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视力保护器的设计与实现开题报告
智能视力保护器的研究与设计
![智能视力保护器的研究与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a7ee71e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3c.png)
智能视力保护器的研究与设计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人们对于电子设备的使用越来越频繁。
而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特别是电脑、手机等,往往会对人的视力造成损害。
为了保护人们的视力,智能视力保护器应运而生。
智能视力保护器是一种通过智能化技术,能够对人的眼睛进行监测和保护的装置。
它具有以下主要功能:1. 眼睛监测功能:智能视力保护器装备有高精度的摄像头,能够实时监测人的眼睛状况,如眼睛的疲劳程度、眨眼频率、眼球运动轨迹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准确地评估人的眼睛状况,并及时发出警报。
2. 护眼警报功能:当智能视力保护器监测到人的眼睛状况达到一定的警戒线时,它会通过声音、震动等方式发出警报,提醒人们注意眼睛休息。
3. 工作时间提醒功能:智能视力保护器还可以根据人的使用习惯,设定工作时间,并在达到设定时间时提醒人休息。
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与智能视力保护器进行连通,实现更便捷的工作时间提醒。
4. 蓝光过滤功能:电子设备发出的蓝光是对人眼最有害的光线之一,智能视力保护器可以通过光学滤波技术对电子设备发出的蓝光进行过滤,减少对人眼的伤害。
5. 睡眠修复功能:智能视力保护器还配备了睡眠修复功能,可以通过调整光线的亮度和色温,帮助人们更好地入睡和恢复视力。
在智能视力保护器的研究与设计中,首先需要对人眼的生理特征和视力疲劳的原因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
然后,根据这些研究成果,确定智能视力保护器的功能和参数,并基于先进的传感技术、智能算法等,进行研发和设计。
在智能视力保护器的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人们的使用习惯和使用场景,力求使智能视力保护器更加便捷和人性化。
智能视力保护器的研究与设计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保护视力,减少眼睛疲劳,还可以通过传感技术、智能算法等,为眼科研究和相关领域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视力保护器开题报告
![视力保护器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32b2e46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e1.png)
视力保护器开题报告视力保护器开题报告一、引言视力是人类最重要的感官之一,它让我们看到世界,感受生活的美好。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由于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环境污染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面临着视力下降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决定研发一种视力保护器,旨在帮助人们保护视力,改善生活质量。
二、市场分析1. 视力问题的普遍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有超过2.2亿人患有视力问题,其中近半数可通过预防措施得到改善。
这一数据显示了视力问题的普遍性,也说明了视力保护器市场的潜力。
2. 市场竞争情况目前市面上已经存在一些视力保护器产品,如眼镜、护目镜等。
然而,这些产品存在一些问题,如佩戴不舒适、视觉效果不佳等。
因此,我们有机会开发出一种更加先进、高效的视力保护器,以满足市场需求。
三、研发目标我们的视力保护器将以以下目标为导向:1. 提供舒适的佩戴体验我们将注重保护器的设计和材质选择,确保佩戴者能够长时间戴着视力保护器而不感到不适。
2. 改善视觉效果通过采用先进的光学技术,我们的视力保护器将提供更清晰、更真实的视觉效果,减少对眼睛的压力。
3. 多功能性我们计划在视力保护器中集成多种功能,如防蓝光、抗辐射、调节亮度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四、研发计划1. 原材料选择与测试我们将对不同材料进行测试,选择最适合的材料用于视力保护器的制造。
这将包括耐用性、透明度、舒适度等方面的测试。
2. 光学技术研究我们将研究先进的光学技术,以提高视力保护器的视觉效果。
这将涉及镜片设计、反射率控制等方面的研究。
3. 功能集成研究我们将研究如何将多种功能集成到一个视力保护器中,以便用户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和调节。
4. 原型制作与测试在研发过程中,我们将制作多个原型,并进行测试和改进,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五、市场推广1. 品牌宣传我们将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我们的品牌,包括社交媒体、电视广告、线下活动等,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视力保护器开题报告
![视力保护器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138325e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c4.png)
视力保护器开题报告视力保护器开题报告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和人们对于视觉刺激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面临着视力问题。
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缺乏户外活动、不良的用眼习惯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视力下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决定开发一种视力保护器,旨在帮助人们保护视力,改善眼部健康。
二、背景近年来,青少年近视率的不断上升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有超过2.5亿人患有近视,其中大部分是青少年。
近视不仅会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还可能引发其他眼部疾病,如视网膜脱落和白内障。
因此,如何保护视力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目标我们的目标是开发一种视力保护器,能够有效减轻眼部疲劳、改善视力,并提供个性化的眼部保护方案。
