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玛企业管理现象剖析
沃尔玛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沃尔玛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存货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首先,一旦沃尔玛的供应链被破坏,或者当沃尔玛遇到无法满足客户短时间的物资需求的情况下,将会对沃尔玛的正常经营产生影响,反而会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使企业的稳定性受到干扰。
第二,沃尔玛企业的零存货管理需要要求供应商能够及时进行物资的配送,频繁的物资配送势必会增加物流成本,供应商企业有可能会将物流成本增加到产品价格当中去,使沃尔玛企业不能够获得最低的进货价格。
同时,沃尔玛企业和供应链上下游的商家必须高度协调的工作,才能够保证产品从生产、到配送、销售的顺畅连接,这就要求中间任何环节都不可以有差错,如果有差错,将会影响整个供应链的经营。
2 存货管理信息系统的不完善
沃尔玛企业的采购、仓库、财务、生产和销售等各个部门之间彼此缺乏沟通,造成关系的脱节,使信息变得片面不完整。
沃尔玛企业没有形成全员参与存货管理的理念,使信息无法共享、内部资源无法被整合,大大降低了存货的效率,从而造成存货堆积,库存成本增加,流通资金减少。
3存货管理评价标准缺失
沃尔玛目前还缺乏一个成型的体系,难以在计划和实施方面做出全面评价。
目前许多规范内容都是非常原则性的,在现实中的可操作性较差。
沃尔玛企业没有明确选择适合公司状况的库存模型,使存货管理工作受个人主观经验影响较大,随意性大。
存货预算管理制度的缺失,导致超市无法准确的把握库存产品的数量,出现对货物盲目采购的现象,增加企业在货物管理方面的支出。
零售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以沃尔玛为例
零售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以沃尔玛为例问题:
1. 货品库存过高。
沃尔玛大量购进商品,如果库存过高,将导致库存资金占用过多,难以清理,同时,商品的陈旧、贬值等情况也会导致库存占用过高。
2. 缺货率高。
沃尔玛作为大型零售企业,库存量大,但如果采购不当,导致货品缺货,会给消费者带来不好的体验,同时也会影响企业的销售收入。
3. 存货损耗较大。
沃尔玛多种大宗商品如食品,日用品等。
由于其保质期,季节性受影响较大,所以需要保管管理严密,一旦损耗,就会影响成本和期间费用的判断。
解决对策:
1. 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
沃尔玛与供应商的紧密合作,加强货品的预测和采购计划,并与供应商共享市场信息、销售数据等,以优化库存水平,并通过物流系统等管理方式加强库存控制。
2. 加强销售预测。
沃尔玛应加强对消费者需求的了解和预测,从而减少库存超出需求的情况,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同时,通过优化采购流程,控制进货数量,减少库存积压。
3. 强化库存管理。
沃尔玛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增强对存货的管控,例如在商品采购、入库、出库和保管过程中都应有严格的规定,加强货物的监管和保管,从而减少库存损耗。
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如RFID、条码等进行管理,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沃尔玛连锁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沃尔玛连锁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沃尔玛是一个全球化的零售业巨头,在其多年的经营历程中,掌握了零售业的核心竞争力并稳居行业领先地位。
然而,沃尔玛在连锁经营中存在一些问题,如经营管理不周、决策不够灵活、员工管理不当,导致业务增长缓慢,品牌形象受损,客户满意度下降。
鉴于此,本文针对沃尔玛连锁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应的对策建议,旨在帮助沃尔玛优化经营管理,提高品牌形象及客户满意度,实现持续健康的业务增长。
关键词:沃尔玛;连锁经营;问题;对策;经营管理;客户满意度一、问题概述沃尔玛作为全球零售业的领先企业,其追求的是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和利益最大化。
然而,其连锁经营中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经营管理不周沃尔玛的经营范围广泛,产品线丰富,经营模式多样,使得对各类业务进行全面细致的管理变得复杂。
加之沃尔玛的组织结构庞大、层级复杂,决策流程繁琐,导致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灵活性大大降低。
(2)决策不够灵活沃尔玛过分强调经验主义,依赖于老员工的经验和感觉而减少了对数据的分析,这样往往会导致错误的决策。
在某些情况下,沃尔玛对市场的反映缓慢,不能及时适应市场变化。
(3)员工管理不当沃尔玛员工数量众多,但员工的素质差异较大。
沃尔玛的员工管理方式大多是靠强制性规范来约束员工的行为,这种管理方式并不能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得到充分发挥,也容易导致员工离职率增加。
(4)业务增长缓慢虽然沃尔玛在全球零售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但其业务增长速度已经开始放缓,市场占有率无法得到进一步扩张。
这可能与沃尔玛在管理、员工、营销等方面的问题密切相关。
(5)品牌形象受损沃尔玛曾经是一个以低价著称的品牌,但在经营模式的调整之后,其销售价格不断提高,导致一部分用户转向其他品牌。
沃尔玛的产品线过于丰富,品牌形象不够鲜明,缺乏品牌个性。
(6)客户满意度下降随着沃尔玛从小型零售店逐渐发展成现在的大型连锁超市,其服务质量有所下降,配送时间变长,售后服务不周,部分商品质量不过关,导致部分顾客不再对沃尔玛产生忠诚度。
论沃尔玛连锁超市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论沃尔玛连锁超市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论沃尔玛连锁超市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一)沃尔玛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1、资金管理的问题首先,资金来源结构是指企业筹资总额中权益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比例。
如果企业一味追求财务杠杆收益,其负债资金就较大,企业经营一旦出现问题,导致与预期收益目标相偏离时,企业就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险,无法按期偿还到期债务,最终走向破产的境地。
其次,沃尔玛的应收账款控制问题往往被忽视。
有时为了增加销售额和市场份额,企业将大量的产品以信用销售方式,从而会导致企业应收账款的增加。
而且企业信用的过程中,及时了解客户信用评级是不够全面的,盲目的信贷销售,造成应收账款失控,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将不会恢复很长一段时间,会产生大量的坏账。
