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伦与雪莱比较论_薛金强

合集下载

孤独的流云与高歌的云雀——以《咏水仙》、《颂西风》为例比较分析华兹华斯、雪莱诗中的自我

孤独的流云与高歌的云雀——以《咏水仙》、《颂西风》为例比较分析华兹华斯、雪莱诗中的自我

孤独的流云与高歌的云雀——以《咏水仙》、《颂西风》为例比较分析华兹华斯、雪莱诗中的自我孤独的流云与高歌的云雀——以《咏水仙》、《颂西风》为例比较分析华兹华斯、雪莱诗中的自我19世纪英国的浪漫主义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先后出现了两代引人注目的浪漫派诗人。

较早的一代以华兹华斯、柯勒律治为代表,亦即湖畔派,开创了英国浪漫主义潮流;第二代以拜伦、雪莱为代表,将浪漫主义文学推向高峰。

热爱自然、讴歌自然是浪漫主义的显著特点之一。

与大多数浪漫主义诗人一样,华兹华斯和雪莱都咏赞大自然,讴歌自然界的山水风景来表达对自然的挚爱。

然而,两位诗人描写大自然的诗歌呈现出来的诗人自我形象还是存在不同之处,华兹华斯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被动的接收者,一片“孤独的流云”,表现了一个孤独、沉思、自然的自我。

他选择远离城市的田园生活作为诗歌创作的题材,极力赞美自然的伟大,主张人类应回归自然,以恢复人类的自然本性。

雪莱则是所处时代的社会运动的积极参与者,他把实现“平等、自由、博爱”的崇高理想当作自己的终身追求。

作为一个诗人,他像一只云雀,在天空中自由地高唱。

其作品热情而富哲理思辨,诗风自由不羁,常任天上地下、时间空间、神怪精灵往来变幻驰骋,又惯用梦幻象征手法和远古神话题材。

他的描写自然景象的诗歌往往充满政治寓意,表现给读者的是一个开放的、外向的自我,一个拥抱全人类的灵魂。

我们可以通过华兹华斯的《咏水仙》和雪莱的《颂西风》的比较,体验一个孤独沉思的自然灵魂与热情开放的政治灵魂的较量。

(一)《咏水仙》中华兹华斯孤独、自然的自我在《咏水仙》中,诗人以自上而下的视觉,以动静结合的笔法,描绘了水仙之美,给我们展现了一幅以青山碧湖为背景,以金色水仙为主体,对比强烈、动静结合的山水画。

诗人在自然景物影响之下产生的强烈的感情激流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呈现出来的。

诗作的开篇诗人就以孤云设喻,勾勒了一幅随风嬉舞的水仙的动人风景,当大片的水仙花突然出现在他的视野之中,诗人的欢喜之情溢于言表。

拜伦雪莱济慈3人关系

拜伦雪莱济慈3人关系

拜伦雪莱济‎慈不得不说‎的故事‎打开‎这三人的百‎度百科,摊‎上手边的诗‎选。

‎和师太聊天‎的时候,我‎终于完整的‎Y Y了一遍‎前阵子的奇‎特发现(我‎真的不是同‎人女@@)‎。

所‎有事件,时‎间,作品,‎地点,在我‎可查的范围‎内皆是真实‎。

记‎录如下:‎---‎-----‎-----‎-----‎-----‎-----‎-----‎---‎这是一个‎简单而又意‎味深长的故‎事,‎抹去所有繁‎复的支线,‎如今我只讲‎述那些我们‎所能够得知‎的,尚未被‎历史尘封的‎,真实发生‎过的事。

‎179‎5年约翰济‎慈出生在伦‎敦一个贫苦‎的家庭,却‎也受到文学‎方面优良的‎教育。

16‎岁便开始专‎心于写作。

‎1814年‎,19岁的‎济慈动笔为‎当时已名满‎欧洲文坛的‎诗人拜伦写‎下了一首赞‎美诗《致拜‎伦》,他在‎诗的开头就‎以奔放饱满‎的热情写道‎:“拜伦!‎你的歌声那‎么甜蜜,叫‎人心里生出‎温情。

”在‎短诗的结尾‎处亦重复了‎拜伦在中对‎垂死天鹅的‎向往(“让‎我像天鹅在‎死前高歌,‎亡国奴的乡‎土不是我邦‎家”——《‎哀希腊》)‎以表赞同支‎持之意。

‎其时,‎25岁的拜‎伦早已在1‎809年重‎回伦敦,在‎同一城市生‎活多年的两‎位诗人是否‎已经熟识我‎们不得而知‎。

我们只看‎到,济慈写‎下《致拜伦‎》的两年后‎,拜伦的妻‎子提出分居‎,紧接着,‎在这场婚变‎所挑起的强‎烈舆论攻击‎下,拜伦永‎远的离开了‎英国。

‎此后拜伦‎一路南下,‎如所有人都‎知道的那样‎,他在瑞士‎日内瓦湖畔‎结识了同为‎流亡诗人的‎雪莱。

评论‎家史作者,‎以及流传民‎间的说法都‎告诉我们,‎他们一见如‎故,交往密‎切,同游过‎欧洲多个城‎市,雪莱甚‎至写下了以‎自己与拜伦‎为原型的长‎诗《朱利安‎和马达洛》‎,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常为后人所‎称赞。

‎然而很少‎有人提到,‎在1816‎年11月,‎正是他们结‎识的五个月‎后,雪莱的‎妻子跳下冰‎冷的河水自‎尽。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教案 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教案 岳麓版必修3

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课标要求】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影响。

【重点难点】重点: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文学出现背景、代表人物、作品及风格特点及影响。

难点:通过分析作品特点体味时代背景【自主学习】【教材解析】幻灯片一、西方不同流派文学的特点1.浪漫主义文学: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在创造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

2.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强调真实具体地描写现实生活,详尽分析人类行为互相冲突的趋势,着力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3.现代主义文学:强调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比较怪诞,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的理由;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悖离传统。

二、为什么说荒诞剧是反传统的戏剧?荒诞派戏剧在容或形式方面都是反传统的。

它的基本特点为第一,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第二,无扣人心弦的戏剧冲突;第三,舞台形象支离破碎,人物语言颠三倒四,道具功能奇特怪异。

