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0答案)

合集下载

经济地理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江西师范大学

经济地理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江西师范大学

绪论单元测试1.()是地理学最重要的分支学科,也是地理学发展变化最快的分支学科。

A:土壤地理学B:文化地理学C:经济地理学D:人口地理学答案:C2.在经济地理学中,空间成本包括()A:交易成本B:心理成本C:运输成本D:时间成本答案:ABCD3.经济地理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规律的科学。

A: 过程B: 机理C: 空间特征D: 调控手段答案:ABCD4.集聚是经济地理学的永恒主题。

A:对B:错答案:A5.空间中要素供给的差异成为经济活动类型差异的最重要决定因素。

A:对B:错答案:B第一章测试1.苏联经济地理学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有A:巴朗斯基B:费根C:康斯坦丁诺夫D:科洛索夫斯基答案:AD2.经济地理学理论层次最高的一个分支A:区域经济地理学B:通论地理学C:部门经济地理学D:商业地理学答案:C3.经济地理学从地理学分化独立出来以后,首先是以()之名出现于世。

A:旅游地理学B:商业地理学C:农业地理学D:工业地理学答案:B4.下列不属于通论地理学分支的是A:商业地理学B:企业地理学C:交通运输地理学D:农业地理学答案:B5.经济地理学可以引导人们从()、()、()的综合视角分析问题。

A:自然与经济关联B:区域联系C:国家联系D:地方与全球关联答案:ABD第二章测试1.在城市中心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提供的竞价地租排序为A:商业>轻工业>住宅>工业B:住宅>商业>轻工业>工业C:商业>住宅>轻工业>工业D:商业>工业>轻工业>住宅答案:A2.现代经济活动区位已经不像以前那样被动地接近原材料产地,而是通过()的方式来达到现代生产的即时性、可靠性与灵活性的要求。

A:提升环境质量要求B:降低能源价格C:改进能源利用技术D:重新组织原材料地答案:D3.()改变了传统区位因子的重要性。

A:交通运输设施的进完善B:信息技术的发展C:市场潜力的扩大D:劳动力质量的提升答案:B4.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信息资源具有更低的传输成本和流通成本,从而使( )的重要性下降。

___《经济地理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___《经济地理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___《经济地理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题1、区位:指一个地理位置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2、区位理论:研究区位问题的理论体系。

3、区位因子:影响一个地方经济活动的因素,包括内部和外部因素。

4、区位条件:指一个地方的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条件,决定了其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5、内部规模经济:指企业在自身范围内生产规模扩大,导致单位成本下降的现象。

6、外部规模经济:指企业在与外部企业的合作中,生产规模扩大,导致单位成本下降的现象。

7、连结度:指一个地方与其他地方之间的联系程度。

8、通达度:指一个地方到其他地方的交通便利程度。

9、遍在原料:指原料分布广泛,不受地域限制。

10、局地原料:指原料分布受地域限制,只能在特定地区获取。

11、原料指数:指一个地方所需原料的数量与总生产量的比值。

12、区位重量:指一个地方在经济活动中所占的重要程度。

13、等费线:指一个地方到其他地方运输成本相同的线。

14、需求圆锥体:指一个地方所能影响的市场范围。

15、中心地:指在一个地理区域内,以其为中心,周围有一定范围的影响力和辐射能力的地方。

16、需求门槛:指一个地方所需的最低消费能力。

17、基础聚落:指在一个地理区域内,以其为中心,周围有一定范围的影响力和辐射能力,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和功能的城市聚落。

18、门槛人口:指一个地方所需的最低人口数量。

19、跨国公司:指在多个国家开展业务的公司。

20、产品周期理论:指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引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

21、折衷理论:指在不同的区位因素之间进行权衡和折衷,选择最优的区位。

22、区域:指在地理上有一定连续性和相对独立性的地理区域。

23、区域经济结构:指一个地理区域内,不同产业之间的关系和分布情况。

24、区域产业结构:指一个地理区域内,各个产业的比重和分布情况。

25、产业:指一定范围内的生产和经营活动。

26、支柱产业:指一个地理区域内对经济发展起到主导作用的产业。

地理科学《经济地理学》试题库及答案(250道试题)(精华)

地理科学《经济地理学》试题库及答案(250道试题)(精华)

地理科学专业《经济地理学》试题一、不定项选择题(1-110)1.极具价值的中国最早的经济地理名著是( B )。

A.《尚书·禹贡》B.《史记·货殖列传》C.《汉书·地理》D.《山海经》2.中国史书中首次出现以“地理”命名的专著是( C )。

A.《尚书》B.《史记》C.《汉书》D.《山海经》3.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一科学名词的是( D)。

A.(德)戈策B.(中)司马迁C.(中)班固D.(俄)罗蒙诺索夫E.(古罗马)斯特拉波4.经济地理从地理学分化、独立出来后,首先是以( C )之名出现于世。

A.农业地理B.工业地理C.商业地理D.旅游地理|精. |品. |可. |编. |辑. |学. |习. |资. |料. * | * | * | * | |欢. |迎. |下. |载.5.在近代地理学中,对于“生产力分布为何有如此明显的地区差异”命题解释分为(C )。

