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料涂布纸的色相调整及影响因素
彩色印刷品影响色彩鲜艳条件分析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彩色印刷品影响色彩鲜艳条件分析
彩色印刷时色彩都应符合原稿的基本要求,除古画复制或其他有特
殊要求的图画工艺美术品、有价证券等外,一般情况下彩色印刷品还有色彩鲜艳质量要求,如何从彩色印刷工艺及原料选用上达到这个质量要求呢?把握好以下条件,才能取得印刷色彩鲜艳的效果。
一、纸张的白度和吸收性
纸张是否洁白是印刷色彩鲜艳与否的基础。
完全纯白的纸张、能反射
接近于全部的色光。
反之,灰、黑的纸张就会吸收部分色光,使印迹的色相、明度和纯度都受到损失。
如果从色彩度分析,在印有图画的纸张上,除了各色网点通过加色法的空间混合形成视觉上的色彩外,没有印上网点(或图纹)的纸张其表面的色泽实际上也参与了这种空间混合。
灰色的纸张就好像在各色油墨中加入了少量的墨色,因此视觉上看不到纯度很高的色墨,显示的是暗浊的颜色。
实践证明,如果其他条件都完全一样,白度不同的纸张所印图画的鲜艳程度是完全不同的。
单从色彩亮度的对比来分析。
如果只印黑色的文字、洁白无瑕的纸张,因为黑白对比,黑字更黑、白纸更白,形成鲜明的对比。
由此可以推论出:作为印刷的基础,纸张白度与印迹色彩鲜艳程度有直接关系。
同理,色泽偏红的纸张使印迹倾向于红、偏青的纸张使印迹倾向于青,这些是在用色时需要加以考虑的。
另外,纸张的吸收性对色彩的影响也很大。
吸收性强的纸张会使颜料同连接料一起渗入纸内,印迹不能在纸面形成足够丰满的墨层,会使色彩饱和度受到损失,色彩就很难鲜艳。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颜料在纸张调配色及表面涂饰中的应用及吸附机理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颜料在纸张调配色及表面涂饰中的应用及吸附机理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颜料是一种具有着色功能的物质,广泛应用于艺术绘画、装饰材料、印刷和染料等领域。
在纸张的调配色和表面涂饰中,颜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然而,颜料在纸面涂刷过程中的吸附机理和影响因素并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
因此,探索颜料在纸张调配色及表面涂饰中的应用及吸附机理,对于提高纸张的性能和涂装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标本研究的目标是探究颜料在纸张调配色及表面涂饰中的应用及吸附机理,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研究不同颜料在纸张调配色中的应用效果和性能差异。
2. 探究颜料在涂布过程中的吸附机理和颜料形态变化。
3. 探究不同颜料对于纸张性能和涂装质量的影响。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纸张调配色及表面涂饰的标准化实验方法,探究颜料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应用效果和性能差异。
具体方法包括:1. 采用不同颜料进行纸张调配色实验,并对比不同颜料的着色效果和颜料使用量。
2. 采用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等分析方法,研究颜料在涂布过程中的吸附机理和颜料形态变化。
3. 对涂布后的纸张样品进行物理和机械性能测试,并探究不同颜料对于纸张性能和涂装质量的影响。
四、研究意义和预期结果本研究将探究颜料在纸张调配色及表面涂饰中的应用及吸附机理,有助于理解颜料在纸张制造中的作用和影响因素。
同时,本研究还将为纸张制造和涂装技术的改进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预期结果包括:1. 对不同颜料在纸张调配色中的应用效果和性能差异进行系统评价。
2. 揭示颜料在涂布过程中的吸附机理和颜料形态变化规律。
3. 探究不同颜料对于纸张性能和涂装质量的影响机制。
总之,本研究对于推动颜料在纸张制造和涂装技术中的应用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影响印刷色彩的因素
影响印刷色彩的因素
1. 素材选择
•纸张选择:不同质地和颜色的纸张对色彩表现有显著影响。
光滑的高质量纸张能够呈现更饱满的色彩,而粗糙的纸张会使色彩变得暗淡。
•油墨选择:不同类型的油墨对色彩的表现也有影响,墨水的稠度和颜料含量都会影响打印色彩的深浅和饱和度。
2. 印刷设备
•打印机性能:印刷设备的分辨率和色彩校准能力会直接影响印刷色彩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油墨传递:油墨的印刷厚度和均匀程度对于最终色彩的表现有很大影响,印刷设备的传递质量决定了油墨的均匀性。
3. 色彩管理
•色彩校准:对印刷设备和显示器进行准确的色彩校准可以确保色彩的准确还原,在不同媒介中色彩保持一致。
•色彩空间:选择适当的色彩空间对于印刷色彩的精确还原至关重要,如CMYK、RGB等不同色彩空间会影响最终印刷效果。
4. 环境因素
•光线条件:印刷过程和环境中的光线状况会影响人眼对于色彩的感知,光线过暗或过亮都会导致色彩变化。
•湿度控制:印刷环境的湿度也会对纸张和油墨的表现产生影响,适当的湿度能够帮助纸张吸收油墨,保持色彩准确性。
5. 印刷后处理
•上光处理:不同的上光方式对于油墨的表现和色彩的保持都有影响,选择适当的上光方式能够保护色彩不受外界影响。
•裁切和折页:印刷品的裁切和折页过程也会对色彩的表现产生影响,不当的操作会导致色彩褪色或者变淡。
在印刷过程中,以上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印刷色彩的表现效果,因此在
设计和印刷前都应该综合考虑这些影响因素,以保证最终印刷品的色彩表现符合预期。
影响印刷品色差的几个主要因素
