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上 第8课 戊戌变法

合集下载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7课《戊戌变法》精品课件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7课《戊戌变法》精品课件

重点: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难点: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一、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
公车——举子、举人
康有为、梁启超,邀请 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 联名上书光绪帝, 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 要是哪些
人?

1895年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其中领袖人物是康、 梁。
中南海瀛台,戊戌政变后,光绪 帝被囚禁在这里。
载湉(1871--1908) 1875年即位,年号光 绪。1889年亲政。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绝命诗
同学们,你 们认为他的 死是否值得 呢?
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进步、爱国、启蒙
1、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符合当时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
将《万国公报》改 名为《中外纪闻》
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
强学会遗址
三、百日维新——戊戌变法运动的高潮
光绪帝(1871—1908), 1875年至1908年在位。他即 位时年仅四岁由慈禧太后 “垂帘听政”。1887年亲政 但仍由慈禧太后“训政”。 1889年,太后“撤帘归政”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 布“明定国是诏” ,宣布变 法。
光绪帝 下诏变法。 不作亡国之君,______
反对变法维新,______发动政变,
谭嗣同 慷慨就义。 以血唤醒民众,______
慈禧
时光倒流.讨论
假如历史可以重演, 你认为经受了戊戌变 法失败的康有为要第 二次发动变法的话,他 该怎么做?
学史感悟.我来做小小改革家
现行的历史教育 及考试制度有何不妥 之处?请提出你的1~2 条合理建议.
教学目标:
1、什么是公车上书?它的地位和作用怎样? ——理解公车上书的意义 2、戊戌变法主要内容有哪些? ——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 社会的影响。 3、戊戌变法103天就失败了,原因是什么? ——就康有为、梁启超变法一事对比社会各界的反应,加深对 变法运动失败原因的理解。

第8课戊戌变法

第8课戊戌变法

军事 方面
训练新式军队。
维新图强
材料一
晓过程
看图读史
请思考:图片中的成就得益于哪项措施?
维新图强 晓过程
材料二 “夫富国之法有六:曰钞法,曰铁路,曰机器轮舟, 曰开矿,曰铸银,曰邮政。”
—— 康有为《上清帝第三书》
请回答:为了实现上述富国之法,戊戌变法采取了哪项措施?
戊戌政变 知结果
学习目标
通过观看视频、阅读史料等,分析戊戌变法的 结果和失败的原因,感受维新派为民族振兴不畏牺牲 的大无畏精神。
小结:戊戌变法
民族危 机空前 严重
高潮
百日维新
实行变法
发展
资产
阶级
创办《中外纪闻》
弱小
建强学会
结局
序幕
公车上书
戊戌政变
封建 势力 破坏
达标检测
1.揭开了维新变法序幕的是
(A )
A.公车上书
B.创办《中外纪闻》
C.颁布《定国是诏》
D.创办了强学会
2.光明中学七年级要排演一场《戊戌变法》的历史剧,张军饰演变法时期的
文登区实验中学 姚迎玲
中国古代史学过的改革:
• 管仲改革 • 商鞅变法 • 孝文帝改革
危难深重 探背景
学习目标
通过观看图片、地图等,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
危难深重
材料一
探背景
看图读史
十九世纪末的中国和列强 观看图片,你获取了什么信息?
危难深重 探背景
英国1640 年资产阶 级革命
法国大革命
俄国1861 年改革
戊戌政变 知结果
请思考:戊戌变法的结果如何?主要代表人物的命运如何?
戊戌政变
知结果
合作探究

