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1. 中药分析学的定义:中药分析(Analysis Scienc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是利用物理、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学、药理学、生物化学及其他相关的方法和技术研究分析中药(天然药物)、中药制剂及其有关联产品质量的一门科学。

亦可称为天然药物分析(Analysis of Natural Medicinal Products ,or Analysis of Crude Drugs)或生药分析(Pharmacognostical Analysis)。

2. 定量分析常强调要分析中药的有效成分,通常把具有生物活性并有医疗作用的化学成分者称为有效成分或主成分。

如生物碱类、黄酮苷类、蒽苷类、强心苷类、皂苷类、挥发油类、香豆素类、鞣质类以及多糖、氨基酸等,中药中一些生物活性不显著成分者称为辅成分,如树脂、色素、无机盐等,但这种区分是相对的。

另外所谓有效,也并不能完全代表中药的疗效。

3. 生产在线分析: 中药制剂生产全过程各环节(原料药材的检测,原药材的切制、粉碎和炮制,提取、过滤和浓缩,制剂中间体的制备,辅料的质量,成型工艺过程,最终制剂成品)的质量监测,可及时反馈质量信息,用于指导生产,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以确保产品质量。

这种在生产环节中进行的适时检测称为生产在线分析,已逐步受到厂家和药品质量管理部门的重视。

4. 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GLP(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ood Laboratory Practice
for Non-clinical Laboratory Studies)
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for Drugs)
5. 研究目标和任务
A着重强调对中药及其制剂中所含有效成分或主要化学成分的研究
B着重强调定量分析研究
C着重强调现代分析方法的应用
D着重强调多学科手段对中药的综合分析研究
6. 中国药典是国家为保证药品质量所制订的法典、是药品生产、经营、使用、检验、和监督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也是我国医药行业对外贸易和技术交流不可缺少的准绳,自1953年起至今,共出版9版药典。

7.取样
药材取样法:取样的基本原理则应是均匀、合理。

采用四等分法反复数次直至最后剩余量足够试验为止,即为平均样品量,平均样品量一般不得少于实验所需要的3倍,即1/3供实验分析,1/3供复核,1/3则为留样保存,保存期至少一年。

8. 供试品的提取
(1)溶剂提取法
中药中的化学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与溶剂性质有关,一般遵循“相似相溶”的原则。

通过对待测主成分的结构分析来选用合适的溶剂。

常用提取溶剂
(a)极性溶剂:水是典型的极性溶剂,它能溶解离子型成分,如生物碱盐、有机酸盐及其它成分
(b)非极性溶剂:石油醚、乙醚、氯仿、乙酸乙酯等是常用的非极性溶剂,用以提取低极性成分
(c)中等极性溶剂:乙醇、甲醇、丙酮等是常用的中等极性溶剂,它们对中药各类成分具有较广泛的溶解性能
乙醇是最常用的提取溶剂。

(2)常用的提取方法
A 冷浸法:浸泡时间12~24(~48)h在浸泡期间应注意经常振摇,浸泡后再称重。

冷浸法的优点是适宜遇热不稳定的有效成分,操作简便,应用较广。

B 连续回流法:样品置索氏提取器中,利用遇热可以挥发的溶剂进行反复回流提取。

本法提取效率高,所需溶剂少,遇热易破坏欲测定成分,不宜用此法。

C超声波提取法:样品置适宜容器内,加入提取溶剂后,置超声波振荡器中进行提取。

本法提取效率高,经实验证明一般样品30min内即可完成。

另外,为了使待测成分尽可能提取完全,对中药材的粉碎度有一定要求,提取方法、时间、温度等的选择要通过实验数据加以确定。

9.含量测定
(1)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对于有效成分明确的中药及中成药,应进行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以确保质量。