影响印刷品色差的几个主要因素颜色是人的一种感觉,因人而异,同一个红色,如果把背景分别设成蓝紫、青、绿色,即使是同一个人也会做出不同判断。
从印刷色彩学的角度来说,色差(△E)代表两个颜色间的距离差,可以用数字来描述颜色的差异量,通俗的说就是标准颜色与复制品颜色之间的颜色的差异,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色差与视觉感受的关系:当△E≤1时,人眼几乎感觉不到色差;当16时,人眼对色差的感觉强烈,所以有时要借助仪器作出客观的判断。
印刷品墨色均匀、色彩鲜艳纯正是包装产品质量的基本要求,而印刷色差则是印刷产品质量的常见问题。
综观印刷工艺过程,产生印刷色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工艺技术上的不良因素,也有原材料方面的原因,所以,正确认识和了解这些印刷条件与墨色之间的关系,对准确控制印刷墨色质量,防止印刷色差的产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印刷压力的影响印刷压力是实现印迹转移的重要条件之一,由于印版表面不是绝对平整的,纸张表面也不可避免存有细微的凹凸状及厚薄不均情况,若印刷压力不足或不均匀时,版面上印刷墨色必然会出现浓淡不均。
所以,理想的印刷工艺是在“三平”的基础上(即印版面与着墨辊和包衬体间都比较平整而获得良好的接触条件),以较薄的墨层通过均衡的印刷压力的作用,使印品上获得较均匀的墨色。
倘若印刷压力不足或不均时,包衬体与印版面存有接触不良情况,通过加大输墨量可以满足版面墨色的视觉效果,但这样不仅要增大油墨的耗用量,又容易发生印品粘脏,是不可取的。
胶辊质量的影响就凸印和平印工艺而言,印品能否获得理想的墨色,与胶辊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承印彩色印刷品的设备,置有传墨辊、匀墨辊和着墨辊3种,其中对墨色浓淡影响较大的是传墨辊和着墨辊。
而胶辊的质量,主要表现在弹性、黏性、圆心度和表面光洁度等方面,而主要影响墨色浓淡的是黏性。
在印刷过程中,胶辊只有保持一定的黏性,才能确保每一印刷周期涂布于版面上的油墨量均匀一致。
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胶辊的黏性并不稳定,一是由于油墨中纸尘的增加,影响胶体的黏性;其次是胶体表面的增黏剂(即甘油)随温度的增高和使用时间的延长而散失,胶辊表面的黏性逐渐减少,吸墨性能相应下降,从而影响印品墨色的均衡。
影响颜料的因素
影响颜料的因素
影响颜料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颜料的成分:颜料的成分直接影响着颜料的化学性质和颜色效果。
不同元素和化合物的颜料在光的反射、吸收和散射方面会有差异,导致不同的颜色效果。
2. 颜料粒子的大小和形状:颜料粒子的大小和形状会影响光线的散射和吸收能力。
较大的颜料粒子会产生更强的散射效果,而较小的颜料粒子会更容易被光线吸收。
3. 颜料的浓度:颜料的浓度决定了颜料溶液或颜料中颗粒的密度,从而影响颜料的颜色深浅。
浓度越高,颜色越深。
4. 颜料的稳定性:颜料的稳定性决定了它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是否会发生变化。
一些颜料在接触到氧气、光线、湿气等条件下会发生氧化、褪色或降解。
5. 颜料的相容性:颜料的相容性指的是颜料和其他物质(例如溶剂、涂料基材等)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些颜料在特定的溶剂或基材中溶解或悬浮更好,而一些颜料则不相容。
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决定了颜料的颜色效果、光学性能、耐久性和适用性等特性。
印刷过程中颜色不稳定的原因
印刷过程中颜色不稳定的原因印刷过程中颜色不稳定是印刷行业常见的问题之一,这可能会导致印品色差过大、颜色不一致等情况,给印刷品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印刷过程中颜色不稳定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色料品质不佳。
色料的品质直接关系到印刷品的色彩稳定性。
如果所使用的色料质量不过关,那么印刷品在不同批次之间就会出现明显的色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印刷厂应该选择高质量的色料供应商,并进行必要的检测和质量控制。
其次,印刷过程中颜色不稳定的另一个原因是版面设计不合理。
在设计印刷品的时候,应考虑到不同颜色的相互影响,特别是一些相邻的颜色可能会发生相互渗染的现象。
合理的设计是保证色彩稳定性的基础之一。
另外,印刷过程中颜色不稳定的原因还包括版面上的文字、图像等因素。
文字的大小和字体特性,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等都会对印刷品的颜色产生影响。
因此,在印刷前,应该对印版进行仔细检查,并做好相应的调整,以确保色彩稳定。
此外,印刷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也会对颜色产生影响。
如果印刷厂的温度和湿度控制不准确,那么印刷品的色彩稳定性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印刷厂需要保持适宜的温湿度,避免极端的环境条件对印刷品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最后,对于印刷过程中颜色不稳定的解决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加强色号管理来进行控制。
印刷厂可以建立完善的色号管理系统,记录各个印刷作业所使用的色彩配置信息,保证每次印刷都能够重现相同的色彩效果。
总之,印刷过程中颜色不稳定是一个印刷行业常见的问题,影响着印刷品的质量。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色料品质、版面设计、文字、图像、温湿度以及色号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控制,并保持持续的检测和调整。
