蝌蚪常见疾病及治疗
牛蛙常见疾病有哪些如何防治
(1)牛蛙蝌蚪期的疾病①车轮虫病:患病蝌蚪全身布满车轮虫,肉眼观察可见尾鳍黏膜发白,尾鳍组织破坏,严重时,全部尾鳍被腐蚀。
蝌蚪游动缓慢,漂浮于水面,不摄食,直至死亡。
防治方法:减小养殖密度,扩大蝌蚪活动空间;蝌蚪放养前全池泼洒硫酸铜,每立方米水用药0.7克,或在患病蝌蚪池洒5: 2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使池水含药浓度为0.7-1 ppm.可有效地治疗车轮虫病。
②气泡病:患病蝌蚪肠道充满气泡,腹部膨胀,身体失去平衡浮于水面,如不及时抢救,会引起大量死亡。
防治方法:不用未经发酵的肥料培肥水质,池中腐殖质不能过多,干粉饲料要充分泡湿后才能投喂,投饲量要适当。
对水生植物过于繁殖的池,在高温期间每2〜3天换新水一次,并搭凉棚遮阴,可防此病发生。
如发现有气泡病发生,应及时向池中注入新水,防止病情恶化,并将蝌蚪捞出置于新鲜水中暂养1-2天,不投饵,或将蝌蚪置于清水中用20漏酸镁溶液浸泡,两天后再放回蝌蚪池,疗效较好。
用食盐水泼洒也有疗效。
③舌杯虫病;多发生在水质差、饲养密度大的蝌蚪池,传播很快。
舌杯虫多寄生于蝌蚪尾部,严重时遍布全身,肉眼观察可见体表长满毛状物,很像水霉。
患病时每立方米水体遍洒0.7-1克硫酸铜,疗效很好。
④锚头蚤病:寄生蝌蚪躯干与尾交界处的略微凹陷部分,寄生部位肌肉组织发炎红肿,严重时溃烂。
寄生1-2个锚头蚤,蝌蚪生长停滞,寄生3-4个时,很快引起死亡。
防治方法:患病蝌蚪用1/100000-1/50000 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0-20分钟,每天一次,连续2-3天,虫体在丽星期以后陆续死亡。
蝌蚪在浸洗时会出现浮头现象,应用清水洗掉鳃上少量被氧化的黏液和沉积的微量二氧化锰,以保证鳃的呼吸正常。
(2)成蛙期的疾病红腿病:病症:病蛙行动迟缓,食欲下降。
病蛙腹部及大腿内侧皮下点状出血,病重时,腿部肌肉明显充血。
常与肠胃炎等病并发。
防治方法:外用碘王消毒,在蛙饲料中拌入氟苯尼考或者止痢肠炎宁+高能免疫vc投喂一周。
石蛙蝌蚪常见疾病症状及其治疗策略
石蛙蝌蚪常见疾病症状及其治疗策略
谢永广;张进;吴小丽;牛艳东;陈敦学
【期刊名称】《中国水产》
【年(卷),期】2018(000)011
【摘要】石蛙学名棘胸蛙(Quasipaaspinosa),又名石鸡、石蛤等,被称为中国'四大山珍'之一,是我国南方山区特有的名贵产品,被誉为山泉中的活人参.作为一种典型的两栖动物,石蛙的生长期分为蝌蚪期和幼蛙期.其蝌蚪期外形似鱼,生活在浅水中,个体小,体质弱,对疾病抵抗力较差,容易发生各类疾病,是石蛙养殖过程中死亡率最高的阶段之一.在此笔者综合文献并结合英德市一石蛙养殖基地蝌蚪发病的症状与治疗方案,将石蛙蝌蚪的疾病分为寄生虫引起的疾病、细菌性疾病、霉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营养性疾病等五大类,从生产实践上提出较为可行的防治方案,以期为石蛙的规模化养殖提供指导与借鉴.
【总页数】4页(P94-97)
【作者】谢永广;张进;吴小丽;牛艳东;陈敦学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广东省清远市棘胸蛙良种研究中心;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湖南省林业科学院;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牛羊常见疾病症状与治疗分析 [J], 王清品
2.牛羊常见疾病症状与治疗分析 [J], 和珊
3.石蛙幼蛙及蝌蚪歪头病治疗实例 [J], 王超;张进;陈兆军
4.常见猪疾病症状及治疗 [J], 胡亚梅
5.猪场常见疾病症状与治疗 [J], 杨朋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蛙主要疾病防治大全
青蛙疾病防治办法彭张华1.腐皮病【症状】易感10~50克的小蛙,流行季节为7~9月份。
蛙头部两眼之间的表皮出现一小白点,后扩大变黑、溃烂,形如撞伤,然后发展到背部,也是先由小白点到皮肤溃烂,最终死亡。
此病来势凶猛,传染迅速,几天之内即可造成大量死亡,甚至全军覆没。
【防治】(1)浸泡:每立方米水体用100克“派尼均安”+“神农百果露”溶液浸泡病蛙,浸泡15~20分钟,根据蛙的病情严重程度浸泡两三次即可达到显著疗效。
(2)消毒:“派尼酸碘”1ppm外泼;(3)内服:“免疫双抗”1袋+“金维康”1袋+“甘泰乐”200克+“康恩诺”200克+“派菌康”200克,拌5袋料(200斤),连用5天。
2.烂皮病【病原】是青蛙和蝌蚪较常发生和一种传染性疾病。
是由于维生素缺乏的综合症,由多种溶血性杆菌所致。
【症状】蛙体表皮肤失去光泽、体表发黑、失去光泽、瘦弱无力、粘液减少,出现干燥的白花纹。
眼球出现白色粒状突起,头背部表皮出现裂纹,四肢、爪部红肿。
严重时,皮肤腐烂脱落、露出肌肉、骨骼,逐渐扩展全身;病蛙伏在池边或草丛中死去。
【防治】(1)流行季节,每周每立方米水体用“神农百果露”+“舒肤加”各2毫升,全池泼洒或者直接泼洒在青蛙身上。
