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口服药物的分类使用及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口服降糖药物的分类与服用方法

口服降糖类药有很多种。目前,临床常用的品种按功能或作用可以分为促胰岛素分泌剂、促进葡萄糖在周围组织细胞的代谢剂、抑制小肠吸收葡萄糖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与生物利用度的胰岛素增敏剂共4大类。由于作用原理、起效时间、代谢途径与需要与食物进行配合的时机不同,其服用方法大致如下:

(1)促胰岛素分泌剂

促胰岛素分泌类降糖药,包括磺脲与非磺脲两类。其中,磺脲类代表药物有:优降糖、糖适平、达美康、美吡达、瑞易宁、亚莫利等。非磺脲类代表药物目前仅有瑞格列奈与那格列耐。它们共同的主要作用就是能够刺激胰岛ß细胞分泌胰岛素,从而降低血糖。但就是,如果用量不当或不能与饮食所摄入的碳水化合物相配合,则可以引起低血糖。由于它们进入人体后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刺激胰岛ß细胞从而产生胰岛素。因此,其最佳服的药时间为餐前30分钟。各个成员之间的主要区别主要在于作用的强弱、时间的长短。成员之间不宜联合使用。

在发展顺序方面:甲磺丁脲( tolbutamide )、氯磺丙脲( chlorpropamide )就是第一代磺脲类代表药;格列苯脲( glibenclamide )、格列奇特( gliclazide )、格列吡嗪( glipizide )、格列喹酮( gliquidone )就是第二代磺脲类代表药;第三代磺脲类代表药目前只有格列美脲

( glimepiride 。非磺脲类降糖药就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促胰岛素分泌药。

在作用特点方面:糖适平、美比哒、瑞易宁(控释格列吡嗪)等作用时间较短,主要用于控制餐后血糖;优降糖、达美康、格列美脲等作用时间较长,可同时用于控制餐后与空腹血糖。

(2)促进葡萄糖在周围组织细胞的代谢剂

本类药物不像磺脲类有一个庞大的“家族”,目前仅有双胍类一族,且只有苯乙双胍(降糖灵)二甲双胍(降糖片)两兄弟。其中,前者由于容易引起乳酸性酸中毒,因而在某些国家已被禁用,我国目前也较少使用,需要时应比较慎重,剂量以较小为佳。后者目前较常用,但由于不同国家或不同厂家生产产品商品名不同,而又有美迪康、迪化糖锭、格华止等名称。它们共同的作用就是增加外周组织(如肌肉等)对葡萄糖的利用,同时减少肝糖元的生成,使血糖降低。因不刺激胰岛素分泌,故对于血糖正常者比较安全,因此有人称它们为抗高血糖药,特别适用于肥胖或超重的病人使用。由于它们都带有酸性,可以刺激胃肠道,故最好在餐后才30分钟或进餐结束时服用。

(3)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目前此类药物主要有三个成员。即:阿卡波糖(拜唐苹)、伏格利波糖(倍欣)与米格列醇。主要作用就是阻止a-葡萄糖苷酶与多糖类物质的结合,以减少与降低食物中的淀粉等多糖类物质被分解、消化与吸收的量及速度,从而改善或降低餐后血糖。对餐后血糖控制不好的病人效果明显。但就是,其方法也就是以损失碳水化合物(糖)在肠道被消化吸收的生物利用度为代价而实现的,同时还会对于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其它营养素的吸收形成影响。因此,长期应用易致营养不良或营养素控制失控。另外,相当一部分的患者还会因淀粉等多糖类物质不能被充分分解与消化,而引起腹胀、腹泻、肠鸣音亢进、大便次数过多等药物不良的副作用。

其正确的服用方法就是在进餐时与第一口饭同服。如果与在餐后或餐前过早服用,其作用要大打折扣。

(4)胰岛素增敏剂

代表药物有罗格列酮与匹格列酮。作用原理就是通过促进胰岛素介导而提高葡萄糖的利用率,同时增强胰岛素作用、抑制肝糖原生成。由于减轻了胰岛素的抵抗,因此可在降糖的同时,不同程度的改善血脂与血压。副作用有:与磺脲类及胰岛素合用,可出现低血糖、部分患者的体重增加、可加重水肿、可引起贫血与红细胞减少等。

临床使用,单独或联合其它类降糖要均可,一般应在餐前服用。

2、口服降糖类药物须注意的事项

口服降糖药就是治疗糖尿病的主力军,主要应用于2型糖尿病,部分品种也可应用于1型糖尿病。条件或前提就是:单纯饮食控制与运动治疗不能很好的控制血糖,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分泌的问题:

(1)降糖类药物仅仅能够帮助患者改善或调节血糖,但并不能代替饮食中的营养素发挥其特定的作用。因此,药物应用必须饮食调节相配合,才能达到控制或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目的。即:

患者所摄入的热能或其它营养素既必须满足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又能够通过药物的作用将血糖控制在安全的范围之内;

(2)降糖类药物大部分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且必须与饮食进行特定的配合,因此在患者没有掌握其应用规律、要求与相应的控制指标之前,应在医生的指导与监控下使用;

(3)2型糖尿病就是一种慢性疾病,目前认为尚不可治愈,因此需终身治疗,长期坚持非常关键;

(4)降糖类药物均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与量效性,漏服或改变剂量均可导致血糖波动;

(5)服用降糖类药的糖尿病患者,需定期血糖检查或进行必要的血糖监测,以了解与评价药物作用,并为调整用药剂量或更换药物品种等提供依据。其中,开始服用、更换药物或调整剂量需进行早、中、晚餐的餐前与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效果稳定或控制后,至少1个月需检查一次餐前或餐后血糖,以了解与评价其稳定性;(6)口服降糖类药物最常见的副反应就是低血糖,一旦出现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应及时寻找原因、进行处理或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国外资料报告,在使用磺脲类降糖药的前6个月,至少发生过一次低血糖,发生频率约20%。降糖类药物的其它副作用主要为胃肠道反应、皮肤反应、血清细胞学改变、肝、肾损害等。因此,定期检查肝肾功能也被认为非常必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