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宁片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128例疗效分析
胆宁片对腹腔镜保胆取石患者术后胆囊功能恢复的影响
胆宁片对腹腔镜保胆取石患者术后胆囊功能恢复的影响庄瑞国【摘要】目的探讨胆宁片对腹腔镜保胆取石患者术后胆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收治行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患者98例,采用随机序列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由同一组医护人员实行腹腔镜保胆取石术,观察组患者此基础上术后口服胆宁片,每次5片,每日服用3次,连续24个月.结果手术后当日,两组患者人胃动素(MTL)及空腹血浆胆囊收缩素(CCK)水平显著升高(P<0.05),术后30 d均呈降低趋势,与术前相比差异仍显著(P<0.05),且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明显(P<0.05).术后12个月及24个月,两组患者胆囊壁厚度逐渐减小(P<0.0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24个月时胆囊壁厚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胆囊收缩功能逐渐增强(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个月及24个月时均强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消化病生存质量指数(GIQLI)评分逐渐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个月及24个月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胆囊结石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术后24个月时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82%,明显高于观察组的12.24%(P<0.05).结论胆宁片对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后患者胆囊功能的恢复疗效确切,可降低术后胆囊结石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消化病生存质量评分,且不良反应较轻微,值得推广.【期刊名称】《中国药业》【年(卷),期】2018(027)008【总页数】3页(P68-70)【关键词】胆囊结石;胆宁片;腹腔镜;保胆取石术;胆囊功能;胆囊结石复发【作者】庄瑞国【作者单位】北京丰台医院普外科,北京10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6;R256.4以前治疗胆囊结石多采用体外碎石、溶解等方法,但结石不易排出且复发率较高,于是开腹手术行胆囊切除便成为常用手段[1]。
小剂量胆宁片预防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效果观察
小剂量胆宁片预防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效果观察刘超宇【摘要】目的:观察术后使用小剂量胆宁片对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36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择期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8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小剂量胆宁片,比较两组胆囊切除术后3个月内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内对照组出现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24例,约占20.3%,观察组出现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6例,约占5.1%,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胆宁片给药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胆囊切除术后使用小剂量胆宁片能有效预防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期刊名称】《北方药学》【年(卷),期】2017(014)003【总页数】1页(P76)【关键词】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胆宁片;预防【作者】刘超宇【作者单位】河南神火集团职工总医院普外科永城 476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7.4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ost cholecystec-tomy syndrome,PCS)发病率10%~30%,部分患者术后出现右上腹饱胀、疼痛、纳差、不耐受脂肪性食物、恶心、嗳气、呕吐腹泻等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1],西医抑酸、解痉、抗炎、促进胃动力等方法治疗效果欠佳,中医药对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治疗有着独特优势[2]。
2013年1月~2016年3月我院对胆囊切除术后患者使用小剂量胆宁片预防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236例患者中男性162例,女性74例,年龄28~71岁,平均年龄(46.7±10.3)岁,病程4个月~11年,平均病程(52.1±12.4)个月,经B超等诊断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术前1个月内均无急性胆囊炎发作,排除合并消化性溃疡、胃炎、消化道肿瘤、胆总管结石等疾病,236例患者均在全麻下行择期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或开腹胆囊切除术,其中经腹腔镜手术152例,经腹手术84例,均无胆管损伤、十二指肠损伤、胆漏、腹腔感染等并发症。
胆宁片对胆囊收缩功能影响临床观察论文
胆宁片对胆囊收缩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摘要] 目的探讨胆宁片对慢性胆囊炎病人胆囊收缩功能的影响。
方法给予慢性胆囊炎病人以胆宁片为主的综合治疗,统计治疗前后胆囊排空率的变化情况。
结果 102例慢性胆囊炎服用胆宁片后胆囊收缩功能改善有效率74.51%。
结论胆宁片可以有效地改善胆囊的收缩功能。
[关键词] 胆宁片;慢性胆囊炎;胆囊排空率;胆囊收缩功能[中图分类号] r575.6+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01-02慢性胆囊炎是临床常见和多发疾病,受饮食结构和生活节奏的影响,发病率日渐提高,症状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影响生活与生存质量。
我们应用胆宁片治疗慢性胆囊炎10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以胆囊收缩功能作为观察与评价标准之一,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02例患者资料来自2009年1月-2011年6月经治病例,男43例,女59例,男:女为1:1.37,年龄16-76岁,平均41.2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48年,平均8.5±4.3年。
合并胆囊结石者21例(20.6%)。
所有病例均无合并肝内外胆管结石。
病例选择参照标准:(右)上腹部胀痛、隐痛,伴(或不伴)恶心、厌食、纳差及右肩背部放射性疼痛,b超检查提示胆囊壁厚或(和)毛糙,伴(或不伴)胆囊结石,胆囊收缩不良(胆囊排空率小于33%)。
所有病例均无合并肝内外胆管结石。
1.2 方法1.2.1 治疗办法所有病例均服用胆宁片(3-5粒,tid),3月一疗程,服用1-3疗程,合并结石者同时加服熊脱氧胆酸,同时根据症状轻重服用奥美拉唑、吗丁啉等对症治疗。
治疗3个月超声检查一次胆囊收缩功能实验。
1.2.2 胆囊收缩功能计算方法胆囊容积v=0.58×(l×w×h)。
其中,v=胆囊容积,l=胆囊最大纵断面长径,w=胆囊最大横断面宽径,h=胆囊最大横断面高。
测量完空腹胆囊容积后,受检者进食两个油煎鸡蛋,60min后按上述公式测量胆囊残余容积。
胆宁片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128例疗效分析
胆宁片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128例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胆宁片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共128例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观察组采用口服胆宁片配合清淡饮食,对照组给与心理疏导和饮食配合。
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均完全消失。
对照组有部分患者症状无明显减轻。
结论胆宁片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胆宁片;疗效分析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从1992年全国胆囊结石的流行病调查资料显示,胆囊结石的收治率占普通外科住院病人的11.5%,且随着人民生活条件的提高,胆囊结石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
胆囊切除是治疗胆囊结石的首选方法,效果确切[1]。
尤其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已成为胆囊结石治疗的金标准。
但是胆囊切除后约有25%-30%患者可出现一过性症状,如:右上腹闷胀、纳差、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等,大部分可很快消失,约有2%-8%可因症状持续,而需要药物干预治疗。
临床称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也称胆囊摘除后遗症、再发性胆道综合症(RecurrentBiliary Tract Syndrome),系由于胆囊切除术后所出现的与胆系病变有关的临床症候群。
本研究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128例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胆宁片口服治疗和心理疏导治疗,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128例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观察组64例,男23例,女41例,年龄22-78岁,平均年龄55岁,对照组64例,男21例,女43例,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50岁。
所有病例术前均经腹部彩超、上腹部CT、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MRCP)等检查确诊,经充分术前准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胆囊切除术,其中开腹胆囊切除术(OC)6例,观察组3例,对照组3例。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临床分析与治疗
.
