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十五课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 第五单元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教案(2)

八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 第五单元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教案(2)

第十五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5课的内容,讲述了国共第一次合作,以及由国共合作的产物—黄埔军校的建立。

黄埔军校的建立为国共双方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为北伐战争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因为中国共产党在北伐战争中的出彩表现,尤其是叶挺的独立团所向披靡,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光荣称号。

1928年国民革命军进行了二次北伐,随着东北易帜的发生,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统一。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爆发,标志着国共合作初步破裂,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并大肆屠杀革命人士,大革命彻底失败。

二、学情分析对于这一课,孩子们普遍比较陌生,因为农村教育本来就有很多的局限性,孩子们能够接触的知识,没有城里的孩子多。

通过孩子们的预习,可以看出大家是非常有兴趣的。

大家对北伐军为什么能够胜利进军不了解其原因;以及北伐战争虽然取得了重大的胜利,但国民革命却失败了也不能理解。

因此我们要慢慢引导,仔细分析。

三、教学策略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所以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利用自学、小组讨论、动手动脑、多媒体、图片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简述国共第一次合作、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主要过程等基本史实;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和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收集、讲述北伐战争的小故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展示自我意识;度《北伐战争形式图》,培养学生掌握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分析历史史实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大革命时期英雄们摧毁旧社会的壮烈之举、敢为人先的社会担当,紧追时代的人文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感。

五、重难点:教学重点:北伐胜利进军教学难点:国共合作的原因;国民革命的失败。

六、教学过程Ⅰ、导入新课黄埔军校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

八年级历史上册_第15课《宁为战死鬼_不做亡国奴》课件

八年级历史上册_第15课《宁为战死鬼_不做亡国奴》课件

佟麟阁
赵登禹



材料一 :九一八事变前,蒋介石密电张学良:“无论 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 力避冲突。” 材料二: 1936年12月12日,蒋介石被扣押后,有 人说:“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人民 群众,我们应该杀了他,报仇雪恨!”有人说: “国难当头,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应该和平解决, 蒋介石只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就放了他。” 材料三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为国共抗日发 表的宣言。1937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将《中国共 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国民党。《宣言》 提出发动全民族抗战等三项基本要求。重申中共为 实现国共合作的四项基本保证。9月22日国民党中 央通讯社发表了这个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的正式形成。
宋 哲 元 二 十 九 军 驻 防
日本控制的伪蒙军
北 平
日本的控制区
卢沟桥 宛 平
丰台
日军重兵占据

1\日本侵华野心巨大,全面侵华是日本帝国 主义的既定政策。 2\卢沟桥是北京通往南方的交通要道,地理 位置十分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七七事变
时间: 1937年7月7日 地点: 北平西南卢沟桥
经过:
1、日本侵华蓄谋已久 原因: 2、日本已走上法西斯道路,疯狂对外扩张 3、东北三省已经沦为殖民地,为全面侵华做了准备。 4、蒋介石态度不够坚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尚未正式形成 5、英美对日侵华采取纵容政策
结果: 1937年7月底,平津相继沦陷
影响: 1、七七事变既是全面侵华开始的标志又是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 2、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正式形成
第十五课
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长春 沈阳
1932年,日本扶植 溥仪成立伪满洲国。 1931年9月18日, 日本侵略军制造九一 八事变。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十五课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十五课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十五课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十五课是“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彻底铲除封建剥削制度的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是我国民主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提出了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领导了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真正实现了中国农民数千年来得到土地的奋斗目标,使农民真正从经济上翻身作了主人,从而最深入、最广泛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解放。

土地改革还确立了贫雇农在农村中的优势地位,巩固了工农联盟,为引导农民走上集体化道路创造了条件。

在1950年至1953年的土地改革中,中国共产党将无地少地的农民组成互助组,进行农业集体化生产的尝试。

这期间,中央人民政府还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彻底废除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将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并确立了“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土地改革总路线。

土地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创造了条件。

同时,也使广大的农民翻身成为了土地的主人,增强了他们建设新中国的热情和信心。

此外,土地改革还摧毁了封建宗法的大家族制度,促进了农村的社会变革。

总的来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十五课“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它对于中国农村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我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十五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的说课稿。

这堂课属于中国近代史,主要探讨的是国共两党在近代时期进行合作,共同推进北伐战争,为中国的发展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节课需要综合运用知识、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等多种能力。

