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的自然状况

合集下载

陕西简介参考资料

陕西简介参考资料

2、陕西省的自然状况、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自然状况:陕西境内山原起伏,地形复杂。

基本特征是:南北高,中间低。

由北向南形成3个各具特色的自然区。

北部是陕北黄土高原,中部是关中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南部是秦巴山区。

陕北黄土高源海拔800-1300米,约占全省总面积的45%。

关中平原西起宝鸡,东至潼关,平均海拔520米。

陕南秦巴山地包括秦岭、巴山和汉江谷地,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6%。

秦岭海拔1000-3000米。

巴山位于本省最南部,海拔1500-2000米。

目前探明储量的有91种。

储量居全国前10位的有58种;黄金储量居全国第五位,产量居第四位。

钼精矿产量居全国的1/2。

煤炭探明储量1618亿吨,是陕西第一大矿种。

正在开发的陕西北神府煤田,储量1340亿吨。

煤层厚、埋藏浅、易开采,是世界少有的优质动力煤田。

陕北世界级整装天然气田,已探明储量3500亿立方米。

秦岭以北属黄河水系,以南属长江水系。

黄河水系境内主要有渭河、泾河、洛河、无定河。

长江水系境内主要有汉江、丹江、嘉陵江。

汉江是全省最大的河流,年流量占全省总流量一半以上。

全省年泾流量426亿立方米,水利大典蕴藏量达1400多万千瓦。

陕西有野生脊椎动物750多种,其中珍稀动物79种,有国家重点保护类动物大熊猫、金丝猴、云豹等12种。

陕西森林面积593万公顷,主要分布在秦巴山区、关山、黄龙山和桥山,森林覆盖率28.8%。

有野生植物3300余种;珍稀植物37种;药用植物近800种。

丰富的沙棘、绞股蓝等保健药材资源极具开发价值。

生漆产量和质量居全国之冠。

红枣、核桃仁、桐油是传统的出口产品。

散布在陕西境内的72座帝王陵,成为再现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的佐证。

黄帝陵、兵马俑、法门寺、西安碑林、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古城墙等十大景观堪称"中国之最"。

秦始皇陵及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陕西自然灾难调查报告范文

陕西自然灾难调查报告范文

陕西自然灾难调查报告范文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自然灾害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一种重要挑战,对各个国家和地区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陕西省省情知识点总结

陕西省省情知识点总结

陕西省省情知识点总结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1. 地理位置- 陕西省位于中国内陆腹地,黄河中游。

- 东邻山西、河南,西连宁夏、甘肃,南接四川、重庆、湖北,北界内蒙古。

- 地理坐标为东经105°29′~111°15′,北纬31°42′~39°35′。

2. 行政区划- 陕西省下辖10个地级行政单位,包括9个地级市和1个示范区。

- 地级市包括:西安市、宝鸡市、咸阳市、渭南市、延安市、汉中市、榆林市、安康市、商洛市。

- 示范区为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二、自然资源1. 土地资源- 陕西省总面积约为205,800平方千米。

- 地形分为关中平原、陕北高原和陕南山地三部分。

2. 水资源- 主要河流有黄河、渭河、汉江等。

- 拥有大型水库如三门峡水库、安康水库等。

3. 矿产资源- 煤炭、石油、天然气、盐矿资源丰富。

- 拥有中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

三、人口与民族1. 人口-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陕西省总人口约为3800万。

- 人口构成以汉族为主,同时拥有多个少数民族。

2. 民族- 陕西省共有55个少数民族,包括回、藏、蒙、满等。

-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陕北和陕南地区。

四、经济概况1. 农业- 陕西省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省份,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等。

- 特色农产品有苹果、猕猴桃、红枣等。

2. 工业- 以能源化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 拥有一批大型国有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

3. 服务业- 旅游业发展迅速,拥有兵马俑、华山等著名景点。

- 金融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逐渐兴起。

五、文化教育1. 文化- 陕西省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 世界文化遗产有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大雁塔等。

2. 教育- 高等教育机构众多,包括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

- 基础教育体系完善,普及率高。

六、交通运输1. 公路- 高速公路网络发达,连接全省各地级市。

- 国道、省道贯穿全境,交通便捷。

西安市水资源情况

西安市水资源情况

西安市水资源情况1 自然与社会经济状况西安市是陕西省省会,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西安地处八百里秦川腹地,地质地貌有秦岭山区、骊山丘陵区、黄土台塬区及关中的渭河平原区,是陕西省粮、棉、油、瓜果、蔬菜生产的重要基地。

1.1自然地理概况1.1.1地理位置西安市位于关中平原腹地,八百里秦川中部的渭河两岸。

地理坐标北纬33°39′~34°45′,东经107°40′~109°49′,东西长204Km,南北最大宽约116Km,面积10108Km2。

地形南高北低,呈阶梯结构,从南向北依次排列着秦岭山地、黄土丘陵沟壑,黄土台塬、山前冲洪积扇,渭河及其支流冲击平原。

平原地区高程400m左右,黄土台塬区500~700m之间,浅山丘陵区500~1000m,秦岭中高山区800~3000m,秦岭山地是西安市水资源涵养区。

1.1.2气候概况西安市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全是多年平均气温为13.3℃,日照时数1684~2243h,平原区干旱指数为1.29~2,无霜期220d左右,最大冻土厚度为45cm。

西安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40.4mm,其中秦岭山区835.6mm,台塬区708.5mm,丘陵区700.1mm,平原区637.5mm,降水受地形影响明显,总趋势由北向南逐渐增加,最低值在渭北,关山站多年平均降水量515.7mm,最高值为秦岭山区960.3mm,相差近一倍。

