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毕业创作开题报告

油画毕业创作开题报告
油画毕业创作开题报告

油画毕业创作开题报告

油画的表现形式虽有具象、抽象之分,但无论何种形式所反映

的都是画者的内在品质。

一、论文题目

论线条在油画语言中的表现力—马蒂斯作品中线的表现与研究

二、研究意义

线是视觉艺术的初始形式,是人们观察和描绘自然的一种基本

方式。绘画艺术中的线条起到了描摹物象的外围轮廓,为之勾勒骨架的重要作用。线条在东西方绘画历程中演变出了丰富多彩的表现方式,绘画的表现语言由此变得生动和充实,不同的画家以风格各异的线条丰富着绘画的语言。研究线条为深入研究画家的创作个性,艺术样式的演变提供了一条有价值的道路。

20世纪初以马蒂斯为代表的“野兽派”具有突出的意义,虽然这并不是一个实在的团体,但马蒂斯在这一个解放色彩、探索形式创新的时代却独具代表性,他的素描和绘画都不是简单描摹自然,而是以线条来抽象地展现精神世界。他以他的线条创造了一种新的空间感知方式,对油画技法的创新影响深远。

今天,研究法国现代派画家亨利?马蒂斯的人是越来越多,要出新意并非易事。就个案研究,限于篇幅、个人能力及资料限制,笔者只能抓住马蒂斯绘画作品中笔者认为最重要的线条语言来分析研究,并把他“自由的精神家园”作为突破点。如今,在我们具体的创作实践中,就如何使线条形式与情感精神同在;如何提高线条语言的表现

力;如何体现时代精神。马蒂斯的绘画艺术作品都提供了最有价值的

参考和启示,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因此,对课题《解读马蒂斯绘画作品中的形式语言》的研究将有利于我们在二十一世纪里,更清楚地认识到艺术创作的多元性,表现手法的多样性。可见,中国油画艺术应从本民族自身特点出发,在不忘“本”的前提下,以“拿来”的精神和勇气有选择地吸取国外文化艺术精髓,是大有益处的。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马蒂斯和野兽派的出现,标志着西方美术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一个“形式革命”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标志是强调形式,把形式提高到独立的地位。这些重视形式的流派通常被称作“形式主义流派”。这里所谓的“形式主义”,并非不要内容,不同的仅仅是侧重点,犹如十九世纪中期文艺中的自然主义并非完全排斥艺术概括一样。形式主义的侧重点在于形式,忽视题材、情节、所述故事等属于内容范畴的因素在绘画中的作用。形式主义流派理解的“内容”是由形式传达出来的一种较为抽象的感情和情绪,是体现在形式要素中的细致、微妙的感觉。因此,这些作品往往一时不被大众所理解,因为大众的审美趣味和能力,远远比不上在形式上有特别研究的艺术家来得细腻和敏锐。但是,也正是这种思潮和这些艺术家的作品不断地拓展着人欣赏能力的“接受度”,不断地提高和革新着人们的审美趣味。

马蒂斯和野兽派画家们的创作成果,实际上是印象派之后法国

艺术探索的一个总结,标志着法国以至欧洲艺术中以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为指导的派别让位于以强调作者主体的观念和意识的主体论为指

导的新思潮。当然,在此以后法国和欧洲艺术的发展并非完全按马蒂斯开辟的方向前进。除了马蒂斯这一类随意、自由的写意风格外,还出现了一种理性的、严格的几何形画风。它们相互排斥,又相互推进,使艺术愈来愈抽象化。在这个转折中,唯心主义的哲学和美学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尤其是柏格森和克罗齐的美学观念,曾经直接影响了马蒂斯和野兽派。

柏格森在1900年发表的《笑》的文章中说:“有人热爱色彩和形,同时由于他为色彩而爱色彩,为形而爱形,也由于他爱色彩和形而不是为他自己才看到色彩和形,所以他通过事物的色彩和形所看到的乃是事物的内在生命。他然后逐渐使事物的内在生命进入我们原来是混乱的视觉之中。至少在片刻之间,他把我们从横隔在我们的眼睛与现实之间的关于色彩和形式的偏见中解除出来。这样,他就实现了艺术的最高目的,那就是把自然显示给我们。”柏格森同时指出,另外一些人并不注意于物象的色彩与形,而反求之于他们自身,“喜欢到自己的内心中去探索。在那些把某一情感形之于外的万千萌芽的行动底下,在那表达个人精神状态并给这种精神状态以外的平凡的社会性的言语背后,他们探索的是那个纯粹朴素的情感,是那个纯粹朴素的精神、状态”。

从气质上说,马蒂斯即用色彩和形去把握事物的“内在生命”,又是漠视形和色而去追求那内心纯粹朴素的精神状态的艺术家。或者更确切地说,他善于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他提倡的“均衡性、纯粹性以及清澈性”是最高的目的和境界,当形和色的表现妨碍这个目的和

影响这一境界时,他可以舍弃形和色,如他在以勾线为主的素描与版画中所做的那样。马蒂斯主张艺术的“均衡性、纯粹性以及清澈性”,和柏格森的要求相吻合。这位哲学家认为,绘画、雕刻、诗歌和音乐“应该除去那些实际也是功利性的象征符号,除去那些为社会约定俗成的一般概念,总之是除去掩盖现实的一切东西,使我们面对现实本身”。(这里的所谓“面对现实”,是指现实的原始、内在的生命。)克罗齐在1901年写的《美学》中认为,形象认识是独立的,不需理智、概念和逻辑的帮助。他说:“形象观感就是对真实存在事物的感觉和对可能存在事物的想象二者无区别的混合。”

