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外国文学中的文本理论

合集下载

浅谈罗兰·巴特的文本理论

浅谈罗兰·巴特的文本理论

浅谈罗兰·巴特的文本理论作者:廖健来源:《时代文学·上半月》2009年第12期摘要:罗兰·巴特的文本理论是对传统文学观念和思维方式的颠覆,具有着丰富的内涵。

它指出文本不同于传统“作品”,是没有确定意义的,是一种动态的生产过程,是语言创造的一种体验;并阐述了作者、文本、读者三者之间的关系,确立了读者亦是文本生产者的地位。

本文主要是从以上几方面探讨罗兰·巴特的“文本”概念的丰富内涵。

关键词:文本;作品;“可读的”文本;”可写的”文本一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是二十世纪法国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是结构主义向解构主义过渡的重要人物。

巴特的文学理论尤其是他的“文本”理论独树一帜,他的“文本”概念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是对柏拉图以来的传统文学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彻底颠覆。

传统观念中,作者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有着凌驾于作品之上的特殊权利,作品被认为是作者伟大的心灵的回声,是作者情感的自然流露与宣泄,或是对社会现实的反应。

作者、作品、读者与世界自成一个封闭完整的文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外界客观世界反映于作者头脑中,作者创造了作品,读者接受作品。

因而作者是主动的,作品是作者的创造物、个人成果,读者只能被动地接受作品。

长期以来,文学批评家对此深信不疑,因而,对于文学作品的解读就成了对作者生平时代背景的考证,对作者情感心理体验的挖掘。

发现作品背后的唯一固定的真理意义,成了批评家们不可动摇的宗旨。

然而,巴特却指出:对作者地位的过度强调无疑导致对作品自足性的严重忽视,导致对作品的曲解。

由此巴特提出了“文本”概念,在《从作品到文本》一文中,他把“作品”与“文本”加以区分,把“文本”看成是动态的生成过程,并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对“文本”作了详尽的分析。

二根据巴特的《从作品到文本》(1971)一文和董学义(2005)的分析,文本理论具体可阐述为以下几个方面:1. 文本不同于传统“作品”,文本是语言创造活动的一种体验。

文学理论资料之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批评 文本

文学理论资料之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批评 文本

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批评: 文本(text)“如若追溯这个词的词源学根源,它的词根texere表示编织的东西,如在‘纺织品’(textile)一词中;还表示制造的东西,如在‘建筑师’(architect)一类的词中。

”(诺曼.霍兰德《整体、本体、文本、自我》)在一般的意义上,批评家认为,“每一种文学活动的以及每一种言语行为的结果,都是一段文本”。

(J.M.布洛克曼《结构主义:莫斯科-布拉格-巴黎》)保尔.利科说:“文本就是由书写而固定下来的语言。

”(《解释学和人文科学》)从语言学的观点看,“文本指的是文本表层结构,即作品‘可见’、‘可感’的一面;这与文学批评家把文本当作形式客体的看法很接近。

对于语言学家,文本的表层结构是一系列语句串联而成的连贯序列。

语句流隐含着某种确定的阅读速度和节奏,某一表达信息的特定次序,指导读者的注意力,控制他的记忆。

”“一个文本可以只包含一个单句,如谚语、格言,或招牌、标记。

不过一般来说,我们可以认为,文本由一系列句子构成。

一个句子是文本的一个元素、一个单位或一种成分。

……文本在结构上与语句相似(也是由语句构成)。

也就是说,我们(在语言学中)用于单句分析的结构范畴能够广泛用于对于更大的文本结构的分析。

”(罗吉.福勒《语言学与小说》)虽然句子分析的方法可以被用于文本结构分析,但茨维坦.托多洛夫仍强调文本不同于句子:“文本的概念与句子的概念是处在不同的层次之上的。

在这个意义上,文本必须与段落——由若干句子组成的书写单位──区别开来。

文本可能恰好是一个短语或是整整一本书;它的定义在于它的自足与封闭(尽管从某种意义上说,某些文本不是‘封闭完成’的);它构成一个系统,这个系统不完全等同于语言学系统,但与之相关联:一种既邻接又相似的关系。

”(《语言科学百科辞典》)罗兰.巴特对于文本的“古典的、习惯的和流行的看法”作了如下概括:文本“就是文学作品所呈现的表面;就是构成这部作品的词语的结构,这些词语的排列赋予它一种稳定的和尽可能独一无二的意义。

韦勒克和沃伦《文学理论》的“文本性”探究

韦勒克和沃伦《文学理论》的“文本性”探究

韦勒克和沃伦《文学理论》的“文本性”探究
韦勒克和沃伦是文学批评中重要的理论家,他们对文学理论中的“文本性”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他们认为,文学作品是由文本构成的,文本是作品的本质和核心,是批评者进行研究和分析的对象。

首先,韦勒克和沃伦认为,文本具有独立性和自身的完整性。

文本不仅仅是作者的思想和情感的表达,还具有自身的内在结构和有机的组织形式。

它包含了词语、语言、句法、结构、主题等多个要素,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文本的特定意义和表达方式。

其次,韦勒克和沃伦关注文本的互文性和内部的相互关联。

他们认为,一个文本的意义和价值不仅取决于其内部的要素,还与其他文本的相互关联有关。

作品之间存在着对话、影响和借鉴,每个文本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和延续的。

因此,理解一个文本需要考虑其与其他文本之间的关系和以往文学批评的影响。

韦勒克和沃伦还关注文本的多义性和开放性。

他们认为,一个文本可以有多种解读和理解的可能性,不同的读者可以从中找到不同的意义和价值。

文本的意义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在读者和文本的互动中不断地被建构和重构的。

因此,文学批评家需要考虑不同的解读方法和读者的反应,以获取更全面、多样化的理解。

韦勒克和沃伦在《文学理论》中对“文本性”的探究主要包括文本的独立性和内在结构、文本的互文性和内部的相互关联,以及文本的多义性和开放性。

他们的理论观点对于文学研究和批
评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并为后来的文学理论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当代西方文论中的互文性理论

当代西方文论中的互文性理论

当代西方文论中的互文性理论黄念然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理论是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中产生的一种文本理论。

它涉及到当代西方一些主要文化理论如结构主义、符号学、后结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等,并且渗透到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批评实践中,覆盖面十分广阔。

