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听障大学生就业现状资料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聋人大学生就业现状堪忧,就业问题突出

(1)就业率低。

我国一直存在着残疾人就业率低的问题。 20 世纪 90 年代就有钱鹏江、许琳等专家学者指出了残疾人就业率较低的问题。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中国残疾人在业率仅为 30.4%。近 10 年中有十几篇研究文献中也比较一致地确认了该问题。本次通过对 200 多名聋人大学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及访谈

,了解到几所高等学院聋人大学毕业生的首次就业率普遍只有40%~50%,远远低于同时期健全大学毕业生的首次就业率: 70%~80%。(2)就业岗位层次低。

聋人毕业生毕业后,大多难以从事与自己专业对口的职业。据调查, 80%已就业的聋人大学生是在工厂流水线上工作,

和那些没有接受过大中专教育的流水线工人一起从事简单重复的劳动。岗位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但薪资水平低。

而且由于听力残疾,沟通不便,在与健全人进行岗位竞争时常处于劣势,岗位晋级、调薪的机会少,职业发展空间窄、职业发展前途渺茫。

(3)就业风险大。

首先,一些企业、事业单位接纳聋生工作是因为要应对国家政策(政策规定,企事业单位要按照一定比例接收残疾员工,否则要缴纳一定数量的就业保证金),或是要享受国家给接收残疾人的企业的相关税收减免政策,并非从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角度来接收残

疾员工。因此聋人大学生到岗后的工作稳定性并不强;其次,聋生在企业的发展是受制于聋生在社会上的被接纳程度,大多数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对残疾人(包括聋生)还是抱有职业歧视的,职业偏见就会导致聋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不顺利、前景渺茫;最后,聋生自身的素质能力包括对工作的胜任度也会增加就业的风险性。已经就业的聋生随时都可能失业,聋生隐性失业现象较多。用人单位因为聋人生理上的缺陷,即便是招聘进去工作,依然在心理上很难真正接受或重用他们。

(4)就业薪酬、待遇低。聋生的工资收入总体水平较低。一般来说,一个企业家追求企业的经济利益,他们最看重的是员工能为企业创造多少效益,聋生由于先天的缺陷与自身的不足,一些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对聋生怀有歧视和偏见,心理上会认为他们身有残疾,岗位工作能力不如健全人,对他们的工作能力信任度不高,因此在工作岗位和任务分配时常常安排聋生做一些最简单低级的工作,所以每月聋生拿到的薪资也比健全人少。

2. 影响聋人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包括:

聋生自身、学校、社会及就业服务保障体系问题

(1)自身问题。

一是沟通障碍。

聋生在与健全人交流的过程中,由于听力的缺陷,很难甚至根本无法从听觉渠道接收到有声语言和获得外界信息,更加无法用有声语言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感情,这些问题都使他们在社会交往的过

程中表现得比较被动。聋生在与健全人交往时,健全人看不懂他们的手语,给他们之间的交流带来很多困难。

二是文化素质不高。目前我国特殊教育相对落后,聋人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文化基础就与健听人有很大的差距,进入大学后,基本以专业学习为主,文化素质的提升主要依靠自学。多数聋生自学能力较差,即使大学毕业后,文化水平依然无法和正常大学生相比。几所高等学院的老师普遍反映,聋人大学生的文化水平仅相当于健全学生的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

三是心理问题。据调查,有近半数的聋生就业心态比较消极,其中 29%的人对就业是随波逐流, 9.3%的人是比较茫然,不知道方向,7.5%的人害怕就业,害怕找不到工作,害怕不能适应工作, 5.6% 的人内心焦虑,不知如何是好;对就业前景看好,感觉能顺利毕业的人也分别占到12.1%和 22.4%;同时,有 14%的人从来没有想过就业。这表明聋生在对待就业的态度总体还是比较消极、被动。主要表现在就业依赖他人,缺乏主观努力,就业心态被动消极,同时还常伴有自卑感,就业观念的不切实际,择业心理存在障碍等。

(2)学校教育问题。

一是聋人高等学校教育模式亟待调整。目前导致聋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残疾人高等学院教育的失衡,许多高校无法有实效性地完成对聋人大学生德育培养、心理疏导以及就业指导。

二是就业心理教育的有效性亟待提升。许多聋人高等学院就业指导

只是一个形式,没有落到实处。对于聋人大学毕业生来说,关键是根据聋生的身心特点抓好就业心理辅导,使聋生了解就业形势、调整就业心态,以一种积极乐观心态对待求职就业。但聋人高职学院的就业心理辅导往往流于形式,实效性不强。

三是聋人高等学校就业支持系统需要优化。首先,聋校的软硬件设施的配备不足,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欠完善,会手语、懂特教的教师和辅助人员较少,能对聋生的就业给予辅助支持的老师不多。其次,聋人高等院校专业设置过少,专业口径狭窄。聋生进校以后,适合聋生的专业不多,也缺乏对聋生心理素质、人际关系方面的培养,导致聋生在就业时很难达到社会的要求,得到社会的可。最后,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对聋生的就业支持力度也不是很大。有些学校即使设置了就业服务中心,也大部分是为了健全学生服务,很多就业服务中心没有安排懂手语的老师,学校开展的就业辅导课程以及就业名家讲座有时也没有为聋生配备专门的手语翻译,聋生就业教育与指导缺少行动和实效性,聋生也失去了提高自己和开阔视野的机会,导致自己在小圈子里眼界得不到开拓,就业能力得不到提高。

四是聋人高等学院专业设置要突出特色。我国聋人高等教育经过近20 年发展,学校数量和在校生人数都有很大提高,政府在扶残助学中也增加了很大投入,但当前聋人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聋人的教育需求极不适应。据访谈了解,目前几所质量较高的聋人高等学院专业设置较少,多以绘画创作、服装设计、平面广告设计

和计算机操作为主,与健全人的专业设置相比没有任何特色

。因此,聋人高等学院要面向市场需求,多开设一些适合聋人、特色鲜明的专业。如动漫设计、影视表演专业等。

(3)社会环境问题。

首先是社会对聋人大学生的就业歧视。作为聋生,由于生理缺陷,他们的所见、所闻、所知比起健全人显得更加浅薄、单纯和狭隘。在融入主流社会,参与就业竞争时,容易被健全人排斥和轻视。而国家经过多年改革,以前制定的针对残疾人就业的优惠政策有时仅停留在纸面上、口头上,真正执行起来有困难。聋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中有时感觉不到社会对他们的关爱和支持,就业前景不容乐观。其次社会大众对聋生接纳程度不高。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种认为聋人是另类,聋人犯罪案例的报道使有的健全人片面地认为看待聋人。这一类健全人对聋人漠不关心,不愿意主动了解和接纳聋人。另一种认为聋人是弱势群体,应该多接触,多支持。一些聋人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事例,让人对聋人既同情又佩服,愿意用自己的爱心去帮助他们。

虽然这一类人愿意去了解接纳聋人,但是由于不了解聋人特殊的身心特点以及无法掌握手语这种特殊的交流方式,使得这部分人也难以真正意义走近聋人。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聋生的社会交往现状令人担忧。聋生社会交往的障碍不仅仅是反映在语言沟通方面的障碍和心理方面的障碍,同时包括社交知识的匮乏、社交技能的笨拙和幼稚。整体来看,健全人对聋人的了解和接纳程度还不高,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