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函数根与系数关系专题

合集下载

二次函数根与系数的关系公式

二次函数根与系数的关系公式

二次函数根与系数的关系公式二次函数是代数中的一种重要函数类型,其形式为:f(x) = ax² + bx + c其中,a、b、c是常数且a≠0。

二次函数的根是使得函数等于零的x值。

根据二次函数的定义,当f(x) = ax² + bx + c = 0时,求解x的值就是求二次函数的根。

求二次函数的根是我们经常需要做的一种数学问题。

在计算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二次函数的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公式,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这类问题。

从解二次方程的角度来看,二次函数的根可以通过求解相应的二次方程来获得。

对于一般的二次方程ax² + bx + c = 0,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求解:x = (-b ± √(b² - 4ac)) / 2a这个公式称为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它给出了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a、b、c之间的关系。

根据这个公式,可以看出:1. 根的个数: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由判别式决定,即b² - 4ac。

如果判别式大于零,则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如果判别式等于零,则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如果判别式小于零,则方程没有实数根。

2.根的取值:根的取值由公式中的正负号决定。

在求根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到±号,这表示在求解根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两个可能的根。

取正号的根对应着加号,取负号的根对应着减号。

此外,二次函数的系数a、b、c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系。

我们可以看出:1.a的正负:二次函数的系数a的正负决定了抛物线开口的方向。

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2.a的绝对值:二次函数的系数a的绝对值决定了抛物线的背离x轴的程度。

绝对值越大,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越远。

3.根的和与积:根的和可以通过系数b/a得到,根的积可以通过常数项c/a得到。

具体地,根的和为-b/a,根的积为c/a。

这些关系对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可以提供便利。

微专题11 二次函数根的分布问题(解析版)

微专题11 二次函数根的分布问题(解析版)

