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钱币史
中国古钱币发展史
![中国古钱币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fba7a9c333687e21ae45a969.png)
中国古钱币发展史古钱币简介:中国古代钱币萌芽于夏代,起源于殷商,发展于东周,统一于赢秦,历经了四千多年的漫长历史,创造了七十多项世界之最。
不仅如此,中国钱币系统之完整,门类之丰富,脉络之清闲,内涵之博大,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
中国古钱币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千百年来一直为人称道,并由此产生了颇具中国特色的的钱币之学。
中国还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铸币的国家,距今三千年前殷商晚期墓葬出土了不少“无文铜贝”,为最原始的金属货币。
至西周晚期除贝币外还流通一些无一定形状的散铜块、铜渣、铜锭等金属称量货币。
中国古钱数量之大,品类之盛,分布之广,为世界所罕见。
不仅揭示了中国社会三千年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变迁,而且对周边许多国家和民族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是从另一个层面写就的中国古代历史。
青铜之光---原始钱币【约前21世纪前770年】大约在三、四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用天然的海贝充当商品交换中的媒介--货币。
商周是贝币使用的鼎盛时期,所以,贝也就自然成为人们衡量财富的象征。
贝币作为我国最早的货币形式之一,今天仍然留有明显的遗迹。
在我们使用的汉字中,贵、贱、财、货、买、卖等与财富价值交换有关的文字上,依然与贝有着密切的联系。
随着商品交换的频繁,天然海贝经常供不应求,于是便产生了石贝、玉贝、骨贝等代用品。
贝币书写了中国古钱币历史的开端,而石贝和铜贝的出现更标志着当时商业的逐渐发达和对冶炼技术的掌握。
殷商晚期以海贝为形式的青铜铸贝出现了,1971年,出土于山西保德商墓中的这枚保德铜贝,完全算得上是中国铜铸币之鼻祖,也是人类最早发现的金属铸币。
异彩纷呈---先秦【前770年-221年】春秋战国时期,商品交换的繁荣使得金属铸币被推上了中国货币史的前台,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当时的货币也逐渐形成了各有特色的流通领域和货币体系,在中原地区,由农具铲的演变在货币上出现了空首布,也称铲布。
在南方的楚国,一种铸成椭圆形的蚁鼻钱应运而生,这种又称为鬼脸钱的货币,形状酷似贝币,应该是铜贝的高级形式。
中国钱币发展历史演变
![中国钱币发展历史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dd449caa915f804d2a16c10c.png)
中国钱币发展史(带图解说)先秦钱币(一) 先秦时期经济在我国夏商西周奴隶社会时期,经济以农业为主,土地归天子所有。
夏朝时,农业知识就比原始社会有所提高,发明了节气和干支记日法,商朝时,农业生产已不是石头制品,而是金属工具,今河南境内曾出土有商代铜铲等物。
西周时,已实行井田制度,天子每年都要让一万人到公田服役,每家出一人到公田耕作,不到公田耕作的,就要纳税,农业生产工具方面主要是铜制农器。
从这时起,畜牧业已与农业分开,在夏朝遗址中发现有大量的猪、狗、牛、马等兽骨,可以想见当时的畜牧业在生产中已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夏朝和西周时畜牧业已发展到较高的阶段,传到后世的家畜,在当时就已经全有了。
遗址中发现的家畜多达数百头。
手工业已逐渐发达,大批的奴隶被送入手工作坊,分门别类,进行手工生产,当时比较重要的是青铜业制作。
那时的商业也开始兴起,东面沿海和新疆青海等地的玉,已被当作贵重物品贩卖了。
在西周时已准许人们到远方贩卖货物,并有一部分人靠经商谋生。
当时商人的地位也已提高,可分享regime,经济文化交流已日渐繁荣起来。
到了春秋时期农业进一步发展,齐国实行了“相地衰征”的土地制度,实行了“均地分民”与“民民分货”,的政策,极大的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大大提高了。
这时的手工业也得到了发展,一切器物都变得精巧玲珑、体积轻便,形制新颖了。
随着农业生产的提高,中下等贵族和自由农民竞相开垦荒地,私田不断增加,生产率高于奴隶主的公田。
由于生产工具和技术的进步,以及交通的发展,使商业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郑国的商人可到楚买丝,到周卖皮革等等。
到了战国时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景象。
随着人口的大量增加,农业、手工业都有相当大的发展,商业也更加兴盛,官府商业和私人商业都得到了发展,《周易》上说“日中作市,召集天下人民,即天下的货物,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指的就是当时典型的集市商业。
总之先秦时期的经济发展有了飞速的提高,较远古时代大为进步,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之间交易的需要,各种形式的货币也就出现了。
中国钱币博物馆参观心得
![中国钱币博物馆参观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f3bc3fdf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51.png)
中国钱币博物馆参观心得1. 哇塞,去中国钱币博物馆参观真的太震撼了!一进去就好像进入了一个钱币的奇妙世界,那些古老的钱币不就像时间的使者吗?我看到先秦的贝币,就仿佛看到了古人拿着它进行交易的场景。
在那里,每一枚钱币都有自己的故事,你难道不想去听听它们的故事吗?2. 走进中国钱币博物馆,我简直像个好奇宝宝!看到那些精美的金银币,哎呀呀,那光泽简直晃眼呀!就好像它们在骄傲地展示自己的魅力。
和朋友一起参观时,我不停地惊叹,朋友都笑我像个孩子,可这真的太让人兴奋了呀!难道你不会被它们吸引吗?3. 在中国钱币博物馆里,我感觉自己像在穿越时空!那些不同朝代的钱币,不就是历史的见证者吗?从铜钱到纸币,这变化多神奇呀!我跟旁边的参观者还讨论了起来,大家都对这些钱币充满了好奇和热爱,你难道不想加入我们一起探讨吗?4. 哇,中国钱币博物馆真的让我大开眼界!那些珍稀的钱币就像宝藏一样等着我们去发掘。
我看到一枚特别的钱币时,心里就想,这得经历多少岁月的沉淀呀!就好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
