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周口店实习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月10日上午7点,能源资勘一二班两个班级的同学集中在地大水房前,开始了本次的构造地质学野外实习活动。本次实习的地点位于北京市房山区河北镇漫水河村,共计有4个实习点。
实习点一:
在房山区河北镇漫水河村公路旁下车,爬上一个小山坡,铁路边即为我们的第一个实习点,为中元古界大红峪组砂岩。岩层倾向北东,产状2°<45°,颜色呈灰色且岩层较厚。据老师介绍,该处石英含量很高,约为80%至90%左右。此处地貌高耸,岩石岩性坚硬,且抗风化能力较强,发育粒序层理。
顺着铁路行往北西向大约走150米,可清楚看到一较为大型的褶皱,岩石组成仍为大红峪组砂岩。其轴面倾斜,粗略测得产状为335<65。波长大约为25米,较长,岩层能感性较高。两翼倾向相反,南翼较缓,北翼较陡,为不对称褶皱。继续仔细观察可得,该褶皱的枢纽倾斜,倾伏向大致为西向,倾伏向57,倾伏角20,向岩层内倾斜,翼间角大致为110。据其转折端形态知其为圆弧褶皱,根据褶皱的位态分类,可判断其斜歪倾伏褶皱。又可观察到其核部变厚而翼部变薄,推测其为纵弯褶皱作用形成。图一为其素描图。
在看完褶皱之后,我们继续前行了大致200米,到达一节理发育的观察点。该处的节理呈现共轭“X”型,且产状较为稳定、平直并延伸较远,判断其为剪节理,密度为5条/米。测得两组节理面产状为278<45,90<37。对其进行受力分析,由于呈钝角的两盘相互靠近,锐角的两盘相互疏远,可大致判断其最大主应力轴为钝角平分线,而锐角平分线为最小主应力轴。这种情况与书上介绍的通常情况相反,让我们懂得了野外地质现象存在着特殊性,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在此实习点的最后,有一处明显的不
对称波痕发育。测得岩层产状为
342<50。波痕在沉积岩层顶、底面表
现不同。在顶面,通常波痕表现为凹处较尖,凸处较缓,且岩性通常为泥质或者粉砂
质。在底面,为凸处较尖,凹处较缓,岩性常为砂质。波痕的不对称性还可以用来判
断水流的方向,由缓侧指向陡侧,罗盘测得古水流方向为165。该处的波痕规模较小,
波长为4.5cm,波高为5mm,且为单向,反应了其水动力环境较弱,并为单向水流,
又因为在此点周围较大范围内都能看到波痕,可以推测其应该为海相沉积并远离海岸,但海水深度
不深,为波浪能够打到的浅海。由于岩层倾斜,故应当后期经过构造作用。图二为其素描图。
实习点二:
该实习点位于磁家务水泥厂内。主要的观测内容为断层,包括断层面、断层带、断层岩等。在水泥厂的深部,有一明显的断层,其各部分特点与分界均较为明显。图三为其素描图。
断层的上盘为完整连续的大红峪组砂岩,与实习点一相同,但由于风化作用,导致该点部分褪色。测得断层面产状倾向为68°,倾角为52°。往左侧可见碎裂岩发育,原岩被断层研磨的较细,但在岩性上任然存在连续关系,且断裂带较宽,根据目测,判断该处整个断裂带宽度达到100米以上,其间可观察到断层角砾、断层泥等典型的产物,其中断层角砾岩部分绿泥石化、千枚化,且分选、磨圆都很差。因为带内受力不均,所以不能根据其排列判定方向。
界面继续往左为一较大的透镜体,表明其能干性较大。透镜体往右为小的断层角砾岩,其被断层泥包裹,并且共同形成了一定程度的面状构造。由于断层带两盘岩石不一样,故在断层带中会相互混杂。
