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课程设计任务书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辽宁工业大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预应力混凝土T 梁、箱梁桥主梁预应力钢束设计 (标准跨径20m ,桥宽15m ) 开课单位: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2022年3月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 院(系):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教研室:施工教研室学 号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道桥181级课程设计(论文)题 目预应力混凝土T 梁、箱梁桥主梁预应力钢束设计课程设计(论文)要求与任务一、课设要求1、依据已知条件,完成主梁的预应力钢束设计。
2、完成相关设计图纸不少于3张(3#图纸)。
二、课设任务1、完成钢束估算,钢束线形设计。
2、预应力钢束的预应力损失计算。
3、主梁截面强度验算,挠度验算等,4、完成相关设计图纸不少于3张(3#图纸) 三、设计说明书要求1、计算过程完整,计算方法符合公路桥梁预应力混凝土设计规范要求。
2、课设论文成果格式符合要求,图纸绘制规范。
工作计划第一周 周一、布置课设任务、查资料;周二、钢束面积估算;周三、钢束布置周四、主梁截面特性计算,截面强度计算;周五、主梁截面特性计算,截面强度计算第二周周一、预应力损失计算;周二、预应力损失计算;周三、应力验算,挠度计算,下锚应力计算;周四、应力验算,挠度计算,下锚应力计算;周五、整理计算书,上交课设成果,答辩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成绩平时表现10% 计算书、图纸70%答辩成绩20%合计教师评语:成绩:指导教师签字:学生签字:2022年03月18日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1.教学目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课,为了加强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相关规范条文的应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在讲完有关课程内容后,安排2周的课程设计,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着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
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顺利完成设计任务奠定基础。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整体式单向板交梁楼盖设计计算一、课程设计目的:(略)二、课程设计题目:位于非地震区的某多层工业厂房的楼层平面如下图所示。
现采用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单向板交梁楼盖。
楼盖结构布置简图基本设计资料:⒈楼面活荷载为8kN/m2。
⒉楼面面层为水磨石(底层20mm水泥砂浆,10mm面层)自重为0.65 k N /m2,梁板天花混合砂浆抹灰15mm。
⒊材料选用:混凝土采用C20(f c=9.6N/mm2)梁中受力纵筋用Ⅱ级钢筋(f y=300 N/mm2),其他钢筋均用Ⅰ级钢筋(f y=210 N/mm2)。
⒋楼梯位于该层平面的外部,本设计不予考虑。
三、课程设计任务1、确定板、次梁、主梁的截面尺寸;2、分别计算板的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次梁的受力钢筋和箍筋及弯起钢筋(包括构造钢筋)、主梁的受力钢筋和箍筋及弯起钢筋(包括构造钢筋);3、作板的配筋平面图和断面图、次梁的配筋立面图和断面图、主梁的内力包络图和配筋立面图及断面图。
四、课程设计应上交的资料内容:1、板、次梁、主梁的截面尺寸及配筋的计算书;2、作板的配筋平面图和断面图、次梁的配筋立面图和断面图、主梁的内力包络图和配筋立面图及断面图(此部分图形在2#图上作出,共两张,比例自定,严格按建筑制图标准和规范绘制);3、设计心得体会和感想;4、参考资料和文献;5、把以上资料按照从封面、目录、设计任务书、板的设计计算、次梁的设计计算、主梁的设计计算、参考文献、板的配筋图、次梁的配筋图、主梁的配筋图,装订成册,上交指导老师。
五、课程设计时间安排:1、安排设计任务,设计准备 0.5天2、设计计算草稿、绘图及资料整理 4天3、交指导老师审核及交设计 0.5天六、课程设计成绩评定:分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一)梁、板截面尺寸由于板的计算跨度与板的厚度,次梁的截面尺寸有关,次梁的计算跨度与主梁的截面尺寸有关,故交梁楼盖的设计,应首先确定梁、板的截面尺寸。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

05
支座设计与构造要求
支座类型及选择依据
支座类型
根据结构形式和荷载要求,常见的支座类型包括固定铰支座 、滑动铰支座、固定端支座等。
选择依据
支座的选择需考虑结构的整体刚度、变形要求、荷载传递方 式以及施工便捷性等因素。
支座构造要求及注意事项
支座垫石
应设置于梁底与支座之间,确保荷载 均匀传递。
支座钢板
后产生过大的应力。
计算实例与结果讨论
计算实例
以某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为例,根据设计荷载和结构形式,选择合适的支座类型 并进行详细设计。通过计算得到支座的尺寸、刚度等参数,以及锚栓的直径、数量和布
置方式等。
结果讨论
经过计算分析,所选支座类型和设计参数能够满足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同时, 通过对比不同支座类型和设计方案的优劣,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经验与启示
总结该工程验收过程中的经验 和启示,为类似工程的验收提
供参考和借鉴。
07
课程设计总结与展望
课程设计成果回顾
完成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的结构设计
通过合理的荷载计算、截面设计、配筋计算和构造措施,成功设计出满足规范要求的楼盖 结构。
掌握结构设计基本流程和方法
通过课程设计实践,熟悉了从荷载分析、结构布置到详细设计的全过程,掌握了钢筋混凝 土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
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 能力。
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问题一
荷载计算不够精确,导致结构安 全度不足。改进措施:加强对荷 载规范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荷载
计算的准确性。
问题二
截面设计和配筋计算存在不足, 影响结构性能。改进措施:加强 对截面设计和配筋计算理论的学 习,结合实践经验进行优化设计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框架)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一、题目: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框架结构)二、设计地点:长春市三、设计任务: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四、设计内容:1、计算简图的确定:确定计算模型及相应的计算参数。