相信通过这些努力,印刷品的色彩稳定性将得到大幅提升。
印刷工艺中的色彩管理与调整方法
印刷工艺中的色彩管理与调整方法在印刷工艺中,色彩的管理和调整是至关重要的。
一份优质的印刷品需要准确还原原稿的色彩,并确保色彩的一致性和平衡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色彩管理和调整方法,帮助您在印刷过程中获得满意的色彩效果。
1. 色彩管理的基本原则在进行色彩管理之前,有几个基本的原则需要牢记。
首先,需要了解颜色的三要素:色调、明度和饱和度。
色调表示颜色的基本色系,如红色、绿色等;明度表示颜色的亮度和暗度;饱和度表示颜色的纯度和鲜艳度。
其次,要注意不同颜色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如互补色、同色系等。
最后,需要考虑输出设备和打样工艺对色彩的影响,以便进行适当的调整。
2. 色彩管理的工具为了进行有效的色彩管理,可以借助一些专业工具。
常见的工具包括色彩检测仪、色彩校正软件和印前调校设备等。
色彩检测仪可以帮助测量和分析色彩,提供准确的色彩数值。
色彩校正软件可以根据显示器的特性进行色彩校正,确保显示出准确的色彩效果。
印前调校设备可以对印刷机进行校正,保证印刷色彩的准确性。
3. 色彩管理的步骤色彩管理的步骤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预览阶段、输入阶段和输出阶段。
在预览阶段,可以使用色彩管理软件对数字稿件进行预览和调整。
输入阶段主要涉及扫描仪、相机等设备的色彩校正。
通过调整这些设备的色彩参数,可以使输入的图像尽可能准确地还原原稿的色彩。
输出阶段则是对印刷设备进行校正,并通过比对印刷品和原稿对比来调整色彩。
4. 色彩调整的方法在印刷工艺中,常见的色彩调整方法包括色彩平衡、色彩校正和色彩编辑。
色彩平衡可以通过调整红、绿、蓝三个通道的色彩平衡来实现。
色彩校正可以通过对比度、亮度、曝光等参数的调整,改变图像的整体色彩效果。
色彩编辑可以通过调整图像的色相、饱和度和明度等参数,来改变特定区域或整体的色彩效果。
5. 印刷材料的色彩管理为了确保印刷材料的色彩效果,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选择适合的印刷材料,如纸张的光泽度、质地等。
其次,要注意印刷机的色彩校准,调整墨盒的浓度和颜色来控制印刷品的色彩。
影响印刷颜色的一些因素
影响印刷颜色的一些因素(广州怡彩印刷罗家宝)在胶印中颜色的控制是最为重要的,颜色变化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1.网点的变化胶印中网点的扩大、变形、角度错位等都会影响色彩的变化。
图文的精度、菲林的线数、角度的不同、网点的百分比都跟色彩变化有关。
2.油墨的色浓度和色相等油墨的色浓度有高有低,在印刷中,色浓度低的油墨印实地时,需要印很厚很深的一层墨才能达到样稿的要求,但旁边的网点部分则由于油墨太厚造成网点扩大,而产生颜色比样稿深。
油墨的色相:油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色偏,如透明黄有偏兰,有偏红的油墨,品红有偏黄、有偏兰的等。
3.承印物(纸张)纸张的光泽度、平滑度、密度、表面白度、以及伸缩性都与印刷的色彩有关,光泽度不好的纸张印出来的东西其亮度就差对不上样稿(表面偏暗),平滑度不够的纸张会使网点变形而影响颜色,密度差的纸张偏软造成网点还原差、变形,表面白度与样稿不同颜色自然就跟不上原样,伸缩性会影响套色,进而影响颜色。
4.印刷工艺A:印刷色序因为现代的胶印大多数是多色印刷,属于湿叠湿印刷,色序不同每个颜色经过叠压的次数也不同,其网点扩大程度也不同,故而颜色变化不一样。
油墨的粘性、透明度、纸张的吸墨性等的差别都会影响印刷颜色。
一般来说,印刷色序的合理安排:应符合油墨的透明度和墨层厚度依次递增、粘度依次递减的原则。
B.水墨平衡在胶印中,控制水墨平衡是至关重要的,水过大,则产生油墨严重乳化,印品花白、印迹发虚、墨色深浅不一,且纸张的变形量增大,造成天气套印不准,水过小,容易脏版、糊版。
把握水墨平衡的一个总原则是:在一定的印刷压力和印刷速度下,形成乳化的油墨乳浊液中,润湿液的体积比应控制在15-26%之间,要尽可能以最小的水份与油墨达到平衡。
C.印刷压力在印刷的各种条件一定时。
油墨转移率与印刷压力的关系:印刷压力过低,油墨与纸张不能充分接触,使印张发虚,印刷压力适中,油墨转移率最好,印刷压力过大,会使网点扩大,印迹模糊,严重时还会发生滑移、摩擦等问题,造成套印不准。
印刷前调配油墨色相与注意事项
印刷前调配油墨色相与注意事项油墨色相的调配是印刷前的重要工作,也是很抽象的工作。
简单的色料三原色,黄、品红、青可调配出赤、橙、黄、绿、青、蓝、紫等几十种颜色。
而在实际调配过程中,仅靠三原色油墨无法获得获得的色彩,这是由于油墨厂家所选用的颜料、染料根本无法达到国际标准三原色的饱和度、色浓度、亮度等,三等份原色墨相加只能是茶灰色,而不是黑色。
因此在实际调色过程中离不开黑墨、白墨、冲淡剂等油墨和助剂。
调墨过程1.掌握所用油墨的体系、颜色、色饱和度、黏度、细度等指标。
2.对样张及客户要求、工艺要求、色相要求、油墨使用要求进行审定,对每一色组色序的排列、产品的印数、油墨的用量、主色调的调配等要深入了解。
3.稀释剂与油墨树脂的溶解性、气温偏差和稀释剂的配比是相关的,如气温高则稀释剂应采用慢干型。
同时,溶解效果,挥发速度对产品的印刷质量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根据相关条件选择合适的稀释剂。
4.印刷前要做好油墨、稀释剂的准备工作。
5.在开机套印的短暂时间里,要根据颜色的搭配,适当利用原色墨,并把握好比例,依照样张对每一色组油墨的色相进行调配,使印刷车速稳定后,稍加调整即可达到样张效果。
在正常印刷中,批量控制色相相同,对调墨人员来说难度较大,如稀释剂的添加量等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颜色效果,这就要求调墨人员要具备较强的责任心。
调墨注意事项1.在色调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所用油墨的色彩种类越少越容易调配和控制。
