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的方法解读外国文学作品

合集下载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外国文学教学中的比较文学眼光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外国文学教学中的比较文学眼光

文化 和 文 学 , 突 破 了单 一 文 化 的封 闭 与瓶 颈 , 发 展 了
思维 的广度和 深度 。利 用 比较 文学 的方法 感 受作
品, 町 以提 升 学 生 的 审 美 情 趣 和 审 美 能 力 。 同 时 也 让学 生 学 会 借 助 比较 的 眼 光 来 理 性 思 考社 会 现 实 及
中就 选 择 了《 长 亭送 别 》 和《 罗密欧与朱丽叶 》 一 中一
二 、教 学 设计 中 比较 文 学 的研 究方 法
外、 一离一聚 、 一悲 ~喜两个 戏剧选 段 , 对应 了爱情
这一人文话题。“ 旧I t时 光 ” 则 选 了 彭 斯 的《 旧I i i 的 时光》 、 朗 费 罗 的《 箭 与歌 》 和冯 至 的《 别离 》 三 首 抒 情
容并 蓄 的研 究 视 角 。 比较 文 学 的研 究 纳 入 了 异 质 的
外 国 文学 实 质 上 是 翻 译 文 学 , 是 经 过 译 者 第 二 次 创 作 的作 品 , 译作 不可 避 免 地 打 上 译 者 的理 解 、 风 格等个人色彩 , 不 同 的 译 本 所 呈 现 的 文 学 样 貌 是 不 可能完全相同的 , 有 些 甚 至 南 辕 北 辙 。 外 国 文学 作
每每到了高三 复习 , 遇到 与前两年 所学 内容 相 似的知识 , 让学生回忆 曾在何时何处学过 , 只有极少
品 的这 一 特 征 也 带 来 了 一 种 必 然 的 比较 , 即译 本 的
文化修养 , 强调跨 民族 、跨文化 和跨学科 , 使各个文
学 文 化 体 系进 行 建 设 性 的 对 话 成 为 了可 能 。这 种 比
较 文 学 的 眼光 可 以 全 面 拓 宽 学 生 的 视 野 , 了解 外 国

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的比较

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的比较

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的比较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

2. 学生能比较分析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在主题、表现手法、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异同。

3. 学生能了解世界文学视野下的中国文学地位及贡献。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对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进行深入分析的能力。

2.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文学作品的见解和评价。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中外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和推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中外文学的热爱和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素养,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

3.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在多元文化中汲取有益的精神营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比较文学鉴赏课,旨在通过对比分析,帮助学生拓宽文学视野,提高文学素养。

学生特点:初中生,具有一定的文学基础和阅读能力,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

教学要求: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比较文学鉴赏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素养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外文学作品,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导入:简要介绍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及特点,激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

参考教材章节:外国文学发展简史、中国文学发展简史2. 主体内容:a. 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的主题比较- 教学内容:探讨中外文学作品中爱情、友情、家庭、成长等主题的异同。

- 参考教材章节:外国文学作品选读、中国文学作品选读b. 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的表现手法比较- 教学内容:分析中外文学在叙事、描写、抒情等方面的特点及差异。

- 参考教材章节:外国文学作品选读、中国文学作品选读c. 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的价值观念比较- 教学内容:讨论中外文学作品中反映出的道德观念、人生哲学等价值观念。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马尔克斯:《百年孤独》内容梗概由于害怕像姨母与叔父结婚那样生出长尾巴的孩子,婚后很久乌苏拉才与何塞同房。