同时,互文性理论涵盖了文学艺术中不少重大问题:如文学的意义生成问题,文本的阅读与阐述问题,文本与文化表意实践之间的关系问题,文本的边界问题,文艺生产流程中的重心问题,文学的文体间关系问题,批评家地位问题以及传统与创新关系问题等等。

正是由于其覆盖面广,涵盖问题复杂,所以,互文性理论不能简单看成一般意义上的一种文本理论,而应该从更为宏阔的文化研究的视野来把握和审视。

本文无力展开这一浩大的工程,只能在清理、描述的基础上作粗浅的评述,意在抛砖引玉。

一“互文性”这一概念首先由法国符号学家、女权主义批评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在其《符号学》一书中提出:“任何作品的本文都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任何本文都是其它本文的吸收和转化”。

(1)其基本内涵是,每一个文本都是其它文本的镜子,每一文本都是对其它文本的吸收与转化,它们相互参照,彼此牵连,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网络,以此构成文本过去、现在、将来的巨大开放体系和文学符号学的演变过程。

(2)实际上,在朱丽娅·克里斯蒂娃提出这一术语之前,“互文性”概念的基本内涵在俄国学者巴赫金诗学中已初见端倪。

巴氏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书中,提出了“复调”理论、对话理论和“文学的狂欢节化”概念。

巴赫金认为陀氏的“多声部性”小说创作改变了传统小说中作者和主人公的关系,偏向于在共时性状态下平行地展开多种意识,从而形成各个主人公的意识、视野和声音的一种共存关系和相互作用。

这种类似复调(多声部)音乐的小说结构使得众多独立声音混响并行,造成了文本结构在更高层次上的多重复合统一。

巴赫金在其对话理论中还指出,陀氏的小说使作者和主人公之间呈现出一种开放性的对话关系,对话中各种意识、各种声音的争论与交锋,构成不同对话形式,强化了复调结构。

文本类型理论与诗歌翻译

文本类型理论与诗歌翻译

文本类型理论与诗歌翻译一、本文概述文本类型理论是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核心,由德国翻译理论家赖斯和英国翻译家纽马克提出,根据语言功能对文本进行功能划分。

根据这一理论,诗歌属于表达功能的文本,重点在于原语和原语作者,翻译时应尽量复制原文的美学特征和作者风格。

本文旨在探讨文本类型理论在中英诗歌翻译中的应用,解决诗歌翻译中的疑难问题,如直译与意译的选择等。

通过研究文本类型理论,可以为诗歌翻译实践和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以期提高诗歌翻译的质量,使目标读者能够更好地领略原诗的意境和美感。

二、文本类型理论概述文本类型理论,作为一种研究文本分类和功能的理论框架,起源于20世纪中叶,由德国学者尤利乌斯克罗嫩贝格(Julius Krollenberg)首次提出。

该理论主张,文本可以根据其语言特征、内容、目的和交际情境被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文本类型理论对翻译实践,尤其是诗歌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信息性文本:这类文本主要目的是传递信息,如新闻报道、科技论文等。

其语言特点是准确、客观、逻辑性强。

表达性文本:这类文本强调个人情感和观点的表达,如个人日记、诗歌等。

语言富有感情色彩,形式多样。

指令性文本:其目的是指导或影响读者的行为,如说明书、广告等。

语言直接、明确,具有说服力。

操作文本:这类文本主要用于日常交流,如电子邮件、短信等。

语言简洁、实用。

诗歌翻译是翻译实践中最具挑战性的领域之一。

诗歌作为一种高度表达性的文本,其语言充满隐喻、象征和节奏感,传达着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意境。

在诗歌翻译中,译者需充分理解原诗的文本类型特征,从而在目标语言中再现其独特的艺术效果。

保留原诗的形式特征:诗歌的形式是其艺术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尽量保留原诗的韵律、节奏和分行等特征。

传达原诗的情感和意境:诗歌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情感的传递和意境的再现。

译者需深刻理解原诗的情感内涵和意境,力求在目标语言中达到情感和意境的共鸣。

当代西方文论中的互文性理论

当代西方文论中的互文性理论

当代西方文论中的互文性理论黄念然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理论是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中产生的一种文本理论。

它涉及到当代西方一些主要文化理论如结构主义、符号学、后结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等,并且渗透到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批评实践中,覆盖面十分广阔。

同时,互文性理论涵盖了文学艺术中不少重大问题:如文学的意义生成问题,文本的阅读与阐述问题,文本与文化表意实践之间的关系问题,文本的边界问题,文艺生产流程中的重心问题,文学的文体间关系问题,批评家地位问题以及传统与创新关系问题等等。

正是由于其覆盖面广,涵盖问题复杂,所以,互文性理论不能简单看成一般意义上的一种文本理论,而应该从更为宏阔的文化研究的视野来把握和审视。

本文无力展开这一浩大的工程,只能在清理、描述的基础上作粗浅的评述,意在抛砖引玉。

一“互文性”这一概念首先由法国符号学家、女权主义批评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在其《符号学》一书中提出:“任何作品的本文都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任何本文都是其它本文的吸收和转化”。

(1)其基本内涵是,每一个文本都是其它文本的镜子,每一文本都是对其它文本的吸收与转化,它们相互参照,彼此牵连,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网络,以此构成文本过去、现在、将来的巨大开放体系和文学符号学的演变过程。

(2)实际上,在朱丽娅?克里斯蒂娃提出这一术语之前,“互文性”概念的基本内涵在俄国学者巴赫金诗学中已初见端倪。

巴氏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书中,提出了“复调”理论、对话理论和“文学的狂欢节化”概念。

巴赫金认为陀氏的“多声部性”小说创作改变了传统小说中作者和主人公的关系,偏向于在共时性状态下平行地展开多种意识,从而形成各个主人公的意识、视野和声音的一种共存关系和相互作用。

这种类似复调(多声部)音乐的小说结构使得众多独立声音混响并行,造成了文本结构在更高层次上的多重复合统一。

巴赫金在其对话理论中还指出,陀氏的小说使作者和主人公之间呈现出一种开放性的对话关系,对话中各种意识、各种声音的争论与交锋,构成不同quickly. (23) Gao Changhai night rescued compatriots in January 1943, the Japanese control after Su Jiahu along the highway, to intensify guerrilla "raids". One day, the Japanese army from Wuzhen area caught 53 "Shina" is held in spring qiaotu farm 对话形式,强化了复调结构。