降水量年内分布不均,多集中在7、8、9、10四个月,占全年总降水量60%以上,最高达77.1%。

蒸发量在地区分布上与降水量相反,变化趋势由北向南逐渐减少,平原区向山区递减。

1.1.3河流水系西安市区域地貌,98.43%的面积在黄河流域,1.57%面积在长江流域;西安市主要河流水系分布纵横交错,素有“八水绕长安”的美称。

市区东有灞河、浐河,南有潏河、滈河,西有皂河、沣河、涝河、黑河,北有渭河、泾河、石川河等,其中集水面积大于50Km2的河流40余条,大于1000Km2的河流有六条。

【航拍中国】地理知识点笔记汇总 第四集 陕西

【航拍中国】地理知识点笔记汇总  第四集 陕西

【航拍中国】地理知识点笔记汇总第四集陕西【航拍中国】地理知识点笔记汇总第四集陕西1. 介绍本集《航拍中国》将带您深入了解中国的陕西省,该省位于中国的西北部,是一个具有重要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地方。

以下是本集的地理知识点笔记。

2. 地理位置陕西省位于中国的西北部,东经105°29′-111°15′,北纬31°51′-39°35′之间,与山西、河南、湖北、四川、甘肃和宁夏等省份接壤。

陕西省的总面积约为20.6万平方公里。

3. 自然地理环境陕西省地势东高西低,大部分地区属于山地和丘陵地带。

陕西省境内拥有秦岭和黄土高原两大重要地理特征。

秦岭是中国著名的山脉,境内有许多著名的自然景观和生物资源。

黄土高原则是中国最大的黄土地貌区之一,在陕西省的南部地区占据主导地位。

4. 主要城市陕西省的主要城市包括西安、宝鸡、咸阳、渭南等。

其中,西安是陕西省的省会,也是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古都之一。

5. 名胜古迹陕西省拥有众多闻名于世的名胜古迹,其中最著名的是世界文化遗产——兵马俑和秦始皇陵。

此外,陕西省还有华山、大雁塔、西安城墙等著名景点,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6. 经济发展陕西省的经济以农业、工业和旅游业为主要支柱。

该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7. 总结陕西省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地方,拥有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景观和众多世界级的名胜古迹。

通过《航拍中国》的镜头,我们能更好地了解陕西的地理特征和发展状况。

以上是《航拍中国》地理知识点笔记关于陕西的汇总。

---> 注意:本文档所提供的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作为正式的地理学术资料使用。

安康市地理环境

安康市地理环境

安康市地理环境
安康市位于中国陕西省南部,是一个地处秦岭和汉水之间的特殊地理位置。

安康市地理环境独特,积极影响着当地的气候、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

自然气候
安康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山地地形使得气温和降水量在不同地区有明显差异,为当地植被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地形地貌
安康市地形复杂多样,主要有秦岭山脉和汉江流域。

秦岭横贯市境,山峦起伏,峡谷密布,是陕西省最重要的山脉之一。

汉江流域地势平坦,是当地主要的农业和工业基地。

自然资源
安康市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金、银、锌等,同时还拥有大片优质森林资源,是国家重要的森林资源保护区之一。

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生态环境
安康市生态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森林覆盖率高。

市内有多处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保护着丰富的植物和动物资源,为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提供了良好条件。

陕西省省情

陕西省省情

省情概况之陕西省基本情况一、位置面积,地形地貌与气候特征(1)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部的黄河中游,东隔黄河与山西相望,全省地域南北长、东西窄。

南北长约880公里,东西宽约160—490平方千米。

(2)陕西地势的总特点是南北高、中部低,同时,地势由西向东倾斜的特点也很明显。

北山和秦岭把陕西分为三大自然区域:北部黄土高原、中部关中平原,南部秦巴山地。

(3)陕北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兼具沙漠气候特征。

关中平原是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度适中。

陕南在维度上仍属北方,但是由于秦岭和汉中盆地的影响体现亚热带的气候风貌降水明显,温度叫同纬度地区相对偏高,冬季温暖湿润,有小江南之称、二、主要河流和主要山脉(1)主要河流:延河:渭河:北洛河:嘉陵江:汉江:丹江:(2)主要山脉:太白山:化龙山:首阳山:终南山:华山:白子山:巴山:子午岭:三、自然资源:(1)矿产资源较为丰富。

已发现拥有矿产130余种,探明储量的91种。

矿产535处,其中大型矿产地264处,探明储量居全国第1位的有锶、铼、不泥灰岩等9种,居2、3位的有汞、钼、天然气、煤等18种。

全部矿产潜在经济价值超过8.24万亿元,居全国第4位。

(2)能源资源:全省含煤面积5万多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1/4。

保有储一1619.6亿吨,居全国第3位。

主要集中于陕北、渭北,以低灰、低硫磷、高发热量为特色。

正在开发的神腐煤田探明储量1400亿吨,为世界七大煤田之一,其灰分仅8%,含硫0.5%,磷0.06-0.03%,发热量66900大卡/公斤,是世界上少有的优质动务煤、气化煤。