他们是马贡多的第一批居民。

吉卜赛人给马贡多带来各种新奇事物,何塞被磁铁等东西迷住了。

他想要开辟出一条道路,把马贡多与外界连接起来。

当发现这是个四面环海的小村,他因痛苦不能自拔而精神失常。

布恩迪亚家族的第二代有两男一女。

老大何塞是在来马贡多的路上出生的,老二奥雷良诺生于马贡多,从小就有预见事物的本领。

阿卡迪奥曾随吉卜赛人出走,回来后和家里的养女蕾蓓卡结婚,最后被人暗杀。

奥雷良诺参加了内战,成为赫赫有名的上校,年老时回到马贡多。

他也像父亲一样迷上了炼金术,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

女儿阿玛兰塔终生未嫁,一生都陷在对爱情的渴求和恐惧之中。

第三代人只有何塞的儿子阿卡迪奥和奥雷良诺的儿子奥雷良诺何塞。

前者竟爱上自己的生母,几乎酿成大错,后来被保守派军队枪毙。

后者热恋着自己的姑母阿玛兰塔,因无法得到满足而陷入孤独之中,最终也死于乱军之中。

第四代即是阿卡迪奥与人私通生下的一女两男。

女儿俏姑娘雷梅苔丝有着非凡的美貌,最后乘风而去。

两个男孩阿卡迪奥第二和奥雷良诺第二是孪生兄弟。

阿卡迪奥第二在美国人开办的香蕉公司里当监工,他曾带领三千多工人罢工,亲历过大屠杀。

奥雷良诺第二是个浪荡子。

第五代是奥雷良诺第二的二女一男,长子何赛阿卡迪奥儿时便被送往神学院学习。

母亲死后,他回家靠变卖家业为生。

他发现了乌苏拉藏在地窖里的金币,从此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不久便被歹徒杀死。

大女儿梅梅与人私通,后来怀着身孕被送往修道院。

小女儿阿玛兰塔乌苏娜早年在布鲁塞尔上学,婚后回到马贡多。

第六代梅梅送回的私生子奥雷良诺布恩迪亚爱上了姨母阿玛兰塔乌苏娜,并发生了乱伦关系,后者生下了一个长着一条猪尾巴的男孩后大出血而死。

长猪尾巴的男孩就是布恩迪亚家族的第七代继承人。

他被一群蚂蚁围攻并吃掉。

一场突如其来的飓风把整个儿马贡多从地球上刮走,从此这个村镇就不复存在了。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

教堂山会议:1958年9月,国际比较文学协会在美国的北卡罗来州教堂山举行第二届年会,韦勒克在会上做了题为《比较文学的危机》的书面发言,即所谓美国学派挑战性的宣言。

阐述了美国学派的观点,对传统的比较文学观点进行了批评,从而引起了国际上历时十余年的辩论,导致比较文学在理论上更趋成熟,促进了学科的健康发展。

教堂山会议成为比较文学发展史的一个转折点。

平行研究平行贯通法:平行指的是没有事实关系的不同文学现象之间的类同互衬和对比的研究;贯通指将这些不同的文学现象打通贯穿起来,在它们之间建立逻辑上理论上的关系。

阐发研究:比较文学中的一种研究类型,最先由我国台湾学者提出,包括用外来的(本民族的)文学理论来阐发本民族的(外来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不同民族文学理论的相互阐发和别的学科及理论来对文学进行阐发、解释文学现象。

是一种双向的、相互的阐发,通过具体的、细微的研究来说明基本道理。

视域融合:作者的原始视域与理解者的当下视域对话、融合,产生新的意义。

并且对话的不断进行会使融合持续,呈现出理解的开放性特征。

阐发研究方式:作品阐发、理论阐发、科际阐发和综合阐发1作品阐发:运用西方文学理论对中国文学现象、作品进行阐发,或者运用中国传统文学观念对西方文学现象、作品进行解读2理论阐发:不同文明之间文学理论的相互阐发3科际阐发:跨越文化界限借用其它学科理论来展开对文学作品或文学观念的阐发。

(单向)(4)综合阐发:将中、西以及一些学科加以打通,广泛征引古今中外的文学观点、哲学观点以及文学作品等,探讨某些共同规律。

接受研究接受屏幕:当作品与读者相接触,首先遭遇的就是读者的“接受屏幕”。

每一个读者都生活在一个纵的文化历史发展与横的文化接触面构成的坐标中,这一坐标构成了他独特的,由文化修养、知识水平、欣赏水平以及个人经历等所构成的“接受屏幕”,这一屏幕决定了作品在他心目中哪些可以被接受而发生共鸣,哪些可以激发他的想象力而加以再创造,哪些被排除在外。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内容梗概叶甫盖尼奥涅金生长在一个俄国贵族家庭里。

他过的是花花公子的浪荡生活,整天周旋于酒宴、舞会和剧场,追逐女性、逢场作戏构成了他生活的主题。

然而,他的性格和爱幻想的天性,与众不同的怪癖,辛辣而冷淡的才气,又使他对上流社会的花花世界感到厌倦,终日郁郁寡欢,陷入忧郁病状态中。

他受启蒙主义思想影响,不满现实,怀疑一切,他也不满自己,想寻求一条出路。

为此,他曾从事创作,又尝试农事改革,但由于他缺乏恒心和毅力,以及明确的生活目标,干什么都半途而废。

为了继承叔父的财产,奥涅金来到了乡下。

在那里,他与连斯基成为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并结识了女地主拉林娜一家。

拉林娜的大女儿达吉亚娜是一个温柔敦厚、感情丰富而纯真的姑娘。

她受俄罗斯传统文化的影响,热爱大自然,喜欢沉思冥想,爱读理查生和卢梭的小说,追求个性解放。

这样一个可爱的姑娘爱上了奥涅金,并向他大胆地表露爱情,但早已对爱情厌倦和怀疑的奥涅金以不愿受家庭束缚为名拒绝了达吉亚娜的求爱。

不久,奥涅金出于恶作剧,在舞会上向达吉亚娜的妹妹、连斯基的未婚妻奥尔加大献殷勤。

连斯基一气之下要与奥涅金决斗,奥涅金竟然接受了战书,并在决斗中亲手杀死了自己最好的朋友。

发生了这样的惨剧之后,奥涅金只好离开地主庄园。

在过了一段漂泊生活之后,他又回到了彼得堡。

在一次舞会上,他与达吉亚娜重逢。

此时的达吉亚娜已嫁给一个年老的将军,成为上流社会里最受欢迎的女皇。

奥涅金被达吉亚娜在社交界的地位和高雅的气质所倾倒,自以为深深爱上了她,并对她展开了热烈的追求,但达吉亚娜却反应冷淡。

最后,奥涅金不顾一切来到了公爵府,在那里,达吉亚娜回绝了奥涅金的求爱,并深刻地指出:奥涅金追求她只是为了满足可鄙的虚荣心,他从来没有认清爱情的位置,他追求的只是幻影式的虚荣。

