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水路运输安全应急管理 (1)
公路水路应急预案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加强公路水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环境破坏及财产损失,保障经济社会正常运行,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国内水路运输管理条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以及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综合应急预案》、《辽宁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辽宁省公路水路重特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XX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预案。
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XX市行政区域内公路、水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以及需要提供交通保障的其他突发事件。
二、应急组织体系1. 应急指挥部成立公路水路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公路水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2. 分级响应机制根据公路水路突发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四个等级响应。
(1)一级响应:针对特别重大公路水路突发事件,由应急指挥部总指挥负责组织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全力配合。
(2)二级响应:针对重大公路水路突发事件,由应急指挥部副总指挥负责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单位全力配合。
(3)三级响应:针对较大公路水路突发事件,由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负责人负责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单位全力配合。
(4)四级响应:针对一般公路水路突发事件,由事发地县级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单位全力配合。
三、应急响应措施1. 事发报告发现公路水路突发事件后,事发单位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先期处置。
2. 应急救援(1)现场救援:组织专业救援队伍,迅速开展现场救援工作,确保人员安全。
(2)物资保障:及时调配应急救援物资,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水上运输应急预案模板
一、预案概述1. 编制目的为确保水上运输安全,提高水上交通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路运输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路运输管理条例》(3)《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法》(4)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水上运输企业、船舶、港口码头等水上运输活动,以及水上交通事故的应急处置。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领导机构成立水上运输应急指挥部,负责水上运输应急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2. 指挥部职责(1)制定水上运输应急工作方针、政策和措施;(2)组织协调水上运输应急资源,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开展;(3)及时掌握水上交通事故情况,组织救援力量实施救援;(4)指导、监督水上运输企业、船舶、港口码头等落实应急预案。
3. 应急救援小组(1)救援小组组成:由水上运输企业、船舶、港口码头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2)救援小组职责:负责水上交通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包括现场救援、伤员救治、财产保护等。
三、应急响应程序1. 预警与信息报告(1)预警:当发现可能引发水上交通事故的险情时,立即启动预警机制;(2)信息报告:水上运输企业、船舶、港口码头等应及时向上级应急指挥部报告事故情况。
2. 应急响应(1)启动应急预案:接到事故报告后,应急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2)组织救援:应急救援小组迅速开展救援工作,包括现场救援、伤员救治、财产保护等;(3)协调联动:与公安、消防、医疗、海事等相关部门协调联动,共同开展救援工作。
3. 应急结束(1)事故原因调查:事故发生后,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事故原因调查;(2)恢复生产: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指导相关企业恢复正常生产;(3)总结评估:对事故应急处置工作进行总结评估,提出改进措施。
四、应急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1)培训:对水上运输企业、船舶、港口码头等从业人员进行应急培训;(2)救援队伍:建立专业救援队伍,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水上交通运输事故应急预案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保障水上交通运输安全,提高应对水上交通事故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路运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1.2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水上交通运输领域,包括内河、沿海、港口、航道等水域发生的各类水上交通事故。
1.3 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生命至上;(2)预防为主,综合治理;(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4)快速反应,协同作战;(5)信息共享,公开透明。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2.1 组织机构成立水上交通运输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负责水上交通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2.2 指挥部职责(1)组织、指挥、协调水上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工作;(2)制定水上交通事故应急救援方案;(3)组织力量开展水上交通事故应急救援;(4)向上级部门报告水上交通事故应急救援情况;(5)协调有关部门开展水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
2.3 分级负责(1)国家级:负责全国范围内重大、特别重大水上交通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2)省级: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重大、特别重大水上交通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3)市级: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较大水上交通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4)县级: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一般水上交通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三、应急响应3.1 分级响应根据水上交通事故的性质、规模、危害程度等因素,将应急响应分为四个等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Ⅳ级(一般)。
3.2 响应流程(1)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自救互救;(2)事故单位应向当地海事管理机构报告事故情况,并请求支援;(3)海事管理机构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向指挥部报告,并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4)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决定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并组织力量开展救援;(5)救援结束后,指挥部应及时总结经验,改进应急预案。