本组共有 3 例胆漏并发严重腹膜炎行急症再手术冲洗引流而愈, 其中例
这些残石在造影剂冲洗、 T管试夹、 胆管压力改变后有可能掉人胆总管引起梗 2 重新结扎胆囊管。 2 0 例 胆汁瘤保守治疗 l 周无效后 中 转手术治愈; 3 倒 保 阻, 进而诱发胆漏或致胆漏难愈。本组例 1、6即为此类病人, 51 胆漏发生后再 守治疗 5 天无效后转手术 , 行胆漏处修补、 T管内支撑引流, 由于局部严重水 炎症反应重、 术中分辨不清而遗漏对胆管结扎伤的处理; 而例4引流2个月 复习造影片方发现拔管前被疏忽了的肝内结石影。另外, 年老体弱、 营养不 肿、 良、 合并糖尿病以及必须应用激素者, 术后仍须继续治疗, 并适当延长拔管 后转手术行胆肠 R u 一 一 吻合术治愈。 o Y x 故我们赞成对胆漏合并胆管结扎 伤者, 如能行有效引流, 待胆漏稳定, 感染控制 2 3个月后再行择期手术修复 — 2 3 胆漏的处理 。胆 漏发生后 , . 除补液 、 抗感 染等 常规处 理外 , 最重要 的 胆道为妥 J 。如迫不得已在 1 周左右时手术, 多只能作冲洗引流, 待病情稳定 是根据胆漏大小 和病情轻重选择手术疗法或非 手术疗法 。 后再 作 Ⅱ期手术修复 。
要杜绝误拔 T管这 种低级 错误。拔 T管 前应 常规试 夹 T管和经 T管造 影 , 有 疗。凡超出非手术治疗范围如胆漏量较大、 腹膜炎症状严重、 长期不愈合或合
时还可应用 B超等检查 , 有助于发现问题L 。造影片阅读应仔细, 3 J 不可认为只 并梗阻性胆管损伤等情况也应再手术治疗。 要胆总管下端通畅就万事大吉, 还要留心肝 内胆管, 特别是转角处有无残石。
情况。结果 : 虽然 PS的发 生率较 低 , 由于病 因复杂 , 断和治疗较 为困难 。结论 : C 但是 诊 术前全 面检查 、 明确 诊断 , 中认 真探查 , 术 及时发 现并存疾病 , 范操 作 , 规 避 免医源性损伤及漏诊 漏治是降低 P S C 发生的 关键 。
老年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的诊治分析
老年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的诊治分析黄玉明;何宋兵【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ostcholecystectomy syndrome,PCS)的临床特点、发病原因、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老年患者发生PCS的临床资料,其中急性单纯性胆囊炎8例,急性胆囊炎并胆囊结石27例,急诊手术17例,择期手术13例.结果本组引起PCS原因:胆囊管残留结石2例,予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胆总管结石的13例,其中8例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6例治愈,2例无效而行开腹手术,另5例予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肝内胆管结石6例,均经保守治疗好转,其中2例因出院后1年症状再发分别行左肝部分切除和肝内胆管取石术后好转.胃十二指肠溃疡3例,均转消化科保守治疗后治愈.冠心病3例,转心内科专科治疗后症状缓解.胃癌1例,住院期间再次行胃癌根治术好转出院,术后1.5年因远处转移死亡.急性胰腺炎1例,予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肾结石1例,行体外震波碎石治疗后治愈出院.结论老年患者PCS最常见原因是胆道系统本身的病变,完善术前准备,注重术中操作是降低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关键.【期刊名称】《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年(卷),期】2009(013)006【总页数】2页(P428-429)【关键词】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老年人【作者】黄玉明;何宋兵【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中医院外科,苏州,215003;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苏州,215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657.4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ostcholecystectomy syndrome, PCS)是指胆囊切除术后原有的症状没有消失,或在此基础上又有新的症状发生的一组症候群,包括轻度非特异性的消化道症状(上腹闷胀不适、腹痛、肩背部疼痛不适、消化不良、食欲减退、恶心或伴呕吐、嗳气、大便次数增多等)和特异性的胆道症状(右上腹剧痛、胆绞痛、发热、黄疸等)[1]。
术前应用胆宁片预防胆囊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治疗组患者有 1 8 例出现症状 、 程度不同的 P C S ,
对照组 出现 P C S 3 9例 。结 果显示 治疗 组 P C S发生 率
明显低于对照组 ( 尸<0 . 0 5 ) 。 详见表 1 。
观 察的 临床症状 包括 : 腹痛 、 腹胀 、 恶心 、 呕吐 、 纳差 、 腹 泻和便 秘等 ,术后 2 周 出现 上述症状 即定 为
PC S[ 。
Hale Waihona Puke 2 0 1 0 年1 月至 2 0 1 2 年1 O 月 ,我院 肝胆胰 外科 共 行L c 术2 1 0 6 例 ,我们 随机选 取 3 0 0 例 患者 ,患者均 术前 B 超 诊 断为结 石性 胆囊 炎 ,均行 择期 L c术 ,未 出现 胆管损 伤 、腹 腔感染 、胆漏等 并发症 。3 0 0 例 患 者随 机分 为治疗组 和对 照组 , 各1 5 0 例。 治疗组 男 5 1 例 ,女 9 9 例 ,年龄 1 8  ̄8 2岁 ,平均 ( 5 1 . 2± 1 8 . 1 )
率 。结果 治疗 组患者术后 P C S发生率 明显 降低 ,治疗组发生率 为 1 2 % ,对照组为 2 6 % ,两组比较差异有
统计学意 义 ( 尸< 0 . 0 5 ) 。结论 术前应用胆 宁片预 防P C S具有较好的效果。
[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 胆 宁 片; 胆 囊切除术,腹腔镜 [ 中图分类号]R 6 5 7 . 4 [ 文献标识码]B [ 文章编号]1 0 0 7 — 1 9 5 4 ( 2 0 1 3 ) 一 0 1 6 0 . 0 2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疗效观察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抗酸、解痉等对症、支持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以柴胡疏肝散为基本方辨证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统计临床疗效。
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右上腹部疼痛、胀闷不适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标签: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柴胡疏肝散;中西医结合疗法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是指胆囊切除术后原有症状没有消失或在此基础上又有新的症状发生的一组症候群,包括轻度非特异性的消化道症状(上腹部胀闷不适、消化不良、食欲减退、恶心或伴呕吐、嗳气、大便次数增多)和特异性的胆道症状(右上腹部剧痛、胆绞痛、发热、黄疸等)[1]。
由于胆囊结石发病率高,加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广泛普及,PCS病人愈来愈多,其发病率约为10%~30%[2,3],多于胆囊切除术后数周至数月内发生,女性多于男性,多数症状较轻,但大部分病例治疗较为棘手。
近年来笔者对有持续症状的PCS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8年1月—2013年12月诊治PCS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例。
其中男21例,女51例;年龄最大73岁,最小26岁,平均52.6岁。
因胆囊结石并急性胆囊炎行手术治疗者20例,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行手术治疗者48例,因胆囊息肉行手术治疗者4例。
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LC)者59例,行开腹胆囊切除手术(OC)者13例;病程6个月~5a,平均13个月。
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医案: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医案: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柏子仁胆囊切除术后,往往出现消化不良、口苦、右上腹隐痛、腹胀、腹泻、胆汁反流等症状,称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运用柴胆牡蛎汤效果良好,案例分享如下。