此外,她虽然爱她,但现在她已嫁了别人,便要一辈子对丈夫忠诚。

研究综述《叶甫盖尼奥涅金》是普希金的代表作。

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学科界限及比较文学学科

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学科界限及比较文学学科

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学科界限及比较文学学科引言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学界的相互影响和交流日益频繁。

随着比较文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文学作出跨越国界的比较,并研究作品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这种跨文化研究的兴起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问题:比较文学和外国文学的界限究竟在哪里?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本质是什么?本文旨在探讨这些问题。

比较文学和外国文学的界限在研究文学的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个问题:什么属于外国文学,什么又属于比较文学?一般来说,外国文学是指来自其他国家的文学作品,而比较文学则是指研究不同文学体系、文化传统和语言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学科。

因此,可以说外国文学是比较文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材料,而比较文学是在外国文学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的。

但是,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之间的界限并不是十分明确。

在比较文学的研究中,我们可能会发现一些不属于外国文学的文学作品也被纳入了研究范畴之中。

例如,中国古代文学与西方文学的比较,这既不是在研究外国文学,也不是在研究西方文学,更多的是在研究两种不同文化传统之间的异同和相互影响。

因此,我们可以说,比较文学是广义的外国文学。

比较文学学科的本质既然比较文学和外国文学之间的界限并不是十分明确,那么作为学科的本质又是什么呢?从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来看,它涉及到不同文学体系、文化传统和语言之间的相互作用。

从研究方法来看,比较文学需要有一定的跨文化研究能力,能够对不同文化传统、语言、历史背景进行分析和比较。

因此,我们可以说,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它的本质是跨文化研究。

对于文学来说,虽然它每个时期和每个国家的名字都不一样,但是它的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

文学始终是人类面对生命的反思,不断寻找自我和世界的意义。

而比较文学,则通过对不同文学体系和文化传统的比较,来深入探究这种反思的方式和表现。

结语比较文学作为一门跨文化研究的学科,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和思考。

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学界的相互影响和交流日益频繁,比较文学也愈加重要。

《比较文学》题集

《比较文学》题集

《比较文学》题集一、选择题(每题10分,共100分)1.下列哪一项不是比较文学的研究范畴?A. 不同国家文学之间的比较研究B. 同一国家不同历史时期文学的比较研究C. 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之间的比较研究D. 文学作品内部的结构分析2.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主要关注的是:A. 文学作品之间的主题相似性B. 文学作品之间的风格差异C. 文学作品之间的直接和间接联系D. 文学作品的社会文化背景3.下列哪位学者是比较文学“平行研究”方法的重要推动者?A. 梵·第根B. 韦勒克C. 雷马克D. 艾略特4.“主题学”在比较文学中主要研究:A. 不同文学作品中相同或相似主题的表现B. 文学作品中的主题如何随时间变化C. 文学作品中的主题如何反映社会现实D. 文学作品中的主题与作者生平的关系5.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流浪汉小说”这一跨国文学现象?A. 《堂吉诃德》B.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C. 《西游记》D. 《鲁滨逊漂流记》6.“形象学”在比较文学中主要研究:A.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塑造B. 文学作品中的异国形象描绘C. 文学作品中的自然景象描写D. 文学作品中的社会形象反映7.下列哪位作家的作品常被用于比较文学中的“跨文化研究”?A. 莎士比亚B. 杜甫C. 卡夫卡D. 鲁迅8.“译介学”在比较文学中主要研究:A. 文学作品的翻译技巧B. 文学作品在不同文化中的接受与影响C. 文学作品的传播途径D. 文学作品的版本研究9.下列哪一项不是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特点?A. 跨越不同文学体系B. 跨越不同艺术形式C. 跨越不同学科领域D. 局限于同一文化圈内10.“接受美学”在比较文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A. 研究文学作品在不同文化中的接受情况B. 研究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C. 研究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D. 研究文学作品的内部结构二、填空题(每题10分,共50分)1.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其研究范围跨越了______、______和______三大领域。

