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有哪些

合集下载

历史人物四字词语

历史人物四字词语

历史人物四字词语以下是一些与历史人物相关的四字词语:1. 相煎何急:源自曹丕和曹植,形容关系紧张,互相迫害。

2. 神机妙算:形容善于谋划和决策,能够预见未来。

3. 笔下生花:源自李白,形容文笔优美,创作力强。

4. 胯下之辱:源自韩信,形容曾经遭受屈辱,后成功逆袭。

5. 家徒四壁:源自司马相如,形容家庭贫困,一无所有。

6. 焚书坑儒:源自秦始皇,形容摧残文化,钳制思想。

7. 囊萤映雪:源自车胤和孙康,形容勤学苦读,奋发向上。

8. 赔了夫人又折兵:源自周瑜,形容不但没有得到好处,反而遭受了重大损失。

9. 路人皆知:源自司马昭,形容事情的真相已经显而易见。

10.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源自项庄和刘邦,形容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别有用心。

11. 东施效颦:源自东施,形容盲目模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

12. 老骥伏枥:源自曹操,形容有雄心壮志的人,到了晚年仍然心怀壮志。

13. 有勇无谋:源自吕布,形容只有勇气而缺乏谋略。

14. 阮囊羞涩:源自阮孚,形容经济拮据,手头拮据。

15. 枕戈待旦:源自刘琨,形容随时准备战斗,毫不松懈。

16. 奇货可居:源自吕不韦,形容囤积珍贵物品或人才,等待时机出售或使用。

17. 拔山盖世:源自项羽,形容力大无比,气势磅礴。

18. 侧目而视:源自苏秦,形容对某人或某事表示轻蔑或不屑。

19. 庖丁解牛:源自庖丁,形容对事物了解透彻,处理问题得心应手。

20. 近水楼台先得月:源自苏麟,形容占据有利位置或条件的人更容易获得机会或好处。

21. 凿壁偷光:源自匡衡,形容勤奋好学,不畏困难。

22. 刮目相看:源自吕蒙,形容对某人或某事有了新的认识或评价。

23. 围魏救赵:源自孙膑,形容采取间接方法解决直接问题。

24. 一诺千金:源自季布,形容言出必行,守信用。

和古代人物有关的成语

和古代人物有关的成语

和古代名人有关的成语一、凿壁偷光历史人物是匡衡。

1、凿壁偷光【záo bì tōu guāng】该成语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

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学习的事情。

2、出自《西京杂记》。

3、【成语故事】西汉时期,有个农民的孩子名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

于是他在农忙季节就给富人家里打工,不要工钱,只求别人借书给他看。

他一天到晚都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休息时,才有时间看书。

常常一本书要十天半个月才能够读完。

匡衡很着急,他心想:白天我在地里干活,没有时间看书,我应该多利用晚上的时间看书。

可是家里穷,买不起点灯的油。

这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诵白天读过的书。

突然看到墙壁上有亮光。

他起床查看,原来是墙壁裂了缝,邻居家的灯光从裂缝透了过来。

匡衡想了想,招来一把小刀,把裂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

他就凑着透过来的灯光看书。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学习的。

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了西汉时期著名的大学者。

二、悬梁刺股的主人公是孙敬和苏秦。

1、悬梁刺股【xuán liáng cì gǔ】比喻废寝忘食地刻苦学习。

2、出自《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汉书》和《战国策·秦策一》。

3、【成语故事】这则成语以孙敬“头悬梁”和苏秦“锥刺股”的故事。

东汉时期,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

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

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

读书时间长,劳累了也不休息。

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

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另一头系在头发上。

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这就是孙敬悬梁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

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

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20个

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20个

与历史⼈物有关的成语20个 中国⽂化源远流长,博⼤精深,成语即是我国⽂化遗产中的⼀颗璀璨的明珠。

其中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下⾯是⼩编给⼤家收集的20个与历史⼈物有关的成语,希望⼤家能够喜欢。