全省煤炭预测储量达一万亿吨。

天然气储量丰富,榆林地区的气田面积即达2000平方公里,已探明储量1700亿立方米,远景储量3.69万亿立方米以上。

陕北的石油探明储2.7亿吨,年开采、加工能力100万吨。

(3)有色金属:金堆城钼矿累计探明储量在全国名列第三,钼精矿产量占全国的一半,汞矿储量居全国第二,旬阳县有特大型汞锑矿床数处。

陕西省统计年鉴2020社会经济发展指标:自然状况及资源

陕西省统计年鉴2020社会经济发展指标:自然状况及资源
水资源重复 量
注:本表土地资源数据为2018 年数。 a) The data of land resources in this table are 2018.
Duplicated Measurement between Surface and Underground
113.76
Annual Average Sunshine Hours in the Whole Province (hour)
Annual Average Wind Speed in the Whole Province (m/s)
Annual Average Frost-free Period in the Whole Province (day)
Natural Resources
Land Resources
(万公顷) (万公顷) (万公顷) (万公顷) (万公顷) (万公顷) (万公顷) (万公顷)
Area of Cultivated Land
(10 000
hectares) Area of Plantation Land
(10 000
hectares) Area of Forestland
Surface Water
(100 million
Ground-Water
2019
20.56
700.0 12.7
1851.7 1.7 248
397.68 81.46
1116.36 286.75 83.34 26.35 30.75 33.54
887 43.06
20.56 13.33
7.23 495.32 469.71 139.37
(10 000
hectares) Area of Grassland

介绍陕西的轮廓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500字

介绍陕西的轮廓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500字

介绍陕西的轮廓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500字
陕西省自然地理概况
地形:
1.中国第二级阶梯。

总体特征南北高,中间低。

2.三个地貌区:陕北高原(45%)、关中平原(19%)陕南山地(36%)
3.气候:半干旱气候区(北);半湿润气候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4.植被:草原;森林草原;落叶阔叶林自然地理单元:黄土高原、关中平原、秦巴山地。

北部是黄土高原区,海拔900—1900米,总面积8.22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0%。

中部是关中平原区,海拔460-850米,总面积4.94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4%。

南部是秦巴山区,海拔1000—3000米,总面积7.4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6%。

在陕西境内有许多著名峰岭,如华山、太白山、终南山、骊山,作为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的秦岭山脉横贯全省东西。

陕西省,古称三秦大地,地处祖国大西北,为西北五省之第一大省。

陕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著名的景点有兵马俑、法门寺、大雁塔、华山、古汉台、黄帝陵、壶口瀑布等。

陕西八大怪是陕西人文所在,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

分别是面条像腰带、锅盔像锅盖、油泼辣子一道菜、凳子不坐蹲起来、帕帕头上戴、房子半边盖、碗盆分不开、秦腔吼起来。

陕西分布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陕西简介

陕西简介

2、陕西省的自然状况、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自然状况:陕西境内山原起伏,地形复杂。

基本特征是:南北高,中间低。

由北向南形成3个各具特色的自然区。

北部是陕北黄土高原,中部是关中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南部是秦巴山区。

陕北黄土高源海拔800-1300米,约占全省总面积的45%。

关中平原西起宝鸡,东至潼关,平均海拔520米。

陕南秦巴山地包括秦岭、巴山和汉江谷地,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6%。

秦岭海拔1000-3000米。

巴山位于本省最南部,海拔1500-2000米。

目前探明储量的有91种。

储量居全国前10位的有58种;黄金储量居全国第五位,产量居第四位。

钼精矿产量居全国的1/2。

煤炭探明储量1618亿吨,是陕西第一大矿种。

正在开发的陕西北神府煤田,储量1340亿吨。

煤层厚、埋藏浅、易开采,是世界少有的优质动力煤田。

陕北世界级整装天然气田,已探明储量3500亿立方米。

秦岭以北属黄河水系,以南属长江水系。

黄河水系境内主要有渭河、泾河、洛河、无定河。

长江水系境内主要有汉江、丹江、嘉陵江。

汉江是全省最大的河流,年流量占全省总流量一半以上。

全省年泾流量426亿立方米,水利大典蕴藏量达1400多万千瓦。

陕西有野生脊椎动物750多种,其中珍稀动物79种,有国家重点保护类动物大熊猫、金丝猴、云豹等12种。

陕西森林面积593万公顷,主要分布在秦巴山区、关山、黄龙山和桥山,森林覆盖率28.8%。

有野生植物3300余种;珍稀植物37种;药用植物近800种。

丰富的沙棘、绞股蓝等保健药材资源极具开发价值。

生漆产量和质量居全国之冠。

红枣、核桃仁、桐油是传统的出口产品。

散布在陕西境内的72座帝王陵,成为再现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的佐证。

黄帝陵、兵马俑、法门寺、西安碑林、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古城墙等十大景观堪称"中国之最"。

秦始皇陵及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陕西省土壤简介

陕西省土壤简介

陕西土壤1.概况陕西省简称陕或秦,又称三秦、古朴秦川,为中国西北一省级行政单位,省会古都西安,是中国经纬度基准点大地原点和北京时间国家授时中心所在地。

位于中国内陆腹地,横跨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中部,地理坐标处于东经105°29′~111°15′,北纬31°42′~39°35′之间,自然区划上因秦岭-淮河一线而横跨北方与南方。

总面积20.58万平方公里,人口3733万(2010年),下辖西安1副省级市、宝鸡等9地级市及1农业示范区。

东邻山西、河南,西连宁夏、甘肃,南抵四川、重庆、湖北,北接内蒙古,为连接中国东、中部地区和西北、西南的重要枢纽。

2.土壤分类及面积2.1分类原则:陕西省第二次土壤普查的土壤分类系统,是根据全国土壤分类原则及分类系统,结合陕西省土壤资源的实际状况和土壤分类的经验,在县、地两级土壤分类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评比、归并,汇总而成。