四、应急救援措施4.1 抢险救援(1)人员搜救:立即组织救援队伍,利用各类救援设备,迅速开展人员搜救;(2)船舶控制:对失控船舶进行控制,防止事故扩大;(3)火情扑救:对火灾事故,立即组织消防力量进行扑救;(4)环境污染:对污染事故,立即组织环保力量进行治理。
水路交通突发应急预案
一、预案编制目的为有效应对水路交通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水路交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以下水路交通突发事件:1. 水上交通事故;2. 水上火灾;3. 水上环境污染;4. 水上设施故障;5. 水上自然灾害;6. 其他影响水路交通安全的突发事件。
三、预案组织体系1. 成立水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指挥、协调、监督本预案的执行。
2.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管理、信息报送、应急物资储备等工作。
3. 各级交通运输部门、海事管理机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环保部门等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参与应急管理工作。
四、应急处置流程1. 紧急预警(1)发生水路交通突发事件时,应急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发布紧急预警信息。
(2)相关部门根据预警信息,做好应急准备。
2. 应急响应(1)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力量进行救援。
(2)根据突发事件类型,采取相应措施:(1)水上交通事故:迅速组织力量进行救援,确保遇险人员生命安全,同时做好事故调查和处理。
(2)水上火灾:立即组织消防力量进行灭火,同时做好人员疏散和事故调查。
(3)水上环境污染:组织环保部门进行监测,采取应急措施控制污染扩散,确保水域环境安全。
(4)水上设施故障: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抢修,确保设施恢复正常运行。
(5)水上自然灾害:组织力量进行救援,确保遇险人员生命安全,同时做好灾后重建工作。
3. 应急结束(1)突发事件得到有效控制,事故现场安全稳定后,应急指挥部宣布应急结束。
(2)相关部门对突发事件进行总结评估,完善应急预案。
五、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资金保障:确保应急资金及时到位,用于应急物资储备、救援设备购置等。
3. 物资保障: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顺利进行。
4. 信息保障:建立健全信息报送机制,确保信息畅通。
交通运输保障应急管理制度
交通运输保障应急管理制度一、总则交通运输保障应急管理制度是国家为了保障交通运输的安全、有序、高效,应对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各类交通运输部门和单位,包括陆路、水路、航空、铁路等各种交通运输方式。
二、组织机构1.国家交通运输保障应急管理部门:负责统筹规划、指导协调全国交通运输应急管理工作,统一领导各级交通运输保障应急管理机构;2.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保障应急管理部门:负责本地区交通运输保障应急管理工作,指导协调本地区各类交通运输单位的应急管理工作;3.地级市、市辖区交通运输保障应急管理部门:负责本地区市域内的交通运输保障应急管理工作。
三、任务分工1.预防防范:建立完善的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交通运输设施和设备的维护保养和监测,定期检查安全隐患,加强风险评估和预警预报工作,确保交通运输的安全稳定。
2.应急处置:建立应急预案,完善应急救援力量和装备,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组织定期演练和模拟应急处置演练,确保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
3.恢复重建:发生交通运输事故或灾害后,立即展开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尽快恢复交通运输设施的正常运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四、重点工作1.应急预案的制定:各级交通运输保障应急管理部门要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置流程和责任分工,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有序进行。
2.人员培训和演练:加强交通运输人员的应急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定期组织演练和模拟应急处置演练,提高应急处置效率。
3.信息共享和应急指挥:建立健全的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应急指挥中心的建设和管理,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作出决策和调度,快速响应。
五、监督检查1.国家交通运输保障应急管理部门要定期组织对各级交通运输保障应急管理机构的工作进行检查和考核,发现问题及时跟进整改,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2.各级交通运输保障应急管理机构要定期对所辖的交通运输单位的应急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促使其按照规定履职尽责,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公路水路运输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公路水路运输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运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管理目标1. 确保公路水路运输安全生产,降低事故发生率,实现零死亡、零重伤的目标。
2. 提高运输服务质量,确保旅客和货物运输安全、及时、高效。
3.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三、安全管理制度1. 交通安全管理制度(1)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严格执行交通法规,确保道路畅通。
(2)定期对道路、桥梁、隧道等基础设施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3)加强车辆管理,确保车辆技术状况良好,定期进行安全技术检验。
(4)驾驶员必须持有相应资质证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禁酒后驾驶、疲劳驾驶。
2. 水路运输安全管理制度(1)加强航道、码头、船舶等基础设施的安全管理,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
(2)船舶必须持有合法的船舶检验证书,船员必须持有相应资质证书。
(3)严格执行船舶操作规程,确保船舶航行安全。
(4)加强水上救生和应急救援设备的管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 人员安全管理制度(1)加强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确保从业人员身体健康。
(3)加强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4. 应急管理制度(1)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程序和措施。
(2)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四、责任与考核1. 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公路水路运输安全工作,切实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2. 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安全生产。