浅谈罗兰·巴特的文本理论

浅谈罗兰·巴特的文本理论
流 露 。而 发现 作者 所 限定和 给予 的、作 品背 后 的、唯一 固 巴特 的文 本 理 论 是在 对 作 品 与 文 本进 行 区分 的 基 础 定 的 真理 意 义, 是批 评家 们 不 可动 摇 的宗 旨。 巴特 指 出, 上 ,对 文 本 的特 点、 分类 以及 如 何 创 造文 本 的一 系 列 关 对作 者 地位 如此过 度 的强调 ,会 导致对 作 品 自足 性 的严 重 照 。他认 为 ,文 本 的意义 并不 来 自外部 实在 ,而是 来 自内 忽视 ,导致对作 品 的曲解 。 部 的差 异 系统 的永 不确 定 的 流变 。在 传 统 的文 学批 评 中 , 3 . 巴特 的文本 理论 强调 读者 参与创 造 。他将 文本 区分 消 费 批评 家 致 力于 寻找 语 言之 外 的那 个永 恒 不变 的终极 所值 。 为 可读 性文 本与 可写性 文本 ,据 此 ,也将读 者 分为 “


巴特 “ 文 本 ” 的 内 涵
时,也 在生 产文 本 。另外 ,巴特 还指 出 ,不 能将 文本 限定 于文 学 ,无 论是 诗 人 、小说 家 ,还 是 哲学 家 、经 济学 家 , 只要他 们创 作 的文本 是优秀 的 ,我们 就可 以说他 们在 创造 文本 。 总的 来 说, 作 品是 一个 传 统 的概 念 ,是被 动 接 受 的、 已完 成 的、可 以接 触 到 的 实体 ,而 文本 是 一 个 不 断编 织 的、开 放 的、多元 的系 统。 二 、文本 的 阅 读 与意 义 文 本是 语 言的活 动 。索绪尔 认 为,语 言学 是符 号学 的 个 分支 ,而 巴特却 在 《 符 号学 原 理》 中提吃 与之截 然相
罗兰 ・ 巴特 ,法 国当代 著名 的文 学批 评 家和 文艺 理论 定性 ,不像 作 品被认 为有 固定 、确 切 的意思 ,所 以,作 品 家 ,是 结构 主义 大师 ,同时 又是 后结 构主 义思想 的倡 导者 是接 近所 指 的。而 文本 ,是语 言 的游戏 ,是无 限增 殖 的能 和 支 持 者 。 除 了文 学 ,他 的思 想 理 论 渗透 至 哲 学 、符 号 指系 统 ,无结 构 ,无 中心,无 目的,无 确定 意义 ,是 “ 所 d e f e r r a 1 ) ,是一种 延宕 ( d i l a t o r y ) 。 学、语 言 学、社 会学 、时装 、摄 影 、广告 等各个 领域 ,故 指 ”的无 限延迟 ( 著 名 批 评 家卡 勒 ・ 乔 内森 称 他 为 “ 多才 多 艺 的人 ” 。本 文 2 . “ 作 者 ”不 是文 本 的开 始 ,更不 是 文本 的终 极 ,他 主 要针 对 巴特 的文本 理论 进行 简要 的论述 ,从 解释 文本 内 只 能作 为 “ 客 人 ”回归 到文本 中 ,造访 文本 。传 统观念 认 涵 、分析 巴特理 论 中阅读 以及读 者 的重要 性 、巴特 的零度 为 ,作 品是作 者伟 大心 灵的 回声 ,是作 者情 感上 的宣泄 与 写作 这几个 角度进 行概述 。

当代西方文论中的互文性理论(一)

当代西方文论中的互文性理论(一)
当代西方文论中的互文性理论(一)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理论是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中产生的一种文本理论。它涉及到当代西方一些主要文化理论如结构主义、符号学、后结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等,并且渗透到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批评实践中,覆盖面十分广阔。同时,互文性理论涵盖了文学艺术中不少重大问题:如文学的意义生成问题,文本的阅读与阐述问题,文本与文化表意实践之间的关系问题,文本的边界问题,文艺生产流程中的重心问题,文学的文体间关系问题,批评家地位问题以及传统与创新关系问题等等。正是由于其覆盖面广,涵盖问题复杂,所以,互文性理论不能简单看成一般意义上的一种文本理论,而应该从更为宏阔的文化研究的视野来把握和审视。本文无力展开这一浩大的工程,只能在清理、描述的基础上作粗浅的评述,意在抛砖引玉。

“互文性”这一概念首先由法国符号学家、女权主义批评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在其《符号学》一书中提出:“任何作品的本文都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任何本文都是其它本文的吸收和转化”。(1)其基本内涵是,每一个文本都是其它文本的镜子,每一文本都是对其它文本的吸收与转化,它们相互参照,彼此牵连,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网络,以此构成文本过去、现在、将来的巨大开放体系和文学符号学的演变过程。(2)
对互文性内涵作狭义界定的还有结构主义阵营中的热拉尔.热奈特。他称“互文性”为“跨文本性”(transtextuality),在他看来,任何文字都是跨文本的,任何文本都是产生于其它文本之上的“二度”结构。热奈的跨文本性主要有五种类型:一、互文性(包括引语、典故、原型、模仿、抄袭等);二、准文本(作品的序、跋、插图、护封文字等);三、元文本性(文本与谈论此文本的另一文本之间的评论);四、超文本性(联结前文本与在前文本基础上构成的次文本间的任何关系);五、原文本(组成文学领域各种类型的等级体系)。从这五种分类看,热奈对“互文性”内涵的分析是建立在一文本与存在于此文本中其它文本之关联的基础之上,同传统的来源——影响研究有相似之处,还未曾象后结构主义那样将互文性置于文学文本同其它非文学文本的关联域中加以阐发并引伸出广泛的互文性。

西方文学文本观研究

西方文学文本观研究

西方文学文本观研究作者:朱哿来源:《知识文库》2017年第02期20世纪之前,文学研究的重点是作者如何创作作品,到了20世纪初,开始强调注重文本本身的研究,强调文学的自足性和自律性,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文学批评的角度从作家、作品又转向了读者的领域,把读者抬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而对于文本观念的问题,随着批评研究的对象的不断变化,其观念也随之相应的变化着。