A.宇宙派B.地志派C.环境论派D.区位论派6.区位论也称为标准化理论,是由德国(A )首创。

A.杜能B.韦位C.克里斯泰勒D.廖什7.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 B )。

A.地理环境在空间上的变化发展规律B.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C.生产(力)布局(分布)规律D.生产地域综合体8.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比较科学的提法是( ABCD )。

A.研究生产(力)布局(分布)规律的科学B.研究生产地域综合体的科学C.研究生产力布局和生产地域综合体的科学D.研究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演变规律的科学9.下列经济地理学的根本特性是( BC )。

A.阶级性B.地域性|精. |品. |可. |编. |辑. |学. |习. |资. |料. * | * | * | * | |欢. |迎. |下. |载.C.综合性D.实用性E 科学性10.下列不属于通论的经济地理学分支的是( D )。

A.经济地理学概论B.工业地理学C.城市地理学D.中国经济地理学11.下列关于三次产业分类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经济地理06~07B参考答案

经济地理06~07B参考答案

经济地理06~07B参考答案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2006~2007学年第2学期期末考试《经济地理学》试卷B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解释下列名词(每题3分,共18分)1、区位条件:是指区位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是对区位而言,区位本身具有的特征。

(3分)2、K=3的中心地系统:是指在市场原则基础上形成的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系统,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数以3的倍数递增,呈1,3,9,27,81,…的序列,各等级中心地的数量关系呈1,2,6,18,54,…的序列,即从区域内次级中心地开始,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低级中心地数量为其上一级中心地的3倍。

(3分)3、范围经济:是指由于经营范围的扩大而带来的额外收益,即企业进行两个或者是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经济活动,要比这些活动分离地由多个企业进行更有效率,这种效率的提高带来的效益叫范围经济。

(3分)4、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全国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

包括区域经济的绝对差异与相对差异(3分)5、空间距离衰减原理:指各种经济活动或区域的经济影响力随空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的趋势。

(3分)6、经济地理研究的文化转向:指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科学对文化研究兴趣的增加,一些地理学家开始注重制度和社会文化因素对经济空间现象的影响,经济地理学的这种研究思维方法称为文化转向。

(3分)二、概念辨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水平一体化和垂直一体化(10分)答:水平一体化又称横向一体化,是指企业现有生产活动的扩展并由此导致现有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包括扩大原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向与原产品有关的功能或技术方向扩展以及与上述两个方向有关的向国际市场扩展或向新的客户类别扩展。

(3分)垂直一体化又称纵向一体化,是指企业向原生产活动的上游和下游生产阶段扩展。

包括前向一体化和后向一体化。

(3分)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水平一体化可以给企业带来规模经济,它是企业早期增长的主要方式;垂直一体化可以给企业带来范围经济,它是企业增长到一定阶段的主要地扩张战略。

习题经济地理学(供参考)

习题经济地理学(供参考)

《经济地理学》课程练习:第一章一、选择题(不定项)1、国内最古老的地理文献当属战国时代的()A.《史记》 B.《山海经》 C.《禹贡》 D.《汉书》2、14世纪开始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地理大发现,促进了经济地理学前身()的产生。

A.人文地理学B.商业地理学C.农业地理学D.工业地理学3、19世纪80年代,欧洲地理学家()具体提出了建立作为科学体系的经济地理学,标志着经济地理学从地理学分化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A.瓦伦纽斯 B.奇泽姆 C.罗蒙诺索夫 D.葛茨4、20世纪上半叶,经济地理学发展中的最重大事件当属经济活动区位论的引入。

此时期,引入的经济活动区位论包括() A.杜能提出的“农业区位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B.克里斯塔勒的以商业为主的“中心地理论” C.廖仕的“区位经济论” D.皮鲁的“增长极理论“5、依据本书的观点,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A.经济活动的内容B.经济活动区位C.经济活动空间组织D. 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二、填空题1、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研究阶段。

分别为,,。

2、17世纪中叶,最具影响的商业地理专业著作是苏格兰学者 1889年出版的《商业地理手册》。

3、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名称是俄国科学家在〈〈地理考察〉〉笔记中首次提出。

4、本书从研究,和三方面概括了20 世纪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5、前苏联学者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问题有两种不同观点,以致形成两种学派。

一是以巴朗斯基,萨乌仕金等为代表的,另一是以费根和康斯坦丁诺夫为代表的。

6、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该学科具有相结合的特性。

7、经济地理学是的一个重要分支。

8、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的最基本单元是。

三、判断题1、17世纪中叶,欧洲地理学家瓦伦纽斯出版了商业地理教科书,是世界上最早的商业地理专业著作之一。

()2、以前苏联学者萨乌什金为代表的区域学派认为经济地理学着重研究区域内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生产配置规律。

《经济地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经济地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经济地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第一章绪论1 、概念题《货殖列传》: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中的一章,记述了他游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见闻,包括人口、经济、物产、贸易和城市等,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史志描述阶段。