微专题11二次函数根的分布问题【方法技巧与总结】1、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的实根符号与系数之间的关系(1)方程有两个不等正根12,x x ⇔212124000b ac b x x a c x x a ⎧⎪∆=->⎪⎪+=->⎨⎪⎪=>⎪⎩(2)方程有两个不等负根12,x x ⇔212124000b ac b x x a c x x a ⎧⎪∆=->⎪⎪+=-<⎨⎪⎪=>⎪⎩(3)方程有一正根和一负根,设两根为12,x x ⇔120cx x a=<2、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的根的分布问题一般情况下需要从以下4个方面考虑:(1)开口方向;(2)判别式;(3)对称轴2bx a=-与区间端点的关系;(4)区间端点函数值的正负.设12,x x 为实系数方程20(0)ax bx c a ++=>的两根,则一元二次20(0)ax bx c a ++=>的根的分布与其限定条件如表所示.根的分布图像限定条件12m x x <<02()0b m a f m ∆>⎧⎪⎪->⎨⎪⎪>⎩12x m x <<()0f m <12x x m<<02()0b m a f m ∆>⎧⎪⎪-<⎨⎪⎪>⎩在区间(,)m n 内没有实根∆<12120x x m x x m∆==≤=≥或02()0b m a f m ∆>⎧⎪⎪-<⎨⎪⎪≥⎩02()0b n a f n ∆>⎧⎪⎪->⎨⎪⎪≥⎩()0()0f m f n ≤⎧⎨≤⎩在区间(,)m n 内有且只有一个实根()0()0f m f n >⎧⎨<⎩()0()0f mf n<⎧⎨>⎩在区间(,)m n内有两个不等实根2()0()0bm naf mf n∆>⎧⎪⎪<-<⎪⎨⎪>⎪>⎪⎩【题型归纳目录】题型一:正负根问题题型二:根在区间的分布问题题型三:整数根问题题型四:范围问题【典型例题】题型一:正负根问题例1.(2022·河南·郑州市回民高级中学高一阶段练习)已知m为实数,命题甲:关于x的不等式240mx mx+-<的解集为R;命题乙:关于x的方程22200x mx m-++=有两个不相等的负实数根.若甲、乙至少有一个为真命题,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答案】(20,0]-【解析】由命题甲:关于x的不等式240mx mx+-<的解集为R,当0m=时,不等式40-<恒成立;当0m≠时,则满足2160mm m<⎧⎨∆=+<⎩,解得160m-<<,综上可得160m-<≤.由命题乙:关于x的方程22200x mx m-++=有两个不相等的负实数根,则满足2121244(20)020200m m x x m x x m ⎧∆=-+>⎪+=<⎨⎪=+>⎩,整理得2200020m m m m ⎧-->⎪<⎨⎪>-⎩,所以45020m m m m <->⎧⎪<⎨⎪>-⎩或,解得204m -<<-.所以甲、乙至少有一个为真命题时,有160m -<≤或204m -<<-,可得200m -<≤,即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20,0]-.故答案为:(20,0]-.例2.(2022·全国·高一单元测试)关于x 的方程2210ax x ++=的实数根中有且只有一个负实数根的充要条件为____________.【答案】0a ≤或1a =【解析】若方程2210ax x ++=有且仅有一个负实数根,则当0a =时,12x =-,符合题意.当0a ≠时,方程2210ax x ++=有实数根,则440a ∆=-≥,解得1a ≤,当1a =时,方程有且仅有一个负实数根1x =-,当1a <且0a ≠时,若方程有且仅有一个负实数根,则10a<,即0a <.所以当0a ≤或1a =时,关于x 的方程2210ax x ++=的实数根中有且仅有一个负实数根.综上,“关于x 的方程2210ax x ++=的实数根中有且仅有一个负实数根”的充要条件为“0a ≤或1a =”.故答案为:0a ≤或1a =.例3.(2022·甘肃·兰化一中高一阶段练习)若一元二次方程2330kx kx k ++-=的两根都是负数,求k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答案】125k ≤-或3k >【解析】首先0k ≠,设方程2330kx kx k ++-=的两根为12,x x ,则12121200,00x x x x x x +<⎧<<⇔⎨>⎩,所以2Δ94(3)03030k k k kkk k⎧⎪=--≥⎪⎪-<⎨⎪-⎪>⎪⎩,又0k ≠,解得125k ≤-或3k >.故答案为:125k ≤-或3k >.例4.(2022·全国·高一专题练习)已知关于x 的二次方程2(21)210m x mx m +-+-=有一正数根和一负数根,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答案】112m -<<【解析】由题意知,二次方程有一正根和一负根,得2101021m m m +≠⎧⎪-⎨<⎪+⎩,解得112m -<<.故答案为:112m -<<例5.(2022·河南·高一阶段练习)(1)若不等式210ax bx +-<的解集是113x x ⎧⎫-<<⎨⎬⎩⎭∣,求,a b 的值;(2)若31b a =--,且关于x 的方程210+-=ax bx 有两个不同的负根,求a 的取值范围.【解析】(1)由题意可得1-和13是方程210+-=ax bx 的两个实根,则11,31113b a a ⎧-+=-⎪⎪⎨-⎪-⨯=⎪⎩解得3,2a b ==.(2)因为31b a =--,所以()23110ax a x -+-=,由题可知Δ0>,则1a <-或19a >-,由题意,方程有两个负根,即310,10,a a a +⎧<⎪⎪⎨-⎪>⎪⎩解得103-<<a .综上,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109aa ⎧⎫-<<⎨⎬⎩⎭∣.例6.(2022·辽宁·沈阳市第八十三中学高一阶段练习)已知1x 、2x 是一元二次方程24410kx kx k -++=的两个实数根.(1)若1x 、2x 均为正根,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2)是否存在实数k ,使得()()12123222x x x x --=-成立?若存在,求出k 的值;若不能存在,请说明理由.【解析】(1)由题意,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正根1x 、2x 故20,(4)16(+1)0k k k k ≠∆=-≥,即0k ≤,且121210104x x k x x k +=>⎧⎪+⎨=>⎪⎩,解得:1k <-.(2)由题意,当0∆≥,即0k ≤时,有121211,4k x x x x k++==()()2221212121212129(1)93222+252()92442k k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k k ++--=-=+-=-=-=-解得:95k =,与0k ≤矛盾.故不存在实数k ,使得()()12123222x x x x --=-成立题型二:根在区间的分布问题例7.(2022·全国·高一专题练习)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 2+ax +1=0的一个根在(0,1)内,另一个根在(1,2)内,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答案】5(,2)2--【解析】设f (x )=x 2+ax +1,由题意知(0)10(1)20(2)520f f a f a =>⎧⎪=+<⎨⎪=+>⎩,解得-52<a <-2.故答案为:5(,2)2--.例8.(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已知关于x 的方程220x x a -+=.(1)当a 为何值时,方程的一个根大于1,另一个根小于1?(2)当a 为何值时,方程的一个根大于1-且小于1,另一个根大于2且小于3?(3)当a 为何值时,方程的两个根都大于0?【解析】(1)二次函数22y x x a =-+的图象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故方程220x x a -+=的一个根大于1,另一个根小于1,则2120a -+<,解得1a <,所以a 的取值范围是{}1a a <.(2)方程220x x a -+=的一个根大于1-且小于1,另一个根大于2且小于3,作满足题意的二次函数22y x x a =-+的大致图象,由图知,120120440960a a a a ++>⎧⎪-+<⎪⎨-+<⎪⎪-+>⎩,解得30a -<<.所以a 的取值范围是{}30a a -<<.(3)方程220x x a -+=的两个根都大于0,则Δ4400a a =-≥⎧⎨>⎩,解得01a <≤,所以a 的取值范围是{}01a a <≤.例9.(2022·全国·高一专题练习)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20x ax a -++=,当a 为何值时,该方程:有不同的两根且两根在(1,3)内.【解析】令2()22f x x ax a =-++,因为方程2220x ax a -++=有不同的两根且两根在(1,3)内,所以213Δ44(2)0(1)30(3)1150a a a f a f a <<⎧⎪=-+>⎪⎨=->⎪⎪=->⎩,解得1125<<a ,故答案为:112,5⎛⎫⎪⎝⎭例10.(2022·江苏·高一专题练习)已知二次函数()2221R y x tx t t =-+-∈.(1)若该二次函数有两个互为相反数的零点,解不等式22210x tx t -+-≥;(2)若关于x 的方程22210x tx t -+-=的两个实根均大于2-且小于4,求实数t 的取值范围.【解析】(1)设二次函数()2221y x tx t t =-+-∈R 的两个零点分别为1x ,2x ,由已知得120x x +=,而122x x t +=,所以20t =,故0=t ,不等式22210x tx t -+-≥即210x -≥,解得1≥x 或1x ≤-,故不等式的解集为{1x x ≥或}1≤-x .(2)因为方程22210x tx t -+-=的两个实根均大于2-且小于4,所以()()()()222222Δ2t 4t 102t 422t 2t 1042t 4t 10⎧=---≥⎪⎪-<<⎨⎪--⨯-+->⎪-⨯+->⎩,即2240244308150t t t t t ≥⎧⎪-<<⎪⎨++>⎪⎪-+>⎩,解得:13t -<<,即实数t 的取值范围为{}13t t -<<.例11.(2022·全国·高一单元测试)求实数m 的范围,使关于x 的方程()221 260.x m x m +-++=(1)有两个实根,且一个比2大,一个比2小;(2)有两个实根 αβ,,且满足014αβ<<<<;(3)至少有一个正根.【答案】(1)1m <-(2)7554m -<<-(3)1m ≤-【分析】设()()22126y f x x m x m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主要从对称轴、判别式、端点值、开口方向这几个方面来确定.(1)设()()22126y f x x m x m ==+-++.依题意有()20f <,即()441260m m +-++<,得1m <-.(2)设()()22126y f x x m x m ==+-++.依题意有()()()02601450410140f m f m f m ⎧=+>⎪=+<⎨⎪=+>⎩,解得7554m -<<-.(3)设()()22126y f x x m x m ==+-++.方程至少有一个正根,则有三种可能:①有两个正根,此时可得()()Δ0002102f m ⎧⎪≥⎪⎪>⎨⎪-⎪>⎪-⎩,即153.311m m m m m ≤-≥⎧⎪>-∴-<≤-⎨⎪<⎩或.②有一个正根,一个负根,此时可得()00f <,得3m <-.③有一个正根,另一根为0,此时可得()6203210m m m +=⎧∴=-⎨-<⎩,.综上所述,得1m ≤-.例12.(2022·上海市七宝中学高一阶段练习)方程()2271320x a x a a -++--=的一个根在区间()0,1上,另一个根在区间()1,2上,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答案】()()2,13,4--【解析】令()()227132f x x a x a a =-++--,因为程()2271320x a x a a -++--=的一个根在区间()0,1上,另一个根在区间()1,2上,所以()()()001020f f f ⎧>⎪<⎨⎪>⎩,即()22220713202821320a a a a a a a a ⎧-->⎪--+--<⎨⎪-++-->⎩,解得21a -<<-或34a <<,所以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2,13,4--.故答案为:()()2,13,4--.例13.(2022·全国·高一专题练习)关于x 的方程()2140x a x --+=在区间[]1,3内有两个不等实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答案】16(5,]3【解析】关于x 的方程()2140x a x --+=在区间[]1,3内有两个不等实根,令()()214f x x a x =--+,则有()()()2Δ1160113216031630a a f a f a ⎧=-->⎪-⎪<<⎪⎨⎪=-≥⎪=-≥⎪⎩,解得1653a <≤,所以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16(5,]3.故答案为:16(5,]3例14.(2022·全国·高一单元测试)方程()2250x a x a --+-=的两根都大于2,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答案】54a -<≤-【解析】由题意,方程()2250x a x a +=---的两根都大于 2,令()()225f x x a x a =+---,可得()020222f a⎧⎪≥⎪>⎨⎪-⎪>⎩,即2165024a a a ⎧≥⎪+>⎨⎪->⎩,解得54a <≤--.故答案为:54a -<≤-.例15.(2022·全国·高一专题练习)已知关于x 的方程220ax x ++=的两个实根一个小于0,另一个大于1,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答案】()3,0-【解析】显然0a ≠,关于x 的方程220ax x ++=对应的二次函数()22f x ax x =++当0a >时,二次函数()22f x ax x =++的图象开口向上,因为220ax x ++=的两个实根一个小于0,另一个大于1等价于二次函()22f x ax x =++的图象与x 轴的两个零点一个小于0,另一个大于1,所以()()0010f f ⎧<⎪⎨<⎪⎩,即2030a <⎧⎨+<⎩,解得a ∈∅;②当0a <时,二次函数()22f x ax x =++的图象开口向下,因为220ax x ++=的两个实根一个小于0,另一个大于1等价于二次函()22f x ax x =++的图象与x 轴的两个零点一个小于0,另一个大于1,所以()()0010f f ⎧>⎪⎨>⎪⎩,即2030a >⎧⎨+>⎩,解得30a -<<.;综上所述,实数a 的范围是()3,0-.故答案为:()3,0-.例16.(2022·全国·高一专题练习)已知方程()()22110x a x a a -+++=的两根分别在区间()0,1,()1,3之内,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答案】()0,1.【解析】方程()()()()2211010x a x a a x a x a ⎡⎤+++=⇒--+=⎣⎦-∴方程两根为12,1x a x a ==+,若要满足题意,则01113a a <<⎧⎨<+<⎩,解得01a <<,故答案为:()0,1.例17.(2022·上海·高一专题练习)方程2240x ax -+=的两根均大于1,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答案】5[2,)2【解析】2240x ax -+=的两个根都大于121520Δ4160a a a >⎧⎪∴->⎨⎪=-≥⎩,解得522a ≤<可求得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5[2,2故答案为:5[2,)2例18.(2022·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一开学考试)关于x 的方程()2290ax a x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2,x x ,且121x x <<,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A .2275a -<<B .25a >C .27a <-D .2011a -<<【答案】D【解析】当0a =时,()2290ax a x a +++=即为20x =,不符合题意;故0a ≠,()2290ax a x a +++=即为22190x x a ⎛⎫+++= ⎪⎝⎭,令2219y x x a ⎛⎫=+++ ⎪⎝⎭,由于关于x 的方程()2290ax a x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2,x x ,且121x x <<,则()229y ax a x a =+++与x 轴有两个交点,且分布在1的两侧,故1x =时,0y <,即211190a ⎛⎫++⨯+< ⎪⎝⎭,解得211a<-,故2011a -<<,故选:D例19.(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关于x 的方程()22210x m x m +-+-=恰有一根在区间()0,1内,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A .13,22⎡⎤⎢⎥⎣⎦B .12,23⎛⎤ ⎥⎝⎦C .1,22⎡⎫⎪⎢⎣⎭D.{12,623⎛⎤⋃- ⎥⎝⎦【答案】D【解析】方程2(2)210x m x m +-+-=对应的二次函数设为:()2(2)21f x x m x m =+-+-因为方程2(2)210x m x m +-+-=恰有一根属于(0,1),则需要满足:①()()010f f ⋅<,()()21320m m --<,解得:1223m <<;②函数()f x 刚好经过点()0,0或者()1,0,另一个零点属于(0,1),把点()0,0代入()2(2)21f x x m x m =+-+-,解得:12m =,此时方程为2302x x -=,两根为0,32,而()30,12∉,不合题意,舍去把点()1,0代入()2(2)21f x x m x m =+-+-,解得:23m =,此时方程为23410x x -+=,两根为1,13,而()10,13∈,故符合题意;③函数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横坐标属于(0,1),()2(2)4210m m ∆=---=,解得6m =±当6m =+2(2)210x m x m +-+-=的根为2-若6m =-2(2)210x m x m +-+-=2,符合题意综上: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12,623⎛⎤⋃- ⎥⎝⎦故选:D题型三:整数根问题例20.(2022·上海市实验学校高一开学考试)已知12,x x 是一元二次方程24410kx kx k -++=的两个实数根.(1)是否存在实数k ,使得()()12123222x x x x --=-成立?若存在,求出k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求使12212x x x x +-的值为整数的实数k 的整数值.【解析】(1)假设存在实数k ,使得()()12123222x x x x --=-成立,一元二次方程24410kx kx k -++=的两个实数根,()2400Δ(4)441160k k k k k k ≠⎧∴⇒<⎨=--⋅+=-⎩,(不要忽略判别式的要求),由韦达定理得1212114x x k x x k +=⎧⎪+⎨=⎪⎩,()()()()2221212121212129322252942k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k +∴--=+-=+-=-=-,95k ⇒=但0k <,∴不存在实数k ,使得()()12123222x x x x --=-成立.(2)()22212121221121244224411x x x x x x k x x x x x x k k +++-==-=-=-++,∴要使其值是整数,只需要1k +能被4整除,故1124k +=±±±,,,即021335k =---,,,,,,0k <,235k ∴=---,,.例21.(2022·上海·高三专题练习)已知,a Z ∈关于x 的一元二次不等式260x x a -+≤的解集中有且仅有3个整数,则所有符合条件的a 的值之和是()A .13B .18C .21D .26【答案】C【解析】设2()6f x x x a =-+,其图象为开口向上,对称轴为3x =的抛物线,根据题意可得,3640a ∆=->,解得9a <,因为()0f x ≤解集中有且仅有3个整数,结合二次函数的对称性可得(2)0(1)0f f ≤⎧⎨>⎩,即4120160a a -+≤⎧⎨-+>⎩,解得58a <≤,又,a Z ∈所以a =6,7,8,所以符合题意的a 的值之和6+7+8=21.故选:C例22.(多选题)(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已知a ∈Z ,关于x 的一元二次不等式x 2-6x +a ≤0的解集中有且仅有3个整数,则a 的值可以是()A .5B .6C .7D .9【答案】BC【解析】设()26f x x x a =-+,函数图象开口向上,且对称轴为3x =,因此关于x 的一元二次不等式x 2-6x +a ≤0的解集中有且仅有3个整数时,需满足()()2010f f ⎧≤⎪⎨>⎪⎩,即2226201610a a ⎧-⨯+≤⎨-⨯+>⎩,解得58a <≤,又因为a ∈Z ,所以6a =或7或8,故选:BC.例23.(2022·全国·高一专题练习)若方程()22460x kx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则k 可取的最大整数值是______.【答案】1【解析】方程化为()221860k x x --+=,由()Δ6424210k =-->,12k ≠解得116k <,所以k 最大整数值是1.故答案为:1.题型四:范围问题例24.(2022·上海·高一专题练习)已知t 是实数,若a ,b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10x x t -+-=的两个非负实根,则()()2211a b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答案】3-【解析】a ,b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10x x t -+-=的两个非负实根,∴可得2a b +=,10ab t =-≥,1t ∴≥,又()4410t ∆=--≥,可得2t ≤,12t ∴≤≤,又()()()()()()222222211121a b ab a b ab a b ab --=-++=-+++()()()()2221114211a b t t ∴--=--+-+,24t =-,又12t ≤≤,2340t ∴-≤-≤,故答案为:3-.例25.(2022·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设方程240x mx m -+=的两实根分别为12,x x .(1)当1m =时,求1211+x x 的值;(2)若120,0x x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及124x x +的最小值.【解析】(1)当1m =时,方程为2410x x -+=,2(4)4120∆=--=>,所以12124,1x x x x +=⋅=,122112114x x x x x x ∴+⋅+==.(2)因为240x mx m -+=两根120,0x x >>,所以21212Δ1640400m m x x m x x m ⎧=-≥⎪+=>⎨⎪⋅=>⎩,解得14m ≥.因为12124x x x x +=,120,0x x >>,所以12114x x +=,所以211212121241111194(4)()(5)54444x x x x x x x x x x ⎛⎫+=++=++≥+= ⎪ ⎪⎝⎭,当且仅当21124x x x x =,即1233,48x x ==时等号成立,此时91324m =>符合题意,124x x ∴+的最小值为94.例26.(2022·北京海淀·高一期末)已知函数()22f x x bx c =++(b ,c 为实数),()()1012f f -=.若方程()0f x =有两个正实数根1x ,2x ,则1211+x x 的最小值是()A .4B .2C .1D .12【答案】B【解析】因为函数()22f x x bx c =++(b ,c 为实数),()()1012f f -=,所以1012200288b c b c +=++-,解得4b =-,所以()224f x x x c -+=,因为方程()0f x =有两个正实数根1x ,2x ,所以()Δ168000c f c =-≥⎧⎨=>⎩,解得02c <≤,所以121212112422x x c x x x x c =++==≥,当c =2时,等号成立,所以其最小值是2,故选:B例27.(2022·江苏·高一)已知关于x 的方程230x kx k -++=有两个正根,那么两个根的倒数和最小值是()A .-2B .23C .89D .1【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得∆2()4(3)0k k =--+ ,解得6k 或2k ≤-,设两个为1x ,2x ,由两根为正根可得12120·30x x k x x k +=>⎧⎨=+>⎩,解得0k >,综上知,6k .故两个根的倒数和为12121211x x x x x x ++=1331k k k==++,6k ,∴1106k < ,3102k < ,故33112k <+,∴12331k+,故两个根的倒数和的最小值是23.故选:B例28.(2022·上海·华师大二附中高一期中)已知实数a b <,关于x 的不等式()210x a b x ab -+++<的解集为()12,x x ,则实数a 、b 、1x 、2x 从小到大的排列是()A .12a x x b <<<B .12x a b x <<<C .12a x b x <<<D .12x a x b<<<【答案】A【解析】由题可得:12x x a b +=+,121x x ab =+.由a b <,12x x <,设1x a m =+,则2x b m =-.所以212()()()1a m b m ab m b a m ab x x =+-=+--=+,所以2()1m b a m --=,21m m b a+=-.又a b <,所以0b a ->,所以0m >.故1x a >,2x b <.又12x x <,故12a x x b <<<.故选:A.例29.(2022·福建厦门·高一期末)已知函数()()11f x x x a =-⋅--,a R ∈.(1)若0a =,解不等式()1f x <;(2)若函数()f x 恰有三个零点1x ,2x ,3x ,求123111x x x ++的取值范围.【解析】(1)当0a =时,原不等式可化为()120x x -⋅-<…①.(ⅰ)当0x ≥时,①式化为220x x --<,解得12x -<<,所以02x ≤<;(ⅱ)当0x <时,①式化为220x x -+>,解得x ∈R ,所以0x <.综上,原不等式的解集为(),2-∞.(2)依题意,()()()2211,11,x a x a x af x x a x a x a ⎧-++--<⎪=⎨-++-≥⎪⎩.因为()10f a =-<,且二次函数()211y x a x a =-++-开口向上,所以当x a ≥时,函数()f x 有且仅有一个零点.所以x a <时,函数()f x 恰有两个零点.所以()()()21,21410,10.a a a a f a +⎧<⎪⎪⎪=+-+>⎨⎪=-<⎪⎪⎩解得3a >.不妨设123x x x <<,所以1x ,2x 是方程()2110x a x a -++--=的两相异实根,则12121,1x x a x x a +=+⎧⎨=+⎩,所以121212111x x x x x x ++==.因为3x 是方程()2110x a x a -++-=的根,且312a x +>,由求根公式得3x =因为函数()g a ()3,+∞上单调递增,所以()332x g >=31012x <<-.所以123111x x x ++.所以a 的取值范围是21,22⎛- ⎝⎭.【过关测试】一、单选题1.(2022·江苏·高一专题练习)已知p :a m <(其中R a ∈,m ∈Z ),q :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10ax x ++=有一正一负两个根.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m 的最大值为()A .1B .0C .1-D .2【答案】C【解析】因为2210ax x ++=有一正一负两个根,所以224010a a ⎧∆=->⎪⎨<⎪⎩,解得0a <.因为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所以0m <,且m ∈Z ,则m 的最大值为1-.故选:C2.(2022·江苏·高一专题练习)已知方程2(2)50x m x m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且两个实数根都大于2,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A .(5,4)(4,)--+∞B .(5,)-+∞C .(5,4)--D .(4,2)(4,)--+∞【答案】C【解析】令()2(2)5mf x m x x =+-+-由题可知:()()()()2Δ02450442222242250520m m m m m m m m m m f >⎧⎧--⨯->><-⎧⎪⎪-⎪⎪>⇒<-⇒<-⎨⎨⎨⎪⎪⎪+-⨯+->>-⎩>⎩⎪⎩或则54m -<<-,即(5,4)m ∈--故选:C3.(2021·北京·北师大实验中学高一期中)设方程2610x x -+=的两个不等实根分别为12,x x ,则12||x x -=()A .3B .6C.D.【答案】D【解析】2610x x -+=,364320∆=-=>,故121261x x x x +=⎧⎨=⎩,12||x x -===.故选:D.4.(2021·江苏·高一课时练习)设a 为实数,若方程220x ax a -+=在区间(1,1)-上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A .(,0)(1,)-∞⋃+∞B .(1,0)-C .1,03⎛⎫- ⎪⎝⎭D .1,0(1,)3⎛⎫-+∞ ⎪⎝⎭【答案】C【解析】令2()2g x x ax a =-+,由方程220x ax a -+=在区间(1,1)-上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可得244011(1)0(1)0a a a g g ⎧∆=->⎪-<<⎪⎨->⎪⎪>⎩,即011131a a a a <⎧⎪-<<⎪⎪⎨>-⎪⎪<⎪⎩或111131a a a a >⎧⎪-<<⎪⎪⎨>-⎪⎪<⎪⎩,解得103-<<a ,故选:C5.(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一元二次方程()22100ax x a ++=≠有一个正实数根和一个负实数根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A .0a <B .0a >C .1a <-D .2a <【答案】C【解析】由题意,不妨设2()21f x ax x =++,因为(0)10=>f ,且()22100ax x a ++=≠有一个正实数根和一个负实数根,所以2()21f x ax x =++的图像开口向下,即0a <,故对于选项ABCD ,只有C 选项:1a <-是0a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C.6.(2021·四川·树德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设集合{}2320A x x x =-+<,集合{}2210B x ax x =--=,若A B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A .34,43⎡⎫⎪⎢⎣⎭B .5,34⎛⎫ ⎪⎝⎭C .3,4⎡⎫+∞⎪⎢⎣⎭D .(1,)+∞【答案】B【解析】由题意,{}2320{|12}A x x x x x =-+<=<<若AB ⋂≠∅,即方程2210ax x --=存在根在区间(1,2)(1)若102102a x x =∴--=∴=-,不成立;(2)若0a ≠,由于0x =不为方程的根,故0x ≠,则222221211210(1)1x ax x a x x x x+--=⇔==+=+-由于21115(1,2)(,1)(1)1(,3)24x x x ∈∴∈∴+-∈综上,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5,34⎛⎫⎪⎝⎭故选:B7.(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要使关于x 的方程()22120x a x a +-+-=的一根比1大且另一根比1小,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A .{}12a a -<<B .{}21a a -<<C .{}2a a <-D .{}1a a >【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得()2211220a a a a +-+-=+-<,解得21a -<<.故选:B.8.(2021·甘肃·天水市第一中学高一阶段练习)已知一元二次方程2(1)10()x m x m Z +++=∈有两个实数根1x ,2x ,且12013x x <<<<,则m 的值为()A .4-B .5-C .6-D .7-【答案】A【解析】因为元二次方程2(1)10()x m x m Z +++=∈有两个实数根1x ,2x ,且12013x x <<<<,令2()(1)1f x x m x =+++,则由题意可得(0)0(1)0(3)0f f f >⎧⎪<⎨⎪>⎩,即10,30,1330,m m >⎧⎪+<⎨⎪+>⎩解得1333m -<<-,又m Z ∈,可得4m =-.故选:A 二、多选题9.(2022·江苏南通·高一开学考试)已知不等式20(0)x ax b a ++>>的解集是{}|x x d ≠,则下列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是().A .24a b=B .若不等式2+x ax b c +<的解集为(3,1)-,则7a b c ++=C .若不等式20x ax b +-<的解集为12(,)x x ,则120x x >D .若不等式2x ax b c ++<的解集为12(,)x x ,且12||4x x -=,则4c =【答案】ABD【解析】由题意,不等式20(0)x ax b a ++>>的解集是{}|x x d ≠,所以240a b ∆=-=,24a b ∴=,所以A 正确;对于B :2+x ax b c +<变形为2+0x ax b c +-<,其解集为(3,1)-,所以231 314 a b c a b -+=-⎧⎪-⨯=-⎨⎪=⎩,得214a b c =⎧⎪=⎨⎪=⎩,故7a b c ++=成立,所以B 正确;对于C :若不等式20x ax b +-<的解集为12(,)x x ,由韦达定理知:21204a x xb =-=-<,所以C 错误;对于D :若不等式2x ax bc ++<的解集为12(,)x x ,即20x ax b c ++-<的解集为12(,)x x ,由韦达定理知:21212,4a x x a x x b c c +=-=-=,则12||4x x -==,解得4c =,所以D 正确.故选:D.10.(2021·江苏·海安高级中学高一阶段练习)一元二次方程240x x m -+=有正数根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A .4m =B .5m =C .1m =D .12=-m 【答案】ACD【解析】设()24f x x x m =-+,则二次函数()f x 的图象的对称轴为2x =.当4m =时,方程即()224420x x x -+=-=,求得2x =,满足方程有正根,但由方程240x x m -+=有正数根,可得()240f m =-≤,即4m ≤,故4m =是方程240x x m -+=有正数根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A 满足条件;当5m =时,方程即()224521x x x -+=-=-,求得x ∈∅,不满足方程有正实数根,故5m =不是方程240x x m -+=有正数根的充分条件,故排除B .当1m =时,方程即()224123x x x -+=-=,求得2=±x 但由方程240x x m -+=有正数根,可得()240f m =-≤,即4m ≤,故1m =方程240x x m -+=有正数根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C 满足条件;当12=-m 时,方程即24120x x --=,求得2x =-,或6x =,满足方程有正根,但由方程240x x m -+=有正数根,可得()240f m =-≤,即4m ≤,故12=-m 方程240x x m -+=有正数根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D 满足条件,故选:ACD .11.(2022·湖南湖南·高一期末)若方程220x x λ++=在区间()1,0-上有实数根,则实数λ的取值可以是()A .3-B .18C .14D .1【答案】BC【解析】由题意22x x λ=--在(1,0)-上有解.∵(1,0)x ∈-,∴222(1)1(0,1)x x x λ=--=-++∈,故选:BC .12.(2021·全国·高一专题练习)已知关于x 的方程()230x m x m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 .方程()230x m x m +-+=有一个正根一个负根的充要条件是{}0m m m ∈<B .方程()230x m x m +-+=有两个正实数根的充要条件是{}01m m m ∈<≤C .方程()230x m x m +-+=无实数根的充要条件是{}1m m m ∈>D .当m =3时,方程()230x m x m +-+=的两个实数根之和为0【答案】AB【解析】对A ,当0x =时,函数2(3)y x m x m =+-+的值为m ,由二次函数的图象知,方程有一正一负根的充要条件是{}|0m m m ∈<,故A 正确;对B ,若方程()230x m x m +-+=有两个正实数根1x ,2x ,即()2121234030,0,m m x x m x x m ⎧∆=--≥⎪+=->⎨⎪=>⎩解得:01m <≤,故B 正确;对C ,方程()230x m x m +-+=无实数根,即()2340m m ∆=--<,解得:19m <<,方程()230x m x m +-+=无实数根的充要条件是{}19m m m ∈<<,故C 错误;对D ,当3m =时,方程为230x +=,无实数根,故D 错误.故答案为:AB.13.(2021·江苏·高一专题练习)已知一元二次方程()()21102x m x m Z +++=∈有两个实数根12,x x ,且12013x x <<<<,则m 的值为()A .-2B .-3C .-4D .-5【答案】BC 【解析】设()()2112f x x m x =+++,由12013x x <<<<,可得()()()()10200110110230193102f f m f m ⎧>⎪⎧>⎪⎪⎪<⇒+++<⎨⎨⎪⎪>⎩⎪+++>⎪⎩,解得:25562m -<<-,又因为m Z ∈,得3m =-或4m =-,故选:BC.三、填空题14.(2022·安徽省蚌埠第三中学高一开学考试)关于x 的方程210x ax ++=的一根大于1,一根小于1,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a <-2【解析】∵关于x 的方程210x ax ++=的一根大于1,另一根小于1,令2()1=++f x x ax ,则(1)20f a =+<,求得2a <-,故答案为:2a <-15.(2021·北京师大附中高一期中)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40x ax -+=有两个实根,且一个实根小于1,另一个实根大于2,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52,+∞)【解析】设2()24f x x ax =-+,由题意2Δ4160(1)1240(2)4440a f a f a ⎧=->⎪=-+<⎨⎪=-+<⎩,解得52a >,故答案为:5(,)2+∞.16.(2021·上海·复旦附中高一期中)若关于x 的方程220x kx -+=的一根大于-1,另一根小于-1,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答案】(),3-∞-【解析】由题意,关于x 的方程220x kx -+=的一根大于-1,另一根小于-1,设()22f x x kx =-+,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得()130f k -=+<,解得3k <-,所以实数k 的取值范围为(),3-∞-.故答案为:(),3-∞-.17.(2020·上海·高一专题练习)已知集合()(){}2|320,A x x x x x R =-+-≤∈,{}2|120,B x x ax x R =--≤∈,若A B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答案】[]1,1-【解析】由()()2320x x x -+-≤,得23020x x x ⎧-≥⎪⎨+-≤⎪⎩或23020x x x ⎧-≤⎪⎨+-≥⎪⎩,解得13x ≤≤,所以集合{|31A x x =-≤≤-或}13x ≤≤,因为A B ⊆,令()212f x x ax =--,则()()3030f f ⎧-≤⎪⎨≤⎪⎩,即9312093120a a +-≤⎧⎨--≤⎩,解得11a -≤≤,所以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1,1-故答案为:[]1,1-四、解答题18.(2022·全国·高一期中)命题:p 关于x 的方程20x x m ++=有两个相异负根;命题():0,q x ∃∈+∞,2390x mx -+<.(1)若命题q 为假命题,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2)若这两个命题有且仅有一个为真命题,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解析】(1)若命题q 为假命题,则对()0,x ∀∈+∞,2390x mx -+≥为真命题;239mx x ∴≤+,即93m x x ≤+;96x x +≥(当且仅当9x x =,即3x =时取等号),36m ∴≤,解得:2m ≤,∴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2-∞.(2)由(1)知:若命题q为真命题,则2m >;若命题p 为真命题,则Δ1400m m =->⎧⎨>⎩,解得:104m <<;若p 真q 假,则104m <<;若p 假q 真,则2m >;综上所述: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10,2,4⎛⎫+∞ ⎪⎝⎭.19.(2022·湖南·高一课时练习)若一元二次方程2570x x a --=的一个根在区间()1,0-内,另一个根在区间()1,2内,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解析】令2()57f x x x a =--,则根据题意得(1)057012(0)000(1)0202(2)0201406f a a f a a f a a f a a ->⇒+->⇒<⎧⎪<⇒-⇒⎪⎨<⇒--⇒-⎪⎪>⇒-->⇒<⎩,∴06a <<.故实数a 的取值范围(0,6).20.(2021·辽宁·昌图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一期中)1.已知()()2213f x x a x =+-+.(1)如果方程()0f x =在()0,3有两个根,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如果[]1,2x ∃∈,()0f x >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解析】(1)()()2213f x x a x =+-+的对称轴为1x a=-要想方程()0f x =在()0,3有两个根,需要满足()()()100001330f a f a f ⎧-<⎪>⎪⎨<-<⎪⎪>⎩解得:(1,1a ∈--(2)[]1,2x ∃∈,()22130x a x +-+>成立,即3122x a x ⎛⎫->-+ ⎪⎝⎭在[]1,2x ∈上有解,只需1a -大于()322x g x x ⎛⎫=-+ ⎪⎝⎭的最小值,其中()322x g x x ⎛⎫=-+ ⎪⎝⎭为对勾函数,在x ⎡∈⎣上单调递增,在)x ∈上单调递减,又()131222g ⎛⎫=-+=- ⎪⎝⎭,()2372244g ⎛⎫=-+=- ⎪⎝⎭,所以最小值为()12g =-故12a ->-,解得:1a >-,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1,-+∞21.(2021·上海市七宝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设二次函数()2f x ax bx c =++,其中R a b c ∈、、.(1)若()21,94b a c a =+=+,且关于x 的不等式()28200-+<x x f x 的解集为R ,求a 的取值范围;(2)若Z a b c ∈、、,且()()01f f 、均为奇数,求证:方程()0f x =无整数根;(3)若21,21,a b k c k ==-=,当方程()0f x =有两个大于1的不等根时求k 的取值范围.【解析】(1)∵()22820440x x x -+=-+>∴()()221940f x ax a x a =++++<在R 上恒成立∵0a ≠,则()()20Δ414940a a a a <⎧⎪⎨=+-+<⎪⎩,解得12a <-综上所述:a 的取值范围为1,2⎛⎫-∞- ⎪⎝⎭.(2)∵()()0,1f c f a b c ==++,则c 为奇数,a b +为偶数当Z x ∈时,则有:1.若a b 、均为偶数时,则2ax bx +为偶数∴()20f x ax bx c =++≠,即方程()0f x =无整数根2.若a b 、均为奇数时,则有①若x 为偶数时,则2ax bx +为偶数∴()20f x ax bx c =++≠,即方程()0f x =无整数根②若x 为奇数时,则()2ax bx x ax b +=+为偶数∴()20f x ax bx c =++≠,即方程()0f x =无整数根综上所述:方程()0f x =无整数根(3)()()2221f x x k x k =+-+由题意可得()()222Δ21402112120k k k f k k ⎧=-->⎪-⎪->⎨⎪=+>⎪⎩,解得2k <-则k 的取值范围为(),2∞--.。