接下来,我将围绕教材内容及教学目标,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计三个方面来展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学生能够概括国共两党合作的形式、原因和结果;2. 学生能够分析北伐战争的发起、战术和战果;3. 学生能够理解从《宪法大纲》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过程;4. 学生能够设计与宣传一则反对不公的口号。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建立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和历史文化热情;2. 点滴积累爱国情感,树立爱国主义的观念;3. 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国共合作的形式、原因和结果;2. 北伐战争的发起、战术和战果;3. 《宪法大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过程。

【教学难点】1. 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对历史事实的综合分析能力;2. 如何教授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发展历程和背景,让学生能够理解背后的深层含义;3. 如何让学生能够反思现实,从历史中发现不公平的现象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课前视频、图片或PPT等形式,给学生们展现近代历史的重要事件,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南京政府成立等,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他们对于这些事件的理解。

二、呈现教材(25分钟)1. 让学生阅读教材,并引导他们思考以下问题:a. 什么时候国共两党开始合作?为什么会开始合作?b. 国共合作的原因和形式是什么?c. 北伐战争是如何开始的?国民党采取了什么样的战略?最终的战果如何?d. 《宪法大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过程是什么样的?2. 在学生讨论完后,让他们回答如下的问题:a. 国共合作以及北伐战争为什么是中国近代史重要的历史事件?b. 两党如何互相合作,解决了哪些重要的问题,达到了什么样的重要的效果?三、归纳总结(15分钟)让学生在联想到现在的社会现象,从学习的事件中获取灵感,反思现实,思考并发出自己对不公平的看法。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15-26知识提纲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15-26知识提纲

第十五课北伐战争前提: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始标志: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结束: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即国民革命失败原因)1.黄埔军校的建立:1924年创办的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处主任。

2.北伐胜利进军(1)时间:1926年(2)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3)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4)主要战场:湖南、湖北;重要将领:叶挺(5)主要战役:汀泗桥、贺胜桥、武昌战役;(6)胜利进军:在两湖战场消灭了吴佩孚主力;在江西消灭了孙传芳的主力。

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3.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第十六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1.南昌起义(1)时间:1927年8月1日(2)领导人: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3)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八一建军节的由来)2.秋收起义(1)时间:1927年9月(2)地点:湘赣边界(3)领导人:毛泽东(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带领起义队伍转向敌人力量较为薄弱的农村,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找到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3.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南的农民武装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由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4.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定都瑞金。

第十七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1.红军长征的原因:(1)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2)根本原因:党内的左倾错误2.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2.开始的标志: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共八万多人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3.长征中的重要会议——遵义会议(1935年1月)(1)主要内容:会议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8年级历史15课笔记

8年级历史15课笔记

八年级历史第十五课笔记
一、课程标题
八年级历史第十五课: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
二、课程目标
1. 了解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如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

2. 掌握这些事件和人物的历史背景、经过和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爱国情感。

三、课程内容
1.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这场战争发生在1840年至1842年,起因为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战争以清朝的失败告终,签订了《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是清朝时期的一场自强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科技,加强国家实力。

这场运动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为代表。

洋务运动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最终未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3.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是清朝时期的一场政治改革运动,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

这场运动发生在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代表。

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它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四、课程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如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

这些事件和人物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这些事件和人物的出现和发展,都是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密切相关的。

我们应该珍惜历史,铭记历史,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初中八年级历史第十五课“宁为战死鬼,不为亡国奴”