《商业地理手册》:由 1889 年苏格兰学者奇泽姆( G . G . Chisholm )出版,他先以商品种类为纲,介绍世界的生产与贸易,并以气候与地貌等因素解释这些生产分布的形成原因;之后,以国家为单位,详细描述生产地区分布,以及商业发展的前景,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商业地理研究阶段。

规范性分析: 20 世纪前期的经济地理区位论研究,以规范性分析为主要思维方式,这种研究主要从与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实证主义分析: 20 世纪 60 年代的数量革命为经济地理研究带来了实证主义分析发,它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行为主义分析: 20 世纪 60 年代末,行为学派在在经济地理研究上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

认为同样的区位影响条件,不同的决策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

结构主义分析: 20 世纪 60 年代末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矛盾的加剧,以哈维为代表的学者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

强调社会的实际需要,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影响经济区位形成中的作用。

文化转向: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科学对文化研究兴趣地增加,地理学家开始重视制度和社会文化因素对经济空间现象的影响。

如: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中对文化传统、关系、体制等因素的关注。

指导这些研究的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制度主义、经济社会学、女权理论等。

它们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应用,被人概括为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转向”。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 、简述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制度)转向。

3 、分析企业在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的作用及其变化。

经济地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经济地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经济地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1.产品周期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新产品从诞生到成熟,再到衰退的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生产和销售都会对地理位置产生不同的影响。

例如,新产品的生产地通常是高成本地区,而随着产品成熟和市场扩大,生产地会向低成本地区转移。

这一过程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都有重要影响。

2.___定理:该定理认为,交通运输的发展对于地理位置的影响是不均衡的,即交通运输的发展会加速已经发达的地区的发展,而对于落后地区的发展影响较小。

这一定理对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地区之间的差距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四、简答题(共24分)1.区位论发展过程和发展方向特征是什么?区位论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区位论的初步形成和发展,以___的《海国图志》为代表;第二阶段是区位论的理论完善和应用,以___的《农业区位论》为代表;第三阶段是区位论的发展和拓展,以___的《区位经济学》为代表。

区位论的发展方向特征主要包括:第一,从单一的地理位置概念向地理位置和经济结构的相互关系发展;第二,从国内区位论向国际区位论发展;第三,从描述性的区位论向规范性的区位论发展。

2.跨国公司有哪些特征?跨国公司的特征主要包括:第一,具有跨国经营和组织的特点;第二,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拥有生产、销售和服务等业务;第三,具有全球化的视野和战略;第四,具有跨文化管理和经营的能力;第五,对于国际贸易和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五、论述题(共21分)___的运费指向论的基本原理是,生产者在选择销售地点时,会考虑到物流成本,即运输成本和时间成本。

因此,物品的运输方向往往是从低运输成本地区向高运输成本地区,从高物流效率地区向低物流效率地区。

这一原理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影响,例如,高物流成本地区可能会失去一些产业,而低物流成本地区则可能会吸引更多的产业。

运费指向论的应用包括,对于物流成本的分析和优化,对于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以及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划和战略制定。

经济地理学考试题和答案

经济地理学考试题和答案

经济地理学考试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经济现象的空间分布B. 经济现象的时间变化C. 经济现象的内在规律D. 经济现象的定量分析答案:A2. 经济地理学中的“中心地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韦伯B. 克里斯塔勒C. 洛施D. 哈格斯特朗答案:B3. 以下哪个不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A. 产业布局B. 城市发展C. 人口迁移D. 政治制度答案:D4. 经济地理学中,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不包括()。

A. 自由贸易区B. 共同市场C. 经济特区D. 关税同盟答案:C5. 经济地理学中,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A. 资源禀赋B. 劳动力成本C. 市场需求D. 文化传统答案:D6. 经济地理学中,以下哪个不是城市体系理论的主要内容?()A. 城市等级B. 城市规模C. 城市功能D. 城市历史答案:D7. 经济地理学中,以下哪个不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A. 地理位置B. 政策环境C. 教育水平D. 宗教信仰答案:D8. 经济地理学中,以下哪个不是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形式?()A. 双边合作B. 多边合作C. 区域一体化D. 经济制裁答案:D9. 经济地理学中,以下哪个不是城市化的主要特征?()A. 人口集中B. 产业集聚C. 土地利用变化D. 环境恶化答案:D10. 经济地理学中,以下哪个不是影响国际贸易的主要因素?()A. 比较优势B. 贸易壁垒C. 货币汇率D. 宗教信仰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

A. 定性分析B. 定量分析C. 空间分析D. 历史分析答案:ABC12. 经济地理学中,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影响区域经济差异?()A. 自然资源B. 技术水平C. 政策导向D. 社会文化答案:ABCD13. 经济地理学中,以下哪些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积极影响?()A. 贸易成本降低B. 资本流动增加C. 技术传播加速D. 环境污染加剧答案:ABC14. 经济地理学中,以下哪些是城市化可能带来的问题?()A. 交通拥堵B. 环境污染C. 社会分化D. 经济发展答案:ABC15. 经济地理学中,以下哪些是影响国际贸易的主要因素?()A. 比较优势B. 贸易政策C. 货币汇率D. 运输成本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经济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研究经济现象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

经济地理学 第六章(答案)