2、荷载计算:竖向荷载考虑竖向恒荷载、竖向活荷载,不考虑竖向活荷载不利布置。
水平荷载考虑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3、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位移和内力计算。
4、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5、选取一榀有代表性的框架分别对框架梁、柱进行内力组合。
4、一榀框架梁、柱,截面设计并满足相应的抗震措施。
5、计算书上画出相应结构施工图。
五、设计条件:1、该建筑为多层办公楼,,地势平坦,Ⅱ类场地;2、建筑平、剖面图的尺寸如图1、2所示。
3、学生承担的具体设计组号见表一4、荷载:(1)永久荷载——楼面采用30厚水磨石地面,自重为0.65kN/m2,板底、梁底、梁側采用20厚混合砂浆抺灰,自重为17kN/m3,钢筋混凝土自重为25kN/m3。
屋盖自重:按4.65KN/m2取用(未计入荷载分项系数)。
(2)可变荷载——活、风、雪荷载查规范。
5、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不低于C25,梁、柱的主筋采用HRB335级,其余钢筋均采用HPB235级。
6、内、外墙分别采用200mm、300mm厚陶砾混凝土,室内外高差为450mm,土壤冻结深度为1.65m,屋面檐口处混凝土女儿墙高600mm平均厚为80mm。
图1图2六、设计成果:结构设计计算书一份:要求有封皮、、目录、详细的计算内容;并在计算书里绘出相应的结构施工图。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指导书(框架结构)一、工程概况与设计条件(一)建筑概况与结构选型1、说明建筑物地点、层数、层高、室内外高差、建筑物总高度、X方向宽度、Y方向宽度。
画出建筑物的立面图。
2、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房屋的高度和层数、场地条件、结构材料以及施工技术等因素综合考虑,抗侧力结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
结构平面布置如图所示。
混凝土课程设计计划任务书

大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课程设计书姓名:班级:学号:指导老师:课程设计任务书——铁路桥涵钢筋砼简支梁设计1. 设计内容:一钢筋混凝土工形截面简支梁,承受均布恒载g=48kN/m(含自重),均布活载q=76kN/m,计算跨度12m(具体见下表),截面尺寸如下图所示。
箍筋采用Q235级,按《铁路桥涵设计规范(TB10002.3-2005)》设计该梁。
要求:(1)按抗弯强度确定所需的纵筋的数量。
(2)设计腹筋,并绘制抵抗弯矩图和弯矩包络图,并给出各根弯起钢筋的弯起位置。
(3)验算裂缝是否满足要求。
(4)验算挠度是否满足要求。
(5)绘梁概图:以半立面、剖面表示出梁各部尺寸。
(6)绘主梁钢筋图:以半跨纵剖面、横剖面表示出梁内主筋、箍筋、斜筋、架立筋、纵向水平及联系筋的布置和主筋大样图。
(7)材料表。
第一部分主梁的设计计算为了简化计算,根据规范TB10002.3-2005规定,可以按照T形截面梁计算。
对所给参考截面修改为如下所示:选用的材料及其主要参数:梁的跨度m l 120=,钢筋选用HRB335,混凝土选用C35[]Mpa s 180=σ,[]Mpa b 8.11=σMpa f ct 50.2=[] 2.25Mpa /1.11-==cttp fσ,[]Mpa f ct tp 83.00.3/2-==σ,[]Mpa f ct tp 42.00.6/3-==σ15=n ,2.0min =μ%一. 荷载和内力1. 均布恒载 m KN g /48=2. 均布活载 m KN q /76=3. 总荷载 m KN Q /1247648=+=二. 简支梁内力计算计算简图如下1.A 截面剪力)(7442/12kN Q V A =⨯=弯矩)(02/66Q 2232m kN M A ⋅=⨯⨯-= 2.B 截面剪力)(5582/9kN Q V B =⨯=弯矩)(5.9762/5.45.42232m kN Q M B ⋅=⨯⨯-= 3.C 截面剪力)(3722/6kN Q V C =⨯=弯矩)(16742/332232m kN Q M C ⋅=⨯⨯-= 4.D 截面剪力)(1862/3kN Q V D =⨯=弯矩)(5.20922/5.15.12232m kN Q M D ⋅=⨯⨯-= 5.E 截面剪力)(00kN Q V E =⨯=弯矩)(22322/002232E m kN Q M ⋅=⨯⨯-= 三.梁的纵向受力主筋计算板的净保护层厚度取为35mm ,梁的受力钢筋采用HRB335,查规范TB10002.3--2005,得[]Mpa s 180=σ,Mpa E s 5101.2⨯=,混凝土采用C35,查规范TB10002.3--2005得,[]Mpa b 8.11=σ(弯曲受压),Mpa E c 4103.3⨯=;取15=n (桥跨结构)。
混凝土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混凝土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混凝土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用途;2. 学生掌握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材料及其作用,了解混凝土配合比的基本原则;3. 学生了解混凝土的性质,包括强度、耐久性、抗渗性等,并能够描述这些性质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混凝土配合比的基本原则,进行简单混凝土配比的计算;2. 学生通过实验,掌握混凝土试件的制作、养护及强度测试方法;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混凝土工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建筑材料科学研究的兴趣,激发探索精神;2. 学生认识到混凝土材料在现代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增强环保和资源节约意识;3. 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完成实验任务,培养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工程技术类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混凝土材料的基本知识,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为八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知识基础,对实验操作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以此为基础,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混凝土基本概念与分类- 混凝土的定义、特点及应用- 混凝土的分类及各类混凝土的用途2. 混凝土组成材料- 水泥、砂、石子、水等原材料的作用及选用原则- 外加剂和掺合料的功能及使用方法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配合比的基本原则- 简单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方法4. 混凝土的性质- 强度、耐久性、抗渗性等性能指标- 混凝土性质影响因素及改善措施5. 