油画专业毕业开题报告

油画专业毕业开题报告 一、论文题目 论线条在油画语言中的表现力—马蒂斯作品中线的表现与研究 二、研究意义 线是视觉艺术的初始形式,是人们观察和描绘自然的一种基本 方式。绘画艺术中的线条起到了描摹物象的外围轮廓,为之勾勒骨架的重要作用。线条在东西方绘画历程中演变出了丰富多彩的表现方式,绘画的表现语言由此变得生动和充实,不同的画家以风格各异的线条丰富着绘画的语言。研究线条为深入研究画家的创作个性,艺术样式的演变提供了一条有价值的道路。 20世纪初以马蒂斯为代表的“野兽派”具有突出的意义,虽然这并不是一个实在的团体,但马蒂斯在这一个解放色彩、探索形式创新的时代却独具代表性,他的素描和绘画都不是简单描摹自然,而是以线条来抽象地展现精神世界。他以他的线条创造了一种新的空间感知方式,对油画技法的创新影响深远。 今天,研究法国现代派画家亨利?马蒂斯的人是越来越多,要出新意并非易事。就个案研究,限于篇幅、个人能力及资料限制,笔者只能抓住马蒂斯绘画作品中笔者认为最重要的线条语言来分析研究,并把他“自由的精神家园”作为突破点。如今,在我们具体的创作实践中,就如何使线条形式与情感精神同在;如何提高线条语言的表现力;如何体现时代精神。马蒂斯的绘画艺术作品都提供了最有价值的 参考和启示,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因此,对课题《解读马蒂斯

绘画作品中的形式语言》的研究将有利于我们在二十一世纪里,更清楚地认识到艺术创作的多元性,表现手法的多样性。可见,中国油画艺术应从本民族自身特点出发,在不忘“本”的前提下,以“拿来”的精神和勇气有选择地吸取国外文化艺术精髓,是大有益处的。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马蒂斯和野兽派的出现,标志着西方美术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一个“形式革命”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标志是强调形式,把形式提高到独立的地位。这些重视形式的流派通常被称作“形式主义流派”。这里所谓的“形式主义”,并非不要内容,不同的仅仅是侧重点,犹如十九世纪中期文艺中的自然主义并非完全排斥艺术概括一样。形式主义的侧重点在于形式,忽视题材、情节、所述故事等属于内容范畴的因素在绘画中的作用。形式主义流派理解的“内容”是由形式传达出来的一种较为抽象的感情和情绪,是体现在形式要素中的细致、微妙的感觉。因此,这些作品往往一时不被大众所理解,因为大众的审美趣味和能力,远远比不上在形式上有特别研究的艺术家来得细腻和敏锐。但是,也正是这种思潮和这些艺术家的作品不断地拓展着人欣赏能力的“接受度”,不断地提高和革新着人们的审美趣味。 马蒂斯和野兽派画家们的创作成果,实际上是印象派之后法国 艺术探索的一个总结,标志着法国以至欧洲艺术中以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为指导的派别让位于以强调作者主体的观念和意识的主体论为指 导的新思潮。当然,在此以后法国和欧洲艺术的发展并非完全按马蒂斯开辟的方向前进。除了马蒂斯这一类随意、自由的写意风格外,还

油画专业开题报告doc

油画专业开题报告 篇一:论文开题报告(美术) 滨州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乡村》创作中平面化 油画语言的应用 系(院) 美术系年级 XX级专业美术学班级 09美术本3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 滨州学院教务处 二〇一三年三月 开题报告填表说明 1.开题报告是毕业设计(论文)过程规范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严谨务实工作作风的重要手段,是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方案,是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依据。 2.学生选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后,与指导教师进行充分讨论协商,对题意进行较为深入的了解,基本确定工作过程思路,并根据课题要求查阅、收集文献资料,进行毕业实习(社会调查、现场考察、实验室试验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开题报告。

3.课题的目的意义,应说明对某一学科发展的意义以及某些理论研究所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等。 4.文献综述是开题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广泛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后,对与本人所承担课题研究有关方面已取得的成就及尚存的问题进行简要综述,并提出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5.研究的内容,要具体写出在哪些方面开展研究,要突出重点,实事求是,所规定的内容经过努力在规定的时间内可以完成。 6.在开始工作前,学生应在指导教师帮助下确定并熟悉研究方法。 7.在研究过程中如要做社会调查、实验或在计算机上进行工作,应详细说明使用的仪器设备、耗材及使用的时间及数量。 8.课题分阶段进度计划,应按研究内容分阶段落实具体时间、地点、工作内容和阶段成果等,以便于有计划地开展工作。 9.开题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填写,指导教师不能包办代替。 10.开题报告要按学生所在系规定的方式进行报告,经系主任批准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研究(或设计)工作。 篇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美术)

《油画的写意性》开题报告

《油画的写意性》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来源: 油画是西方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17世纪随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20世纪初作为科学的文化形态得到发展。被置入中国文化和政治空间中的油画,无疑受到两者的影响。可以说,人们对油画的改造,从它移植到我国时就己经开始。画家在表现时采用着不同的中西融合手法,使作品在视觉上符合本民族的审美习惯。 回望一个世纪以来的美术时空,中国油画具有写意性并非是一个罕见的提法,它已经成为中国现代美术史中的重要现象。可以说,它贯穿了20世纪中国油画发展的大半部分历史。50年以后油画中写意性得到了迅速发展,涌现出不少实践者;在理论方面,不少艺术家、理论家对其进行了探讨。随着对油画技法的逐渐掌握和对油画史的了解,以及自身成长而逐步对精神意识形态的认知,我慢慢追寻在这一绘画语言之中,如何融入自己的思想,因此我开始了对写意性的探索,自己在实践中也尝试融入写意性。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油画具有写意性是西方油画语系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表达方式。这种独立的艺术表达方式经历了一个由表及里、由技法性转向精神性的转化过程。从表象上看,这种表达方式强调油画语言的特质,并借鉴中国书法、绘画中的用笔、用墨的方式来表达一种具有东方韵味的图式;从本质上看,随着中国地位的上升,对弘扬本民族文化的不断加强,中国的油画家们对传统文化认知加深,由此更多地转向对主观精神的表达。写意性贯穿了整个中国油画的发展历程,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底蕴与社会背景下的产物。 今天我们在中华文化中不断反思,进一步认识传统文化中的儒学思想、老庄学说等对中国文化的深层次影响,是我们在探讨油画的写意性时务必要直面和深思的基本事实,同时中国的写意精神也面临着现代转型与发展。在中华文化领域