经济地理学 第六章(答案)

经济地理:试题库:第六章一、填空题;(掌握)1、跨国直接投资区位一般涉及到三个问题,分别是为何跨国投资,选择在何国家投资,在微观上,选择在投资国的何地点投资。

2、在弗农懂得产品周期理论中,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新产品,成熟产品,和标准化产品三个阶段。

3、1977年,英著名跨国公司学者邓宁将企业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相结合,提出了折衷理论。

4、跨国投资国别选择主要包括成本、利润、市场、要素和公司战略等取向。

5、从跨国投资的微观区位选择来看,外国直接投资区位有趋于集中于经济中心区、集中于边界区、集中于社会联系密切地区显著特征。

6、R&D是一个复杂的运营过程,该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第一阶段研究、第二阶段研制、第三阶段即生产。

7、根据R&D的区位要求,跨国公司的R&D的区位一般应趋于大都市区、科研机构集中区和公司总部所在地。

8、跨国公司对投资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广泛性、层次性、区域性、多面性、差异性和时间性等特点。

10、影响跨国公司与投资地关系的主要因素有互补性、竞争性和变化性等。

11. 在全球尺度上,大多数跨国公司的总部位于( A )A 少数主要城市B 绝大多数大城市C 经济中心D 边境地区二、名词解释(掌握)产品周期理论: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产品阶段),然后,分析每个阶段的区位要求,从而把这些阶段与企业的区位选择联系起来,揭示跨国公司进行跨国投资的内在原因及规律。

折衷理论:英国著名跨国公司学者邓宁将企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相结合,提出了折衷理论,用于解释国际投资的空间变化。

生产链:从原材料、运输、逐次加工、组装、到制成品的销售,以及研究与开发和其他服务活动,每一环节均为成品提供相应的增加值。

三、问答题:1.试述跨国公司投资及国别选择的原因(注重相关理论的阐释)。

(掌握)答:跨国投资的原因:(一)弗农的产品周期理论1.弗农将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并将这三个阶段与企业区位选择联系起来,用来解释国际投资的空间变化。

经济地理试题及答案

经济地理试题及答案

经济地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 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B. 人类经济活动的组织形式C. 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历程D. 人类经济活动的管理机制答案:A2. 经济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不包括()。

A. 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B. 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C. 经济活动的时间序列D. 经济活动的资源配置答案:C3. 以下哪项不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A. 比较分析法B. 系统分析法C. 历史分析法D. 统计分析法答案:C4. 经济地理学中的“中心地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韦伯B. 克里斯泰勒C. 洛施D. 哈格斯特朗答案:B5. 经济地理学中,区位因子分析的目的是()。

A. 确定经济活动的最优区位B. 预测经济活动的未来趋势C. 评估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D. 制定经济活动的发展战略答案:A6. 经济地理学中,工业区位理论主要研究的是()。

A. 工业活动的分布规律B. 工业活动的组织形式C. 工业活动的环境影响D. 工业活动的经济效益答案:A7. 经济地理学中,农业区位理论主要关注的是()。

A. 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B. 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C. 农业生产的分布规律D. 农业生产的环境影响答案:C8. 经济地理学中,交通区位理论主要研究的是()。

A. 交通网络的布局优化B. 交通设施的经济效益C. 交通设施的环境影响D. 交通设施的组织形式答案:A9. 经济地理学中,城市区位理论主要关注的是()。

A. 城市的规模和等级B. 城市的经济功能C. 城市的分布规律D. 城市的文化特征答案:C10. 经济地理学中,区域发展理论主要研究的是()。

A. 区域经济的增长模式B. 区域经济的组织形式C. 区域经济的分布规律D. 区域经济的环境影响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 比较分析法B. 系统分析法C. 历史分析法D. 统计分析法E. 地理信息系统(GIS)答案:ABDE12. 经济地理学中,区位因子包括()。

《经济地理学-第二版》课后思考题答案

《经济地理学-第二版》课后思考题答案

《经济地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第一章绪论1、概念题《货殖列传》: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中的一章,记述了他游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见闻,包括人口、经济、物产、贸易和城市等,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史志描述阶段。

《商业地理手册》:由1889年苏格兰学者奇泽姆(G.G.Chisholm)出版,他先以商品种类为纲,介绍世界的生产与贸易,并以气候与地貌等因素解释这些生产分布的形成原因;之后,以国家为单位,详细描述生产地区分布,以及商业发展的前景,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商业地理研究阶段。

规范性分析:20世纪前期的经济地理区位论研究,以规范性分析为主要思维方式,这种研究主要从与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实证主义分析:20世纪60年代的数量革命为经济地理研究带来了实证主义分析发,它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行为主义分析:20世纪60年代末,行为学派在在经济地理研究上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

认为同样的区位影响条件,不同的决策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

结构主义分析: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矛盾的加剧,以哈维为代表的学者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

强调社会的实际需要,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影响经济区位形成中的作用。

文化转向: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科学对文化研究兴趣地增加,地理学家开始重视制度和社会文化因素对经济空间现象的影响。

如: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中对文化传统、关系、体制等因素的关注。

指导这些研究的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制度主义、经济社会学、女权理论等。

它们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应用,被人概括为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转向”。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简述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制度)转向。