医案患者:马XX,女,67岁,2021年5月31号就诊。
刻诊:6年前泥沙样胆囊结石并胆绞痛,行胆囊切除术,近半年口苦、时有反酸腹胀,不思饮食,乏力,休息差,大便时干,左脉弦,尺脉沉细,右脉弱,舌淡红苔薄黄稍腻。
求医经过:四处寻医治疗,中药调理,效果不明显,观其调理前方,多是按脾胃湿热调理。
诊疗思路:患者是以口苦为主症就医,想起师父教导,用简裕光老中医的口苦专方“柴胆牡蛎汤”效果显著,就辨证加减治加减治疗。
中医辨证:肝胆湿热,湿困脾胃病机:西医辨证:胆囊切除术后,肝脏胆汁排泄失常,消化食物(特别是油腻食物)能力下降,常出现不思饮食(厌油腻),腹胀;胆汁反流出现口苦;胆汁淤积出现右上腹隐痛。
治则:清肝泄热,健脾去湿方药:柴胆牡蛎汤加减柴胡10g龙胆草6g牡蛎30g茯苓15g炒白术12g砂仁6g(后下)木香6g厚朴15g黄芩10g泽泻15g车前子10g苍术10g炙黄芪15g柏子仁10g大枣3枚焦山楂20g炒麦芽20g炒六曲20g 方义:柴胡、木香、厚朴舒肝解郁理气;龙胆草、黄芩清泻肝胆之火,泽泻、车前子、茯苓、炒白术、苍术、炙黄芪、健脾利水;焦山楂、炒麦芽、炒六曲,焦三仙健脾消食;柏子仁、大枣健脾安神,润肠安神;牡蛎咸寒软坚,散气(郁)火之凝结,平肝潜阳。
砂仁芳香醒脾,行气化湿。
全方共凑清补并用,疏利并施,升降相宜,肝得疏,脾得健,热得清,湿得去,诸症皆除。
2021年6月4号复诊,口苦明显好转,无返酸,乏力好转,大便正常,饮食好转,失眠好转,舌淡红苔薄黄腻,脉弦滑。
效不更方,原方黄芩加到12g,炙黄芪加到30g,增加祛肝火健脾之力。
半月后回访,已无口苦乏力,饮食正常,无失眠乏力,非常感谢。
按语:柴胆牡蛎汤渊源:恩师王幸福讲解柴胆牡蛎汤是简裕光老中医自拟方,是治疗各种口苦专方,主治口苦、慢性胆囊炎。
胆宁片促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临床观察
胆宁片促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临床观察毕洁亮;于少伟;孙运璇;孙宁宁;张卫华【摘要】目的:观察胆宁片促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术后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胆宁片治疗。
结果:治疗后胃泌素水平治疗组较对照组高(P<0.05),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治疗组较对照组短(P<0.05)。
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口服胆宁片能增加胃泌素的分泌,使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提前,减轻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症状。
【期刊名称】《实用中医药杂志》【年(卷),期】2016(000)002【总页数】2页(P151-151,152)【关键词】胆囊切除术;胆宁片;腹腔镜;胃肠功能【作者】毕洁亮;于少伟;孙运璇;孙宁宁;张卫华【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市中医院,山东潍坊 261041;山东省潍坊市中医院,山东潍坊 261041;山东省潍坊市中医院,山东潍坊 261041;山东省潍坊市中医院,山东潍坊 261041;山东省潍坊市中医院,山东潍坊 261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5.61胆囊切除后经常出现上腹部隐痛、闷胀、暖气、恶心呕吐、纳差、食欲不振、便秘或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存在着胃肠运动功能紊乱[1]。
主要为胃肠的运动与分泌机能失调,而无组织学器质性病理改变。
胃肠运动通畅要依赖胃肠平滑肌的电活动实现,而胃肠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有胃肠平滑肌、括约肌。
胃肠激素可通过与细胞上相应的受体结合而产生作用,其中胃泌素在调节胃肠运动中有着重要作用。
为此,我们在胆囊切除术后早期用胆宁片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轻胃肠功能紊乱症状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
共60例,均为2013年8月至2015年9月我院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
治疗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9~71岁,平均(47.7±17.9)岁;病程1~210月,平均(55.6±15.9)月。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中医认识和治疗进展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中医认识和治疗进展0 引言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ostcholecystectomy syndrome, PCS)是指手术切除胆囊后原有的症状没有消失, 或在此基础上又有新的症状发生的症候群, 包括轻度非特异性的消化系症状, 如上腹部闷胀不适、腹痛、肩背部疼痛不适、消化不良、食欲减退、恶心或伴呕吐、嗳气、大便次数增多等和特异性胆道症状, 如右上腹剧痛、胆绞痛、发热、黄疸等[1]. 本病成因较复杂, 病因诊断尚存在一定难度, 单纯的对症治疗疗效不佳, 而中医药对于本病有着独到的认识和丰富的治疗经验, 按照中医理论进行辨证论治, 灵活加减用药, 临床疗效显著.1 病因病机认识《灵枢·本输》曰: '肝合胆, 胆者中精之腑'; 《难经》曰: '胆在肝之短叶间, 重三两二铢, 盛精汁三合', 并称胆为'清净之府'; 《脉经》曰: '肝之余气, 泄于胆, 聚而成精'. 中医学认为, 肝为脏在里, 胆为腑在表, 二者在生理功能上同主疏泄, 肝化生和排泄胆汁, 胆贮存胆汁, 共同促进消化吸收功能. 然而胆既是六腑之一, 又属奇恒之腑, 如《类经·藏象类》说: '然胆居六腑之一, 独其藏而不泻, 与他腑之传化者为异'. 胆既不直接接受水谷, 也不直接传化糟粕, 而是贮藏胆汁, 促进脾胃的消化吸收. 《素问·六节藏象论》曰: '藏象何如?......凡十一藏, 取决于胆也', 虽然此说颇有争论, 但多数医家认为是肝与胆相合, 共同完成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 '肝者, 将军之官, 谋虑出焉. 胆者, 中正之官, 决断出焉'; 《类经·藏象类》说: '胆附于肝, 相为表里, 肝气虽强, 非胆不断, 肝胆相济, 勇敢乃成'; 《医参》说: '气以胆壮, 邪不可干, 故曰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只有肝胆疏泄正常, 中焦枢纽畅通, 正气才能健旺, 抵御外邪. 胆主决断与肝主谋虑实际上反映了人体正气的盛衰, 只有正气强盛, 内气充实的人, 才能主决断而有果敢行为.患者在行胆囊切除术时心理压力加大、精神紧张, 导致脏腑之气机逆乱, 因而不能行使其正常功能. 胆囊切除术后患者正气虚弱, 肝胆络损, 血瘀气滞, 肝胆疏泄失常, 胆汁不能正常贮存与排泄, 因而导致诸多病症.《灵枢·五邪篇》曰: '邪在肝, 则两胁中痛'; 《胀论》曰: '胆胀者, 胁下痛胀, 口中苦, 善太息', 描述了临床上肝胆病变常见症状为胁痛、胁胀、嗳气、口苦等, 而脾胃与肝胆同居中焦, 在病理情况下常发生传变; 《灵枢·经脉篇》曰: '肝足厥阴之脉......循股阴, 入毛中, 过阴器, 抵小腹, 挟胃, 属肝, 络胆'; 《灵枢·病传篇》曰: '病先发于肝, 三日而之脾, 五日而之胃';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 '少阳之胜, 热客于胃, 烦心心痛, 目赤欲呕, 呕酸善饥, 耳痛溺赤, 善惊澹妄, 暴热消烁'. 肝胆疏泄失职, 胆汁排泄不畅, 不能促进脾胃运化功能, 以致脾胃运化不健, 患者常见纳差腹胀, 大便不调, 甚至恶心呕吐. 若肝气郁结日久则易化热, 邪热犯胃, 又可致胃脘灼热嘈杂, 泛吐酸水, 口干口苦等症. 《素问·平人气象论》曰: '溺黄赤, 安卧者, 黄疸; ......目黄者, 曰黄疸', 若湿热中阻, 升降失常, 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 则形成尿黄目赤、全身发黄之黄疸. 气郁之火或为湿热之邪, 加之手术中失血, 总易导致阴血耗伤, 肝胆属木, 体阴用阳, 阴虚失养, 失其柔顺之性, 又易致火旺, 扰动心神, 因而可见心烦、易惊.总之, 胆的主要生理功能为贮存胆汁, 与肝相为表里, 同主疏泄, 根据PCS的临床特征, 本病病因以情志、饮食因素为主, 其主要病位在中焦肝胆脾胃, 常表现为肝郁脾虚, 木土失和, 肝胆疏泄失职, 脾胃运化不健, 病理性质有虚有实, 而以实证居多, 实证以气滞、血瘀、湿热为主, 虚证多属脾气虚弱、肝阴不足, 临床常见虚实夹杂证候.2 辨证分型李军[2]将本病分为肝郁脾虚、肝气郁结、肝胃郁热、肝胆湿热、肝阴不足5个证型, 肝郁脾虚证症见不思饮食, 稍进油腻即排稀便, 大便次数增多, 肠鸣, 腹胀腹痛, 泻后痛止, 舌淡苔薄, 脉弦缓; 肝气郁结症见胁肋胀痛, 走窜不定, 胸闷气短, 饮食减少, 嗳气, 女子经前乳胀、少腹坠胀, 舌淡、苔薄、脉弦; 肝胃郁热证症见胃脘灼痛, 餐后更甚, 嗳气泛酸, 口干口苦, 舌红、苔黄, 脉弦数; 肝胆湿热证, 症见胁痛口苦, 胸闷纳呆, 上腹饱胀, 恶心呕吐, 或厌油, 目赤或目黄、身黄、小便黄, 大便秘结, 舌质红、苔黄腻, 脉弦滑数; 肝阴不足证症见胁肋隐痛, 绵绵不休, 遇劳加重, 或见灼痛, 嘈杂泛酸, 口干咽燥, 头晕目眩, 舌红少苔, 脉细弦数. 