二次函数与根与系数的关系

二次函数与根与系数的关系

二次函数与根与系数的关系二次函数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数学中常见的一类函数。

在学习二次函数时,我们需要了解二次函数的根和系数之间的关系。

一、二次函数概述二次函数的标准形式为:f(x) = ax^2 + bx + c其中,a、b、c为实数,且a≠0。

二次函数的图像一般为抛物线,开口方向由a的正负决定。

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二、二次函数的根与系数的关系1. 零点或根的概念二次函数的零点,也叫作根、解或x的值,表示函数在x轴上的交点。

即,当f(x)=0时,x的值就是二次函数的根。

2. 判别式的概念与性质对于二次函数f(x) = ax^2 + bx + c,我们定义判别式Δ为:Δ = b^2 - 4ac判别式Δ可以用来判断二次函数的根的情况,根据Δ的取值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当Δ>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当Δ=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当Δ<0时,方程没有实根,即无解。

3. 系数与二次函数根的关系(1)二次函数的顶点横坐标二次函数的顶点横坐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x_v = -b / (2a)(2)二次函数的顶点纵坐标二次函数的顶点纵坐标可以通过将横坐标带入函数表达式中计算得出:y_v = f(x_v) = f(-b / (2a))(3)二次函数的根和系数的关系根据二次函数的判别式Δ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当Δ>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此时,根与系数的关系如下:- 两个根x_1和x_2的和等于- b / a(x_1 + x_2 = - b / a);- 两个根x_1和x_2的积等于c / a(x_1 * x_2 = c / a)。

- 当Δ=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此时,根与系数的关系如下:- 两个相等的根x_1和x_2都等于 - b / (2a)(x_1 = x_2 = - b / (2a));- 两个相等的根的和等于 - b / a(x_1 + x_2 = - b / a);- 两个相等的根的积等于c / a(x_1 * x_2 = c / a)。

二次函数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二次函数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二次函数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二次函数是一种常见的数学函数形式,通常表示为 f(x) = ax^2 + bx + c,其中 a、b、c 是实数常数,且a ≠ 0。

在二次函数中,根是函数图像与 x 轴相交的点,也就是函数的零点或解。

本文将探讨二次函数的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

1. 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为 f(x) = ax^2 + bx + c,其中 a、b、c 分别代表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这里的 a 是最重要的系数,它决定了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和开口的大小。

2. 二次函数的根为了确定二次函数的根,需要解方程 f(x) = 0。

根据求根公式(也称作二次公式),根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x = (-b ± √(b^2 - 4ac)) / (2a)3. 根与系数的关系根与系数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通过系数的值推断根的性质。

3.1 开口方向当 a > 0 时,二次函数开口向上,拥有最小值,也就是抛物线的顶点。

当 a < 0 时,二次函数开口向下,拥有最大值,同样是顶点。

3.2 顶点坐标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x = -b / (2a)y = f(x) = f(-b / (2a))3.3 根的个数根的个数与判别式有关,判别式(也称为二次方程的判别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Δ = b^2 - 4ac若Δ > 0,则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若Δ = 0,则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若Δ < 0,则方程没有实数根。

3.4 根之间的关系对于有两个实数根的二次函数:设 x1 和 x2 分别为两个根,且 x1 < x2,则 x1 + x2 = -b / a,x1 * x2 = c / a。

4. 根与二次函数图像根与二次函数的图像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当根为实数时,二次函数图像与 x 轴相交;当根为负数或复数时,二次函数图像则不与 x 轴相交。

5. 例题分析假设有二次函数 f(x) = x^2 + 3x - 4,我们可以根据函数的系数计算根的性质和其他相关信息。

专题根与系数的关系含答案

专题根与系数的关系含答案

专题: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和根与系数的关系例1.已知关于x的方程mx2-2m-1x+m-2=0.1当m取何值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若x1、x2为方程的两个不等实数根,且满足x12+x22-x1x2=2,求m的值.例2.已知关于x的方程x2-4mx+4m2-9=0.1求证:此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设此方程的两个根分别为x1,x2,其中x1<x2.若2x1=x2+1,求m的值.例3.已知关于x的方程mx2+4-3mx+2m-8=0m>0.1求证: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m,且点B m,n在x轴上,求m 2设方程的两个根分别为x1、x2x1<x2,若n=x2-x1-12的值..例4.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1x+m2+5=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求m的取值范围;2若原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为x1、x2,且满足x12+x22=|x1|+|x2|+2x1x2,求m的值.例5.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k+1x+4k-1=0.21求证:无论k取什么实数值,这个方程总有实数根;2能否找到一个实数k,使方程的两实数根互为相反数若能找到,求出k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3当等腰三角形ABC的边长a=4,另两边的长b、c恰好是这个方程的两根时,求△ABC的周长.训练1.已知关于x的方程mx2-m+2x+2=0m≠0.1求证: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2已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α,β,满足1α+1α=1,求m的值.2.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2x+m=01若方程有两个实数根,求m的范围;2若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为x1和x2,且x1+3x2=3,求m的值.3若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为x1和x2,且x12-x22=0,求m的值.3.已知关于x的方程x2+m-3x-m2m-3=01证明:无论m为何值方程都有两个实数根;2是否存在正数m,使方程的两个实数根的平方和等于26若存在,求出满足条件的正数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6x-k2=0k为常数.1求证: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设x1、x2为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且2x1+x2=14,试求出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和k 的值.5.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k-3x+k2+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1、x2.1求k的取值范围;2若x1、x2满足|x1|+|x2|=2|x1x2|-3,求k的值.m-3=06.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2x+121求证:无论m取什么实数时,这个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如果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为x1,x2,且2x1+x2=m+1,求m的值.7.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1x2-5x+4a-2=0的一个根为x=3.1求a的值及方程的另一个根;2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底和腰不相等的三边长都是这个方程的根,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8.设x 1,x 2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ax +a 2+4a -2=0的两实根,当a 为何值时,x 12+x 22有最小值最小值是多少专题: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和根与系数的关系例1. 解:1∵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例2. ∴△=b 2-4ac =-2m -12-4mm -2=4m +1>0, 例3. 解得:m >-14,∵二次项系数≠0,∴m ≠0, 例4. ∴当m >-14且m ≠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例5. 2∵x 1、x 2为方程的两个不等实数根,例6. ∴x 1+x 2=2α−1α,x 1x 2=α−2α, 例7. ∴x 12+x 22-x 1x 2=x 1+x 22-3x 1x 2=2α−1α2-3(α−2)α=2, 例8.解得:m 1=√2+1,m 2=-√2+1舍去;∴m =√2+1.例9. 解:1∵△=-4m 2-44m 2-9=36>0,例10. ∴此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例11. 2∵x =4α±√362=2m ±3,例12. ∴x 1=2m -3,x 2=2m +3,例13. ∵2x 1=x 2+1,∴22m -3=2m +3+1,例14.∴m =5.例15. 解:1∵△=4-3m 2-4m 2m -8, 例16. =m 2+8m +16=m +42例17. 又∵m >0∴m +42>0即△>0 例18.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例19. 2∵方程的两个根分别为x 1、x 2x 1<x 2,例20. ∴x 1+x 2=-4−3αα,x 1x 2=2α−8α, 例21. n =x 2-x 1-12m ,且点B m ,n 在x 轴上, 例22. ∴x 2-x 1-12m =√(α1+α2)2−4α2α1-12m =√(4−3αα)2−4×2α−8α-12m =0, 例23. 解得:m =-2,m =4,例24.∵m >0,∴m =4.例25. .解:1∵方程x 2-2m +1x +m 2+5=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例26. ∴△=-2m +12-4m 2+5=8m -16>0,解得:m >2. 例27. 2∵原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为x 1、x 2, 例28. ∴x 1+x 2=2m +1,x 1x 2=m 2+5. 例29. ∵m >2,例30. ∴x 1+x 2=2m +1>0,x 1x 2=m 2+5>0, 例31. ∴x 1>0、x 2>0.例32. ∵x 12+x 22=(α1+α2)2-2x 1x 2=|x 1|+|x 2|+2x 1x 2, 例33. ∴4m +12-2m 2+5=2m +1+2m 2+5,即6m -18=0,例34.解得:m =3.例35. 证明:1∵△=2k +12-16k -12=2k -32≥0, 例36. ∴方程总有实根;例37. 解:2∵两实数根互为相反数, 例38. ∴x 1+x 2=2k +1=0,解得k =; 例39. 3①当b =c 时,则△=0, 例40. 即2k -32=0,∴k =32, 例41. 方程可化为x 2-4x +4=0,∴x 1=x 2=2,而b =c =2,∴b +c =4=a 不适合题意舍去;例42. ②当b =a =4,则42-42k +1+4k -12=0, 例43. ∴k =52, 例44. 方程化为x 2-6x +8=0,解得x 1=4,x 2=2, 例45. ∴c =2, C △ABC =10,例46. 当c =a =4时,同理得b =2,∴C △ABC =10,例47.综上所述,△ABC 的周长为10.训练1.1证明:∵方程mx 2-m +2x +2=0m ≠0是一元二次方程, ∴△=m +22-8m =m 2+4m +4-8m =m 2-4m +4=m -22≥0, ∴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2解:∵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α,β,∴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α+β=α+2α,αβ=2α, ∵1α+1α=1,∴α+2α2α=α+22=1,解得m =0,∵m ≠0,∴m 无解.2.解:1∵方程x 2-2x +m =0有两个实数根,∴△=-22-4m ≥0,解得m ≤1;2由两根关系可知,x 1+x 2=2,x 1x 2=m ,解方程组{α1+α2=2α1+3α2=3, 解得{α1=32α2=12,∴m =x 1x 2=32×12=34; 3∵x 12-x 22=0,∴x 1+x 2x 1-x 2=0,∵x 1+x 2=2≠0,∴x 1-x 2=0,∴方程x 2-2x +m =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22-4m =0,解得m =1.3. 1证明:∵关于x 的方程x 2+m -3x -m 2m -3=0的判别式△=m -32+4m 2m -3=9m -12≥0,∴无论m 为何值方程都有两个实数根;2解:设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为x 1、x 2,则x 1+x 2=-m -3,x 1×x 2=-m 2m -3,令x 12+x 22=26,得:x 1+x 22-2x 1x 2=m -32+2m 2m -3=26,整理,得5m 2-12m -17=0,解这个方程得,m =175或m =-1, 所以存在正数m =175,使得方程的两个实数根的平方和等于26.4. 1证明:在方程x 2-6x -k 2=0中,△=-62-4×1×-k 2=4k 2+36≥36,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解:∵x 1、x 2为方程的两个实数根,∴x 1+x 2=6①,x 1x 2=-k 2,∵2x 1+x 2=14②,联立①②成方程组{α1+α2=62α1+α2=14, 解之得:{α1=8α2=−2, ∴x 1x 2=-k 2=-16,∴k =±4.5. 解:1∵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k -32-4k 2+1=4k 2-12k +9-4k 2-4=-12k +5>0,解得:k <512;2∵k <512,∴x 1+x 2=2k -3<0,又∵x 1x 2=k 2+1>0,∴x 1<0,x 2<0,∴|x 1|+|x 2|=-x 1-x 2=-x 1+x 2=-2k +3,∵|x 1|+|x 2|=2|x 1x 2|-3,∴-2k +3=2k 2+2-3,即k 2+k -2=0,∴k 1=1,k 2=-2,又∵k <512, ∴k =-2.6. 解:1∵△=m -22-4×12m -3=m -32+3>0, ∴无论m 取什么实数值,这个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解:x1+x2=m-2,2x1+x2=x1+x1+x2=m+1,∴x1=m+1+2-m=3,把x1代入方程有:9-3m-2+12m-3=0解得m=245.7. 解:1将x=3代入方程中,得:9a-1-15+4a-2=0, 解得:a=2,∴原方程为x2-5x+6=x-2x-3=0,解得:x1=2,x2=3.∴a的值为2,方程的另一个根为x=2.2结合1可知等腰三角形的腰可以为2或3,∴C=2+2+3=7或C=3+3+2=8.∴三角形的周长为8或7.8. .解:∵△=2a2-4a2+4a-2≥0,∴α≤12又∵x1+x2=-2a,x1x2=a2+4a-2.∴x12+x22=x1+x22-2x1x2=2a-22-4.设y=2a-22-4,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α≤12∴当α=12时,x12+x22的值最小.此时α12+α22=2(12−2)2−4=12,即最小值为12.。

二次函数根与系数的关系公式

二次函数根与系数的关系公式

二次函数根与系数的关系公式二次函数是指具有形如 y=ax^2+bx+c 的函数,其中 a,b,c 是常数。

其中 x 称为自变量,y 称为因变量。

在二次函数中,最重要的就是函数的根。

根是指满足方程 y=ax^2+bx+c=0 的 x 的值。

它可以是一个实数或者是一个复数。

在二次函数中,根的个数和系数 a,b,c 之间是有一定的关系的。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二次函数的图像。

当二次函数的系数a>0时,它的图像开口向上;当系数a<0时,它的图像开口向下。

当系数a的绝对值越大时,图像的开口越窄。

当 a=0 时,二次函数就变成了一次函数,即 y=bx+c,没有二次项。

此时的图像是一条直线。

对于二次函数 y=ax^2+bx+c,我们可以用求根公式来求解它的根。

求根公式是一个很重要的公式,它的形式是:x= (-b±sqrt(b^2-4ac))/(2a)其中的± 表示可以取正号或者负号。

也就是说,对于一个二次函数而言,一般情况下有两个根。

但是,当 b^2-4ac<0 时,即判别式小于零时,方程没有实根,只有复根。

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求根公式来推导二次函数的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

首先考虑一个情况,就是当方程有两个实根的时候。

由求根公式可知,当 b^2-4ac>0,即判别式大于零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可以得到:x1=(-b+sqrt(b^2-4ac))/(2a)x2=(-b-sqrt(b^2-4ac))/(2a)我们可以对方程进行因式分解,得到:y=a(x-x1)(x-x2)也就是说,对于一个二次函数而言,可以通过它的两个根来唯一确定一个二次函数。

反过来,如果知道一个二次函数的系数a,b,c以及根x1,x2,就可以唯一确定一个二次函数。

从上面的分解式可以看出,当x=x1或者x=x2时,y=0。

也就是说,x1和x2就是二次函数的根。

接下来,我们来推导方程没有实根的情况。

当 b^2-4ac<0,即判别式小于零时,方程没有实根,只有复根。

根与系数的关系与二次函数

根与系数的关系与二次函数

△=1-4 < 0 ,函数图像与 x 轴无交点,应将
2
y 2x x 1
m=2 舍去,函数解析式为
二、二次函数图像与 x 轴两交点之间的距离问题。 例 2:(扬州市考题)已知二次函数 y x2 kx k 3
(1 )求证:不论 k 取何值,这个函数的图像与 x 轴总有两个交点。
(2 )实数 k 为何值时,这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最小,并求这个最小距离。
消去 k 解得 m 1 =2 , m 2= 1 3
∵x1 x2 >0,即 m >1, ∴将m= 1 舍去,从而 m=2 ,函数解析式为 y
3
x 2 2x 3 .
简解:(1 )只需证△>0,过程从略。
( 2 ) 解 : 由 根 与 系 数 的 关 系 可 得 : x1 x2 k , x1 x2 k 3 ,
d | x1 x2 | ( x1 x2 ) 2
( x1 x2 )2 4x1x2
k 2 4k 12 (k 2) 2 8
当 k=2 时, d 有最小值,最小值为 2 2 。 三、二次函数图像与 x 轴两交点的相对位置问题 例 3:(南京市中考题)如果抛物线 y x 2 2( m 1) x m 1与 x 轴交于 A 、 B 两点,点 A 在 x 轴的正半轴上,点 B 在 x 轴的负半轴上,0A=a,0B=b, 若 a:b=3:1 ,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A ( x1,0 ),B( x2 ,0),且满足 (x1 1)( x2 1) m 1,求此二次函数解析式。 解: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
1
1
x1 x2 m 1 x1 x2 m 1
( x1 1)( x2 1) x1x2 (x1 x2 ) 1 m 1
2

m ,解得 m 2 或 m 1

专题05 根与系数关系的应用(解析版)

专题05 根与系数关系的应用(解析版)