2.预算管理的问题沃尔玛的财务管理过程中缺乏重要的事先预算和事中控制,没有把经营业绩和事先预算比较进行,事中控制更是进行表面工作,流于形式。
事后控制虽然得到一定的重视力度,但是反馈不够及时,其可信度有待商榷。
由于事先预算无从谈起,事中控制薄弱,事后控制不完备。
则下属企业对沃尔玛总部集团的决策的整个执行过程便失去了控制和监管。
事先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成本费用控制缺乏预算环节缺乏阶段性目标的分析控制基础管理较差缺乏例外管理控制程序缺乏合理性分析未建立相应的约束、激励机制资产保全控制缺乏投资风险评价体系缺乏风险预警体系缺乏风险控制体系缺乏投资效率评价体系缺乏投资效果评价体系未建立相应的约束,激励机制现金流量控制尚未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体制现金预算控制不完备缺乏现金使用情况的分析,反馈缺乏信用记录的不断完善3.商品管理的问题存货是维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根本,是企业管理中正常运作的重要保障。
而没有采取科学的存货管理办法,从而导致其滞销品存货积压巨额的库存,这不仅会使企业的现金流短缺,同时也阻碍了未来的发展。
造成这一现象的另一主要原因是沃尔玛力避缺货导致错失良好的盈利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客户源。
全面解析沃尔玛企业的管理
全面解析沃尔玛企业的管理沃尔玛的“女裤理论”怎样实现2002-09-12作为全球最大的零售机构,进入中国几年来,沃尔玛似乎一直没有扑向它的核心猎物,而是悄悄地迂回于中国的海岸线上,它在熟悉环境和等待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现在,它的时机已渐成熟,这只猛虎发起了进攻。
留心的人士会注意到,去年沃尔玛在中国公司新增的店铺数几乎是过去5年所开店数的总和。
我们有必要了解沃尔玛。
天天低价的背后沃尔玛的“女裤理论”是对“薄利多销”策略的最好解释:女裤的进价8美元,售价12美元,每条毛利4美元,一天卖10条,毛利为40美元。
如果售价降到10美元,每条毛利2美元,但一天能卖30条,则毛利为60美元。
那么如何做到“天天低价、薄利多销”呢?规模效应沃尔玛要求,供应商的报价必须是给其他商家的最低价,否则免谈。
在此基础上,沃尔玛以进货量巨大、帮助供应商进入世界市场、现金结算等三个理由,要求供应商降价25%。
巨大的规模和雄厚的资金实力使沃尔玛在谈判桌上取得了绝对的优势。
巨大的规模也使沃尔玛的各项费用和成本,在极大程度上被分摊。
控制成本首先是厉行节约。
在沃尔玛中国总部,大家看到的是狭窄的过道和没有任何装修、素面朝天的办公大厅。
在大厅内,随处可见“打17909,长话可省钱”的提示;而沃尔玛国际公司总经理约翰·门泽尔和他的下属们至今还挤在一起办公,他的那间办公室小得可怜。
其次对商品优胜劣汰。
每家店都要根据不同的地区和人文环境,根据顾客需求的变化,选择销售不同的产品。
这项工作的目的在于让货架上的商品永远都是适销的商品。
第三是降低仓储成本。
沃尔玛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降低成本的办法,就是它的分店总是一个镇一个镇、一个县一个县地渐次建立,这样可降低运输成本和广告费用,因为新店总是在上一个沃尔玛店附近建立,往往并不需要再进行大规模的宣传。
扩张:手法谨慎步伐不停在价格低廉的同时,沃尔玛更看重服务质量。
因为平价的精髓在于为顾客提供了超值服务,具体表现在:提高服务质量。
浅析零售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以沃尔玛为例
浅析零售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以沃尔玛为例
作为全球最大的零售企业之一,沃尔玛一直非常注重内部控制
管理的建立和完善。
下面就从沃尔玛的实践看一下零售企业内部控
制管理的相关内容。
1.制定风险管理政策
沃尔玛制定了《风险管理政策》,明确了企业风险管理的目标、原则和程序,对企业的风险进行分类管理和控制;对关键风险和操
作过程制定了防范措施,有效控制企业风险的发生和扩大。
2.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沃尔玛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采购、销售、库
存管理、财务、税务、信息系统等方面,明确了内部控制的责任分
工和执行流程。
例如,沃尔玛在库存管理方面采取了反向供应链管
理模式,实现了库存的精细控制和优化布局,提高了库存周转率和
库存管理效率。
3.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沃尔玛高度重视职业道德建设,制定了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倡导诚信、公平、正直的企业文化,加强员工职业道德教育。
沃尔
玛还颁布了《反腐败政策》,对反腐败行为进行严厉制裁。
4.实施内部审计
沃尔玛建立了内部审计部门,对企业各项业务活动进行全面的
内部审计,发现风险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帮助实现风险管理的有
效控制。
同时,沃尔玛还注重内部审计的自我监督,不断提高内部
审计的质量和效率。
综上所述,零售企业内部控制管理非常重要,它能够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和风险防范能力,保护企业的财产安全和声誉。
沃尔玛作为零售行业的先行者,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树立了行业标杆。
沃尔玛企业运营及管理模式
沃尔玛企业运营及管理模式引言沃尔玛是全球最大的零售企业之一,以其独特的企业运营及管理模式而闻名。
本文将对沃尔玛的企业运营及管理模式进行介绍和分析。
首先,将简要介绍沃尔玛的背景和发展历程,接着着重讨论沃尔玛的企业运营模式以及其对企业的管理模式产生的影响,并对沃尔玛的成功因素进行分析。
最后,将总结沃尔玛的企业运营及管理模式,并展望其未来发展。
一、沃尔玛的背景和发展历程沃尔玛成立于1962年,是由山姆·沃尔顿创立的。
创立初期,沃尔玛只是一家小型零售店。
不过,凭借其极低的价格和良好的服务,沃尔玛迅速赢得了顾客的青睐,从而扩展到全美各地,并迅速成长为全球最大的零售企业之一。
随着沃尔玛的发展,其对企业运营及管理模式的探索逐渐成为其成功的关键要素。
二、沃尔玛的企业运营模式沃尔玛的企业运营模式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关键要素:1. 低价格策略沃尔玛一直坚持低价格策略,通过采购规模的优势以及高效的供应链管理,将产品的成本和售价都保持在较低水平。
低价格策略吸引了大量的顾客,使得沃尔玛能够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2. 大规模连锁店店铺布局沃尔玛通过大规模连锁店店铺布局的方式,将店铺开在各大城市的主要地区,大大提高了顾客的便利性。
同时,大规模连锁店店铺布局也为沃尔玛提供了更多的经济效益,例如降低了运营成本和采购成本。
3. 供应链管理沃尔玛通过高效的供应链管理,实现了物流的高效运转和成本的降低。
通过与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沃尔玛能够更好地掌握物流和库存管理,从而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三、沃尔玛的管理模式沃尔玛的成功除了企业运营模式外,其独特的管理模式也是关键要素之一。