油画创作的构思到成稿一稿

油画创作的构思到成稿一 稿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山东艺术学院毕业论文 油画创作的构思到成稿 ——通过创作的感悟 姓名:刘金岭 指导老师:张淳、杨庆义、李晓辉、邢士强 专业名称:油画 学位级别:学士 班级:2009级 论文提交日期:2013年5月31日 论文答辩日期:2013年6月5日 油画创作的构思到成稿 摘要:油画创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一幅完整的油画作品的诞生包括采风、构思、草图设计和油画正稿等环节。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所以油画创作需要体验生活的同时更要感悟生活。只要从身边的点滴生活中培养自己敏锐的眼睛和敏锐的情感触觉,就会发现身边的生活中创作的源泉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在对生活体验中的素材进行剪裁、提炼的同时还要 充分的发挥想象力既要深入充分的体现生活,也要主观能动的进行创新。 关键词:油画创作;体验;构思;借鉴;创造 油画创作,乃美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是运用油画材料、工具和技法制作油画的过程。油画创作也是艺术家运用自己独特艺术语言向人们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生活中的平凡美的高度总结和概括的手段。随着社会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接受到不同国家的文化滋养,不同思想流派的渗透,油画创作的形式也展现出了形形色色的姿态。在生活中各种颠覆传统,打破常规视角来向人们展示美的存在的油画作品应运而生。

但是艺术创作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油画创作有着对形体、空间、色彩、材质的塑造和表现能力,创作过程极其复杂。油画创作形式也是多样的,在内容上有景物、风景、人物;在题材上有表现现实生活的,有反映历史事件的,有描写神话故事的;在创作风格上有古典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表现主义等等。 油画创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一幅完整的油画作品的诞生包括采风、构思、草图设计、油画正稿等几个环节。结合着自己的毕业创作过程,简单的谈谈油画创作各个环节中自己的观点和感悟,以及所遇到的问题。 一、采风 也就是常说的体验生活。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油画创作需要体验生活的同时更要去用心感悟生活。在采风的选择上要有意识的选择与自己创作灵感和冲动相关联的事物,应注重对生活内容的观察、发现和大量采集生活中美的素材,找出与自己想强烈表现和创作冲动相符相关联的资料。要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并找到合适的方法变现出来展示给人们,这个步骤是非常艰难的。不过只要是用心去体会、领悟,现实生活中发现美并不难。 在这里着重要说一下的是,采风并不需要铺张浪费的去游山玩水,只要从我们身边的点滴生活中培养自己敏锐的眼睛和敏锐的情感触觉,就会发现自己身边的生活中创作的源泉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四年的大学生活就要结束了,总感觉到心里空空荡荡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就构思着想要创作一幅表现校园生活的作品记录下大学里面值得回首的往事。在选题上我在我身边的大学环境中参考了同学聚餐,宿舍里面打扑克,同学集体出游,教室里面绘画的情景,踢足球,打篮球,跑步等等校园内的常见活动,经过自己的筛选,最终我选择了打篮球的画面,因为我认为篮球可以在一个角度上很好的体现出我们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可以让读者感受到大学生的激情和动感,可以把大学生的青春活力很好的展示出来。所以采风这个阶段

油画创作的构思到成稿一稿

山东艺术学院毕业论文 油画创作的构思到成稿 ——通过创作的感悟 姓名:刘金岭 指导老师:张淳、杨庆义、李晓辉、邢士强 专业名称:油画 学位级别:学士 班级:2009级 论文提交日期:2013年5月31日 论文答辩日期:2013年6月5日 油画创作的构思到成稿 摘要:油画创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一幅完整的油画作品的诞生包括采风、构思、草图设计和油画正稿等环节。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所以油画创作需要体验生活的同时更要感悟生活。只要从身边的点滴生活中培养自己敏锐的眼睛和敏锐的情感触觉,就会发现身边的生活中创作的源泉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在对生活体验中的素材进行剪裁、提炼 的同时还要充分的发挥想象力既要深入充分的体现生活,也要主观能动的进行创新。 关键词:油画创作;体验;构思;借鉴;创造 油画创作,乃美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是运用油画材料、工具和技法制作油画的过程。油画创作也是艺术家运用自己独特艺术语言向人们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生活中的平凡美的高度总结和概括的手段。随着社会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接受到不同国家的文化滋养,不同思想流派的渗透,油画创作的形式也展现出了形形色色的姿态。在生活中各种颠覆传统,打破常规视角来向人们展示美的存在的油画作品应运而生。

但是艺术创作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油画创作有着对形体、空间、色彩、材质的塑造和表现能力,创作过程极其复杂。油画创作形式也是多样的,在内容上有景物、风景、人物;在题材上有表现现实生活的,有反映历史事件的,有描写神话故事的;在创作风格上有古典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表现主义等等。 油画创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一幅完整的油画作品的诞生包括采风、构思、草图设计、油画正稿等几个环节。结合着自己的毕业创作过程,简单的谈谈油画创作各个环节中自己的观点和感悟,以及所遇到的问题。 一、采风 也就是常说的体验生活。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油画创作需要体验生活的同时更要去用心感悟生活。在采风的选择上要有意识的选择与自己创作灵感和冲动相关联的事物,应注重对生活内容的观察、发现和大量采集生活中美的素材,找出与自己想强烈表现和创作冲动相符相关联的资料。要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并找到合适的方法变现出来展示给人们,这个步骤是非常艰难的。不过只要是用心去体会、领悟,现实生活中发现美并不难。 在这里着重要说一下的是,采风并不需要铺张浪费的去游山玩水,只要从我们身边的点滴生活中培养自己敏锐的眼睛和敏锐的情感触觉,就会发现自己身边的生活中创作的源泉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四年的大学生活就要结束了,总感觉到心里空空荡荡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就构思着想要创作一幅表现校园生活的作品记录下大学里面值得回首的往事。在选题上我在我身边的大学环境中参考了同学聚餐,宿舍里面打扑克,同学集体出游,教室里面绘画的情景,踢足球,打篮球,跑步等等校园内的常见活动,经过自己的筛选,最终我选择了打篮球的画面,因为我认为篮球可以在一个角度上很好的体现出我们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可以让读者感受到大学生的激情和动感,可以把大学生的青春活力很好的展示出来。所以采风这个阶段