在那里,每一步都能有新发现,你不想去体验一下这种惊喜吗?5. 去中国钱币博物馆参观,那感觉真的太独特了!那些造型各异的钱币不就像一个个小精灵吗?它们的存在让整个博物馆都充满了生机。
我仔细观察着每一枚,仿佛能听到它们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你难道不好奇它们会说些什么吗?6. 在中国钱币博物馆的时光真的太有趣了!我看到一枚古老的钱币,哎呀,那模样真可爱,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孩子。
和同行的人一起分享着发现的喜悦,大家都笑得特别开心,这里真的是个神奇的地方,你还不来感受一下吗?7. 哇哦,中国钱币博物馆真的太棒了!那些精美的铸币工艺,不就像艺术品一样吗?让我惊叹不已。
我一边走一边想,古人可真厉害呀!和旁边的工作人员交流时,他也给我讲了很多有趣的故事,你不想听听这些故事吗?8. 走进中国钱币博物馆,我仿佛置身于一个钱币的海洋!每一枚都那么引人注目,就像星星在闪耀。
国博 全部讲解词
![国博 全部讲解词](https://img.taocdn.com/s3/m/a41a7850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5a.png)
国博全部讲解词
国博讲解词
尊敬的各位游客,欢迎来到中国国家博物馆。
我是你们的讲解员,今天我们将一同领略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感受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创造力。
首先,请跟随我来到“中国古代瓷器艺术展厅”。
这里汇聚了中国历代瓷器的精华,展示了从青瓷到白瓷,再到彩瓷的工艺发展历程。
你们看到的这一件件瓷器,不仅代表了当时的工艺水平,也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色。
接下来,我们将前往“中国古代玉器艺术展厅”。
玉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被视为吉祥、富贵、平安的象征。
这里的玉器,无论是小巧的佩饰,还是庄重的摆件,都凝聚了古代工匠们的精湛技艺和无限创意。
现在我们来到了“中国古代钱币展厅”。
钱币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时代变迁的见证。
从最早的贝币,到后来的铜钱、银锭,再到纸币,每一枚钱币都承载着一段历史故事。
紧接着,我们将进入“中国古代书画展厅”。
这里收藏了中国历代书画名家的作品,从晋代的王羲之、唐代的李白、宋代的苏轼,到明代的文徵明、清代的郑板桥等,他们的作品无不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最后,我们将参观“中国古代甲骨文展厅”。
甲骨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汉字的起源。
通过这些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我们可以一窥古代先民的生活面貌和思想观念。
在今天的参观中,我们走过了中国历史的多个重要篇章。
希望各位能从中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激发起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热爱与敬意。
谢谢大家!。
《中国古代钱币发展》PPT课件
![《中国古代钱币发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c1152b890c69ec3d4bb756f.png)
•
汉朝古币
唐朝古币
• 唐代开元通宝货币。钱币在唐代始有“通宝”,开创了新纪元,在钱 币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唐初沿 开元通宝用隋五铢,轻小淆杂。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为整治混乱的币制,废隋钱,效仿 西汉五铢的严格规范,开铸“开元通宝”,取代社会上遗存的五铢。 最初的“开元通宝”由书法家欧阳询题写,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圆钱, 规定每十文重一两,每一文的重量称为一钱,而一千文则重六斤四两 。从此,中国的币制正式脱离以重量为名的铢两体系而发展为通宝币 制,成为唐以后历朝的铸币标准,沿袭近1300年。
秦朝古币
秦朝(公元前221—前206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政 权,它是在战国时期秦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灭掉关东六国中的最后一个国家——齐国,而完成 了统一大业。秦朝建立以后,推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嬴政 确定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为皇帝,废谥法,以世计,自称始皇。国家一切政务皆取决于皇帝 ,取消分封制度,推行郡县制,分全国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 从中央到地方的重要官吏均由皇帝任免。统一法律、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秦半两这种方孔钱,是秦始皇削平战国诸侯以后,为了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结束紊乱的 币制,而统一施行的钱币。这种外圆内方的钱,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从而也就奠定了我国 历朝铜钱的基本形式。这种半两钱重为古代的十二铢,古代以十黍为絫,十絫为铢,二十 四铢为一两。其实,它的重量没有那么准确。虽说货币由王室专铸,但往往随时而变,轻 重无常,大小不一。如严格要求,许多半两钱是不够标准的。可见秦始皇颁布的度量衡, 一时尚难以统一实施。史书记载,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项梁,就曾自铸秦半两大钱。秦始 皇时半两钱直径为2.5-2.8厘米,重3-6克。但留传下来的实物直径也有大于4厘米的,最大 的为6.8厘米,后者有人认为是假钱,有人认为是样钱。
中国古代的货币演变过程
![中国古代的货币演变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3263745a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c6.png)