通过结合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眼部保健知识,我们希望能够为用户提供一个全方位的视力保护解决方案。
四、原理和功能视力保护器将采用先进的光学技术和智能算法,具有以下主要功能:1.蓝光过滤:蓝光是电子设备中最常见的有害光线之一,长时间暴露于蓝光下会导致视网膜损伤。
视力保护器将通过滤光镜有效减少蓝光的入射,降低对眼睛的伤害。
2.眼部保湿:干燥的眼睛容易引发眼疲劳和干涩感。
视力保护器将配备保湿功能,通过微型加湿器或眼药水喷雾器,为眼睛提供湿润的环境,缓解不适感。
3.提醒用眼时间:过度用眼是导致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视力保护器将通过内置的智能算法,监测用户用眼时间并提醒用户适时休息,避免过度用眼。
4.眼部按摩:长时间用眼容易导致眼部肌肉疲劳和眼压增加。
视力保护器将具备眼部按摩功能,通过按摩眼周穴位,缓解眼部疲劳和眼压,促进血液循环。
5.个性化设置:每个人的眼睛健康状况和用眼习惯都不同,视力保护器将提供个性化的设置选项,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调整保护器的功能和参数。
五、创新点视力保护器的创新之处在于综合运用了光学技术、智能算法和人机交互技术,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视力保护解决方案。
通过智能化的监测和提醒功能,视力保护器能够帮助用户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并及时提醒用户适时休息。
智能视力保护器的研究与设计
![智能视力保护器的研究与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cb39869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62.png)
智能视力保护器的研究与设计1. 引言1.1 研究背景当下社会中,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生活压力的增大,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眼睛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导致眼睛疲劳、视力下降等问题逐渐突出。
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一半的人口存在不同程度的视力问题,其中以近视居多。
随着近视问题的加剧,对智能视力保护器的需求也变得迫切起来。
传统的视力保护方法主要包括定时休息、远离电子设备等,但这些方法无法很好地解决问题。
研发一种智能视力保护器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智能视力保护器能够通过监测用户的眼睛疲劳程度、调整屏幕亮度、提醒用户适时休息等功能,有效地帮助用户预防近视和其他眼睛问题的发生。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智能视力保护器的原理与功能,设计出一套高效的智能视力保护器,并通过实验验证和性能优化,探讨其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通过这一研究与设计,希望能够为人们改善生活环境、保护视力健康提供有力支持。
1.2 问题提出在现代社会,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和网络时代的来临,人们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的现象愈发普遍。
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对人类视力健康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
相关研究表明,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会导致眼睛疲劳、视力下降、甚至出现眼部疾病的风险增加。
如何有效保护视力,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这一背景下,智能视力保护器的研究与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智能视力保护器通过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和算法,能够帮助用户合理规划电子产品使用时间、调整屏幕色温、提醒用户眨眼频率等功能,有效减轻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对视力造成的伤害。
目前智能视力保护器的研究与设计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如何实现精准的视力保护效果、如何提高智能视力保护器的智能化程度等。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智能视力保护器的原理与功能、设计方案、实验验证、性能优化及应用前景等方面,探讨如何更好地设计智能视力保护器,提高其视力保护效果,为人类视力健康保护贡献一份力量。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智能视力保护器在预防近视和保护视力方面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视力防控课题开题报告
![视力防控课题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46b0ed4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3a.png)
视力防控课题开题报告视力防控课题开题报告一、引言视力问题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一大健康隐患。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视力状况越来越差。
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缺乏户外活动等因素导致了视力问题的普遍存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拟开展视力防控课题研究,旨在探索有效的视力保护方法,提高人们的视力健康水平。
二、研究目的本课题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视力防控方法的研究,找到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改善视力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 研究不同年龄段人群的视力状况,了解视力问题的主要原因和发展趋势。
2. 探索有效的视力防控方法,包括改善生活习惯、科学用眼、合理膳食等方面。
3. 提出相应的视力防控策略,为人们提供实用的指导和建议。
