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政治易错点突破【专题26】认识论(含答案)
新高考专用高考政治易错题精选易错点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教师版(含答案)
新高考专用高考政治易错题精选:易错点01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易错陷阱1: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存在认识误区【分析】1.不能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阶级矛盾混为一谈点评: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2.不能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区分开来点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易错陷阱2:对《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存在认识误区【分析】1.不能认为共产党有着自己的特殊利益。
共产党除了代表整个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以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2. 不能认为《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点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3.不能认为剩余价值学说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点评:《共产党宣言》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故观点错误。
易错陷阱3: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存在误区1.不能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主要矛盾。
点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而不是“主要矛盾”,故题中观点错误。
2.不能认为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点评: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当不适应时,对生产力发展起阻碍作用,故本题说法错误。
哲学与唯物论、认识论(2017—2019年高考政治真题汇编)
哲学与唯物论、认识论(2017—2019年高考政治真题汇编)1.(2019·江苏卷)“基因编辑婴儿”“人工智能作恶”……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给人类带来健康、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
为此,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技术伦理的角度对科学发展进行反思,希望科学技术能够真正造福人类。
材料启示我们A.哲学源自于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B.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C.具体科学每一次进步都推动哲学的发展D.具体科学需要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技术伦理就是在哲学层面对技术道德的理论总结,“从技术伦理的角度对科学发展进行反思”就是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方法论指导的表现,D符合题意;材料侧重哲学的重要作用,未体现哲学的来源,A不符合题意;世界观和方法论都属于哲学的范畴,二者的关系未体现具体科学需要哲学的指导,B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具体科学离不开哲学,“具体科学每一次进步都推动哲学的发展”反映的是哲学离不开具体科学,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2019·天津卷)改革开放之所以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强大生命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把握了我国的国情与实际。
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A.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B.是对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C.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D.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基本规律【答案】D【解析】本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的相关知识。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A表述错误;题干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作用,不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B不合题意;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观点本身并没有错误。
题中事例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基本规律,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而并不是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基本特征,C不合题意;改革开放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强大生命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把握了我国的国情,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基本规律,D符合题意。
2019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辅导:认识论
2019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辅导:认识论
下面是本网带来的2019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辅导:认识论,希望对大家复习有用。
高考一轮复习资讯会及时更新,请随时关注。
2019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辅导:认识论
(1)发挥主观能动性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2)透过现象看本质
现象与本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能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创造性思维、合理想象在认识中的作用。
(3)实践
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高考政治复习专题11认识论易混易错点
高考政治复习专题11认识论易混易错点认识论易混易错点主标题:认识论副标题:剖析考点规律,明确高考考查重点,为学生备考提供简洁有效的备考策略。
关键词:实践、认识、真理难度:3重要程度:4内容:熟记易混易错点。
学生熟悉易错易混易考点,无疑对解答客观题帮助是巨大的。
本小节中,学生要着重把握以下内容:实践的主体是人,也即实践为人类所特有,动物的本能活动不是实践;实践以客观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为对象,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不是实践;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但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即亲自实践获得的直接经验和通过学习获得的间接经验;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科学理论不能作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真理是客观的,但不是无条件的。
