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金融服务之我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做好金融服务之我见

平凡岗位的坚守近年来,农信社经营管理体制经过深化改革,各项业务取得了长足发展,经营规模不断增大,经营效益也不断提高,但是,从金融服务上看,我们的服务质量、服务水平、还不能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需要。农信社历年来以服务“三农”为宗旨,是服务“三农”的主力军。连续9年的“中央1号”文件,国家加大对“三农”的关注和扶持力度,明确了要形成城乡统筹的一体化格局,建立现代农村经济,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信用社的有力支持,同样信用社的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经济的支撑。

当前,专业银行逐步回归农村市场,邮储银行相继成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纷纷设立。在不久的将来,农村金融市场将面临严峻考验和挑战。然而信用社要想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信用社必须准确把握农村金融要求、有效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能力。然而,目前信用社金融服务的现状,注重“硬件”改善,忽视“软件”提升。近年来,信用社加大了自己的服务形象建设,不断对营业网点进行改造升级,服务形象焕然一新。相比以前服务“硬件”设施得到了较大的改观,为树立信用社形象、更好地服务客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优质的服务能增加产品的附加值,面

对市场激烈竞争,服务是最便捷、最廉价的取胜武器。作为服务行业,我们要牢固树立“客户至上”的理念,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提供亲情服务,走“感情营销”路线;同时也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为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这个阶段,继续着粮补、农保、低保、养老保险的发放,每天早上的第一批客户必是来取这些补贴的老头,老太太,装修过的营业室里挤满了人。起初的时候,由于是新员工,没见过这样的场面,一时间有些吃惊。身旁的老员工解释道:“每年都是这样的情况,一听说可以领补贴钱,他们就急忙跑来,总觉得钱领到手里才安心。每天这样一个接一个的,忙的时候我们上厕所的时间都是挤出来的。”现在慢慢融入了这个集体里面,我也渐渐习惯了这样的场面。同样出身农村的我,也多少可以理解农民的辛苦与不易。现在的各种补贴是国家发放的,是惠农政策的一种体现,补贴存入农民信用社的折子,就是农民自己的钱,想什么时候过去取都可以。显然农民并没有这种意识,总是一听到补贴下来就过去取。这样来回路途的不方便同时也给我们柜面带来一定的压力。

和主任沟通过之后,我决定把这种情况和客户说清楚,给他们解释有关补贴的政策。不需要他们三天二头的过来询问钱下来了没、能取不。那段时间,我和同事们耐心的给他们解释着,列举了一些其他乡镇客户的例子,还告诉他们,这些钱还可以存起来,时间长了还有一定的利息。虽然很辛苦,有时累的嗓子都有

些沙哑,但是忙碌的生活带给我的却是满满的成就感。看到他们

领到钱时的喜悦,看到他们渐渐养成排队的习惯,听到他们在办

理结束后说的一声谢谢。让我真真正正的领悟到农信社服务为农

的宗旨,也让我为自己是农信人而自豪。

对我们农信社的全体员工而言,每一个顾客都是一道待解的

方程式,只要你带入真诚、真心的条件,心锁的钥匙总能用心去

打开理解的大门。作为农信系统的一颗小钉子,我志愿从身边的

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诚心服务客户,热情帮助客户。时刻提

醒自己:只有持续的高质量的客户服务才能赢得长久的客户满意

和忠诚度,才能形成客户对农信社的依赖,才能最终达到客户和

我们农信社的双赢。

刘集信用社张博

二〇一四年五月二十九日

贷款难,难贷款,究竟难在哪里?

2014-06-18 来源:河南省农村信用社打印纠错关闭长期以来,“贷款难”是存在于经济生活中的突出问题。一方面,不少城乡居民怨叹

农信社的“门槛”太高,正常的贷款需求很难如愿以偿,致使“贷款难”的呼声日趋高涨;另一方面,一些农信社也确有不少富余资金,但就是守“葫芦”不开“瓢”。

究其“贷款难”的原因,我们固然可以做出多种解释,但以笔者多年的观察和体验,“贷款难”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行业问题,而是一个涉及社会的、百姓的、农信社的诸多方面的比较复杂的社会问题。

一、贷款难,难贷款的成因分析

(一)社会方面的原因。一是社会信用环境恶化,导致农信社对贷款发放畏首畏尾,不敢轻举妄动。“信用”一词几乎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缘何得到关注,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社会信用缺失现象大行其道非常普遍。首先是政府信用缺失。地方政府作为百姓的“父母官”,从地方经济的局部利益出发,很难站在“公正”的立场上讲话。近年来屡屡出现的企业以改制、兼并、破产等方式逃废农信社债务的现象便是最好的说明。这种形象不能说是地方政府的纵容,但至少是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默许,有些地方政府甚至直接干预司法,造成不利于农信社的判决,即使农信社赢了官司,执行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其次是企业信用缺失。主要表现是拖欠和逃废农信社债务,企业无钱时,总希望农信社能“雪中送炭”,企业有了钱,不是大兴土木,花天酒地,就是在布置“安乐窝”上胡思乱想,玩潇洒,耍气派,高楼大厦住着,鸡鸭鱼肉吃着,手机商务通用着,豪华轿车坐着,但总不愿或积极偿还贷款,甚至明拖暗赖“变着法儿”玩金蝉脱壳,让农信社束手无策。其三是个人信用缺失。主要表现是靠“耍赖皮”过活,贷款能拖则拖,能赖则赖,甚至有人认为贷款贷得越多越不怕,说不定农信社还得高看咱一眼呢!这正应验了时下“欠债者是爷,讨债者是孙”这句话。社会信用环境的不佳,导致农信社资产质量不断恶化,挫伤了农信社发放贷款的积极性,农信社的理性选择只能是“惧贷”、“惜贷”。二是农信社有着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有人片面地认为投放贷款是农信社一家的事儿。时下,尽管金融机构不少,但真正面向城乡居民、个体商户、中小企业等投放贷款的金融机构却很少,国有商业银行一般只瞄准股份制企业和高端客户,且讲究的是规模效应,而对城乡居民、个体商户、中小企业等的资金需求却熟视无睹,大型企业的资金缺口一般通过政府行为能够解决,而众多的居民、商户、中小企业等没“奶”吃,只能“嗷嗷待哺”,只得把“拐仗”靠在农信社的门口。农信社既得承担政策性支农任务,又得靠经营效益生存发展,颇感左右为难。

(二)农信社自身的原因。一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理,使农信社对贷款发放小心翼翼。回首过去“不管三七二十一”发放的大量“趴窝”贷款,农信社能惊出一身冷汗,现在面对不良贷款的居高不下,清收盘活的困难重重,农信社发放贷款自然要严格审查、把关、管理,哪敢轻易“出手”?这就使得不少人认为贷款手续繁杂、烦琐,贷款实在是难!二是存贷比例的严格控制,使资金“供求矛盾”非常突出。时下,农信社的贷款发放仍要以新增存款为前提,近年来,面对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处在金融机构“夹缝”中的农信社组织资金困难重重,存款增势缓慢、徘徊不前的现象非常突出,即便想方设法组织回的存款活期居多,这就使得投放贷款的后劲严重不足。三是高端客户不愿“屈尊光顾”,低端客户又潜在着巨大风险,使农信社在选择客户时左右为难。事实上,到农信社申请贷款的客户群体,绝大部分是很难从他行贷不出款的“主儿”,也绝大部分是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