1. 分权管理沃尔玛采用分权管理的方式,鼓励员工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内做出决策。
这种管理方式赋予了员工更多的责任和自由,也激励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2. 顾客至上沃尔玛始终将顾客至上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并积极地践行这一价值观。
沃尔玛通过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以及关注顾客的需求和反馈,赢得了顾客的忠诚度和口碑。
对照材料典型案例剖析
对照材料典型案例剖析案例剖析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它通过对特定案例的细致分析,深入揭示了事件背后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通过对案例的剖析,我们可以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为类似情况的应对提供参考。
以下是对照材料典型案例的剖析,旨在深入了解案例本身,并通过分析归纳出相关的教训和启示。
以沃尔玛(Wal-Mart)公司为例,它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商之一,也是一家备受争议的公司。
沃尔玛在管理和劳工问题上常常受到批评,被指责对员工的工资待遇低、劳动条件差,以及对环境和社区的负面影响。
然而,沃尔玛也有其成功的一面,在供应链管理、成本控制和市场份额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首先,沃尔玛的成功可以归因于其卓越的供应链管理。
公司通过自己的物流网络实现了及时交付和成本效益的最大化。
沃尔玛利用先进的技术和信息系统来跟踪产品和物流流程,实现了高度自动化和优化的供应链运作。
通过确保货物的高效运输和物流配送,沃尔玛能够提供低廉的价格,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其次,沃尔玛成功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其低成本经营模式。
沃尔玛以大规模采购和供应链管理为基础,通过减少运营成本和节约费用来提供低价产品。
沃尔玛与供应商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以获得更好的采购条件和折扣。
此外,沃尔玛高效的仓储和物流系统也帮助降低了运营成本。
这种低成本模式不仅使沃尔玛能够在竞争激烈的零售市场获得竞争优势,还使其能够以更低的价格吸引消费者。
然而,沃尔玛的成功也面临一系列风险和争议。
首先,公司的劳动条件和员工待遇一直受到批评。
沃尔玛被指责剥削员工,工资待遇低、工作时间长,以及对工会形成威胁的雇佣政策。
这些问题引发了一系列的诉讼和抗议活动,对沃尔玛的声誉造成了不利影响。
其次,沃尔玛的经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境和社区产生了不良影响。
沃尔玛使用大量的包装材料和塑料袋,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此外,沃尔玛的大规模建设和运营也给当地社区带来了问题,例如交通拥堵、土地开发和对小型零售商的竞争压力。
从这些案例剖析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些有关企业管理的教训和启示。
沃尔玛的管理制度进展
沃尔玛的管理制度进展沃尔玛(Walmart)是世界上最大的零售连锁公司之一,拥有超过11000家商店遍布全球。
作为全球最大的零售商之一,沃尔玛一直致力于提高其管理制度,以便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高效率和扩大市场份额。
本文将探讨沃尔玛管理制度的进展,分析其管理制度的优点和缺点,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沃尔玛管理制度的概述沃尔玛管理制度包括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等各个方面。
沃尔玛在管理制度上有很多优势,比如强大的供应链系统、先进的信息技术系统、全球采购系统等。
然而,沃尔玛管理制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人力资源管理可能存在问题、营销策略不够创新等。
二、沃尔玛管理制度的优点1.供应链系统:沃尔玛拥有全球最强大的供应链系统之一,能够确保产品的高效运输和及时交付。
这使得沃尔玛能够减少库存成本、提高库存周转率,从而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2.信息技术系统:沃尔玛在信息技术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通过信息技术系统能够实现精细化的管理、准确的销售预测和准确的库存管理。
这有助于提高效率、减少错误和提高客户满意度。
3.全球采购系统:沃尔玛通过全球采购系统能够获得更低的采购成本、更好的采购渠道和更好的商品选择,从而提高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4.员工培训:沃尔玛一直非常重视员工的培训和发展,通过不断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素质,使得员工能够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
5.社会责任:沃尔玛一直注重社会责任问题,通过关注环境和社会问题,为社会和环境做出贡献,提高品牌形象和社会口碑。
三、沃尔玛管理制度的不足之处1.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沃尔玛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可能存在问题,比如员工培训不足、员工心态问题、员工流失率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员工绩效和客户服务质量。
2.营销策略不够创新:沃尔玛营销策略相对保守,缺乏创新性和前瞻性。
这可能会导致销售增长速度下降、市场份额萎缩等问题。
3.风险管理不足:沃尔玛在风险管理方面可能存在问题,比如经济风险、政治风险、市场风险等。
沃尔玛的不足与改进方法
沃尔玛的不足与改进方法一、引言沃尔玛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商之一,其在全球拥有超过11,000家门店,员工数量超过220万人。
然而,尽管沃尔玛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其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本文将探讨沃尔玛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方法。
二、沃尔玛的不足1. 产品质量问题沃尔玛在产品质量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近年来,消费者对于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沃尔玛却没有能够及时跟进这一变化。
其次,在某些商品的供应链管理方面也存在着问题,导致了部分商品质量不稳定。