王晓燕等[3]将本病分为肝胆湿热、气滞血瘀、肝气犯胃、肝气郁结、热结阳明5个证型, 肝胆湿热证患者常见术后复发或残余结石、伴见感染、出现黄疸者, 气滞血瘀证患者常于术后出现类似胆绞痛发作的症状, 肝气犯胃证患者术前多合并有胆汁反流性胃炎或胆源性胰腺炎, 影响食物消化吸收出现腹痛腹胀、返酸嗳气或恶心呕吐, 肝气郁结证患者术后肝郁不舒、情志不遂出现胁痛、嗳气、头晕目眩、心烦易怒及失眠诸症而无胆道器质性病变, 热结阳明证患者术后见右上腹胀痛、恶心、纳差、低热及肝下实质性包块. 李志宏[4]搜集了300例PCS患者的临床资料, 辨证分为气滞型105例, 多见于胆总管炎性狭窄患者, 症见胁肋胀痛或窜痛, 胸脘胀满, 得矢气则胀减, 善叹息, 纳呆或呃逆嗳气, 心烦易怒, 舌淡苔白, 脉弦; 湿热型89例, 多见于肝内胆管结石, 胆总管探查取石, T 型管引流, 胆囊造瘘术及残余结石者, 症见胁肋疼痛, 呕恶, 口苦, 纳呆, 便干或稀, 头重身重, 胸闷或伴有黄疸, 尿黄, 舌苔白腻或黄腻, 脉濡数; 脾虚型70例, 多见于胆囊术后体质差, 食欲不振及消化不良者, 症见精神倦怠, 乏力, 纳差, 便溏次多或胃脘胀满不舒, 完谷不化, 舌苔白, 脉弱; 阴虚型36例, 多见于素体阴虚者, 症见胁痛隐隐, 口干, 便干, 尿黄少, 五心烦热, 头晕失眠, 舌质红无苔, 脉细数. 刘传珍[5]根据其多年临床经验, 将PCS患者分为6型: 肝胆湿热型、肝郁气滞型、脾虚胃弱型、寒凝阳衰型、胆扰心神型和血瘀气滞型. 肝胆湿热型症见胁肋疼痛, 脘腹痞满, 口苦尿赤, 食少纳呆, 肢体困重, 舌苔黄厚, 脉弦滑数; 肝郁气滞型症见心下痞满, 脘胁胀痛, 口苦嗳气, 肠鸣漉漉, 纳谷呆滞, 舌淡红, 苔薄黄, 脉弦; 脾虚胃弱型症见右上腹或上腹部胀痛或隐痛, 腹胀纳呆, 逐渐消瘦, 神疲倦怠, 面色萎黄, 舌淡苔薄白微腻, 脉弦缓; 寒凝阳衰型症见少气懒言, 巩膜、皮肤色黄黯晦, 眼神呆滞, 饮食不思, 口干不欲饮, 腹胀膨隆, 明显消瘦, 低热, 畏寒喜暖, 下肢水肿, 大便溏薄或溏而难解, 尿色深黄, 尿少, 舌淡无华, 脉沉细无力或沉弦细弱; 胆扰心神型症见懊恼不宁, 头晕目眩, 胸满胁痛, 心悸不宁, 口苦泛酸, 心烦易怒, 舌红苔白, 脉弦数; 血瘀气滞型症见肤色黯晦, 皮肤瘙痒, 右上腹刺痛, 纳呆恶心, 消瘦, 倦怠乏力, 饱闷腹胀, 便溏尿少, 脉弦细. 粟喜然[6]将本病分为气郁湿热、气滞挟湿、气滞血瘀、气郁阴虚4型, 气郁湿热型主症为: 右上腹胀痛或绞痛, 间歇发热, 口苦, 咽干, 呕恶, 大便干或溏, 苔黄腻, 脉弦滑. 气滞挟湿型主症为:右上腹隐痛, 胸闷不舒, 口苦, 呕恶, 小便微黄, 苔薄白, 脉弦滑. 气滞血瘀型主症为: 右胁刺痛, 胸闷不舒, 面色晦暗, 口苦, 舌紫暗或有瘀斑, 脉弦涩. 气郁阴虚型主症为: 右上腹疼痛不适, 纳差, 口干, 大便少而干结, 舌红苔少, 脉弦细.总体上, PCS在临床常见证型以实证为多, 病程较长者常多见虚实夹杂证, 各型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兼夹, 如气滞证可兼湿热、血瘀, 热邪炽盛可伤阴, 阴虚又易致火旺, 肝胆气胜可乘犯脾胃, 而脾胃虚弱、运化不及又能导致土壅侮木, 临证当详辨各证型之间的内在联系, 以便在治疗时能掌握好标本主次.3 治法方药3.1 辨证施治李军[2]对肝郁脾虚证治以抑肝扶脾, 方选《景岳全书》二术煎, 肝气郁结证治以疏肝理气, 方选柴胡疏肝散, 肝胃郁热证治以疏肝泄热和胃, 方选化肝煎合左金丸, 肝胆湿热证治以清肝利湿, 方选龙胆泄肝汤, 肝阴不足证治以养阴柔肝, 方选择一贯煎. 李志宏[4]对气滞型PCS治以疏肝理气止痛, 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味, 药用柴胡、陈皮各10 g, 白芍、枳壳、佛手各15 g, 香附、郁金、延胡索各12 g, 甘草5 g. 伴胆管炎症加黄芩12 g, 金钱草30 g, 虎杖15 g. 湿热型治以清热利湿为主, 方用大柴胡汤加味, 药用柴胡、大黄(后下)、枳实、半夏、厚朴、藿香各10 g, 黄芩、白芍各12 g, 金钱草、茵陈各10 g, 结石未尽者加郁金、鸡内金各10 g, 黄疸加虎杖15 g、黄柏10 g, 湿重加薏苡仁30 g. 脾虚型治以健脾和胃, 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 药用: 木香、砂仁各6 g, 党参15 g, 白术、茯苓、陈皮、半夏各10 g, 炒山药20 g, 炙黄芪30 g, 大枣3枚, 生姜、炙甘草各5 g; 伴消化不良者合保和丸同服, 肝郁脾虚者加柴芍六君子汤加味. 阴虚型治以滋阴养肝为主, 方用一贯煎加味, 药用: 生地30 g, 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川楝子、延胡索各12 g, 枣仁15 g, 山楂20 g. 粟喜然[6]对气郁湿热型治以疏肝理气, 清热利湿, 方药如下: 金钱草15 g, 金铃子10 g, 柴胡10 g, 黄芩10 g, 木香10 g, 沉香6 g(后下), 龙胆草15 g, 蒲公英15 g. 气滞挟湿型治以疏肝理气, 化湿利胆, 方药如下: 柴胡10 g, 白芍10 g, 佛手15 g, 白豆蔻6 g(后下), 白术10 g, 苡仁15 g, 茵陈15 g, 金钱草15 g, 郁金10 g. 气滞血瘀型治以理气化瘀, 清肝利胆, 方药如下: 柴胡10 g, 黄芩10 g, 丹参10 g, 郁金10 g, 金钱草10 g, 赤芍10 g, 延胡索10 g, 姜黄10 g, 大黄10 g, 三七8 g. 气郁阴虚型治以理气疏肝, 养阴利胆, 方药如下: 金铃子10 g, 沙参15 g, 白芍10 g, 佛手10 g, 女贞子10 g, 旱莲草10 g, 茵陈10 g, 郁金10 g.3.2 专方治疗在PCS的治疗中, 许多医家针对某种特殊证型, 采用专方治疗, 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如以疏利肝胆为主的方剂: 段晓刚等[7]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柴胡10 g, 陈皮10 g, 白芍15 g, 枳壳8 g, 香附10 g, 炙甘草6 g, 郁金10 g, 川芎10 g. 右上腹胀痛者加青皮10 g, 延胡索10 g; 纳差者可加姜半夏10 g, 竹茹10 g, 麦芽15 g; 口干口苦烦躁易怒, 舌红苔黄者加栀子10 g; 丹皮10 g, 黄芩10 g, 大黄12 g; 倦怠乏力便溏者加党参12 g, 炒白术10 g, 山药18 g, 茯苓10 g. 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42例, 结果治愈33例, 好转7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95.24%. 王天平[8]用柴胡舒肝散加味: 柴胡10 g, 枳实15 g, 白芍30 g, 甘草6 g, 川芎15 g, 香附12 g, 香橼12 g, 佛手12 g, 丹参20 g, 旋覆花9 g, 代赭石10 g, 延胡索12 g, 金钱草15 g, 总有效率达93.3%. 张华斋等[9]采用疏肝化滞汤: 鸡内金15 g、茯苓12 g、枳壳10 g、蓬莪术6 g、白芍12 g、苍术12 g、焦三仙12 g、川楝子15 g, 急性发作期用汤剂治疗, 缓解期用散剂治疗. 孙建飞等[10]用六郁汤加减: 苍术8 g, 香附10 g, 川芎10 g, 栀子10 g, 陈皮12 g, 半夏10 g, 茯苓15 g, 砂仁8 g, 甘草5 g, 生姜3片. 张兵[11]运用清胆汤治疗: 柴胡、黄芩、金银花、连翘、蒲公英、丹参、生姜、半夏、枳实、大黄、大枣、甘草. 刘宝山[12]自拟疏肝利胆汤治疗: 柴胡10 g, 白芍10 g, 枳实10 g, 茵陈10 g, 郁金10 g, 川楝子5 g, 甘草6 g. 随症加减: 胁痛重者加元胡10 g; 胁肋掣痛、心急烦躁、舌红苔黄者, 加丹皮6 g、炒栀子6 g; 胁痛、肠鸣腹泻者, 去枳实, 加白术10 g、茯苓10 g; 厌食、腹胀、恶心者, 加陈皮10 g、半夏6 g, 临床总有效率为84.62%.以调和肝脾为法的方剂如: 鲁礼科等[13]用逍遥散加减: 柴胡、白芍、当归、茯苓、白术. 上腹饱胀、疼痛者加延胡索、山楂、田三七、赤芍、香附、厚朴、青皮; 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者加神曲、山楂、陈皮、麦芽、鸡内金、连翘; 心烦易怒者加黄芩、栀仁、百合、郁金、青皮、枣仁、五味子.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 熊翔[14]自拟疏肝健脾汤: 柴胡9 g, 陈皮10 g, 炒枳壳9 g, 乌药9 g, 木香6 g, 炒白术10 g, 茯苓12 g, 砂仁6 g, 姜半夏9 g, 干姜10 g, 茵陈10 g, 焦三仙各15 g. 腹胀较重者加青皮10 g; 肠鸣、泄泻明显者加防风9 g, 桂枝10 g, 茯苓增至15 g. 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56例, 有效率为100%. 吴菊生等[15]自拟疏肝利胆健脾方: 党参15 g, 大叶金钱草20-30 g, 广郁金20 g, 鸡内金15 g, 炒白术10 g, 茯苓10 g, 柴胡12 g, 香橼皮6 g, 海金沙(包煎)20 g, 虎杖10 g, 炙甘草6 g. 