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地理_中国气候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区域地理复习中国气候——气温
教学目标:
1.掌握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2.通过阅读我国一月份、七月份的等温线分布图,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解读信息,并运用地理原理来阐述地理现象的能力。
3.了解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和分布,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自学预习:
一、气温分布特点:
1.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造成这种规律的原因是
。
2.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造成这种规律的原因是
。夏季最低气温处:______ ,原因:
最高气温处:______ ,原因:
二、热量与耕作制度和农作物:
根据(积温)的不同,我国可划分为五个和一个。
读地图册P47中国温度带分布图,并填写图表中空白。
序号温度带熟制农作物
A
B
C
D
E
F
A
B
C
D
A
B C
合作探究:
1.阅读我国一月等温线分布图思考下列问题:
(1)漠河和岛温差约为_________,描述我国一月份等温线分布特点,分析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2)描述一月00
C 等温线的位置并说明在西南向南拐的原因?
(3)描述图中A 、B 、C 、D 几个地区等温线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4)分析一月份我国最低气温出现在漠河的原因?
2.阅读我国七月等温线分布图、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1)漠河和岛温_________,描述我国七月份等温线分布特点,分析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2)描述图中A、B、C几个区域的等温线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课堂练习:
1、影响我国气温分布最重要的因素是()
A 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 洋流 D 地形
2、以下城市中,1月平均温度最高的是()
A 天津
B
C D
3、我国夏季全国普遍高温,但是不符合这一规律的地区是()
A 青藏高原
B 高原
C 黄土高原
D 云贵高原
4、传统民居特色与南北气温差异有关联,下列叙述未体现这种联系的是()
A 北方房屋墙体较厚
B 南方房屋高大宽敞注重通风透气
C 南方屋顶坡度较大
D 东北地区的房屋有多层窗户
5、下列关于农作物耕作熟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珠江三角洲-----一年一熟
B 东北平原-----一年两熟
C江汉平原-----一年三熟 D岛-----一年三熟
6、我国冬季和夏季白昼时间最长的地方分别是()
A 和
B 和新疆
C和 D新疆和
7.每年五月下旬,省农民纷纷驾驶收割机南下到参加麦收,然后再北上。你认为主要原因是()
A 省降水量大于省 B省比省热得早,小麦成熟早
C省小麦品种好于省 D省的人口比省少
8.()
A.①为 B.②为
C.③为 D.④为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年均温等温线分布图,回答9~10题。
9.图中甲城市西侧的等温线向南弯曲,乙城市所在地区的等温线向西弯曲。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海陆位置
B. 地形
C. 纬度位置
D. 大气环流
10.图中所示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 土壤盐碱化
B. 土地沙化
C. 水土流失
D. 酸雨
中国气候——降水
学习目标:
1、运用中国降水图,概括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2、了解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和分布,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自学预习:
一、降水分布特点
1.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造成这种规律的原因是
。
2.我国降水量的时间分布特点是,,
。
导致降水季节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是
。
导致降水年际变化大的主要原因是
。
3.雨带的推移规律:
(1)夏季风正常年份:
5月中旬:___________。
6月中旬:___________,进入“梅雨”季节,华北地区_________严重。
7月中旬、8月:____________,长江流域出现__________天气。
9月:___________________。
10月:夏季风在大陆消失,雨季结束。
(2)夏季风异常年份:夏季风强的年份,雨带____________,导致____________,夏季风弱的年份,雨带____________,导致____________。
4.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从________-________-贺兰山-巴颜喀拉山-_________一线,此线以东受________影响大,为,此线以西受________影响小,为。
二、降水量与植被、耕地类型
根据是和
的对比关系,我国可划分为四个干湿地区:
A ,
B ,
C ,
D 。
读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并填写图表空格。
图1-4-7
干湿地区年降水量降水量-蒸发量植被农业生产
A
B
C
D
合作探究:
1.读中国年降水量图,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