初中八年级历史第十五课“宁为战死鬼,不为亡国奴”
日本修改教科书,企图 否认侵华的历史,否认 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 日本新版教科书对南京 大屠杀作这样的叙述: “关于这一事件的实际 情况,资料上有许多疑 问点,有各种各样的见 解,现在还在持续争 论”。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郞参拜靖国神社
日本侵犯中国领土钓鱼岛
四、1.南京大屠杀的教训? 2.对战后日本拒不承认南京大屠杀 其实侵略本质,我们应该怎样认识? 其有什么现实意义?
1937年11月上海 沦陷
国民党 迁都重庆
1937年12月南 京沦陷。
1937年12月南京沦 陷
三、南京大屠杀
1.八一三事变:日军大举进攻上海
2.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13日 (1)时间: 南京 (2)地点:
二、南京大屠杀
日本在南京犯下哪些滔天罪行?
请同学回答
即将在南京下关草鞋峡被集体屠杀的中国军民
宋 哲 元 二 十 九 军 驻 防
日本控制的伪蒙军
北 平
日本的控制区
卢沟桥 宛 平
丰台
日军重兵占据
一、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
1.时 间: 1937年7月7日 2.地 点: 北平 宛平卢沟桥 3.经 过: 卢沟桥
从课文中找出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军人“宁
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的史实!
请同学回答
七七事变后,二十九军奋起抵抗
1.南京大屠杀给人类留下了怎样的教训?
2.对战后日本拒不承认南京大屠杀及其侵略本质,我 们应该怎样认识?其有什么现实意义?
1、认识:
(1)作为中国人,不能忘记这段历史;
(2)日本不能否认与篡改。
2、现实意义:
(1)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2)反对战争,真爱和平。
一、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

八年级历史第十五课

八年级历史第十五课


社会制度不同
建设道路不同
“求同存异”起了什么作用?
• 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 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 结与合作。
中国总理的发言应受到最大的重视。 ——尼赫鲁 这个演说是对抨击中国的人一个 很好的答复。 ——吴努
周恩来善于等待时机的外交才能简直 是登峰造极。
——一个美国记者
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的周恩来 第一次亮相国际舞台,周恩来所带来的绝对是超乎想象的精彩
第十五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1949-1955)
独 立 自 主 的 和 平 外 交
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
成为处理国 与国之间的 基本准则
为我国 赢得良 好的外 部环境
万隆会议 周恩来
开创了我国 外交新局面
1. 50年代前半期我国外交的特点是什么? 50年代前半期我国外交的特点是:以 独立姿态登上国际舞台。 2.我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什么? 我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的的外交环境是怎样的?
以美国为首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敌视;
以苏联为首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 独立的亚非拉国家需要互相帮助支 持合作。
面对我们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 你认为我们应当采取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 全国人民的唯一政府。凡愿遵守平 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 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 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这次会议的时间、地点是什么? 这次会议的性质和中心议题是什么?
这次会议面临什么困难?
中国为万隆会议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吵架的”, “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我们的会 议应该求同存异”。 —— 周恩来

遭遇相同: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 面临问题相同: 如何发展国家经济, 维护民族独立, 促进世界和平.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 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思考:南昌起义军占领了南昌城, 为什么要南下广东? A、敌人从四面八方来包围南昌,敌强 我弱,不撤离必然导致全军覆没。 B、广东曾经是革命根据地,群众觉 悟较高,南下准备夺取广州,重建革 命根据地,然后再进行北伐。
结果转战中失败,一部分转移到广东 海陆丰地区,另一部分由朱德、陈毅 率领转入湘南,开展游击战争。
2.毛泽东、朱德井冈山会师后,改编的军队是 A.工农红军第一军 B.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C.国民革命军第四军D.中国人民解放军 3.2016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多少周年纪 念日?
C
A.周年 B.89周年 C.90周年 D.91周年
什么是长征精神?
坚定信念 艰苦创业 无私奉献 团结奋进
七 律 长 征
三更大金乌五万红 军喜渡沙蒙岭水军 过岷桥水磅逶千不 后山横拍礴迤山怕 尽千铁云走腾只远 开里索崖泥细等征 颜雪寒暖丸浪闲难
« »

1.这首诗描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一次最艰苦的斗争? 知道作者是谁吗?
长征 毛泽东 2.诗中反映了红军长征克服了那些艰难险阻? 强渡乌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

周恩来
叶 挺
龙 朱 德
刘 伯 承






朱 德
彭德怀
林 彪
刘伯承
贺龙
陈 毅
罗荣桓
徐向前
聂荣臻
叶剑英
中国人民解 放军军旗
1933年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决定八月一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中国 人民解放军组成后,将“八一”作为建军节。
想一想 为什么以“八 一”作为人民解 放军建军节?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十五课笔记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十五课笔记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十五课笔记一、平型关大捷。