辨证加减: 肝郁气滞型加佛手10 g、川楝子10 g; 肝胆湿热型加茵陈15 g、黄芩10 g、金银花10 g; 肝胆不利、气滞血瘀型加香附10g、木香10 g、八月札10 g、当归10 g、丹参10 g; 肝肾阴虚型加枸杞子10 g、女贞子10 g、旱莲草10 g; 痛甚者加延胡索15-20 g. 方盛泉等[16]自拟疏肝利胆和胃方治疗: 半夏、柴胡、太子参、枳实、佛手、白蔻仁、黄芩、黄连、吴茱萸、大枣、生姜、茵陈、川楝子、延胡索, 随症加减: 肝胃不和者予原方; 肝胆湿热者加龙胆草、佩兰; 脾胃虚弱者去黄芩, 加炒山药、白术; 瘀血内停者加丹参、五灵脂; 肝阴不足者加白芍药, 结果治愈21例, 有效19例, 无效5例, 总有效率为88.89%. 张练等[17]以健脾利胆方治疗: 黄芪、党参、山药、茯苓、炒扁豆、莲子肉、乌梅、焦山楂各20 g, 柴胡、白术、鸡内金各10 g, 砂仁、罂粟壳、甘草各6 g, 并随症加减. 何军明等[18]以平胃散加味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腹泻患者: 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姜、大枣、茵陈、茯苓、泽泻, 总有效率为96.67%. 耿少民[19]以半夏泻心汤治疗: 半夏、干姜、黄芩、黄连、党参、大枣、甘草, 观察腹胀、上腹烧灼、纳差、右上腹隐痛、腹泻这五个指标改善情况,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提示半夏泻心汤治疗PCS具有泻心消痞、补中扶正、调和寒热之功效. 宋金凯[20]以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治疗胆囊术后泄泻患者: 柴胡10 g, 黄芩10 g, 炙甘草3 g, 桂枝5 g, 干姜5 g, 生鸡内金10 g, 炒白术12 g, 生山药12 g, 气郁者加青皮、香附、佛手; 食滞加炙鸡内金、麦芽、神曲、枳壳; 胃气上逆加茯苓、法半夏, 治疗54例, 总有效率为85.2%. 梁凤凌[21]以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 藿香10 g, 厚朴10 g, 半夏10 g, 茯苓30 g, 猪苓10 g, 杏仁10 g, 白豆蔻10 g, 薏苡仁30 g, 淡豆豉10 g, 泽泻10 g, 甘草6 g. 体虚者加党参30 g; 口苦、苔黄腻者加黄芩15 g, 紫苏梗10 g; 腹胀加白术15 g, 木香10 g, 陈皮10 g; 腹痛加白芍30 g, 丹参15 g; 便秘加生地黄30 g, 枳实10 g, 便溏加葛根30 g, 防风10 g; 口干少尿者去杏仁、白豆蔻、淡豆豉、猪苓、泽泻.以通降化瘀为法的方剂如: 高丹枫[22]自拟利胆排石汤: 金钱草30-50 g, 郁金20 g, 鸡内金25 g, 海金沙30 g(包煎), 虎杖根25 g, 黄连6 g, 生大黄6-10 g, 生黄芪25 g, 党参10 g, 炒枳壳10 g, 青皮、陈皮各10 g, 赤芍、白芍各10 g, 川牛膝20 g, 茯苓12 g. 肝郁气滞型加柴胡、川楝子、佛手各10 g; 肝胆湿热型加茵陈蒿15 g, 黄芩、金银花各10 g; 肝胆不和、气滞血瘀型加香附、木香、当归、丹参各10 g; 肝肾阴虚型加枸杞、女贞子、旱莲草各10 g; 痛甚加延胡索10 g. 4 wk为1疗程, 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治疗40例, 总有效率85%. 郭吕等[23]自拟通腑理肠饮: 生大黄15 g, 芒硝10 g, 厚朴10 g, 莱菔子10 g, 炒枳壳10 g, 桃仁10 g, 淡黄芩10 g, 山楂10 g, 火麻仁10 g, 大腹皮10 g, 法半夏10 g. 通过临床观察对照显示, 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在围手术期用通腑理肠饮能促进其胃肠功能的恢复. 郑长才[24]以大柴胡汤加减治疗: 柴胡10 g, 黄芩9 g, 半夏10 g, 大黄6 g, 枳实20 g, 元胡20 g, 焦三仙各15 g, 白芍20 g, 炙甘草6 g. 痛甚者加生蒲黄10 g, 并重用元胡至40 g, 呃逆、泛酸者加黄连6 g, 炒吴茱萸10 g, 口干苦、心烦者加丹皮10 g, 栀子10 g, 竹叶10 g, 肠鸣、泄泻者加补骨脂15 g, 肉豆蔻15 g, 便秘者加火麻仁10 g, 郁李仁10 g, 每日1剂, 水煎2次, 早晚分服. 余胜利[25]用膈下逐瘀汤治疗: 当归、赤芍、川芎、桃仁、丹皮、五灵脂各10 g, 红花6 g, 香附、乌药、延胡索、枳壳各10 g, 甘草6 g. 肠鸣腹泻加白术、茯苓各15 g, 米仁30 g; 便秘加制大黄25 g, 青皮10 g, 莱菔子20 g; 厌食、厌油腻加炒山楂、炒二芽各30 g; 恶心呕吐加半夏、竹茹各10 g, 陈皮6 g; 心烦口苦加黄连6 g, 黄芩15 g,焦山栀10 g; 不寐多梦加酸枣仁20 g, 夜交藤、龙骨各30 g; 心神不宁加炙甘草10 g, 淮小麦30 g, 大枣10枚. 许正国等[26]用疏肝祛瘀排石汤: 柴胡10 g、枳实10 g、枳壳10 g、大黄12 g、当归10 g、桃仁6 g、红花6 g、生地黄12 g、茵陈15 g、垂盆草30 g、白芍15 g、赤芍15 g、连翘10 g、金银花10 g、金钱草30 g、海金沙15 g、郁金12 g、甘草6 g, 总有效率为92.3%. 邵寄民等[27]自拟清胆镇逆汤: 黄连、柴胡各5 g, 吴茱萸、制大黄、血竭各3 g, 黄芩、半夏、旋复花、木香、枳壳、白术各10 g, 白芍、赤芍、茵陈、白及各15 g, 代赭石30 g. 湿盛加苍术、厚朴; 热盛加龙胆草、蒲公英; 阴虚加石斛、麦冬; 气虚加党参、黄芪; 痛甚加五灵脂、延胡索.3.3 口服配合外治在PCS的治疗中, 一些医家不仅采用中药口服制剂, 还同时运用了针灸、灌肠、外敷等外治方法, 取得了更好的疗效. 粟喜然[6]在口服中药同时配合针灸, 分别取穴胆俞、阳陵泉、期门、太冲、丘虚、足三里等针刺或电针, 以疏通经络气血. 王其德等[28]用针刺配合耳穴贴压, 让患者取俯卧位, 皮肤常规消毒, 取隔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 进针40 mm深, 三焦俞、肾俞进针65 mm深. 针刺时针尖与皮肤呈45角斜对脊柱, 快速进针, 采用提插捻转法, 酸胀得气后, 留针30 min. 每日针刺1次, 10 d为一疗程, 休息3-5 d再进行第2疗程, 耳压法操作为将耳郭皮肤常规消毒, 用王不留行籽贴压于肝、胆、胰、脾、胃、十二指肠、大肠、小肠、神门、交感等耳穴上, 两耳交替贴压. 每周2次, 20 d为一疗程. 嘱患者每日按压耳穴数次, 至耳郭发热稍感疼痛为止, 约3-5 min. 胡晓生等[29]以口服中药配合针灸治疗, 中药以疏肝理气、化瘀止痛、和胃降浊为主: 柴胡15 g, 黄芩12 g, 赤芍、白芍各15 g, 延胡10 g, 大黄10 g, 丹皮15 g, 当归10 g, 姜黄9 g, 三七9 g. 针灸取穴日月(右)、阳陵泉、丘墟、肝俞(右)、胆俞(右)、期门、膈俞、中脘. 随证加减: 发热、黄疸、咽干口苦者, 加茵陈20 g, 栀子15 g, 胆草15 g, 针刺加曲池、支沟; 腹胀满不适、大便不通, 加炒莱菔子30 g, 厚朴10 g, 车前子15 g, 生大黄20 g(后下), 针刺加用足三里、大肠俞、小肠俞; 恶心呕吐明显者, 加竹茹10 g, 半夏10 g, 陈皮10 g, 针刺可加用内关、公孙、足三里; 泛酸灼热者, 加左金丸10 g, 仙鹤草10 g, 针刺加用天突、膈俞、内关. 李万鹏[30]运用口服中药配合针灸治疗, 中药以疏肝利胆汤加减: 柴胡10 g、郁金10 g、炒白芍15 g、枳壳10 g、黄芩10 g、丹参15 g、桃仁10 g、元胡10 g、片姜黄10 g、鸡内金10g、大黄5 g. 腹部胀满者加厚朴30 g、大腹皮15 g; 大便不通者加炒莱菔子30 g、生大黄5 g; 黄疸、口苦者加茵陈15 g、龙胆草10 g; 纳差食少者加炒麦芽20 g、焦山楂15 g; 恶心、呕吐者加制半夏10 g、竹茹15 g; 全身乏力者加党参10 g、黄芪15 g; 发热者柴胡加至30 g. 针灸取穴: 期门、内关、中脘、肝俞(右)、胆俞(右)、足三里、日月(右)、膈俞, 手法为: 期门、肝俞、胆俞、日月用泻法, 内关、中脘、足三里、膈俞用补法, 每日1次, 每次30 min. 李志英等[31]在给予患者一般常规治疗的同时加中药大承气汤保留灌肠: 大黄15 g, 炒莱菔子25 g, 桃仁、赤芍、当归各10 g, 厚朴、枳实、丹参各12 g, 芒硝20 g, 结果显示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刘乔平等[32]采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动力障碍, 内服自拟方如下: 柴胡、木香、川厚朴、砂仁、苍术、白芍各15 g, 炒枳壳、郁金、蒲公英各20 g, 川黄连、制大黄、五灵脂、陈皮各10 g, 蒲黄12 g(纱布包煎), 生甘草6 g. 加水适量浸泡30 min, 煮沸15-20 min, 滤渣取汁约150 mL, 加入沉香末1.5 g混匀待温度适中时服下, 每日3次, 10 d为一疗程, 服药期间忌食油腻、生冷食物. 外治方用金叶子、桂花矮陀、掉毛草、基拉木兰、茵陈蒿各50 g, 四块瓦、生藤、白芷、香薷各30 g, 大树跌打60 g, 大树1号40 g, 穿破石80 g, 对皮肤容易过敏者加紫草30 g. 煎煮器具须容积稍大并是广口为佳, 用一大块棉纱布将上述药物包裹并结扎好, 置入煎煮器具内加水适量浸泡30 min, 煮沸20 min, 待温度适中时以柔软、吸水性好的毛巾(或其他棉织物)蘸足药液, 做手术切口周围局部皮肤湿热敷, 每次约30 min, 每日3次, 10 d为一疗程. 