总结报告-油画毕业创作开题报告范文 精品

油画毕业创作开题报告范文 一、论文题目 论线条在油画语言中的表现力马蒂斯作品中线的表现与研究 二、研究意义 线是视觉艺术的初始形式,是人们观察和描绘自然的一种基本方式。绘画艺术中 的线条起到了描摹物象的外围轮廓,为之勾勒骨架的重要作用。线条在东西方绘画历 程中演变出了丰富多彩的表现方式,绘画的表现语言由此变得生动和充实,不同的画 家以风格各异的线条丰富着绘画的语言。研究线条为深入研究画家的创作个性,艺术 样式的演变提供了一条有价值的道路。 20世纪初以马蒂斯为代表的“野兽派”具有突出的意义,虽然这并不是一个实在 的团体,但马蒂斯在这一个解放色彩、探索形式创新的时代却独具代表性,他的素描 和绘画都不是简单描摹自然,而是以线条来抽象地展现精神世界。他以他的线条创造 了一种新的空间感知方式,对油画技法的创新影响深远。 今天,研究法国现代派画家亨利?马蒂斯的人是越来越多,要出新意并非易事。就 个案研究,限于篇幅、个人能力及资料限制,笔者只能抓住马蒂斯绘画作品中笔者认 为最重要的线条语言来分析研究,并把他“自由的精神家园”作为突破点。如今,在 我们具体的创作实践中,就如何使线条形式与情感精神同在;如何提高线条语言的表现力;如何体现时代精神。马蒂斯的绘画艺术作品都提供了最有价值的参考和启示,具有 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因此,对课题《解读马蒂斯绘画作品中的形式语言》的研究将 有利于我们在二十一世纪里,更清楚地认识到艺术创作的多元性,表现手法的多样性。可见,中国油画艺术应从本民族自身特点出发,在不忘“本”的前提下,以“拿来” 的精神和勇气有选择地吸取国外文化艺术精髓,是大有益处的。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马蒂斯和野兽派的出现,标志着西方美术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一个“形式革命” 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标志是强调形式,把形式提高到独立的地位。这些重视形式 的流派通常被称作“形式主义流派”。这里所谓的“形式主义”,并非不要内容,不 同的仅仅是侧重点,犹如十九世纪中期文艺中的自然主义并非完全排斥艺术概括一样。形式主义的侧重点在于形式,忽视题材、情节、所述故事等属于内容范畴的因素在绘 画中的作用。形式主义流派理解的“内容”是由形式传达出来的一种较为抽象的感情 和情绪,是体现在形式要素中的细致、微妙的感觉。因此,这些作品往往一时不被大 众所理解,因为大众的审美趣味和能力,远远比不上在形式上有特别研究的艺术家来 得细腻和敏锐。但是,也正是这种思潮和这些艺术家的作品不断地拓展着人欣赏能力 的“接受度”,不断地提高和革新着人们的审美趣味。

浅谈主题性油画创作的社会现实意义

浅谈主题性油画创作的社会现实意义 沈阳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浅谈主题性油画创作的社会现实意义 姓名:张志军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 指导教师:广廷渤;吕鸿 20100326 浅谈主题性油画创作的社会现实意义

浅谈主题性油画创作的社会现实意义 摘要 在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长河中,绘画作为人类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在整个人类 文明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而油画艺术作为绘画领域里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 在满足人类情感表达与审美诉求方面,发挥了无法替代的作用。作为一个起源于西 方的画种,在西方历史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了无数艺术家和不朽之作。这 些经典的巨作与现实生活完美结合,提高了人类的审美情趣,又使人类的心灵得到 安慰,而作为舶来之品,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为其生根发芽提供了丰厚的养料和

肥沃的土壤,从一开始就为其打下了现实主义的烙印。 本文通过分析东西方油画创作对历史的记录及对时代精神的理解,着重分析中 国油画发展的历史进程,油画从外来艺术发展成为中国绘画的组成部分,经历了漫 长的学习、吸收和成长的过程。而这经历蜕变的百年历史也正是中华民族从遭受屈 辱到自强自立,再到繁荣富强的过程。几代油画家把个人情感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联, 创作出一幅幅反映社会现实的感人画面,人文精神在这些优秀主题性油画创作中得 到了充分的体现。在研究这些伟大历史巨作的同时与当下油画创作的一些现象相比 较,以此讨论主题性油画创作的社会现实意义。油画家作为知识分子的一部分,理

应应担负讴歌时代、记录历史的社会文化责任。阐述新时期文艺工作者应该从关注 现实生活中美好事物出发,创作出更多符合新时期人文审美情趣的主题性油画作品。 本人作为主题性油画创作工作室的研究生,在以后的油画创作中,要保持清醒的头 脑,与时俱进,反映社会现实,争取创作出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好作品。 关键词:油画,主题性创作,社会现实意义,良知 I 浅谈主题性油画创作的社会现实意义 On the thematic significance of the social reality of oil painting

2010414040117 郭绿荫 油画专业 《情系陕北》毕业创作说明

河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 绘画专业本科毕业创作说明 题目:《情系陕北》创作说明 姓名:郭绿荫 学号: 2010414040117 专业班级:绘画(油画)(本)1001班 指导教师:王海龙 职称:讲师 2014年4 月28日

目录 摘要 (1) 正文 (1) 1.主题与构思 (1) 2.资料搜集 (2) 3.油画小稿 (2) 4.创作过程 (3) 4.1构图起稿 (3) 4.2特殊技法 (3) 4.3深入刻画 (4) 5.作品组合与装裱 (4) 6.创作感想 (5) 结束语 (5) 参考文献 (5) 作品效果 (6) 致谢 (10)