2. 服务水平低下沃尔玛在服务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例如,在门店中常常缺乏专业化的销售人员,导致顾客无法获得满意的购物体验。
此外,在售后服务方面也存在缺陷,导致消费者对于该公司产生了不良印象。
3. 环保和社会责任问题作为全球最大的零售商之一,沃尔玛在环保和社会责任方面承担着巨大的责任。
然而,该公司在环保和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
例如,在某些门店中,沃尔玛并没有采取足够的措施来减少能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
三、改进方法1. 提高产品质量为了提高产品质量,沃尔玛应该加强对于供应链管理的控制。
该公司可以通过与供应商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来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同时,该公司还可以加强对于产品质量的检测和监管,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 提高服务水平为了提高服务水平,沃尔玛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该公司可以加强对于员工的培训和教育,以提高员工的专业化水平。
其次,该公司还可以增加专业化销售人员的数量,并优化售后服务流程。
3. 加强环保和社会责任为了加强环保和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沃尔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该公司可以采用更多的可再生能源来减少能源消耗。
其次,在门店中增加垃圾分类设施,以便更好地管理废弃物。
最后,该公司还可以加强对于供应商的监管,以确保其符合环保和社会责任方面的要求。
四、结论尽管沃尔玛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其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沃尔玛在中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沃尔玛在中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1047024 市场营销张鹏一. 沃尔玛在中国存在的问题1).存在的经营问题1、盲目扩张。
目前全国320-340家门店参差不齐,部分门店亏损。
2、销售利润模式造成价格偏高。
由于沃尔玛本身重视零售毛利(相对竞争对手大润发、家乐福),门店商品价格偏高。
3、财务系统不健全。
至今网上不能提供对账系统,这是个很可笑的事。
偌大一个企业,对账系统不能建立,供应商不能及时结款,还谈何发展呢?4、商品构架不合理。
由于沃尔玛系统为分区设置,全国分为十几个区,每个区的产品是一样的。
比如内蒙古、河北是一个区,他们所针对的消费者有很大差异,但是提供的商品却一致。
(不含当地采购的生鲜等)5、合同对“义务”和“权利”的概念混淆。
例如导购设置,这是沃尔玛和供应商目标一致的地方,即越多越好。
但是沃尔玛从这个方面加以限制了------收费,给供应商造成很大经济负担。
又如海报(彩页),供应商想做,沃尔玛也想做,但是沃尔玛却要在这个上面收费。
那沃尔玛是趋向于“做”,还是“不做”?!2)存在的分权问题优秀生“变坏”凸显分权软肋因假冒绿色猪肉被罚269万元,沃尔玛在中国市场的声誉“一落千丈”并非偶然事件。
今年1-8月,沃尔玛重庆多家分店受到当地工商部门8次处罚。
与丑闻形影相随的是沃尔玛中国区业绩的不断下滑和人事地震。
近几年来,沃尔玛中国的营业额在全球的占比节节缩水。
一家以管理规范着称的世界领先连锁企业为何在中国“变坏”?分权惹的祸。
五年前,在失意德国、韩国等市场后,沃尔玛对中国市场的变革寄予厚望。
被称为“铁腕人物”的中国区总裁兼CEO陈耀昌,受命开启了沃尔玛中国的改革,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打破沃尔玛中央集权的模式,将采购等权限下放到地方。
与此同时,陈耀昌用高速开店提振销售,通过经营指标的分解将业绩压力下传到门店。
各门店为了完成指标,利用下放的权利“开源节流”,比如在商品利润之外加大向供应商收取通道费等等。
于是出现了销售过期、不合格食品,过期板鸭油炸后当熟食卖,虚假宣传等乱象。
沃尔玛企业管理现象剖析
沃尔玛企业管理现象剖析沃尔玛是一家全球知名的跨国零售巨头,以其庞大的企业规模和高效的管理而闻名。
本文旨在对沃尔玛企业管理的现象进行剖析,深入探讨其引领行业的管理方法和策略。
一、整合供应链管理沃尔玛秉承着“一切为了顾客”的宗旨,注重整合供应链,确保顾客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沃尔玛通过与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优化物流体系,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同时,沃尔玛还通过信息科技的应用优化供应链运作和库存管理,实现及时补货和减少库存积压的目标。
二、灵活的价格策略沃尔玛以“每日低价”为核心竞争力,采取灵活的价格策略吸引顾客。
沃尔玛通过不断优化运营成本,让顾客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商品,建立了良好的信誉。
此外,沃尔玛还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价格,在保证利润的同时,提供更具吸引力的价格,以吸引更多的顾客。
三、员工培训和发展沃尔玛注重员工培训和发展,提升员工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沃尔玛建立了完善的培训体系,通过内部培训、外部培训、跨部门轮岗等方式,不断提升员工的能力和知识水平。
此外,沃尔玛还通过激励机制和晋升通道,为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四、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沃尔玛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致力于可持续发展。
沃尔玛通过推行环境保护措施、支持社区建设、关注员工权益等多种方式,积极回馈社会。
沃尔玛还与供应商合作,推动可持续发展,鼓励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五、市场扩张与国际化布局作为跨国企业,沃尔玛积极开展市场扩张和国际化布局。
沃尔玛通过收购、合资等方式进入新的市场,迅速扩大业务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
沃尔玛在海外市场的成功运营,不仅提升了品牌影响力,也为公司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综上所述,沃尔玛企业管理的现象可以总结为整合供应链管理、灵活的价格策略、员工培训和发展、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以及市场扩张与国际化布局。
沃尔玛凭借着其独特的管理方法和策略,确立了其在零售业的领先地位,并且不断适应市场变化,不断提升竞争力,引领着整个行业的发展。
沃尔玛企业对策分析报告
沃尔玛企业对策分析报告1. 介绍沃尔玛是全球最大的连锁零售企业之一,总部位于美国。