中国古代的货币演变过程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使用货币的历史长达五千年之久。
中国古代货币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五次重大的演变:1、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
贝是我国最早的货币,商朝以贝作为货币。
在中国的汉字中,凡与价值有关的字,大都从“贝”。
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需求量越来越大,海贝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商朝人们开始用铜仿制海贝。
铜币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一次重大演变。
随着人工铸币的大量使用,海贝这种自然货币便慢慢退出了中国的货币舞台。
2、由杂乱形状向统一形状的演变。
从商朝铜币出现后到战国时期,我国的货币形状很多。
战国时期不仅各国自铸货币,而且在一个诸侯国内的各个地区也都自铸货币。
以赵国的铲币、齐国的刀币、秦国的圆形方孔钱、楚国的蚁鼻钱较著名。
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于公元前二一○年颁布了中国最早的货币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
货币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一次重大演变。
秦半两钱确定下来的这种圆形方孔的形制,一直沿续到民国初期。
3、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
汉初,听任郡国自由铸钱,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文帝时“除盗铸钱令,使民放铸”,于是“盗铸如云而起”。
这既造成了货币的混乱,又使富商大贾操纵铸币权,富比天子。
公元前113年,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五铢钱成为当时唯一合法货币。
从此确定了由中央政府对钱币铸造、发行的统一管理,这是中国古代货币史上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一次重大演变。
此后,历代铸币皆由中央直接经管。
铸币权收归中央,对稳定各朝的政局和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4、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
秦汉以来所铸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重量,如“半两”、“五铢”等等(二十四铢为一两)。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李渊决心改革币制,废轻重不一的历代古钱,取“开辟新纪元”之意,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
难忘的国博之旅
![难忘的国博之旅](https://img.taocdn.com/s3/m/429c7879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15.png)
难忘的国博之旅
2023年9月16日,我和妈妈有幸参观了中国国家博物馆。
国博你肯定听说过,它的全称“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数量143万余件,涵盖古代文物,近现当代文物,艺术品等多种门类,真是琳琅满目,文物多的让人数也数不过来。
进入中国国家博物馆,我就被两旁的青花瓷深深震撼了,摆放青花瓷的展柜,整整齐齐排列着许多青花瓷瓶。
它们有的凤舞龙飞,有的花草飘香,有的山清水秀,这些青花瓷真是越看越美,越看越喜欢。
我认为最有看头的还是负一层“古代中国展厅”,总面积约17000平方米,是整个博物馆最大的展厅,其中耳熟能详的有代表富贵之色的金缕玉衣;被誉为中华第一龙的红山玉龙;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四羊方尊;还有国之重器的后母戊鼎。
每件文物的人气都不小,尤其后母戊鼎更是里三层外三层,被人们团团围住,不愧是至今为止发现的最大青铜鼎。
我们逛完“古代中国展厅”后,开始参观其他展厅。
其他展厅虽然没“古代中国展厅”大,但值得欣赏的东西却一点也不少,比如“镜里千秋”,介绍的是古代铜镜文化;“科技的力量”,介绍的是从古至今,无论哪个时代,哪个国家,都离不开科技的发展;“中国古代钱币展”介绍的是钱币的发展与文化;还有“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介绍的是中国古代服装的秀丽璀璨。
中国国家博物馆展现了中国自古文化的博大精深,艺术的辉煌,历史的悠久。
这次国博之旅,真是让我终身难忘。
钱币博物馆日记
![钱币博物馆日记](https://img.taocdn.com/s3/m/7f193d8c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4e.png)
钱币博物馆日记今天我来到了位于市中心的钱币博物馆,这是一座专门展示各种历史钱币的博物馆。
一进入博物馆的大门,我就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住了。
我来到了展厅一,展厅内陈列着中国古代的货币,从最早的贝壳、布币到后来的铜币、银币、金币等各种不同的钱币。
这些古代钱币不仅仅是一种交换媒介,更是历史的见证。
在这里,我看到了宋代的铜钱,上面刻有精美的文字和图案,展示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此外,还有明代和清代的银币和金币,它们的制作精良,图案精美,给人一种珍贵和华丽的感觉。
接下来,我来到了展厅二,这里主要展示了国外的钱币。
我看到了欧洲各国的古代钱币,从古希腊、古罗马到中世纪的银币和金币,每一枚钱币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
我还看到了美国的一美分硬币,这是美国最小面额的硬币,正面是第16任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的头像,背面是林肯纪念堂的图案。
这个硬币代表着美国的历史和文化,非常有纪念意义。
在博物馆的角落里,还有一个专门介绍纸币的展区。
纸币的出现比钱币要晚,但同样也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我看到了各个国家的纸币,它们的设计风格各不相同,有的色彩斑斓,有的朴实无华,每一张纸币都能反映出国家的特色和文化。