3、分析企业在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的作用及其变化。

从企业角度研究经济地理学有何局限性4、布置阅读相关研究文献,讨论新近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5、简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的内涵。

经济地理学试题及答案

经济地理学试题及答案

经济地理学试题及答案经济地理学试题及答案【篇一:经济地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1、何谓经济地理学。

答: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2、试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

答:特点一是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的演变;特点二是研究区域尺度变化、企业组织变化和思维方式变化。

3、试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答:1.经济活动的内容;2.经济活动区位;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4、简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答:1.通论经济地理学;2.区域经济地理学;3.部门经济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商业地理学和信息业经济地理学;4.公司(企业)地理学。

第二章1、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含义。

2、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

3、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4、区位条件: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5、区位因子: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6、交通网:一般由基本的点和线组成相互联系的网络。

7、交通网的密度:指在某一区域内单位面积的运输线路的总长度。

必须考虑运输线路的类型以及总通过能力的差异。

8、通达性:是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的指标。

用通达指数和分散指数来衡量。

9、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

用贝塔指数衡量。

10、可进入性:11、地理可进入性:指场所对外交往的地理方便程度,它主要决定于地理位置和距离。

12、经济可进入性:指场所的对外交往成本高低,它取决于运费、通信费。

费用越低,对外通达性越好,反之则相反。

13、制度可进入性:指由制度因素决定的场所对外生产要素和商品交往的方便程度。

14、社会可进入性:指由社会因素(包括语言、文化等)所决定的场所对外交往的便利程度。

15、简述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

经济地理学复习题答案

经济地理学复习题答案

经济地理学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自然地理环境B. 经济活动的地域分布及其空间组织C. 社会文化现象D. 政治制度答案:B2. 经济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哪些?A. 定性分析B. 定量分析C. 比较分析D. 以上都是答案:D3. 经济地理学中,区位理论主要研究的是?A. 人口分布B. 城市发展C. 经济活动的最优位置D. 资源配置答案:C4. 经济地理学中,区域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地理位置B. 资源禀赋C. 政策导向D. 以上都是答案:D5. 经济地理学中,产业集聚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运输成本B. 劳动力成本C. 信息交流D. 规模经济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经济地理学中的区域类型包括哪些?A. 自然区域B. 行政区C. 经济区D. 功能区答案:ABCD2. 经济地理学中,影响产业布局的因素有哪些?A. 资源条件B. 市场需求C. 技术水平D. 政策环境答案:ABCD3. 经济地理学中,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表现有哪些?A. 贸易自由化B. 资本流动C. 劳动力流动D. 技术交流答案:ABCD三、判断题1. 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是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

答案:正确2. 经济地理学只关注经济活动的地域分布,不涉及其空间组织。

答案:错误3. 经济地理学中的区位理论认为,经济活动的最佳位置是固定的。

答案:错误4. 经济地理学中的产业集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答案:正确5. 经济地理学中的区域发展不均衡是不可改变的自然现象。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案: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经济活动的地域分布及其空间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

2. 描述经济地理学中区位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案:区位理论认为,经济活动的最佳位置取决于多种因素,如资源条件、市场需求、技术水平和政策环境等,经济活动的最优位置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经济地理学》课后复习思考题答案整理

《经济地理学》课后复习思考题答案整理

《经济地理学》课后复习思考题答案整理《经济地理学》课后复习思考题答案整理第一章绪论1 、概念题《货殖列传》: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中的一章,记述了他游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见闻,包括人口、经济、物产、贸易和城市等,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史志描述阶段。

《商业地理手册》:由1889 年苏格兰学者奇泽姆(G .G .Chisholm )出版,他先以商品种类为纲,介绍世界的生产与贸易,并以气候与地貌等因素解释这些生产分布的形成原因;之后,以国家为单位,详细描述生产地区分布,以及商业发展的前景,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商业地理研究阶段。

规范性分析:20 世纪前期的经济地理区位论研究,以规范性分析为主要思维方式,这种研究主要从与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实证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的数量革命为经济地理研究带来了实证主义分析法,它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行为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末,行为学派在经济地理研究上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

认为同样的区位影响条件,不同的决策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

结构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末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矛盾的加剧,以哈维为代表的学者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

强调社会的实际需要,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影响经济区位形成中的作用。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 、简述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制度)转向。

文化转向: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科学对文化研究兴趣地增加,地理学家开始重视制度和社会文化因素对经济空间现象的影响。

如: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中对文化传统、关系、体制等因素的关注。

指导这些研究的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制度主义、经济社会学、女权理论等。

它们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应用,被人概括为经济地理学中的“ 文化转向” 。

经济地理学(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曲阜师范大学

经济地理学(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曲阜师范大学

第一章测试1.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研究可以分为史志描述、商业地理和___三个阶段。

答案:2.1889年出版的___是影响至今的经济地理学重要文献。

答案:3.美国学者认为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的不同尺度范围。

()A:对B:错答案:A4.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环境仅指经济环境。

()A:对B:错答案:B5.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经济地理学文献是()。

A:《山海经》和《禹贡》B:《商业地理手册》和《禹贡》C:《地理学》和《商业地理手册》D:《山海经》和《地理学》答案:A6.“经济地理学”一词最早是由____提出来的()。