3. 对违反安全管理制度、造成安全事故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4. 定期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五、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如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水路运输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一、预案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水路运输生产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保水路运输安全、有序、高效运行,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与港口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上交通安全法》4. 《水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5. 《水路运输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水路运输企业、船舶及水上设施。
四、事故分级根据事故性质、严重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水路运输生产安全事故分为以下四个等级:1. 特别重大事故: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 重大事故: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 较大事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 一般事故: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五、应急组织体系1. 成立水路运输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事故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处置组:负责事故现场救援、调查和善后处理;(2)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救治和医疗救护;(3)交通管制组:负责事故现场及周边交通管制;(4)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调配和供应;(5)信息宣传组:负责事故信息收集、报送和宣传报道。
六、应急响应程序1. 事故发生单位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向应急指挥部报告事故情况,并采取初步救援措施。
2. 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力量进行救援。
3. 现场处置组迅速开展救援工作,确保人员生命安全,防止事故扩大。
4. 医疗救护组对伤员进行救治,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5. 交通管制组对事故现场及周边交通进行管制,确保救援车辆和人员通行畅通。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暂行办法》《
【发布单位】交通运输部【发布文号】交安监发[2017]60号【发布日期】2017-04-27【生效日期】2018-01-01【失效日期】【所属类别】政策参考【文件来源】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暂行办法》《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治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交安监发[2017]6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局、委),长江、珠江航务管理局,各直属海事局:为推进建立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和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部制定了《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暂行办法》《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治理暂行办法》,现印发你们,请结合以下要求贯彻执行。
一、深刻认识加强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和隐患治理工作的重要性构建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和隐患治理双重预防体系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重要要求,是转变安全生产管理方式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有效防范和遏制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的重要举措。
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系统建设”的总要求,将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和隐患治理作为当前和今以后一段时期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组织贯彻落实《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暂行办法》《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隐患治理暂行办法》,积极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和隐患治理机制建设,持续推动交通运输事业安全发展。
二、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谋划各项工作部安委会统一组织领导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和隐患治理体系建设工作,部安委办具体负责统筹协调,并制定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基本规范;各业务主管司局应按职责分工,在负责领域内组织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和隐患治理体系建设,具体制定行业安全生产风险和事故隐患等级判定指南,指导有关工作开展。
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将相关工作纳入重点工作研究和部署,统筹协调推进各项工作;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在负责领域内组织实施有关规章制度和标准规范,指导生产经营单位规范开展相关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运输安全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为预防和控制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或紧急情况,确保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后果,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运输业务,包括道路、铁路、水路、航空等运输方式。
二、应急管理原则1.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作为首要任务。
2. 预防为主,强化基础,快速反应: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常抓不懈,在不断提高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水平的同时,加强现场应急基础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制定和演练等工作。
3. 科学实用:应急预案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通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进行编制;应急对策简练实用,通过演练不断完善改进。
4.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级管理,分线负责”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各级领导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充分发挥应急响应的指挥作用。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公司应急管理工作,组织、协调、指挥应急救援行动。
2. 应急办公室:负责应急工作的日常管理,组织制定、修订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协调各部门应急工作。
3. 应急救援队伍:负责事故现场救援、应急处置和事故调查等工作。
4. 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部门应急管理工作,确保应急物资、装备、人员到位。
四、应急救援预案1. 制定各类运输方式的应急救援预案,包括事故类型、应急处置措施、应急物资储备等。