真理的客观性强调的是在它所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内,它是正确的;但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成为谬误。
真理是客观的,但不是绝对的。
真理都是有条件的,当客观情况或实践发生变化,原来属于真理的认识有可能成为谬误,从这个意义上说真理是相对的。
1.(2014高考江苏卷31) 曾几何时,由于技术所限,人类眼中的海洋只是邻近的一方水域;随着造船技术的提高和海上罗盘的使用,人类进入地理大发现时代,视野投向更广阔的海域;而今,借助载人深潜器、大洋钻探船等高新技术设备,深海世界的神秘面纱逐步被揭开。
这表明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材料体现了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因此①符合题意;题中“随着”“人类进入”“而今,借助”等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②符合题意;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指的是实践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材料没有体现,③不符合题意;④不符合题意;答案A正确。
高二政治认识论易错点专项训练题
高二政治认识论易错点专项训练题心的方向,就是朝阳的方向,就是奋起的方向,就是疾速奔跑的方向!!!一、易错点:1.主观认识是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
(提醒:正确的认识才是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
)2.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
(提醒:实践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
)3.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
(提醒:实践决定认识。
)4.认识的发展具有与认识主体无关的客观规律性。
(提醒:认识的发展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认识的水平与程度与认识主体的认识能力有密切关系。
)5.原有的真理性认识常常在新的实践活动中被推翻。
(提醒: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向前发展。
)6.真理是永恒不变的,世界上存在终极真理。
(提醒:世界上没有永恒的真理,也不存在终极真理,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7.对同一确定的对象,正确的认识可能不止一个。
(提醒:对同一确定的对象,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
)8.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提醒: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9.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单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
(提醒:实践具有社会性,孤立的活动是不存在的。
实践的社会性排斥的只是孤立的活动,并不排斥单个人的活动;同时,个人的活动也不排斥实践的社会性。
)10.实践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活动,盲目的实践是不存在的。
(提醒:任何实践都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活动,没有意识参与的实践是不存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盲目的实践不存在。
)1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之一。
(提醒: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认识的途径有实践和间接经验。
)12.错误认识不是来源于实践,正确认识才来源于实践。
(提醒:不论认识正确与否,都来源于实践。
)13.实践是认识的重要来源,认识发展的唯一动力和唯一途径,要获得认识就要亲自参加实践。
(提醒: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获得认识的途径包括实践和间接经验。
高考政治考点解读 哲学常识——认识论-政治
高考政治考点解读哲学常识——认识论-政治第三部分: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考点 1 1.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1)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
(2)从认识的程度,水平来说,理性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更深刻。
(3)从认识的作用看,只有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2.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两个条件。
①从实际出发,勇于实践,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把现象看作入门的向导。
这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前提。
②认真思考,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
不能以对现象的认识代替对本质的认识。
这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关键。
必须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考点 2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①含义不同: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②形式不同:感性认识有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③特点不同:感性认识是通过感觉器官接触外界事物,对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方面、事物的外部联系的直接反映,具有具体性、生动性、形象性的特点。
理性认识是人们通过抽象思维得到的对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的认识,它具有间接性、抽象性的特点。
④阶段不同: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前提,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到理性认识。
坚持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观点。
坚持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辩证法。
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还表现在它们的相互渗透上。
在现实和认识过程中,既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也没有纯粹的理性认识,两者总是交织在一起的。
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无论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归根到底都是在实践中产生的。
2019年高考政治试题解析全集
A.经营国家外汇储备B.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C.发放政策性外汇贷款D.办理国家重点项目贷款【解析】本题考查中国人民银行(中央银行)的职能。
央行要求金融机构为外贸企业发放政策性外汇贷款,这是督促金融机构执行国家产业政策的体现,与经营外汇无关,A项排除;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与调节货币供给是制定与执行货币政策的体现,B项正确;发放贷款是商业银行的职能,中央银行不对企业开展存贷款业务,C项错误;办理国家重点项目贷款是政策性银行的业务,D项错误。
近年来,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引起了广泛讨论。
回答26~27题。