(2)内服:“免疫双抗”1袋+“金维康”1袋+“甘泰乐”200克+“康恩诺”200克+“派菌康”200克,拌5袋料(200斤),连用5天。
(3)每立方米水体用100克“派尼均安”+“神农百果露”溶液浸泡病蛙,浸泡15~20分钟,根据蛙的病情严重程度浸泡两三次即可达到显著疗效。
(4)发病蛙池泼洒“派尼酸碘”溶液,使池水浓度达0.02毫克/升,24小时后换水。
3.红腿病【病原】病原体为气单胞菌属的嗜水气单胞菌,常发生在养殖密度大、温度高、水质条件差的牛蛙池。
是青蛙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疾病。
【症状】发病的青蛙主要症状是瘫软无力,活动迟钝,不吃饵料,身体腹部及腿部皮肤出现红点或红斑,甚至溃烂,且两处的肌肉呈点状充血。
预防蝌蚪红肚子的措施
预防蝌蚪红肚子的措施
蝌蚪红肚子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于饲养不当或环境卫生差引起的。
为了预防蝌蚪红肚子,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 饲养环境的清洁
在饲养蝌蚪时,首先要保证饲养环境的清洁。
水池或容器应该定期更换水,以避免水质污染和细菌滋生。
同时,应该清理底部沉淀物和残余食物等杂物,确保水质干净卫生。
2. 饮食的合理搭配
除了环境卫生外,饮食也是影响蝌蚪健康的重要因素。
在喂食时,应该注意合理搭配不同种类的食物,并按照适量喂食原则进行投喂。
同时,也要避免过度喂食和过度投喂某种特定食物。
3. 合适的温度和湿度
对于不同品种和生长阶段的蝌蚪来说,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是不同的。
因此,在饲养过程中,需要根据蝌蚪的特点和需要,合理控制温度和湿度,避免过高或过低的环境温度对蝌蚪的影响。
4. 饲养设备的选择
在饲养蝌蚪时,应该选择适合其生长发育的饲养设备。
比如说,在选择水池或容器时,应该考虑到其大小、深度、材质等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更换。
5. 定期检查和治疗
为了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们需要定期对饲养环境、水质、食物等进行检查,并在发现异常情况时采取相应措施。
如果出现了蝌蚪红肚子等疾病,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并注意预防疾病扩散。
综上所述,预防蝌蚪红肚子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饲养环境、饮食、温度湿度、设备选择以及定期检查和治疗等方面。
只有全面采取这些措施,才能够有效预防和避免蝌蚪红肚子等疾病的发生。
预防蝌蚪红肚子的措施
预防蝌蚪红肚子的措施1. 蝌蚪红肚子的介绍蝌蚪红肚子是一种常见的水生动物疾病,主要发生在蝌蚪身上。
它是由一种寄生虫引起的,这种寄生虫会感染蝌蚪的肠道,并导致它们肠道发炎和红肿。
如果不加以预防和治疗,这种疾病可能会导致大量的蝌蚪死亡。
2. 预防措施为了有效预防蝌蚪红肚子,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2.1 维持水质清洁保持水体清洁是预防蝌蚪红肚子的关键。
首先,我们需要确保容器或池塘中的水源干净无污染。
其次,在养殖过程中要定期更换新鲜水源,并定期清理容器或池塘内的杂质和废弃物。
2.2 控制饲料量和饮食质量过多或不适当的饮食可能会导致蝌蚪红肚子的发生。
我们应该控制饲料的量,避免过度喂养。
同时,选择优质的饲料,并确保其适合蝌蚪的消化系统。
2.3 防止寄生虫传播蝌蚪红肚子是由一种寄生虫引起的,因此防止寄生虫传播也是预防这种疾病的重要措施。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施:•定期检查蝌蚪群体,发现感染者及时隔离。
•避免不洁水源和食物,以减少感染风险。
•使用消毒剂对容器或池塘进行清洁和消毒。
2.4 加强饮用水处理为了预防蝌蚪红肚子,在饮用水处理过程中加强对水源中寄生虫的去除也是必要的。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使用过滤器或净化设备去除水源中的寄生虫。
•使用消毒剂对饮用水进行处理,以杀死潜在寄生虫。
2.5 提高养殖环境卫生保持良好的养殖环境卫生也是预防蝌蚪红肚子的重要措施。
我们应该:•定期清理养殖容器或池塘,清除废弃物和杂质。
•保持养殖场周围环境的清洁,减少病原体的传播风险。
3. 疾病监测与治疗除了预防措施,及时监测和治疗蝌蚪红肚子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步骤来进行疾病监测与治疗:3.1 监测定期检查蝌蚪群体的健康情况,观察是否有红肚子、食欲不振等异常表现。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进行隔离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3.2 诊断对于怀疑感染蝌蚪红肚子的个体,可以通过检查其粪便或进行组织学检查来明确诊断。
