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装在套子里的人》文本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装在套子里的人》
观照《装在套子里的人》文本细读中的现实意义
《装在套子里的人》作为外国小说的经典篇目,是披露沙皇专制制度统治下社会面貌的短篇小说,其对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的成功塑造,对社会现实的热辣讽刺使得其成为短篇小说中深度研究的不朽名篇,被选入人教版必修五外国小说鉴赏单元。
当然学习这样的名篇,我们需要一种审慎、严谨的态度,接下来就遵循文本细读的方法观照契诃夫这篇浓缩精品小说的现实意义,以求挖掘文本的最大价值。
一、深掘“文本套子”的现实指向意义
关于文本中“套子”二字内涵挖掘,历来都是通过“有形”到“无形”。
由有形的生活习惯表现,例如穿着(晴天穿雨鞋,带雨伞,穿棉大衣,眼戴黑眼镜,耳用棉花堵,脸藏在竖起的衣领里)、用具(伞、表、刀装在套子里)、出行(坐上马车,支起车篷)、住处(卧室像箱子,床上挂帐子,睡觉蒙头)等,而这些有形的套子直接渗透其人其心,体现在其职业(用所教的古代语言躲避生活)、思想(歌颂过去,歌颂从没存在过的东西,只信政府的告示和报纸文章,对不合规矩的事闷闷不乐)、论调(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而仅仅结合沙皇专制统治背景来探讨“套子”及其“装在套子里的人”的形象问题不是深度挖掘,我们需要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待。
那么,何谓更高?笔者认为,我们不仅要深掘“套子”是什么,更要思考“为什么”,也就是“套子”的时代意义,现实意义;“怎么做”,我们如何看待这种“套子”,其生命力是否仅仅局限在当时?
(一)“是什么”:
它是沙皇专制统治下的束缚人的“旧东西”,旧思想、旧生活、旧制度。
可以是当时现实的生存法宝,出于被动选择;也可以是大环境熏陶渐染下自身的思想、观念的主动附加,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文化性格”。
(二)“为什么”:
“套子”的产生是因为时代的催生,但是21世纪的今天我们应该清楚这种套子于当时于今天而言存在的影响力。
于当时而言,我们可以知道它既可以保护自己,也可以保护他人。
但毋庸置疑的是它同时也禁锢着自己和他人。
那么,我们思考19世纪的“套子”的现实意义就要思考这种“套子”从古至今未曾消失,我们今天仍然面对着这种禁锢,身边仍有诸如此类的“别里科夫”。
别里科夫是套子的现实载体,是这种“保护”与“禁锢”矛盾的统一体,正如王富仁先生在《关于<装在套子里的人>的几个问题》中说的那样:“别里科夫不是一个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相反,他倒是一个被压迫者,一个地地道道的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但从他的
具体的社会作用出发,他起到的却是百分之百维护当时专制主义政治统治的作用,其可怕的程度甚至超过现实的政治统治的本身。
”所以“套子”的意义就是既探究其时代意义又辩证看待其于今天的现实意义。
(三)“怎么做”:
针对“套子”的双重意义,笔者认为契诃夫在人物命名上跟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人物命名相似,都有一定的指对性。
“别里科夫”其实告诉我们面对当今生活中的“套子”,我们的态度应该是“别理”和“克服”。
这样一种巧合不得不说是一种艺术。
二、细究“外貌细描”的现实实践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细致观察、用心感悟生活,是写好细节的前提。
而《装在套子里的人》在细节描写方面对我们而言具有很大的学习实践意义。
因为细节描写归根到底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细节描写越生动,人物性格越突出,人物形象也就越鲜明,给读者留下的印象也就越深刻。
而《装在套子里的人》作为研究的经典篇目,塑造了经典的“套中人”形象,所以对于文本来说,仅仅探究其情节、主旨不能说算是对经典的研读,其人物典型塑造就是凭借其辛辣的笔法,细节的笔触传达出来的。
李准曾说:“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
”所以研读文本的人物细描手法自然应该成为深掘的一个角度。
探究文本会发现《装在套子里的人》其人物细描技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彰显特征绘肖像
细节描写赋予人物以生命,赋予情感以活力,赋予中心以光华。
细节描写绝不是泛泛选取几个小点一味刻画,需要再现生活画面。
《装在套子里的人》之所以刻画“别里科夫”典型真实就在于其文字和人物的性格、身份、年龄等相一致,符合当时的生活实际。
而契诃夫又选取令人感受最深的细节文字,渗透真挚情感,尽情敞开心扉,“即使在顶晴朗的天气出门上街,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
他的雨伞总是装在套子里,怀表也总是装在一个灰色的麂皮套子里,遇到他拿出小折刀来削铅笔,就连那小折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小的套子里的。
他的脸也好像蒙着一个套子,因为他老是把脸藏在竖起的衣领里面。
他戴黑眼镜,穿绒衣,用棉花堵上耳朵。