26.【B】(··26题)根据图7甲乙两方案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甲方案有利于B家庭,有利于增加国家税收收入②乙方案有利于A家庭,有利于增加国家税收收入③甲方案有利于B家庭,有利于缩小家庭收入差距④乙方案有利于A家庭,有利于缩小家庭收入差距A.①③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的有关知识。
根据图表信息,按照甲方案征税,AB两家共为国家每月交税145元,B家庭虽然总收入高于A家庭,但可以不交税,故这个方案有利于B家庭,也有利于增加国家税收收入,①正确③错误,但会拉大收入差距;按照乙方案征税,AB两家为国家每月交税105元,A家庭比B家庭少交税45元,故这个方案有利于A家庭,也有利于缩小家庭收入差距,但不能增加国家财政收入,②错误④正确。
故答案选B项。
27.【D】(··27题)从我国国情出发,探讨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方案,需要①具体分析每一个家庭的收入状况②合理的想象和创新思维③在分析不同方案基础上进行综合研究④运用系统综合的思维方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系统与要素的关系以及辩证的否定观有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很显然,探讨个人所得税制改革方案,具体分析每一个家庭的收入状况,既不现实也不可能,排除①;但探讨个人所得税制改革方案,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既需要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又需要合理的想象和创造性思维,运用系统综合的思维方法,找出具有共性、普遍性能够反映绝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以此为据制定,故选B项。
2019年政治科目高考答案解析
2019年政治科目高考答案解析一、选择题部分2019年政治科目高考选择题部分的答案解析如下:1. A选项A正确,根据题干中提到的政府机关和法定程序,可以推断出选项A的描述是正确的。
2. D选项D正确,根据题干中提及的国家主权和维护国家统一的原则,可以推断出选项D的描述是正确的。
3. B选项B正确,根据题干中提到的群众纷纷踊跃,可以推断出选项B 的描述是正确的。
4. C选项C正确,根据题干中提及的集会、游行和示威活动,可以推断出选项C的描述是正确的。
5. A选项A正确,根据题干中的群众组织和政府机关对立,可以推断出选项A的描述是正确的。
6. D选项D正确,根据题干中提及的授权和限制,可以推断出选项D 的描述是正确的。
7. C选项C正确,根据题干中提到的国家机构兼并和分割,可以推断出选项C的描述是正确的。
8. B选项B正确,根据题干中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制度,可以推断出选项B的描述是正确的。
9. A选项A正确,根据题干中的人民当家作主和政治制度,可以推断出选项A的描述是正确的。
10. D选项D正确,根据题干中提到的政府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可以推断出选项D的描述是正确的。
二、解答题部分2019年政治科目高考解答题部分的答案解析如下:11. (1) 国家主权是指在一定的领土范围内,国家独立自主地开展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活动的权力和地位。
(2)维护国家主权是指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性和尊严,反对任何形式的外来干涉和侵犯。
(3) 国家主权和维护国家主权是国家领导人和全体国民的共同责任,也是国家繁荣稳定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12. (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国家机关的最高权力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行使。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全民选举,依法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形式。
13. (1) 人民群众是党和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 人民群众是实现国家繁荣稳定的力量源泉。
2019年高考政治答题模板专题20如何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问题含解析
专题20 如何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问题【答题要素】实践决定认识十认识反作用十真理特点+认识过程①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人们的实践起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阻碍作用。
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典例探究】典例 1.(2018•北京高考)山脊上,代表中华悠久文化的长城蜿蜒曲折:山腰间,詹天佑创造性设计的“人”字形铁路折回而上:地表下,运用当代中国先进技术建造的京张高铁穿行向前。
为避免破坏沿线文物和环境,京张高铁建设者采用“精准微爆破”等所技术,在地下100多米建造隧道,做到施工地表零沉降,实现了高铁与环境和谐共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京张高铁与“人”字形铁路是新旧事物的关系B.工程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说明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C.建设者的创新意识是高铁成功建设的首要前提D.高铁与环境和谐共存体现了矛盾同一性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答案】B【技巧点拨】本题以不同时代中国铁路建设的情况为情境,考查考生运用哲学知识理解问题的能力。
试题突出对中国历史成就的认同,体现立德树人的命题方向。
京张高铁是新事物,“人”字形铁路建设符合客观规律的要求,但不是旧事物,A错误。
不同时期铁路建设采用不同的技术,说明实践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B正确。
建设者的创新意识对高铁的成功建设有重要作用,但不是首要前提,高铁的成功建设是以尊重规律、符合实际为前提的,C错误。
矛盾同一性是矛盾存在的条件,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D说法错误。
典例2.(2018•江苏高考)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普及,各类新型地图产品层出不穷,从事地图服务的单位也由传统的地图出版社向一般出版社、导航电子地图服务提供商、互联网企业等延伸,迫切需要对相关法律法规加以修订。
2019年高考试题分项解析之政治(10)唯物论与认识论
2019 年高考试题分项解析之政治(10)唯物论与认识论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专题10 唯物论与认识论〔第【一】二单元〕〔教师版〕考点一:哲学的作用1〔2018高考天津卷9〕2017 年,美国苹果公司董事长乔布斯——一位非凡的创新者,带着他的梦想和传奇辞世。
乔布斯对于世界的意义,不仅在于他创造了那个魔器般的“苹果” ,更在于他对“智慧之学”的情有独钟。
乔布斯说过,“我愿用我的全部科技来换取与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一个下午的相处。
”他鼓励人们把苏格拉底的原那么运用到生活、工作、学习以及人际关系上,去追求更多的真、善、美。
乔布斯的成就和他对哲学的态度给我们的启示是①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人生②真正的哲学是对问题的高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④真正的哲学可以启迪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不断创新A. ①②③B. 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2〔2018高考江苏卷25〕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 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 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 、“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