专题05 根与系数的关系问题考纲要求:1. 通过具体案例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2. 能直接写出系数为数字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基础知识回顾: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形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一般形式:()200.ax bx c a ++=≠ 2.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解法直接开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 3.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判别式24b ac ∆=-与方程的根的关系: Δ>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Δ=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Δ<0⇔方程没有实数根; 4.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对于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 如果方程有两个实数根12,.x x则1212,.b cx x x x a a+=-= 应用举例:招数一、已知一元二次方程,求与两根有关的代数式的值..直接利用韦达定理得出两根之和,两根之积.用整体代入法求代数式的值.【例1】若一元二次方程x 2﹣x ﹣2=0的两根为x 1,x 2,则(1+x 1)+x 2(1﹣x 1)的值是( )A .4B .2C .1D .﹣2【答案】A【解析】解:根据题意得x 1+x 2=1,x 1x 2=﹣2,所以(1+x 1)+x 2(1﹣x 1)=1+x 1+x 2﹣x 1x 2=1+1﹣(﹣2)=4.故选:A.【例2】已知a,b是方程x2+x﹣3=0的两个实数根,则a2﹣b+2019的值是()A.2023 B.2021 C.2020 D.2019【答案】A【解析】∵a,b是方程x2+x﹣3=0的两个实数根,∴b=3﹣b2,a+b=﹣1,∴a2﹣b+2019=a2﹣3+b2+2019=(a+b)2﹣2ab+2016=1+6+2016=2023;故选:A.招数二、已知关于两根关系式的值,求参数利用韦达定理得出两根之和,两根之积.求得参数的值或取值范围.【例3】若α,β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m=0的两实根,且+=﹣,则m等于()A.﹣2 B.﹣3 C.2 D.3【答案】B【解析】α,β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m=0的两实根,∴α+β=2,αβ=m,∵+===﹣,∴m=﹣3;故选:B.【例4】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x2﹣(m+2)x+=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1,x2.若+=4m,则m的值是()A.2 B.﹣1 C.2或﹣1 D.不存在【答案】A【解析】∵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x2﹣(m+2)x+=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1、x2,∴,解得:m>﹣1且m≠0,∵x 1、x 2是方程mx 2﹣(m+2)x+=0的两个实数根,∴x 1+x 2=,x 1x 2=,∵=4m ,∴=4m ,∴m=2或﹣1,∵m >﹣1,∴m=2, 故选A .【例5】关于x 的方程022=++n mx x 的两个根是﹣2和1,则m n 的值为( ) A .﹣8 B .8 C .16 D .﹣16 【答案】C【解析】∵关于x 的方程022=++n mx x 的两个根是﹣2和1, ∴2m -=﹣1,2n=﹣2,∴m =2,n =﹣4, ∴m n =(﹣4)2=16.故选C . 招数三、最值问题先根据根的判别式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根据韦达定理,整理所求式子,转化为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例6】若t 为实数,关于x 的方程的两个非负实数根为a 、b ,则代数式的最小值是( )A .﹣15B .﹣16C .15D .16 【答案】A【解析】∵a ,b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非负实根,∴可得a +b =4,ab =t ﹣2,===,∵≥0,∴代数式的最小值是﹣15,故选A .方法、规律归纳:1. 韦达定理:对于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 如果方程有两个实数根12,.x x则1212,.b cx x x x a a+=-= 2.常考的变形:12121211.x x x x x x ++=()2221212122.x x x x x x +=+- 实战演练:1.若x 1,x 2是一元二次方程x 2+x ﹣3=0的两个实数根,则x 22﹣4x 12+17的值为( ) A .﹣2 B .6 C .﹣4 D .4【答案】D【解析】∵x 1,x 2是一元二次方程x 2+x ﹣3=0的两个实数根, ∴x 1+x 2=﹣1,x 1?x 2=﹣3,x 12+x 1=3,∴x 22﹣4x 12+17=x 12+x 22﹣5x 12+17=(x 1+x 2)2﹣2x 1x 2﹣5x 12+17 =(﹣1)2﹣2×(﹣3)﹣5x 12+17=24﹣5x 22=24﹣5(﹣1﹣x 1)2 =24﹣5(x 12+x 1+1)=24﹣5(3+1)=4, 故选:D .2. 已知关于x 的方程ax 2+bx +1=0的两根为x 1=1,x 2=2,则方程a (x +1)2+b (x +1)+1=0的两根之和为__________. 【答案】1【解析】设x+1=t ,方程a (x+1)2+b (x+1)+1=0的两根分别是x 3,x 4, ∴at 2+bt+1=0,由题意可知:t 1=1,t 2=2, ∴t 1+t 2=3,∴x 3+x 4+2=3 故答案为:13.设1x 、2x 是方程25320x x --=的两个实数根,则1211x x +的值为 . 【答案】32-【解析】∵方程1x 、2x 是方程25320x x --=的两个实数根, ∴1235x x +=,1225x x =-, ∴1211x x +=1212x x x x +=32()55÷-=32-. 故答案为:32-.4.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m ﹣1)x+m 2﹣3=0有实数根. (1)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2)当m =2时,方程的根为x 1,x 2,求代数式(x 12+2x 1)(x 22+4x 2+2)的值. 【答案】(1)m ≤;(2)1【解析】(1)由题意△≥0, ∴(2m ﹣1)2﹣4(m 2﹣3)≥0,∴m ≤.(2)当m =2时,方程为x 2+3x+1=0,∴x 1+x 2=﹣3,x 1x 2=1, ∵方程的根为x 1,x 2,∴x 12+3x 1+1=0,x 22+3x 2+1=0, ∴(x 12+2x 1)(x 22+4x 2+2)=(x 12+2x 1+x 1﹣x 1)(x 22+3x 2+x 2+2)=(﹣1﹣x 1)(﹣1+x 2+2) =(﹣1﹣x 1)(x 2+1)=﹣x 2﹣x 1x 2﹣1﹣x 1 =﹣x 2﹣x 1﹣2=3﹣2=1.5.已知于x 的元二次方程x 2﹣6x+2a+5=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 1,x 2. (1)求a 的取值范围;(2)若x 12+x 22﹣x 1x 2≤30,且a 为整数,求a 的值. 【答案】(1)a <2;(2)a 的值为﹣1,0,1.【解析】(1)∵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6x+2a+5=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 1,x 2, ∴△>0,即(﹣6)2﹣4(2a+5)>0,解得a <2;(2)由根与系数的关系知:x1+x2=6,x1x2=2a+5,∵x1,x2满足x12+x22﹣x1x2≤30,∴(x1+x2)2﹣3x1x2≤30,∴36﹣3(2a+5)≤30,∴a≥﹣,∵a为整数,∴a的值为﹣1,0,1.6.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2)x+(m2﹣2m)=0.(1)求证: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如果方程的两实数根为x1,x2,且x12+x22=10,求m的值.【答案】(1)见解析;(2)m=﹣1或m=3.【解析】(1)由题意可知:△=(2m﹣2)2﹣4(m2﹣2m)=4>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x1+x2=2m﹣2,x1x2=m2﹣2m,∴x12+x22=(x1+x2)2﹣2x1x2=10,∴(2m﹣2)2﹣2(m2﹣2m)=10,∴m2﹣2m﹣3=0,∴m=﹣1或m=37.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1)x+m2﹣1=0有两不相等的实数根.①求m的取值范围.②设x1,x2是方程的两根且x12+x22+x1x2﹣17=0,求m的值.【答案】①m;②.【解答】解:①根据题意得:△=(2m+1)2﹣4(m2﹣1)>0,解得:m,②根据题意得:x1+x2=﹣(2m+1),x1x2=m2﹣1,x12+x22+x1x2﹣17=﹣x 1x 2﹣17=(2m+1)2﹣(m 2﹣1)﹣17=0,解得:m 1=,m 2=﹣3(不合题意,舍去), ∴m 的值为.8.已知x 1,x 2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m+1)x+m 2+5=0的两实数根. (1)若(x 1-1)(x 2 -1)=28,求m 的值;(2)已知等腰△ABC 的一边长为7,若x 1,x 2恰好是△ABC 另外两边的边长,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答案】(1)m 的值为6;(2)17.【解析】(1)(x 1-1)(x 2-1)=28,即x 1x 2-(x 1+x 2)=27,而x 1+x 2=2(m +1),x 1x 2=m 2+5, ∴m 2+5-2(m +1)=27,解得m 1=6,m 2=-4, 又Δ=[-2(m +1)]2-4×1×(m 2+5)≥0时,m ≥2, ∴m 的值为6;(2) 若7为腰长,则方程x 2-2(m +1)x +m 2+5=0的一根为7, 即72-2×7×(m +1)+m 2+5=0, 解得m 1=10,m 2=4,当m =10时,方程x 2-22x +105=0,根为x 1=15,x 2=7,不符合题意,舍去. 当m =4时,方程为x 2-10x +21=0,根为x 1=3,x 2=7,此时周长为7+7+3=17 若7为底边,则方程x 2-2(m +1)x +m 2+5=0有两等根,∴Δ=0,解得m =2,此时方程为x 2-6x +9=0,根为x 1=3,x 2=3,3+3<7,不成立, 综上所述,三角形周长为179.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21)40x m x m +++-=. (1)当m 为何值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若边长为5的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方程两根的2倍,求m 的值. 【答案】(1)m >﹣174;(2)m =﹣4. 【解析】(2)设方程的两根分别为a、b,根据题意得:a+b=﹣2m﹣1,ab=24m-.∵2a、2b为边长为5的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222(21)2(4)m m----+=+-=22()2a b a b ab=2m2+4m+9=52=25,解得:m=﹣4或m=2.∵a>0,b>0,∴a+b=﹣2m﹣1>0,∴m=﹣4.10.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k+4)x+4k=0.(1)求证:无论k为任何实数,此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2)若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为x1、x2,满足+=,求k的值;(3)若Rt△ABC的斜边为5,另外两条边的长恰好是方程的两个根x1、x2,求Rt△ABC的内切圆半径.【答案】(1)略;(2)2;(3)1.【解析】(1)证明:∵△=(k+4)2﹣16k=k2﹣8k+16=(k﹣4)2≥0,∴无论k为任何实数时,此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2)解:由题意得:x1+x2=k+4,x1?x2=4k,∵,∴,即,解得:k=2;(3)解:解方程x2﹣(k+4)x+4k=0得:x1=4,x2=k,根据题意得:42+k2=52,即k=3,设直角三角形ABC的内切圆半径为r,如图,由切线长定理可得:(3﹣r)+(4﹣r)=5,∴直角三角形ABC的内切圆半径r=.。

专题03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分层训练(原卷版)

专题03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分层训练(原卷版)

专题03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A 组 基础巩固1.(2022·重庆·中考真题)学校连续三年组织学生参加义务植树,第一年共植树400棵,第三年共植树625棵.设该校植树棵数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 ,根据题意,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2625(1)400x -= B .2400(1)625x += C .2625400x =D .2400625x =2.(2022·山东烟台·一模)已知抛物线2y ax bx c =++(a ,b ,c 是常数),0a b c ++=,下列四个结论: ①若抛物线经过点(30)-,,则2b a =. ②若b c =,则方程20cx bx a ++=一定有根2x =-. ③抛物线与x 轴一定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④点()()1122A x y B x y ,,,在抛物线上,若0a c <<,则当121x x <<时,12y y >. 其中结论不正确的个数是(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3.(2022·河南洛阳·三模)关于x 的方程()2120m x mx m -++=有实数根,则m 的取值范围值是( ) A .0m ≥B .0m >C .0m ≥且1m ≠D .0m >且1m ≠4.(2022·黑龙江黑龙江·三模)已知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象如图,它与x 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1,0),(3,0)-,对于下列结论:①20b a -=;②0abc <;③420a b c ++<;④80a c +>.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有( )A .3个B .2个C .1个D .0个5.(2022·甘肃武威·模拟预测)如图1,在矩形ABCD 中,动点P 从点A 出发,以2cm/s 的速度沿折线AB -BC 向终点C 运动.设点P 的运动时间为t s ,△APC 的面积为2cm S ,图2是点P 运动过程中S 与t 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则AC 的长为( )A .10cmB .8cmC .14cmD .12cm6.(2022·陕西渭南·二模)若二次函数223y ax ax a =-+-(a 是不为0的常数)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下列结论: ①0a >;②当1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③无论a 取任何不为0的数,该函数的图象必经过定点()1,3-;④若线段AB 上有且只有5个横坐标为整数的点,则a 的取值范围是1334a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 .①②③B .②④C .①③D .①③④7.(2022·天津南开·二模)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中的x 与y 的部分对应值如表:当0n >时,以下结论:①0bc >;②当2x >时,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增大;③4n a >;④当1n =时,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1)0ax b x c +++=的解是121,3x x =-=;其中结论一定正确的有(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8.(2022·河北·石家庄市第四十一中学模拟预测)已知二次函数24y x x c =-++的图象与直线y x =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且当0x m ≤≤时,函数2344y x x c =-++-的最小值为-3,最大值为1,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10m -≤≤B .272m ≤<C .24m ≤≤D .9742m <≤ 9.(2022·湖北襄阳·二模)如图是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图象的一部分,此图象经过点(2,0),对称轴是1x =-,有下列结论:①20a b -= ②930a b c -+< ③9a b c a -+=-;④若点(2,m -)和(0,n )是抛物线上两点,则m n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个A .4B .3C .2D .110.(2022·浙江·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总校)模拟预测)如图,曲线AB 是抛物线2481y x x =-++的一部分(其中A 是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B 是顶点),曲线BC 是双曲线()0ky k x=≠的一部分.曲线AB 与BC 组成图形W .由点C 开始不断重复图形W 形成一组“波浪线”.若点()2020,P m 在该“波浪线”上,则m 的值为( )A .1B .2020C .5D .202211.(2022·广西贺州·二模)如图是抛物线()210y ax bx c a =++≠图象的一部分,抛物线的顶点坐标()1,3A ,与x 轴的一个交点()4,0B ,直线()20y mx m m =+≠与抛物线交于A ,B 两点,下列结论:①20a b +=;②0abc >;③方程23ax bx c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④抛物线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是()1,0-;⑤当14x <<时,有21y y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B .①③⑤C .②③④D .③④⑤12.(2022·江苏宿迁·二模)如图,点A 是反比例函数(0)ky k x=>在第一象限内图像上的点,AB y ⊥轴于点B ,x 轴正半轴上有一点C ,AB AC k ==,连接OA ,BC 相交于D ,若1COD ABD S S -=△△,则k 的值为________.13.(2022·江西九江·三模)已知1x ,2x 是一元二次方程2320220x x --=的两根,则2111234x x x x --+=______.14.(2022·江西九江·一模)已知1x ,2x 是一元二次方程240x x m -+=的两根,若11x =,则1212x x x x +-=______.15.(2022·四川泸州·二模)已知12,x x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2230x ax a a -+--=两个实数根,且221222x x +=,则a =______.16.(2022·辽宁·沈阳市第一二六中学模拟预测)如图是抛物线21(0)y ax bx c a =++≠图象的一部分,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1,3A -,与x 轴的一个交点为()4,0B ,点A 和点B 均在直线2(0)y mx n m =+≠上.①20a b +=;②0abc >:③抛物线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时()4,0-;④方程23ax bx c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⑤4a b c m n -+>+;⑥不等式2mx n ax bx c +>++的解集为14x <<.上述六个结论中,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填写序号即可)17.(2022·江苏泰州·二模)中国南宋大数学家秦九韶提出了“三斜求积术”,即已知三角形三边长求三角形面积的公式:设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a 、b 、c ,则三角形的面积可由公式S 得,其中p 为三角形周长的一半,这个公式也被称为海伦秦九韶公式,现有一个三角形的边长满足c =3,a +b =5,则此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18.(2022·湖北武汉·模拟预测)函数y =x 2+bx +c 与y =x 的图象如图所示,有以下结论:①b 2﹣4c >0;②b +c +1=0;③3b +c +6=0;④当1<x <3时,x 2+(b ﹣1)x +c <0,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B 组 能力提升19.(2021·山东·郯城县第三中学一模)( 多选题)下面是某同学在一次数学测验中解答的填空题,其中答对的是( )A .若x 2=4,则x =2B .若3x 2=6,则x =2C .x 2 + xk =0的一个根是1,则k =2D .若分式(2)x x x-的值为零,则x =2 20.(2021·重庆八中八年级期末)(多选)若数a 使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60x x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且使关于y 的分式方程3211a y y+=--的解为非负整数,则满足条件的a 的值为( ) A .1B .3C .5D .721.(2022·山东潍坊·一模)( 多选题)若二次函数223y ax ax a =-+-(a 是不为0的常数)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B 两点.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有( ) A .0a >B .当1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C .无论a 取任何不为0的数,该函数的图象必经过定点()1,3-D .若线段AB 上有且只有5个横坐标为整数的点,则a 的取值范围是1334a <≤22.(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多选题)如图,已知顶点为(﹣3,﹣6)的抛物线2y ax bx c =++经过点(﹣1,﹣4),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24b ac >B .26ax bx c ++-≥C .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4ax bx c ++=-的两根分别为5-和1-D .若点(﹣2,m ),(﹣5,n )在抛物线上,则m n >23.(2021·山东·寿光市圣城中学九年级阶段练习)( 多选题)下表时二次函数y=ax 2+bx +c 的x ,y 的部分对应值:则对于该函数的性质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 .该二次函数有最大值 B .不等式y >﹣1的解集是x <0或x >2C .方程y=ax 2+bx +c 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位于﹣12<x <0和2<x <52之间D .当x >0时,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24.(2022·四川南充·中考真题)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320x x k ++-=有实数根.(1)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2)设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12,x x ,若()()12111x x ++=-,求k 的值.25.(2022·浙江杭州·八年级期中)公安交警部门提醒市民,骑车出行必须严格遵守“一盔一带”的规定.某头盔经销商统计了某品牌头盔4月份到6月份的销量,该品牌头盔4月份销售150个,6月份销售216个,且从4月份到6月份销售量的月增长率相同. (1)求该品牌头盔销售量的月增长率;(2)若此种头盔的进价为30元/个,测算在市场中,当售价为40元/个时,月销售量为600个,若在此基础上售价每上涨1元/个,则月销售量将减少10个,为使月销售利润达到10000元,而且尽可能让顾客得到实惠,则该品牌头盔的实际售价应定为多少元/个?26.(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数学真题)已知二次函数2(2)4y x m x m =+-+-,其中2m >.(1)当该函数的图像经过原点()0,0O ,求此时函数图像的顶点A 的坐标; (2)求证:二次函数2(2)4y x m x m =+-+-的顶点在第三象限;(3)如图,在(1)的条件下,若平移该二次函数的图像,使其顶点在直线2y x =--上运动,平移后所得函数的图像与y 轴的负半轴的交点为B ,求AOB 面积的最大值.27.(2022年安徽省合肥市中考六区联考试卷(二)数学试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y x bx c=-++与直线12y x b=+交于A、B两点,其中点A在x轴上,已知A点坐标(1,0),点P是直线AB上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不与点A、B重合),连接P A,直线AB,P A分别交y轴于点D,E,过P 作y轴的平行线交直线于点C.(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及B点的坐标;(2)求当PC长最大时,线段DE的长.28.(2022·湖北·武汉第三寄宿中学九年级阶段练习)某食品公司通过网络平台直播,对其代理的某品牌瓜子进行促销,该公司每天拿出2000元现金,作为红包发给购买者.已知该瓜子的成本价格为6元/kg,每日销售y(kg)与销售单价x(元/kg)满足关系式:y=kx+b,部分数据如表:经销售发现,销售单价不低于成本价格且不高于30元/kg.设该食品公司销售这种瓜子的日获利为w (元).(1)y与x的函数关系式是,x的范围是;w与x的函数关系式是;(2)当销售单价定为多少时,销售这种瓜子日获利最大?最大利润为多少元?(3)网络平台将向食品公司可收取a元/kg(a<4)的相关费用,若此时日获利的最大值为42100元,直接写出a的值.29.(2022·云南·盈江县教育体育局教育科研中心模拟预测)云南丽江华坪县万亩芒果基地创下了“最大规模芒果种植园”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县果批商场计划购进一批芒果,已知该芒果的进价为10600元/t,在运输和销售的过中有10%的质量损耗,销售中支出的其他费用m(元)与芒果的质量x(t)之间的关系为m =2000+200x,已知芒果的质量与销售价如下表所示:设销售价为y(元/t),芒果的质量x(t).根据上述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解析式也称关系式);(2)当芒果的质量为多少吨时,所获销售利润最大,最大销售利润是多少元?(销售利润=销售收入-总支出)30.(2022·浙江丽水·中考真题)如图,已知点()()1122,,,M x y N x y 在二次函数2(2)1(0)y a x a =-->的图象上,且213x x -=.(1)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3,1). ①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②若12y y =,求顶点到MN 的距离;(2)当12x x x ≤≤时,二次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1,点M ,N 在对称轴的异侧,求a 的取值范围.。