3.3 治疗一旦确诊感染了蝌蚪红肚子,应立即开始治疗。
林蛙常见病害介绍及其防治
林蛙常见病害介绍及其防治林蛙养殖需要熟练掌控其养殖技术,而且饲养技术较高,所以养殖林蛙一定要在平时的饲养管理技术上下工夫。
另外,还有一个重点,就是要做好疾病防控。
本文针对林蛙养殖中常见的几种病害及其防治介绍以下:一、红腿病此病是蝌蚪、幼蛙和成蛙的常见病,又称败血症。
其病原体为嗜水气单胞菌及乙酸钙不动杆菌的不产酸菌株等革兰氏阴性菌。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产生,沾染速度快,死亡率高。
产生该病的主要原因是池水不清洁,饲养密度过大,蛙体有外伤引发。
1、症状:发病个体一样精神不振,活动能力减弱,常常埋伏水中,不愿活动,不摄食,腹部膨胀,口和肛门有带血的黏液。
发病早期,后肢趾尖红肿,有出血点,很快蔓延到全部后肢。
剖检可见:腹腔内有大量腹水,肝、脾、肾肿大并有出血点,胃肠充血,有黏液。
2、防治方法:定期换水,保持水质,公道控制养殖密度,定时定量投喂,发觉发病个体,及时分离医治,以防蔓延;用3%的食盐浸泡病蛙,时长20分钟,用氯霉素带蛙进行全池消毒,水体浓度到达10X10-6,每天一次,连续消毒三天。
在饵料中加拌磺胺嘧啶,每千克饵料加1-2克,连续投喂三天。
二、肤霉病1、病原与症状:病原体是水霉菌,主要寄生在蝌蚪体表皮肤伤害部位,病菌由皮肤伤口入侵,逐渐深入肌肉,同时,病菌菌丝体向外长成肉眼可见的棉絮状菌丝,并逐渐从伤口向四周分散,导致蝌蚪游动迟缓,摄食困难,**终导致死亡。
2、防治方法:用10%紫药水涂抹。
三、气泡病该病为蝌蚪的常见病害,及时诊治,很容易治愈,医治不及时,会造成大量死亡。
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水中的浮游植物在强烈的光照条件下,经光合作用产生大量氧气,引发水中的溶解氧气过于饱和,蝌蚪在活动取食进程中吞食大量气泡而形成。
1、症状:患此病的蝌蚪肠道内充满气体,身体膨胀,在水面呈仰游状,严重时,体内膨胀的气泡阻碍其正常的血液循环,蝌蚪会很快死亡。
剖检可见肠壁充血。
2、防治方法:勤视察蝌蚪池水质,勤注入新水,避免水中不生植物过量;发病个体立刻分离,置清水中1-2天,不投喂食料,以使体内气体逐渐分压安稳,从而使气泡消逝。
中国林蛙常见疾病防治
中国林蛙常见疾病防治1.红腿病病因:红腿病又称败血症,为蝌蚪、幼蛙和成蛙的常见病。
其病原体为嗜水气单胞菌及乙酸钙不动杆菌的不产酸菌株等革兰氏阴性菌。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传染快,死亡率高。
症状:发病个体精神不振、活动能力减弱、腹部膨胀、口和肛门有带血的黏液。
发病初期,后肢趾尖红肿,有出血点,很快蔓延到整个后肢。
剖检以后可见腹腔有大量腹水,肝、脾、肾肿大并有出血点,胃肠充血,并充满黏液。
防治措施:保持水质清新,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定时、定量投喂食物,及时将发病个体分离治疗,控制疾病蔓延。
圈养要定期换水。
用3%的食盐浸泡病蛙20分钟,用氯霉素带动物全池消毒,使水体浓度达到10×10-6,每天1次,连续3天。
在饵料中加拌磺胺嘧啶,每千克饵料加药1~2克,连续投喂3天。
2.气泡病气泡病为蝌蚪常见病,及时诊治很容易治愈,但是如果诊治不及时也会造成大量死亡。
病因:水中浮游植物多,强烈光照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产生大量氧气,引起水中溶氧量过分饱和;用土池时,地下水含氮过分饱和,或地下有沼气;温度突然升高,造成水中溶解的气体过饱和;这些过饱和的气体形成气泡,蝌蚪取食过程中不断吞食气泡,气泡在蝌蚪消化管内聚集过多便引发气泡病。
症状:蝌蚪肠道充满气体,腹部膨胀,身体失去平衡仰浮于水面,严重时,膨胀的气泡阻碍正常血液循环,破坏心脏。
解剖后可见肠壁充血。
防治措施:投喂干粉饵料先用水稍加浸湿,植物性饵料煮熟以后投喂。
勤换水,保持水质清新,控制池中水生生物数量。
发现气泡病可以将发病个体分离出来,放到清水中,2天不喂食物,以后少喂一点煮熟的发酵玉米粉,几天后就会痊愈。
另外可以向养殖池加入食盐进行治疗,每立方米水体加食盐15克。
3.脑膜炎脑膜炎是近年来林蛙养殖过程中遇到的一种新病,该病具有传染性强、死亡率高、难治愈等特点。
病因:脑膜炎的病原为脑膜败血性黄杆菌,该病比较少见,蝌蚪、幼蛙和成蛙均可感染此病。
症状:病体精神不振,行动迟缓,食欲减退,发病蝌蚪后肢、腹部和口周围有明显的出血斑点。
东北林蛙蝌蚪期常见疾病
尾部 常发 白, 游泳迟 钝 , 长停滞而死 亡 , 生 尤其对早期蝌蚪危害最大 。
【 防治方法 】( ) 蝌蚪 放养前 , 1应在 饲
养 池用 浓度 为 2 m l 0g L的生 石灰 或 l g m/ L 的漂 白粉溶液清塘消毒 。 保持水质洁净 . 可 预防该病发生 。2 治疗可用硫酸铜和硫酸 () 亚铁 混合剂 ( 2 池喷洒 , 池水浓度 为 5) :全 使
2 车轮 虫病 .