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浇筑、养护、施工质量控制- 常见混凝土工程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6. 混凝土实验- 混凝土试件的制作、养护及强度测试方法-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及安全要求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1-2周:混凝土基本概念与分类第3-4周:混凝土组成材料第5-6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第7-8周:混凝土的性质第9-10周:混凝土施工技术第11-12周:混凝土实验操作与实践教材章节及内容对应:第一章:混凝土基本概念与分类第二章:混凝土组成材料第三章: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第四章:混凝土的性质第五章:混凝土施工技术附录:混凝土实验操作指南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表达,系统地向学生传授混凝土的基本概念、性质、配合比设计等理论知识。
混凝土技术任务书范本

混凝土技术任务书范本1. 任务概述本任务书旨在介绍混凝土技术的相关知识和应用,包括混凝土的成分、配比、施工工艺等方面。
通过本任务书的学习,你将了解混凝土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能够独立进行混凝土施工工作。
2. 任务目标•掌握混凝土的基本成分和配比原理;•熟悉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和操作方法;•学会使用相关工具和设备进行混凝土施工;•能够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施工,并保证施工质量。
3. 任务内容3.1 混凝土的成分和配比•学习混凝土的基本成分,包括水泥、砂、石子等;•了解混凝土的配比原理和方法,包括按体积比例和按重量比例配比;•研究不同配比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如强度、耐久性等。
3.2 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学习混凝土施工的基本工艺流程,包括浇筑、振捣、养护等;•掌握混凝土施工中的注意事项,如施工环境、温度控制等;•研究不同施工工艺对混凝土性能和施工质量的影响。
3.3 混凝土施工工具和设备•了解混凝土施工中常用的工具和设备,如搅拌机、浇注泵等;•学习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研究不同工具和设备对施工效率和质量的影响。
3.4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学习混凝土施工质量的评估指标,如强度、密实度等;•掌握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方法,如取样、试验等;•研究不同施工因素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4. 任务要求4.1 学习要求•阅读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掌握混凝土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参加混凝土施工实践,熟悉混凝土施工工艺和操作方法;•基于实际案例,进行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研究和分析。
4.2 实践要求•参与混凝土施工项目,进行实际操作;•完成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实验和试验;•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践经验和结论。
5. 任务计划任务阶段时间安排任务内容第一阶段第1周学习混凝土的基本成分和配比原理第二阶段第2-3周学习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和操作方法第三阶段第4-5周学习混凝土施工工具和设备的使用第四阶段第6-7周学习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第五阶段第8周撰写实验报告和总结6. 任务成果6.1 实验报告编写混凝土施工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1.工程概况:非抗震设计。
①建筑地点:某市市郊。
(学生自定)②工程名称:某小学学生宿舍楼。
③基本风压/基本雪压:据学生自定地点而定。
④地面粗糙类别:据学生自定地点而定。
⑤抗震设防烈度/场地土类别/设计地震分组/抗震等级:据学生自定地点而定。
⑥建筑物安全等级:II 级。
⑦房屋的剖面图1,柱网的平面布置如图2,层高4.5m,室内外高差0.60m。
其他未知参数自选设定。
图1 剖面图图2 平面图2.设计内容(1)确定构件截面尺寸、材料选用;(2)竖向荷载计算;(3)对一榀框架进行内力分析、计算及组合;(4)框架梁、柱构件截面设计。
3.设计成果(1)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应装订成册,手写(严禁复印),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封面:如图②目录:应注意与设计计算书相对应,尽量细致划分、重点突出。
例如:1 工程概况2 设计条件3 结构选型4 结构布置及梁柱截面初步估算5 框架计算简图6 荷载计算7 框架侧移刚度计算8 框架内力计算9 框架内力组合10梁、柱截面设计11参考文献12图纸③课程设计任务书。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专业:土木工程学号:姓名:张娜娜2015年06月 日④课程设计计算书:课程设计计算书主要记录全部的设计计算过程,应完整、清楚、整洁、正确。
荷载简图、计算书中图表及公式必须完整。
⑤参考文献:列出主要的参考文章、书籍等。
注意书写格式。
例如:[1]李昊,张园,刘冬梅.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M].(第1版),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9.[2] 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5.[3] GB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5.⑥封底。
4.设计参考进度及要求第1天:布置设计任务,阅读设计任务书、设计例题,复习有关课程内容。
进行结构设计参数计算。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名称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_完成任务日期____________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目的(1)掌握单层单跨工业厂房结构布置和构件选型的方法;(2)了解结构组成、荷载传递关系及其计算简图的确定;(3)掌握排架结构的内力计算和内力组合的方法;(4)掌握排架结构构件的设计计算过程(5)了解并熟悉单层单跨工业厂房的有关构造要求;(6)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和制图规定,进一步提高制图的基本技能;二、设计题目设计某市郊外一单层单跨厂房,设有两台中级工作制A5的软钩吊车。
车间总长Lm、柱距6m、跨度看各班题目,设有天窗。
纵向墙上每柱间设置上、下两层窗户:上层窗口尺寸(宽×高)=4000mm×1800mm,;下层窗口尺寸(宽×高)=4000mm×4800mm。