在60米开外的一挖煤点,可以见到本溪组石煤层位于上盘的石英砂岩之下,构成了平行不整合。由于断裂带的破坏作用,石煤层与石英砂岩相互穿插、混合。各岩层差异风化,可观察到透镜体形式的产出。由于该点的石煤层任然发育较大,保存较好,可推测此处的构造作用强度不大。图四为其素描图。
在水泥厂另一侧的山坡上,为清晰可见的马家沟组泥晶灰岩,其岩石成分较纯,时代大致为中奥陶世早期,测得其产状为90°<57°。
在水泥厂外的一处山壁上,在本应当为马家沟组底部的部分出现了本溪组的碳质板岩,测得其产状为110,23。板岩的出现说明出现了地层的重复,又由于该处产状较为平缓,推测其大致又出现了一个逆断层。
根据实习点二的观察内容,可大致获得此处的剖面图,如图五所示。
实习点三:
实习点三位于加油站旁,为新元古界景儿峪组。在此处可观察到白色大理岩和绿色千枚岩互层,且发育绢云母和绿泥石。此处早前为了修建房屋和公路等建筑,向地层内添加了膨胀剂,其受热膨胀,故在地表形成了一道道垂直的裂隙。
该处发育一平卧尖棱褶皱,轴面水平,且翼间角很小。观察其转折端及两翼的厚度,发现其转折端厚度比两翼的厚度大,为顶厚褶皱。又其翼间角<30,为紧闭褶皱。分析其受力状况及成因,该
褶皱应当是在纵弯褶皱作用下形成的,即受到垂直轴面方向的力的挤压作用而成。因为其受到挤压作用,故褶皱两翼的物质会向转折端移动,导致转折端加厚。
该褶皱的中间部分为大理岩化白云岩,颜色呈现黄
色,两翼薄层为千枚岩,颜色呈青色。并且在该褶皱点可
见清晰的节理面。
又其产出特点可知其经历了三次早起构造运动:1、
受纵弯褶皱作用形成皱褶;2、岩层受力平卧,形成平卧
褶皱;3、岩层受到垂向挤压,翼部出现弯曲。图六为其
素描图。
往其转折端移动,可观察到第三期运动痕迹。其转折端接近水平并且明显增厚,而两翼则发生明显的减薄。在转折端,发育大型的石香肠构造,且为透镜状,表明该处受到垂直方向的挤压作用,这与前面推测平卧褶皱成因时所得结论相一致。因为石香肠构造相当大型,说明该处岩层的能干性差异并不是非常的大。图七为其素描图。
在转折端附近,部分褶皱被拉断,从而不连续,形
成无根钩状褶皱。图八为其素描图。在垂直轴面方向上,
可见大量张节理发育,产状不稳定,短而弯曲,并且凹
凸不平。说明该褶皱在平行轴面方向上受到拉张,在垂
直轴面方向上受到挤压,该结论与之前所得结论相一致。
沿着公路向褶皱末端移动,本应降到地面以下的景儿
峪组大理岩反而升至地面以上,并且呈现一定的弯曲,该
现象同样说明褶皱在垂向上受到力的挤压作用。核部为黄
色的中厚大理岩化白云岩,两翼为青色的薄层千枚岩,而
且从核部向两侧地层变新。
到达该平卧褶皱的末端,发现该褶皱核部发育众多圆
弧状次级褶皱,皱面水平,转折端较缓,枢纽方向为12。
为“M”和“W”型,整体呈“M”状,表明核部中厚层能
干性较强,流动性较弱。图九为其素描图。
在结束完实习点三的观察后,我们坐上大巴来到三处辅助点观察。该点位于一铁道旁的高地上,紧挨着一个铁道山洞,为一处平行不整合。不整合的上地层为寒武系符君山组灰岩,岩性较纯,下地层为新元古界景儿峪组。由于风化作用,故该地区不整合分界面十分明显。
在此处,还可以远观实习点三平卧褶皱的上翼,其出露部位发生了一定角度的倾斜,可能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