【 因】车轮虫 是原生 动物 门纤毛 纲 病
与钙盐 等结合 ,因此不易形成气泡阻塞血 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导致池水 中含氮量或溶氧量过饱和 的
紫致富指南 21 2 01 2 —
—5 9—
原因很多 . 最常见的是地下水含有过饱 和 氮气 , 没有经过充分曝气 , 即导入池 中 ; 立 池水 中植物性 浮游生 物过多 ,经 日 照 光 射 , 生大量氧气 使得溶 氧过高 ; 产 在蝌 蚪 培育池 中有过多剩余饵料时 , 饵料 在池 底
于水 中的气体 ( 二氧化碳 、 甲烷 、 硫化氢 ) 含
量较少 ,且二氧化碳进入血 中之后多数会
【 防治方法 】应对产 卵池 、 化池 、 孵 蝌
蚪池 用生 石灰 或漂 白粉 进行 彻底 清塘 消 毒; 采集 卵块 ( 及 捕捉蝌蚪 的操作要 仔 团) 细. 避免蝌蚪受伤。 蝌蚪进入培养池前要用 2 ~ . 食盐水溶液药浴 5 1 分钟 。 % 2% 5 —O 发病 蝌蚪用浓度 为 2 %的食盐和小 苏打混合 溶 液药浴 5 1 ~ O分钟。
3 弯体 病 .
成, 以期为林蛙养殖者提供参考 。
1 水 霉 病 .
【 因】 病 又称肤霉病 、 白毛病。病原体
青蛙感染疾病怎么办?青蛙常见疾病的病症与防治
青蛙感染疾病怎么办?青蛙常见疾病的病症与防治青蛙是非常好的养殖项目,不仅能够满足市场对青蛙肉的消费需求,还能改善野生资源环境,因此吸引了许多养殖户养殖。
而在青蛙的养殖过程中,也常会感染疾病,常见的有红腿病、气泡病等,需及时防治。
那么,青蛙感染疾病怎么办?现将青蛙常见疾病的病症与防治介绍如下。
一、红腿病病症:病蛙个体精神不振、活动能力减弱、腹部膨胀、口和肛门有带血的黏液。
发病初期,后肢趾尖红肿,有出血点,很快蔓延到整个后肢。
防治方法:保持水质清新,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定时、定量投喂食物,及时将发病个体分离治疗并控制疾病蔓延,发病初期100克10%恩诺沙星+160克肽酶激安拌20千克饲料投喂。
二、气泡病病症:蝌蚪肠道充满气体,腹部膨胀,身体失去平衡仰浮于水面,严重时,膨胀的气泡阻碍正常血液循环,破坏心脏。
防治方法:保持水质清新,控制池中水生生物数量,将发病个体用捞网捞出来放到清水中,部分个体会自行痊愈,也可向养殖池加入食盐进行缓解病情,每立方米水体加食盐15克左右。
三、脑膜炎病症:病蛙精神不振、行动迟缓、食欲减退,发病蝌蚪后肢、腹部和口周围有明显的出血斑点,“歪头”和眼球“白内障”是其典型症状。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100克盛弗康+160克肽酶激安拌20千克饲料投喂,发病高峰期100克盛弗康+200克均克+160克肽酶激安拌10千克饲料投喂。
四、水霉病病症:蝌蚪和蛙体消瘦,烦躁不安,皮肤、肌肉溃烂。
防治方法:运输、分池过程中小心操作,谨防造成外伤,一旦发病可按每立方米水体使用500毫升盛荃安进行全池泼洒。
五、烂皮病病症:发病早期病蛙皮肤局部充血、发炎,有时仅嘴尖前部溃烂而身体皮肤完好,严重时全露出鼻骨,行动迟缓,精神不振,停止取食,体表多处溃烂。
防治方法:发病后要及时进行水体消毒,并在饵料中拌加100克10%恩诺沙星+50克畅宁+160克肽酶激安拌20千克饲料投喂。
【本人结语】做好青蛙疾病的防治工作,是青蛙养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引起重视。
蟾蜍养殖中的常见疾病与防治办法
蟾蜍养殖中的常见疾病与防治办法蟾蜍俗名癞蛤蟆,近几年随着人工养殖蟾蜍采集中药材的新起让很多的养殖户看到了蟾蜍的养殖商机。
不过由于养殖技术的不成熟,在养殖过程中蟾蜍生病对养殖户是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那么,蟾蜍生病了怎么办呢?下面专业人士就来给大家讲讲蟾蜍养殖中的常见疾病与防治办法吧,以供大家参考。
蟾蜍脱皮病脱皮病又名烂皮病,蝌蚪、幼蟾蜍、成蟾蜍均可发病,主要由于缺乏维生素A导致病菌传染。
症状:体背皮肤失去光泽,可见皮肤斑裂、腐朽、零落。
治疗:对病蟾蜍浸洗消毒,然后补饲鱼肝油,每日1粒,连用3~5天或在饲料中增加维生素A的含量。
蟾蜍肠胃炎蟾蜍肠胃炎主要由饵料糜烂,柄息情况恶化引起,多发生于春夏和夏秋之交。
幼蟾蜍、成蟾蜍均可发病,症状:病蟾蜍初期烦躁不安,东爬西窜,喜好钻泥,后期常躺在池边,伸腿闭眼,不食不动,反应愚钝,不怕惊扰,捕获后很少挣扎,往往缩头弓背。
治疗:饲料中拌酵母片投喂,每次每千克饵料中拌入半片,每天喂2次,连喂3-5天,对病蟾蜍池用漂白粉溶液泼洒消毒。
蟾蜍水霉病水霉病又叫白毛病、肤霉病。
蝌蚪、幼蟾蜍、成蟾蜍均可发病,由水霉菌感染引起。
症状:感染部位有棉絮状浅白色菌丝。
蝌蚪游泳异常,成体躁动不安,摄食减少。
治疗:对患病的蝌蚪和成体,可用5%盐水局部清洗,或用1%紫药水涂抹患病部位。
蟾蜍气泡病蟾蜍气泡病主要由水温和气温过高,池水过肥,水中氧气、氮气饱和,蝌蚪摄食吸人气泡使胃肠充满气体,引起腹部胀满而发病。
症状:肠道充满气体,腹部膨胀,身体失去平衡,仰浮于水面。
治疗:①立即转池或者更换池水;②池内泼洒201的硫酸镁溶液。
鳃霉病鳃霉病由鳃霉菌侵入蝌蚪的鳃部引起。
症状:鳃组织充血、出血,后期鳃丝变成苍白色。
治疗:将蝌蚪转移至清洁的蝌蚪池中,用浓度为o.7*10-6的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硫酸铜与硫酸亚铁配比为5:2)浸洗消毒,浸洗10-20分钟。
蟾蜍车轮虫病车轮虫病又叫烂尾病。
主要危害蝌蚪,由车轮虫寄生引起。
林蛙蝌蚪期常见疾病诱因及其防治措施
万方数据