《情系陕北》创作说明 作者:郭绿荫 班级:绘画(油画)(本)1001班 学号:2010414040117 摘要:本文是对毕业创作《情系陕北》进行的创作说明。《情系陕北》是以陕北风情为选题,依据陕北黄土和窑洞相结合所进行的创作。作品选取陕北风情元素,以陕北土家窑洞为主要表现对象,以综合材料为依据的意象表现手法为主,通过组画的形式,传达出陕北人家的特点,从而表现出陕北的风土人情。本文将从主题立意与构思、构图、技法等方面对本次毕业创作的过程进行具体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陕北风情 综合材料 肌理 意象 表现技法 正文 1. 主题与构思 大学四年期间学校组织大量的外出考察及写生为我们的创作做了充分的准备,其中考察期间的陕北风情给了我强烈的绘画感受。 黄土窑洞是陕北独有的艺术特色。在学院规 定的几个创作命题中,我更倾向于陕北,因 为在陕北风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陕 北的窑洞、陕北黄土的沟壑、陕北的剪纸等 等。在导师和我经过一番仔细商讨后,选择 了“陕北风情”这个主题。 本次创作灵感源自于我对陕北窑洞的向 往,那与我们所生活的城市头很大的不同, 很多元素让我对那里的一切无限憧憬。在陕 北印象最深刻的当属陕北的窑洞,(图1)陕 北窑洞突出体现了陕北的风土人情,其中窑 洞门窗的剪纸工艺也是陕北的一大特色。(图 2)陕北窑洞是依山开凿出来的,陕北的土窑 洞在几千年以前就成为陕北的一大特色。 在以往的绘画写生过程中,我深刻体会 到了所画的景象不能是简简单单地复制与照 抄照搬,而是对大自然的光,空间色彩以及 绘画材料的研究。我在写生过程中,渐渐对 油画风景有了一些体会和感受,真正感受自 然带给我们的触动,把这种感悟融入到自己 图 1 图2

浅谈油画创作过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39442542.html, 浅谈油画创作过程 作者:苗阳 来源:《艺术科技》2015年第12期 摘要:油画创作,实乃美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是运用油画材料、油画工具和技法生产油 画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家们的思想接收到不同国家的文化滋养、不同思想流派的渗透,油画创作的形式也展现出了形形色色的姿态。一般意义上的油画创作分为三类:人物画、风景画和静物画。细分题材、风格也大相径庭。由于油画创作的多样性,油画创作成为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它需要包含选题、构思、素描稿创作、油画正稿几个过程。 关键词:浅谈;创作过程;油画 1 选题 有人对灵感作过这样的描述:“灵感的确是一种特殊的思维现象。对某一问题百思不得其解而陷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时,由于某一偶然事物或信息的激发或在某种特殊的思维状态下,主体在情感迂回、思路盘旋之中忽然顿悟、捕捉到了事物的底蕴,所要探索的问题一下子获得了明确的解决。”当然脱离了生活的灵感就成了无根之木;感受生活,把它融于作品创作中,为自己的作品增色,更会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佳作。 随着物质文明时代的发展,人的审美意识不断提高,“人物画”这个有血有肉的生命实体的表现方式愈发突出。儿时的向往、青春的憧憬、壮年的打拼、残年的恬然安逸皆是生命在求索,追随幸福是人的本性,也是人类社会繁荣发展的原始动力。人们对审美观念产生新的认识,过渡到了物质文明的层面,升华到了精神文明的文化境地,把利欲私念割裂开来,越来越呈现着和谐大同的氛围。《雨·碌》的灵感源于一场毛毛细雨。暮色降临,灯火阑珊,人们漫步于街头,紧张忙碌了一天之后,带着丝丝的倦怠和匆匆的脚步。但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给大家带来一阵清凉,雨水平复了躁动的心,如同青涩的心情,焦躁却也带着美满。创作自始至终是要用心灵、智慧、学识、功力、修养、勤奋等去支撑的,一幅成功的作品是创作者怀着无暇的心面对现实、体察生活,敏锐地捕捉到事物的内在而提炼精髓、表现艺术美感完成的。 人类喜欢自然之美,自然之美是和谐纯净的,如春天一束含苞的花朵。《雨·碌》引发的美感,是自然的造物,是人们生活的物质存在,整个画面的节奏和旋律协调。静观画中的几个青年,不混杂忧喜,也不带任何感情冲动,只因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将大家带回了一个青涩无忌的时代。整个画面进入了表现人的自然之美的情形当中,显示出绘画主体的淡泊清净和坦荡胸怀,其感情明晰,无遮掩藏饰之意。天然去雕饰,返璞归真地表现人的物质生活,体察生命之歌、青春之歌,进入无我之境,到达物我两忘的审美境界,超越了大自然中的美,保持了精神的纯净。 2 构思创作

装饰画开题报告范文.doc

装饰画开题报告范文 开题报告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以学生所学专业课的内容为主,不应脱离专业范围,要有一定的综合性,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装饰画开题报告范文,希望对你有用! 装饰画开题报告范文篇1 一、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中国工笔人物画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已形成了融汇着整个中华民族独特文化特征和美学价值的完整而独立的艺术体系。它经历过灿烂的岁月,也走 过凋零的时光,是我们民族最伟大也是最成熟的画种之一。研究工笔人物画创作不能不首先研究构图,工笔人物画中构图形式会影响到画面意境的传达。一幅作品中对构图形式的经营,也就影响到画面的优劣。构图是绘画的组织方式,是表达绘画内容与审美意象的重要因素。在构图上,中国画讲求经营,它不是立足于中的物象,依照画家的主观感受和艺术创作的法则,重新布置,构造出一种画家心目中的时空境界。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与世界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当代中国社会处于极具的变革之中,各种信息思想碰撞交融,工笔人物画构图自然而然地也就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不同工笔人物画家们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构图形式丰富多彩。让新时代的中国画坛更加繁荣。在当代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工笔人物画构图如何对西方艺术观念和形式进行吸收借鉴,以及当代工笔人物画构图依傍着什么法则对传统绘画样式的继承创新,不断地使其更加具有时代特征意义,对于中国工笔人物画构图来说已成为备受关注的课题和迫切解决的问题,选择该题材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理论意义:六法论当中的经营位置,也即历代画家所重视的章法布局,经 营要讲才巧要无适弗该。就是既要讲究美的法则,又