一、作者中心论的文本观20世纪之前,关于“作品”的论述,还不能称之为“文本”,而只能是作品。

从文艺开始,作品的创作都是强调作家的个性,作者是作品的主体。

作者要通过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与对于事件的观念看法,而文学研究的方向也主要是要从作品中看出作家的原意是什么,这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所采取的普遍研究方法。

(一)泰纳:文学是种族、时代、环境的再现泰纳提出了著名的种族、时代、环境观点,他认为种族是天生带有一种气质,是与生俱来就埋藏在人的血肉之中,如德国人热爱哲学,法国人喜好浪漫。

对于环境,泰纳把其分为两个部分,即以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为主的自然环境和以政治、风俗当为主的社会环境。

在不同的环境下产生的作品也不仅相同。

如日耳曼人在寒冷潮湿的北方,恶劣的环境导致他们的性格偏激忧郁;拉丁人生活在明媚的南方,因而他们的人积极向上,文学也取得了繁荣的发展。

(二)精神分析学:艺术即作家欲望的升华精神分析学是以佛洛伊德为代表,他认为作品是作者本能的外化和升华。

艺术所创造的活动,就是性本能的表现,人被压抑的欲望可以通过白日梦和艺术创作的方式表现出来。

而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的方式可以把不合道德规范的欲望所掩盖,从而获得他本能的潜在需求。

二、文本中心论的文本观索绪尔关于语言学的分析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和研究语言,也让人们开始思考文学的独特本质。

艾亨鲍姆认为“以文学为内容,从文学材料的内在品质出发,视文学为特殊系列事实的独立的科学”把文学与其他学科进行区别,文学被提到了独立性的地位。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一、功能主义文艺理论
功能主义文艺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后期提出的一种重新审视艺术作品的
理论。

在这个理论中,人们开始重视艺术作品如何被使用、它为何被创作以及它在社会中
的价值和功能,而不是一味的看重艺术的艺术性或其他抽象的概念,如美感或意义。

它把
艺术作品看作是一种工具(“工具性视角”),用以满足特定的集体或个人需求和需要。

功能主义文艺理论也强调艺术作品在某些方面起到促进社会变革等重要作用。

二、文本分析理论
文本分析理论是一种以观察为前提的艺术理论,它尝试理解艺术作品是如何表达概念,将内容深入分析和理解以及改造。

它重视如何设计和构思艺术的内容和形式,以及如何媒
介表达离不开艺术作品的历史和文化语境。

它旨在找出隐藏在艺术作品中的具体信息,弄
清楚该艺术创作中的意义,如主题的解释、仪式效应以及它在社会文化中的角色和作用。

三、微结构理论
微结构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的一种比较新颖的理论,它强调理解艺术作品
时要重视文本分析理论中看不见的细节,使用文本分析理论的基础来对艺术作品进行更细
微的分析。

这一理论认为,艺术作品中的微观内容可以通过观察艺术和文学细节及它们之
间的关系得到更明确的理解。

除此之外,微结构理论还强调如何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来判
断艺术作品的意义,使艺术更容易被一般大众理解。

谈谈外国文学教学中的文本阅读

谈谈外国文学教学中的文本阅读

谈谈外国文学教学中的文本阅读作者:杨笛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3年第10期[摘要] 文本的阅读是学好文学课的前提,尤其在外国文学教学中文本的阅读彰显了它的重要性,如何做好对文本的阅读,达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这是当前外国文学课程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文本阅读;外国文学;教学外国文学是指除中国文学以外的世界各国文学。

世界文学源远流长,绚丽多姿。

早在几千年以前,在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就已经孕育出了人类最初的文学瑰宝。

在而后的岁月里,东西方许多民族都出现过杰出的文学大师和众多的名家名著。

人们热爱和珍视这些作家及其作品,是因为优秀的文学作品体现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显示了人类成长的精神轨迹,并给世代的人们以审美的愉悦。

学习了解外国文学,对扩大学生的文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学素养,培养学生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具有实际意义。

外国文学课程历来都是高等院校中文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它对于高等教育来说,是深入学习文艺学、美学、西方文论的基础,是文艺理论在外国文学研究中的应用,它也是比较文学研究和教学的基础[1]。

外国文学课程时间跨度大,地域范围广,但所占课时比重并不重,一般只有108个课时。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教育手段的现代化,特别是多媒体手段的介入,使得外国文学的教学活动进入一个新的层面。

在教学中介入多媒体手段可以增加授课信息量,而且直观,同时通过网络资源也可以弥补外国文学教学资料的不足。

但是在外国文学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中,学生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上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考试成绩也很不理想,更别提学生品鉴分析作品的能力有所提高。

同时,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使得校园的人文精神受到冷落,人文素质也发生了明显的裂变,大学生群体明显出现了世俗化和功利化趋势,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不高,整日忙于家教、推销、找工作。

时代在变,我们的教学对象也在变,如何利用有限的课时,通过教学达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这是摆在21世纪新的时代条件下外国文学课程教学的教师们面前必须直面的严峻课题。

如何理解罗兰·巴特提出的“文本”理论?

如何理解罗兰·巴特提出的“文本”理论?

如何理解罗兰·巴特提出的“⽂本”理论?作为20世纪著名的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师,罗兰·巴特的⽂本理论对当代法国⽂学界以及当今整个学术界都产⽣了深远影响,这是其他⽂艺理论家和批评家难以企及的。

第⼀,⽂本理论的内涵:在罗兰.巴特的眼中,⽂本不是产品,不是最终的成品,⽽是⼀种动态的⽣成过程,是⼀种实践,并永远处于⼀种变成崇拜对象的过程当中。

从静态上来说,由于编织的⽆规律,⽂本也就没有确定性的结构和规则,是多元化的,⽂本之间是互⽂的,即相互交织,相互指涉,所以,⽂本是复数的;从动态来说,⽂本是在写作和阅读的思考过程中产⽣的,是⼀种动态的⽣产过程。

第⼆,作品与⽂本的区别:罗兰.巴特认为作品是具有实体的物质存在,⽽⽂本是创造的过程性存在。

作品是⾃⾏显⽰、呈现的;⽂本是⼈们论证、阐释出来的。

⽽且,⽂本突破了题材和固有习俗,强调不稳定性,不像作品被认为有固定、确切的意思,所以,作品是接近所指的。

第三,⽂本理论强调读者参与创造:他将⽂本区分为可读性⽂本与可写性⽂本,据此,也将读者分为“消费式”的读者和“作者式”的读者,并强调读者对“可写”⽂本的主动发现、完成和再⽣产意义,在消费⽂本的同时,也在⽣产⽂本。