陕西省土壤分类遵循的原则如下:①土壤分类必须把成土条件、成土图1 陕西省土壤图过程和土壤属性结合起来,并以士壤自身性态为主要依据;②自然土壤与耕作土壤视为一个整体,纳入统一的分类系统中;③土壤分类要体现科学性,生产性和群众性。

2.2具体分类陕西省土壤分类是根据全国土壤分类系统进行的,全省共划分9个土纲,22个土类,49个亚类,134个土属,403个土种。

如图1、表1:表1 陕西省土壤土壤分类系统表3.土壤的基本性质3.1土壤的物理性质土壤的物理性质系指土壤中固体、液体,气体三相的状况和性质,其中包括土壤质地、结构、容重、孔隙、水分和热量等。

土壤物理性质的好坏,不仅对植物根系生长及植株发育而且对土壤的化学性质及生物特性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了解土壤的物理性质,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土壤管理及土壤改良,为作物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3.1.1土壤质地土壤质地是指土壤中不同大小的矿物质颗粒的相对比例或粗细状况。

土壤质地是土壤的一个稳定的自然属性,它决定着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特性,是影响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的一个重要因素。

陕西省的自然状况

陕西省的自然状况

陕西省的自然状况、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其他回答共1条陕西地处我国内陆腹地,是大西北的门户,具有承东启西、联结南北的区位优势。

面积20.58万平方公里,人口3748万,辖10个市和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106个县(市、区)。

全省地形南北狭长,由北至南分为三大自然区域:北部是黄土高原,约占全省面积的45%,人口的15%,畜牧业比较发达,能源资源富集;中部是关中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约占全省面积的19%,人口的60%,是主要的工农业生产和科研教育基地;南部是秦巴山区,约占全省面积的36%,人口的25%,水力、矿产和生物资源丰富,被誉为“生物基因库”。

一、陕西是一个资源丰富,科技实力强,工业基础雄厚,发展潜力巨大的省份陕西是资源大省。

全省矿产资源潜在经济价值42.61万亿元,约占全国矿产资源潜在总值的33%,居全国第一位。

在全国探明的主要矿产中,居前10位的我省有50多种。

特别是能源资源富集,煤炭储量1676亿吨,石油探明储量14亿吨,天然气预测储量6-8万亿立方米、探明储量1万多亿立方米。

神府煤田是世界上少有的低磷、低硫、低灰、高热量的优质环保动力煤田,陕北有条件成为我国本世纪现代化建设一个重要的能源接续地。

陕西横跨温带、暖温带、北亚热带三个气候和黄河、长江两大水系。

复杂多样的地形,差异明显的气候,形成种类繁多的生物资源,特别是陕南秦巴山区处于南北气候交汇带,生物多样性十分突出,被誉为中国植物资源的天然宝库,有野生种子植物3700余种,珍稀植物37种,药用植物近800种,大熊猫、金丝猴、朱缳等珍稀动物80种。

陕西还是我国中部和东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陕西的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对缓解黄河水土流失、保障南水北调水质安全意义十分重大。

陕西是中华民族文明和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是全国重要的历史文化中心。

曾长期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国历史上有13个王朝在陕西建都,历时1180年,留下了大量的、具有很高开发价值的文化资源。

陕西省生态环境调研报告

陕西省生态环境调研报告

陕西省生态环境调研报告陕西省生态环境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陕西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独特生态环境的省份。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陕西省的生态环境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为了更好地了解陕西省的生态环境现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生态环境调研。

二、调研内容1. 空气质量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陕西省的城市空气质量普遍较差。

尤其是主要城市,如西安市等,大气污染严重。

市区内部分地区的PM2.5浓度超标,对居民健康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2. 水资源陕西省位于我国内陆干旱地区,水资源相对紧缺。

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由于缺乏高效的水资源利用方式,农业用水浪费现象较为严重。

同时,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也对水资源的保护和污染防治提出了更高要求。

3. 生物多样性陕西省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但在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生物多样性遭受了一定的破坏。

部分濒危物种的数量逐渐减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了威胁。

4. 土壤污染由于长期的农业生产和工业活动,部分地区的土壤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特别是在一些工矿企业周边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象比较普遍。

三、问题分析1. 环保意识不足在农村地区,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由于环保意识的欠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缺乏重视。

造成了农村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加剧。

2. 发展模式问题部分地区的发展模式还停留在资源消耗型、污染排放型,对环境的破坏较为严重。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突出。

3. 监管不严格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部分企事业单位在环境监管方面存在问题,违规排污行为普遍存在,监管力度不够。

四、建议措施1.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通过加大对农村地区的环保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引导他们采取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

2. 调整产业结构陕西省应逐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3. 加强环境监管力度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企事业单位的环境监管,建立健全环境违法行为的惩罚机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监管和处罚力度。

西安市水资源情况

西安市水资源情况

1 自然与社会经济状况西安市是陕西省省会,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西安地处八百里秦川腹地,地质地貌有秦岭山区、骊山丘陵区、黄土台塬区及关中的渭河平原区,是陕西省粮、棉、油、瓜果、蔬菜生产的重要基地。