2. 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预案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 对应急预案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处置能力。
五、应急物资及装备1. 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和装备。
2. 定期对应急物资和装备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3. 对应急物资和装备进行统一调配,确保事故现场救援需要。
六、应急演练1. 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水路运输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提高我国水路运输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水路运输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法》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运安全管理条例》5. 《水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6. 《水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规定》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管辖水域内发生的各类水路运输突发事故,包括船舶碰撞、火灾、爆炸、溢油、沉船、船舶倾覆、人员落水等。
四、工作原则1.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安全监管,消除事故隐患。
3. 快速反应,协同作战,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4. 依法依规,科学决策,确保应急处置工作有序进行。
五、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1)指挥长:负责组织、指挥、协调突发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2)副指挥长:协助指挥长开展工作,负责应急处置工作的协调和指导。
(3)成员:由海事、公安、消防、环保、交通运输、卫生、气象、通信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2.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1)负责应急指挥部日常工作,传达指挥长指示,协调各部门工作。
(2)负责应急物资储备、调配和发放。
(3)负责信息收集、分析和报告。
3. 各部门职责(1)海事部门:负责船舶事故调查、应急处置和船舶安全监管。
(2)公安部门:负责现场治安、交通管制和人员疏散。
(3)消防部门:负责火灾扑救、爆炸事故处置和人员救助。
(4)环保部门:负责溢油污染事故调查、应急处置和环境保护。
(5)交通运输部门:负责水上交通组织、船舶调度和运输保障。
(6)卫生部门:负责人员救治、卫生防疫和疾病控制。
(7)气象部门:负责提供气象信息,协助应急处置。
(8)通信部门:负责通信保障,确保信息畅通。
六、应急处置程序1. 事故报告(1)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应立即向海事部门报告。
(2)海事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水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水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一、工作目标水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目标是:确保在水路交通领域中,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够迅速、高效、有序地开展应急处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件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危害,保障水路交通正常运行和社会稳定。
二、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1)加强水路交通公共卫生安全风险防控,做好日常监测和预警工作,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
(2)建立健全水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3)加强公共卫生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确保应急处理工作合法、合规。
(2)成立水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应急处理工作。
(3)明确各部门职责,建立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确保应急处理工作高效进行。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1)建立快速反应机制,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2)优化应急资源调配,确保应急物资、设备和人员及时到位。
(3)加强信息沟通和共享,提高应急处理工作的透明度和效率。
三、组织管理1、成立水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应急处理工作。
2、设立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处理,协助指挥部分析、评估和报告突发事件。
3、成立专业工作组,包括医疗救治组、卫生防疫组、交通运输组、安全保障组等,负责具体应急处理工作。
4、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职责,建立协同配合机制,确保应急处理工作有序进行。
5、建立应急预案培训和演练制度,提高应急队伍的应急处理能力和水平。
6、加强与上级应急管理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及时报告突发事件信息,争取上级支持和指导。
四、预防措施1、加强卫生管理(1)建立健全水路交通卫生管理制度,包括船舶卫生管理、码头卫生管理、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等方面。
(2)加强对船舶、港口、码头等场所的卫生监管,定期开展卫生检查,确保卫生条件达标。
(完整版)浙江省道路运输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浙江省道路运输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一、总则为保障公共安全,提高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能力,充分发挥道路运输应急救援和保障作用,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通知》和《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道路水路运输应急保障行动方案》的规定和要求,按照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规律,依据我省道路运输职责任务,结合突发事件中救援处置完成任务实际情况,制定《浙江省道路运输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浙江省道路运输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由五个专项应急预案组成:(一)浙江省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二)浙江省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道路运输应急保障预案;(三)浙江省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四)浙江省群体性突发公共事件道路运输应急处置预案;(五)浙江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道路运输应急处置预案.二、分级标准上述各专项预案按照其事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Ⅳ级)事故(事件)等四个级别.三、组织体系按照“统一指挥、分类负责、资源共享、条块结合”的原则,省道路运输管理局在省交通厅统一指挥下,成立浙江省道路运输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和各专项应急预案领导小组。
各专项应急预案统一归口浙江省道路运输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组织实施。
(一)指挥领导小组组成指挥领导小组组长:张平平局长指挥领导小组副组长:胡森、陈永林、方文理、郭良副局长指挥领导小组成员:局办公室、规划财务处、稽查安全处、客运管理处、货运管理处、监察室处长(主任)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局办公室主任(兼)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局稽查安全处处长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稽查安全处。