第四,⽂本理论的阅读和意义:他认为⽂本是语⾔创造的⼀种体验,是⼀个由语⾔构成的抽象领域,是读者与作者共同参与的语⾔空间,是语⾔的游戏。

他进⽽提出了⽂本的复数、⽂本的繁殖性,并论证和深化了由克⾥斯托⽡提出的交互⽂本性理论。

阅读、意义、⽂本,这三者的概念是相互联系的。

在此,我们必须指出“⽂本⽆中⼼”。

“由于没有中⼼,在⽆限的意指过程中,每⼀个所指⼜变为新的能指;符号的意义或意指过程⽆法停⽌和终结。

”结语:综上所述,罗兰.巴特的“⽂本理论”是在对作品与⽂本进⾏区分的基础上,对⽂本的特点、分类以及如何创造⽂本的⼀系列关照。

(图⽚来源于⽹络,侵权必删)。

谈外国文学教学中的文本细读

谈外国文学教学中的文本细读

谈外国文学教学中的文本细读作者:李爽来源:《大观》2015年第08期摘要:外国文学教学与学习中普遍存在重讲授轻阅读和跨文化阅读这两个问题,学生阅读量少,对阅读不感兴趣,直接影响了学生对作品的审美体验及对文学史的把握。

本文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指导学生文本细读这两个方面入手,主要以《包法利夫人》的教学过程为例,总结教师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可以采取的教学策略,倡导以文本细读为基础的外国文学教学。

关键词:外国文学教学;文本细读;包法利夫人外国文学教学与学习中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重讲授轻阅读。

外国文学教学内容多,课时数量少,不少老师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方式,从时代背景到作者生平,从作品介绍到艺术特色,集中精神加快马力,丝毫不敢有半点耽搁,生怕学期结束仍完不成教学计划。

课堂上教师洋洋洒洒几个小时,而学生只限于听和记,一本厚厚的课堂笔记便能轻松应对期末考试。

学生也往往对文学作品弃之一旁,快餐化的图文阅读和功利化学习心态的影响,学生更倾向于接受零碎的信息,而缺少坐下来看长篇巨著的耐心。

他们宁愿去看改编过的电影,也不愿读原汁原味的文本作品。

大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量少之又少。

试问没有对经典作品的阅读感悟,何来对文学史的理解和把握?二是跨文化阅读。

外国文学作品与中国传统文学经典存在文化差异,从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神同形同性到《荷马史诗》中阿喀琉斯的愤怒,从莎士比亚笔下哈姆莱特对自我生存境遇的思索到歌德笔下浮士德在理想与现实间的上下求索,从托尔斯泰作品中的忏悔贵族到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思辨对话,无一不是西方人本精神的展现,无一不是对人性的深度挖掘,学生不能简单地用传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去解读西方文学作品。

基于以上两个问题,外国文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文本细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给与指导,使学生能够多角度多层次的对文本进行解读。

首先,对细读篇目要有所选择。

外国文学经典篇目繁多,教师要选择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适于在课堂上进行文本细读探讨的篇目。

【推荐下载】浅论克里斯特瓦的文本理论

【推荐下载】浅论克里斯特瓦的文本理论

浅论克里斯特瓦的文本理论这里是一篇克里斯特瓦的文本理论,作为一位丰产的理论家,克里斯特瓦关注的领域甚广,从符号学到文学理论,从女性主义理论到精神分析学说,均有不同程度的理论贡献,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提要:文本理论在当代西方文论中具有重要影响。

其代表人物克里斯特瓦借鉴本维尼斯特的话语理论和巴赫金的对话主义,提出文本就是生产性,这既是对结构主义文论的颠覆,也是对文学性问题一种新的思考,推动了文学理论从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义乃至解构主义的转变。

但是由于这种文本理论是建立在符号学基础上的,在使得文本无限开放的同时也使之消散。

与此同时,它也并未完全摆脱结构主义的思维模式。

 关键词:话语对话文学性互文本性 作为在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文论的影响下所产生的重要理论,文本理论影响甚巨,而论及文本理论时,自然会想到罗兰巴特、德里达等理论家。

但是,当我们跟随这些理论家在从作品到文本的转换中尽情地享受文本所带来的快乐的时候,我们不能忘记理解文本理论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朱利娅克里斯特瓦。

作为一位丰产的理论家,克里斯特瓦关注的领域甚广,从符号学到文学理论,从女性主义理论到精神分析学说,均有不同程度的理论贡献。

而就文学理论而言,她借鉴新兴的话语研究和符号学研究,为二十世纪文论引入了新的景观[①],在推动文学理论从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义乃至解构主义的转变时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即是对其文本理论的理论渊源、生成语境及基本内涵和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和解读。

 一、从语言到话语 有学者将克里斯特瓦同其前人理论的差别归结为三点: 1、致力于严格而复杂的学科间性的研究;2、将文本视为一个深受其他文本影响的动态过程,这些文本从前被认为是在文学作品边界之外的;3、理论的自觉性,即,承认批评话语研究对象的意蕴。

[②] 很明显,这里所谓的前人主要是指结构主义者。

进入20世纪之后,文学学科的独立性、科学性成为文学研究的理论诉求。

自文学理论的语言学转向之后,力图借鉴语言学并使之成为文学科学的理论研究模式是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以及结构主义等流派自觉的理论实践。

浅论外国文学中的文本理论

浅论外国文学中的文本理论

浅论外国文学中的文本理论浅论外国文学中的文本理论提要:文本理论在当代西方文论中具有重要影响。

其代表人物克里斯特瓦借鉴本维尼斯特的话语理论和巴赫金的对话主义,提出“文本就是生产性”,这既是对结构主义文论的颠覆,也是对“文学性”问题的一种新的思考,推动了文学理论从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义乃至解构主义的转变。

关键词:话语对话文学性互文本性作为在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文论的影响下所产生的重要理论,文本理论影响甚巨,而论及文本理论时,自然会想到罗兰巴特、德里达等理论家。