1.1自然地理概况1.1.1地理位置西安市位于关中平原腹地,八百里秦川中部的渭河两岸。

地理坐标北纬33°39′~34°45′,东经107°40′~109°49′,东西长204Km,南北最大宽约116Km,面积10108Km2。

地形南高北低,呈阶梯结构,从南向北依次排列着秦岭山地、黄土丘陵沟壑,黄土台塬、山前冲洪积扇,渭河及其支流冲击平原。

平原地区高程400m左右,黄土台塬区500~700m之间,浅山丘陵区500~1000m,秦岭中高山区800~3000m,秦岭山地是西安市水资源涵养区。

1.1.2气候概况西安市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全是多年平均气温为13.3℃,日照时数1684~2243h,平原区干旱指数为1.29~2,无霜期220d左右,最大冻土厚度为45cm。

西安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40.4mm,其中秦岭山区835.6mm,台塬区708.5mm,丘陵区700.1mm,平原区637.5mm,降水受地形影响明显,总趋势由北向南逐渐增加,最低值在渭北,关山站多年平均降水量515.7mm,最高值为秦岭山区960.3mm,相差近一倍。

降水量年内分布不均,多集中在7、8、9、10四个月,占全年总降水量60%以上,最高达77.1%。

蒸发量在地区分布上与降水量相反,变化趋势由北向南逐渐减少,平原区向山区递减。

1.1.3河流水系西安市区域地貌,98.43%的面积在黄河流域,1.57%面积在长江流域;西安市主要河流水系分布纵横交错,素有“八水绕长安”的美称。

市区东有灞河、浐河,南有潏河、滈河,西有皂河、沣河、涝河、黑河,北有渭河、泾河、石川河等,其中集水面积大于50Km2的河流40余条,大于1000Km2的河流有六条。

陕西省省情

陕西省省情

陕西省省情.txt37真诚是美酒,年份越久越醇香浓烈;真诚是焰火,在高处绽放才愈显美丽;真诚是鲜花,送之于人,手有余香。

陕西省省情一、概述陕西省简称“陕”,位于祖国中部,地处东经105°29′~115°15′,北纬31°42′~39°35′之间,属内陆省份,东西最宽500公里,南北长约870公里,呈现南北较长,东西较窄的形状。

陕西省东隔黄河与山西省为邻,西边与甘肃省接壤,东南及南边与河南、湖北、四川等相接,北部、西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毗连。

陕西是我国东部和西北、西南地区联系的交通要地。

二、自然地理陕西历史悠久,陕西大地古老而神秘,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中国的大地原点就在境内泾阳县。

全省纵跨黄河、长江两大水系黄河支流泾河、渭河在在此注入黄河,中国铁路大动脉陇海线横穿中部,是“新亚欧大陆桥”亚洲段的中心和进入中国大西北的门户,周边与山西、河南、湖北、四川、重庆、甘肃、宁夏、内蒙古8个省、市、区接壤,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之便。

总面积20.58万平方公里,辖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汉中、延安、榆林、安康、商洛10个省辖市和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107个县(含3个县级市、23个市辖区),人口3735.05万,汉族居多,少数民族有回、满、蒙等。

陕西南北狭长,从北向南形成三个各具特色的自然区:陕北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是国家重要的能源接续地,开发和转化潜力巨大;关中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素以风雅和谐富庶著称于世;陕南秦巴山地山青水秀,聚南国之神韵。

境内气候差异很大,由北向南渐次过度为温带、暖温带和北亚热带。

年平均降水量576.9毫米,年平均气温13.0℃,无霜期218天左右。

复杂多样的气候特点和地形地貌,孕育出万千物种和世间珍奇,堪称自然博物馆。

陕西地势的总特点是南北高,中部低。

同时,地势由西向东倾斜的特点也很明显。

北山和秦岭把陕西分为三大自然区域:北部是陕北高原,中部是关中平原,南部是秦巴山地。

陕西省行政区划简图

陕西省行政区划简图
陕西省行政区划简图
汇报人:
202X-12-24
CONTENTS
• 陕西省概述 • 陕西省行政区划 • 陕西省地理特征 • 陕西省自然资源 • 陕西省经济状况
01
陕西省概述
地理位置
位于中国西北部,东邻山 西、河南,南接四川、甘 肃,西毗宁夏、青海,北 靠内蒙古。
总面积21万平方千米,居 中国第13位。
02
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资 源。
03
陕西省地理特征
地形地貌
陕北高原
黄土高原的一部分,地势较高,沟壑纵横 。
关中平原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是陕西省主要的农 业区。
陕南山地
以秦岭、大巴山为代表,地势起伏较大, 森林覆盖率高。
气候条件
温带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多风 ,夏季炎热潮湿,秋季凉 爽宜人,冬季寒冷干燥。
陕西省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土地面积
陕西省土地总面积约为20.58万 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约为 431.39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
积的20.97%。
土地利用类型
陕西省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包括 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和其他 类型土地。其中,耕地面积较大 ,主要分布在关中平原和渭北旱
塬地区。
土地质量
陕西省的土地质量总体较高,土 壤肥力适中,适宜多种农作物生 长。然而,部分地区存在土地盐 碱化、水土流失等问题,需要采
水资源利用
陕西省的水资源利用以农业灌溉为主,同时也在工业、城市供水、发电 等方面得到应用。然而,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部分地区存在水资 源短缺和水旱灾害等问题。
矿产资源
矿产种类
陕西省的矿产资源种类较为丰富,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铜矿、铝土矿、 金矿和盐矿等。其中,煤炭和石油是陕西省的优势矿产资源。

陕西地貌特征分析报告

陕西地貌特征分析报告

陕西地貌特征分析报告一、引言陕西,位于中国西北部,拥有丰富的地形地貌和自然景观。

这个省份拥有广阔的黄土高原,连绵的山峦,深邃的峡谷,以及壮观的喀斯特地貌。

这些地形特点形成了陕西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地理环境,影响了当地的气候、农业、生态以及人类活动。