这反映了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B. 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D. 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3〔2018高考江苏卷26〕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 即便是在自然观上相当坚定的唯物主义者, 一旦进入社会领域, 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却能在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政治试卷(新课标ⅱ)(含解析版)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政治试卷(新课标Ⅱ)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4分)某国生产新闻纸所需要的纸浆以固废纸为原料,消耗的固废纸20%以上依赖进口。
出于环保需要,2019年该国开始限制固废纸进口。
不考虑其他因素,正确反映短期内该国新闻纸价格变化的图示是(图中S表示供给,D表示需求)()A.B.C.D.2.(4分)为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通知,自2018年9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金融机构向小型企业、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放小额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
该税收政策发挥作用的路径是()①激发小微企业的经营活力②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困难③引导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放贷④改变金融机构税收负担预期⑤降低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A.①→②→④→③B.④→③→②→①C.②→③→①→⑤D.⑤→③→②→①3.(4分)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853元,同比增长6.2%;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0%;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6.2%,比上年提高17.4个百分点;基本必需品消费支出占比下降,通讯器材类和化妆品类的消费支出分别同比增长11.7%和13.5%.上述信息表明()①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②居民消费结构改善,恩格尔系数下降③消费品供给丰富,产业结构日趋优化④高档品消费增加,居民消费趋于理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4分)2019年1月,证监会发布《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
科创板是专门服务有良好发展前景和市场认可度的科技型与创新型企业的股票板块。
与现行股票市场中的主板不同,科创板试行注册制,并允许尚未盈利的公司上市。
设立科创板旨在()①放宽市场准入,支持科创企业发展②完善资本市场,提高资本配置效率③增加投资选择,控制资本市场风险④加速资金流动,提高股市投资回报率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4分)2018年10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围绕人民法院解决“执行难”工作、人民检察院加强对民事诉讼和执行活动法律监督工作首次开展专题询问。
2019高考政治知识点总结:认识论部分
2019高考政治知识点总结:认识论部分
1、实践和理解(理论)的辨证关系:
实践对理解的决定作用:.实践是理解的来源;.实践是理解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是理解的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理解准确与否的标准。
2.理解对实践有反作用:准确的理解,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
导作用;错误的理解,不科学的理解则把实践引歧途。
方法论意义:既要重视实践,又要掌握科学理论,达到理论(理解)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2、现象和本质的辨证关系:
区别: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多变易失,凭感觉器官能够直接
感知;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具有相对稳定性,只能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联系: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现象离不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表现;本质离不开现象,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
方法论:理解事物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
3、感性理解和理性理解的辨证关系:
区别:含义、阶段、可靠水准不同。
联系:理性理解依赖于感性理解,感性理解有待于上升到理性理解。
方法论:实现理解的根本任务,由感性理解上升到理性理解。
4、理解是无限发展的原理:
整个世界是无限发展的,理解理应在实践基础上随着客观事物的
进程向前推移,逐步深化,持续扩展。
一切把理解凝固化、僵化的观
点都是不科学的。
方法论意义: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
5、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原理:二者密不可分,分析是综合的基础,在综合的指导下深入的分析。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易错点点睛:专题认识论
【2015高考突破】近年来高考的命题规律和当前的社会热点、焦点,预测2015年的命题重点如下:1)推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的理论依据是规律的客观性,是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体现;实现上述目标既要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条件出发,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我们党和政府的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体现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3)我们党和国家在执政中更加关注民生,注重维护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和谐,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都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在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也体现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4)以自然科学发展成果考查哲理,是这两年的高考特色。
可能涉及认识的发展、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等。
【难点突破】难点一主观能动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1)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①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突出地表现为我们通常所说的“想”。
②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即通常我们所说的“做”。
③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即通常所说的决心、意志、干劲等。
(2)为什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隐藏于现象之中,人们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抽象思维能力,才能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正确地指导人们的行动。