与传统戏剧有着根本的不同。

三、误区指导1.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学生容易弄混。

两者产生的背景不同,法国大革命胜利后确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不像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妙,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也没有实现,因而引起人们的失望和强烈不满,浪漫主义文学应运而生。

工业革命在西欧开展以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矛盾和弊病逐渐暴露,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揭露批判社会黑暗的现实主义文学逐渐发展为文学的主流。

4.现实主义文学在西方由来已久,从19世纪30年代起成为文学的主流,是由于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日益显露,社会问题日益突出而出现的。

5.现代主义文学兴起于19世纪晚期,20世纪二三十年代达到繁盛时期,是由于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经济危机、世界大战等社会问题使人们对资本主义产生了恐惧,从而使他们迷茫、痛苦,找不到出路。

拜伦、雪莱与济慈

拜伦、雪莱与济慈

拜伦、雪莱与济慈三位诗人的选篇都探讨了死亡、新生、爱情、自由等主题,探讨了死亡与爱情、死亡与革命、死亡与美等之间的关系。

拜伦与雪莱的激进思想,都体现了生命燃烧的一生,短短人生却留下了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激情的岁月。

1.如早年都受到主流社会的抨击,拜伦在学生时代因出版诗集《闲散的时刻》(hours of Idleness)受到攻击,后来因此事引起轰动。

最后终因离婚事件被迫离开了伦敦,到意大利定居。

雪莱则是在牛津大学读书期间,因印发无神论的必然性(The Necessity of Atheism)而被开除。

也发生过离婚事件,也被迫离开了英国,也到意大利定居。

2.都坚持追求自由(freedom)和英雄豪情。

1823年7月,拜伦前往希腊,支援希腊人们反抗土耳其统治的斗争,死于营地,比希腊人民奉为英雄。

3.强烈的政治和抒情意识体现了诗人的英雄豪情和儿女私情的完美结合,如课文选篇中的拜伦的两首诗。

She Walks in beauty一个姑娘的美丽,会是怎么样的?用哪些形容词可以描述?tender,soft, calm, pure, dear,sweet,peace,innocent.外在的美描述哪些部位?如眼睛(eye),头发(raven tress)(色调),脸庞(色调)(face),面颊(cheek),额际(brow),微笑(smile),容颜(aspect),心灵(peace)(mind and heart)1.What is the word as the central image of the second part of thepoem?2.Would you like to analyze the syntactic structure of part 2?3.The body narrative is apparent in this poem, so how do you thinkbody parts(what are they?) are narrated by Byron?4.除了对有形身体(body parts)的叙述,还有就是对无形的身体叙述。

正高级教师推荐--拜伦、雪莱和济慈

正高级教师推荐--拜伦、雪莱和济慈

英国三大诗人拜伦(1788 - 1824)拜伦是19世纪英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天生跛足的理想主义者,出身于没落的贵族家庭。

代表作有《恰尔德• 哈罗德游记》、《唐璜》等。

拜伦所创造的一系列“拜伦式英雄”有着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他们都是孤傲、狂热的叛逆者,孤独苦闷的骄傲者。

雪莱(1792 - 1822)雪莱是19世纪英国最富有才华的抒情诗人之一,一个伟大的理想主义者。

雪莱的代表作主要有诗歌《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西风颂》和《致云雀》等,其作品节奏明快,积极向上,也正因为如此,雪莱被誉为“诗人中的诗人”。

济慈(1795 - 1821)济慈是19世纪初英国浪漫派诗人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有《夜莺颂》、《秋颂》和《希腊古瓮颂》等。

济慈是一个出身于社会底层且有着坎坷的成长经历的天才诗人,英年早逝,却有多部作品传世。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14年级·语文·第十三课知识链接浪漫主义的兴起与衰落19世纪20-30年代,在欧洲出现了一股狂热的文学浪潮——浪漫主义运动,我们本课所讲的拜伦、雪莱、济慈都是这一运动中的先驱。

熟悉欧洲历史的同学应该知道,此时欧洲已经经历了一场从思想到制度上全面的大解放。

发生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大革命打破了欧洲大陆上根深蒂固的封建制度,在这场大的变革之中,不可一世的路易十六成为了法国历史上第一个被送上断头台的国王。

而后来叱咤风云的军事天才拿破仑,也正是在这场大革命中崭露头角的。

然而这场大变革并没有给大多数人带来他们所渴望的自由、平等和博爱,尤其是拿破仑当政之后穷兵黩武,而其后的复辟王朝又逆行倒施。

种种复杂的情绪汇在了一起,诗歌就成了一个有力的表现武器。

在这样的背景下,浪漫主义运动揭开帷幕了。

在这场持续时间并不长久的文学浪潮中,诞生了一大批至今仍影响着人们的作家:德国的歌德、席勒,英国的拜伦、雪莱、济慈,法国的雨果、乔治桑、梅里美……正如拜伦、雪莱与济慈的诗歌一样,整个浪漫主义运动产生的文学作品都充满炽热的感情,这种炽热来源于人们积累已久的、深厚的感情。

拜伦和雪莱诗歌艺术的比较研究

拜伦和雪莱诗歌艺术的比较研究

拜伦和雪莱诗歌艺术的比较研究作者:金燕来源:《文教资料》2009年第14期摘要:众多的相同将拜伦和雪莱紧密相联,然而他们的诗歌艺术却有很多不同之处。

通过对他们生平和作品的剖析,我们会发现虽然他们的诗歌都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品,却又各具特色。

关键词:拜伦雪莱诗歌艺术比较研究拜伦和雪莱,这两个不同的名字在许多时候都会被联系在一起。

的确,他们有太多的相同处:出身相同,经历相似,思想相通;同是英国19世纪的著名诗人,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都以诗歌作为武器,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进行批判和嘲讽,热情歌颂自由和解放;甚至他们的婚恋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这么多的相同点却无法掩盖这对被称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双子星座”在诗歌艺术方面表现出的显著不同。

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带着诗人的个性烙印,而个性则是在生活中形成的。

所以要比较研究拜伦和雪莱的诗歌艺术,首先应该了解他们的生平。

一、拜伦和雪莱的生平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1788—1824)生于伦敦一个破落贵族家庭,青年时期在剑桥大学接受了启蒙思想。

大学二年级时,他就出版了第一部诗集《懒散的时刻》,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上流社会的鄙视。