但是,当我们跟随这些理论家在“从作品到文本”的转换中尽情地享受文本所带来的快乐的时候,我们不能忘记理解文本理论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朱利娅克里斯特瓦。

作为一位丰产的理论家,克里斯特瓦关注的领域甚广,从符号学到文学理论,从女性主义理论到精神分析学说,均有不同程度的理论贡献。

而就文学理论而言,她借鉴新兴的话语研究和符号学研究,为二十世纪文论“引入了新的景观”,在推动文学理论从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义乃至解构主义的转变时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即是对其“文本”理论的理论渊源、生成语境及基本内涵和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和解读。

一、从语言到话语有学者将克里斯特瓦同其前人理论的差别归结为三点:1.致力于严格而复杂的学科间性的研究;2.将“文本”视为一个深受其他文本影响的动态过程,这些文本从前被认为是在文学作品边界之外的;3.理论的自觉性,即,承认批评话语研究对象的意蕴。

很明显,这里所谓的“前人”主要是指结构主义者。

进入20世纪之后,文学学科的独立性、科学性成为文学研究的理论诉求。

自文学理论的“语言学转向”之后,力图借鉴语言学并使之成为文学科学的理论研究模式是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以及结构主义等流派自觉的理论实践。

雅各布森的”文学性”理论,以语言学为理论基础,以语言的诗性功能为旨归,这一问题域奠定了其后文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并形成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

在结构主义文论这里,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构成了它的理论前提和研究模式。

伊格尔顿文学文本理论探析

伊格尔顿文学文本理论探析

伊格尔顿文学文本理论探析伊格尔顿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文本理论”研究的集大成者。

在他的《批评与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和《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三部代表作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他对于“文本”概念的基本阐述。

伊格尔顿认为文学自诞生以来,就与“意识形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他在批判形式主义的基础上,创造性将“文本”与“意识形态”联系在一起,提出“文本”是审美意识形态的生产的理论。

关于文本审美意识形态生产理论,伊格尔顿着重分析了“文本生产”的多重结构以及影响该结构的一般生产方式、文学生产方式、一般意识形态、作者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以及文本六大因素,且这些因素彼此相互影响和制约,形成一个有机动态过程。

这个生产实践过程的特征是始终以“意识形态”为中心,伊格尔顿创造性地将抽象的“意识形态”看作文本审美意识形态生产的对象、产品,甚至“文本”解读过程也可以被称之为“意识形态”的再生产。

伊格尔顿的这一理论创举,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理论的继承和深化,而且颠覆了把“文本”看作历史现实的直接“反映”、“再现”的观点。

然而,我们发现在八十年代以后,伊格尔顿的思想发生了一次巨大的转变,他开始认识到他八十年代以前建立在阿尔都塞的“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之上的“科学”文本理论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革命批判精神。

因此,在马克思主义文化政治研究越来越受重视的背景下,他提出了“修辞学”文本批评理论。

与“科学”文本批评理论相比,“修辞学”文本批评将视线由关注“科学”文本结构向社会效果转移,更加强调隐藏在修辞背后的社会历史内容。

从提出作为“科学”的文本批评理论到作为“修辞学”的文本批评理论,伊格尔顿充分吸收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二十世纪以来的结构主义文论成果,他批判了形式主义的文学本质观,破除了“庸俗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学“反映论”,打通了文学“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之间的“任督二脉”,使“文本理论”最终走上文化修辞学道路。

动态·多元· 互文——克里斯蒂娃的文本理论

动态·多元· 互文——克里斯蒂娃的文本理论

摘要:文本理论是克里斯蒂娃理论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它既是其符号学理论的延伸,又吸收心理分析及主体理论的精髓。

在克里斯蒂娃纷繁复杂的理论体系中,诗歌语言、文本结构、文本互文性渐次递进地体现了克里斯蒂娃的文本理论的独特性,其文本理论是在对语言学和心理分析两方面理论批判性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当代西方文本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克里斯蒂娃;文本理论;诗歌语言;言说主体;互文性一、辨析语言:从日常语言到诗歌语言在研究对象上,克里斯蒂娃首先选择了“文学文本”。

这是因为“作为特殊的符号实践的文学,可以比其他实践更便于把握意义的生产,因此,文学能够作为不可还原于规范的语言学对象加以考察……任何‘文学文本’的生产性也都是可以考察的。

”围绕日常使用的语言与这种便于把握意义生产的文学文本的区别与联系。

克里斯蒂娃首先对日常语言与文本语言进行了区分。

日常语言将传递信息作为第一目的,因而重要的是语言符号的所指层面,能指在日常语言的传达场中不过是传递所指的运输工具,其标准状态就在于意义的传达。

克里斯蒂娃早期的著作这样定义诗歌语言:“一种语言,通过其抑制作用的特性伴随着社会结构与社会制度的危机、盛衰、进化、革命或混乱的时刻。

这种危机(crises)与事件(accidents)不同,它们存在于意指作用当中,因而具有社会性。

”诗歌语言隐含语言与非语言、记号与象征的对话关系,它破除单一语言的秩序、规则和逻辑,使语言回到原初状态,回到那种活生生的、充满激情和神圣的感性状态。

二、体察结构:言说主体理论在语言学方面,克里斯蒂娃深受同时代语言学家本维尼斯特(emile benveniste)影响。

本维尼斯特将语言引入实践,他的话语理论认为,索绪尔所说的“语言”,其自身并不存在,它只是规则系统和交流手段,而话语则是语言的具体运用。

显然,这里已经不再承认索绪尔的“语言/言语”的区分,而是提出了“语言/话语”的新区分。

这种研究注重的不再是对类型和层次的区分,而是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话语”之上。

莱斯与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对比分析

莱斯与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对比分析

莱斯与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对比分析发布时间:2021-06-23T11:30:39.30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月7期作者:徐世博[导读] 德国学者凯瑟琳娜·莱斯和英国学者彼得·纽马克都提出过文本类型理论,影响深远。

徐世博吉林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摘要:德国学者凯瑟琳娜·莱斯和英国学者彼得·纽马克都提出过文本类型理论,影响深远。