1. 背景。

- 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侵入山西,企图占领太原。

2. 经过。

- 1937年9月,日军板垣师团一部向平型关开进。

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师长林彪率领下,在平型关一带隐蔽设伏。

当日军1000多人进入伏击圈时,八路军从不同方向全线开火,同日军展开了肉搏战。

经过近一天的激战,将日军全部歼灭。

3. 意义。

- 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二、台儿庄战役。

1. 背景。

- 日军企图打通津浦线,占领徐州,进而威胁武汉。

2. 经过。

- 1938年3月,日军向台儿庄发起进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战。

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内与日军进行巷战,逐屋争夺。

经过激烈战斗,中国军队共歼敌1万余人。

3. 意义。

- 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三、保卫大武汉。

1. 背景。

- 武汉成为当时全国军事、政治、经济中心,日本企图通过占领武汉,迫使中国政府屈服。

2. 经过。

- 1938年6 - 10月,中国军队进行了武汉保卫战。

中国军队在武汉外围进行了英勇抵抗,在万家岭战役中,中国军队歼灭日军3000余人。

但是,由于日军在兵力、装备等方面占优势,武汉最终沦陷。

3. 意义。

- 武汉保卫战历时4个多月,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四、第三次长沙会战。

1. 背景。

- 日军企图再次进攻长沙,打通粤汉铁路,进而威胁西南大后方。

2. 经过。

- 1941年12月,日军调集10余万兵力,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

中国军队在薛岳指挥下,进行顽强抵抗。

中国军队与日军进行了激烈的攻防战,最终日军被迫撤退。

3. 意义。

- 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它增强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也在国际上提高了中国的威望。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15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案北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15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案北师大版
2、领导人
3、意义
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秋收起义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3、井冈山会师
三、长征
1、原因
2、出发地
3、时间
4、遵义会议
5、长征的意义
指导阅读
分析归纳
指导讲解
分析理解
读诗、读图
阅读讨论分析
归纳
三、
课堂
练习
巩固
新知
1、为什么以“八一”作为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2、红军为什么要长征?
3、〈长征〉这首诗,反映了红军经历了哪些艰难险阻?
第三单元第15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课题
第十五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知识与
能力
简述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的故事,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找到中国革命道路的特请学生演讲,深情地朗诵毛泽东的诗词《七律*长征》,加深学生对红军长征的理解和崇敬之情。
教法与学法
指导,阅读,讨论,归纳。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复习提问
导入
新课
为什么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国共合作破裂,国民大革命就失败了呢?
由上述问题自然过渡。你知道为什么以“八一”作为人民解放军建军节?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
设疑提问
巩固旧知
二、
尝试
探究
解决
问题
一、八一南昌起义
1、时间、地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先烈们不畏艰险,勇于献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学习先烈们排除万难,不断前进的坚强意志。
教学重点
了解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和红军长征的故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十五课笔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十五课笔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十五课笔记一、全民族抗战的兴起。

1. 西安事变(1936.12.12)背景。

日本侵华加剧,民族危机严重。

全国人民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但蒋介石仍然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继续围剿红军。

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了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多次劝谏蒋介石无效。

经过。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这就像一场超级大冒险,两位将军为了抗日大计,直接把蒋介石给“控制”起来了。

结果。

西安事变发生后,局势极为复杂。

如果处理不好,可能引发新的内战。

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周恩来等赴西安谈判。

最后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大门。

2. 七七事变(1937.7.7)背景。

日本早就对华北垂涎欲滴,不断制造事端,企图把华北变成第二个东北。

经过。

1937年7月7日,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

日军就向卢沟桥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这就是七七事变,也叫卢沟桥事变。

这就好比日本侵略者无端找茬,我们中国军队可不会惯着他们,坚决反击。

影响。

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全中国人民都被激怒了,大家团结起来,要和日本侵略者拼到底。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1. 合作实现。

9月22日,国民党通过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宣言。

第二天,蒋介石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这样,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这就像两个原本有矛盾的小伙伴,为了共同对付外面的大坏蛋,终于握手言和,团结起来了。

2. 合作的意义。

国共合作使中国抗日力量实现了大联合。

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力量和国民党的军队等都团结起来,这种团结就像超级力量的集合,让中国在抗击日本侵略者时有了更强大的底气。

八年级历史第十五课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第十五课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第十五课知识点:明清时期的农民起义明朝时期,尽管政治、经济等方面都有所发展,但由于一系列因素导致社会不稳定,农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和压迫。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农民便开始了自觉的抗争,形成了一系列的起义。