结果显示, 全组总有效率为100%.3.4 中西医结合治疗有些患者在手术后出现了较急较重的并发症, 此时常应中西医结合治疗. 尹本如等[33]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术后奥狄括约肌狭窄, 治疗方法为术中用胆道探子轻柔、逐渐用力加压撑开, 用纤维胆道镜检查, 反复冲洗胆道、扩张胆道使附着的脓絮剥离, 并用甲硝唑溶液冲洗胆道, 术后12-18 h及早拔出胃管, 嘱患者进食, 及早恢复胃肠及胆道的功能, 并予33%硫酸镁溶液口服, 中药方药如下: 柴胡15 g, 黄芩15 g, 黄连15 g, 茵陈30 g, 虎杖15 g, 连翘30 g, 蒲公英20 g, 龙胆草15 g, 厚朴15 g, 郁金15 g, 大黄6 g(后下). 上方煎汁200 mL, 分2-3次口服或胃管内注入. 观察显示, 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括约肌成形术或胆肠吻合术. 赵斌等[34]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黄疸, 西医一般治疗为保肝, 抗感染, 合理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增强抗炎减轻炎性水肿, 重症使用黏膜保护剂, 防止应激性溃疡发生, 另有5例患者配合手术治疗, 中医采用辨证施治: 阳黄、湿热并重型方用茵陈四苓汤加减: 茵陈30 g, 茯苓15 g, 白术15 g, 泽泻15 g, 猪苓15 g, 大黄10 g, 枳实10 g, 金钱草30 g, 海金砂30 g, 甘草6 g; 急黄、热毒炽盛型方用茵陈蒿合黄连解毒汤加减以清热解毒: 茵陈30 g, 山栀15 g, 大黄10 g, 黄连10 g, 黄芩15 g, 金钱草30 g, 枳实15 g, 甘草6 g, 水煎服, 每日1剂. 手术患者于术后第1天开始服药, 水煎服, 每日1剂. 周德亮等[35]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根据患者症状轻重, 给予抗感染、解痉、对症处理等西医治疗, 并予患者口服自拟清胆汤: 柴胡、黄芩、枳实、姜半夏、白芍、连翘、金银花、蒲公英、大黄(后下)、芒硝(冲服), 伴胆总管小结石者加郁金、金钱草、海金沙, 伴黄疸者加茵陈、栀子,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 陈伟[36]将148例老年胆囊切除术者分成2组, 治疗组87例, 对照组61例, 两组患者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补充维生素, 合理应用抗生素等, 出现肠麻痹后, 治疗组同时采用中药经直肠滴入治疗: 枳实9 g、大黄10 g、槟榔15 g、旋复花10 g、半夏6 g、木香9 g、苍术10 g、大腹皮10 g、甘草6 g, 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7%, 明显优于对照组. 魏友松等[37]采用预防感染和支持疗法为基础治疗, 并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行气活血方治疗: 生大黄、川朴、枳壳各12 g, 赤芍20 g, 水蛭6 g, 丹皮、延胡索各20 g, 甘草10 g, 随证加减灌肠, 观察对手术产生应激性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结果显示干预组在控制血糖等指标方面优于对照组.3.5 其他张志明等[38]运用中蒙医结合治疗, 中医以疏肝利胆、行气活血、清利湿热为大法, 予方药柴胡15 g、枳壳10 g、木香10 g、当归10 g、赤白芍各10 g、虎杖10 g、金钱草10 g、白术10 g、茯苓10 g、鸡内金10 g、甘草10 g. 随症加减: 以疼痛为主者加元胡、川楝子; 压痛明显者加川芎、丹参; 泛酸呕吐者加竹茹、代赭石、生姜; 大便秘结者加大黄; 脾胃虚弱者去金钱草加党参、山药; 纳差腹胀者加麦芽、谷芽; 肝内结石者加生鸡内金、威灵仙; 瘀血阻滞者加桃仁、红花. 蒙医治疗: 患者服中药汤剂7例后开始服蒙药成药, 早晨空腹服浩道敦10丸, 中午服如希3 g, 晚上服苏斯7味散3 g, 用敖露盖13味丸3 g做引子送服. 以10 d为1疗程, 经过1疗程治疗后, 治愈39例(62.90%), 好转18例(29.03%), 无效5例(8.06%), 总有效率95.16%. 腹腔镜手术为胆囊切除术中的一种, 腹腔镜手术时CO2气腹对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可能会导致腹腔炎症的扩散, 不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 龚昭等[39]观察了黄芪注射液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他们将即将行胆囊切除术90例患者分成3组, 每组30例: 黄芪注射液腹腔镜手术组(A组), 腹腔镜手术组(B组), 非手术治疗组(C组). A组: 腹腔镜手术前3 d开始采用黄芪注射液20 mL加生理盐水500 mL, 每天1次静脉滴注, 共7 d; B组: 腹腔镜手术组, 围手术期内给予50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 不行中药治疗; C组: 非手术治疗组(阴性对照组), 结果术后第1天, A、B两组的 RRCR(红细胞C3b受体花结率)、RRIC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结率)及RTRR(肿瘤红细胞花结率)值与C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P<0.05). 后第4天, A、B两组上述指标与本组术后第1天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两组之间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4 结论中医药治疗PCS有着广泛的适应证和独特的优势, 由于从整体出发, 注意到患者在手术前后病变上的一致性与动态变化, 能从根本上调整机体阴阳、气血、脏腑功能的平衡, 根据不同的临床证候, 采用辨证论治, 因而疗效更全面持久. 我们在临床上发现关于本病部分患者存在一些错。
中药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100例
中药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100例摘要目的:探讨裴氏胆胰合症方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2002年4月~2009年5月收治胆囊切除术后消化不良并排除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和内分泌等疾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50例,消炎利胆片0.5g,3次/日,便秘者给予果导片0.3g,3次/日;腹泻者给予次碳酸铋0.6g饭前0.5小时口服3次/日,疗程两周。
治疗组100例采用中药裴氏胆胰合症方加味,水煎口服,2次/日。
结果:治疗组100例,总有效率100%。
对照组50例,总有效率60%。
结论:该药胆囊切除术后所致胆汁分泌障碍引起的消化功能减退患者的治疗是十分有效的。
关键词裴氏胆胰合症方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消化不良中药疗法胆囊切除是治疗胆囊疾病有效而安全的手术之一。
有人报道5%~40%行胆囊切除的患者几个月或几年后又出现胃肠道症状或复发,有与胆囊切除前一样的腹痛,甚至症状从未消失。
这些在胆囊切除术后仍然存在或重新出现的症状统称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1]。
笔者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100例疗效较好,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2002年4月~2009年5月收治胆囊切除术后消化不良并排除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和内分泌等疾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10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100例中,其中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后消化不良89例,结石阴性胆囊息肉行胆囊切除术后消化不良11例。
男34例,女66例;年龄29~68岁,平均49岁。
对照组50中男19例,女31例,年龄27~69岁,平均48岁,胆囊切除术45例,胆囊切除加胆管吻合术5例,经西药抗炎,补液及对症治疗后仍有部分症状存在。
临床主要表现为腹部不适、食欲不振、腹胀、腹痛、嗳气、恶心、腹泻等症状,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方式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
方法:服药期间暂时停用促胃肠动力药及其他助消化药物。
对照组:消炎利胆片6片,3次/日,口服。
小剂量胆宁片对胆囊术后综合征的治疗作用临床观察.