(2)有效部位含量测定
某些中药及中成药,如能大致明确主要活性物质是那一类成分,亦可进行其有效部位的测定,如总生物碱、总皂苷、总黄酮等,测定的是有效部位的总量。

(3)有效成分不明确的中药及中成药测定
A可选择一个或几个认为可能的有效成分或主要成分(指示性成分)进行测定。

B测定药物的总固体量,如水浸出物量、醇浸出物量、乙醚浸出物量,以间接控制质量。

C对于在加工炮制、制备、贮藏过程中易损失、破坏的成分进行含量或限量检查。

D可选用适当的生物效价或其它生物化学方法控制质量。

(4)贵重药材或含剧毒成分的中药测定
A中药制剂中含有剧毒成分需测定含量如乌头、斑蝥等
B贵重药材在制剂中投料量应加以测定如人参、麝香等
第三章光谱分析法的应用
1. 200~400 nm 近紫外区,400~800 nm 可见光区
2. 光谱分析法的定义和分类
利用各种化学物质(包括原子、基团、分子及高分子化合物)所具有的发射、吸收或散射光谱系的特征,来确定其性质、结构或含量的方法,称为光谱分析法。

根据光谱谱系的特征不同,可把光谱分析方法分为发射光谱分析、吸收光谱分析和散射光谱分析三大类。

(1)应用吸收光谱原理进行分析: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应用发射光谱原理进行分析:荧光分析法和火焰光度法;
(3)应用散射光谱原理进行分析:比浊法,包括免疫比浊法等。

一、紫外分光光度法
3. 实例1.双波长光谱法测定喉痛消盐丸中靛蓝、靛玉红的含量。

青黛是该丸剂中的一主要药物,青黛中主要有效成分靛蓝、靛玉红在丸剂中的含量,可作为喉痛消炎丸质量标准的重要指标。

利用等吸收波长法对其进行含量测定,样品不需预先分离即可直接测定。

A. 选择等吸收波长:
从图可知靛蓝在540nm、634.4nm处有合适的等吸收波长;靛玉红在514.2nm和566nm处有等吸收波长,而空白样品在上述波长处的吸收曲线几乎成一条直线,不干扰测定,因此,可选用靛蓝的测定波长λS1=566nm和参比波长λR1=514.2nm。

可选靛玉红的测定波长λS2=540nm和参比波长λR2=634.4nm。

B.标准曲线的绘制
精密称取靛蓝对照品溶液(每1ml氯仿含40μg靛蓝)0.25,0.50,…,2.0ml;靛玉红对照品溶液(每1ml氯仿含10μg靛玉红)0.2,0.4,…,1.40ml,分别放入10ml量瓶中,用氯仿稀释至刻度,分别在上述等吸收波长处测其差吸收度:
ΔA1=A566nm-A514.2nm;ΔA2=A540nm-A634.4nm。

然后用ΔA对C做标准曲线;并求出其一元回归方程:
ΔA1=0.02241×C1 (r1=1.0000)
ΔA2=0.04060×C2+0.0055 (r2=1.0000)
式中,C1 ,C2分别为靛蓝、靛玉红浓度(μg/ml)。

C.含量测定
精密称取喉痛消炎丸细粉约0.2g于索氏提取器中,用氯仿提取至无兰色(4小时),用氯仿定容于50ml量瓶中,再精密吸取5ml上述溶液至10ml容量瓶中,加氯仿至刻度即为样品溶液。

将样品溶液在λS1与λR1处测定ΔA样1值,用以上ΔA1式求出靛蓝的浓度及样品中靛蓝的含量。

同样,在λS2与λR2处测定ΔA样2值,用以上ΔA2式求出靛玉红的浓度及样品中靛玉红的含量。

4.实例2.差示光谱法测定含牛黄的中成药中胆红素的含量
胆红素为中药牛黄的重要部分,天然牛黄中胆红素的含量高达40%~50%,而牛黄类中成药又多达百余种,因此,测定胆红素的含量对控制这类中药的质量很有必要。

A. 测定原理
胆红素具有高共轭体系结构,吸收光谱在波长453nm处为最大吸收,在可见光照射下胆红素易氧化成兰色产物,在453nm处吸收度明显降低。

如下图。

a:光照前;b:光照后
B.含胆红素的中药制剂一般还可能含有数种在波长453nm处有吸收的组分,用直接比色法测定胆红素的含量则易受到这些组分的影响。

此时,可以利用共存组分在所选定的光照条件下,吸收光谱在光照前后保持不变的性质,用差示光谱法对胆红素进行定量。

通过实验得知,不同浓度的胆红素对照品溶液在日光下照射25分钟或在红外灯(250W)下照射3.3小时,其吸收度即能稳定。

故实验时选用日光下照射30分钟或在红外灯下照射4小时测ΔA值。

C.标准曲线的绘制:
精密称取胆红素2mg于50ml棕色量瓶中,加入适量冷的(10℃)的酸性氯仿溶液(150ml 氯仿中含0.05ml浓盐酸),于冰水浴中超声振荡20min,稀释至刻度,制成储备液。