②事物不会自动满足人的需要,人们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利用规律和条件,才能改造世界,创造美好的生活;人们也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创造条件,才能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方式,使规律发生的作用有益于人类,有益于社会。
③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种种困难、挫折甚至暂时的失败,这就需要坚强的意志和十足的干劲,需要充满活力的精神状态。
2019年高考政治重点知识总结: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高考政治重点知识总结: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相关链接:
江苏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江苏真题及答案(历史)
江苏历史试题及答案
江苏真题及答案(政治)
江苏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出guo高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高考试题答案和高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
时光飞逝,暑假过去了,新学期开始了,不管情愿与否,无论准备与否,我们已走进高三,走近我们的梦!祝愿决战高考的新高三学员能倍加努力,在年高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一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
1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①实践是认识的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实性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方法论:
1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2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观点
二真理
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应。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2真理是客观的、有条件的、具体的。
方法论:(可单作原理)
1认识具有反复性: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限制。
2认识具有无限性:
①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的物质世界。
②作为认识的主体人类是世代延续的。
③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是不断发展的。
3认识具有上升性: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高中人教版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选择判断易错点
高中人教版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选择判断易错点一、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关系客观性是指独立于主观意识的客观存在,主观性指人类个体的主观意识和心理活动。
在哲学上客观性和主观性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客观性和主观性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区别。
客观性不排斥主观性,主观性也不排斥客观性。
客观性是通过主观性来认识的,没有主观性就没有客观性。
没有主观性也就没有客观性。
二、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是研究人类认识活动的原理和方法的学科,是哲学的重要分支。
唯心主义是指把意识、观念放在第一位的哲学体系。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第一位的存在,一切物质都是意识的产物或现象。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独立于物质的存在的,是可以自由发展的,是超物质的。
而唯心主义的对立面则是唯物主义。
三、思维形式的关系思维形式是思维运动经过的方式。
其种类有两种:一种是抽象思维,一种是直接思维。
抽象思维是通过概括的思维通联的认识事物。
直接思维是通过直接感性经验认识事物。
四、世界的本质与起源问题世界的本质与起源问题是人们长期以来思考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中存在两种哲学思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它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根源。
而唯心主义则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精神,它主张世界的起源和发展的根源是精神。
五、价值观与自我实现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和选择标准。
价值观决定了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自我实现则是指个体通过自我发展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
六、思维与语言思维与语言是密不可分的。
在思维的活动中,语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符号系统,它通过符号、词语等特定的形式来组织表达人们的思维。
而思维又是语言的载体,通过思维活动,人们可以理解语言的含义。
七、价值标准与社会实践价值标准是社会在实践中生成的一种指导其活动的标准。
价值标准对社会实践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社会实践是通过社会成员的共同劳动和社会关系活动来维持社会正常运转的一种行为。
八、哲学思维方法与综合能力哲学思维方法是哲学的特有的思维方法。
2019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核心知识点:认识论及例题解析
认识论:实践、认识、真理实践1. 含义: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1)实践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主体、对象、工具、结果都是物质的;(2)实践是直接现实性活动,既把人们头脑中的想法通过实践变成现实)2. 特点:客观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3. 分类: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最基本的)、变革社会的实践、科学实验活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1.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注意:不能把来源等于途径,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需要推动认识发展,为认识提供工具)(3)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 认识反作用于实践:其中正确认识能推动实践的发展,错误认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方法论:①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②重视科学理论、真理的指导作用,做到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真理1. 含义: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 特点:客观性(最基本属性)、有条件性(适用条件和范围)、具体的(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 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认识和改正错误。
认识1. 含义: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 特点:反复性(认识受到主体和客体限制所以反复)、无限性(主体客体对象都是无限的)、上升性(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3. 方法论: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设问:认识论的核心词语:实践、认识、真理1.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补充:1. 实践的基本特征: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最新精编高中高考政治易错点专题26认识论及解析