小剂量胆宁片对胆囊术后综合征的治疗作用临床观察【摘要】目的了解小剂量胆宁片对胆囊术后综合征的治疗作用。
方法将200例因胆囊炎、胆囊结石行单纯胆囊切除术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术后口服胆宁片,对照组80例不服药。
观察术后有否右上腹胀闷不适、胆总管有否扩张及肝功能情况,并进行对比、统计。
结果术后随访5个月,发现治疗组比对照组上述症状明显减少或减轻。
结论小剂量服用胆宁片,对减少右上腹胀闷不适症状、改善肝功能、减轻胆总管代偿扩张,有较明显的作用。
【关键词】胆宁片;胆石症;胆囊切除术;症状胆石症是一常见病。
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
目前对反复发作的、有症状的胆囊炎、胆囊结石,治疗仍以胆囊切除术为主要方法。
然而胆囊切除术后,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右上腹胀闷不适,甚或隐痛等症状,排除损伤、粘连、感染等其他并发症,临床上称之为胆囊术后综合征。
其中原因之一为胆管淤胆所致。
正常情况下肝脏每日持续不断地分泌胆汁约600~1 000 ml,由正常胆囊将胆汁储存并浓缩至约50~80 ml,当进脂肪餐时,在植物神经调节和体液因素(胆囊收缩素、胃泌素等)作用下,胆囊收缩,同时Oddi括约肌开放,胆汁被排入十二指肠内帮助消化。
但当胆囊切除后,胆囊原有的充盈、储存、吸收、排泄功能被消除,当Oddi括约肌未开放时,源源不断的胆汁便滞留在胆总管内,胆总管压力必然升高(B超可显示胆总管常有不同程度的扩张)。
一些对胆道压力改变较敏感的人便会出现右上腹胀闷不适感。
如何减轻、消除这些症状,本组试用术后口服胆宁片,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取自2007年6月-2008年8月本科收治的单纯性胆囊炎、胆囊结石200例,男77例,女123例,年龄21~74岁,平均58岁。
病史1个月~15年。
临床表现:急性炎症发作右上腹疼痛伴恶心、呕吐、发热61例;慢性炎症间歇性右上腹疼痛139例。
中药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100例
中药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100例
张慧芳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年(卷),期】2010(012)023
【摘要】目的:探讨裴氏胆胰合症方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
法:2002年4月~2009年5月收治胆囊切除术后消化不良并排除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和内分泌等疾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消炎利胆片0.5g,3次/日,便秘者给予果导片0.3g,3次/日;腹泻者给予次碳酸铋0.6g饭前0.5小时口服3次/日,疗程两周.治疗组100例采用中药裴氏胆胰合症方加味,水煎口服,2次/日.结果:治疗组10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50例,总有效率60%.结论:该药胆囊切除术后所致胆汁分泌障碍引起的消化功能减退患者的治疗是十分有效的.
【总页数】1页(P139)
【作者】张慧芳
【作者单位】730050,甘肃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医药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Meta分析
2.中医药辨治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3.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4.疏肝愈胆汤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50例疗效观察
5.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的效果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胆宁片经典病例 第1期
——庞智 苏州市立医院北区消化科
2014
胆宁片治疗口苦一例
• 患者,• 病史:既往“慢性胃炎”史10余年,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 病,无药物过敏史。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口苦,以晨起较剧,稍 感口干,纳差,伴胃脘隐痛,无恶心呕吐,无泛酸,大便偏干,三至四日 一行,平素脾气急躁,舌淡,苔薄,脉弦。 • 查体:神清,BP120/76mmHg,心肺(—),腹平软,剑突下压痛 (—),墨菲氏征(—)。 • 诊治思路:结合患者舌苔、脉象,属祖国医学“口苦”范畴,证属脾虚肝 郁,患者久患胃病,病久脾胃虚弱,运化失常,则见纳差,胃脘隐痛,土 虚木乘,加之患者平素脾气急躁,肝胆失疏,胆气上犯而口苦,肝胆火旺, 则口干便秘。舌红,苔薄,脉弦皆为脾虚肝郁之证。治以疏肝健脾,泻火 通便,方选胆宁片5# tid,香砂养胃丸8# tid, • 疗效观察:治疗两周后患者口苦明显减轻,纳可,无胃脘隐痛,大便一日 一行,遵方继服一月,随访至今为再发。
——刘泉 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中医科
2014
胆宁片
疏肝利胆 清热通下
利胆防石
胆宁片病例
胆宁片治疗多发性肝内胆管泥沙样结石一例
• 57岁女性患者 • 主诉:右上腹部及右肩胛隐痛一个半月 • 病史:有胆管泥沙样结石病史,患者一个半月前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右上腹 部隐痛,伴恶心,并向右肩胛下区放射,至今反复发作性右上腹及右肩胛隐 痛,口苦,进餐后隐痛加重,疼痛常呈持续性;食后饱胀不适,嗳气,厌食 油腻食物,无发热,无呕吐,在上级医院住院输液治疗,不定时服用茴三硫 片等药物。现胃纳一般,大便二日一行,便质干硬,睡眠可,今来我院门诊 就诊。 • 检查:B超检查肝脏形态大小正常,包膜光滑,实质回声均匀,管状结构显示 欠清晰,肝左叶肝内胆管内可见稍强回声团堆积,后方伴声影,肝右叶肝内 胆管内可见点状强回声伴声影。胆囊壁毛糙,门静脉不扩张。胆总管未见扩 张。 • 诊断:肝内胆管泥沙样结石(多发性),胆囊炎 • 治疗:给予胆宁片治疗,嘱饭后服,一次5片,一日3次。半月后,患者随访, 诉右上腹及右肩胛已基本无隐痛,口苦及恶心症状已大大减轻,餐后无饱胀 感不适感觉及嗳气症状。体检胆囊区(右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交界处)无压痛。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中医治疗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中医治疗目的:对中医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的方法及疗效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将我院2001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患者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方法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
結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2.22%,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中医治疗胆囊炎术后综合症具有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标签:胆囊切除;综合症;中医【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ive ra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in patients after cholecystectomy syndrome.Methods:Select 36 cases after cholecystectomy syndrome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01 to June 2014 as objectives. Randomly divided them into control group treated by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and observation group treated by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ompared the treatment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The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94.44% ,which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72.22%. P<0.05,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adopting TCM in treating postoperative cholecystitis syndrome has therapeutic effect,high safety,etc.,is worthy of clinical reference.【key words 】cholecystectomy;syndrome;TCM胆囊术后综合症指的是患者在胆囊手术之后出现的一系列并发症,主要症状有腹胀、嗳气、呕吐、食欲不振、右上腹或中上腹疼痛等。
浅析胆宁片对慢性胆囊炎治疗作用临床效果
浅析胆宁片对慢性胆囊炎治疗作用临床效果发表时间:2015-12-07T15:04:57.200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14期作者:崔勇[导读] 黑龙江省庆安县人民医院胆宁片治疗慢性胆囊炎有确切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黑龙江省庆安县人民医院 152400【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胆宁片对慢性胆囊炎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在2011 年1 月~2014年1 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给予口服胆宁片,治疗3个月后观察症状改善情况及彩超检查情况。
结果胆宁片对于改善上腹部或右上腹隐痛不适、肩背部隐痛、腹胀、嗳气、恶心、便秘等症状均有明显作用。
结论胆宁片治疗慢性胆囊炎有确切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胆宁片;慢性胆囊炎;临床观察慢性胆囊炎是普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上腹部或右上腹隐痛不适、肩背部隐痛、腹胀、嗳气、恶心、便秘等症状,并伴有彩超、CT等影像学检查改变[1]。
