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推进学校教育管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推进学校教育管理暑期放假时间,我静下心来,脚踏实地地学习了教育管理的一些书籍,并写下了一些心得。通过新一轮的教育教学管理新理念的学习与反思,我的大脑又一次的受到了洗礼,并对一些新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为今后的教育教学管理奠定了更扎实的基础。“振兴民族的素质在于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下面就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推进学校教育管理谈谈我粗浅的看法。

一、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导和学校管理的主体。要办好一所学校,脱离了教师,或者教师的作用发挥得不够,那是不堪设想的。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尊重教师、依靠教师,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呢?

(一)要信任教师。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自身价值受到承认和信任,这个人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力可以发挥到90 %。反之,则只能发挥到20 %~30 %。信任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也是学校管理的前提。信任教师是以“教师为本” 的人本管理思想的激励机制中的首选。社会心理学分析表明,社会成员都有归属心理,而教师自尊自重的心理更为强烈,他们更希望自己的工作表现能得到学校领导的承认、信任。一旦教师的信任感得到满足,就会激发出高涨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这种激励作用是无法用金钱买到的。所以,学校管理要尊重教师和信任教师,相信教师的觉悟,相信教师的能力,相信教师从本质上都是希望做好本职工作的。信任教师要求在工作中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用其所长,避其所短”,一旦使用,充分信任。学校领导对那些目前工作能力还差一些、工作效果不太理想的教师不但要信任,而且在给予信任的基础上还要给他一些好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建议。

(二)要民主治校。民主治校就是要让教师参与学校重大决策及各项管理、监督工作,提高管理透明度,从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通过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激发他们主人翁意识和工作责任感,达到有效的激励目的。首先,健全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为教职工全面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学校重大决策、实施监督和保障教职工的合法权益,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其次,设立教师合理化建议制度,鼓励教师就学校的发展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发表意见,提出合理化建议,一经采纳即给予奖励。这样,可以充分发掘教职工的个人潜力,发挥其聪明才智;同时,提高教师对自身地位及存在价值的认识,从而增强其自尊心与自信心,获得其实现自我需要的满足。再次,实行校务公开制度,把学校发展规划、人事变动、招生政策、收费标准、财务状况及其他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都在校务公开栏上公布;同时,成立教职工参加的校务监督小组,对学校的工作进行定期检查,从而使教职工获得安全感和对学校的信任感,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中去。

二、把教育专业自主权回归教师。一位教师曾经给一家教育报社写信,反映他们疲于应付上级

的各种检查,实在苦不堪言。这些主要包括:

(一)合格校验收:要求学校备有安全教育制度、工作制度、教导教研制度、学习制度、考勤制度、办学规划、会议记录、三结合教育记录、家访记录、各科教学计划等。

(二)工作总结:每学期结束,要求学校交工作总结、教研总结、安全教育总结、德育工作总结、少先队工作总结等。

(三)对口检查:上级教育部门十几人明确分工,抓继续教育的组织教师星期天学习;抓电脑培训的组织人员轮训;抓绿化的提出“绿化是当务之急”,实行一票否决;抓安全教育的提出“安全是头等大事,重中之重”;抓教学改革的要教师拿出教改论文、实验课教案、制作的教具等;抓教学质量的向毕业班下达升学指标。此外,还有听课记录、教研笔记、教学日志等常规要求。应该说,这位教师反映的情况有相当的普遍性。频繁的教育检查、评比,至今仍是不少地方教育管理的基本模式。这种管理模式虽然使教育教学工作显得规范、有序,但也削弱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自从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著名报告《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教育工作应视为专门职业” 以来,教师职业专业化的理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教育政策制定者们基于这样一种假设来看待这一问题,即提高教师教学的质量,激励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并非仅靠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改善教学工作条件就可以解决,必须从教师这个职业的特点出发,尊重教师的职业特性,为教师创设一种有利于其专业发展的环境,这样,教师才能迅速成长起来,才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工作情绪。

三、满足教师的正当需要。总的来说,教师有两类需要,即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前者是基本的,后者是重要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展的需要的迫切性。教师工作具有主体性、示范性,这一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具有发展的迫切性,教师工作所凭借的手段主要是“人”,是教师自身,是凝结在教师身上的知识、才能、思想品德等个人素质。从某种程度上说,学校的教育教学就是教师个人素质转移到学生身上,从而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为了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自己施教的领域里保持一定的优势。

(二)创造、成就需要的强烈性。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创造性以及教师所具有的较高的文化素质等特点,决定了教师具有强烈的创造、成就需要。由于教师工作目标的全面性、工作对象的多样性以及工作过程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又由于教师的工作性质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有着强烈的成就需要。

(三)自尊需要的重要性。任何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赏识和承认。教师由于其知识水平、文化素质较高,加之学生、家长和社会对其工作的重视,以及社会对教师为人师表的要求,决定了他们更加关注自身的自尊需要,要求社会和他人尊重自己,特别是尊重自己的劳动。

(四)物质需要的必要性。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物质需要或生理需要是人的最基本的需

要,在人类各种需要中具有较强的优势。满足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基本需要的衣、食、住、行,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无可非议的客观动力。为此,管理中施行的合理的报酬,适当的奖金,适时提级加薪等物质奖励,都是管理中不可忽视的“杠杆” 。根据各学校背景和特色,建立合适有效的激励机制,并形成合理的学校文化,就一定可以激发出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学校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四、满足教师对信息的需求。在当今社会,信息作为一种资源,也被认为是一种生产力。作为教师,也急切需要及时、大量摄取各种新信息和知识,不然就会退化、衰弱。因此,学校要为教师进行有计划地提供进修学习、校际交流、考察学习等,以满足教师对信息资源的需求。

五、优化环境,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教师的劳动是一种艰苦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需要有一个安静、整洁、优雅的教学工作环境,包括良好的自然物理环境以及良好的福利设施和文化娱乐设施等。良好的教学工作环境的提供,可以防止和消除教师产生不满情绪,增强工作的动力。作为一名学校管理工作者,在新旧观念冲突中,要尽快转变观念,更新思维模式,不断端正管理观、教师观,改进作风,提高领导素养,使绝大多数教师在学校感到有奔头,在精神上有满足感,在心态上有平衡感,在职称上和成就上有希望感,从而使广大教师处于一种稳定、向上的心理及精神状态,产生不断持续进取的内驱力。

综上所述,在21世纪的伟大时代里,作为一个学校管理者在新旧观念冲突中,更要尽快完成观念转变,思维方法的转换,不断端正管理观、教师观,使绝大多数教师在学校里感到有奔头,在精神上有满足感,在心态上有平衡感,在成就上有希望感。从而使学校的各项事业都能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