其中,我特别喜欢中国的纸币,尤其是新版人民币,它们的设计非常精美,图案寓意深刻,展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发展。
除了展示各种钱币,博物馆还设置了一些互动体验区,让游客可以亲身感受制作钱币的过程。
我亲自体验了一下铸币的过程,学会了如何用模具和熔铜来制作铜币。
这个过程不仅让我了解了古代钱币的制作工艺,还让我体验到了古人的聪明才智和勤劳的精神。
在参观了钱币博物馆后,我对钱币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钱币不仅仅是一种交换媒介,更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传承。
通过观赏各种钱币,我不仅了解了不同时期和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还感受到了钱币背后所蕴含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我深深地被这些小小的钱币所吸引,它们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中国古代货币演变过程
![中国古代货币演变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666afe2b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c0.png)
中国古代货币演变过程一、贝壳货币时代在中国古代,最早的货币形式是贝壳。
贝壳因为形状美观,易于保存和携带,被人们广泛接受作为交换媒介。
贝壳货币的使用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二、青铜器货币时代随着青铜器的出现,人们开始使用青铜器作为货币。
青铜器货币的形状和功能比贝壳货币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青铜器货币通常采用不同形状和纹饰的青铜器,如刀、斧、铲等,用于交换和支付。
三、金属钱币时代金属钱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货币的重要进步。
最早的金属钱币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钱币主要是铜质的,形状为圆形,中间有一个方孔。
这种方孔钱的使用,为后来的铜钱奠定了基础。
四、铜钱时代铜钱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货币形式之一,它的使用时间跨越了两千多年。
最早的铜钱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的铜钱形状简单,多为圆形,中间有一个方孔。
随着时间的推移,铜钱的形状和铸造技术不断改进,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铜钱,如方孔铜钱、圆孔铜钱、无孔铜钱等。
五、纸币的出现纸币是中国古代货币演变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最早的纸币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当时的纸币被称为“交子”,是由政府发行的。
然而,当时的纸币并没有普及使用,主要是作为政府的官方票据来使用。
直到宋朝,纸币的使用才开始广泛普及。
宋朝的纸币被称为“官钞”,具有一定的信用背书,得到了公众的普遍认可。
随着纸币的普及,人们不再依赖实物作为交换媒介,纸币成为了主要的货币形式。
六、金银货币时代随着贸易的发展和对外交往的增加,金银货币逐渐成为了中国古代的重要货币形式。
金银货币的使用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当时的金银货币主要是以金、银块或金、银圆形的形式存在。
随着时间的推移,金银货币的形状和重量不断变化。
在唐宋时期,金银货币的形状逐渐演变为扁平形状,称为“锭”,其上刻有各种花纹和文字。
在明清时期,金银货币的形状进一步演变为圆形或方形,上面刻有明确的面额和文字。
七、近代货币时代近代以后,随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货币形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中国古钱币发展史简介
![中国古钱币发展史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530c587d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1a.png)
中国古钱币发展史简介
第一章:古代货币的演变
自古以来,人类交换商品的方式多种多样。
最早的货币是实物货币,如贝壳、布匹等,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实物货币逐渐演变为金属货币。
在中国古代,铜钱是最早的货币形式之一。
第二章:铜钱的发展
铜钱始于商周时期,最早的铜钱是用贝壳模制而成,后来逐渐演变为铜质的圆形或方形钱币。
在汉代,铜钱的制造工艺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铜钱的使用范围也逐渐扩大。
在唐代,铜钱的规格和重量得到统一,成为了中国流通最广泛的货币。
第三章:钱币的流通
自铜钱广泛流通以来,各个朝代都曾经发行过大量的钱币,其中不乏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在各朝代的钱币中,以清代的钱币最为丰富多样,而且制作精良,是钱币收藏家们最为热衷的收藏品之一。
第四章:现代钱币的发展
自20世纪初,中国货币制度逐渐走向现代化,国家开始发行纸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的货币制度也不断完善,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发行了第五套人民币,至今已经发行了七套人民币。
在这过程中,钱币的作用逐渐被纸币所取代,但钱币作为一种文化和历史的遗产,仍然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中国钱币的历史》课件
![《中国钱币的历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8b439ac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f8.png)
这是关于中国钱币历史的PPT课件。我将带您回顾中国古代货币的发展历程, 介绍各个历代的货币制度及其重要性。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丰富多彩的领域!