专题2.1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压轴题专项讲练)(北师大版)(解析版)

专题2.1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压轴题专项讲练)(北师大版)(解析版)

专题2.1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典例1】已知关于x的二次方程x2−ax+a2−4=0.(1)a为何值时,方程有两个不同的正根;(2)a为何值时,方程只有一个正根.(1)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正根,则根的判别式Δ=(−a)2−4(a2−4)>0,x₁+x₂>0,x₁·x₂>0,组成不等式组求出a的取值范围即可;(2)根据一元二次方程只有一个正实数根,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有且只有一个正根,二是有两个根其中一个是正根,另一个根式负根或0,结合判别式以及根与系数的关系列不等式,求出a的值即可.解:(1)根据题意得,方程x2−ax+a2−4=0有两个不同的正根,∴Δ=(−a)2−4(a2−4)=−3a2+16>0①,且x₁+x₂=a>0②,x₁·x₂=a²-4>0③,解由①②③组成的不等式组得,2<a故当2<a(2)Ⅰ当方程x2−ax+a2−4=0只且只有一个正根时,∴Δ=(−a)2−4(a2−4)=−3a2+16=0①,且x₁+x₂=a>0②,x₁·x₂=a²-4>0③,解①得:a=当②、③,而a=②,故舍去,故当Ⅱ 当方程x 2−ax +a 2−4=0有一个正根,一个负根,则Δ=(−a )2−4(a 2−4)=−3a 2+16>0①,且x₁·x₂=a²-4<0②解①得:a 解②得:-2<a <2,即−2<a <2Ⅲ 当方程x 2−ax +a 2−4=0有一个正根,一个0,则Δ=(−a )2−4(a 2−4)=−3a 2+16>0①,且x₁·x₂=a²-4=0②x₁+x₂=a >0③解①得:a 解②得: a=±2,由③a >0即a=2综上所述:−2<a ≤21.(2022·四川宜宾·九年级专题练习)关于x 的方程ax 2+(a +2)x +9a =0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x 1,x 2,且x 1<1<x 2,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A .﹣27<a <25B .a >25C .a <﹣27D .﹣211<a <0【思路点拨】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建立关于a 的不等式,求出a 的取值范围.又存在x 1<1<x 2,即(x 1-1)(x 2-1)<0,x 1x 2-(x 1+x 2)+1<0,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从而最后确定a 的取值范围.【解题过程】解:∵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a≠0且△>0,由(a+2)2-4a×9a=-35a2+4a+4>0,解得−27<a<25,又∵x1<1<x2,∴x1-1<0,x2-1>0,那么(x1-1)(x2-1)<0,∴x1x2-(x1+x2)+1<0,∵x1+x2=−a2a,x1x2=9,即9+1<0,解得−211<a<0,综上所述,a的取值范围为:−211<a<0.故选D.2.(2023春·安徽安庆·九年级校联考阶段练习)若方程x2+2px−3p−2=0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1、x2满足x12+x13=4−(x22+x23),则实数p的所有值之和为()A.0B.−34C.−1D.−54【思路点拨】先根据一元二次方程解的定义和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x12+2px1−3p−2=0,x1+x2=−2p,进而推出x13 =3px1+2x1−2px12,则x13+x12=3px1+2x1−2px12+x12,x23+x22=3px2+2x2−2px22+x22,即可推出(3p+2)(x1+x2)+(1−2p)(x12+x22)=4,然后代入x1+x2=−2p,x12+x22=(x1+x2)2−4p得到2p(4p+3)(p+1)=0,再根据判别式求出符号题意的值即可得到答案.【解题过程】解:∵x1、x2是方程x2+2px−3p−2=0的两个相等的实数根,∴x12+2px1−3p−2=0,x1+x2=−2p,x1x2=−3p−2,∴x12+2px1=3p+2,∴x13+2px12=3px1+2x1,∴x13=3px1+2x1−2px12,∴x13+x12=3px1+2x1−2px12+x12,同理得x23+x22=3px2+2x2−2px22+x22,∵x12+x13=4−(x22+x23),∴x12+x13+(x22+x23)=4,∴3px1+2x1−2px12+x12+3px2+2x2−2px22+x22=4,∴(3p+2)(x1+x2)+(1−2p)(x12+x22)=4,∴(3p+2)(−2p)+(1−2p)(−2p)2−2(−3p−2)=4,∴−6p2−4p+(1−2p)4p2+6p+4=4,∴−6p2−4p+4p2+6p+4−2p4p2+6p+4=4,∴−2p2+2p−2p4p2+6p+4=0,∴−2p4p2+6p+4+p−1=0,∴2p4p2+7p+3=0,∴2p(4p+3)(p+1)=0,,解得p1=0,p2=−1,p3=−34∵Δ=(2p)2+4(3p+2)>0,∴p2+3p+2>0,∴(p+1)(p+3)>0,∴p=−1不符合题意,∴p1+p3=−34∴符合题意,故选B.3.(2022秋·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x+2n=0有两个整数根且乘积为正,关于y的一元二次方程y2+2ny+2m=0同样也有两个整数根且乘积为正,给出三个结论:①这两个方程的根都负根;②(m−1)2+(n−1)2≥2;③−1≤2m−2n≤1,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0个B.1个C.2个D.3个【思路点拨】设方程x2+2mx+2n=0的两根为x1、x2,方程y2+2ny+2m=0同的两根为y1、y2.①根据方程解的情况可得出x1•x2=2n>0、y1•y2=2m>0,结合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出x1+x2=-2m、y1+y2=-2n,进而得出这两个方程的根都是负根,①正确;②由方程有两个实数根结合根的判别式即可得出m2-2n≥0、n2-2m≥0,将(m-1)2+(n-1)2展开代入即可得出②正确;③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出2m-2n=(y1+1)(y2+1)-1、2n-2m=(x1+1)(x2+1)-1,结合x1、x2、y1、y2均为负整数即可得出-1≤2m-2n≤1,③成立.综上即可得出结论.【解题过程】解:设方程x2+2mx+2n=0的两根为x1、x2,方程y2+2ny+2m=0同的两根为y1、y2.①∵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x+2n=0有两个整数根且乘积为正,关于y的一元二次方程y2+2ny+2m=0同样也有两个整数根且乘积为正,∴x1•x2=2n>0,y1•y2=2m>0,∵x1+x2=-2m,y1+y2=-2n,∴这两个方程的根都是负根,①正确;②∵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x+2n=0有两个整数根且乘积为正,关于y的一元二次方程y2+2ny+2m=0同样也有两个整数根且乘积为正,∴4m2-8n≥0,4n2-8m≥0,∴m2-2n≥0,n2-2m≥0,∴(m-1)2+(n-1)2=m2-2n+1+n2-2m+1≥2,②正确;③∵y1•y2=2m,y1+y2=-2n,∴2m-2n=y1•y2+y1+y2=(y1+1)(y2+1)-1,∵y1、y2均为负整数,∴(y1+1)(y2+1)≥0,∴2m-2n≥-1.∵x1•x2=2n,x1+x2=-2m,∴2n-2m=x1•x2+x1+x2=(x1+1)(x2+1)-1,∵x1、x2均为负整数,∴(x1+1)(x2+1)≥0,∴2 n -2 m≥-1,即2m-2n≤1.∴-1≤2m-2n≤1,③成立.综上所述:成立的结论有①②③.故选D.4.(2022秋·江苏盐城·九年级统考期中)对于一切不小于2的自然数n,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n+2)x−2n2=0的两个根为a n,b n(n≥2),则1(a2−2)(b2−2)+1(a3−2)(b3−2)+⋯+1(a2021−2)(b2021−2)=__________.【思路点拨】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a n+b n=n+2,a n⋅b n=−2n2,所以(a n−2)(b n−2)=a n b n−2(a n+b n)+4=−2n2−2(n+2)+4=−2n(n+1),则1(a n−2)(b n−2)=−12n(n1)=−12(1n−1n1),然后代入即可求解.【解题过程】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a n+b n=n+2,a n⋅b n=−2n2,所以(a n−2)(b n−2)=a n b n−2(a n+b n)+4=−2n2−2(n+2)+4=−2n(n+1),则1(a n−2)(b n−2)=12n(n1)=−12(1n−1n1),则1(a2−2)(b2−2)+1(a3−2)(b3−2)+⋯+1(a2021−2)(b2021−2)=−12[(12−13)+(13−14)+…+(12021−12022)]=−12×(12−12022)=−12×10102022=−5052022.故答案为:−5052022.5.(2022秋·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关于x的方程x2−(m−2)x−m24=0两个实根x1,x2满足|x1|=|x2|+3,则m的值为_______.【思路点拨】先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然后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x1+x2=m−2,x1•x2=−m24≤0,结合|x1 |−|x2|=3,通过变形求值,即可求出m的值.【解题过程】解:在方程x2−(m−2)x−m24=0中,有Δ=[−(m−2)]2−4×1×(−m24)=2m2−4m+4=2(m−1)2+2>0,∴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有:x1+x2=−−(m−2)1=m−2,x1•x2=−m241=−m24≤0,∵|x1|=|x2|+3,∴|x 1|−|x 2|=3,∴x 21−2|x 1•x 2|+x 22=9,∴(x 1+x 2)2−2x 1•x 2−2|x 1•x 2|=9,∴(x 1+x 2)2−2x 1•x 2+2x 1•x 2=9,∴(m−2)2=9,解得:m 1=5,m 2=−1;故答案为:5或−1.6.(2022春·九年级课时练习)已知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ax 2+2bx +c =0有两个实根x 1,x 2,且a >b >c ,a +b +c =0,设d =|x 1−x 2|,则d 的取值范围为_____.【思路点拨】先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出d 2的表达式,再根据二次函数性质求其取值范围即可.【解题过程】解:∵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ax 2+2bx +c =0有两个实根x 1、x 2,∴x 1+x 2=﹣2b a ,x 1·x 2=c a ,∴d 2=|x 1﹣x 2|2=(x 1+x 2)2﹣4x 1·x 2=(﹣2b a )2﹣4c a=−﹣4c a −4ac a 2=4[(c a )2+c a +1]=4[(c a +12)2+34],∵a >b >c ,a +b +c =0,∴a >0,c <0,a >﹣a ﹣c >c ,解得:﹣2<c a <﹣12,∵y =4[(c a +12)2+34]的对称轴为:c a =﹣12,∴当﹣2<ca <﹣12时,y随ca增大而减小,∴3<d2<12,<d<d<7.(2022秋·八年级单元测试)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没有实数根,甲由于看错了二次项系数,求得两个根为3和6,乙由于看错了某一项系数的符号,求得两个根为3+2b3c4a=____________【思路点拨】先利用两根分别表示出错误的方程为:对于甲:设k(x−3)(x−6)=0,得:kx2−9kx+18k=0;对于乙:设+=0,得:px2−6px−12p=0,乙的错误不可能是看错了一次项系数的符号,分两种情况:①若乙看错了二次项系数的符号,那么甲和乙的方程里面一次项和常数项分别相等;②若乙看错了常数项的符号,那么甲和乙的方程里面一次项相等,常数项互为相反数,则正确的方程为px2−6px+12p=0,求代数式的值即可.【解题过程】解:对于甲:设k(x−3)(x−6)=0得:kx2−9kx+18k=0对于乙:设+=0得:px2−6px−12p=0分情况讨论:①若乙看错了二次项系数的符号,那么−9k=−6p18k=−12p解得:k=p=0,不符合题意,舍去②若乙看错了常数项的符号,那么−9k=−6p18k−12p=0解得:p=32k则a=p,b=−6p,c=12p2b3c 4a =−12p36p4p=6③若乙看错了一次项项的符号,那么−9k=6p18k=−12p解得:p=−32k则a=p,b=6p,c=−12p2b+3c4a =12p−36p4p=−6故答案为±68.(2022春·四川内江·九年级专题练习)将两个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整理成a(x+ℎ)2+k=0(a≠0,a、h、k均为常数)的形式,如果只有系数a不同,其余完全相同,我们就称这样的两个方程为“同源二次方程”.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与方程(x+1)2−2=0是“同源二次方程”,且方程ax2+bx+c=0(a≠0)有两个根为x1、x2,则b-2c=______,ax1+x1x2+ax2的最大值是______.【思路点拨】利用ax2+bx+c=0(a≠0)与方程(x+1)2−2=0是“同源二次方程”得出b=2a,c=a−2,即可求出b−2c;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x1+x2=−2,x1x2=a−2a,进而得出ax1+x1x2+ax2=−2a+1,设a+1a=t(t>0),得a2−t⋅a+1=0,根据方程a2−t⋅a+1=0有正数解可知Δ=t2−4≥0,求出t的取值范围即可求出ax1+x1x2+ax2的最大值.【解题过程】解:根据新的定义可知,方程ax2+bx+c=0(a≠0)可变形为a(x+1)2−2=0,∴a(x+1)2−2=ax2+bx+c,展开,ax2+2ax+a−2=ax2+bx+c,可得b=2a,c=a−2,∴b−2c=2a−2(a−2)=4;∵x1+x2=−2,x1x2=a−2a,∴ax1+x1x2+ax2=a(x1+x2)+x1x2=−2a+a−2a=−2a+1,∵方程ax2+bx+c=0(a≠0)有两个根为x1、x2,∴Δ=b2−4ac=(2a)2−4a(a−2)=8a≥0,且a≠0,∴a>0,=t(t>0),得a2−t⋅a+1=0,设a+1a∵方程a2−t⋅a+1=0有正数解,∴Δ=t2−4≥0,≥2,解得t≥2,即a+1a∴ax1+x1x2+ax2=−2a+1≤−3.故答案为:4,-3.9.(2022秋·广东江门·九年级统考阶段练习)如果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两个实数根,且其中一个根为另外一个根的2倍,则称这样的方程为“倍根方程”,以下关于“倍根方程”的说法,正确的有_____(填序号).①方程x2−x−2=0是“倍根方程”;②若(x−2)(mx+n)=0是“倍根方程”,则4m2+5mn+n2=0;③若p,q满足pq=2,则关于x的方程px2+3x+q=0是“倍根方程”;④若方程ax2+bx+c=0是“倍根方程”,则必有2b2=9ac.【思路点拨】①求出方程的根,再判断是否为“倍根方程”;②根据“倍根方程”和其中一个根,可求出另一个根,进而得到m,n之间的关系;③当p,q满足pq=2时,有px2+3x+q=(px+1)(x+q)=0,求出两个根,再根据pq=2代入可得两个根之间的关系,讲而判断是否为“倍根方程”;④用求根公式求出两个根,当x1=2x2或2x1=x2时,进一步化简,得出关系式,进行判断即可.【解题过程】解:①解方程x2−x−2=0,得x1=2,x2=−1,∵x1≠2x2,∴方程x2−x−2=0不是“倍根方程”.故①不正确;②∵(x−2)(mx+n)=0是“倍根方程”,且x1=2,因此x2=1或x2=4.当x2=1时,m+n=0,当x2=4时,4m+n=0,∴4m2+5mn+n2=(m+n)(4m+n)=0,故②正确;③∵pq=2,∴px2+3x+q=(px+1)(x+q)=0,∴x1=−1p,x2=−q,∴x2=−q=−2p=2x1,因此px2+3x+q=0是“倍根方程”,故③正确;④方程ax2+bx+c=0的根为x1=2若x1=2x2×2,2=0,=0,∴b+=0,∴=−b,∴9(b2−4ac)=b2,∴2b2=9ac,若2x1=x22==0,∴−b+=0,∴b=∴b2=9(b2−4ac),∴2b2=9ac.故④正确,故答案为:②③④.10.(2023春·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2(k+1)x+k﹣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1,x2.(1)求k的取值范围;(2)是否存在实数k,使1x1−1x2=1成立?若存在,请求出k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思路点拨】(1)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建立关于k的不等式,求得k的取值范围.(2)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根据1x 1−1x 2=x 2−x 1x 1x 2,即可求出k 的值,看是否满足(1)中k 的取值范围,从而确定k 的值是否存在.【解题过程】解:(1)由题意知,k ≠0且△=b 2﹣4ac >0∴b 2﹣4ac =[﹣2(k +1)]2﹣4k (k ﹣1)>0,即4k 2+8k +4﹣4k 2+4k >0,∴12k >﹣4解得:k >−13且k ≠0(2)存在,且k =7±∵x 1+x 2=2(k 1)k ,x 1x 2=k−1k,又有1x 1−1x 2=x 2−x 1x 1x 2=1,∴x 2−x 1=x 1x 2,∴x 22−2x 1x 2+x 21=x 21x 22,∴(x 1+x 2)2−4x 1x 2=(x 1x 2)2,∴2−4k−4k =(k−1k)2, ∴(2k +2)2−k(4k−4)=(k−1)2, ∴k 2−14k−3=0, ∵a =1,b =−14,c =−3, ∴Δ=b 2−4ac =208,∴k =7±∵ k >−13且k ≠0,∵≈−0.21>−13, 7+−13.∴满足条件的k 值存在,且k =7±.11.(2022·浙江·九年级自主招生)已知方程x 2+4x +1=0的两根是α、β.(1)求|α−β|的值;(2(3)求作一个新的一元二次方程,使其两根分别等于α、β的倒数的立方.(参考公式:x 3+y 3=(x +y)x 2+y 2−xy .【思路点拨】(1)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α+β=−4,αβ=1,再求得(α−β)2的值,进而求得|α−β|的值.(2)+α最后将α+β=−4,αβ=1代入计算即可;(3)+的值,然后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即可解答.【解题过程】(1)解:∵方程x 2+4x +1=0的两根是α、β∴α+β=−4,αβ=1∴(α−β)2=(α+β)2−4αβ=12∴|α−β|=(2)解:由(1)可知:α<0,β<0,∵=αβ+βα+2=α2+β2αβ+2=(α+β)2−2αβαβ+2=16,4(负值舍去);(3+=(1α+1β+−===−1=−52==1所以新的一元二次方程x 2+52x +1=0.12.(2022春·四川南充·九年级专题练习)已知:关于x 的方程(k−1)x 2−2kx +k +2=0有实数根.(1)求k 的取值范围.(2)若x 1,x 2是方程(k−1)x 2−2kx +k +2=0的两个实数根,问:是否存在实数k ,使其满足(k−1)x 21+2k x 2+k +2=4x 1x 2,若存在,求出k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思路点拨】(1)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列出不等式,再求解即可;(2)根据已知得出(k−1)x 21−2kx 1+k +2=0①,x 1+x 2=−−2kk−1=2kk−1,x 1⋅x 2x 2=2kk−1−x 1,求出(k−1)x 21−2kx 1+k +2+4k 2k−1=4⋅k 2k−1②,把①代入②得出4k 2k−1=4⋅k 2k−1,最后求出k 即可.【解题过程】解:(1)当k−1=0即k =1时,方程−2x +3=0,x =32,即方程有实数根,当k−1≠0时,Δ=(−2k)2−4⋅(k−1)⋅(k +2)≥0,方程有实数根,即k ≤2,综合上述:k 的取值范围是k ≤2.(2)∵x 1,x 2是方程(k−1)x 2−2kx +k +2=0的两个实数根,∴(k−1)x 21−2kx 1+k +2=0,①x 1+x 2=−−2kk−1=2kk−1,x 1⋅x 2=∴x 2=2kk−1−x 1,∵(k−1)x 21+2kx 2+k +2=4x 1x 2,∴(k−1)x 21+1+k +2=4⋅k 2k−1,∴(k−1)x 21+4k 2k−1−2kx 1+k +2=4⋅k 2k−1,即:(k−1)x 21−2kx 1+k +2+4k 2k−1=4⋅k 2k−1,②把①代入②得:4k 2k−1=4⋅k 2k−1,k 2−k−2=0,k =2,k =−1,由(1)可知k 需满足:k ≤2且k ≠1,∴k =2或−1.13.(2022秋·九年级单元测试)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x−a 2−a =0(a >0).