该企业以其卓越的供应链管理和低价策略而闻名于世。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沃尔玛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本报告将对沃尔玛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 现状分析2.1 竞争压力沃尔玛面临着来自实体店和电子商务平台的双重竞争压力。
许多实体店已经采取了创新的销售策略和客户体验,与沃尔玛形成了竞争。
此外,电子商务的兴起使得消费者可以更方便地在线购买商品,并且许多电商平台也提供了低价商品,对沃尔玛的低价策略构成了挑战。
2.2 消费者需求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消费者的年轻化,消费者对于商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他们更加注重商品的品质和品牌,而不仅仅是价格。
此外,消费者对于环保和社会责任的关注逐渐增加,希望购买来自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的产品。
2.3 供应链管理挑战沃尔玛的供应链管理一直是其成功的关键,但是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和商品种类的增加,供应链管理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包括物流成本的上升、货品的管理和配送效率等方面需要进行改进。
3. 对策建议3.1 创新营销策略沃尔玛可以通过创新的营销策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例如,可以与知名品牌合作,打造独家产品线,满足消费者对于品质和品牌的需求。
此外,沃尔玛可以加强对线上渠道的投入,提供更便捷的购物体验并开展个性化推荐服务。
3.2 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消费者越来越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沃尔玛可以加强在环保和社会公益方面的投入,与消费者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例如,可以推出更多的环保产品,并开展回收循环项目,提高可持续发展的形象。
3.3 优化供应链管理沃尔玛可以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例如,可以引入先进的物流技术和设备来提高货品的管理和配送效率。
此外,可以与供应商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解决供应链中的问题。
4. 结论在竞争激烈的零售市场中,沃尔玛需要不断调整策略来应对挑战。
沃尔玛企业管理现象剖析doc15(1)
沃尔玛企业管理现象剖析“沃尔玛现象”可以从流通革命(零售时代)、沃尔玛分店扩张及其经济影响三个方面来加以剖析。
分工(专业化利益)与交换(交易成本)之间的两难冲突主导了经济发展进程,造成流通产业扩张的历史必然性。
沃尔玛在流通扩张的产业空间下,在品牌、统一经营模式和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打造核心竞争力,对分店进行“复制/粘贴”和“选择性干预”,成功地实现了规模扩大。
沃尔玛的进入冲击了当地商业,但推动了零售生产率的提高和整个经济中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改善了消费者福利,总体效应是正面的。
在中国2004年底全面开放零售业的新形势下,研究当前世界经济产业结构演进中的流通产业扩张以及世界头号零售商沃尔玛(Wal-Mart)的快速增长,找出其中的经济逻辑,对于未来的流通理论及中国流通企业发展对策研究具有重要启示。
鉴于此,我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原则,把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分工(交换)经济中流通产业扩张的历史必然性,以及当前的“零售时代”趋势和颇受关注的沃尔玛增长;第二部分讨论现有企业规模理论的局限和沃尔玛分店扩张的核心竞争力基础,主要集中于沃尔玛的品牌打造、企业制度建设和信息技术投入三个方面;第三部分讨论沃尔玛扩张的经济影响;第四部分是结论与启示。
一、流通扩张、零售时代与沃尔玛增长分工(专业化利益)与交换(交易成本)之间的两难冲突以及相关组织制度的演进构成了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主线:交易成本越低,分工就发展得越快,专业化利益也就越大;但分工越发展,交易成本就越高,从而分工受到限制(杨小凯, 1991, 1998; 杨小凯和J. Borland, 1991)。
因此,随着分工细化、交易增加和经济增长,交易部门或流通产业必然呈历史扩张趋势,专业化于交易活动的流通企业的产生和发展正在于其解除分工经济“交易成本约束”的作用(李陈华、文启湘, 2004)。
这种观点反映了马克思(1867[中文版1975])“流通制约生产”的深刻洞见,在D. North等人的经验研究中已得到证实。
沃尔玛管理调研报告
沃尔玛管理调研报告标题:沃尔玛管理调研报告一、引言沃尔玛是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公司之一,在全球各地拥有超过11,000家门店。
该公司以其高效的管理和创新的业务模式而闻名,我们对其管理方式进行了调研,并撰写了此报告。
二、沃尔玛管理模式概述1. 组织结构:沃尔玛采用分层管理结构,公司总部设在美国阿肯色州,下设区域办事处和门店。
这种组织结构使得信息传递快捷,决策迅速,提高了公司的管理效率。
2. 供应链管理:沃尔玛注重供应链管理,与供应商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优化物流和库存管理。
沃尔玛通过供应链的高效运作,能够提供稳定的供应,并确保产品的高质量和低价格。
3. 数据驱动决策:沃尔玛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数据,将数据驱动的决策作为管理的核心。
通过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算法,沃尔玛能够预测需求,优化库存管理,提供个性化的销售和营销策略等。
三、沃尔玛管理模式的优势1. 高效的运营:沃尔玛的管理模式使得信息可以迅速传递到决策层,决策层也能够快速作出决策并迅速执行。
这使得沃尔玛能够高效运作,及时满足顾客需求,并且能够灵活应对市场的变化。
2. 低成本:沃尔玛通过优化供应链和精简管理流程,降低了成本。
此外,沃尔玛通过大规模采购和让利政策,能够获得更低的采购成本,并将这些成本优势体现在产品的价格上,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
3. 数据驱动的决策:沃尔玛通过大数据分析,能够实时了解和预测市场需求,使得产品的供应和布局能够更加准确地满足顾客需求。
这种数据驱动的决策不仅提高了销售额,还提升了顾客满意度。
四、沃尔玛管理模式的挑战1. 人力管理:沃尔玛的门店多达11,000多家,面临着庞大的员工管理挑战。
如何保持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团队合作能力,是沃尔玛管理模式面临的挑战之一。
2. 品牌形象:虽然沃尔玛以低价格和高性价比著称,但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品牌形象问题。