本报告将对陕西的地貌特征进行详细分析。

二、地貌类型1、黄土高原:陕西的黄土高原是黄土覆盖最广的地区之一,地势高亢,沟壑纵横。

黄土高原的形成是由于长时间的侵蚀作用和风化作用,使其形成了独特的地貌特征。

然而,水土流失问题在这些地区仍然严峻。

2、秦岭山脉:秦岭山脉贯穿陕西,形成了天然的南北分界线。

秦岭山脉的山势雄伟,生物多样性丰富,对于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3、陕南盆地:陕南盆地以汉中平原为中心,周围环绕着秦岭和大巴山。

这里的地貌特征是丘陵和平原交错,河流密布,是陕西的重要粮食产区。

4、陕北高原:陕北高原的地势北高南低,地表崎岖,黄土层深厚。

这里的水土流失问题较为严重,但近年来通过生态治理,情况有所改善。

三、地貌形成原因陕西的地貌形成主要受到地质构造、气候和外力作用的影响。

地质构造是地貌形成的基础,秦岭和陕北高原的隆起是由地质构造运动引起的。

气候对地貌的影响表现在温度、降雨和风力的差异上,这些因素导致了土壤和植被的不同分布。

外力作用包括侵蚀、风化和沉积等,这些因素长期作用于地质构造,形成了各种地貌特征。

四、地貌对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陕西的地貌特征对环境和人类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黄土高原和陕北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影响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

秦岭山脉和陕南盆地的地形地貌为农业、交通和旅游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陕西的地貌特征还影响了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

五、结论陕西的地貌特征具有多样性,包括黄土高原、秦岭山脉、陕南盆地和陕北高原等。

这些地貌类型受到地质构造、气候和外力作用的综合影响。

陕西的地貌特征对环境和人类活动具有重要影响,既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

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充分考虑地貌特征的影响,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和生态保护策略,实现可持续发展。

《陕西省水土保持区划》

《陕西省水土保持区划》

《陕西省水土保持区划》陕西省位于我国内陆腹地,地处黄河中游,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多样。

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水土流失问题较为突出。

为了有效地进行水土保持工作,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区划至关重要。

一、陕西省的自然地理概况陕西省南北狭长,跨越多个气候带。

北部为陕北高原,属于温带半干旱气候,年降水量相对较少,风沙较大。

中部是关中平原,气候较为温和,降水适中。

南部为秦巴山区,属于亚热带气候,降水充沛,地形起伏较大。

全省地形复杂,从北到南依次有黄土高原、渭河平原、秦岭山脉、汉中盆地和大巴山区等。

土壤类型多样,包括黄土、褐土、棕壤等。

植被分布也因气候和地形的差异而有所不同,陕北以草原和荒漠植被为主,关中平原多为农田植被,陕南山区则以森林植被为主。

二、水土流失的现状及特点陕西省的水土流失问题较为严重,尤其是陕北地区。

由于长期的过度开垦、放牧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加上黄土本身的疏松特性和降水集中等因素,导致大量的土壤被侵蚀。

陕北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主要表现为水蚀和风蚀并存,沟壑纵横,土地贫瘠。

坡面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被带入黄河,对黄河下游的生态和防洪造成了巨大压力。

关中平原地区由于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活动对土地的扰动,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问题。

陕南秦巴山区,虽然植被覆盖率相对较高,但由于地形陡峭,降水丰富,暴雨时容易发生山洪和泥石流,造成水土流失。

三、水土保持区划的原则和依据水土保持区划应遵循综合性、主导性、区域相似性和区域差异性等原则。

综合考虑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土壤类型、植被覆盖、土地利用、水土流失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

以地貌类型作为一级区划的主要依据,因为地貌决定了水热条件的再分配和土壤侵蚀的基本特征。

在二级区划中,重点考虑土壤类型、植被状况和水土流失强度等因素。

三级区划则充分考虑土地利用现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水土保持措施的特点。

四、陕西省水土保持区划的具体划分根据上述原则和依据,将陕西省划分为以下几个水土保持分区:1、陕北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区这一区域包括榆林市和延安市的大部分地区。

陕北自然环境

陕北自然环境

陕北的自然条件与环境一、自然条件陕北既是一个自然区域概念又是一个文化区域概念,大致包括我国陕西省延安市中北部和榆林市的行政区域范围,北陲广阔沙漠,南邻山峁沟壑。

陕北地区处于我国黄土高原向内蒙荒漠草原过渡的边缘地带,另外该区域也是黄土高原地质结构最为典型丰富、地貌形态最为复杂的地带。

陕北黄土高原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北部年均降水量仅有350-600m m。

大陆性特征明显,冬春季受极地干冷气团控制,寒冷干燥多风沙;夏秋季受西太平洋副带高压影响,炎热干旱,偶发暴雨。

气温年较差、月较差、日较均差大,素有“早着棉袄午披纱”之说。

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为一起伏不平的支离破碎的高原。

黄土高原几乎全境都被黄土所覆盖,地形多为黄土丘陵。

千百年来受地势变化和水热条件的影响,黄土质地疏松。

黄土高原面积广阔,垂直节理发育良好,孕育生长出窑洞这一土生建筑。

[1]作为一种历史的延续显现出极为丰富和多彩多姿的美。

传统民俗和建筑是人与地理环境相协调的典范。

历史沉淀了伟大精神也留下了宝贵的建筑艺术。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自然环境差异明显,千百年来各地人民总结经验、因地制宜创造形态迥异的建筑风格。