(二)指挥领导小组职责研究、部署和推动全省道路运输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统一领导、指挥、协调全省道路运输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救援和组织应急保障、评估等相关工作;按规定程序启动和中止预案;监督指导各市、县(市、区)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制定道路运输应急救援预案及预案演练;参加重大道路运输事故抢救和事故调查;做好部、省及厅突发事件领导小组要求完成的其它工作。
道路运输汛期应急预案
道路运输汛期应急预案【篇一:2013年汛期道路运输安全应急工作预案】2013年汛期道路运输安全应急工作预案自7月份以来,受季节影响,我旗雨水天气较多,根据盟运管处《关于做好汛期内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兴运管字[2013]80号文件精神及上级行业主管部门的指示和要求,为切实做好我旗汛期道路运输安全保障工作,确保我旗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现结合我旗具体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工作预案。
一、加强组织领导。
所成立汛期道路运输安全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包红军副组长:XXX、高东岩、XXX、XXX成员:各分所、股室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安稽股,由高东岩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汛期应急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的具体工作落实。
二、明确工作责任。
为切实做好汛期发生应急突发事件时的应急保障救援工作,加强应急保障队伍建设,所成立5个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做到“六个落实、三个有数”,即:领导责任落实、车牌号落实、驾驶员落实、带队人落实、集结地点落实;重点地段车辆运力运量有数、应急支援运力及其分布情况有数,组织指挥调度心中有数,进一步将工作工作责任明确到岗到位到人,确保应急救援工作有序开展。
1、隐患排查组。
负责人:高东岩。
工作人员:安稽股、稽查大队全体工作人员。
职责:负责按职责区域分线分片突出重点对险情严重地区的道路安全通行状况,道路客货运输企业及经营者安全生产进行隐患排查,发现存在安全隐患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并及时报告领导小组。
2、车辆调度组。
负责人:XXX。
工作职员:驾培股、出租股全体工作职员。
职责:负责督促客运站场增强对司乘职员汛期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安全意识、责任意识,提高驾驶员应对极端天气和应急状况下的安全驾驶员技能;对通行门路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客运班线要及时采纳停班停运等措施,增强现场管理和服务意识;积极储备应急运输车辆,调度安排应急运力及时参与救援工作。
3、应急救援组。
负责人:XXX。
工作职员:运政执勤室全体工作职员。
运输作业安全管理制度(3篇)
运输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运输作业安全管理,确保运输作业的顺利进行,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运输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条运输作业安全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的所有运输作业活动,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水路运输等。
第三条运输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的主要目标是:确保运输作业过程中的人员安全、车辆安全、货物安全和信息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及时处理和处置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第四条本单位内的所有员工都有义务遵守运输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并对运输作业过程中的安全负有责任。
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第五条本单位将建立健全相应的安全管理机构,负责运输作业安全监督和管理,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演练,评估运输作业风险,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第二章人员安全管理第六条所有从事运输作业的员工必须持有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书,经过培训和考核合格。
第七条运输作业人员应提前进行岗前培训,了解本单位的运输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并签署安全责任书。
第八条运输作业人员必须熟悉并遵守交通法规和安全操作规程,不得超速行驶、疲劳驾驶、酒后驾驶等违法行为。
第九条运输作业人员在行驶途中必须保持车辆的稳定,遵守安全行驶距离,不得进行危险超车、违规变道等行为。
第十条运输作业人员在装卸货物时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货物的安全,并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范。
第十一条运输作业人员应定期接受体检,确保身体健康,不得患有影响驾驶安全的疾病。
第十二条运输作业人员在遇到突发情况或意外事故时,应及时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置措施,并及时报告。
第十三条运输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态度,不得酒后作业、抽烟等不良行为。
第三章车辆安全管理第十四条运输作业车辆必须经过定期的检查和维护,保证车辆的安全可靠。
第十五条运输作业车辆必须按照交通法规规定的要求进行运输,不得超载、超限、超速行驶。
第十六条运输作业车辆必须配备安全设施,包括防抱死系统、安全带、灭火器等,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水路运输安全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确保水路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提高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水路运输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4. 《交通运输部水路运输安全监督管理办法》;5. 《水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指导意见》;6. 《水路运输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水路运输企业,包括船舶运输、港口作业、水上旅游、水上工程等。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水路运输安全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面领导和协调水路运输安全应急工作。
2.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现场指挥组、救援组、医疗救护组、信息保障组、后勤保障组等,各小组职责如下:(1)办公室:负责预案的宣传、培训和解释工作,协调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联系。
(2)现场指挥组:负责事故现场的组织、指挥和协调,确保救援工作有序进行。
(3)救援组:负责事故现场的救援工作,包括人员搜救、船舶救助、物资转移等。
(4)医疗救护组:负责事故现场的医疗救护工作,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5)信息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的信息收集、整理和上报,确保信息畅通。
(6)后勤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的物资供应、交通保障和后勤服务。
五、应急响应1. 事故预警:当发生水路运输安全事故预警时,应急指挥部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各部门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2. 事故报告: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事故情况,包括事故时间、地点、原因、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