A:葛茨B:罗蒙诺索夫C:阿姆斯特丹D:瓦伦纽斯答案:B7.李小建所著《经济地理学》中认为经济地理学是研究___、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A:经济区B:经济发展C:经济关系D:经济活动区位答案:D8.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是在研究___方面发生变化()。

A:研究方法B:区域尺度C:企业组织D:研究对象E:思维方法答案:BCE9.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包括___()。

A:通论经济地理学B:部门经济地理学C:城市地理学D:区域经济地理学E:公司(企业)经济地理学答案:ABCDE10.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是什么?答案:第二章测试1.生产要素中流动性最大的要素是___。

答案:2.区位是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A:错B:对答案:B3.土地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影响因素主要是通过自身的特性以及所处的经济区位所决定。

()A:错B:对答案:B4.线性运行费通运输距离相关,一般可以认为是运输距离的线性函数。

()A:错B:对答案:B5.原料配合比例以及原料本身的价格变动程度不一,因此原料对区位的作用随之发生变化。

()A:对B:错答案:A6.一般而言获取超额利润的竞争有_竞争与_竞争()。

A:价格B:直接C:间接D:非价格答案:AD7.市场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市场意识B:市场竞争环境C:市场战略D:市场特征E:市场规模F:市场秩序答案:ABCDEF8.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经济地理学》第二版课后思考题答案

《经济地理学》第二版课后思考题答案

《经济地理学》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概念题《货殖列传》: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中的一章,记述了他游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见闻,包括人口、经济、物产、贸易和城市等,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史志描述阶段。

《商业地理手册》:1889年,由苏格兰学者奇泽姆〔G. G. Chisholm〕出版,他先以商品种类为纲,介绍世界的生产与贸易,并以气候与地貌等要素解释这些生产分布的形成原因;之后,以国家为单位,详细描述生产地区分布,以及商业发展的前景。

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商业地理研究阶段。

标准性分析:20世纪前期的经济地理区位论研究,以标准性分析为主要思维方式,这种研究主要从经济区位选定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实证主义分析:20世纪60年代的计量革命为经济地理研究带来了实证主义分析法,它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活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行为主义分析:20世纪60年代末,行为学派在经济地理研究中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

认为同样的区位影响条件,不同的决策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

结构主义分析: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矛盾的加剧,以哈维为代表的学者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

强调社会的实际需要,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经济区位形成中的影响作用。

文化转向: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科学对文化研究兴趣地增加,地理学家开始重视制度和社会文化因素对经济空间现象的影响。

如: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中对文化传统、关系、体制等因素的关注。

指导这些研究的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制度主义、经济社会学、女权理论等。

它们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应用,被人概括为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转向”。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二〕简答或论述题2、简述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制度〕转向。

3、分析企业在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的作用及其变化。

经济地理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西南大学

经济地理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西南大学

经济地理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西南大学西南大学第一章测试1.14世纪开始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地理大发现,促进了经济地理学前身()的发展。

A:商业地理学 B:工业地理学 C:交通地理学 D:农业地理学答案:商业地理学2.区域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特定的区域 B:公司或企业 C:整个经济活动 D:某一部门答案:特定的区域3.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经济地理学包括()等分支学科。

A:区域经济地理学 B:部门经济地理学 C:通论经济地理学 D:公司(企业)地理学答案:区域经济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通论经济地理学;公司(企业)地理学4.行为主义分析方法在经济区位研究中,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经济形成中的影响作用。

()A:对 B:错答案:错5.苏联学者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观点强化了政府的作用,弱化了市场经济本身的空间结构规律研究。

()A:对 B:错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人类对活动场所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位条件的优劣。

()A:错 B:对答案:对2.在城市内部,由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所能提供的地租存在差异,因而,城市内部土地利用将形成较为显著的圈层分化。

()A:对 B:错答案:对3.需求门槛因经济活动的性质和类型不同而不同,一般轻工业部门需求门槛较高,资本密集的装置型工业的需求门槛很低。

()A:错 B:对答案:错4.信息技术本身不是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充分原因,它需要与劳动力、资本、知识等共同发挥作用。

()A:对 B:错答案:对5.我国大型国际航空枢纽,都在逐步由单纯的机场功能,转向机场与周边区域经济并行发展的新型经济空间综合体,即临港经济区。

()A:错 B:对答案:错6.根据国家对产业发展的导向性,产业政策一般可以分为哪几类?()A:技术类; B:鼓励类; C:禁止类; D:限制类; E:调节类;答案:鼓励类;;禁止类;;限制类;第三章测试1.在劳动力成本指向论阶段,韦伯用到的主要方法是()A:等费用线 B:综合等费用线 C:临界等费用线 D:边际费用线答案:临界等费用线2.韦伯将区位因子分成以下因子()A:普遍因子 B:特殊因子 C:一般因子 D:独立因子答案:特殊因子;一般因子3.解决区位多边形的工厂区位,可以采用的方法有()A:综合等费用线方法 B:数学方法 C:空间分析方法 D:物理学方法答案:综合等费用线方法;数学方法;物理学方法4.普鲁士学者泰尔认为要用三圃式农业来全面替代轮作式农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地理:试题库:第六章一、填空题;(掌握)1、跨国直接投资区位一般涉及到三个问题,分别是为何跨国投资,选择在何国家投资,在微观上,选择在投资国的何地点投资。