与历史⼈物有关的成语20个 1.⼀⿎作⽓ [释义]⼀⿎:第⼀次击⿎;作:振作;⽓:⼠⽓。

作战时第⼀次敲⿎可以⿎起战⼠的锐⽓。

⽐喻趁劲⾜时⼀下⼦把事情完成。

[语出]《左传•庄公⼗年》:“夫战;勇⽓也;⼀⿎作⽓;再⽽衰;三⽽竭。

” [辨形]作;不能写作“做”。

[近义]⼀⽓呵成、趁热打铁。

[反义]⼀败如⽔⼀败涂地偃旗息⿎。

[⽤法]含褒义。

⼀般作谓语、定语。

[成语故事] 春秋时,齐国发兵攻打鲁国(两国都在今⼭东省境)。

当时齐国强⼤,鲁国弱⼩,双⽅实⼒悬殊。

可是结果鲁国却以弱胜强,把齐军打得⼤败。

据《左传》载,这次鲁国的胜利,与曹刿的精明策划有很⼤关系。

曹刿既⾮武将,也⾮⽂⾂,但深通兵法。

他得悉齐国发兵来犯,鲁庄公准备抵抗,便主动要求⾯见庄公。

他的亲友邻⼈劝他:“国家⼤事,⾃有那些天天吃⾁的⼤官管着,你何必瞎操⼼?”曹刿说:“那些⼤官⽬光短浅,不会有深谋远见。

” 曹刿见了庄公,⾸先提出:取信于民,是战前重要的政治准备,也是获胜的保证。

并要求作战时允许他⼀起去,于是庄公便叫他同车出发。

在长勺的地⽅,齐、鲁两军相遇。

双⽅列成阵势,战⽃即将开始。

只见齐军⼤擂战⿎,准备进兵。

庄公也准备擂⿎迎击。

曹刿阻⽌道:“等⼀等。

”齐军见鲁军没有反应,⼜擂了⼀通⿎。

这样齐军擂⿎三通,鲁军总是按兵不动。

直到齐军三通⿎罢,曹刿才说:“现在可以进兵了!”鲁军战⿎⼀响,下令冲杀,⼠兵们⼀声呐喊,直扑敌阵,猛不可当。

齐军⼤败,狼狈⽽逃。

庄公正想下令追击,曹刿却⼜阻⽌,并下车细看地⾯齐军兵车轮迹,⼜攀上车前横⽊,注意暸望敌军退⾛的情形,然后说:“现在可以追击了!”庄公当即下令追击。

鲁军乘胜前进,把齐军全部赶出国境。

这次获胜,鲁庄公却不明由曹刿为什么这样指挥。

出自历史人物故事的四字词语

出自历史人物故事的四字词语

出自历史人物故事的四字词语
1. 卧薪尝胆: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讲述的是春秋时期越国君主勾践在被吴国打败后,为了复国而刻苦自励、发愤图强的故事。

2. 围魏救赵: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是指战国时期齐国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

3. 负荆请罪: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廉颇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的故事,后用来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给予自己严厉责罚。

4. 完璧归赵:同样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邯郸,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

5. 指鹿为马:源自《史记·秦始皇本纪》,相传赵高试图要谋权篡位,为了试探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顺从他的意愿,特地呈上一只鹿给秦二世,并说这是马。

后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这些四字词语都源于历史人物的故事,通过简洁明了的表述,传递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一直被人们广泛应用和传承。

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典故详解100个,替孩子收藏!

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典故详解100个,替孩子收藏!

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典故详解100个,替孩子收藏!一鼓作气、东山再起、孺子可教、老当益壮、纸上谈兵......生活里、学习中我们经常会引用到成语,这些成语的正确含义和对应的历史名人你是否都知道呢?1.背水一战(韩信)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

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2.完璧归赵(蔺相如)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

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3.负荆请罪(廉颇)负:背着;荆:荆条。

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

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4.望梅止渴(曹操)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

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5.四面楚歌(项羽)楚汉交战时,项羽的军队驻扎在垓下,兵少粮尽,被汉军和诸侯的军队层层包围起来,夜间听到汉军四面都唱楚歌。

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6.破釜沉舟(项羽)项羽与秦兵打仗,领兵过河后就把锅打破,把船凿沉,表示不胜利不生还。

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7.卧薪尝胆(勾践)薪:柴草。

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

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8.纸上谈兵(赵括)在纸面上谈论打仗。

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9.横行无忌(郭圯)横行:指行动蛮横;无忌:无所顾忌。

指倚仗暴力,毫无顾忌地干坏事。

10.三顾茅庐(刘备)顾:拜访;茅庐:草屋。

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

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11.东窗事发(秦桧)传说宋代秦桧曾与妻子在自己家的东窗下定计杀害了岳飞,后来秦桧得病而死。