第8课 戊戌变法

第8课  戊戌变法

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
(4)谭嗣同的话语荡气回肠。对于谭嗣同的舍生赴死,有人认为
他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以唤起民族觉醒,是个顶天立地的大丈
夫。有人认为“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谭嗣同能逃却不逃,
未免迂腐。你如何看待?
提示一:谭嗣同选择英勇就义,充分表现了他高尚的民族气节和 变法的决心,这无疑是对顽固派的有力冲击,而且坚定了仁人志 士的变法救亡的决心,他的死,正表现了中华儿女不怕牺牲的英 勇斗志,他死得其所,但是,谭嗣同把变法失败归结为中国历来 没有为变法流血牺牲者是片面的。
一事件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提示:事件:公车上书。原因:《马关条约》的签订,使民族危机
大大加深。影响: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措施影响】 (2)梁启超认为:“(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 新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史学家认为,“戊戌变法推动了 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请结合戊戌变法的内容说明上述观点的
4.评价:
(1)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2)影响: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四、失败——戊戌政变 1.时间:1898年9月。
顽固派 的利益。 2.原因:维新变法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_______
慈禧太后 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下令逮捕维新人士, 3.经过:_________ 谭嗣同 等六人被杀。 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_______
B 年春 时间:__ C 影响:揭开了__ 运动的序幕 公车上书 A:_________ 变法维新 C:_________ 1895 B:_____
【线索构建】
公车上书 A:_________
百日维新 B:_________
1898年短短三个多月的戊戌变法在历史长河中犹如浪花击 石,转瞬即逝了。但这朵浪花激起的却是千层浪,它推动了中国 近代化的进程……一百多年后,回首戊戌,每一个探索救亡图强 的中国人,都不会忘记当年在深重的民族危机中艰难起步、用 生命唤醒东方睡狮的爱国志士们!

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戊戌变法》名师教案 新人教版

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戊戌变法》名师教案 新人教版





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投放课标内容
阅读课标内容
明确学习目标
1’




同步探究过程
指导自主探究
组织展示交流
进行评价
展示交流
作出评价
5’
一、孙中山创建革命党
1、背景
2、 中国同盟会:1905.08
日本东京
孙中山
3、革命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6字纲领
展示交流,得出结论
小组讨论分析
展示交流,得出结论
15’




指导完成,方法点拨
同步探究的开放作业
小组讨论
得出结论
代表 展示
9’
反思
完善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何收获?(提示:学习了哪些重大事件?你有何感悟和认识?还有哪些疑惑?)
合作探究
说说自己的收获和心得
4’
教学
小结
结合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让学生明白学习历史知古鉴今、读史明智的功能,了解辛亥革命百年纪念的现实意义。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戊戌变法》教案新人教版
课题
使用人
编号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日期




知识与技能:了解孙中山成立兴中会;同盟会、性质、纲领、三民主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辛亥革 命的历史意义。培养独立思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三民主义的评价,培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鲁教版初二上册中国历史 8课_戊戌变法

鲁教版初二上册中国历史 8课_戊戌变法

课堂小结
维新变法 运动的兴起
1.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 2.维新变法的兴起 3.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 4.“公车上书”及其社会影响 5.维新变法运动向全国发展 1.康有为再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 2.戊戌变法 3.变法的主要内容 1.慈禧太后反对变法 2.戊戌政变和“戊戌六君子” 3.戊戌变法的性质 4.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教 训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 走资产阶级的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①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加快 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②维新派在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的紧要关头,要 求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具有爱国和进 步的意义。 ③这次变法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 学知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④戊戌变法失败的血的教训,促使资产阶级的政治 斗争由改良转向了革命。
A.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 C.一次封建地主阶级的改良运动
A
)。
B.一次知识分子参与朝政的运动 D.一次资产阶级的革命运动
4.戊戌变法为什么没有成功?
答:客观上由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过于强大; 主观上由于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没有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 众;只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又没有自己的军队,其结果注定要失败。
军 训练新式军队 事
③传播新思想④创办 报刊,开放言论
增强国防力量
“戊戌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 新政共推行了103天,所以戊戌变法又称作“百日维新”。
囚禁光绪的瀛台
载湉(1871-1908)1875年即 位,年号光绪。 1889年亲政
瀛台,地处北京南海中,三面临水。 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后,将光绪帝 幽禁在这里,后来光绪帝死于此。1898年 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 帝。

八年级上戊戌变法知识点

八年级上戊戌变法知识点

八年级上戊戌变法知识点八年级上学期,历史课程中的戊戌变法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

本文将综述戊戌变法的背景、原因、内容及影响等方面。

一、背景19世纪末,中国已经逐渐落后,国家面临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危机。

与此同时,外国列强侵占中国领土,影响中国政治、经济的独立发展。

在这样的情况下,慈禧太后为维护自己的权力,不理会国家的状况,而李鸿章等洋务派人士则希望强国富民、改革开放。

戊戌变法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展开的。

二、原因戊戌变法的发起者袁世凯等人深知当时中国已经到了必须进行改革的地步,否则只能继续落后和沦亡。

在外国列强的压力下,他们意识到要改变滞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提高国家实力,才能扭转中国的颓势。

