业病危害的识别
• 编制一份全面的清单(按生产地点) • 了解企业中存在的危害因素及其来源?可能产
二.改进措施和建议: • 对不合格测试点,以及已采取职业卫生防护
补救措施仍然未能达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 求的工作地点、岗位,应分析其原因,提出 改进措施和建议。
16
职业接触限值
• 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 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 接触水平。
• 化学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可分为时间加权平均 容许浓度、最高容许浓度和短时间接触容许浓 度三类。
• 2、有较长的逐渐形成期或潜伏期, 属缓发性伤残。(不同于突发事故或 疾病)。
• 3、属不可逆损伤,几乎不可痊愈。 只能使患者远离致病源。
职业病的预防
一级预防
二级预防
识别
早处理
评价
控制
早发现
早诊断
有害因素
作业人群
职业病与 职业多发病
有毒有害作业 企事业个体单位
康复治疗
三级预防
7
职业病危害因素
• 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
生职业病危害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中所列职业病危害因素);
• 按生产地点列出致害源、设备清单; • 了解生产工艺流程;
13
• 按生产地点分别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 类、作业方式、接触人数、接触时间和防护情 况简述;
• 其中作业方式指产生或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 设备或工序的本质安全化、自动化程度。
17
检测评价结果与分类处理
作业岗位危害因素未超标
作业岗位危害因素超标
评价结论:合格
控制措施有效
职业卫生防 护补救措施 有效
职业卫生防 护补救措施 无效
落实改进措施
存档
18
第二步:职业病危害的评价(职 业健康损害评价)
• 职业健康监护定义:为及时发现劳动者的职业
性健康损害,根据劳动者的职业接触史,对劳 动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健康检查 和连续的、动态的医学观察,记录职业接触史 及健康变化,评价劳动者健康变化与职业病危 害因素的关系。
各种危害因素。
1.按危害因素的来源分类 (一)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2.按导致职业病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 (原卫生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8
(一)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1、化学因素 •有毒物质:铅、汞、苯、一氧化碳等 •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等
工段安排在一个车间; 3、生产环境卫生条件不良。 •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同时存在多种有害因
素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联合作用。
11
职业病危害控制程序
第一步:职业病危害的 识别,编制一份全面的 清单(按生产地点)。
第二步:职业病危害的 评价,确定各生产地点\ 岗位的主要职业病危害 因素.
①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 测与评价
与 劳动者生理状况不相适应等; • 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 • 长时间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10
(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1、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 2、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有毒工段与无毒
21
职业健康检查结论与处理意见
1、上岗前: • 结论:职业禁忌(列明禁忌的原因,注明职业
禁忌证)。 • 处理意见:目前不得从事××作业。
22
2、在岗期间: • 结论职业禁忌(列明禁忌的原因,注明职业禁
忌证)。 • 处理意见:(1)调离原工作岗位,妥善安置;(2)
疑似职业病的,申请职业病诊断(注明诊断机 构和时限等);(3)有职业健康损害和影响的, 进一步复查或医学观察、治疗(注明复查、观 察、治疗的医疗卫生机构、项目和时间)。
19
• 目的:
1、检索和发现职业危害易感人群; 2、及时发现健康损害,评价健康变化与职业病
危害因素的关系; 3、及时发现、诊断职业病;以利及时治疗或安
置职业病人; 4、为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病危害治理效果评
价和行政执法提供依据和证据。
20
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和周期的确定
• 用人单位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应委 托有相应资质的体检机构,并按体检机构要求 提供劳动者相关信息清单(包括劳动者姓名、 性别、年龄、工龄、工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 素名称及体检类别等),并与体检机构签订职 业健康检查服务合同书或协议书。
2、物理因素 • 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 • 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 • 噪声、振动; • 非电离辐射:如可见、紫外、红外、激光 • 电离辐射:如X射线、γ射线等。
3、生物因素:如炭疽、布菌、医务工作者可能 接触到的生物传染性病源物等。
9
(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 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 等;
14
第二步:职业病危害的评价(职 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一.检测结果与评价: • 每个测试点(工作地点、岗位)职业病危害
因素浓度(或强度)未超过标准的为合格, 超过标准的为不合格。 • 对确因生产工艺或设备技术水平限制所致的 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测试点,应对其所采取 的职业卫生防护补救措施(职业卫生管理措 施或个人防护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15
《职业病分类目录》
一、尘肺
13种
二、职业性放射疾病
11种
三、职业中毒
56种
四、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5种
五、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3种
六、职业性皮肤病
8种七、职业性眼病3种八、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3种
九、职业性肿瘤
8种
十、其他职业病
5种
5
职业病的特点
• 1、起因: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 触职业危害因素引起的疾病。
煤矿职业危害及防控
我国职业病危害形势
1、职业病患者总量大: 722730例 2、职业危害范围广:30多个行业1600万家、2亿
人 3、职业病危害流动性大,危害转移严重:境外--境
内;城市--农村;经济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 大中型企业--中小型企业转移 4、造成的经济损失大:
2
5、带来的社会影响: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②职业健康检查(根据检 测与评价结果确定体检 人群)。
第三步:通过采取成功 措施与行动,建立常规 监控机制,持续改进。
确定“可能存在 危害的区域”
确定“关键点危害区域”
控制“各岗位的 职业病危害风险”,
12
第一步:职业病危害的识别
• 编制一份全面的清单(按生产地点) • 了解企业中存在的危害因素及其来源?可能产
二.改进措施和建议: • 对不合格测试点,以及已采取职业卫生防护
补救措施仍然未能达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 求的工作地点、岗位,应分析其原因,提出 改进措施和建议。
16
职业接触限值
• 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 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 接触水平。
• 化学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可分为时间加权平均 容许浓度、最高容许浓度和短时间接触容许浓 度三类。
• 2、有较长的逐渐形成期或潜伏期, 属缓发性伤残。(不同于突发事故或 疾病)。
• 3、属不可逆损伤,几乎不可痊愈。 只能使患者远离致病源。
职业病的预防
一级预防
二级预防
识别
早处理
评价
控制
早发现
早诊断
有害因素
作业人群
职业病与 职业多发病
有毒有害作业 企事业个体单位
康复治疗
三级预防
7
职业病危害因素
• 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
生职业病危害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中所列职业病危害因素);
• 按生产地点列出致害源、设备清单; • 了解生产工艺流程;
13
• 按生产地点分别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 类、作业方式、接触人数、接触时间和防护情 况简述;
• 其中作业方式指产生或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 设备或工序的本质安全化、自动化程度。
17
检测评价结果与分类处理
作业岗位危害因素未超标
作业岗位危害因素超标
评价结论:合格
控制措施有效
职业卫生防 护补救措施 有效
职业卫生防 护补救措施 无效
落实改进措施
存档
18
第二步:职业病危害的评价(职 业健康损害评价)
• 职业健康监护定义:为及时发现劳动者的职业
性健康损害,根据劳动者的职业接触史,对劳 动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健康检查 和连续的、动态的医学观察,记录职业接触史 及健康变化,评价劳动者健康变化与职业病危 害因素的关系。
各种危害因素。
1.按危害因素的来源分类 (一)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2.按导致职业病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 (原卫生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8
(一)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1、化学因素 •有毒物质:铅、汞、苯、一氧化碳等 •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等
工段安排在一个车间; 3、生产环境卫生条件不良。 •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同时存在多种有害因
素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联合作用。
11
职业病危害控制程序
第一步:职业病危害的 识别,编制一份全面的 清单(按生产地点)。
第二步:职业病危害的 评价,确定各生产地点\ 岗位的主要职业病危害 因素.
①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 测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