原始货币的出现
石器时代
最早出现的原始货币是石器, 用于交换商品和支付劳动。
青铜时代
随着社会的进步,青铜成为 一种重要的贸易媒介。
其他材料
除了石器和青铜,还有许多 其他材料被用作原始货币, 如贝壳、布币等。
商代货币的发展
贝币
贝币是商代最早使用的一种货币形式,是用贝壳制 成的。
玉器货币
玉器货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货币的进一步发展和繁 荣。
金、银器货币
商代后期,金、银成为重要的贸易媒介,货币形式 更加多样化。
货币统一制度的实行
1
我国历代货币制度概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明清时期的货币制度
1
清代货币制度演变
2
清代货币制度逐渐稳定,铸币业得到了
蓬勃发展。
3
明代货币制度演变
明代货币制度经历了多次改革和调整, 为后期的货币制度奠定了基础。
民国货币制度
民国时期,货币制度面临着各种变革和 挑战。
新中国的货币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制度
建国后,中国逐步建立了自己的货币体系,发行了 人民币。
经济改革开放以后的货币发展
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开放给货币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和挑战。
钱币收藏及保护
1 钱币收藏价值
钱币作为文化遗产和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收藏和研究价值。
2 钱币保护的意义
保护钱币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中国的文化和历史。
3 钱币收藏保护的方法
通过正确的收藏、展示和保管方式来保护钱币的完整性和价值。
中国钱币博物馆介绍词
![中国钱币博物馆介绍词](https://img.taocdn.com/s3/m/75da6419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72.png)
中国钱币博物馆介绍词
(最新版)
目录
一、中国钱币博物馆简介
二、博物馆的馆藏和展览
三、博物馆的建筑和历史背景
四、博物馆的宗旨和任务
五、博物馆的影响和地位
正文
中国钱币博物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交民巷 17 号院,是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直属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主要从事钱币的收藏、研究和展示工作。
博物馆成立于 1992 年,馆内收藏有古代、近现代货币及银行史相关实物,包括货币的统一、圜天函地、金银货币、银行与纸币、现在与未来五个部分。
中国钱币博物馆的馆藏和展览涵盖了中国货币发展的全过程,从商周时期的海贝货币到现代纸币,以及东西方货币体系的特点和交融情况。
博物馆内还有中央厅和四个展览厅,其中中央厅通过图片反映货币起源和东西方货币体系的特点和交融情况,展览厅则展示了中国钱币史的基本陈列--中华钱币。
中国钱币博物馆的建筑和历史背景也非常有价值。
博物馆所在的两座大楼——原北洋保商银行和原中央银行北平分行,均为国家文物保护建筑,是中国近代金融业发展的实物见证。
博物馆的宗旨和任务是服务央行、服务社会,弘扬货币文化。
它肩负有指导和推动钱币收藏、研究及宣传钱币文化的任务,同时也是中国钱币学会、中国钱币与银行博物馆委员会的挂靠单位,以及国际钱币学委员会
的主要成员。
中国钱币博物馆的影响和地位在国内外都非常重要。
它通过各种形式的展览、研究和活动,推动了钱币文化的普及和传播,为研究中国货币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和资料。
介绍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写作文
![介绍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写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8eec0e69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69.png)
介绍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写作文你知道不?有个超级厉害的地方叫中国国家博物馆,就在咱国家的首都北京。
那地方,简直绝了!我跟你说,有一回学校组织我们去北京旅游,其中一站就是中国国家博物馆。
哇,当我第一眼看到那宏伟的建筑时,我都惊呆了!那大楼高高的,就像一个超级大巨人站在那儿。
那气势,简直没法形容。
我们一群小伙伴兴奋得不得了。
一走进博物馆,那宽敞的大厅就让人感觉特别大气。
里面的人可真多呀!有老人,有小孩,还有好多外国人呢。
大家都安静地看着那些宝贝,脸上露出惊讶和赞叹的表情。
我们先来到古代文物展厅。
哎呀妈呀,那些文物可真漂亮!有古老的青铜器,上面刻着各种奇怪的花纹,就像神秘的密码一样。
还有那些精美的瓷器,白白净净的,像雪一样。
我看着那些文物,心里想:古代的人可真厉害呀!他们怎么能做出这么漂亮的东西呢?这时候,我的同学小明凑过来,小声说:“你看这个,多好看呀!”我点点头说:“是呀,真不敢相信这是古人做的。
”旁边的小红也说:“哇,这些文物就像时间的宝藏,让我们看到了过去的生活。
”接着,我们又看到了一幅巨大的画卷。
那画可长了,上面画着好多人,有骑马的,有走路的,还有在船上的。
画得可逼真了,就像真的一样。
我们都围着这幅画,眼睛都看直了。
在另一个展厅里,我们看到了好多古代的钱币。
那些钱币有大有小,有圆的有方的。
我好奇地问老师:“老师,这些钱币以前能买啥呀?”老师笑着说:“这些钱币在古代可以买很多东西呢,就像我们现在的钱一样。