三、设计题号(1)一班:基本风压为0.3kN/m2,基本雪压为0.25kN/m2。
不考虑地震荷载。
地面粗糙度为A类,车间总长为72m载。
地面粗糙度为B类,车间总长为102m表2 单层单跨工业厂房课程设计题号(3)三班:基本风压为0.40kN/m2,基本雪压为0.25kN/m2。
不考虑地震荷载。
地面粗糙度为C类,车间总长为150m表3 单层单跨工业厂房课程设计题号(4)四班:基本风压为0.45kN/m2,基本雪压为0.25kN/m2。
不考虑地震荷载。
地面粗糙度为A类,车间总长为102m四、设计资料1、荷载不上人屋面活荷载为0.5kN/ m2。
2、材料(1)混凝土:C20,C25,C30。
(2)钢筋: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335,箍筋采用HPB235。
(3)型钢及预埋件采用HRB335,HPB235。
3、建筑构造(1)屋面:卷材防水屋面,其做法如下:两毡三油防水层上铺小石子:0.35kN/ m2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0.4kN/ m2100mm厚水泥珍珠岩制品保温层:0.5kN/ m2一毡两油隔气层:0.05kN/ m2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0.4kN/ m2预应力混凝土大型屋面板: 1.4(2)墙体用240mm厚清水砖墙,钢门窗。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带评分标准)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目的(一)掌握混凝土单向板楼盖结构布置和构件截面尺寸估算方法;(二)掌握板、次梁、主梁荷载传递关系及荷载计算方法;(三)通过板及次梁的计算,熟练掌握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四)通过主梁的计算,熟练掌握按弹性理论分析内力的方法,并熟悉内力包络图和材料图的绘制方法;(五)掌握板、次梁、主梁的计算方法及配筋构造;(六)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和制图规定,进一步提高制图的基本技能。
二、设计内容拟设计某三层工业厂房车间的楼盖。
楼盖采用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要求进行第二层楼面结构布置,确定梁、板、柱截面尺寸,计算梁板配筋,并绘制结构施工图。
(一)设计资料1、楼面做法:20厚水泥砂浆抹面;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0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20mm厚混合砂浆梁抹灰。
2、材料: 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25或C30等,钢筋采用HPB300、HRB335或HRB400等;3、板伸入墙内120mm,次梁伸入墙内240mm,主梁伸入墙内370mm;柱的截面尺寸b×h=350 mm×350mm (或400 mm×400 mm或自定)。
(二)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及柱网布置如图1所示。
按不同用途的工业车间楼面活荷载标准值见表1,环境类别为一类,柱网尺寸见表2,每位学生按学号顺序根据表3选取一组数据进行设计。
图1 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及柱网布置表1 工业车间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序号 1 2 3 4 5 6活载标准值(kN/m2) 4.5 4.8 5.2 5.6 5.9 6.4表2 柱网尺寸序号Lx Ly1 5700 69002 6000 69003 6000 72004 6300 72005 6300 75006 6600 7500表3 每位学生的设计方案跨度序号1 2 3 4 5 6学号活载标准值序号1 12345 62 7 8 9 10 11 123 13 14 15 16 17 184 19 20 21 22 23 245 25 26 27 28 29 306 31 32 33 34 35 36(三)设计内容和要求1、板和次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内力;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内力,并绘出弯矩包络图。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该课程设计是学完《混凝土结构》课程,掌握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后的第一次实践性教学环节,该课程设计每人一题,每人每题的设计依据分别祥见表一、表二与表三。
该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熟悉结构设计的全过程,学会利用目前国内土木行业中应用最广泛也最先进的PMCAD结构设计软件进行工程结构设计,初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1、了解单向板和双向板肋形楼盖的荷载传递路线及其计算简图的确定;通过板和次梁的计算,熟练掌握单向板和次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方法和双向板按弹性理论的内力计算方法。
2、通过主梁的计算,掌握主梁按弹性理论分析内力的计算方法和内力包络图及材料抵抗弯矩图的绘制方法。
3、正确理解和应用我国现行有关设计规范和规程,了解并熟悉梁板的有关构造要求。
学会绘制钢筋材料表,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和制图标准的规定,训练学生手工和计算机绘图的基本技能。
二.设计资料某三层地下综合体民用建筑的负二层平面如图所示,柱网尺寸为6.0m×6.0 m。
采用钢筋砼现浇双向板肋梁楼盖,楼面活载标准值及楼面构造做法等设计资料如下:1、楼面活载标准值为q k=9.5kN/m2,楼面面层采用大理石贴面,其自重g k1=1.16 kN/m2,板底和梁表面均采用20mm厚水泥砂浆粉刷,其自重为20 kN/m3。
2、梁板均采用强度等级为C30的混凝土,主梁和次梁的纵向受力钢筋为HRB335级钢筋,其余均采用HPB235级钢筋。
3、板伸入墙内120mm,次梁伸入墙内240mm,主梁伸入墙内370mm;钢筋砼柱截面尺寸为350mm×350mm。
4、参考资料(1)《混凝土结构》上、中册,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合编。