大学毕业后去欧洲大陆旅行,有机会广泛认识社会和接触各阶层的人物,回国后发表了《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表达了对封建专制的憎恨和对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向往。

1812年发表了著名诗篇《〈压制破坏机器法案〉制订者颂》,愤怒揭露了英国国会反人民的本质,以及立法者的凶残面貌。

接着,他又以东方故事为题材,写了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传奇诗《东方叙事诗》,塑造了不少反抗一切社会制度的叛逆者形象。

这引起了英国统治阶级极大的仇恨,他被迫永远离开英国。

在移居瑞士时,他遇到了雪莱,结为知友。

在雪莱的影响下,他写了英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号召工人斗争的诗歌《卢德分子之歌》。

1817年他迁居意大利,与当地的秘密组织烧炭党人取得联系,积极准备起义,反对奥地利的统治。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课件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课件

4.美国作家尼克为解释某一小说流派举例说,“某个被判绞刑的
四、现代荒诞派戏剧(20 世纪五六十年代)
背景 艺术特色 作家及作品
面对世界大战和_经__济__大__危__机__等的冲击,人们感 到迷茫、苦闷
反传统、反理__性__;强调_个__人__主__观__感受,用夸张 怪诞的手法警醒世人,渲染苦闷、迷茫、虚无情 绪和_变__态__心__理__等精神创伤
爱尔兰作家贝克特的《_等__待__戈__多__》
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19 世纪中叶~20 世纪初) 1.背景 资本主义 制度普遍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现象日益暴露。 2.代表 (1) 司汤达 :《红与黑》。 (2)巴尔扎克:《 人间喜剧 》,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 全书”。 (3)狄更斯:《双城记》。 (4)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 》,被誉为“我们时代里最伟大 的史诗,是近代的《伊利亚特》”。
主题一 材料一
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 [史料探究]
请把我已死的思想扫出宇宙, 就像你为催新生把落叶扫除! 而且凭着我这一诗歌的经咒, 把我的话语传遍这人间各处, 像由未灭的炉中吹送出火花!
材料二 他限制妻子的零用钱,连别人送给她的一点,也 要想方设法刮走;来了亲戚,他不让加菜,吩咐佃户打些乌鸦 来煮汤;妻子卧床不起,他首先想到的是请医生得破钞。葛朗 台的吝啬渗透到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动中。这种吝啬的可 恶在于贪得无厌地赚钱。
(4)对自然与环境的态度不同 ①浪漫主义文学着力描绘自然景物,主张社会回到“自然 状态”,以表达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城市文化和工业文化的 厌恶。 ②现实主义文学则注重观察生活,仔细描写环境和生活细 节,重视环境对塑造人物性格的决定性作用。
[对点训练]
1.十九世纪以来西方文学领域中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发

雪莱和拜伦的审美先锋主义思想分析

雪莱和拜伦的审美先锋主义思想分析

雪莱和拜伦的审美先锋主义思想分析作者:龙帅来源:《现代交际》2014年第09期[摘要]雪莱和拜伦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在19世纪的初期,盛行各种先锋主义的时代,两位作家自然荣膺风口浪尖的地位。

说起审美,如果这两位大家还不懂得审美,如果还没有审美的未来性、先锋性,那才是一件奇怪的事。

不管过去了多少年,只要一提到那些浪漫主义的诗作,雪莱与拜伦的名字自然跃然脑海之中,《西风颂》中的那一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以及在拜伦勾画的世界中,那向往着自由和浪漫的战士,他们不仅仅是文学创作者,更是美丽的发现者、探索者与创造者。

[关键词]浪漫主义审美先锋主义雪莱与拜伦[中图分类号]I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9-0081-01审美先锋主义被称作是“现代性的五副面孔之一”,在19世纪,先锋主义曾经作为一部分人的流派而存在着。

从特点上来看待审美先锋主义,总结性地来说有三个方面。

一、诗人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审美的先锋主义审美的先锋主义在笔者看来,其实是身为作者所代表社会群体的前瞻性,也就是未来意识。

作为一名时代的先进知识分子,对于未来的展望是充满了神秘和渴望的,因此也许物质世界无法在未来的现实世界具有先进的接轨地位,但精神世界一定是前卫的。

也许在诗人们的眼中,这个世界虽然美好,但缺少了文字中的那种灵动、自由之美,身为一名诗人,他们在对自己的地位、对读者的地位乃至对世界上万物的地位都有一个心理的约束,从认识事物再到万物发展,作为文字的撰写者,作为历史的编撰者,诗人掌握了过去,把握了现在,自然也懂得一部分未来,用雪莱的意见来说,那便是“诗人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先锋”。

这便是浪漫主义的具体表现,不得不说,作为艺术的先锋流派,诗人的文字或许在大多数情况下有些自大甚至是自恋,但这种精神世界的充实是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做不到的,因此,在绝大多数诗人的作品中都有着一种特别的傲气,诗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在雪莱与拜伦看来,两者间彼此独立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拜伦与雪莱的比较

拜伦与雪莱的比较

在英国诗歌史上,波西·比希·雪莱是和拜 伦齐名的杰出诗人。他们的诗歌都是浪漫主
义的代表作品,却又各具特色。
拜伦出生伦敦贵族家庭,父亲在拜伦3 岁时游荡而死。母亲把对丈夫的怨恨发泄在 儿子身上。拜伦天生脚,从小养成忧郁、孤 独、反抗的性格。10岁继承爵位,成年后以 世袭议员的身份进入上议院。
他是如暴风一般轰响在19世纪初叶英国 诗坛上的巨璧。他被歌德誉为“19世纪最富 天才的诗人”,普希金奉他为“思想界的君 王”。他的诗篇洋溢着民主理想和民族解放 斗争的激情。毕生为民主自由而战,是西方 文学史上用生命去殉从理想的著名代表。
拜伦深受资产阶级英雄史的影响,加之家庭生活十分不 幸,又是天生跛足,从小比较自卑、孤僻,所以他在“辛辣 讽刺现实社会,批判邪恶如狂涛厉风”之余,往往带有一种 挥之不去的孤独和忧郁情绪,也就被称之为“忧郁的浪漫主 义诗人”。
而雪莱是在受到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影响,在家庭生活比 较和睦且身体没有什么缺陷的情况下进行创作的,所以作品 基调以光明、乐观为主;批判揭斯誉为“天才的预言 家”,也是读者们心中的“快乐的浪漫主义诗人”。
乔治•戈登•拜伦 (1788—1824)
波西•比希•雪莱 (1792-1822)
雪莱,英国诗人,生于贵家庭。受卢梭等的影 响,他接受资产阶级革命是想,最终与保守的 家庭决裂。他以诗歌的形式抨击压迫和强权, 召唤对于现实的变革。其最优秀的作品有评论 人间事务的长诗《仙后麦布》(1813年),描写 反封建起义的幻想性抒情故事诗《伊斯兰的反 叛》(1818年),控诉曼彻斯特大屠杀的政治诗 《暴政的行列》 (1819年),支持意大利民族解 放斗争的政治诗《自由颂》(1820年),表现革 命热情及胜利信念的《西风颂》(1819年),以 及取材于古希腊神话,表现人民反暴政胜利后 瞻望空想社会主义前景的代表诗剧《解放了的 普罗米修斯》 (1819年)等。