(1)求证:这个方程的一根大于2,一根小于2;(2)若对于a =1,2,3,…,2019,2020时,相应得到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分别为α1和β1,α2和β2,α3和β3,…,α2019和β2019,α2020和β2020,+1α2+1α3+…+1α2019+1β2+1β3+…+1β2019的值.【思路点拨】(1)设方程的两根是α1,β1,得出α1+β1=2,α1·β1=−a 2−a ,代入(α1−2)(β1−2),=α1β1−2(α1+β1)+4,求出其结果是−a 2−a ,求出−a 2−a <0即可;(2)得出α1+β1=2,α1·β1=−a 2−a =−a(a +1),把(1α1+1α2+1α3+…+1α2019+1α2020)+(1β1+1β2+1β3+…+1β2019+1β2020)112233+20202020−2×(1−12+12−13+13−14+…+12020−12021),推出−2×(1−12021),求出即可.【解题过程】解:(1)证明:设方程的两根是α1,β1,则α1+β1=2,α1·β1=−a 2−a ,∴(α1−2)(β1−2)=α1β1−2(α1+β1)+4=−a 2−a−2×2+4=−a 2−a ,∵a >0,∴−a 2−a <0,即这个方程的一根大于2,一根小于2;(2)∵α1+β1=2,α1·β1=−a2−a=−a(a+1)∵对于a=1,2,3,…,2019,2020时,相应得到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分别为α1和β1,α2和β2,α3和β3,…,α2019和β2019,α2020和β2020,∴(1α1+1α2+1α3+…+1α2019+1α2020)+(1β1+1β2+1β3+…+1β2019+1β2020)=1α1+1β1+1α2+1β2+1α3+1β3+…+1α2019+1β2019+1α2020+1β2020=α1+β1α1β1+α2+β2α2β2+α3+β3α3β3+…+α2020+β2020α2020β2020=2−1×2+2−2×3+2−3×4+…+2−2020×2021=−2×(11×2+12×3+13×4+…+12020×2021)=−2×(1−12+12−13+13−14+…+12020−12021)=−2×(1−1 2021)=−40402021.14.(2022秋·九年级课时练习)一元二次方程x2+2ax+6−a=0的根x1,x2分别满足以下条件,求出实数a 的对应范围.(1)两个根同为正根;(2)两个根均大于1;(3)x1x2=3.【思路点拨】(1)由一元二次方程x2+2ax+6−a=0有两个正根,可列不等式组∴{△=(2a)2−4(6−a)≥0①x1+x2=−2a>0②x1x2=6−a>0③,再解不等式组即可;(2)由一元二次方程x2+2ax+6−a=0两个均大于1,可得(x1−1)(x2−1)>0,即x1x2−(x1+x2)+1>0,再结合根与系数的关系列不等式,结合△≥0,从而可得答案;(3)由x1x2=3可得x1=3x2,结合x1+x2=−2a,求解x1,x2,再利用x1x2=6−a,再解方程求解a的值,再检验即可.【解题过程】(1)解:∵一元二次方程x2+2ax+6−a=0有两个正根,∴{△=(2a)2−4(6−a)≥0①x 1+x 2=−2a >0②x 1x 2=6−a >0③由①得:a 2+a−6≥0, 解得:a ≥2或a ≤−3, 由②得:a <0, 由③得:a <6,所以a 的取值范围为:a ≤−3;(2)解: 由(1)得:a ≤−3,一元二次方程x 2+2ax +6−a =0两个均大于1,∴(x 1−1)(x 2−1)>0, 即x 1x 2−(x 1+x 2)+1>0, 而x 1+x 2=−2a,x 1x 2=6−a, ∴6−a +2a +1>0, 解得:a >−7, 综上−7<a ≤−3(3)解:∵ x 1x 2=3,则x 1=3x 2, ∵x 1+x 2=−2a, 解得:x 1=−32a,x 2=−12a, ∵x 1x 2=6−a, ∴34a 2=6−a,整理得:3a 2+4a−24=0,∴a ==∵ a ≥2或a ≤−3,经检验:a =a =.15.(2022秋·浙江杭州·八年级杭州外国语学校校考期末)设m 是不小于﹣1的实数,使得关于x 的方程x 2+2(m ﹣2)x +m 2﹣3m +3=0有两个实数根x 1,x 2.(1)若x 21+x 22=2,求m 的值;(2)令T =mx 11−x 1+mx 21−x 2,求T 的取值范围.【思路点拨】首先根据方程有两个实数根及m是不小于-1的实数,确定m的取值范围,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出两根的和、两根的积.(1)变形x12+x22为(x1+x2)2-2x1x2,代入用含m表示的两根的和、两根的积得方程,解方程根据m的取值范围得到m的值;(2)化简T,用含m的式子表示出T,根据m的取值范围,得到T的取值范围.【解题过程】解:(1)∵关于x的方程x2+2(m-2)x+m2-3m+3=0有两个实数根,∴Δ=4(m-2)2-4(m2-3m+3)≥0,解得m≤1,∵m是不小于-1的实数,∴-1≤m≤1,∵方程x2+2(m-2)x+m2-3m+3=0的两个实数根为x1,x2,∴x1+x2=-2(m-2)=4-2m,x1•x2=m2-3m+3.∵x12+x22=2,∴(x1+x2)2-2x1x2=2,∴4(m-2)2-2(m2-3m+3)=2,整理得m2-5m+4=0,解得m1=1,m2=4(舍去),∴m的值为1;(2)T=mx11−x1+mx21−x2,=mx1(1−x2)mx2(1−x1)(1−x1)(1−x2)12)121−42m3=−2m(m−1)2m2−m=−2m(m−1)2m(m−1)=2-2m.∵当x=1时,方程为1+2(m﹣2)+m2﹣3m+3=0,解得m=1或m=0.∴当m=1或m=0时,T没有意义.∴−1≤m<1且m≠0∴0<2-2m≤4且T≠2.即0<T≤4且T≠2.16.(2022秋·福建泉州·九年级石狮市石光中学校考期中)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x2+(3m+1)x+3=0(m≠0).(1)求证:方程有两个实数根;(2)若m<0,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x1,x2(其中x1<x2),若y是m的函数,且y=x1−1x2,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3)若m为正整数,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x2+(3m+1)x+3=0(m≠0)的两个根都是整数,a与a+b(b≠0)分别是关于x的方程mx2+(3m+1)x+3=0的两个根.求代数式4a2+12ab+5b2+16b+8的值.【思路点拨】(1)利用Δ求出关于m的式子,然后证明关于m的式子大于或等于0即可;(2)利用公式法确定两根,代入即可得出这个函数解析式;(3)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出m的值,即可得到a与a+b(b≠0)分别是关于x的方程x2+4x+3−b=0的两个根,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a+a+b=−4,即a=−4b4,代入代数式化简即可求出答案.【解题过程】(1)解:∵由题意可知Δ=(3m+1)2−4m×3=9m2−6m+1=(3m−1)2≥0,∴方程有两个实数根;(2)mx2+(3m+1)x+3=0解:由(1)可知,方程有两个实数根,∴x<0),∴x=−3m−1±(1−3m)2m,∵x1<x2,∴x1=−3,x2=−1m,∴y=x1−1x2=−3−1−1m=−3+m,(m<0).∴y=−3+m,(m<0).(3)解:∵a与a+b(b≠0)分别是关于x的方程mx2+(3m+1)x+3=0的两个根.∴a+a+b=2a+b=−3m1m =−3−1m,a(a+b)=3m,∵a与b是整数,∴1m 与3m同为整数,∵m是正整数,∴m=1,∴方程为x2+4x+3=0,∴a+a+b=2a+b=−4,∴a=−4−b2,将a=−4−b2代入4a2+12ab+5b2+16b+8原式=4×++5b2+16b+8=16+8b+b2−24b−6b2+5b2+16b+8=24.17.(2022秋·福建·九年级统考期末)已知关于x的方程mx2−(m−1)x+2=0有实数根.(1)若方程的两根之和为整数,求m的值;(2)若方程的根为有理根,求整数m的值.【思路点拨】(1)根据关于x的方程mx2−(m−1)x+2=0有两个根,且为实数根,先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确定m的取值范围,再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可知x1+x2=m−1m,若方程的两根之和为整数,即m−1m为整数,即可确定m的值;(2)分两种情况讨论:当m=0时,此时关于x的方程为x+2=0,求解可得x=−2,符合题意;当m≠0时,对于关于x的方程mx2−(m−1)x+2=0可有x m为整数,则Δ=m2−10m+1为某一有理数的平方,据此分析即可获得答案.【解题过程】(1)解:∵关于x的方程mx2−(m−1)x+2=0有两个根,且为实数根,∴m≠0,且Δ=[−(m−1)]2−4m×2=m2−10m+1≥0,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可知x1+x2=−−(m−1)m =m−1m,若方程的两根之和为整数,即m−1m为整数,∵m−1m =1−1m,∴1m是整数,∴m=±1,当m=1时,Δ=1−10+1=−8<0,不符合题意;当m=−1时,Δ=1+10+1=12>0,m−1m =−1−1−1=2,为整数,符合题意;∴m的值为−1;(2)当m=0时,此时关于x的方程为x+2=0,解得x=−2;当m≠0时,对于关于x的方程mx2−(m−1)x+2=0的根为:x若方程的根为有理根,且m为整数,则Δ=m2−10m+1为完全平方数,设m2−10m+1=k2(k为正整数),则:m==5±∵m为整数,设24+k2=n2(n为正整数),∴(k+n)(n−k)=24,∴k+n=12n−k=2或k+n=6n−k=4或k+n=8n−k=3或k+n=24n−k=1,解得:k=5n=7或k=1n=5或k=52n=112(不合题意,舍去)或k=232n=252(不合题意,舍去)∴m2−10m+1=12=1或m2−10m+1=52=25;当m2−10m+1=1时,解得m=10或m=0(舍去);当m2−10m+1=25时,解得m=−2或m=12,综上所述,若方程的根为有理根,则整数m的值为0或10或−2或12.18.(2022秋·四川资阳·九年级统考期末)定义:已知x1,x2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个实数根,若x1<x2<0,且3<x1x2<4,则称这个方程为“限根方程”.如:一元二次方程x2+13x+30=0的两根为x1=−10,x2=−3,因−10<−3<0,3<−10−3<4,所以一元二次方程x2+13x+30=0为“限根方程”.请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一元二次方程x2+9x+14=0是否为“限根方程”,并说明理由;(2)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2x2+(k+7)x+k2+3=0是“限根方程”,且两根x1、x2满足x1+x2+x1x2 =−1,求k的值;(3)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1−m)x−m=0是“限根方程”,求m的取值范围.【思路点拨】(1)解该一元二次方程,得出x1=−7,x2=−2,再根据“限根方程”的定义判断即可;(2)由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出x1+x2=−k72,x1x2x1+x2+x1x2=−1,即可求出k1=2,k2=−1.再结合“限根方程”的定义分类讨论舍去不合题意的值即可;(3)解该一元二次方程,得出x1=−1,x2=m或x1=m,x2=−1.再根据此方程为“限根方程”,即得出此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结合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即可得出Δ>0,m<0且m≠−1,可求出m 的取值范围.最后分类讨论即可求解.【解题过程】(1)解:x2+9x+14=0,(x+2)(x+7)=0,∴x+2=0或x+7=0,∴x1=−7,x2=−2.∵−7<−2,3<−7−2=72<4,∴此方程为“限根方程”;(2)∵方程2x2+(k+7)x+k2+3=0的两个根分比为x1、x2,∴x1+x2=−k72,x1x2=.∵x1+x2+x1x2=−1,∴=−1,解得:k1=2,k2=−1.分类讨论:①当k=2时,原方程为2x2+9x+7=0,∴x1=−72,x2=−1,∴x1<x2<0,3<x1x2=72<4,∴此时方程2x2+(k+7)x+k2+3=0是“限根方程”,∴k=2符合题意;②当k=−1时,原方程为2x2+6x+4=0,∴x1=−2,x2=−1,∴x1<x2<0,x1x2=2<3,∴此时方程2x2+(k+7)x+k2+3=0不是“限根方程”,∴k=−1不符合题意.综上可知k的值为2;(3)x2+(1−m)x−m=0,(x+1)(x−m)=0,∴x+1=0或x−m=0,∴x1=−1,x2=m或x1=m,x2=−1.∵此方程为“限根方程”,∴此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Δ>0,m<0且m≠−1,∴(1−m)2+4m>0,即(1+m)2>0,∴m<0且m≠−1.分类讨论:①当−1<m<0时,∴x1=−1,x2=m,∵3<x1x2<4,∴3<−1m<4,解得:−13<m<−14;②当m<−1时,∴x1=m,x2=−1,∵3<x1x2<4,∴3<m−1<4,解得:−4<m<−3.综上所述,m的取值范围为−13<m<−14或−4<m<−3.19.(2022秋·福建泉州·九年级福建省泉州第一中学校联考期中)已知方程①:2(x−k)=x−4为关于x的方程,且方程①的解为非正数;方程②:(k−1)x2+2mx+3−k+n=0(k、m、n均为实数)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1)求k的取值范围;(2)如果方程②的解为负整数,k−m=2,2k−n=6且k为整数,求整数m的值;(3)当方程②有两个实数根x1,x2满足(x1+x2)(x1−x2)+2m(x1−x2+m)=n+5,且k为正整数,试判断m2≤4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思路点拨】(1)将k当作已知数解出方程2(x−k)=x−4的解,根据该方程的解为非正数,可得出k的取值范围,方程②:(k−1)x2+2mx+3−k+n=0(k、m、n均为实数)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不为0,即k −1≠0,解得k≠1,即可求出k的取值范围;(2)根据k−m=2,2k−n=6可得m=k−2,n=2k−6,代入方程②,可得(k−1)x2+2(k−2)x+(3−k)+2k−6=0,可得x1=−1+2k−1,x2=−1,由于②的解为负整数且k为整数,所以k−1=−1或k−1=−2,可得k=0或−1,即可求出整数m的值;(3)方法1:由(1)可知k≤2且k≠1,且k为正整数,可知k=2,所以方程②为x2+2mx+1+n=0,因为方程②有两个实数根x1,x2,所以Δ≥0,x1+x2=−2m,x1⋅x2=1+n,由Δ≥0可求出m2≥n+1,将x1+x2=−2 m,x1⋅x2=1+n,代入(x1+x2)(x1−x2)+2m(x1−x2+m)=n+5,可得n=2m2−5,将其代入m2≥n+1,即可证明m2≤4;方法2:先得出k=2,m2≥n+1,x1+x2=−2m,x1⋅x2=1+n,根据x1+x2=−2m,x1⋅x2=1+n求出(x1−x2)2=4(m2−1−n),可得x1−x2x1−x2x1−x2=−2x1+x2=−2m,x1⋅x2=1+n,代入(x1+x2)(x1−x2)+2m(x1−x2+m)=n+5,可得n=2m2−5,将其代入m2≥n+1,即可证明m2≤4.【解题过程】(1)解:∵关于x的方程2(x−k)=x−4的解为x=2k−4,且该方程的解为非正数,∴2k−4≤0,解得k≤2,又∵关于x 的方程(k−1)x 2+2mx +(3−k )+n =0是一元二次方程,∴k−1≠0,k−1≠0,解得k≠1,综上所述,k 的取值范围是k≤2且k≠1.(2)解:由(1)可知k≤2且k≠1,∵k−m =2,2k−n =6,∴m =k−2,n =2k−6,∴方程②为(k−1)x 2+2(k−2)x +(3−k )+2k−6=0,即(k−1)x 2+2(k−2)x +k−3=0,[(k−1)x +(k−3)](x +1)=0,解得:x 1=3−kk−1=−(k−1)2k−1=−1+2k−1,x 2=−1,∵方程②为(k−1)x 2+2(k−2)x +(3−k )+2k−6=0,方程②的解为负整数,∴k−1=−1或k−1=−2,∴k =0或−1,当k =0时,m =k−2=0−2=−2,当k =−1时,m =k−2=−1−2=−3,∴m 的值为−2或−3.(3)解:方法1:m 2≤4成立,理由如下:由(1)可知k≤2且k≠1,又∵k 为正整数,∴k =2,∴方程②为x 2+2mx +1+n =0,∵方程②有两个实数根x 1,x 2,∴Δ≥0,x 1+x 2=−2m ,x 1⋅x 2=1+n ,∴(2m )2−4×1×(1+n )≥0,∴m 2≥n +1(*)∵(x 1+x 2)(x 1−x 2)+2m (x 1−x 2+m )=n +5,∴−2m (x 1−x 2)+2m (x 1−x 2+m )=n +5即−2m (x 1−x 2)+2m (x 1−x 2)+2m 2=n +5,即2m 2=n +5,即n =2m 2−5代入(*)∴m2≥2m2−5+1∴m2≤4;方法2:m2≤4成立,理由如下:由(1)可知k≤2且k≠1,又∵k为正整数,∴k=2,∴方程②为x2+2mx+1+n=0,∵方程②有两个实数根x1,x2,∴Δ≥0,x1+x2=−2m,x1⋅x2=1+n,∴(2m)2−4×1×(1+n)≥0,∴m2≥n+1,∵(x1−x2)2=(x1+x2)2−4x1⋅x2=(−2m)2−4(1+n)=4(m2−1−n),∴x1−x2∵(x1+x2)(x1−x2)+2m(x1−x2+m)=n+5∴当x1−x2(−2m)⋅m2m=n+5,∴2m2=n+5,∴n=2m2−5,∴m2≥2m2−5+1,∴m2≤4;当x1−x2=1种情况扣1分)(−2m)⋅−2m−2m=n+5,∴2m2=n+5,∴n=2m2−5,∴m2≥2m2−5+1,∴m2≤4;综上所述,m2≤4成立.20.(2022春·湖南邵阳·九年级邵阳市第二中学校考自主招生)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px−3p2+5|−q=0.其中p,q都是实数.(1)若q=0时方程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x1,x2,且1x1+1x2=843.求实数p的值.(2)若方程有三个不同的实数根x1,x2,x3,且1x1+1x2+1x3=0.求实数p和q的值.(3)是否同时存在质数p和整数q使得方程有四个不同的实数根x1,x2,x3,x4,且x1x2x3x4=3若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p,q.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思路点拨】(1)利用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关系定理,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求解即可.(2)根据方程根的情况,判定去绝对值后的两个方程,一个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一个有两个相等实数根,运用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关系定理,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求解即可.(3)根据方程根的情况,判定去绝对值后的两个方程,都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运用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关系定理,质数的性质,分类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求解即可.【解题过程】解:(1)当q=0时,方程为x2+2px−3p2+5=0,∴由Δ>0得p2>54,∵方程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x1,x2,∴x1+x2=−2p,x1x2=5−3p2,∵1 x1+1x2=843,∴x1x2x1x2=843,∴−2p 5−3p2=843,整理,得12p2−43p−20=0,解得:p=4,p=−512舍去,故P=4.(2)原方程化为:x2+2px−3p2+5−q=0,x2+2px−3p2+5+q=0.由题意可知q>0,∴Δ1=44p2−5+q>0,Δ2=44p2−5−q=0,∴x2+2px−3p2+5−q=0,x2+2px+p2=0,不妨设x1+x2=−2p,x1x2=−3p2+5−q,x3=−p,∵1 x1+1x2+1x3=0,12−1x3,∴−2p−3p25−q =−1−p,整理,得p2=5−q,∵4p2−5−q=0,解得q=3,p=±(3)同时存在质数p和整数q使得方程有四个不同的实数根x1,x2,x3,x4,且x1x2x3x4=3,原方程化为:x2+2px−3p2+5−q=0,x2+2px−3p2+5+q=0.由题意及q>0,∴Δ1=44p2−5+q>0,Δ2=44p2−5−q>0,不妨设x1+x2=−2p,x1x2=−3p2+5−q,x3+x4=−2p,x3x4=−3p2+5+q,∵x1x2x3x4=,∴3p2−5+q3p2−5−q=3p4,∵q>0,p为质数,∴3p2−5+q>3p2−5−q,且3p2−5+q>p2,又3p4=3p4×1=p4×3=3p3×p=p3×3p=3p2×p2,∴3p2−5+q=3p43p2−5−q=1,此时Δ1=36−4×3×11<0,方程组无解;3p2−5+q=3p33p2−5−q=p,此时3p3−6p2+p+10=0,∴3p2(p−2)+p+10=0,∵q>0,p为质数,∴3p2(p−2)+p+10>0,此时方程组无解;3p2−5+q=p33p2−5−q=3p,此时p3−6p2+3p+10=0,(p−2)(p2−3p−5)=0,∴p=2或p=5或p=-1(舍去);当p=2时,q=1;当p=5时,q=55;3p2−5+q=p43p2−5−q=3,此时Δ4=36−4×13×1<0,方程组无解;3p2−5+q=3p23p2−5−q=p2,解得pq或p=q=,∵p是质数,∴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p=2,q=1或p=5,q=55.。