精确吸取0.4、0.8、1.2、1.6、2.0ml储备液于5个10ml量瓶中,加冷酸性氯仿至刻度,测其光照前后在453nm处的吸收度。

吸收度差值ΔA与胆红素溶液浓度C(ug/ml)的回归方程为ΔA=0.0804C+0.00570(r=0.9995)。

(除光照反应外,其余操作需避光)。

D.干扰性实验
分别制得六应丸、六神丸、牛黄消炎丸的空白样品对照液,在453nm处测得各自光照前后的A值,计算ΔA值。

实验表明三种成药的空白溶液ΔA值为零或几乎为零。

说明其它干扰组分在以上光照条件下不干扰胆红素的测定。

E.含量测定
精密称取六应丸、六神丸各60mg ,牛黄消炎丸120mg 置10ml 带塞的试管中,准确加入冷酸性氯仿10ml ,冰水浴中振荡20min ,过滤,弃去初滤液,测续滤液光照前后的A 值,算出ΔA 值。

由回归方程算出样品的含量。

共测定了3 批上述3 种制剂中胆红素的含量,其含量依次为0.829~1.15, 0.592~0.999, 0.487~0.645mg/g 。

二.红外分析法
4. 常用2.5µm ~ 25µm的中红外区。

5.定量分析
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是通过对特征吸收谱带强度的测量来求出组份含量。

其理论依据也是Lambert-Beer定律。

由于红外光谱的谱带较多,测定波长的选择余地大,所以能方便地对单一组份和多组份进行定量分析。

此外,该法不受样品状态的限制,能定量测定气体、液体和固体样品。

因此,红外光谱定量分析应用广泛。

但红外光谱定量灵敏度较低,尚不适用于微量组份的测定。

三.荧光分析法
6.本法的优点是灵敏度更高(<10-4μg/ml)、选择性好、试样量少等特点,特别适用于体内中药分析。

7.不足之处是干扰因素多、实验条件严格。

8.荧光和分子结构的关系
π电子共轭程度越高,更易产生荧光。

(1)刚性平面结构(分子的刚性增加,荧光增强)
(2)取代基(供电子基团常使荧光增强,吸电子基团使荧光减弱)
(3)不饱和稠环结构(有利于荧光的发射)
(4)分子所处的环境
第四章色谱分析法的应用
1. 色谱法(Chromatography)是一种物理或物理化学的分离分析方法。

形成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薄层色谱、离子色谱、亲和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毛细管电泳、电色谱等分支。

各种色谱仪器与质谱、红外、核磁等技术联用创立了复杂混合物分析的新手段,成为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分析方法之一。

2.分离原理主要是利用物质在流动相与固定相两相中的分配系数差异、吸附与解吸差异或其他差异而被分离。

3.按分离原理分类
(1)吸附色谱法(adsorption chromatography)利用吸附剂表面对不同组分物理吸附性能的差别而使之分离的色谱法称为吸附色谱法。

吸附色谱有GSC和LSC等。

(2)分配色谱法(partition chromatography)利用固定液对不同组分分配性能的差异而使之分离的色谱法称为分配色谱法。

分配色谱法有GLC和LLC等。

(3)离子交换色谱法(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IEC)是用离子交换树脂作固定相,利用树脂上离子交换基团对样品离子交换能力的差别而使之分离的色谱法称为离子交换色谱法。

(4)尺寸排阻色谱法(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SEC)用多孔凝胶作固定相,利用凝胶孔穴对不同尺寸的分子排阻效应的差别使之分离的色谱法称为尺寸排阻色谱法。