3. 事故处置: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组织救援组、医疗救护组等力量进行现场救援。
4. 事故善后:事故处理后,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调查事故原因,落实整改措施,恢复水路运输秩序。
六、保障措施1. 加强应急预案的宣传、培训和演练,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 完善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应急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水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水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上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生产目标1. 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确保不发生重大及以上等级事故。
2. 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降低事故发生率。
3. 增强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素质。
三、安全生产组织领导1. 成立水路运输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水路运输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
2. 各部门、各岗位应明确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四、安全生产管理内容1.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1)明确各级领导、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
(2)建立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2.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1)加强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2)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知识竞赛、安全演练等活动,提高从业人员应急处置能力。
3. 安全生产检查制度(1)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制定整改措施,明确责任人,限时整改。
4.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制度(1)制定水路运输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
(2)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5. 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1)保障安全生产所需的资金、设备、设施等。
(2)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投入资金的使用和管理。
6. 安全生产记录制度(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记录,确保记录真实、完整、准确。
(2)对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整改等情况进行记录。
五、安全生产奖惩制度1. 对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造成安全事故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进行处罚。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水路运输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通过实施本制度,确保水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有序进行,为我国水路运输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水上运输安全应急预案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水上运输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水上运输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路运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1)国家有关水上运输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2)国家及地方水上运输安全应急预案;(3)本地区水上运输安全实际情况。
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水上运输事故的预防、应急响应和恢复重建工作。
4. 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安全第一;(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3)快速反应、协同作战;(4)科学决策、高效处置。
二、组织体系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成立水上运输安全应急指挥部,负责水上运输安全事故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2. 指挥部办公室设在交通运输局,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处理应急指挥部交办的事宜。
3. 专业救援队伍成立水上救援、医疗救护、消防等专业救援队伍,负责水上运输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4. 县(市、区)应急指挥部负责本地区水上运输安全事故的应急响应和处置工作。
三、监测预警1. 监测(1)气象、水文、航道、船舶交通等监测部门负责收集、分析、报告水上运输安全相关信息;(2)交通运输部门负责对船舶、港口、航道等水上运输设施进行检查,确保安全运行。
2. 预警(1)根据监测信息,对可能发生水上运输事故的风险进行预警;(2)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发布预警信息,提醒水上运输从业人员注意安全。
四、应急响应1. 分级响应根据水上运输事故的严重程度,分为四个等级: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
2. 响应程序(1)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报告事故情况;(2)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决定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3)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组织救援队伍开展救援工作;(4)交通运输部门协调有关部门,确保救援物资、人员、设备等到位。
3. 应急处置(1)救援队伍迅速到达事故现场,开展救援工作;(2)根据事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事故扩大;(3)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4)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对遇难者进行善后处理。
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交通运输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1.2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区域内各类交通运输企业、运输单位以及相关管理部门,包括道路运输、水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等。
1.3 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4)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2.1 应急指挥部成立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应急指挥部,负责本预案的实施和指挥协调工作。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现场指挥部、救援组、医疗救护组、交通管制组、后勤保障组等。