二次函数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二次函数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二次函数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二次函数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它的根与系数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数学中,二次函数以 $f(x)=ax^2+bx+c$ 的形式表示,其中 $a$、$b$、$c$ 为实数且$a\neq0$。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二次函数的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并希望能对读者的数学学习有所帮助。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什么是二次函数的根。

根是指函数在横轴上与其交点的横坐标值,也就是函数的零点。

对于二次函数 $f(x)=ax^2+bx+c$,它的根可以通过解二次方程 $ax^2+bx+c=0$ 来求得。

根据求解二次方程的一般方法,我们知道二次方程的判别式 $\Delta=b^2-4ac$ 是用来确定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和性质的。

当判别式为正时,即 $\Delta>0$,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当判别式为零时,即 $\Delta=0$,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当判别式为负时,即 $\Delta<0$,二次方程没有实根,而是有两个共轭的复数根。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二次函数的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

首先考虑二次函数中的系数 $a$。

当 $a>0$ 时,二次函数的图像开口朝上,具有最小值点,根的个数与判别式的关系如下:- 当 $\Delta>0$ 时,函数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 当 $\Delta=0$ 时,函数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 当 $\Delta<0$ 时,函数没有实根。

当 $a<0$ 时,二次函数的图像开口朝下,具有最大值点,根的个数与判别式的关系相同。

接下来考虑二次函数中的系数 $b$。

系数 $b$ 决定了二次函数图像的对称轴位置。

对于二次函数 $f(x)=ax^2+bx+c$,它的对称轴的横坐标为 $x=-\frac{b}{2a}$。

当对称轴与横轴相交时,二次函数有一个实根,即判别式 $\Delta=0$。

最后考虑二次函数中的常数项 $c$。

常数项 $c$ 决定了二次函数图像与纵轴的交点位置。

二次函数根与系数关系

二次函数根与系数关系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也称为韦达定理;其逆定理也成立;它是由16世纪的法国数学家韦达发现的.它揭示了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它形式简单但内涵丰富;在数学解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知识要点1.如果方程a≠O的两根为;;那么;;这就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2.如果两个数的和为m;积为n;则以这两个数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为.3.若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可不直接解原方程;利用根与系数关系;求出另一根.4.求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对称式的值;关键在于利用两根和及两根积表示所给对称式.5.当一元二次方程a≠O有两根;时:1若;则方程有一正一负根;2若;;则方程有两个正根;3若;;则方程有两个负根.趋势预测利用根与系数关系;可以解决许多有关方程的问题;有些非方程类的问题我们也可以通过根与系数关系构造一元二次方程;然后用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来解.因此预测以后竞赛的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求方程中字母系数的值或取值范围;②求代数式的值;③结合根的判别式;判断根的符号特征;④构造一元二次方程解题;⑤证明代数等式;不等式;⑥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整数根有关的问题.范例解读题11997·陕西已知二次方程ac≠0有两异号实根m和n;且m<n;那么;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是A有两个负根B有两个正根C两根异号D无实数根分析首先考虑方程的判别式的符号.如果由判别式符号确定方程有实根;还要通过根与系数关系来确定两根的正负号.解∵m;n异号且m<n;∴m<0;n>0;从而;.方程的判别式:;故方程必有两实根.设这两个实根为;;则由根与系数关系得;;可知;均为负数;故选A.题21997·上海若a和b是方程的两个实根;c和d是方程的两个实根;e和f是方程的两个实根;则的值为_____________.分析由已知可得ab=3;cd=3;ef=3;a+b=-2p;c+d=-2q;;将a-cb-ca+db+d展开;把上列数值代入;可得所求值.但若全部展开;结果很繁;因此考虑局部展开;分步代入.解由方程根与系数关系得ab=3;cd=3;ef=3;a+b=-2p;c+d=-2q;;则题31996·祖冲之杯已知α;β是方程的两根;α>β;不解方程;求的值.分析待求式中α;β是不对称的;但根与系数的关系具有对称性;应设法构造一个与待求式相对应的代数式一起辅助解决问题.解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α+β=7;αβ=8;∴;.因α>β;故;.记;令;从而; ∴.题42000·江苏已知;;其中m;n为实数;则__________.分析根据两个方程系数的特点;可作恰当的变形;使两个方程具有相同的结构.把两个变元看成关于某个字母的一元二次方程;然后用根与系数关系来求值.解由已知等式可变形成与;由于m;的关系没有给定;故应分两种情况:①当时;;②当时;可知m;是方程的两个根;则由根与系数关系得;.∴.综合①;②得或.题51996·江苏设的两个实根为α;β;1求以;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2若以;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仍是;求所有这样的一元二次方程.分析根据方程根与系数关系求和的值;由此即可作出新方程;根据新方程的一次项系数等于-p;常数项等于q;可求得p;q的值.解1由根与系数关系得α+β=p;αβ=q;∴;.所求方程是;2由题意得则根据七种情况的值依次得以下七个方程:;;;;;;.其中仅无实数根;舍去.故所有这样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六个;分别为:;;;;;.题62000·全国设关于x的二次方程的两根都是整数.求满足条件的所有实数k的值.分析根据方程系数的特点;可先用十字相乘法求出方程两根;然后利用两根都是整数设法先消去是求得两根后;再求出是的值.解原方程可化为.∵k-4k-2≠0;∴解得方程两根为;∴;;消去k;得;∴.由于;都是整数;故对应的k的值分别为6;3;.方法指引1.构造对偶式法.对一个已知代数式或一个已知命题;我们构造一个与之对应的代数式或对应的命题;然后一起参与运算通常是加、减、乘、除;从而使问题获得巧解.这种方法称为构造对偶式法.常用的构造方法有利用倒数关系、有理化因式、配对等.2.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整数根问题的基本方法有:1直接求解法.若根可用有理式表示;则先求出根;再结合整除性求解.2利用判别式法.在二次方程有根的前提下通过判别式确定字母或根的范围;运用枚举法讨论;不等式分析求解.3运用根与系数的关系.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待定字母表示的两根和、积式;从中消去待定字母;再通过因式分解和整数性质求解.4巧换主元法.若运用相关方法直接求解困难时;可选择换主元的方法;结合整除知识求解.综合能力训练1.△ABC的一边长为5;另两边长恰好是方程的两根;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2.设;是方程的两实根;且;则k的值是A-3或1 B-3C1 D不小于的一切实数3.若方程的两根为α;β;它也是方程的两个根;则p=_____________.4.若ab≠1;且有;及;则的值是A B C D5.在Rt△ABC中;∠C=90°;若sinA和sinB是方程的两根;求∠A和∠B的度数及k的值.6.求满足如下条件的所有k值;使关于x的方程的根都是整数..参考答案综合能力训练1.设另外两边长为a、b;则;;因为a;b是实数;所以;即;∴.由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有;;∴;故m的取值范围为..2.由根与系数关系得;;而由题意得;解得;..而当时;;无实数根;舍去;当时;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为1和3..故选C..3.由是方程的两根得;;∴.由是方程的两根;得;..两式相减;得..4.原式可变形为;;又即;∴a;是方程的两根..∴;即.故选A..5.由根与系数关系;得∵∠A+∠B=90°;∴..于是有由①式两边平方;得.. ③由②、③式知.又由①、③式可得;是方程的两根;则有;即;故∠A=∠B=45°..6.1若k=0;则方程为;解得符合题意;2若;设方程的两个整数根为;;则有①-②得;..∴∴或;∴;;或;k=1..又当或k=1时;判别式均可得到;∴或k=1..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所有k的值有三个;分别为k=0;或1..。

系数和根的关系认识二次方程的系数和根的关系

系数和根的关系认识二次方程的系数和根的关系

系数和根的关系认识二次方程的系数和根的关系二次方程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在数学和实际问题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系数和根之间的关系,以加深我们对二次方程的理解。

一、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可以表示为:Ax^2 + Bx + C = 0。

其中,A、B和C是常数,且A ≠ 0。

在这个方程中,x是未知数,我们要求解的就是x的值。

二、二次方程的根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使方程等于0的解。

对于一般形式的二次方程,我们可以通过求根公式来求解根的值。

求根公式如下:x = (-B ± √(B^2 - 4AC)) / 2A在这个公式中,±表示两个解,分别对应两个根。

根的个数取决于判别式的值,即B^2 - 4AC的正负情况。

三、系数与根的关系1. 系数与根的关系根据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我们可以看出系数对根有着直接的影响。

首先,根的值完全由系数决定,系数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根。

特别地,根与系数之间存在着以下关系:a) 系数A和根的关系系数A的值决定了二次系数的大小,当A > 0时,二次函数的开口朝上,此时根的情况如下:- 如果B^2 - 4AC > 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 如果B^2 - 4AC = 0,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数根;- 如果B^2 - 4AC < 0,方程没有实数根,但有两个共轭复数根。

当A < 0时,二次函数的开口朝下,关于根的情况与上述相同,只是根的取值范围相反。

b) 系数B和根的关系系数B对根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根的和与积上。

根据求根公式可以得知:- 根的和为 -B / A;- 根的积为 C / A。

因此,系数B的值越大(或越小),根的和越小(或越大);而系数C的值越大(或越小),根的积越大(或越小)。

c) 系数C和根的关系系数C对根的影响体现在判别式B^2 - 4AC的值上。

当C > 0时,判别式的值越小,方程有两个实数根;当C < 0时,判别式的值越大,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专项练习题 答案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专项练习题 答案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专项练习题参考答案:1、第一个方程022=-++a a x x ,即有0)1)((=-++a x a x .1,21-==a x a x故122)1(2222221+-=-+=+a a a a x x 由第二方0)2)(12()13(2=-++--a a x a x ,得0)]2()][12([=--+-a x a x 2,1243-=+=a x a x若x 3为整数,则121222+=+-a a a ,解得0=a 或2,此时13=x 或5若x 4为整数,则21222-=+-a a a ,即03322=--a a ,此方程无有理根 综上可知,当0=a 或2时,第一个方程的两个实数根的平方和等于第二个方程的一个整数根。

2、设)(x f 在10≤≤x 的最小值为M ,原问题等价于21,12≥≥M M 二次函数122+-=mx x y 的图像是一条开口向上的抛的线①当对称轴0≤=m x 时,由图像可知,0=x 时,1=最小y ,这时211≥成立。

②当对称轴m x =,10<<m 时,由图像可知m x =时,最小y 且21m y -=最小,这时有21,21122≤≥-m m ,故有220≤<m ③当对称轴m x =,1≥m 时,由图像可知,1=x 时,最小y 且m y 22-=最小,这时有43,2122≤≥-m m 与1≥m 矛盾。

综上可知,满足条件的m 存在,且m 的取值范围是22≤m3.解:由条件可得222c b a ++,ab 2为方程0412=+-x x 的二根, ∴212222==++ab c b a 由ab c b a 2222=++得()022=+-c b a ∴⎪⎩⎪⎨⎧===021c b a 或⎪⎩⎪⎨⎧=-==021c b a ∴方程0)()2()(2=+-+-+b a x c a xb a 可化为012=--x x∴βαβα++33=()αββααββα3222-+=-+=44、(1)方程有两个实数根,则012≠-m ,解方程得161+=m x ,132-=m x .由题意,得11,2,3,6,11,3,m m +=⎧⎨-=⎩ 即⎩⎨⎧==.4,2,5,2,1,0m m 故2=m .(2)把2=m 代入两等式,化简得0242=+-a a ,0242=+-b b , 当b a =时,22±==b a .当b a≠时,a 、b 是方程0242=+-x x 的两根,而△>0,由韦达定理得,4=+b a >0,2=ab >0,则a >0、b >0.①b a≠,32=c 时,由于2222124162)(c ab b a b a ==-=-+=+故△ABC 为直角三角形,且∠C =90°,S △ABC =121=ab . ②22-==b a ,32=c 时,因)22(2-<32,故不能构成三角形,不合题意,舍去. ③22+==b a ,32=c 时,因)22(2+>32,故能构成三角形.S △ABC=12⨯=综上,△ABC 的面积为1或2129+6、(1)由题意知0<a .因为图像过点)1,0(,所以1=c ,又图像过点)0,1(,所以01=++b a ,即1--=a b ,由图像知,当1-=x 时, 0>y ,所以01>+-b a ,所以1->a ,故a 的取值范围为01<<-a .(2)由(1)得,1)1(2++-=x a ax y ,令0=y ,得1,121==x ax , ∴C (a 1,0), ∴aAC 11-=,OA =OB =1. 由231)11(2121=⨯-=⨯=∆a OB AC S ABC ,解得21-=a .于是,89)21(211212122++-=+--=x x x y ,∴M(21-,89).所以,AOM BOM AOB ABM S S S S ∆∆∆∆-+=16389121411211121=⨯⨯-⨯⨯+⨯⨯=.。

二次函数与根与系数关系综合运用

二次函数与根与系数关系综合运用

二次函数与根与系数关系综合运用二次函数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函数类型,其表达式可以写成:$y=ax^2+bx+c$,其中$a, b, c$为常数,且$a\neq0$。

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个抛物线,其根的数量取决于判别式$S=b^2-4ac$的正负性。

一、根与系数的关系根据二次函数的定义,我们可以推导出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

1.虚根的情况若判别式$S=b^2-4ac$小于零,则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没有交点,即方程$ax^2+bx+c=0$无实根。

此时,方程的根为复数。

2.重根的情况若判别式$S=b^2-4ac$等于零,则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有一个交点,即方程$ax^2+bx+c=0$有一个实根。

此时,方程的根为重根。

3.两个不同实根的情况若判别式$S=b^2-4ac$大于零,则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有两个交点,即方程$ax^2+bx+c=0$有两个不同实根。

此时,方程的根为实数。

二、根与系数的综合应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在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我们来看几个例子:例1: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上有两个交点$(1,3)$和$(-2,7)$,求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及其判别式。

解:由已知条件可得两个方程:\[a+b+c=3 \quad...(1)\]\[4a-2b+c=7 \quad...(2)\]将(1)式左右两边乘以2,再与(2)式相减可以解得:\[-4b+3a=1 \quad...(3)\]解得$a=\frac{5}{3}, b=-\frac{7}{6}$。

将$a, b$的值代入(1)式或(2)式中,可以解得$c=\frac{7}{3}$。

所以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frac{5}{3}x^2-\frac{7}{6}x+\frac{7}{3}\]判别式$S=(-\frac{7}{6})^2-4(\frac{5}{3})(\frac{7}{3})=\frac{49}{36}-\frac{140}{27}=-\frac{23}{108}<0$。

二次函数综合题压轴题之根与系数的关系(可编辑修改word版)

二次函数综合题压轴题之根与系数的关系(可编辑修改word版)

二次函数根与系数的关系(多直线问题)
1.己知抛物线尸狀2,直线必经过点M0, £)与抛物线交于点J、万两点,连接Jft过点万作优///轴交直线刈于点C 则点C的纵坐标K= - t.
2.直线y=kx+2k~3 ^y=-^-2交于C、D两点.直线5D和万C分别交_),轴于五、F,求OEOF的值
E
3.(中考2017七一2)动直线/过点<0,-2)与二次函数y=^x2图像交于人B两点,点C与点沒关于y轴对称,求证:直线>1C恒过定点.
4.(中考2017武昌)抛物线y=kx2~4kx+3k(k>0)与x轴交于沭B两点(点>1在点B左边),与夕轴交于点C,顶点为Z).点£为x轴下方抛物线上一动点.抛物线对称轴ZW交x轴于点H,直线交y轴于M,
直线BE交对称轴ZV/于M求^^的值;
5.(2017江岸4)抛物线/(一2,1),直线/ :夕=一欠一3,抛物线上异于点J的一点尸,作直线州交直线/ 于点0,过点0作y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B.PB//1 ,求直线P5的解析式
6.己知抛物^y=y^AA^2)点作直线/与抛物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且与y轴交于B,A点关于对称轴
对称点为C.£\ F在抛物线上,EF//AB,CE、CF交x轴于M、N,求OM-CW的值.
7.抛物<v=|.v2+x+|与JT轴交W,过d的直线.v=h+3KK>j)交抛物线于另一点C,交_y轴于似,点尸(一1,-2)与点C的连线交抛物线于£,交y轴于7V,求的值.。

2021年 中考一轮复习数学专题突破训练:二次函数根与系数的关系(二)(附答案)

2021年 中考一轮复习数学专题突破训练:二次函数根与系数的关系(二)(附答案)