(2)《砌体结构》施楚贤主编;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3)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组成;2. 掌握混凝土结构的受力特点、破坏形式及设计原理;3. 了解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相关规范和标准;4. 掌握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识读和绘制。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混凝土结构初步设计的能力;2. 培养学生分析混凝土结构受力情况,提出合理设计方案的能力;3. 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混凝土结构分析和设计的能力;4.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兴趣,激发其探究精神;2. 增强学生对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安全意识,树立质量观念;3. 培养学生热爱专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4. 培养学生具备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力学基础,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但缺乏混凝土结构设计实践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用性,强化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混凝土结构基本概念与分类:包括混凝土的定义、性质及优点,混凝土结构的分类及其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混凝土结构概述2. 混凝土结构受力特点与破坏形式:介绍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性能,分析不同破坏形式的成因。
教材章节:第二章 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性能3.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讲解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步骤。
教材章节:第三章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4.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与标准:学习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相关规范和标准。
教材章节:第四章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5.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识读与绘制:教授如何阅读和绘制混凝土结构施工图。
教材章节:第五章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6. 混凝土结构初步设计:培养学生进行混凝土结构初步设计的能力。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

指导教师
姓名
题号
张 雷 电 话
1 3 8 9 5 1 0 4 1 6 1
高帅德 范建天 孟斌斌 王帆 白晓晴 雷平 朱天瑜 李韬 蒋帆 张雯淇 王震 刘海斌 郭钰净 岳新周 彭真虎 邓霆 陈舒 李海 杨思宇 蒋立民 杨佳伟 刘启元 王向阳 张磊 张倩 杨光 翟翼翀 刘国 张彬 卢建 赵宝柱 腾虎 郝巍伟 鹿珊 陈旭 李亚军 乔祎博
题号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刘 科 元 电 话
1 8 2 9 5 0 7 2 1 9 1
朱 传 佩 电 话
1 5 0 0 9 6 7 2 7 4 5
张雷 编制
一、设计题目:
设计某多层工业建筑(某生产车间)的中间楼面(采用整体式现 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
二、设计内容:
1、结构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 2、板的强度计算(板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3、次梁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4、主梁的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 5、绘制结构施工图 (1) 、结构的平面布置图(1:200) (2) 、板的配筋图(1:50) (3) 、次梁的配筋图(1:50,1:25) (4) 、主梁的配筋图(1:40,1:20)
3
张雷 编制
指导教师
姓名 闫强强 魏新倩 周欣海 王克鹏 代桂霞 徐敬 陶文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1 2 3 4 5
混凝土课程设计任务书

09土木工程2011.11.18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名称: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某建筑楼盖,层高3.6m,承重墙370mm厚,拟采用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
建筑轴线及轴网平面如图1所示,每位学生按学号顺序根据表1选取一组数据进行设计。
(一)设计目的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一般程序和内容,为毕业设计及今后从事实际设计工作奠定初步基础。
通过设计实例,掌握钢筋混凝土肋形楼盖设计方法:1、了解单向板肋形楼盖的荷载传递关系及其计算简图的确定,2、通过板及次梁的计算、熟练掌握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3、通过主梁设计计算,掌握弹性理论分析内力的方法,并熟悉内力包络图和材料图的绘制,4、熟悉现浇梁板的有关构造要求等。
(二)设计资料1、楼面活荷载:5.0kN/m2或2.5 kN/m2 (由表1确定)2、混凝土:C25钢筋:除主梁和次梁的纵向受力钢筋Ⅱ级钢或Ⅲ级钢,其他均用Ⅰ级钢3、楼面构造:面层为30mm厚的水磨石,板底及梁用15mm厚混合砂浆粉底。
二、设计内容及提交的成果(一)设计内容1、板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理论计算),确定板厚与配筋,绘出配筋图2、次梁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理论计算),确定截面及配筋,绘出配筋图3、主梁的设计(按弹性理论计算),确定截面及配筋,绘出配筋图(二)提交的成果1、结构计算书一份,包括全部设计内容,其中的计算简图应准确无误,步骤清楚,计算准确,书写工整(16开纸装订成册)2、结构平面布置图(包括板配筋),比例1:1003、次梁配筋详图,比例:纵剖面1:50,横剖面1:104、主梁配筋详图,比例:纵剖面1:50,横剖面1:105、编制钢筋材料表(选做题,可加分)三、成绩评定及时间安排根据施工图、计算书及答辩三方面综合评定成绩。
答辩内容:本课程设计所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图纸、计算书的基本思路等时间安排见表2四、参考资料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8-20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3、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1)4、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 50105-2001)图1 建筑轴线布置图表2 时间安排。
课程设计任务书(混凝土课设)