能采用间色油墨就不要采用复色油墨,按照减色法,专色油墨采用的颜色越多其饱和度就会越低,黑色成分就相应增加。
2.确认印刷品的主色调及所含的辅色调,主色调墨作为基本墨,其他墨作为调色墨,以基本墨为主,调色墨为辅,这样调配专色油墨才会更快,更准确。
3.调配打样和小样油墨时,尽量使用与印刷所用纸张相同的纸,因为油墨的颜色会随着纸张吸收性的差别等因素而变化。
只有保持稳定的纸质,才能避免因纸张的差别而造成的颜色误差。
4.用普通白卡纸打小样或刮样,墨层的薄厚会直接影响墨迹的颜色,墨层薄,则颜色浅、亮度高。
颜料涂布纸涂层结构的影响因素
西南造纸2005年34卷第6期纸或纸板涂布的主要作用是使其获得一个较好的外观和印刷适印性。
因此,涂布改善了纸的平滑度、光泽度和不透明度,并使其具有较高的油墨吸收性。
而这些性能都与涂层的结构有很大的关系。
本文就影响涂层结构的一些因素做简要的论述。
1颜料及其性能对涂层结构的影响[1~6]颜料是涂布纸涂层的主要成分,约占涂层体积分数的70%以上,质量分数的80%~90%,因此,它对涂层结构具有很大影响。
目前涂料中较常用的颜料有高岭土、碳酸钙(分为研磨碳酸钙和沉淀碳酸钙)、钛白粉和塑性颜料等。
而颜料种类、晶形和粒径分布的不同,都会造成涂层表面的很大差异。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颜料是高岭土,且分布广,价格廉,使用效果好。
高岭土的粒子形状为六角片状,具有较高的径厚比,可以更好的覆盖原纸表面。
另外,碳酸钙颜料粒子由于其较大的表面积和疏松多孔性,涂层结构有较大的孔隙直径和总孔隙率,容易产生较开放的涂层表面。
高岭土经煅烧后可具有一个充满空隙的结构,这就使其具有较好的光散射能力和不透明度,并能增强涂层的弹性。
但是它能增加涂料的粘度和硬度,使磨损增加,因此不可单独使用,且用量不宜过多。
涂层的不透明度与颜料散射系数相关,颜料的散射系数提高则涂层的散射系数随之提高,而对于某—波长的入射光颜料的散射系数对应一个最佳粒径。
但是,并不是说颜料粒径越小越好,当粒径小于0.2μm时其散射系数明显的下降,所以应避免使用极细的粒子。
同时,极细的颜料粒子能使纸具有高光泽度,但颜料比表面积增加,而涂层微孔体积基本不变,涂层微孔变小,使得印刷光泽度变低,这也说明颜料粒子应有一个下限。
窄粒径分布的颜料能够使涂层结构具有较大的孔隙直径和总孔隙率,可以提高纸张的印刷光泽度,同时还能使涂层的散射能力提高,不透明度变大。
2胶粘剂及其迁移对涂层结构的影响2.1胶粘剂种类及用量对涂层结构的影响涂料中胶乳的主要作用为粘结。
涂料中的胶乳能通过静电作用及空间位阻效应分散颜料粒子的絮聚体,使涂料液稳定。
[整理]印刷色偏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
任何一种彩色印刷品,都是通过黄、品红、青、黑四种色墨按一定的制版工艺和印刷色序套印完成的。
怎样防止印刷品出现色偏,准确再现色彩与层次,这是印刷过程中应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如果忽视了这些方面,就会影响印刷品质量,使印刷品色彩、层次出现偏差。
色偏:是指印刷成品与原稿或打样稿相比较时,有颜色的差别。
防止色偏在工艺技术上应注意二个方面的原因。
⑪制版网线角度的安排。
⑫印刷色序的安排。
一:彩色制版过程中网线角度的安排在彩色制版过程中,如果网线角度的安排不正确,就会影响印刷色彩效果,严重时还会产生龟纹。
目前的四色制版印刷是以黄、品红、青三原色为主,表现画面中千变万化的色彩,黑版只是加重暗调部分,起骨架作用而已。
从呈色性能看:黄、品红、青、黑四种颜色中,黄色的视觉感应最弱,品红色、青色次之,黑色感应最强。
由于人的视线对于45°角的网点特别敏感,对0度或90度的网点感觉较差,对15度或75度的网点角度,人眼感觉一般。
鉴于以上因素,制版时应根据原稿的主色调来确定各色版的网线角度。
因此一般应把原稿的主色调印版做成45°其它颜色做成15°、75°、90°。
对于单色网目调印刷品,我们应当选用45度的网点。
但多色网目调印刷品,各色版网点角度必须错开,通常采用的彩色网线角度如下:1、双色印刷时,主色版或深色版用45°网角,次色版或浅色版用15°网角。
2、三色印刷时,主色版或深色版用45°网角,另两色版用15°和75°网角。
3、四色印刷时,主色版用45°网角,黄版用90°网角,另两色分别用15°和75°网角。
根据画面主色调安排网线角度有如下几种情况:⑪若画面主色调为红色的暖色调,则可设置为:品红版45°、黑版15°、青版75°、黄版90°。
⑫若画面主色调为青色的冷色调,则:青版45°、黑版75°、品红版15°、黄版90°。
影响印刷色彩的因素
•加红滤色片
影响印刷色彩的因素
• 分解哪一种原色,原稿上某处这种原色成分越多,该处被 减去的光量越多,感光片上该处获得的光量越少,结果该处潜 影密度越低;反之,原稿上另一点这种原色成分越少,该点被 减去的光量越少,感光片上该点获得的光量越多,结果潜影密 度越高。
• 被滤色片减去的光量的多少,是随着原稿上被分解的颜色 的含量而变化的。所以,感光片上的密度也会随着色量的变化 而变化。
影响印刷色彩的因素
PPT文档演模板
影响印刷色彩的因素
PPT文档演模板
影响印刷色彩的因素
• 分色出的黄品青黑四张阳图底片经晒版,在涂有感光 乳剂层的PS印版上暴光成象。PS版上的感光乳剂层一般 都是见光分解型的,暴光后的PS版感光乳剂层在显影液中 冲洗干净成为非图文区,露出金属氧化膜的亲水层。
• 阳图底片上的密度区对应于印版上的图文区; • 阳图底片上的透明区对应于印版上的空白区; • 阳图底片上的低密度区对应于印版上的浅色图文区; • 阳图底片上的高密度区对应于印版上的浓色图文区;
•
PPT文档演模板
影响印刷色彩的因素
• 感光软片有两个敏感峰,即:
• 1、波长为610~630nm的色光,在红光区;
• 2、波长在440~460nm的色光,在蓝光区。
• 感光软片有一个低感光度的波谷,即
• 波长在550nm的绿光区 。
•因此, 当各个波长的光对感光软片进行暴光时,底片必
•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影响印刷色彩的因素
PPT文档演模板
影响印刷色彩的因素
PPT文档演模板
影响印刷色彩的因素
•
第八章:影响印刷色彩的因素
••
•
颜料涂布纸的色相调整及影响因素
.
"! ’ 6 5, ’ 6 95
#! 7 & 6 .’ 7 & 6 55
.