因此,袁世凯等人希望通过改革来振兴国家,争取国家的繁荣和强盛。

三、内容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

在政治上,变法者试图通过四项改革:实行君主立宪、设置参议院、设立各级官员考试制度、废除内务府,并大力推行法制改革;在经济方面,实行有限度的土地私有化、取消海关税农民田租由主征、实行银本位等;在文化方面,推行维新思想,提倡科学教育,兴办新式学校、出版报刊等。

这些变革,旨在促进科技文化的发展,增强国力。

四、影响戊戌变法虽未能实现最终目标,但其确实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方面,它推进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为后来的维新运动奠定了基础,培养了许多爱国志士,也带来许多先进的新思想和文化,推翻了观念上的封建迷信。

另一方面,变法的实行将慈禧太后的权力进行了削弱,使得南方铁路民权团体得以组织挺立,为中国新时代的崛起做出了贡献。

总之,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具有标志性的事件,它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在中国近现代化进程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为人们思考,如何推进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第8课戊戌变法课件

第8课戊戌变法课件
• 维新派VS顽固派
荣禄 康有为 荣禄 翁同龢he 李鸿章
戊戌变法的唯一成果
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势力强大
材料一:变法遭到守旧势力的强烈抵制和反对,除慈禧控制的 朝廷外,各省督抚大多持观望态度。 材料二:变法形势危急时,维新派势单力薄,只好把希望寄托 在袁世凯的身上,结果被袁世凯出卖。 袁世凯的出卖 材料三:当慈禧太后把光绪帝囚禁后,他无奈的感慨:“朕虽 有改革之心,却毫无实权,朕就是一个傀儡呀!”
•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材料四: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是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当 变法曲终人散之时,广大的人民群众对此很漠然,好多人不知 道具体的情况。 没有发动人民群众
依据材维新派兴创办报刊、成立学堂、学会 ,使当时“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蔚然 成风……
---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
意义:戊戌变法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是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起了思想启蒙 的作用。
启示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 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行不通
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 由改良转向了革命
戊戌变法
戊戌 变法 的背 景: 民族 危机 空前 严重
高潮
百日维新 实行变法
发展
创办报刊 建强学会
发生
公车上书 揭开序幕
结局
戊戌政变 变法失败
封建 势力 进行 阻挠 破坏
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历史单元近代化的起步戊戌变法课件

历史单元近代化的起步戊戌变法课件

实施效果
虽然戊戌变法失败了,但是它 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是深远的 。
通过改革,人们的思想得到了 解放,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通过改革,中国开始接触西方 现代文明,为后来的五四运动 和新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
通过改革,中国开始建立现代 学校和军队,为中国的现代化 建设奠定了基础。
03
戊戌变法的影响
对政治的影响
了社会的近代化。
提高妇女地位
02
变法运动提倡男女平等,提高妇女地位,对妇女解放起到了积
极作用。
增强国际影响力
03
戊戌变法期间,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增强了国际影响力。
04
戊戌变法的评价
正面评价
01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 程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 政治改革,它推动了中国的政治、经 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近代化进程 ,为中国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缺乏社会基础
戊戌变法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没有得到广大农民和城市中下层 市民的支持,因此难以长期推行。
改革措施不够完善
戊戌变法的一些改革措施存在不完善之处,如学制改革、官制改 革等,没有充分考虑到实际情况和长远发展。
综合评价
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它既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 节点之一。
经济背景
01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主导 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
02
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 的发展,但总体水平仍然落后 。
03
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贸易逆差严重,经济遭受打 击。
社会背景
民族资产阶级逐步壮大,要求改革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 知识分子阶层开始反思传统文化,提倡西学,呼吁变革。 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冲击了封建思想体系,为变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戊戌变法》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戊戌变法》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戊戌变法》时间是一个伟大的作者,它会给每个人写出完美的结局来。