作为我国黄土高原原始生态建筑之一的陕北窑洞,一开始就表现出一种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和天人相用的传统生态思想。

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建筑与自然的结合,在人与自然的密切接触与亲和相用,“用天材,就地利,顺应自然,为我所用。

陕北地区的年降水量大约为350-600mm。

陕北与关中土地面积占全省的2/3,而水资源加起来还不足全省的30%,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下水贫乏。

本区水资源人均占有量是808.3m3,分别为全省和全国的69.3%,35.8%,亩均水资源量为34m3,分别为全省和全国的25%、17.4%。

[3]全年降水不平衡,集中于夏季,质地疏松的黄土经过暴雨的冲刷而千沟万壑。

面对地无三尺平的客观礼貌情况,陕北人民因地制宜创造了窑洞这一新型的建筑模式。

汉中市资源调查报告

汉中市资源调查报告

汉中市资源调查报告汉中市位于中国西部,是陕西省的一个地级市。

这个城市被山脉环绕,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水、森林、矿产等等。

为了更好地了解汉中市的资源状况,我们进行了一项资源调查,并制作了一份详细的报告。

一、水资源汉中市位于秦岭山脉的南部,有着丰富的水资源。

市内有很多河流和湖泊,其中最著名的是乾陵水库。

这个水库的总库容是14.4亿立方米,可以为城市提供大量的饮用水和灌溉用水。

此外,汉中市还有一些自然泉水资源。

其中最著名的是南郑温泉,这个温泉含有丰富的矿物质,被认为可以治疗一些皮肤病和风湿病。

二、森林资源汉中市是一个山区城市,有着广阔的森林资源。

根据我们的调查,汉中市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52.6%。

这些森林为当地居民提供了重要的木材资源,并且对环境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矿产资源汉中市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铁矿、锰矿、石灰石、石墨、金、银等等。

其中最主要的矿产是铁矿,市内有大片的矿床分布在秦岭山脉的南部。

这些矿产资源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四、农业资源汉中市有着广阔的农业资源,被称为“关中粮仓”。

市内的农业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大豆为主,此外还有烟草、蔬菜等农作物。

汉中市也是著名的苹果产区,每年产量达几十万吨。

五、旅游资源汉中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有着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址,包括陕西省唯一的一处世界文化遗产——秦岭南麓运河遗址。

此外,汉中市还有南泥湾、乐山大佛、石门栈道等著名风景区。

这些旅游资源为当地的旅游业和相关产业带来了重要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汉中市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农业资源和旅游资源。

这些资源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同时,我们也应该重视对这些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让这个城市的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的自然状况、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其他回答共1条陕西地处我国内陆腹地,是大西北的门户,具有承东启西、联结南北的区位优势。

面积20.58万平方公里,人口3748万,辖10个市和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106个县(市、区)。

全省地形南北狭长,由北至南分为三大自然区域:北部是黄土高原,约占全省面积的45%,人口的15%,畜牧业比较发达,能源资源富集;中部是关中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约占全省面积的19%,人口的60%,是主要的工农业生产和科研教育基地;南部是秦巴山区,约占全省面积的36%,人口的25%,水力、矿产和生物资源丰富,被誉为“生物基因库”。

一、陕西是一个资源丰富,科技实力强,工业基础雄厚,发展潜力巨大的省份陕西是资源大省。

全省矿产资源潜在经济价值42.61万亿元,约占全国矿产资源潜在总值的33%,居全国第一位。

在全国探明的主要矿产中,居前10位的我省有50多种。

特别是能源资源富集,煤炭储量1676亿吨,石油探明储量14亿吨,天然气预测储量6-8万亿立方米、探明储量1万多亿立方米。

神府煤田是世界上少有的低磷、低硫、低灰、高热量的优质环保动力煤田,陕北有条件成为我国本世纪现代化建设一个重要的能源接续地。

陕西横跨温带、暖温带、北亚热带三个气候和黄河、长江两大水系。

复杂多样的地形,差异明显的气候,形成种类繁多的生物资源,特别是陕南秦巴山区处于南北气候交汇带,生物多样性十分突出,被誉为中国植物资源的天然宝库,有野生种子植物3700余种,珍稀植物37种,药用植物近800种,大熊猫、金丝猴、朱缳等珍稀动物80种。

陕西还是我国中部和东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陕西的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对缓解黄河水土流失、保障南水北调水质安全意义十分重大。

陕西是中华民族文明和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是全国重要的历史文化中心。

曾长期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国历史上有13个王朝在陕西建都,历时1180年,留下了大量的、具有很高开发价值的文化资源。

在近代史上,陕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在陕北领导中国革命历时13个春秋,革命圣地延安保存着一批革命旧址。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使陕西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境内地上地下文物遗存极为丰富,全省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0个,占全国的十分之一。

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秦兵马俑、唯一珍藏佛祖指骨舍利的法门寺、西安古城墙等驰名中外。

陕北黄土高原、陕南山水风情令人神往,西岳华山、壶口瀑布、秦岭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自然景观独具特色。

陕西是科教强省。

科教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是我国航空、航天、机械、电子、农业等领域重要的科研和生产基地,也是全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基地。

全省有专业技术人员110万人,两院院士49人。

有各类科研院所1061个,其中设立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1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个。

全省共有普通高等院校76所,有8所高校已进入国家“211”工程,3所高校进入国家“985”工程。

以西安、宝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骨干的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已经形成,西安高新区是中国首批向亚太经合组织开放的科技工业园区,杨凌示范区是国家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均跻身于国家重点支持的五大高新区之列。