”我又问:“那古代的钱和我们现在的钱有啥不一样呢?”老师耐心地给我们解释了一番。
我们在博物馆里逛了好久好久,感觉就像穿越了时空一样。
看到了古代人的智慧,也看到了我们国家的历史。
这里的每一件文物都有自己的故事,就像一个个神秘的盒子,等着我们去打开。
走出博物馆的时候,我们都还恋恋不舍呢。
我心里想:以后我还要来这里,再看看这些宝贝。
中国国家博物馆,真是一个让人难忘的地方。
这里就像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里面装满了珍贵的宝贝和历史的记忆。
中国古代钱币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钱币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53ac2017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63.png)
中国古代钱币的发展历程从古到今,钱币一直扮演着货币交换媒介和贸易方式的重要角色。
而中国古代钱币作为世界上最早的货币之一,其发展历程也非常独特和精彩。
本文将从古代时期一步步剖析中国古代钱币的发展历程,让我们一起了解这段错综复杂的历史吧。
一、先秦时期钱币的雏形在先秦时期,钱币并不是人们交易的主要手段,而是以实物交换为主。
然而,人们在经济交往过程中纷纷发现,实物的交换具有局限性,所需要的交换品往往不对等或者难以评估价值。
于是,人们便开始创造类似于钱币的交换媒介,例如贝壳、石子等等。
这些雏形钱币虽然使用颇为广泛,但由于不规范和价值难以衡量,因此还是无法解决交易中的问题。
二、战国时期钱币的诞生进入战国时期,随着人们经济交往的日益频繁,雏形钱币逐渐得到改进和完善。
战国时期的钱币,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质地坚硬的布币,一类是以铜、铁为材料的实物钱。
其形状大都规则,表面印有制造时打的印记,用以标识其制造地和制造者。
战国时期钱币的出现,对当时的经济交往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后来郭沫若先生所称之为“轮润抒章、异样天下”的汉币铺平了道路。
三、汉代钱币的大规模流通汉代,钱币作为货币的地位逐渐得到肯定,并且开始大规模流通。
汉代钱币以铜质为主,重量和大小也有所规范。
较为著名的包括五铢钱、半两钱、轻车币等等。
此外,在汉代还出现了刻有文字和图案的钱币,这一举措标志着钱币制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汉代钱币的大量流出,也标志着中国古代钱币制度的初步完善。
四、唐宋时期钱币的监制唐宋时期,钱币制度进一步完善,出现了“均值制”和“背铸制”两种规范。
唐代钱币以铜质为主,流通铸造具有钱文或者图案,其形制逐渐规范化,出现了“铁钱”和“宣泉钱”等。
而宋代钱币则将权力下放至地方府县,由其分别负责钱币的发行、监制和流通,这也为当时经济的稳定和繁荣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元明清时期钱币的改革与制度竞争元、明、清三代,钱币制度逐渐与时俱进,此期间出现了铸法和打制法并存的局面。
国家博物馆古钱币征集
![国家博物馆古钱币征集](https://img.taocdn.com/s3/m/4b457cd1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f3.png)
国家博物馆古钱币征集
国家博物馆对古钱币的征集是为了丰富博物馆的收藏,展示中国古代货币的丰富多样性,同时也为研究和教育提供资料和资源。
如果您有古钱币想要征集,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联系国家博物馆:
1. 通过国家博物馆的官方网站查找征集相关的信息。
网站上可能会提供征集须知、联系方式等。
2. 直接联系国家博物馆的收藏部门或相关负责人。
您可以通过电话、邮件或者其他联系方式咨询具体的征集流程和条件。
3. 参加国家博物馆举办的相关展览和活动。
有时博物馆会在展览中征集古钱币,您可以把您的藏品带到展览现场进行评估和征集。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博物馆征集古钱币可能有一定的要求和条件,比如要求钱币的历史背景、保存状况等。
所以在征集之前最好能进行一定程度的了解,并与博物馆取得联系,以便得到准确的信息和指导。
国家博物馆古钱币介绍
![国家博物馆古钱币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46e8462a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42.png)
国家博物馆古钱币介绍
国家博物馆的“中国古代钱币展”是常设展览之一,选取了馆藏中极为珍贵的1800余件古钱币展品,并结合其他相关文物,按照历史时期和钱币发展特点进行系统陈列。
展品包括但不限于不同材质(如金、银、铜、铁、陶、纸等)和形状(如刀币、布币、圜钱、方孔圆钱等)的钱币,代表了各历史阶段的货币形式和技术水平。
具体实例如“天兴七年”金钱、直百五铢背“为”铜钱、五铢金钱等,它们分别反映了北魏时期及汉代的铸币工艺和货币制度。
展览通常会按历史时代划分,从最早的贝币、刀布到秦统一后的半两、五铢,再到宋明清时期的通宝、元宝,直至近代机制币,全面展示了中国钱币的发展历程和各个时代的经济状况、文化交流和社会风貌。
古钱币不仅是流通工具,更是历史的见证者,透过它们,观众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技术发展情况。
根据之前的信息,“中国古代钱币展”位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南11展厅,与其他常设展览如中国古代书画展、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等共同构成了丰富的文化展示体系。