三、研究内容本课题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 视力问题的普遍性调查通过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视力状况进行调查,了解视力问题的普遍性和分布情况。
通过问卷调查、眼科检查等方式,收集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2. 视力问题的原因分析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综述和实证研究,分析视力问题的主要原因。
包括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近视遗传、环境因素等方面的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揭示视力问题的内在机制和发展趋势。
3. 视力防控方法的探索结合前期研究成果,探索有效的视力防控方法。
包括改善生活习惯,减少电子设备使用时间,增加户外活动时间等方面的措施。
同时,也将研究科学用眼、合理膳食等方面的方法,为人们提供全面的视力防控指南。
4. 视力防控策略的提出基于研究成果,提出相应的视力防控策略。
包括教育宣传、政策制定、医疗服务等方面的建议,为社会各界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视力防控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研究方法本课题将采取综合性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问卷调查、实验研究等。
具体方法如下:1. 文献综述通过对已有的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了解视力问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同时,也可以借鉴前人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为本课题的开展提供参考。
智能视力保护器的研究与设计
![智能视力保护器的研究与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9042919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a5.png)
智能视力保护器的研究与设计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人们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已成为一种常态,如电脑、手
机等新兴科技产品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长时间使用这些电子产品不仅
增加了眼睛的负担,更容易造成眼睛疲劳和视力下降的问题。
研发一种智能的视力保护器,对于改善人们的视力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智能视力保护器应当具备远程监测功能。
通过内置的摄像头,能够实现对用户使用电
子产品时眼睛的实时监测。
通过分析用户瞳孔变化和眼球运动轨迹等信息,能够准确判断
用户视力疲劳的程度,并根据不同情况给出相应的建议,例如提示用户休息、调整电子产
品的亮度等。
智能视力保护器应当具备定时提醒功能。
内置的智能算法能够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
设置一定时间间隔进行提醒。
当用户连续使用电子产品超过一定时间时,智能视力保护器
会自动发出声音和振动的提示,提醒用户需要休息一下,并参考给出的提示进行相应调
整。
智能视力保护器应当具备多种使用功能。
除了视力保护外,它还可以作为智能手环或
智能手表的功能,可以和用户的手机进行连接,实现各种智能操作,如接听电话、处理信
息等。
智能视力保护器还可以监测用户的睡眠质量,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帮助改善睡眠问题。
智能视力保护器的设计应当注重舒适度和便携性。
它的外观应当简约、时尚,材料要
轻便、柔软,佩戴舒适不易产生压迫感。
智能视力保护器的体积要小巧精致,方便携带,
可以随时随地使用。
智能视力保护器的研究与设计
![智能视力保护器的研究与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d6502d7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f9.png)
智能视力保护器的研究与设计智能视力保护器是一种能够通过科技手段保护人眼健康的设备,它能够监测人眼的用眼情况并提供相应的保护措施,以减少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对眼睛造成的伤害。
本文将从研究和设计两个方面,简要介绍智能视力保护器。
在研究方面,智能视力保护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眼的生理特征和使用电子设备对人眼的影响上。
通过对人眼的解剖结构、视觉功能和视觉疲劳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眼在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后容易出现的问题,从而针对性地设计智能视力保护器。
了解电子设备对人眼的影响,如蓝光辐射和近距离用眼等,也是研究智能视力保护器的关键。
在设计方面,智能视力保护器的设计需要根据研究成果灵活运用各种科技手段。
保护器可以通过与移动设备或电脑等电子设备的连接,实时监测人眼在使用过程中的状态。
可以通过红外传感器检测眼球的运动轨迹,从而判断人眼的疲劳程度。
智能视力保护器可以根据监测到的数据,提供相应的保护措施。
在眼睛疲劳的时候,可以自动调节显示屏的亮度和色温,减少对眼睛的刺激。
保护器还可以通过定时提醒功能,提示人们合适的用眼时间,使得用眼时间和休息时间得到合理的安排。
智能视力保护器还可以与智能手机等设备进行数据共享,帮助用户更好地管理用眼时间和习惯。
通过将智能视力保护器与手机应用相结合,可以实时记录和分析用户的用眼数据,为用户提供用眼习惯的建议和管理方案。
智能视力保护器的研究与设计需要综合考虑人眼的特征和使用电子设备的影响,并灵活运用科技手段来实现相应的保护措施。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视力保护器有望为人们提供更加全面和个性化的眼睛保护服务。
超声波视力保护器设计开题报告
![超声波视力保护器设计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3f5a692453610661fd9f491.png)
[5]郑浩,高静.怎样用万用电表检测电子元器件修订本. [J]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32-66
[6]全新实用电路集粹编辑委员会编著.全新实用电路集粹.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56-74
开题报告
题 目