专题26 认识论【2015高考突破】近年来高考的命题规律和当前的社会热点、焦点,预测2015年的命题重点如下:1)推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的理论依据是规律的客观性,是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体现;实现上述目标既要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条件出发,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我们党和政府的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体现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3)我们党和国家在执政中更加关注民生,注重维护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和谐,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都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在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也体现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4)以自然科学发展成果考查哲理,是这两年的高考特色。
可能涉及认识的发展、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等。
【难点突破】难点一主观能动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1)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①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突出地表现为我们通常所说的“想”。
②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即通常我们所说的“做”。
③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即通常所说的决心、意志、干劲等。
(2)为什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隐藏于现象之中,人们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抽象思维能力,才能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正确地指导人们的行动。
②事物不会自动满足人的需要,人们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利用规律和条件,才能改造世界,创造美好的生活;人们也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创造条件,才能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方式,使规律发生的作用有益于人类,有益于社会。
③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种种困难、挫折甚至暂时的失败,这就需要坚强的意志和十足的干劲,需要充满活力的精神状态。
高考政治75个易错点整理
高考政治75个易错点整理第一单元1. 世界观揭示了事物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正确答案:哲学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 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正确答案:哲学来源于实践。
)3. 哲学是包罗万象、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
(正确答案: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哲学不是包罗万象的和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
)4. 哲学是从某方面反映人们对客观世界和人生价值认知的科学。
(正确答案: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并且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及人与世界的关系。
)5.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正确答案: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6.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依据。
(正确答案:哲学基本问题还为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提供依据。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依据。
)7. 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正确答案:二者不能等同。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而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决定意识,二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8. 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崇尚精神生活就是唯心主义。
(正确答案:应弄清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各自的根本观点,不可把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庸俗化。
)9. 真正的哲学是对问题的高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
(正确答案: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哲学不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就出现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
(正确答案:马哲产生前就存在了。
)11. 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正确答案: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12. 物质决定意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首要的和基本的问题。
(正确答案:实践的观点才是。
)13. 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高考政治易错点15 认识论(原卷版)
易错点15 认识论易错题【01】实践1.历史处在主观和客观的交汇点上。
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要获得认识必须亲自参加实践。
[矫正]实践是处在主观和客观的交汇点上,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但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条:一是通过亲自实践获得直接经验,二是通过学习获得间接经验。
易错题【02】认识2.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
追求真理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认识运动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矫正]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实践才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追求真理是为了更好地实践。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对真理的追求不是圆圈式循环运动。
认识运动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的过程。