2、在弗农懂得产品周期理论中,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新产品,成熟产品,和标准化产品三个阶段。

3、1977年,英著名跨国公司学者邓宁将企业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相结合,提出了折衷理论。

4、跨国投资国别选择主要包括成本、利润、市场、要素和公司战略等取向。

5、从跨国投资的微观区位选择来看,外国直接投资区位有趋于集中于经济中心区、集中于边界区、集中于社会联系密切地区显著特征。

6、R&D是一个复杂的运营过程,该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第一阶段研究、第二阶段研制、第三阶段即生产。

7、根据R&D的区位要求,跨国公司的R&D的区位一般应趋于大都市区、科研机构集中区和公司总部所在地。

8、跨国公司对投资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广泛性、层次性、区域性、多面性、差异性和时间性等特点。

10、影响跨国公司与投资地关系的主要因素有互补性、竞争性和变化性等。

11. 在全球尺度上,大多数跨国公司的总部位于( A )A 少数主要城市B 绝大多数大城市C 经济中心D 边境地区二、名词解释(掌握)产品周期理论: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产品阶段),然后,分析每个阶段的区位要求,从而把这些阶段与企业的区位选择联系起来,揭示跨国公司进行跨国投资的内在原因及规律。

折衷理论:英国著名跨国公司学者邓宁将企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相结合,提出了折衷理论,用于解释国际投资的空间变化。

生产链:从原材料、运输、逐次加工、组装、到制成品的销售,以及研究与开发和其他服务活动,每一环节均为成品提供相应的增加值。

三、问答题:1.试述跨国公司投资及国别选择的原因(注重相关理论的阐释)。

(掌握)答:企业进行跨国投资,主要是受利益驱动。

具体地,成本、市场和要素投入在决定其跨国投资国别选择上起重要作用。

因此,跨国投资国别选择包括成本取向、利润取向、市场取向、要素取向和公司战略取向。

(1)根据区位论成本学派的观点,生产成本最低和利润最大的区位便为企业所追求的最佳区位。

生产成本最低或预期利润较高的国别,易于成为跨国公司的投资地。

(2)根据区位论市场学派的观点,市场区是企业是否赢利、甚至否存在下去的关键。

可以服务较大市场的区位,成为企业追求的最佳区位。

当一国具有较大的潜在市场,而公司在国内生产出口这一国家受交通运输成本影响,或者更为重要的是受国家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影响时,公司便会自然地选择在这一国家直接投资。

(3)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中,把生产原料分为遍在原料和局地原料。

局地原料对区位具有一定的影响。

由于资源的区位差异,以及不同工业(企业)又有不同的要素需求,为了充分利用他国的资源优势,公司必然会在响应国家跨国投资。

(4)从公司地理角度,公司本身是一个生产组织系统。

为了公司整体利益,从战略上考虑,有时公司会在战略重点区位投资建立相应生产或经营机构。

这些战略重点区位,并不一定是符合以上区位选择原则。

2.结合中国实例,分析跨国公司跨国投资区位选择特点。

(掌握)答:外国直接投资区位,有三个显著特征:趋于经济中心区、邻国边界区和文化社会关系密切地带。

(一)集中于经济中心区布局区位:经济中心区区位选择原因:跨国投资者仿效东道国已有的投资格局,在经济中心区投资,可以减少因对投资地情况不了解所带来的风险和成本。

结合我国1979—1985年的合资企业投资数据,我国的外资投资区位也是集中于主要经济中心。

(二)集中于边界地区区位:边界地区。

区位选择原因:边界地区,历史上相邻两国(地区)交往较多,彼此了解加深,投资者所掌握的相关信息较多。

政府在边界地区建立“经济特区”、“出口加工区”等,给予较优惠的政策吸引外资,加强了这种边界区位。

我国的深圳、珠海、厦门、海口等经济特区及沿海开放城市的建立,也吸引了很多投资者。

在改革开放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沿海地区所吸引的外资占全国比例高达90%以上。