1、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21世纪是广大中小学生学习压力最大的时期。2006年09月13日,黑龙江省暨哈尔滨市青少年心理健康宣传月活动圆满结束,活动月期间,50余名心理咨询专家对2000余名大中小学生进行义务咨询时发现,近30%学生处理人际关系困难,近60%中小学生学习压力大。学生近视在我国已成为一-个8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对许多职业均有明确的视力要求,而一旦近视,花再多的钱医治也不可能恢复原有的视力。专家认为造成学生近视的最主要原因是读写姿势不正确。国家教委规定:学生在读写时,应在一定亮度下,眼睛离读物一尺,身离书桌一拳。学习压力如此之大,学习时间如此之多,那么,有一个保护视力的装置便显得越来越重要。
目前,青少年视力低下,已成为国内外共同关心的公共卫生问题。资料显示,我国小学生视力低下率为26.96%, 初中生53.43%,高中生72.8%,大学生77.95%。特别是调查显示50%以上的学生及家长缺乏视力保健最基本的科普知识,不懂得“近视与盲只差一步”的危害性, 因而有41.6%视力低下的学生并未采取任何矫正措施,又缺专业机构的治疗。对此我们进行了多功能视力保护器的研究设计。通过创造健康的读写环境和科学方式,避免因长期读写(现代意义的读写包括:看书、写字、用电脑、看电视等)而导致的近视、驼背、脊柱侧弯、斜视、颈椎病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用非医药的手段,防范和解除因不良读写习惯,避免给人们身体带来伤害。
智能视力保护器的研究与设计
![智能视力保护器的研究与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327cebe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39.png)
智能视力保护器的研究与设计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环境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普及和移动设备的广泛应用,人们对视力保护的需求日益增加。
长时间对着电脑、手机屏幕,或者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下工作,都会对视力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
研究与设计智能视力保护器成为当前一项相当重要的课题。
现代智能视力保护器的研究与设计,主要涉及到对眼睛保护原理的深入探究和创新产品的开发。
在这一领域,我们不仅需要从生理学和医学的角度出发,深入了解眼睛的结构和功能,还需要结合现代科技的发展,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保护和改善人们的视力。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智能视力保护器的研究与设计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和创新成果。
1. 眼睛生理特点与视力保护原理要深入研究和设计智能视力保护器,首先需要了解眼睛的生理特点和视力保护的基本原理。
人类的眼睛是一种复杂的感觉器官,能够对外界的光线进行接收和处理,从而使我们能够看到周围的事物。
长时间对着电子屏幕、缺乏光线的环境等因素都会对眼睛造成一定的损伤,严重影响视力的健康。
智能视力保护器的设计需要考虑到这些特点,从而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眼睛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它对光线的敏感程度和对视力保护的需求。
在设计智能视力保护器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到这些特点,比如眼睛疲劳的原因、对光线强度的适应能力等。
只有对眼睛的生理特点有了深刻的了解,才能够更好地设计出符合人们需求的智能视力保护器。
2. 蓝光过滤技术的应用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和使用时间的增加,人们对蓝光的关注也越来越多。
蓝光是太阳光中的一种有害光线,过量暴露于蓝光之下会导致眼睛疲劳、视力下降甚至视网膜损伤等问题。
如何有效地过滤和减少蓝光对眼睛的损害成为当前智能视力保护器研究与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蓝光过滤技术的应用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先进的光学材料和光学原理,设计出能够有效过滤蓝光的镜片或屏幕。
还可以结合人工智能和生物反馈技术,根据用户的眼睛疲劳程度和光线环境的变化,自动调节蓝光的过滤效果,从而更好地保护用户的视力。
智能视力保护器的研究与设计
![智能视力保护器的研究与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39de995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52.png)
智能视力保护器的研究与设计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人们的眼睛健康问题日益严重,视力下降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
针对这一问题,智能视力保护器应运而生,它是一种集成了多项技术的辅助设备,能够有效保护用户的视力健康。
本文将从智能视力保护器的研究与设计方面进行探讨。
就智能视力保护器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视力保护器的种类也不断增加,但是由于其涉及到电子、光学、医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因此需要进行针对性的研究。
通过对用户的眼睛特征进行分析和检测,可以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视力保护方案。
智能视力保护器的研究还可以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用户眼睛状况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提醒和处理建议。
智能视力保护器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设计智能视力保护器时,需要充分考虑用户的体验感和便携性,确保设备的佩戴舒适并方便携带。
还需要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比如儿童、青少年、中老年人等,在设计上要有针对性地做出调整。
智能视力保护器的外观设计也需要和谐美观,符合用户审美观念,提升用户使用的愉悦感。
在智能视力保护器的研究与设计中,还需要充分考虑其功能性。
除了基本的视力保护功能外,智能视力保护器还可以加入更多的功能,比如护眼提醒、眼保健操引导、蓝光防护等,通过多种方式全面保护用户的视力健康。
智能视力保护器还可以加入一些辅助功能,比如智能交互、数据记录和分析等,提供更智能化的使用体验。
智能视力保护器的研究与设计也存在一些挑战。
不同用户的视力问题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如何实现个性化的视力保护方案是一个难点。