要合乎自然规律,正是从这两点出发,中国画家创造了许多变化多端的构图,并结合实际运用的需要创造了长卷、立轴、屏风及各种各样的绘画形式;创造了以大观小法和散点透视法,形式千变万化;而且善于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将不同时间空间的形象,置于同一画面,经营的无限丰富。本文通过对各时期工笔人物画的构图分析,总结其中形式美的样式,对于研究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构图有很重要的意义。本篇论文是以工笔人物画构图为研究对象,探索各时期工笔人物画的构图形式理念及题材技法的多样表达。笔者希望通过课题的研究,让我们学习中国画构图时有较为清晰地思考方向,让更多的人欣赏中国工笔人物画呈现出的崭新艺术魅力。 实践意义:探讨工笔人物画构图问题,首先是了解传统工笔人物画构图和当 代工笔人物画构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其次对于当前多元素文化对中国绘画的冲击,如何吸收和借鉴,形成自己独有的绘画风格。这些问题的梳理对本篇论文有很大的帮助,在以这样的视角观察和思路的同时,对笔者自身的艺术创作起到了极大的启发作用。融西为中,推陈出新,于造化中锤炼,在生活中提高。以及对艺术创作创新问题能有所启示。 二、文献综述(对国内外研究状况的概述) 1.国内研究情况 中国工笔人物画构图有它独特的表达方式,由此而具有独特魅力。中国画工 笔人物画在画面中空白的运用,散点透视的法则,时间感的呈现在当代仍然具有不朽的魅力。在中国古代的绘画理论中构图又被称作章法、布局或经营位置,东晋时代的顾恺之提出了置阵布势,要求密于精思,临见妙裁。不是见什么画什么,而是要求画家根据布势的需要有所选择,中国画十分重视气势和神韵,潘天寿的构图喜欢作方形结构,常常创作奇险的境界,用以表现他雄阔、霸悍、质朴的艺术风格。构图是具体的形式,也是一件绘画作品形式美的集中体现。因为一切形式因素,不

推荐美术毕业创作开题报告

推荐美术毕业创作开题报告 有明确文字记载的就可以追溯到150万年以前,西班牙旧石器时代的阿尔太米拉石窟壁画中的野牛、古埃及盛行于memphie 时期用芦笔画在草纸和墙壁上的画以及我国西南地区诸省的崖画,都可以说是原始社会早期的水彩画。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英国水彩画取得辉煌成就,使水彩画作为一门独立画种真正登上艺术殿堂,在世界艺术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人们把英国作为水彩画的发源地。但几经沿革,由钢笔淡彩发展成多彩风格,直至逐步突破古老画法,大胆追求自然光色,从而创造出英国水彩画最辉煌的时代。技法日趋成熟,水彩画特性更为明显,名家辈出,享誉世界, 19世纪中期,达到了可与油画相媲美的水平,终于登上绘画艺术的巅峰。然而现代水彩画在美国发展蓬勃,美国已成为 20世纪以来新崛起的“水彩画王国”。流派纷呈,画家众多,如大卫.理勒 .米勒得 (david lyle millard)、安德鲁.怀斯 (amdrew wyeth)、法兰克.韦伯 (frank webb a.w.s)、查理斯.雷德 (charles reid)等。美国最大、最有权威的水彩画组织--“美国水彩画会”建于1866年(前身为纽约水彩画会),每年举行一次画会年展,推动着水彩画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现在,水彩画不仅在西方,也在东方蓬勃发展,水彩画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画种。在国内研究动态:新中国成立后,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指引下,水彩画蓬勃发展。 1949年,

“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在北京成立,组织创作活动。1954年,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全国水彩画、速写展览”。1956年举办的“全国第一届青年美术作品展览”展出水彩画一百多件。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画家们深入生活,用水彩画来反映新中国的新面貌,写实风格得以确立,奠定了中国水彩画重写实的传统模式。李剑晨的《晨曦中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古元的《延河饮马》、萧淑芳的《丁香花》都是当时影响广泛的佳作。20 世纪50年代,苏联格拉西莫夫、茹可夫、克里马中等画家的水彩画相继传入中国,他们“讲究造型严谨和色彩真实” 的写实传统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水彩画艺术的发展。目前存在的许多问题比较复杂,很难归纳。从近几年举行的几次大型美展来看,有一个很突出的现象:水彩画作品中缺少画家内心活动的具体表现。现在画画的人大多都是靠临摹照片,缺少对事物的感触,缺乏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产生的独特的感觉。水彩画进一步发展,绘画形式的多元化与单纯的技法进一步影响着水彩画的意境。还有一些高科技手段开始被运用到水彩画创作中,甚至使用微喷技术,在专业的美展上这应该是受谴责的。

最新油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

最新油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中国油画来源于西方,在中西方艺术里找到共通点,结合点,两种艺术不会也不应该是完全的对立的。详细内容请看下文油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油画的表现形式虽有具象、抽象之分,但无论何种形式所反映的都是画者的内在品质。我们应该找到自身所熟悉和所愿接受的艺术精神,把现代人的情感注人其中,如何达到技法与心灵的统一,使个人的内在品质得到最大的张扬。根本的创作思维还是我们已经熟悉并潜移默化所接受的中国抽象艺术的丰富内涵,这是中华民族抽象美学意识对客观世界的独特认识和对艺术的独特追求。中国绘画的传神、写意、抒情是中华民族抽象美学意识的具体体现和结晶,它对于我们今天的油画创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论文立足于方法论,谈油画创作,作为我们年轻画家有了一个正确的方法,许多具体的技巧也就一通万通。一件作品尚若没有基本的较为成熟的技法,就没有表达能力。但只有作画的技术与能力,无心灵的、感觉的意念,不求精神性之意义,作品必然匠气而低俗,不是艺术品。技巧与精神意念缺一不可。"真"与"情"才是艺术中的艺术。 国外现代抽象绘画一直占有主导地位,抽象画的论著也是比比皆是,然而没有任何人对中国油画创作与中国抽象精神的统一做过合理的叙述和研究。 国内有一部分画家意识到这一点开创性,部分学者对此做了零星的