(5)亲和色谱法(affinity chromatography)用具有生物活性的配位基(如抗体、酶等)键合到非活性载体或基质表面构成固定相,利用生物分子与固定相表面上配位基的专属亲和力使之分离的色谱法称为亲和色谱法。

(6)毛细管电泳法(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样品在毛细管的液体介质中,在电场力作用下的分离分析方法称为毛细管电泳法。

(7)毛细管电色谱法(capillary electro- chromatography,CEC)分离机制是靠色谱与电场两种作用力,依据样品组分的分配系数及电泳速度的差别使之分离的色谱法称为毛细管电色谱法。

4.吸附剂应具备的条件
(1)能可逆地吸附待分离的物质;
(2)不会引起被吸附物质的化学变化;
(3)吸附剂的粒度适当,能使洗脱剂以一定速率流出(5~6ml/min)。

5.常用吸附剂的种类
(1)硅胶(2)氧化铝(3)大孔树脂(4)硅藻土
(5)Sephadex LH 20(6)C-18,C-8
6. 薄层色谱的优点是:
(1)设备简单;
(2)展开时间短;
(3)分离效果好;
(4)显色方便,也可喷洒腐蚀性显色剂、加热等;
(5)灵敏度高。

7.薄层色谱法按分离机理分类可有五种形式
(1)吸附薄层色谱;常用硅胶、硅藻土、氧化铝为吸附剂;
(2)分配薄层色谱;常用纤维素、硅藻土、或硅胶为载体,在载体上吸附一定量的水或其它溶剂(如缓冲液、酸溶液、甲酰胺、丙二醇等)为固定相,另以与固定相不相混溶(或部分混溶)的展开剂作为流动相。

(3)离子交换薄层色谱:用离子交换剂制作薄层。

(4)排阻薄层色谱:用葡聚糖凝胶制作薄层。

当展开剂流过薄层时,混合组分按分子大小的不同,在葡聚糖凝胶薄层上反复进行扩散和排阻,从而使混合物达到分离。

(5)亲和色谱。

8. 应用最广泛的是吸附薄层色谱,主要是利用吸附过程的两个规律:(1)吸附是可逆的、吸附与解吸附处于一个动态平衡中;
(2)吸附剂对不同物质的吸附行为有差异。

9. 吸附剂的选择
在薄层色谱中吸附剂与展开剂的选择,是色谱分离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

A.硅胶略带酸性,适用于分离酸性和中性物质,商品硅胶分为两类:硅胶H(不加石膏),硅胶G(加石膏);
B.氧化铝略带碱性,适用于分离碱性和中性物质;
C.聚酰胺多用于分离黄酮类成分。

10. 吸附剂的活化主要是通过一定温度烘烤,除去颗粒中的水分
11.选择展开剂有两个原则:
(1)展开剂对被分离物质应有一定的解吸能力,但又不能太大。

一般展开剂极性应比被分离物质极性略小。

(2)展开剂应对被分离物质有一定的溶解度,如被分离的物质不能溶解于展开剂中,就不能随展开剂向前移动。

12. 薄层扫描法
(一)测定原理
薄层扫描仪的单色光透过薄层板上的斑点,此时部分单色光被斑点吸收,使透射光的强度减弱,通过直接测量透射光的强度来测定的方法称为透射法。

而使单色光从薄层板上的斑点表面反射出来,此时部分单色光被斑点吸收,使反射光的强度减弱,通过直接测量反射光的强度来测定的方法则称为反射法。

若利用两束不同波长的单色光λS和λR交替照射在同一位置上,测定其吸收值差△A来计算样品含量的方法称为双波长测定法。

(二)光源的选择
A 可见光: 薄层展开后的斑点本身有颜色,或喷以显色剂使斑点显色,斑点的吸收曲线在可见光区。

以钨灯为光源。

B.紫外光: 薄层斑点中的物质对紫外光有吸收,用紫外光扫描。

这样可不经显色,避免了显色引起的误差,方法简便,灵敏度高。

但只适用于反射法。

值得注意的是,化合物斑点在薄层上的λmax与其在溶液中的可能不同。

以氘灯为光源。

C.荧光: 利用在紫外光下物质被激发产生荧光强弱来测定化合物含量。

一般以高压汞灯或氙灯为光源。

13. 新技术介绍:高压高效平板色谱
OPLC结合了TLC和HPLC 的优点,其创新在于用平板柱代替了HPLC色谱柱。

应用过程中既能分析又能够样品制备,可以让多个样品在高压和恒定流速的多元配比展开剂情况下快速展开,保证了极高的板效率,达到很好的分离效果;在任意时间内可中断展开过程,观察展开效果,不影响进一步展开。