林蛙蝌蚪期常见疾病诱因及其防治措施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崔春月, 崔岩, 侯晓东, 蒋超 崔春月(青岛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山东,青岛,266109), 崔岩,侯晓东(东北林业大学野生 动物资源学院铁力市中国林蛙研究所), 蒋超(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
防治方法:(1)经常换水,改善 水质,消除重金属盐类;(2)补充富 含钙和维生素的饵料。 4.4红腿病
病因:由嗜水单胞菌及不产酸 菌株等革兰氏阴性菌所至。该病传 染快,死亡率高,危害大。
症状:发病个体精神不振、活动 能力减弱、腹部膨胀、口和肛门有带 血的粘液。发病初期后肢趾尖红 肿,有出血点,很快蔓延到整个后
过程中,蝌蚪疾病种类、诱因、防治 原则、预防措施及常见疾病治疗措 施进行了阐述。 1疾病诱因
根据本研究所在铁力区域近几 年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林蛙蝌蚪 疾病诱因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内在因素,也就是蝌蚪自身免疫 力。人工饲喂蝌蚪的饵料,营养成 分不全面、不均衡,缺少微量元素, 致使蝌蚪营养不良,免疫力降低,容 易患病。(2)环境因素(包括人为因 素)。若无病原微生物侵入蝌蚪体 内,即使是体质很弱的蝌蚪也不会 患病。但是,在蝌蚪的人工养殖环 境中,有许多种病原微生物滋生繁 殖。在这种环境条件下,蝌蚪的患 病机率大幅度增高,这给人工养蛙 业的发展埋下重大隐患。 2防治原则
封沟养殖林蛙(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 David),蝌蚪期饲养技术不过关,易造成大量蝌蚪死亡,甚至全场性毁灭.其主要原因有饲喂不当、管理不 细、水污染、水中缺氧、放养密度过大及天敌、疾病危害等.该期饲养得好与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养蛙的成败.因此,封沟养殖林蛙,蝌蚪期饲养管理是关键 .
东北林蛙蝌蚪期管理与疾病防治
摘要:东北林蛙是东北林区重要的生态指示性两栖动物,也是重要的经济动物,具有药食同源的特性。
其主产于东北各地,尤以长白山及周边地区野生资源量最为丰富。
东北林区的养殖模式主要是半人工的封沟养殖模式,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科学合理的养殖至关重要。
蝌蚪期是东北林蛙养殖的关键时期,本文就东北林蛙在蝌蚪期养殖、管理、病害防治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说明,希望能够对林蛙养殖提供帮助。
关键词:东北林蛙;蝌蚪期;管理;病害防治基金项目:吉林省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项目(GY-2019-1):提高林内单位面积载蛙量技术研究中图分类号:S947.2文献标识码:ADOI 编号:10.14025/ki.jlny.2019.17.045勾天兵,崔铁花,姚旭东,张士俊*(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长春130033)东北林蛙蝌蚪期管理与疾病防治1东北林蛙的发展现状我国东北林区具有适合林蛙繁育、栖息的丰富森林资源,为大力开展林蛙产业提供了优越的资源条件。
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进一步实施和林业企业转型的需要,发展林下经济,开发替代产业,培育新兴支柱产业已成为林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东北林蛙养殖方式主要采取“人工助繁,天然放养,封沟管理”为主的生态养殖方式。
其所依托的技术支撑仍沿用传统养殖技术,特点是以人工助繁蝌蚪为主,即孵化期投放足够多的卵团,在蝌蚪期辅以人工管理,以求用数量优势达到增加种群数量的目的,所以,蝌蚪期科学喂养和病害管理尤为重要。
2温度蝌蚪期即从鳃盖完成期后开始到变态为止,正常条件下为35天左右。
温度是东北林蛙受精卵孵化最为重要的影响因子之一,极端高温和极端低温都会影响蝌蚪的正常发育,林蛙的卵孵化后蝌蚪期最适宜温度为14.05±2.38℃[1]。
张士俊(2015)在提高林蛙雌雄比例技术的研究时认为,通过换水和遮阴能降低蝌蚪饲养池水体温度,避免高温出现,控制水体高温不超过22℃,就可以实现提高雌蛙比例的目的,雌蛙比例可提高25.8%以上[2]。
蝌蚪气泡病的治疗措施
蝌蚪气泡病的治疗措施
前几天蝌蚪出现出血病,紧急用药后已于昨天治愈,今天中午气温居高不下,不放心池内的蝌蚪,顶着高温巡池时发现有蝌蚪仰浮于水面,腹部肿胀,行动迟缓,无出血点,经诊断为气泡病,采取措施如下:
蝌蚪气泡病怎么治疗
一,紧急换水降温,增加水含氧量和清洁度。
二,马上停食二天。
三,二天后再将饲料和少部分米糠煮熟后投喂一天即可。
青蛙养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技术,需时刻观察,根据天气情况随时调控水面,水质,越是刮风下雨或正当日晒时越是守候在池边,经
常观察着蝌蚪是否有无异样,如果发现有死亡的蝌蚪马上要对多个死亡的蝌蚪进行观察和思考,由于专业的技术条件所限,基本靠肉眼观察和经验进行判断,是偶然的个别还是一定范围的疾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用什么药治?用药量是多少?会不会造成误杀?