雪莱的灵魂诗学

雪莱的灵魂诗学
社会意义:雪莱的诗歌中,女性形象往往代表着对传统社会观念的挑战 和对自由、平等的追求
女性地位:雪莱的诗歌中,女性形象往往代表着对女性地位和权利的关 注和呼吁
现代意义:雪莱的诗歌中,女性形象往往代表着对现代社会中女性地位 和权利的关注和呼吁,具有重要的现代意义和价值。
07
总结与展望
总结雪莱的灵魂诗学思想
雪莱诗歌的06现代意义与
价值
雪莱诗歌中的人文精神
追求自由:雪莱诗歌中充满了对自由的追求和向往,体现了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 关注社会:雪莱诗歌关注社会问题,如贫困、战争、压迫等,体现了人文精神的社会责任感。 强调人性:雪莱诗歌强调人性的尊严和价值,体现了人文精神的人文关怀。 追求真理:雪莱诗歌追求真理,反对虚假和欺骗,体现了人文精神的理性精神。
雪莱的灵魂诗学思想
雪莱的诗学理念
浪漫主义:强调情感、想 象和激情,追求自由和个 性
自然主义:强调自然与人 的和谐统一,追求自然之 美
理想主义:追求理想和真 理,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
现实主义:关注社会现实, 揭示社会矛盾和问题,追
求社会公正和进步
雪莱的诗歌创作原则
追求自由:反 对束缚,追求
心灵的自由
风格突破:雪 莱的诗歌风格 独特,既有浪 漫主义色彩, 又有现实主义 元素,突破了 传统诗歌的风 格界限。
语言创新:雪 莱的诗歌语言 优美,富有想 象力和创造力, 突破了传统诗 歌的语言表达 方式。
形式创新:雪 莱的诗歌形式 多样,包括抒 情诗、叙事诗、 哲理诗等,突 破了传统诗歌 的与评价
雪莱诗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浪漫主义诗歌的 代表人物之一
对后世诗人产生 了深远影响
诗歌主题广泛, 涉及爱情、自然 、社会等

拜伦与雪莱的诗歌对比

拜伦与雪莱的诗歌对比

拜伦与雪莱的诗歌对比(网络节选)他们的诗歌都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品,却又各具特色。

拜伦深受资产阶级英雄史的影响,加之家庭生活十分不幸,又是天生跛足,从小比较自卑、孤僻,所以他在“辛辣讽刺现实社会,批判邪恶如狂涛厉风”之余,往往带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孤独和忧郁情绪,也就被称之为“忧郁的浪漫主义诗人”。

而雪莱是在受到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影响,在家庭生活比较和睦且身体没有什么缺陷的情况下进行创作的,所以作品基调以光明、乐观为主;批判揭露之后,常常会流露出幸福美好的希望,或是某种寄寓。

他被恩格斯誉为“天才的预言家”,也是读者们心中的“快乐的浪漫主义诗人”。

第一,二人政治批判类作品倾向性都比较强,激情澎湃,音韵精妙,具有强大的战斗力和摧毁力。

如拜伦的《哀希腊》一诗对希腊光荣过去的歌颂和被奴役现在的揭示,对人民争取独立自由的鼓励,都饱含着他汹涌的思绪和强烈的感情,如同滔滔江水奔流不息。

这有力地鼓舞着当时奋起反抗压迫、争取自由的欧洲人民。

雪莱此类诗歌的政治倾向性则更为明显,他坚信诗人不仅仅是写诗者,还是“吹响进军号角者”和“世界立法者”。

这浓郁的情感在《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里贯穿始终,激昂悲壮,音韵铿锵,气势磅礴,有着交响共鸣的绝妙效果。

第二,他们其他类型、题材的作品,如:爱情、抒情、咏物等,写作风格就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区别。

拜伦的诗歌写得十分精美绝伦,缠绵雅致,多与爱情相关,流露出多愁善感的倾向,这与他忧郁的性格及个人遭遇有着密切关系,如:《想从前我俩分手》、《她走在美的光彩中》等,诗人或岁人物进行细致描写,或进行细腻的心理刻画,撩人心弦,情真意切,委婉柔美。

而雪莱这方面的诗歌则不大注重句子的精雕细琢,多从整体方面入手、把握,往往以气势磅礴的通篇结构见长,给人意境高远之感;咏颂的对象多为外界事物,云、西风、雀等是常见的,像《西风颂》、《云颂》、《云雀》等名篇。

这些诗歌都琅琅上口且感情真挚,能给人带来力量与支持。

第三,他们的主观抒情性强,并着力描绘景物、歌颂自然。

一拜伦和雪莱-精选文档

一拜伦和雪莱-精选文档

请思考:有人说这首诗属于浪漫主义文学, 你同意吗?谈谈你的看法。
一、拜伦与雪莱 二、《人间喜剧》
法国现代小说之父——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伟大 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 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 表。一生创作96部长、中、短篇 小说和随笔,总名为《人间喜 剧》。其中代表作为《欧也妮 · 葛朗台》、《高老头》。100多 年来,他的作品传遍了全世界, 巴尔扎克 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产 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 群的小说家”、“现实主义大师”。
第18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会考要求:
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
十九世纪以来,欧洲的政治、经济、文 化都经历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 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 资产阶级的统治基本确立; 经济上: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 济的进一步发展,经济主导一切 文化上:启蒙思想家号召人们追求自 由、民主、平等、博爱的更为美好的社 会。
浪漫主义诗人雪莱
雪莱与拜伦的诗风迥然不 同。雪莱将人类的未来寄托于 普遍的爱,他的诗中充满了幻 想和憧憬,体现出一种真正的 乐观主义精神。1819年,雪莱 还写了最著名的诗篇《西风 颂》,以及《云》、《致云 雀》等脍炙人口的抒情诗。 其 中,《西风颂》是雪莱的代表 作。
雪 莱
雪莱的《西风颂》
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 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 哦,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 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 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 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西风呵, 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西风颂》节选
一、拜伦与雪莱 二、《人间喜剧》
三、《战争与和平》
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