他妻子请方士做法事,方士看见秦桧在阴间身戴铁枷受苦。

比喻阴谋已败露。

12.如鱼得水(刘备)像鱼得到水一样。

比喻得到跟自己最相投合的人或最合适的环境。

也比喻有所依靠。

13.退避三舍 (重耳)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

主动退让九十里。

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14.初出茅庐(诸葛亮)茅庐:草房。

原比喻新露头脚。

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

缺乏经验。

15.图穷匕见(荆轲)图:地图;穷:尽;见:现。

关于历史人物的历史故事成语大全

关于历史人物的历史故事成语大全

关于历史人物的历史故事成语大全成语有很多都来自于历史故事当中的名人名物,古人为了记忆这些历史事件,成语的诞生便更方面学习这些知识,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关于历史人物的历史故事成语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关于历史人物的历史故事成语大全1、先秦:助纣为虐(商纣王)不耻下问(孔子)围魏救赵(孙膑)讳疾忌医(蔡桓公)退避三舍(重耳)卧薪尝胆(勾践)完璧归赵(蔺相如)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鸣惊人(齐威王)毛遂自荐(毛遂)脱颖而出(毛遂)奇货可居(吕不韦)千金买骨(郭隗)一鼓作气(曹刿)一字千金(吕不韦)惊弓之鸟(孙更赢)杀妻求将(吴起)有眼不识泰山(鲁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仲) 悬梁刺股(苏秦、孙敬)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2、秦汉:焚书坑儒(秦始皇)图穷匕见(荆轲)指鹿为马(赵高)一饭千金(韩信)暗渡陈仓(韩信)背水一战(韩信)多多益善(韩信)约法三章(刘邦)运筹帷幄(张良)孺子可教(张良)四面楚歌(项羽)十面埋伏(项羽)破釜沉舟(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金屋藏娇(刘彻)九牛一毛(司马迁)投笔从戎(班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班超) 马革裹尸(马援)老当益壮(马援)手不释卷(刘秀)得陇望蜀(刘秀)百闻不如一见(赵充)3、三国:三顾茅庐(刘备)如鱼得水(刘备)鞠躬尽瘁(诸葛亮)初出茅庐(诸葛亮)锦囊妙计(诸葛亮)七擒七纵(诸葛亮)神机妙算(诸葛亮)单刀赴会(关羽)过关斩将(关羽)封金挂印(关羽)宝刀不老(黄忠)一身是胆(赵云)才高八斗(曹植)七步成诗(曹植)煮豆燃萁(曹植)望梅止渴(曹操)乐不思蜀(刘禅)刮目相看(吕蒙)言过其实(马谡)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 4、晋至南北朝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草木皆兵(苻坚)画龙点睛(张僧繇)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狗尾续貂(司马伦)凿壁偷光(匡衡)5、唐宋黄袍加身(赵匡胤)请君入瓮(周兴)妙笔生花(李白)雪中送炭(宋太宗)呕心沥血(李贺) 东窗事发(秦桧) 小心翼翼(贾黄中) 江郎才尽(江淹) 名落孙山(孙山) 胸有成竹(文与可) 精忠报国(岳飞) 程门立雪(杨时)。

80个与历史人物相关的成语

80个与历史人物相关的成语

这80个与历史人物相关的成语,你都知道吗?1、一鼓作气(曹刿)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释义: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

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2、一字千金(吕不韦)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

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3、一字之师(郑谷)出自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

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

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4、一饭千金(韩信)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释义: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5、东山再起(谢安)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

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6、图穷匕见(荆轲)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

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释义: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7、纸上谈兵(赵括)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

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

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

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8、负荆请罪(廉颇)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释义: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

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9、卧薪尝胆(勾践)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与历史人物相关的成语

与历史人物相关的成语

与历史人物相关的成语1.程门立雪--杨时【释义】旧指学生恭敬受教。

比喻尊师。

【语出】《宋史•道学传二•杨时》:“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

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2.司空见惯--刘禹锡【释义】司空:古代官名;见惯:常见而习惯了。

原指司空看惯了某事以为平淡,后比喻常见之事,不足为奇。

【语出】唐•孟棨《本事诗•情感》:“刘于席上赋诗,曰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3.妙笔生花--李白【释义】比喻写作能力大有进步。