$ ),2 51 6 1) 51 6 ))
"3 ( 034) 1’’ 6 )5 1’& 6 )&
注: 原纸定量 2’:;+ , 单面涂布量 19:;+
以不同涂料 重 复 以 上 实 验, 趋 势 相 同。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 原纸对涂布纸最终产 品白度的影响: 提高原纸的亮度和白度将使 涂布纸的亮度和白度得到提高; 调整原纸白 度是提高和改善涂布纸白度的一个不容忽视 的步骤。提高原纸的白度通常有以下几种方 法: (指浆种、 填料等) 和配比 !在主要原料 已定的情况下, 浆内和表面施胶中使用荧光 增白剂、 染料是提高原纸白度最常用和有效 的手段; (或选用高白浆种, 减少 "提高浆的白度 偏黄色相) 。但是, 过高地提高浆的白度将提 高漂白成本和减少浆产量, 同时也存在降低 浆的强度等方面的问题; (亮度 < 5’= , 有偏 #使用比滑石粉亮度 黄色相) 高的 0>0$(亮度 作为 5’= ( 52= ) & 填料 (采用中性施胶) 。 & &61 涂料对涂布加工纸白度的影响及调整 涂料中荧光增白剂的使用和影响因素 目前涂料中常用的增白剂品种较多, 主 要是二氨基芪二磺酸的四硫代物的衍生物, 虽然已有精化企业开发出增白效果更高的二 氨基芪二磺酸的六硫代物的衍生物类的增白 剂, 但是由于较高的价格和要达到更高的白 度时的高用量, 目前在铜版纸和 /"0 生产
颜料涂布纸的色相调整及影响因素 ・ 造纸化学品 ・
颜料涂布纸的色相调整及影响因素
纸张染色纸浆造纸课件影响染料染色性能的因素
固色处理的方法包括热处理、化学处 理和物理处理等,不同的固色处理方 法对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不同。
化学处理是使用化学药剂如交联剂、 催化剂等,使染料与纤维形成化学键 结合,从而提高色牢度。
水洗处理
水洗处理是染色后的重要步骤之一,其作用是去除未结合的染料和杂质,提高染色 纸浆的纯净度和色相。
水洗处理的方法包括水洗、漂白等,不同的水洗处理方法对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不 同。
结晶度较低的纤维,染料分子容易渗 透和扩散,有助于提高染色性能。
纤维的取向度
纤维的取向度会影响染料在纤维方向的吸附和扩散。取向度较高的纤维,染料在纤维方向的吸附和扩散较快,有利于提高染 色性能。
取向度较低的纤维,染料在纤维方向的吸附和扩散较慢,可能会影响染色效果。
04
CATALOGUE
纸张结构
纸张的表面结构
长时间染色会使纤维吸水性增强,有助于染料向纤维内部的扩散。
PH值
PH值对染料稳定性的影响
PH值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影响染料的稳定性,导致染色效果不佳。
PH值对纤维表面的影响
适宜的PH值可以改变纤维表面的电荷性质,从而影响染料与纤维 的结合力。
PH值对水解反应的影响
PH值过高可能导致某些染料发生水解反应,影响染色性能。
纸张的吸水性
吸水性强的纸张能够快速吸收大量的染料溶液,促进 染料与纤维的结合。
吸水性弱的纸张则会影响染料的渗透和扩散,需要调 整染色工艺以提高染色效果。
05
CATALOGUE
后处理过程
固色处理
固色处理是染色后的重要步骤,其作 用是使染料与纤维牢固结合,提高染 色纸浆的色牢度和耐久性。
热处理是通过加热使染料分子膨胀, 渗透到纤维内部,与纤维形成共价键 结合,从而提高色牢度。
印刷油墨色彩变化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印刷油墨色彩变化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印刷油墨的色彩变化是指在使用过程中,油墨的颜色出现改变的现象。
色彩变化可能会导致印刷品色彩失真,影响印刷品的质量和观感。
以下是导致印刷油墨色彩变化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1.油墨品质:油墨的配方和原材料决定了其色彩稳定性。
低质量的颜料和添加剂可能导致油墨色彩不稳定,易发生变化。
2.光照:油墨在长时间的光照下会发生分解、褪色等现象,导致颜色变化。
特别是UV光线对油墨的影响更明显。
3.热氧化:高温会导致油墨中的颜料及其他成分的分解和氧化,造成颜色的变化。
热氧化还会导致油墨的流动性和附着力下降。
4.湿度:高湿度环境下,油墨中的水分会使颜料与其他成分发生反应,导致色彩变化。
此外,高湿度还会引起油墨的潮解和水分蒸发速度变快。
5.化学物质:油墨可能与使用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如酸、碱、溶剂等发生反应,导致油墨色彩变化。
例如,油墨与大气中的硫化物等发生反应可能导致褪色。
6.储存条件:油墨在储存过程中,受到温度、湿度的影响。
高温、高湿度会加速油墨的分解和颜色变化。
此外,油墨的密封性和储存时间也是影响储存条件的因素。
7.印刷过程:印刷过程中的温度、湿度、气氛和机器条件等因素会影响油墨的色彩稳定性。
例如,油墨在高温下易发生变色。
此外,油墨的新鲜度、密着度和印刷速度也会影响印刷油墨的色彩变化。
色彩变化对印刷品质量和观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一旦油墨发生色彩变化,印刷品的整体色彩会变得不准确,与设计意图不符,严重影响到产品的美观度和审美效果。
此外,色彩变化也会降低油墨的遮盖力和平整度,影响印刷品的清晰度和细节展示。
为了减少色彩变化对印刷油墨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选择优质油墨品牌和材料,确保油墨的质量和稳定性。
2.控制印刷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和机器条件,创造适合油墨的工作环境。
3.存储油墨在干燥、阴凉的环境中,避免暴露于阳光和潮湿的环境中。
4.注意印刷版与油墨之间的配合,确保油墨能够适应印刷板的特性和印刷要求。
专色印刷色差的五个因素介绍
专色印刷色差的五个因素介绍在印刷过程中,导致专色油墨生产色差的因素很多,下面对这些因素分别进行探讨。
1.纸张对颜色的影响纸张对墨层颜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1)纸张白度:白度不同(或带有一定颜色)的纸张,对印刷墨层的颜色显现有不同的影响。
对同一种白板纸而言,白度不同,印刷墨层的颜色差异主要体现在专色墨中黑墨成分的多少,尤其是对明度在70以上的颜色,影响特别明显,造成专色墨的配比差别很大。