中国古钱币发展史
![中国古钱币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2b81d60481c758f5f71f6746.png)
中国古钱币开展史古钱币简介:中国古代钱币萌芽于夏代,起源于殷商,开展于东周,统一于赢秦,历经了四千多年的漫长历史,创造了七十多项世界之最。
不仅如此,中国钱币系统之完整,门类之丰富,脉络之清闲,内涵之博大,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
中国古钱币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千百年来一直为人称道,并由此产生了颇具中国特色的的钱币之学。
中国还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铸币的国家,距今三千年前殷商晚期墓葬出土了不少“无文铜贝〞,为最原始的金属货币。
至西周晚期除贝币外还流通一些无一定形状的散铜块、铜渣、铜锭等金属称量货币。
中国古钱数量之大,品类之盛,分布之广,为世界所罕见。
不仅揭示了中国社会三千年政治、经济、文化的开展和变迁,而且对周边许多国家和民族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是从另一个层面写就的中国古代历史。
青铜之光---原始钱币【约前21世纪前770年】大约在三、四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用天然的海贝充当商品交换中的媒介--货币。
商周是贝币使用的鼎盛时期,所以,贝也就自然成为人们衡量财富的象征。
贝币作为我国最早的货币形式之一,今天仍然留有明显的遗迹。
在我们使用的汉字中,贵、贱、财、货、买、卖等与财富价值交换有关的文字上,依然与贝有着密切的联系。
随着商品交换的频繁,天然海贝经常供不应求,于是便产生了石贝、玉贝、骨贝等代用品。
贝币书写了中国古钱币历史的开端,而石贝和铜贝的出现更标志着当时商业的逐渐兴旺和对冶炼技术的掌握。
殷商晚期以海贝为形式的青铜铸贝出现了,1971年,出土于某某保德商墓中的这枚保德铜贝,完全算得上是中国铜铸币之鼻祖,也是人类最早发现的金属铸币。
异彩纷呈---先秦【前770年-221年】春秋战国时期,商品交换的繁荣使得金属铸币被推上了中国货币史的前台,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当时的货币也逐渐形成了各有特色的流通领域和货币体系,在中原地区,由农具铲的演变在货币上出现了空首布,也称铲布。
在南方的楚国,一种铸成椭圆形的蚁鼻钱应运而生,这种又称为鬼脸钱的货币,形状酷似贝币,应该是铜贝的高级形式。
国家博物馆
![国家博物馆](https://img.taocdn.com/s3/m/abbe05d55ef7ba0d4a733b6d.png)
1950年2月,苏联乌拉尔 重型机械厂全体职工赠
毛泽东同志的铸铁雕塑 《驯马》。
1972年2月,美国 总统理查德•尼克 松赠毛泽东同志 的瓷塑天鹅
1973年7月,刚果人民共和 国(现刚果共和国)总统马 里安•恩古瓦比赠毛泽东同志 的木雕老人胸像。
1978年11月,泰国总理 江萨•差玛南赠邓小平同 志的柚木雕运木大象。
它是党、国家和各人民团体举行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中国 党和国家领导人和人民群众举行政治、外交、文化活动的场所。人 民大会堂坐西朝东,南北长336米,东西宽206米,高46.5米,占地 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18万平方米,比故宫的全部建筑面积 还要大。人民大会堂每年举行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 协商会议以及五年一届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也在此召开。
中国古代钱币展
展期:专题陈列(常设) 地点:南区三层11号展厅
中国古代钱币历史悠久。它最晚在西周就已经出现,发展于东周,统一 于秦皇,此后历经汉唐宋元明清两千多年的漫长历史,演进出了系统完整、 内容丰富、脉络清晰、内涵博大的中国古代钱币文化。中国古代钱币不仅承 载和反映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民俗等方面的历史,其精美的文字书法和铸 造技艺所呈现出的独特艺术性也为一直为人称道。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开启了中华民族历史新纪元。以毛泽东同志 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倡导和坚 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 政治,建立和发展与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 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 外交,同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建立与发展 团结合作的友好关系,与发达国家的关系获 得突破,取得了中法建交、我国恢复在联合 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进程、 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等重大外交进展,为社 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赢得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观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钱币史