《混凝土结构设计及砌体结构》课程设计报告题目:院(系):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 年月日至20 年月日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制混凝土结构设计及砌体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一)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二) 一榀框架结构设计二、设计主要内容(一)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1.进行结构平面布置,选择相关构件尺寸;2.按塑性理论方法计算楼板、次梁:包括截面尺寸的选择、计算简图的确定、荷载计算、内力及配筋计算等;3.按弹性理论方法计算主梁:包括截面尺寸的选择、计算简图的确定、荷载计算、内力及配筋计算等(考虑活荷载最不利布置,绘内力包络图等);4.书写设计计算书一份;5.绘制结构施工图2张(2#图):具体包括结构平面布置图、板配筋图(分离式配筋)、板筋明细表;次梁配筋图(含断面图)、次梁抽筋图(要标明钢筋长度)、次梁钢筋明细表;主梁弯矩包络图、主梁配筋图(含断面图)、主梁抽筋图(要标明钢筋长度)、主梁钢筋明细表等。
(二) 一榀框架结构设计:1、计算简图的确定:确定计算模型及相应的计算参数。
2、荷载计算:竖向荷载考虑竖向恒荷载、竖向活荷载,不考虑竖向活荷载不利布置。
水平荷载考虑风荷载。
3、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位移和内力计算。
4、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5、选取一榀有代表性的框架分别对框架梁、柱进行内力组合。
6、一榀框架梁、柱,截面设计并满足相应的抗震措施。
7、书写设计计算书一份,计算书上画出一榀框架梁、柱的结构施工图。
要求:(1)A4纸打印或书写工整(不能用圆珠笔或铅笔),条理清晰,装订整齐;(2)图表应用得当,各种图形应按比例并用仪器绘制。
三、原始资料1. 生产车间的四周外墙均为承重砖墙,内设钢筋混凝土柱,其截面尺寸为350mm ×350mm 。
2. 荷载 (1)楼面活荷载,单位为2/m kN (见表1、2); (2)楼面面层:水磨石地面2/65.0m kN ; (3)楼盖自重:钢筋混凝土容重3/25m kN =γ; (4)平顶粉刷:2/25.0m kN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函授

衢州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系(院)建筑工程学院课程名称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题名称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配筋设计专业班级土木工程指导教师张效忠下达日期 2013年 12 月 13 日建筑工程学院钢筋混凝土简支T桥配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配筋设计二、设计内容1、确定控制截面的设计效应组合值根据所提供的资料,选择控制截面并确定,并计算控制截面的设计效应组合值。
2、根据所提供的材料等级确定各控制截面的钢筋用量。
3、验算主梁的正截面强度、斜截面强度、主梁的裂缝宽度以及挠度。
4、绘制设计图根据计算的结果绘制简支T梁钢筋布置图一张。
三、设计资料1、主梁横断面尺寸见下图各标准跨径T梁基本尺寸见表1:各标准跨径T梁基本尺寸表1标准跨径(m)预制梁长(m)计算跨径(m)()h mm()ib mm()b mm'1()h mm'2()h mm续表2、荷载效应通过计算得到控制截面的作用效应:⑴支点截面按照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的支点剪力值见表2⑵跨中弯矩跨中截面的最不利弯矩值见表2,按照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的跨中剪力值见表2⑶其他截面从支点到跨中截面,弯矩假定为抛物线分布,剪力按直线变化。
3、主要材料:混凝土:混凝土等级请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编号对应的荷载表中的混凝土等级取用。
钢筋:主筋等级请每位同学任选一个荷载表中的钢筋等级取用,箍筋采用R235,斜筋(弯起钢筋)等级跟主筋等级相同。
三、主要参考资料1、教材:《结构设计原理》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四、提交成果1、计算说明书一份,格式要求按建筑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规程办法的规定提交。
2、绘制A3图纸1张,要求AUTOCAD图;绘制要求参见例图。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混凝土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钢筋混凝土厂房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时间:19周;地点: ,班级:土木水电学院20094041-4042班;人数:110人一、设计课题某机械厂的金工车间结构设计二、设计资料1、根据工艺设计要求,金工车间为两跨单层工业厂房,跨度(18+18)m ,总长66m ,柱距6m 。
室内地坪标高为0.000±,室外地坪标高为-0.15m ,室内地面至基础顶面的距离为0.5m 。
牛腿顶面标高为[8.4m]8.700m(9.0m),吊车轨道顶高度为[9.6m]9.900m(10.2m),柱顶标高为[12.3m]12.600m(12.9m),檐口标高为[14.6m]14.900m(15.2m),屋顶标高为[16.1m]16.400m(16.7m)。
柱间钢窗下窗洞口为3.6m ×4.8m ;上窗洞口为3.6m ×1.8m 。
其窗台标高分别为1m 和[9.5m]9.8m(10.1m)。
窗重为0.45 kN/m 2。
墙体采用370mm 厚双面清水围护砖墙,墙重19 kN/m 3。
学号尾号为1、4、7的同学计算[ ]里面对应的高度,尾号为2、5、8的同学计算没有括号的数据,尾号为3、6、9、0的同学计算( )里面所对应的数据。
2、厂房每跨各设有两台200/50 kN 工作级别为A5的单闸软钩吊车。
相关参数查表。
3、建筑地点经地基勘探,持力层为粉质粘土,假设修正以后的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a f =350 kN/m 2。
4、该地区基本风压0w =0.4 kN/m 2,A 类地面。
基本雪压0S =0.4 kN/m 2。
屋面活荷载为0.5 kN/m 2,本车间附近,无大量排灰来源。
该地区不属于地震设防区。
5、查《全国建筑通用建筑标准设计图集—结构构件设计选用手册》得厂房中选用标准构件如下:1)屋面板:三毡四油防水层 0.4 kN/m 220 mm 厚水泥砂浆找平层 =⨯2002.00.4 kN/m 2100 mm 厚珍珠岩砼保温层 =⨯111.0 1.1 kN/m 220 mm 厚水泥砂浆找平层 =⨯2002.00.4 kN/m 2屋面板选用:1.5 m ⨯6 m 预应力钢筋砼屋面板(卷材防水)G410(一),型号:YWB-3Ⅱ,构件自重(包括灌缝):1.4 kN/m 2。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12级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方向)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内容:钢筋混凝土简支伸臂梁设计
二、设计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梁的设计程序和方法,进
一步巩固掌握荷载的计算,纵筋和箍筋的计算,材料的选取,为将来的结构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达到工程师初步训练的目的。
三、设计要求:
1.计算简图:某钢筋混凝土伸臂梁,支承在宽度均为370mm 砖墙上,其跨度1L 和2L 按根据学号按表一选取。
该梁承受楼板传来的均布恒载标准值m kN g g k k /2121==(未包括梁的自重),均布活载标准值