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尽量选用白度相同的纸张印刷,以减小纸张白度对印刷颜色的影响。
(2)吸收性:同一种油墨在相同条件下印刷到吸收性不同的纸张上时,会有不同的印刷光泽。
纸张的结构决定了纸张表面存在着由植物纤维形成的凹凸和孔隙,为了使纸面获得良好的均匀性和平滑度,一般要在纸张表面涂布不同厚度的涂料。
涂料的性质和厚度决定了纸张表面对油墨的吸收能力。
吸收能力不同,必然要使印刷墨层的颜色产生差异。
非涂料纸与涂料纸相比,黑色墨层会显得灰暗、无光泽,并且彩色墨层会产生漂移,由青色墨和品红色墨调配出的颜色表现最明显。
(3)光泽度与平滑度:印刷品的光泽度取决于纸张的光泽度与平滑度。
印刷用纸的表面属于半光泽表面,尤其是涂料纸。
在彩色印刷品上,当光线以45入射角照射到纸张表面时,约有4%的光会被反射掉,这就是首层表面反射光。
而其余入射光穿过油墨层,经过油墨的选择性吸收后,再透过墨层反射出来,进入人眼,被人眼所感知,这就是我们观察到的颜色。
若纸张的光泽度和平滑度较高,则首层表面反射光是做镜面反射,不易进入人眼,此时观察到的颜色基本就是透过墨层反射出的颜色。
若纸张表面粗糙,光泽度低,则首层表面反射光将发生漫反射,此时我们看到的颜色是主色光和首层表面反射光产生的混合色。
由于这里面含有白光成分,因此降低了主色光的饱和度,所以人们观察印品时感觉颜色变浅,用密度计测量时密度值降低,明度上升。
2.表面处理对颜色的影响包装类产品的表面处理方式主要有覆膜(亮光膜、亚光膜)、上光(罩亮光油、亚光油、UV光油)等。
印刷油墨色彩变化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印刷油墨色彩变化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印刷品在印刷和存放的过程中,其色相、明度、饱和度常会发生变化,无论是单色墨,还是两种以上颜色的油墨,在内在和外在的作用下,色彩既可能变深,又可能变淡。
优质量的印刷品衡量标准为:一批产品的墨色前后深淡要一致,色彩鲜艳,同时要符合样张的墨色色相和墨色的深淡。
影响印刷品色彩变化的因素有许多,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油墨不耐光的变色和褪色原因油墨在日光的照射下,其色彩与光亮会不同程度发生变化的,绝对耐光而不改变色调的油墨是没有的,在强烈的日光作用下,一切油墨的颜色都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这种变化可分为两种类型。
1.褪色:在太阳光紫外线的作用下,油墨耐光性差,失去了原有鲜艳的色泽,颜色变浅成为灰白色。
尤其是浅颜色的油墨和四色套版印时黄和红两种颜色褪色较快,而青色和墨色褪色慢一些。
2.变色:与印刷品油墨黑色褪色相反,在日光的作用下颜色变化得深暗了,色彩也改变了,人们把这种变化称之为变色。
乳化对印迹色彩的影响胶印印刷印版离不开用润湿液润湿印版空白部分,胶印是先上水后上墨,用水就难免出现现乳化现象。
油墨乳化后色泽会减淡,但是,在水分蒸发后却能恢复原来色泽,故水分越大,乳化量越大,就会引起变色。
特别是乳化程度完全不同的色墨调在一起,变色的现象尤为突出。
纸张的性质与印迹复制的关系1.纸张的表面平滑度。
纸张表面平滑度与印迹复制有密切关系,不平滑的纸面往往需要较大的压力,才能使油墨与它具有良好的接触情况。
如油墨粘度、流动性、墨层厚度保持一定的量,增加压力常使印迹铺展面积增加,同时,纸张的低凹部位,却仍旧接触不良,例如:铜版纸和新闻纸在同一印版所印出来的印迹效果有较大差异的,可以明显地对比出不同的复制效果。
2.纸张的吸收性。
纸张的吸收性的大小,也与复制效果有直接关系,通常在印刷质地疏松的纸张时,如果油墨流动性大,粘度小,纸张会就吸收较多的油墨层连接料,如果毛细孔的走私大于颜料颗粒的直径,那么,连颜料也会被吸入,这就使印迹的饱和度减少。
纸张染色,没那么简单
纸张染色,没那么简单染料的应用及影响因素1)染色方法纸的染色方法主要有四种,即浆内染色、施胶压榨染色、压光染色和涂布上色,浆内染色和施胶压榨染色较常用。
浆内染色纸张的染色大多采用浆内染色,即将溶解或稀释的染料加在配浆箱、成浆池或其它适当的位置。
对于固体染料,染料的溶解稀释很重要,一般先用少量水将染料调成糊状,在充分搅拌下用热水进行稀释或采用间接加热的方式来加速染料的溶解,经过滤后使用。
对染料加热不能直接通汽加热,这样会产生局部高温,导致染料分解,生成不溶性色淀,在纸面上产生色斑。
一般来讲,同类染料可混合使用,酸性染料与直接染料化学结构相近,故可以混合使用。
在实际生产中,使用酸性染料或直接染料时,为加强色调常加入少量碱性染料。
浆内染色方法简单,易于操作,染色均匀,但缺点是染料在网部有部分随白水流失,造成色度不稳,染色两面差。
施胶压榨染色此法是在造纸机施胶压榨处,用涂布的方法在纸的一面或两面进行染色,染色液可与表面施胶剂混合使用,优点是染色剂流失少,改变染色剂种类就可很容易地改变纸张的颜色。
但染色的均匀性较差。
2)影响染色的因素影响染色的因素较多。
使用的染料不同,其性质与使用方法也不同。
染料中每种成份都影响色调,浆料的纤维性质、填料和胶料等添加物对染色效果都有影响,因此在染色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条件。
纸浆性质:不同的纸浆对染料有不同的亲和力,这与纤维性质和木素含量有关。
碱性染料对木素有很大的亲和力,故适宜于染木素含量高的纸浆;而直接染料对纤维素有很大的亲和力,因此主要适用于木素含量低的纸浆;草浆一般比木浆容易染色。
所以在染混合浆料或蒸煮不均匀的夹生浆料时,易产生色斑或色筋,应根据不同浆料组成采用不同的染色条件;打浆度:细小纤维比长纤维对染料有更多的吸附,故打浆度高的浆料有利于染色,这与细小纤维有较大的表面积有关;胶料与矾土:松香胶对胶料的染色有阻碍作用,而矾土对染料则有媒染剂作用,但对不同染料其作用也不相同。
染色问题总结
染色问题总结引言染色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处理方法,广泛应用于纺织、造纸、印刷等行业。
通过给纤维或纸张上色,可以使其具有各种色彩,满足不同的需求。
然而,在染色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颜色不均匀、染色剂渗透不足等。
本文将对染色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常见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1. 颜色不均匀的问题1.1 问题描述颜色不均匀是染色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在染色后,织物或纸张上出现颜色深浅不一的现象,影响了产品的质量。