拜伦《哀希腊》四篇译文的比较分析

拜伦《哀希腊》四篇译文的比较分析
拜 伦 一 生 讴 歌 自 由和 民 主 , 对 暴 政 和 民族 压 迫 。 12 反 8 3年 7
具有强烈 的感召力 。它鲜 明的战斗精神 , 传达 出了与 当时 中
国人相似 的心境与感受 。 梁启超 、 苏曼殊 、 鲁迅等都极力推崇 拜伦 , 并从不 同的侧面介绍他。梁启超 主要借拜伦 的这首诗
代选择怎样的原作者与这个 时代本 身是有联 系的。 拜伦及他 的 诗 作 契 合 是 当 时 中 国社 会 急 剧转 型 的特 征 , 而 在 中 国获 从
得 了巨 大 的 声 誉 。 如 王 统 照就 称 ‘ 伦 在 欧 洲 文 学 界 内 的成 拜
获 得 了远 远 高 于 当 时他 在 西 方 诗 坛 的声 誉 。 一 切 都 与 他 的 这
讽 谕 中 国 , 励 国人 反 抗 外 敌 , 取 自由 。在 其 作 品 中 , 借 激 争 他
月, 拜伦亲往希腊 , 并变卖 了在英 国的世袭庄 园, 将所得款项 和历年积蓄的稿酬无私奉献 出来 , 支持希腊人 民反抗 土耳其 的战 争 , 却 因风 寒 一 病 不 起 , 12 但 于 8 4年 4月 1 日( 9 复活 节
T eh r Sh r t el v r S u e h e o’ a p, e ’ t , h o l Ha ef u dt efm ey u h r s e u e v on h a o rs o e f s ; r T e r l c f i ha o ei mu e h i a eo b r l n t , p t s T o d ih e h u t e we t osu s n wh c c o f rh r s T a o r ie ’‘sa d f h s. h n y u r s I ln so t eBe t’ s

拜伦和雪莱诗歌艺术的比较研究

拜伦和雪莱诗歌艺术的比较研究

拜伦和雪莱诗歌艺术的⽐较研究2019-08-03摘要:众多的相同将拜伦和雪莱紧密相联,然⽽他们的诗歌艺术却有很多不同之处。

通过对他们⽣平和作品的剖析,我们会发现虽然他们的诗歌都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品,却⼜各具特⾊。

关键词:拜伦雪莱诗歌艺术⽐较研究拜伦和雪莱,这两个不同的名字在许多时候都会被联系在⼀起。

的确,他们有太多的相同处:出⾝相同,经历相似,思想相通;同是英国19世纪的著名诗⼈,欧洲浪漫主义⽂学的杰出代表;都以诗歌作为武器,对当时⿊暗的社会现实进⾏批判和嘲讽,热情歌颂⾃由和解放;甚⾄他们的婚恋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这么多的相同点却⽆法掩盖这对被称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双⼦星座”在诗歌艺术⽅⾯表现出的显著不同。

诗歌在⼀定程度上带着诗⼈的个性烙印,⽽个性则是在⽣活中形成的。

所以要⽐较研究拜伦和雪莱的诗歌艺术,⾸先应该了解他们的⽣平。

⼀、拜伦和雪莱的⽣平乔治·⼽登·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1788―1824)⽣于伦敦⼀个破落贵族家庭,青年时期在剑桥⼤学接受了启蒙思想。

⼤学⼆年级时,他就出版了第⼀部诗集《懒散的时刻》,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上流社会的鄙视。

⼤学毕业后去欧洲⼤陆旅⾏,有机会⼴泛认识社会和接触各阶层的⼈物,回国后发表了《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表达了对封建专制的憎恨和对资产阶级⾃由、民主的向往。

1812年发表了著名诗篇《〈压制破坏机器法案〉制订者颂》,愤怒揭露了英国国会反⼈民的本质,以及⽴法者的凶残⾯貌。

接着,他⼜以东⽅故事为题材,写了富有浪漫主义⾊彩的传奇诗《东⽅叙事诗》,塑造了不少反抗⼀切社会制度的叛逆者形象。

这引起了英国统治阶级极⼤的仇恨,他被迫永远离开英国。

在移居瑞⼠时,他遇到了雪莱,结为知友。

在雪莱的影响下,他写了英国诗歌史上第⼀⾸号召⼯⼈⽃争的诗歌《卢德分⼦之歌》。

1817年他迁居意⼤利,与当地的秘密组织烧炭党⼈取得联系,积极准备起义,反对奥地利的统治。

拜伦与雪莱比较论_薛金强

拜伦与雪莱比较论_薛金强

2001年3月第22卷 第2期外语教学Fo reign L anguage Educatio nM ar.2001V o l.22No.2拜伦与雪莱比较论薛金强1,吴舜立2(1.陕西师范大学外语学院;2.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陕西西安710062)摘 要:同为浪漫主义诗人,二人各有千秋、同具魅力:性格矛盾复杂的拜伦将热情做为创作的源泉,以辛辣的嘲讽为基调;笔下既有孤独高傲的“拜伦式英雄”,又有为人类而斗的“民主斗士”;性格热情单纯的雪莱把想象视为诗歌创作的至上,以真情的赞颂为主旨;笔下的形象也多是充满信心、追求自由的乐观主义者。