OPLC平板柱上物质在高压密闭环境下线性展开,分离物质不会出现不规则扩散,并且不受外界温度和湿度的影响。

第五章气相色谱分析
1.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GC)是以气体为流动相的色谱方法。

气相色谱的过程是将要分离的样品(组分)由一种惰性气体(载气)携带通过层析柱(色谱柱),样品中的混合组分在载气和固定液之间分配,固定液根据样品的分配系数,有选择地对它们加以阻滞,直到它们在载气中形成分离的谱带为止,这些谱带随载气流出色谱柱,并按先后次序经过检测器,检测器将载气中各组分的浓度变化转变为相应的电讯号,作为时间函数,由记录仪以峰的形式记录下来,即为色谱图。

2. 为了评价柱效和选择操作条件,气相色谱有两个基本理论:塔板理论和速率理论。

速率理论指出了色谱柱填充的均匀程度、填充物粒度、流动相的种类及流速和固定相的液膜厚度对柱效能、峰宽的影响,为色谱分离操作条件的选择提供了理论指导。

3. 操作温度的确定
(1)柱温的选择应根据样品的沸点、固定液的配比、进样量和检测器的灵敏度来综合考虑。

气相色谱的操作温度较宽,可以是196~450℃。

但在实际应用中要考虑固定液的最低和最高使用温度。

最高操作温度应比所选择的固定液的沸点大约低150~200℃。

比其规定的最高使用温度低50~100℃。

(2)分配系数同柱温的关系很大,一般情况下,使用较低的柱温能改善分离。

柱温选择的基本原则是:在使最难分离的组分有尽可能好的分离度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较低柱温。

柱温与沸点之间的关系见书。

(FID)
它都能够达到响应快、灵敏度高、敏感性小、稳定性好、线性范围宽的目的。

以此作为检测器质量的指标。

5.热导检测器(TCD) ;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TCD 是一个非破坏性的浓度型检测器。

FID 是一个破坏性、质量型检测器。

火焰中生成大量碳正离子,被收集计算后形成检测器信号。

对FID没有响应的物质: 稀有气体,氮的氧化物,卤化硅,H2O,杂环化合物
第六章:高效液相色谱
1.流动相应该:
HPLC 级
过滤(最大0.45 um, 0.2 um最好)
脱气,尤其在低流速时
相溶
2.溶剂过滤:不干净的溶剂或在溶剂瓶中长菌的溶剂会阻塞溶剂过滤器,降低泵的操作性能。

遵从下列建议可以提高性能,延长溶剂过滤器的寿命:
使用无菌溶剂瓶避免溶剂长菌。

用滤膜过滤溶剂去除微生物。

每两天更换或过滤溶剂。

避免溶剂瓶直接日照。

3.正确的进样方式
1)进样量:要么小于定量环体积的一半,要么满刻度进样(需要推进3~5倍量进样环体积的样品,这样进样才准确。


2)进样动作:在Load状态推针,动作要平缓,以防样品冲出,进样后先切换到Inject状态,再拔针,以防倒吸而产生气泡。

3)清洗:在Inject状态下清洗。

4)废液管的出口末端应与进样口水平,以防样品倒流或产生虹吸。

4.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
是80年代出现的一种光学多通道的检测器,在晶体硅上紧密排列一系列的光电二极管,二极管越多分辨率越高。

一般是一个二极管对应的接受光谱上一个纳米谱带宽的单色光。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工作原理是复光通过流动池时,被组分选择性的吸收,再进入单色器,照射在二极管阵列装置上,使每个纳米波长的光强变成相应的电信号强度,通过计算机的处理,从而获得三维光谱—色谱图。