1.2 原因分析1.2.1 染料分散性差:染料的分散性差会导致在染色过程中染料分布不均匀。
这可能由于染料粒子过大、分散剂使用不当等原因引起。
1.2.2 温度不均匀:染色温度不均匀会导致不同部位的颜色上色不一致。
可能是因为染缸加热方式不合理或温度传递不均匀等原因。
1.2.3 染色时间不足:染色时间过短,染料无法充分渗入纤维或纸张中,导致颜色不均匀。
1.3 解决方案1.3.1 使用分散性好的染料:选择分散性好的染料,可以提高染料在溶液中的分散性,减少颜色不均匀的问题。
1.3.2 控制染色温度:染色过程中要控制好温度,使得染缸内温度均匀分布。
1.3.3 延长染色时间:根据染料和纤维或纸张的特性,可以适当延长染色时间,确保染料充分渗入。
2. 染色剂渗透不足的问题2.1 问题描述在染色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染料渗透不足的问题。
即染料未能完全渗透到纤维或纸张的内部,导致染色效果不理想。
2.2 原因分析2.2.1 纤维或纸张密度大:纤维或纸张的密度大会阻止染料渗透,使得染料无法充分吸附。
2.2.2 纤维或纸张表面处理不当:纤维或纸张表面的处理不当,如有杂质、油污等,会减少染料的渗透性。
2.2.3 染料质量不佳:染料质量不佳,可能含有不溶于水的颗粒物或杂质,影响染料的渗透。
2.3 解决方案2.3.1 选择适应纤维或纸张的染料:根据纤维或纸张的特性选择适应的染料,可以提高染料的渗透性。
2.3.2 对纤维或纸张进行表面处理:在染色前对纤维或纸张进行表面处理,清除杂质和油污等,提高染料的渗透性。
颜料和荧光增白剂用于纸张的色相调整
颜料和荧光增白剂用于纸张的色相调整
袁瑞红;赵传山;崔建同
【期刊名称】《造纸科学与技术》
【年(卷),期】2008()3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纸张进行表面涂布,研究了蓝色颜料、紫色颜料和荧光增白剂对纸张的白度(C IE白度、ISO白度和亨特白度)和L*、a*、b*值的影响,找出其随用量的增加而变化的趋势,并且在此基础上通过快速色相调整方法得出了纸张的最佳调色方案。
【总页数】4页(P25-28)
【关键词】颜料;荧光增白剂;色相调整;白度;涂布
【作者】袁瑞红;赵传山;崔建同
【作者单位】山东轻工业学院制浆造纸工程省级重点学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762.2;TQ610.495
【相关文献】
1.荧光增白剂及染料对纸张色相的影响 [J], 修慧娟;李金宝
2.荧光增白剂对纸张增白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应用 [J], 贾文玲;于娟娟;张勇峰;杜继敬;许慧敏
3.不同提取条件对纸张中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研究 [J], 丁志伟
4.纳米TiO2复合荧光增白剂的制备及其在纸张中的应用 [J], 张光华;王哲;郭明媛;倪美乐;韩小倩;童欣;王艳蒙;冯鹏超
5.瑞典Archroma推出Leucophor AFCN荧光增白剂,用于各类纸张和食品包装[J], Archroma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1 年
第.期
《黑
龙
江
造
纸》
白度和色相的主要目的。由于人体生理上的 原因 (各波长可见光中, 蓝色光是最易被人眼 所感知的) , 人对于略偏蓝色相的纸品的感觉 更 “白” 。基于荧光增白剂 ( !"#, 或称光学 增亮 剂 $%# ) 吸收入射光中不可见的波长 &’’ ( )’’*+ 的紫外线能量而发射波长 )’’ 从而使出射的蓝光比 ( ,’’*+ 的蓝色荧光, 应反射的蓝光更多甚至超过入射蓝光, 显白 的工作原理就是使用荧光增白剂增加蓝光出 射光的同时使用染料 - 颜料调整色相, 使纸品 令人眼能感受到更高的白度, 它是提高白度 和调整色相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正是由于荧 光增白剂并不是在全可见光范围内增加白色 出射光, 同时白度低的基料会吸收更多的紫 外能量 (但它们一般不能发射蓝色荧光) , 所 以只有具有一定白度的基料才能更好的显 白, 基料白度越高, 增白幅度越大, 因此当使 用增白剂和调色品不能使产品达到目的时, 就要考虑提高基料的白度。调色提高白度就 是基于以上原理使用调色品及选择合适白度 的原料调整纸品色相提高白度。这里我们必 须清楚, 不同的用户人群对于色相的感受是 不同的。 . 原纸对涂布加工纸白度和色相的影响 因为涂布加工纸是在原纸的表面涂以涂 料进行表面加工, 原纸的白度和色相容易被 忽视, 但对不同原纸进行涂布试验发现, 对于 同一定量和涂布量的涂布加工纸类, 原纸的 白度和色相对最终产品的白度和色相是有较 大影响的。这是因为荧光增白剂所能增加的 可见光的出射光为蓝光, 而不是全波长可见 光范围内增加出射率, 只有具有一定白度的 基料才能被光学增白剂明显的增加视觉白 度, 并且对于铜版纸、 涂布 /"0 等涂布纸种, 层其实有相当的透明度, 这类涂布纸种的原 纸的白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最后产品的白 度。以下为使用相同的涂料对不同的原纸进 行涂布的对比。 — &’ 万方数据 —
!! 5) 6 .1 5& 6 51
.
"! ’ 6 5, ’ 6 95
#! 7 & 6 .’ 7 & 6 55
.
$ ),2 51 6 1) 51 6 ))
"3 ( 034) 1’’ 6 )5 1’& 6 )&
注: 原纸定量 2’:;+ , 单面涂布量 19:;+
以不同涂料 重 复 以 上 实 验, 趋 势 相 同。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 原纸对涂布纸最终产 品白度的影响: 提高原纸的亮度和白度将使 涂布纸的亮度和白度得到提高; 调整原纸白 度是提高和改善涂布纸白度的一个不容忽视 的步骤。提高原纸的白度通常有以下几种方 法: (指浆种、 填料等) 和配比 !在主要原料 已定的情况下, 浆内和表面施胶中使用荧光 增白剂、 染料是提高原纸白度最常用和有效 的手段; (或选用高白浆种, 减少 "提高浆的白度 偏黄色相) 。但是, 过高地提高浆的白度将提 高漂白成本和减少浆产量, 同时也存在降低 浆的强度等方面的问题; (亮度 < 5’= , 有偏 #使用比滑石粉亮度 黄色相) 高的 0>0$(亮度 作为 5’= ( 52= ) & 填料 (采用中性施胶) 。 & &61 涂料对涂布加工纸白度的影响及调整 涂料中荧光增白剂的使用和影响因素 目前涂料中常用的增白剂品种较多, 主 要是二氨基芪二磺酸的四硫代物的衍生物, 虽然已有精化企业开发出增白效果更高的二 氨基芪二磺酸的六硫代物的衍生物类的增白 剂, 但是由于较高的价格和要达到更高的白 度时的高用量, 目前在铜版纸和 /"0 生产