下面是XX小编为您推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戊戌变法》。

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戊戌六君子等历史基础知识掌握1895~1898年中国维新变法运动的重大事件名称和顺序能力训练过程方法搜集整理资料从课文和插图中搜集历史证据,探索公车上书的时代背景及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比较分析理性说明社会各界对于戊戌变法的不同反映,了解新旧势力关系紧张的具体表现,理解变法失败的原因讨论探索变法法令内容在政治方面的局限性和经济、文化、思想方面的进步作用(由此理解变法性质属于资产阶级改革)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国情感谭嗣同等人不惜牺牲生命,希望通过变法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符合当时的历史发展潮流,值得后人景仰和怀念思想意识充分理解维新变法人士的进步立场,陶冶爱国爱民族的高尚情操,增强新时代青年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教学难点戊戌变法的性质及其历史意义教学工具多媒体工具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1、从洋务派的目的来看,洋务运动具有什么样性质?(是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2、从封建统治者的目的来看,洋务运动是失败了。

但是它却在客观上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

它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刺激并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失败了,但是中华民族还有许多爱国知识分子不甘落后挨打,继续展开挽救民族危机的活动,并一度形成波及全国的大规模运动。

(要求学生阅读32 34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先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取得初步的一致意见后,抽2 3个小组的代表在全班交流,接着转入探究性学习。

八年级历史上册8---13课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上册8---13课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上册7----13课知识点第7课戊戌变法背景:《马关条约》签订,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2.目的:变法图强,发展资本主义时间:1898年6月~9月,共103天,1898年是旧历戊戌年,因此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也称“百日维新”3.领导阶级:资产阶级政治派别: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等4.清朝皇帝:光绪帝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5.维新派的活动:⑴1895年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直接原因、背景:《马关条约》的签订)⑵创办《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③组织强学会,标志着维新派政治团体的形成。

6.开始标志: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7.内容:政治上,改革政治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文化教育方面,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8.结果: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戊戌变法失败。

9.失败原因⑴主观:维新派没有实权,又不能发动群众,只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⑵客观:顽固派实力强大,袁世凯的出卖10.意义: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11.教训: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

第8课辛亥革命1.背景: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目的: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2.时间:1911年10月10日领导阶级:资产阶级政治派别: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人:孙中山3.性质: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4.孙中山的革命活动:⑴1894年,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⑵1905年,在日本东京建立中国同盟会。

这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后解释为三民主义)指导革命,后成为孙中山指导革命的旗帜,从而大大推动了全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⑶创办《民报》提出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⑷发动辛亥革命: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取得胜利,1911年是旧历辛亥年,历史上把这次革命叫做“辛亥革命”⑸建立中华民国: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认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初中 历史八年级上册《第8课 戊戌变法》PPT课件 (1)

初中 历史八年级上册《第8课 戊戌变法》PPT课件 (1)
• 军事:训练新式军队。
戊戌变法的意义
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学习目标】
A:(1)公车上书的时间、原因、组织者、 影响。
(2)维新派创办的报刊、学会(机关报)。 (3)戊戌变法的时间、内容、参与的皇帝、 B:识意图义:。P32《康有为》《梁启超》《公
2019年初中PPT课件
二零一九年六月七日
【经典回顾 】
(1)洋务派的主张、 根本目的、代表人物。 (2)洋务运动起止时间、口号、主要活动
(即内容)。 (3)评价洋务运动(性质、局限性、积极作用)
主要内容:军、民、海、堂
第8课戊戌变法
【学习目标】
A:说出: (1)公车上书的时间、原因、组织者、
车上书》 P33竖黑体材料 P34《光绪帝》 《谭嗣同》
戊戌政变
顽固派
袁世凯
告密
戊戌六君子
谭嗣同 康广仁 林旭 杨锐 杨深秀 刘光第
小论坛
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为什么失败?
百日维新失败的原因(参考):
• 从维新派分析: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以和平方 式达到变法的目的,没有权力,把希望寄托在一 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不敢也没有发动广大老 百姓;
• 从顽固派分析:坚决反对变法,认为“祖宗之法 不可变”;
• 从中国现状分析:封建皇族观念根深蒂固,资本
主义民主思想还不能被普通老百姓接受;资本主
义发展不充分;
返回
百日维新失败的原因:
• 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 • 客观原因:顽固势力的强大
【整合归纳 】
康有为、梁启超(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要
活动:
影响。 (2)维新派创办的报刊、学会(机关报)。 (3)戊戌变法的时间、时间:1898、6、11---1898、9、21 内容:

初二历史知识点总复习上册(8-10课)

初二历史知识点总复习上册(8-10课)