中外文学作品比较

中外文学作品比较
拓宽研究视野:超越单一文化背景,拓宽研究视野,提高研究深度
创新研究方法:借鉴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研究方法,创新研究方法,提高研究质量
培养跨文化能力:培养跨文化沟通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
汇报人:
感谢您的观看
古希腊罗马时期:荷马史诗、古希腊悲剧、古罗马喜剧等
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戏剧、但丁《神曲》等
浪漫主义时期:拜伦、雪莱、济慈等诗人的作品
现代主义时期:卡夫卡、乔伊斯、普鲁斯特等作家的作品
中外文学交流与影响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佛教传入中国:带来了印度文学的影响
古代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文学的交流与传播
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注重外在表现,强调个性解放,如《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简·爱》中的简·爱等。
中外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差异:中国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具有强烈的道德观念和责任感,而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则更加注重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
中外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共同点:无论中外,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都反映了作者对社会、人生、人性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中文作品:注重意境,含蓄内敛,注重情感表达
中文作品:多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富有诗意
英文作品:多用直接描述,注重细节刻画,真实生动
英文作品:注重逻辑,直接明了,注重理性思考
04
中外文学在当代的影响与价值
中外文学在当代的影响
激发创新:中外文学在当代仍然具有激发创新的作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数字化阅读: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阅读将成为主流,中外文学作品也将更加方便地传播和阅读。
跨文化交流:中外文学作品的交流将更加频繁,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作品将相互影响,共同发展。

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学科界限及比较文学学科定位

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学科界限及比较文学学科定位

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学科界限及比较文学学科定位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是两个相关但不同的学科。

下面将对两个学科的界限和定位进行详细比较,并探讨它们在当代学术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比较文学是研究不同文化中文学作品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跨文化和跨国界的文学交流和互动,研究各种文化中的文学传统、主题和形式,并进行比较和对照分析。

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包括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语言的文学作品,旨在探究它们之间的异同和相互关系。

比较文学的方法通常是通过比较不同文学作品的主题、风格、意义和结构等方面来揭示文学作品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相比之下,外国文学主要研究某一国家或地区的文学作品和文学传统。

它关注的是特定文化和语言背景下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通过深入研究某一国家或地区的文学,来理解和分析该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特点和社会背景。

在外国文学学科中,研究者通常会对特定国家或地区的文学作品进行详细的阐释和分析,关注作品的原著性质和深层意义。

总的来说,比较文学更注重跨国界和文化传统的研究,旨在发现不同文化之间的文学联系和相互影响;而外国文学则更注重深入研究特定国家或地区的文学作品,以揭示其独特性和特殊文化背景。

因此,比较文学可以视为一种“横切面”的研究,而外国文学则是一种“纵向”的研究。

在当代学术界,比较文学及其研究方法逐渐受到重视。

比较文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下的文学传统,还可以为文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比较文学的研究可以揭示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流,帮助文学界更好地理解全球化的文化环境下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意义。

此外,比较文学还可以促进文学研究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通过跨文化的对话和反思,拓展和丰富研究范围和方法。

然而,比较文学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争议。

首先,在进行比较文学研究时,研究者需要具备深入了解多种语言和文化的能力,这对于研究者的语言和人文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其次,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尚不成熟,研究者常常面临到底如何比较作品、如何选择比较对象以及如何解读比较结果等问题。

“生生死死的恋爱”——从《罗密欧与朱丽叶》看殉情主题作品

“生生死死的恋爱”——从《罗密欧与朱丽叶》看殉情主题作品

摘要作者站在世界文学的角度,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论述中外文学一个常见的母题--殉情主题。

通过对《罗密欧与朱丽叶》及其他几部经典名著的解读与阐发,发掘殉情主题的悲剧意义和审美价值。

情感精灵们在强大的社会力量面前,凭着感情的真挚热烈、追求的执著和性格的倔强不屈,他们选择了殉情。

正是这最后的选择,使得他们生命中所萌发出的爱,成了一种“生生死死的恋爱”,撼人心魄可歌可泣;并升华而为信仰的高度,情感精灵们的生命本身也获得存在的价值。

关键词殉情主题生生死死情感精灵最后选择《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著名的悲剧作品,创作于1594 年,在莎士比亚的前期创作中占有很突出的地位。

剧中讲,维洛那城中两个名门巨族的一双纯情男女——蒙太古家的罗密欧与凯普莱特家的朱丽叶,在一个化装舞会上巧遇了。

他们一见钟情,如痴如醉,但却不能公开爱情。

因为,他们所属的家族之间有着“累世宿怨”,经常纷争械斗。

他们只能在神父的帮助下,秘密结合。

谁料,由于杀死了寻衅滋事的提伯尔特——朱丽叶的表兄,罗密欧受到驱逐,一对恩爱的情侣不得不痛苦分离。

不久,朱丽叶的父母为她议婚,逼她嫁给他人。

为了逃婚,也为了能与罗密欧长久相聚,朱丽叶勇敢地服下了假死药。

由于误传,身在外地的罗密欧以为爱人已死,悲痛万分、万念俱灰中买下了剧毒药。

他赶回维洛那,冲进凯普莱特家的墓地,在朱丽叶身旁服下了毒药。

朱丽叶醒来,见罗密欧已死,便拔出罗密欧的匕首自杀了。

这的确如开场诗所说,是“一段生生死死的恋爱”。

男女之间的真情、深情、痴情,竟至他生我亦生、他死我亦死的程度,怎不令人感动,怎不令人钦佩!在这里,这种“生生死死的恋爱”的执著追求,实际上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男女情感,它升华而为一种信仰,一种人生价值境界,成为人人景仰、人人叹为观止的精神品格。