他一坐上出租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来。
”
果戈理说:“成功的肖像描写,是理解人物性格的一把钥匙。
”契诃夫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就是抓住了别里科夫与众不同之处,所以才塑造其鲜明独特的个性特征,避免“千人一面、万人一腔”的弊端。
“别里科夫跟我同住在一所房子里。
他的卧室挺小,活像一只箱子,床上挂着帐子。
他一上床就拉过被子来蒙上脑袋。
房里又热又闷,风推着关紧的门,炉子里
嗡嗡地叫,厨房里传来叹息声——不祥的叹息声……他躺在被子底下,战战兢兢,深怕会出什么事,深怕小贼溜进来。
他通宵做恶梦,到早晨我们一块儿到学校去的时候,他没精打采,脸色苍白。
”
文中大笔浓墨对别里科夫的外貌形象进行描写,仅仅这段文字,一个套中人“囚”徒跃然纸上。
之所以鲜活是因为再现的是其生活中的点滴言行,具有画面感和真实感。
(二)细化动作传精神
老舍说:“描写人物最难的地方是使人物立起来,我们须随时用动作表现出来……人物的感诉力才能深厚广大。
”《装在套子里的人》中不仅塑造了核心人物别里科夫,还在其身边安插了其他鲜明人物来凸显他。
比如文中描写华连卡这个与“套子”格格不入的人物时的典型动作刻画,“她两手叉着腰,走来走去,笑啊唱的,翩翩起舞。
她带着感情唱《风在吹》,然后又唱一支抒情歌曲,随后又唱一支……”这样有意为之,华连卡则在周围沉闷的套子氛围中间显得横空出世,她“活泼极了,谈笑风生,老是唱小俄罗斯的抒情歌曲,老是哈哈大笑”,契诃夫把这个女郎拉进这个无形的套子,是为了把这个“女神”和未婚的别里科夫导向婚姻的前景。
让这样一个生命力旺盛,对一切成规毫无顾忌的姑娘和死气沉沉的别里科夫谈恋爱,简直就是艺术的突兀。
而这种活力和沉闷的鲜明对比就是通过对华连卡和科瓦连科这两个外来人的动作刻画,文中关于别里科夫和柯瓦连科的言行举止细节刻画可谓妙笔。
当柯瓦连科皱起眉头、冷冷地说“请坐”时,别里科夫沉默地坐了十分钟光景,然后开口了。
当柯瓦连科坐在那儿生闷气,一句话也不说,别里科夫等了一会儿,然后压低喉咙,用悲凉的声调接着说。
当柯瓦连科生气地问“您到底要怎么样?”时,别里科夫说“我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忠告您”。
当柯瓦连科涨红了脸说:“谁要来管我的私事,就叫他滚”时,别里科夫脸色苍白,站起来说:“我请求您在我面前谈到上司的时候不要这样说话,您对上司应当尊重才对。
”
当柯瓦连科生气地瞧着他说:“难道我对上司说了什么不好的话?”,“请您躲开我,我是光明正大的人,不愿意跟您这样的先生讲话,我不喜欢那些背地里进谗言的人”时,别里科夫心慌意乱,匆匆忙忙地穿上大衣,脸上带着恐怖的神情。
这样一系列人物的动作刻画使得中心人物和次要人物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了文本主旨。
(三)契合个性选语言
《装在套子里的人》在精炼、形象和个性化的语言描写方面独树一帜,正如鲁迅所说:“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
”人物语言本不属于口语化表达,而是一种书面化表达,使用中注意对主题的凸显要自然适当,而且要体现“我是谁”。
《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一处语言描写:
他(别里科夫)总要摇摇头,低声说:“当然,行是行的,这固然很好,可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别里科夫的这句“可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的语言细节描写堪称典范,这句话的大意在小说重复了九次之多。
寥寥数字十分精当地表现出了套中人封闭怀旧、胆小多疑、极力维护旧秩序的思想性格特征。
(四)再造想象升主旨
描写注重培养想象和联想能力。
没有想象就没有生动的描写,没有想象就没有好文章。
他人的讲述或描写、媒体影像中的演绎等等,与自己描写的事件组合起来,通过再造,加以心理等描写手法,完成对细节的描写,达到意蕴悠长的表达效果。
比如《装在套子里的人》中这响亮而清脆的“哈哈哈”就此结束了一切事情……“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
——像那样的感情,我们很久很久以前做小孩子的时候,遇到大人不在家,我们到花园里去跑一两个钟头,享受完全自由的时候,才经历过。
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这样的小说结局发人深思,留白无尽,而且采取辛辣反讽的修辞让人感觉这是怎样一个吃人社会,这是怎样一个憋闷环境。
三、慎思“文本原著”的完整价值意义
我们知道课本选文《装在套子里的人》只是小说的节选部分。
因为教材篇幅的限制,我们在解读小说主旨时有时并未向学生完整阐述小说情节,而有时这样的删减节选恰恰影响我们的解读。
在文本解读中师生不能直接在课文中找到故事的现实背景,转而到文本之外去找寻背景资料。
而且《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材中的课文删除了小说的开头和结尾,让别里科夫故事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无形中就将小说的双层叙事结构变成了单层叙事结构,文本的空白和不确定性大大减少,读者的生成空间也相应变小,课文的艺术魅力自然也逊色不少。
所以笔者认为在进行小说学习时应该突破、超越教材,给学生以课外相应的补充,让学生全方位把握文本,从细节剖析文本,感悟主旨,思考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