陕西是实力雄厚的老工业基地。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政府把陕西作为重点建设区域,进行了大规模投入。

“一五”、“二五”和“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先后在陕西摆布了一批大型骨干项目,全国156项重点建设项目有24项在陕西落成,占15.4%,居全国第二位,从而奠定了陕西制造业和军事工业的基础,并确立了国民经济的框架和产业结构。

通过几十年的建设,陕西已经形成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军工企业规模居全国第一。

新型电子元器件、通信及网络设备、计算机软件、数字化家电等研制能力在全国具有优势。

机械装备产业承办全国电力建设1/3的高压输变电设备制造;具有技术先进的重型汽车变速器和驱动桥等关键零部件及总成生产能力,是我国重要的机床工具加工生产基地。

工程机械在推土机、液压挖掘机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研制能力和竞争优势。

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具有全国唯一的集飞机设计研究、生产制造、试飞鉴定、教学为一体的航空产业体系,拥有占全国航空工业1/3的人员和1/2的总资产,科研生产能力强,产业配套齐全,综合实力在国内航空工业中优势明显,具有国内发展民用飞机最好的研制条件。

二、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陕西出现了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一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十五”期间全省生产总值保持了11.6%的增长速度。

2007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5369.85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地方财政收入474.5亿元,加上上划中央税收收入共891.6亿元,增长27.8%。

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企业利润大幅度增长。

全省经济发展已进入快车道,正处在上升阶段。

二是以公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十五”期间全省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98亿元,是“九五”的2.4倍。

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2064公里,以西安为中心连接周边省份主要城市的“一日交通圈”初步形成。

全省铁路营业里程达到3750公里,“两纵五横四个枢纽”骨架网正在建设形成中。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开辟了通往国内外70多个城市的130多条航线,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航空枢纽。

全省发电装机总容量和输变电能力既可满足省内需求,又能向中国华北、西北其他省区输送。

陕西通信网络的装备水平、技术层次已与世界接轨,基本建成了以光缆为主,数字微波、卫星通信为辅的大容量、高速率的通信传输网,综合通信网已覆盖全省所有县市。

城市污水、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设施日臻完善,70%以上的大中城市实现了城市气化,城市空气质量不断提高。

随着黑河引水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的建成,西安等主要城市和重点投资地区的供水有了可靠保障。

三是以退耕还林还草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明显。

陕西一直在为改善生态环境而不懈努力,近年陆续启动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到去年底,全省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和荒山改造3209.5万亩,位居全国前列,全省森林覆盖率增加到37.26%,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状况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

四是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特色经济发展势头较好。

高新技术产业、果业、畜牧业、旅游业、国防科技工业和能源化工工业等六个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以西安、宝鸡、杨凌三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国家级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龙头的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迅速崛起,连续几年技工贸总收入增长速度超过20%。

果树种植面积已达1327万亩,其中苹果727万亩,总产量居全国第一,果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畜牧业发展方兴未艾,鲜奶产量居全国第6位。

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了全省服务业快速发展。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三个转化”势头良好,一大批产业化项目陆续开工建设。

五是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

国企改革进一步深化,所有制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非公有制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由2000年的31%提高到45.6%,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不断增强。

大力推进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和内资的总量大幅增长,外向型经济格局正在形成。

三、发展前景展望本世纪头20年,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省委省政府制定了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西部强省的宏伟蓝图。

“十一五”期间,陕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l.7万亿元,利用外资超过100亿美元,其中吸收外商直接投资80亿美元;进出口总额超过300亿美元。

到2012年生产总值达到9000亿元以上,到2020年生产总值超过20000亿元。

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调控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完成4000亿元。

为了实现发展目标,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中率先发展,陕北跨越发展,陕南突破发展”的要求,继续大力实施“六个战略”,即项目带动、工业强省、科教兴陕、人才强省、城镇化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加快“四大基地”建设。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陕西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规律,按照分类指导、重点突破的原则,提出了在全省三大区域建设四大基地的区域经济布局。

四大基地建设即“陕北煤油气、关中高科技、陕南中草药、渭北优质果”。

具体讲,就是以“一线两带”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建设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陕北能源化工基地、陕南现代中药(绿色产业)产业基地和渭北绿色果品基地,实现全省三大区域优势互补,携手并进,协调发展,夯实陕西经济全面振兴的根基。

陕西省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综合指标指标计算单位2006年2007年绝对值增长% 绝对值增长%一、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亿元亿元亿元亿元亿元亿元4523.74488.482440.52094.021594.7612138 12.87.414.314.512.412.4 5369.85594.692916.9725991858.1914350 14.46.7171813.114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亿元亿元2610.22394.86 31.732.1 3641.88535.32 39.535.6三、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亿元亿元696.77821.55 31.728.6 891.61050.71 27.827.5四、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9268 12 10763 16.1五、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元2260 10 2645 17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1522 15.1 1800.91 18.3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1.8 1.8 105.1 5.1八、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进口总额亿美元亿美元亿美元53.636.317.3 17.11815.3 68.8846.7222.16 28.528.728.1九、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9.25 47.2 11.95 29.2十、国际旅游人数国际旅游收入国内旅游人数国内旅游收入万人亿美元万人亿元106.115.106950378 14.314.316.0619.5 123.136.128015458 16.020.015.321.2十一、人口自然增长率‰ 4.04 4.05十二、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城镇登记失业率万人% 26.524 28.154.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