也形容文章写得很出色。

【语出】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4.力透纸背--颜真卿【释义】力:笔力。

透:穿过。

形容书法遒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的背面。

也比喻文学作品立意深刻或刻画人物极有功力。

【语出】清•赵翼《瓯北诗话》:“(陆游诗)意在笔先;力透纸背。

”5.赤膊上阵--许褚【释义】赤膊:光着上身,指不穿盔甲;阵:泛指战场。

原指不穿盔甲,裸露上身,上阵作战。

形容作战勇敢,全力以赴地进行战斗。

后比喻没有准备或毫无掩饰的从事。

也作“赤体上阵”。

【语出】明•罗贯中《三国演义》:“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下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

”6.马革裹尸--马援【释义】革:皮,皮革;裹:包。

用马皮将尸体包起来。

形容英雄战死杀场的决心和无畏气概。

【语出】宋•辛弃疾《满江红》:“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忤休重说。

”7.黄袍加身--赵匡胤【释义】黄色的龙袍穿到身上。

指被拥立为帝王。

【语出】清•钱彩《说岳全传》:“自从陈桥兵变;黄袍加体;即位以来;称为真龙天子。

”8.洛阳纸贵--左思【释义】因为抢着抄写左思的《三都赋》,以致洛阳的纸价高起来了。

形容写文章、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

【语出】《晋书•左思传》:“(左思造《三都赋》成)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9.背水一战--韩信【释义】背:背向;水:指江河;背水:背后是水;表示没有退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人物和成语有哪些
7、纸上谈兵(赵括) 8、负荆请罪(廉颇) 9、卧薪尝胆(勾践)
10、接竿而起(陈胜、吴广) 11、三顾茅庐(刘备) 12、孺子可教(张良) 14、老当益壮(马援) 15、投笔从戎(班超)
17、暗渡陈仓(刘邦) 18、嗟来之食(黔敖) 26、口蜜腹剑(李林甫) 27 、风声鹤唳(苻坚) 29、破釜沉舟(项羽) 30、东窗事发(秦桧) 32、司空见惯(刘禹锡) 33、梦笔生花(李白)
34、力透纸背(颜真卿) 35、成竹在胸(文与可,即文同) 36、赤膊上阵(许褚) 37、马革裹尸(马援) 38、黄袍加身(赵匡胤) 39、洛阳纸贵(左思) 40、背水一战(韩信 ) 41、闻鸡起舞(祖逖) 42、初出茅庐(诸葛亮)
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 战国: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 退避三舍(重耳) 毛遂自荐(毛遂) 负荆请罪(廉颇) 纸上谈兵(赵括) 一鼓作气(曹刿) 千金买骨(郭隗) 讳疾忌医(蔡桓公) 卧薪尝胆(勾践) 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秦 : 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 焚书坑儒(秦始皇) 穷图匕见(荆轲) 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汉 :一饭千金(韩信) 四面楚歌(项羽)
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三国: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 煮豆燃萁(曹植) 刮目相看(吕蒙) 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
1、 一鼓作气(曹刿)
2、一字千金(吕不韦)
3、一字之师(郑谷)
4、一饭千金(韩信)
5、东山再起(谢安)
6、图穷匕见(荆轲) 13、四面楚歌(项羽) 16、暴殄天物(商纣王) 19、怒发冲冠(蔺相如) 22、墨守成规(墨子) 20、手不释卷(刘秀、 23、病入膏肓(蔡桓公) 吕蒙) 21、韦编三绝(孔子) 24、鸡犬升天(刘安) 25、高山流水(俞伯牙) 28、泰山北斗(韩愈)