一、农民起义的原因1.政治原因:明朝时期,中央政府腐化,封建贵族削弱了皇权,导致国家不断衰落,而地方上的官吏又极度贪污腐败,欺压百姓。

2.经济原因:由于明朝开始实行铜钱制度,中央对钱的垄断使得民间经济非常萎缩,贸易不发达,更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

3.文化原因:在明朝的文化中,传统价值观得到了巩固和发展,但也形成了一种以专制思想为核心的文化,因此,不少人对此持有质疑和反感。

以上原因促使了农民起义的形成。

二、代表性的农民起义1.红巾军起义:红巾军农民讨伐军是明末民变的重要力量之一,具有革命性的民变,他们反对朝廷官吏的贪污,强调平等,是农民战争中比较典型的起义。

2.张献忠起义:张献忠的起义反映了明末民变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一次较受人注意的农民战争。

张献忠起义从四川发动,一路北上,举江陵、芜湖等地,最终成为了明末北方的一股大势力。

张献忠起义是一次相对比较大规模、比较有代表性的民变。

3.吴三桂起义:吴三桂的起义同时是一次反封建的起义和控制西北的独立战争。

吴三桂反对清政府的政策,发动了一系列反清行动,部队至西北定都,建国号大西,但在历经战争后,最终失败。

三、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农民起义是封建制度长期压迫下,农民自主反抗的必然结果,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1.农民起义使广大农民自觉抗争,大力推动了封建制度的瓦解,对于我国社会的进步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在起义中,民间的铁军组织、武装力量、经济形态、思想观念的变化,推动了封建思想的消失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3.农民起义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奠定了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基础。

以上是关于——明清时期的农民起义的概述,主要介绍了农民起义的原因、代表性的农民起义和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十五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十五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 1894 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 称霸世界,占领朝鲜国都城汉城,接 着侵华。 • 邓世昌与敌舰同归于尽。 • 1895.4 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 订《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 等等;赔偿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 设工厂。
八国联军侵华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与推广
• 视频
日内瓦会议
• 1954.4——7,苏、美、英、法、 中5国在瑞士日内瓦国联大厦举行。 讨论如何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关于 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
• 视频 视频
万隆会议
• 万隆会议,1955.4,29个亚非国家在印度 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亚非国家第 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下讨论亚非人民 切身利益的大型国际会议。 • 万隆会议主要讨论了保卫和平,争取民族 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各国共同关心的问 题。主要目的是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经济 文化交流,并共同抵制美国与苏联的殖民 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活动。
中美关系
• 1945.8.15 日本投降。美国 命令日军只能向蒋介石政府 投降。 • 1948 中共将要胜利,提出承 认中共政府的条件。但共产 党奉行苏联“一边倒”。
中美关系
• 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敌 视态度。(76页第二段最后三个行)
中苏关系
• 76页 图片与小字
中苏关系
• 1945 苏联和国民党签《中苏友好同盟条 约》,国民党支持外蒙古独立等。 • 1945年 抗日结束,苏联反对内战,主张重 庆谈判,支持国共合作。 • 1949 新中国成立,迫于苏联在华利益,承 认中共政府。 • 1958——1959 赫鲁晓夫企图军事控制中 国,主张和中方组建联合舰队。苏联反对 人民公社,毛泽东认为人民公社可以让中 国快速发展。随后苏联撤走资金和技术人 员片战争(近代)(写)

八年级历史(上) 十五课课件 宁为战死鬼 不作亡国奴

八年级历史(上) 十五课课件 宁为战死鬼   不作亡国奴

议一议 血染卢沟桥 找一找 演一演 你和的同伴合作设计一段卢沟桥上中,日两军的对话和动作!并即兴表演!! 历史再现结合课文 P.75 角色扮演 目录 说一说 议一议 血染卢沟桥 演一演 找一找 从课文 P.74-75 中找出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军人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的史实! 找一找 长城 中国守军沿长城开赴前线 日军过桥 日军通过卢沟桥 教科书 七七事变 ,真是 中国军队不断向日军开炮 谁 忍无可忍 肩章 口才展示
历史的真相是…… 八路军的肩章
八年级历史(上) 十迹一游卢沟晓月 教科书 七七事变 ,将其起因说成是 中国军队不断向日军开炮 ! 目录 日军属于 忍无可忍 的防卫举动! 说一说 议一议 血染卢沟桥 找一找 演一演 日军为什幺要进攻卢沟桥呢 P.74 (卢沟桥为什幺会是军事上的必争之地) 说一说 日军开炮 (同桌讨论) 日军向卢沟桥开炮 中国守军 中国守军在卢沟桥 目录 说一说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十五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自学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十五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自学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一.自学内容: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二.自学目标1.把握七七事变的史实,掌握中国士兵英勇抗战的表现。