一些消费者认为沃尔玛的产品质量不高,服务不好。
沃尔玛需要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形象。
3. 市场竞争:沃尔玛在全球各地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特别是在中国市场。
战略管理作业—沃尔玛公司案例分析
沃尔玛在中国的问题与出路一、沃尔玛在中国营销管理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沃尔玛在全球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灵活高效的物流配送系统与成熟的供应链管理体系。
它遵循着围绕一个物流供应链管理密集建店的原则———当店的数量达到一定规模,物流供应链管理的强大作用得以发挥,从而保证在市场上的价格优势。
在中国市场,没有大规模的配送中心,仅仅依靠深圳、天津设两个物流配送中心进行供应链管理,这无疑导致了沃尔玛的物流优势无法充分发挥出来,此局面势必会大大增加全国的配送成本。
2、对供应商太过苛刻,他认为自己是为顾客讨价还价,而不必对供应商感到抱歉,他们惟一要得到的就是最低价。
不对称的供应链关系已经使很多供应商敬而远之。
显然,一个不能使双方都愉快的合作是无法长久的。
3、营销链中的网络优势受供应商技术约束得不到发挥。
公司总部与全球各家分店和各个供应商通过共同的电脑系统进行联系。
内外部信息系统的紧密联系使沃尔玛能与供应商每日交换商品销售、运输和订货信息,实现商店的销售、订货与配送保持同步。
国沃尔玛模式要求供应商有一个配套的技术平台,目前国内供应商很少能与其相适应,致使供应商很难获得较好的利润。
二、改善沃尔玛营销管理中问题的对策1、改变市场扩张战略,考虑寻求在中国小城镇市场的增长,本土零售企业和家乐福等外资零售企业目前在中心城市的强势地位,沃尔玛应该寻求在中国小城镇市场的增长。
2、用科技创新改善供应链,优化物流管理。
在组织结构上进行创新,消除各部门、各职能以及各企业之间的隔阂。
同时,加大信息技术改造力度,推广通讯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为主的现代商品流通技术,逐步实现市场信息传输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实现信息化管理。
3、供应中,要达成与供应商双赢局面。
对于实力与品牌兼具的沃尔玛,在供应链管理上必须在中国市场改变传统的观念,改变单方面压低价格,从供应商那里利用自己的霸主地位讨价还价以获得竞争优势的经营理念,转而站在供应商的角度思考问题,使双方互惠互利、合作双赢。
沃尔玛企业分析报告
沃尔玛企业分析报告1. 概况沃尔玛(Wal-Mart)是一家全球领先的零售企业,总部位于美国阿肯色州。
自1962年首家门店开业以来,沃尔玛已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零售商之一,拥有超过11,000家门店遍布世界各地。
沃尔玛的商业模式主要基于提供高质量低价的商品和服务,致力于为消费者创造更便宜、更方便的购物体验。
2. 产业链分析沃尔玛的产业链主要包括供应链、零售门店和电子商务部门。
供应链是沃尔玛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且采取高效的物流管理,沃尔玛能够获得更低的采购成本和更高的库存周转率。
在全球贸易不断增加的背景下,沃尔玛通过在全球范围内采购商品,进一步降低成本并提供更多选择。
沃尔玛的零售门店是其主要的销售渠道,门店遍布世界各地,以低价和高质量的商品吸引了大量消费者。
沃尔玛门店以超市和大型商场为主,提供从食品、日用品到家电、家具等丰富的商品选择。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沃尔玛也积极发展线上业务。
通过沃尔玛的官方网站和移动应用程序,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购买商品,并享受到灵活的配送服务。
沃尔玛还与其他电商平台合作,扩大其在线销售渠道。
3. SWOT分析3.1 优势沃尔玛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优势:- 规模经济效益:沃尔玛拥有庞大的门店网络和供应链系统,能够以大规模获得更低的采购成本,并通过高库存周转率提高利润率。
- 品牌知名度和信誉:沃尔玛作为全球零售业的领军企业,其品牌知名度和信誉在消费者中非常高。
- 全球化运营:沃尔玛在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门店,并且具备深入了解各地消费者需求的能力。
3.2 劣势沃尔玛也存在一些劣势:- 激烈的竞争:沃尔玛作为零售行业的巨头,面临着来自其他零售商和电商的激烈竞争,需要不断努力保持市场地位。
- 技术和数字化转型:沃尔玛在电子商务和数字化方面的投资相对较晚,需要加快技术升级和转型,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在线购物需求。
3.3 机会沃尔玛面临以下机会:- 中国市场的增长: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沃尔玛可以继续扩大在中国的业务,并与国内企业合作。
沃尔玛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沃尔玛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标题:沃尔玛的问题及改进建议引言:沃尔玛作为全球最大的零售商之一,一直以来都面临着各种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深入探讨沃尔玛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来改善其经营情况。
一、成本压力与低价策略沃尔玛一直以来以低价策略著称,这使得它能够吸引大量消费者。
然而,低价策略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首先,成本压力使得沃尔玛难以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产品。
其次,低价竞争迫使其与供应商进行残酷的谈判,导致供应链问题和产品质量风险增加。
此外,低价策略还使得沃尔玛在品牌声誉方面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
改进建议:1. 多元化供应链:沃尔玛可以寻找更多的供应商合作伙伴,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供应链。
通过增加供应商的多样性,沃尔玛可以降低供应链风险,并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2. 投资于员工发展:沃尔玛应该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和发展投资,提高其素质和职业技能。
这将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3. 提高品牌形象:沃尔玛可以通过改善沟通和营销策略来提升品牌形象。
加强社会责任感、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宣传,可以树立沃尔玛作为负责任企业的形象,吸引更多消费者的认可和信任。
二、劳工待遇和雇员福利沃尔玛一直以来都因其劳工待遇和员工福利政策而备受争议。
员工薪资低,工作条件差,缺乏晋升机会等问题长期存在。
这不仅导致员工流失率高,也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和绩效发挥。