从图可以看出, 增白剂用量超过 4 1 "2 后, 开始向发射绿色荧光变化 ( " 值向绿色 方向变化) , 逐渐减少蓝色荧光的发射 (# 值 向蓝色的负方向 — 黄色变化, 开始下 ! !"# 万方数据
#)), 年
第#期
《黑
龙
江 *
造
纸》
常用的直接染料, 而使用调色颜料。 !"# 颜料种类及配方的影响 选用高白种类的颜料和配方, 如在底涂 和 (或) 面涂中使用高重钙比例 (亮度 $!% & 用量超过 ()% ) 或全重钙比例配方, 减 $’% , 少瓷土用量或选用高亮瓷土等提高原料白 度, 或使用高白度原料品种的工艺对白度的 提高非常有利。 !"! 后加工工序对色相的影响 后加工工序特别是超级压光对色相有很 大影响, 由于涂布纸在经过超压后, 厚度一般 有很大的改变, 这样改变了所有调色品在纸 品中的体积浓度, 同时也使涂层的不透明度 下降, 光泽度增加, 改变了对入射光的反射, 使色相、 白度发生变化。在涂布工段, 涂布量 和涂料中各组成向原纸的迁移在很大程度上 也影响着涂层的遮盖力和调色品在涂层中的 分布, 从而影响色相和白度。因此, 在调整涂 布加工纸的白度和色相的试验室操作中, 必 须使作业条件更接近实际生产。
颜料涂布纸的色相调整及影响因素 ・ 造纸化学品 ・
颜料涂布纸的色相调整及影响因素
朱洪庆 摘 要 彭庆华
大宇制纸有限公司 (!"#$!%)
主要介绍使用数据化白度和色相系统 (如 &’( )*+,-+. 系统) 作为指导, 通过
以及原纸、 涂料配方、 后加工 使用荧光增白剂、 调色染料 / 颜料调整涂布加工纸的白度和色相, 作业对纸品白度和色相的影响 关键词 涂布加工纸 白度 色相 原纸 涂料 荧光增白剂 染料 颜料
高档纸种特别是以印刷作为直接用途的 纸种, 白度及色相是纸张的重要品质, 高白度 的纸品使印刷后的颜色更加鲜艳, 同时, 白度 及色相往往是用户鉴别纸张的第一印象 (但 对于不同的人群及人种, 白色及色相的喜好 标准往往是不同的) , 它的重要性对于纸厂显 然是不可忽视的。印刷用于的涂布加工纸特 别是铜版纸、 -0& 等高档印刷颜料涂布加工 纸而言, 调整白度及色相是极其重要的市场 销售手段。本文主要讨论涂布加工纸的色相 调整机理和影响涂布加工纸白度和色相的因 素。 ! 调色机理 造 纸 工 作 者 已 认 识 到,对 于 亮 度 (.,’12* 3())) 指标的实质意义是物体对 蓝光 (波长 4"#56) 的漫反射因数与纯氧化镁 表面的反射因数之比, 它反映的仅是全可见 光范围内短范围波长可见光的反射情况。因 为在人眼所能感知的可见光范围为 4$$56 7 (可扩 展 为 %8$56 7 #4$56 ) , 在可见 #$$56 光全波长范围内, 各色光等强混合成为光学 中的纯白色, 亮度的测量值的高低与人眼视
颜料涂布纸的色相调整及影响因素 厂家中没有普及。对于已确定的原纸和涂料 配方, 选择适应原纸和涂料配方的增白剂种 类型号和最佳用量是提高涂布加工纸白度的 关键。常用的荧光增白剂品种在使用过程 中, 在一定用量范围内随着用量的增加, 将明 显提 高 产 品 的 白 度, 无 论 ! !"# ( $%&’()* 还是 .& ( .(& ) +,-- ) 都将得到 +,--) ( /&,) 提高。但它们存在饱和点, 也就是 “发绿点” , 当涂料中的增白剂用量 (或纸品中增白剂总 量) 超过饱和点时, 白度不再提高, 而转为向 偏绿色相发展。下图是以某品牌液体增白剂 在相同原纸和涂料主体配方中不同用量 (接 近饱和用量时数据) 时的白度和色相情况 (用 量以液体增白剂量对干颜料量比表示, 涂料 中使用 0 1 "2 /3/) 。 的函数, 它一般还 降) , 但由于 $ ! 为 %(绿) 会增加。色相转为向偏 “黄绿色” 变化, 白度 不再提高。因此, 一般在实际确定增白剂用 量时把接近饱和点时的用量作为最佳用量 (在浆内和表面施胶中使用增白剂也有此情 况) 。应当指出, 增白剂对涂料中的无机颜料 和丁苯胶乳亲和力很弱, 它一般需要对其有 较强亲和力的辅助粘合剂 (如 567、 , /3/) 在一定用量的前提下发挥它的增白作用, 因 此涂料的配方对增白剂的增白效果有很大的 影响, 不同的涂料配方, 如选用辅助粘合剂的 种类和用量不同, 将使同种增白剂的 “发绿 点” 和增白效果不同。一般涂料中增白剂在 和常用辅助粘合剂共用时, 增白效果由强到 弱顺序时: 567 8 /3/ 8 丙烯酸聚合物 8 干 酪素 8 淀粉 8 丁苯胶乳。当原纸白度和涂料 颜色白度更高时, 增白效果更好。 在涂料中仅使用增白剂虽提高了涂布加 工纸的白度和亮度, 但是在增白剂的合理使 用范围内还不能使涂布加工纸色相座标值 (指 $ ! 、 和白度达到最佳, 这就要 "! 和 #! ) 在涂料中使用蓝色和紫色 (或红色) 调色品, 使纸品达到人眼更易感知的偏红蓝色相以增 加白度。以上试验中仅使用增白剂, 用量从 虽然亮度和白度得到了 4 1 92 增加到 4 1 "2 , 明显的提高, 但试验纸品的色相仍没有达到 最佳。使用某蓝色颜料和紫色颜料在增白剂 用量 4 1 "2 而其它条件不变的前提下继续以 上实验, 由于调色颜料的作用机理为吸收目 标色相的互补光来提高视觉白度, 因此使用 调色颜料后 %!"# 会降低, 但可以使以上试验 纸品白度 ( .&/&, ) 由 :; 1 0: 达到 40;。当使用
总结 白度和色相是以印刷作为直接用途的涂
布加工纸的重要品质, 使用数据化描述纸品 白度和色相的系统可以方便和准确地指导白 度和色相的调整。要得到高白度的涂布加工 纸, 必须提高原纸及其它主要原料的白度, 在 原纸 (包括浆内和表面处理) 和涂料中选择合 适的增白剂、 调色染料 + 颜料的种类及最佳用 量, 同时必须考虑原纸工艺、 涂料配方、 后加 工工序对白度和色相的影响。 鸣谢: 本稿在成稿过程中得到本公司技 术部尹春石部长的指点和帮助, 在此深表谢 意。 参
增白剂接近饱和用量时增白剂用量对涂布纸白度和色 相的影响
高白度的浆、 填料、 涂布颜料时, 浆内、 表面、 涂料中使用增白剂、 调色品可以使纸品达到 更高的白度 (但是, 由于常用光源中紫外线能 量总是一定的, 因此白度不可能无限提高) 。 由于涂料的主体无机颜料、 胶乳着色能力较 差, 涂料中所选用的调色品一般不选用浆内 — 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