本文就此进行比较研究,希望可以加深对文本类型理论的认识。

关键词:莱斯纽马克文本类型理论一.莱斯的文本类型理论莱斯将文本分为:信息型、表达型、呼吁型、视听媒体文本,前三者为主要类型。

信息型文本,主要重内容,如新闻会发布稿、新闻报道、商务信函、操作手册、官方文件等,首要目的是确保信息的正确性;表达型文本,主要重形式,如散文、诗歌、小说、传记等有艺术性的文学作品,审美因素占主导地位;呼吁型文本,主要重呼吁,其主要目的在于使读者产生强烈共鸣并号召他们产生某一行动,达成某一期待。

如广告、宣传、演说、布告、通俗小说、说教文章和讽刺诗等。

有时为了刺激感召读者,可以不完全对照原文翻译,达到原文目的即可;视听媒体文本,主要指非语言之外的视听、图画、电视、电台、广播、音乐等脚本。

这类文本必须和某些非语言手段相结合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

很多学者认为把这种类型单列出来有些勉强。

二.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纽马克在布勒语言功能三分法基础上,又受雅各布森对语言功能的分类的影响,把语言功能分为:信息功能、表达功能、召唤功能、寒暄功能、美学功能、元语言功能,前三者为主要功能。

并根据这六种功能把文本类型分为:信息型、表达型、召唤型。

信息型文本,要尽量确定信息来源的可靠性,旨在为读者传递信息。

如教材、专业报告、报刊文章、学术论文、会议纪要等,一般都属于专业性较强的社会领域;表达型文本,中心为原文本作者及内容。

纽马克将这类文本细分为三类:(1)诗歌、小说、舞台剧等文学作品,主要以严谨与意向表达为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外国文学中的文本理论提要:文本理论在当代西方文论中具有重要影响。

其代表人物克里斯特瓦借鉴本维尼斯特的话语理论和巴赫金的对话主义,提出“文本就是生产性”,这既是对结构主义文论的颠覆,也是对“文学性”问题的一种新的思考,推动了文学理论从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义乃至解构主义的转变。

关键词:话语对话文学性互文本性作为在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文论的影响下所产生的重要理论,文本理论影响甚巨,而论及文本理论时,自然会想到罗兰巴特、德里达等理论家。

但是,当我们跟随这些理论家在“从作品到文本”的转换中尽情地享受文本所带来的快乐的时候,我们不能忘记理解文本理论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朱利娅克里斯特瓦。

作为一位丰产的理论家,克里斯特瓦关注的领域甚广,从符号学到文学理论,从女性主义理论到精神分析学说,均有不同程度的理论贡献。

而就文学理论而言,她借鉴新兴的话语研究和符号学研究,为二十世纪文论“引入了新的景观”,在推动文学理论从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义乃至解构主义的转变时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即是对其“文本”理论的理论渊源、生成语境及基本内涵和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和解读。

一、从语言到话语有学者将克里斯特瓦同其前人理论的差别归结为三点:1.致力于严格而复杂的学科间性的研究;2.将“文本”视为一个深受其他文本影响的动态过程,这些文本从前被认为是在文学作品边界之外的;3.理论的自觉性,即,承认批评话语研究对象的意蕴。

很明显,这里所谓的“前人”主要是指结构主义者。

进入20世纪之后,文学学科的独立性、科学性成为文学研究的理论诉求。

自文学理论的“语言学转向”之后,力图借鉴语言学并使之成为文学科学的理论研究模式是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以及结构主义等流派自觉的理论实践。

雅各布森的”文学性”理论,以语言学为理论基础,以语言的诗性功能为旨归,这一问题域奠定了其后文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并形成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

在结构主义文论这里,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构成了它的理论前提和研究模式。

比如,索绪尔所提出的“语言/言语”模式就构成了一种解释框架,具体的文学作品位于“言语”层面,而文学理论则应处在“语言”层面,它研究的是文学的“语法规则”。

结构主义文论家托多洛夫就明确指出,结构主义诗学的目标“不再是描述特定的文本,凸现特定文本的意义,而是要建立这一特定文本所产生的一般规则……因此这一科学不再关注现实的文学,而是可能的文学。

换言之,它所关注的是构成文学现象的抽象特质:文学性。

”也就是说,结构主义诗学的研究对象不是具体的文学作品,而是“文学”这一特殊话语的基本特性和抽象规则,而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抽象结构的一种具体体现。

因此,在结构主义文论中,主体、历史都已被剔除得干干净净,也就不可能有什么意蕴存在,结构主义叙述学就是它的直接体现。

这种研究固然使文学研究更为深入和细化,更具有科学性和专业性,但同时却也使结构主义的文学研究日益封闭、狭隘,除了孤零零的结构,什么都不指涉。

而这在罗兰巴特、德里达等后结构主义者看来是不可接受的。

但是问题在于,他们又接受了索绪尔提出的”能指”和”所指”之间关系的任意性原则。

这一原则赋予语言系统以独立性和自足性,使语言从复杂的历史、文化关联中剥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分析对象和系统。

所以,如何才能超越结构主义那种思维模式和框架而又不损害到语言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呢?来自东欧的克里斯特瓦生逢其时。

本维尼斯特的话语理论认为,索绪尔所说的“语言/言语”中的“语言”,其自身并不存在,它只是规则系统和交流手段,而话语才是语言的具体运用,才是活生生的、真实的语言。

因此,语言学应该研究的是具有生命力的话语,而不是抽象而又僵化的“语言”。

显然,这就不再承认索绪尔的“语言/言语”的区分,而是提出了“语言/话语”这样一种新的区分,或者也可以说,这种研究实际上注重的不再是对语言的类型和层次的区分,不再关心规则和秩序的建立,而注重的是将研究深入到话语之内。

话语不仅可以表示一种语言行为,也可以表示语言的结果,既包括语言的生产行为,也包括语言的策略、方式,以及语境等诸多要素,根据这种理解,语言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符号结构体系,而是被言说着的陈述主体以及各种意义所缠绕,“正是在语言之中并且通过语言,人类才将自我建构成为主体(subject),因为在存在(being)的现实中,只有语言才能确立‘自我’(ego)的概念”,因之,语言是主体隐匿之所在,有关语言的见解只有基于真实的、言说着的话语才有意义。

如果说本维尼斯特从语言学的角度为超越结构主义思维模式提供了思想资源的话,那么,巴赫金的超语言学和对话理论则适应了文论创新的需要。

超语言学一方面针对的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另一方面针对的也是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它不是“在语言体系中研究语言,也不是在脱离开对话交际的‘篇章’中研究语言;它恰恰是在这种对话交际之中,亦即在语言的真实生命之中来研究语言。