下雨一身被淋透,晴天被太阳晒得头发晕,每当此时,就在想,如果是在室内养殖的话能否合适些,起码能避开恶劣天气对蝌蚪生长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饲养人员也能轻松点,所用水源最好是先沉淀,进行自然净化和PH值检测后再使用,象这样即流即用,对水体有可能对蝌蚪造成的疾病颇有防不胜防之感。
我一直坚信,青蛙养殖不应追求大而广的粗放型养殖,所走的方向应是小而精的精细化养殖。
棘胸蛙蝌蚪的常见疾病防治
由于水温和气温过高 , 池水 过肥 , 大量有 机物
发酵产生许多小气泡 , 被棘胸蛙蝌蚪吞食 , 致使其
肠 内充 满大 量水 泡 , 导 致腹 部膨 胀 而 引发 此病 。
2 . 2 症 状
棘胸蛙蝌蚪肠 内充满气体 , 腹部膨胀而失去 自 由游泳能力 , 有时仰泳水面 , 严重时死亡。夏秋季节
3 蝌蚪 车轮 虫病 ( 烂尾 病 ) 3 . 1 病 因 此 病 是 由一 种 纤 毛 纲 的单 细 胞 动 物 车 轮 虫 寄
在运输 、 捕捞等操作过程损伤 了棘胸蛙蝌蚪表 皮, 由水霉菌侵染伤 口引起。
1 . 2 症 状
患病蝌蚪游动迟缓 , 觅食困难 。肉眼可见到成 团菌丝, 似 白色絮状 , 由伤 口向四周扩散 。由于霉菌 能分泌一种菌丝缠绕黏附 ,致使蝌蚪肌 肉腐烂坏
韩晓萍 ’ , 张年 福 , 廖 茂 勇 。 潘 金 发
( 1 . 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 术学院, 江西
南昌 3 3 0 0 4 5 ; 2 . 东乡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 3 . 铜鼓县畜牧水产局 )
棘胸 蛙是 我 国特有 的大 型野 生 蛙 , 一般 喜 欢 栖
2 . 1 病 因
息在 高山深谷 , 草木丛生 , 阴凉安静 , 清水长流 , 底 质富有沙砾石砺 的山涧石洞( 水潭 ) 之中 , 对环境条 件要求比较高 。 棘胸蛙的成体和幼体有着完全不同 的形态。 幼体生活在水 中, 外形似鱼, 一般称蝌蚪 。 蝌 蚪个体小 , 体质嫩弱 , 对外界环境和敌害的抵抗能
6 0・
《 江西畜牧兽 医杂 志》 2 0 1 4 年第 1 期
文章编号: l O O 4 — 2 3 4 2 ( 2 0 1 4 ) 0 1 — 0 0 6 0 — 0 2 中图分类号 : ¥ 8 5 1 . 3 4 * 7 . 3 4 文献标识码 : C
林蛙养殖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
小车 轮虫 寄生 于蝌蚪所 引起 的一种原 生虫病 ( 寄生 部位 是 体表 和鳃 部) 。多发生于密度大 、活动缓慢 、营养 不 良的蝌 蚪群 中。 防治 :放养蝌蚪前 ,用 生石 灰对 蝌 蚪池进 行 消毒 。控 制放养密度 ,保持 水质洁 净。发病 初期 ,每立 方米水 使用 硫 酸 铜 0 5 和 硫 酸 亚 铁 O2 ,全 池 喷 洒 。 .g .g
含 钙 和 维 生 素 的饵 料 。
16 舌 杯 虫病 .
病 因:由真菌和细菌感染所 致。 防治 :用 青霉 素 和链 霉 素分 别按 10单位 和 10单 位 2 0 混合溶液侵泡 2 万尾 蝌蚪 ,时间 2 左右。 h
13 气 泡病 .