拜伦的诗大气、恢宏,引人入胜;而雪莱的诗细腻、严谨,令人神往。

关键词:拜伦;雪莱;浪漫主义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544(2001)02-0065-06Abstract:Romantic poet s Byr on and Shelley have differ ences as w ell as similarities.W ith a contr adictor y and complex per sonality,By ro n r egar ds pa ssio n as the so ur ce of cr eation;w ith sarcasm as his keyno te,he creates not o nly pr oud and a lo of By ro nic her oes but also champio ns for democra cy.A nd Shelley,who se cha racter is enthusiast ic and simple,ho lds imaginatio n the highest in poetr y,and ent husiastic pr aise is his g ist;the imag es he creat es a re mo stly confident o ptimists in pursuit o f liber ty.By ro n's po ems a re natural,mag nificent and char ming,w hile Shelley's poems ar e delicate,well-knit and imag inativ e.Key words:By ro n;Shelley;r omanticism 拜伦(Byr o n)和雪莱(Shelley)同是英国19世纪的两位著名诗人,被并称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双子星座”,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Byron&Shelly拜伦和雪莱比较分析ppt

Byron&Shelly拜伦和雪莱比较分析ppt

2 derived the word One shade from the more, oneFrench ray the less,
Translation
痴 心 一 片 仍 天 真 人 间 万 事 平 心 待 似 隐 似 现 年 华 生 迷 人 笑 嫣 光 彩 焕
Lord Byron
Personality & Contributions
Melancholy Pride Merciful Passionate Democratic Lonely Heroism Pessimism Byronic hero Romantic poets Leader of the rebellion
P.B.Shelly
Personality & Contributions
Mad shelly Atheism Against the authority Optnary poets
Masterpieces
Rococo is derived from the French word rocaille, originally meaning the bits of rocky Poets : Drama: decoration sometimes found in 16th-century Queen Mab Prometheus Unbounded Sensitive Plant architectural schemes. It The was Cenci first used in its Adonais modern sense around 1800, at about the same To A Skylark time as baroque, and, like baroque, was etc. initially a pejorative term .The revival of the rococo occurred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1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1

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 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 哦,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 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 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
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西风呵,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天才的预言家” ——《西风颂》节选
△请问:雪莱的预言是什么?
拜伦和雪莱的异同点。 (1)相同点 都是浪漫主义作家,都在揭露丑恶现实的同时, 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体现了理想主义的追寻。 (2)不同点 拜伦具有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猛烈抨击封建 专制和资本主义的丑恶现象,塑造出一些充 满个性的英雄;雪莱则将人类的未来寄托于 一种普遍的爱,诗中充满幻想和憧憬,体现 出一种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
啊!最早相识、最受尊敬的朋友! 我心里虽然再没有人比你更值得忆念! 虽然在这辈子永无重逢的时候,
但愿你别拒绝在梦中和我相见!
然而曙光会悄悄地使我泪痕满面,
当我从梦中醒来,重感到现实的惨酷。
而幻想却要常常盘旋在你的墓边, 知道我脆弱的身躯也回返泥土, 那时候,逝者和伤逝者就一起在地下相处。 ——《恰尔德· 哈罗德游记》第一章第九二节
2.简况 (1)流行时间:20世纪五六十年代 (2)地点:欧美 (3)代表人物及作品:
法国作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三、现代主义文学的典型流派--荒诞派戏剧 1.历史背景
《等待戈多》的经典对白: 爱斯特拉冈:咱们走吧。 2.简况 弗拉季米尔:咱们不能。 3.代表人物及作品:爱斯特拉冈:为什么不能? 弗拉季米尔:咱们在等待戈多。
(一)历史背景
19世纪30年代以后,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 矛盾日趋复杂尖锐,现实主义开始逐渐取代浪漫 主义,成为文学的主流。作品对现存的社会秩序 进行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因此,它又被称为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评析雪莱的《赞智性美》(评论:拜伦雪莱济慈抒情诗精选集)

评析雪莱的《赞智性美》(评论:拜伦雪莱济慈抒情诗精选集)

评析雪莱的《赞智性美》(评论:拜伦雪莱济慈抒情诗精选集)借地发文,与本书无关哈。

说实话虽然穆旦先生的翻译很精彩,又好在有中英对照,但这本书选的不多不长的诗歌并不足以让读者管窥到三大诗人的精髓伟大之处。

《赞智性美》是雪莱早期的杰作和他伟大探寻的开端之一,“智性美”在他岳父母和早期的领路人威廉·葛德文和玛丽·伍尔斯顿克拉夫特的作品中就已常出现,也被雪莱用于柏拉图《会饮篇》的翻译中(雪莱的智性美深受柏拉图影响,但柏拉图认为美是形而上学的,只能通过不断的辨析获知,而雪莱作为一位诗人,认为哲学无法获知美和真理,它只能被隐隐的感到,并通过诗人的想象力显现)。

不过我觉得在雪莱笔下,“智性美”依然是全然精神上和最终超越感觉的,它就是华兹华斯的《不朽颂》里的荣光,在后者诗中属于我们出生前那个永生的天国,而我们的出生其实是对这种荣光的遗忘。

这在雪莱诗里也得到了隐隐的回应:“恰似记忆中的乐曲的余音”。

诗的开始,雪莱就展示了这种智性美的无法把握:某种无形力量的威严的阴影虽不可见,却飘浮在我们之中,凭借多变的翅膀访问多彩的世界,如夏风潜行于一个又一个花丛;虽然我们多彩的世界受惠于这种无形力量的威严的阴影,它如同“如同月华倾泻在山间的松林;恰似黄昏的色泽与和谐的乐章,恰似星光之下铺展的浮云”,但却不是这个世界所能把握住的。

它无法看见,只是像夏风潜行于一个又一个花丛,而华兹华斯笔下的荣光也在他的诗中慢慢消隐,但智性美与《不朽颂》相似的,在它稍纵即逝的飘移中,仍会显示身形,“因神秘而变得更加珍贵可亲”。

可你为何弃开我们的国度,飘往他乡,丢下这个虚空、荒凉、阴暗的泪谷?阳光为何不能永远编织彩虹,桂在那边的山川的上空?为什么曾经显形的物体必将失踪?为什么恐惧、梦幻、死亡、出生会给人间的白昼蒙上阴影?为什么人类会充分地容忍沮丧与希望、憎恨与爱情?诗歌继续描述着智性美的飘渺无踪,丢下我们在这个虚空、荒凉、阴暗的泪谷,“泪谷”是天主教祷告中的用词,济慈在书信中也曾把这个迷信和被误导的世界称为泪谷。