2.2 办公室负责应急指挥部日常工作,组织编制和修订应急预案,协调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应急联动。
2.3 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指挥、协调、调度和救援工作。
2.4 救援组负责事故现场救援、事故调查和事故原因分析。
2.5 医疗救护组负责事故现场伤员的救治和转运。
2.6 交通管制组负责事故现场及周边交通管制,确保救援车辆和人员通行。
2.7 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设备、车辆、人员等后勤保障工作。
三、应急响应3.1 事故报告发生交通运输事故后,事故单位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故时间、地点、原因、伤亡情况、救援需求等。
3.2 分级响应根据事故等级,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1)一般事故:启动二级响应;(2)较大事故:启动一级响应;(3)重大事故:启动一级响应,并向上级报告。
3.3 应急处置(1)现场救援:救援组迅速开展现场救援工作,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2)交通管制:交通管制组对事故现场及周边道路进行管制,确保救援车辆和人员通行。
(3)信息发布:应急指挥部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发布事故信息,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4)善后处理: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提出整改措施,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四、应急保障4.1 人力资源保障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队伍素质,确保应急响应能力。
水上运输安全预案方案
一、预案概述为确保水上运输安全,预防和减少水上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路运输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水上运输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预防水上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损失;2. 保障水上运输参与者的生命财产安全;3. 维护水上运输秩序,提高水上运输效率;4. 增强水上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水上运输企业、船舶及水上作业活动。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水上运输安全预案领导小组,负责水上运输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 水上运输安全预案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3. 各级水上运输管理部门、船舶企业、船舶及水上作业活动相关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落实本预案。
五、预案措施1. 事故预防(1)建立健全水上运输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职责。
(2)加强船舶及设施的安全检查,确保船舶及设施符合安全标准。
(3)严格执行船舶及设施维护保养制度,确保船舶及设施处于良好状态。
(4)加强船员及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5)完善水上交通安全设施,确保航行、停泊、作业安全。
2. 事故应急处理(1)建立健全水上交通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事故应急处理程序。
(2)成立水上交通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3)迅速开展事故救援,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事故损失。
(4)及时报告事故情况,依法处理事故责任人。
3. 事故善后处理(1)妥善处理事故善后事宜,保障伤亡人员合法权益。
(2)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3)加强水上运输安全宣传,提高公众安全意识。
六、预案实施与监督1. 各级水上运输管理部门、船舶企业及水上作业活动相关单位应按照本预案要求,落实各项措施。
2. 定期开展水上运输安全检查,确保预案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水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水路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管理制度内容1. 安全生产责任制(1)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对本单位安全生产目标任务的完成负有直接领导责任。
(2)各级管理人员按照职责分工,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直接管理责任。
(3)全体员工按照岗位要求,对本岗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直接责任。
2.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1)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识别和获得机制,确保员工熟悉并遵守。
(2)企业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培训。
3. 安全生产会议管理(1)企业应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
(2)安全生产会议应记录会议内容,形成会议纪要。
4. 安全生产费用管理(1)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足额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
(2)安全生产费用应专款专用,确保安全生产投入。
5. 安全生产奖罚管理(1)企业应设立安全生产奖罚制度,对安全生产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2)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造成事故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6. 安全管理制度评审和修订(1)企业应定期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进行评审,确保制度符合实际情况。
(2)发现制度存在缺陷的,应及时修订完善。
7. 安全培训教育(1)企业应制定年度安全培训计划,确保员工接受必要的安全培训。
(2)新员工入职前,必须接受安全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8.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1)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2)企业应定期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能考核。
9. 管理部门、基层班组安全活动管理(1)企业应定期开展安全活动,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2)基层班组应结合生产实际,开展安全生产自查自纠。
10. 风险评价(1)企业应定期开展风险评价,识别和评估潜在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是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突发事件应急管 理要发挥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 察部队和民兵预备役的骨干和突击作用,使 其平时训练、急时应急、战时应战。 六是安全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在应急管理 中,我们要以较小的经济成本,实现最大的 公共安全效益。因为应急资金来自公民纳税 ,“不惜一切代价”的说法是值得商榷的。 我们既要避免响应不足,也要防止响应过度 。
12
交通运输部安全委员会发布的《2014年交通 运输安全生产事故报告》显示, 2014年交通 运输安全生产事故的整体情况 ,对全年各领 域事故发生的规律、特点以及原因等进行了 系统分析。
较大以上等级不同营运类型道路客运事故死亡人数发布
道路运输领域: 1.重大节假日期间未发生重特大事故 ; 2.夜间事故得到有效遏制 ; 3.坠车事故人员伤亡比重高 ;
2016/5/30