论述,但未有系统的专著,吴冠中的抽象美,赵无极、朱德群的宇宙抽象抒情画,无论东方和西方,无论在什么社会制度中,都有许多艺术工作者忠诚的表现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永远是推进人类文化发展的主流。我大胆闯入此领域,希望能为中国油画事业献出微薄之力。 研究内容:所谓"抽象"就是艺术家运用提炼、概括手法,抽取出形象的共性及本质特征,并把这些生活中常见形象进行抽象的艺术加工,创造出不同于具象写实的艺术的形象。抽象艺术思维是在油画创作的过程,是艺术家对客观事物内在本质性感受。抽象艺术是纯意识的纯形式的东西,抽象美与具象美可以相融合,在抽象中隐现出具象性或半具象性的美。抽象艺术思维是艺术家的一种语言表现方式,能以纯视觉的方式来呈现艺术家的心态和个人生活状态等。在创作中以人为中心和主体,突出人的作用和价值,以人的存在方式思考并认识客观世界,逐渐淡化艺术的写实性而加强精神性的探求。 研究思路:油画创作的理念思索进行一系列的阐述,将抽象艺术精神带入油画创作之中,达到技法与精神的完美统一。如何能把人的灵性、抽象性的情绪以及情感的冲动性,贯穿于油画色彩笔触之间,探索生命、情感与油画材质的内在联系。 研究方法:(1)观察法 ;(2)文献法;(3)经验总结法;(4)实例法

浅谈闫平油画人物作品中的艺术特色——以作品《母与子》为例

浅谈闫平油画人物作品中的艺术特色——以作品《母与子》为例 摘要 闫平是我国著名的女性画家之一,在闫平的绘画作品当中,《母与子》系列是其最具代表性的题材。闫平的《母与子》系列作品,能够通过极具视觉张力的色彩运用与粗犷洒脱的用笔来传达出细腻、温和而又浓郁的母爱。本文从研究背景及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入手,首先从构图方式、色彩运用和用笔方式对《母与子》系列绘画作品进行分析,再从主体与背景的和谐一致、注重画面的整体感、意境的把握与情感的宣泄四个角度对《母与子》中的闫平油画人物艺术特色进行解读。 关键词:闫平、母与子、油画人物 Abstract Yan Ping is one of the famous female artist in China, Yan Ping's paintings, "mother and son" series i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part. "Mother and son" Ping Yan series of works, through the use of color visual tension and very rough free and easy pen to convey delicate, warm and strong and love. This paper from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and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present situation, first from the composition, use of color and pen and grasp emotional catharsis four aspects of in the mother and sonPainting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rpretation Key words: : Yan Ping, mother and son, oil painting figure 目录 TOC \o "1-3" \h \u HYPERLINK \l _Toc32635 摘要I HYPERLINK \l _Toc13132 关键词I HYPERLINK \l _Toc24476 Abstract I HYPERLINK \l _Toc28369 Key words II HYPERLINK \l _Toc630 目录III HYPERLINK \l _Toc19111 一、绪论1 HYPERLINK \l _Toc21473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画家简介) 1 HYPERLINK \l _Toc4413 (二)国内研究现状1 HYPERLINK \l _Toc4798 二、《母与子》作品解读2 HYPERLINK \l _Toc21359 (一)构图方式2 HYPERLINK \l _Toc11246 (二)色彩运用2 HYPERLINK \l _Toc21548 (三)用笔方式3 HYPERLINK \l _Toc496 三、《母与子》中的闫平油画人物艺术特色4 HYPERLINK \l _Toc4633 (一)主体与背景的和谐一致4 HYPERLINK \l _Toc11888 (二)注重画面的整体感4 HYPERLINK \l _Toc26467 (三)意境的把握5 HYPERLINK \l _Toc30033 (四)情感的宣泄5 HYPERLINK \l _Toc14632 四、结语6

《油画的写意性》开题报告范文

《油画的写意性》开题报告范文 《油画的写意性》开题报告应该怎么写?下面为大家搜索了《油画的写意性》开题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油画是西方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17世纪随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20世纪初作为科学的文化形态得到发展。被置入中国文 化和政治空间中的油画,无疑受到两者 ___。可以说,人们对油画的改造,从它移植到我国时就己经开始。画家在表现时采用着不同的中西融合手法,使作品在视觉上符合本民族的审美习惯。 回望一个世纪以来的美术时空,中国油画具有写意性并非是一 个罕见的提法,它已经成为中国现代美术史中的重要现象。可以说,它贯穿了20世纪中国油画发展的大半部分历史。50年以后油画中写意性得到了迅速发展,涌现出不少者;在理论方面,不少艺术家、理 论家对其进行了探讨。随着对油画技法的逐渐掌握和对油画史的了解,以及自身成长而逐步对精神 ___的认知,我慢慢追寻在这一绘画语言之中,如何融入自己的思想,因此我开始了对写意性的探索,自己在实践中也尝试融入写意性。 油画具有写意性是西方油画语系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表达方式。这种独立的艺术表达方式经历了一个由表及里、由技法性转向精神性的转化过程。从表象上看,这种表达方式强调油画语言的特质,并借

鉴中国书法、绘画中的用笔、用墨的方式来表达一种具有东方韵味的图式;从本质上看,随着中国地位的上升,对弘扬本民族文化的不断 加强,中国的油画家们对传统文化认知加深,由此更多地转向对主观精神的表达。写意性贯穿了整个中国油画的发展历程,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底蕴与社会背景下的产物。 今天我们在中华文化中不断反思,进一步认识传统文化中的儒 学思想、老庄学说等 ___文化的深层次影响,是我们在探讨油画的写意性时务必要直面和深思的基本事实,同时中国的写意精神也面临着现代转型与发展。在中华文化领域 的现代化进程中,“写意”通常作为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遗产,受到国人及绘画爱好者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在当代艺术表现手法与媒介大量泛滥的年代里,油画的写意性一直在时代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和演变。如何更好地在当代多元文化背景下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深思的重要议题。 中国的油画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 ___沧桑起伏,它已 经成为了中国绘画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和精神意境。虽然中国油画写意性的提法很早就有了,可是一直是处于一种较为表层的技法性层面上,对其进行的研究也主要是停留在写意性的发展历史方面,或是侧重点都是从某一单项进行探索,