智能视力保护器的技术集成和功能设计也需要克服技术壁垒和成本问题,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智能视力保护器的市场需求和用户接受度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要保证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持续性。
智能视力保护器的研究与设计是一项复杂而且有挑战的工作,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人们对视力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智能视力保护器将会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视力防控课题开题报告
![视力防控课题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b749d74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3b.png)
视力防控课题开题报告视力防控课题开题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然而,这种变化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视力问题。
越来越多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遭遇到视力下降的困扰,视力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挑战。
因此,本课题旨在探讨视力防控的相关问题,为人们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二、背景视力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2.2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视力问题,其中包括近视、远视、散光等常见疾病。
尤其是在现代社会,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和使用时间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近视的情况,尤其是青少年群体。
视力问题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还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三、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探讨视力防控的相关问题,具体目标如下:1. 分析视力问题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2. 探讨视力防控的有效方法和策略;3. 提出视力防控的推广和实施方案。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综合性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调研、问卷调查、实地观察等。
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和信息,从多个角度全面了解视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五、研究内容1. 视力问题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视力问题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习惯等。
本研究将通过文献调研和问卷调查,深入分析这些因素对视力问题的影响,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
2. 视力防控的有效方法和策略本研究将探讨视力防控的有效方法和策略,包括合理用眼、科学锻炼眼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通过实地观察和案例分析,总结出一套科学可行的视力防控方案,为人们提供有效的指导。
3. 视力防控的推广和实施方案视力防控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
本研究将提出视力防控的推广和实施方案,包括制定相关政策、加强宣传教育、建立视力防控的监测机制等。
通过多方合作和共同努力,推动视力防控工作的开展。
六、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对视力问题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依据;2. 提出一套科学可行的视力防控方案,为人们提供有效的指导;3. 提出视力防控的推广和实施方案,为社会各界参与视力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多功能视力保护器开题报告
![多功能视力保护器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7507bad227916888586d738.png)
多功能视力保护器开题报告篇一:多功能视力保护器设计开题报告重庆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多功能视力保护器的设计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自动化1101学生姓名周玲玲学号 XX41640指导教师吴明芳XX年 3 月 18 日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开始后2周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系主任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址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学生查阅资料的参考文献理工类不得少于10篇,其它不少于12篇(不包括辞典、手册)。
4.“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至少XX字,其余内容至少1000字。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篇二:视力保护器的设计与实现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包括选题的意义、可行性分析、研究的内容、研究方法、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预期结果、研究进度计划等)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我国是世界上近视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近视眼人数世界第一。
据统计由于近视导致的眼盲,已仅次于白内障,青光眼而居第三位。
近视已被列为三大疾病之一。
中国学生视力低下的状况令人担忧,而写字看书姿势不正确和看书写作业的时间太长是导致近视的主要原因。
所以设计一款人性化的视力保护器意义重大。