症状 :患病蝌蚪漂浮 于水 面 ,轻者 腹 面向下 ,重者 腹 面向上 ,游泳缓慢 、混 乱 ,不 能下 沉 ,不采 食 。经 剖检 发 现 ,除其腹部皮下有一气泡外 ,其他器 官均正 常。 病 因 :人 工 养 殖 中 国林 蛙 的 蝌 蚪 时 , 由 于 受 阳 光 强 烈 照射 ,池内水 温增高 ,水 生植物 的光合 作用 和有机 质 的分 解 ,使水中溶解的气体 达到饱 和状 态 ,这些 过饱和 的溶 解 气体 ,以气体 形式 从水 中析 出 ,附 于 固体上 ,蝌蚪 在取 食 过程 中,就会 不断地把气泡摄人体 内而发生气泡病 。 防治 :及 时更换池 水 , 自蝌蚪 培育期 内经 常能 够注 入 新水 ,当发现 有气 泡病 时 ,应 立 即加 注新水 ,同时 排 出部 分 池 水 。不 要 使 池 水 浮 游 植 物 过 多 ,水 呈 淡 绿 色 为 宜 。 蝌 蚪在 2 0日龄后 ,在晴天 中午至 日落前用帘子在蝌 蚪培育 池 上遮掩 ,防止光合 作用 过剩 ,水 温过 高。植物 性饵 料应 煮 熟再 投喂。若发现 发病 蝌蚪 ,将 其及 时捞 出 ,然 后 放置 于 清水 中 ,暂放 1 2天 ,不投 饵料 ,降温保洁。 ~
蛙常见病及治疗方法
蝌蚪期1. 红肚子病发病的蝌蚪肚子颜色发红,有的还有血丝状的红色,一般还拌有腹部膨大。
主要原因是细菌感染,这是蝌蚪期最影响成活率的疾病,死亡率可以高达80%以上。
治疗方案:(1)先外用生石灰或消毒液消毒。
(2)氟苯尼考3g+黄连解毒散5g+ 异丙肌苷3g,拌1kg饲料,连续投喂7天。
2. 缩尾主要症状是蝌蚪的尾巴变得很短,主要发生在蝌蚪体长5公分左右的时候,蝌蚪游泳困难,长时间的少量死亡。
主要原因有3个:1.饲料营养不均衡,缺乏维生素A和C。
2. 代谢障碍,体内激素合成不足。
3.寄生虫寄生,比如车轮虫等。
治疗方案:(1)先外用消毒或杀虫。
(2)异丙肌苷3g+黄连解毒散5g+金芪维他3g,拌1kg饲料,连续投喂7天。
3. 变态障碍从蝌蚪变态到牛蛙的过程中,也是很重要的影响成活率的环节。
再这个过程中,常见有3种情况。
1.不能变态,不长出四肢。
2.四肢不能全部长出来,有2只,甚至长3只。
3.四肢正常长出来,但是尾巴不能脱落。
以上三种畸形情况,都是无法养大的。
主要原因和缩尾现象一样。
治疗方案:(1)先外用消毒或杀虫。
(2)异丙肌苷3g+黄连解毒散5g+金芪维他3g,拌1kg饲料,连续投喂7天。
成蛙1.红腿病红腿病是牛蛙在幼蛙和成蛙阶段的主要病害。
腿底侧、后肢、腹下皮肤有红点或红斑,或呈弥漫性红色。
有的病蛙指、趾有不同程度的发炎或皮肤溃烂,腹部膨胀,伴有水肿或肝炎、肝坏死等病。
传染性很强,几天之内,会使整个蛙池的蛙全部死亡,此病多发生在养殖牛蛙过密的池中。
病因: 嗜水气单胞菌、乙酸钙不动杆菌、病毒所引起,流行期5~10月份,5月份是重点防治季节。
预防:(1)定期换水,及时清除剩余饵料,保持水质清新、饵料卫生。
(2)控制养殖密度。
(3)引进蛙卵、蝌蚪、幼蛙要检疫,避免带入病原。
(4)保证饵料质量,合理饲喂,每一公斤料添加异丙肌苷1g增强蛙体抵抗力。
(5)定期进行药物预防:异丙肌苷+氟苯尼考+维生素C,每公斤料各1~2g,3-5天/疗程。
蝌蚪用药方案
蝌蚪用药方案第1篇蝌蚪用药方案一、背景随着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蝌蚪养殖已成为重要的养殖项目之一。
蝌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易受到各类疾病的侵扰,导致养殖效益降低。
为保障蝌蚪健康成长,提高养殖效益,本方案针对蝌蚪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制定了一套合法合规的用药方案。
二、目标1. 预防和控制蝌蚪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2. 保障蝌蚪养殖过程中的用药安全,确保产品质量。
3. 提高蝌蚪成活率,降低养殖成本。
三、蝌蚪疾病类型及防治措施1. 细菌性疾病症状:体表出现斑点、溃疡,内脏器官出血等。
防治措施:- 使用合法合规的抗生素类药物,如:氟苯尼考、多西环素等。
-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养殖水体清洁,减少病原菌的滋生。
2. 真菌性疾病症状:体表出现白色棉絮状物,食欲减退,生长缓慢等。
防治措施:- 使用抗真菌类药物,如:克霉唑、制霉菌素等。
- 保持养殖环境湿润,避免高温干燥。
3. 寄生虫性疾病症状:体表出现粘液、白点,呼吸困难,食欲不振等。
防治措施:- 使用驱虫类药物,如:阿苯达唑、甲硝唑等。
- 定期对养殖水体进行消毒,消灭寄生虫。
4. 病毒性疾病症状:体表出现出血点、畸形,死亡率较高等。