吸收光谱用于组分的定性,色谱峰用于定量,在中药成分的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

5.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vaporative light-scatter detector , ELSD)是90年代的通用型检测器,对各种物质几乎同时响应,利用在一定的条件下粒子的数量不变,光散射强度正比于由溶质决定的粒子的大小而进行测量的。

这就是:样品结构不需要具备紫外发色团和合适的折射率,对梯度洗脱和流动相系统温度变化不敏感;对各种物质的响应因子很近;在一次的分析中可以同时检测主要成分和杂质等。

其工作原理是:将色谱柱流出液引入雾化器与通入的气体混合形成均匀的微小液滴,经过加热的漂移管,蒸发除去流动相,而样品组分形成气溶胶,然后进入检测器。

用强光或激光照射气溶胶,产生光散射,用光电二极管检测散射光。

但是,其灵敏度比较低,尤其低于有紫外吸收的组分;此外,流动相必须是挥发性的,不能含有缓冲盐类。

6.分离度反映的是相邻两个峰的分开程度,应有一个合适的范围,太小,两个峰未彻底分离,太大分离时间过长,R=1.5可以得到基线分离
7.如何提高分离度:
1)通过下述方法增加保留时间:
选择合适的分离参数;增加固定相浓度;增加色谱柱长度
2)通过下述方法降低谱带宽度:
使用均一的载体;仔细填充柱子;选择粒度小的载体;
优化流速;减小进样量;降低系统死体积;
降低输出回路响应时间
8. 超临界流体色谱superc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SFC
以超临界流体做流动相是依靠流动相的溶剂化能力来进行分离、分析的色谱过程,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一种新技术。

超临界流体是物质在高于临界压力和临界温度时的一种状态,它具有气体和液体的某些性质,具有气体的低粘度、液体的高密度以及介于气、液之间较高的扩散系数等特征,SFC是GC和LC的补充,SFC可以解决气液色谱分析的难题,它可以分析气相色谱难汽化的不挥发性样品,同时具有比高效液相色谱更高的效率,分析时间更短。

超临界流体色谱兼有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的特点。

它既可分析气相色谱不适应的高沸点、低挥发性样品,又比高效液相色谱有更快的分析速度和条件。

操作温度主要决定于所选用的流体,常用的有二氧化碳及氧化亚氮。

超临界流体容易控制和调节,在进入检测器前可以转化为气体、液体或保持其超临界流体状态,因此可与现有任何液相或气相的检测器相连接,能与多种类型检测器相匹配,扩大了它的应用范围和分类能力,在定性、定量方面有较大的选择范围。

还可以用多种梯度技术来优化色谱条件。

并且比高效液相色谱法易达到更高的柱效率。

9.高效毛细管电泳法
high performanc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HPCE)
毛细管电泳的特点:
毛细管电泳的突出优势可概括为三高二少,即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高速度、进样少、溶剂用量少等。

10.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常用质量分析器
四极质谱仪(quadrupole mass spectrometer, Q)
三级串联四极质谱仪(triple-stage quadrupole mass spectrometer, TQMS,QQQ)
飞行时间质谱仪(time-of-flight mass sectrometer, TOF MS)
离子阱质谱仪(ion trap mass spectgrometer, IT MS)
第八章体内中药分析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1.体内中药分析测定是指药物(中药及其制剂)吸收进入体内大循环的相对数量、出现的相对速率和代谢物的测定。

体内药物测定才能真正反映药物的被利用情况,通常也称为体内生物利用度测定。

体内生物利用度测定方法是在受试者用药后定时测定其体液(血、尿、唾液等)中的药物浓度或药理效应的强度。

2. 生物利用度的评价方法分类
生物利用度的研究方法有血药浓度法、尿药数据法和药理效应法等,研究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研究目的、测定药物的分析方法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性质。

3.生物样本中药物浓度分析方法
生物利用度研究中,样品取样量少、药物浓度低、内源性物质可能存在干扰,要求分析方法专属性强、准确性高、精密、灵敏。

样品中测定的是原型药物或活性代谢产物,常用色谱法测定,所测物质与代谢产物及内源性物质的分离度要达到要求。

(1)专属性(specificity):方法的特异性必须证明所测定的物质是原形药物或特定的代谢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