关于油画毕业创作的建议

关于油画毕业创作的建议* 废话(根据个人适时跳过):人生如潮,如月色下的潮起的一朵洁白,每一次的潮起激了的人生的浪花是如此难得,潮落之后的回忆有时又是如此的漫长让人不舍。当你老去回首往事的时候,涛声依旧却可能不见当初的夜晚,而心里好像隐约明白了什么是永恒。 大的方向: 1题材(这个不是重点,如果你真的喜欢画画应该明白):你自己的生活!生活!生活!【这个必须是!而且画面中最好画一个到两个人物,要全身,或者半身。(原因自己想)】 理由: 1不用太累的去找素材(例如你暗恋的男生或者女生什么的也行) 2画出来的东西才有感情(当然冷血的就不用看了) 3别人看的懂(现实一点!大师是每一百年才出两到三个,而且这个又是西画,兄弟你掂量着,就不多说了) 2思想(这个比较重要) 法国一个哲人讲:“人是有思想的芦苇”,他是要强调人的脆弱。而我们也可也理解如果没有思想,任何一根芦苇,一颗草是没有区别的。你问我具体需要什么思想,这个我没办法讲,但我可以浅显的讲它和时代感紧紧相连,艺术有时就是很扯淡,它无处不在,有时却可能花上你一辈子的时间去找,好我们讲的有点远,讲点有用的,思想的特征:1有意思,类似冷笑话什么的2重复,是过去某种看法在这时代的包装 3表现手法(或者说观察方法这个比较重要) 低级简单的方法:把你想表现的画面用类比的方法移近去,例如陈云冈(不知道自己去查)的雕塑做的感觉像水一样,或者说陈云岗把水的感觉已经了雕塑。我们可以总触觉的东西可以转化成视觉的,或者嗅觉,味觉的东西可以转化成视觉。 高级方法:疑问是一切创造的开始,如果你满足你的生活,看什么都是理所当然,对一切都是没有问题,轻一点讲你不爱思考。严重的说,兄弟那么我跟你讲你走错路了。观察的具体方法:质疑和悬置,第一问为什么?是不是这样?还有别的什么的吗?第二,得出答案,得不出的就是把它暂时搁置。 无论是低级或是高级形成的都是我们所熟悉的所谓风格了。 4艺术表现力(或者说功底这个最重要) 这个没什么可以说的,如果可以讲还有就是万恶的天赋!只要你认真点,你会发现你真的很牛逼。 材料(根据个人要求) 颜料,笔,布什么的最好不要换,你平常用什么就是什么,当然如果你觉得你距离这是的毕业创作时间充裕,多尝试还是很有必要的 5调查你毕业创作评估时都是那些“叫兽”在看(如果你觉得没有太大的才气震开他们僵死的审美的话,这个还是有必要的) 6学习历届毕业优秀学生作品(不要模仿名家或是大师,那是自寻死路)

浅谈油画创作中的整体问题

浅谈在油画创作中的整体问题 摘要:整体感要求把整张画的各个部分、各种造型因素联系在一起结合成为一个有机和谐的整体,鲜明有力地传达出作者特定的审美感受。整体感好的画中既没有主次不分、喧宾夺主的次要部分,也没有个性模糊、软弱无力、苍白暗淡的主体。 关键词:整体感和谐简化 绘画中的整体问题,一直是我们画者始终追问的话题,也是我们在作画中不断思考的内容,还是我们评价一幅油画作品好坏的重要依据。为此,我们应该说绘画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整体问题。 那么油画中的整体性是什么呢?首先,不应该与我们在作画过程中的四个步骤(①起大的轮廓;②铺大的色彩;③深入刻画;④整体调整)中的第四部分完全相同。整体调整是绘画最后完成的一个阶段,它是指从一幅画的全局出发,对整张画的各种关系,如主次、强弱、虚实、疏密等的互相对照、互相衬托的关系,从色彩、形体、明暗、空间等各方面进行加强或减弱处理,从而取得一种整体感。整体感要求把整张画的各个部分、各种造型因素联系在一起结合成为一个有机和谐的整体,鲜明有力地传达出作者特定的审美感受。整体感好的画中既没有主次不分、喧宾夺主的次要部分,也没有个性模糊、软弱无力、苍白暗淡的主体。 其次,整体调整虽然是完成一幅绘画作品的必不可少的最后阶段。但是,我们在油画艺术创作中就不能只局限于这一阶段的内容,笔者认为应该使思想更宽广一些,认识再深刻一些。爱德华·道格拉斯把绘画当作“二十二条军规”,即绘画是有一定约束的。一方面,艺术家均希望自己的作品整体和谐,围绕整幅作品每一部分因素都能够传达出它的情感内涵;另一方面,艺术家也知道整体性完成需要积聚并协调众多的独立结构。所有画家都会遇到这些问题,一个艺术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一件作品,因此我们要找到省略琐碎的局部,注重整体塑造的方法,细节累积不等于一幅绘画作品,有时候,刻画精致的细节反而会破坏整体。 对道格拉斯而言,一幅画的整体感来源于视觉上的简化,色彩和形式都要单纯。重整体意味着每一块色彩(无论多小)都围绕整体涂抹,“我希望看到一块色调统一的大色域,但在这块颜色里面却包含着丰富的色彩变化,如何将各个局部统一在一个大的整体中是我不断探索的课题。我每一次进入画室后都会不停地思考整体性的问题。”[1]作画时,这条潜规则时时盘旋在他的脑海中,于是在安排人物画或静物画的结构时,始终把整体性摆在第一位。笔者在近二十年的教学过程中,常常看到一些初学者将注意力放到细部的深入刻画上,相当一部分学生追求刻画的华美和精致,他们精心地“复制”出各个局部,而笔者则要求把它简化。莫兰迪的油画可以很好地诠释这一观点,莫兰迪将瓶子作单纯化的处理,而后将它们排列在一起形成一个完善的整体,他在细节和整体之间搭建一座桥梁,笔者从中获益匪浅。最大的收获就是在作品中应清楚地交代出大关系,很多画家都会自觉地运用这种方法,笔者始终保持视线的开阔,并且随时将聚焦在细节上的目光收回,转而重新审视整幅作品。这时,笔者开始思考光线的本质、色彩的对应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对应关系。实际上简单地讲,整体性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