”语言不是一个僵死的事物,而是处于总在变化、运动着的对话交际的语境,是有生命力的语言,“我们所说的语言,不是抽象的语法范畴构成的体系,而是有思想内容的语言,是作为世界观的语言,甚至是作为具体意见的语言;它在一切思想领域里能保证达到起码的相互了解。

”这就是话语,是活生生的应用中的语言。

巴赫金强调话语具有内在的对话性,“话语在同一语言范围内与他人表述之间(这里是话语本来就有的对话性),在同一民族语范围内与其他‘社会语言’之间,最后在同一文化、同一社会思想观念范围内与其他民族语言之间,都有着对话性。

”超语言学强调话语的对话性,既批判了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又提出了一种对话主义。

从这一角度来看就不难理解巴赫金为何会提出复调小说的理论。

无论是本威尼斯特的语言学理论,还是巴赫金的“超语言学”,都强调话语的对话性。

显然,这种理解是对语言问题的一种新的理解。

而“文学毫无疑问是一个享有特权的领域,语言在其中被运作,被净化,被改造”,换言之,文学已经成为话语运作的特殊方式和场所,而文本理论的提出正是这一思想自然地延伸。

二、文本及其生成在本维尼斯特和巴赫金等的影响下,克里斯特瓦将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和结构主义诗学对“文学性”问题的理解转换成了对“文本性”的理解。

与结构主义那种抽象、静态、一元的文学性不同,文本性着重强调的是一种内在的生命力,她说:文本就是生产性,这意味着:首先,文本同其所处语言的关系是一种(破坏--建设性的)再分配关系,因此,最好通过逻辑范畴而不是语言学范畴对其进行研究;其次,它是文本之间的置换,是一种互文本性(intertextuality,也译为“文本间性”——引者注):在具体的文本空间中,取自其他文本的若干陈述彼此交汇、互相消解。

作为一种“方法论领域”,文本理论的提出也同刚刚兴起的符号学研究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正如克里斯特瓦自己所言:“既然社会实践(经济、习俗、艺术,等等)被视为一个‘象语言一样有结构的’意指系统,那么,任何实践都可以作为同自然语言相关的次级模式而被科学地研究,它以这种语言为模式,转而又成为一种模式或范式。

”[16]这种符号学研究将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等对象从具体的实践中抽离出来,并将其作为符号体系而研究,文学是其中一种特别的符号学实践。

罗兰巴特强调过,符号学就是语言学的解体过程,因此,符号分析也就是符号消散的过程,显然,这也就是克里斯特瓦所强调的文本对语言的再分配关系。

所以,在克里斯特瓦看来,文学文本的这种生产过程就是意指过程,它是在“语言中(通过符号学和符号配置的异质性)所作的工作,是它使得一部文本显示出言语交流和表述中没有说出来的东西。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这一问题,克里斯特瓦提出了“意指实践”(signifying practice)的概念:我把意指实践称为符号体系的建立和抵消。

建立符号体系要求社会结构内的言说主体的同一性,主体承认这一社会结构是同一性的基础。

抵消符号体系是通过使主体经历烦乱、狐疑的过程而实现的;这间接地挑战了先前已经获得他认同的社会结构,因此,同时发生的就是社会中多次的断裂、复兴或者革命。

所以,不存在本质上的文学性,只有绝对的写作实践,写作只是一种能指的踪迹。

文本就是语言的可能性的一种开放状态,无论作家的创作还是读者的阅读,都是写作。

克里斯特瓦也认为,文学问题已经转化成为写作问题。

她认为,新型的文学研究要面对的不再是结构主义的文学性问题,而是新的特殊主题,它需要靠超语言学、生物学、不可预测的社会交际、不确定的符码等等来发现语言的规律,这些因素并不能依靠有限的逻辑演绎和理性判断,而仅仅是言语主题自身的规律。

“这一特殊主题--既不是沉思,也不是索绪尔的语言,而是文本,它或者破碎或者连贯,通过一种无法预知的必要性而获得(自身存在的)合法性——这一“主题”正好就是巴特在文学中要寻找的对象,它就是写作。

”所以,在这里克里斯特瓦将”文本”同”写作”结合起来,文本就是写作。

每一个文本都镶嵌在文本交汇的意义之网中,文本的写作就是对语言的潜能的释放。

对她而言,这种新的写作观念是伴随着莫里斯布朗肖、马拉美、卡夫卡、普鲁斯特等现代作家的写作而出现的,这种写作放弃了对迷宫般的绝对精神的思辨以及对语言本质的思考。

它综合了虚构的、政治性的、新闻体的话语(也即是罗兰巴特在《零度写作》中所倡导的“新闻体”的“零度写作”),还有新小说派以及“泰凯尔”派,同时还有社会主义(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和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和结构主义以及文学先锋派的理论,因而呈现出一种杂糅状态。

不难看出,这些问题体现的正是文本理论的悖论。

文本论的提出,使原本被结构主义者视为只是一个语言结构的文学作品变得生意盎然。

语言是有生命力的,文本的生产性就是对这种生命力的解放。

它通过对语言的破坏、重建来重新分配语言内部的关系。

文本走出了单一、封闭、狭隘的分析模式,以语言为工具,穿越了文本之间的广阔空间,没有什么纯粹的文本,文本就是意义生产本身,这打破了意义单一性的局限,赋予文本以无限的意义。

“文本就是生产性”不仅意味着对语言的解放,也意味着对文学的解放。

但是,我们仍然有理由提出这样的疑问:文本理论真的超越了结构主义的思维模式了吗?既然任何一部文本都有“互文本性”,任何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交汇空间,那么,它的独创性体现在哪里呢?在这一无限互相指涉的网络之中,文本如何确立自身的身份和意义?“互文本性”是文本的开放还是消散?与此同时,巴赫金曾经强调,话语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折射,每一个语言符号都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显示存在,它还折射着另一个现实--意识形态的领域,所以巴赫金强调”符号的意义属于整个意识形态。

”但是,在克里斯特瓦这里,文本内部话语的意识形态性这一问题事实上被搁置了。

所以,文本的无限敞开,是文本内部之间的互相敞开,还是向社会和历史敞开呢?对于以上这些问题,克里斯特瓦的答案并不尽如人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