1120101604 刘轩
1120101603 刘文学(非本班)
在我国夏商西周奴隶社会时期,经济以农业为主,土地归天子所有。
夏朝时,农业知识就比原始社会有所提高,发明了节气和干支记日法,商朝时,农业生产已不是石头制品,而是金属工具,今河南境内曾出土有商代铜铲等物。
西周时,已实行井田制度,天子每年都要让一万人到公田服役,每家出一人到公田耕作,不到公田耕作的,就要纳税,农业生产工具方面主要是铜制农器。
随着人口的大量增加,农业、手工业都有相当大的发展,商业也更加兴盛,官府商业和私人商业都得到了发展,《周易》上说“日中作市,召集天下人民,即天下的货物,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指的就是当时典型的集市商业。
总之先秦时期的经济发展有了飞速的提高,较远古时代大为进步,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之间交易的需要,各种形式的货币也就出现了。
“贝作”为历史货币,不仅为中国的古代经济立了丰功而且还对中国文化,风俗,具有深刻的影响。
从现行的中国汉字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与钱币发生关联的事物或行为都有贝旁,如:货、贡、贸、贾、贿、财、贪、贫、费、赔、赎等等。
在江浙一带的农村,家长将贝佩挂于孩童的身上以期望健康成长,驱邪生财,更有父母干脆把儿女直呼为“宝贝”,“贝币”虽小确集经济历史,文化多重含义于一身,颇受钱币收藏爱好者们的青睐,进而成为当今收藏的一大门类
春秋战国时期,商品交换的繁荣使得金属铸币被推上了中国货币史的前台,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当时的货币也逐渐形成了各有特色的流通领域和货币体系,在中原地区,由农具铲的演变在货币上出现了空首布,也称铲布。
在南方的楚国,一种铸成椭圆形的蚁鼻钱应运而生,这种又称为鬼脸钱的货币,形状酷似贝币,应该是铜贝的高级形式。
当时,由实用刀转化而来的一种货币,称为刀币,流通于齐、赵、燕等国。
到了战国时期,仿照纺轮或璧环的形式在我国北方的魏、秦等国出现了圆形铜铸币圜钱。
至此构成了先秦时代中国货币史上早期较为完备的四大货币体系。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兼并天下,统一六国。
在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同时,以法律形式废除了战国时流通于各国的布币、刀币、蚁鼻钱,在圜钱的基础之上,推出全国法定的唯一流通货币秦半两。
“天道圜,地道方”,秦始皇以天圆地方的宇宙观赋予古钱币,代表不可逆转的皇权,作为社会稳定的精神支柱,这一理念在中国几千年的钱币文化史中便被历代君王和百姓所接受,自秦半两问世以来,这种方孔圆钱的货币形制一直持续到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束。
那么将一种意识形态赋予钱币便是中国钱币史上的空前之举,千年的锈蚀依然没有掩去秦半两开创的方孔圆钱两千年历史的光辉。
秦半两的标准为12铢,钱文以李斯的泰山石刻为代表的小篆,形体方长,线条圆润流畅,笔势瘦劲俊逸,体态典雅宽舒,从中可以感受到秦人统一天下后的端庄稳重。
汉初,因政府无力掌控,允许明间私铸钱币,于是郡国诸侯,地方豪强便纷纷私铸,形制各异的榆荚钱风行于世,随后导致通货膨胀及后来的七国之乱。
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元鼎四年),汉武帝废除一切旧币铸造五铢钱,并在上林苑设立负责铸钱的机构,称作“上林三官”。
颁布严刑峻法:“盗铸诸金钱罪皆死,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从此五铢钱作为唯一的流通货币,独步于大汉王朝的五铢钱又一次迎来了重大钱币史改革。
值得一提的是汉末王莽时期的铸钱,它分五物六名二十八品,铸材众多,形状各异,堪称一绝。
单从钱币艺术的角度来讲, 王莽时期的铸钱称得上是空前绝后,蔚为大观。
隋王朝统一中国以后,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迈向它的顶峰,经济上这时已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隋文帝改革币制,铸行统一标准的五铢钱,在各地设关卡置样。
历史进入唐代,正如同唐代灿烂而辉煌的历史,唐代货币发展,同样迈上了中国货币发展史上的一座顶峰,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高祖改币制,废五铢,改铸开元通宝,规定径八分,重2.4铢,每十文为一两,每一文的重量为钱,两以下采取十进制,开元通宝的铸行对中国古代的衡制改革,同时开创了中国货币宝文钱称谓的先河,带来了深远影响。
唐末五代十国更曾有多种藩镇铸钱,然而在钱的形制和重量上,开元通宝所树立的中国货币的标准形象始终被奉为典范。
宋代的中国,经济在经历唐末五代动荡之后重新走上安定发展的道路,商品经济的发达,使宋代每年平均铸钱数超过唐代近20倍,同时,宋代铸造的多种多样的铁钱,也构成了中国货币史上最为复杂的铁钱制度。
宋代的钱文艺术可谓登峰造极,真,草、隶、篆、行,各种书体,介入钱文。
不仅许多名书法家大显身手,甚至连皇帝也技痒难忍,平炉争容。
淳化年间,宋太宗赵炅用真行草亲自书写御书钱,使一个年号钱具有3种书体,成为中国货币史上的空前之举。
这一时期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昙花一现,在适应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成为政府聚敛财富的手段,而大元帝国的灭亡正与此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