31、程门立雪(杨时)
43、完璧归赵(蔺相如) 46、指鹿为马(赵高) 49、讳疾忌医(蔡桓公) 52、望梅止渴(曹操) 55、请君入瓮(周兴) 44、退避三舍(重耳) 47、画龙点睛(张僧繇) 50、多多益善(韩信) 53、鞠躬尽瘁(诸葛亮) 56、举一反三(孔子) 45、乐不思蜀(刘禅) 48、入木三分(王羲之) 51、秋毫无犯(岑彭) 54、约法三章(刘邦)
57、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58、八斗之才(曹植) 59、陆海潘江(陆机、潘岳) 60、举案齐眉(孟光、梁鸿) 约法三章(刘邦) 背水一战(韩信) 手不释卷(刘秀) 暗渡陈仓(韩信) 投笔从戎(班超) 多多益善(韩信) 孺子可教(张良) 破釜沉舟(项羽) 金屋藏娇(刘彻) 十面埋伏(项羽) 马革裹尸(马援) 老当益壮
(马援)
鞠躬尽瘁一诸曷兄
庐一诸曷兄
锦囊妙计诸曷冗
虎踞龙盘一诸曷兄植
如鱼侍水一刘备与诸曷冗
二顾茅庐一刘备
陈相因一司马迁
髀肉复生一刘备
得陇望蜀一一岑彭身是胆
一赵N
指鹿为马一赵高
完璧归赵一蔺相如薪尝胆
一勾践
负荆请罪一廉颇
兔死狗烹一勾践如嚼鸡肋
一杨修
不学无术霍光
七步之才一曹植
曾参杀人曾参
闻鸡起舞一祖
一子千金吕不韦
人为镜一李世民
忐在四方一毛遂
怒发冲冠一蔺相如守陈规
一墨翟
双管齐下一张B
目不窥园一董仲舒梁刺股
一苏秦、孙敬
背水一战一韩信
乐不思蜀一刘禅叹为观止一季札围魏救赵一孙
不知所云一诸葛亮初出茅
集思广益一诸葛亮望才占八斗一曹
后患无穷一刘备陈
超群绝伦一关羽一
图穷匕见一荆轲卧
坚壁清野一荀或
逖江郎才尽一江淹
洛阳纸贵一左思以
囊萤照读一车胤墨
磨杵成针一李白悬
膑凿壁偷光一匡衡
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
晋: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
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草木皆兵(苻坚)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南北朝: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
宋: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
胸有成竹(文与可)
刮目相看—吕 蒙
投笔从戎—班 超 出人头地—苏 轼 白驹过隙—宋太祖 车载斗量—赵咨 大器晚成—崔琰 庸人自扰—陆象先 怒发冲冠-- 蔺 相如 一饭千金 -- 韩信 赤膊上阵 -- 许褚 旁若无人 -- 荆轲 鸡犬升天 -- 刘安 大义灭亲 -- 卫大夫石 偃旗息鼓 -- 赵云 梦笔 生
花 -- 纪 少瑜 司空见惯 -- 刘禹锡 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 高山流水 -- 俞伯牙与钟子期
破釜沉舟—项 羽 木粪土—孔 子 相煎何急—曹 植 终不渝—魏 征 老马识途—管 仲 别三日—吕 蒙 方寸已乱—徐 庶 再起—谢 安 势如破竹—杜预 神速—郭嘉 出言不逊—张郃 相看—吕蒙 吴下阿蒙—吕蒙 渴-- 曹操 暴殄天物 -- 商 王 手不释卷 -- 吕蒙 孺 子 可 教 -- 张 良 纸上谈兵 -- 赵括 背 水 一 战 -- 韩 信 破釜沉舟 -- 项羽 宝刀未老 -- 黄忠 狡兔三窟 -- 冯煖 病入膏肓 -- 景公 投笔从戎 -- 班超
三令五申 -- 孙武
竹在胸 -- 苏轼 东山再起 -- 谢安 闻鸡起舞 -- 祖逖 风 声 鹤唳 -- 苻 坚 力透纸背 -- 颜真卿 泰山北斗 -- 韩愈 程门立雪 -- 杨时 三寸不烂之舌—毛遂 人又折兵—周 瑜
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
黄袍加身—赵匡胤 朽
Yj~* y[z 7^/-
子 始
紫气东来—老
脱颖而出—毛 遂

下笔成章—曹 植
东山
断头将军—严颜
兵贵
负重致远—庞统
刮目
讳疾忌医—蔡桓公
望梅止
暗渡陈 仓 -- 韩 信
嗟来之食-- 黔 敖 韦
编三绝-- 孔 子 墨 守
成规 -- 墨 翟 乐 不
思蜀 -- 刘 禅
东窗事发 -- 岳飞 成
入木三分 -- 王羲之 口蜜 腹剑 -- 李林 甫 黄袍加身 -- 赵匡胤
赔了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