初二历史知识点总复习上册(8-10课)第8课戊戌变法1、年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该运动的代表人物是、。

为宣传维新变法他们创办了,后改名为,作为的机关报发行。

2、皇帝实行的戊戌变法从年6月到9月,历时天,又称。

因发动了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为变法牺牲1、1895 公车上书康有为梁启超万国公报中外纪闻强学会2、光绪1898 103 百日维新. 慈禧太后谭嗣同9、戊戌变法又称什么?列举它的时间、内容、失败的原因。

答: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

时间:1898年内容:(1)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2)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3)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4)训练新式军队。

失败原因:1)清政府的大权掌握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手中,光绪帝没有实权2)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3)慈禧太后发动政变。

第9课辛亥革命1、年,孙中山在成立了革命团体。

2、年,孙中山在成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

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是、、、,在刊物《》中把革命纲领阐发为、、,是孙中山领导的指导思想。

3、辛亥革命发起于年10月10日的起义。

年元旦孙中山在就任临时大总统正式成立。

4、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建立起统治。

1911年是旧历的年,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1、1894 檀香山兴中会2、1905 日本东京中国同盟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报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辛亥革命3、1911 武昌1912 南京中华民国4、袁世凯北洋军阀辛亥10、辛亥革命的时间、领导者、指导思想、历史意义。

1911年。

孙中山。

三民主义。

历史意义: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2)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3)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1、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或如何评价辛亥革命?)答:同意。

成功: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历史?第8课_《戊戌变法》

历史?第8课_《戊戌变法》

历史·第8课《戊戌变法》一、【学习目标】(2分钟)1、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准确说出: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等历史基础知识。

2、结合课文,利用各种历史资料培养历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能从中找出维新变法运动发生的社会原因、政治原因以及经济原因。

此外,就康有为、梁启超变法一事对比社会各界的反应,加深对变法运动失败的理解。

3、通过本课学习,能解释维新变法人士的进步立场,激发其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重点与难点】重点:(1)公车上书和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

维新变法作为一次大规模的政治活动是从“公车上书”开始的,此前康梁虽著书立说,宣传维新思想,但在社会上影响不大。

(2)“百日维新”,它是这次大规模政治运动的高潮。

维新派的政治主张在变法法令的内容中有集中体现。

尽管这些改革措施带有不少局限性,但维新派希望通过变法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是符合当时历史潮流的。

难点:是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只有在逐项分析变法法令的基础上才能理解变法的资产阶级改革性质和其爱国、进步的历史意义。

变法在社会上所起的思想启蒙作用,对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自主先学】(12分钟)1、1分钟浏览课本绿标题及正文,快速写出本课主要讲述的两个主要问题是什么?问题:(1)(2)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等。

2、仔细阅读课文正文部分,能在课本上标注掌握下列知识要点,思考完成下列问题:(1)兴起:1895年,《______ 》的签订引发了_______,发起人_____、 ______等,上书_______,请求变法,揭开了______________的序幕。

(2)高潮:百日维新(从______年______月_____日到_____月____日)人物:_____帝任用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人变法。

内容: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经济上________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政治上________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八年级历史上册:《戊戌变法》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上册:《戊戌变法》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上册:《戊戌变法》知识点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初中历史戊戌变法知识点内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基本内容戊戌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开始实施。

其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吸引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陆军海军同时规定,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但因变法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而遭到强烈抵制与反对。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

戊戌变法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这次变法促进了思想解放,并且对思想文化的发展和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二、变法内容文教改革创办京师大学堂;所有书院、祠庙、义学、社学一律改为兼习中西学的学堂;各省会设高等学堂,郡城设中等学堂,州县设小学;鼓励私人开办学堂;设立翻译、医学、农务、商学、路、矿、茶务、蚕桑速成学堂;派皇族宗室出国游历,挑选学生到日本游学废八股、乡会试及生童岁、科考试,改考历史、政治、时务及四书五经,以及定期举行经济特科;设译书局,颁发著书及发明给奖章程,保荐格致人才。