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拜伦与雪莱

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拜伦与雪莱
第十九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严文海
广东南雄市黄坑中学
■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拜伦与雪莱
■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杰作——《人间喜剧》
■社会人生的镜子——《战争与和平》 ■现代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
第18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Hale Waihona Puke 导入《世界文学史》书影 19世纪以来,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学艺 术作为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生动反映了这一系列的社会变迁。在这两个世纪 里,主要的文学形式诗歌、小说、戏剧各自取得了巨大成就。我们从这一时期 的代表性作家及其作品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第18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雪莱(1794—1822),英国诗人,生于贵族 家庭。受卢梭等的影响,他接受资产阶级革命思 想,最终与保守的家庭决裂。他以诗歌的形式抨 击压迫和强权,召唤对于现实的变革。其最优秀 的作品有评论人间事务的长诗《仙后麦布》 (1813年),描写反封建起义的幻想性抒情故事 诗《伊斯兰的反叛》(1818年),控诉曼彻斯特 大屠杀的政治诗《暴政的行列》(1819年),支 持意大利民族解放斗争的政治诗《自由颂》 (1820年),表现革命热情及胜利信念的《西风 颂》(1819年),以及取材于古希腊神话,表现 人民反暴政胜利后瞻望空想社会主义前景的代表 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1819年)等。 雪莱没有忧郁的情绪。其作品一扫拜伦忧伤情绪和矛 盾心理,抒发了高昂激愤的革命热情,热情洋溢地展 现了作者胜利的信心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鲜明地表 达了作者在革命运动处于低潮时期的光明、乐观的信 念。
不同之处:作品有各自独特的风格
拜伦作品流露出忧郁的情绪,而雪莱的作品流露出高昂激 愤、充满乐观精神的的革命热情。
浪漫主义的特点:(1)富有幻想和激情,用丰富的想像对 现实世界进行鞭挞和控诉;(2)崇尚自由和解放,热情讴歌人民 要求自由和民主的斗争。

诗歌对比分析

诗歌对比分析
对比分析 华兹华斯的《致杜鹃》
雪莱的《致云雀》
姓名:段梦玲 学号:20100511656
华兹华斯简介
湖畔派诗人。 英国早期浪漫主义的 代表。早年向往法国 大革命,以后转向保 守立场,主张恢复封 建宗法制。在文学上, 共同反对古典主义传 统,向往唯情论,歌 颂大自然。通过缅怀 中古的淳朴来否定现 实的城市文明。其中 华兹华斯的《抒情歌 谣集.序言》成为英国 浪漫主义的宣言。
致云雀

诗人一边欣赏云雀展翅翱翔穿 云破雾的雄姿,一边陶醉于云 雀那悦耳、锐利的声音。云雀 的声音深深打动了他,使他由 冷漠变为感动,感动于云雀的 希望之音。诗人期望云雀把那 “只要把你熟知的欢欣 ,教一 半与我歌唱, 从我的唇边就会 流出 ,一种和谐的热狂, 那世 人就将听我,象我听你一样。” 表现了诗人渴望欢乐和幸福, 期盼世人皆怀抱希望生活的美 好愿望。
华兹华斯诗歌特点
华兹华斯的诗以描写自然风光、田园景色、乡民 村姑、少男少女闻名于世。文笔朴素清新,自然 流畅,一反新古典主义平板、典雅的风格,开创 了新鲜活泼的浪漫主义诗风。华兹华斯的诗歌多 采用自由体。自由诗从旧式诗词格律的镣铐里脱 胎而出,在诗体、音节、语言斱面力求解放,显 示出新的特色 。
+ “云雀”这个人格化的精灵,这个快乐、勇敢而睿
智的精灵唱出了诗人的灵魂之音,从“永远歌唱着 飞翔,飞翔着歌唱”的可爱的精灵身上 ,让人看到 到了一个向往自由、昂扬直上、乐观不屈的美好形 象,它在充满深情地倾诉着对自然、对世界真、善、 美的热爱,始终不渝地对人类未来有着美好憧憬。 它充满理想不乏浪漫又直面严酷的现实,它不避艰 险直冲云霄,沐浴着明亮的光辉矢志不移。我觉得 一篇好的诗歌不仅形式精彩,更要浸透着深邃的哲 思,升华我们对人生的体悟。生命之旅是艰难的, 也是充满希望的;世间存在诸多苦难,唯有保持乐 观战胜之。这是我们对人生本体经过认真思考才能 达到的境界。一切不朽之作都是跨越时代的,愿徜 徉在诗人的意回荡, 忽远忽近, 细语频频, 他感觉欣喜不已, 对童年的向往油然而生。他回想起儿时也曾四 处寻觅那美妙的歌声: “ 在林中, 在天空。为了找你, 我到处游荡, 穿过树林和草场。”虽然诗中的杜鹃一直是只闻其声不见其影, 但诗人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问杜鹃: “ 啊, 杜鹃! 我该称你做 鸟儿呢? 还是一个飘荡的声音?”这两句话可谓神来之笔, 是“鸟 儿呢”还是“飘荡的声音”塑造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使诗人浮想 联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1年3月第22卷 第2期外语教学Fo reign L anguage Educatio nM ar.2001V o l.22No.2拜伦与雪莱比较论薛金强1,吴舜立2(1.陕西师范大学外语学院;2.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陕西西安710062)摘 要:同为浪漫主义诗人,二人各有千秋、同具魅力:性格矛盾复杂的拜伦将热情做为创作的源泉,以辛辣的嘲讽为基调;笔下既有孤独高傲的“拜伦式英雄”,又有为人类而斗的“民主斗士”;性格热情单纯的雪莱把想象视为诗歌创作的至上,以真情的赞颂为主旨;笔下的形象也多是充满信心、追求自由的乐观主义者。

拜伦的诗大气、恢宏,引人入胜;而雪莱的诗细腻、严谨,令人神往。

关键词:拜伦;雪莱;浪漫主义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544(2001)02-0065-06Abstract:Romantic poet s Byr on and Shelley have differ ences as w ell as similarities.W ith a contr adictor y and complex per sonality,By ro n r egar ds pa ssio n as the so ur ce of cr eation;w ith sarcasm as his keyno te,he creates not o nly pr oud and a lo of By ro nic her oes but also champio ns for democra cy.A nd Shelley,who se cha racter is enthusiast ic and simple,ho lds imaginatio n the highest in poetr y,and ent husiastic pr aise is his g ist;the imag es he creat es a re mo stly confident o ptimists in pursuit o f liber ty.By ro n's po ems a re natural,mag nificent and char ming,w hile Shelley's poems ar e delicate,well-knit and imag inativ e.Key words:By ro n;Shelley;r omanticism 拜伦(Byr o n)和雪莱(Shelley)同是英国19世纪的两位著名诗人,被并称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双子星座”,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他们以诗歌作为武器,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进行批判和嘲讽,热情歌颂自由和解放。