m kN q k /331=、m kN q k /782=;
2.材料:纵筋选用HRB400级钢筋,箍筋选取300HPB 级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根据学号按表一选取。
3.绘制3#施工图1张:绘制梁的配筋纵断面图,横断面钢筋表、弯矩包络图和材料图(需配弯起钢筋)、结构设计说明。
5.提供完整计算书一份。
独立完成计算书一份内容包括: 1、 梁的内力计算
2、 完成梁的配筋计算及配筋
3、 绘制梁内力包络图
4、 绘制梁的配筋图及计算钢筋长度
q g +
L 1
L 2
表一:
三、设计时间:一个星期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设计题目:钢筋混凝土伸臂梁设计
院系:建筑工程系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2014年月日。
混凝土课程设计任务书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Ⅰ、课程设计任务书一、题目某市轻工业厂房承重体系为钢筋混凝土内框架,四周为370mm砖墙承重,厂房平面尺寸见下图,设计只考虑竖向荷载,要求学生完成二层钢筋混凝土整浇楼盖的设计。
二层平面尺寸见图一。
图一二、设计条件1 永久荷载:楼面面层采用20mm厚水泥砂浆,重度20KN/m3;板底、梁侧及梁底抹灰层15mm厚混合砂浆,重度17KN/m3;钢筋混凝土重度25KN/m3。
2 二楼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按q k=4.0取值。
3 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C30;主梁、次梁主筋采用HRB335级钢筋(f y=300N/mm2);其余钢筋采用HRB235级钢筋(f y=210N/mm2)。
4 板伸入墙内120mm,次梁伸入墙内240mm,主梁伸入墙内370mm。
5 柱断面尺寸400×400mm2。
6 横向轴线间距:6.6m三、设计内容1 设计计算书一份(内容包括)(1)二层楼面结构平面布置: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
(2)现浇板、次梁的承载力计算(内力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考虑)。
(3)主梁的承载力计算(内力计算按弹性理论考虑)。
2 2#图纸一张(内容包括)(1)二层楼面结构布置图,板的配筋图,板的配筋图画在结构布置图上(板采用分离式配筋)。
(2)次梁的配筋图,主梁的配筋图。
(3)必要的结构设计说明。
四、时间安排(一周)结构计算2天绘制结构施工图2天计算书整理、修改施工图1天Ⅱ、课程设计指导书一、初步选择梁、板的截面尺寸1 板的尺寸除满足承载力、刚度、裂缝宽度要求外,尚应满足施工要求。
板厚 取40/0l h ≥;按施工要求,一般楼板厚度不少于60mm ,密肋板厚度不少于50mm ,工业建筑楼板厚度不少于70mm ,本设计楼板厚度选80mm 。
2 次梁截面尺寸:次梁高度取0151~201l h ⎪⎭⎫⎝⎛=,宽度取h b ⎪⎭⎫⎝⎛=21~31。
本设计次梁截 面尺寸选b ×h=200×450mm 2。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装配式钢筋砼排架结构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一、设计任务某厂装配车间,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双跨等高,要求完成该厂房结构设计。
二、设计内容及要求根据设计任务,要求①选择标准构件,确定屋面板、天沟板、屋架、天窗架、吊车梁等构件型号;②结构布置;③结构计算,设计排架柱及柱下基础。
并将计算过程及结果整理成计算书,装订成册;④绘制结构施工图。
具体的计算和施工图内容如下:计算书部分:1.排架柱设计(1)结构布置(2)确定柱的截面尺寸,上下柱高度,绘出排架计算简图;(3)各种构件选型,确定自重;(4)计算排架上所受的各项荷载,绘制排架恒载图、活载图;(5)分别计算恒载、活载作用下的排架内力,活载内力分工况计算,以便进行荷载组合和内力组合;,绘制其内力汇总表,进行内力组合;(6)选定一柱(A、B、C 柱任选一根)(7)确定该排架柱及其牛腿的截面配筋;2.基础设计(1)选定先前已设计柱柱下基础,根据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2)确定基础高度,进行基础冲切验算;(3)根据基础底板弯矩,确定板底配筋;施工图部分(2 张 A1):(1)基础、基础梁平面布置图。
参考比例 1:300。
(2)柱、吊车梁、柱间支撑布置图。
参考比例 1:400。
(3)屋面板、天沟板、天窗架布置图。
参考比例 1:400。
(4)构件明细表(名称、编号、图集型号、数量),可不作(5)排架柱(有柱间支撑处)模板、配筋图。
参考比例 1:50。
(6)基础详图(模板配筋图)。
参考比例 1:30。
(7)牛腿详图。
参考比例 1:30。
(8)钢筋明细表(说明钢筋编号、规格、形状、数量、长度、重量)。
布图时可考虑将前 4项绘在 1张 A1 图上。
施工图应说明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级别等需要说明的一些内容。
要求结构计算正确、完整,书写工整,手写或打印不限,结构计算书装订成册;结构施工图图面布置匀称、美观,图纸标注全面、简洁,图纸表达符合建筑结构制图标准,手工绘图,图纸不少于 2 张 A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工程专业《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设计题目: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结构设计适用专业:02240801/2 交通工程设计时间:2011.6. 6-2011.6.10 (第十六周)指导教师:张永存郭金敏王宏艳吕大为河南城建学院交通工程系2011年6月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 形梁课程设计任务及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目的在《结构设计原理》课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是其重点内容之一,要求同学能扎实掌握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设计原理与计算方法。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就是使同学通过系统地解决常用桥梁结构中一片主梁的设计计算问题,进一步深化对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原理的理解,初步学习使用《公路桥涵设计规范》,培养提高同学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概念,为后续学习的《桥梁工程》等课程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设计资料1.主要结构尺寸和构造某钢筋混凝土公路桥梁的主梁构造如图1和图2所示,标准跨径l k =16m ,主梁全长l =15.96m ,计算跨径l 0=15.5m 。
主梁之间在l /2、l /4和支点处共设置5道横隔梁,间距3.85m ,主梁间距1.6m 。
采用装配式简支T 形梁结构形式,钢筋骨架采用焊接骨架。
图1 主梁纵断面(尺寸单位:mm) 图2 桥梁横断面(尺寸单位:mm)2.设计荷载恒载(结构重力)按钢筋混凝土的重力密度γ=25kN/m 3计算;主梁上作用的活荷载(汽车+人群)按均布荷载q =12.63kN/m 2计算;计算桥面板时,除承受恒载和均布活荷载外,局部在翼缘板端部再作用一个集中荷载(车轮荷载)P =13kN (按1m 板宽计)。