唯其如此,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生生死死的恋爱”主题,亦即殉情主题,无论中外文学,总是在被不断地表现着,赞颂着。

据梁立基、陶德臻主编的《外国文学简编》[亚非部分]修订本记载,早在公元7 世纪时,阿拉伯的贞情诗人盖斯·本·穆劳瓦哈(公元?—约688)就曾用自己的生命吟咏过殉情主题。

从比较文学角度分析《红旗谱》

从比较文学角度分析《红旗谱》

《红旗谱》作为十七年文学的代表作品,在中国近、现、当代文学史上有着较高的艺术成就和丰富的艺术内涵。

《红旗谱》成功地塑造了三代农民的英雄形象,特别是横跨两个时代的农民英雄朱老忠的形象。

朱老忠是闪烁着夺目光彩的“这一个”,是长篇小说园地中不多见的成功典型。

整部作品凸显了浓郁的民族风格。

另外,综合作品中“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的民族传统精神,充满浓厚地方色彩的冀中平原深广背景等,该书称得上是一部反映北方农民革命运动的史诗式作品。

当前《红旗谱》的研究由单一的文本阐释走向了多方位、深向度的交叉学科的研究。

有关《红旗谱》的比较研究是当代研究高潮阶段的新成果,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对比研究中比较醒目的是《红旗谱》与同时代作品相比,如与同为红色经典的《青春之歌》、《红岩》、《红日》的比较;争议较大的是跨时代的比较,集中在《红旗谱》与《白鹿原》的比较研究上,甚至形成了“抑《红》扬《白》”说。

对于革命历史题材同时代作品的比较,这类论述有:《叙述成长--〈红旗谱〉、〈青春之歌〉〈三家巷〉叙事比较》该文认为:《红旗谱》、《青春之歌》、《三家巷》关于成长的叙事经验都来源于社会历史意识,具有“史”的可信度,“史传合一”是共同的叙事规范。

但三部作品的叙事语言各具特色,有很大的不同。

《红旗谱》以阶级斗争为叙事动力,由农村说书艺人线性叙述朱老忠“在斗争中成长”,是史传语言,较有历史感;《青春之歌》以思想领路人推进叙事,由思想工作者线性叙述林道静“在受教育中成长”,是理性语言,少文采有说教味;《三家巷》则以生活网结点的异动和松解为叙事动力,由中学生诗人扇形叙述周炳“在生活中成长”,是诗性语言,极富抒情性。

《“史诗性”中的创作缺憾--对三部当代长篇小说的比较考察》一文从史诗性的长篇创作规律出发,对比了《红旗谱》、《青春之歌》、《白鹿原》三部长篇的创作,认为《红旗谱》史诗性创作的缺憾在于:“人物塑造的类型化”。

程光炜在《重建中国的叙事--〈红旗谱〉、〈红日〉、〈红岩〉的创作策略》中认为:“虽说政治话语塑造了《红旗谱》的主题思想,却没有完全左右其叙事的机制。

《外国文学教案》

《外国文学教案》

《外国文学教案》一、引言1.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外国文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外国文学的发展脉络,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阅读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外国文学的基本概念、重要作家、作品以及文学流派。

二、古代文学1. 概述:介绍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等时期的文学特点及代表作家。

2. 教学重点:荷马史诗、古希腊悲剧、莎士比亚戏剧等。

3. 教学难点:古希腊、古罗马文学的历史背景及对现代文学的影响。

三、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 概述:介绍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特点及代表作家。

2. 教学重点:但丁《神曲》、莎士比亚戏剧、莫里哀喜剧等。

3. 教学难点: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思想内涵及艺术特点。

四、启蒙时期文学1. 概述:介绍启蒙时期文学的特点及代表作家。

2. 教学重点:伏尔泰《哲学字典》、卢梭《社会契约论》、歌德《浮士德》等。

3. 教学难点:启蒙时期文学的思想内涵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五、19世纪文学1. 概述:介绍19世纪文学的特点及代表作家。

2. 教学重点:雨果《悲惨世界》、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等。

3. 教学难点:19世纪文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注意事项:1. 教案内容应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 鼓励学生在课堂内外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文学作品。

4. 定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六、20世纪文学1. 概述:介绍20世纪文学的特点及代表作家,包括现代主义、魔幻现实主义、荒诞派等文学流派。

2. 教学重点: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卡夫卡《变形记》、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等。

3. 教学难点:20世纪文学的多元化和创新性。

七、美国文学1. 概述:介绍美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及代表作家,包括独立战争时期、内战时期、20世纪初等不期的文学作品。

外国文学教学中运用比较文学原理的思考

外国文学教学中运用比较文学原理的思考

外国文学教学中运用比较文学原理的思考胡小英(河池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广西宜州546300)摘要:目前外国文学教学面临的困境是教学时数少而教学容量不变;学生思想活跃。