1.1 选题的背景近视在发展中国家十分突出,亚洲国家近视发生率在70%-90%左右;美国和欧洲近视发生率在30%-40%,全世界几乎所有的人群都存在近视。
亚洲人比欧洲人更为常见,女人比男人常见(女性是男性的两倍)。
目前,据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合作开展的防治儿童近视研究项目前期调查显示,我国人口近视发生率为33%,全国近视眼人数已近4亿,已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22%的1.5倍。
智能感控视力保护仪的设计的开题报告
![智能感控视力保护仪的设计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68090db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40.png)
智能感控视力保护仪的设计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在现代社会中,电子产品的普及和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例如电脑、手机、平板等。
长时间使用这些电子产品不仅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还会导致眼睛疲劳、眼干等视力问题。
因此,研发一种能够有效保护眼睛的智能感控视力保护仪备受关注。
二、研究目的本设计旨在通过对视力保护仪的研究和开发,实现眼部的保护和视力的保持。
具体目的如下:1. 实现智能感控功能,通过感应用户离开或者逐渐远离电子产品,自动关闭保护功能,省电并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2. 支持多种不同的使用场景和需求,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进行配置和定制。
3. 融合音乐播放功能,增加使用体验,通过舒适的音乐和轻柔的灯光缓解用户使用电子产品时的视觉疲劳。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将通过以下方式,研究设计智能感控视力保护仪:1. 调研市场上已有的视力保护仪,对它们的功能和使用体验进行综合分析,明确需要优化提升的方面;2. 设计并开发一种智能感控的视力保护仪硬件,包括物理硬件和与之配套的控制程序,并实现其基本功能;3. 测试和验证设计的保护仪的功能和使用体验,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4. 最终形成一个成熟的视力保护仪解决方案,实现一些创新的特性,满足用户对于眼部保护和视力保持的需求。
四、预期成果本研究将设计并开发出一款智能感控的视力保护仪,其主要特点有:1. 自动感应,自动化开关功能实现省电的同时保护眼部,不会因为长时间不关闭保护仪而影响使用体验。
2. 多种操作方式,兼顾不同用户需求,如语音指令、手势识别等。
3. 融合音乐播放和轻柔灯光,缓解视觉疲劳,增强使用体验,并从宏观上保护视力。
4. 可定制的配置选项,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
五、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开发和设计:1. 调研和分析市场上已有的视力保护仪设备,了解其主要特点和优缺点,研究市场需求和用户反馈。
2. 设计硬件电路和程序控制,包括传感器的选择和布局、控制程序的构建和开发。
幼儿保护视力开题报告
![幼儿保护视力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4681ba6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15.png)
幼儿保护视力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电子产品和视力负荷越来越大。
近年来,幼儿近视率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视力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对幼儿保护视力的研究和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幼儿的视力保护策略,以提供科学有效的视力保护方案。
通过对现有的视力保护理论和实践进行调研和分析,旨在为幼儿的视力保护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
三、研究内容1.幼儿视力发育的特点–幼儿视力发育阶段的特点–幼儿视觉系统的生理特点–幼儿视觉发育的关键期2.幼儿视力问题的影响–近视对幼儿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幼儿视力问题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幼儿视力问题对社交能力的影响3.幼儿保护视力的方法和措施–幼儿电子产品使用时间的控制–幼儿户外活动的促进–幼儿视力保健食品的摄入–幼儿视力保护训练的开展4.幼儿视力保护工作的效果评估–幼儿视力保护工作的评估指标–幼儿视力保护工作的评估方法–幼儿视力保护工作的实际效果评估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调研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和整理,收集和分析幼儿保护视力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
此外,还将进行一定数量的实地调研和访谈,以了解幼儿视力保护工作的实际情况。
五、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预期可以获得以下几方面的成果:1.对幼儿视力发育特点的理解和把握,为视力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分析幼儿视力问题的影响,揭示幼儿视力问题对幼儿学习和生活的影响机制。
3.提出幼儿保护视力的方法和措施,为幼儿视力保护工作提供科学指导。
4.设计幼儿视力保护工作的评估指标和方法,为后续视力保护工作的实施提供参考。
六、研究计划本研究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背景调研:–对国内外幼儿视力保护工作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幼儿视力问题的发展趋势2.理论研究:–对幼儿视力发育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和探讨–对幼儿视力保护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和探讨3.实证研究:–进行实地调研和访谈,了解幼儿视力保护工作的实际情况–收集和分析幼儿视力保护工作的相关数据4.结果总结:–对研究结果进行整理和总结–提出幼儿视力保护工作的建议和措施5.论文撰写:–撰写幼儿保护视力的研究报告七、参考文献1.李华. 幼儿视力发育的研究[J]. 中国幼儿科学, 2015, 5(2): 20-25.2.张明. 幼儿近视问题的研究与对策[J]. 教育与学习, 2017, 12(3): 40-46.3.王志勇. 幼儿视力保护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 小学教育, 2019, 10(5):30-35.4.石云峰. 幼儿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对视力发育影响的研究[J]. 幼儿科学, 2018, 3(6): 15-20.5.赵丽. 幼儿视力问题评估指标的研究与应用[J]. 健康科学研究, 2020,6(4): 25-30.以上文献将作为本研究的参考文献,在研究过程中将进行深入阅读和分析,并引用其中的相关观点和结论。