2021年中考一轮复习数学专题突破训练:二次函数根与系数的关系(二)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0B.b>0C.a﹣b+c>0D.a+b+c<02.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①abc<0;②2a﹣b<0;③a﹣b+c>0;④点(﹣3,y1),(1,y2)都在抛物线上,则有y1>y2.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4个B.3个C.2个D.1个3.抛物线y=ax2+bx+c(a≠0)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与x轴的一个交点坐标为(4,0),抛物线的对称轴是x=1,下列结论中:①abc>0;②2a+b=0;③方程ax2+bx+c=3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④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坐标是(2,0);⑤若点A(m,n)在该抛物线上,则am2+bm+c≤a+b+c,其中说法正确的有()A.5个B.4个C.3个D.2个4.如图,抛物线y1=a(x+2)2﹣3与y2=(x﹣3)2+1交于点A(1,3),过点A作x 轴的平行线,分别交两条抛物线于点B,C.则以下结论:①无论x取何值,y2的值总是正数;②2a=1;③当x=0时,y2﹣y1=4;④2AB=3AC;其中正确结论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抛物线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①a<0;②b<0;③c>0;④b2﹣4ac>0,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6.如图,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且OA=OC.则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①abc<0②>0③ac﹣b+1=0④方程为ax2+bx+c=0(a≠0)的解为点A、点B的横坐标的值.A.4B.3C.2D.17.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则()A.a>0,c>0,b2﹣4ac<0B.a>0,c<0,b2﹣4ac>0C.a<0,c>0,b2﹣4ac<0D.a<0,c<0,b2﹣4ac>08.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①abc<0;②2a﹣b<0;③b2>(a+c)2;④点(﹣3,y1),(1,y2)都在抛物线上,则有y1>y2.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4个B.3个C.2个D.1个9.如图,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1,0),对称轴为直线x=1,与y轴的交点B在(0,﹣2)和(0,﹣1)之间(包括这两点)下列结论:①3a+b >0;②当﹣1<x<3时,y<0;③b>c;④≤a≤,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0.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①abc<0;②a+c>0;③2a+b=0;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解是x1=﹣1,x2=3⑤b2<4acA.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③④⑤11.二次函数y=ax2+bx+c(a≠0)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图象过点(﹣1,0),对称轴为直线x=2,下列结论:①4a+b=0②9a+c>3b;③8a+7b+2c>0④若点A(﹣3,y1),点B(﹣2,y2),点C(8,y3)在该函数图象上,则y1<y3<y2⑤若方程a(x﹣1)(x ﹣5)=﹣3的两根为x1和x2,且x1<x2,则x1<﹣1<5<x2,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2个B.3个C.4个D.5个12.如图,抛物线y=ax2+bx+c的顶点为B(﹣1,3),与x轴的交点A在点(﹣3,0)和(﹣2,0)之间,以下结论:①b2﹣4ac=0;②a+b+c>0;③2a﹣b=0;④c﹣a=3;⑤(a+c)2>b2其中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13.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①a<0;②a﹣b+c<0;③b2﹣4ac>0;④2a+b>0,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14.二次函数y=ax2+bx+c(a≠0)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4a+b=0B.a+b>0C.a:c=﹣1:5D.当﹣1≤x≤5时,y>015.如图所示,抛物线y=ax2+bx+c的顶点为B(﹣1,3),与x轴的交点A在点(﹣3,0)和(﹣2,0)之间,以下结论:①b2﹣4ac=0②a+b+c=0③2a﹣b=0④c﹣a=3,其中正确的有()个.A.1B.2C.3D.416.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给出下列四个结论:①abc>0②4ac﹣b2<0;③3b+2c<0;④m (am+b)≤a﹣b,其中正确的是()A.1个B.2个C.3个D.4个17.如图,抛物线y=ax2+bx+c交x轴于点(﹣1,0)和(4,0),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c>0B.b2﹣4ac<0C.对称轴是直线x=2.5D.b>018.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OA=OC,则由抛物线的特征写出如下含有a、b、c三个字母的等式或不等式:①=﹣1;②ac+b+1=0;③abc>0;④a﹣b+c>0.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4个B.3个C.2个D.1个19.如图,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1,0),B(3,0).下列结论:①2a﹣b=0;②(a+c)2<b2;③当﹣1<x<3时,y<0;④当a=1时,将抛物线先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抛物线y=(x﹣2)2﹣2.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20.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对称轴是直线x=1,则b2﹣4ac、a﹣bc﹣c、3a+c,t2﹣5t+6这几个式子中,值为负数的有()A.4个B.3个C.2个D.1个参考答案1.解:∵抛物线开口向下,∴a<0,∵对称轴在y轴的右侧,∴﹣>0,∴b>0,∵x=﹣1时,y<0,∴a﹣b+c<0,∵x=1时,y>0,∴a+b+c>0,∴B正确,A,C,D错误,故选:B.2.解:由图象可得,a>0,b>0,c<0,∴abc<0,故①正确,∵,a>0,b>0,∴b>2a,∴2a﹣b<0,故②正确,当x=﹣1时,y=a﹣b+c<0,故③错误,点(﹣3,y1),(1,y2)都在抛物线上,则有y1<y2,故④错误,故选:C.3.解:∵抛物线开口向下,交y轴于正半轴,∴a<0,c>0,∵﹣=1,∴b=﹣2a>0,∴abc<0,故①错误,∵b=﹣2a,∴2a+b=0,故②正确,观察图象可知,抛物线与直线y=3有两个交点,∴方程ax2+bx+c=3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故③正确,∵抛物线的对称轴x=1,与x轴交于(4,0),∴另一个交点坐标(﹣2,0),故④错误,∵x=1时,函数有最大值,∴点A(m,n)在该抛物线上,则am2+bm+c≤a+b+c,故⑤正确,故选:C.4.解:∵y2=(x﹣3)2+1,∴y2的最小值为1,所以①正确;把A(1,3)代入y1=a(x+2)2﹣3得a(1+2)2﹣3=3,∴3a=2,所以②错误;当x=0时,y1=(x+2)2﹣3=﹣,y2=(x﹣3)2+1=,∴y2﹣y1=+=,所以③错误;抛物线y1=a(x+2)2﹣3的对称轴为直线x=﹣2,抛物线y2=(x﹣3)2+1的对称轴为直线x=3,∴AB=2×3=6,AC=2×2=4,∴2AB=3AC,所以④正确.故选:D.5.解:∵抛物线开口向下,∴a<0,所以①正确;∴抛物线的对称轴在y轴的右侧,a、b异号,∴b>0,所以②错误;∵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在x轴上方,∴c>0,所以③正确;∵抛物线与x轴有2个交点,∴△=b2﹣4ac>0,所以④正确.故选:C.6.解:①∵抛物线对称轴是y轴的右侧,∴ab<0,∵与y轴交于正半轴,∴c>0,∴abc<0,故①正确;②∵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b2﹣4ac>0,∵a<0,∴<0,故②不正确;③当x=0时,y=c,∴OC=c,∵OA=OC.∴A(﹣c,0),把A(﹣c,0)代入二次函数y=ax2+bx+c中得:ac2﹣bc+c=0,∵c≠0,∴ac﹣b+1=0,故③正确;④∵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方程为ax2+bx+c=0(a≠0)的解为点A、点B的横坐标的值,故④正确;本题①③④正确;故选:B.7.解:∵抛物线开口向下,∴a<0,∵抛物线的对称轴在y轴的右侧,∴a、b异号,即b>0,∵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在x轴下方,∴c<0,∵抛物线与x轴有2个交点,∴△=b2﹣4ac>0,故选:D.8.解:∵抛物线开口向上,∴a>0,∵﹣<0,∴b>0,∵抛物线交y轴于负半轴,∴c<0,∴abc<0,故①正确,∵﹣>﹣1,a>0,∴b<2a,∴2a﹣b>0,故②错误,∵x=1时,y>0,∴a+b+c>0,∴a+c>﹣b,∵x=﹣1时,y<0,∴a﹣b+c<0,∴(a+c)2﹣b2=(a+b+c)(a﹣b+c)<0,∴b2>(a+c)2,故③正确,∵点(﹣3,y1),(1,y2)都在抛物线上,观察图象可知y1>y2,故④正确.故选:B.9.解:①、∵对称轴x=﹣=1,∴b=﹣2a,即2a+b=0,∵a>0,∴a+2a+b>0,即3a+b>0,此结论正确;②、∵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A(﹣1,0)且对称轴为x=1,∴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3,0),由函数图象知当﹣1<x<3时,函数图象位于x轴下方,即当﹣1<x<3时,y<0,此结论正确;③、当x=﹣1时,y=a﹣b+c=0,则a=b﹣c,由a>0知b﹣c>0,即b>c,此结论正确;④、∵与y轴的交点B在(0,﹣2)和(0,﹣1)之间(包括这两点),∴﹣2≤c≤﹣1,又a﹣b+c=0,即c=b﹣a,且b=﹣2a,∴c=﹣3a,则﹣2≤﹣3a≤﹣1,解得:≤a,此结论正确;故选:D.10.解:∵抛物线开口向下,∴a<0,∵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b=﹣2a>0,∵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在x轴上方,∴c>0,∴abc<0,所以①正确;∵x=﹣1时,y=0,∴a﹣b+c=0,∴a+c=b>0,所以②正确;∵b=﹣2a,∴2a+b=0,所以③正确;∵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1,0)和(3,0),∴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解是x1=﹣1,x2=3,所以④正确;∵抛物线与x轴有2个交点,∴△=b2﹣4ac>0,所以⑤错误.故选:B.11.解:①由对称轴可知:x==2,∴4a+b=0,故①正确;②由图可知:x=﹣3时,y<0,∴9a﹣3b+c<0,即9a+c<3b,故②错误;③令x=﹣1,y=0,∴a﹣b+c=0,∵b=﹣4a,∴c=﹣5a,∴8a+7b+2c=8a﹣28a﹣10a=﹣30a由开口可知:a<0,∴8a+7b+2c=﹣30a>0,故③正确;④由抛物线的对称性可知:点C关于直线x=2的对称点为(﹣4,y3),∵﹣4<﹣3<﹣2,∴y3<y1<y2故④错误;⑤由题意可知:(﹣1,0)关于直线x=2的对称点为(5,0),∴二次函数y=ax2+bx+c=a(x+1)(x﹣5),令y=﹣3,∴直线y=﹣3与抛物线y=a(x+1)(x﹣5)的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x1,x2,∴x1<﹣1<5<x2故⑤正确;故选:B.12.解:①由图象可知:△>0,∴b2﹣4ac>0,故①错误;②∵抛物线y=ax2+bx+c的顶点为B(﹣1,3),∴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1∴(﹣3,0)关于直线x=﹣1的对称点坐标为(1,0),(﹣2,0)关于直线x=﹣1的对称点坐标为(0,0)由图象可知,令x=1代入y=ax2+bx+c,∴y=a+b+c<0,故②错误;③由对称轴可知:x==﹣1,∴2a﹣b=0,故③正确;④∵抛物线y=ax2+bx+c的顶点为B(﹣1,3),∴3=a﹣b+c,∵b=2a,∴c﹣a=3,故④正确;⑤令x=1,y=a+b+c<0,令x=﹣1,y=a﹣b+c>0,∴(a+c)2﹣b2=(a﹣b+c)(a+b+c)<0,∴(a+c)2<b2,故⑤错误故选:B.13.解:∵抛物线的开口向下,∴a<0,故①正确;把x=﹣1代入得:y=ax2+bx+c=a﹣b+c<0,故②正确;∵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b2﹣4ac>0,故③正确;∵根据图象知:1>﹣>0,又∵a<0,∴2a<﹣b,∴2a+b<0,故④错误;故选:C.14.解:(A)由对称轴x=2可知,=2,∴4a+b=0,故A正确;(B)令x=0,y=c,令x=1,y=a+b+c,∴a+b+c>c,即a+b>0,故B正确;(C)由A选项可知:b=﹣4a令x=﹣1,所以a﹣b+c=0,∴a+4a+c=0,∴c=﹣5a,故C正确;(D)由图可知:抛物线过(﹣1,0),对称轴为x=2,故抛物线过(5,0)∴当﹣1≤x≤5时,y≥0,故D错误故选:D.15.解:①由图象可知: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故△=b2﹣4ac>0,故①错误;②(﹣2,0)关于直线x=﹣1的对称点为(0,0),(﹣3,0)关于直线x=﹣1的对称点为(1,0),∴令x=1,y=a+b+c<0,故②错误;③由对称轴可知:=﹣1,∴2a﹣b=0,故③正确;④令x=﹣1,y=a﹣b+c=3,∴a﹣2a+c=3,即c﹣a=3,故④正确;故选:B.16.解:①由图象可知:a<0,c>0,<0,∴abc>0,故①正确;②由抛物线可知:△>0,∴b2﹣4ac>0,∴4ac﹣b2<0,故②正确;③由于=﹣1∴b=2a,令x=1,y=a+b+c<0,∴+b+c<0,∴3b+2c<0,故③正确;④由图象可知:x=﹣1时,y的最大值为a﹣b+c,令x=m,y=am2+bm+c,∴am2+bm+c≤a﹣b+c恒成立,即m(am+b)≤a﹣b,故④正确;故选:D.17.解:A、∵抛物线开口向下,∴a<0,∵抛物线与y轴交在正半轴上,∴c>0,∴ac<0,故此选项错误;B、∵抛物线与x轴有2个交点,∴b2﹣4ac>0,故此选项错误;C、∵抛物线y=ax2+bx+c交x轴于点(﹣1,0)和(4,0),∴对称轴是直线x=1.5,故此选项错误;D、∵a<0,抛物线对称轴在y轴右侧,∴a,b异号,∴b>0,故此选项正确.故选:D.18.解:①=﹣1,抛物线顶点纵坐标为﹣1,正确;②ac+b+1=0,设C(0,c),则OC=|c|,∵OA=OC=|c|,∴A(c,0)代入抛物线得ac2+bc+c=0,又c≠0,∴ac+b+1=0,故正确;③abc>0,从图象中易知a>0,b<0,c<0,故正确;④a﹣b+c>0,当x=﹣1时y=a﹣b+c,由图象知(﹣1,a﹣b+c)在第二象限,∴a﹣b+c>0,故正确.故选:A.19.解:①图象与x轴交于点A(﹣1,0),B(3,0),∴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对称轴为x==1∴=1∴2a+b=0,故①错误;②令x=﹣1,∴y=a﹣b+c=0,∴a+c=b,∴(a+c)2=b2,故②错误;③由图可知:当﹣1<x<3时,y<0,故③正确;④当a=1时,∴y=(x+1)(x﹣3)=(x﹣1)2﹣4将抛物线先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抛物线y=(x﹣1﹣1)2﹣4+2=(x﹣2)2﹣2,故④正确;故选:D.20.解:由图可知:△=b2﹣4ac>0,开口向下,a<0,对称轴x=﹣>0,得出b>0,由二次函数得出c>0,∴﹣c<0∴a﹣bc﹣c<0,对称轴为:x==1,∴﹣2a=b,令x=﹣1,∴y=a﹣b+c=3a+c<0,∵(0,0)关于直线x=1的对称点为(2,0)(﹣1,0)关于直线x=1的对称点为(3,0)∵2<t<3,∴t2﹣5t+6=(t﹣)2﹣<0故选: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1、练1、已知a, b是方程
已知a, b是方程
2
X +3X+1
2
x +5x +2
二次函数根与系数关系
【知识归纳】
b c
1.一元二次方程ax2+bx+c= 0的两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为:x1+ x2= - —, x1x2=—.
a a
2.利用跟与系数的关系与方程的两根相关的问题转化为与系数相关的方程或不等式.
3.求出参数的值后,一定要检查其合理性,即是否满足al 0且? 3 0.
4.构建二次项系数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方法为:①以x1,x2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
为:x? -(X i + x2)x + X i X2 = 0 ;②如果a+ b = m,ab = n,那么以a, b为根的方程为
mx+ n = 0・
类型一、求对称式的值例1、已知&,X2是方程2x2- 3x-5=0的两个根,不解方程,求下列代数式的值:(1)以-如2(2)为-比(3)x i2- x22(4)(x i-2)(X2- 2)
类型二、已知根求方程中的参数
例1、若方程x2_ 4x+c=0的一个根为2+73,求方程的另一根和c的值.
练1、已知关于x的方程x2_ 13x + k=0的两根a ,b满足条件a- 3b = 1,求k的值.
类型三、根系关系+根的定义
例1、已知a, b是方程X2+2x-5=0的两个实数根,a2+ ab+2a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已知X1, X2是方程X2+ 3x + 1 = 0的两根,求x13 + 8x2+20的值.
练1、已知a、b是一元二次方程x2-2X-1= 0的两个实根,求X13 + 2x22 + X2 - 3的值.
练2、已知X1, x2是方程x2+ X-3 = 0的两根,求X i3-4x22 + 19的值.
类型四、根系关系中的隐含条件
类型五、根系关系求参数
例仁已知关于X的方程x2 +(2k- 3)x+k2 - 3=0有两个实数根X1,X2 ,且X1+ x2=
X i X2
例1、已知为公2是一元二次方程4x2- (3m- 5)x- 6m2= 0的两个实数根,且X
1
X
=3,则
2
练1、设X i,X2是方程x2-2(k+1)+k2+ 2 = 0的两个不同的实根,(X i + 1)(x2 +1)= 8,求k值.
练2、已知关于x的方程x2 +2(m+2)x+m2- 5 = 0有两个实数根,并且这两个根的平方和
比这两个根的积大16,求m的值.
类型六、根系关系解决根的分布例1、已知x1,x2是方程ax2 +(a + 2)x+9a= 0的两根,且X1 <1<X2,求a 的取值范围
练1>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k- 3)x+(2k- 4) = 0的一个根大于3,一个根小于3,
求k的取值范围
类型七、条件中含绝对值的处理
m= __________
1
练1、已知关于x的方程X - (k + 2)x + k? +1 = 0的两个实根X1, x2 (x1 <X2)满足x1+ x2= 3,
求k的值.
类型八、利用根系关系构造新方程
[a 1
例1> 若ab 1 1,且有5a2+ 2001a + 9= 0及9b2+20113 + 5 = 0,贝卩一= ,a+ = _______
b b
1 5 1 1
练1、已知2m2-5m-1=0,~2 + -2 = 0 且m1n ,求一+ —的值.
n n m n
类型九、根系关系与判别式的结合求最值
例1、设X1, X2是方程2x2- 4mX+2m2+3m-2 = 0的两个实根,当m为何值时,x12 + x22有最小值,并求出这个最小值练1>若关于x的二次方程(m2-4)x2 + (2m-1)x + 1 = 0(m为实数)的两实根的倒数和为S, 求S的取值范围.
【知识总结】思想:转化思想,分了思想,方程思想,整体思想.
方法:1. 利用跟与系数的关系将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有关的问题转化为与系数相关的式子,结合二次项系数a 1 0和判别式? 3 0求值或求取值范围
2.由方程的两根X i, X2构建二次项系数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x2- (x1 + x2)x + x1x2= 0.
3.与根的符号相关的问题,一般先转化为X1+X2和X i X2的符号问题,列不等式求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