(三)集中于社会联系密切地区区位:社会联系密切地区。

区位选择原因:一般来说,语言和文化习惯的相同,可以减少对信息了解的障碍,加强投资者与当地各有关方面的沟通;了解当地的习惯、法律等,也利于避免劳资冲突。

中国广东、福建的海外华人投资,在很大程度上考虑了其原有的社会联系。

4.试述跨国公司总部区位特征(掌握)答:跨国公司总部区位特征:公司总部应趋于选择主要大都市区。

因为大都市区具有以下3种优势:①具有公司之间当面接触可能性;②提供了金融、法律、广告等方面服务的便捷性;③具有于其他大都市高度接近性。

5.简述跨国公司研究与开发机构的区位特征。

(掌握)答:跨国公司研究与开发机构的区位特征:公司的R&D区位应趋于大都市区和科研机构集中区。

对不同类型跨国公司,其R&D区位分布也有不同。

母国市场型公司很少在海外建立R &D。

即使少量公司在海外建立R&D,也限于低层次的支持型实验室。

东道国市场型公司,在公司母国建立有R&D机构的同时,也趋于在海外市场建立较高层次的R&D机构(综合性R&D实验室)。

世界市场型公司(全球运营)具全球取向,而不局限于某一国家市场。

这类公司趋于在适宜区位建立国际性和相对独立的专业研究室。

对一国之内公司R&D区位,大多数公司的R&D与公司总部位于同一区位,但R&D 的集中程度不如公司总部。

从发展变化角度看,R&D区位有逐渐扩散的趋势。

6.简述跨国公司生产单位的区位特征。

(掌握)答:一般认为,公司生产单位分布要远比公司总部和R&D机构分散。

不同生产活动具有不同的区位条件要求;不同生产部门的公司,由于生产技术和组织方式不同也会出现不同的区位格局。

迪肯从一般工业公司总体生产组织的角度,抽象出四种生产单位格局特征。

(一)全球集中生产型这类公司将生产活动集中在一个区位(或一个区域、一个国家),通过销售网络,将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市场。

(二)市场地生产型该类公司在每一个市场地(国家)均建立其生产厂家,这些生产厂家以服务各自的市场为主。

无(或很少有)跨越国界的销售发生。

属于典型的进口替代型生产。

(三)专业化生产型该类型公司具有多个生产区位(国家),每一区位集中生产一种产品,服务于区域或世界市场。

(四)跨国一体化生产型该类型公司按生产过程在不同区位(国家)进行专业化生产,每一区位只负责最终产品的一个生产过程。

公司在一个区位的生产产品,与当地市场毫无关系。

7.试述跨国公司与投资地关系理论框架。

答:(一) 跨国投资的联系系统:⑴生产链(生产与销售活动关系系统)⑵所有权关系系统⑶组织链(组织关系系统)(二)区域等级关系:克里斯塔勒的区域之间的等级关系、马西的区域等级关系、用政治、经济和社会关系三维座标系来界定的区域等级关系(三)跨国公司—区域综合联系:跨国公司处于企业关联系统和区域等级关系系统的关键部位。

区域系统可通过与跨国公司的联系,介入国际或全球生产系统;跨国公司通过投资企业与当地区域系统的联系,影响区域生产活动,最终达到获取最大效益的目的。

8.简述跨国公司对投资地经济发展的影响特点。

答:(一)广泛性:迪肯指出,跨国公司对投资地经济发展的影响有以下六个方面:资本和金融、技术、贸易和产业联系、产业结构和企业家能力、就业、依赖和经济扭曲。

(二)层次性:直接影响:就业、税收、基础设施等。

间接影响:原料,燃料联系;半成品,零部件联系,劳动力及服务联系,信息联系,技术联系等。

间接影响还可依据所通过的中间机构的多少,有层次之别。

(三)区域性:跨国投资常集中于某些区位上(如主要经济中心,尤其是全国首都和地方中心城市,沿海发达区,国家扶植发展区,经济特区等),因而其投资影响具有区域性。

(四)多面性:跨国公司对区域有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

例如,投资企业可吸纳一定就业人员,间接带动相关企业就业人员的增加;但也会取代一些原应由当地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

(五)差异性:不同源地的跨国公司可具有不同的区域格局;公司规模、投资战略、所属产业部门所带来的影响的差别也很明显;在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跨国投资易于借助广泛的联系,扩散其影响。

(六)时间性:跨国投资的区域影响程度,随着投资企业建立的时间而发生变化。

广泛性来自于跨国投资企业的错综复杂联系,层次性与生产链有关,区域性和差异性为区域系统(区域条件)与生产系统、组织系统相互迭置的产物,多面性则是跨国公司与区域目标利益不一致而又相互作用的结果。

9,分析跨国公司与投资地相互作用特点及影响因素。

答:(一) 跨国公司与投资地关系特点⑴互补性:跨国公司和区域各具一定优势,而这种优势又为对方所需求,从而形成双方的互补关系。

⑵竞争性:跨国公司在区域投资与区域引进外资各有其目的。

双方为各自的利益而竞争,最后达到双方都可接受的结果。

⑶变化性:跨国公司与投资地的关系随时间而变化。

首先,全球经济环境、生产系统和跨国公司组织结构均在不断变化着。

其次,跨国公司在区域的投资时间也改变着两者的关系。

(二)影响跨国公司与投资地关系的主要因素⑴社会政治背景:国家的政治、经济战略;投资地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对方社会文化特点。

⑵结构状况:发达地区经济和技术结构易于使跨国投资企业与其联为一体,不发达地区则比较困难。

若跨国公司的垂直一体化联系较强,较难与当地建立供应联系;反之,主要从事生产链中部分经济活动的跨国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与其它公司发生联系。

⑶.相对地位:跨国公司与投资区域的经济实力、社会影响等,是决定两者关系的另一重要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