2.知道南京大屠杀,认识日本侵略者的凶恶、残暴的表现。

3.掌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从而认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重要性。

三.自学重点:血染卢沟桥四.自学过程㈠.阅读教材第一标题“血染卢沟桥”标化知识点,完成学案。

1.动脑筋:日军为什么要进攻卢沟桥呢?观察《卢沟桥事变形势示意图》,你能指出卢沟桥战略位置的重要性吗?2.卢沟桥事变的经过①.时间:②.地点:③.借口:。

④.具体过程:(课本标画出来)⑤.影响:卢沟桥事变是的标志。

3.看谁找得快:你能从课文中找出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军人“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的史实吗?(看教材78页)议一议:佟麟阁生前的话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4.简述八一三事变经过。

㈡.阅读教材第二标题“南京大屠杀”标化知识点,完成学案。

1.指导学生观察阅读课本第76页的四幅图片和第77页两幅图片资料,了解南京大屠杀的罪行。

①.时间:②.地点:③.时间长:④.手段残酷:⑤.危害严重:(课本标画出来)2.思维碰撞(讨论):⑴.“南京大屠杀”真的如一些日本人所说是中国“炮制”的,是“子虚乌有”吗?⑵.南京大屠杀给人类留下了怎样的启示?当今某些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抹杀这一人间惨剧的真实目的是什么?作为中国人应当如何看待这一现象?教师提问学生并总结:现在的日本政府并没有深刻地反省这段历史,并没有真诚地向亚洲各受害国人民,尤其是向中国人民道歉!我们要牢记国耻,奋发图强。

但要区分日本政府与日本人民的态度,树立反对战争、争取和平的信念。

日本对在侵华战争中所犯的滔天罪行必须予以承认,其侵略行径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而南京大屠杀仅仅是这无穷灾难中的一个典型。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必须时刻警惕法西斯幽灵和军国主义的复活,揭露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掩盖历史真相,抹杀侵略事实的险恶专心。

江西省吉安县凤凰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第十五课 八年抗战

江西省吉安县凤凰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第十五课 八年抗战
吉星文的这段话,表现了中国士兵的一种怎样的精神或思想情感?
不畏强暴,敢于牺牲,把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 …
想一想:
1、国共两党在历史上有过几次合作?第一次合作在什么时候?结 果如何?合作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2次;1924年;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最终以失败告终;第一 次:目的是打倒列强和军阀;第二次:目的是打倒日本帝国 主义。
指挥者:李宗仁
影响: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 的一次重大胜利,极大地 鼓舞了广大军民的士气
目 的
打破敌人的“囚笼政 策”
时 间
1940年8月
百团
大战 指
挥 彭德怀

影 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 响 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
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课堂 小结:
请同学们从下列事件的影响方面,用一句话概括 所学的内容
A、平型关战斗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淮海战役
4、某班历史兴趣小组正在排演历史短剧,其中两句台词是① “我 们得到情报,日军要搞实弹演习,三十七师做了应战准备”②“宛 平城与卢沟桥为我军坟墓,一尺一寸国土,不可轻易让人。”据此 可知他们正在排演的是(B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西安事变 D、台儿庄战役
阅读并回答:
七七事变发生后,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军队是国民党第 二十九军二一九团。该团团长吉星文在接受《港报》记者 采访时说:“士兵们含垢忍辱,已非一天,这一口郁积在 胸中的气,无缘发泄,所以大家听见说打日本,个个都纵 身跳起来 。士兵们看了阵亡的同伴,一点也不悲伤,只 是咬紧牙关,疾步向前,带伤的就是命令他后退,也不掉 转头来。”
百团大战;是抗战以来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材料三:中国人民八年抗战中,消灭日军130多万人、消灭伪军118万人、军民伤亡3500万人、经 济损失5620亿美元、人民军队发展130多万人、解放人口1亿多人、抗日根据地面积扩大104万平方 公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十五课
《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导学案
编制人:李振刚
【教师寄语】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知道抗日战争初期尤其是中国军人抵抗日本侵略的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熟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过程。