2011 年1 月~2014年1 月笔者应用胆宁片(上海和黄药业生产)治疗5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0例慢性胆囊炎病例均为来笔者所在医院外科就诊的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30例,年龄26~72岁,平均43岁,病程2个月~10年,平均3年。
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上腹部或右上腹隐痛不适、肩背部隐痛、腹胀、嗳气及恶心、便秘等临床症状,彩超检查示胆囊壁毛糙、胆囊壁增厚、排空功能减退或消失,或伴有结石[2]。
所有患者均愿意接受治疗并配合随访。
1.2方法口服胆宁片(上海和黄药业生产),5 片/ 次,3 次/d,饭后服用,疗程均为3个月,3个月后观察疗效,治疗前、后给予血白细胞、肝功能、彩超等检查,治疗期间应禁酒、忌辛辣油腻食物,停用其他利胆药物。
1.3疗效评定标准治愈:上腹部或右上腹隐痛不适、肩背部隐痛、腹胀等临床症状消失,无胆绞痛发作,且稳定未复发3 个月以上,彩超提示胆囊内壁正常;有效:上腹部或右上腹隐痛不适、肩背部隐痛、腹胀等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发作次数频率减少;无效:上腹部或右上腹隐痛不适、肩背部隐痛、腹胀等临床症状未见明显改善甚至加重者。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中医治疗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中医治疗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改变,人们的饮食也发生了结构性改变,不良饮食习惯者日益多见,由此所致胆囊疾病患者也有所增加,胆囊切除术临床应用广泛。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PCS)又称再发性胆道综合症,是胆囊切除术后临床常见症候群,约30%的患者术后会出现该症状,但很快消失,呈一过性。
少数患者发病后因病症自难缓解而需要进行积极治疗。
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以中医药柴胡疏肝汤加减方治疗PCS取得良好临床效果,为进一步探究其用药有效性及安全性,文章现以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入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2021年1月-2021年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40例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患者为研究对象。
病例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相关标准拟定,具体入选标准如下:(1)胆石症、胆绞痛等病症所致胆囊切除患者;(2)术后右上腹隐痛、钝痛,右侧肋弓称胀感,存在恶心呕吐、腹胀纳差等胃肠道症状,偶伴黄疸、发热或恶寒患者;(3)舌质红或暗紫,苔黄腻,脉弦有力;(4)超声诊断提示胆管壁增厚,回声增强,或伴炎性症状及其他手术改变,体检提示肝区叩痛。
病例排除标准:(1)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2)严重器质性病变者,如肿瘤病变、重度肝功能异常等。
随机将入选病例均分成两组,每组20例患者。
试验组:男6例,女14例;年龄20~80岁,平均(47.7±6.5)岁;胆囊已切除时间5 d~10个月,平均(42.6±8.2)d;胆囊切除原因为胆囊结石12例、慢性胆囊炎6例、胆囊息肉2例。
对照组:男7例,女13例;年龄22~76岁,平均(47.5±6.2)岁;胆囊已切除时间4 d~12个月,平均(43.4±8.5)d;胆囊切除原因为胆囊结石10例、慢性胆囊炎6例、胆囊息肉3例、胆囊腺肌症1例。
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表时间:2016-07-19T13:42:27.710Z 来源:《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年4月第7期 作者: 郭明浩 [导读] 从1992年全国胆囊结石的流行病调查资料显示,胆囊结石的收治率占普通外科住院病人的11.5%。
郭明浩 【摘 要】 目的 探讨胆宁片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共128例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 者,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观察组采用口服胆宁片配合清淡饮食,对照组给与心理疏导和饮食配合。结果 观察组患者 经过治疗后症状均完全消失。对照组有部分患者症状无明显减轻。结论 胆宁片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胆宁片; 疗效分析
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从1992年全国胆囊结石的流行病调查资料显示,胆囊结石的收治率占普通外科住院病人的 11.5%,且随着人民生活条件的提高,胆囊结石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胆囊切除是治疗胆囊结石的首选方法,效果确切[1]。尤其是腹腔镜 下胆囊切除术,已成为胆囊结石治疗的金标准。但是胆囊切除后约有25%-30%患者可出现一过性症状,如:右上腹闷胀、纳差、食欲不 振、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等,大部分可很快消失,约有2%-8%可因症状持续,而需要药物干预治疗。临床称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也 称胆囊摘除后遗症、再发性胆道综合症(RecurrentBiliary Tract Syndrome),系由于胆囊切除术后所出现的与胆系病变有关的临床症候群。 本研究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128例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胆宁片口服治疗 和心理疏导治疗,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讨论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是胆囊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近年来慢慢为普通外科医生所关注。正常情况下每日肝细胞及胆管分泌胆汁总共约 800-1200ml,首先通过肝内胆管运送到胆囊内,在胆囊内这些胆汁中的大部分水分和电解质被重新吸收,在人体暂不进食的情况下,胆汁得 以浓缩至50-80 ml和暂时储存。当人们吃进脂肪类食物后,在植物神经和胆囊收缩素、胃泌素等的综合作用下,胆囊收缩,同时Oddi氏括 约肌开放,浓缩的胆汁排入小肠,帮助消化食物。起到乳化及消化脂肪,刺激肠蠕动,中和胃酸作用。胆囊是胆汁的储存库,有调节胆道 内压力的作用,胆囊切除后,大部分患者胆总管可稍有代偿性扩大,管壁增厚,粘膜腺体肥厚增多,从而代替胆囊使胆汁在胆管系统时可 得到一定的浓缩。但是,少部分病人切除胆囊后,胆总管不能代偿性扩张,胆道系统突然缺少一个调节压力的中转站,肝脏分泌的胆汁没 有经过浓缩直接通过Oddi括约肌排入肠道,增加Oddi括约肌紧张度和胆管的压力,影响胆汁的排泄,部分对胆道压力升高比较敏感的患者 就会出现右上腹闷胀、纳差、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等一系列症状。大部分医生给患者解释为心理因素造成,给与心理疏导治 疗而延误病情。本研究结果显示单纯给与心理疏导配合清淡饮食治疗,在1月内缓解例数与观察组差别不大,但在后两个月差别越来越大, 说明部分患者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确实是因为心理作用引起,但大部分还是有功能性改变引起。胆宁片为上海和黄药业研制的一种中药制 剂,使用大黄、虎杖、青皮、陈皮、郁金、山楂、白茅根等纯中药成分,根据中医“胆病从肝论治”理论,结合药理和临床研究,具有疏肝利 胆、清热通下、利胆排石等功效。方剂中的青皮具有理气功效,能降低十二指肠张力,并能拮抗乙酰胆碱能神经紧张引起的收缩活力,大 黄具有利胆的功效,可降低Oddi氏括约肌的张力,明显降低了肝脏胆汁中B-葡萄糖醛酸酶活力,大大降低胆汁粘稠度,使胆汁通过胆道及 Oddi括约肌更顺畅,调节胆道压力,减轻胆囊切除术后临床症候群,还可起到防石排石作用[2-3]。 总之,胆宁片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44-550. [2] 朱培庭,张静喆,王以实等.胆宁片、胆通、熊去氧胆酸治疗气郁型慢性胆道感染、胆石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 志,1995.1:205- 209. [3] 杨培民、石更、费学明等,胆宁片对胆汁33.5kDa泡蛋白的影响.肝胆胰外科杂志,2002,14:96-97,99.
2.治疗方法 观察组给与口服胆宁片治疗,一天3次(三饭后),一次5片(有腹泻等症状可减为4组给与每周一次心理疏导治疗,共治疗3月。配合清淡饮食。所有患者每1月来院复查或电话回访一 次,具体询问腹部症状及饮食大小便情况。全部治疗结束后来院全面评估。
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128例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观察组64例,男23例,女41例,年龄22-78岁,平 均年龄55岁,对照组64例,男21例,女43例,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50岁。所有病例术前均经腹部彩超、上腹部CT、磁共振胰胆管水成 像(MRCP)等检查确诊,经充分术前准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胆囊切除术,其中开腹胆囊切除术(OC)6例,观察组3例,对照组3例。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122例,观察组61例,对照组61例。术中顺利,术后正常恢复,术后平均4-9天刀口拆线痊愈出院。术后1月来 院复查,128例患者均有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部分或全部症状。且经过腹部彩超、CT、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MRCP)、胃镜、血常规及血液 生化等检查排除胆管继发结石、急性胰腺炎及其他原因的病变。明确诊断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退出条件:①患者自行中断治疗或者合 并其它疾病影响继续治疗的患者。;②治疗期间不能继续按原定方案治疗的患者。该项研究开始前通过本单位伦理学委员会批准,取得患 者及家属的同意并签订治疗知情同意书。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
结果 治疗前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64例病人经口服胆宁片治疗后一月,大部分患者症状可缓解,饮食 好转,口服胆宁片后两月,绝大部分患者症状完全消失,少部分患者需要服用3月症状才完全消失。对照组全部治疗后有近一半病人症状缓 解,但有近一半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