改进建议:1. 提高工资标准:沃尔玛应该考虑适度提高员工的薪资待遇,以吸引和留住更有才能的员工。
这将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投入度。
2. 增加培训机会: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使其能够提升技能和职业发展。
通过提供晋升机会和内部晋升计划,可以激发员工的动力,提高其忠诚度和绩效水平。
3. 完善员工福利:沃尔玛可以增加员工福利,如医疗保险、退休金和假期福利等。
这将使员工感受到公司的关心和尊重,进一步提升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
三、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沃尔玛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沃尔玛运营管理实践报告(2篇)
第1篇摘要沃尔玛(Walmart)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商之一,以其高效的运营管理闻名于世。
本文旨在分析沃尔玛的运营管理实践,探讨其在供应链管理、成本控制、顾客服务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以及对中国零售企业的启示。
一、引言沃尔玛自1962年创立以来,凭借其独特的运营管理理念,迅速成长为全球零售行业的领军企业。
沃尔玛的成功不仅在于其庞大的规模,更在于其高效的运营管理。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沃尔玛的运营管理实践进行探讨。
二、沃尔玛运营管理实践分析1. 供应链管理(1)全球化采购:沃尔玛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的供应商,通过规模效应降低采购成本。
同时,沃尔玛注重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提高供应链效率。
(2)物流配送:沃尔玛拥有全球最大的物流配送系统,通过优化仓储、运输等环节,实现快速、准确的配送。
此外,沃尔玛还积极采用自动化技术,提高物流效率。
(3)信息共享:沃尔玛利用先进的IT技术,实现供应链各环节的信息共享,提高供应链透明度,降低风险。
2. 成本控制(1)精细化管理:沃尔玛通过精细化管理,降低各个环节的成本。
例如,在采购环节,沃尔玛通过与供应商协商,降低采购成本;在仓储环节,通过优化仓储布局,提高空间利用率。
(2)成本控制文化:沃尔玛强调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将成本控制融入企业文化,使全体员工都关注成本节约。
3. 顾客服务(1)顾客导向:沃尔玛始终以顾客为中心,关注顾客需求,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2)多渠道销售:沃尔玛通过实体店、电子商务等多种渠道,满足顾客的购物需求。
(3)顾客反馈:沃尔玛重视顾客反馈,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提高顾客满意度。
三、沃尔玛运营管理实践对中国零售企业的启示1. 加强供应链管理:中国零售企业应学习沃尔玛的全球化采购和物流配送经验,优化供应链结构,提高供应链效率。
2. 强化成本控制:中国零售企业应借鉴沃尔玛的成本控制理念,从采购、仓储、销售等环节入手,降低运营成本。
3. 提升顾客服务水平:中国零售企业应关注顾客需求,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提高顾客满意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沃尔玛企业管理现象剖析“沃尔玛现象”可以从流通革命(零售时代)、沃尔玛分店扩张及其经济影响三个方面来加以剖析。
分工(专业化利益)与交换(交易成本)之间的两难冲突主导了经济发展进程,造成流通产业扩张的历史必然性。
沃尔玛在流通扩张的产业空间下,在品牌、统一经营模式和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打造核心竞争力,对分店进行“复制/粘贴”和“选择性干预”,成功地实现了规模扩大。
沃尔玛的进入冲击了当地商业,但推动了零售生产率的提高和整个经济中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改善了消费者福利,总体效应是正面的。
在中国2004年底全面开放零售业的新形势下,研究当前世界经济产业结构演进中的流通产业扩张以及世界头号零售商沃尔玛(Wal-Mart)的快速增长,找出其中的经济逻辑,对于未来的流通理论及中国流通企业发展对策研究具有重要启示。
鉴于此,我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原则,把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分工(交换)经济中流通产业扩张的历史必然性,以及当前的“零售时代”趋势和颇受关注的沃尔玛增长;第二部分讨论现有企业规模理论的局限和沃尔玛分店扩张的核心竞争力基础,主要集中于沃尔玛的品牌打造、企业制度建设和信息技术投入三个方面;第三部分讨论沃尔玛扩张的经济影响;第四部分是结论与启示。
一、流通扩张、零售时代与沃尔玛增长分工(专业化利益)与交换(交易成本)之间的两难冲突以及相关组织制度的演进构成了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主线:交易成本越低,分工就发展得越快,专业化利益也就越大;但分工越发展,交易成本就越高,从而分工受到限制(杨小凯, 1991, 1998; 杨小凯和J. Borland, 1991)。
因此,随着分工细化、交易增加和经济增长,交易部门或流通产业必然呈历史扩张趋势,专业化于交易活动的流通企业的产生和发展正在于其解除分工经济“交易成本约束”的作用(李陈华、文启湘, 2004)。
这种观点反映了马克思(1867[中文版1975])“流通制约生产”的深刻洞见,在D. North等人的经验研究中已得到证实。
J. Wallis和North(1986)在考察1870-1970年间的美国经济时发现,经济中交易成本总量占GDP 的比重由最初的25%增加到100年后的45%,至今,在美国和世界上其他高收入国家,这一比例已超过50%;B. Dollery和W. Leong(1998)测算了澳大利亚交易部门占国民经济比重的变化,发现这一比重由1911年的32%增加到1991年的60%。
其实他们所说的交易部门(Transaction Sector)与流通产业的范畴是非常接近的,只不过在国外很少有人使用流通这一术语。
流通产业扩张是现代分工(交换)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世界经济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中,按营业额算,全球性的大企业集团1920年代在冶金产业,1950年代在汽车产业,1980年代在石油化工产业,1990年代末在多媒体产业。
但是自1970年代末以来,长期被认为是传统产业的流通产业,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交易模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掀起了一场流通革命,在21世纪的未来20年里,零售业将成为世界经济中的头号产业(E. Colla 和M. Dupuis, 2002)。