基于单片机的视力保护器设计-开题报告初稿
![基于单片机的视力保护器设计-开题报告初稿](https://img.taocdn.com/s3/m/bce3aa3d27284b73f342500e.png)
基于单片机的视力保护器设计-开题报告初稿山东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基于单片机的视力保护器设计姓名: ***** 学号: **************年级: 2012级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指导教师:姓名 ***** 职称讲师学科: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山东理工大学教务处制2016年3月2日一、选题依据(拟开展研究项目的研究目的、意义)21世纪是广大中小学生学习压力最大的时期。
学生近视在我国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
国家有关部门对许多职业均有明确的视力要求,而一旦近视,花再多的钱医治也不可能恢复原有的视力。
专家认为造成学生近视的最主要原因是读写姿势不正确。
国家教委规定:学生在读写时,应在一定亮度下,眼睛离读物一尺。
学习压力如此之大,学习时间如此之多,那么,有一个保护视力的装置便显得越来越重要。
目前,青少年视力低下,已成为国内外共同关心的公共卫生问题。
资料显示,我国小学生视力低下率26.96%,初中生53.43%,高中生72.8%,大学生77.95%。
特别是调查显示50%以上的近视学生及家长缺乏视力保健最基本的科普知识,不懂得“近视与盲只差一步”的危害性,因而有41.6%视力低下的学生并未采取任何矫正措施,又缺专业机构的治疗。
对此我们进行了多功能视力保护器的研究设计。
这个时代在给了我们太多好处的同时,也给了我们太多的悲哀,比如:如果顺其自然90%的孩子将来注定要和眼镜做一辈子“伴侣”。
近视,作为一种现代通病,几乎没有办法根治它,目前的激光切除手术其实是伤害了人体的自然完整,戕害着身心的健全。
于是,百年来人们沿用着“玻璃凹凸”的笨办法维系着人们对外界求索的目光。
既然治疗近视这么困难,人们为什么不听听2000年前中国中医经典的劝谏呢?“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防患于未然正和现在的“预防医学”不谋而合。
研究表明,造成近视99%的原因,源自于孩子们平时读书、写字时坐姿不标准,导致眼睛距离书本太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我国是世界上近视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近视眼人数世界第一。
据统计由于近视导致的眼盲,已仅次于白内障,青光眼而居第三位。
近视已被列为三大疾病之一。
中国学生视力低下的状况令人担忧,而写字看书姿势不正确和看书写作业的时间太长是导致近视的主要原因。
所以设计一款人性化的视力保护器意义重大。
1.1 选题的背景近视在发展中国家十分突出,亚洲国家近视发生率在70%-90%左右;美国和欧洲近视发生率在30%-40%,全世界几乎所有的人群都存在近视。
亚洲人比欧洲人更为常见,女人比男人常见(女性是男性的两倍)。
目前,据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合作开展的防治儿童近视研究项目前期调查显示,我国人口近视发生率为33%,全国近视眼人数已近4亿,已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22%的1.5倍。
而近视高发群体——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则高达50%至60%,其中小学生近视眼发生22.78%,初中生为55.22%,高中生为70.34%,大学生高达80%以上。
我国是世界上近视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近视眼人数世界第一。
据统计由于近视导致的眼盲,已仅次于白内障,青光眼而居第三位。
近视已被列为三大疾病之一。
而引起近视的主要因素:1.用眼距离过近。
据有关资料报道,青少年近视眼以长期用眼距离过近引起者为多见。
青少年眼睛的调节力很强,当书本与眼睛的距离达7-10厘米时仍能看清物体,但如果经常以此距离看书,写字就会使眼睛的调节异常紧张,从而可形成屈折性(调节性)近视,所谓的假性近视。
如果长期调节过度,使睫状肌不能灵活伸缩,由于调节过度而引起辐辏作用加强,使眼外肌对眼球施加压力,眼内压增高,眼内组织充血,加上青少年眼球组织娇嫩,眼球壁受压渐渐延伸,眼球前后轴变长,超过了正常值就形成了轴性近视眼,所谓真性近视。
而正常阅读距离应是30-35厘米。
2.用眼时间过长。
有的青少年看书写字做作业,看电视等连续3-4小时不休息,甚至到深夜才睡觉休息,这样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而且使眼睛负担过重,眼内外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而得不到休息,久而久之,当看远处时,眼睛的肌肉不能放松而呈痉挛状态,这样看远处就感到模糊而形成近视。
一般主张连续看书写字或看电视40-50分钟就应休息片刻或向远处眺望。
由上述可知,中国学生视力低下的状况令人担忧,而写字看书姿势不正确和看书写作业的时间太长是导致近视的主要原因。
所以设计一款人性化的视力保护器意义重大。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通过市场调研,根据原理将视力保护器可具体分为机械平衡式视力保护器,支架式视力保护器,电子平衡式视力保护器和测距式视力保护器。
例如:1.5视力保护器,电子平衡式防瞌睡报警器,背背佳,利姿坐姿矫正器,支架式坐姿矫正器,iPosture,Visomate威士美 USB视力保护器,文具盒式坐姿矫正器,其中1.5坐姿矫正器,背背佳,支架式坐姿矫正器,电子平衡式防瞌睡报警器最为普遍。
还有一些是技术人员自制的坐姿矫正器如坐正宝,微电脑式坐姿矫正器,红外测距式坐姿矫正器等。
然而这些现有产品都存在的自身的局限性。
如背背佳,支架式坐姿矫正器等产品不但没有保护视力的作用,还可能产生反作用,1.5视力保护器,iPosture,Visomate威士美 USB视力保护器,文具盒式坐姿矫正器等产品对使用的环境和人群存在着局限性。
1.3 发展趋势在中国消费电子产业力图摆脱加工模式而寻求转型之际,全球产业发展的四个趋势给我们的产品带来了新的机会。
北京华兴万邦公司日前发布了08及09国际消费电子市场调研报告。
这份面向行业人士免费提供的报告揭示,全球消费电子产品在产品定义、外观设计和功能应用等等方面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绿色技术正在成为消费电子创新源泉之一”,“小的、而且是美的”,“互联网改变消费电子产品定义和设计思路”,“服务、网络、内容与消费电子产品的一体化设计”发展。