34
我国公共安全的应急体系
公共安全应 急组织体系 公共安全应 急预案体系
应急救援与 保障体系
公共安全应急体系
应急法律 法规体系
突发事件应 急平台体系
公共安全 科技创新体系
2016/5/30
35
国家总体和专项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社 会 安 全 类
国 家 突 发 公 共 事 件 新 闻 发 布 应 急 预 案 国 家 处 置 劫 机 事 件 应 急 预 案 国 家 处 置 大 规 模 恐 怖 袭 击 事 件 应 急 预 案 国 家 大 规 模 群 体 性 事 件 应 急 预 案 国 家 涉 外 突 发 事 件 应 急 预 案 国 家 金 融 突 发 事 件 应 急 预 案 国 家 粮 食 应 急 预 案 国 家 重 大 食 品 安 全 事 故 应 急 预 案 国 家 突 发 重 大 动 物 疫 情 应 急 预 案
三是依靠科学,快速反应。突发事件应急 管理要以科学理念为指导、以科学技术为 支撑,采用科学的方法,作出快速的响应 ,进行高效的处置。 四是社会动员,全民参与。突发事件应急 管理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有效地动员 企业及社会蕴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形 成应对突发事件的合力。同时,增强全民 的公共安全和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全社会 的避险救助能力。
动词 降低 分析 集成 运用 应对、控制、处理
名词(宾语) 危害 机理+影响 资源 技术手段+管理方法 事件
表达 应急管理的目的 应急管理的基础 应急管理的主要依托 应急管理的技术方法 应急管理的过程
突发事件应对与常规管理、紧急状态的关系
常规管理 突发事件应对
一般、较大、重大、 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的 应对活动 行政法 突发事件应对法律规 范 适度向政府倾斜
水上交通领域: 1.地方企业运输船舶事故增多 ;
由于部分地区航运企业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较为 突出,加之航运市场的持续低迷,企业资金压力较大,部分企业安全投 入难以得到保障,事故隐患增多,导致地方企业运输船舶事故死亡人数 呈上升态势。地方航运企业运输船舶发生等级以上水上交通事故件数、 死亡失踪人数和沉船数,分别占等级以上事故总数近半。
所,涉及12个国家。 印尼亚齐省的损害达45亿美元; 斯里
兰卡的直接损失约为10亿美元。
2016/5/30
6
2005年8月“卡特里娜”飓风,百年以来,美 国经济损失最严重的自然灾害。
美国卡特里娜飓风
1千多人丧生,50万人无家可归,受灾人口达 500万,经济损失2千亿美元 “美国政府未能提供基本的安全保障和安定的 社会环境”: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人民安居乐业的基本保证;
建设“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
2016/5/30
4
日本阪神大地震
1995年日本兵库县南部 发生里氏7.3级地震,大 阪,神户等城市遭受重大 损失
死亡6433人,受伤 43782人,造成的经济 损失约1000亿美元。总 损失达国民生产总值的
2016/5/30
5
灾难案例-印度洋地震海啸
2004.12.26.印尼苏门答腊发生地震海啸, 2小时后海啸到达斯里兰卡
海啸传播速度:~200 m/s;
水头高度:4~6米,最高8~10米;
水 冲 击 力 : 300Kg/m2 , 最 高 1000 ~ 2000Kg/m2;
近30万人丧失生命,超过50万人流离失
公 共 卫 生 类
国 家 突 发 公 共 事 件 医 疗 卫 生 救 援 应 急 预 案
国 家 突 发 公 共 卫 生 事 件 应 急 预 案 国 家 通 信 保 障 应 急 预 案 国 家 突 发 环 境 事 件 应 急 预 案 国 家 核 应 急 预 案 国 家 处 置 电 网 大 面 积 停 电 事 件 应 急 预 案
紧急状态
特别重大突发事 件,需要宣布进 入紧急状态,采 取特别措施的行 为。 宪法性法律 紧急状态法 向政府集中
调整范围
日常行政管理 活动
性质 法范 平衡
(二)应急管理的阶段
对于应急管理阶段的界定国内外学术界有 许多说法。其中美国危机专家罗伯特· 希斯 提出了4R模型: 减少(Reduction) 预备(Readiness) 反应(Response) 恢复(Recovery)。
罗伯特.希斯(4R)
减少
风险评估 管理 预警 培训 影响分 析 计划 技能要求 审计评 估 演习 影响分 析 计划 技能要求 审计评估
R E D U C TI O N
预备
R E A D IN E SS 反应 R E SPO N S E
恢复
R E C O V E R Y
国内有学者认为,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是政府及其部门的核心职能之一。它是指 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 、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而进行 的三类活动:一是预防、减少突发事件发 生;二是控制、减轻突发事件的社会危害 ;三是消除突发事件的影响。归纳起来, 应急管理就是围绕突发事件而展开的预防 、处置与恢复重建的活动。
事 故 灾 难 类
国 家 处 置 城 市 地 铁 事 故 灾 难 应 急 预 案
国 家 海 上 搜 救 应 急 预 案 国 家 处 置 民 用 航 空 器 飞 行 事 故 应 急 预 案 国 家 处 置 铁 路 行 车 事 故 应 急 预 案
七是信息公开,引导舆论。在应急管理中 ,我们要满足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做到信 息透明、信息公开,但是,涉及国家机密 、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的信息除外。不仅 如此,我们在应急管理中还要积极地对社 会公众的舆情进行监控,了解社会公众的 所思、所想、所愿,同时对舆情进行有效 的引导。
第四部分
我国应急管理技术的若干进展
4.西南山区部分省份事故较为集中 ;
2014年,湖南发生1起涉及严重非法违规运输危化品特别重大事故,死亡54人 ;西藏发生1起涉及营运车辆超速、车辆带病运行的旅游客运特别重大事故,死 亡44人。
5.营运客车单方事故下降明显 ; 6.旅游包车事故呈上升态势 。
2014年,发生县际、县内短途班线较大以上等级行车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 同比下降16.2%和30.6%;城市客运发生较大及以上等级行车事故起数和死亡人 数,同比下降46.2%和55.6%。但发生较大以上等级旅游客运事故起数和死亡人 数,同比上升46.7%和34.5%。
由于我国船员总体存在素质不高、高等级船员紧缺,特别是部分船员安全意 识淡薄、安全技能不足等问题,导致人为因素的运输船舶事故居高不下,人为因 素是最主要的事故因素。 从2014年碰撞等六类事故的前十位影响因素分析,涉及人为因素的事故 1452件,占事故总量的91.8%。其中,瞭望疏忽、船舶操纵不当及未采取安全航 速在人为因素居前三位,分别占人为因素导致事故总量的26.7%、20.5%和13.4% 。
预防 (事前)
处置 (事中)
恢复重建 (事后)
危机生命周期的双层次划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体 现了四个阶段: 预防与准备、 监测与预警、 处置与救援、 恢复与重建、
《突发事件应对法》
预防准备
事前
恢复 重建
事后
事发
监测 预警
事中
处置救援
29
(三)应急管理的原则
一是预防为主,防救结合。突发事件应急 管理要以预防为第一要务,实现预防与救 援相结合,因为任何成功的救援也难以完 全消除突发事件的全部影响。 二是以人为本,生命第一。突发事件应急 管理要凸显以人为核心的理念,将人的生 命安全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要先救人、 后救物,因为人的生命高于一切,是不可 复制的。
行车环境日益复杂,碰撞事故总量居高不下,成为多年来造成人员伤亡的最 主要事故形态。2014年,碰撞导致的较大及以上等级营运车辆行车事故起数和死 亡人数,分别占全年总量的73.3%和70%,同比上升3.9%和3.2%。 坠车事故成为导致人员伤亡的一大重要因素。《报告》分析指出,车辆坠入 路侧深沟或山谷等事故破坏力强,加之车辆坠落多发生在位置偏远、地形复杂路 段,事故救援难度大,易加重事故后果,导致群死群伤。2014年,坠车事故平均 单起事故死亡11.1人,远高于较大以上等级道路运输事故单起死亡4.8人的平均值 。
3.客货运输需求旺季事故上升 ;
《报告》指出,三季度,正值夏季工业生产高峰和暑期旅游旺季,客货运输 需求高峰重叠,特别是工程建设进入施工黄金季节,砂石运输需求旺盛,加之我 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主汛期,恶劣天气多发,安全风险增大,运输船舶事故大幅上 升。
4.客运船舶等级以上事故明显下降 ; 5.人为因素是最主要事故因素 。
第三部分
应急管理的概念、阶段、原则
(一)应急管理的概念
应急管理指的是为了降低突发灾难性事件 的危害,基于对造成突发事件的原因、突 发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以及所产生的负面影 响的科学分析,有效集成社会各方面的资 源,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和现代管理方法, 对突发事件进行有效的监测应对、控制和 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