而一些教材现点陈旧、教师知识更新慢、教学方法单一。

本文旨在探讨外国文学教学中如何运用比较文学原理。

实现学科渗透。

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外国文学教学比较文学原理平行研究.i t-受研究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是高校文科专业必修课程,然而,由于诸多因素的原因,目前高校外国文学课程面临着这样的矛盾和困境:教学时数减少,教学内容、容量不变;学生就业压力大、无暇大量阅读名著。

学习目的呈功利性、心气浮躁,而外国文学教学又要承担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培养健全人格的任务;学生思想活跃、思维多元化。

反观我们的教学实际。

一些教材观点陈旧、教师知识更新慢、教学方法单一。

如何利用有限的教学时数实现最大化的授课量?如何运用比较文学原理进行外国文学教学.以实现学科渗透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在教学中尝试用最为常见的平行研究、接受研究等比较文学原理进行外国文学教学。

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事实上。

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文化一般都不是孤立的。

前苏联学者日尔蒙斯基认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过程具有共同性和规律性的思想.是对各民族文学进行历史比较研究的基本前提。

”纵观世界各民族的文学发展史.在文字还没出现之前,神话是最早的文学样式之一。

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

叫I】神话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初民的生活、思想、习俗、宗教、仪式及心理,比较不同民族神话的异同点是神话教学常采用的方式和方法。

过去在教学《古希腊神话》这个内容时。

我们常以中原文化为主体的汉民族神话与古希腊神话加以对照分析,以区别两个区域的文化差异和审美心理。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由于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差异.神话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得以较好地保存下来。

比较文学的方法解读外国文学作品

比较文学的方法解读外国文学作品

关键词:比较文学;《罗密欧与朱丽叶》高中生所接触的外国文学作品有限,对国外文化背景以及作家的写作风格了解不深,在学习外国文学作品时难免存在诸多困难。

比较而言,他们对中国的作家作品相对熟悉。

因而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中外作品比较研究,在比较中体会中外文化的差异,感受外国文学的魅力。

一、自主思考,确定比较对象中国文学博大精深,优秀作品数不胜数,因而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确定比较对象。

学生在确定比较对象前,要阅读比较文本,搜集相关资料,对所要学习的作品形成一定的认识,然后根据自己的阅读经历,自主选择比较对象。

而选择比较对象的一个重要标准即二者既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又要有一定的差别。

比如很多学生关注到《罗密欧与朱丽叶》(以下简称《罗》)的故事情节,认为《孔雀东南飞》《梁祝》与其虽然处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体裁各异,但故事情节相似,都描述了一对青年男女为爱情和家长抗争,最后双双殉情的故事,因而将这两部作品选为比较对象。

这是比较常规的选择,比较研究难度不大,教师要予以肯定。

然而学生的阅读视野不尽相同,对文本的关注点也不尽相同,在选择比较对象时可能会有比较新奇的想法。

只要学生选择的作品和《罗》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教师都应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比如有的同学认为《西厢记》《牡丹亭》和《罗》同属戏剧体裁,虽然故事情节略有不同,但在情节设计、人物形象、主题内涵等方面存在一定相似性,通过比较更有利于解读莎翁此剧。

这样的选题偏难,选择的学生可能比较少,但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结果,教师要予以支持,在学生研究遇到困难时要及时予以帮助。

让学生自主思考,选择比较对象,并不意味着教师完全放任学生的选择,对于一些不太合理的选择,教师要及时提点,帮助学生确定合理的比较对象。

对于一些阅读面较窄,无法独立选择比较对象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说出对此剧感触最深的地方,引导学生回忆相关的中国文学作品,从而确定比较对象。

二、合作比较,明确对比点当学生确定了比较对象,就可以据此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比较文学名词解释

比较文学名词解释

比较文学名词解释
比较文学是研究不同文化、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相似和不同之处的学科。

它通过对不同文学作品的对比分析,寻找共性与差异,并探讨这
些共性与差异的原因和影响。

在比较文学中,有一些重要的名词需要解释:
1. 比较:比较是比较文学的核心方法。

它指的是通过对不同文学作品、文学流派、文化及其表达方式等进行对比,来发现和分析它们之
间的相似和不同之处。

比较可以是跨文化、跨作品、跨时期的,也可
以是相同作品或作者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对比分析。

2. 文学:文学是通过语言艺术表达思想、感情和想象的文化创作形式。

它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各种文学体裁和流派。

3. 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是创作者通过语言、叙事、形式和结构等手
段表达自己想法和情感的作品。

它可以是一部小说、一首诗歌、一篇
散文、一出戏剧等。

4. 文化:文化是特定社会或群体的共享价值观、信仰、习俗、艺术、思想和知识等的综合体。

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可以体现在文学作
品的思想、主题、人物形象、背景设置等方面。

5. 共性和差异:比较文学关注文学作品之间的共性和差异。

共性指
的是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的相似之处,可以是主题、风格、叙事结构等
方面的相似性。