2.通过收集、整理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的资料,学会准确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3. 学习本课,认识到日本的对华战争是一场残酷的侵略战争,激发学生仇恨法西斯的情感,树立为人类和平、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精神。

【重点和难点】
重点、血染卢沟桥
难点、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及当今日本极力掩盖南京大屠杀的事实【自学引导】
一、自主学习,梳理知识
知识点一、七七事变
时间:地点:
影响:1、标志着从此爆发。

2.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泸沟桥事变)正式建立,工农红军改编为、
奔赴抗日前线。

知识点二、南京大屠杀
时间:地点:
屠杀对象及人数:
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狠残暴的侵略本质
【(1)应有的认识:历史不能忘记,不容否认和篡改;(2)现实意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合作探究】
1. 七七事变后中国进行的抗战,与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战,有什么不同?
2. 日本在南京犯下哪些滔天罪行?有人说:“日本侵华已经是许多年前的事了,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做人要向前看。

”对此,你又是如何看的呢?
三、课堂反思
通过学习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
我还需解决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巩固练习
1、《大刀进行曲》是流传甚广的抗战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爱国的同胞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歌曲中的“鬼子们”指的是什么人?()
A.英国侵略者B.日本侵略者C.法国侵略者D.泛指一切侵略者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后,工农红军被改编为()A.中国人民解放军B.中国人民支援军
C.工农革命军D.八路军和新四军
3、日军进攻北平中,牺牲的二十九军副军长是()
A、佟麟阁
B、赵登禹
C、张自忠
D、申仲明
4、七七事变发生后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在卢沟桥抗击日本的中国军队是()
A、东北军
B、抗日义勇军
C、国民革命军
D、八路军
5、南京,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840年以来,她亲眼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兴衰荣辱。

请阅读以下有关南京的材料后回答:
材料一这年8月的一天,清政府的代表被迫来到停泊在南京江面上的英国军舰上,在一份对中国极不平等的文件上无奈地签下名字。

中国近代百年的屈辱从此开始。

材料二这是时间意义上一个新年的开始,更是历史意义上一个时代的开始。

在那个元旦,“民国”取代了“帝国”,皇帝也成为写在史书上的历史名词。

材料三1937年12月,日军占领中国首都南京,国民政府被迫迁都重庆,从此南京的“一场噩梦”开始了。

1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写出反映的两件历史事件的时间和名称?
2结合材料三,请回答这是近代史上中国的首都第几次被外来侵略者攻陷?日军占领南京后,在接下来的六个星期内,犯下了怎样的滔天罪行?
五、达标检测
1、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于()
A.九一八事变B.柳条湖事件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2、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被迫迁都至()A.武汉B.北平C重庆D西安
3、从北伐战争到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所在地迁移的顺序是()
A、广州—武汉—南京—重
B、广州—南京—武汉—重庆
C、广州—武汉—重庆—南京
D、广州—南京—重庆—武汉
4、南京大屠杀中屈死的中国人达()
A.3万多人 B.30多万人 C.10多万人D.300多万人
5、日本在中国发动的几次侵略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九一八事变②、七七事变③、八一三事变④、南京大屠杀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①②③
D、③②①④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7年12月,日本《东京日日新闻》以“紫金山下”为题报道如下消息:少尉向井和野田进行砍杀中国人的比赛,看谁先杀满100个。

后来他俩见面时,向井杀了106人,野田杀了105人。

但难以确定是谁先杀满100人,于是决定继续进行比赛,看谁先杀满150人。

材料二:日军两将校杀人比赛图
近代以来,日本发动了哪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日本侵华战争中的什么历史事件?日军在当地共杀害了多少中国人?
(2)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还在中国犯下哪些侵略罪行?试举2例说明。

(3)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滔天罪行。

然而近年来日本国内一些人极力否认大屠杀的真实性,日本右翼势力一直在为侵略战争的罪行翻案,如否认南京大屠杀,篡改历史教科书等。

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几次参拜供奉有“二战”战争罪犯的靖国神社,引起了中国人民和亚洲人民的强烈抗议。

请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有怎样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