结构重要性系数γ0=1.1。
3.材料规格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0。
主梁主筋采用HRB335级钢筋,直径12mm 以下者采用R235级钢筋;桥面板主筋采用R235级钢筋。
4.设计规范《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简称《公通规》);《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简称《公桥规》)。
三、设计内容1.拟定主梁、横隔梁细部结构尺寸;2.计算荷载效应;3.桥面板配筋设计;4.主梁配筋设计;5.主梁裂缝宽度验算;6.主梁挠度验算;7.绘制设计图纸,计算材料用量,编制设计说明书。
四、时间安排第16周五、地点安排10号教学楼B505,B510六、指导教师张永存、郭金敏、王宏艳、吕大为七、参考资料《结构设计原理》教材《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简称《公桥规》)八、设计指导及具体要求第一部分:主梁尺寸拟定与荷载效应计算(一)拟定主梁、横隔梁细部尺寸(参阅教材P.34的“截面形式及尺寸”)主梁翼缘宽度b f——按主梁间距减去20mm拼装缝。
主梁高度h——按教材经验值初步估计,h/l=1/11~1/16。
主梁腹板宽度b——根据抗剪要求与钢筋布置的构造要求而定,应尽量取小值,一般可取160~250mm。
翼缘板厚度h f、h f′——为减小自重,翼缘板一般采用变截面形式,厚度按《公桥规》第9.3.3条估算。
横隔梁高度h′和宽度b′——h′可按主梁高度的3/4取用,b′可约取150mm,应使横隔梁上部宽度较下部宽度略大10~20mm,做成楔形,以利脱模。
(二)荷载效应计算1.桥面板的荷载效应视梁肋每侧翼缘板在主梁处固结,按固端悬臂梁计算,板的计算宽度取1m。
计算各荷载在固端截面产生的弯矩和剪力,并根据《公通规》第4.1.6条进行荷载效应组合,求出控制截面的荷载效应设计值M d和V d。
2.主梁的荷载效应根据主梁的初估尺寸计算每延米的自重g1(kN/m)。
计算横隔梁自重,分摊在计算跨度范围内,近似按均布荷载g2(kN/m)计算。
则主梁总恒载集度g= g1+ g2。
按《公桥规》第4.2.2条确定T形梁翼缘板的有效宽度。
利用影响线求出l/2、l/4、l/8截面的最大弯矩,根据《公通规》第4.1.6条进行荷载效应组合,求出各控制截面的荷载效应设计值M d,并绘制弯矩包络图。
利用影响线求出支点和跨中两个截面的最大剪力,根据《公通规》第4.1.6条进行荷载效应组合,求出各控制截面的荷载效应设计值V d,并绘制剪力包络图。
第二部分:主梁配筋设计(一)按正截面强度配筋设计桥面板可按单筋矩形截面设计,取单位宽度即b=1m,因已知截面尺寸求钢筋截面积,可按教材P.44中的配筋计算方法求得主钢筋截面面积A s,再根据构造要求选定钢筋直径和间距,进行具体的钢筋布置(构造要求参阅教材P.32)。
主梁按单筋T形截面设计,设计方法可参阅教材P.55中的“截面设计”部分。
求得主钢筋截面面积A s后,再根据构造要求选定钢筋直径和根数,进行具体的钢筋布置(构造要求参阅教材P.35~36)。
桥面板和主梁在按构造要求进行钢筋布置后,都还须按复核要求验算所设计的结果是否安全适用。
如果在配筋设计过程中发现不能满足适筋梁的条件,则应修改最初拟定的结构尺寸,重复上述设计步骤。
(二)按斜截面强度配筋设计计算所得的剪力包络图,其支点截面上的剪力设计值要符合斜截面抗剪强度上限值的要求,即《公桥规》第5.2.9条的规定。
公式中支点截面的有效高度h0,可按第9.3.10条的规定确定通过支点截面的主钢筋根数,并据此求出支点截面的有效高度h0。
如不符合第5.2.9条的规定,则应考虑放大截面尺寸。
再按《公桥规》第5.2.10条验算,检查是否需要进行斜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即设计抗剪钢筋)。
在截面剪力设计值符合抗剪强度上限值与下限值之间的范围内进行抗剪钢筋设计,按《公桥规》第5.2.11条的规定进行(参阅教材P.68~70中“抗剪配筋设计”部分)。
(三)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复核1.按《公桥规》第5.2.6条的规定确定需要验算的位置;2.按《公桥规》第5.2.8条的规定计算斜截面水平投影长度C以确定验算截面的方向(位置);3.按《公桥规》第5.2.7条的规定验算斜截面抗剪承载力。
如不满足,则应重新设计抗剪钢筋或修改截面尺寸。
(四)斜截面抗弯承载力复核当所配置的主钢筋和箍筋符合《公桥规》第9.1.4条、第9.3.9条~第9.3.13条的构造规定时,主梁斜截面抗弯承载力可以得到保证而不需进行验算。
(五)全梁承载能力校核全梁承载能力校核的目的,是在所设计的钢筋混凝土T形梁全跨范围内的任意一个截面都要满足下列两个条件:1.γ0V d≤V d′(在抗剪钢筋设计中已满足此条件);2.γ0M d≤M d′(需进行校核)。
第二个条件的校核通常可采用图解法进行(参阅教材P.75~78):(1)按比例绘制主梁的弯矩包络图;(2)计算跨中截面主钢筋的总抵抗弯矩,按相同比例绘制在弯矩包络图上;(3)计算每根钢筋的抗力,可近似地按该根钢筋截面积占主筋总截面积的比例来分配其总抗力。
例如,若全部主筋均采用同一直径,则近似认为每根钢筋的抗力均占总抗力的1/n(n为主筋的总根数),即将总抗力的坐标平均分为n段;(4)求得理论弯起点,根据《公桥规》第9.3.9条~第9.3.11条的构造规定调整实际弯起点(或截断点)的位置或补充附加斜钢筋;(5)绘制调整后的主钢筋总抗力图,要求总抗力图能完全包住弯矩包络图即可保证全梁的抗弯承载力。
第三部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裂缝与变形验算(一)主梁裂缝宽度验算(参阅教材P.163~164)按《公桥规》第6.4.2条、第6.4.3条、第6.4.4条和第9.3.8条进行。
(二)主梁挠度验算及预拱度设置(参阅教材P.165~168)按《公桥规》第6.5.2条、第6.5.3条和第6.5.5条规定进行。
第四部分:制图与编制设计说明书(一)制图1.要求绘制A2图幅设计图纸一张。
图纸应按规定留出边框,图幅布置均匀、合理,线型、尺寸标注、文字标注(用仿宋体)等符合制图规范和行业惯例。
2.图纸内容应包括:主梁构造图、钢筋立面图、钢筋大样图、跨中和支点断面图;钢筋明细表(包括每种规格钢筋的根数、长度和总质量等);工程材料用量总表(包括钢筋总质量、混凝土方量和主梁总重量);必要的文字附注等。
3.图纸要求用AutoCAD绘制,也可手工绘制墨线图(用描图纸),与设计说明书一并交批。
(二)编制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应统一纸张,统一格式,字迹端正,版面整洁,表达明确,内容简炼;要详细说明设计步骤及全部计算过程,要求有公式、有算式、有必要的计算简图、计算表格和文字说明等。
九、评分标准及纪律要求课程设计根据同学们的具体完成情况共分五个等级,依次是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
对学生提出以下纪律要求:(1)学生按指导书要求完成相应结构计算内容及图纸绘制工作,书写绘图应该字迹工整、格式规范、条理清晰、版面简练整洁等。
(2)设计期间严格遵守学校的上课纪律,按时到规定的设计教室进行设计工作,不得出现迟到、旷课、早退等现象,发现迟到或早退一次降低成绩等级一级,二次或有无故旷课现象按不及格处理。
(3)要求考勤员要按时领取考勤表,严格考勤。
(4)大作业期间,保持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每天必须有专人打扫。
十、成果资料任务完成后,图纸按照有关制图标准中的方法,将图纸折叠后并与计算书一起装入档案袋。
在档案袋的封面注明作业题目、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作业时间。
交通工程系2011年0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