这四个趋势值得国内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商、芯片供应商、软件供应商和内容供应商等厂商高度关注,以在今天技术和市场的巨大变化中寻求到新的发展机会[1]。
通过市场调研,目前坐姿矫正器有机械平衡式坐姿矫正器,支架式坐姿矫正器,电子平衡式坐姿矫正器和测距式坐姿矫正器这几类,而这些矫正器都存在功能单一的缺点,许多矫正器缺乏人性化设计,由于自身构造的局限性,造成适用人群和环境的局限性,所以现在没有被广泛使用,中小学生的视力低下的状况仍将延续。
顺应消费电子产品的趋势,本课题就是研究一款拥有测距定时提醒,角度变换,灵敏度高,携带方便,外形美观,适用于任何人群和环境的视力保护器。
2.研究的基本内容本课题运用模电、数电、单片机这些课内专业知识,借以人机工程学[2],设计一款拥有测距定时提醒,角度变换,灵敏度高,携带方便,外形美观,适用于任何人群和环境的视力保护器。
该产品以单片机为核心,测距传感器,时钟电路,LED显示器,蜂鸣器,发光二极管组成外部电路,运用合适的硬件和软件开发。
产品使用及功能示意如图1.1。
图1.1 产品使用及功能示意图2.1 基本框架系统可根据实际电路分为测距部分,时钟定时及提醒部分。
系统框架如图1.2。
图1.2 系统框架图本设计采用STC89C52RC作为微处理器,以PHILIPS的PCF8563作为时钟芯片,T/R40-16P压电式超声波传感器,2K位串行CMOS E2PROM 的24C02数据存储器,LG5641AH四位共阴LED数码管,以TI公司推出的兼容RS232标准[3]的MAX232作为串口通讯。
2.2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如何通过物理结构实现角度可调和如何使人机工程学充分地在产品中展现是研究的难点。
这是人性化设计的难点,现代的产品一般给人传递两种信息,理性和感性两方面,对于理性的方面如产品功能、材料等是现在人们使用的基本要求,而另一种感性的方面则作为附加价值被人们所重视。
其实从人的本性来看.人的感性更多于理性,从这个角度出发,冰冷而机械味十足的“不友善”的产品可以说是生产者强加于人们去使用的,是违背了人的本性而不符合人的生理及心理习惯的。
而在产品的设计研发过程中,产品的感性设计具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因为捕捉人类感性领域是一个很难定量的系统。
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的思想,强调人、产品、环境、社会之间相互依存、互促共生的关系[3]。
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测距部分:超声波是一种频率超过20KHZ的机械波。
压电传感器中的压电晶片受发射电脉冲激励后产生振动。
当超声波作用于晶片时,晶片受迫振动引起的形变可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
前者用于超声波的发射,后者即为超声波的接收,而且每一种压电传感器有固定的工作频率。
超声波测距是通过不断检测超声波发射后遇到障碍物所反射的回波,从而测出发射和接收回波的时间差△t,然后求出距离S=C×△t/2,式中的C为超声波波速。
一般在空气中的超声波传播速度为340m/s。
由于超声波也是一种声波,其声速C与温度有关,表1.1列出了几种不同温度下的声速[4]。
在使用时,如果温度变化不大,则可认为声速是基本不变的。
如果测距精度要求很高,则应通过温度补偿的方法加以校正。
声速确定后,只要测得超声波往返的时间,即可求得距离。
这就是超声波测距的机理。
表1.1 不同温度下的声速(2)时钟部分:PCF8563的读写程序,及闹铃报警程序。
PCF8563采用I2C总线接口,因此程序设计要实现I2C总线协议。
(3)人机交互部分(按键和显示):合理地分配按键的功能,尽最大限度地实现各个按键的利用率。
因为是多位显示,又不能加重单片机负担,所以要采用四位共阴LED数码管,这就需要其响应8ms定时中断程序[5],利用人眼的盲区,实现功能。
3.研究的方法及措施本系统包括两大方面的主要功能:距离提醒和时间提醒。
距离提醒主要针对人体坐姿不当,眼睛看事物距离过近,而产生提醒功能;时间提醒主要针对眼睛看事物时间过久,而产生提醒功能。
系统工作方案(从输入输出角度)分为:测距定时和提醒方式。
1.测距定时(1)测距:采用超声波测距原理(如图1.3),拥有距离显示功能图1.3 超声波测距原理40KHZ超声波信号由集成芯片NE555产生[6],占空比可调的方波发生器。
NE555内部的比较器灵敏度较高,输出驱动电流大,而且采用差分式电路形式,它的振荡频率受电源电压和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小。
信号输入端由单片机软件产生,由三极管C9013放大,增益较大,会产生较好信号,由超声波发射探头发射信号。
超声波经过该级电路之后,发射出来的波形可能受外界干扰影响而产生稍微偏差,但频率是比较稳定的。
由于在距离较远的情况下超声波的回波信号比较弱,接收换能器R40-16P的输出信号只有几十毫伏,因此接受到的回波信号首先经过4运放集成的LM324进行放大,放大倍数约100倍,放大后的信号经电平变换电路加以滤波以及电平变换,输出低电平即表示监测到回波信号,若输出是高电平即表示未检测到回波信号或发射探头未发射信号。
LM324是一个四运放集成电路[7],并且可以单电源供电,静态功耗小,价格低廉等优点,广泛应用在各种电路中。
(2)定时:通过时钟电路(PCF8569)实现(如图1.4),拥有时钟显示和定时功能图1.4 时钟定时原理PCF8563为CMOS型兼并时钟和日历,共8个引脚,有时钟输出、中断输出等。
通过单片机实现对I2C总线的EEPROM 24C02中数据的读取与写入操作。
2.提醒方式考虑到产品应不受环境局限(充分体现人机交互性),所以分为二种提醒方式:语音式和闪灯式。
这二种方式用户可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自行选择。
(1)语音主要依靠蜂鸣器实现,设定单片机输出的不同频率来控制交流蜂鸣器发声。
(2)闪灯主要依靠廉价的发光二极管,通过单片机输出的高低电平进行闪烁。
系统整体硬件电路如图1.5。
4.预期研究成果本毕业设计的研究成果将包括:(1)市场调研报告。
(2)产品概念设计方案,设计具体的产品三维外观。
(3)产品实物。
(4)毕业论文。
5.研究工作进度计划第七学期第 4~7 周:查找相关资料第七学期第 8~9 周:翻译外文文献第七学期第10周:完成文献综述第七学期第11~12周:撰写开题报告第七学期第12~13周:整理开题材料,答辩以及相关的小结工作第七学期第14~15周:分析系统,确定具体的设计思路,建立模型第七学期第16周:完成硬件电路设计第八学期第 1~2 周:设计软件流程图,完成软件编写第八学期第 3~4 周:完成成果制作,测试整个系统第八学期第5~6 周:整理材料,答辩以及完成总结工作。
图1.5 系统整体电路图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包括国内外现状、研究方向、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参考依据等)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关于基于电子产品的文献综述1. 国内外研究现状电子产品分为雷达及无线导航,电子元器,通讯产品,电子设计加工,广播,电视设备,金融电子,数控设备,商业电子,仪器、仪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