防治措施:-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主要依靠疫苗接种和加强饲养管理。
- 定期对养殖工具进行消毒,防止病毒传播。
四、用药原则1. 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药物使用的法律法规,确保用药合规。
2. 根据蝌蚪病情,合理选择药物,避免滥用、过量使用。
3. 注意药物配伍,避免产生不良反应。
4. 按照药物说明书推荐的剂量和疗程使用,不得随意更改。
5. 定期对养殖水体进行检测,掌握病原菌的耐药情况,合理调整用药方案。
五、具体用药方案1. 细菌性疾病:- 药物:氟苯尼考或多西环素。
- 剂量:按照药物说明书推荐的剂量。
- 疗程:3-5天。
2. 真菌性疾病:- 药物:克霉唑或制霉菌素。
- 剂量:按照药物说明书推荐的剂量。
- 疗程:5-7天。
3. 寄生虫性疾病:- 药物:阿苯达唑或甲硝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轮虫病
[症状]患病蝌蚪食欲减退,呼吸困难,动作迟缓而离群,常招致大量死亡。
[病原体]为原生动物门,纤毛纲的单细胞动物。
车轮虫,因其反口面观似车轮而得名,侧面观似钟形,它寄生在蝌蚪体表和鳃口,以纤毛摆动在蝌蚪体表滑行,以胞口吃蝌蚪组织细胞和血细胞。
[防治] 第一、减少蝌蚪的养殖密度,加强营养以预防发病;第二、发病初期每立方米水体用硫酸铜0.5克和硫酸亚铁0.2克合剂或0.7克硫酸铜全池泼洒。
第三、每667平方米水面用切碎的韭菜20克与黄豆混合磨浆,均匀泼洒,连续进行1-2次,可控制发病蝌蚪不至于恶化死亡。
蝌蚪肤霉病
[症状]蝌蚪体表受伤处可见白色棉絮状纤维。
患病蝌蚪活动迟缓、摄食困难,体弱,严重者并发其它疾病致死。
[病因]感染水霉菌所致。
菌丝先从伤口侵入,逐渐深入肌肉,并向体外长出分支繁茂的白色菌丝。
水霉菌侵入危害后多导致其他病菌加害于蝌蚪。
[防治]第一、避免蝌蚪体表受伤。
第二、对患病蝌蚪用0.5ppm高锰酸钾溶液消毒。
蝌蚪烂鳃病
[症状]蝌蚪鳃丝腐烂发白,鳃上常附污泥和黏液,呼吸困难,常游于水面,活动缓慢,严重者伴有其它疾病致死。
[病因]由黏液球菌侵入蝌蚪鳃部所致。
[防治]第一、蝌蚪池用生石灰消毒清池。
第二、蝌蚪池水每立方米用生石灰20克或漂白粉1克调成水剂后泼洒,隔日再施用1次,效果明显。
蝌蚪鳃霉病
[症状]与蝌蚪肤霉相似,患病蝌蚪的鳃部苍白,有时呈现点状充血或出血状,严重时鳃溃烂,呼吸受阻而死。
[病因]由鳃霉菌侵入鳃部所致,多发生在水质污染,有机质含量过多而发臭的蝌蚪池内。
[防治]第一、防止水质污染。
第二、已污染的蝌蚪池要用生石灰水清池,加速有机物分解,杀死鳃霉病菌。
第三、患病蝌蚪用0.7ppm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比例配合)浸泡治疗。
舌杯虫病
[症状]舌杯虫寄生在蝌蚪尾部,以周围水中的食物粒作营养。
对寄生组织无直接破坏作用,但在蝌蚪密度高,每年7~8月份发病高峰期时感染快,舌杯虫繁殖数量多,对蝌蚪危害增重。
[病原体]为舌杯虫属原生动物门,纤毛纲单细胞动物。
[防治]第一、消毒池塘,改善水质。
第二、每立方米水体用0.7克硫酸铜泼洒, 7小时后有70%的虫体从蝌蚪身上脱落,24小时治愈率达95%以上。
出血病
[主要症状]已长后腿的蝌蚪腹部及尾部有出血斑块,故又称红斑病,蝌蚪在水中打圈一段时间后沉入水底死亡。
[病因]多种细菌和真菌感染所致。
[防治]第一、定期消毒水体,经常保持饲料卫生,及时消除剩饵。
第二、将蝌蚪高度集中于网箱内,按每万尾蝌蚪用5单位青霉素和50万单位链霉素液浸泡半小时,疗效显著。
斜管虫病
[症状]患病蝌蚪体色由黑褐变黄褐,常浮于水面、池边,反应迟钝,手捉网捞时也不逃离,常停食,腹部小,严重时很快死。
[病原体]为寄生体表的大量斜管虫,该虫亦属原生动物门,毛虫纲单细胞动物。
[防治]与车轮虫相同。
锚头鳋病
[症状]患病蝌蚪胴体与尾交界处肌肉组织发炎红肿,甚至溃烂,导致生长停滞,消瘦,严重时死亡。
[病原体]为锚头鳋寄生,虫体头部深钻进蝌蚪肌肉组织内,吸取蝌蚪的营养,虫体其它部分则留在蝌蚪体外,一尾蝌蚪如有1-2尾锚头鳋寄生时,症状较轻;如有3-4尾或更多虫体寄生,则蝌蚪很快致死。
[防治]第一、用10-20ppm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患病蝌蚪10-20分钟,每天1次,连续治疗2~3天。
锚头鳋很快就会陆续死亡。
用药水浸泡蝌蚪时,蝌蚪会浮头。
可在浸泡后用清水洗去蝌蚪上少量被药水氧化的黏液和沉积的微量二氧化蒙,处理后蝌蚪将呼吸正常而不再浮头。
青蛙成体也发现有锚头鳋寄生情况,但危害比蝌蚪轻些。
防治方法同上。
第二、也可用0.5ppm的敌百虫液或鲜松树汁全池泼洒。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