主要措施为:废八股,兴西学;创办京师大学堂;设译书局,派留学生;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经济改革康有为强调中国必须以工商立国,才能富国养民;另因为官办企业多弊病,故也着重鼓励民办企业;设铁路矿务总局、农工商总局,并在各省设分局;广泛开设农会,刊印农报,购买农具,订立奖励学艺、农业程序,编译外国农学书籍,采用中西各法切实开垦;颁发制器及振兴工艺给奖章程;在各地设立工厂;在各省设商务局、商会,保护商务,推广口岸商埠、开放八旗经商的禁令,名其学习士农工商自谋生计;倡办实业,促进生产;鼓励私人开办工矿企业。

初二历史上册第8课 戊戌变法

初二历史上册第8课  戊戌变法

康 有 为
康有为(1858-1927),字广厦,号长素。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少年 时受过严格的传统儒家教育。代表作为《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 考》。在广州举办万木草堂讲学,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是维新变法的领 袖人物。他的两本代表作被人称之为“思想界之大飓风”“火山喷发”。
梁 启 超
梁启超( 1873—1929 ),字卓如,号任公, 笔名饮冰室主人 ,广东 新会人。 自幼聪颖,有“神童”之美称,四岁开始学四书五经,十二岁 中秀才,十六岁中举人。他十七岁时拜康有为为师,从康学习四年,受 康有为的影响,开始探索挽救祖国危亡的变法维新之术
变法影响
有利于维新派参与 政权 有利于资本主义工 商业的发展,增强国 家的经济实力 有利于文化、教育 科技的发展,有利 于西方思想的传播 学习西方先进的训 练方法,增强军事 力量
经济
文化
军事
“戊戌六君子”
戊戌六君子赴难图
戊戌变法历史意义,失败原因,教训
1.历史 意义 2.性质 3.失败 原因 4.教训

谭 嗣 同
谭嗣同(1865~~1898),汉族,湖南浏阳人,是中国近代资产阶 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 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 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写文章抨击清政 府的卖国投降政策。1898年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十三岁,为世称 “戊戌六君子”之一。
公车上书
创办 《万国公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
继续宣传维新变法
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了 倡导变法 光绪表示不做“亡国之君”, 变法开始
组织强学会
三次上书 光 绪 帝 光绪帝接见 康 有 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结:
戊戌 变法 的背 景: 民族 危机 空前 严重
高潮
百日维新 实行变法Βιβλιοθήκη 发展创办报刊 建强学会
发生
公车上书 揭开序幕
结局
戊戌政变 变法失败
封建 势力 进行 阻挠 破坏
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梁启超(左)光绪帝(中) 康有为(右)
1898年6月至9月,戊戌变法正式开始。
类别 政治 经济 教育 文化 可见兴民权、设议院或 新法内容 意义 立宪法?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 便于资产阶级 官,任用维新人士 参政 奖励私人兴办工矿 有利于民族资本 主义发展 企业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有利于西方先进 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 思想、科技文化 思想;创办报刊,开放 的传播 言论。 增强军事力量 训练新式军队
军事
三条上谕 一、革除翁同龢的一切职务,驱逐回籍。 二、授任新职的二品大臣须到皇太后面前谢恩。 三、任命荣禄署理直隶总督,统率北洋三军。
你能理解 慈禧太后 三条上谕 吗?
光绪帝老师翁同龢
荣禄
(从左向右,自上往下)
谭词同 、杨锐、 林旭 刘光第、杨深秀、 康广仁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绝命诗
了国为的运封民轮战甲 他民挽覆动建族的败午 们族救没,统,瓜,中 的资民而随治危分列日 努产族失着阶矣热强战 力阶危败北级!潮展争 。级亡。洋的 ,开, 开, 水洋 中新清 始中 师务 华一朝
第8课
戊戌变法
甲午的震撼
有感一首(写于1896年)
——谭嗣同 世间无物抵春愁, 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
天涯何处是神州?
公 车 上 书 ”

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后改为《中外纪闻》)
介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宣传维新变法。
(联合朝中大臣)
从1875年至1908年 在位34年,庙号德宗。 光绪即位时年仅四岁, 由慈禧太后“垂帘听 政”。 后因戊戌变法, 触动以慈禧太后为首 的顽固派利益,被慈 禧幽禁于瀛台,直到 去世,享年38岁。
“戊戌六君子”
戊戌变法为何会失败?
• 1、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 2、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 • 3、顽固派力量壮大 • 4、脱离群众
教训:
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戊戌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 戊戌变法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改良主义在中国行不通。只有 用武装斗争的方式推翻清政府 , 中国才有富强的希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