根据2003年的营业额,在2004年《财富》世界500强排名中,流通企业(包括批发、零售、专卖、贸易、货运)有77家,占15.4%;总营业额为23167亿美元,占500强企业总营业额148640亿美元的15.6%。
从典型的流通企业(排除贸易、货运等,只算批发、零售和专卖)——批发零售企业来看,根据2003年的营业额,进入2004年《财富》世界500强的就有58家(占11.6%),平均排名第232位;总营业额为18658亿美元,占500强企业总营业额的12.6%;平均营业额为322亿美元,比500强企业平均营业额297亿美元高出8.4%。
其中,沃尔玛排在首位(其实沃尔玛在前两年就荣登榜首了),营业额2630亿美元;家乐福(Carrefour)排名第22位,营业额798亿美元,已成为法国的第三大公司,仅次于道达尔(Total)公司和AXA公司;皇家阿霍德(Royal Ahold)排名第37位,营业额635亿美元,已成为荷兰的第二大公司,仅次于荷兰国际集团(ING Group)。
另外,美国的麦克森(McKesson)、家居百货(Home Depot)、卡迪娜保健(Cardinal Health)、克罗格(Kroger)、美国人伯根(AmerisourceBergen)、塔吉特(Target)、价格成本(Costco Wholesale)、西尔斯罗巴克(Sears Roebuck),以及德国的麦德隆(Metro)、英国的特斯科(Tesco)都位居世界500强的前100位,详见附表1。
近20年来的流通扩张不仅体现于量的增大,而且还体现于质的提升。
随着以计算机为主导的信息技术革命和零售业的扩张,零售商在终端价格上的操作能力越来越大,商品价格中必然含有“流通价值”,如在时间、地点、商品分类、信息、环境、气氛、服务等方面的效用(B. Bluestone等, 1981; R. Betancourt和D. Gautschi, 1993; L. Nakamura, 1998)。
事实上,流通是否创造价值早已不是要争论的问题,学术界已普遍接受了零售生产率的概念,并认为零售生产率可以用商品在零售领域里的每小时(指劳动时间,下同)价值增加来衡量(D. Achabal等, 1985)。
零售生产率近20年来增长迅速。
以美国为例,在1977~1995年的近20年间,美国各类普通商品店(miscellaneous general merchandise stores)的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6.6%,其中1986年和1993年最高分别增长了20.5%和17.5%,人均产出年均增长6.5%,总产出年均增长6.5%(M. Dumas, 1997),详见表1。
另外,根据美国劳动统计局1987年修订的产业分类标准,M. Sieling等人(2001)测算了1987~1999年间美国整个零售贸易行业的生产率变化,结果显示,整个零售贸易业的生产率年均增长2%,零售产出年均增长3.4%,劳动时间年均增长1.4%,在1995年以后增长更快。
并且,Sieling等人的研究还发现,普通商品店(general merchandise store,沃尔玛就属于这一类)生产率的增长明显高于零售贸易业的总体水平,详见表2。
最后,零售商还通过自有品牌来表达其日益增强的经济地位和经济力量,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零售品牌的市场份额在瑞典已高达45%,在英国为37%,在加拿大和美国较低,但也有22%和12%(S. Dhar和J. Stephen, 1997)。
表1 美国各类普通商品店生产率及相关指数的历史变化:1977-19951987=100年份每小时产出(劳动生产率)人均产出产出劳动时间人数1977 52.8 55.8 51.5 97.4 92.31978 60.5 62.1 56.7 93.7 91.41979 66.0 64.8 56.5 85.6 87.31980 69.3 69.1 54.1 78.0 78.31981 65.7 66.6 53.7 81.7 80.61982 60.9 62.4 50.9 83.6 81.61983 72.0 73.1 58.6 81.4 80.21984 78.6 76.8 66.4 84.5 86.51985 80.9 80.8 76.1 94.0 94.21986 97.5 97.5 89.6 91.9 91.91987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1988 100.8 100.7 105.5 104.7 104.81989 109.8 110.9 115.6 105.3 104.21990 116.4 118.2 122.1 104.9 103.31991 121.8 126.9 130.8 107.4 103.01992 136.1 141.8 143.0 105.0 100.91993 159.9 166.5 154.0 96.3 92.51994 161.6 168.7 156.0 96.5 92.51995 165.9 171.9 158.8 95.7 92.4平均每年变化率(%)1977-1995 6.6 6.5 6.5 -0.1 0.0资料来源:Dumas, Mark W. “Productivity trends in two retail trade industries, 1987–95.” Monthly Labor Review, July 1997, 120(7), pp. 35-39。
注:各类普通商品店包括主营服装、谷物(dry goods)、五金、家具、食品杂货等少量其他商品的商店。
表2 美国零售贸易业、普通商品店的每小时产出、总产出和工作时间的增长:1987-1999(%)每小时产出(劳动生产率)产出工作时间期间1987-99 1990-95 1995-99 1987-99 1990-95 1995-99 1987-99 1990-95 1995-99年均增长率零售贸易业2.0 1.6 3.1 3.4 2.8 4.9 1.4 1.2 1.7普通商品店4.0 4.1 5.9 5.6 6.2 6.6 1.5 2.0 0.7资料来源:Sieling, Mark, Brian Friedman, and Mark Dumas. “Labor Productivity in the Retail Trade Industry, 1987–99.” Monthly Labor Review, December 2001, 124(12), pp. 3-14.在全球性的流通产业扩张、流通企业增大、流通效率提高的时代潮流中,沃尔玛作为流通企业的典型,充分利用了这种产业发展空间,获得了超常的增长。
沃尔玛自1962年成立以来,其规模增长的速度令人吃惊,年营业额从最初的100万美元,增加到2003年的2630亿美元,年均增长35%;1990年超过西尔斯(Sears),成为美国第一大零售商;1991年开始国际扩张,先后在墨西哥、波多黎各、加拿大、阿根廷、巴西、中国、韩国、德国和英国等国家开设分店;1992年美国总统布什亲自飞往本维尔顿,授予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Sam Walton)“总统自由奖章”(美国最高的平民奖项),使平民出身的沃尔顿成为“美国梦的缩影”;1997年成为美国第一大私人雇主;2001年以年营业额2198亿美元超过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 Motors)、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Exxon Mobil),成为2002年《财富》世界500强中最大的企业,并在2002、2003年分别以2465、2630亿美元的营业规模继续把持2003、2004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的头号位置(沃尔玛营业额的历史变化详见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