他们的诗洋溢着鲜活的生命力和强烈的感染力,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富有革命性和浪漫性的杰作之一。

然而,同为积极浪漫主义诗人,拜伦与雪莱的创作也是各有千秋,呈现出极大的可比性。

相似的出身、共同的理想、一样的社会大环境铸就了二人创作中的许多通合;而性格的不同和经历的相异又造成了两人创作中的不少差异。

拜伦出生于1788年,即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前一年。

雪莱出生在法国大革命爆发后的第三年——1792年。

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影响促进了他们民主思想的形成,在学校里大量阅读伏尔泰(Vo ltair e)、卢梭(Ro usseau)等卓越的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更培养了两人的自由意志和反叛精神。

最终,拜伦和雪莱都背叛了自己的贵族出身,忠于法国大革命的理想,并终生崇尚自由、解放和斗争,这使二人的诗歌创作在思想倾向以及艺术表现上呈现出明显的相似性。

揭露现实的黑暗和腐朽,反抗统治阶级的奴役和专制,可以说是他们二人诗歌创作共通的思想倾向。

拜伦在《唐璜》(D on J uan)中,对英国官场的口是心非、谎话连篇、仗势欺人、鱼肉百姓进行了淋漓尽致的讽刺:Besides the minister s and underling s, Who m ust be cour teous to t he accr editedDiplo matist s o f rat her w aver ing king s, U ntil their ro yal riddle's fully read,T he ver y clerks—tho se so mew ha t dirt y spr ings Of o ffice or the house of o ffice,fedBy foul co rr uption into stream s—ev en theyWer e har dly r ude enoug h t o ear n their pay.A nd insolence no do ubt is what t hey ar e Emplo yed for,since it is their daily labourIn the dea r o ffices of peace o r war; A nd should yo u doubt,pray a sk of yo ur next neig hbo ur,When fo r a passpo rt o r so me ot her bar T o fr eedo m he applied(a g rief and bor e),If he found no t this spawn o f tax-bor n riches,L ike lap dog s,the least civil so ns o f bitches.雪莱则通过对反动的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人民悲惨痛苦的生活之间的对比描写,来表达他对社会现实黑暗的批判。

在《“虐政”的假面游行》(T he M asque of A nar chy)中,诗人写道:‘'T is to see y our children w eakWith their mot her s pine and peak,When the w inter winds are bleak,—T hey are dying w hilst I speak.‘'T is to hunger fo r such dietA s the rich man in his r io tCasts to t he fat do gs that lieSurfeiting beneath his eye;在《伊斯兰的起义》(T he Revolt of I slam)中,这种批判则更为透彻。

诗人大声疾呼:T he land in w hich I lived,by a fell bane W as w ither ed up.T y ra nts dw elt side by side,A nd stabled in o ur homes,—until the chain Stifled the ca ptive's cry,and to abideT hat blasting curse m en had no shame—all v ied In evil,slav e and despo t;fear w ith lust Strang e fellow ship thr ough mutual hate had tied,L ike tw o dar k ser pents tang led in the dust,Which o n the pat hs o f men their m ingling poiso n t hr ust.为民主和自由呐喊斗争,则可以说是他们二人诗歌创作的中心主题。

拜伦的《路德分子之歌》( Song For the L uddites)虽然只有三节,却是一首不可多得的杰作。

在这首诗里,拜伦坚决支持路德成员的行动,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革命热情和斗争决心: As the L iber ty lads o'er t he seaBo ug ht their fr eedo m,and cheaply,w ith bloo d, So w e,boy s,w e Will die fight ing,or live fr ee,And do wn w ith all kings but King L udd!雪莱的长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Pr ometheus Unbound)整篇就是一部自由斗争的宣言,其中充满了对独裁统治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

艺术表现上,拜伦和雪莱都属于积极浪漫主义诗人,风格特色方面最大的共同点就是背景广阔、想象瑰丽、气势磅礴。

另外,两人还共同完成了由“湖畔派”(“Lake Po ets”)诗人开始的诗歌革新,又远远超出了他们的范畴,具有自己的独特创造。

拜伦师法18世纪的大诗人蒲柏(A lexander P ope),但他学习的是蒲柏写警句和讽刺诗的深厚功力。

在《审判的幻景》(T he V ision of J ud gement)、《青铜世纪》(T he A g e of Br onz e)等诗中,拜伦都充分运用了他的讽刺天才。

蒲柏常用的英雄双韵体(her oic co uplet),由于在当时的社会和文化环境发展的情况下,早已不能满足诗人们写诗的要求,所以拜伦没有采用它,而是寻找和发展了更适合自己风格的诗体。

《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Childe H ar old's Pilgr image)的一、二章,他采用的是斯宾塞(Spenser)创造的九行体,这种诗体较雅。

《唐璜》、《审判的幻景》则是用意大利八行体所写,这是一种更能表现拜伦口语风格的诗体。

拜伦运用这种诗体将诗写得雅俗共赏,挥洒自如,为英国诗体注入了新鲜的空气。

雪莱则把诗提高到哲学的高度,在诗歌中很注重抒情性和哲理性的结合。

他称自己的第一部长诗《麦布女王》(Queen M ab)为“哲理诗”,其后的《阿拉斯特,或寂寞的精灵》(A lastor,or T he Sp ir it of Solitud e)、《智美颂》(H y mn to I ntellectual Beauty),甚至《伊斯兰的起义》,都充满了诗人对人的命运、道德、情感、理想的探求和思索,带着浓厚的哲学色彩。

可以说,雪莱将自己的哲学思想用诗的形式表达了出来。

但是,拜伦和雪莱能够在世界文学史上并立,并拥有不同的评价和读者群,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主要还是由于两个人互异的创作个性。

两个人不同的童年体验和早年经历,对他们日后的生活起了举足轻重的影响,支配着他们性格的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