差异指的是不同文学作品在内容、形式、文化特色上
的差异。

比较文学的研究有助于扩展我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影响,发现文学作品的共性和时代特点,深入探讨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比较文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理解,拓宽视野,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比较文学“三论”及其对外国文学教学的启发

比较文学“三论”及其对外国文学教学的启发

发 展 性 。 比较 文 学 的影 响 研 究着 眼 于 文 学 问 的 事 实 联 系 ,意 在 发掘 不 同 民族 、 国家 间文 学 的
流 传 、影 响 、变 异 与发 展 关系 ,文 学始 终 是 流
是这一专 业 的重要 课程 。借鉴 比较文 学的方法 ,
可开 阔学 生 的学术 视野 ,认识不 同民族 或 国家 间
体 的、鲜活 的关系性存在 ,有利于 培养学 生动态
的、系统化 的文学观 。 比较 文 学 的基 本 特 征 是跨 越 性 、 开放 性 与
文 学研究 则几乎可 称为 比较 文学研 究。正 因为两 者 这一密切 关系 ,1 9 9 7 年 教育部学科调 整 时被合
并成 比较 文学与世 界文学 二级学科 。外 国文学史
大 了外国 文学 的视野 与研 究 内容 ,对 思考外 国文 学研 究 中的 “ 外 国文 学殖 民化” 问题也提 供 了新视 角。
关键词 :作为文学本体论的比较文学
作为研究方法论 的比较文学 跨文化文学研究 外国文学教学
作 者简 介 :欧 阳灿灿 ,湖 南怀化 人 ,文学博 士 ,广 西 师范大 学文 学院 副教授 ,研 究方 向为美 国文学 与 比较 诗 学。
Am e ic r n a Li t e r a t u r e a n d c o mp ra a t i v e p o e t i c s .
比较 文 学 和 世 界文 学 的研 究对 象 和 研 究方
法 极为相 似 。比较 文学没有特 定 的研 究对 象 ,各
类 文学现 象都可纳 入其研 究范围 ,而宏 观 的世 界
动 的 、发 展 的 、生 成性 的 ; 而平 行研 究 则建 立

高校中文专业《西方文学》课程之《荷马史诗》的教学设计及其反思

高校中文专业《西方文学》课程之《荷马史诗》的教学设计及其反思
另外,教师还可以将课程知识的传授与美育功能相结合。这门课程,主要讲授西方文学经典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特点,采用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和欣赏原著改编的影片相结合的方法,将文本学习视听化,激发学生阅读优秀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增强对世界的认知和对美的追求。
五、教学反思
作为高效而理想的课堂教学,教师在围绕课程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引导方面存在不足。《荷马史诗》的内容及艺术价值是本次课堂教学内容的重点。教师要结合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深度解读,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将起到示范性的作用。另外,《荷马史诗》中的《伊利亚特》是一出关于“战争”的史诗。教师在课外让学生完成观看现代影片《特洛伊》的任务。课堂上,除了引导学生对战争史诗《伊利亚特》和当代的影片改编进行比较研究,还可以引导学生探讨中外文学经典在现代影视作品中的呈现问题,这是另外一种形式的研究性学习。
通过设计高效而理想的课堂教学,《西方文学》这门课程将力求开拓学生学术视野,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索真理的精神。
【作者简介】戴红红,女,浙江绍兴人,讲师。研究方向:文化传播。
【基金项目】浙江大学城市学院2017年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项目编号:ZX1703。
2.反复阅读、朗读《荷马史诗》,体会史诗的韵文行文特点。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强调课堂的主体应为学生,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
(一)课前学习检测
课前让学生通过教学段视频的学习,了解“史诗”的涵义,并对“中国有无史诗”的话题开展课前线上讨论。课堂开始,请学生将课前学习的成果做简单的展示。既检查了学生的课前学习状况,也让学生能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四、“课堂思政”与知识教育有机融合
发掘《西方文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有效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政教育与知识教育的有机统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文学的方法解读外国文学作品摘要:比较文学中的平行研究是鉴赏外国文学作品的一种重要方法。

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选择比较对象,再让学生根据文章特点和自己的知识储备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确定比较点,最后明确比较点的异同,并深入探究其原因。

关键词:比较文学;《罗密欧与朱丽叶》
高中生所接触的外国文学作品有限,对国外文化背景以及作家的写作风格了解不深,在学习外国文学作品时难免存在诸多困难。

比较而言,他们对中国的作家作品相对熟悉。

因而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中外作品比较研究,在比较中体会中外文化的差异,感受外国文学的魅力。

一、自主思考,确定比较对象
中国文学博大精深,优秀作品数不胜数,因而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确定比较对象。

学生在确定比较对象前,要阅读比较文本,搜集相关资料,对所要学习的作品形成一定的认识,然后根据自己的阅读经历,自主选择比较对象。

而选择比较对象的一个重要标准即二者既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又要有一定的差别。

比如很多学生关注到《罗密欧与朱丽叶》(以下简称《罗》)的故事情节,认为《孔雀东南飞》《梁祝》与其虽然处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体裁各异,但故事情节相似,都描述了一对青年男女为爱情和家长抗争,最后双双殉情的故事,因而将这两部作品选为比较对象。