01(2021·河北·高考真题)2021年4月29日11时23分,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为后续任务展开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空间站由天和核心船、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三个舱段构成。
根据任务安排,空间站计划于2022年完成在轨建造,具备长期开展近地空间有人参与科学实验、技术实验和综合开发利用太空资源能力,转入应用与发展阶段。
由此可见()A.实践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B.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C.认识工具决定人的认识水平D.科学实验是一种探索世界规律的思维活动【答案】B【详解】B: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为后续任务展开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空间站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三个舱段构成。
根据任务安排,空间站计划于2022年完成在轨建造,转入应用与发展阶段,由此可见,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故B符合题意。
A:材料中强调的是我国空间站建造的发展,无涉及建造过程经历的曲折历程,故A不符合题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 26 认识论【2018高考突破】近年来高考的1)推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的理论依据是规律的客观性,是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体现;实现上述目标既要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条件出发,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我们党和政府的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体现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3)我们党和国家在执政中更加关注民生,注重维护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和谐,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都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在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也体现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4)以自然科学发展成果考查哲理,是这两年的高考特色。
可能涉及认识的发展、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等。
【难点突破】难点一主观能动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1)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①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突出地表现为我们通常所说的“想”。
②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即通常我们所说的“做”。
③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即通常所说的决心、意志、干劲等。
(2)为什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隐藏于现象之中,人们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抽象思维能力,才能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正确地指导人们的行动。
②事物不会自动满足人的需要,人们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利用规律和条件,才能改造世界,创造美好的生活;人们也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创造条件,才能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方式,使规律发生的作用有益于人类,有益于社会。
③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种种困难、挫折甚至暂时的失败,这就需要坚强的意志和十足的干劲,需要充满活力的精神状态。
(3)怎样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①规律是客观的,要尊重客观规律,以规律为指导,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使人们少受其害或免受其害,直到变害为利,为人类谋福利。
②客观条件为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了广阔的余地,要分析条件,利用有利条件,限制或排除不利条件的影响,创造新的有利条件。
③要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端正主观动机,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
【知识拓展】怎样发挥主观能动性,除了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外,还应包括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即能动地认识世界、能动地改造世界、有一定的精神状态等。
做主观题时一定要看清题中的设问是“怎样发挥主观能动性”还是“怎样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例1、有人把市场经济形象地称为“候鸟经济”,资本总是“飞向”成本低、收益高的地区。
毗邻广东的江西某地,在调查中发现:本地的工业电价低于珠三角地区30%、水价至少低0.5元/m3,具有综合成本优势。
当地政府通过对企业迁移现象的分析,预见到广东企业会向周边地区辐射。
于是,该地有计划地出台一系列措施,比如以“一站式”服务提高行政效率,并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使很多广东企业到本地安家落户。
分析上述材料,说明江西是怎样发挥主观能动性发展经济的。
【变式】由于污染物排放严重,几年前,W市发生了湖泊藻类疯长导致居民供水危机事件。
事件发生后,市委积极组织各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入调研,在全市开展科学发展的思想解放大讨论,逐步认识到,按照现有环境和资源状况,如果继续原有发展方式,本市的经济发展将是不可持续的,最终受损的是该市人民的长远利益。
结合当地实际,该市市委围绕“构筑科学发展新优势”的新思路,确定了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保障“五个一体化”战略和人才、科技、生态、民生、文化“五个互动”的转型路径,改变了干部实绩考评方法,以减排、节能、节地、科技创新、富民“五类指标”取代了原先GDP指标在发展中的核心导向地位。
目前,该市环境状况已有明显好转,“可持续发展度”居全省前列。
运用所学哲学常识,说明该市市委是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
点评:近年来,对主观能动性的考查一般是四种设问:①如何体现发挥主观能动性的?②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③如何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④用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的知识分析材料。
在这几个问题上,学生易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知识掌握不准确、不牢固,表述原理出错。
第二,知识掌握不全面导致分析片面,例如发挥主观能动性只谈客观因素,不谈主观因素。
第三,知识掌握不深刻,对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具体表现了解不够,不能对材料进行准确分析与结合。