这是比较常规的选择,比较研究难度不大,教师要予以肯定。

然而学生的阅读视野不尽相同,对文本的关注点也不尽相同,在选择比较对象时可能会有比较新奇的想法。

只要学生选择的作品和《罗》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教师都应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比如有的同学认为《西厢记》《牡丹
亭》和《罗》同属戏剧体裁,虽然故事情节略有不同,但在情节设计、人物形象、主题内涵等方面存在一定相似性,通过比较更有利于解读莎翁此剧。

这样的选题偏难,选择的学生可能比较少,但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结果,教师要予以支持,在学生研究遇到困难时要及时予以帮助。

让学生自主思考,选择比较对象,并不意味着教师完全放任学生的选择,对于一些不太合理的选择,教师要及时提点,帮助学生确定合理的比较对象。

对于一些阅读面较窄,无法独立选择比较对象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说出对此剧感触最深的地方,引导学生回忆相关的中国文学作品,从而确定比较对象。

二、合作比较,明确对比点
当学生确定了比较对象,就可以据此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选择同一比较对象的学生可以分一组,但如果人数过多,可适当调整,既要保证每个学生在组内讨论时都有机会发言,还要考虑到每组实力尽量均衡。

在选择比较点的时候,学生既可以关注作品本身,也可以涉及作者,以及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要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入手,考察其相同点和不同点。

比如《罗》和《孔雀东南飞》情节相似,但前者结局比较符合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后者带有更多的浪漫主义色彩;两场悲剧的产生和封建文化、封建家长阻挠有密切关系,但前者是新旧两种思想道德观念的冲突,而后者则体现了中国古代婚姻制度下的婆媳矛盾;两部作品的主人公都有反抗封建婚姻制度的经历,但由于性格不同,受到的文化熏陶不同,两部作品人物形象也有差异。

因而情节设置、悲剧成因、人物形象都可以被学生选为对比点。

又如《牡丹亭》的作者汤显祖(1550—1616)和《罗》的作者莎士比亚(1565—1616)生活在同一时代,“他们都致力于赞美至深真情,表现人之情感与生俱来而不可压抑的真理。

重‘情’主‘人’是他们共同的人生哲学基调”。

鉴于两人诸多的相似性,可将其选为比较点,以此作为解读文章的突破口。

小组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明确比较点,并认真比较,得出结论。

教师要提醒学生在比较两部作品时要注意合理分配自己的精力,比较只是帮助我们学习外国文学的方法,学习的重点不能偏离在中国文学作品上。

三、深入探究,挖掘对比价值
比较研究并非两部作品简单的“拉郎配”,学生不仅要找出两部作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还要探究其成因。

对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有疑问的或者比较能体现作品特色的比较点,学生要多加关注。

比如《罗》课本中所选部分的语言独具一格应该成为比较学习的重点。

学生甚至可以不再局限于一部作品,而将其和中国文学的语言特点做以比较。

《罗》整体语言风格是纯美诗化的,选段大部分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对话,沿用了十四行诗的特点,每一段对话,都像一首独立的短诗。

这种对话体式与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对歌类似,比如刘三姐和阿牛对唱山歌彼此传情。

然而中国的对歌有相对固定的形式,每一节只改换少量句子,而《罗》中对话形式更为自由。

《罗》语言在修辞上最大的特点是取譬自然,比如将朱丽叶比作太阳,将朱丽叶的眼睛比作星星。

这一语言现象在中国古老的《诗经》就有所体现,比如《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此后历朝历代的作品中“取譬自然”的语言现象也数不胜数。

比如《庄子》中藐姑射山上的神女“肌若冰雪”,又如《长恨歌》中杨玉环“芙蓉如面,柳如眉”,再如《红楼梦》中林黛玉“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然而如果深入比较就会发现《罗》和中国文学作品虽然选择的喻体都是自然界的东西,但略有差异。

中国文学作品中选择的喻体更贴近生活,而《罗》中喻体多偏于神圣。

初读《罗》,很多学生会注意到文中的人物语言比较大胆直白,而中国文学的人物语言则相对内敛保守。

可也有学生提出质疑,并举《上邪》为例进行反驳。

学生观点产生分歧,引导他们把研究推向深入。

当更多的学生调动知识储备参与讨论就会发现,宋代以前中国文学中的人物语言相对比较大胆直白,而宋代以后由于受到宋明理学的影响,人物语言转向含蓄。

但不同体裁的作品受宋明理学的影响不同,比如诗歌散文属于正统文学,语言就相对典雅,而词、小说、戏曲属于平民文学,受宋明理学影响不深,依然有大量作品的人物语言相对直白大胆,比如《红楼梦》中贾宝玉也曾有过大胆告白:“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比较文学是学习外国文学的一种有效方法,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思维。

然而这种方法对高中学生而言难度略大,且并非适用于所有的外国文学作品。

教师要在充分尊重学情的前提下,结合作品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当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