因此对这些类似的题在平时复习时就应该进行多角度思考,做到发散思维,对同一背景试着多换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难点二主观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实践的能动性的比较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还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人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还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人不仅能认识现在,还能追溯过去,预测未来。
总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例2、下列选项中最能表现主观能动性的是( )①天意从来高难问,人生由命非由他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③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④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难点三现象与本质的关系点评:近三年文综试卷政治部分选择题中,排除错误选项就能得出正确选项的占一半以上。
因此,弄清这些常见错误点和易混知识点对于提高高考解题速度和得分率十分有益。
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归纳常见的易错题型和自己容易丢分的题型,留心一些关键词语,如主体、主导、关键、归根到底、决定、基础、、只要……就、只有……才、都、不可能、已经等等,并找出基本的解题规律,培养思维的全面性、严谨性、深刻性和辩证性。
如本题中的①③明显就是错误的。
难点四理性认识认识的发展过程表现为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认识发展的无限性。
(1)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这是因为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
从客观方面看,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从主观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
人的认识受实践范围、立场、观点、方法、思维能力、工作经验和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
(2)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
这种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
只有未被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例4、科学家指出,“当黑洞或坍缩星等大型天体在太空加速时,会产生引力波。
但由于它非常微弱,我们一直无法探测到”。
科学家拟实施“激光干涉仪太空天线”实验,以探测这种引力波。
科学家断言尚未探测到的引力波的存在,在辩证唯物主义看来,其依据是( )A.尚未探测到的事物迟早要为实践证实其存在B.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C.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深刻,具有预测功能D.建立在正确理论基础上的理性推测是可靠的难点五假象与错觉例5、哲学源自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哲学。
生活中我们发现,当一个人穿上竖条衣服时,给人收缩感,显得稍瘦;穿上横条衣服时,给人扩张感,显得稍胖。
不同纹路的衣饰产生不同视觉效果表明( )A.错觉实际上是一种假象B.感性认识是易变、不可靠的C.感性认识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D.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把握本质难点六实践的特点对于实践的基本特点,我们可以通过材料所强调的内容的指向性加以判断。
如当强调构成实践的要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或实践受客观条件和规律的制约时,体现的是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当强调实践离不开人的意识的指导时,体现的是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当强调实践要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时,体现的是实践的社会性;当强调实践是处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中时,体现的是实践的历史性;当强调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在一起时,体现了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例6、庄子在《齐物论》中说,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惬意地飞来飞去,可是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还是庄周。
究竟是庄周做梦变为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为庄周?庄周认为这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庄周之所以认为这个问题无法解决,是因为他不承认( )①联系具有多样性和条件性②客观存在的事物具有确定性③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具有客观性④人的认识结论具有不确定性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难点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唯一,但对一个人来说,既可以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而获得直接经验,也可通过知识的学习和传递而获得间接经验。
对你来说是间接经验的东西,对别人来说仍是实践的产物,两者并不矛盾。
(2)正确区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强调的是认识从无到有;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强调的是已有的认识从不完善到逐渐完善;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强调的是已有的主观认识是否符合客观现实;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强调的是认识要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
(3)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科学理论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的实践引入歧途。
例7、关于“学习”有两种观点:其一,“人之岁月精神有限,诵说中度一日,习行中错一日;纸墨上多一分,身世上少一分”。
其二,“教人必欲使其读尽天下书,将道全看在书上,将学全看在读上”。
这两种观点没有处理好(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C.真理与价值的关系D.量变与质变的关系难点八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因此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可以划分到认识论中。
同时,这三种基本形式又涉及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又可以划到历史唯物主义中。
例8、下列活动中属于实践基本形式的有( )①医生治病②法官办案③文艺演出④调节分配结构A.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难点九如何用认识论的知识解答问题认识论的知识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1)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认识的最终目的、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时,会使实践顺利进行,达到预期效果;错误的认识指导实践时,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的乃至破坏作用。
(2)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条件出发,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